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

篇1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浅层稠油油田自身持续发展的不足

由于该油田经26年的开发建设后,生产作业环境变的异常恶劣:井点多、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面临着报废及淘汰风险,可利用价值较低,油藏因其自身物性差,不具备低成本高效开采条件,导致生产操作成本逐年上升,造成油田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产量下降使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浅层稠油生产方式主要为高温高压蒸汽驱油开采,由于稠油产量持续快速下降,高温高压蒸汽量并没有减少,使注采比下降,稠油吨油生产运行成本不断上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三)“以产量为主”的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属企业,由于稠油原油产量不断下降,油田生产效益持续下滑,企业生存压力突显。为了提高稠油原油产量,在紧紧围绕如何完成稠油计划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采取“上产会战”的方式完成计划产量,吨油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且控制困难。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方法,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设计规划制定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路。将一体化管理理念及方法融入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企业管理完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从而为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目标

1、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完成原油计划产量是每个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油田实际开发现状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制定科学细致的上产措施,保证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2、实现生产成本节约

要细分成本构成,对下达的吨油操作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实施预算管理、指标分解管理,各项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原油产量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全面核算经济成本与作业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稠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节约。

 

3、健全管理制度流程

建立和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健全质量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各类管理体系。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层次分明,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实现程序化工作和程序化管理。

 

4、建立全员考核体系

构建了层次分明、执行有效地考核监督机制,决策与管理层、技术层、生产层的领导签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对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分解到班组,实现全员考核。

(三)管理模式

建立生产经营“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前评估是对稠油开发方案、技术改造、科研等项目在实施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评估;中反馈是通过生产中过程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后评价是实施完成的项目和生产措施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效果评价。以三个环节为基础,利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调工作,达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特征

协同性。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现生产与经营、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即:生产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创造一种协同工作环境,紧密联系,彼此协调。

 

关联性。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数据,对各个过程进行辨析,总结相互间的规律,找出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联,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

 

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推进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公司值班领导、机关各部门和生产、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构,按照将各个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协同运作,生产指令得到快速执行,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指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机构的工作模式是采用日生产碰头会、周例会制、月度生产经营例会的流程。

 

(二)整合制度标准

根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以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内控管理、培训管理、开发管理等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制度和标准,形成指导企业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准。

 

(三)建立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

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是通过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材料的统一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稠油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成本控制。对生产单位制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采取两个原则:一是对重点油区加大人力资源及资金投入,对低效油区合理优化管理;二是按照优先保障企业人员、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费用,合理控制材料、井下作业及用电费用,从而确保操作成本不突破预算目标。

 

(四)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各单位按照年初下达生产经营计划,以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成本定额指标的控制。具体执行措施有:一是实施成本的精细管理,将成本构成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基层班组、每一个员工,形成人人有成本的紧迫感;二是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对单位耗水、电、材料等实行对标管理;三是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手段实施保温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电网优化升级等项目,达到降本增效;四是每月对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经营状况结算,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成本的各类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一是制定出合理的科研规划。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跟踪和评价,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有效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二是推动协作技术研究创新。积极借助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多项科研攻关,形成符合稠油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方案和策略。遵循和坚持一个中心“以油田生产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各专业、各部门、各层面的大力协作,解决油田开发中的三大难题(解决:油层平面和纵向上蒸汽推进不均衡、特超稠油开采技术、油藏中后期开采)。

 

(六)运用科研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最佳运行

推动全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创新及实施。一方面研究所加大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稠油生产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蒸汽,对蒸汽有效利用的研究,在稠油开发中实施注汽精细管理,通过提压注汽、蒸汽计量、吞吐井分层合采、汽驱井单层注汽、提高蒸汽干度等科研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油藏开发矛盾,降低了稠油生产吨油成本;在工艺技术上开展降粘、防砂、封堵、优化井下管柱结构和泵型、提高供热锅炉热交换等科研攻关,有效改善了单井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另一方面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适用简约,低耗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小改小革、发明创新活动及QC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团队智慧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如:电网改造、污水回用锅炉、冬季采出液站区保温等,减少了人员、设备、燃料、水量等生产成本的费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21-02

1引言

随着危险化学品行业各类事故的频频发生,改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状况,改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此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25 号文、8号令等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安全评价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改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危险识别与控制,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工作、签订安全评价服务合同、资料收集、现场安全检查、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核以及过程管理等几部分内容,其中现场安全检查是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关键,现场安全检查首先关系着安全隐患是否被准确全面地辨识,其次还关系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之,现场安全检查在安全评价工作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

现场安全检查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和储存装置的设计、装置工艺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识别所存在的事故隐患。

现场安全检查适用于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一般包括初步检查、正式检查和落实复查等,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依据,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整体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以检查记录、数据等为依据,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提出消除和减弱的对策措施或或整改建议。

现场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如上图所示:

3现场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

现场安全检查是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关键,虽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安全评价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安全评价中的现场安全检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

(1)规范引用不合适或引用废止规范

安全生产的法律、条例、制度及标准、规范是企业生产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因为它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是现场安全检查的重要依据。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没有注意根据不同行业的项目情况,选用相应的法规、标准,致使选错标准、规范,这样就达不到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规范的条文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条文,一些评价机构不严格按照强制条文检查,或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强制性的采用推荐性条文规范,没有考虑企业的经济技术条件。一些机构的规范标准更新不及时,引用废止规范,致使现场检查不准备。

(2)忽视主导风向的影响

在进行现场时,一些现场检查人员忽略风向在危险、危害性方面影响的程度,如企业的选址方面忽略使用或产生有毒物质、散发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企业自身的平面布局方面忽略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以上这些情况应该在整改意见中提出进行位置的调整。

(3)忽视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控制措施的检查

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时,现场检查人员会关注电气是否防爆、是否有通风设施以及消防设施,但是可能会忽视工艺过程的控制措施,如事故紧急切断阀、紧急冷却系统、温度压力报警联锁、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自动泄压装置、双电源供电等。

(4)只注重系统整体配套安全设施的符合性,忽视其有效性。

现场安全检查以法律、法规等为依据,检查系统整体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时,评价人员往往只注重检查系统是否设置安全设施,忽视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做出错误的安全评价结论。如在一个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评价人员只注重是否设置通风设施,但是却忽略其通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5)忽视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接口

现场安全检查一般在评价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检查,没有兼顾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接口,如:对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改造项目进行安全检查时,动力系统不属于改造的范围,但是动力系统的变化会导致所评价系统的变化,现场安全检查忽视动力系统的现实状况,从而影响安全评价的结论。

(6)检点不明确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重大危险源、储罐区以及特种设备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不充分,反映不出检查过程中的主次关系。

(7)现场检查过程中缺乏检测手段

检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备的运行状况,特别是特种设备等的运营状况,只依赖其他法定单位提供的测量、检测、检验资料,现场检查本身缺乏检测手段,只是单纯的靠人的肉眼去观察,这会导致不真实的检测数据从而影响评价结论。

(8)检查过程中存在故意回避的现象

有的评价机构忙于接评价项目,不重视评价报告的质量,有不熟悉的专业问题刻意回避,有的甚至为满足报告中不出现否决项而对问题项采取故意回避、避重就轻的做法。

(9)现场检查前准备不充分,缺乏与企业的沟通

现场检查前应与企业沟通,初步熟悉现场、收集企业有关资料及有关法律、法规等资料,以确定安全检点、编制安全检查表、确定检查依据等。由于危险化学品行业涉及的化学品品种众多,更应该加强现场检查前的沟通。但是一些评价机构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前对企业了解甚少,缺乏与企业的沟通,致使安全检查不全面,重点不突出,失去了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

(10)整改复查落实不认真,甚至存在未去现场复查的现象

一些评价机构对现场安全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复查时,存在不认真予以落实,有些整改不到位也按已整改对待,甚至有些机构未去现场却得出了整改合格的结论,这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做法。

(11)现场检查人员专业配备不齐

有些机构在现场安全检查时只派一个人参加现场检查,且检查人员现场经验缺乏,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造成现场检查不到位,评价深度不够,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评价服务。

4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工作,现场安全检查关系到安全评价是否能真正改进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状况,因此为了做好安全评价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重视现场安全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等,明确现场检查的依据。

(2)编制现场勘察单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评价工作之前,应设计一套合适的工作表格,如工作流程单、单元划分表和安全检查表等,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划分企业的作业活动,保证安全隐患识别工作的全面性。

(3)安全检查表内容要完整

现场安全检查前应认真编写现场安全检查表,且编制检查表要有不同专业人员参加,安全检查表要依据充分,内容完整。其中,现场安全检查应关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内部情况、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参数、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及与评价项目相联系的借口。

(4)现场安全检查不仅要关注系统整体配套安全设施的符合性,也要关注其有效性

(5)提高自身素质

评价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现场检查的经验。

(6)明确检点

针对各个企业危险、有害因素的不同,明确检点,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尤其重点检查关键设备和安全连锁装置;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一些危险和易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化工工艺,更应该关注其工艺安全控制要求和事故处理措施,针对这些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中明确指出“化工企业要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化工装置要按照推荐的控制方案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也指出“对未开工建设的化工项目,设计方案都要充分考虑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处理不合格不得排放。”

(7)认真复查、落实整改

危险化学品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就是辨识危险,以及提出整改措施。辨识出危险而不能整改就失去了意义,也不能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所以这是进行现场复查的意义就十分重大,且应该认真复查,落实整改。

(8)借助外界专业技术力量,完成现场检查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涉及很多专业,而评价机构也不可能各个专业都配备齐全,所以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时如果自身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应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

5结束语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水平最终体现着安全评价的质量,由于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的现场安全检查经常会牵扯到生产工艺复杂,化学品品种繁多、专业性强,现场状况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只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整体出发,以系统安全的观点进行现场检查,就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从而达到安全评价现场检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编.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烟叶 管理会计 业财融合

近年来国内控烟政策不断加码,国内烟草消费需求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地区烟草消费出现萎缩趋势。在烟草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同时,国内烟草生产能力连续多年快速提高,烟草产品供过于求局面日趋严重,各卷烟工业公司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胜出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给卷烟工业公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引入管理会计理念符合现代财务管理趋势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企业竞争战略的顺利推进。管理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在对企业财务数据以及业务部门数据乃至企业外部市场、政策等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客观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发展变化,提出相应的经营管理建议,帮助企业管理层制订经营决策。从目前国内外管理实践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经营管理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会计起源于管理的需要,在早期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家安排专人对经营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经营状况,辅助经营决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日益庞大,资本市场也快速成长,企业出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为监督经营者的工作,便于投资者根据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买卖股票,以及便于金融机构评估企业风险发放贷款,会计发展开始转向财务会计,根据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制定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经营活动核算,以此编制相关会计报告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公司股东、银行、投资人等,进而对企业经营情况作出分析评价和决策,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主导的局面。

不同企业的产品和业务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信息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按照统一会计准则核算并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很难切合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实际需求,按照会计准则核算业务活动,在有效满足外部利用相关人员掌握企业运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会计工作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进而支撑内部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在计算机技术不发达时,在财务会计系统中难以精细化地处理各种业务数据,更不用说要在企业内部同时运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套信息处理系统。但是,当前,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遥感监测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收集、整理、处理技术已很强大,同时相关设施设备价格也较低廉。改造原有财务会计系统,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外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选择。2014年10月,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国内企业积极运用管理会计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贵烟工业公司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设立中引入管理会计理念,将企业内部管理对业务活动“数量”与“价值”实时统一起来,按照内部管理的需求,构建起一整套覆盖烟叶收购入库、整理分类到烟草产品生产销售全流程的管理会计系统,以此实现业财融合,增强企业的经营创效能力。

二、促进业财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业财融合是指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通过业务与财务的相互有效融合,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享同一数据源,财务人员能够全面、实时地掌握企业业务工作运作状况,对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监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问题,并依托高度吻合经营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经营预测和评估,增强事前监督管控的能力。业务部门也能据此深入掌握各种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费用及创造的经济价值,进而采取相关措施改进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推进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烟叶生产经营部门着重于烟叶经营量指标的完成(如烟叶收购量、烟叶质量、烟叶加工量等),对于烟叶生产经营指标背后的收购成本、质量成本、加工成本、管理费用等业务开展耗费的成本费用关注不足,同时财务部门核算业务活动相关的成本费用支出存在滞后性,核算方法需遵循国家财会法规规定,对业务活动的成本费用核算结果难以得到业务部门全面认可,双方在经营活动的成本费用开支上存在诸多分歧,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在业务部门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通过业财融合,业务部门和财务管理可以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按照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原则,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业务活动成本费用归集和分摊的方法,由此得出的数据,能够为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认可和接受。烟叶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费用耗费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业财部门,有利于企业采取相关措施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各类资源高效的配置和运用。

推进业财融合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伴随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也随着经营体量扩大而大幅提升,再加上企业面临着控烟政策、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经营环境风险,强化风险管控必然成为企业的不二之选。财务部门是企业加强风险监测和防控风险的重要部门,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财务部门能够对烟叶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核算和统计,财务部门可以借助财务数据以及各类生产经营数据,采用各种方法对烟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研判,据此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并协调其他部门共同找到风险事项形成的原因,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提示风险警报,以提前采取方法措施应对风险事件。

三、烟叶经营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的注意事项

在贵烟工业公司烟叶经营业务中引入管理会计理念,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推进业财融合,从实践角度看由于牵涉面广,需要公司购销、生产、仓储、物流等相关部门理解配合,也需要对相关系统升级改造,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涉公司内外有关方面的利益,要保证这项工作推进,需要充分考虑面临的困难,结合公司系统实际,采取可行的实施策略,注意处理好以下重要事项,以确保推进工作的现实性与操作性。

一是建立专门组织,具体负责实施事项。烟叶经营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应成立一个由企业负责人牵头,财务、购销、生产、物流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负责动员、协调及提供资源保障。高层管理人员参与推进工作,一方面可提高工作的权威性,促使各项措施和要求在企业中真正落实,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业财一体化核算对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意义,为后期使用好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经营决策奠定基础。业财一体化核算工作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多个部门的参与,有利于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是要按照循序渐进的策略推进。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虽然重点在核算、计量业务活动上,但是其目的是为业财融合打好扎实的数据支撑基础,需要对烟叶经营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分类和核算,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应清楚看到目前管理较为粗放的不足,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先试点,梳理出烟叶从采购、分类整理到移交生产部门加工生产的各个业务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内容,如:烟叶采购环节核算需要考虑到烟叶具体的类型、形态、等级、品种、大小产地、年份等信息,然后明确各项信息采集内容的核算原则、标准,设计相应的财务统计报表等。总之,在推行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工作上,要先搭起“框架”,再追求“细节”,走“先粗后细”的道路。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要想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业财融合”精神去开展工作,需要一段时间。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工作只有在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才会充分暴露出具体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由此达到“先慢后快”的效果。

三是要修订完善企业各项基本管理制度。经验表明,许多企业因为业务工作不规范,缺乏合理标准而导致管理改进工作推行不利。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工作并非仅仅是个核算问题,其本身是一个以“标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构建工作,企业各项工作只有纳入到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上来,才能在实质意义上做好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工作。为保障该项工作推进,应及时根据推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定编定岗定员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责任归属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费用定额制度、购销管理等制度,为烟叶一体化核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推行好烟叶一体化核算。烟叶一体化核算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一个企业能否生存是市场决定的,因此要把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结合起来。烟叶业财一体化核算推进工作也应该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要兼顾市场导向原则,不能片面强调对业务流程的细化、分类核算,要认识到细化处理业务信息本身也要耗费资源成本,改造企业信息系统也要追加投入,即要评估设定一体化核算的深度和细度。X

参考文献:

篇4

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

1.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8%,但是农业的产值仅仅只有全国GDP的13%(2006年数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天气、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业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好处。

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地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的客观实际【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政策建议,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提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它们围绕蓄、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有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1】。

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很大时,农户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成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日产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2.2.1、公司起主导作用

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连为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度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关键作用

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本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贸农工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3】。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使产、销连成一线,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

2.2.3、农户起基础作用

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3.1、信息不对称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遇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虚报产量,以增加履约的数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从市场中购买,以赚取合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隐藏产量,以减少履约的数量,而将隐藏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这也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4】。

3.2、基地中介组织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无法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基地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而且当基地一方违约时,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诉政策建议,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确为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导致了基地的违约成本很低,加大了其违约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由于基地几乎对农户没有实行任何约束性的制度,处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往往都表现得很松散,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体行动的意识,农户背离基地分配给自己的生产任务而自行决定生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违背了基地最初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组织无论是在内部构架方面,还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4、政策建议

为了在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的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5】。

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安排的完善。当合作将无限期地合作下去时,或者说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的违约收益时,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的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处于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

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的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在花大力气在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上,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培训、生产计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对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篇5

一、目前的状况

呼铁局物资产业目前的状况是:物资生产、供应、销售严重脱节,各自为政。就拿内蒙古呼铁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物资公司)来说,物资公司是局多元管理中心直属公司,经2009年重组后,路局将其业务定位为多元系统煤化工物流和成品油经销的专业公司。按照这个定位,我公司在深化既有保险、废钢铁销售及建筑材料供销等项目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煤化工物流及成品油经销业务。但物资公司经营体量小,资金匮乏,无支柱产业等因素制约,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公司缺少物资生产、供应、销售这一系列环节所需软硬件设施,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铁路局将物资系统纳入多元系列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三个物资段解体后分流到各地区其他多经公司,致使我局物资系统多年积淀下来的设备设施、场地库房、社会关系、人脉资源、体系结构等一系列宝贵财富消失殆尽,整个物资系统仅有一个小小的物资公司得以存在,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经营队伍,由于没有经营平台,流动资金短缺,没有设备设施、场地库房,尤其没有生产设备,即联系厂家,又找项目,只能作为中间的供应商,实在非常令人遗憾。

铁路局管内如此庞大的物资市场,物资公司作为铁路局唯一的从事物资经营的专业化公司,该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没有占领一席之地,与其物资专业公司的名称极不相称。这既与我们对经营发展方向的定位不清、经营平台未能有效搭建有关,也与铁路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分不开。

其次,新建线路在招标采购中,很多情况下,中标单位是承建单位下属的物资公司。这样,就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数量上造成浪费。

另外,多经系统内的各级公司配备物资部门,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而且由于是各公司分散采购,这样就失去了批量采购的优势,丧失了我们在采购方面的话语权,既不利于降低材料购入成本,也不能更好的保证物资的质量;既不便于物资在多元系统内部互相调剂余缺,也不便于各公司集中精力做主营,与当今的市场细化规则相悖;使多元直属的物资公司的专业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造成多元系统整体利益的下降。

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

2010年3月22~23日投资发展中心党政领导带领物资公司及中心有关部门一行5人对济南铁路局物资系统经营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考察,走访了济南铁路局物资工业总公司和其直属公司——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拥有2家物资供应段、10家工业生产单位、4家商贸单位和4家其他单位。济南、青岛物资供应段负责全局局管A类物资的衔接配送和B类物资的采购供应配送及全局外购劳保备品采购、供应工作。管理模式:“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集中结算”,通过深度整合,多元系统形成六大产业集团,其中,物资工业总公司是集物资供应、工业生产、商贸物流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在职职工3163人,资产总额15.3亿元,年营业收入46亿元,实现利润2744万元。物资工业总公司主营业务三大块,一是以油品、钢材、铁路基建物资为主的大宗商贸业务;近三年年均创收15亿元,创利2300万元;二是以铁路工电、机车车辆配件、材料、印刷等为主的工业生产销售,近三年年均创收6亿元,创利1700万元;三是为运输主业提供物资供应服务。

与此形成对比,我局的物资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外形不成竞争优势,对内形成竞争。竞争的最大消耗是内耗。内部竞争,应知己知彼,形成一个拳头,向外使力,才能发挥物资供应的优势。

三、调整方案

结合我局实际,建议强化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培育大宗物资购销产业,优化多元经营结构,把物资产供销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体化经营。

物资供应销售实现规模经营,必然要求物流管理系统化,建立市场信息网络—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充分挖掘物流市场潜在的巨大利润源。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一)集聚资源,在成品油经营上实现批零兼营

应发挥资质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将油品相关的站点、库罐等生产经营设施进行有效集成,大力拓展上下游客户,在储运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实现规模经营效益。先将现有的可利用的加油站、主业闲置油库统一划转,以完善成品油销售系统,增加其零售环节。

1.全局多元系统目前有加油站四座,由于管理分散,经营规模小,在批量上没有优势,普遍经营效益不十分理想。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完整产业链,建议将四个加油站统一经营。

2.铁路局主业可利用的储油罐等资产目前都处于闲置状况,为扩大营销能力,尽可能占领局内外销售市场,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资产,将它们有效地利用起来,统一经营。

(二)发挥优势,在物资供应上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1.统一供销业务平台,优化物资供销结构。一是将铁路局物资招标办进行划转,便于采购和销售的统一经营和管理,并形成竞争优势。二是将废旧钢轨和局管机客车的报废处置工作进行统一,便于规范管理。

2.将焊轨段协管的多经企业、轨枕厂、采石厂等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归口,使生产和销售相统一。

这样就更加专业化使产供销分工,各负其责。

(三)生产经营规模化

只有生产经营规模化,才能实现纵向管理集约化,使物资流通一体化,使经营环节的利润不外流;只有生产经营规模化,才能实现横向经营连锁化,迅速“克隆”或复制新的企业,尽快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物资业发展的新趋势,逐步组建从原料到加工、生产、销售以及相辅的资金运作等融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物资实体的集团化。

(四)企业产品品牌化

现在,物资企业实体的综合实力比社会许多知名民营企业都不差,我们拥有许多的优势,但我们与知名的民营企业相比,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其实我们缺的就是品牌,我局要打造一个在社会上叫得响的品牌。品牌是一种覆盖,也是一种渗透;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品牌虽是无形资产,但可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超额利润,增加很大的附加值。

当今许多著名企业的品牌价值已远远超过其销售收入,有的甚至超过有形资产。其中以2007年品牌估价为例,可口可乐以725亿美元的估价高居首位,微软和IBM分别是702亿美元和532亿美元名列第二和第三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品牌效应。无怪乎可口可乐总经理伍德拉夫曾夸口:“即使整个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化为灰烬,凭这个牌子,第二天就会有大量的银行家排队等着贷款给我们,很快就会再造一个可口可乐公司。”因此作为企业,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以质量、服务取胜,也取决于其品牌能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对企业或产品的认同。

篇6

(二)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升农民幸福感也是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必然路径。当前中国农民整体的幸福指数总体相对偏低。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则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中国农民幸福感成为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常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幸福感成就喜人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共创了“苏南模式”,城镇化率已达到65%。2014年,常州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强村富民三大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2元,同比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8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3元,同比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90元,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29元,同比增长9.4%。

(二)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进,就业机会实现城乡均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城乡就业政策普惠制度,将现行的城镇积极就业政策向农村扩展延伸,让政策惠及城乡每一名就业人员。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实施统一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职业培训计划,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常州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常州织就的社保大网已经做到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保。2015年常州市将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来不断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常州对于治疗癌症的特种用药,将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今年常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后,市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市区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速,2018年将实现主城区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常州社保体系将实现更高水平全覆盖,让常州市民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归属感。

(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常州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职学生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连续15年名列全省第一,高考本二以上录取率达70%;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各辖市区均创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农村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8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大运河(常州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迎检工作扎实推进,“文化100”、“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去年超7,000场次,观众超30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常州市在第18届省运会中获得的金牌、奖牌和总分均位居全省前列“,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高水平推进;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区管理“减负增效”,全市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8.7%和98.2%;建设生态绿城、实施交通便民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三、常州市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面临的挑战

到2014年,常州市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还是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11个年头。但是,当前常州市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也还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抗旱、排涝设施老化。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从整体环境条件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二)农村经济结构不太合理。近年来,农民仍以经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传统经营方式多、规模小且缺乏拳头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增收难度大。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常州市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档次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

(三)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高。2014年以来,农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种植业方面,虽然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化肥价格综合上涨10%以上,种子上涨15%左右,这些农资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种植业成本,抵消了农民收益;畜牧业方面,2014年上半年,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虽然三季度触底回升,但国际上以豆粕、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民生产投入增大,养殖比较效益相应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常州市农村从业人员2,709.7万人,占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8.5%。其中,文盲占3.1%,小学学历占15.4%,初中学历占45.2%,高中学历占13.4%,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8%,有一技之长的科技型农民和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人更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影响农民创造幸福的能力。

四、常州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建议

(一)加快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从常州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城市是大头,从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看,农村是大头,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把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起来,综合研究,通盘考虑,做到联系农村研究城市,联系城市研究农村。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发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预警机制,加强农情、灾情监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加大引导和扶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在土地、税收、防疫、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在资金方面,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政府以贷款贴息、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贷款难问题;要合理规划种养殖用地,鼓励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解决用地难问题;重点抓好检疫、监管、产品检测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篇7

一、内管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我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内管系统)自2008年开发建设以来,内管系统已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监管,系统已成为开展专卖内管工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对建立健全专卖内管长效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局颁布了新的《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后,新的内管工作规范在组织安排、预警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的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抓住行业监管重点,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加强我省督导和监管水平,从而保障我省内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内管工作再“上水平”,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局新的内管工作规范要求同时兼顾我省专卖内管工作实际需求,并按时与国家局专卖内管系统对接成功的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二、当前内管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内管信息系统中监管措施的设置同现阶段生产经营实际不符、针对性不强,省市县三级局缺乏层级间的督促指导、工作质量没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内管系统销售预警模块无法提供有效预警,综合分析模块已无法使用,原因是原有的湖南省商业系统升级为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后,其后台销售数据未与内管系统有效对接,使得内管系统不能自动抽取到卷烟销售数据,无法产生预警,当前内管系统无法运算分析排查异常品牌、异常订单进行有效预警。目前,内管异常品牌和订单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查询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数据后由手工统计计算的,无法自动排查,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急待升级改造。

(二)因为内管组织机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内管员-内管部门副职负责人-内管部门正职负责人”的组织架构已与现状不符,尤其是县级局的内管部门负责人同时又是内管员,市级局没有内管部门副职,因此在工作流程设计上要进行调整。

(三)内管信息系统中涉及同级业务部门的异常情况登记、整改通知书、规范意见书等相关模块,因涉及不同的部门,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多采用内管部门形成纸质文书进行下发和会商,待相关部门回复后再由内管部门在系统中录入,时效性不强,流程监控不及时。

三、内管信息系统需求建设的目标

(一)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突出监管重点

按照《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国烟专〔2011〕49号)的要求,在行业的重点环节设置监管点,通过信息系统的自动抽取比对,对异常情况提出预警。由以往的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管模式,改为对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管模式,有针对性的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提高监管的效能。

(二)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

对于信息系统自动排查出的预警问题,通过分析工具的帮助,将无效预警筛选过滤出去,找到真正有问题的有效预警。并通过工具的深入分析,确定预警问题是否内部违法违规线索。

(三)加强层级督导,提高监管水平

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省局随时汇总分析市级局的预警筛选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各单位的专卖内管工作动态,对市级局运用系统开展监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查找监管不到位、不及时、走过场等问题,定期向有关市级局通报情况,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处理,调动基层积极主动性,促进内管人员履行职责,有效提升专卖内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按照“平台+应用”的模式,搭建管控业务类的综合监管平台

严格遵循国家局确定的信息化统一路线方针、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平台”与“应用”分离的模式,将专卖内管相关的所有指标进行统一定义、统一管理、统一计算,搭建管控类业务的监控平台,为我省一体化运营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内管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建议的内容

(一)卷烟预警模块

1.提供在同一个订货周期出现同一IP地址订货的零售户订单预警,对于客户在订货过程中出现的“五同”现象,即同一IP地址、同一订货时间(订单提交时间仅间隔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相同订货数量、相同订货品牌、相同订货金额,要提出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提供有效线索,有针对性调查相关零售户实际经营现状和经营能力,核查其是否存在代订卷烟或订购卷烟被收购的行为。

2.提供一人(身份号码相同)使用不同银行卡(卡号后六位不相同)结算的预警,防止出现一人结算多个零售户卷烟订单的行为。目前内管系统只能提供结算银行卡后六位尾号相同的预警(同一帐号),而不能提供一人使用不用银行卡结算的预警。

3.提供一帐多户监控模块,类似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的运营监控模块,可以对同一电话号码、同一结算账户的异常客户进行查询监控。

4.提供月订单量超过20件的零售户订单总量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可以有针对性对零售大户的销售、库存、省外烟价格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同时增加协议供货客户、卷烟功能店客户查询备案功能,便于对此类零售大户的经营情况的监管,查看是否存在向关系店货源倾斜的问题。

5.增加零售户客户等级、市场类型、经营业态的变化预警,对于频繁改动、手工调整导致出现上述零售户属性项目变化的提出预警,内管部门便于从中查找异常情况。

6.增加预警信息筛选过滤工具,通过筛选过滤工具可以从大量的预警信息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品牌、集中区域、零售户等级、类型等等条件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有相同性质的预警,再次细分预警信息,从而找出异常问题的规律,同时排除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无效预警,再根据可疑订单启动异常调查流程。

7.增加专卖信息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在网运行客户数量不一致的预警,对于零售户办证未入网或向超许可证期限客户供货的情况进行监控。

(二)工作流程处理模块

1.县局内管人员系统操作权限分配的问题。全省系统第三轮人力资源改革以前,处理系统预警和异常登记流程需要用到两个不同的帐号(内管部门负责人、内管员)和权限,人力资源改革以后,按照要求多数县局只配备一名内管组长,建议调整系统操作权限,将原来内管部门负责人、专职内管员的操作权限可选择性分配给内管组长,以便于流程操作,也符合工作实际。

2.同级业务部门应加强对内管系统工作流程模块的应用。目前内管系统中出现需要同级业务部门分析、说明的异常问题时,通常是内管部门以纸质版异常登记表格或工作底稿的形式下发给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处理完后内管部门要将处理的情况录入系统来完成流程归档,系统模块功能应用不充分,工作效率不高。实际上内管系统可以为同级业务部门人员提供用户名以及处理分析、调查核实异常问题的权限。建议内管系统与一体化综合管理实现有效对接,将需要业务部门待办的任务下发到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待办任务栏,提醒按时完成任务。同级业务部门责任人通过内管系统处理完成待办任务后流转到内管部门,内管部门再根据反馈的结查进一步核实、定性、处理、打印归档。充分运用系统加强痕迹化管理,同时也省去重复劳动量,便于查询、汇总。

3.增加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通过四员联动信息反馈可以让四员之间通过内管系统经常保持联系,进行信息反馈,相互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解决市场管理、卷烟销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可以由各业务部门的内管联络员具体操作,特别是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的四员联动和有效衔接,通过系统反馈工作中遇到的不规范现象,内管部门对反馈的现象进行初步的调查、核实后,转发到责任部门进行说明、整改,在限定期限内需要有处理结果反馈到内管部门。

(三)真烟案件报表模块

增加查询查获真品卷烟案件模块。目前对于查获真品卷烟数量的统计是通过查询专卖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模块来完成的,内管系统没有与专卖管理系统在真品卷烟的案件查询上实现有效对接,真烟案件的上报和处理建议参照四川省局方案。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8%,但是农业的产值仅仅只有全国GDP的13%(2006年数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天气、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业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好处。

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地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的客观实际【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政策建议,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提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它们围绕蓄、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有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1】。

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很大时,农户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成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日产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2.2.1、公司起主导作用

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连为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度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关键作用

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本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贸农工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3】。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使产、销连成一线,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

2.2.3、农户起基础作用

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3.1、信息不对称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企业管理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遇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虚报产量,以增加履约的数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从市场中购买,以赚取合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隐藏产量,以减少履约的数量,而将隐藏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这也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3.2、基地中介组织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无法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基地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而且当基地一方违约时,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诉政策建议,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确为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导致了基地的违约成本很低,加大了其违约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由于基地几乎对农户没有实行任何约束性的制度,处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往往都表现得很松散,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体行动的意识,农户背离基地分配给自己的生产任务而自行决定生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违背了基地最初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组织无论是在内部构架方面,还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4、政策建议

为了在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的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5】。

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安排的完善。当合作将无限期地合作下去时,或者说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的违约收益时,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的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处于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

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的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在花大力气在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上,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培训、生产计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对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篇9

关键词: 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新电力;绩效管理;新机制;发展

Key words: national grid;"Three-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Five-Large Scale Development";new electric power;performance management;new mechanism;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127-02

――――――――――――

作者简介:光(1971-),男,河北迁西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

0 引言

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实际工作中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随着“三集五大”运行机制改革及SG186营销系统上线运行,供电企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把各项供电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如何审时度势,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要求,促进整个供电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此,本文拟就如何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作些粗浅的研讨。

1 明确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的总体目标

供电企业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基层、在管理,因此,立足基层抓管理,面向生产经营抓基础,是供电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点。抓好基础管理是落实供电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提高供电管理工作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县级供电企业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供电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明确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五大业务模式,统筹公司内部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总部管控能力,压缩公司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高效的“五大”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2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基础是目前各项供电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工作不扎实,依法治企便无从谈起,管理就落不到实处,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生产经营基础的薄弱环节,笔者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深化县级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打造供电管理品牌,推动整个供电管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试作浅析的研究。

2.1 优化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统一管理制度,方便基层操作。根据现实生产经营状况,建议国家电网公司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宗旨,尽早提炼目前的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电费收缴、营销信息监控、经营分析评价、供电服务、供电稽查等各方面规章制度的共性规定,形成统一,详细的管理和实施办法。便于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及供电企业管理各方面规章制度的有效配合,也便于用电客户全面理解、系统掌握,促进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提高供电生产经营管理质量。同时,认真贯彻《业扩报装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一个窗口对外制度、电子政务和信息共享制度、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各项配套制度。改革审批管理,完善管理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必须建立一个法制、科学、高效的供电审批制度。因此,完善供电管理审批一要认真清理,大力削减供电管理审批项目。依法完善供电管理审批项目的管理措施,即目前确需保留的供电审批项目,应通过“阳光审批”和“权责对应”等措施来加以管理。对于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的供电管理审批项目,在日常供电企业管理中加强监管力度。注重供电管理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与营销信息管理结合起来。

2.2 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省公司要适应从本级经营管理为主向经营管理全地区县级公司的转变,加强对全地区县级供电企业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行政资源、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一体化”运作,用平台加模块标准加细节和战略加文化的思想构筑统分结合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体系,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县级供电企业要狠抓执行力建设,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科学考评,严格奖惩,强化执行理念,提高执行能力,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

2.3 夯实生产经营基础建设,强化营销信息监控管理 加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基层。基层是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供电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质量。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组织领导,下大力气,长抓不懈。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把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实现对供电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2.4 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抓好业务操作规范的落实,建立健全业务经营新模式;树立大营销理念,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促进经济运行和网络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优化服务流程,制定统一管理规范和作业规范,加强客服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分级负责的客户投诉服务机制,推广实施“客户投诉服务管理监督平台”,建立客户投诉监控一体化联动处理服务模式。

2.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起用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有效激励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规范劳动用工,全面推行全员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管理;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监管,制定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办法》及相关的薪酬管理配套制度,建立统一的分类、分级、分档分配体系;规范各类津补贴,逐步统一和规范全行业的劳保、福利等发放项目、执行标准和列支渠道,保持工资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考核,同时加强对省公司供电企业各部门的考核,并逐步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明纪律,规范操作,确保“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6 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 实现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的科学简化,通过记录完整保存,实现考核标准的客观性;加快信息化应用步伐,把信息化融合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好SG186系统整合提升、推广实施统一的客户投诉管理系统、物流综合管理平台等工作,深化信息化基础工程和重点应用;清理信息平台和对外信息端口,统一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实现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确保网络运行无信息安全事故;结合领导接待日工作机制,积极采用网上论坛、现场网络解答等方式,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2.7 科学设置生产经营考核,完善激励竞争机制 为了真正体现“科技加管理”的思想。落实关于把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抄表实抄率、电费回收率、欠费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作为考核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为加强目标考核责任制,充分应用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在“六率”考核和电价分类分析比较中,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在运用SG186营销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改正考核办法,完善生产经营质量考核,实现由部门考核、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共性化考核向个性化考核转变,由集中考核向目标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同时,生产经营质量考核的评价应结合管理责任制与过错责任追究制一并进行,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能级、收入分配、评优创先、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利益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3 结束语

服务没有终点,发展永无止境。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阶段,认真总结提炼,积极推广“三集五大”的有效经验,面对“三集五大”新形式的要求,县级供电企业要积极转变管理职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和改进工作机制,从而推动改革的顺利开展,使我国的电力企业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姜雪明.“三个引领”为发展保驾护航[EB/OL].国家电网,2011,(9).

[2]余立军.从企业价值链看电网企业“三集五大”集约化管理[J].能源经济技术,2011,(5).

[3]田聪,田光辉.县级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信息化建设发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4]单业才.创新实践勇于变革坚定不移地推进“三集五大”[EB/OL].国家电网,2010,(11).

[5]耿多.宁夏电网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篇10

经济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富民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滚动式”的开发模式,在成熟一片区域开发一片区域过程中折射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城市空间再利用、再开发遭遇瓶颈

中心区域重要区位的城中村,制约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急需完成拆迁,腾出空间。狮山、枫桥中心城区在保护、鼓励、扶持第三产业,逐步迁移第二产业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横塘、浒关、东渚等老镇改造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拆迁工作,实施新城镇建设,加快对接和融入高新区整体发展,也成为束缚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桎梏。

二、“三集中”指标再上台阶遭遇“瓶颈”

所谓“三集中”主要指“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期望值增高,特别是土地征收工作中,受到政策欠帐、投入欠帐、体制欠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征收动迁工作总体进展不力,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和开发建设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三集中”的进展。尤其体现在农民集中居住方面,农村住宅拆迁成本大幅提高,农户配合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尚余1.7万户农户尚未拆迁。同时,从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数字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财产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高,也是影响“三集中”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遭遇瓶颈

当前全区范围内支撑村级经济长效发展的富民载体不多,发展途径单一,手法活力不够,村级资金积累几乎没有,村级经济水平在全市已明显落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发展,尤其是西部乡村,没有走向从“输入”型转变为“再生”型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发展村级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轨道,在人力、智力、财力以及规划、土地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认为高新区要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总结我区在前期滚动开发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长效机制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

紧扣高新区组团式发展理念,各乡镇街道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共赢的局面。东部中心商贸城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集聚度,强化CBD核心作用;北部城铁新城提升产业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打好生态、科技两张品牌;中部加快对大阳山的生态修复,整合资源,挖掘旅游潜力。

(二)加快推进“三个集中”

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建议要对全区“三个集中”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尤其是对剩余的1.7万户未拆迁农户,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需要,制定相对具体的拆迁(置换)计划和安置方案,同时加快动迁房、廉租房建设。西部地区探索土地流转和管理的新模式,对成片流转的土地,探索推广“大承包、小包干”的合作农场管理模式,提高土地收益,打造农业品牌。对未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探索通过土地换社保、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大流转力度,突破农业生产用地“不成片”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转型升级

“三大合作”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推进合作、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革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深化此类合作组织改革,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果,改变以往政府和群众之间“拆迁与被拆迁”、“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一是做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还原做实村级资产,鼓励组建社区股份合作联社。探索合作社抱团发展,投资参与优质项目,降低政府融资和建设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二是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组建“合作农场、合作果园、合作茶场、合作渔场”等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做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区域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尽可能将农村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配合区域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做实劳务专业合作社。加大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升合作社资质,增强活力,鼓励区内运作较好的劳务合作社优先承接政府市政保绿、保洁、保安工程,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

充分发挥高新区临近太湖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好“西京湾农场”项目。保障落实“四个百万亩”工作,整合好全区49个山头、25公里太湖沿岸、5.2万亩基本农田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四大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方式上可以考虑市场化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和保底分红的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富民合作社参与,既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等问题,又能在征地动迁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尽快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构筑“山隐城中,城映水中”的美丽高新区新形象。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16-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绿地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不断加重,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2]。都市农业是一种“高效、低耗、持续”的现代化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对塑造城市生态系统、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生态经济转化、拓宽城市居民的就业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3]。针对目前北海市都市农业还相对落后的现状,笔者作出如下探讨。

1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简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4]。

都市农业的特点:一是布局独特。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二是依赖性强。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此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三是功能齐全。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四是以工哺农。城市工业的强大科技、经济辐射力和社会文化对农业渗透,促进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最终使农业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工厂化,达到高度发达的农业发展形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2 北海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

2.1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北海市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珠三角。珠三角城市人口近3 000万,西南地区城市人口6 000多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潜在市场将逐步变成现实。

2.2 海陆空交通便利

北海市交通网络十分完备,是西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的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剧增,来自珠三角、云贵川的自驾车到北海市的旅客越来越多。2013年2月9―14日春节黄金周期间,北海共接待游客36.8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54%;进入北海市的自驾车4.03万辆,同比增长112%。日益增多的家庭轿车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人们来北海市休闲观光提供了方便。

2.3 自然条件比较适合

北海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气温22.6 ℃,光热水资源充足;土地资源平坦辽阔,特别是市区海滨平原土地占城市总面积的7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土地适宜耕种;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日趋完善,市场销售流通顺畅,特别适合都市农业的发展。

2.4 市民有消费能力

据专家分析,当人均年收入在500~800美元时,人们外出观光旅游处于迸发期,有着不可遏制的爆发力。2012年北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658元,已超出了这个标准,可以满足于普通市民对都市农业项目的消费需要。

2.5 具有一定发展基础

北海市建成了田野观光园、金品观光园等一批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点,开发了涠洲岛“农家乐”项目,众多草莓园也形成一定规模。其中金品农业观光园和田野生态旅游观光园被自治区农业厅和旅游局列入“全区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田野生态旅游观光园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海市都市农业正曙光初露,方兴未艾。

2.6 符合北海市旅游发展方向

依托丰富的亚热带农业资源,建设一批品位优、种类全、档次高的农业观光带或观光园,是北海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当前,北海市旅游线路单一,发展都市农业,能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能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与北海市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相适应。此外,发展都市农业,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解决部分农民和市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一项民心工程。

3 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北海市都市农业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如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经营内容有所偏缺;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公共设施简陋,绿化美化不足;有些项目比较粗糙,缺乏文化内涵等等。所有这些现状说明北海都市农业发展目前处于萌芽期,应积极加以培育和扶持,使其健康顺利地发展。

3.1 政府引导

积极引导科研教学、农技推广和生产经营相结合,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调整优化都市农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广泛利用城市和市郊空间,扩大经营范围,打造各区域的特色品牌;完善农业信息网,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市场信息服务;对长期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或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项目实行信用贷款、减免税收、特殊津贴等,给予扶持。

3.2 市场运作

策划包装一批都市农业项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融资机制,积极吸纳各类资金,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逐步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3.3 企业经营

以龙头企业为主要组织载体,通过松散、紧密或半紧密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农科工贸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在政府协调指导下,鼓励外商或专业大户向分散经营的农户成片土地发展专业化农业生产,同时再雇佣农民进行企业化经营。

3.4 市民参与

都市农业不仅是“郊区农业”,也是“城区农业”;不仅是“农民的农业”,也是“市民的农业”。市民要利用好自己的庭院、屋顶、阳台等空间,种花、蔬菜,点缀市容市貌,美化生活环境。此外,市民还应走向城郊农村,承包农民的土地,参与农业开发,既可锻炼身体,享田园风光,又可获取经济收益。

3.5 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尤其是种子种苗、生产加工等的技术。积极发展生物工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强对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扩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3.6 环境保护

都市农业是生态农业,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互补,并构造以农业生产中的天然色彩与城市景观相互融洽的生态环境;二是注重农产品质量,杜绝使用农药、有害化肥等化学产品,为游客提供纯天然的绿色农产品;三是注重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管理,加大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卫生问题的处理力度。

4 参考文献

[1] 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07-210.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益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对中国的石油企业而言,要想尽可能多地参与分享国际石油的资源和市场,保障国内石油供应,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以国际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实行产业链构建战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然而,我国石油产业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活动,目前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上下游的一体化,另外,通过几次调整,在一定程度还完善了其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这种一体化活动并不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而是国家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而人为形成的,因此对于我国石油产业而言,产业链形成的非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产业链。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石油企业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缺陷

1、上下游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在全球石油行业中,国外大的跨国石油公司的业务构成情况为:上游、下游以及中游化工业务占用公司总资本的比例大概保持在70:21:9左右。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行业中化工业务的周期性波动远比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要明显,另外,前者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所以国外几大石油公司会自发地增加勘探开发等上游业务在整个公司业务构成中的比例,控制调整炼油业务。在我国,石油企业的上下游投资比例却极不合理: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石油采掘业、石油炼制和化工业行业,两大公司与国外公司一样,其最主要的业务也是在上游,区别仅仅在于中石油的上游投资比例要比中石化的高许多,与国外石油公司的比例差不多,中石化的上游投资比例仅保持在50%左右。具体而言,中石油上游投资规模较为突出,但下游业务却缺乏适度规模,尤其是在炼油和化工方面与国外几大石油公司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中石化的上游的投资比例要明显低于中下游的投资比例,从而导致上游生产规模明显低于中下游的生产规模,其中开采与勘探资本支出占公司总支出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中下游炼化加工业需要的原油大部分依靠海外市场的进口,纵向一体化程度相对中石油要低。

2、产业链构建的国际化特征不明显

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基本上在企业开始生产阶段或者由于占领殖民地、海外并购等因素,都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使产业链延伸到了全球绝大地方。这种国际化战略不但可以使公司获得大量的原油来源、带来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减轻由于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国外这种国际化战略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我国的石油企业在海外石油市场中,则采用的是忽视中下游而重视上游的战略。虽然之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也曾提出过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国外石油市场的利用还远远不够,目前在国外市场上,我国石油企业大多只是将从国外石油市场上买到的石油直接运回国内,即扮演的只是“国际采油队”的角色。当然,这种战略的实施与我国国内有巨大的石油需求缺口这一国情相符,但这种发展战略也存在缺陷:一是容易使原油运输面临遭受西方敌对势力的风险,二是将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油价的影响弹性有更大的风险。

二、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建议

1、横向规模化与纵向一体化并举

任何一个公司实现了横向规模化或是纵向一体化,都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中国石油产业,应该坚持两者并举的做法,才能逐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保障企业和国家双赢的理想效果。

所谓横向规模化,是指发生在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其实质是产权买卖。在企业竞争中,较之产品经营和生产经营,产权经营是高层次的。所谓产权买卖就是收购、参股、兼并其他企业的产权,参与招投标、拍卖等形式,将部分资源扩大。通过产权买卖,将产品、项目、劳务和资本相结合,将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贸易与合资、合作、国际招投标等跨国与跨区域经营相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多样化、多元化和多渠道化。所谓纵向一体化,是指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在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国外几大石油公司将业务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业务利润更高的上游勘探与开采业务,从而使得国际油价波动对这些公司的影响不敏感,而相反,对于那些重视中下游炼油和化工业务的石油企业而言,更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影响。所以,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今后一方面要重视进行横向兼并和收购,从外部进行资产结构和战略重组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纵向一体化的结构优化,拓展上游业务,提高企业的综合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2、调整海外石油产业链

在国际市场上,应当改变以往忽视中下游而重视上游的战略,下一步应主动向产业链的中下游拓展。只有进入海外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我国的石油企业才能跻身全球石油供应的主流系统,从而可以极大程度地稳定我国的石油供应,避免价格受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应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体化经营”,不仅要建成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地,建成规模化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还应该注重海外项目分散与多国化,并带动设备出口、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通过向国外输出“一揽子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与市场,还可以转移和消化国内过剩行业的生产能力,以此促进国内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力争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政府支持

根据石油行业的特点,毋庸置疑,要想实现对其产业链的合理构建,需要投入大额资金以及一些先进技术信息等客观条件的支撑,而这些往往是个别企业所无法承担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从政府层面来完善这些客观条件。比如,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资本金融市场等为石油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加大石油行业的项目研发,提升其技术水平。

此外,出于实现潜在网络经济的考虑,政府应该支持石油企业在销售环节的大规模兼并和收购举措。当前,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因此销售终端的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并不会影响市场的成品油零售价格,相反还会使整个社会享受到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如果今后一旦成品油的定价机制被放开,政府依然可以通过反垄断法等来限制石油企业的零售环节。

4、保持适度垄断

石油行业,由于其独特性,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基于此,我们认为,对石油这一特殊行业而言,政府不应该为了消除垄断而打破石油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应尽量减少在该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虽然,垄断对整个社会而言意味着低效率,会产生寻租行为等,但是一旦国家鼓励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竞争,则会影响该行业的一体化所获得的好处,即一体化企业所具有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内部利益转移机制所带来的利益。这是因为石油价格的波动比较大,而一体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产业链的相关环节进行内部利益或损失的转移,从而有效降低对其中某个环节所带来的损失,达到风险共担的作用,一旦打破这种一体化模式,虽然能降低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好处却将无法获得,比如一旦市场波动导致中间某个独立环节出现该企业自身所难以承受的巨额亏损,甚至有可能不得不破产清算时,那么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损失将会更大,行业效率将明显受到影响。此外,这样做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石油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面临更大的海外市场风险。而石油石化行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旦石油企业面临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或海外市场风险,将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石油企业而言,还是要保持适度的垄断。

5、实行归核化战略,突出主业

归核化是指那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其主要业务放在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上,强调资源向核心业务靠拢,业务向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其基本思想是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将亏损资产分化,但是归核化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多元化,不等同于专业化,归核化后的企业仍然是多元化的,归核化后,企业的业务之间关联程度将会明显提高,经营效益将变好,从而会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而言,无论从成长经历,企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与国外跨国石油公司存在明显的差距,更谈不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种差距,在目前整体不如别人的同时,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采取归核化战略,将主要业务放在具有核心优势的产业上,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国际竞争优势。此外,实行归核化战略还有助于使国内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从而分享其在国外石油市场的资源优势,加快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丁涛:论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J].石油大学学报,2005(6).

篇13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77--02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两者一体化的呼声渐强。但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核算体系之间不协调和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得资源不能共享,无论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不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笔者将从两者的现状出发,探析统计会计―体化的途径,提出合理建议。

一、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各自的特点

(一)统计核算工作的特点。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对客观现象的大量调查和统计,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算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特点是:1 在统计对象上。统计核算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既包括实物核算也包括资金核算,从总体、宏观的角度来观察现象的资金运动以及实物运动、技术经济、人、财、物资源、社会政治环境等,并运用统计指标对各种总体、宏观的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其规模、速度、效率等进行反映、评价,为各种总体、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服务。2 在核算原则上。统计核算则是按生产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劳动消耗量,除了按货币为计量单位外,还要以劳动消耗量、实物消耗量为计量单位,从实物和价值两种形态上评价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事项,将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取得或编制会计凭证,并将其数据采用记帐方式记入有关帐簿,定期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其特点是:1 在核算口径上、价格上,以实际价格为表示。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并以实际价格为标示。对未出售的商品,会计核算按成本计算。2 在核算对象上,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会计核算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着重于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财务状况,并通过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其资金运作情况。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经营活动的结果,分析检查、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资金运转情况。3 在核算原则上。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经营活动的结果,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价值形式反映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以及按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JI生支出原则。

二、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自成体系,造成数据不一,多重复劳动,各自的效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核算和管理。两者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与统计各自为政,缺少信息沟通。因会计核算工作与统计核算工作的职责的差异、体系的不同。双方都使用自己的一套计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数据。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数据信息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因而会计人员轻易不会采纳其他渠道的统计信息,使财务运行状况成为纯数据表,以致缺乏可比性。现行的统计工作隶属于国家统计局管理,会计工作隶属于财政部门,各部门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核算,造成核算指标口径不一致。部门之间的利益也会限制相互之间的协调统一,并最终影响到核算信息的沟通与传递。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工作方法的差异对协调性有影响。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工作原则上,会计核算按责权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原则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认定生产和经营的最终结果。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责权发生原则来计算和评价生产经营成果并核算劳动费用。如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进行计算的,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而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会计、统计在核算的方法上,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科目,填制审核会计凭证,采取复式记账的方式,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并进行成本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营活动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推断事物总体特征及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都是微观会计的方法。3 缺少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缺乏统计知识、统计的综合能力,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缺乏深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无法将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以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和作出财务预测、决策。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对会计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上,不了解账户内涵,无法将会计资料汇总成为可用的统计指标,造成基层大量的信息资源流失,也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浪费。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给会计、统计的协调统一带来了难度。

三、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途径和建议

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实行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的关键。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会计和统计核算不仅要提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指标分析,还要更有效、更系统地把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分析报告,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来指导经济工作的方向。这都要求会计统计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觉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部门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加强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培养会统一体化人才;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也要创造条件在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换培养机制,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

人员要进行定期互补性培训、学习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会计,又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电算化技术的信贷管理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