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10-1
1 建设背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要确保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力,不仅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出率。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产稳产有效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效途径。
2 松原市概况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中温带,幅员面积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面积的12%,总人口290余万。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期以来,松原市农民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为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过由于松原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原因,松原市年降雨量偏少,春旱情况多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需要迫切改变现状,以促进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主要由松嫩冲积平原、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组成,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海拔高度为130~266m之间。松原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的土壤类型有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河淤土等,优越的土地资源,为松原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有利的发展条件。
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
3.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排需要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措施,应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块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其目的在于经过土地平整、深耕深松后的土地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通过田块内的局部平整使田块平整度、规整度有所提高,有利于田间管理及田间机械化耕作。根据松原市基础条件,经实地踏勘和计算得知,松原市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田块规整程度要达到90%以上,旱地坡度在2级以下,土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pH值在6.5~8.5,满足本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标准,适合高产作物生长发育。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灾害而采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核心内容。目标是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即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施的配备来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松原市水资源相对丰富,灌溉排水条件均可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3.3 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业物质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其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耕作田区。为了提高田间作业及管理的效率,要求道路具有较高的通达度和合理的道路占地率。
松原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相关要求,平原地区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道路占地率不高于3%,能够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
3.4 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指为保障土地利用活动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自然灾害等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结合松原市的实际情况,该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指各类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作建设,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项目区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的比例。根据《标准》要求,依据松原市的具体情况,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低于90%,农田防护效果良好。
4 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对田、水、路、林、村等重新规划,等工程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当前,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一般是以县一级为平台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具体动作不外乎以下三种模式:
(一)集中管理模式。即以县为单位,成立统一的项目建设综合协调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使用,各部门共同参与,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这种模式便于项目和资金的统筹,方便组织,能较好地体现政府意图,达到资金整合的最佳效果。但前提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作为支撑,不仅人员要相对固定,而且机构的负责人须具备很强的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的能力。反之,就难以保证各部门步调一致,造成部门职责不明,管理缺失,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不仅达不到整合效果,甚至还不如各部门各负其责。就现有条件看,这一模式执行难度较大。目前,各地均成立了由县一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由相关部门牵头,抽调人员组建了临时办事机构。就短期或是某一项独立的工作而言,有一定的效果。但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长期而且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和坚强有力的领导作后盾。对于一个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的松散联合体和临时机构,显然不具备执行这种模式的条件。从农业综合开发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将大大削弱农发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宜提倡和推广。
(二)合作开发模式。即对不同来源渠道的资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按单项工程分派建设任务,两个或者多个部门在同一区域内协同建设。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弊端较大。首先,合作开发的部门和领域有限。只有不同资金的使用范围相同,才能在同一地块实施项目,建立整合机制。其次,项目计划衔接难。由于各部门项目申报时间,申报要求不同,部门间申报的计划很难与所需整合建设的内容达成一致,即便是在申报环节达成了共识,也可能会因各部门申报要求的不同,在审批环节中被否定。第三,实施管理难。在同一地块,多部门协同建设,涉及施工单位不同、建设内容不同,施工时间、工艺、标准不同,相互影响不可避免,管理和协调难度大。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将无法全面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以农发部门和水利部门整合为例,农发部门侧重于整合农田的整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土地平整、机耕路、排灌沟渠的土方开挖、疏浚,配套建筑物等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多,承担责任大,项目效果最不易显现。相反,水利部门侧重的沟渠衬建设正是工程建设中的点晴之笔,最受群众喜爱,也最能体现其价值。如果长期这样合作,农发部门的声誉必然会受到影响。
宣州区201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区位于养贤乡,涉及张埂村、仁义村共计2个行政村,项目区国土面积23.12km2,人口约1.48万人,耕地面积0.14万hm2,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整治塘坝,建设小型引水闸和小型排灌泵站,衬砌及硬化渠道,配套农、支渠放水口、生产桥和过路涵,建设高效节水工程,排涝沟清淤整治,整修田间生产路等。
2项目建设成效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全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该项目计划投资2527万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在养贤乡的仁义村和张埂村实施。
2.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基础设
施向乡村延地头伸,夯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利基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正承载着“美丽乡村”的更多期待与梦想。项目建成后将整治塘坝9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引水闸10座,新建及拆除重建小型排灌泵站10座;渠道衬砌及硬化总长24.16km;农渠放水口330座,支渠放水涵70座,生产桥12座,过路涵18座;高效节水工程33.33hm2;排涝沟清淤整治23.84km;整修田间生产路8.16km;将水利设施配套到田间地头,呈现出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灌排畅的新模式。
2.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工程建成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生产条件得以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大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4年底,项目区已发展烟草种植面积200.00hm2,产量375t/a;项目区有鱼塘近466.67hm2,通过小农水项目进行水塘扩挖和清淤,鱼塘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此外,还引进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改变了当地群众种植单一作物的格局,现在通过小农水项目区的建设,种植的作物品种越来越多样化,重点推进以蔬菜为主的结构调整,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农业农村增收的步伐,真正实现了“以水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
2.3增强抗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因部分水源及配套工程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起点标准不高,许多配套建筑物没有完善。该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灌溉面积0.13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1万hm2。项目区内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排涝达到10a一遇的标准;桥涵闸等建筑物基本配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粮食作物水分生产率由0.75kg/m3提高到1.20kg/m3;农产品产量增加10%以上,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项目建设效益、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使项目区的山、水、田、林与路得到统一规划,实现了田园化建设,整个工程成了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自然景观。
3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3.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配合
宣州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政府办、水务、财政等部门及项目实施乡镇等部门参与的“宣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工程组和质监组,确定专人,深入工地现场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工作过程中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2规范管理,努力提高项目质量
在小农水项目实施中广泛推行“项目法人制”等六制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和阳光操作;从材料采购、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力争打造精品工程,确保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3整合资金、整体推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相继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烟田水利配套项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美好农村建设项目等一批涉农资金项目,开展“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集中连片治理,以利于形成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产生规模效益。
3.4完善制度,加强建后管理
一是在项目区所在村设立了水利村主任,聘任了村级水管员,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资报酬;二是制定工程管理、水费征收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三是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农民水管员的工资与绩效挂钩,其绩效工资、续聘等与工作业绩直接关联。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机制。
4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4.1注重舆论宣传
要通过图片、文字、电视等多途径对小农水工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都知道小农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民、惠及子孙的民生工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
4.2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提前谋划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项目的设计、选点及招标工作;2)小农水项目要求不影响农户耕种和汛期防汛,尽可能避开耕种季节和汛期施工,特别是渠道和渠道配套建筑物工程,要求在农闲期完成;3)由于项目分散,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少,现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小农水项目建设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1-0072-03
黑龙江是我国著名的粮仓,农垦企业在该省农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土地辽阔而肥沃,但生产季节紧,局部地区存在旱涝不均的现象。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土壤障碍因素,强化农业设施保障,对促进黑龙江农业发展及确保主产省的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情况
(一)农业综合开发从广度和纵深全面推进
在国家严格控制项目县增加的大背景下,垦区项目农场数量仍持续增多。到“十一32”期末,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场数量由“十五”期间的66个增加到74个。对规划治理任务已经完成的5个项目农场进行了等量进出的适时调整,优化了项目农场的布局,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享受到农业综合开发公共财政的阳光。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垦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资金投入比“十五”期间增加了17%。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已成为垦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共完成治理面积30.45万公顷。其中,改造中低产田22.07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12个,治理面积1.2万公顷;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9个,治理面积3.46万公顷;建设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5个,治理面积3.694万公顷;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项目5个,基地面积2467公顷。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垦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25亿千克。
(三)推进了垦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黑龙江农垦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把农业结构调整列入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重点扶持了优质水稻、高油大豆、专用小麦等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丰缘麦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19.47万公顷,占中低产田改造总任务的88.2%。同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区域主导产业,共建设和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15个。其中,围绕总局确定的发展畜牧业这一主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连续对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肉业和北大荒牛业等龙头企业的奶源、生猪和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进行大力扶持。共建设高标准畜牧养殖小区59个,其中,奶牛养殖基地30个、生猪养殖和繁育基地16个、肉牛养殖和繁育基地13个。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和带动,垦区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相互配套的农业优势产业,促进了垦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了垦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用于科技推广的投资为8046.28万元,培训职工8.15万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22余万公顷次;重点推广新品种、良种繁育、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肥以及农业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强化了对项目区职工的技能培训,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职工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并带动了垦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营造大批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通过治理,大大缓解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了林木覆盖率,美化和保护了项目区的环境,为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业综合开发影响日益扩大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强化了对项目和资金的精细化管理,使垦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开发规模,并强化对项目农场的动态管理。二是严把评审立项关,切实提高项目选择的准确性。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推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公示制和检查验收制。四是严格对资金的监管,切实做到按“三专”规定管理财政资金,严格执行场级报账制和资金的使用审核、批准和审计制度,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安全高效运行。五是加强基础工作,细化档案管理。六是抓好项目运行管护制度的落实,确保已建成的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二、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整体水平不够平衡
1.项目科技含量仍然偏低,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少。
2.部分农场项目资金安排比较分散,建设重点不突出,工程质量标准低,效益不明显。
3.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较少,如二龙山农场至今只建设了0.2万公顷高标准农田,仅占农场耕地的7%。
4.农业产业化项目缺、投资少、配套比例较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缺口较大。
(二)个别农场在资金投入上过分依赖中央财政资金,自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1.农民筹资投劳任务落实难。随着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增大,同时自筹资金的比例也在增长,农民收入增长比例相对较少,极大地制约了农户再生产能力的提高。
2.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筹资投劳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农业综合开发的筹资规定与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矛盾很难协调,而随着农村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农业综合开发投劳计划在实际操作上完成困难。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量相对较少,渠道还不够宽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量与黑龙江农垦的重要性和贡献率不相称。
2.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合并重组成立集团公司,由多个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但项目只按法人申报和批准,每个法人只能承担一个项目。
3.项目指南规定一些专项只对企业开放,限制科研单位对项目的申报。
(四)机构和队伍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需要不相适应
1.项目区人员虽已基本配置到位,但由于人员调整和调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农发基层管理机构人员少,不够健全,设备落后,急需引进人才,健全机构,购置设备。
三、关于加强黑龙江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思考
(一)巩固和加强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
继续把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优化品种结构,改进品种质量,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加强原种扩繁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主要农作物的供种能力。“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垦区根据主要农作物种植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原种扩繁和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0个。二是继续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垦区规划改造中低产田330万亩。三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将集中资金,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7.6万公顷。四是充分利用垦区水土资源,加快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步伐。“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垦区计划对已建成的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规划改造0.33万~2万公顷重点中型灌区15处,设计灌溉面积7.07万公顷;规划改造0.067万~0.33万公顷一般中型灌区40处,设计灌溉面积6.8万公顷。五是加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促进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继续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场进行治理改造。
(二)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
逐步提高中低产田改造投资标准,突出抓好以农田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综合措施,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低产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化农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农业基础完备、农机配备先进、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区,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作用,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力。加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通过加强建设小型水保工程、种植水土保持林、治理冲刷沟、改变垄向、保土耕作、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量,提高水资源涵蓄量,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创造生态条件,保护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
(三)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力度,降低自筹配套资金比例
黑龙江垦区地处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垦区现有中低产田近1600万亩,每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只能安排改造中低产田50多万亩。治理改造的步伐跟不上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中央强调对粮食主产区进行重点支持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黑龙江垦区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国家已出台惠农政策,取消了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级自筹配套,由省级财政列入预算。由于黑龙江等中央直属垦区没有地方财政,享受不到这一惠农政策,再加上垦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企业办社会情况,企业负担仍然较重。建议国家考虑垦区的特殊性,降低自筹配套资金比例,中央财政资金与自筹配套资金的比例降到1:0.2。企业自筹资金部分实行任务书目标管理,不列入招投标计划,不纳入财政资金预算,免开税收票据,由企业建账管理。
(四)增加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
国家农发办自1999年核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该项事业费由总局和管理局两级农发机构人员使用,现有管理人员约70人,截至2012年已长达13年没有增加额度。该项经费与目前黑龙江垦区机构人员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不适应。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目前有项目农场74个,分布9个地市的65县(区),东西跨度900公里,南北跨度1100公里,管理范围较大,管理费用较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资金规模都在逐年增加。随着农业综合开发两级管理人员的扩充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管理需要,建议增加额度。
(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村民委员会数量从2005年到2009年逐年减少,全国平均每年减少2000多个村民委员会,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得出,只有8.8%的农民工愿意“退休”后返乡务农。农业生产关系若再不调整,再过5-10年,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农田搁荒问题将会愈演愈烈。
(一)组建合作农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户逐步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聚,农民离农田较远,耕作不便;加上土地零散,实现规模经营需要一定的土地整理投入,一般农民又无法承担,迫切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二)组建合作农场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或创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跳出农门”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种地收入太低、种地条件太苦和不体面又不愿回村耕种。目前农业劳动力老化、弱化、兼业化现象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三)组建合作农场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需要。分散的小农经营带来农业科技难入户,农产品质量安全难控制,农业产业结构难调整,农产品市场供给难保障等问题。一方面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组建合作农场是实现强村富民的内在需要。致富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合作农场使得“让更少的农民,耕种更多的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成为可能。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又使农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农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产量、质量进一步提升。因此,迫切需要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太仓的实践
兴办合作农场是江苏省太仓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又一新举措。太仓市探索发展了以村集体经营为主体的合作农场。合作农场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以土地、劳力、资金等形式入股,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合作农场不仅具有生命力,而且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其基本做法是:
(一)强化宣传发动。太仓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部分村先行先试。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服务好每个农民、管理好每块土地”的讨论活动,特别强调各村要牢牢掌控集体资源,紧抓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机,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合作农场。通过各类会议和讨论活动,讲深讲透发展合作农场的目的及意义,统一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组建合作农场是加强集体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强村富民的重要路径。
(二)强化政策驱动。2011年4月,太仓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合作农场的方法和形式、发展合作农场的基本原则、组建合作农场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发展合作农场的主要政策措施、加强对发展合作农场的领导等。对发展合作农场主要有五条政策措施:一是积极引导兴办合作农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向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做好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加强指导,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合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作为贷款贴息,并在土地整治、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扶持合作农场发展。合作农场经营所上缴的税金中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全额奖励。种植水稻面积200亩以上的合作农场,由财政下拨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扶持金额为每亩每年400元,其中市、镇财政各补贴200元。对合作农场购置农机具给予优先扶持。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合作农场提供信贷支持。三是依法减免合作农场税收。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合作农场(参照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四是支持合作农场参与粮食和农资经营。合作农场可以开展化肥、农膜、农药等自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业务。经批准,合作农场可以接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委托,向本组织成员农户代购粮食;所兴办的粮食加工企业,可以为成员代加工自用粮食,并对自建粮食烘干设施给予财政补贴。五是保障合作农场建设用地。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通知》(苏政发〔2009〕13号)精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机械存放场库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用地办理手续。合作组织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统筹安排用地计划,积极提供用地服务。《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的出台,为推进全市合作农场的组建起到了指导、激励作用,促进了合作农场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三)强化示范带动。2010年5月,太仓市选择城厢镇东林村、电站村、沙溪镇半泾村、双凤镇勤力村作为市级试点村,逐步形成了粮食合作农场的东林模式,园艺蔬菜合作农场的半泾模式,林果合作农场的电站模式和水产合作农场的勤力模式,为全市树立了一批成功典范。
(四)强化上下联动。合作农场建设工作由市委农工办扎口管理。在组建合作农场时,采取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上下联动,规范操作。合作农场首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参股实现合作经营,通过依法组建并经工商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组建合作农场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合作制分配的原则和坚持紧密利益关系的原则。组建合作农场必须具备四有条件,即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成员,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有比较规范的合作农场章程,有一定的经营要素基础。在操作程序上,接受市委农工办具体业务指导,由村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委农工办审批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颁发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经批准登记的合作农场,凭营业执照,到经营所在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依法组建并经工商登记成立的合作农场,其生产经营活动及财产收益受法律保护,并以自有资产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组建时操作到位,为组建后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
初步的成效
太仓市在发展合作农场的实践中,虽然经历时间不长,但已初见成效:
(一)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合作农场的组建,一是解决了农民进城、进镇、进区集中居住后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问题;二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农田分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历史性欠债问题;三是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组建合作农场,把集体的土地资源掌控好、经营好、管理好,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布局、形成连片种植、提高经营效益。城厢镇电站村通过平整土地,整理坡地,复垦宅基地,合理配置河道用地,耕地从3080亩增加到3983亩,增加近30%,做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河畅通,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得到提升。合作农场的兴建,为农地经营培育了一个新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太仓市已组建的100家合作农场中,经营的土地面积达18.21万亩,占全市确权发证土地面积的51.15%,其中经营面积超1000亩的有87家,500亩以上1000亩以下的16家,200亩以上500亩以下的有7家。经营规模最大的新区小桥合作农场达4405亩,城厢镇的海丰、沙溪镇的胜利、浏河镇的稻花香等9家合作农场分别超过3500亩。全市合作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821亩,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合作农场具有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双重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购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使得农业基础更牢。合作农场内部完善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定产量、定成本、定报酬、定奖赔,使得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合作农场一般选配年龄较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村农民负责生产经营,一批大学生村官相继走上了合作农场场长岗位。合作农场实行统一种子、统一肥药、统一机耕、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变为现实,使得农民队伍更优化。
(四)农民务农收入渠道得到拓宽。农民土地入社拿租金,全市平均按每亩800元计算。劳动力入社拿薪金,全市实际参与合作农场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数1877人,人均管理土地97.2亩,按每亩管理费300元计算,人均基本报酬近3万元,根据核定的产量和成本给予职业农民绩效奖惩。资金入社拿股金分红,一般按入股额的10%保底分红。村合作农场盈余部分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还进行二次分配。城厢镇东林村去年来自合作农场的二次分配人均200元,共计60万元。
(五)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兴办合作农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村土地资源变多了。一般每个村可增加20%的耕地,村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能获得与农民等值收益。二是生产成本变低了。灌溉用水节约了50%,管水员节约了80%,农药、化肥节约了20%,连片种植机耕、机收省油10%。三是产量质量变高了。每个村平均提高产量在10%以上,引进新品种,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更加明显。据对全市合作农场经营收益的初步统计,夏秋两熟每亩产出的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土地有偿流转费(租金、保底分红)后,纯收益在400元左右(不含各项补贴),仅此一项,全市100个合作农场为村级经济增加了7284万元,村均增收75.09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有益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作农场在太仓的成功实践,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后经营的主体可以是集体、个人、工商企业,但最有效的主体应该是能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主体。
当前,有些地方把流转土地发包给个人或企业进行经营,流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得到较少的流转费,经营土地的个人或企业因发展高效农业而获得了大部分的土地经营收益,农民和集体是省心、省力、省事了,但失去了农民持续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活力,失去了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市场供给的能力,失去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动力。而太仓市的合作农场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子,土地由村统一经营,保障了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这既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又使土地经营的所有收益归村集体和农民共享,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启示之二:在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农业经营方式可以是家庭经营、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村集体合作农场经营,但最有效的经营机制应该是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机制。
前三种经营方式较难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如果仅由集体统一经营,没有好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模式,就必然会“穿新鞋、走老路”。太仓市的合作农场在经营管理上采用“大承包、小包干”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方法。这消除了人们对合作农场是吃“大锅饭”的担忧,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生产积极性。
启示之三:推广新品种、新装备、新肥药、新农艺等各项农业科技的根本是让各项措施“下得了地”。
近年来,各种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经营主体老化弱化兼业化。太仓市的合作农场依托村集体经济实力,引进科技项目,实施科技富民工程。东林合作农场引进富硒技术生产大米,亩均效益是常规种植的12倍;电站合作农场引进江南大学食品加工技术和上海理工大学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技术,亩均效益是常规种植的10倍;勤力水产合作社引进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龙虾青虾套养技术,亩均效益是常规养殖的8倍。农业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要抓好以下措施。
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拓展投入渠道,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灌区、中低产田改造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抗灾减灾体系,增强农业抗灾减灾应变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6-0051-0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生态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国家的粮食安全不但要关注数量安全,更要关注质量安全。中国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本国的事情,也关系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最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界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规模迅速扩大,伴随而来的是耕地资源的大幅度减少。耕地非农化现象的日趋加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可能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曲福田等,2004;谈明洪等,2005)。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国家作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然而,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却并未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现阶段协调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调整方向是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曲福田等(2004)。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重点保护基本农田,执行分级农田的保护及总体规划和分区控制使用的原则,加强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等工作,改善和提高耕地的质量及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林培等,2001)。机制建设是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但目前有关耕地保护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经济补偿模式与整体框架设计、经济补偿标准厘定、经济补偿资金管理与运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耕地保护关系、耕地保护多主体共同责任关系等方面。从实际运作来看,需要进一步研究耕地保护中的农户行为与意愿、中央政府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李广东等,2011)。
当前,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急需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的微观动力,以平衡各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关系(姜广辉等,2009)。一般而言,耕地投入粮食生产的边际利润明显低于其他农地利用方式的利润,为了提高农户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动力,需要设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陈秧分等,2010)。粮食主产区应作为主要的补偿对象,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循环,遵循耕地保护机会成本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使耕地保护成为实现农业区域专门化的手段(吴泽斌等,2009)。从保护耕地补偿的标准来看,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应作为补偿的最低价值标准(雍新琴等,2012)。
从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角度看,农户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意愿相对较低,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对补偿标准的要求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在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诸因素中,地区差异、农户受教育水平及农户对征地的意愿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陈志刚等,2009)。
基于粮食安全,本文重点分析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性建议。
一、实现粮食安全所面临的耕地资源形势
(一)耕地资源形势分析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是铺设粮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基石,但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1.耕地资源日趋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2012年3月9日人民网报道,1998至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45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勉强达到《纲要》提出的目标。《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0.2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占用将呈现不可逆转的态势。
2.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劣质耕地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等,其中,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地占57%以上,而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地仅占43%,特别是生产能力大于15000公斤/公顷的耕地仅占6.09%。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即优等地和高等地合计不足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而中等地和低等地合计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
正如上面所述,耕地占用的同时,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增加部分耕地面积,但从质量上来说,所占用的耕地都是土地生产率很高,而增加的耕地却是土地生产率很低,甚至在短期内没有产出的低等土地,只能算理论上的耕地,因此,劣质耕地在耕地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
3.耕地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从局部向区域蔓延。我国重金属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由于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物、施肥等原因,工业城市和冶炼企业周边,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和灌溉水因素带入土壤中重金属量可以达到施肥带入量的几十至几百倍。此外,畜禽饲养饲料中添加的铜、锌、砷等元素绝大部分随废弃物进入周边水体和农田中,成为土壤中铜、锌、砷污染重要来源之一。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具体数据来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对耕地而言,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每年因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近30%的蔬菜和水果重金属含量超过农产品质量限值。
(二)实现粮食安全中存在的两对矛盾
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十一连增”。这种“十一连增”仅仅关注了粮食数量,而没有关注粮食质量,从生产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粮食安全概念。尽管如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两大”矛盾。
1.粮食数量安全要求与优质耕地资源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耕地占用是呈现不可扭转的趋势。2011年国土资源部下达全国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而各地上报国务院的计划高达1500万亩,来自地方的用地冲动非常强劲,未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数量安全提供生态资源基础困难重重。
同时,我国耕地生产率普遍偏低。《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优等和高等地合计不足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而中等和低等地合计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
2.粮食质量安全要求与耕地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之间的矛盾。前面已经提到,全国每年因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同时,由于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物和施肥等原因,以及畜禽饲料中添加的铜、锌、砷等元素绝大部分随废弃物进入周边水体和农田中,成为土壤中铜、锌、砷污染重要来源之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由此可见,要实现粮食质量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实现耕地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达250.41万公顷,新增农用地54.45万公顷,新增耕地46.56万公顷。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耕地25.94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0.6%、4.5%、2.5%。表面上来看,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补充的耕地面积高于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但是,补充耕地的质量远远低于转用耕地的质量。从土地生产率来讲,可能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的补充耕地面积都难以弥补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的产出,因此,不能简单地将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一个静态的数据来看,必须从土地生产率的视角重新审视。
(一)占补平衡制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规定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对耕地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实施过程中,只能从数量上对耕地进行补充,而要同时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2014年国土资源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保护补偿机制,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目标,把提升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先建备补、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这些措施对保护耕地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仅仅是理论上可行、现实不可能实现的措施。
(二)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实效
土地整理复垦工程是落实占补平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存在着严重的“重开发、轻整理和复垦”、“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占多补少、占优补劣”、“重农用地,轻建设用地”问题;有些忽视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建设,部分项目盲目的高标准、高投入,不重视规划中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在数量上得到有效补充,但整理出的土地生产率较低,要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生产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存在如下现象:复垦整理出的耕地所在地点比较偏远,无人进行耕作,没有形成丝毫的土地生产能力,只是名义上的耕地。
(三)耕地补充的潜力越来越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会持续减少的趋势是难以遏制的。落实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易开发整理的土地后备资源逐步减少,补充耕地的成本提高,难度逐步加大。即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耕地,但耕地质量构成中,土地生产率低下的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四)土壤污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土壤污染异常严重,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家有关部门迟迟不公开土壤污染信息。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土壤污染状况超乎人们的想象,不敢公开;二是对土壤污染治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不愿公开。值得庆幸的是,广东省相关部门将已调查清楚的珠三角土壤污染结果并如实公布,结果表明,珠三角28%土壤被重金属污染。这些信息公开之后,可以促使政府将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列入议事日程,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土壤的修复,以改善土壤的质量。
此外,尽管我国曾在1995年颁布过《土壤质量环境标准》,但该标准过分强调统一,并不能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特点,该标准也未对污染等级划分提出量化指标。同时,对土壤质量状况的监测也不到位,一旦出现严重的污染事件时才会引起重视。
三、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要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要处理好上述“两大”矛盾,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补充的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以数量来衡量,需要根据土地生产率为准则进行衡量。具体来说,所占据的耕地中大部分是基本农田,其土地生产率较高,那么就以区域土地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对补充的耕地进行折算;其后随着对地力的培育,逐渐进行折算。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
粮食安全的保障,切实可行而且有效的途径是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需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率。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精神,对不同区域耕地逐步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同时,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耕地质量。特别是应注重我国粮食主产省、重点县的基本农田建设,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把有关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以便提供农田建设的标准。
(三)以提高粮食质量安全为目标,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是未来耕地质量安全的重要领域。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通过创新水质监测技术,减少污水灌溉造成的土壤污染;通过创新测土配方技术,提高化肥使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通过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包括作物的替代技术,对于小规模的污染农田,可以采用换土办法,把城镇化过程、道路建设以及其他占用的基本农田的表层土,转移到污染农田,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四)集成土地整理技术,缩短培育地力的周期
对整理区水土重构、生态防护、景观改造、高效施工和生物-理化联合改良等技术的集成,革新土地整理高效施工工艺,改造整理区生物-理化联合改良技术,实现整理区水土系统的有效调控,缩短土地地力培育的周期,迅速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项目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为项目设计、工程招标和工程监理提供技术依据,为行业管理部门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标准规范,从而为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五)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尽早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标准、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合理协调不同耕地保护主体间的收益关系,改变耕地利用与保护中成本收益承担主体的不一致现象,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耕地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具体包括基于耕地利用多功能外溢效应补贴的农户补偿机制、基于发展机会成本补偿的耕地保护区域平衡机制。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农户、区域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BROWN?熏R.L.and HALWEIL?熏B.China’s water shortage could shake world food security[J].World Watch?熏1998?熏11?穴4?雪?押10-21.
[2]BROWN?熏R.L.Outgrowing the Earth?押The food security challenge in an age of falling water tables and rising temperatures [M].London?押Earthscan?熏2005.
[3]BROWN?熏R.L.Who will feed China?芽Wake-up Call for Small Planet[M].New York?熏London?押W.W. Norton and Company?熏1995.
[4]林培,程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3):12-14.
[5]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52-58.
[6]姜广辉,孔祥斌,张凤荣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24-27.
[7]雍新琴,张安录.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探讨[J].资源科学,2012,34(4):749-757.
[8]吴泽斌,刘卫东.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J].2009,24(12):2076-2086.
[9]陈秧分,刘彦随,李裕瑞.基于农户生产决策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J].2010,24,(4):4-8、31.
一、农村水利服务“三农”能力明显增强
1.强化统筹推进,农村水利灌排体系逐步完善近年,宿迁市狠抓政策扶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农村水利保障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宿迁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农村水利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题召开冬春农村水利工作推进会,印发年度水务建设意见,明确农村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定期督查督办,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成立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30万亩(1亩=1/15hm2,下同)以上大型灌区7处,中型灌区16处,控制耕地面积46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2%。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7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9%;节水灌溉面积3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强化工程建设,农村水利项目效益显著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为引领,以小型农村水利灌排设施改造为重点,宿迁市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宿迁市农村水利工程投入达33.5亿元,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村水利重点县、千亿级粮食项目等一系列工程,共完成土方4亿m3,新建防渗渠道1600多km,完成小沟以上配套建筑物2.7万余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80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13万亩。在工程建设中,宿迁市始终把质量摆在首位,规范建设管理,打造民心工程。宿城区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多个县区多次在省级小型农村水利重点县考评中获优秀等级,累计获得省级奖励资金2270万元。3.强化河道整治,乡村水环境明显改善把农村水环境改善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力实施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了《农村河道轮浚规划》,全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共计投入约6亿元,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方便群众的原则,疏浚县级河道56条、乡级河道762条,整治村庄河塘6492处。在此基础上,加大“水美乡村”创建力度,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水美乡镇”7个、“水美乡村”7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4个。不仅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更提升了农村河塘水环境,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4.强化水利扶贫,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宿迁市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基础。在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投入约4亿元,实施了水源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着力解决该区域水源缺乏问题。在黄墩湖滞洪区投入0.8亿元,成子湖片区投入约5亿元,涟沭片区投入约1.3亿元,先后实施了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项目,着力提升重点扶贫区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5.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农村水利发展活力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农村水利改革的重要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推动,农村水利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宿豫区作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圆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市累计落实精准补贴资金835万元,节水奖励资金180万元。2017年全市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6.2万亩,近年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2.7万亩,居全省前列。二是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产权归属明确了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了管护责任,全市5.7万个小型水利工程全部登记在册,发放产权证书1955本,工程管护效果明显提升。
二、制约农村水利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信号一:结构调整瞄向市场短板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还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买难”与“卖难”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体现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关键就是要做好小麦品种的调整和品质的改善,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小麦在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主要是用于制作馒头、面条等主食。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面包、饼干、蛋糕等糕点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样是面食,做馒头需要的是中筋小麦,做面包需要强筋小麦,做饼干蛋糕则需要弱筋小麦。我国生产的小麦主要是中筋小麦,部分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需要进口来调剂。
今年4月公布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小麦调结构要“抓两头、带中间”。“抓两头”,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用于加工面包的优质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蛋糕的优质弱筋小麦。“带中间”,带动用于加工馒头、面条的中筋或中强筋小麦品质提升。
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小麦结构调整势头向好、成效显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强筋小麦面积比重达到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5%,一批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被广泛推广。
生产上的调整只是开端,由此带来小麦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创新等,更进一步推进了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在河南省延津县,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已成为该县品牌产业,全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一半,围绕小麦产业链发展起来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9家。山东省梁山县万众种植业合作社创造的“三产融入一产、服务二产”的优质小麦产业化模式,解决了优质小麦贸易(三产)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为二产(食品工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一产)提供了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产品市场。小麦市场的改革信号,从夏粮生产中强烈地释放出来,更深刻地影响到了全产业的发展。
信号二:绿色技术模式支撑高产高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是内涵。今年的金色麦浪渗透着浓浓绿意。
纵观1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情况,“十二连增”让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粗放经营、大水大肥、农药不合理施用等现象较为突出,既浪费农业资源,污染环境,抬高生产成本,又影响了农产品品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区别于过去“唯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技术模式,分析今年各地夏粮生产的特点,“成本”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凸显。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时的“五节”技术得到普遍利用,集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生产工序为一体的播种机以及集成收割、秸秆打捆为一体的新式收割机让耕种收机械越来越省工高效,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推广使用也大大提高了小麦病虫害防控的效率。这些措施都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正是这些绿色技术模式支撑着夏粮高产高效的实现。
绿色技术模式不仅能“降成本”,还能“提单产”“提产能”。一面是藏粮于技“提单产”。山东省齐河县8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578.6公斤,最高单产788.9公斤,再次创造全国大面积小麦单产新纪录。支撑齐河纪录的正是“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一面是藏粮于地“提产能”。安徽省颍上县大面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识深刻,正逐步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颍上县60万亩“稻茬麦”摆脱涝渍困扰,土地平整机械作业效率提高、土壤墒情更好控制,用种、用肥、用水量下降,每亩增产在100公斤以上。
透过夏粮生产,我们看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尽快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这既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
信号三:新型经营主体改革担纲地位凸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人。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明显地发挥出改革生力军的作用,这是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出的一大趋势。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山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体,坚持因地制宜,林草结合,推进全县“四荒”绿化步伐,在土层较厚的山区可适当发展仁用杏、核桃、枣等生态经济林。在土层较薄的山区发展油松、侧柏和灌木防护林,结合移民工程,对边远后山地区,不足20人长住人口的村庄,实行生态移民,实施全面封育,封山育林5000hm2;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对山区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采取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的措施,在留足粮田的基础上对16°以上的坡耕地及土层较薄的16°以下坡耕地,规划造林面积1334hm2。平原绿化体系建设以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为主体,以三级农田林网骨架总布局,以108国道、208国道、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以及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为一级骨架网格,以县、乡公路、乡村道路为二级骨架,田间路渠为三级骨架,进行全面绿化。一级骨架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108国道、208国道沿线每侧绿化宽度120m,其中20m内侧范围作为永久性绿化带,突出生态景观,外侧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等绿色产业。二级骨架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县、乡道路以每侧2行~3行高大乔木树种为内容建设。三级骨架,以每年更新改造农田林网3333hm2的速度持续进行。目前,全县农田林网控制总面积达到2.67万hm2、总株数保持在1300万株,林木蓄积达到160万m3。
《规划》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一年以来,中原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
1.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落地。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规划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中原经济区的最大亮点和龙头。2013年起实验区的专项规划编制、枢纽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政策争取等工作正在推进。河南省出台了“两级三层”管理体制,实行与省直部门直通车制度,郑州机场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市区和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获批复,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最终将建设成以货运为主的航空货运中心。引进富士康等企业,是盘活航空港区的关键一步,生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端产品,通过网上交易发往各地,为中高端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2.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河南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瓶颈制约,虽然地处中原但不靠海和长江,开放成本较高,处于劣势地位。河南提出建设举省开放体制,引进了俄罗斯空桥、联邦快递、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按照规划,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出口额达到2000亿美元,将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3.初步探索出四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一直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煤电铝、煤化工、水泥、建材等上游产业比重较大,下游产业比重过小,所以河南经济受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河南整体经济增速比较高;经济形势差的时候,对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需求降低,河南的经济增速就比较低。所以河南提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一个载体是指产业集聚区,三个体系是指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使中原经济区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规划》,中原经济区将探索建立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联动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规划》明确了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等一批城际铁路,以及郑州-徐州、商丘-合肥-杭州、郑州-万州、郑州-济南、郑州-太原、郑州-合肥等一批快速铁路通道项目。最终目的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京广、陇海等十字型铁路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郑州-周口-合肥的铁路前期建设工作正在进行,郑州-万州的铁路将投入建设,建设米字型铁路,完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
基于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低、产业结构层次低、而农业地位突出的特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这三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发展提高工业支撑能力和服务业水平,并随着农民向城市转移,带动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下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安全目标完全是一致的。如果看到城镇化、工业化占地,就认为威胁到粮食安全,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般来说,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的地方粮食安全反而最有保障。所以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就是三化协调,走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让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耕地、粮食安全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一致的路子。河南省这一年的发展证明,它们确实是相互促进的。2013年河南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比较迅速,建设了一些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三化协调先行区,吸引农民持续稳定而非候鸟式的转移,进城后原有的宅基地可以逐渐流转,农业规模化才能推进,也为农村土地的复耕创造条件。
“三化”协调发展必须以城镇化为引领。服务业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低。要发展服务业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河南省工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结构调整升级难度比较大,原因就在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教育、科技、文化投入产出率低,难以形成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进城后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投入。河南正在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工程,这三项工程目的是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河南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抓好新型城镇化会使河南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在城镇化问题上,河南省进行了大型的新型城镇化调研,出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即将制定出台河南省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三山一滩”扶贫开发规划,提出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一个总体来推进。
先行先试政策及效果
城乡二元的土地政策、户籍制度、产业结构等,严重制约新型城镇化,阻滞“三化”协调发展。
1.真正落实土地“双挂钩”政策。土地的“双挂钩”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是河南省在保证不突破耕地红线、不减少粮食生产基础上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打破土地瓶颈制约。2011年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大约需要60万亩用地指标,但实际获批的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土地整治特别是宅基地复耕大有可为。实行“人地挂钩”试点政策,通过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对于实现富民强省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人担心,郑州、洛阳这些大城市周边占的都是好地,而偏远的农村复耕的山坡地、滩地质量远不如郑州周边,这是个事实,并且新复耕的耕地地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怎样解决占补平衡中地力下降这个问题呢?目前河南集中力量搞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计划将几千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这样一来,虽然农村复耕的耕地质量低于城市郊区被占的好地,就这两块地比较粮食生产能力有可能下降,但通过把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标准粮田,增加的粮食生产能力要远远大于城市占地和农村复耕地之间的粮食产能差,完全能够抵消耕地占补平衡导致的产能下降。过去一年中,河南新增900万亩高标准粮田,粮食产量达到1142.74亿斤,实现十年增。这一事实说明,只要抓住高标准粮田建设这个关键,完全能够在占补平衡的同时提高耕地的整体产能。所以,在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上要坚持系统思维,避免形而上学,积极满足工业化城市化用地,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复耕,大力改进中低产田,努力实现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双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建设用地规划同步制定土地整治复耕规划,调动各方面节约用地、复耕土地、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把城乡耕地增减挂钩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2.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社保、住房、教育体制。切实解决农民在城镇的户籍、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创造条件使他们愿意转让农村的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权。
中央和河南省均提出,下一步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农民进城后,第一是户籍制度要改革,中小城市户口要赶快放开,尽快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第二,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教育牵动、住房牵动,改变三农投资“撒胡椒面”的做法,加大力度建设面向农民工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通过住房、教育拉动农民进城,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农村权益有保障,能流转。
当然城镇化不能搞运动,不能搞大轰大嗡,大干快上,不能强迫农民上楼,要尊重规律,科学推进,以免形成严重的城市病。对于政府而言,要允许、引导、帮助农民逐收入而居,给予农民自由迁徙居住的权利,积极提供跟踪服务,解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户口、住房、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同时,严格控制农村新增宅基地,避免在农村形成新的“空巢”和“准空巢”。
后续建设观念要突破
1.警惕城镇化中的小农意识。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最大的争议在于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怎么走。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搞城镇化不行,走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道路,还是走中心城市带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这是要害问题。
河南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农本、村本思想根深蒂固,封闭保守,安土重迁,强调产业下乡,忽视农民进城,即使转移也要就地就近。发展工业要在农村就地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工业高度分散。搞城镇化要以小城镇为重点,“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缺乏规模效益、聚集效益。
一般来说,大城市作为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城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所以只发展小城镇,非农产业太分散、成本高、发展慢,达不到产业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小必要规模,难以争取到更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想让6000万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是不现实的,河南农民户均耕地只有5亩左右,如果农民不进城、不减少,在农村根本不可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靠政府投入财政将不堪负担。在村本思想影响下展开的产业下乡、教育下乡、文化下乡、工业下乡、商业下乡、村村通项目,投入巨大效果较差,升级很难。所以还得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辖市周边发展有特色产业镇,不要再搞撒胡椒面式的城镇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心城市带动、做大做强郑州,难以解决城市病问题,所以应该让农民在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居住。这种观点对城市病缺乏科学认识。城市病产生的原因不是进城的人多了,而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落后于民众对城市化的需求。要破除对“城市病”的过度恐惧,树立通过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可以防治“城市病”的观念,用改革开放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不宜用阻碍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首先还得解放思想。
2. 通过改革建立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河南在结构调整、发展质量、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本在于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49-02
早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业现代化的相对发展较为缓慢。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张、农业资源不断趋紧、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1]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兵团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兵团农场经营制度[2~3]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 —1987 年,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职工家庭庭院经济和开发性家庭农场。此阶段改变农业“大锅饭”的生产模式,职工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滞后,求大于供,农产品实现统购统销,促进了农业大发展。第二阶段,1988 —1992 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农场内部签订承包合同,农场内部也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此阶段农场与职工签订了承包土地合同,每位职工不少于30亩地身份地,生产工具(农机具、牲畜等)国有,统一调配,农场为发展农业,大力改善农机装置,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三阶段,1993—2000 年,推行了职工生产经营“两费自理”将生产工具(农机具、牲畜等)作价归户的产权改革,改变了以往“农场出钱、职工种地,职工负盈不负亏”的局面。此阶段因土地经营实施了“两费自理”和生产工具作价归农户,职工为降低经营成本,对土地的投入下降,农机装置的更新与换代步伐减慢,农业处在一个发展的停滞或缓慢期,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四阶段,2001—2005 年,兵团就农场生产经营制度出台了“1+3”文件,重点是进一步调动职工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实行土地长期固定、职工自主经营、加强农场服务和改革分配制度,核心是扩大基层民主和职工经营自。此阶段因土地实施长期固定,土地开始流转,大量土地从农业技术经验不足,无生产资金的职工手中,转向有技术、资金和懂管理的职工流转,农机装置的更新换代加快,农业新技术与新装备不断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五阶段,从 2006 年开始,在第五阶段的基础上,实行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产品订单收购、农资集中采供”。此阶段各种农业新技术不断应用,农作物产物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实现了订单收购,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农资集中采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职工农业产品收入不断增加,职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充足,有能力的职工通过土地流转,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各种新型农机装置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场中不断涌现出种植大户,土地面积均在500亩以上,对实现大宗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现代化逐步形成。
二、土地规模经营对兵团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解决劳力密集型产业用工匮乏问题。随着,大量土地流转,集中到少部分有技术、懂管理的职工手中经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工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大量农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工人,同时提高了职工的收入,在当前兵团土地面积不断缩小的前提下,但大宗农作物,特别是棉花保持稳定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棉花总产单产稳居全国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后,土地经营者积极性不断提高,购买各类各型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能力也大为提升,且愿意筹集资金、加强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大马力拖拉机、精量播种机、激光平地机、采棉机等遍布各农场。截至2012年10月兵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1%,“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示范地位,已率先完成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目标”。
3.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土地规模经营后,经营者更注农业技术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益,如测土施肥、膜下滴灌、选用良种等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产出率,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4.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将原来的小块变大片,清除了田埂,渠道、道路等,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应土地规模化经营减少了农机具作业空运行时间,减少了水量的蒸发,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5.土地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后,经营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加具体,需求更加强烈。在规模经营主体的驱动下,棉花生产的耕种收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机作业服务企业,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不断出现,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农业社会化服务迅速得到发展与壮大。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稳定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确保兵团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并在稳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将剩余的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引导和鼓励职工自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一是明晰职工的土地权益。通过合同明确职工规模化经营土地的责权,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与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中心,健全各项管理与服务相关制度。明确土地流转政策,依据农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监管和土地用途监管,防止土地向非农业产化的流转。三是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土地流转上要正确引导,让职工自愿流转,防止强迫、脱离实际人为加快流转。引导和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者与职工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推广实物计租结算、市场动态租金变动、土地入股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稳定土地流转政策,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支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灌溉排水、土地平整、道路整治、电力配套、防护林等工程建设,使其具备规模生产条件。团场要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体现支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导向,要建立土地流转农业项目优先制度,农场土地平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尽可能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结合,优先且重点安排项目资金支持,全力保障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条件。
3.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团场要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加大农机的更新换代,做好农机的监理与服务工作。针对农业生产中薄弱环节和新型农业机械,团场加大引进示范的力度,把成熟的机型推广应用到生产中,不断提高机械作业水平。利用好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当提高大型农机具,如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联合整地机、甜菜收获机、蕃茄收获机等大型机械的补贴标准。每年新增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土地规模化经营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4.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保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型能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保障土地的产出率,要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发展统防统治、机械化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团场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对规模经营主体领办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等专业合作社,在开办运营、技术培训、场地设备、水电暖等方面予以扶持,在用油、用药、机械设备等方面给予补贴,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5.加大金融贷款、保险、补贴、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用于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作业等费用。团场要主动跟金融业沟通,解决种植大户的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是加大金融机构对种植大户资金信贷力度。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方式,规模经营主体的应收账款和农副产品的订单等权利,以及大型机械设备使用权、房屋、厂房、汽车等财产均可探索抵(质)押的方式,使经营者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二是加大金融保险支持。规范规模经营主体的准入标准和条件,推广各类法人规模经营主体,提高金融支持规模经营的可行性。把规模经营的农副产品以及种子生产、大型农机具等纳入中央财政保险补贴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总量,并探索建立职工按不同费率缴纳保费、保险公司分级承保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三是增加对规模经营主体的直接补贴。在现有补贴种类基础上,新增补贴向土地规模经营者倾斜,按照土地经营面积、产出量和商品量分等进行补贴,直接补贴种植大户。
参考文献:
[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42-01
1 耕地质量现状
1.1 基本情况
永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幅员面积1 575.68 km2,辖1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2011年,全区总人口112.3万人,农村居民76.5万人;确权面积为67 426.6 hm2,其中田50 274.9 hm2、土17 153.2 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880.4 m2。
1.2 耕地质量等级
2008年全区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结果:一级耕地5 087.9 hm2、二级耕地22 891.7 hm2、三级耕地24 664.9 hm2、四级耕地8 825.9 hm2、五级耕地3 098.9 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7.9%、35.4%、38.2%、13.7%和4.8%,以二、三等级中上等肥力耕地为主,占73.6%,全区耕地地力水平总体上仍比较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基本要求。
1.3 土壤肥力现状
全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1.2 g/kg,稍显欠缺。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96.0 mg/kg,有效氮素比较缺乏。全区耕地土壤pH值平均为5.9,酸化严重。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7.3 mg/kg,极度缺磷。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97.0 mg/kg,严重缺钾。
1.4 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
交换性钙平均值为11.4 cmoL/L,含量比较丰富。交换性镁平均值为2.6 cmoL/L,含量比较丰富。有效铜平均值为2.2 mg/kg,比较丰富;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2.9 mg/kg,比较丰富;有效铁含量平均值为109.1 mg/kg,较为丰富;有效锰含量平均值为57.3 mg/kg,较为丰富。
1.5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有效铅平均值为4.31 mg/kg,低于地壳岩层中铅含量丰度16.0 mg/kg标准。有效镉平均值为0.12 mg/kg,低于国家设定的0.2 mg/kg含量指标限定值。其他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目前对全区耕地土壤中汞、砷、镍、铬等其他有害重金属元素未能检出。
2 耕地质量管理现状
2.1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管护
在南、中、北方向建立3个长期耕地地力监测点,定期开展耕地质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监测、农业生产环境背景值监测、新增耕地质量监测,确保新增耕地质量。
2.2 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先后启动了实施长江防护林、城乡森林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将>25°不宜农耕的旱坡瘠薄地一律退耕还林、还草,已累计造林14 460.6 hm2,2011年全区森林面积达到32 683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缓解了耕地水土流失程度。据环保评估,每年减少泥沙流失55万t,降低了水土流失量26.2%,提高土地水分涵养量2.1个百分点。
2.3 大力实施国土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
全区已改造中低产田68 934 hm2、薄坡地3 668.5 hm2,同时整合国土整治、农村宅基地置换、农综开发、高标准粮田、粮食基础能力、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加强中低产田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渠系修缮、客土增厚等,改善农田水气条件,排湿降毒,降低重金属有效活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大气温室效应积聚、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壤性能恶化程度加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三废”排染量剧增,导致温室效益积聚,年平均气温较20世纪上升了0.3~0.5 ℃,且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低温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和冰雹等极端气候现象时有发生,对土壤质量有加重危害趋势,而且破坏性极强。据水文观测测算,全区耕地每年流失土壤达210万t,被各河流带走悬移质95万t、推移质20万t和泥沙95万t,水土流失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农业生产土壤及环境严重恶化。
3.2 土壤酸化、耕地肥力和耕性降低
据统计分析,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从2005年(测土施肥前)的476.6 kg/hm2提高到2008年的569.6 kg/hm2,3年间增加93.0 kg/hm2,每1 kg化肥的报酬产量从14.7 kg下降到12.7 kg,降低2.0 kg。土壤酸化程度提高9.2%,酸化现象趋向比较严重,全区酸性耕地土壤(pH值<5.5)面积达到43 445.1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67.3%,比1982年2 444.6 hm2,增加了17.8倍。
3.3 农药农膜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大量使用
农药农膜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残留并逐年富集,2008年年报统计表明,全区农药施用量为2 377 t、农膜1 993 t,同比2007年增长4%、15%,折合耕地农药使用量高达48 kg/hm2、农膜39.75 kg/hm2。
4 对策
4.1 切实加强耕地管理
有土斯有粮。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切实加强耕地管理和基本农田保护,严禁乱占侵用、私挖滥采等破坏耕地的不法行为[1-4];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持“耕地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原则,在一定时期保持足够数量的耕地资源,以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4.2 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
全区耕地资源垦殖程度已高达45.6%,基本无后备资源,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详规,建立有计划用地的管理制度,尽量利用荒山、荒地、荒坡、空闲地等,不占或少占用耕地,坚决杜绝耕地资源浪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4.3 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严格肥料、农药、生物制剂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禁用剧毒高残农药,削减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投入,降低其在土壤和农产品中的残留。
5 参考文献
[1] 葛向东,彭补拙.长江三角洲地耕地质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以锡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