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篇1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1-0067-04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calls the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rgues to a tentativ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sports; mass sports; relationship

多年来,关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形成“普及与提高说”和“相对独立说”两种观点。对这一关系命题的研究,实际上已超出了学术范畴,成为一个敏感的具有政治内涵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体育事业基本发展方针的确立、演变都是伴随着对两者关系理解的深入而产生的。研究服从于现实需要,为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演化成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因大环境的需要而最终“普及提高说”占了明显优势,“相对独立说”则形单影只,我认为更好的作法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正确的作法是通过科学的求证,理性的认识彼此间的异同,,完善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应成为一种政策的解读工具,客观的看,离开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的梳理,而孤立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也是随着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内涵

“理论――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1]由此可见,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概念、原理体系。而作为构成理论的首位基本要素――概念,在构建各个学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性认识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竞技体育也称为竞技运动,与英文中的sport相对应,是人类为发挥自身潜力,以他人或自然障碍物为挑战对象,以体验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训练和竞赛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身体娱乐文化。[1]竞争性是竞技体育区别与其他身体活动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比,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二是具有标准化的竞争规则和裁判手段。竞技体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竞技体育对于社会的稳定发挥特有功能,如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根据水平的高低,竞技体育可以分为高级竞技体育和初级竞技体育。本文讨论的即是高水平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活动目的的非竞争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参与主体广泛以及参与时间业余性是群众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其中,非竞争性是群众体育区别于竞技体育的根本特征。群众体育具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活动参与者;二是体育活动组织;三是体育活动设施;四是体育活动方法;五是活动内容。[3]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

所谓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4]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通的方面,都属于身体活动范畴;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别,突出表现为是否强调竞争性。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梳理。

2 既有理论

2.1 “提高普及”说

“提高普及说”是唯物辩证法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5]是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文艺理论原则的借用。[6]是体育事业实行全民制,由国家包办,遵循与执行党和国家指令,服务于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直接产物。“提高普及说”首先将体育事业看作是由提高和普及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提高就是“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所谓普及就是“开展群众性业余体育运动”。[6]其次,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普及转化为提高,一是需要参加活动的人多,二是需要群众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7]而从提高转化为普及,则需要通过竞赛的吸引和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宣传、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功能和作用。[6]最后,“提高普及说”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

“提高普及说”从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指出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社会背景下,“提高普及说”理论的普遍性与体育事业特殊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首先,对竞技体育功能理解存在偏差。将竞技体育纳入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由国家包办,负责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一方面,导致体育事业竞技化,即蕴涵着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朝着以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提高指导低水平竞技运动的普及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包办下的竞技体育纳入政治体系,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提供和管理,也破坏了竞技体育按照娱乐规律而自发组织和发展的条件。其次,“提高普及说”还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普及是基础,是前提,没有普及就难以实现提高,提高是普及的必然结果。事实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的普及与提高的任务,而且各自受到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及人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年龄体质特征、参与方式与时间、手段项目、场地设施条件、组织形式、资金来源、运作与管理体制和机制、供给方式等,因此,提高普及说的“线性关系”假设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后发展成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8]但是,由于“协调发展”首先表明体育事业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大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8]只是在提高普及想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比例”问题。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因此,“协调发展”实质上是“提高普及说”的逻辑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

2.2 “相对独立说”

“相对独立说”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真义体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是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另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竞技化,特别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理论反思。这一观点首先肯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sports)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9]认为体育(PE)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增强体质的教育。[10]而“竞技体育”(sports)作为“一种具有规则性、竞技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10],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因此,体育与竞技应各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而现有体制下提高运动水平和普及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践中只能重一方面而轻另一方面。

“真义体育观”确立的群众体育增强体质的一元价值标准,对于扭转用以竞技运动取代体育的倾向,摆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唤起人们对提高全民体质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体育价值和目标泛化、全能化以及无序现象的价值整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真义体育”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相并列,事实上是对教育的分解,现实中不可能单独实施“纯粹”的以体为本的“体育”。[10]同时,“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认为现行体制下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二者必居其一,无法回避,无法调和,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运动具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带动群众体育普及等一系列潜功能,因而,有条件地通过国家管理的形式,发挥竞技体育潜在功能和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非不可取。

3 互补关系

任海在《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一文中,从体育分化角度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互补关系”学说。认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是体育高度分化的结果,两者同质异形、相互依存、功能互补。互补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两者具有相同的手段――身体活动和相同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体育发展的互补;(二)体育需要的互补;(三)体育教育的互补(四)体育道德的互补。[11]

互补关系着重讨论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一)认为大众体育开展的越广泛,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就越大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体育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又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人口;一类与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不参加体育活动而仅仅作为竞技体育比赛观众的人口。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从实质性体育人口的角度扩大了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而对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的影响并不大。(二)缺乏从整体上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仅仅是对两者相互联系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4 相互取予关系

4.1 现实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变,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变,[12]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突出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高度分化。这要求我们从具体的理论出发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问题做出回答。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有关社会系统的基本理论。[13]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稳定的关系,是内在于系统的客观存在,它只有而且必然地通过一定的功能表现出来。所谓功能就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会反过来决定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考察体育现象,体育乃是由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规定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体育系统内部来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又是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对维护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挥一定的功能。

3.2 主要观点

“相互取予”首先强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子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和发展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结构特征以及现代社会组织高度分化的现状和特点――即由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所决定的。从活动主体的构成来看,竞技体育由竞技者(两人以上)、组织者以及观众三因素统合而成;而群众体育则由个体单独或活动者与指导者构成。[14]从活动的具体要求来看。两者在活动时间、地点、对象、体力消耗、动机等方面以及组织的设计、规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别。见表1和表2。

从组织状况来看,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构架中,竞技体育组织主要分布于国家和市场两类组织中,与国家相对应的是举国体制下形成的主要提供公共性竞技体育产品的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体系;与市场相对应的是利润导向下形成主要提供私人竞技体育产品的营利性竞技体育俱乐部组织。而群众体育则普遍存在于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类组织中,与社会相对应的各类民间组织是具体开展和实施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而竞技体育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但是,两者在功能辐射的范围和以及作用的人群上有明显的差别。

从制约因素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受到闲暇时间、生活水平、观念意识、场地设施等因素制约;[2]而竞技体育发展更多受到遗传、选材、训练水平、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训练管理水平以及竞技运动科研水平等因素制约。

其次,在承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差别的同时,也肯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融合的可能性,表现为在两个系统邻近环境的“相互取予“特征。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身体活动的共性或相通性、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子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同样,群众体育除具有 “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康复、娱乐、教育、消遣、交往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等潜在功能。因此,竞技体育子系统与群众体育子系统在按照各自规律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下,两者相互融合的邻近环境必然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群众体育可以在组织方式、场地设施以及活动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吸收竞技体育的内容。由于群众体育具有活动方式灵活性、组织设计开放性等结构性特点。因此,任何有益于强身、健心和乐群的活动手段和组织方式都可以被群众体育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的方式,可以在群众体育中适当运用,但只能作为手段,不能当成目的。(二)易于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和吸收的运动项目的水平的提高,可以在运动价值观念和态度层面上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影响。(三)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的竞技体育活动项目的普及,又为该项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市场,从而促进该项竞技体育项目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首先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子系统,两者具有各自的提高和普及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系统邻近环境,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

4 结语

“提高普及说”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指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特征,这一观点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提高普及说”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而“相对独立说”则着重从是否具有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角度阐述了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关系,但是“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上述两种观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认知水平。并对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两种观点都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因此,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在对上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继承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取予”的关系理论框架。“相互取予”就是肯定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相互独立是子系统,同时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邻近的部分存在着功能的“相互取予”关系。

参考文献:

[1] 邵生林, 刘玉梅.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J].体育,1997, (2):19.

[2]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248.

[3] 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

[4] 现代汉语词典.

[5] 栾开封等. 关于我国体育和体育工作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 (4).

[6] 熊晓正等.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J].21世纪的中国体育,1998, (16).

[7]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启示―价值追求与代价意识[J].体育文史,1999, (3):11.

[8] 舒有谟, 宋秋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 (4):69.

[9] 王学峰.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J].体育学刊,2004, (4):7.

[10]

陈融.试析真义体育观、大体育观的特征与分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 (4):1.

[11]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 (3):11.

[1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16.

[13]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 (5):52.

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位与社会需求的悖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总书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体育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自然是其中应有之意。可是,多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一枝独秀,其他体育形态的发展相对滞后,如果不改变现有的不均衡状况,“体育强国”之路必将异常艰辛。

其实,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并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纲要还对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目前中国的体育媒体基本上是竞技体育报道一家独大的面貌,群众体育的报道却日见式微,表现为内容十分少见,而且所占据的地位也非常边缘化,体育记者很少触及或不愿参与此类报道,甚至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美国媒体体育强调动作、竞争、最终分数、成绩统计、记录、核心运动员和赛事、抱负、英雄行为,以及运动员的情感和个性。其实,当下我国媒体化体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各媒体竞技体育内容平均占到了媒体所有体育资讯的80%以上(《中国体育报》除外)。当人们沉溺于这样的体育传播环境里,长期以往,其体育观如何不受影响?有怎样的体育观,反过来又会对体育实践以影响。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中国学生体质调查:学生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升旗也能累晕我国青少年体质如此孱弱谁之过?”就充分地说明了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失所造成的弊端,以及由此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体育事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中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组织体系。其中,要求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中城市达到15%左右);城市社区和乡镇建有方便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而且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对群众体育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而导致了体育媒体的信息供给与社会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状况,也使得体育媒体难以发挥其反映、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群众体育的进步和各类体育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推广

信息社会中,媒体是社会的神经,以传播速度快、范同广、信息多、质量好等优势在信息市场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已成为传递信息、影响公众生活最快捷、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媒体在体育与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关于体育信息流通的桥梁(见图1),它扩展了体育信息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围,并改变和丰富了大众接收和认知体育的方式。

因此,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接收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接触到的体育主要是媒体体育。媒体用大众普遍能够接受且越发认可的形式来阐释体育中那些既丰富又深厚的内蕴,没有大众媒体参与下的体育,满足不了大众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由于传播媒介的出现被大大加快,所以广大群众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也大大提高。毫无疑问,传播媒介作为加快观众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的传播方式,其社会覆盖面将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深。群众体育的主旨在于大众的参与。尽管体育在我国受人关注的程度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体育作为谈资,但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这些运动项目的人还很少,也就是说,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与实际参与的运动项目不尽相符,关注的力度也与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而要想让民众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媒体对群众体育的作用、方式、指导等相关内容的大力传播必不可少。

我国竞技体育带来的光芒并不能掩饰我国群众体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发达国家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无一例外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工作重点。因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强国,不应仅仅看竞技体育的成绩,还应参考国民身体素质、运动场所多少、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广度等指标。而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修建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的需要,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目前,我国媒体大量地传播竞技体育信息,使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处于缺位状态,给公众造成“重竞技、轻群体”的主观印象;且媒体传播体育信息,更多地只是吸引一般受众成为“体育爱好者”,而在将“体育爱好者”引导并转化成“体育参与者”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只注重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并不能很好地引导教育大众参与到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当中来,不利于向大众传达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急需通过群众体育的发展而提高的预警信息,不利于发挥大众媒体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引导和监督功能,不利于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因此,媒体对体育信息的传播,首先要促进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喜爱,使得人们增强了对体育的兴趣,丰富日常生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群众体育的开展历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体育媒体的催化作用。普通老百姓越来越了解体育的魅力,逐渐消除搞体育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才能越来越多地真正投入到体育健身与运动中去。

2 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为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

较之于竞技体育信息,群众体育信息与社会有着更广泛的联系,它在内容的构成上没有边界,也没有既成的框架限制,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在中国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政府的有意提倡和引导,还是人们自身对体育的需求,都构成了社会体育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民间体育需求日益扩大、社会社区发展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群众体育信息的需求伴随着全民健身在全国的逐渐铺开将与日俱增。而面对今天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与挑战,竞技体育新闻传播报道“一边倒”的倾向,难以满足今天高品位的体育受

众对体育信息的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的需求。

群众体育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挖掘价值的新闻资源的富矿,只不过它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开发。群众体育比竞技体育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它可以涵盖社会的不同人群、民族、种族、阶层而且贯穿人的一生。群众体育具有多样性,它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等等。社会体育还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受限制可以创造新的方法手段,不断满足人们的体育娱乐需求。

现在由于各媒体将报道的力量都集中于竞技体育上,致使我国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出现大同小异、内容高度重合、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的时期,比如联赛的间歇期、赛事的淡季时,媒体的信息传播更是捉襟见肘。

另外,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就事实来说,体育的形态丰富多彩,竞技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一味传递竞技体育的信息,自然与客观实际产生了差距。媒体要想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实现平衡与客观、真实的报道,就需要全面地反映事实,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具体到体育信息的传播,自然不能忽视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意识增强,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媒体要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内容构成、报道比例的分配、传播地位的安排等,准确的、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反映体育的事实。

三、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策略与方法

1 树立完整的体育传播观

如今,体育信息传播越来越被媒体关注。但是,在竞技体育信息新闻的范畴之外,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非竞技体育信息却并没有得到媒体的普遍重视,这更多的是因为体育传播观念的束缚与限制。

其实,群众体育信息由于其关系到普通民众也就是既成的或潜在的媒体受众,存在着极大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社会中,群众体育信息因为关注普通群众的体育生活和需求,问或起到了引领校正社会观念、关注公民生存状态、引导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更具社会意义。

所以,在进行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观念方面。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多少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体使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在接受媒体的宣传及人们自身的参与体验中,许多人逐渐的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观念,认识到体育是与创新、与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地参与体育,将给人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强的体魄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正是由于体育价值观的合理定位,使人们能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介入到群众体育之中。第二,参与方面。观念的变化,促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群众体育,并主动的参与其中。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地采用以体育人口的多少来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繁荣与否。第三,投入和消费方面。在传播媒体的促动下,社会的各方面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和消费更加积极。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群众体育投入;另一方面,群众体育的参与者们,也加大了对健康的投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日趋深人人心。在群众体育消费上,人们根据健身锻炼的需要,积极地购买各种有关书籍、报刊,积极地上网等,各类收费不等的体育健身锻炼的场馆吸引了大量的健身爱好者们,功能各异的体育用品使人们乐于掏钱去购买。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报道上一定不能与时代脱节。要抓住了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更关心自己的健康、更加注重身体锻炼这一特点而进行,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体现记者的人文情怀,凸现了对人的关心,倡导了科学健身理念,使科学健身深入人心,才能够吸引眼球,赢得众人的注意力。当代社会已经转向休闲时代,体育必将实现“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功能性改变,无论是体育组织还是大众传媒都应让体育倡导人文精神,服务和谐社会,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载体之一。群众性健身休闲娱乐不仅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且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可能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与亮点。

2 传播视角的转换与拓展

与传统的竞技体育信息不同,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新闻主体的多元化,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具有更广阔的边际效应。群众体育新闻虽然在内容上有体育的成分,或者以体育形式为载体为媒介,但是因为参与的主体是社会民众,因此媒体的关注视角需要从单纯体育层面过渡到社会影响层面。即使是以赛事为主的群众体育新闻,在报道思路上也可尝试摆脱竞技新闻的思路。

不同的报道视角、不同的关注点反映出不同媒体的定位与态度。对群众体育信息的关注及报道态度,可以更全面的反映一份媒体的立场和态度。而这种态度必将影响到媒体长期以来塑造的形象。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领域,而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其影响力,传播这样的信息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已经远远不止于以往,甚至可以说是体现了一份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这样的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价值更是不言自明的了。

3 提高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策划水平

媒体对于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报道,完全可以跟竞技体育信息一样,有前期精心的策划、组织,有深入的采访与写作,有后期的强势包装与精心制作,从而吸引广大受众的长期关注。

篇3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由于对学校体育中的相关理论概念(如: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等。)没有很好地认识并加以深层次理解,造成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有说服力的教育实践报告至今未能看到,三级教材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不少地方的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有体育老师称这场体育课改革是:“目标虚化,内容空化,组织散漫化,考核客气化。”这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其根源就是没有定位好学校体育的位置,让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处于浮游的状态。

1.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

目前关于体育的分类存在一些争论,但大家默认的还是把国民体育分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在这一分类中此三种体育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体育的框架,可谓三足鼎立的态势,缺一不可。“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今天,竞技体育方面,要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群众体育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民族体质,把我国人民的机体能力和平均寿命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学校体育方面,要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体质教育,把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目标,学校体育起相对的促进性作用。首先,学校体育在完成自身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完美发展,就是形态、机能、体能和精神几方面得到充分的、均衡的、协调的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有人说: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是输送各行业人才的生命线。学校体育在实践竞技体育的精神,体验竞技的乐趣。其次,学校体育为群众体育传授身体锻炼、健身娱乐、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生活理念。为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系统性练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生存能力。当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群众体育领域里发挥着引导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作用。

2.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的观点,劳动力包括智力与体力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使之适合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力的发展主要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手段而获得。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教养和身体发展的特点。所谓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标来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所谓教养,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规律和事实,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所谓身体发展,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体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的机构与功能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得到良好的发育,包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学校体育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体现着德、智、体三方面的要求,互相渗透,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而在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体育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而以发展身体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教育所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就是做好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三方面。三者互相关联、融为一体,构成学校体育的全过程。但三者不是平列的,而是有一个中心,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依为命

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命脉,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进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竞技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继承的任务纳入学校体育中来。”[3]国际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席兰姆斯说:“教育狭义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广义的目的在于传授技术、能力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而这种教育包括竞技体育教育。”[4]西班牙学者何塞马利亚卡西加尔教授则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努力制定一套教育方法,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设法促进主管教育的组织采取行动,使当代人恢复他们业已失去的运动能力。”[5]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把它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手段是完全应该、完全必要的。而且,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是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度发展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竞技体育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如竞争、开放、民主、民族等观念,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现代社会应具备的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学校体育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如果放纵学生的主体性,“放羊式”教学,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不能完成学校体育根本的任务,此方式也不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良好途径。试想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疲劳,什么是“极限”,什么是“二次呼吸”,什么是“价值域”,什么是“中华体育精神”,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我们就说这种体育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吗?“中级水平以上的竞技体育,即组织化的体育,是应该在学校里提倡的,至于初级水平的竞技体育则应该在学校里广泛地得到开展,这正是我国学校体育目前最薄弱的一环。”[6]因此,把竞技体育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手段,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我们绝不能在排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的的同时,把作为手段的竞技体育也一概排斥。竞技体育的“增强体能”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失去它,学校体育就没有生机,处于空虚、疲软状态。

4.学校体育向群众体育开放

群众体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群众体育里没有统一的规则,没有统一的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即使有组织也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的活动场地具有不固定性,设施稀少,活动、锻炼时间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活动形式较单一、枯燥。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向群众体育提供帮助,对其进行多方位开放。首先、提供场地设施,让群众有机会利用就近资源,创造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其次、提供理论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理论资源的实践作用,帮助群众体育普遍性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向社区、企业、厂矿等派送体育健身指导员,组织不同的群体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地方化、民族化。

5.结论

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共同筑成国民体育的大厦。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生体的作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依为命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竞技体育的“技能练习”手段必须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竞技体育要理直气壮地走进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应向群众体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提供开放性的帮助,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群众体育普及化、地方化、民族化和多样化。由此看出,学校体育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理性定位学校体育的位置,有利于学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学生身心、有益社会的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改善以往“放羊式”、“放鹰式”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为提高国民体质力尽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2]张友龙.试论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及其目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3),56—58.

[3]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篇4

1.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存在严峻形势

1.1群众体育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发挥不够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就两者的关系而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运动的本质实现的保证,竞技体育运动反过来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唇齿相依,共荣共存,竞技体育离开了群众体育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95年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群众体育有了较好的发展,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群众体育消费逐年提高,群众体育组织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场所、设施明显改善。但相比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明显滞后,这将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动力。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期滞后,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必将让人们对竞技体育高速超前发展产生质疑,同时,也会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群众体育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加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是竞技体育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我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

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从奥运贡献度分析,第29届北京奥运会入选的奥运会运动员中,东部入选的就有440名,占总人数的68.86%;中部107人占总数的16.74%;西部有92人入选,占总数的14.39%。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中,来自东部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73.68%,中部占金牌总数的17.54%,西部只占8.77%,获金总数不足1/10。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9年第11届全运会的参赛成绩和获得的奖牌数的统计(不含和各大体协数据),东部的十个地区在此届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占十运会奖牌总数的65%,中部的九个地区占22%,西部的十二个地区仅占约13%。呈现出竞技运动成绩上东、中、西部区域的巨大差异。在运动员数量方面,我国一线运动员中,东部地区占了总数的1/2,具有绝对优势;从运动员等级指标分析,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员人数中,东部也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中部次之,西部只占1/5;只有后备力量的储备上,西部占总数的1/3,相对较高。这些指标充分体现出东、中、西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方面的巨大差异。资料显示,在2003年全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场地从812118个增长到850080个,全国乡(镇)村共有体育场地66446个,仅占全国总量的8.18%,体育场地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不均衡。

2.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2.1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实现项目协调发展

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金牌的项目分布,挖掘田径、游泳、水上等基础大项金牌潜力,提高篮球、足球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集体球类项目水平,同时,实现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的协调发展。这些要求正是我们今后应加强和完善奥运战略布局的重点和思路。要结合我国地域广阔和人群差异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机制,着眼长远,协调奥运与全运,合理布局。具体地说就是:巩固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保证投入,挖掘潜力,继续保持优势;加速潜优势项目向优势项目的转化,增加投入,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实现金牌突破,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大力加强“金牌大户”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以小项突破为重点,科学选材和训练,力争早日突破;抓好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的足、篮、排等球类项目,以女排、女足、女垒、女篮、女曲等项目为重点,力争出现好成绩。

2.2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提升竞技体育比赛的国际水平

竞技体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比赛来安排和进行的,可见竞赛是高水平体育运动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和协调作用,深化全运会、全国城运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单项竞赛的改革,建立起一套与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衔接,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不同层次队伍的需要,适应竞赛市场要求、有利于高水平训练需要的竞赛管理体制。改革全运会设项、参赛条件、计分办法,围绕奥运项目布局,加大全运会的奥运战略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实现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奥运战略。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的国际化,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是竞技体育话语权的集中表现,也是各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组织影响力的体现。各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广泛参与,不但给运动员提供了更多比赛交流的机会,还提高了比赛的竞争性和激烈程度,赛事更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使更多的赞助商、媒体和观众参与其中,提升了赛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篇5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正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进而出现现代文明病。为了解决现代文明病,体育健身功能被提到历史的高度,群众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科学技术变革引起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结构的变化,从而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使人们有更多的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开展社会体育的重要前提,在余暇时间里人们把参与体育健身视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因为参与体育健身可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心情、交流沟通、融洽邻里关系等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体育尤其奥林匹克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经济基础,使得全世界刮起了奥林匹克风。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媒体的作用下,这股体育风吹进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世界的大记事里,体育的排名总在前列。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在欧美一些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科学技术和现代媒体放大了体育,加快体育的传播速度,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纷呈。过去,人们不曾看过的、不曾想过的一些精彩体育运动,通过现代媒体,各种精彩体育赛事尽收眼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科学化有效地促进体育的发展

体育科学化促进体育发展从体育发展史中看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人类古代的体育活动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公元前776年一直持续到公元393年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000多年,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在古奥林匹克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科学技术还未成为人们解释自然现象,推进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体育运动也往往与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逐渐开始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劳动工具到劳动对象,从农耕纺织到天文星象,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活动。19世纪初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将电气化、机械技术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由此引起的产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力,使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大大的一步。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体育才解脱了中世纪长期的禁锢和束缚,取得了体育史上伟大的突破。20世纪是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世纪,以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人类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文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依托于这种力量,体育在这个世纪中也呈现着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而值此21世纪之初,上个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战鼓声尤然余音未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蓬勃发展又已揭开了人类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纵观当代体坛,竞技运动场上呈现着的早已不仅仅是运动员们之间的斗智斗勇,更是各国各队科学技术水平的角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财富与余暇,也使广大民众能够走上运动场,享受体育带给人们的健康和快乐。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力学、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在运动员动作设计、分析,运动器材的科学性,身体素质的提高,伤病恢复等各方面给予运动员巨大的支持,对运动员成绩和比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成果也对竞技体育的科学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量应用于体育赛事和体育组织的管理当中。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追求的是社会体育人口的增加和国民体育素质的增强,因此群众体育通常是以较为简单易学的形式、便于开展的内容渗透到民众当中的。就群众体育运动形式本身,它对科学技术含量的要求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对于群众体育的发展没有意义,科学技术仍然以它无所不在的力量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4.2体育科学化有利于体育功能的发挥教育和强身健体功能是体育最主要的功能,在这两项功能中,体育的教育功更为重要。在不同的时代,体育被社会赋予它的教育意义也有所不同,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体育的教育功能就是要爱党、爱国和为国争光;就是要学会吃苦和磨练意志,接受党和人民的交给的光荣任务;就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随着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并合理科学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体育的健身功能;随着体育科学体系逐步完善,人们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训练方法、手段,运用的科学技术,实施的体质检测分析等方面形成科学化、系统化,更加突显体育育人功能的整体性、全面性;随着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文科技的体育器材更适合人类健身,各种体育媒体加快了体育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使人们对体育的喜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体育功能的发挥。体育的教育目的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是21世纪的主题,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正是在不断发展中总结经验,把经验转变成科学知识、理论,再用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人类向前发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强调说,奥林匹克运动开展最重要目的就是教育。19世纪末和整个20世纪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知识成裂变式聚增。在这样的条件下,靠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条件已经不能解决人类知识的继承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方法和先进的教育设备,把教育科学化,最终实现教育目的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服务,更好地实现体育的教育目的。

加快科学技术向体育转化,落实科教兴国

篇6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14 — 02

体育运动是一座新闻富矿,它“为记者提供了写好稿的一切因素:成功、沮丧、鼓舞、诈骗、戏谑、技艺,乃至爱和恨。”①检视时下的体育新闻报道,尤其是地方平面媒体如城市党报、都市报的相关消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题材同质化、表达模式化等问题。深入开掘信息资源,努力把握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赛事与人”(即关注赛事与关注人)、“台前与幕后”、“ 专业性与通俗性”等方面的关系,是不断提高报道质量,实现有效传播的可靠保证。

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挑战人类极限,是体育运动中的华彩乐章,它自然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事实上,媒体上的体育新闻,大多数属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唱主角。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群众体育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报道内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赵瑜的《强国梦》就深刻揭示了中国体育界热烈表象背后潜在的种种隐患和危机,其中便包括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失调。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们开始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这是体育战略转移的一个具体表现,也可看作是对“金牌战略”的纠偏。几年来,群众体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笔者所工作、生活的无锡市为例,体育人口53%,远超30%这一全国平均数值。无锡市有“十大体育亮点”,内容涉及“工作格局”、“组织网络”、“健身活动”、“体育社团”、“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国民体质监测”等②,几乎所有“亮点”都是群众体育。仅以“健身活动”为例,“举办各类健身活动1500多场次”,可谓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但在媒介景观里,这些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运动,并未得到足够的再现,具体表现为数量少、篇幅短、写法老套,满足于单一性的、浮表化的工作总结式报道,缺少对新闻资源的挖掘、整合和优化配置,蜻蜓点水、零敲碎打。也就是说,在生活舞台上,群众体育渐成“当家花旦”,而在新闻图景里,群众体育却被边缘化了,仍然是“跑龙套”的角色。

与竞技体育的“显著性”、“对抗性”相比,群众体育的优势主要在于“接近性”和“参与性”,同样拥有广大的受众群。问题的关键是,群众体育报道要善于沙里淘金,善于感性化包装、故事化表达。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现代文明和价值观的一个生动载体,其传播价值不该局限于彰显工作措施、工作实绩的“健身活动”声势,而应着眼于参与者的主体精神、个性和特殊的运动技能,突出群众体育与受众的空间和心理情感上的接近性。

二、赛事与人(关注赛事与关注人)

赛事尤其是高水平的赛事,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是因为赛事具有高对抗的特点,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我们说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新闻是有别于常态的异态”。赛场上的跌宕起伏,瞬息万变,尤其是阴沟翻船、黑马爆冷,与上述新闻的先天属性高度契合。这也正是体育与新闻具有不解之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赛场上,人既是表现内容,又是表现形式。抽离了人,所谓的赛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因人而精彩”,人既是主体,也是对象。目中无“人”,报道就失去了鲜活性和人情味。现代体育新闻,已经开始实现由关注赛事到关注人的转变,各式各样的人物,越来越成为赛事舞台上的焦点。新闻报道(当然也包括体育新闻),最忌讳的是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生动可感的报道要见事见人、见人见心。

概括说来,赛场上的叙事焦点首先是运动员、体育明星。有经验的记者,不忘采访失利者和“板凳队员”, 失利者和“板凳队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换个视角看比赛,常常会收到别有洞天的效果。其次教练员、裁判,赛会的工作人员等等;再次是观众。高水平的赛事直播,转播的机位常常几十个,镜头所再现的场景就像“画框”一样,它决定了我们的视角、视线和视界。如果镜头始终锁定在赛场上的激烈争夺,其画面必然会因为单一片面而令看转播的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镜头闪回、切换,巧妙穿插,如捕捉教练员夸张怪异的举止或看台上观众掀起的“墨西哥人浪”,常常能令报道活色生香。电视新闻如此,文字报道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着眼于日常的群众体育报道,笔者以为,基层体育工作的先进、模范和草根阶层的体育达人,应该是报道的重点。

“先进=自我牺牲+亏待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①,这种人物报道上的雷同僵化的叙事模式,弱化了先进人物报道的引领示范效应。人物报道贵在写出真人和活人,显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要防止写出“死人”和“纸人”,防止神圣化和妖魔化。神圣化和妖魔化是两个极端,都不是把人当人去写,或者是太美化,或者是太丑化,总之是偏离了人本身,人成了一个道具,木偶、傀儡。有人浏览报纸,同一天,5家报纸,5篇人物新闻,结尾如出一辙,“群众一致称赞:‘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这是我应该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叙事套路,抹煞了人物之间的差异性,不可信、不可亲、不可学。

有关草根阶层、体育达人的报道属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着力反映湮没在民间乡野中的一些“小人物”。人物新闻的主角除了先进、模范,还可以是“小鬼当家”。与“名人显要出新闻”相比,“小人物”的报道,更需要发现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人物”是“冰点”人物,是容易被忽视的的人物,要求眼光向下,不光要“身”入生活,而且要“心”入生活,也就是要写出“三贴近”的作品,首先要在思想感情上实现三贴近,在调查研究上实现三贴近。另外,体育达人的报道不同于人物通讯的“整出戏”,它只能唱“折子戏”,是片断的截取、侧面的聚焦,是“瞬间的艺术”,不可以贪大求全。尽管是“瞬间的艺术”,但如果善加取舍,片断和侧面也能展现丰富的意蕴,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三、台前与幕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台下密切相关。关注台前与幕后,为的是体现报道的深度、厚度。以西班牙夺取欧洲杯为例,台前是西班牙斗牛士4比0完胜意大利,问鼎冠军。其幕后主要包括:4比0的比分是大赛决赛史上最悬殊的比分;第一支卫冕成功的球队;第一支在欧锦赛和世界杯两大赛事中连续三次夺冠的球队;此外,还有多少年淘汰赛不失球的记录,甚至帮助球王贝利打碎了每次预测都错的记录等等。体育场也是一个“信息场”,各种各样的信息纷然杂陈。其前是显信息,幕后是隐信息,台前幕后的有机结合,仿佛是形神兼备,赋予报道对象以生命和灵气。

台前幕后相结合,显信息与隐信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新闻的时效性和报道深度、厚度相结合。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难觅踪影,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策略。为了追求深度和厚度,体育新闻报道要能够超越赛场写赛场,甚至是突破体育写体育。比如具体的统计数据的积累和运用,赛事历史的揭秘和解密、举办地的人文资源、地理环境、民情风俗以及花絮、趣闻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有别于前景的宏大背景,是一个更高、更广的认知平台。以上文提到的欧洲杯西班牙捧杯为例,如果仅仅局限于90分钟内的激烈拼杀,忽略其创造的辉煌历史,所作的报道必然是静态的、平面的、单薄的,难以满足受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阅读需要。

新闻的时效性和报道深度、厚度相结合,表面上看,相互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加强材料积累、进行创造性思考。体育报道因其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需像作家体验生活一样,要深挖一口井,甚至能够竭泽而渔。同时还要善于创造性思考,善于精选角度,如《公路自行车穿越北京三千载》,由空间“穿越”到时间,时空巧妙“粘连”,反常中见机趣。

四、专业性与通俗性

体育新闻报道要精彩,要吸引人,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写的专业,说的是行话,能说到点子上。这需要对所报道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战术运用了然于心。美国一位体育记者,曾经采访一位赛马选手:“你每次比赛时,通常习惯于把左马镫的皮带多放出几个扣眼?”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太具有技术含量了。赛马时,是顺着逆时针方向绕圈奔跑的,选手们通常会让左边的马镫长一些,以控制姿态,人马一体。因为问题精到,仿佛挠到了被访者最痒痒的地方,被访者也乐意和记者沟通。

篇7

“全运惠民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全运会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过去那种重视竞技体育、忽视群众体育,甚至将全运会的竞技成绩当做政绩的观念和做法,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天津市29日召开了“全运惠民工程”动员大会,该工程的实施时间、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工作机制等,也正式公开。

根据协议,到2018年12月31日,“全运惠民工程”将实现以下任务目标:

一是全运会举办地的群众体育实现新发展,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运行、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形成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市场资源推进健身服务和市民消费享受健身服务的多元化全民健身的新格局。

三是探索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互赢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四是创立全运会及大型运动会举办地推进群众体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全运资源全民享用,全民健身支援全运”新格局。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全面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举办全运会的巨大成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为实现目标,国家体育总局将把推进“全运惠民工程”作为群众体育的重点工作,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把新周期我国群众体育创新机制体制和推进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和实验性工作项目放到天津,先行先试。

天津市政府将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在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各项工作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渠道,资助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的运营和发展,将全运会场馆的赛事功能需求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同时,天津还将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多元健身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的新途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的机制,在体育设施、体育组织、科学研究及举办竞赛活动等方面先行实施。

篇8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23-03

Abstract: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reference, the paper expounds three principal parts of public products supplying in China mass sport based on definiting relevant conception, analysis the supplied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products in China mass sport, and then put forward stategies of resolving these supplied problem.

Key words: mass sport; public products; supplying;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2004年2月,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也鲜明地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在我国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不断增大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与落后的群众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有怎样的现状,如何提高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升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公共产品

对公共产品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大卫•休谟,他曾注意到:“某些任务的的完成对单个人来讲并无什么好处,但对于整个社会却是有好处的,因而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执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也逐渐有了共识,即公共产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即以社会全体成员为服务对象,以满足他们的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为目的,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并享用,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1.2 群众体育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群众体育在本质上是指“在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梯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实践”。[1]从此定义来看,群众体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是全体公民的集体需求,归全体公民共同享用,按照公共行政的理论,这些都应由有关部门向整个社会提供,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国家供给公共产品,因此,可推断出宪法把体育事业作为公共产品来规定。[2]此外,由于群众体育的发展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整个民族不断向前进步的助推器,很多国家都把群众体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负责进行统筹安排。美国的有关法规就规定:“政府不介入竞技体育管理,而在群众体育方面承担重要职能”;日本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也设立了专门管理群众体育的行政部门,并安排专门职位。因此,可以说群众体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这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同认可的。

1.3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内容

由于体育活动是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人作用于一定的场地和器械,并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所进行的身体活动。以此表明,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将参与体育的可能变为现实,也即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所应包含的内容:一是制度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是保障人们顺利进行体育活动所需的相关服务,例国家群众体育发展规划、群众体育的法律法规、体育设施的维护等;二是动力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是激励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例健康宣传所用报刊、手册、海报等;三是信息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所的知识和技能,例各类的体育培训、体育科学研究、健身指导、体质监测服务等;四是基础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例体育场馆、器械设施、设备等。

2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计划经济时代决定了我国群众体育供给的主体只能是政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必将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产品既可以通过政府安排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私产权安排加以解决,关键是看哪一种产权安排更能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3]。

2.1 政府

基于政府的责任以及群众体育的利国利民,政府应该是群众体育供给的核心组织,特别是对于一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更是需要政府的干预,例特殊人群、低收入团体、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国民体质科研机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和图书馆的建设等。此外,制定群众体育重大政策、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协调群众体育公共资源等,也应由政府来负责。

2.2 市场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市场组织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以收抵支来提供群众体育产品,消费者只有在付费的情况下才能消费群众体育产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开始进入了享受型和发展型的阶段,再加上体育运动本身的魅力,使“花钱享受体育”、“花钱买健康”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给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机制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和驱动力。由于市场机制具有迅速有效配置群众体育资源、增加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实现消费者至上的优势,因此,可以很好解决政府经费不足、不能满足所有群体体育需求的缺点,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2.3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组织之间,依靠会员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等,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为宗旨,从事前两者无力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的非政府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群众体育社团、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基金会、志愿机构等。当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时,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就弥补了传统理论视野中“政府与市场”两分法之外的组织真空,通过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机制、公益机制”可以实现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4]

3 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3.1 供给体制的缺陷

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是政府通过计划分解到各个体育主管部门,各个部门通过计划下达到系统内具体单位,由系统内各单位按照计划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品。[5]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实质转化成了面向系统内单位的计划职能,其结果必然是政府与系统内单位除了上下级关系之外,还形成了分配关系和牢固的利益关系,经过这一复杂的“过滤”机制,从而导致政府面向社会终端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已大大削减。因此,在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以下问题:供给与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政府对社会成员的需求特点、内容研究不足,供给的数量与品种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难以对社会成员形成有效的供给。

3.2 供给主体缺乏统一安排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群众体育供给主体已趋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传统模式的由政府单一供给外,市场及非营利组织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一些群众体育发达的国家,由此形成的体育产业已成为政府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体育行政部门是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绝对主体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政府机构仍然掌控着大量的公共体育资源,政府的管制多于服务,很多名义上的民间体育组织实质上仍是政府的事业单位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育组织,政府机构的决策者往往在“官僚偏好”的指引下,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资助、授权委托、购买等方式与民间体育组织合作,但是并没有依法赋予这些民间体育组织提供相应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另外,政府在利用市场机制供给公共体育服务模式中,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开始将原先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这些形式在供给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不够规范,问题较多。[6]再加上,体育行政部门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就使得公共体育资源过分供给给了竞技体育,而群众体育供给方面就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3.3 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及区域、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

体育基础设施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共体育产品,也是判断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政府对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的近乎垄断性的占有和供给,冲击了公共服务所强调的公平、效率和优质的原则,[7]使很多的民间资本介入不到公共体育产品领域,再加上财政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低,造成了我国体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告,截止200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多个,平均每万人拥有6.58个,总面积有13.2亿m2,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却仅有1.03m2,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无法相比。此外,我国体育基础设施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还是来自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广东省的体育场地数量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而自治区只有1057个,只占0.12%,全国乡、村的体育场地只占体育场地总数的8. 18%,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及城乡差异。

3.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数量不足及发展不平衡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是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标志之一。“建立一支热爱群众体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有技术专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一环,是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袁伟民)。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口很大,且存在绝对人数少、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利用率低、缺乏行政扶持等问题。[2]据有关调查显示,2003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325502人,人均指导人数为4000人[8];2005年,湖南省平均每3911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9],另据姚磊等对安徽巢湖周边农村的调查,该地区平均每19883人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严重不足及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问题,我国群众体育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4 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研究

4.1 改变供给的指导思想

总体来说,我国包括公共体育在内的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非常低,近年来该比例虽有所增加,但仍没有超过2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9.5%和中等收入国家42.1%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27.5%的水平[10]。其中,体育支出在这些社会性支出中的比例不超过10%,再加上我国从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以来,实行的都是“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因此,用于群众体育的支出更是少之又少。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金牌已不再是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唯一渠道;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心理上的成熟,人民对金牌的渴望已不如当年那样狂热。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身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要求。这都要求我们改变公共产品供给的指导思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性支出的供给力度,提高体育方面的支出比例,特别是提高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比例和质量。

4.2 明确政府职能,理清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在群众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践中受这样一种思想所支配,认为,“强有力”的政府必须是相对较大的、面面俱到的政府,这样的政府能提供和生产范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11]。实际上,根据现代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汇集和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确定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种类和标准,安排相应的财政投入,组织和监督生产,向公民负责。”做好了这些工作,即使不承担任何生产性职能,它也可能成为一个好政府。[1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在其中应主要承担相关的生产性职能,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政策的制定来提供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和设施,即扮演“安排者”或“提供者”的角色,当然也可以少部分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市场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来生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和设施,即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而全体社会成员是接受和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的个体,即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4.3 积极推进供给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关于政府管理的理论,它主张政府管理活动中应当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政府要将供给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角色与生产者的角色分开,打破公私界限,把过去由政府机构直接生产的公共服务以各种方式鼓励非政府机构、半政府机构共同承担。[11]借鉴这些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主导思想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我们应尽可能的调动全社会参与办群众体育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方式有:合同承包政府业务、向政府购买体育场馆的使用权、不同政府间协议、政府对经营者的补助、自由市场行为、机构或个人提供志愿服务等。

4.4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有效供给

发展非营利组织是实现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中弊端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群众体育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需求数量的增长,也表现为多样化需求的增长。由于政府精力、财力有限,难以解决这些需求数量及多样化需求的矛盾。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介入此领域,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扩展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基础、服务范围及服务质量。为此,应加强法制建设,明确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地位、经费来源、权利及义务等,并重视法规的权威性与强制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监管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人才培养,利用现有的体育院校及短期培训机构,使现在的领导者明确观念,对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有清晰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能为非营利组织培养未来的专业管理人才。

5 结 论

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的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供给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进入到“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发展阶段,其供给的能力与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供给体制的缺陷、供给主体缺乏统一安排、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及区域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数量不足及发展不平衡。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此方面,我们应改变供给的指导思想;明确政府职能,理清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供给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 袁旦.群众体育的理论基础[A].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一8.

[2] 陈秀娟. 我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供给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 2009.1(29)

[3] 刘凡. 产权经济学[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0

[4] 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25(2)

[5] 高建磊.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体制创新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17(8)

[6]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等. 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24(8)

[7] 郭惠平,唐宏贵等.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11(41)

[8] 李相如,刘国永. 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的设想[J]. 体育科学, 2005.25(3)

[9] 廖军. 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6(4)

篇9

一、要充分肯定参加省运会取得的可喜成绩。

省运会是我省规格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运动盛会,是对全省各地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大检阅。本届省运会经过改革以后,其规模之大、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今年9月,在湘潭市省运会赛场上,我市体育运动健儿们不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取得了代表团综合金牌第二、青少年组综合金牌第二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再次创造了我市参加省运会最好历史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参赛目标任务,充分显示了常德竞技实力,为常德人民争了光,为常德赢得了无上荣誉。可以说,我市参加省运会成绩可喜,精神可嘉,是值得全市上下共同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市委、市政府是十分满意的。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常德军分区对我市代表团取得的骄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受到大会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几年来无私奉献、刻苦训练、辛勤劳动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体育工作的各级各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本届省运会,我市代表团成绩突出,作风优良,美誉三湘,影响深远。这些成绩客观地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和竞技运动发展水平,反映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我市代表团拼搏进取的团队作风,精诚团结的团队形象,充分展示了常德人民“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常德人民的时代风采。骄人的成绩,顽强的作风,让全市上下倍感骄傲和自信,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各行各业的创业斗志。今天受到大会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既是我市参加省运会的有功之臣,也是全市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我们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一心为公、忘我工作、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不畏强手、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勤奋务实、勇于竞争、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心系集体、团结互助、和谐奋进的团队精神。全市各行各业要广泛宣传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掀起创优争先活动,进一步提振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信心,激发建设文化名城的活力,更好地推动富裕文明和谐常德的建设发展。

二、要高起点谋划新周期体育工作。

省运会圆满结束,标志着体育新周期的开端。成绩已属于过去,一切从头开始。当前,我市体育事业正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一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体育意识明显增强,市民群众体育需求日趋活跃与旺盛,体育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支持发展体育事业,体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办体更加活跃,体育工作环境与条件更加优越;特别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即将迈入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期,体育更赋予了新的历史内容与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我们一定要早谋划,早备战,早行动,切实抓好各项体育工作。新的周期里,我市体育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指示要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用体育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为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增光添彩。

、以培养奥运明星为目标,竞技体育要有新突破。竞技实力衡量一个地方体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奥运明星是竞技体育的王者,是一个城市体育文化的“皇冠”。建设文化名城,需要竞技奖牌丰富内涵,需要奥运明星锦上添花。目前,我市竞技体育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也开启了新的历史起点。今后,全市业余训练工作要继续坚持实施“奥运金牌战略”,切实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建设一批奥运精品项目。立足我市青少年传统优势项目,优化项目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夯实“一县一品”工程,建立健全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做大做强精品项目群,积极创建全国、全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二是培养输送一批顶尖人才。坚持科学选才,科学训练,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库,培养、储备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苗子,积极向国家队、省专业队和大专院校输送更多拔尖的体育运动员,为我市决胜国际体育大赛打牢基础。三是创造一批优异成绩。要继续瞄准国内国际各类重大体育比赛,积极组队参赛,锻炼队伍,提高竞技水平,争创好成绩,为常德经济社会发展争光添彩。

篇10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基层群众体育 民间组织 社会精英

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现如今,人们对于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日益强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时尚,所以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都需要健康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的三个重要影响主体即政府、民间组织和社会精英互动的视角下,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对学校体育与基层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就体育需求日益提高与基础体育设施不足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的概念界定

1.学校体育的概念

学校体育,即学校里面的体育行为,包括各种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微观上讲,可以理解为在学校里面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各项目的体育技能训练、体育知识及体育思想的传授。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层群众体育的概念

基层群众体育,隶属于体育社会学范畴,主要是指普通的老百姓以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健身技能、调节生活情趣等为主要目的,自主性、自发性参与的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基层群众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基层群众体育,是社会群体、社会个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追求自身体魄健康、提升修养品位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特征是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

二、学校体育与基层群众体育关系分析

目前,约定俗成的“三元分类”体育观认为,国家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们构成了国家的体育健康事业。其中,学校体育为基层群众体育发展奠定基础,是基层群众体育不断发展的源泉;反过来,基层群众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体现和转化,能促进学校体育的持续向前发展,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学校体育是基础,基层群众体育是延续和不断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支撑,推动着国家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从群众体育的角度看,基层群众体育的开展可以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导向。因为基层群众体育的开展过程,就是对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学生参加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是对其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检验,所以,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群众体育活动也是对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基层群众体育的发展,是对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反馈,是规范和引导学校体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讲,群众体育发展强化了学校体育的教学成果,为学校体育转化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必要的路径。

三、促进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的三主体互动关系分析

在当前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的发展中,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政府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主体性力量。另外,推动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的另外两股力量也逐渐凸显,其一,是日益壮大的民间组织力量在群众体育中所起的作用凸显;其二,是存在于民间的个体――社会精英,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社会精英、民间组织、政府已然构成了驱动我国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的三股主体力量。它们的作用实际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分析中首先讨论这三主体间的“两两”关系,这样可以更为清晰的透视三者的互动关系。

自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开始了体育的社会化历程。国家为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让出了较大的空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民间社会性的体育力量仍然比较弱小。究其历史原因,大概有几个方面。首先,社会发展体制。由于“双层管理”的体制的长期存在,并且形成了思维定式,虽然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发展民间体育组织,但民间体育组织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地位。第二,体育资源约束。体育资源是任何形式的民间组织良性发展的必需。民间体育组织大都力量较小较弱,这直接导致其获取体育资源受限很大,客观上抑制了民间体育组织力量的发展。故而,大部分民间组织对政府通常都采取“依附”来获取认同,从而来化解体育资源而造成的约束。

从民间体育组织的角度来看,“依附”政府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政策是积极地激励、扶持、培育民间体育组织,以此来带动基层社区群众体育活动。

1.学校体育受社会精英体育行为的影响

社会精英在学校体育和基层体育组织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学校体育、基层体育组织与政府的各种互动关系中,社会精英以其独特的身份通过各种渠道、方法与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进行有效沟通。社会精英往往都是拥有特殊才能和优势资源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各界的协商、沟通、表达等能力相对较强,尤其具有向政府表达基层群众的体育诉求以及体育利益的重要能力。并且,从政府的角度讲,某些社会精英分子本身就具有政府背景,除了通过正式的程序与政府发生关系外,往往还会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与学校等进行非正式的交往,这些工作都能有效地影响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

2.政府依托社会精英实施体育治理

我国政府对社会体育非常重视,在各级都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然越到基层,体育政府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与职能就会呈现出愈被弱化的趋势。但是,越到基层,真正实务性的体育工作却是需要很多人来做。政府对群众体育组织中的精英分子通常采用的是扶持手段。在最基层群众体育活动中,政府必然需要借助这些社会精英分子,依靠他们来积极推行政府的群众体育管理政策。因此,社会精英既是政府实现其管理基层群众体育的人,也是最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者。

民间组织和社会精英的互动关系属于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的互动关系。对于社会精英而言,它们都是民间组织治理架构的主要成员。民间组织的良性发展既需要由社会精英来参与管理,也需要组织内部良好的互动关系及良好的组织治理结构。社会精英是社会个体中的“佼佼者”。民间体育组织的各种体育行为,都是由组织内部的社会精英人员进行策划,然后对群众进行动员,最后实施完成。其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就是有稳定的社会精英型的人员参与,且组织成员结构合理,这也是民间体育组织开展很多体育行为活动的必备人员条件。并且,民间组织的规模与成员参与数量也是评价基层群众体育发展态势的基本指标之一。

3.教育部门(政府)、社会精英、民间组织三者关系分析

在三个主体中,社会精英、民间组织在基层群众体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诸如组织社会个体、提供基层群众体育发展载体、保障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等。社会精英成为了民间体育活动组织的核心力量。社会精英既是社会个体与政府的连接桥梁,同时也构成了民间组织的架构。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关系既是组织间的关系,也是社会个体间的关系。社会精英、民间组织、政府相互作用的痕迹存在于任何群众体育研究中,然而,这些痕迹并非完全一样的。因为,每个不同的基层社区都会受到本社区的经济、文化、体育实际的影响,三者发挥的实际作用、互动关系是存有较大差异的,这也导致了不同基层社区群众体育发展态势的不同。

四、教育部门(政府)、民间组织、社会精英与学校体育、基层群众体育关系分析

1.教育部门(政府)是驱动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的最主要力量

学校体育工作和群众性的社会体育工作,在我国倍受政府重视。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都有专门的组织来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和群众体育。诸如“阳光体育运动”等促进群众性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多,由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体育资源优势,同时能够整合和优化很多体育资源,所以,政府投入巨大的体育资源,很大程度解决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体育资源约束问题,同时政府也能够利用自身的行政资源优势、媒介资源优势等,实现全国范围内更为广泛的群众性体育动员。

2.民间组织在促进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日渐重要

基层体育组织在基层政府管理中起到了协助政府从事民间体育活动、扶助弱势群体、向社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等功能。民间组织,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以外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群众力量。而且,各种民间组织在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活动中的发展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基层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体育服务。

3.社会精英已成为推动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拥有资源优势、特殊才能、社会关系的社会精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精英不同于政府、民间组织,它更多的是以个体的力量,或以非正式的方式方法推动学校体育和基层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相比之下,社会精英的作用发挥相对隐性,属于隐性的驱动力量。不同类的社会精英,其优势资源是各异的。为了使基层群众体育保持良性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各种具有不同优势资源的社会精英以良好的结构与形式参与。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精英结构,不能形成良好的组织架构,将会抑制既有的精英群体的工作热情。

五、学校体育与基层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途径分析

1.教育部门要引导学校根据群众体育发展需求来转变教学理念

意识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基层群众体育协同发展,政府的教育部门起引导作用,学校本身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教育部门给予高度的引导,学校自身要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需求来及时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实现双赢,这是时展的趋势,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产物。

2.建立学校体育与基层群众体育长久合作交流平台

有交流才有发展,建立二者长久合作交流平台,是其协同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二者双赢协同发展,学校和社会都必须主动地加强与对方交流和接触。学校可以根据和群众体育交流的信息,积极主动地调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时把握社会体育发展命脉,更新教学内容,甚至教育理念,让学校的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发展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从而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3.学校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基层群众体育活动

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将成为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参与的主力军。并且,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只有以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来进行体育行为,所以,学校应积极主动给予促进和引导学生参与基层群众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尽早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群众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理念,通过各种体育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拓展其视野,使其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体育素质。诸如,进入社区,参与到社区体育的开展和组织中,或者主动承担某新兴健身项目的推广等,用以检验自我体育能力并发现问题与不足,在以后的学校体育学习中给予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科.社会精英、民间组织、政府之于群众体育运行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2.

[2] 鲍明晓.体育在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1-0064-05

Abstract:The present articl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ss sports in German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club system and mass sports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survey. The analyses of an example of a sports club showed that the sports clubs are the essential element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he sports club system and the Sports for All’s activity can be facilitated by each other. The article is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example for the Sports for All’s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Germany; sports club; mass sports; sports for all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在体育发达国家中很有代表性,自从1816年德国第一个体育俱乐部成立以来,经过将近200年的发展,至今在全德国范围内已经有9万多个体育俱乐部,会员2700多万人。这些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体育俱乐部在德国的体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国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各个方面都是建立在俱乐部体制的基础之上,尤其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更是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德国,“体育俱乐部会员”几乎成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代名词。

1 群众体育的概念

本文研究的是体育俱乐部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群众体育指的是什么,在德国有没有与群众体育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群众体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体育概念,具有特殊性的含义及产生背景,近年来这个概念一直存在争议,其提法的准确性、分类的科学性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但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无论在学术论文还是日常生活中,从体育主管部门到基层体育工作者都一直在使用群众体育这个词汇,而且本文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探讨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因此在本文中还是延用传统的群众体育。

从概念上看,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1] 因此可以把群众体育理解为一个总概念,即把“特殊人群”(如专业运动员、学生和军人等)的体育行为(即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等)以外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都包括在内,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群众体育的含义。

在德文中被译为群众体育的词汇是Breitensport,即“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意思,原东德曾经使用Massensport和Volkssport这两个词汇,即“大众体育”的意思,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但实际上Breitensport虽然被译为群众体育,但和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含义并不相同,这不是翻译的错误,而是因为Breitensport这个词汇的内涵在70年代以后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前,Breitensport曾经作为一个表示大众体育的总概念,就象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概念一样,但随着Freizeitsport(休闲体育)的发展,Breitensport的内涵越来越窄,70年代还作为和Freizeitsport并列的概念,而从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Freizeitsport的一个子概念。目前在德国Breitensport指的是“传统的、在体育俱乐部里进行的、有对抗性的、注重竞技性但同时带有业余性质和基层性质的体育运动行为。”[2] 根据这个定义,目前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和词汇。

既然Freizeitsport已经取代了Breitensport成为一个总概念,那么德文的Freizeitsport和中文的休闲体育又是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尽管德文的Freizeitsport被翻译为休闲体育,但其含义和中文的休闲体育并不完全一样。目前,德文的Freizeitsport是一个总概念,《体育科学辞典》中把Freizeitsport描述为“在70年代的争议逐渐减弱以后,广义理解的Freizeitsport看来是一个最合适的总概念来描述体育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即经过两次全民健身活动(1959年和1970年)后形成的与竞技体育相对的独立的体育活动现象。Freizeitsport包括:日常体育、群众体育、康复体育、家庭体育、健身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度假体育等等。在国际上这种体育活动现象通常用“全民健身”(Sport für alle)来表示。”[2]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休闲体育还没有上升为一个总概念。在国内常见的对休闲体育的定义中,不管是从时间和活动的范畴、从情感体验的角度、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界定,还是用哲学的方法,从意义和价值的角度分析,都没有把休闲体育定义为与竞技体育相对的总概念。[3] 休闲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被认为是交叉、重叠的关系。[4]

根据上面的分析,通常被翻译成群众体育的Breitensport实际上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德文中与我国群众体育最接近的概念应该是被译为休闲体育的Freizeitsport。因此,本文研究的实际上是德国体育俱乐部与德国休闲体育的关系,但为了与我国的概念相一致,下文还是延用群众体育一词。

2 德国的群众体育

德国是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这里不妨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第一期工程结束后2000年底的一些数据和德国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2000”的结果,我国的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3,93%,但这个数字是把7至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来统计,而实际上,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只占35%,[5] 换句话说,就是有65%的人一年当中连一次体育锻炼都没参加过。再看德国,2000年德国共有体育俱乐部8.8万个,会员268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2.63%。[6] 除此之外,据不同的民意调查机构的研究结果,大约有与俱乐部会员数量相当,即占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的德国人经常在商业性健身场所、德国体育联合会(DSB)管辖以外的组织机构中或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比如德国最流行的商业性锻炼场所是健身中心,2000年大约有430万人在6000个健身中心进行锻炼。[7] 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另外,德国每年都要举办大量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或活动,最流行的是群众性的跑步活动。从每年1月1日的新年长跑活动到12月31日的除夕赛跑,从在街道上举办的5公里比赛到整个城市的马拉松赛跑,不论什么季节,不论在什么地方,德国人都可以享受到奔跑的乐趣。根据德国田径协会的统计,2005年德国共举办了各种规模的跑步活动3821项,参赛人数达到179.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8%。[8]

3 群众体育的核心是体育俱乐部

德国的群众体育能够蓬勃开展,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因为德国的社会和经济高度发达,德国的民众有时间、有需要、也有经济实力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其次政府对群众体育非常重视,分别在1959年和1970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在60年代实施了“黄金计划”。除此之外,体育俱乐部的存在很好的支持和保证了群众体育的开展,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和分析体育俱乐部在群众体育中的作用,从而明确其核心地位。

3.1 体育俱乐部是参加锻炼的主要形式

在德国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有四种可能:(1)参加体育俱乐部,利用俱乐部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2)在非营利性的机构中,比如社区大学、培训机构、工会、教会、康复中心等提供的锻炼场所进行锻炼;(3)在商业性的体育场所中,如健身中心、舞蹈和健身操培训班、体育休闲公园等进行相应的健身活动;(4)无组织的体育锻炼,即自发的、个人或团体的锻炼行为,这种方式往往在免费的场地上进行,比如慢跑、北欧式行走(Nordic Walking)等等。[9]

这四种方式中参加体育俱乐部进行锻炼始终占多数,尽管近年来随着一些商业性锻炼场所比如健身中心的普及,体育俱乐部的核心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从参与锻炼的人数来看,在俱乐部里围绕某个运动项目进行锻炼的还是这四种方式中最多的,而且体育俱乐部和会员数量都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加入体育俱乐部还是德国人目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具体到德国人参加的运动项目,足球和体操(含舞蹈和健美操)无论从俱乐部还是从会员数量上看都是最受德国人欢迎的项目,此外,网球、射击(含射箭)、田径、手球、马术、登山、运动垂钓、乒乓球、滑雪、游泳等十个项目是比较受德国人欢迎的项目。[6]

3.2 德国人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根据Klaus Heinemann的研究,除热爱体育的主观原因外,德国人比较热衷参加体育俱乐部有三个客观原因:[10]

首先,体育俱乐部的会费比较便宜。表1是Klaus Heinemann在1991年做的关于俱乐部会费的调查,从表1中可以看出,俱乐部规模不同,会员缴纳会费的数量也不相同,原西德地区俱乐部会费大致介于每年150~260马克之间,换算成欧元大约在75~130欧元,这对于税后月平均工资2000欧元左右的德国人来说,的确不算很贵。

其次,体育俱乐部的数量众多,几乎处处都有。德国的9万多个体育俱乐部分布在全国各地,尽管大城市中的体育俱乐部在规模、场地条件等方面更好一些,但城镇和农村中同样有相当数量的俱乐部存在,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德国人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俱乐部,从事自己喜爱的项目。而商业性体育场所大都集中在较大的城市,因此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第三,体育俱乐部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项目。目前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下属共有60个专项协会,每个专项协会都负责管理本项目的体育俱乐部,从最大的德国足协(2006年会员为635万)到最小的冰壶协会(2006年会员只有734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33个)和非奥运会项目(27个)。[6] 而商业性的体育场所则主要局限于健身、舞蹈、保龄球等少数项目,因此体育俱乐部的吸引力要更大一些。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根据笔者本人参加网球俱乐部的经历,还有两个原因使德国的体育俱乐部更具吸引力。一是锻炼时间灵活,只要在俱乐部场地开放的时间,会员可以随时使用,甚至不用提前预约,这个优势是非营利性的体育锻炼场所不具备的;另外就是俱乐部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场所,俱乐部会员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锻炼完之后一同在俱乐部的酒吧喝酒聚会,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俱乐部所起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体育锻炼的范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3 体育俱乐部中促进锻炼的主要措施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建立的,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俱乐部会员可以在俱乐部里进行相关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为了使会员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保持最高的锻炼积极性,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提供”:

3.3.1 提供场地、器材

德国的体育场馆众多,1992年统计的各类体育场馆数量已达到9万多个。[9] 这些场馆除了少量作为专业用途(比如职业队或奥林匹克基地)和商业用途之外,大部分都属于大众俱乐部或学校,而学校里的场馆一般晚上和节假日也借(租)给大众俱乐部使用。也就是说俱乐部的存在使国家投资修建的大部分场馆都能够对大众开放,只要交纳会费成为俱乐部的会员,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场馆。有的俱乐部甚至提供运动器材和消耗品,比如科隆的一家羽毛球俱乐部,学生身份的会员只需交纳100欧元会费,便可每周两次免费使用俱乐部的场地而且羽毛球都由俱乐部提供。

3.3.2 提供教练指导

德国的大众俱乐部里一般都有两个教练,一个负责成年人,一个负责青少年。这些教练以专职为主,也有兼职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俱乐部里的代表队,同时也为会员提供个人辅导。如果是专职的教练,这些训练和指导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收费标准比商业体育场所低。教练的存在使俱乐部会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保证,大大提高了会员锻炼的积极性。

3.3.3 提供共同锻炼机会

很多德国人参加俱乐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锻炼伙伴。无论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如果能和比较熟悉的人一起锻炼,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锻炼效果,而俱乐部恰恰能起到这个作用。首先俱乐部有固定的锻炼场所,其次俱乐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会员互相认识,再有就是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代表队参加各个级别的联赛,这些都可以增加会员之间的了解,小规模的俱乐部甚至就象一个大家庭,几乎所有的会员都互相认识,到俱乐部去锻炼就像回家一样,能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3.3.4 提供比赛机会

笔者在“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研究”一文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德国的职业和业余联赛体系。联赛制度对于俱乐部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把体育俱乐部比喻成一个大家庭,那联赛制度就是使这个大家庭具有凝聚力的保证。作为代表队的成员,俱乐部会员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比赛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不比专业运动员逊色,同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此,德国的俱乐部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尽量多的组织本俱乐部代表队参加联赛,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更大程度的调动会员积极性。

3.4 全民健身活动与体育俱乐部的关系

德国曾经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分别是是1959年开始的“Zweiter Weg des Sports”(运动的第二选择)和1970年开始的“Trimm-Aktion”(锻炼活动)。

60年代以前,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中提供的体育活动主要是对抗性的竞技运动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休闲体育的逐渐发展,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休闲体育,把锻炼重点从竞技运动项目转移到休闲体育上来,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在1959年提出了“运动的第二选择”的口号,拉开了第一次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的序幕。这也被认为是德国现代群众体育的开端。[7]

同年,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提出了“Goldner Plan”(黄金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在德国范围内大量兴建体育场馆,以此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黄金计划的实施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高了修建体育场馆的经费预算,使德国体育场馆的数量在60年代和70年代大大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11]

1970年德国开始实施第二次全民健身活动“Trimm-Aktion”(锻炼活动),主要通过宣传来改变民众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鼓励民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开始之后,经过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8个月以后活动的知晓度已经达到60%,31个月以后达到了93%。[2]

这两次全民健身活动都与体育俱乐部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通过“黄金计划”的投入,德国的体育场馆大大增加,为建立更多的体育俱乐部提供了物质条件;通过“Trimm-Aktion”的宣传,为俱乐部吸引更多的会员提供了舆论和文化条件。反过来由于体育俱乐部吸引了大量会员,使德国民众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因此,可以说体育俱乐部是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也大大促进了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德国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从1959年的510万激增至1980年的1692万。[2]

4 大众体育俱乐部实例介绍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具体情况和其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这里介绍一个具体的例子,即笔者参加了三年的“科隆蓝色--金色网球俱乐部”(K?lner Tennisgesellschaft Blau-Gold e.V.)。下文中的大部分资料来自俱乐部的官方网站(ktg-blau-gold.de)和俱乐部每年寄给会员的内部资料。

4.1 俱乐部概况

“科隆蓝色--金色网球俱乐部”成立于1954年,最初是一个只有2片场地的私人俱乐部,后来很快发展到8片场地。1973年,这个俱乐部成为一家注册俱乐部,同时保留了原来的名称。1981年科隆足球队的发言人成为俱乐部的主席,由于他的影响力使俱乐部的会员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550多人,加上每年秋天举办“各界名人双打赛”,使“蓝色金色俱乐部”远近闻名。目前,“蓝色金色俱乐部”共有注册会员400人左右,室外8片红土网球场,无论会员人数还是场地数量都属于中等规模的俱乐部。俱乐部的宗旨是“让会员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并在此度过最主要的休闲时间,同时尽可能为会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4.2 工作人员

由于是中等偏小的俱乐部,因此整个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只有8名,其中兼职3名,正式雇用的工作人员1名,聘用教练2名,雇用的临时工2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8名工作人员有5名是兼职或半兼职,有2名是临时工,正式雇用的工作人员只有1名,这样就最大程度的节省了俱乐部的开支。

4.3 收支状况

表3是“蓝色金色俱乐部”2006年收支平衡表,这个收支表是俱乐部邮寄给会员的,以便所有会员都能了解俱乐部的收支情况,一方面可以监督俱乐部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会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表3可以看出,俱乐部最主要的收支来源是会员缴纳的会费,占到了总收入的69.1%,而支出则各方面比较平衡,教练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和比赛活动费用是支出最多的四个方面。所有的支出中只有1,195欧元交给上级主管协会,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一,而其余的99%都用在了会员身上。另外,俱乐部专门为少年儿童会员组织训练班,收入中的训练附加费和支出中的教练费用都与这项工作有关,对比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俱乐部2006年从其它收入中为少年儿童训练班补贴了将近1万5千欧元。

表4是2006年和2007年会员会费标准的对比表,由于连续三年出现赤字(2006年193欧元,2005年3,046欧元,2004年3,268欧元),因此2007年的会费有所提高。

4.4 代表队

目前“蓝色金色俱乐部”共有17支代表队,分别在11个不同的组别(女子组、女子30岁组、女子40岁组、男子组、男子30岁组、男子40岁组、男子50组、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儿童男子14岁组和儿童女子14岁组等)代表俱乐部参加5个不同级别的联赛(高级联赛、一级协会联赛、二级协会联赛、一级地区联赛和二级地区联赛等)。根据网球联赛的规则,每次参赛的人数在4~6名,报名人数则在10~15名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俱乐部中有200多名,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会员是代表队的成员,这些代表队的成员也构成了俱乐部会员的核心部分。

4.5 各项活动

表5是“蓝色金色俱乐部”2007年全年的活动计划安排,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日常锻炼、训练和联赛外,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俱乐部内部的网球比赛到增进友谊的扑克大赛,从与老人院联欢到新年和圣诞节的酒会,可以说已经超出了网球,甚至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这些活动是对俱乐部“让会员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并在此度过最主要的休闲时间”的最好体现。

5 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对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状况、群众体育与体育俱乐部关系的分析及对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实例介绍,可以得出以下4个结论:

5.1 德国的群众体育很发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非常普及。德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经常在俱乐部中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经常在商业体育场所或自发的进行身体锻炼。

5.2 大众体育俱乐部是保证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德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以其合理的收费、众多的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多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民众加入进来。

5.3 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场地器材、提供教练指导、提供共同锻炼机会和提供比赛机会等措施来增加会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4 在德国开展的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中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从物质基础和文化宣传两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体育俱乐部体制的存在也使全民健身活动的成功开展成为可能。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旨在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的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期望锻炼身体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与日常习惯,这些措施中的一项就是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乡镇体育指导站。2005年,德国最早的体育俱乐部“汉堡1816体操俱乐部(HT16)”计划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建立一个与德国类似的公益性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希望本文介绍的德国的经验能尽快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在中国开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锻炼机制,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 高等学校教材《社会体育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R•thing / Prohl u. a. (Hrsg.), 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 7., v[AKo¨D]llig neu bearbeitete Auflage, 2003 (体育科学辞典第7版).

[3] 常朝阳. 五年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状况的综述[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4] 徐佶. 新的体育视角:休闲体育兼论休闲体育与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5] 卢元镇. 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 DOSB, Bestandserhebung 2006 (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统计年表).

[7] Jürgen Dieckert / Christian Wopp, Handbuch Freizeitsport, 2002.

[8] DLV, Volkslauf Statistik 2005(德国田径协会群众性跑步活动统计年表).

篇12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49-03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orts policy and theirs development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hopes to provid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or formulating the China sports policy afte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Key words: Japan; Korea; Beijing Olympic Games; sports policy; enlightenment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一直都是将体育发展的重心偏向竞技体育,且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因此,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我国迈入了竞技体育强国之列。但我国的基础体育却还很薄弱,出现高水平运动水平很高、基础体育水平却很低的畸形现象。

奥运会见证了我国体育的发展,即将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体育史上的里程碑,也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分水岭。如何借举办奥运会契机,促进我国体育发展方针的重新制定,消除现行体育制度的弊端,实现体育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国体育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韩国和我国同属亚洲国家,体育都属于外来文化,三个国家在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方面都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且举办奥运会前后体育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极为相似。日本和韩国都以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实施了体育方针政策的大幅改变,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分析日本、韩国奥运会后的体育方针、政策与体育发展的关系,借鉴其举办奥运会后体育发展的经验,对北京奥运会后制定适宜我国体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日本举办奥运会前后的体育发展状况

2.1 日本举办奥运会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二战当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战争刚结束时,全国很多城市遭受美国的空袭,变成了一片焦土,日本的经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且由于在战争中日本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不耻与谴责。战后,日本人民凭借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复苏,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几乎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此时,日本政府急于向国际社会展示其经济成果,及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消除战败国的负面影响,树立和平民主国家形象。而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却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认可的标志。因此,对日本来说,能在本国举办奥运会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是展示其战后国家经济复苏状况的绝佳机会,也是取得国际社会认同的绝好途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战后日本经济刚刚恢复后,就于1952年,着手申办1960年第17届奥运会的主办权,虽然失败了,但日本却不气馁,又继续申办1964年第18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并最终获得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成功。

2.2 日本举办奥运会前体育发展状况

在二战之前,日本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在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日本获得7枚金牌列金牌榜的第5位,而后在下一届的柏林奥运会上,又以6枚金牌列金牌榜的第8位。由于日本竞技体育的表现以及政府的努力,日本的东京曾获得1940年第12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但当时由于正处于战争状态,最后放弃了这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自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随即处于美国的占领下,直至1952年4月,《对日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生效。在此期间,体育因具有平等、民主等教育的功能,成为美国改造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有力工具,受到美国当局的重视,体育活动在此期间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极大的发展了群众体育。

1959年6月日本东京获得了第18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为了向国际社会更好的展示其经济成果及竞技体育能力,日本运用了“举国体制”来发展竞技体育。为了保证在本土举办的这届奥运会上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日本投入了20.6亿日元的选手强化费。1961年1月,在JOC(日本奥委会)设置了奥运选手强化对策本部,并制定了“金牌榜名列第3位,所有参赛项目进入前6名”的奥运选手强化5年计划[1]。因此,作为东道主的日本体育代表团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了16枚金牌,5枚银牌和8枚铜牌,总成绩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取得了日本奥运史上的最佳成绩。这些都很好的向世人展示其经济水平及竞技能力,极大的鼓舞了国民的士气。

2.3 日本举办奥运会后体育政策的改变方向

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日本的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使日本的竞技体育水平在短时期内获得了飞快的发展,而且也对群众体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申办东京奥运会前一年的1957年,日本成年人在过去一年里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口仅为14%,而东京奥运会结束后第二年的196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7%。此外,由于通过东京奥运会,日本向国际社会展示其经济水平和取得认同的政治目的已达到,且感觉到国民的整体体质与欧美有很大的差距。随后,逐渐将工作重心聚集到群众体育的“普及”上,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例1964年12月,发表了《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的阁议决定,以促进群众体育的普及,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1972年12月,文部省又发表了《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这都标志着日本将发展体育的重心转移到侧重于群众体育的“普及”上来。

由于体育方针政策的重心转移到群众体育上,日本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说就显得不够。因此,在东京奥运会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标志着竞技体育水平的奥运会名次出现了大幅度滑坡(见表1)。竞技运动成绩的这种滑坡,引起了国民的极大关注及不满,在社会各界发出了重振竞技体育的呼声。为了顺应民声,在1989年11月,文部省发表了《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在文件中,重新把竞技体育作为21世纪初体育发展的重点之一,自此,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两手抓的现象已出现。在2000年8月,文部省出台的2000―2010年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中,继续将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发展的重点[1]。在2001年,JOC“金计划”又提出了提高国际竞技力的战略。从这些政策的制定可以看出,日本政府进入21世纪之际,在重视“终身体育”实施的同时,开始下定决心狠抓“竞技体育”,其目标是――“达到提高国际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强国”[5]。

2.4 日本通过体育政策改变所取得的成绩

2.4.1 注重竞技运动水平提高阶段

如前所述,因急于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二战后的经济成果及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日本政府利用“举国体制”来运行这届奥运会,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竞技体育当中。因此,在此届奥运会上,获得了16枚金牌,5枚银牌和8枚铜牌,总成绩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取得了日本奥运史上的最佳成绩。

2.4.2 注重群众体育普及阶段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向群众体育倾斜,确保了群众体育的开展资金。据了解,日本各级政府每年总共要投入7000多亿日元用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并修建了很多的体育场地设施,以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的群众体育获得了蓬勃发展。据日本1997《体育白皮书》和2001年《体育白皮书》中的统计数据表明,东京奥运会之后到2000年日本每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逐年增长:从1965年的45%到1982年的64.2%,再到1997年的71.7%。此外,2000年日本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周参加2次体育活动以上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已达40.8%,每周2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已达33%,这个比率远远高于我国。国民的体质和身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健康寿命也位居世界第一位[4]。

2.4.3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技运动水平阶段

正当日本的群众体育得到蓬勃发展时,竞技运动水平却因为不受重视而引起了大滑坡。因此,日本政府部门又制定了相关政策,提出“在实施‘终身体育’的同时,努力提高国际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强国”。经过不懈努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16金、9银、12铜,共37枚奖牌,跃居金牌榜第5名,且金牌项目由2个增至5个,奖牌项目由6个增至10个,实现了历史性突破[5]。

3 韩国举办奥运会前后的体育发展状况

3.1 韩国举办奥运会的时代背景

与日本申办奥运会是为了展示其经济成果及取得国际社会认可不同,韩国申办奥运会具有很强烈的政治目的。二战以前,韩国一直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桎梏,二战以后又经历了南北内战,且与北朝鲜长期对立,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建立外交关系。韩国政府认为,奥运会的举办对外可以树立国家形象,对内可以促进国家的团结。在这些原因驱动下,韩国在国民经济恢复后,申办了1988年第24届夏季奥运会,并获得成功。

3.2 韩国举办奥运会前体育发展状况

二战以前,韩国一直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桎梏,从没有打着本国的国旗参加过国际比赛,第一次以本国名义参加国际比赛是在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其后,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暇顾忌体育。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韩国政府的经济慢慢得到了恢复,才开始积极参与体育,但当是只是局限于竞技体育,对国民的生活体育则是漠不关心。为了保障竞技运动水平能持续提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措施,例建立保证后备人才来源的训练体制;设立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科学管理、研究的运动处方所和体育研究机构;建立高水平运动员的奖学金、减免学费及提供食宿等制度;授予对国家有贡献的运动员择业优先的权利;授予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运动员一次性巨额奖金制度等。这就意味着韩国从政策、制度、投资各方面继续扶持和鼓励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员,竭尽全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以使他们在国际大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3]。

3.3 韩国举办奥运会后体育政策改变的方向

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以后,以倡导繁荣经济为主的金泳三政府提出了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策略。但是,当时只局限于体育人口偏重的一些热门项目,如职业棒球和职业足球,仅仅是商业赞赛事。真正开始实施竞技体育市场化政策是在以复苏经济为主要任务而登台的金大中政府时代,这一时期的政府积极促成了以前一直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援的竞技体育的相当一部分移交给民间市场的政策[6],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大幅减少。此后,由于亚洲经融危机的发生,负责竞技体育的大部分企业纷纷破产,从1997年11月到1998年4月,政府的体育行政组织也从1982年3月的3局改编为2局7科。在此市场化的过程中,竞技运动水平出现大幅度滑坡。随即,韩国政府为了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坚定竞技体育推向市场的决心,2002年7月体育局再次调整为现在文化观光部下属的1局4科,管理着整个韩国体育领域。

和日本一样,韩国也在汉城奥运会后将体育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体育上,加强了体育设施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指导者制度、引导体育锻炼内容、加强了健身方面的宣传等。并出台了《国民体育振兴长期计划》,明确地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提出了规划和部署,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体育工作的进行。90年代,韩国政府又制定了《虎计划》、《国民体育振兴5年计划》和《社会体育普及计划》,以振兴国民的体育教育,使韩国的社会体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4 韩国通过体育政策改变所取得的成绩

3.4.1 汉城奥运会政策调整前

70年代,韩国将体育发展的重心集中到竞技体育,由此,竞技运动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和4枚铜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获得28枚金牌,排名第3,进入亚洲体育强国之列;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6枚金牌、6枚银牌和7枚铜牌,名列第10位;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以东道主的身份,获得金牌12枚、银牌10枚和铜牌11枚,位列金牌榜的第4,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3.4.2 汉城奥运会政策调整后

汉城奥运会后,韩国将体育发展的重心偏向社会体育及推进竞技体育的市场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社会体育方面,韩国国民的体育认识、体育习惯都有很大的提高。据调查统计,2000年,认为社会体育对国家发展有影响或大有影响的占97.9%;认为社会体育对人的生活质量有影响或大有影响的占98.8%;体育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65.9%,且从富裕阶层、高校、男性为主逐步扩散到普通工人、农民、家庭及妇女;韩国男子的健康人群由1997年的54.3%增加到2000年的54.8%;而女子不健康人群却由1997年的14.8%减少到2000年的13.2%。从上可以看出,韩国国民对社会体育的重视程度很高,社会体育的发展也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竞技体育方面,虽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由于体育政策和财政调整的影响,竞技体育出现了步履艰难的现象。但经过10年改革与完善,韩国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对竞技体育投入如此锐减的情形下,韩国的竞技体育虽然在综合运动会上获奖牌数有所减少,但在一些单项比赛中,仍旧保持着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韩国足球队夺取了历史性的第4名,震惊了世界。

4 日、韩两国体育发展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政策的启示

4.1 奥运会的举办一定会激发国民积极参与体育的热情,我国应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个契机,在奥运会结束后,制定相关的体育方针、政策来向社会体育倾斜。例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模;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加大社会体育的健康宣传。使中国的体育人口保持大幅增长的趋势,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4.2 在竞技体育方面,应循序渐进加大市场化、职业化的进程,树立将竞技体育推向市场的决心。但在进程中,应有重点、分批次,群众体育基础好的优势项目,可全推向市场;群众体育较好的潜优势项目,可逐步推向市场;不利于推向市场的项目,应重点支持,逐渐发展成潜优势项目。

4.3 在奥运会结束后,竞技体育运动成绩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滑坡,这个现象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普通存在的情况,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最艰难的时期,除坚定信心外,还应对职业化的俱乐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如果管理和监控有效,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崔颖波. 东京奥运会后的日本体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 体育与科学(南京), 2004, 25(3).

[2] 丛宁丽. 日本体育制度改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6).

[3] 周爱光. 战后日本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走向[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12.

[4] 来德淳. 中日两国政府发展社会体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 2002(7):82-85.

篇13

自组织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强调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系统自动的从无序走向有序,有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系统组织与运行。该理论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普遍,已经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目前社会组织的运行与发展主要依托“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形态。在创新社会治理的今天,自组织社会群体已经深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进,大众健身热潮风起云涌,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形态,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共体育产品和健身市场产品供给的刚性不足。

一、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体育事业关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建国以来,较长时期的举国体制演变为“金牌战略”的一枝独秀。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政府在大力发展全面健身事业的同时,鼓励群众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发展与建设,来弥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不足。闲暇体育和休闲体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始成为一种潮流。这种潮流的涌现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保障,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升,为民众积极参与群众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2.我国的社会转型激发了自发性体育组织的活力

在我国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改革目标后,政府逐渐开始把一些社会领域让渡给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正在成为许多公共事务领域中的重要力量。群众性体育社团是我国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承担起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职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鼓励群众自发性体育组织的社会担当,

3.人口变迁引发自组织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变迁逐渐加速,特别是在国企改制、房地产市场放开、制造业引起的人口迁徙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的“单位人”已经转化为完全的“社会人”,过去一个单位的人聚居在一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 此时人们需要在工作之余寻找新的团队归属,而非常适宜人们交流的体育社团成为首选。

4. 网络技术为自组织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互联网发生了紧密联系,在即时通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为自组织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便捷。一个召集帖或一个群中的倡议都可以召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体育爱好者共同参与锻炼活动。这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二、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发展现状

在大众健身领域中,体育社团的作用已经受到了多方关注,特别是自发性组织起来的各种健身人群,逐渐在大众健身热潮中凸显其重要价值。目前,各种类型的骑行、武术、舞蹈、徒步,以及等自发组织的体育社团风起云涌,在全民健身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的特征

第一,公益性。自组织形式的群众体育社团主要出于公益的目的走到了一起,这种公益性是相对盈利性而言的。公益性的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成员间更多的是在奉献精神的引领下, 由一个或几个在某一运动项目上有特长或爱好的人士发起组织,聚拢更多的人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他们不会从组织中谋求报酬,即便是需要缴纳部分公共支出,也属于纯粹的公益行为。

第二,趣缘性。从目前健身休闲组织参与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因为兴趣一致或接近,共同走到一个组织中来,在活动中寻求兴趣的最大化。

第三,地域性,有着健身需求的民众在参与有组织的健身休闲活动时,空间上的便捷属性是许多人考虑的问题,因此,适合健身休闲的公园或广场附近的小区居民很容易因为这种便捷而聚拢在某一地点周围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活动群体。

第四,结构松散性。自组织体育群体的成员没有严密的组织规则约束,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时更多的属于自发参加,更多的是在不同动机驱动下走入群体进行活动,因此,相比较有组织约束效力的正式体育社团有着结构松散性特点。

2.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表现形式

(1)从活动空间来看,可以划分为空间接近类体育社团、户外远行类体育社团。

在群众体育有组织的开展中,往往围绕某一适合运动的公园广场向周边放射,在一定距离之内的居民容易聚拢在一起共同进行健身活动,在实地观察中发现,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社团组织多数属于此类,如广场舞社团、太极拳(扇、剑)社团,少儿轮滑、跑团等在空间上相对比较接近的自发性体育组织。此外,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骑行、徒步、穿越等户外远行类自发组织的群众体育社团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与家门口的健身组织不同,这类组织需要专门的时间、装备和较好的体能,因此在时间投入和经济投入上需要更多,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

(2)从活动目的来看,可以划分为健身休闲类体育社团和竞技挑战类体育社团。

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团成员的诉求也呈现多元化,从活动性质来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属于娱乐健身、休闲养生为目的社团组织,如太极拳、广场舞、大众健身操舞等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第二种则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展现超越自我的精神诉求,而经常性的通过参与体育竞技活动来求追运动的乐趣,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社团组织会经常组织对抗赛来切磋、提升运动技能。

三、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管理困境

我国的群众社团管理较长一段时间采取的是民政部门注册管理方式,更多的属于“政府管理下”的群众体育组织,具有官方的背景和民间的属性。在社会管理宽松环境下出现的自发性体育组织,则因为无人管理而体现出“草根属性”。事实上,正式因为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草根”组织,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居民的健身需求和娱乐选择。

但我国关于社会团体的管理政策方面还有着诸多限制,注册、资金、场所等因素制约了自组织体育社团的身份合法化。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民间社团的成立需要有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监管,必须满足一定额度的注册资金的要求和最低会员数量的要求。与现实管理对比发现,目前我国多如繁星般的各种类型的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游走在一个灰色的地带,不同部门长期以来多头共管却效果不佳,体育管理部门与体育社团组织间的沟通往往是行政命令式,这就造成了群众体育社团组织依附于政府体育部门的怪异现状,直接造成的后果是管理僵化、运行迟滞、活力不足、动力缺乏等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应该是一个亟待破解的管理困境。

2.社会支持不足

群众体育社团正常的运转和发展,是依托各种形式的运动项目,以大家的积极参与作为基础的。而进行这些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必须有经费的支出作为保障。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成员因爱好、兴趣、地缘、业缘等因素聚拢在一起,多为自娱自乐,兼顾社会公益。因此,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采用AA制、或缴纳会费的形式来募集活动资金,经费相对紧张。从现实情况来看, 政府体育管理部门拥有一定的支持资金,但因为没有成熟的支持模式来帮助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通常是在群众性体育竞赛等影响力较大的活动组织方面给予支持。很多地方正在尝试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向群 众体育社团购买体育服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就当前来看,自发性的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制约。

此外,自组织体育社团在活动的空间方面同样缺少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民众健身需求大爆发的今天,群众体育活动需要更多的场地设施来避免类似广场舞带来的社会治理困局。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亟待解决在群众锻炼空间上的社会支持。

3.自身建设薄弱

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本身具有结构松散的特征,许多社团是凭着成员的自觉性和自身需求来参与活动,而这些自组织体育社团中,许多组织者凭着兴趣的热情做着志愿服务工作,从另一角度来看,组织建设所需要的领导、协调、沟通、激励等管理能力在一些组织者身上存在欠缺。另外,自组织体育社团很多时候依靠口头约定或网帖中的临时性制度约定作为自己的社团章程,非正式的规章制度对成员的约束力很小,成员参与活动仍然是自觉自愿。这种状况同样会对组织的建设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四、现阶段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健康发展路径

我国的群众体育社团长期以来一直依附于政府部门,通常以协会等形式出现,属于官办的“他组织”形式。在社会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自发组织的群众体育社团游离与政府管理之外。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群众体育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的融入大众身边的自组织体育社团的作用发挥。如何更好的推动这些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更好更快的建设,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不能置之度外。

1、简政放权,打破条块分割的制度障碍。

从管理层面来看,简政放权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协调发力,减除管理上的条条框框等不利因素,推进体育组织的改革与发展;指导、鼓励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弥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刚性不足;支持这些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承接社区、街道、厂矿企业中的事务性体育工作,激发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力。

2、转变思路,用人性化服务替换行政式管理。

在简政放权、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之外,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从管理思路向服务思路进行转变,用人性化服务来替代过去的行政式管理。积极释放政府所掌握的权利和资源,激发群众体育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通过建设培训体系,提升群众体育组织中的骨干力量的业务水平;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帮助作用显著、影响较大的群众体育组织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倾听群众体育组织的诉求,多渠道改善服务质量。多措并举,用心服务,为自组织体育社团发展提供充沛动力。

3、培养理念,倡导公民社会建设融入体育组织活动。

当前倡导的公民社会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群众组织的参与,在自发性体育社团的运行中,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的行为不仅响应了政府的号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倡导了积极的社会规范,有助于成员间的和睦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因此,在自组织群众体育社团中需要大力提倡公民社会意识,引导群众把公民意识培养融入体育组织的活动之中.

4、创新驱动,有序推进政府购买体育社团服务。

全民健身深入推进中,与我国居民快速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相对应的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的远远不足。分布在居民身边的众多的群众体育社团很大程度上正在帮助政府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在许多地方正在尝试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从这些体育社团购买体育服务,这样做的最显著优点主要体现在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压力减轻以及体育社团组织的生存能力提升。需要指出的是,提供体育服务的社团组织需要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政府的购买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同时需要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或体系,来确保政府购买体育社团服务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叶国雄,刘远祥.我国体育社团研究述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