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堂教育教学

课堂教育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堂教育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堂教育教学

篇1

引言

“军用车辆构造”是我校汽车士官教育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大多数学员有驾驶经验,对车辆有初步了解,对于构造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员的兴趣逐渐减弱。随着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传统枯燥的军用车辆构造课程已激发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员必须创新。“翻转课堂”借助媒体为载体,使学员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转变,激发学员主动思考、探索、动手,使得学员真正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它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员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能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学员学习差距的问题。现以蚌埠汽车士官学校专业课教材《军用车辆构造》及《实习指导书》的《喷油泵》实习拆装一课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在汽车士官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本次课以柴油机直列柱塞式喷油泵的拆装为教学内容。

1.1 课前准备

1.1.1 教员制作教学课件PPT、准备好摄像头、拆装注意事项明细表

根据理论课所讲理论知识准备好教学课件PPT,内容包含本次课任务、目标、三维拆装动画、实操视频、拆装注意事项。并将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明细印发纸质,每个学员人手一份,力求安全操作。由于学员较多,实习场地有限,当教员示范操作时,可以通过摄像头将操作过程实时传送到屏幕,使每一个学员都能清楚观看到教员的示范过程。

纸质明细:直列柱塞式喷油泵拆装注意事项及步骤

一、拆装准备

准备好拆装直列式柱塞泵所需工具:专用拆装架、扳手、镊子、鲤鱼钳、螺丝刀等。

二、拆装注意事项

(1)拆装喷油泵前必须熟悉其结构及各部分的功用;

(2)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拆装。注意使用专用和通用工具,不予许用铁锤敲打,以免造成零件变形或损伤;

(3)分解前应放出喷油泵中的燃油、油;

(4)分解前应将喷油泵外部清洗干净;

(5)拆装喷油泵必须有一个清洁的工作场所,所有零件在安装前必须经过清洗;

(6)柱塞偶件和出油阀偶件必须成对使用,不得互换;

(7)装入柱塞偶件时,柱塞套肩位上的安装记号应该对着窗口;

(8)出油阀接头的拧紧力矩为25∽35N・M。过紧可能引起泵体开裂、柱塞咬死、齿杆阻滞等弊病;

(9)安装结束后,齿杆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滑动自如;

(10)凸轮轴的轴向间隙应在0.05∽0.10mm之间。

三、拆装步骤

(1)拆下喷油泵侧盖;

(2)拆下弹簧下座;

(3)拆下高压油管接头

(4)取出减容体、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偶件、柱塞偶件;

(5)取出油量调节齿圈、柱塞弹簧;

(6)取出滚轮挺杆。

装复步骤与拆卸步骤顺序相反。

说明:具体操作对照实习指导书。

1.1.2 学员课前学习

课前教员将制作的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网盘,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时间选择去图书馆网站观看学习上传内容,将不懂得内容记录下来,上传到网盘,教员整理后在课堂上和学员一起探讨。

学员课前复习喷油泵理论课内容,了解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预习实习指导书,本次课实习内容,熟悉喷油泵拆装流程及工具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上传到网盘课堂讨论。

1.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地点在汽车技术中心构造车间,以班为单位,小班化教学,每班8人,每个辅讲教员负责一个班。主讲教员制定好课堂计划,课堂教学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讲教员对整个区队学员进行集中示范操作,辅讲教员辅助操作,通过摄像头将操作过程实时传送到屏幕,以便学员 更清楚的看到操作内容。第二部分,区队整队散开分成班,每个班8人就疑难问题与辅讲教员及同班学员进行交流探讨,消化本堂课所学知识。同时,根据主讲教员制定的课堂计划找到拆装喷油泵所需的工具,在辅讲教员的指导下,小班成员讨论决策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小班内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包括工具的提供、部件的拆装、流程的记录等。在操作过程中,学员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及时向辅讲教员提问。第三部分,小班合成区队,主讲教员对本堂课喷油泵拆装内容进行总结,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本堂课学员的表现进行讲评并布置本堂课的课后实习作业,实习报告上有关喷油泵的拆装步骤及拆装注意事项。

1.3 课后小结

本堂课以学员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主,教员辅助辅导为辅的模式让学员独立探索、相互合作完成喷油泵的拆装这一实习内容,实习完成后每个小班之间可以通过实验所拆喷油泵的工作情况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完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课前将教学课件上传网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摄像头的运用、课后通过网盘交流所学知识等手段的运用都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高职院校是我国输出人才的重要部门之一,高职教育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总的来说,当代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以及科研能力。所以在专业课堂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终身能力培养,强化高职英语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目标的建立。只有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目标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讲,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课堂操作技巧以及实践教学英语组织能力的人才,才是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2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专业是高职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面对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高校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对高职院校英语人才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产生阻碍,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颇有说辞。以下将针对高职院校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1专业课程在设置时存在不合理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方式研习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针,导致了重视理论授课,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忽略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沿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教学、实践教学四步走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无法为学生培养更好的实践技能,致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忽略了技能的重要性与校方考核单一的问题

当代职校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技能并不重要,他们认为只要会说话、写字,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算是大功告成。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建立上,仅重视了技能的分析,未能做好实践训练工作,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脱轨,使得学生“光会说,不会做”。其次,学生能力考核标准仅为书面笔答测试与模拟说课的方式进行评分,使学生的成绩评价过于片面,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过于重视理论从而忽略了实践。

2.3实践教学活动存在欠缺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往往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稍有不足,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缺乏重视,相关导师较少去实习地点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学生只能自己摸索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出现问题,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使用教学语言与英语教学手段及方法,加之学生实践教学经验尚浅,一旦出现突发课堂状况,往往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课程的调整,容易按部就班地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3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对策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专业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发展的制约以及体制的影响造成的,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学不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技能,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受到阻碍。以下本文将提出一系列的培养对策。

3.1调整课程设置方案

当代社会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结合培养小学及幼儿英语的方向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十分重要。在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引入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十分有必要,例如,舞蹈表演课、礼仪课等,都应该添加在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方式,将模拟与真实课堂授课情景结合在一起,实行校内外实训互补方式。针对社会发展对教师所需要的技能进行选择性传授,并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及时对教学内容及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

3.2提高学生对技能的重视度,改善传统评价方式

首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尊重并热爱自己的职业。其次,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专业技能训练。通过模拟真实课堂结合授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技能与职业技能进行磨练,从而培养健全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真实的教学授课环境中,掌握知识与方法的运用,从而为适应社会的要求,提前奠定基础。再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总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应该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活动探究、专题研讨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新式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技能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最后,应该将学生能力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形成日常与期末成绩评价、导师与实践单位评价、理论与实践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将公正、公平、公开、合理、全面的原则充分发挥出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转变成教练的角色之后,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与主角,将教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

3.3重视实践教学

在对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时,不能单单只训练其授课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更应保证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只有他们真正地将自己所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才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来说,可以为学生在每个学期的期限之内提供实践授课的机会三次左右,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其次,学生导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教学知识、使用教学手段及方法,通过听课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在授课中存在的错误,并对其进行指正、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学生实践调研结束之后,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报告撰写,使学生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实践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为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提供保障,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实践感悟与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重生后真正成为一位综合型技能素质过硬的实用性人才。

篇3

在社会、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学校、教师初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战线的先行者站在关注民族兴衰、生存、发展的高度,有的心倾理论园地,有的脚踏实践沃土,已经探索、总结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在我国中小学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就目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看,迫切需要的则是素质教育评估的手段、方法、模式的建立健全,尤其是课堂素质教育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而课堂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一客观事实所决定的。故而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课堂评估体系,才能使施教者“胸有成竹”,管理者“手有规矩”;才能使素质教育健康、有效、快速地推行和发展。

作为开发人类灵魂、心智,铸造精神、品质的常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素质教育,其要求就更高了。要对这一教育从课堂进行评估,就得以科学为基础,以理论为杠杆,以效能为目的,从横向的、纵向的、交互的、动态的、全方位、多视野的观点出发,对教师、学生和课堂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

二、评估要求

作为课堂教育教学,构成其客观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维因素便是构成课堂活动的最基本条件。除基本条件之外,还有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大纲,借以提高活动质量的教具(包括普通教具和现代媒体)等辅助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就是赖以评估教育教学活动的参照。要使课堂活动有效地开展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得以教师这一客体为对象,审视其体现出的思想,包括意识、态度、情感、行为等主观因素。评估其能力表现,如原则、方法、技巧、艺术的把握。其次,就是审视评价教师利用教材服务于学生促成的教育教学流程状态(属课堂的主观因素)已经通过课堂活动作用于学生的效能价值,包括人格塑造、思维开发、知识获得、掌握技巧、创新能力培养等主观因素。

三、评估内容

(一)教师评估。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从职能上讲,他既是塑造人格的园丁,又是架接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时又是转化、加工教材的车间和开启、调整学生意绪、情感、智能的钥匙。因此,对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评估的对象首先是教师。对教师的评估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思想评估。我国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个体面对学生群体展开的。从一堂课来看,虽只是一种活动,但它是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凡称得上一堂好课,就得要求教师对大纲把握得准,对教材吃得透,对学生了解得深。既要授知,又要育人;既要讲究一时,又要讲究益效;既要把握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训练全面能力、调动主动精神、培养兴趣特长,又要采取有效方法,如问题研究法、探索学习法、讨论辨析法、互教互学法等。课堂的一切活动,都不是单纯的心理、行为活动,而是培养人的最为复杂的活动。正因为这样,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无不渗透、贯穿、表现着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如民主精神的体现、对学生未来的关注等。这种思想虽不直接外显,但它却主宰、支配着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对教师思想的评估,应借助活动的质量和价值来进行。

2.态度评估。教学态度简而言之,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执着。如认真务实、事实求是、严谨审慎、不敷衍、不轻率等。它是显露于课堂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形态。它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对学生的了解上,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过渡衔接上,表现在师生相互沟通的起点和过程中。它大到一堂课的目标落实到位程度,一“纲”一“本”的熟悉程度;小到对一个学生一言一行的对待、一则板书的设计、一个汉字、一个数字的书写。

3.情感评估。如课说,一堂课是以教师的思想为指导、以及态度佐助的话,情感则是贯穿课堂、融于课堂的内驱力。其中爱心就是统率情感的灵魂。这种爱应渗透在课堂的操作程序和教师的行为之中,它包括一种严格,一种期待,一种激励和一种支持;它又表现在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中。如对正确见解的肯定,对错误观点的谅解,对反对意见的宽容,对落伍者的关怀鼓励等等。

4.能力评估。能力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决定条件。教师的能力源于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它反映着一个人思维和智慧的敏捷度,也反映着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推理的正确程度。一堂课的优劣取决于教师能力的大小。要对教师的能力作出科学评估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如把握、渗透大纲的能力,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处理教材、使用教材、活用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能力,对学生激发、诱导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等。

5.方法评估。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形式,也是教师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能起到高效低耗、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作为素质教育方法的评估,我们摈弃的无疑是满堂灌和填鸭式,提倡的是低消耗高产出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其方法有:导读、导练、启发、诱导、探究研讨、讨论辨析等等。评估自然是视教师对各自采用的方法选用是否熟练自如,是否成功有效,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掌握运用的熟悉和有效程度。

6.艺术评估。艺术焕发美感效应。美的艺术能激活思想,引发激情、思维、兴趣并陶冶情操。课堂需要艺术,课堂呼唤艺术。在一堂课中,“纲”和“本”,文字和符号本是死的东西,教师若能将这死的东西活化为汲取知识的源泉,活化为启迪学生心智的动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发展,这就是高明的艺术。如唤起积极思维的一句妙引,打通理解思路的一个巧导,一个题例的自然衔接,一个简单问题的成功延伸,一个学习氛围的有效刨设以及教学环节与流程中的无缝过渡、衔接、照应等等。这些都是课堂艺术评估的内容。

(二)教育教学流程评估。作为素质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它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价值的;后者则是忽视过程,重视结果,是在追求达标中实现求知效果的。从总体来看,教学流程评估是纵向权衡的,但这是客观的指向,实则除此之外,还须作横向的考察,还须作复合式的考查。这是因为,活动过程本身趋于流线型,但在流线型过程中,还表现出阶段性的仿似经纬网的状态。明确地说,获知育人就是课堂活动进程中的经纬网。对这一流程状态的评估,须从有效度上作出全面的衡量。具体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1.评估课堂流程的线。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评价,是以教学内容的进行和对学生素质的训练过程为着眼点而展开的复合式综合评价。这是为了避免教学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而进行的限制性或导向性评估。2.评估课堂流程的点。如呈现学生内因心理的情意活动、情感活动、思维等活动的有效程度,表现学生外因行为的口头活动(包括说、讲、议、辩等),动作活动(包括听、读、写、画、计算、实验等)的有效程度。3.评估课堂流程的面。这里的面包括教材内容进行的多寡,也就是课堂教育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内外因训练项进行的多寡以及这些训练项涉及的有效范围和延伸的程度等。

(三)教育教学价值评估。评估一堂课的优劣,须全景式地把握,既要对教师作出评价,又要对师生的课堂作出评价,更要对从事教育、参与教育、接受培养的学生作出评价。对教育教学的价值评估,这里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具体可依教材内容而定,对教育教学价值的评估大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灵魂的塑造评估。素质教育,其宗旨和主要任务就是对人的塑造,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健康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会思考会学习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具体到一堂有限的活动课堂之中,就要看学生对教师所利用的教材内容是否达到了人格思想的教育以及教育的程度如何;看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否达到了思维的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效果如何;看教师作用于学生的长效性的教育指向、意图、方法和采取的手段在学生中的放映如何。但还须注意,由于学科特点不同,评估的侧重点也应随之变化。

2.思维开发评估。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劳动活动,都是思维意识的支配。一个人的创造、发明更是思维意识的作用。基于此,课堂教学活动,就应以思维开发训练为主要目的,这是教师的责任。对学生而言,需要的是至高境界的创新能力。这就得在课堂上从基础的思维训练开始,借助教材内容进行,根据课堂整体活动而展开。评估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这种依附性,不可形而上学地孤立进行。评估时具体可看,经思维习惯的养成训练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后的运作情况,特别要对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运作进行考查,但重点应看思维状态是否积极主动。

3.知识获得评估。针对素质教育的课堂来说,对学生身心的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评估的主要方面,对学生获知的评价也应是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正待塑造的学生,不仅需要思想的武器,而且需要知识的武装。对此项内容进行评估时,就须从基础知识的掌握着眼,并参照课堂教学的目的、内容、难点和重点进行考查,还应以众多学生为考查对象,看经过课堂训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内容是否掌握,难点是否突破,重点是否落实。

4.技能掌握评估。就单纯的一堂课而言,获取知识自然是主要的,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但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注重的则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注重获得知识这一结果。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会学知识会用知识。它是为学生终身着想的。故而对此项内容的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评估时,就要看学生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时,是否用到了教师授予的或师生共同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并将这种科学地方法是否用到了实践的训练之中。这种训练如:学生的阅读、书写、笔记、口语表达、听闻、计算、实验、积累资料等。

5.创新能力评估。创新能力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用新的思维、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在时展的进程中,在未来社会的生活中,创新能力必将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在对学生能力评估中,应将创新能力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课堂的目的来看,应将创新能力培养视为教育的核心;应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联想想象等能力置于基础地位,加强训练。因为这些能力最终目的就是为创新能力奠基的,都是服务于创新能力的。对创新能力的考查评估,就课堂来看,应主要审视思维方式的表现,特别要注重评估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表现。如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即运用知识时闪显出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火花和放射的光芒。

篇4

二、不断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这一名言启示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在教学课件中加入一段斑羚飞渡的画面,通过影像展现将教材中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实践发现,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促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真实个性,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潜能[4]。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多一些鼓励和关爱。师生间平等相处有利于教师将自身的广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教学反思

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冷静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结果。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指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5]。初中语文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进行教学活动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失误,是一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动高效性的好办法。教师在反思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应做到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篇5

为顺应二十一世纪教育趋势和新型职专幼师人才需求,伴随着课改发展及走进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要求幼师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幼儿园马上顶岗、上岗。为此,职专钢琴教师要明确幼师专业钢琴教学不是要培养“高、精、尖”的钢琴专业演奏人才,而是要培养普通型钢琴师资,即能准确地把握钢琴中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又能为幼儿歌曲即兴伴奏,弹奏小型乐曲为目标。我多年来总结出一条“短、平、快”的教学方法、模式,即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下,联系学生实际,采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预定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措施。重点采取“集体授课――小组辅导――个别检测”三步式教学模式。

一、三步式之一――集体授课

集体课教学与传统个别一对一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优越性。职高的钢琴集体课以班级为单位,一名教师就可以同时教几十名学生,加强了教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培养出更多的钢琴人才。钢琴集体课教学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就不能仅仅是熟悉乐曲和讲课的内容,同时还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的教学过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时候示范,什么时候要学生弹,要多少人弹,怎么讲解重点和难点,如何总结是集体课组织教学的关键。要能把整堂时间都要安排得极为紧凑,把学生注意力完全掌握起来,使学生的活动能随着教师的要求而转移,同时,课堂讨论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但一定要在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下,讨论前教师引导,讨论后教师总结,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三步式之二――小组辅导

1.突出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由于天赋、能力、用功程度等因素所造成的程度和进度

的个体差异,是集体课教学的首要难题,也是教师们最为头痛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先考核后分组,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给进度快的学生提供附加作业。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人尽其才,又有效地缓解了两端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让学生互相观摩聆听,通过聆听观察分析讨论。从对照中发现个人在技术弹奏及音乐表现中的差距与不足,还可针对学生练习中各种疑问和要求,运用典型给予集中解答或深入辅导。

2.一师多徒,徒为多师,分层教学

由于幼师钢琴集体课以班级为单位,一名教师传授几十名学生,我称为一师多徒。老师逐一辅导每名学生,时间不够充足,往往幼师学生多数人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习惯,动脑性更差,理性理解识谱、视谱是她们的最大难关,感知模仿动作、协调触键相对好些,这种情况下,请进度快程度高的尖子学生们为这此较差的学生们当“老师”,做“陪练”,故我称徒为多师。她们在课外小组、琴班上帮助视谱慢的同学,取长补短,学生间自学、互学,积极性高,这样做的好处是“课前预习准,课上指导快,课后练习熟”,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省时、效率高。曲目弹奏的多,相互交流的多,互帮互学,气氛活跃。自学欲望强。

三、三步式之三――个别检测

1.回课检查,鼓励赏识

经过多天的反复熟练过程,下次课上,老师逐个抽测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每个学生的回课,及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回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当场打分,记录在案,作为综合考评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可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因材施教。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差异重新划分小组,深入辅导。教师抓住学生的优点将其赞扬、鼓励,激发其学习的高度热情,给学生自信。教师的耐心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体会旋律美、节奏美的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磨练学生毅力耐力、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美的追求。

2.观摩汇演,提高素质

学习音乐也跟学习一些技术一样,学习者要有信心。应该相信有些看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是可以解决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这些音乐学习前进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不要惧怕,要敢于面对,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必胜的信心,其次是苦练基本功,技术要过关。常言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只有掌握了精湛的弹奏技艺,才会充满信心,在舞台上才能镇定自若,挥洒自如。再者是要多参加舞台实践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尽可能地做到为不同的观众演奏。在舞台上要有表现的欲望,要自我激励,把演奏看成一种征求意见和学习的机会,紧张也就不翼而飞了。教学时可多多利用小组观摩、分组竞赛、汇报演奏等多种形式,进行联奏、合奏、视奏、移调练习。学生练弹、学生互评,学生争强好胜想演练,互评积极。学生兴奋课堂气氛活跃,自由发表意见敢于表达,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挫败,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增强自信,提高心理素质。同时通过讨论,提高探究能力,获取掌握技能的方法,通过交流学习心得,获得成就感。

通过钢琴“集体授课――小组辅导――个别检测”三步式教学模式。改从技术到技术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从技术到应用综合练习,加强了音型练习和编配伴奏教学,拓宽了教学知识面。这样,在与个别课教学相同授课时间内,不仅使学生具备同等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并且具备综合弹奏的实用伴奏教学能力,适应职高音乐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通过这套教学模式学习,学生掌握了注重在学习弹奏技术的同时,迅速熟悉键盘。并能尽快掌握由键盘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配弹伴奏四大板块构成的技能。学生在毕业时,能适应幼儿园需要,能为幼儿歌曲即兴伴奏,弹奏小型乐曲。能准确地把握钢琴中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具备了在幼儿园工作后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把接收下来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分门别类,首先进行学科整理,将其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各个学科,然后将课堂实录、课件、科学纪录片再逐层分类,使教师利用起来更加方便。学校花大力气,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了大量空白光盘、DVD机、电视机、电脑等,有了这些设备我们缺少的就是教育教学的资源,所以学校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的校长兼书记主抓,教学副校长亲自抓,远程教育教师任管理员,把优秀的教育教学内容刻录成光盘,现在我们的VCD、DVD教学光盘已经达到几百盘,初步满足了各学科教育教学的需求,这就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深入到基层的每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与生活之中。

二、利用资源,事半功倍

为了使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真正地落实到位,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与管理制度,要求每个班级除了每周一节的远程教育资源课以外,可以随时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观看和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内容与设备,这样就提高了我校的资源利用率。如:“形势教育大课堂”的接收、收看等,使广大教师学生坐在教室中,就了解到了国家的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师生受到了教育,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落实、见成效,如:远程教育教研教改制度、农远资源教师培训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学校的远程教育有章可寻,步入了正轨。

三、评价资源,共同进步

每位教师在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之前必须亲自观看一遍,将其写入电子教案当中,然后再有选择地、适时地、有效地利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与班级学生共同分享优秀教育资源的独特艺术魅力。授课结束以后,还要利用课余的时间或是班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行调查反馈,找出优缺点,使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服好务,成为教师、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反馈资源,初见成效

每周五的下午三、四节课为教师讨论和反馈的时间,教师把一周以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说出来,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如教师提出的:“部分内容不太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教育教学,不能做到因地置疑、因材施教。”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多数教师认为: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很薄弱,城乡的教育发展也很不平衡,但是我们不能说人家的资源不好,也不能说教育教学方法不切合实际,这让我们知道了差距,从而鼓足干劲,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才能逐步缩小差距,进而使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能接受全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之所以我们有了充分的认识,才使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教师提高和发展的推进剂,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学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成绩有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加强了,这些都源于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功劳,现在我们的教师已经离不开她了,因为她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真正朋友了。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课堂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更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就目前来说,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重要”。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因此,进行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面对改革与挑战,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应对呢?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可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在新课标下地理课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83-02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眼中有本,心中无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以本为本"。而今天的教育教学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包办代替,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

1.2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高中语文课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允许对学生进行淘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要给予关注、尊重与爱护,使每个学生都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不仅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较高的审美品位,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各不相同的,适合其条件的最佳发展。要把统一的要求与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为发展方向与能力倾向不尽相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为他们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1.4 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观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这种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自主的、充分的。教师必须珍视学生这种主动、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教师要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1.5 树立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时间观、效率观。"什么是现代化,简单可以理解为就是高效率"。教师在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的同时,要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自身特长,选择和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争取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2.读写一体化,强化课文的示范作用

2.1 作文的功夫在作文之外,"劳于读书"可"逸于作文"。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可以感觉得到,如果班里哪个同学作文得分每次都很高的话,这个学生肯定是阅读了特别多的课外书,也可以说这个学生特别喜欢读书,把读书当做自己消遣娱乐的一种工具,日积月累,作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所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平日素材的积累,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做教师的也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书读得也不少,但是就是作文水平上不去,学生阅读的材料也不少,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是用不上这些材料,就是只会记,不会用,也就是所说的不能活学活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把这些有用的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用到写作当中,提高作文水平。

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重视语文课文对学生写作的启示作用,寻找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篇9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做到如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所讲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

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依据教材、设置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第三部分可改编成课本剧片断让学生表演,因为这部分集中了小说的全部人物和矛盾冲突,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改编、演好这场戏,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又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以为他们谈的应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声机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的能力。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不说深层次的说、写,单就浅层次的口头表达及写字来说,问题已够大的了。拿农村中学的学生为例,能讲普通话的不足一半,能讲比较纯正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鳞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交往,影响了信息的摄取。再说写的方面,不少学生写字潦草,模糊难辨,有人戏之为“芳草萎萎”,这种恶习甚至带入了高考试卷。在江苏省历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随处可见。由此表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作,而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辅之以方法技巧的传授。如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及节奏,读出情感韵味等。要指导学生熟悉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字形意义。课堂上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并长期坚持下去。说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

篇10

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都注意到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的重要性。很多人为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然也取得过良好的效果,譬如说:充分提高了学生在这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得到大步提高等等。固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成功,而且在“素质教育”呼声大、落实少,而“应试教育”仍居统治地位的今天,它的确是检验教师工作成果的一种相对普遍简单的方式。然而,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教书匠”的职业定位上,而应该把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其他的更多的时间空间以及教育内容上。学生的课后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心理,甚至他们的家庭教育,都应该包括在教师的教育计划之内。作为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样重要,甚至前两者要比后者更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作为现代教育课堂的直接管理者――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在教室的“小课堂”四十五分钟的管理和驾驭,还要更多地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和课外生活都囊括在这个“大课堂”中,尽量使得对学生的教育全面细致,不至于出现漏洞。

一、增强 “大课堂”中的师生交流

在空间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和办公室,可以选择相对轻松的环境,譬如说学校操场的草坪上、球场上、食堂里、学生宿舍里,甚至是学生家中,总之,凡是一切可以让学生放松倾吐的地方都应该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在时间上,可以选择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休闲娱乐时间等等……因为利用这样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学生感觉更自由,制约相对要小得多。在交流内容上,可以是学科知识层面上的教学相长,也可以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关注的热点和情感问题,当然,交流的话题还可以更广泛一些。只有师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朋友式交流的时候,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在交流方式上可以多样化:1.面对面谈话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2.书信、周记交流沟通。这种办法可以让学生把面谈时不愿或不敢说的话写出来,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深层次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增强师生的亲近度;3.网络沟通。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教育教学,针对学生普遍对网络感兴趣的特点,利用这种交流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篇11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在教学中,它仍保留了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将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和音频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在指导与讨论中练习、问答和讨论以巩固知识,它是一种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BlendingTeaching)形式。

1.2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网络自学、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其中课程资源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微视频的制作、PPT的制作、设计针对性的问题等;答疑解惑是指师生间相互交流,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思想的碰撞促进知识的理解;教学反思指反思教学效果,包括课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以促进后续进一步的优化;协作探究包括组建小组、相互协作探讨、成果汇报等;总结反思是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翻转课堂注重师生间、生生间及师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课堂面授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职业素养和学生个性发展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2翻转课堂更利于我国高职教育教学

2.1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实施翻转课堂

高职教育是我国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强调专业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人才培养目标更具职业定向性,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部门、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联系紧密。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灵活应变、信息处理等非技术能力的人才。翻转课堂要求课前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课堂中交流讨论、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对知识进行内化,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在共同的交流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翻转课堂的实施更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

2.2高职院校的师生特点契合开展翻转课堂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双师型”教师,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高职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专业的提升,更要重视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高职教师在升学、成绩排名等方面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群在18~22岁,他们思维活跃,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信息素养能力较高,独立自学能力较强。他们敢于怀疑,易于在课前的自学中发现问题,敢于同教师与同学交流、探讨问题。高职学生经过中小学的学习积累,已建构了一定的知识系统,接触网络信息和社会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多,这为自我创新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3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满足实现翻转课堂

2.3.1用户终端设备的普及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等得到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除具手机基本的功能外,以其具有的文件的浏览和下载、随时上网及方便的存储功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基本都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熟练掌握与手机相关的操作技能,在空闲时间随时随地按自己的需求观看教学视频。

2.3.2无线网络的迅猛发展

随着WIFI等无线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通信行业4G(第四代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为人们上网提供了方便。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动式与协同式的学习环境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条件。现在高职院校的宿舍基本都覆盖无线网,部分高职院校已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的覆盖,学生可以随时用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智能手机)等终端上网,这为学生课前和课后网上学习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3有效实施翻转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3.1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随着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重视,基本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学校应在高性能服务器的配置、提高校园网络的带宽等硬件方面提供保障。微视频资源库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重要的软件资源。教师可以自行录制微视频教学课程,也可以利用合适的开放教育资源,当这些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学校应适时引进优秀的微视频资源,以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3.2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坚定教育变革的信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在有效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必须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因此,教师除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外,还需掌握微课程设计的能力、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教学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如何更好地重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既需要师生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习惯这种教学活动,重视教师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3.3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无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创新的能力,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要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以分数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体系,建立由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组内互评等构成的多元评价方式,应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4注重课程的适用性

翻转课堂相较传统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有支持的、开放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思想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关注。但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表明,导论课程并不适合于使用翻转课堂模式。高职教育课程中,偏重于理论研究、概论性的课程,也不适合于翻转课堂。

篇12

二、适合地理课堂推行素质教育的几种方法

素质教育效率的大小,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巧施情感教育注重引导方法

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情商大于智商。高尚的情感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和无形的钳制力,它能牵动人的情丝,拨动心弦,产生出一种感化人心的奇妙力量。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只有注重情感教育,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为此,教师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诚心待人。其次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再在黑板上画上相关的图形,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都踊跃发言。能力高超的教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当学生对你坚信无疑时,你的主导地位也就确立了起来。

比如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地理兴趣,而非流于形式,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视听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我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件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动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利用设疑推进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谓设疑推进法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自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四)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可用野外观察法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讲到岩石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石头带回教室由教师逐一讲解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老师引导的学生自我表现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就需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三、地理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虽多,但并不是都适合地理教学的每一章节,所以不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找到教学方法与各章节的结合点。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基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入钻研、灵活处理教材。基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教给学生求知的工具和手段,就是符合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以考试为目标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方法,努力探讨和实现教学过程中要素关系的转变。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课堂转变为教师为学生指导和活动组织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把知识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联系或可以启发学生感性认识的趣味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得以主动发现和认识。

教育的过程应是灵活地传授课本知识,而不是为完成限定的教材而教学。教学活动重视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地理知识兴趣、情操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比较充裕的时间运用地理学习工具学习,特别是读图填图训练、发言讨论。让学生有学和做的充裕时间,在一定的宽松条件下学习。

也许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减少了,但学生更多地获得了对地理知识兴趣的培养和地理求知能力的培养,更有益于他们今后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篇13

二、“论坛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1.情境导入

通过情境导入,为“论坛式”课堂教学张目。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靠一本教科书,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片反映历史,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离我们今天的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只通过文字和图片来想象是不够的。这对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教师应该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创造条件。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历史场景的方法,适当利用教学场所,稍作变动,让其成为历史会议的会场或者某场战役的战场,也有可化身为中国各个朝代文化展览的场所,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则化身为其中的主持人、发言人、指挥家或者战役的参与者,还可以让学生复述去过的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见闻。

2.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初级论坛

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或者课件展示的方式,指导小组开展历史论坛活动。此阶段小组内论坛内容以基础知识和稍作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为主。重在掌握基本内容,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个体首先根据教师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教师提出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个体基本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论坛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展示个体学习成果,相互借鉴提升,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小组内论坛情况,发现论坛开展中难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充分感知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了解了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

3.小组讨论交流基础上的高级学习论坛

小组提出论坛开展中的难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师生讨论、探究完成。此环节需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同时又始终渗透着学生的独立思考,三者缺一不可。教师是论坛的推动者,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生是论坛主体,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分析、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地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的能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提升为目标的教学原则。

4.基于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层次论坛

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形成深层次论坛。如学习了“辉煌的隋唐文化”,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文化为什么如此辉煌?”学习了“明清经济与闭关锁国”,会让学生反思“闭关锁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知识运用、补偿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要求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此环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既活学活用本课知识,又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以后参与论坛提供不竭的动力。每学习一节历史课,笔者都要至少出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如学习了“中日”一课,笔者设置了“课外寻史”这一课堂教学环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日本却否定这一说法,请你利用业余时间,就这一论题找出有关证据。”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同时培养了学生寻找史料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开展论坛的多种形式

1.再现历史场景

如学习“三国鼎立”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分别扮演袁绍集团、曹操集团、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三国的扮演者要陈述三国的基本知识和具体发展成就以及三国期间的重要战役及成败原因。

2.课堂辩论

很多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往往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时候,笔者往往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激励学生做历史的探究者,而不做历史知识的容器,体会到历史课的独有魅力。如学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笔者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一组论题为“拿破仑功大于过”,一组论题为“拿破仑过大于功”。学生业余时间搜集资料,课堂上唇枪舌战,教学效果极好。其实,对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亚历山大等历史巨人,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这时候笔者都采取类似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史实进行论证。

3.百家讲坛式

课堂小结环节,或者是当某一章节、某一名学生对教学内容研究比较深入,自己的观点较为成熟时,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让学生慷慨陈词,尽情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其余学生可以边听边思,同时受到很大的感染和熏陶,感受榜样的力量,争取下一次自己成为讲坛的坛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