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重心的定义

初中物理重心的定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物理重心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物理重心的定义

篇1

一、教学目标的实质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依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起着统帅教学过程的作用,也起着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作用,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那么如何来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在“育主动发展的人”的教学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教材文本和学生状况的具体分析,按照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整体的设计。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有:

1.依据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根本,课堂教学的目标要具体分析学生原有知识学习的起点(前在状态)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潜在状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每节课的具体课时目标,目标必须要与学生的学力水平相匹配,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如果目标设定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课堂上困难重重,四处碰壁,即使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状态,这样的目标即使事先规划得再好,也是无果而终的,她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过低,课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把握或者是基本把握的,则课堂上学生即使不太努力、或者只要稍作努力,也可以把握课堂所有内容,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失去了努力的必要,久而久之,就会对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产生怀疑,从而对课堂学习感到可有可无,更谈不上课堂的高效率。

2.依据课题

同一学科,不同的课题,其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侧重。因为不同的课题,其知识及能力的构成方式不同,学生在探究这些知识时,需要投入的思维方式的重点不同,所以应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趋向,侧重在三个维度的某些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以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目标的教学实施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确立正确的师生观,改变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传统师生观的影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把自己的知识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强塞给学生;学生则无论原有的学力及兴趣爱好如何,都必须步调一致地按照教师的讲解去被动、机械地接受。新课程倡导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其作用是在教学目标的总框架要求下,通过课堂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研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获取、自主建构、自主发展,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只有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效应。 转贴于

2.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

物理知识是生动而多样的,这些知识在呈现给学生时,其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是简单而机械的。那种只靠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以陈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能让生动的知识变得死板、僵化,从而失去对学生应有的诱惑。其实,物理知识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有引人入胜的实验启发式、也有设计巧妙极具思考的问题引入、也可以把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物理内涵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回忆,引入新知。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只有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形成学习效果的质的飞跃。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4.与信息技术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正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不断重视。由于信息化具有是开放性、公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特征,所以她可以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下,可以发挥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作用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就意味着把信息技术作为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清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手段在那些方面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通过这些手段的应用,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形式来展示,减少学生在课堂思维上的障碍,提高课堂的效率。

篇2

按照人们接受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一般过程,笔者认为力学应该放在电学前面,也就是初二下学期开始学习是比较合适的,而电学应该放在力学之后。但力学的抽象性比电学更强,概念的逻辑性更让学生难以理解,因而很多学生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的物理学习时就已经是学得晕晕乎乎,很多学生因而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课成为了很多学生的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让许多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失败的教学对象。这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都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那么,初中物理老师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在此算是抛砖引玉,举例说明我在多年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在刚开始学习力学时,教师首先就要提出“力”的概念,而教材给山的定义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定义中的“作用”一词首先让学生不明白,什么是“作用”?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比较抽象,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形象的事物来代替这个抽象的概念。上课时可以用两只气球,让它们互相挤压,产生明显的形变。同时用一只皮球撞击地面或是墙面,观察皮球的运动变化。从两个角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用”,让学生看得见。而看见的目的就是用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补充抽象思维的不足,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对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同时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有利于理解力学概念中的逻辑联系。

例如,在重力这一节,有一道问题是讲跳高运动员用“跨越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三种姿势跳过横杆,强调三种姿势起跳,人的重心升高高度几乎一样,而采取哪种方式能够跳过的横杆最高?要解答这道问题,就要弄清楚初中物理“重心”的概念。教材中的定义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这又是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什么是“等效作用点”,在教学中,首先要说明重心是一个点,是一个等效的点,换句话说本身是不存在的,是人为规定的,规定的目的就是能够把一个大的物件理解成一个小点,便于以后学习中理解有关的计算。只有学生理解了“重心”这个点本身在物体上就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为了方便学习和计算,人为规定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重心有时在物体上,有时在物体外,才能理解“背越式”跳高时,人的重心始终比横杆低,而人却可以整体越过横杆这个问题。重心的学习过程,实质是把一个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成了一个点,就如同把光用光线描绘出来一样,把一个不易描述的东西具体化为一个容易理解和感知的事物,这在物理学中有很多事例。

再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节中概念就很多,比如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三类。但在具体区分时有时也不是那么容易,有这样一道问题:用铅笔刀削铅笔,问这时的摩擦是滚动摩擦还是滑动摩擦?从滑动和

转贴于

滚动的概念上是很难区分这个问题的,那么在教学中怎么让学生们理解这是滑动摩擦而不是滚动摩擦呢?笔者就用另一个事例来说明,在教学中,我就用铅笔分别在我的手掌上滚动和在铅笔刀中转动,让学生看到这两个场景后,自己去体会它们有什么区别,然后再明确它们的区别在于滚动摩擦时一个物体不仅在转动,关键是相对于另一物体接触面的位置,明显发生了改变。例如铅笔在手掌上转动,其在手掌面的位置也明显地发生了变化,而铅笔在铅笔刀中转动,位置与铅笔刀没有明显改变。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它们的区别,并可以以此类推,比如自行车的刹车皮和钢圈之间的摩擦,就属于滑动摩擦。这里,笔者通过直观的实验,使学生在思维中首先看到一个形象的事物,能够区分不同面的转动情况从而理解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不同点,然后举一反三,培养知识解答能力。

篇3

在进行“重力”教学时,一般首先会明确: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这是教材给重力下的定义.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多会介绍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等等.这些内容确实应该让学生引起重视,但这些内容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一般来说,在重心概念的理解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隐蔽”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材对重心的表述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而高中物理教材对重心的表述则有所不同: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粗看起来这两种表述好像区别不大,但如果反复推敲一下,就能发现这两种说法不尽相同.而如果不在此解决问题,可能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一些麻烦.麻烦何在?请看下题:

题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物体上

D.用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上题虽然不难,但学生总是有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初中教材对重心定义的影响;但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能够对高中教材中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只看到了“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那重力当然一定作用在物体上.但是,重心并不是重力真正的作用点,它只是一个等效点――“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毫无疑问,重心并不具有“物质性”, 只是一个等效替代的点一一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重心并不存在.如果对重心概念的理解能够达到这种程度,“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就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

可能有一些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直接举出很多重心不在物体上的例子,如篮球、足球、高压锅、空油罐、铁盒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得出重心不在物体上的事实,最终得到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这样处理的结果,可能在面对上述类似题目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养成学习物理概念的良好习惯却没有什么好处.对“重心”概念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一个良好机会.

2在弹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规律本质的习惯和能力

根据教材安排,在进行弹力教学时,会有“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实验得到弹簧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其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都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对该实验做进一步的发掘,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和学生一起探究该问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这个(指着实验过程中悬挂着的)被拉伸了的弹簧长度要比弹簧的原长长,这个伸长量到底来自于哪里呢?

学生:弹簧伸长了.

教师:是什么地方伸长了?还是弹簧“长长了”一截?

学生:就是弹簧伸长了;没有“长长”.

教师:那到底是哪儿伸长了?

学生:怎么说啊……

教师:你们是不是想说弹簧的每一部分都伸长了一点点?

学生:对、对、对.

教师:不错,是这么回事.照这么说的话,整个弹簧伸长 时,半截弹簧的伸长量应该是Δx/2.

学生:那当然.

教师:那如果我将这个弹簧剪掉一半,剩下的半截弹簧劲度系数有无变化呢?

学生(几乎所有):没有变化.

教师:大家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要结合劲度系数所反映的物理意义来思考.

学生(少数):有变化,变为二倍!

教师:能解释一下吗?

学生:在相同的弹力下,半截弹簧的伸长量只有原来整个弹簧伸长量的一半了.k=F/x,x变为原来的一半,劲度系数变为两倍.

学生(大多数):有道理.

教师: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说得非常准确.那如果截掉2/3留下1/3呢,剩下的弹簧劲度系数又应该为多少?

学生:变为原来的三倍.

教师:如果剩下1/n呢?

学生:n倍.

教师:原来弹簧劲度系数与长度有关的本质是在这里.其实大家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在课下去探究,如果将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串联起来,总的劲度系数又应该是多少.如果将n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3、…、kn的弹簧串联起来,那总的劲度系数又应该是多少?

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探索,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本质.

其实,上面这些问题都很基础,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却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我以为,如果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基本问题,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能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如果直接将某些结论硬“塞”给学生,不让他们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其效果就会相差甚远.而一旦让他们活动起来,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后来在一次小测验上我出了下面这道题.

题下列对重力、弹力的相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短有关

D.弹簧的弹性限度与长短有关

结果,两个进行对照的班级差距明显.这充分说明,在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是相当重要的.

3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细致观察、积极有效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摩擦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学生都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也体会过它的作用.在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时,学生开始都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就会越来越讨厌摩擦力,越来越怕摩擦力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摩擦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因此,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历来都很重视.对于“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出“相对”、“趋势”等关键字眼的重要性,这都没有问题.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好像也说不太清楚.

其实,这是个观察与思考的问题.观察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应一种能力――观察能力.要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观察并不容易.思考则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对应着思维能力,它对思考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错误的以为观察就是大致的看一下,思考就是肤浅的想一下,结果就会很麻烦.更可怕的是,一旦养成了错误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之后就会发现,观察总是不全,思考总是不对.而当“感觉”经常与“事实”发生冲突时,人们就会慢慢的出现消极抵制的情绪.考虑到这些,在每次摩擦力教学时,我针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会设计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在水平桌面上以“较快”的速度抽出压有物体的纸带,观察物体的运动,判断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体会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

篇4

1 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性教学,对教学的方式和观念进行了调整,教学的模式和计划有了巨大的改变。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导图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笔记方法也是思维工具,通过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思考,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帮助学生以清晰的头脑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学生要归纳知识点关键词,将知识点与图片、颜色等结合,提炼知识的核心内容,添加到思维导图中。学生经过仔细的思考才能完成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与教学的质量。思维导图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关键知识提炼,还要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根据思维方式将知识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不同阶段的物理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复习。

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思考模式呈现出放射性的特点,确定主题后向四周发散。思维导图以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生动的反映出物理知识,促进学生进行放射性的思考,学生将图像、想象与逻辑、语言相互联系,在思维中分析出主干内容,最终形成以主干为核心,枝干清晰、内容互相联系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将物理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通过层次化的构架图表现出来,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物理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

思维导图要求提炼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核心进行思维的发散,每一个支系单独阐述知识点,且向外延伸更多的内容。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存在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特点,且知识相互联系。思维导图能够将零碎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从而形成连贯的知识整体,思维导图还可以将整体知识细化成不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结合图片文字等形式,根据物理知识内容构建框架结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记忆的能力以及思维模式,制作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心理发展情况,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独立思考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工具和记忆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实现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目的。

3.1 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中,把握好思维导图的切入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核心内容。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考要求较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核心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核心进行发散思维的拓展,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思维导图,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学习《力》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中心关键词“力学”,以“力学”为核心,分析它的概念,重力、重心的概念以及性质,围绕力学进行示意图的绘制,且根据力学的相互作用,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在此基础上,要将力学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进行发散和拓展,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出对应的知识,比如力的作用点、方向和相互作用等,在思维导图中进行知识点的发散。围绕核心关键词进行延伸,制作物理教学中《力》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3.2 教师要强化实践性教学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案;其次,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的验证,确认实验的可行性;最后,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重力与重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学生进行关键词的设定,确立“重力”、“弹力”、“摩擦力”为主题,根据三种力的概念、性质以及作用进行分析,围绕主题进行延伸,将每个知识点都列在结构图中,帮助学生大脑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以及创造能力。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探索实验的开展,首先学生设定好实验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确认实验的可行性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

3.3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记忆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复习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和不足,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复习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确定已学知识的关键词,围绕主题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将零碎的、复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形成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够对知识进行分布和归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复习压强和浮力内容时,教师与学生进行核心关键词的讨论,确定“质量和密度”为主题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以质量与密度为分支,随后分别对两个关键词的性质、定义等进行延伸,最后形成完善的思维结构图。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已经对该章节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 结束语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实践教学,教师要明确物理教学的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实现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二、课下作业设计生活问题

物理毕竟属于理科,对于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外作业上。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一一检查,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能理解,较多的还是采用课下作业的形式。另外,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需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但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度、高强度。最为稳妥的课外作业设计还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外作业。例如在《平面镜成象》这一课中,学生对镜子中的自己应该十分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面较大的镜子、一面较小的镜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样能照到全身,而且还要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由此引申,倘若镜子不是平面的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以指导学生参照课外阅读进行分析。

篇6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所有基本概念的定义、定律和公式的建立、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等都离不开实验。为此,沪科版教材增大了实验的比重,把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实验真正落到实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教材每个实验外,还特别注重沪科版教材中对实验教学进行二次开发。本文就如何利用对实验教材二次开发、培养学生能力从五个方面加以浅析:

一、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l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从八年级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例如我在上第一节《走进神奇》时,“在生活中的神奇”这小节中说到圆珠笔芯的发明,设计了学生实验:探究圆珠笔油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用圆珠笔书写为什么会如此流畅?我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圆珠笔(每桌两支:一支有滚珠,另一支无滚珠,实验前不告诉学生),让学生写“走进神奇”四个字,写完后请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感受,通过这样两组实验对比,让他们直观的领略到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这节课中我还增添了演示实验“冷水煮沸水”,先告诉学生“我要表演一个魔术了”,然后再完成实验,学生一定觉得很神奇,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真现,此时全班学生因为好奇被实验现象深深吸引,学生趣味盎然。

二、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疑心”,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

首先我在备课时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设计好每一个实验教学,给学生创设“猜想”的情境,让学生质疑。例如在上“从水之旅谈起”时,我先用实验演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白气遇冷钢勺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先以实验情景作铺垫,再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我在课堂内及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地创造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我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过程。

三、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或者主动的实验探索,把感知的直观材料在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分析、概括形成概念,获得规律。使学生从“学会”转移到“会学”,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空气有力量”这一节时为了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先演示乒乓球不会落下来实验,再提出几个“神奇的现象”,让学生思考是真是假:瓶子破了不漏水?吸气吸大了气球?水竞然从低处往高处流?皮管的水怎么不会流出来?

然后让学生用提供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带着极大的疑问,在主动积极的状态进行探究。实验后,先请学生分析看到实验现象的成因,然后教师分析小结,使大气压强的概念呼之欲出,再让学生计算充满我们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通过实验和计算相结合,最后深刻地把大气压强的概念揭示出来。

四、通过物理实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阶段复习课上合理设计一些与前面不重复的有趣的综合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复习了旧知识,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授完力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几种力、二力平衡等内容后进行复习时,我安排了小实验“巧找重心”,课上我先让学生用自带的器材做这个实验,然后再演示这个实验的做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出重心的位置?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尝试:如何只用一个手指就能顶起这块木板?通过这个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实验方法,而且使学生复习巩固了受力分析的方法,重力的方向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还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感受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五、通过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篇7

很多学生在初中养成了背知识的习惯,到了高中总想让老师把知识归纳出来,分成几类,以便死记硬背,自己却不去思考,不去推导.可想而知,这样掌握的知识点是多么不扎实,成绩肯定不理想.这时学生就会抱怨,“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也学不会,物理真难啊!”其实这是学习方法的误区.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要注重理解概念,从物理意义入手,理解其本质,掌握各定律、定理的适用条件.只有理解了,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而一些学生死记硬背定理公式,记住的是死知识,难以灵活运用.比如由学习万有引力引出的计算题,好多学生反应无从入手,不知道选哪个公式,往往是张冠李戴,把问题弄错.其实只要理解了物理意义,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入手,选择好向心力公式,有时再加上几个条件,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再如电磁学里面,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多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把握得不是很好,但只要理解了这些概念的物理意义,类比重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高度、高度差、重力势能等较熟悉的概念,就很容易理清电场各个概念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现在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好多题目都有长长的一段情境介绍.许多学生见到这么长的题干就发晕,不敢入手.其实这类题目只要读懂题意,构建合适的物理模型,解题的过程往往比较简单.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只有养成建立并利用物理模型的习惯,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例题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某同学身高1.8 m,质量80 kg,在某一次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时“加速距离”为0.5 m,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背越式)2.15 m高的横杆,试估算人的起跳速度v和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平均作用力.(g取10 m/s?)

建模可以把跳高过程分为起跳和腾空两个阶段.把该同学看成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把起跳过程等效成匀加速运动,腾空过程看成竖直上抛运动模型.

解析把跳高过程分为起跳和腾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心变化d=0.5 m.第二阶段重心上升高度h=1.25 m.

感悟实际问题模型化是高中阶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当遇到实际的运动问题时,要建立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熟知的物理模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类平抛运动模型等,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来处理.然而有的教师讲解习题时,总是先把题目读一遍,接着分析题意,然后再把图画到黑板上,有的还会把受力分析都画出来,最后要求学生列出方程,算出结果.这样,学生自己分析情境、建立模型的机会就被老师剥夺了,分析能力、建模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画图,自己分析,自己建立模型.要培养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物理情境进行归纳,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准确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

物理状态的连续变化发展定义为物理过程.过程对应某一段时间,状态对应物理过程中某个时刻,任何一个物理过程均有初末两个状态及无数个中间状态.物理过程分析包含两个方面:(1)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2)状态变化的发展趋势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的要点: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挖掘隐含条件. (2)画好示意图,描绘情景.(3)将复杂过程隔离为若干个不同阶段,明确每个阶段初末状态.对每个过程遵循的不同物理规律作深入的分析,分别做好模型归类. 物理这门学科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学习中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先理解.同时,讲课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思考、自己去推导物理过程,自己体会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以及由于运动引起的受力变化.

例如,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F,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怎么变化?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答错,多数同学的答案是逐渐变大.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看到运动状态改变后受力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受到静摩擦力,随F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物体运动后,摩擦力便成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再发生变化.学生没有分析清楚运动的过程,导致解题出错.这种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深入地思考,细细地分析整个物理过程,才能发现这些规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生只有长期地深入思考,碰到物理问题时,才能产生很强的直觉,才能形成准确分析物理情境的能力.

四、注意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训练

篇8

1.初、高中教材内容深度、覆盖面及表述方式和要求的悬殊,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一。

初中物理介绍物理量重点讲它的量度、定义,而对其物理意义讲解较少。整体来说,初中力学特点是内容浅、涉及面窄,介绍客观现象多,抽象概念少,介绍静态多而动态少。高中力学介绍的内容的特点是直观的少,抽象的多;静态的少,动态的多。特别是,高中物理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较高,注重应用,更注重过程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因此,难度较初中大,这是形成台阶的客观因素。

2.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维过渡比较困难,存在思维障碍。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中学生思维从初步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物理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初中物理学习内容基本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高中物理研究对象大多是理想模型,学生要会运用抽象思维获得物理知识,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多数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正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过渡,其中经验思维仍占优势,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具体经验材料,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演绎推导。而高中物理有相当严密的推理系统,始终强调抽象思维,学生的思维水平很难很快适应高中物理思维抽象程度的要求,故造成了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困难。

3.消极的心理暗示,造成了先入为主。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未进入高中前,被他人告知“高中物理难学”的学生占50%以上,这在“中”等生中尤为明显(比例达70%),而在“好”、“差”生中较少(比例分别为15%,22%)。可见在对高中物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畏惧感。这种先入为主的人为因素,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能否学好物理产生动摇,失去信心,给高中物理教学造成无形障碍。

4.对数学应用能力要求的提高也是形成台阶的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较多的是从定性来分析,而高中物理更注重定量分析,这就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的物理习题,以简单论理和算术法计算,辅之简单的代数计算,而高中过渡到以逻辑推理和代数法计算为主,并大量使用函数、矢量运算、图像等。由单一直线问题发展到平面,再加上分析、推理、计算三方面的综合应用,高一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例如在力学中要用到解直角三角形,虽然学生在初中学过,但要应用到力学中,大多数学生还是存在困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中物理学习存在障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减小台阶跨度,帮助学生跨越台阶。下面谈几点做法。

二、帮助学生跨上台阶的具体做法

1.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中时,要加强兴趣教育。加强直观教学是有效措施之一。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想象”、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例如,讲重心概念时,做“单指顶铅笔”实验;讲静摩擦力时,做“筷子提沙桶”实验;讲惯性时,做“皮球碰铅球”实验,等等。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

2.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为跨上台阶提供工具。

扎实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例如: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好受力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保证。因此要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基本技能。需要扎实规范地训练,帮助学生打好坚实基础,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比如:要掌握正确受力分析方法,应使学生养成按顺序分析、检查的习惯;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先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问题。图像问题,先要搞清物理意义。通过这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技能,为跨越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跨上台阶扫除障碍。

前面提到,高中物理学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思维的障碍。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现象中抽象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教给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的方法。高中物理更强调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理想化――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高一学生由于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差,使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遇到了困难。为了使学生掌握这种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第一,应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和模型的事实根据及过程,知道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如建立“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引入质点是为了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特征,而忽略物体具有大小这一次要因素。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做质点(大小可忽略),什么情况下不能看做质点。第二,应使学生学会把实际的物体或过程,在某些条件下看做是学过的模型或过程中的哪个模型或过程,这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师的诱导下是可以通过反复示范、反复训练逐渐提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可操之过急,应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篇9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

如力学中,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式,电学中有关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这些公式都能计算相对应的物理量,但不能只从数学角度理解这些公式。讲解这些公式,我的看法是可以复习初中的密度公式,因为学生对物体的密度有比较好的感性认识,这时再教物理量的定义方法一一比值法,学生就比较好接受。

2.只记结论,不注意物理过程

现举两道习题说明。

例一:足球以l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碰到墙壁经0.Is后以8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回来,求足球在与墙壁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刚进高一的同学在做这题时对0. Is的过程是理解不到位的,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Om/s,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8m/s,而少数知道-8m/s也是糊里糊涂对的。

例二: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例说法正确是的:[ ]

A.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

B.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C.加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

D.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零。

析;该题正确答案是A。在初学阶段,很容易选错。原因何在?老师引入加速度概念时,一般都要举出几个变速运动的例子,分析比较,最后强调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引入加速度。如果听课时注意这些就能弄清楚;之所以选错是忽略了引入过程。

3.只重视物理,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如质点和点电荷、重心、平动、转动、内能、理想气体等。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比如在讲机械运动的定义时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置的变化,而我们老师往往都简单带过,而不懂讲清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向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概念中一个物体是指什么?(研究对象)另一个物体又是指什么?(参照物)这样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入。

二、概念、规律形成过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物理认识结构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是实现概念、规律形成的核心环节。

根据这一原理,归纳出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为:1.物理问题的提出;2.科学方法的培养;3.实验设计能力;4.形成概念、建立规律;5.解决问题。以上过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

1.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见表1),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2.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上面框架示意图揭示了功与能的关系,从图中可知每个力做功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比如,动能变化要看总功,而重力势能变化看重力做功。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若只有重力做功和弹性力做功,而其他力不做功,则能量只在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变。

3.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它们互相影响,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篇10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成长历史,自己的思维方式,有着自身的学习阅历和表达方式,再加上自身的个性特点,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必定有一个认识过程。我根据学生们的平时喜好组建了六个情趣小组,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学生可以间跨两个小组,由学生自己推选出组长,使学生的情趣发展有协商性、促进性。六个情趣小组分别是:1家用电器小组;2日常安全用电小组;3摄影爱好小组;4简单车辆维修小组;5称量用具使用小组;6物理歇后语(农谚)知识搜集小组。前五个小组所探讨的知识几乎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知识,它们包含了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简单机械及内燃机等知识。再有物理歇后语知识搜集小组搜集的物理歇后知识加以情趣性的补充,使得日常物理教学富有情趣性。由兴趣小组成员为依托,带动周围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新知识、新问题,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想象、实践物理道理或规律,从而产生设想,并通过自身努力或学生间相互协作,产生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从而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情趣。随着暑假生活正式开始,暑假是学生们快乐的乐园,也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锻炼的大课堂。他们充分利用假期深入社会、走人生活,开展着自已小组的活动,使得物理教学走人生活这一活动并没有因放假而停止,而是使学生真正走人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在家电小组学生的带动与交流下,学生们基本做到了家里的电器自己会正确使用并做到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和维护。不但自己掌握了电学知识,家里的电器得以科学使用和保养,而且学生成为父母的得利帮手,给父母一种“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感觉。学生掌握了家用电器的简单故障排除及简单维修技巧,增加了学生们的自身技能,为学好物理知识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感受到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给人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在摄影小组同学带动与交流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光的强度,选取适当的采光量(调光圈),如何调焦及选取合适的曝光时间。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借用电教室两部凤凰相机练习,在小组长的提议下买了几盒胶卷。我教他们如何安装胶卷,如何过卷儿,如何使用相机,大伙儿活动的真开心。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同学们即摄下了美丽校园的倩影,又摄下了自己美好的校园生活,送张照片给同学又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体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在简单车辆维修小组同学带动与交流下。学生们基本上做到了小到螺丝型号的识别,大到了解车轴及轴承的构造,个别学生还能讲出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对自行车的简单维修技能都已经掌握,诸如补带、换带、换车轴、换脚蹬等都能做到。几名学生自发成立了义务服务维修小组,利用放学时间义务为师生修理自行车,对此项活动受到学校政教处及校领导的好评和表扬。.

篇11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从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而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必要的细化的准备工作。如对初中物理概念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类,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按认识要求的高低分类;根据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要求,整理出必备的基础性的重要物理概念;根据不同物理概念的特点,初步拟定不同教学方法;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整理出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并制定相应对策等等。

一、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例如讲磨擦起电这一课,当教师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走进课堂,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磨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促使他继续了解磨擦起电的原因。又如做电路实验,切忌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连接线路,坐在稍后的学生什么也看不见。要讲究示教板的大型化,鲜明化,这方面多费点精力是大有效益的。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二、抽象概括思维形成物理概念

获得建立概念的感性认识或相关知识以后,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物理概念。不同的概念,它们引入和建立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在中学阶段建立物理概念主要是从感性材料中抽象出物理概念,也包括其它几种方法。

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法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此法要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因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一般不是很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故选择感性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此法是建立概念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的过程。如前面介绍的建立力的概念,如果能顺利地由人、书、马以及桶、桌、车抽象出物体的概念;能由提、压、拉抽象出作用的概念,那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的建立,就是水到渠成了。用实验法测定物理量形成物理概念。如悬挂法测重心;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插针法测折射率,等等。此种方法是在研究物理问题的产生和应用时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法,使用仪器的具体方法,实验具体操作的方法等。用理想化模型法建立物理概念。这是抽象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理想化、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物理过程理想化所建立起的模型,如质点、刚体、理想气体、纯电阻等属于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光滑平面、绝热容器、匀强电场、无限长导轨等等属于条件理想化模型;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光的直线传播、自由落体运动等等属于理想化过程。通过理想化的方法建立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

三、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应注意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有层次性的。

根据认识论的理论我们知道:万物之理是多层次的,人们认识真理应是螺旋型提高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这一点,对某些物理概念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它,明确每一步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总的学习目标。如对力的认识,就要分几个层次去逐步认识它,第一步,对力的初步概念的认识,即认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第二步,对力的三要素和力作用效果的认识,即认识到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和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且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均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对不同性质的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弹力等)按力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划分,如重力、下滑力、摩擦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推力、拉力等等;第三步,从力和运动的关系上进一步对力加以认识,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认识平衡力的概念。第四步,从功、能角度去认识力,即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后,可产生累积效应,对物体做功,进一步引起能量的变化。最后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力这概念。又如电压的概念,初中只要学生认识到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即可,而高中才使学生理解电压就是电势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19-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而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篇13

一、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还有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将电池盒、开关、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它放在讲台上,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老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