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辅导

农业技术辅导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技术辅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技术辅导

篇1

刚刚过去的2008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农民创业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和做好城乡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相关文件,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落实政策、优化服务、组织领导等方面,全面构建了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

在行政推动、政策驱动、培训拉动、服务带动下,我市农民自主创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借助今天这样的机会,我想跟大家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跟大家理清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思路;二是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市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三是跟大家交流一下村级领导为促进农民创业提供哪些服务;四是跟大家探讨一下村级领导怎样发挥带头创业的作用。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准确定位,为带领创业明确思路。

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创业、带领群众致富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在座的村支书都是本村带头富、带领富的“领头雁”和“主心骨”。虽然各个村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各不相同;但引领群众奔小康、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责任是一致的。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争先的发展意识,是带领群众投身创业的原动力;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带领群众成功创业的必然选择。照搬硬套行不通,拿来主义不切实际。要了解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点、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创业亮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我认为有八个因素需要在座的村支书审时度势,认真把握,准确定位,从而形成明晰的带领群众创业的发展思路。

二是现有产业。包括一、二、三产业。有的村具有传统种植业优势,如分界镇赵庄村的甜豌豆、曲霞镇印达村的辽鲜一号青大豆、珊瑚镇八达村的菠菜、元竹镇双赵村的药菊等等;有的村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珊瑚镇有冲件加工村,溪桥镇有小提琴生产村,刘陈镇有铲车配件村;有的村有三产运输基础。横垛镇西雁岭村地处偏僻,劳动力剩余多,在发展过程中,该村逐渐形成了鸭、猪、兔的养殖产业。

三是人才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才,主要是指乡土人才,包括能工巧匠、种养殖业土专家、经营销售能人、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等等。作为村集体领导,应该要对本村的村民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那些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这些对象是推介项目、鼓励创业的重点。还要重视掌握外出人员情况,寻找有创业愿望或有投资意向的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分界镇的返乡农民曾春勇承包种植的十多亩冬枣,他一点也不担心种植效益。当地能人曾晓明发挥在苏南多年经销农副产品的网络优势,组建了冬枣合作社,最低保护价订单收购,并统一注册“珍奇”牌商标。目前已吸引300多农户加入合作社,社员亩纯效益达7000元以上。

篇2

在田间,高广滨与正在播种的农业科技人员交流,仔细查看土壤墒情。他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总体上今年备春耕形势比较好,在大田播种的关键时期,又恰逢一场及时的春雨,对春耕生产更加有利。一定要抢抓农时,在抓好玉米播种同时,积极做好水稻插秧和其它作物播种准备,确保应种尽种。

随后,高广滨来到范家屯镇平阳村农民新型社区和刘房子街道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情况。目前,公主岭整村土地流转工作正在开展,仅万欣合作社整村流转土地就达到9000亩、托管2万亩。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高广滨表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为纽带开展合作;要充分考虑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农民增收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惠农政策,稳定农民收入;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新型主体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特别是要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开展好产业扶贫,带领贫困户实现脱贫;要通过土地流转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篇3

关键词:

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升级转型;推广策略

1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转型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发展需要来说,只有稳定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它产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将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种植型向现代型农业发展转变,这条途径是目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最科学也是速度最快的发展途径。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都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有一点仍然不能忽视,我国目前的农业模式主要是传统模式,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没有进行现代化农业的升级,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想要让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升级转型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关于我国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路径分析

2.1大幅度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于素养

要想做到更好的在基层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大幅度的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养,因为推广人员肩负的是直接与当地农民沟通交流的任务,要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沟通技巧来说服农民们接受农业现代化的升级改造。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要想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知识以及素养,可以使用以下的措施:第一,由当地政府负责进行出资,对所有的专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高质量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帮助推广人员提升基础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以及交流水平。第二,通过专业的辅导老师和专家来转变所有推广人员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让辅导老师通过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来让所有的推广人员们意识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所有的推广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更充分的思想认识,在思想认识转变之后,推广人员才能更积极的对待自身的工作。第三,当地政府应当尽自身的最大努力来引进关于农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尽量让其可以到基层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因为这些高技术人才不仅仅可以为整个团队增加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做到为当地的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业知识辅导,最终可以提升所有推广团队的专业素质以及提升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2.2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做到针对性推广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大量的数据以及实践观察来看的话,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进行推广之前,没有考虑到当地农业地区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农民的根本要求。那么自然可以预见,如果推广工作在进行之前没有做这一部分准备工作的话,农业技术是很难得到推广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广大的农民们所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的、实用价值的、可以直接为他们收入提升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不是需要一些操作复杂,并且提升收益速度较慢的农业技术,这样的农业技术完全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同时也很难被当地的农民所接受,最终只会导致推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进展。所以针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要求所有的推广人员在今后的推广工作当中,首先要做到充分的结合当地农业的真实情况,在进行推广工作之前,要求对当地农业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进行逐步的走访以及调查统计,通过调查的结果以及统计的数据来科学的了解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而以结果和数据作为推广技术的依据,对当地的农民们推广适合他们的农业技术。并且在实施农业技术时,推广团队应当做到谦虚好学,积极的向当地的农民讨教他们的经验,将自身的现代化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技术进行结合,最终开发出操作简便又能够快速提升农民们收入的现代化农业技术。

2.3逐渐增加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资力度

通过我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的实际经验来看,要想做到农业技术集体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国家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入力量的多少,所以针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要想大幅度的改变农业现状,应当积极的建议国家政府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在基层农业技术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并且增加科研投入以及技术推广的经费,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的研究出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同时通过科研资金的增加,还可以让所有的科研技术人员没有自身的后顾之忧,可以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基层农业技术的科研工作当中去。进而通过这些基层技术,大幅度的改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保障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逐年得到提升、保障农业产业的安全,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25-1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要抓好农业推广工作,在实践中找出推广工作难题,并研究探索解决方案。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推广模式还不够完善,推广制度还不健全

目前农村技术推广形式单一,主要是靠技术人员单方面的讲解。由于技术人员和农民之间缺少互动,农民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导致技术推广工作也很被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1.2 农村技术推广资金没有合理配置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放资金到达地方政府以后,地方政府没有对推广资金进行合理安排,没有落到实处,导致资金的使用不足。在重点推广的技术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推广就会停滞。

1.3 农业推广公益服务意识不强

很多政府推广人员自己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认识还不够,没有认清自己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没有做好服务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趾高气昂,引起农民心理不满,导致推广工作很难进行。

1.4 农村技术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有限

技术人员在推广过程中自身技术水平不过关,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技术人员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没有及时学习更新的技术,因此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1)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明白农村技术推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此外,还要要求技术人员时刻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参加科研学习和交流活动。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意识,努力认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标准是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以及建立良好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能实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解技术推广的优势和最终获利的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道路,在农民中找到领导先锋,由农民自己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如,农村选举出来的村长,是农民信赖的对象,因此可以先转变村长的思想,发挥村长的带头作用,农民之间的互动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方法。

(5)不仅是农民带头作用,还要对乡镇进行试点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的辐射性推广方式。对个别乡镇进行推广试点,并且要保证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只有看到实际收获,农民才会主动学习农业技术。

(6)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推广需要引进新技术、开设公益设施以及优先购买重点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问题是一个工作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政府部门若要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真实地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利益。

(7)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从农民抓起。农民要转变思想,主动接受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改变农业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培训和辅导,开设学习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实现推广目的。

(8)完善基层配套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村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指导,产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的优质服务。

综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技术推广人员要明白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业经济产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它还能随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丽.贵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6).

篇5

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2011~2012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在高产创建乡镇广泛开展备耕前培训,着力解决高产创建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培训采取集中办班、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大集、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市乡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乡(镇)、村、屯培训,并且充分发挥乡村社三级经纪人、示范片内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的辐射和帮带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半年共举办市乡两级农业科技培训班822场次,已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区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发放高产创建技术资料10000余份。在市、乡两级电视台分别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12次(市级3次),接受电话咨询3000余人次,普及重点农业技术新成果15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栽插,加强中耕管理,为今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定产量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创新培训方式,推进培训扎实有效

2.1整合项目资源,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是农民培训顺利实施的关键。舒兰市组织百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技术培训打下良好基础;今年,充分发挥利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包保舒兰市“冬春活动”优势,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专家来舒兰市对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干部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组织一批技术骨干到吉林市参加粮油高产创建高产攻关技术培训,为培训、指导示范片内农户抓住农时、应用集成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争创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讲师队伍,形成强大合力 积极组织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理论基础雄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成立了市级科技培训专家组,根据各自承担的推广、培训任务,主动与乡(镇)街搞好对接,针对各乡(镇)街的创建需求,深入到村、社(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按照不同区域,讲师团共分成东部山区、中部半山区、西部平原区,分别深入生产一线和村屯农户,围绕中心任务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培训本着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原则,突出核心技术和主推品种,集成组装配套高产高效技术。主要内容有购买农用物资注意事项、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技术、钵盘育秧技术、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垅侧保墒栽培技术等。对现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因地制宜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使高产创建示范户科学种田水平整体得到提升。确定了3个玉米、4个水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10项。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指导服务。每个万亩片有一名专家负责,每个村有一名技术人员指导。

2.3举办科普大集活动,扩大培训范围 3月份先后在白旗镇、溪河镇、金马镇、平安镇4个乡镇召开了科普大集,邀请了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市植保站、吉林市园艺特产站的领导和专家,省市专家现场对农民朋友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地解答,共解答疑难问题3000多人(次)。

2.4印发技术资料,深化培训效果 为了克服技术资料内容单一、不易保管的缺点,精心编印了10000份农业科普挂历,挂历精心设制了农时活动和农业小常识两个版块,农时活动是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对农户所作的农时提示;农业小常识是针对近年来农民朋友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关键和技术人员多年积累的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包括“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模式”、“怎样合理选购农药”、“科学施肥原则及方法”、“产生药害原因及防治对策”、“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等,内容十分丰富,专业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且通俗易懂,并汇集了舒兰市独具特色的美丽风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师益友。并根据吉林省下发的《2012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手册,结合舒兰市近几年试验示范成果,编印了《农业实用技术手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挂图》、《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挂图》、《玉米、水稻栽培技术挂图》,这些技术资料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2.5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扩展培训方式 利用舒兰农业信息网、电话、手机等网络媒体,开办农业专家联络、咨询平台,把专家请到农民“身边”,让农业专家随时答疑。共解决答疑3000多次。

2.6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理论实践相结合 以“以高产创建示范田”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能力建设”为目的,以“农民(学员)、辅导员”为主进行信息、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模式),分别在法特、平安、莲花等高产创建乡镇建5所农民田间学校,由省里统一培训过的5名专业田间教师培训25名田间学校辅导员,每所学校培训20名自愿参加的农民,共培训100名专业农民学员。通过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了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方案并完成实施,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专家。高产创建活动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抓粮油生产的指挥田,农业部门指导生产的有效抓手,基层农技人员提高本领、施展才能、送科技入户到田的有效平台,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最为直接的有效课堂。

3.规范、健全图书室管理

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购买了大量涉农书籍和农业技术光碟,内容含概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卫生、法律法规等图书资料,并规范了借读制度,受到广大技术干部的一致欢迎。图书室的建立和规范,成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干部的“充电器”。

篇6

1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保障农业技术推广顺利、全面、高效实施的基础,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众多,并且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它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出现失误,都将会严重影响其实施的效果。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健全,实施不够流畅。由于我国农技推广体制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的基层体制尚未完成深度的变革,长期实施的体制存在信息流通不畅、技术推广实施者和受众脱节、业务渠道经费短缺等弊端,从而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成果比较低。②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根据有关调查表明,最近十年来我国农、林、牧、渔的大学、大专、中专毕业生流失了将近百分之四十,这还不包括在编却不在岗的一些技术人员。③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农技推广与基层出现的长期断层情况,使得众多的技术人员成了办公室工作者,缺少实践和具体的操作经验,更是欠缺与时俱进的求知心理和创新能力。此外培训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众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④职能不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农技推广人员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农业生产者公益性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但是目前多数的农技推广人员多是等待农业生产者上门咨询或者是有偿性的提供指导,对自己的职能认识不清,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了农技推广的水平。⑤基层农技推广的保障力度不够,在大部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里面,缺少必要的设备等,即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想要有所作为,也会因为无法施展而最终放弃,这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比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主动寻求技术的欲望比较低由于目前我国众多省市的农业生产地区,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多为老人、妇孺、孩子,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不高。从一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已经由农业生产大国完成了向工业大国过渡的经济形式,并且有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趋势,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在下降,这也是绝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技术要求主动性较差的又一主要原因。

1.3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也制约着技术推广的高效实施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然是农民自行种植自家的责任田,因此,农业生产规模比较小,并且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比较齐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产规模化程度越大、品种越单一、专业化的程度越高,其对农业技术的依赖性和需求就越大。而我国这种小而全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然不太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

通过我们对农技推广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应该制定一些加强性的措施,以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和效果。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一些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的根本性要素,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基本状况,选拔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素养的人才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培养,并对他们进行事业编制。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应该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切实需要和发展要求。此外,政府还应该成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养中心,定期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养。同时,让这些技术人员定期走进农业生产的基层,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功效。最后,还应提高全体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技术推广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2.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沟通农业技术只有与农业生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目标。说到底农业技术最终的实施者或者说是使用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技术推广者只是作为一个中转者或者说是引导者存在于这一过程之中的。因此,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沟通与交流,才是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效实施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我们的技术推广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知识和水平,还要做好如何与农民亲近与交流的工作。所以说,技术推广人员平时注重技术的实践,积极地投身到农民的生产活动中去,热心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或者是通过地方媒体宣传、下乡培训等等方式进行技术推广才是做好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篇7

当前,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呈中介性质。比如农产品及农用产品质量检测,给农民提供农业产品的各种产销信息,为农民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等。二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所委托的执法及行政管理。比如畜禽水产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农民负担管理和农机监理等。三是公益性工作。比如动植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预防,无偿给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各种新技术的咨询和引进试验工作。四是经营。比如对农用物资的经营,农产品的储藏、运输、销售等。

1.2体现的作用

农技推广体系为各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广了一大批动植物的新品种技术,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据统计,每年畜牧业的技术推广系统推广瘦肉型猪等重大技术达十多项;每年水产业技术的推广系统推广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及对虾病害防治等重大技术,新增水产品120多万吨;每年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管理的农业承包合同及农民负担卡超过两亿份,调解和仲裁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90多万件。每年全国平均种植业的技术推广立项推广技术灰六万多项次,面积达1.33亿公顷次;每年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系统推广各种作业机具260多万台。

2.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是通过政府作为主体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通过政府由上至下的决策,农民都是被动地去接受各种技术。这种模式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农业的发展已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一切农业技术都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的。这样,通过政府行政命令作为导向的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化的建设也比较落后,和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现象不相适应。

2.2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教育有脱节现象

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及教学是农业生产三大支柱。在开展农业推广时需要有其它的职能部门来配合完成,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教学和科研及推广部门设置较为分散,没有科学的协调机制,很难发挥起整体的优势,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不肥被广泛推广,也就不能对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这都和当前的推广体系有关系。

2.3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经费不足

当前,我们的推广投资方式还是行政事业性的拨款。对此,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投入的经费不足,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有数据表明,我国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占到农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而且,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广大,很多是处在养兵没仗打的局面,也削弱了农业技术推广从业者的创造性的积极性,继而影响了推广的效率。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急需提高

因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经费有限,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收入有限,待遇低,继而导致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同时,当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大多是学植保、农学、土肥等专业,而学习养殖业、市场营销等人员相对较少,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他们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平台较少,农村的各方面信息相对较为闭塞,这就增加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本和难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3.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策略

3.1改善机构设置

改变现状必须要对当前机构设置进行创新和改善,打破现有的单一的格式,把社会资源加以整合,进行职能分工的进一步优化,将县和乡农业推广机构的管理理顺,发展网络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实现体系的上下畅通、职能作用发挥明显。

3.2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

农业技术推广是以公益投资为主的,经费应该由财政来负担绝大部分,政府要主动作为,增加经费的投入,在对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和业务培训等经费上,要有所倾斜。

3.3严格推广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发达国家目前普遍推行资格认证制度,严格的制度可以清退不合格人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水平,继而提高工作效率。要通过考核考评、技能鉴定等方式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把证书当成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第一条件。

3.4多措并举提高农民利用科技和信息的能力

篇8

一、总体要求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二)专业岗位目标。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80%,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达到100%。

(三)知识更新任务。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5年内至少参加1次省级以上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或按计划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1个月以上的实训;每年参加1次以上县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参观交流活动。

二、提升队伍素质

(四)合理配备专业人员。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应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要根据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合理确定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要确保农技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加强和规范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对新进人员实行统一公开招聘。

(五)逐步推行准入制度。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

(六)突出开展竞聘上岗。对聘用期满需要重新竞聘的岗位,可打破原专业技术人员限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单位内部采取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作岗位。

(七)重点支持学习深造。对不具有大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只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农技推广人员,近3~5年内要重点鼓励并支持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

(八)不断强化专业培训。每年组织100人以上参加农业部开展的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我省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名骨干农技人员,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培训;各市(州)、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求,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每年培训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少于本地农技人员总数的1/3。

三、落实工作职责

(九)建立服务制度。扩大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队伍,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一名农民技术员、培育3~5户科技示范户,确保每个示范户能辐射带动10~20户农户。每名基层农技辅导员负责指导2~3个行政村,联系10名左右的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

(十)完善岗位管理。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要细化各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及具体任务要求,使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每一项公益职责都有相应岗位承担。

(十一)健全考评机制。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要对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农技人员履行公益性职责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评,制定绩效考评办法或考评细则,推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农业技术的实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客观、公正考评的对照参考。

(十二)着实考评结果。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评定要坚持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向服务对象公开,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考评结果应作为农技人员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研修深造的主要依据。

四、创新服务方式

(十三)创新兼职服务。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可通过探索担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养殖技术顾问,以及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办、承包或参与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辐射带动并服务于基地周围的广大农民。

(十四)创新联合服务。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及其人员要积极探索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横向联合方式,通过新技术转让承接或明确责任分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十五)创新信息服务。根据我省统一安排,探索在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接入“12316”语音呼叫、视频和短信彩信等系统,畅通农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扩大服务范围,方便服务农民。

五、强化激励措施

(十六)改善农技推广条件。各地政府要全面落实并强化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十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动工资向基层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切实提高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支持和鼓励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在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前提下,按照技术服务约定,领取担任技术顾问、领办或承包试验示范基地和合作开发新技术、新成果等获得的相应报酬。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保证广大农技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增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吸引力,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国家农技推广队伍的结构、素质以及稳定问题。

篇9

“今年肯定是大姜的丰收年”,沙河大曲家姜农曲方泉高兴地对笔者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让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新型培训模式,让农民和专家辅导员形成了良性互动,使新技术、老经验能够得到有效结合和统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作物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沙河大曲家的大姜种植户在该市最早接触了由山东省农广校莱州分校首创的农民田间学校。自5月19日莱州分校教师开启田间学校第一课以来,伴随着活动日的逐渐增多,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意识日渐增强,在浇水、施肥、培土等环节通过与专家辅导员沟通,不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并且已见成效。大姜覆土采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一次完成:用空中喷灌代替大水漫灌给大姜补充水分,省工省力省钱效果好。

新技术必将带来更好的效益。目前莱州大姜收购价为每公斤10元,姜农们看着这诱人的价格,望着田间生长壮又旺的大姜,感慨着农业技术人员的适时培训与辅导,由衷地笑道:今年的大姜丰收在望。

到目前为止,莱州分校已开启以蔬菜、果树高效作物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四所,根据所辅导农作物生育进程,适时开展辅导,确保农业新技术能够在整个生育期内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愿望。

农民网上寻信息 开辟增收新渠道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来讲,其实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科研机构、相关民众及学校研究队伍、农业技术从业者互相结合的制度。我国政府鼓励并支持社会队伍、供销合作社、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个基层的科研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推广服务。长时间以来,我国将农业推广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时间工作结合在一起,总结出一系列显著成绩,为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以下简要针对农业推广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1 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基本模式

1.1 建设农业专家院

对于农业专家院来讲,其是我国早年间实行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模式,主要通过当地政府与科研机构、农业类院校进行合作,引入科研机构、院校的农业专家进行种植示范、养殖辅导,现场讲解注意事项,进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依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26个省市建设了农业专家院。仅四川省就建设了129所农业专家院。农业专家院的创建全面发挥了科研机构、农业类院校的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信息优势,有效的加强了农业科研成果的使用及转变,促进了农业科学化、合理化生产。

1.2 选派专业技术人员

同农业专家院相比,农业技术特派员是一种更为便捷、灵活的服务推广形式,受设备硬件的局限将对较低,实施推广工作范围更为宽广。

1.3 创建农业科技园

对于农业科技园来讲,其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基于科技生产系统层面上,具有样板功能的展示区,令其充分发挥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功能,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用与推广,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4 农民研究会

对于农民研究会来讲,其指的是农民群众自行创建的,可以处理生产过程中品种研发、技术改良、生产养殖等问题的队伍。这些农民研究会大范围推广生产技术、信息、种苗等,进而促进产业发展。另外,也能够较大的解决生产期间一些技术的难题,确保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及专业化。

1.5 农户科技园

农户科技园主要指的是农民通过经营联合、创新土地运营标准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辅助,完成农业人口同农业技术的对接。农户科技园利用农户联合,不仅创建了相应的经营方法,同时增强了商品的种类、品质及效益,激发周边民众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农业服务推广模式的创新

2.1 把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结构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现今,我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贡献约占总贡献的50%,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略低20%。例如:四川省在“十五”期间,农业领域采用技术成果1734个,其应用率在70.8%左右,授权专利、审定品种、获奖成果的利用率分别是58.1%、67、9%、92.9%,畜牧业、种植业成果的利用率均在70%之上。这些表面,当前,我国在农业的推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时效性较差等,继续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与改进。

2.2 对农业的推广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

2.2.1 推广主体

按照我国当前的探索来说,一些是以政府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为主,例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模式,部分以科研机构或农业院校的技术为主要力量,例如:专家院服务模式等。

2.2.2 农业人员的力量

对于农民来讲,其是推广农业的主要人员,期间有很多具有新气象法、水平较高的人员,他们具有先进的农业知识及技能,成为了推广农业服务工作的中坚力量。

2.2.3 推广标准

推广标准包含了相关政府技术员工的应用及管理、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指导、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农业推广与产业培育结合等标准体系,推动推广主体与人员间的对接,保证农业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2.2.4 农业产业

对于农业产业来讲,其主要是推广农业期间各个内容的连接枢纽,农业产业的创新、壮大、发展对服务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对农业推广工作予以重视

由以上3点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结合度与推广效果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出,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农业的推广制度。在《农业推广法》中指出:将科研机构、相关农业院校及民众科研队伍、劳动人员结合起来。然而,在落实该内容期间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政府部门的技术力量以城市乡镇区域为单位进行划分,整体布局均衡,导致技术力量不能很好的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尤其因为管理体制中相关行政部门的干预,县级以上的很多技术从业者都无法直接深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农民专合组织、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缺少科研机构、农业相关院校的技术力量做支撑,推广工作随意向较强,较为散漫,对推广服务的效果造成影响。缺少试验田建设,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较难将农业服务推广工作形成的利益分割清楚。所以,推广缺乏内生的积极性,影响推广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该方面内容予以重视。

3 结语

我国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将繁荣农村的经济作为主要任务。除了社会、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同时经由农业技术推广,一同提升了农民以科技进行种养的能力。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经营标准,让农业人口的家庭分户经营标准同农业服务推广工作相吻合,向下移动农业推广主体的重心,将科研机构、农业类院校及农业人口结合在一起,创建试验田、科技园等,提升农户同推广主体间的对接程度,促使农业人口主动参与推广工作中,提升农业技术成果的贡献率和转化率。因此,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

篇11

因此,只有具备强大市场敏锐性及实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的种子公司的参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那么,作为种子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的高速通道应当是:

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种子公司市场策划、经营、生产及科研部门联合成立推广服务中心,推广服务中心人员应培训成多面手,既懂育种又了解栽培技术还有一定的营销攻关能力。然后在每一个地区挑选当地有关部门(如推广站或种子公司)的2人——3人聘为推广技术辅导员,明确其责权利。再在每个示范推广点培养2名——5名农民技术员,具体指导。

篇12

因此,只有具备强大市场敏锐性及实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的种子公司的参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那么,作为种子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的高速通道应当是:

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种子公司市场策划、经营、生产及科研部门联合成立推广服务中心,推广服务中心人员应培训成多面手,既懂育种又了解栽培技术还有一定的营销攻关能力。然后在每一个地区挑选当地有关部门(如推广站或种子公司)的2人——3人聘为推广技术辅导员,明确其责权利。再在每个示范推广点培养2名——5名农民技术员,具体指导。

篇13

2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现实困境

目前,因为存在着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和困境[1-2]。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一是在广大农村的推广体系和体制不衔接,经常出现断层,导致技术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二是在有些地方以政府行政命令式地进行推广,农民在接受起来普遍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在应用新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难题。四是农业技术的服务渠道和环节单一,不利于提高推广的效果;五是农业技术人员缺乏更新技术和知识的机会,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本身也不够全面。六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地方在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时,却没有经费,推广服务难以展开和实现。

3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策略

根据目前农村新技术、新设备难以推广的现实局面,农技工作者需要放开思路,在观念上也要有突破,在行动上实施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农技推广的开展,并力求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农业增加效益,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3-4]。

3.1管理部门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农技推广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必然离不开农业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体系,是使科学技术切实向现实生产力进行转变的关键环节。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性,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必须制定并实施有力的措施,保证这项工作能够得到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于在基层的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来说,更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站在发展的角度上,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奉献,争取把农技推广做到让农民放心、省心,并能切实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所带来的良好收益。

3.2加强宣传,让农民切实能够科学种田

从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必须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实现完善对接,与农民增收增效的愿望对接,切实起到为农民发家致富服务的作用,才能促使广大农民自觉主动地响应农技工作的开展。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利用形式多样、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引导农民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的热情和兴趣,绝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农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因为那样可能会更加引起农民的反感。所以,农业新技术,必须采用宣传、说服、教育、引导、在技术上签订承包服务合同等不同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农技部门的作用和责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形成既能利益同享,又能共担风险的体系,才能改变农民的观念,让他们自动地接受新技术、新设备。

3.3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科技相比,许多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仍然相对较低。为此,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在突出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从不同层次上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比如,在基层,可以充分发挥村、乡、县三级网络的作用,请专家讲课、针对农技项目开办培训辅导班、利用电视、录相等方式,在时间安排上,一定要结合农事忙闲的特点,在闲时开办培训班,忙时采取上门服务,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等有利于农民的办法,展开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民应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4加强配套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