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战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23—0006—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的发展战略。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孕育环境。环境,是一个地方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生态保障。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西部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环保这一项目的投入,推进和改善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稍不注意如果加快了发展速度,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有必要思考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战略的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1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不恰当的开发等因素,该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1农田污染
根据全国污染全面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土地污染最大的贡献者是农业污染,而农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则是农田污染。由于滥用化肥,已经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土壤污染、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农药的不当施用,也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组织。
1.2水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干旱地带和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缺水最主要的是水源性缺水。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的10%左右,而且西北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时候甚至连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及时的供给。加上多变的气候和复杂多样没有节制的人为活动,西部民族地区许多大河一度出现断流。
1.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快速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西部民族地区亟待发展,放宽了各种化工企业进入的门槛,加上当地政府没有充分根据企业的性质来规划布局,导致了企业分布布局不合理,使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以光一样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透支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甚至威胁到了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1.4发展旅游经济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经济在近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也抓住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地农户对环境的不重视导致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有的景区甚至为了效益,不顾当地环境的承载量,连续超量的接待游客。
2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战略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原因。根据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调查表明,在西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环境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而环境问题丛生的地区,恰恰是贫困的地区,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和重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直视这些问题,面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形成的互相影响的怪圈,我们必须要综合统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1环境战略形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逐渐具体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问题的严峻性,西部民区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认可度在整个国家环保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一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足以说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基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断的落实和发展,这一计划又为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2环境战略思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用办法综合统筹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已有的问题,又要积极防治出现的新环境问题。运用创新化、多元化的各种办法,落实生态保护战略和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建立环境保护法律,用法律的形式来构建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不断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3环境战略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发展战略,解决残留的环境问题,提高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环境战略重点环境保护战略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生态保护战略,二是具体地区细分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让环境和经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形态各异,所以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坚持创新化、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解决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工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既要解决老问题的复发,又要积极地预防新问题的产生。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要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开拓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和路径。不单单只是从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着手,也要对当地的企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生产技术型企业进行指导,开展技术创新,从而建立多管齐下的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落实环境经济的协同推进成长战略,建设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于绍良,叶俊东,等.收复“失地”———西部退耕还林大扫描[J].瞭望,2000,(19).
一、前言
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它是一种新兴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原来面对面的交易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网络远距离操作完成的交易方式。
农业电子商务系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而改革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入世后,农产品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市场正逐渐形成。农产品市场正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了解、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农产品市场的买卖双方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的,即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总体水平共同决定的。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现实中的农产品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使得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主导,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极度缺乏市场信息,增加了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事时有发生,以及交通、通讯等其它因素的原因,农民难以及时、准确、可靠的得到市场信息,导致大量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业发展。而农业电子商务给农民多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借助它能实现农业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它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的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农业电子商务改变着传统的农业贸易方式。农业电子商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将被打破。农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农民可以更贴近市场,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农民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及要求,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从而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电子商务跨越了地域、时空界线的特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节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3.农业电子商务能有力的拓展产品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开辟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将地理范围分散的,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营业时间,因而能让农民找到更多的新市场,吸引更多客户。另外,交互式的销售方式,使农民能够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4.农业电子商务能有效降低各种成本,提高效益。首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之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价格比对,选择最合适的交易者。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获得管理信息、生产技术。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在网上签订种子、化肥及产品的供销合同。农民还可以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市场技术、气象预报、法律法规、虫害预警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其次,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减少第三方或中介组织的参与,农民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可以直接进行交易,提高了市场效率,减少了中间交易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同时,交易双方信息可以共享,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再次,可以节省营销成本。使用因特网作广告,其成本要比传统广告媒体节省90%。利用网络向全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将本地区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网上农产品超市,不断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逐步引入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式农业”。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导致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农民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积极的认识,才能务实的、实事求是的接受它。不能准确理解信息化,就不能正确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2.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到2006年,全国已经超过1亿网民,然而农民只占1.4%。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的用上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不能转嫁给农民,政府要给予广泛而有力的扶持。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信息网络,才能建立起覆盖市、县、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工业反哺的方式来加大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农行品的竞争力,又给农产品间接提供了补贴,同时又不违反WTO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则。
3.创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起宏观指导作用的政府农业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另一类是起农业信息中介作用的非政府组织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提供综合性农业信息或专业化信息。第三类则是直接用于农产品交易的网络,这是农业电子商务的最终表现形式,此类网站的特点是能够提供农产品网上订购和网上支付的网络。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搭建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4.建立安全的网上支付体系。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支付和交货是最终目的。而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水平的,被国际认可的支付网关十分重要。
5.优化、重组传统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往往不注重电子商务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就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打造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若干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加对农产品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6.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有教育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中央和各级党校现有远程卫星教学网络平台,以及各种农村远程教育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
7.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和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的制定的难度,而标准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比对,就没有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因此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8.建立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占有率。
××市工商局在工作实践中,一是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多次在××市电台、电视台和《××日报》、《××*报》等报刊上以及省局组织的《品牌之窗》栏目中宣传报道“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作用和典型事例,着力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程度;二是加大了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品,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和自觉运用商标开拓市场意识,共发放商标宣传图册*多份,举办商标培训班*期,参加培训人员达*多人次;三是深入农村和涉农企业广泛开展咨询服务活动,送法上门,引导企业和经营者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对自身商标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加大指导力度,引导商标注册
近年来,在郊区、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环保农业和特色农业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市工商局立足于商标服务职能,通过指导、培训、特别是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用商标兴农、富农的成功事例教育、帮助、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围绕四个方面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一是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申请商标注册,抢抓注册主动权;二是引导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潜力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时注册商标,用品牌带动发展;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扶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标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冷冻制品有限公司在企业投产的同时,派人到当地工商局咨询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的事宜,并在当地工商局的帮助下,企业迅速办妥了申报“××”鱼肉干、腌制品注册商标的相关手续。用企业老板的话说,注册商标要抢抓先机,早培植品牌,早抢占市场。××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米、面条虽然已被市场认可,但由于未注册商标,几年来企业发展不快。得知这一情况后,××市工商局多次前往该企业“把脉”,动员、鼓励企业为其生产的大米、面粉申报注册商标,运用品牌抢占市场,并为农产品注册商标提供法律咨询,为其商标标识设计献计谋划,在××市工商局的帮助下,该企业接连申报注册了“××”、“××”两件农产品商标。
三、加大服务力度,重点扶优创牌
近年来,××市工商局把实施品牌兴农,创建驰名、著名商标作为工商部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涉农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扶优创牌”上,着重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利用品牌效应开拓占领市场。将市场销路好、发展后劲强、经济效益好的商品商标,列入重点扶持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培育农产品省、市著名商标乃至驰名商标。例如螃蟹养殖在××县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有××、××两大湖泊,水面可供养殖面积达*万亩,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水乡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但初始养殖面积规模小,螃蟹产量2800吨。在加上没有自己的品牌, 市场占有率低,消费者认知度低. 农民增产不增收。几年来,××市和××县工商局多次上门指导,对“××”螃蟹商标注册和品牌发展给予了倾力服务。自“××”螃蟹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之后,螃蟹销路畅,螃蟹价高一筹,农民得到了实惠,也充分调动了农民养蟹的积极性,随着螃蟹养殖面积规模的不断扩大,20xx年,“××”螃蟹实现了“*”的产业目标,即总产量超过*万斤、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帮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元。全县从事螃蟹养殖人员已达××万余人。占全县劳动力的*%。“××”螃蟹不仅在××地区,而且在××、××等国内大中城市以及*、*等周边部分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影响,螃蟹经济成为××农民受益最大、回报最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养殖业成为××县农民的支柱产业,更可喜的是“××”螃蟹商标在20xx年被国 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四、加大保护力度,维护商标权益
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既离不开创精品品牌,更离不开扶持保护品牌。加大农产品商标保护力度是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市工商局认真履行商标监管职能,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尤其是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为创建农产品品牌保驾护航。
东昌区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把提速经济发展作为提振民生事业的基础,为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科学发展,提速经济发展步伐。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拉动、龙头培育,以及实施东昌经济开发区、佐安工业园区、长流产业园区的“一区两园”战略开发规划,加快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三个乡镇每年招商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2户,带动农业基地建设73处;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典型示范、科技推动等模式,围绕畜牧、果菜、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全区新建省级牧业小区27个,建成了省内最大的育肥牛基地,全市最大的蛋鸡养殖小区两个;投资3.57亿元、占地15000亩的通化龙头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已建成集蔬菜种植区、畜牧养殖区、生产加工区、餐饮观光休闲区、高新展示及研发培训6个国内农业最先进的生态发展功能区。无公害蔬菜温室的不断扩建,使东昌区成为全市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同时在全省率先建设立体栽培试验基地,引进新品种31个,新技术6项。
2010年末,农民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居全市最高,三个乡(镇)财政收入实现10527万元,全部进入市级经济强乡(镇)行列,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域经济等指标连年位居全市首位。
东昌区倾全区之力,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农村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平台。
解决农村水、电、路三通问题,高标准实施泥草房改造。几年来,东昌区投入资金2.3亿元,修建水泥路300余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大力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为全市最高,且农民用水不用交纳一分钱水费,全部由区财政出资;全区农村电话、电视普及率为100,电网、通讯覆盖率达到100;东昌区政府按一般户6000元、困难户12000元标准全额配套补贴资金,同时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单位及企业包保,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投入配套资金698万元,包保单位投入资金165万元,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彻底消灭了辖区内的泥草房。
全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实施“农村五室”建设,实现现代化办公,新建、改建教学楼,改善农村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实行城市和农村教师轮岗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师资力量,使农村学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新建和改造乡村卫生院,改善农村就医环境,投入医疗设备,选派医疗专家和优秀医疗骨干到农村坐诊,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在全区普及“农家书屋”建设,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每年举办送文艺下乡和农村文化演出30余场次,创刊农民自己的报纸《东昌新农村报》,使农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东昌区财政每年出资2000多万元,建立并完善了拥有东昌区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率先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东昌区在2006年没被纳入省试点范围情况下,区政府投入资金,率先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并逐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实现开门红
坚持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了以粘玉米、绿色水稻、大豆、蓝莓为主体的种植业和以生猪、蛋鸡、肉鸡、大鹅为主体的养殖业,展现了九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全市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东北最大的粘玉米生产基地。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 8万亩。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被命名为全省首家“蓝莓”种植基地示范市。生猪达到220万头、蛋鸡达到500万只、肉鸡达到5000万只、大鹅达到160万只。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培植发展了以金锣集团、天景集团、雨田米业、鹅业加工等为代表的“农”字号龙头企业55家,带动生产基地50万亩,形成了粘玉米、绿色水稻、大豆、蓝莓、瓜果、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年产值突破了35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28%以上,已成为九台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突出发展加工业,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按照“企业上规模、产业创特色、园区做载体、招商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项目拉动、产业升级”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大做好主导产业。由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的30万吨营养鲜玉米项目,该项目年可生产各类产品30万吨,其中鲜玉米汁饮料20万吨,鲜玉米果穗食品4.7万吨,鲜玉米膳食纤维食品5万吨,鲜玉米保健食品3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3.6亿元。30万吨营养鲜玉米开发项目建成后,所需原材料全部采取订单方式,每年可落实种植面积32万亩,可带动农户6.4万户,可安排农村劳动力5000多人就业,每年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长春金锣肉制品项目总投资10.9亿元,该项目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生猪、肉鸡屠宰及肉制品生产加工线,年可屠宰生猪300万头、肉鸡4500万只,年可分割加工冷鲜肉10万吨,加工高温火腿肠10万吨、低温火腿3万吨,炼油2万吨,加工骨素5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4亿元,年可转化粮食150万吨、精饲料3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6000个,直接安置当地3000多人就业,发展养殖户5万户,间接增加就业6万人,同时可带动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九台市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抓好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培育壮大了米业加工、食品加工、酿酒、制药等支柱产业,成立了雨田米业有限公司、龙华酱菜公司、九台酿酒有限公司、亚泰制药等优势骨干企业;狠抓新上项目,增强工业活力。在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产业的基础上,还建成一批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面粉加工、水果加工等一批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农业发展。
3.发挥资源优势招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宣传推介九台农业的优势资源,主动寻求与发达地区强势资本的有效对接。明确招商主体,灵活运用招商模式,围绕农业上项目,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并制订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制定落实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改善外来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重点从财政奖励、基础设施建设、收费减免等方面吸引外来投资者。强化招商引资手段,近年来共引进投资额500万以上的项目304个,其中千万以上的219个,亿元以上的24个,总投资291亿元。在引进资金、规模、总量和境外资金利用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黄冈地处湖北东部,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730万。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农业农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同全国乃至湖北省相比,发展不够仍是黄冈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2007年,黄冈全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3295元,这不仅大大低于全国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的水平,也低于湖北省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97元的水平。
一、黄冈市农业发展现状
1.黄冈市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黄冈地处大别山南麓,物产丰富。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板栗、甜柿、药材、花生、红薯等,南部沿江湖区盛产莲藕、萝卜、山药、大蒜等。其中,黄冈的花生常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红安县已成为湖北省花生第一县;茶叶常年生产面积20万亩,已开发多种名优茶叶品种86个,英山县已成为全国茶叶之乡;板栗面积达120万亩,总产量超过4万吨,罗田被誉为全国板栗第一县;中药材基地面积6.67万公顷,开发出药材产品50多个,蕲春李时珍药市已跻身全国17家国家级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烟叶生产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产量1万吨以上。
2.黄冈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黄冈的农业生产大多还是依托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营机制落后,已严重影响了黄冈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不能充分发挥出优势农产品的特色品质和品牌效应;此外整个黄冈市的财政能力非常有限,资金的缺乏和投入不足也制约了黄冈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对黄冈传统农业发展的机遇
1.新农村建设可以为黄冈传统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从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到2008年,中央用于“三农“的支出已从3397元增加到4318元,这足以表明中央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决心。据统计,2007年国家支付的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共计人均为18元,比上年增加12元。
2.新农村建设可以为黄冈传统农业发展带来持续发展的智力保证。要想更加深入和扎实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输血”功能转化为“造血”功能。为此,黄冈市专门成立了农民技能培训协会,本协会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此外,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维权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样,农民不仅可以分享国家的农业补贴资金,还可以学到促进农产品增收的方法,真正地搞好黄冈的传统农业。
三、在新农村建设历史机遇下,加快发展黄冈传统农业发展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此,就要作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狠抓优质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根据市场需求,扩大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明显的茶叶、板栗、药材、烟叶等优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培育特色产业。继续巩固扩大红安县优质烤烟产业,主攻质量,提高单产,进一步发挥烤烟在帮民致富、助县增收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扩大蕲春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以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带动大批药农增收致富。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扶植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加快形成以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依靠科技,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对黄冈而言,尽管黄州区的水产品、红安县的花生、罗田的板栗、英山的茶叶、蕲春的药材等初步形成了系列加工,但仅仅只是一些最初级、最零碎的加工,远没有达到系列化和精深化的程度。因此,农产品系列加工的潜力非常巨大。在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应用高新科技对农牧畜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走科技兴农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3.大力培植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就黄冈市而言,由于地处华东经济全与武汉经济圈结合部,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条件便利,辐射力强,适合建立一定规模的农村批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业发展的速度才能更快,规模才能更大,效益才能更好。
4.积极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黄冈市自1984年率先在湖北省创立第一个专业合作社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组织、开办各类合作社38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直接为农民增收达1000多万元,所生产的产品甚至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因此,我建议政府积极支持这一新生事物,从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及市场网络给予大力的支持,努力把黄冈的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雪荣:2008年黄冈市政府工作报告[J].黄冈市政府门户网站,2008-2-24
[2]孙彩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J].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措施
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建设文明新农村的基础,全民的“环保”意识可以提升城市品位。第一步,引导农民参与到保护环境当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引导渔民退出海域养殖。第二步,宣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人保护环境。海南省现今对于农村环境的建设环节比较薄弱,在建设海南省新农村的同时,对于农村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农民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导致农村环境很差,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海南省农村环境脏、乱、差,使海南省文明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形象,身处在农村的小路上和小河边时,垃圾随处可见,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污染,为建设文明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由于村民缺乏环保观念,所以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随手丢弃垃圾,很少对垃圾分类放置,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要想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要让村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设环境保护大会,倡导农民保护环境,向村民讲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的危害,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使其自身养成良好的习惯,呼吁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体现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只有农民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才能进一步建设新农村,真正为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同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地处区位特殊,地位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海南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海丝”战略,借开放大势,谋开放大局,突出海南省在海外、海上、海洋的优势,全面提升海南省发展水平,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例如,抓住海南省海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南省旅游业;利用海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发展海南省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海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促进海南省发展的具体建议有:持续发挥海南省的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建立以人文文化为引领的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港口和航运的优势发展海南省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海南省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同时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要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发游客到海南省观光旅游,所以海南省当地人民的文明很重要,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各地有名的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建设文明海南新村,才能给外来游客留下好印象,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民心想通,夯实民意基础,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一定要从我区的实际出发,以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发挥优势,保持强势,转化弱势是建设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正确的方略选择。
发挥优势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对我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多重政策优势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全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为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奠定日益坚实的基础。
保持强势就是保持内蒙古在“十五”期间取得的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在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拉动下实现了高速增长,生产总值翻1番,年均速度16.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二产业提升10个百分点;城镇化速度不断提升,全区城镇化率47.2%,比全国高出4.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8.1%和46.7%。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毕竟是较低水平上的跃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主体经济如果能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13%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无疑将为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转化弱势就是面对内蒙古诸如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力欠发达、经济外向度差;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增长方式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弱势,在发挥优势,保持强势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态度将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可能产生正面效应的因素给予政策上的引导以使其积极作用能够发挥到极致。如既有生态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应取生态为发展方向,生态成为优势的同时实现了人口转移;同产业中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的方向靠拢,缩减低收入群体的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如此举措坚持下去,弱势将会逐渐减弱,强势必将更强,随之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等因果性的现状将有明显的改变。
二、抓主要矛盾,持之以恒地构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支撑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在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面面俱到、齐头并进就难免流于形式。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城乡差别,其核心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要破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建立起一个富裕、文明的和谐社会。2005年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6939元,是农牧民收入的2.32倍,意味着农民1年的收入只能支持少半年的城镇居民生活支出。“十一五”规划中确定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应达到4400元,这一目标如实现,将比2005年增长47.2%,但即便城镇居民生活费不再增加,即便国家的投入、社会的参与完成了新农村、新牧区的硬件建设,即便消费物价指数不再提高,那时的农牧民收入也只能承负目前城镇消费水平的63%。况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还要逐步提高,农牧民还要有必要的投入,物价也要有所变化。可见,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中非常严峻的限制因素。
目前,在农牧民增收问题上,政策、价格的利用空间已经不大,依然要从我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发挥优势,放大强势,着力寻求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途径。要立足我区的资源条件,借助近年来具有良好市场效应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势头,将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去扩展。近年农牧业产业化中参与的农户达40%,为农牧民收入曾加做出了34%的贡献,这是一条切合内蒙古实际的增收路径。因此我区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应有更明确更倾斜的政策,将其作为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支撑。这样做,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就有比较可靠的源头。经济的整体推进增一块,部分劳动力转移后由于人均资源量的提高而增一块,结构调整增一块,农牧业产业规模扩大再增一大块,农牧民收入多元化的局面就可能出现。持之以恒发展下去,农牧民收入水平达到新农村、新牧区的基本要求是极有希望的。
三、把握建设中的时和度,实现资源与劳动的最大效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但难以见到实效,甚至还会导致资源和劳动的巨大浪费。所以必须运用正确的时空观,适时把握发展方向和各类建设的轻重缓急,力争取得最佳的建设效果。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每个步骤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先期的谋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事后的效果。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历史性,必须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产业支撑,规划先行,夯实基础,有序推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运作规程是较为稳妥的。它的实际意义是:在主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把农牧业产业化做强做大,这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恒定的主题。规划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先行并力求体现系统、可行性。根据我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重点应分别放到大中城市和县级镇,这样便于产业的集中和人口的聚集。并能有效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县级镇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扩充功能、提升层级,为后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整合力量,重点突破,保证各项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虽已进人工业化的中期,有条件进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但这种能力毕竟还是有限的。2006年国家拿出了3397亿元的支农资金,看来是很大的数目,但分摊到基层,钱、事相比就极不对称了。因此,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时切忌雨打沙滩万点坑,劳民伤财无效益。一定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不唯大、不唯全、不唯快,只唯成,保证各项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2]中国台州网.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2011—09—07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5-01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村级图书室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从近年来重庆市村级图书室建设发展的实际看,还相对滞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重庆各地区村级图书室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加快重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村级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村级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目前由于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发展的不均衡,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滞后,农民闲暇之余可供休闲娱乐的活动较少,而村级图书室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邻里、家庭之间的团结和谐;(2)有利于农民群众掌握科技致富本领。借助村级图书室,许多村民可以足不出村通过阅读大量致富书籍,了解先进的科技理念,更新现有知识,掌握致富本领,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3)有利于农村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农民群众的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意识,对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加强村级图书室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村级图书室建设发展所需的经费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为全市村级图书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是保证村级图书室、乡镇文化站正常运转,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但在加大资金扶持的同时,应根据重庆市各村居的不同特点,分类实施,分步实施。(1)对市郊或县城周边,村集体经济较强,特色产业发展较好,农民群众致富渠道广的经济强村,村级图书馆建设可由村集体自主解决;(2)对位置较好,自然、民俗、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群众生活基本无忧的温饱型村居,对这类村居图书室的建设要在提供指导的基础上,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3)对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农民收入较低的困难村,在村级图书室建设上应以上级资金扶持为主;(4)对人口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居,村级图书室建设资金应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
(二)建设共享信息资源,鼓励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村级图书室建设和运行
重庆地域辽阔,各镇村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村级图书室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应在坚持国家扶持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村级图书室建设中来。(1)积极吸引当地的种养大户或退休老教师,将他们常年积累下来的书籍集中起来,兴办图书室,服务群众;(2)充分发挥当地养牛协会、养猪协会、水果协会等各类协会的力量,联合兴办村级图书室;(3)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捐资捐助兴办图书室。四是探索村企合作、村校合作等方式,鼓励当地企业以入股方式参与村级图书室的建设中来。学校、村居双方签订协议,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三)突出农村特色,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村图书室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重庆市各村级图书室的设计应坚持人本理念,从当地农民群众实际出发,做到图书目录检索分类清晰,信息内容井然有序,信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同时,图书室室内应干净整洁,并不断完善村级图书室的各项配套设施,为农民群众配备饮水机、纸杯、休息室等设施,方便群众需要。同时,在图书室书籍的借阅上应简化办理手续,最大限度的方便当地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借阅需求,真正让图书室成为农民休闲娱乐、汲取知识、提升素质的主阵地。
(四)加强村级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不断加强对全市各村级图书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从业理念,培养他们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当地村级图书室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技能,力争成为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行家里手。探索建立适合各村实际的图书室管理制度,细化各项管理举措,加大内部约束考核,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重庆由于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全市各村级图书室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只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就一定能够推动村级图书室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制度性安排导致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持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与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是低等的、不受重视的。这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性歧视的传统观念以及录取生源的制度性安排,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非对接”性阻碍。(二)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高职教育,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的支持少很多,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训基地、购买贵重实训设备等,教育成本比较高,这就与部分地方政府较低的财政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使得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非对接”性制约。(三)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传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在办学定位上的失衡。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具有实用性技能,并且愿意为新农村服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几乎是“一刀切”地为城镇经济服务,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的需要,具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过少。二是传统专业设置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没有形成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便是一些设置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也偏少。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实践课程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四)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构建“三农”专家型师资队伍。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首先,在师资队伍构成上,“三农”专家型教师过少,造成师资队伍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其次,部分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导致纯理论研究过多而实战性研究严重不足;最后,有的高职院校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无法进行相应的培训,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用来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三、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配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实现以对接新农村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为高职院校输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优质生源,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全社会改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贡献,从各方面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电视等现代化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鼓励政策及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紧缺现状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采取树先进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宣传策略,对先进高职院校、优秀高职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知地位,从而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在学校层面,要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更多对接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随时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输送、技能培训、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支持。(二)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必须构建完善的全方位保障体系。1.在制度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立法层面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并根据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细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招生录取制度上要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在学费减免、奖学金和生活费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在毕业就业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新农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指导高职院校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财政方面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资源投入,而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资金需要,进而保障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基地。一方面,着力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规划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农林大省要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双管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对企业,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社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吸引各界人士、民营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积极为高职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捐献资金、捐资助学、设立定向奖学金。3.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在基础性激励措施上,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政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根据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额外给予生活补贴;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特殊性激励措施上,设立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专项资金安排,除用于科研应用外,也对物资采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政府以其为模范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衔接的重要保障。1.科学设置相应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设置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专业。在设置专业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调研工作。相关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要委派专门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并整理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报告,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2)评估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评估,参考领导、专家等的意见,保证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3)论证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进行二级学科的细分,根据院校实际和区域特色,科学论证专业方向。2.在实践中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农村是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有新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调整专业教育管理设置,保证专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匹配度。对于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新农村建设目标、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互动共促的课程生成机制和分层模块的课程设计形式(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三种形式),设置体现区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体系,应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相关选修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改善实践课程的硬软件条件,保证实践设备的完备。另一方面,在“外延”建设上下功夫,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四方合作平台,多方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所掌握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动态资源是高职院校难以企及的,因此,构建四方合作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理论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在课程体系上做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对接”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党的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方向,更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吸引知名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懂农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懂农业的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2.提升师资队伍技能,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师资队伍,自身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要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实践调研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3.强化师资队伍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激情、有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形成示范效应。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不但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策保障、培养质量和规模、人才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许世建,张丹,温玲玲.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我国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柏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
[3]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