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分析

医学影像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影像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影像分析

篇1

(二)功能特点:

1.影像采集诊断工作站:

(1)影像采集:目前医学影像主要有3类接口,一是非数字化接口,需用各种采集卡进行采集;二是数字化但非数字化影像通信标准(DICOM)3•0格式的接口;三是标准DICOM3•0接口。对于前两种接口,必须通过影像采集工作站来采集影像信息,并把非DICOM3•0格式的影像转换成DICOM3•0格式进行阅览、存储、传输和管理。对于标准DICOM3•0接口,可直接把影像送往服务器进行管理。对数字化的影像,要进行无损的采集和传输。

(2)影像浏览与处理:影像处理是PACS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①丰富的图像和数据后处理功能;②具有无级缩放和放大镜功能;③多幅图像同屏显示;④支持图像黑白反转、伪彩色等显示功能;⑤支持动态电影回放,并可同屏显示同一病人不同设备检查的多个动态电影图像;⑥同一屏幕可分格显示病人的不同影像,供诊断比较;⑦图像上可以添加任意形式的图形或文字标注,并可在激光相机上输出;⑧规范的病历报告生成功能,并可同时存档;⑨自动将病历报告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组合打印输出;⑩可根据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号、检查科室及影像设备等多种途径查询和调阅病人图像。

(3)图像传输:能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输到需调阅的工作站,亦可传输到异地供远程会诊。

(4)影像打印:医院内部可实现无胶片化管理,而当病人需要胶片时,软件具有胶片打印功能,打印的胶片完全符合诊断要求。

(5)诊断报告:系统在浏览影像的基础上,具有书写并打印诊断报告的功能。诊断报告能通过调阅模板进行修改,以便减轻医生的工作量。

(6)模板管理:系统除了提供常用的诊断模板外,用户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己定义和修改诊断报告模板。

(7)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按科室、医生(含检查医生和开单医生)、病人身份和费别等统计所做检查的人次数和费用。(8)报告浏览:系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浏览以往病人的诊断报告情况,并进行随访。

2.影像浏览工作站:影像浏览工作站具有两种功能,一是独立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通过检查日期、病人姓名等检索病人的影像,并能调出该影像相应的诊断报告。二是与医生工作站溶为一体,象调阅病历一样直接调阅病人的影像信息。

3.影像服务器系统:影像服务器是整个PACS系统的神经中枢,它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影像接收:对于符合DICOM3•0接口的影像设备,可直接接收;对于不符合DICOM3•0接口的影像设备,接收经影像采集工作站处理过的已经符合DICOM3•0格式的医学影像。(2)影像存储:对于采集来的医学影像信息,分别进行有损和无损压缩处理。一般把无损压缩的影像保存在磁带机中,作为离线存储。在目前数据库服务器中建立病人的ID号与影像内容及存储位置的对照表,以便能象电子病历一样管理病人的影像。

(三)运行条件:基本条件是医院建立100M带宽以上的局域网络,亦可在原有HIS网上加以改造。设备配置:①影像服务器配置:建议中、小型医院可采用HPLH-3000服务器配100G以上磁盘阵列。展开床位700张以上的医院可采用HPLH-6000服务器配200G以上磁盘阵列。②影像工作站配置:计算机除了要求在PⅢ500/128M/20G以上配置外,医学影像诊断对显示器还有特别的要求。放射科,特别是计算机摄片(CR),需配置2k×2k的肖像型显示器,其余科室可采用19~21英寸高分辨率(1600×1200,点距为•25以下)的显示器。

二、PACS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拥有12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开始建立了以WINDOWSNT为平台、光纤通讯为主干、“军字一号工程”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系统,先后运行了护士工作站和医生工作站,开通了网上图书馆、网上情报检索等电子业务。在此基础上与某公司合作,于2001年1月开发建成了PACS,并开始运行至今,全院基本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和图像信息资源共享(门诊病人需带片到外院会诊,亦可通过共享洗片机洗出胶片),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目前,我院的PACS系统已将国内外9大厂家生产的、具有5种接口的CT、ECT、MRI、CR、数字放射(digitalradiolgy,DR)、彩超及病理等10多台影像设备顺利与HIS融合,将医学图像以全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到全院28个科室的220个医生工作站和院业务领导与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站上,实现了医学影像全数字化采集、存储、处理与传输。实践证明:运行PACS后,减少了病人就诊环节及占床等待检查的候诊时间,为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临床医生能同时调阅病人不同时间、不同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影像科室医技人员可调阅其它影像资料来修正自己的诊断,从而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质量。系统还为影像科室提供了常用模板和自定义模板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医教研工作和机关统计工作,实现了全院资源共享。同时,PACS的运行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及丰富影像知识大有助益。据我院近3年的统计数据,每年用于胶片、显、定液和套药等的消耗约100万元左右。实施无片化后,不但可节省上述经费,而且可节省大量储存胶片的费用,同时还可避免胶片丢失、虫咬和霉变等损害。国际上,远程医学在80年代后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卫星和综合业务数据网,在远程咨询、远程会诊和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我们的实践证明,PACS能大大提高远程会诊的质量和速度。

三、PACS开发应用的启示

(一)医院应将PACS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现代数字化医院基础的PACS系统已成为当前热点[2]。以往由于微机性能不足、高速网速率不够及工作人员的信息观念和操作技术水平有限,更由于PACS的整体价格使绝大多数医院难以承受,所以PACS的建立,尤其是与HIS实现整体链接的高性能的PACS的推进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及高质量显示、打印机设备的逐步普及,医学影像设备普遍都有数字化标准接口,这使建立实用的医学影像管理系统成为可能[3]。

(二)积极创造条件、依靠自己的力量建好管好PACS:在PACS建设中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医院院情的技术与品牌。目前有些国外产品难与国内HIS融合,在技术接口上,有些只能接90年代后的DI-COM设备;在二次开发与升级维护上,缺乏及时性;在价格上,普遍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国产PACS有它的许多优点,只要充分考察技术及国内医院运行情况,并选准技术合作的公司和品牌,是可以建设好先进实用的PACS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工程,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需不断修改、升级和扩充,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和明天,这种更新和扩充会更快、更频繁[4]。因此,那种希望等到完全完善、成熟了再开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三)医院PACS的运行与管理必须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PACS实施方案的设计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个系统的建设成败。为此,我们着重把好了“三关”。

1.建设前必须搞好解决方案,把好设计论证关。我们组成了由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影像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机关相关人员和院领导的多学科“论证组”,在对本单位影像设备、HIS现状等实际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标准框架模式设计》和建立医院PACS的总体原则,即:要以“病人为中心”,与医院管理方案和影像科室工作程序紧密结合;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有与HIS融合的无缝连接性;有性能/价格和效益比的优化性。

篇2

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of Medical Imaging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career

WANG Ke-ying,WANG Xiao-ke,WANG Run-chuan,PANG Xia

(School of Medical Imaging,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 221004,Jiangsu,China )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economic factors、 social factors ect, nowadays,medical imaging students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for themself has become the key guarantee for a good future . In Xuzhou Medical College, our group let 154 students of Medical Imaging who are in the fourth and fifth grade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After that we Analysis、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factors which have impact on student's career choices .Basing on the analysis,we can give the most reasonable advice and recommendation about how and what they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profession ,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our survey.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Career dir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医学影像学专业包括影像诊断和影像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影像诊断专业以培养临床诊断型医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影像技术专业以培养既有医学基础知识,又有理工学知识的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复合型人才为另一培养目标[1]。那么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将选择哪种专业呢?影响其选择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医学生学习培养周期长,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加上日常生活费,每年开支至少需12 000~15 000元;对于部分低收入家庭来说,是较重的经济负担。在发放的154份调查问卷中,因诊断未来收入前景好而选择诊断专业的占36.92%,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因素对影像学生的专业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

1.2医师资格证 对于基层规模较小的医院,技术与诊断是不分工的,在较大的医院,技师与诊断医生分工明确。执业医师法与职业医师考试规定,一旦从事技术工作就无法再考取医师资格证,不能做出作出独立的诊断报告,这对于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影响很大。

1.3辐射因素 国家早期有关规定,有关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为有害工种[2],不少医院放射学工作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如增加工龄,增加公休假期,给予合理的津贴等。但依然不能完全消除了医学生对放射防护安全性的担忧,而选择诊断医师则无需担忧此问题。

1.4就业压力 在现有的医学影像行业中,各医院对诊断学生学历要求逐渐变高,县级医院以上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疗检查影像设备进行了大的更新,而目前的影像技师队伍无法达到现代化与数字化的要求,故需充实新的高实力技师[4],大部分本科技术学生可以就职于较好医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选择影像技术的有17名学生,其中70.83%是因技术就业率高影响其选择的。

1.5考研热潮 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诊断本科生大部分进入县级医院,许多学生对此不满意,因此想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有个好的职业前景[4]。这就导致了"考研热,随大潮"现象的出现。在此次的调查结果中,由于考研因素而选择影像诊断的占48.05。

由此看出,考研已经成为影响影像学生未来选择方向中重要的一部分。选择影像技术的学生,除去暂时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之外,就业压力小,工作风险低以及就业率高也在他们选择影像技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议与对策

2.1家庭经济问题 对于因为家庭负担重,暂时不能考研和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医学生,可以先选择工作,有了经济基础后,再去完成自己理想。

2.2执业医师资格证问题 有些人会认为,从事影像技术工作不能考医师资格证表示着社会地位不够高,但这只是个人对职业的看法不同,作为医学生需认清自身情况,对自己做好综合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专业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2.3辐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射线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铅墙、铅围裙、铅围脖的制作,技术人员操作室与病人射片室的分离,以及每年对影像科室人员的体检等放射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很好保证影像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辐射因素在影像学生专业选择上影响越来越小。

2.4就业压力问题 生活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就业的竞争是无可避免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法则,医生这个行业的竞争压力更是高。所以作为医学生更要提高自身素质、心理抗打击能力,并积极投身到竞争中,刻苦专研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影像专业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长,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影像学生可以选择在医院从事诊断或者技术工作,还可以去飞利浦等大型医疗器械公司,也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

2.5考研问题 许多医学生在面临毕业时,都会在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上而纠结。其实,考研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自身能力理性选择,切勿跟风,尽量做到考研就业两手抓,以免错失就业良机。

参考文献:

[1]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网站http:///WebSpecF/EnrolDetail.aspx?id=61996.

篇3

Abstract:Objective:Emergency treatment and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edical image Branch.Methods:40 cases were handled properly in the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we have achieved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late follow-up, no deaths.Results:40 cases were accepted in the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emergency treatment, we have achieved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late follow-up, no deaths. Conclusio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ccurate and timely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of certain emergencies, rapid,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imaging report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reasonable basis, which will help expand the targeted clinical interest to save the patient therapy.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Division; emergency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80-02

1 前言

在医学影像科对急诊工作进行开展,在临床急诊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临床急诊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医学影像科的相关人员为其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这就需要影像科的医技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检查技巧和检查技术,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尽量减少急诊患者在医学影像科的就诊时间,为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为避免在医学影像科出现应急措施及检查操作不当的问题,以下将结合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急诊处理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情况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我院医学影像科共对40例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女18例,男22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7岁;患病与就诊距时间在10分钟到5小时之间,平均为0.25个小时。其中,因交通事故而需急救的患者21例,机械性损伤的患者9例,高空坠落伤的患者10例。头部20例,脊柱3例,躯干部2例,胸腹部3例,颈部8例,骨盆4例。

2.2 急救的原则:对于多创伤的患者,其抢救必须先于诊断及治疗,采用优先处理的原则,以保障致命性损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快速的实施抢救。

2.3 进行急诊的处理

2.3.1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将院前的抢救工作做好,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脉搏、呼吸、意识、心率、睦孔、血氧的饱合度、出血量、尿量、血压、出血量、伤情变化等,为病情判断、病情的预见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后期的指导治疗。

2.3.2 对药物治疗进行观察和护理:对正在进行静脉滴注的患者,要加强对其观察,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滴注的速度也要进行合理控制,不能触碰到患者的注射部位。

2.3.3 接诊的一般程序: 在接到急诊科CT检查摄片及申请单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阅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把握,如果申请单的字迹有不清楚的情况出现,不能进行胡乱猜侧,必须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后再进行确认,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详细病情并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为了保障最佳的抢救时机,对于某些程序比较繁杂的事项可以在后期进行处理,而对于那些直接进影像科的急诊患者,临床医生需先对其进行急救处理后,再进行CT检查或撅片,避免意外的发生。

2.3.4 做好检查的准备:依照患者的申请单,对其家属进行简单快速的病情询问后,再制定出最佳的检查方案。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质量会受到检查参数的影响,检查参数必须准确的设置及调节。初始的图像是后期处理的条件基础,某些患者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而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摄片时可选择规格较大的片盒、平板探侧器、数码板等,患者的要有利于常规的检查,这样才可以得到准确的影像学资料,若患者受到限制,其选择尽量让患者可以接受,但应准确、迅速、轻柔。原则上应减少患者的变动,可以对机架的移动性及X线球管加以利用,尽量在一种姿势下完成多部位的身体检查。

2.3.5 检查的具体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操作步骤等进行熟悉,熟练的掌握正常人体各部位的检查参致及检查位置,操作的过程中要轻巧适度,在确保诊断价值的前提下,迅速的进行检查,为临床救治赢得更充分的时间。依照病人临床的表现和初步的诊断结果,对检查的部位、检查参数、角度进行准确地判断,做出具体的诊断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对于昏迷、病危的患者为减少对其进行搬动,可以在推送平车及担架上进行摄片,而对于某些必须进行的移动的患者,要慎重操作,准确迅速的完成检查;外伤或胸腹部疾病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站立式的检查,了解其是否出现腹腔脏器穿孔及血气胸等情况,不能进行站立的患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进行检查,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可以将诊断床进行倾斜,以尽量得到检查效果。

2.3.6 出具诊断报告:当检查结束后,要在第一时间出具患者的急诊报告,在对重要的阳性征象不遗漏的情况下,影像的描述可以尽量的简化。若患者在检查时受到了的制约,无法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给影像的实际诊断带来了困难,也应该尽量提供较有价值的影像信息,确保临床抢救的顺利进行。

2.3.7 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在医务工作中沟通也是其重要环节,在影像科的急诊处理中也显得十分重要。突发事件发生后,患者会出现焦虑、急躁、恐惧等心理,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医护人员要积极的与其进行沟通,做好心理上的护理,让其重新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2.3.8 树立风险意识:在急诊中给危重的患者进行检查时,如多发性骨折、颅脑外伤等,需要得到临床医师的陪同,当意外出现时,临医师可以立即采取协的处理措施。

3 结果

在影像科对40例急诊患者进行妥善的处理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影像报告单的出具也准确、及时、清晰。

4 讨论

急诊的病情极为的复杂和多变,对影像科的工作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延误病情,失去最佳就诊时机,给临床的救治工作带来不便。在日常的工作处理中,影像科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同时,也要快速的出具影像报告。若出现了异病同形、同病异影的情况,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及有关的检查资料,对患者进行确诊。在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努力的做好每一个环节,避免意外的出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保障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篇4

粗糙集理论是一个交叉融合多种学科形成的新学科,已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市场营销、卫生、电信、金融、农副产品、互联网语言的识别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等等。粗糙集理论在很多的领域已取得令人骄傲的应用效果。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随着影像学数据信息不断的增长,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运用粗糙集方法,能客观地展现出海量数据信息以及高维资料的背后的真实情况,更好的帮助医生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临床诊断正确性的提高。

1 简要论述粗糙集方法

1982年波兰数学家首次提出粗糙集概念,这是以等价关系为基础的,用于分类问题的研究,用上集合与下集合生成一个相逼近的新集合,新结合的边界线被定义为上下近似集的差集。是继概率论、证据论之后有一个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工具,是一种新型的软计算方式。

这种建立在分类机制前提下的粗糙及理论,可以把分类解释成为一定区域中的等价关系,这个区域正是由等价关系进行划分的。将知识归纳为数据的划分,被划分后的集合定义为概念。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库,对不确定或不精确的知识通过已知的信息库进行近似刻画。无须提出数据集合以外的一切知识,因此,对于问题的描述比较客观、比较具体,再加上粗糙集理论不包含不确定或不精确原始数据机制,与证据理论、概率论等有较强的互补性。

粗糙集合理方法适用于研究不定型问题的工具,作为集合理论的扩展,粗糙集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不完整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在缺乏数据的先验知识前提下,用考察数据分类的能力解决模糊不定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处理,与此同时粗糙集算法简单且容易操作,现在以它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工具也非常多,粗糙集理论其出发点是假设所有研究对象都涉及一些的信息。随着粗糙集理论的广泛应用,其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证实,成为了现阶段人工智能研究的重点。

2 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胶质瘤诊断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29例男,21例女,患者年龄在23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岁。其中,11例WHO I级,25例WHO II级,9例WHO III级,5例WHO IV级。对上述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TIW1横断面与矢状面得出影像学资料。由放射科专业医生对上述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病灶位置、形状、囊变、TIW1、T2W1、水肿、钙化、出血、性变等等,按照影像学特征对不同指标进行分类。并通过粗糙集方法、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与分类回归树方法对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具体粗糙集方法:将决策表导入专门的Rosetta软件,通过软件对病例进行规则约简与属性约简。在条件属性核产生的基础上,得到决策规则库,通过规则库过滤,达到知识的精简。通过10折交叉验证方式测试胶质瘤数据,通过测试结果的诊断灵敏性、覆盖率、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等提取诊断性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粗糙集方法的诊断准确性为85.2%,特异度为92.7%;决策树方法诊断准确性为83.0%,特异度为91.3%;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诊断准确性为83.2%,特异度为85.6%。充分证实了,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能够得到更多的确定性规则,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3 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的应用的优点分析

3.1 粗糙集方法应用便捷、结果准确性高

粗糙集方法不需要预先设计概率、不需要建立相应的因变量函数关系,直接运算集合中的对象,直接获得不可分辨的矩阵,直接得出结论。通过粗糙集法分析,其结论呈现的方式是以IF….Then…的形式出现,呈现结果不仅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且呈现形式非常明确。

3.2 粗糙集方法能客观地展现出海量数据信息以及高维资料的背后的真实情

这种基于数据集合的挖掘方法,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能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知识。例如,在在对胶质瘤影像学资料进行规则提取以及属性约简时,整个过程都是客观的,不受外界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获得的胶质瘤级别诊断比较容易理解、诊断规则比较清晰。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与分类回归树方法,是通过训练集方式生成一个新的测试函数,通过函数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对象的可能发生概率,进而预测对象的分类。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是基于数理统计基础上的,通过笔数比筛选具有价值、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变量,将这些变量通过模型方程形式进行计算,比较计算前后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两者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入选,同时,还可以计算出自变量的重要价值。决策树方式是通过地规模与分层模式进行的,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树分支。在不同分支的子集中建立重复的分值和下层节点,从而生成了决策树。再对决策树剪枝,再对决策树进行规则处理。但是,这种基于概率的分类结果,是根据概率进行判定的,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率比较低,这种决策树分析方法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决策树的修建、决策树的增长、选择父节点数以及子节点数等等,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语

粗糙集方法是将观测到的庞大数据集加以分析研究,其目的是找的未知的关系及数据拥有者能够理解且有价值的新方法来总结数据,经粗糙集方法推导出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马常杰,陈守余.数据库中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12(11):752-753.

[2]田军章.基于PACS的结构化报告(SR)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11,4(09):141-142.

[3]王小凤,周明全,耿国华.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算法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1(5):369-371.

篇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9-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DR、MRI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借助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的成像更为详细,对病变组织的形态了解更为清晰。本单位拥有的影像技术设备是西门子1.5tMRI、西门子胃肠机、ge单排CT、意大利GMm-DR、飞利浦DR以及飞利浦64CT。本文主要就利用MRI技术对小儿脑部磁共振的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探讨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 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1.1 医学影像MRI技术简析 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图像,也可称为磁共振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此项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的功能重新建立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表现于灰度呈现度不同,反映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情况的数字化影像技术。MRI对小儿脑部的分辨率较高。MRI的检查范围比较广,非常适合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位以及心脏血管等检查,但是对于体内有磁性物质的病人则失去检查功能,而且MRI没有CT适合对钙化的效果检查,对肺部和骨皮质的现实也比CT的检查效果差[1]。

1.2 MRI技术在小儿脑部磁共振的影像分析 本单位拥有西门子1.5tMRI,此设备拥有独特的西门子Tim线圈,可以同时对全身各脏器功能进行扫描、灌注扫描以及成像。西门子1.5t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因而对人体的身体基本无害。扫描过程中,检查对象平躺在检查床上以得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位的体层图像,还可以做无创性全身血管成像、闹弥散、灌注等功能成像,西门子1.5tMRI具备高分辨率胰胆管水成像、输尿管水成像等优秀的影像学检查功能,为检查者提早发现病变情况。

回顾近期本单位小儿头部磁共振检查共80例,平均年龄1.5岁,在小儿服用镇静药物熟睡之后进行扫描。将小儿头部放于线圈中心,用海绵垫固定,按照定位图调整扫描的范围。结果发现,80例患儿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图像,一次镇静完成检查的患儿58例,服用镇静药物后未能及时扫描导致检查中惊醒,需二次镇静才能获得所需图像的患儿22例。颅内出血患儿33例,脑软化42例,其余为颅内其他疾病和正常磁共振影像。患儿在做磁共振检查前需使用镇静药物,否则运动伪影会影响图像的质量,甚至导致无法获取检查诊断。在扫描过程中应用双梯度中的zoom选项,以提高细微病变的检出率,尤其在小出血点的检测上结果准确。磁敏感加权序列具有高分辨力、薄层重建和流动补偿的优点,有效降低了小动脉和噪声对检查的影响,比较适用小儿脑部血管病变的检查,尤其是小儿细小血管早起出血的诊断精确,并能判断小儿脑组织可存活性几率。而弥散加权序列则可产生两套的图像,其中一套b值是1000的弥散加权图像,另外一套是b值为0的T2加权图像,能减轻颅底磁敏感的伪影,改善信噪比。

西门子1.5tMRI的影像技术具有强大的磁体,先进的相控阵线圈,开放式的设计,大型的磁体空间,成像快速、图像质量和精确度高。本单位西门子1.5tMRI的配置,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医疗、科研工作的需求,更带动了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从单纯的放射诊断科室发展到如今的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临床医学影像科室。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科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在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先进医学影像的技术中,最初的计算机X线摄影透过人体放射于影像板上形成潜影,再将其放入激光扫描机上扫描,经过模数转换器,图像信号则生成图像。随后发展的CT利用X线对人体某一范围逐层扫描,获取信息,也是经由计算机处理得到重建的图像。此外,CT的图像显示器、多幅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让探测器对X线有更为高度的敏感性,可将接收的X线转变成模拟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器变成CT图像,再由多幅照相机摄片提供诊断。随后逐步发展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记忆盘中储存造影、注射部位的透视影像转变的数字,减去蒙片数字,将剩余数字转变成图像,成了较为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其技术比一般的血管特管造影更为简便、经济,更少引发合并症,但导管插管技术不断普及以后,静脉法数字减影逐渐被动脉法所替代了[2]。目前的核医学比较先进的显像方式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将单光子注入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借助计算机重建影像,这种发展是电子计算机断层和核医学示踪原理相互结合的高科技医疗技术,采集的信息量大,适应面广,特异性高,放射性小,技术的逐渐发展在当今的医学影像技术中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分子影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曙光。目前全球医学界都致力于研究开创分子影像和基因的治疗,其重要步骤是借助分子探针插入人体细胞内,MRI或者红外线记录信号,再显示分子、代谢和基因转变的图像,为医疗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基因表达。而PACS系统的产生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下的产物,其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来临,PACS系统储存、管理、传输、处理数据,完成在放射科和其他科室之间的影像传递,还通过互联网和微波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这种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当今医学影像技术影像资源的效率[3]。

3 结束语

现代的医学影像技术经过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的先进设备层出不穷,世界医学界接受了利用医学影像帮助诊断治疗方式并不断研究并创新更高技术的医学影像技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医学界的不断革新、科学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研究会为影像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启更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篇6

1 数字化X 线摄影CR

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它摄影的使用剂量比传统的X 线摄影剂量小, 它能提供多层次的影像信息来满足诊断的要求。影像密度的动态范围大, 在曝光不足或过量时经过后处理功能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显示图像, 避免因参数选择不当而导致重拍, 从而减少被检者再次接受X 线剂量的照射。

CR 的工作原理是X 线照射到人体后不直接作用于胶片, 而是射到影像板上, 形成潜影, 再把照过的影像板放入激光扫描机内扫描, 获得X 线衰减数值的数字矩阵, 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后重新成像。其数字图像可利用计算机进一步处理、显示、存储和传输, 分辨率比普通的X 线胶片高, 诊断信息丰富, 并能有效地利用信息, 提高X 线摄影检查的诊断价值 。

2 数字化影像的直接摄影DR

数字化影像的直接摄影方法(digital radiography:DR). 它将信息载体X 线经过影像增强器转换成可见光, 由电荷耦合器或摄像管将可见光转换为视频信号, 再经过图像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矩阵图像。

DR 的工作流程为: X 线发生器- 影像增强器- 电荷耦合器( 或摄像管) - 电视- 模/数转换数字系统。现在DR 的采样矩阵可达4096×4096 像素, 灰度分辨率可达12bit,采样速度达64 帧/秒。大大提高了DR的空间分辨率, 信号比和伪影都明显得到改善。

3 CR 和DR 的优势和不足

CR 和DR 在许多医院已经普及, 相对普通的屏/片组合成像得到很大的改善, 密度分辨率大大的提高, 且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 有很大的后处理功能。

CR 可以在多台X 线机上使用, 具有动态范围大, 线性好。特别是在床边照片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减少了重拍率, 降低了X 线剂量。CR 的不足是时间分辨率较低, 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CR 与普通摄影的劳动强度不变, 患者等候的时间不变。由于荧光漫射也使空间分辨率有所下降。

DR 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实时性和对患者医生的低剂量, 它在摄影方面可即时确认、即时采集, 连续性大大超过快速换片机, 操作简单, 曝光参数自动设定, 不必担心因参数错误重拍, 提高了检查成功率,缩短了检查时间, 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DR 的图像信息十分丰富, 使高低密度的组织能很好的在同一影像上显示, 提高了显示能力。DR 可以动态的观察器官和结构, 并可进行多种后处理而改变图像质量 。

DR 系统主要不足是不能多台X 线机应用, 噪声较明显, 信噪比较低, 价格贵。

篇7

医学类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线辐射安全防护操作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可以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与销售等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的工作。通过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年以来已毕业的400多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否协调的相关信息,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学生发的就业情况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201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得到有效问卷321份,调查项目有包括:待业时间、就业渠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用人单位的意见等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专门探讨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很少,且分析大同小异,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体现较少。对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更少,国外几乎未见报道。

1.2 研究方向

通过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求职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信息通道是否畅通、是否积极寻找、方法是否得当、要求是否合理等;用人单位是否及时招聘信息、途径、范围覆盖面是否足够,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判断其就业质量的高低。

2 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2.1 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方向:1)与所学专业对口272人,占总人数的84.74%;2)已就业309人,占总人数的96.26%;3)升学、参军10人,占总人数的3.12%;4)待业2人,占总人数的0.62%;5)当年就业人数309,占总人数的96.26%;6)国办医院203人,占总人数的63.24%;7)私企87人,占总人数的27.10%;8)国企18人,占总人数的5.61%;9)个体、私人诊所1人,占总人数的0.31%。

2.2 就业形式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形式:1)有编制或长期合同119人,占总人数的37.07%;2)上三险138人,占总人数的42.99%;3)上五险84人,占总人数的26.17%。

2.3 工资情况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工资情况:1)1000元以下23人,占总人数的7.17%;2)1001-2999元266人,占总人数的82.87%;3)3000元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6.23%。

2.4 总体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满意度:1)很满意51人,占总人数的15.89%;2)满意168人,占总人数的52.34%;3)较满意66人,占总人数的20.56%;4)不满意24人,占总人数的7.48%。

3 分析与讨论

3.1 通过以上调查表格可以发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有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占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比其他专业专业对口率偏高,说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率还是处于很高的水平,就业前景是很乐观的。

3.2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当年就能就业有少部分继续考学或者参军,与当年专接本的政策有关,深造与参军人数少也间接证明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就业的方式。

当年待业人数少,就业率很高,达到90%,且毕业生在国营医院的较多,正规公办医院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率很大。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私企工作人数明显多于国企,与工资待遇有很大的关系,更多学生倾向于工资待遇较好的私人企业。

3.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有编制或者是长期合同关系,工作稳定性较好。且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三险或五险,安全性也具有保障。从而使毕业生可以安心的在本岗位工作,不会出现打的人员流动,因此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还是偏高的。

3.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2999之间,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从业人员属于中产阶级,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私企或者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毕业生一般工资较高,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但是毕竟是一小部分,也有个体人员的能力及机遇决定。

3.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只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深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与价值,获得更高的保障与报酬,极少数的毕业生会出现不满现状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因此通过自主择业也可以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间接证明了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通常人们关心最多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并不能反映就业的质;而就业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就业的量。评价就业质量高低有五个因素:专业对口率、就业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故就业质量高低应包括三个方面: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率);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比如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比如工资收入、工作环境、保险情况、发展前景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毕业生就业是否顺利,不仅仅取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毕业生本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求职者;其他还有住房、户口、社会关系等。通过对葛总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的本专业毕业生尽快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

通过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相对协调的,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7例, 女41例, 年龄6~72岁, 平均年龄(42.15±12.86)岁。导致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原因有:交通事故47例、暴力斗殴12例、跌倒撞击16例, 其他原因3例。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24 h内就医, 且通过临床多种检查方式, 确诊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将患者手术前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 将其手术与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手术或者临床诊断作为主要检查方式。通过多种临床诊断方式, 对患者患处加以检查, 以得出可靠结论。或者以实际的手术操作为基础, 确定其损伤结果。

1. 2. 2 观察组 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检查。①设备:选用日本B超(HITACHI)EUB-305或者美国安科ASR-800全身螺旋检查。②参数:时间2.1 s, 层距5~10 mm, 层厚5~10 mm, 窗宽250~300 Hu, 窗位90~100 Hu。③要点: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部分患者在检查前0.5 h内, 可以对其使用1.5%~3.0%泛影葡胺500~1000 ml以充分的显示出患者肠道状况, 提高其分辨率。④整理:将检查出来的数据进行核对, 确保其与患者状况一致。对于部分检查结果存在异议的患者, 可对其进行复查。

1. 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观察组检查结果与手术和临床检查结果, 并加以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配对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检查结果分析 观察组检查中, 腹部单一脏器损伤患者35例, 其中肝损伤11例、脾脏损伤12例、肾脏损伤12例;多脏器损伤40例;无脏器损伤3例。见表1。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符合率为96.15%(75/78)。

2. 2 现代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分析 ①肝损伤。肝出血患者肝内存在实质性圆形或者片状不规则高密度的阴影, 且在CT检查中, 其肝密度高于8~12 Hu;肝脏破裂则表现?楦问抵誓谙咦椿蛘叨嘈堑阕矗? 密度较低, 其附近边界清晰度欠缺;肝包膜下血肿则存在半月形低密度阴影。②脾脏损伤。脾脏局限性损伤其内部存在小片状高密度阴影, 且有不规则低密度水肿带, 边缘模糊;广泛性损伤则多发小片状或者团状的高密度阴影其周边低密度水肿带相对规则;脾包膜下血肿在CT检查中表现为脾脏周围存在新月形或者带状高密度区域, 增强扫描其密度也相对增高, 积血无明显变化;脾破裂表现为脾体积增大, 形态有所改变, 包膜隆起, 实质界限清晰。③肾损伤。肾脏损伤在医学检查中主要表现为肾实质不规则小片或者片状高密度阴影, 周围可见水肿带形状不规则, 边界模糊。在多脏器损伤中, 其脏器体积增大, 密度增高。

3 讨论

篇9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与其相关的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无不依赖于实验结论。同时该课程实验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而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尤其是医学高专院校,在开设这样一门理工结合性很强,实验依赖性很大的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实验课的重要性,甚至有许多医学高专院校不能开设该实验课程,主要原因有:①医学影像物理学涉及知识面太广,而一般的医学高专院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老师,导致课程教学难度很大。②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设备耗资大,许多医学高专学校实验室并没有购买相应的设备,由于仪器的缺乏而直接阻碍了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课程的开展。③医学影像物理学中部分实验涉及射线的辐射,这对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导致部分师生对该课程实验产生一定的排斥和恐惧心理,这也制约了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课程的开展。 此外,也有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实验课程,但是由于实验仪器昂贵且精密,学生也不可能随意反复调整仪器,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理解仪器的性能与结构以及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正是这种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医学高专院校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课程难以开展起来,或者实验课程往往是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参观实验室或者医院的影像设备为主,这样学生对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难以掌握,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变得更加困难。

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下,利用基于云计算的空间教学开展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实验教学这方面的缺陷。而整个的仿真实验包括了X射线影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影像、超声成像和红外成像,对于课时数较少的医学高专院校来说不可能全都做到。因此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出发,针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最贴近临床的一些仿真实验X射线影像、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成像的一些仿真实验。

通过空间教学开展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教学,首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医学高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特殊性,理工知识薄弱的医学专科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想要理解掌握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就显得非常困难,而利用空间教学平台开展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整个的实验过程,开展实验教学不再受到昂贵的实验仪器和有放射污染的实验环境的限制,可以重复操作,这样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不再受传统实验条件和经费的制约。其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强烈的真实感。传统的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比较复杂,学生有普遍畏难情绪,而通过空间教学,把仿真实验置于世界大学城,学生通过空间随意访问实验资源,整个的实验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仿真成功后,可以直接得出实验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更佳。最后,丰富了师生互动活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互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空间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交流互动模式,学生进入老师的教学空间进行实验,老师进入学生的空间检查实验情况。另外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通过空间教学仿真实验训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几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构建了医学影像物理学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 1] 张瑞兰,吉 强.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篇10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即骨纤维性结构不良,是以纤维组织大量增殖[1],代替了正常骨组织为特征的骨疾患,可单肢或单侧多发或单骨、多骨而发病,是一种少见病,好发于青少年。现对几年来收治的FDB患者11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FDB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男女之比1.75:1。发病年龄9~57岁,平均33.6岁。11例中恶变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运动障碍2例,局部肿胀畸形隆起3例,局部疼痛4例,临床症状轻微经体检发现1例。

检查方法:11例均使用Philips DR机常规拍摄正侧位或切线位片。8例行CT检查,使用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机,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范围包括病变全段,对颌面部及颅底病变加冠状位扫描。

结 果

本组病例中,单骨型7例,其中单骨单灶6例,单骨双灶1例;多骨型4例,其中单肢型2例,1例累及单侧3根肋骨和2节胸椎,合并病理骨折1例。X线表现囊状膨胀性改变5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丝瓜瓤状改变2例,地图状改变1例。

讨 论

1921年Frangenheim率先发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进行描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因不明,Johnson认为本病与釉质上皮瘤有着相同的发病基础,称为纤维血管缺损[2]。另有学者认为内分泌功能紊乱、感染、外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但均未证实。目前普遍认为本病不是真性肿瘤,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育异常有关,其实,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并非罕见,有报道称[3],其发病率约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5%,多骨型伴内分泌素乱约3%。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约30%,单骨型约70%。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7%。在治疗方面,本病尤其是单骨型,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本病进展缓慢,对无症状者或者病变面积较小,深度不大的患者可以考虑暂不手术,但应密切随访观察。对于伴有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者或者病程进展较快的患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FDB的临床与病理本病为体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1(guanine nucleotide-bingding protein-1,GNAS1)基因突变引起骨骼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而致病,基因位点在20q13.2[4]。病变主要为增生活跃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不成熟的原始骨组织,即编织骨。本组资料男女比例约3:2,就诊年龄3~60岁,其中11~30岁占70%。

FDB的影像学表现:⑴X线检查:四肢躯干骨以股骨、胫骨、肋骨和肱骨发病多见。颅面骨以下颌骨、颞骨和枕骨好发。四肢躯干骨的病变可侵及骨髓腔,也可发生于骨皮质内。X线表现可分以下4种改变,常数种并存,也可单独存在。①丝瓜瓤状改变:患骨膨胀增粗,皮质变薄甚至可以消失。常见于肱骨、股骨和肋骨。骨小梁粗大扭曲,表现为沿纵轴方向走行的粗大骨纹,颇似丝瓜瓤。②磨玻璃样改变:主要是指囊状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均匀增高如磨玻璃状,病理上为编织骨,多见于长管状骨和肋骨,是本病特征性改变。③囊状膨胀性改变:表现囊状膨胀性透亮区,可为单囊,也可多囊,边缘清晰,外缘光滑,内缘毛糙呈波浪状,常有硬化边,皮质变薄。囊内常有散在条索状骨纹和班点状致密影。④地图样改变:表现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有时酷似溶骨性转移。本病2%~4%可恶变为骨肉瘤、骨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如病灶生长加速,疼痛加重,X线见溶骨性破坏、肿瘤骨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则应考虑恶变。⑵CT检查因避免了骨性重叠,CT能更精确显示骨病变的范围及特点,多用于头颅、脊柱和骨盆等部位的检查,CT表现均匀略高密度病变,病变骨骼呈膨胀性改变,严重者可失去正常形态。CT见略高密度毛玻璃样病变的背景衬托下,可见高密度和低密度区。高密度区为含结构异常的骨矿物质较多的病灶,低密度区主要以纤维成分为主。⑶MRI检查MRI显示FDB的敏感性高,可以显示X线平片和CT尚未显示的早期病灶。通过任意断面清晰显示病灶和髓腔分隔,更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受累的情况,能通过病灶信号特点评价其病理成分[5],但MRI无特征性表现,T1WI上多为低信号,T2WI依含骨小梁、细胞成分、胶原、囊性变及出血等成分的不同,可以是高信号[6,7],也可以是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参考文献

1 宋红彬.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2):1141.

2 Iwasko N,Sreinbach LS,Disler D,et al.Imaging findings in Mazabrands syndrome:seven new cases[J].Skeletal Radiol,2002,31(2):81-87.

3 邬海博,蔡幼铨,梁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RI和CT和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118.

4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9.

篇11

1核磁共振成像的重要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了解质子弛豫时间包括t1和t2,以及t1和t2各自所代表的临床意义。通过对比实际所测得的t1值和正常组织器官的t1值,就能判断出此组织器官是否出在病理条件下,通常情况下,处在病理条件下,t1值会延长,为鉴别同一组织器官的疾病,也可根据t1的延长时间判断,如肝肿瘤常在280~450ms,肝硬变常在180~300ms。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用于化疗、放疗等[2]。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成像原理,形成的成像效果也不一样。

2计算机断层扫描的重要作用

现代计算机扫描技术逐渐向高空间分辨率发展,全身断层扫描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高,应用较为广泛,对颅内肿瘤、脑梗塞、脑出血等诊断效果较为可靠,也开始应用于心脏的超高速扫描。螺旋ct扫描,还能获得比较精细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3]。扫描更加能够清晰地看出其存在的现象以及病理等,能够更加准确的发现其中的病灶等等。

3超声的重要作用

超声的未来技术发展主要向自体内回声脉冲和换能器两方面改进,在改进中,希望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图像,超声仍可用于鉴别病变组织的物理特性,可用于妇产科、泌尿、心血管等系统的诊断,近些年,随着多普勒系统的不断开发发展,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是不断提高,未来将更好地在医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造福人类[4]。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认为,超声是新型技术,对于未来医学在病理治疗都非常有作用。

4分子影像学的重要作用

篇12

调查对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11所医学院校,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9所综合性大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主要为本科就业毕业生(毕业三个月)、研究生就业毕业生(毕业三个月)。随机抽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中医学、眼视光学、临床检验、妇产科、儿科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11个专业的学生。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1)基本情况,如学校、专业、性别。(2)从业初衷,包括从医出发点以及职业目标。(3)就业意愿,包括就业去向、医院级别、薪酬期望、就业区域意向等内容。(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影响,包括职业选择的信心等。(5)医患关系影响,包括对就业观的冲击、对理想信念、职业追求、从业方向等方面的影响。此次以2015-2018年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为基础,调查问卷等比共发放1500份,回收问卷1447份,其中有效问卷1440份,有效率为99.5%;男生876人,占60.8%,女生564人,占39.2%。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自主择业时,特别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就业意愿、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

2影响医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因素分析

2.1专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抽样调查显示,有41.61%的医学生高考选择读医是出于个人理想,而父母亲属决定、老师的推荐、同学的影响则占到了50.97%,7.42%的医学生没想过报考医学院校,因调剂等因素进入医学院校。这说明在入学时医学生的职业理想相对明确,只有极少部分的医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不够清晰。

2.2就业观念和职业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85.14%的医学生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医生,8.5%的医学毕业生将选择流向企业和报考公务员,但大部分仍从事所在领域的医疗工作;而成为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的仅有5.07%,其他的职业目标更在少数。可以看出,医学生受固有观念的影响,专业性质决定职业稳定性比较强。主要因为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投入精力大,专业学习相比其他专业显得又苦又累,并且可以终身执业且基本不会失业,加上该职业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的程度,所以成为一名医生基本是必然选择。

2.3工作待遇与保障

从调研数据看,学生在就业去向中最关注的3个因素依次是薪水及福利待遇、个人的发展、工作环境。近年,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中国全科医生的大量空缺,基层医院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大量的岗位需要毕业生应聘,但医学毕业生却对此类岗位的认同度不高。调查显示,88.73%的毕业生选择去往一、二线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9.86%的学生选择去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因医患关系紧张、基层全科医生紧缺等因素考虑去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2015年占63.5%,2016年占73.2%,2017年占74.3%,2018年占75.0%。可见,医学毕业生就业仍然以大城市的大医院为主,去向基层医院就业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各级医院待遇和基础保障的差距在缩小也是基本原因。

2.4医患关系因素

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医患关系现状,可以发现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差异,医疗监督、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同,医疗行业的定位不明确和医生待遇低,双方沟通不够,缺少信任等都使得医患关系状况差别很大。本次问卷就“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认为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不影响的医学生仅占25.94%,剩余的74.06%认为医患关系对职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就业去向选择的分析,再深入以温州医科大学近5年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例,可以进一步了解医学生在自主择业时考虑医患关系等因素形成的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的变化。

2.4.1就业意愿

近4年的调查显示,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大背景下,医学毕业生希望在一类医院(省级三甲以上单位)就业工作占36.45%,考虑二类医院(市级中心医院及省级其他医院)的升至33.55%,意愿选择三类医院(县级中心医院及市级其他医院)、四类(县医院的其他医院)和五类医院(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就业的,分别为22.26%,2.26%和5.48%。

2.4.2实际就业动态

了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后,我们又对同期的实际就业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数据显示近4年的实际就业情况中,选择从医的毕业生最终去向一类医院(省级三甲以上单位)的占32.06%,二类医院(市级中心医院及省级其他医院)的达到39.16%,三类医院(县级中心医院及市级其他医院)的占16.45%,而四类医院(县医院的其他医院)和五类医院(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占4.13%和8.2%。

2.4.3就业趋势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实际去往一二三类医院同比呈明显下降趋势,选择四类医院的医学生比例略有上升,选择五类医院的医学生比例较四类医院的比例上升趋势更明显。从以上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院的选择方面,选择一类和二类医院的医学生仍然占主体比重,说明大部分医学毕业生在能力范围内仍然向往在大医院工作,其原因主要与先前所述的待遇、晋升、工作环境、继续教育等因素有关。但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对比前后数据可知,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开始考虑四类医院和五类医院,以五类医院上升显著。特别是女性医学毕业生这方面的就业趋势更明显。就这一现象,我们单独向选择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生增设开放性问题,即选择五类医院的理由。整理后发现主要有如下理由。首先,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较市级及其他省级工作轻松,工作压力小,且收入不低,相对稳定。第二,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医院规模小,门诊量相对少,发展缓慢,但医患关系相对不紧张,医生较受人尊敬。第三,作为女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兼顾家庭。结合2016年1月1日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女性医学毕业生更多考虑兼顾工作与家庭的最佳方式而做出选择。但因抽样调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医学毕业生的地域分布、就读医学院校层次的不同等因素,其就业情况必然存在抽样调查以外的差异。

3对策与建议

调研基层全科医生的现状,因工作环境、待遇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原因,基层医疗人才流失严重,违约率较高、工作满意度低。以医患关系为主要因素的影响,医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选择当不当医生,在城市一、二类医院当医生还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当医生,按照近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其趋势在发生变化,主动到基层去的医学毕业生数在一定比例的增多。这一定程度正是顺应了健康中国的提出和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让“双下沉”中的人才下沉得以助推。医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市场调节的正常表现,也是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的表现。如“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培养全科医学人才逐步得以推行,也是优化医疗体制结构的有效举措。

3.1加强就业观引导

一直以来,基层就业不是大部分医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医学生就业观念的认知偏差,认为基层医院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医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对医学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现行国家卫生的政策和大环境,对就业市场有合理的判断,对自身有合理的定位。本次调查显示,医学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但目前这种趋势发展的体量仍然太小。通过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论坛讲坛、思政教育、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加强医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转变。通过毕业心理测试和职业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专长、能力、工作经验、个人品质及渴望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制订合理的求职计划,以此帮助毕业生树立起自信心,更新就业观,及时就业。此外,很多医学生总是把自己局限于医生这一行业。其实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拓宽视野,让选择空间更大。这需要在读期间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参与各类项目、活动,积极培养自身的能力,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应该允许百分之十左右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不当医生,而是做医疗相关工作。

3.2政策引导、提升福利

篇13

当代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搜病”愈演愈烈,造成疑病倾向心理的发生和蔓延。医学生更是其中的特殊群体,所学习的医学知识与疾病和健康有关,但还处于比较表浅、理性水平较低的状况,更容易产生医学生疑病现象。它是医科学生独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1],是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用所学疾病的症状或某些典型表现对照自己躯体的某些不适,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表现。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可导致焦虑和恐惧情绪,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功能紊乱[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有潜在倾向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和有效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北某医科院校1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范围是自愿参加的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综合考虑不同专业人数比例和性别比例。

1.2调查工具

1.2.1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包括性别、籍贯、年级等,主要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新媒体接触情况包括接触新媒体的方式、时长、频率等度量。

1.2.2疑病评定倾向量表:疑病倾向评定量表选择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的子量表,疑病子量表共包括32个条目,对于疑病倾向评定量表,计算出量表的原始分,查表把原始分转化为T分按照中国标准,T分达60分以上时对疑病症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WPS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初步汇总、整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x2检验及秩和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医学生疑病倾向的一般情况

收回有效问卷1130份,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中的疑病(Hs)子量表的T分≥60分为疑病倾向检出标准,检出358名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男生139名34.84%(139/399),女生219名29.96%(219/731)。

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分析

2.2.1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医学生疑病倾向与基础信息调查问卷、新媒体接触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疑病倾向与籍贯和身体状况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疑病作为自变量,以其他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是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3.1关于疑病倾向检出率

1130名被调查的医学生当中,有358名被检出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同类研究结果[2-3]相比较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疑病倾向在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胡雯[4]、马珺[5]、马辉[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是不同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学生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等因素的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

3.2关于疑病倾向的地区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籍贯的同学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除了研究的被试选择主要是江苏地区这一主观条件外,客观原因可能与其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和网络的普及率较高、医疗资源与健康知识普及、对自我身体过分关注有关。

3.3关于疑病倾向的家庭状况差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