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疗保险管理信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设计方案可以分为这两大类型:第一类是需要及时传输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参保人员个人医疗保险基本信息,住院基本状态及开设的账户信息;第二类是固定的急需要传输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参保人员住院费用支出明细信息、参保人员在医院中的整个费用具体信息、社保局在医疗中的报销比例、报销限额、报销范围等各种政策。针对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传输数据的特殊性不难看出,采用这个系统进行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要实现整个各个医院中的医疗信息和社保局各项管理信息及时进行相互传输,如下图所述,在这个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整个医院必须及时地将参保人员在医院中的各种账户信息传输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中心,从而在社保信息中心对参保人员的费用进行计算,参保人员在医院看病时,医院会将参保人员的最新个人基本信息在电子卡中进行更新,医院将定时地向社保局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传输参保人员的住院具体消费情况,该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中心能够及时地快速掌握到每一个参保人员在医院期间的消费明细和整个医院在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产生的各种费用。
二、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数据传输
医院和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要进行数据的及时传输,以免在数据的传输中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在固定的时间内才能收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补助,这些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中的具体补助信息将在整个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数据管理库中相应的账户下发生着变化,这些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保险卡中没有这些数据的信息,要及时依据刷卡站点数据实时上传中心,中心计算后立即返回结算数据这一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当参保人员在各大医疗机构就诊时,整个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将会自动的实现参保人员个人医疗保险信息的一个传输。该传输过程主要是,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中使用个人医保信息卡,整个医保信息系统将会判断出此张卡的具体情况,从而决定如何计算费用,医保刷卡信息都是实时上传,医疗机构在患者刷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传过来的数据对参保人员的所有信息即可掌握。
三、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采用FTP编码的程序来实现数据传输
面对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和医疗机构中需要及时传输数据时,整个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会采用FTP编码的程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该系统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需要的数据都是由医疗保险数据中心来完成整个数据的整体性传输过程,参保人员的个人医保信息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数据传输成功后,系统将整个医疗保险中的参保人员的信息情况下载到定点的医疗保险机构中去,整个系统中采用FTP的编码实现数据的传输过程主要表现为:医疗保险管理中间将医疗机构需要传输的参保人员医保情况数据进行整体打包后,在经过数据加密后,存放到相对应的文件夹目录中去,这些数据包通过整个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输,将整个数据包传输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规定的文件夹中,医疗机构在自己运行的程序中收到数据后将数据的文件夹进行解压后,在进行数据的具体修改然后存放到自己系统中的文件夹数据中,在这个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FTP编码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设计,主要是方便于医疗保险指定的医疗机构在参保人员医保的使用情况中产生的数据的一个传输过程,有利于在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不必要麻烦的减少,方便医疗机构及时掌握到参保人员的医保具体情况,为医疗机构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之处。
1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应用作用
1.1为医疗结算、保险监控提供数据支持
当前医疗结算的主要流程是对患者的信息、诊疗项目等进行核定,在患者的各项费用到账之后,可以形成一定的账目清单,以便进行医疗方面的结算。构建相对完善的数据库信息,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账目等进行相应的结算,以此更好到提升其工作效率。当前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对于不同参保项目、人群等享受的程度都是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保证医保报销方面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无论是在医保管理方面还是医院本身都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项目进行监督审核,特别是患者自己的自费项目,治疗方式、服务等,都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全程积累,以便保证信息的可靠真实。
1.2为经营管理提供指导
当前医疗保险管理中很多都是进行总额支付的方式,医疗保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就要求医院在管理时提升自身的管理力度,提高准确性,以免出现核对不准的问题。此外,也要注重完善相关数据库,根据其费用结构,调整相应的分配方式,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方案,以此更好的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医院医疗管理中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提供能够更好的把握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数据信息本身比较可靠,这也就为医院自身的发展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不会因为不真实的原因导致出现错误的因素,进而影响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数据信息自身的可靠准确以及相互共享等都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依据,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对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2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具体应用
2.1注重数据挖掘
医疗保险管理数据挖掘中,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是其进行管理的切入点,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要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完整性。当前医院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信息系统和医疗保险方面获得。这就使得这两个信息来源存在一定的互动和互补性。医院系统的数据主要指在医疗活动中对没有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这些信息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较为分散。医疗保险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人们在医疗保险中所表现出的事实,提供的信息本身比医疗信息更加全面,这种数据的获得也比较方便。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是医院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医保部门相关的政策进一步解读开放,有些政策的实施是和医疗相互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关联,也就是构建信息相互共享和交互的平台,以此实现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挖掘,还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有效整合,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自身价值。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更好的实现医保结算相关数据的高效利用,做好数据库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相应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开展中各种信息的数据采集,通过将医院数据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实现医院数据库的完善,确保患者在医嘱、检查、收费等各个环节中的数据都能够准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以此为医疗保险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一定的支持。此外,要能够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相关的软件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通过计算、归纳的方式,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以此更好的推进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开展。
2.2强化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要对拒付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地区反馈的数据进行筛查,找出相对应的数据,然后通过适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的信息进行调出分析,对拒付费用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确定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如果拒付的原因是因为医院的操作不当导致的,就需要将其费用进行落实。如果是因为系统误差或者是相关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就需要向有关的部门进行反映,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时还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此找出最终的拒付负责人。对拒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负责部门进行确定,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次,要能够对费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对医院和科室的费用都进行相应的分析。为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医疗保险的反馈信息对医院的整体费用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数据的环比、同比变化率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对医院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进行确定。当管理方向确定之后,将相关医疗信息进行上传,应用相关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还要对数据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监督,对其变化进行分析,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
2.3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医疗保险数据如果出现失真问题,不仅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医院发展带来违规的风险。为此,在进行数据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可靠。医院要能够按照总额付款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支持指标,对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于药品、服务环节等方面,对不同科室的费用、自费指标、实际支付等进行相应的分析,强化对业务数据的监督审核,以便更好的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可靠性,强化医疗保险自身的管理水平。
2.4确保数据的共享安全性
医保定点医院、医疗保险中心与分中心是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了医保定点医院医保政策。必须要强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积极地贯彻落实医保的制度,才能够为参保人员提供所需的服务。因为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所追求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发展,就应该形成共赢的局面,并保证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医疗保险工作,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落实医疗保险制度。
1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增强管理效果
对医疗保险管理予以强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医疗费用。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构建费用控制的系统,而且还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进而真实地反映出医疗服务的水平,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1]。由此可见,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管理方式,加大监督与控制的力度,对于医疗费用进行严格地控制。而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若某科室医疗费用出现超标的情况,需要进行提醒,并且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医疗保险的指标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超标的科室予以处罚。在每年的年末,需要向领导汇报医院各项指标的实际落实情况,将其作为具体的根据,进而更好地制定出下一年的工作规划,拟定出医保指标协议,并且同科室负责人一起完成签订的工作。而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医保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
1.2增强监控的力度
医院是盈利性机构,所以,要想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要不断强化监控的力度,对于保险费用进行严格地核实。部分医院所使用的是刷卡结算的方式,所以,监控的力度不大[2]。而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问题经常出现。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对违规操作进行监控,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医生工作的态度进行监督,同时还能够避免违规操作出现的几率,使得医疗保险的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1.3合理地细化管理工作
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工作的具体性。其中,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对医疗保险操作的流程进行深入地了解,并且针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情况有效地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如果医院已经具备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但是,只是对各个科室的药品占据比重和次均费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具体至各科室。然而,实际的管理方式却相对粗犷,仍然难以发挥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而是根据医院指标来开展医保的调控工作,导致指标的细化程度不够[3]。所以,应该创建出三级管理体系,并且使用细化管理模式,积极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医保指标进行细化,严格考核量化指标,并利用分级对比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反复地对比,如果存在异常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提醒,降低管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2有效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2.1重视医疗保险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监控工作的力度,对于医生用药以及治疗合理性进行全面地监督,防止拒付现象的发生。而在医疗保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单病种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控,确保医生对单病种政策的了解,进而选择出最佳的结算方法,避免因为结算不合理出现患者拒付现象的发生[4]。另外,医保部门需要对单病种政策予以相应的了解,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出电子模块,纳入到电子病历的内容当中,使医生能够对政策内容与结算的方式进行充分地了解,避免拒付情况的出现。在每年年末,还应该统计医院最常用的药品,如果有药品同比增长超出了50%,那么就应该予以重点地审核,使医院用药更加合理。
2.2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
第一,充分考虑医疗保险政策,并使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制定出开药限制,积极贯彻并落实,明文禁止同规定内容不吻合的行为出现[5]。同时,还应该向医保管理部门真实地反映出患者诊治的状况,并且对患者治疗处方进行实时地监控,在对评价治疗合理性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使得医保基金更加安全。第二,积极创建信息化的病例管理体系,对患者医疗信息内容进行审核。第三,利用HIS系统,并在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帮助下,对影像报告进行严格地审核,保质保量地完成检验查询的工作,并对审核流程予以优化,确保审核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完成审核工作之后,还应该按照审核结果来开展二次加工,将市医保的审核重点当作重要依据,合理地制定出全新审核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增强诊疗监管的力度,找出病例当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并如实汇报给医生,保证医疗处方更加合理,并使得医保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
2.3其他措施
要想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信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就应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使信息更加准确与完整,有效地改进并完善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提高数据保存工作的质量[6]。另外,还应该积极地开发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用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还应该随着医保业务的发展对管理系统进行实时升级,进而更好地提高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积极地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法,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构建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管理要求的经济贯彻和落实,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文章对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林.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改革中的运用[J].硅谷,2012(16):150-151.
[2]廖威,刘宗明.信息化手段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2012,07(6):773.
[3]常淑凤,侯,李晶,等.信息化条件下医疗保险管理安全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145-147.
[4]王建林,常鹏,张树海,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2):84-86.
很多医院现如今已经成为医疗定点机构,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成为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医疗保险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情况下,更是要求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完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管理水平,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数据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为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目前,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流程主要是首先核定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挂号、诊疗项目等有关信息,在就诊病患的各项费用到账后,形成账目清单,进行医疗结算支付。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库以后,病患有关的住院登记、治疗费用、结算账目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提高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效率。
(二)为医疗保险监控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仍然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同的参保项目、参保人群对应的医保享受程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为了确保医保报销的客观公正,无论是医保管理部门还是医院,都要求必须加强对相关项目的审核监督。通过数据信息库,重点的监督审核项目,特别是患者的自费项目、要求获得审批的药物、有关的治疗方式、限量使用的药物以及诊疗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库进行全程动态记录,确保了医疗保险费用保险的真实可靠。
(三)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总额预付的管理方式,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总额基金测算的准确性,以免出现总额基金核减的问题。通过信息数据库,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相关的费用结构数据,调整总额费用的分配方式,并制定医疗管理方案,这对于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医疗保险管理的医院信息数据库建设管理
(一)加强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
实现医院医保管理数据的高效利用,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方面,关键应该做好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首先,应该加强对医院医疗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基础信息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医院内部的信息化诊疗系统与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医院端数据库与医疗保险端数据库的规范整合,确保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涉及到医疗保险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其次,应该加强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经过提炼、计算、归类以及分析等,形成准确的医疗保险费用数据资料,确保医疗保险结算业务的精准性。
(二)提高医疗保险有关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医疗保险数据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同时也容易给医院带来违规的风险,所以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管理中,务必高度重视有关费用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在这方面,医院应该按照总额预付制的相关要求,按照总额预付制测算的相应管理指标,对医院内部各项费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药品环节、医疗服务项目环节等关键的环节,计算分析不同的医疗业务科室的次均费用、自费比例指标、医保费用的实际支付变化等等,加强对各项医疗业务数据的审核监督,最大程度的确保医疗保险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三)提高医疗保险数据信息的共享共用水平
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公用水平,不仅可以确保不同医疗业务科室之间有关业务数据口径上的一致,同时也能够避免多次反复采集基础数据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共享基础的费用数据,特别是加强医院内部的门诊、药品、住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对各项医疗费用的确认核实。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数据的录入,确保与医疗保险费用有关的各项数据填报全面、准确、及时,便于后续结算流程的开展。此外,还应该在医保管理部门业务处理中加强协同管理,真正将汇集到的数据有效利用。
(四)确保数据信息库的安全
在医院医疗保险信息数据的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只有数据库安全,医疗保险业务处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实现。在数据库信息建设方面,也应该注重将工作重点要放在网络安全上,特别是设置完善的防火墙以及安全软件,加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隔离防护,同时做好操作系统的安全授权登录,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安全完整。
三、结语
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加强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中,应该重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并加强数据的挖掘、统计与分析,提高数据的共享利用,真正发挥好数据信息库的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侃,王小玲,南凯,等.医疗不良事件数据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J].中国数字医学,2015(06).
[2]吴野,兰利莹.浅谈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
随着北京市医保数据库、医保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2013年起北京市医保中心逐步完善了总额预付管理的考评机制。从仅对医疗总费用考核过渡到对定点医疗机构人次人头比、拒付比例、次均费用、药占比、病案上传率及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年终考评。2015年总额额度核算方式再次改变,将以往的结余额全部留用改为按分段计算累加(结余额在本院2014年指标额5%以内的部分全部纳入结余核增额,5%~10%以内的部分按50%纳入结余核增额,10%以上的部分不纳入结余核增额)。医疗保险改革重点已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1]。北京市医保中心总额预付管理方式的细化促使医院应加强自身应对能力才能确保总额预付基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总额基金的核减,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链,是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是危机问题应对的根本,及时调整的依据。我院对下达的总额基金进行测算,结合自身数据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核减系数、结余核增额,在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费用结构,鼓励科室先进技术的申报开展,扶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合理分配,确保总额费用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医保数据源的及时获取,充分分析,了解潜在问题,医院决策层及时采取了有效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2深度挖掘数据,建立统计分析体系
医保管理数据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医保的管理方向。通过完善数据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水平。
2.1数据挖掘
数据作为医保管理的切入点,是指标分析、指标制定的基础,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收集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我院医保数据主要来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动关系[2]HIS系统数据主要为临床医疗活动中采集的未经处理的基础信息,繁杂且分散;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中的数据为医疗保险持卡实时结算中统计的数据,相对HIS数据已完成部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虽使用方便但在特定查询中无法提供详细清单。医疗保险端数据促使医院端数据的规范与整合,医院数据又是北京市医疗保险系统获取医疗信息的源头和费用结算的必要平台。基于两种数据关系,如何在不相互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将两项数据有效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院端与医保中心数据共享与数据资源交换,一直是我院医保数据信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医保办通过政策解读,将政策导向结合临床需求,提出信息数据的关联方式。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HIS开发商、北京市医保系统开发商改造数据接口,将需要匹配的数据,可通过“对接”方式完成医院与医保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这一方法深度挖掘了院内数据,促使数据的使用做到点面结合,即不仅可获取某一特定点的详细数据,也可获取运行中的整体数据,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2.2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基础,是方案制定的依据。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把系统中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集中、萃取和提炼,提取有效数据信息,经过计算、归类、综合分析形成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因此只有进行分析后的数据才拥有价值,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能运用于管理工作中。
2.2.1拒付费用数据分析。在拒付费用管理中采取对数据点、面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对北京市医保中心反馈的拒付数据进行逐条筛查,通过软件调取当日就诊的HIS数据。根据HIS数据分析出现该笔拒付原因,原因明确后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如为医生操作不当,则将该笔费用进行落实,若为系统错误或政策培训缺失,则向相关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完成阶段数据分析。第二步汇总各科室拒付费用、拒付人次及科室发生的总费用与总人次,通过拒付费用比(科室拒付费用/科室总费用)、拒付人次比(科室拒付人次/科室总人次)、拒付费用构成比(科室拒付费用/全院总拒付费用)、拒付人次构成比(科室拒付人次/全院总拒付人次)四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综合评判分析,根据数据横向比较确定主要拒付问题科室。除此以外,还可对全部数据进行纵向分类汇总,根据各拒付原因的数据占比,明确全院或科室的主要拒付问题。抓住问题科室、主要拒付原因,完成面分析也就是综合分析才能对下一步管理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2.2.2次均费用数据分析。次均费用分析分为全院次均费用数据分析及科室次均费用分析。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的反馈数据,对全院次均费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计算同比、环比数据的的变化率,同时横向与同级同类医院比较了解兄弟医院指标运行情况,通过对整体数据分析提出医院下一步管理方向。在管理方式确定后,由HIS数据及医疗保险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确定每个科室的次均费用完成情况,分析次均费用的结构,对于科室异常的数据变化,及时测算结构动向,比较多项关联数据指标,确定涨幅所在,分析数据涨幅可能原因,及时与科室沟通,给予恰当的调整或引导。
3建立合理的医保指标考核体系
将数据信息运用于实际医保管理中,把提炼、整理清晰的数据应用于医院指标制定以及绩效考核方式的制定,以数据为基础,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3.1遵从客观数据,结合科室特色,确定次均费用指标
我院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总额预付制试点工作,作为北京市首批4家试点医院之一,合理测算科室数据制定管理指标是试点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总额费用下达后,医保办以2010年7月12月各科室医保费用数据为基数,结合医保费用增长趋势和医保基金支付增幅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各科室权重数据分别测算出应下达的科室次均费用、自费比例等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听取科室意见,尊重历史,考虑病种、环境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并加强定向激励,测算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按照“公平求实、分科下达、保证特色、促进发展”原则,根据测算出的数据对指标进行动态调控。
3.2多层次数据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2012年起我院逐步实现全院岗位管理绩效分配,医保指标作为全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3]。医保办以数据为切入点,以次均费用、拒付费用为基本考核指标,以科学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基本考核体系,同时本着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目标,变更绩效考核理念,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医保指标数据和医疗指标数据联动考核方式,将医疗考核数据中的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CMI)作为联动指标,纳入医保考核管理。为了进一步体现不同科室间工作性质及费用结构比例不同的客观差别,实现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指标制定按照多项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科室对全院贡献值、科研教学影响力等个性化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指标制定与考核,2012年-2014年我院总额运行平稳,次均费用无显著增长,费用结构得到调整。详见表1。
3.3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完成多部门协同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医院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汇总及整理,使数据共享,一方面保证了各科室间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数据的反复采集,减少资源无形中浪费,同时加强了管理科室间的联系,为多部门联合管理提供基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既往依靠医保部门单独管理医保费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考核方式和管理要求,需要医务处、门诊办公室、物价办公室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互制约指标,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集多项技术、多种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系统工程,主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并在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达到各自医疗保险工作的处理,实现对医保工作的服务,通过这一系统能够打动对信息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综合化,是整个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只有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实现医疗保险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1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非安全因素分析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这一系统毋庸置疑为医保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其中的非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属于联机系统,
1.1网络信息系统自身的缺点
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数字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进行信息录入、传送、存储等工作时,很有可能出现被剽窃、盗取、破坏性等问题,这些都形成了影响信息安全的不良因素;信息网络没能达到稳定、安全的程度,特别是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以及信息存储设备中出现了不稳定特征;网络浏览设备本身的安全等级较低;或者磁盘内部信息储存空间做到非安全因素的威胁,导致很多信息外漏,或者存储中介的一些余留信息也受到了威胁,计算机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辐射导致了信息外漏现象。
1.2 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承受着危机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说网络信息系统正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因为有很多来自于内外环境的非安全因素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电磁外漏、来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雷电、地震等都会为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系统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转会出现老化等故障,以及工作者由于工作失误造成一些问题等都是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最大、最频繁的因素莫过于网络内部病毒、黑客等的攻击,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系统甚至会出现崩溃,无法安全、正常运行的局面。
1.3 不法分子的非法运作
医疗保险服务属于一项福利事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是对参保人员的公益,然而,却又一些不法分子巧取豪夺,为了自身享受到更多、更加广泛的医疗保险服务,不惜利用各种手段破坏信息系统,窃取信息资源,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些人为的信息系统破坏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也是一大因素。
2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途径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非安全因素的威胁,这无疑影响了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长期、安全、有效开展,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和非安全因素的不良影响,就要积极思考科学的解决方法,采取一些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可以从组织机构、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入手:
2.1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2.2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
第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形成安全责任机制,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三,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116-04
作者简介:赵方平(1966-),男,江苏省高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部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与推广;陈先国(1971-),男,南京东进诚软件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
0引言
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下延到街道、社区、乡镇等各类基层服务网点,网络联接到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银行、邮局等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实现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转移电子化业务模式和地区间的资金结算服务,实现地区间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信息交换和地区间的资金结算服务,都是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提供优质服务出发。但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笔者所在市于2008年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的一卡通和服务向下延伸:参保人员凭医疗保险IC卡,即可门诊刷卡、门诊特殊病种,住院结算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且居民参保、缴费在社区。此举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受到了社会好评。
1需求
由于方便了参保人员,部分参保人员认为缺少了监督管理,造成了医疗保险范围外的基金支出,主要表现为:
(1)部分申请了门诊特殊病种,特别是参照住院报销的特殊病种人员,私自扩大使用范围。主要有:①扩大人群范围,特殊病种享受人员应为申请了特殊病种的人员,但是家庭其他人员,甚至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成员,冒名使用,造成医保基金流失;②扩大病种范围,扩大药品使用范围,伤风感冒也享受特殊病种待遇,非特殊病种用药也想统筹报销;③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到药店、统筹地区以外的医疗机构不经申请购药,回来也想统筹报销。
(2)部分人员药品超量。①住院人员为了能多报销,将3个目录外的药品,替换成范围内药品进行报销;②部分特殊病种人员超量购药用于其他人员,或是购买其它药品、物品,再换成特殊病种用药进行结算,从而形成药品“超量”。
2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在强调就医人员身份确认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强调特殊病种申请,、二定点”就医、“三个目录”费用结算,以及对参保人员就诊产生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将相关信息记录入个人健康档案。具体方案为:
(1)为每一个参保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参保人员所患病种、参保情况,以及存在过的问题。在参保人员就医结算时,通过浮动窗口,提示相关工作人员。
(2)特殊病种人员就医。参保人员先申请特殊病种,申请被批准后,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并进入特殊病种人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表。在所定点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编号),参保人员就诊时,系统提示所申请病种(疾病编码),就申请的特殊病种所需用药(特殊病种药品表)按3个目录自付比例AKA069,进行统筹费用结算,否则一律视同个人自费,用个人帐户或现金结算。
——参数定义:
pi_sAAC001INVARCHAR2——个人编号
pi_sAKC190INVARCHAR2——门诊号
pi_sAKA120INVARCHAR2——疾病编码
pi_sAKB020INVARCHAR2——定点医疗机构编码
——变量定义:
iCountINTEGER;
fRateNUMBER;——自付比例
fAKC227NUMBER:=0;——总费用
fAKC263NUMBER:=0;——进入统筹医疗费用金额
fAKC260NUMBER:=0;——统筹应支付金额
fAKC261NUMBER:=0;——个人应支付金额
fAKC262NUMBER:=0;——个人帐户应支付金额
…
——检查参保人是否申请了特殊病种
——特殊病种申请表
——AAC001个人编号;AKA120疾病编码
SELECTCOUNT(1)
INTOiCount
FROM特殊病种申请表A
WHEREAAC001=pi_sAAC001
ANDAKA120=pi_sAKA120;
IFiCount=0THEN
Raise_Application_Error(-20001,'参保人尚未申请“特殊病种”');
ENDIF;
——检查是否申请了该医院作为特殊病种定点
——特殊病种人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表
——AAC001个人编号;AKA120病种编码
SELECTCOUNT(1)
INTOiCount
FROM特殊病种人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表A
WHEREA.AAC001=pi_sAAC001
ANDA.AKC196=pi_sAKA120
ANDA.AKB020=pi_sAKB020;
IFiCount=0THEN
Raise_Application_Error(-20001,'参保人未选择该医疗机构作为特殊病种定点');
ENDIF;
——检查是否特殊病种所需用药
FORCur1IN(SELECTA.ROWID,A.*,D.AKA069
FROMKC22A,KA02D
WHEREA.AKC190=pi_sAKC190
ANDA.AKC222=D.AKA060)
LOOP
——KA11特殊病种药品表
SELECTCOUNT(1)
INTOiCount
FROMKA11
WHEREAKA120=pi_sAKA120
ANDAKA060=Cur1.AKA060;
IFiCount=0THEN
fRate:=1;
ELSE
fRate:=NVL(Cur1.AKA069,1);
ENDIF;
UPDATEKC22A
SETAKC228=AKC227*fRate
WHEREROWID=Cur1.ROWID;
——费用汇总
fAKC227:=fAKC227+NVL(Cur1.AKC227,0);
fAKC263:=fAKC263+NVL(Cur1.AKC227,0)-NVL(Cur1.AKC227,0)*fRate;
ENDLOOP;——Cur1
——分段计算、累加支付
…
fAKC260:=…;
fAKC262:=…;
fAKC261:=…;
——保存计算结果
…
(3)住院病人就医。参保人员住院结算时,将医院HIS中参保人员就诊的医疗信息,通过接口,经网络上传到病人就诊资料信息表(KC21),处方明细信息表(KC22),结算时对该参保人员的费用,按3个目录计算自付比例(AKA069),汇总年度费用,调用定点医疗机构等级及住院结算参数进行最终结算。
——参数定义:
pi_sAKC190INVARCHAR2——住院号
——变量定义:
fAKC227NUMBER:=0;——总费用
fAKC228NUMBER:=0;——自付金额
fAKC263NUMBER:=0;——进入统筹医疗费用金额
fAKC260NUMBER:=0;——统筹应支付金额
fAKC261NUMBER:=0;——个人应支付金额
fAKC262NUMBER:=0;——个人帐户应支付金额
——上传到病人就诊资料信息表(KC21)
Upload_KC21…
——上传处方明细信息表(KC22)
Upload_KC22...
——根据三个目录,计算AKC228个人自付
——处方明细信息表KC22
——AKC227金额;AKC228自付金额;AKC222收费项目编码
——药品目录信息表KA02
——AKA060药品编码
UPDATEKC22A
SETA.AKC228=(SELECTA.AKC227*D.AKA069
FROMKA02D
WHEREA.AKC222=D.AKA060)
WHEREAKC190=pi_sAKC190;
——统计总费用fAKC227、自付金额fAKC228、进入统筹医疗费用金额fAKC263
SELECTSUM(AKC227),SUM(AKC228)
INTOfAKC227,fAKC228
FROMKC22
WHEREAKC190=pi_sAKC190;
fAKC263:=fAKC227-fAKC228;
——分段计算、累加支付
…
fAKC260:=…;
fAKC262:=…;
fAKC261:=…;
——保存计算结果
…
(4)强化费用分析。设定一个分析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将参保人员在该时间内的就诊资料信息表(KC21)进行汇总,同时将相应的处方明细信息表(KC22)内的药品按品种进行汇总,比较执行天数(AKC229)与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的统计天数,从而分析药品用量是否合理。将汇总的药品,结合出院诊断疾病编码(AKC196),从而确定本次住院用药是否合理。最终确定该参保人员在这一时间段内就医用药是否合理,确定参保人员本次费用是否合理,如合理,同意本人结算,否则不结算,同时记录到个人健康档案,为以后费用结算提供参考。
——参数定义:
pi_sAAC001INVARCHAR2,——个人编号
pi_dBeginTimeINDATE,——开始时间
pi_dEndTimeINDATE——结束时间
——变量定义:
fAKC229NUMBER:=0;——累计住院天数
——就诊资料信息表KC21
——KC21.AKC194出院日期;KC21.AKC192入院日期;KC21.AAC001个人编号;KC21.AAE036经办日期;
——统计指定时间段内的住院天数
SELECTSUM(TRUNC(A.AKC194)-TRUNC(A.AKC192))
INTOfAKC229
FROMKC21A
WHEREA.AAC001=pi_sAAC001
ANDA.AAE036>=pi_dBeginTime
ANDA.AAE036
——处方明细信息表KC22
——AKC222收费项目编码;AKC229执行天数;AKC190住院号
——对用药明细按品种进行汇总,检查本次住院用药是否合理
FORCur1IN(SELECTB.AKC222,SUM(B.AKC229)
FROMKC21A,KC22B
WHEREA.AKC190=B.AKC190
ANDA.AAC001=pi_sAAC001
ANDA.AAE036>=pi_dBeginTime
ANDA.AAE036
GROUPBYAKC222)
——比较执行天数(AKC229)与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的统计天数
IFCur1.AKC229>fAKC229THEN——超过住院天数
——结合出院诊断疾病编码(AKC196),检查本次住院用药是否合理
…
ENDIF;
ENDLOOP;——Cur1
3结语
通过对以上信息系统的费用和药品进行分析与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超量用药、冒名用药、药品替换,从而有效地防止医疗保险基金的流失,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LB001—2000)[Z],2000.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
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南昌铁路局福建境内参保单位所管辖铁路职工的医保管理系统,自2003年7月启动至今,已经平稳运行四年,现有参保人员7万多人。它是一套以IC卡为载体,以城域网为主干,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为处理方式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将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以下简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繁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为若干个有序的模块,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各级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正确决策,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高效服务。
1 系统现状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台IBM RS6000/ H85小型机共享一个IBM 7133磁盘阵列组成(见图1),通过小型机与阵列柜的集群技术,提供系统安全运转的保证。小型机上安装IBM AIX V5.1操作系统,ORACLE 9i数据库系统。
IBM 7133磁盘阵列采用的串行存储结构(SSA)是一种高性能的串行互联技术,用于连接磁盘设备和主机适配器。SSA子系统是由磁盘和适配器组成的环路构成的。SSA是一种特别为低消耗、高性能地与磁盘驱动器连接而设计的串行连接。它是一种双信号连接(发送和接收),提供了全双工通信。
不可否认,在存储技术发展的先期,SSA技术在性能、扩展性等方面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随着医保应用的不断完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IBM 7133磁盘阵列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性能的需求。
网络采用TCP/IP协议作为网络互连协议,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Cisco Catalyst 4503作为中心交换机完成中心局域网的设备连接。在广域网接入方面,主路由器采用CISCO 3662路由器,承担和邵武、永安、漳平、福州、厦门的五个铁路医院建立网络连接; 在拨号接入上,使用一台CISCO 3662的路由器来作为接入设备.。
2 系统容灾备份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其系统运行环境可靠性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广大用户的日常操作。一旦出现无法避免的灾难而导致系统长时间不能运行,将给业务带来极大损失,并对用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高可靠的系统运行对现代信息系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当遇到以下灾难性事件时,现有的主机系统将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业务:
① 主机系统故障。如系统/应用软件故障、磁盘阵列损坏、通信卡损坏、电源故障、CPU故障;
② 网络故障。如网络设备故障、通信线路故障;
③ 主机房故障。如主机房发生电源故障、通信故障、水灾或火灾、其他灾难;
④ 整幢楼房故障。如整幢楼房发生电源故障、水灾或者火灾、其他灾难;
⑤ 区域性的灾难。如地震、洪水。
针对以上情况,在日常维护运行和主机双机热备的管理基础上,我们再建立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灾难备份中心,对系统数据安全进行更高层次的保障,意义非常重大。当上述灾难发生而短时间内不可恢复,灾难备份中心用于恢复业务,提高整个系统的连续高可用性。
3 项目建设目标
目标:在现有系统基础上,通过新增设备和优化系统建设,建设一个更完善、更高效的福建铁路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新增主机及存储设备,将新增主机与原有系统主机组成双机集群系统。建立数据库实时备份机制,加强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安全,提高现有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利用原有系统备机与新增存储、网络设备,建设福建铁路医保应用级容灾系统。当灾难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所有系统数据的安全,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关键用户与系统主机的连接并正常运作。
4 系统升级及容灾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实用性原则
按实际应用需要,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软硬件设备资源;应用系统采用成熟的易于二次开发的通用数据管理系统,保证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同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维护和灵活扩充,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
4.1.2 先进性原则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力争选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通信设施,数据库及软件平台支撑工具采用较好的主流产品;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数据处理速度快、冗余性强,并具有数据安全防护功能。
4.1.3 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的可扩充性、软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系统规模的扩展能力等。考虑到医保系统用户扩容、业务增长等因素,设计应具有用户端灵活的扩充能力,系统数据库采用可扩充的、标准化的模块设计,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可灵活配置,支持根据实际需要扩展系统规模。
4.1.4 高可用性、可靠性原则
医保信息系统性质特殊,要求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可靠性。要能实时承载系统的高速运行、数据信息流转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能力与预警能力,整个系统必须进行多重保障设计,包括热备份、冗余设备/链接路等。
4.1.5 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从网络配置、软件系统、运行环境和管理操作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系统数据的保密与安全。必须具备防黑客攻击、防病毒免疫机能等安全措施。
4.2 系统升级设计
4.2.1 主机存储设计
根据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对主机和存储系统升级和容灾策略的要求,增加1台高性能小型机(性能要求:4路CPU,8G内存,4个73GB硬盘,两个以太网口,2个4Gbps HBA卡),一台扩展16槽的高速光纤阵列(性能要求:1.3T硬盘容量,冗余双控制器,每控制器2G Cache,内置4口FC接口),将新增加的高性能小型机做为生产主机, 原来H85作为生产备机,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灾难备份主机系统,升级后的系统拓扑结构见图2。
4.2.2 数据迁移设计
数据迁移的内容包括:现有的医保系统的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包括电子数据和纸质数据),以及目前需要新纳入的数据。
4.2.3 应用迁移设计
由于目前系统属于实时在线系统,必须保证应用系统在停机迁移后仍能正常启动服务。即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业务能够正常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正常刷卡结算。具体方法是:通过Toad工具可以导出所有的医保应用对象,包括视图、过程函数、包、触发器、序列号等。Toad生成对象的目的是防止IMP导入过程中,对象丢失时,可以用其恢复,IMP比较经常丢失的对象是视图。
4.3 应用级容灾设计
在应用系统中,当故障或灾难发生时,首先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其次是尽快恢复系统生产运行。目前,IBM RS/6000 上,在业界最为完整的灾难备份方案是:采用本地热备份(HACMP-HotStandby)技术,实现生产中心RS/6000双主机热备份。在此基础上,建立实时模式的灾难备份/恢复中心,同时配合实时灾难备份技术,在保护技术上进一步延伸,这种完备的系统灾难备份方案将对以下情况的故障和灾难提供恢复能力。容灾系统拓扑结构见图3。
4.3.1方案特点
支持数据在不同地理空间的两个场所(机房)之间实时镜像;
支持所有数据库和文件类型,对应用程序透明;
适用基于TCP/IP,TCP/UDP应用的网络;
提供三种地理上的数据镜像模式:同步(SYNC),镜像写一致(MWC),异步(ASYNC);
保证数据一致性。
4.3.2方案描述
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生产系统由新增的IBM高性能服务器和原有的生产主机IBM H85构成HACMP双机热备群集系统。双机共享新增的生产阵列,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系统的容灾主机。
正常情况下,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新增生产主机和备用主机各自独立运行,备用主机负责监视生产主机的运行状态,容灾主机和存储系统维持着一份生产系统的实时镜像。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主机发生故障时,同样位于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备机将通过HACMP实现本地的切换。当新的生产主机恢复并重新加入群集系统后,应用和IP地址又将从本地备份主机返回给福建省铁路医保新增的生产主机,恢复平时的运行状态。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发生灾难性故障时,如火灾、大楼停电,导致铁路医保中心主机全部不可用时,应用将手工切换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灾难备份主机H85上。备份主机H85利用新的容灾高速光纤存储阵列上存放的福建铁路医保生产数据实时镜像实现生产系统接管。一旦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故障排除,应用将按照计划切换回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生产主机上。
4.4 网络容灾设计
灾备中心网络系统的容错、容灾设计应该充分保证系统基础架构的网络设备层的安全、可靠、有效的工作。
网络层上的容灾备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使用冗余通讯设备。
(2)使用有效的、可靠的路由协议。
(3)使用基于网络设备的HSRP备份协议。
(4)备份链路的配置。
关键词:医疗保险 信息化管理 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由于原始的管理体制?无法做到及时跟踪掌握?导致医疗保险的管理繁杂?效率低下。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幅度降低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将带动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作业?管理者能动态收集全社会的医疗情况和信息?变医疗保险的终端管理为医疗保险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及时发现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
1.2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由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地区差异大和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从总本来看?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的以外?大多数城市权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水平足以满足信息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各地区中的发展极不平衡?主管领导医疗信息管理知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缓慢?流程规范化管理及监督力度不强。规范化管理欠缺及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医疗保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2.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肠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加快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在医学院校设立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专业?在职人员要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结合新时期特点尽快完善专业学习内容和继续教育大纲。信息管理人员除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相关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在制作方面一定要遵循国际的信息交换标准?以保证信息统一和共享。
尽快使医疗保险信息形成合理化流程。医生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按时完成病案的每一个环节?在严格把关后?将完整病案及时提交病耗室。检验和检查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患者的报及时送往有关科室。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应该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领导者应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谁化建设?以医疗信息管理为核心。
注重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我国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MIMIS)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几年的发展,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部门统一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
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保中心、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中也已普遍使用。
1.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险的特点决定了MIMIS存在本身的特点,医疗保险一般是以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立法强制、统筹互济,并且是非营利的性质。它是面向社会的,覆盖面较广,一些企业都必须强制参保,参保的人数较多。所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就具有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因为数据量大且数据交换频繁,所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这些特点,导致了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比如业务流程不规范,网络和数据库设计还不够完善,系统稳定性差。一些地方设计的系统只是手工操作的简单翻版,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很多业务流程需要优化,致使系统不得不进入第二次开发。另外,一些城市盲目追求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目标,希望采用的技术最先进,系统最稳定,且能保持很长时间不被淘汰。但是由于医保工作尚处于改革阶段,一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变化在所难免,致使“高大全”的目标难以实现。还有一些地方在系统建设之初,由于缺乏充分的需求分析,站的高度又不够,开发的软件不能适应医保业务的变化要求,致使不少系统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适应需求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
医疗保险管理的计算机化是一项规模巨大的信息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模式是: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为信息系统的中心,与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联网,构成一个庞大的覆盖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
2.1基本的业务功能要求
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应根据系统的数据和功能需求,MIMIs主要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定点药店业务子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该系统涉及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参保单位、定点医院和药店、财政部门、银行等单位以及众多的参保单位、参保职工。
参保单位:定期申报本单位参保职工的变更情况;按时进行医疗保险费的申报和缴纳,定期代表单位职工到医保中心办理报销业务。
参保职工:按月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医疗保险费;持医保I C卡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购药。
定点医院、药店:按照医疗保险政策和医保中心制订的药品、诊疗、病种等医保目录,完成参保职工在医疗机构的治疗、购药等服务工作,允许其持医保I C卡结算,按约定与医保中心结算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医保基金的征缴核定工作、负责管理统筹基金收支、负责完成参保职工的特殊医疗费用的报销、负责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费用结算、负责监督检查医保政策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
2.2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由于定点药店业务子系统的功能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这里就主要把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和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作一下介绍。
2.2.1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功能。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包括:投保服务、参保管理、基金财务管理、个人账户管理、医保:IC卡管理、医疗监督管理、医疗审核管理、现金报销管理、系统管理、统计分析、领导查询共11大类136个业务,覆盖了参保、征缴、实缴、缓缴、分配、变动、调动、结算、报表、查询、统计、管理和控制等各个层面上的业务。接口包括医疗机构接口、上下级经办机构接口、劳动主管部门接口和财务接口,满足了上下级、同级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
2.2.2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功能
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包括: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系统管理共4大类业务。其中覆盖了门诊挂号、退号、挂号日结、门诊收费、退处方、门诊日结、科室核算、数据查询、药库的出入库管理、门诊药房的出入库管理、病区药房的出入库管理、系统参数定义、操作员管理、与医保中心的数据传输等医院各层面的业务。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对医保业务更进一步的认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正逐步走向成熟,这将更好的提高医保中心和医院之间的办事效率,方便病人看病。当然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去探讨。
参考文献
[1]顼庆坤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传输设计,计算机与网络.2002,(7):1159第2期
[2] 胡颖《我国保险创新的走势分析》金融时报 2000年1月6日
[3] 徐文虎《论创建寿险营销新模式》保险研究 2002年9月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提升,我国计算机技术也使得有所提高,充分融入到各行各业,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如何将计算机和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这也是我国技术人员所要探究的。
1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的作用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且信息量极为庞大的系统,这是因为其系统拥有者高速的、连续的处理功能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并随着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医疗保险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尤其使得其信息的各种应用进行优化设计,并呈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也为医疗保险管理提升了科学化的技术保障,其具有以下两种作用:
1.1 实现资源共享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可以实现了人们在跨地区和跨行业之间可以快速的将医保人员的信息准确的进行交换,使其医疗管理信息可以更加安全的在范围内可以畅通的进行读取和共享。
1.2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的通过互联网进行人们对各级部门进行有效的信息提供,并去各级部门可以医疗保险的相关内容,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且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新。
2 建设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的准则
2.1 要具有实用性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主要表现:系统的功能性较强,与业务需求相符合;并且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力也较强;最后还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便意性,使其更加的被使用。系统的实用性是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
2.2 要具有扩充性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具有扩充性是因为:医保系统只是社保中的一部分,以后还要加入各种险种。这就使得在设计系统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充性,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2.3 要具有先进性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使得医疗保险信息与其用户信息保持一致,并且在设计时,加入一些先进的技术,使其在以后使用中,可以继续将系统进行升级,而不需要重新再进行规划和设计。
2.4 要具有规范性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加入管理信息系统,要使得医疗保险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使得其更好的为我国居民的做出重要的保障。
3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具体设计方法
3.1 设计中加入标准的管理信息制度
在进行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加入国际上的方法和标准,并且还要严格的将国家相关的保准进行执行。但对于一些未制定的标准要按照相关部门的标准所设定。
3.2 设计中加入对信息化的规划
在进行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将政策内容和制度内容进行同步更新。随着我国各种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对信息化的规划也开始逐渐涉及,这使得在建设完善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将同步设计融入其中,使得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做出保障。
3.3 设计中加入相关的信息系统
开发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首先进行统计库表的设计,这是因为信息系统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扩展,一般在进行统计库表的设计时,会将其分为以下基础表,短暂表及分析表三种。统计库表最为主要的要将医保基金管理作为主要点,然后运用相关技术将业务进行相关的融合,并且要将医疗保障中的相关政策转化成为便于操作的平台。并且要做到相关的扩展,主要包含了要有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内容的统计库表,进行缴纳参保人员名单的统计库表和参加医疗保险单位名单的统计库表,这可以便于整个体系都可以了解和共享参保人员的信息、所缴纳费用的明细、所就医的详细信息,这也更好的为结算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3.4 设计中加入更加详细的系统构造
在M行设计时,可以进一步将系统安装职能分为三个单独系统:医疗保险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公地点,使得整个系统构造更好的满足各系统的需求。在每个单独系统中,可以使各个地点都进行相关的拓展。
3.5 设计中加入对基础档案的管理
基础档案是在整个医疗保险系统中处于根本位置,主要是记录参保人员和单位的档案。一般情况下,此档案都是会有两种获取数据的方式,一是从自身系统进行录入;二是从外部获取,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将工作效率提升,但也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度,所以在对获取的数去要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及更正。
4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作用
随着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使其系统中、社区内、医院里和药店都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在住院时,进行有效的等级,然后再用药治疗时,进行正常的医院记录,当治愈后出院时,进行医保结算即可;在进行购买药品时,出示有效的证明,即可购买相关药品。由于其系统都是进行相连的,使得医保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可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内进行相关的查看,并且有效的进行监督。
一个完善的系统,不单单是办事效率上的提升,更是有效的对流程进行一定的规范。在传统管理中,需要先进行人工核核实并分类,这样就会增加失误的概率,现如今由计算机的进入,管理信息也采用机械进行分类,并且进行准确的录入,再由人工进行核算,这样就大大的保证了公平公正性,并且提升了其人员登记的准确性。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从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的作用、建设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的准则、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具体设计方法和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作用,分析出计算机进入医疗保险系统可以使得我国医疗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赵方平.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思[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6(17):104-106.
[2]武万鹏.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思[J].信息系统工程,2015,05(10):140-142.
[3]赵元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师范大学,2013,07(14):100-102.
1.引言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具有政策性强、时效长、金额大的特点,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牵涉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保人数将不断增加,业务不断拓展,数据量和工作量更加繁杂庞大,急需要一套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办法,建立一套先进、可靠、稳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满足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就针对如何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构建一套先进、安全、可靠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解决方案。
2.系统需求分析
2.1 总体目标
基于internet把市级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与税务、银行以及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拓展成一个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网络应用系统,实现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共享。
2.2 功能需求
系统要为各地社保局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市级社会保险工作的整体水平;统一和规范各地社保局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操作,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技术基础,促进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带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系统应能与省社保局医疗保险系统、国家社保局医疗保险系统、其他医疗保险系统、定点医院和药店计算机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并且面向社会,能与公众信息网络相连。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智能IC卡、自动电话查询、触摸屏等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并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
3.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则
(1)系统实用性原则
系统必须立足于社会保险管理的特点,满足不同项目一体化管理、不同行业多层次管理、不同地方多标准核算的要求。
(2)系统安全性原则
系统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满足社会保险信息长期存放、长线操作、分工细致、权限分明、职责明确的要求。
(3)系统保障性原则
面对医疗保险系统这样一个涉及成千上万参保人口的业务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确保系统24小时连续运转不停机。
其次,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全市众多医院、药店和保健所/疗养院提供服务的。当用户处于使用高峰时,系统应能提供快速、高性能的响应。
(4)系统可扩展性原则
随着用户人群的增加及业务扩展,现行系统的设计应能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当用户的访问量不断增加时,如何使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依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当业务扩展时,系统对应用的改动最小。
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是系统设计的硬件支撑平台是否具有可扩展性。当用户数增加是,可以通过增加CPU,内存容量,磁盘容量,增加服务器数量来适应系统性能的要求。
(5)系统模块化设计原则
系统是根据业务的需求动态变化的,从应用的设计来讲,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当需要增加新的应用模块时,应用系统平台应提供相应的接口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不必因为增加应用模块而使得整个应用重新编写。
3.2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述系统目标和需求分析,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具备如下功能:
(1)医疗支付管理:主要完成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管理,其中包括投保人住院申请、报销支付、结算支付、查询等功能。
(2)档案管理:主要完成投保人档案资料的录入、停保、重新投保、档案资料修改、更改变动信息等功能。
(3)征缴管理:主要完成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包括对投保人缴费比例的计算、投保人应收帐的建立,打印缴费通知单,发送数据、报表给税局,接收核对税局返回的代征数据等功能。
(4)IC卡管理:主要完成IC卡发放、缴费资金的划拨和复核、统计IC收支情况、补卡、冲卡等工作。
(5)帐户管理:主要完成投保人从异地调入本地时个人缴费情况的转入功能和从本地调出异地时个人缴费情况的转出等功能。
(6)台帐管理:主要完成各种台帐的统计、查询、打印等功能。
(7)综合查询管理:主要包括综合查询、电话查询、触摸屏查询、WWW查询等功能。
(8)决策支持:主要包括基金收支分析等功能。
(9)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医保参数的设置、代码录入等功能。
3.3 系统网络构架设计
(1)系统网络基本结构
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模式设计;TCP/IP通讯协议;小型机或高档服务器双机集群和大容量磁盘阵列作数据库服务器;磁带备份库实现灾难备份;应用服务器连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银行;防火墙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专门服务器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提供WEB查询服务和电话查询;所有重要设备均建议采用双备份,以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配置网络管理软件加强网络理。
(2)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4.系统实现
本系统选用VS2008作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在整个系统实现过程中将用到一个数据库工程来实现整个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从而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
4.1 总体构架的实现
考虑到系统客户端频繁访问数据库,本系统设计了一个数据工程来单独实现访问数据库的功能,使用存储过程来访问数据库,不再直接使用SQL语言进行访问,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效率,具体构架设计如图2所示。
图1 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 总体构架设计实现示意图
4.2 数据库工程的实现
整个数据库工程Datavisit包括了3个文件,分别是Datavisit.cs文件,SystemError.cs文件,SystemTools.cs文件。其中Datav-isit.cs文件包含了系统对数据库访问的所有操作;SystemError.cs文件包含了系统所有错误的处理操作;SystemTools.cs文件包含了系统所有的常用、通用工具。
限于篇幅,详细代码不再附上。
5.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市级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构建原则、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系统已在地级市试运行,运行效果良好。由于地区差异性较大,目前难于实现市级与市级之间的对接,下一步研究将结合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逐步构架市级与市级系统联盟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金效辰.惠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2):9897-9898.
[2]刘刚.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4):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