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

篇1

【作者简介】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

“虽然多年从事道德教学,并且开展道德教学研究活动,但是,道德教学实在令人乏味。一看到孩子们也感到索然无味的表情,心中常常就产生为什么必须要上这门课的疑问。”[1]这是一位日本小学教师写给金井肇先生信中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反映的是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但听起来却如此耳熟,仿佛在诉说我们的困扰。因此,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中日两国教育界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中日两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基于不同的国情和学术视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原日本文部省课程调查官、视学官,前大妻女子大学教授金井肇博士提出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即是其中之一。

一、问题意识:枯燥乏味、缺乏实效的道德教育之成因及其改善路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是金井肇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构想的,在其1984年出版的《初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课题》中初见雏形,并在其1996年出版的《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中大致完成。[2]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是日本教育处于严重危机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校园暴力、欺侮、拒绝上学等被称做“教育荒废”、“心灵荒废”和“学校崩溃”的所谓教育病理现象在日本频繁出现,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在此背景下,道德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病理的归因上还是在教育病理的解决对策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加强和改革道德教育的社会和政治氛围由此形成。正是在此氛围中,自80年代起掀起了战后日本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兴起的第二个。[4]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就是在这个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的提出,还与金井肇本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金井肇博士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从东京教育大学(现为筑波大学)文学部伦理学专业毕业后,先后担任东京都公立初中、高中的教师和东京都千代田区教育委员会、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主事(类似于中国的教研员)。自1976年起,历任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课程调查官(负责道德教育)、国立冲绳青年之家所长和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视学官。自1988年起,又先后担任大妻女子大学教授和日本教育文化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兼任过“日本教育改革”有识之士恳谈会第一分会会长、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公民(伦理)科”编制委员会副主任、“文部省出路指导指南”编制委员会委员长、东京都教育委员会“道德教育振兴恳谈会”主任、日本银行储蓄宣传中央委员会的“金钱教育研究会”的会长等社会职务。正是这样的经历为其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提供了学术视野和实践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是:“按照伦理学的视点,从以道德教学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导出重要的要素而开发出的培养道德性的原理。学习过伦理学,在高中从事过伦理科目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5]。

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主要源于一个问题意识:如何才能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而这一问题意识又源于其对日本道德教育现实的深刻体认。战后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自1958年全面修订《学习指导要领》以来,基本上就是在以道德课为中心的特设道德教育体制下展开的。一方面坚持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设立专门的道德课(小学和初中每周1课时),对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道德教育实践和研究实际上主要是以道德教学为中心展开的。[6]而据2000年12月日本文部省发表的《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报告书》,日本的中小学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道德课,但是真正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每年实施35课时道德教学的小学只有67.9%,初中只有41.0%,道德课的时间很多被挪作其他课程或教育活动之用。因学生对道德课的反应不佳,而且觉得道德课有意思或有用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小学低年级为45%,中年级22.4%,高年级为14.2%;初中一年级为8.2%,二年级为5.1%,三年级为4.9%)。因此,教师都不愿意上道德课。[7]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道德课枯燥乏味、缺乏成效的呢?金井认为问题出在对道德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他指出,在日本许多中小学的道德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呈现给学生的资料让学生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在遇到与资料(教材)中同样或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等。他认为,这种教学实际上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这种场合下,就应该这么做”。[8]但是,金井指出:“问题是,怎么样做才能使儿童有正确的行为?在低年级,直接着眼于行动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确立正确行为的作用。到了中高年级,就很难通过着眼于实践化的教学来确立正确的行为。”[9]因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整体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应该如何生活?”这一人生最大选择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所决定的,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选择都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而非具体的道德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如果进行诸如在遇到与资料同样或类似的场合中“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这样的教学,就会被理解为是在左右、支配学生的整体人格,学生表现拒斥反应也是理所当然之事。金井指出,问题的根本不在教学方法本身,而在于道德教学目标的错位,即在于教师是基于让学生践行良好品行而非培养“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之缘故。[10]

基于如上对于日本道德教学问题的诊断,金井认为,要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就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道德教学,首先要明确道德教学即培养道德性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之以教学方法的研究。[11]因此,与战后大多数道德教育理论停留于技术论、方法论层面有所不同,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所阐述的“并非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需的教学原理或程序”。[12]这一原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道德性的原理,二是加深道德价值自觉的原理,金井也分别称之为原理1和原理2。

二、原理1: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道德价值自觉即可

金井认为,决定道德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13]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分别在总则和第二章中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规定。总则中规定:“道德教育,基于《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培育能够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活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具体生活中,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发展民主的社会和国家,并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具有开拓未来的主体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为目标”,“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在加深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之同时,考虑谋求与家庭和社区的协作,通过志愿活动、自然体验活动等丰富的体验来培养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14]在第二章中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项所规定的那样,是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培养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道德性的。道德课中,基于如上的道德教育目标,在谋求与各学科、特别活动及综合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通过有计划、发展性的指导,来对其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以加深道德价值的自觉,培养道德实践能力。”[15]金井认为,“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和“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这两个表述已经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目标所着眼的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是在学生内心中培育起来的“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不清楚这一点的话,教学的基本方向就有错误之虞。

关于道德性,金井援引了《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解释:“所谓道德性,就是使人为追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践行道德行为成为可能的人格特性,是构成人格之基础。而且它也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优点,是各种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经过整合之产物。”[16]“接受的道德价值,在心中并非杂乱无章地混杂在一起,而是统一为一个整体,成为有条理之物,这就是道德性。”[17]“其本体就是具有前述的‘各种道德价值的统一体’之结构的东西。”[18]概言之,道德性或道德性的本体就是每个人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经过其内心整合之后形成的统一体,这个道德价值统一体就是价值观。

日本的道德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将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表现形态。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也是作此解释的。金井也支持这种解释,并且特别提醒人们道德情感等虽然是“构成道德性的各种表现形态”,但千万不能将其视为像构成产品的部件那样的构成要素。所谓表现形态,就像人高兴时的高兴表情、悲伤时的悲伤表情一样,属于内部存在之物的外显形态。[19]

金井认为,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也可以被视为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它们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体现了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关于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中提到的道德实践能力,他认为也属于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之一。在他看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分别表现了道德性的情感、判断等不同维度,而道德实践能力则涵盖道德性的所有表现形态,从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而言,道德性就是道德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也只有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实现。[20]

金井强调指出,具有作用、功能之事物,必有发挥这一作用或功能的本体。比如人是无法单纯制造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的,只有先制造出荧光灯本体然后通上电,才可能制造出荧光灯的光。照此类推,道德性的本体与表现形态或功能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以往很多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弄清这种关系,道德教育产生混乱的原因亦在于此。[21]金井认为,仅仅理解了道德性的表现形态,就采取运用所谓的“情感教材”来加深道德情感,运用“判断教材”来提高道德判断力这样的形式还不足以培养道德性。[22]要培养道德性,必须形成道德性的本体即道德价值统一体。[23]

金井指出,要建构一个事物的本体,就必须首先明确这个本体的结构。培养道德性也是一样。要培养道德性,就必须明确道德性的本体即价值观的结构,明确了价值观的结构,道德教学的原理也就一目了然了。在金井看来,一个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由两方面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一是人的自然性,即感觉、感情、欲望等;二是价值意识,即追求美、善、正当等的意识。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后天的。金井将道德性的结构形象地比作由上下两层构成的日式年糕(见图1)。不过,金井也指出,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并非杂乱无章地接受道德价值,每个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只能有一个,并被置于最高位置,然后是次重要的价值,以此类推,构成一个序列和体系。随着序列的下降,道德价值的数量也增加。上层的价值意识的内容实际上是每个人内心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因此,以三角形来表示价值意识可能更为恰当(见图2)。

图1 道德性结构的形象图

注:上层在人出生时为零,是通过广义的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下层随着人的成长而分化并逐步强大;上层的内容是由每个人个性化地形成的;它构成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资料来源: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明治図書1996年版。

图2 价值体系的模型

注:价值序列化的方式和体认深度因人而异;C尚未成熟,判断力还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儿童一般属于这一阶段;A和B一般属于成人阶段。

资料来源:金井肇:《こぅすれば心が育つ》,小学馆2003年版。

金井认为,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是在下层的自然性和上层的价值意识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并实现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相互渗透。但是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将二者明确地予以区分更好,这样道德教学的原理就浮出水面了,即为了培养道德性,只要培养了上层的价值意识即可。原因是下层非常强大,具有充分的潜力,随着身体的发育、发展而逐渐分化、强大起来,无需再对其进行强化。因此,只要发展上层,从而使上下之间保持平衡即可。[24]“在教育上,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直接去触及下层,只能通过发展上层来控制下层。”[25]

金井还以价值体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为例对形成价值意识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人的行为多是由下层的欲望、感情和感觉等自然性所引发的。当人的自然性要促发行为时,如果人的价值体系已经发展起来的话,就会经过价值意识这一关口表现为行为。这样,好的行为就被允许通过,不好的行为就被阻止。所以,不会产生所谓的问题行为。相反,如果上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或者发展不充分的话,下层的自然欲望就会直接地表现为行为。由于先天的自然性多为自我中心的,因此,所引发的行为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为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问题行为。[26]

金井认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是通过内心接受道德价值,日积月累而逐步构建起来的。接受的道德价值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每个人个性化的价值体系。金井还将上层的价值意识比作人的心灵面貌,并指出,正如人的身体面貌虽然因人而异,但构成面貌的材料(水分和蛋白质等)却是相同的一样,人的心灵面貌的构成材料也是相同的,接受这些价值的学生将其作为材料构建自己的心灵面貌。也就是说,虽然建构的心灵面貌(价值体系)是个性化的,但作为材料的道德价值则是普遍性价值。这样,就可以培养出本人能够接受、社会也能够承认的价值观。[27]

金井还就价值意识或价值体系与道德实践的关系作了解释。他认为,只要人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道德实践也就水到渠成。[28]金井坚信:“强力可靠的实践源自价值的积累。”[29]因此,他强烈反对每开展一个道德价值项目(德目)的教育之后就匆忙谋求该道德价值的实践化。

正是基于对价值自觉的如此认识,金井提出,在开展道德教学时,首先应将道德课上要学习的每个道德价值与行为区别开来,只是力求使学生内心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价值本身即可。这样,学生接受的诸多价值在其心中日积月累和结构化,形成每个人固有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道德性。他将这一原理称之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1。由于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通过积累而形成的,故而可被称做“积累方式”。但由于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心中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个性化的道德性之缘故,而且为了与其他方式相区别,使其特质更明确,金井将之命名为“结构化方式”。[30]

三、原理2: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加深价值自觉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原理1的基本逻辑就是:道德教育虽然不能强制学生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但是却必须而且只有加深学生的道德价值的自觉,亦即使学生内心真正深刻地接受道德价值,才能够培育出每个人的道德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内心真正接受道德价值,即所谓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自觉呢?这正是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2所要回答的问题。

金井指出,要实现加深价值自觉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道德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也就是要弄清楚道德价值如何才能深入人心。金井指出,人类的学习通常是通过知性、感性和体验这三条路径实现的,道德学习也不例外。而且他更看重的是感性的路径。他指出,“在道德教育中,对于道德价值,不能停留于知性理解,必须加深为自觉。由于自觉是内心中深刻地体认到该价值对自身真正重要,所以是情感上予以接受的东西。诉诸感性,才能够加深自觉。因此,要加深自觉,利用感性的路径极其重要。”[31]

金井提出要以儿童的自然性(学生的现实)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自觉。金井反复提醒人们,虽然为了培养道德性无须去发展自然性,但却不能忽视或轻视自然性的重要性。人的自然性具有多维性,与道德价值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联的性质和方式不同,加深价值自觉的方式也应不同。如果无视这一点来谋求价值自觉,就好比不带地图登山一样。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道德价值的自觉,首先要弄清该道德价值在此场合下与人的自然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联,并且要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或出发点,在明确各价值与心灵结合的机制之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话,道德价值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32]

为了教学上的方便,金井将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的关联方式从五个侧面进行把握。[33]

1.与人的软弱、丑陋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买东西找回的钱多了的时候想据为己有,这是人的自然性中不愿示人的软弱和丑陋的一面,是与生俱来的有违道德价值的一面。金井认为,在道德教学中最难的就是谋求与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相关的价值自觉。要使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内心中战胜自然性中的弱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现实(自然性),使其意识到要学习的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之间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为道德价值一方寻找战胜自然性的力量。金井指出,人具有软弱、丑陋的一面,同时也具有要克服和超越这一面、成为自己能够接受的人的愿望,具有要成为拥有骄傲的自我的愿望,这些愿望就可以成为道德价值一方的强大力量。他确信将自己所具有的软弱和丑陋性与这些愿望结合起来思考的话,应该就会战胜软弱和丑陋的一面。[34]

2.与人的高尚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价值自觉在很多情况下是内心接受外在于自身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但是与人的高尚性相关的价值自觉,则是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但未曾意识到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35]“重新意识到原本具有但过去没有注意到的高尚性,也是一种自觉。这是一种不自觉地拥有的东西被自觉化意义上的自觉。”[36]金井认为,如此开展道德教学的话,就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闪光点,从而增添自身的希望和勇气。

3.与人追求道德相关的价值自觉

作为人,都希望有相互信赖的好朋友,都希望自身的存在获得自身的肯定并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人所具有的这类愿望可以说是直接追求道德价值的一面。按照结构化方式教学的基本原理,道德教学不宜急功近利地追求实践化,而只要做到让学生内心接受道德价值即可。因为,在学生价值体系尚未发展完善起来的情况下,要匆忙谋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化,学生会有拒斥反应。但是金井指出,与追求道德价值侧面相关的价值自觉不同于其他维度的价值自觉,必须着眼于道德价值的实践化。这是因为,这些价值原本就是学生本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对其重要性大体上从一开始就已知晓。在此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愿望,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37]

4.与人的有限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而且人可知和可为也都是有限的。金井指出,道德价值中“存在着正因为人是有限的存在而被要求掌握的价值”。[38]比如“宽容”和“尊重他人的立场”之类的价值就是因为人的可知、可为是有限的才被作为道德价值而要求的价值。要加深对这些价值的自觉,就必须从充分理解人是有限的存在这一现实出发来开展道德教学。“如果人能够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竭尽全力实现对于人来说是可能范围内的事,而且对于可能范围外的事也会根据事物的性质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意识到了人的有限性,就会产生竭尽全力、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39]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形成对许多道德价值的自觉。

5.与人的感动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作为人,都有为高雅、高尚的事物所感动的一面,而且道德教学就是要谋求学生从内心中接受道德价值,因此,利用感性、通过加深感动来开展道德教学非常重要。金井认为,利用感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已有但还不够深入的价值自觉,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价值自觉的范围,比如受高尚的友情所感动,可能会将爱扩展到周围的其他人。当然,金井也指出,感动具有很多特质:他人无论觉得有多么令人感动,如果自己不觉得好的话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不是实现了超越日常性的高层次价值,也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人觉得是脱离现实的话,就不会产生感动。[40]这些都是在道德教学中选择资料(教材)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四、总结与评价

金井肇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和逻辑归纳起来就是: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就会形成各自个性化的道德性。在金井看来,基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道德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个性,没有左右学生行为和思想之虞,不仅教师开展起来简单,而且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41]

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将感性、情感置于核心地位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主情主义文化的影响痕迹。尽管对于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的优劣,在日本也有各种议论,而且也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极具启发意义。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中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道德教育。在提高德育实效、促进知行合一的诉求推动下,很多教师在进行道德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金井肇称,这种试图在某个具体的道德价值与行为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的思想和实践为德目主义。他强烈反对这种急功近利地谋求道德价值实践化的德目主义,理由是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要使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首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使其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人格。“道德教育不能只盯着儿童的行为。它在根本上是培养道德性的。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够培养每个儿童自我实现的能力;通过培养能够生动活泼地生存的儿童,才能够培养出在行动上能够践行所期望的行为的儿童。”[42]金井的这一提醒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的道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品德的内涵与结构

中日两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虽然都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上(日本所说的道德性相当于我国的品德),但是对于品德的内涵和结构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通常是将品德理解为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并且一般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视为品德的构成要素,而金井则将道德性理解为支撑道德行为的内在素质和基础——“道德价值的统一体”,把价值意识和自然性视为道德性的构成要素,而把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形态或功能。二者对品德内涵和结构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可以以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视角、后者主要基于伦理学视角获得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对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到底应该被视做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还是外在的表现形态或功能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对于品德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差异带来的是品德培养路向的不同: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等来培养品德,而金井等日本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则思考如何通过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路向问题关涉道德教育的成败,不容忽视。

3.如何对待人的本性

人的自然性或本性是多侧面的,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但是,由于人的本性中有很多方面与道德价值的关系是相冲突的,因此,常常被不加分析地予以否定,其结果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变得日趋“高尚”而枯燥乏味,也使得要传授的道德价值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实效。金井关于人的自然性、自然性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关联以及基于人的自然性加深学生价值自觉的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不管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多么生动活泼,方法多么灵活多样,道德教育将永远走不出困境。

【参考文献】

[1][5][13][22][24][30][31][32][36][37][38][39][40]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M].東京:明治図書,1996.7、1、8、25、28、31、45—48、52—54、45—48、100—113、113、117、134—155.

[2][9][28][33][41][42]金井肇.明るく楽しぃ構造化方式の道德授業(小学校·高学年編)[M].東京:明治図書,1996.10、6、7、13、10—20、6—7.

[3]饶从满.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6,(5).

[4][8][10][11]饶从满.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00,(5).

[6]饶从满,宋海春.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J].外国教育研究,1996,(1).

[7]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小学校课.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结果(概要).平成12年5月[EB/OL].mext.go.jp/b_menu/houdou/12/05/gaiyo.pdf.2005-08-10.

[12][27][29]金井肇.生き生きした構造化方式の道徳授業(中学校)[M].東京:明治図書,1998.10、7—8、7.

篇2

一、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涉及到了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都围绕着“育人”这一主题协调开展,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缺乏前瞻性与规划性;教学理论知识不深,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对学生个性特点缺乏了解,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方面也衍生了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脱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确立以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任务。这就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多渠道地开发教学阵地等途径,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把两者融合起来,这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两者的融合,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历史必然。独立学院应立足自身的特点,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释放出来,在教学理念中增加创新意识,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真正的“教人育人”的目的。当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日益活跃,但其道德意识却并不强烈。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下,大学生也面临着诚信与道德的沦陷问题,它也是制约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绊脚石。对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科学教育是不够的,更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见,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呼吁,更是时代的呼吁,这两者的融合存在着不可阻挡的必然性。

三、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实践素质教育要以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为重点,即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将“教人育人”的基本教学理念细化到教学机制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去,多渠道地开发教学阵地,加强校园文化的推广,这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具有实质性的作用。由人格培养到人才的塑造、由理论的传授到综台素质的提高等具体途径的有效实施,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1)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立足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题,也是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出发点。塑造人才应从最基本的人格健全培养起,“人才的核心是素质,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品质,而人格正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格素质的价值追求。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应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细微之事做起,提高大学生对道德意识的重视程度,达到自身道德认知与行为相一致。高校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即要立足现实,更要展望未来,使人才的培养具有前瞻性和规划性。定位于独立学院的教育模式,应该以塑造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归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逐渐从锻炼中塑造大学生自身的品德和修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社会输送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在科学教育的前提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必须统一认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学,更重要的在于育人;课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将思想道德理念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实现科学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不论是在文科教学或是理科教学中,教师都应灵活运用本学科的授课特点,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地从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要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修养,起到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教师必先完善其身,方能起到表率作用。否则,思想道德的传授便形同说教,难以令学生信服。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尤其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互动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师生间的沟通,达到更好的传授效果。

3)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凿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渠道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39-01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是人们也许只看到它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不足之处。它有些不利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网上的一些垃圾和不健康的新闻或者消息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这就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挑战,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个信息社会中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正确方向。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信息道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深入生活,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比过去简单和快捷,那么很有可能就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那么如何让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学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

1.1 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任务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所以,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只要好好设计各种任务,就能起到各种不同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作品中去

学生们自己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因为它们往往更能反映出学生们的信息道德素养。所以我在教学中都会将学生作品渗透到信息道德教育中去。一般我在布置任务时都是有选择性和有目的性的,都是在学生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完成的。例如,我在教学《运用Word制作电脑小报》时,给学生一个主题,如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等,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来制作。这样,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小报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熟练运用了Word的各种功能,还培养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1.3 把注重传统教育渗透到信息课中去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民有着良好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把这些美德都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首先进行对话了解。先讲述我国是“礼仪之邦”的历史,然后询问同学们对我国的礼仪历史了解多少,对我们身边的礼仪知识又了解多少,让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礼仪知识。②布置任务。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搜索感兴趣的礼仪知识,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③规划设计。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向身边的人宣传礼仪知识呢?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大家一起感受礼仪的文化气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机械式的操作,而是通过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

2 开展信息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2.1 在课堂上建立BBS讨论

可以在网站上设立BBS主题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2.2 用E-mail交流

E-mail方便迅速,可以节省时间和花费,而且和学生交流时,可以保护他们的隐私。所以用E-mail交流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2.3 用QQ、MSN即时交流

既然学生喜欢聊天,那么教师也可以和他们即时聊天,QQ表情比较丰富,这样也可以和学生比较平等地交流,比较容易接近学生,从而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

2.4 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5 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若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篇4

一般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等具有重要意义”[1]。

高校应当如何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呢?在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也是恰逢其时,对于他们顺利、愉快地度过大学四年将有很大帮助。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渗透感恩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教育等很多方面。可以说,引导大学生树德和做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而这一点也正是感恩教育所追求的。

在现代社会,感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包容与奉献;对组织的信任和感激,对工作的勤奋和尽责;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对家人的理解和眷念;对生命的敬仰和珍惜,对自然的亲近和呵护[2]。可以说,感恩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和责任观,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是完全可以而且十分合适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内容和感恩有直接联系。比如在关于人生观的教学内容中,如果单纯从个人的角度谈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眼界是比较狭隘的,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来谈人生观的问题,则会有更宽的眼界,而且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感恩问题,也就将感恩教育与教材内容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更容易对人生观有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从谈个人的人生观,联系到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人和事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所以,要感恩与自身生命相联系的每一个对象。从谈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到祖国和人民与自身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和人民所提供给自己的一切,感恩自身从社会所得到的恩情,明确只有感恩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样,通过恰当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本身,又将感恩教育落到了实处,并且二者相辅相成,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渗透感恩教育

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渗透感恩教育外,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渗透感恩教育。“因为道德现象与人的需要、情感紧密相连,真正的道德规范应是道德主体对之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以道德规范、原则的传授,以认知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没有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参与其中的话,则此种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3]。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让这种传递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容时,可以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让学生谈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启发学生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每个人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个人道德修养的加强,实际上恰恰是个人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他人的自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感恩意识的必要性和感恩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懂得感恩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质。

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则正好是开展辩论的好机会。真理不辩不明,开展辩论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关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之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辩论。通过辩论,大家往往更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辩论诸如此类的道德问题,学生也可以领悟到感恩不仅是要感激帮助过我们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感激之情转化为一种乐于助人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个体所必需的,而且是社会所必须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学生写信、演讲、歌舞、小品、绘画、观看影片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引导大学生课堂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原本抽象的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感性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实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渗透感恩教育

坚持教育培养与考核评价的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大学生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为考核重点。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虽然对学生掌握知识性的内容很有帮助,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除了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还要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真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必然有助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和感恩习惯的养成。

首先,学校应当密切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畅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在家庭中建立教育监督反馈机制,并且将大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因为大学生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更是一名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的表现优秀,才真正称得上是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且,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往往在家庭生活中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通过考察大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实际上也给了大学生一个机会,可以使他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和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促进大学生将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

其次,学校要组织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大学生在校内义务劳动、深入社区扶贫助困、到敬老院搞志愿活动等,将大学生参加这类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和各学院会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正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很强调实践性的课程,让大学生广泛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感恩品质。而且,这些活动被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更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必然可以实现感恩教育的内化与外化。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深入社会实践,比如参加义务献血、担当义务交通协管员、义务帮助中小学生辅导作业等,将参加这些义务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其实,生活就是个大课堂,它会教给我们每个人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也都要回归到生活大课堂去检验和应用。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实践着在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和道理,其中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应当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将感恩意识、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感恩品质。相信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大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关爱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些生动愉快的体验,会悄悄地沉淀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感恩品质。

懂得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使感恩教育和课程教学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达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一系列暴露感恩意识缺乏事件的发生,冷酷地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依然如旧。我们不能只有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才想起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才想到要加强感恩教育,事情过去了,又什么都不做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我们需要立刻行动起来,让感恩代替冷漠,让善良代替邪念,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政治科学,2004(04).

篇5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华民族。虽然是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但也要看到,积二千多年历史的道德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其中许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为人之道、做人之本的东西,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代表了人类道德的共性。还有一些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美德具有永恒性和历史的可续性,进入21世纪仍是我们应大力提倡和继承的。

一、 什么是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是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 ,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 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二、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时代重放异彩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 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 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 是应当提倡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 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 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 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时代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成为小学思想品德课内容。目前,我们的课本中已吸收了一些,但随意性较大。笔者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课本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的风格。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篇6

1 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由于当前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无论处于何种时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必要的。

(1)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外,其职业道德修养则成为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品质,通过本次调查也可以体现出上述观点(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基本道德修养还是有的,且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是图表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满意。众所周知,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学生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各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契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只有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强调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力质量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中间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因而,在职业教育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笔者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94.55%,样本具有代表性。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银川市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评价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1)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自我发展和物质报酬。

一方面,注重自我的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追求社会价值观念不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注重自己能力的锻炼和发挥,但在对社会价值贡献方面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工作追求稳定、安全。对收入和福利考虑的也较多,这说明他们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比较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

(2)职业理想方面:存在思想困惑或错误认识。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思想混乱,尤其对理想和金钱的关系认识不清,把理想建立在钱与利的基础上,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3)职业态度方面: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严重缺失。

在职业态度方面,学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影响很大,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不肯吃苦耐劳,动辄就不辞而别等不良现象(见表1)。

此次调查所显示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不尽人意,需要做更详细的计划和调整。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解决措施。

(1)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观念滞后。

在我区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这样的现象: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教育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范和标准,就到达了教学目的,这种落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学生需要,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发生了较大改观,教学效果显著,但在一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说: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够,现行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材多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体现岗位特色。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德育课的重任落在思政课教学中,而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且思政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育过程中,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停留在道听途说层面。另外,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当前职业院校大都会外聘兼职教师,其素质良莠不齐,育人观念不强。

(4)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

当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试卷考试或撰写论文为主,即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科目的成绩。在考核上采用考分制,这种简单而粗陋的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3 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又具体落实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也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为毕业生在今后能否解决所遇见的道德问题打下一定基础(见图2)。

因此,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实效性,就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次调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

目前,困扰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首先是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够重视,这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行。只有职业院校真正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其提供条件,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按时监督检查。

(2)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在今后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实效性。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如下几方面(见表2)。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内容,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育内容要具有现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务实的、针对性强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最后,教育内容要具有岗位针对性。在教学中,要把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德育作用。

(4)教育方式要灵活,拓宽教育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职业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的作用,再辅以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见表3)。

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重视实习、实训环节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测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5)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具有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培养出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篇7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尽管学生之间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却反对教师的偏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要求优秀生和后进生能够互相帮助,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 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因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 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珍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 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升学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升学教育模式的存在有其合 理性。但是,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那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多层次人才。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升学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三、以教材为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

篇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通过专题教学法,把大学生的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一个“幸福发展观”的“基础”课教学体系,是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课任课教师以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教学目标的有益尝试,通过专题教学法,凸显人生幸福的价值取向,同时将教学体系融为一个道德化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化的德育的有机整体,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克服了当前“基础”课普遍存在的“两个头”教学模式和“拼盘式”教学现象,以及“千人一面”的说教形象,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在讲授具体课程内容之前,我们把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向同学们做了明确的介绍,并结合教材内容,强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自己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的重要意义,并向大学生具体阐释了作为“科学发展观”主体向度的“幸福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主观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1]而幸福发展观,就是以人类幸福、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发展观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体现,它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向度,即人的主观感受与体悟。其中,幸福发展观的核心概念有:“幸福感”,“国民幸福指数”,以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非常满意的主观感受。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也就是说,幸福=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度。”[2]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将“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将人类幸福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经济的发展只是手段,而人的幸福和人的发展才是目的。所以,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人类幸福的最大化。

“国民幸福指数”(GNH)首先由不丹王室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旨在推进政府如何为国民幸福谋福利,后来美国、英国相继引入,进而应用到世界各国。从GDP到绿色GDP,再到人文指数HDI,最后到幸福指数GNH的提出,这种指数上的嬗变,反映了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到人的发展的路径转换和价值观更新。有专家预言,在不远的将来,幸福指数GNH将与GDP一样重要,成为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的有力工具,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课的具体讲授中,我们梳理出六个教学专题,通过专题讲授,有机融合德育与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对“科学发展观”主体向度的“幸福发展观”的细化和分解。这六个专题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

专题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包括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内容。首先从“什么是大学”讲起,以大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为主线,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使大学生了解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正确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要做一个动机与效果都向善去恶的大学生,在做好人和做好事上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成为有成熟思想、良好道德行为和明确法律意识的社会栋梁。在本专题中提炼出几个教学案例,例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权利义务”、“药家鑫案的反思”等等。本专题突出“新”字,强调大学生活之新,在于孕育新的理想,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树立新的理想和新的奋斗目标。

专题二:“主义、国家、价值”,包括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内容。

首先从“什么是主义”这个话题入手,通过同学讨论和教师总结,使同学们对主义、原则和理念等抽象概念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提出并讨论道德原则与法律原则之间、道德理念与法律理念之间的异同,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道德与法律在原则和理念的层面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同源关系。其次,从“什么是国家”入手,通过理论探讨和经典案例分析,使同学们从道德情感与法律这两个层面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最后,从“什么是价值”入手,通过对人生真谛、人生价值和人生目的的讲解和经典案例分析,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觉主动地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机密结合起来,把主义与国家、价值串联起来,用思想成就信仰,用信仰凝聚力量,用力量创造价值,用价值实现主义,用主义引领人生,用人生振兴中华,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在讲授“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强调爱国是一个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危害国家安全罪就是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刑法调整;在讲授“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时,我们强调创新需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的保护;在讲授“做忠诚的爱国者”时,我们强调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重要意义,并联系《国家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防教育法》等法律内容,帮助大学生增强国家主权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国防安全观念;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专题三:“私德与公德、人格与尊严”,包括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和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内容。首先从“徳是什么”讲起,讲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以及私德与公德的区分,然后通过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深化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提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介绍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和经典案例分析,阐明当代大学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和途径,最终落实到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诚信与人格尊严的养成教育中,将道德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大学生养成尊重他人、恪守诚信的良好习惯和人格风范。在本专题中提炼出几个教学案例,例如:“车轮上的道德与法律”、“当助人为乐遭遇‘钓鱼执法’”、“当见义勇为遭遇‘过失杀人’”等。

专题四:“工作与家庭、亲情与爱情”,包括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的内容。首先从“孝是什么”讲起,阐述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通过介绍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和经典案例分析,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事业观、爱情观和亲情观,为将来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亲情、友情与爱情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专题中提炼出几个教学案例,例如:“小悦悦事件的反思”、“融合在道德与法律的护佑下选择你的真爱”、“‘大义灭亲’的道德争论与法律演变”等。本专题强调“孝”字,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专题五:“自由与民主、权利与法律”,包括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内容。首先从“法是什么”讲起,阐述法的起源和实质,通过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经典案例分析,使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权利义务观念,培养法律思维方式,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在本专题中提炼出几个教学案例,例如:“自由与民主的缘起”、“权利与法律的演变”、“这是正当防卫吗”等。

专题六:“公民与人民、公平与正义”,包括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的内容。我们首先从“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和异同”讲起,通过讲解公民意识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系统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制度和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使当代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将来更好地参政议政、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本专题中提炼出几个教学案例,例如:“我国宪法的历程”、“知识产权纠纷案”、“行政法案例分析”、“辛普森杀妻案”等。

通过专题教学法,实现德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医学生面临的社会义务、法制观念、心理健康和人格理念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促进他们幸福成长、健康成才。因此,我们认为,将这种以“幸福发展观”为价值取向,以“二教合一”为核心内容的专题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基础”课中,可以很好地落实“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等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乐正,邢占军,郑梓桢.从GT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彰显以人为本[J].南方日报,2006,6,23.

篇9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而新兴的一个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教指委规划的八门核心课程之首。它也是本专业一年级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本

专业基本概念、理论体系[1]。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希望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是单纯的课堂讲授。通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纯地使用课堂讲授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不够;其次是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的性质是导入性和介绍性,因此知识是开放性的,需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反思建构知识。基于这些原因,在展开后继课程前,有必要帮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目前,多数学校将本课程规划为36课时,除去新生军训,实际为30课时,选用的教材多为黄荣怀老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模式

基于课程教学的这些现状,我们尝试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学习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因此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支持教学。通过Moodle开源软件搭建课程学习平台,从而辅助和拓展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师生交流、合作和共享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内容设计:知识模块+拓展课程

学习目的主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学习实现,本课程我们采用活动的形式展开,其中主要的知识模块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而在网络平台中则开展拓展课程模块。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模块总体分为八个章节,具体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及其顺序如表1所示。

在这些模块中,知识模块是关于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拓展模块则是具体应用或实践,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视角感悟教育技术,通过多方交流、协作、会话,初步领略该领域的文化特点,思考自己将来可能扮演的角色,确定学习目标。

3.学习共同体设计

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活动者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适应等活动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期间学习者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力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3]。

在本课程混合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及共同体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多方互动,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三、《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实践过程

在上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我院0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55个学生参与课程实践。

1.前期的准备和培训

由于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入校时,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全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针对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应用。同时,将课程开展和实施的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前学习。

2.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尽管本门课程采取基于混合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实施过程,主要完成内容设计中的知识模块的学习。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如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等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如针对教育技术的四大领域这个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搜集资料,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最后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同时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供他人共享;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

3.网络学习扩展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支持教学。该平台以学习资源为基础,以任务活动为中心,辅之以学习指导和在线答疑等,注重开放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平台包括六个模块: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学习反思、学习制品、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等。

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帐号和登录密码,可以跟踪记录其活动,形成电子学档。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在学习资源模块中下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供的所有资源,在学习反思模块中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或者写反思日记;在学习制品模块中上传自己或小组的成果作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在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4.评价立体化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具有诊断和调控功能,对学习者本身也具有激励和教学的作用[4]。

本课程的评价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网络平台中提交的作品和作业占30%,包括电子制品、反思日记等,而在课堂和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占20%,主要通过课堂考勤、电子学档、行为观察、课堂和网络的师生交流等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结合平常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阅读平台上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反思日记,最后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有94.5%的学习者对使用混合学习的必要性投赞成票,有95.7%的学习者认为,混合学习有助于他们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有91.3%的学习者认同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学到了新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习者认为通过对活动的参与,不但学会了查找各种资料,而且促使其思考了许多问题;第三,有89.1%的学习者认为在共同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积极主动的。多数学习者肯定了活动中反思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有43.5%的学习者认为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参与共同体活动花费了较多的精力,部分学习者反映太多、太难,因此,以后共同体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环境进一步综合考虑。

总之,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通过一个学期《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反响良好,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者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信息素养、交流能力和共享意识等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篇11

因为政治学科是一门高考科目,所以政治教师既肩负着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的责任,又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兼顾这两个方面,才能真正体现出政治这门学科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可能会只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政治学科作为文科生必考的科目,教师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政治课教学的另一个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不可忽视。政治课教学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是由政治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政治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自然学科中一般不会涉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且也很难将这些学科与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而政治学科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思想方面相联系,许多内容甚至就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政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理论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在讲有关“企业”这一方面知识的时候,就可将其与德育工作充分联系起来。经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企业形象的含义”及“良好形象对企业的意义”,知道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时,教师就可以把企业形象的相关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人形象结合起来,告诉他们,作为学生也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的良好形象表现为要诚实守信、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等。也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或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我们个人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形象,就像企业没有良好形象一样,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样,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树立了一种良好的形象,就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个人拥有良好的形象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行为有一个深入的反思,从而认识到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有力地配合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规范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政治课教学中,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学习知识的意义。例如我们在讲“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内容时,谈到了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而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就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时我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搜狐网站创办者――张朝阳就是一位业务素质很高的企业家,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又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成功与他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是分不开的。讲到这里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文化知识是不可能适应当今时展的。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为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耽误过多的教学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将两者结合得好的话,不但不会耽误教学时间,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会使理论知识变得更通俗易懂,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政治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班风的建设,起到协助班主任工作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非常有利。

篇1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连结EF与边CD相交于点G,连结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H,AE=CF,BE=EG。

(1)求证:EF//AC;

(2)求∠BEF大小

(3)求证:

本题以正方形为背景进行设计。三小问的设计上,前一问为后一问铺垫,每一问的解答既是结束又是下一问解答的开始,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延伸性。对题目已知进行梳理后将隐含条件CG=CF找出,连接BG,问题的实质为对如下四个结论逐一进行确认:ABE≌CBG;BEG为等边三角形;∠ABE=15°;ABH∽FBG

解答按如下行径逐步推进:

平行四边形ACFEEF//AC∠EFC=∠ACB=45°GC=CF=AEABE≌CBGBG=BE=EG等边三角形BEG∠BEF=60°∠ABE=15°。接下来,在直角三角形ABE中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

义, , ,将问题转化为求证 ,由ABH∽FBG得证。

探寻此题的生成,可以认为考题设计以正方形内接正三角形为核心元素,核心图形(图1)可描述为: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BEG的顶点E、G分别在边AD和CD上。图中由正方形ABCD与等边三角形BEG派生出来的图形包括等腰直角三角形DEG以及含15°角的一对全等三角形(ABE≌CBG),丰富的图形元素构建了丰富和深刻的思维内涵. 历年中考题中,对这一图形及其所承载的思维内容的考查并不少见。但相对以往的等边三角形作为已知条件直接呈现,此考题仅为考生设计了等边三角形的导向标,并选择15°角的正切函数值加入到等待解决的问题当中,可谓创新。在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上分别是发现等边三角形BEG的能力与对等边三角形BEG所带来的结论做出拓展的能力,由于题中自始至终未曾出现BEG的相关描述,发现通过连接BG,证明BEG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BEF的度数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充分的几何图形积累和良好的数学意识,尔后在求证 过程中需要计算技巧和将问题转化为ABH∽FBG加以解决的发散形思维,在考场紧张的思维状态中思考过程的任何一点不流畅都有可能使解答终止。

二、课堂教学设计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让学生自如面对考题的挑战呢?

考题将等边三角形的静态存在设计成一个动态的探究过程,充分引发数学思考,考查学生的建构意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只有让探究成为课堂主旋律才能有考场上与题和谐共舞。

基于本考题设计的几何课堂教学以基本图形(图1)为研究对象,用问题牵引,引导学生充分解读图形所传递的信息。教师按照简单自然的原则,以基本图形为起点,顺应思维发展的自然,在思维逻辑推进的牵引下多层次多角度设问,显露知识生成与延展的脉络,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让课堂学习永远在发现和再发现的过程中。

由于等边三角形BEG是本题解答的突破口,而当在本题设定的情境中探寻等边三角形BEG的生成路径时,可以发现,题中通过AE=CF与BE=EG生成BEG为等边三角形的特质。其中AE=CF直接指向AE=CG,为ABE≌CBG提供依据,最终实现BE=BG,BEG为等腰三角形。这也是 AE=CF作为已知条件的全部效用。当然,仅有BE=BG只能得到等腰三角形BEG,为达成等边三角形BEG,加入BE=EG。这就是在题目设计时为等边BEG的出现所做的全部努力。

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基本图形进行学习时,应将思维重心放在BEG的形状(等腰或等边三角形)上,以BEG的形状为切入口设计以下系列问题,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即为一个教学环节: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G同时从点D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DA、DC方向匀速运动。当点E运动到点A时,点G停止运动。连接BE,BG,EG。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EG的形状为_______;

(2)当∠ABE=_______°时,BEG为等边三角形;

(3)当BEG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 时,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4)tan15°=_______; _______;

(5)设AE=a,DE=b,当BEG为等边三角形时, _______,请证明你的结论;

(6)当 时,判断B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7)连接AC、BD,其中AC交BE于点H.延长EG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

①BDEG;②BD平分EG;③AC∥EG;④FC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⑤AE=CF;⑥ABH∽FBG;(请在横线上填写序号)

(8)判断对错:

当BEG为等边三角形时,ABH∽FBG;( )

篇13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英语作为活的语言的特性使英语教师安排各种课堂活动成为可能。如果每次课都只安排一种活动,如让学生在45分钟都只听教师讲评,或是做45分钟的练习等,那么,就会使学生有单调乏味之感。英语作为一门技能课,教师不妨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交替进行多种技能实践,从而使课堂活动摆脱单一乏味而变得多姿多彩。例如,在上课前,不妨给学生五到十分钟做口语练习,笔者称之为“Free Talk”,话题不限,学生可以两三个人一组自由交谈。事实证明,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规定不能讲中文,他们也就尽力用英语表达,这样就达到了练习口语的目的。再如,有时可以给学生进行听写练习,或是给学生朗读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这样既能练习口语,又能使学生对马上要学的课文加深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课文讲完后,还可挑出一些常用词或词组让学生联写成一个故事。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来。有时也可进行快读训练,限时收答卷纸,使学生紧张作业。可见,要使课堂活动多样化,办法还是挺多的。只要教师对整堂课统筹安排,必能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多姿多彩。

二、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有很多教师认为英语课文的讲授自然得教师唱主角,不能用各种活动来代替。这无疑是对的,但如果整篇课文都是教师主讲,学生主记,也必然会陷入单调乏味的境地。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笔者深刻意识到只有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利用启发性、多样性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 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即学生发问、教师解答与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相结合,使外语教学的课堂活动方式显出它的多层次性。

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显而易见,这说明启发式教学对成功教学的重要性。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学生智商都很高,但是他们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稳定,思维比较单一。如果他们能够受到某种启发,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开阔起来。所以教师通过自己的施教行为要能引起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要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观察和独立的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总之,不管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如何,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共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来,那么这种启发式教学就是有效的。

2.多样性

俗话说:“再好的菜吃多了也会腻。”同样道理,简单的重复授课方式,学生听多了也会厌烦。要使学生45分钟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教学方法必须富于变化。所以一堂课下来不能只是教师一讲到底。因为这种“填鸭式”教学,学生表现得非常被动,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有一些教师上课用的例句都是从教师用书上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的。这些例句虽然能很好地说明词或词组的用法,但大都缺乏趣味性。再加上不少学生手上有各种各样的参考书,于是,他们便会觉得再听教师讲这些例句无疑等于浪费时间。所以,教师应适当撇开教师用书,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句,以提高例句的趣味性,教师在讲完语言点的意思及用法后,可要求学生用该语言点造句。这么做一来可以发现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该语言点,二来有些学生能造出生动有趣的句子,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

三、适时运用幽默故事或其他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避免上课单调乏味,教师亦可适时讲一些幽默故事,偶尔唱首英文歌,朗读英语小故事、英文短诗等,这些方法也可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当然,这些方法的应用应根据上课情景适时采用,而不应生搬硬套。有一次,有个学生被要求回答问题时,不假思索便说“I don’t know.”于是笔者接着问:“which are the three words you speak most in class?”他想了想,还是说:“I don’t know.”于是笔者问:“Yes,you are right this time.”其实这是一则幽默,当同学们意会到其中的含义时,不禁哑然失笑,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欢快。偶尔给学生唱首英语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之一,笔者唱得不是太好,但学生们还是为教师的歌声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平时不常听英语歌,这无疑对英语学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其他方式,如朗读英语小故事、英文短诗等,也都是大有裨益的做法。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采用,必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运用多媒体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于外语教学,它可以再现图、文、声并茂的语言环境,为外语教学提供更为理想的条件,创造出一个更富表现力和真实感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率倍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