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篇1

1995年5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论断,并在此后进一步指出“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作为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如果在思想上墨守成规,行为上循规蹈矩,那么肯定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宽基础、高素质、复合型是对优秀人才的高度概括,它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加以升华和应用”。分析青年大学生创新因素,寻求激励策略,关注并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激励和培养,对于提升我国在未来国际环境中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点。在知识经济、科技创新的潮流中,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胜出与否的关键在于个人和团体的创新能力的高低,知识经济呼唤着创新教育,呼唤着创新人才。已被高等教育界广为认可的原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提出的KAQ学生培养模式,即:将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者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以这一模式培养的青年大学生不但能够继承、发扬、延续人类历史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经验,而且主动积极地创立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科技、新理论、新制度。

青年大学生群体将是创新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未来社会创新人才的雏形群体。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寻求有效的激励策略,必须正确认识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点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1 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世界接轨距离不断缩小的今天,作为我国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的青年大学生,如果接受的仍然是老的思想、观念教育,以老的眼光、方式去办事,显然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晚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要迎头赶上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更加要求青年大学生能以科学的知识、理论武装自己,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具有时代意识和驾驭时代的能力,具有爱国热情,能适应社会生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1.2 主动的开放意识。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最初是在他们长期所处的教育、生活环境等氛围中综合形成,在大学阶段将重新整合或趋于完善,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已不允许学生只埋头学习单一的专业,完全忽视相关专业领域。当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已突破了以小专业划分上课的界限,呈不同专业学生共上一门课的大课堂形式出现;迷信权威的现象已在大学生的理性化思维中越走越远:大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双边活动中,呈现出交互式特征;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改变着世界的一切,并与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一起,正成为青年大学生改造自我、提高素质的标杆,这些都为大学生长期处于创造性思维这一积极活动创造了条件。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主动的开放意识,表现出能主动获取他山之玉,汲取全球知识和信息,充实自我。

1.3 初步完备的人格特质。“人格是在个体内部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大学阶段培养的大学生个体人格还不十分健全、完备,但从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分析,却显得十分重要。在今天的生活方式中,一些曾经被广泛认可的优良传统或观念,可能已经显得呆板、教条、不切实际,这就要求大学生能跳出水面,进行多维透视。现今社会上的考尚未退去,作为人格特质之一的超越现实的抽象思维,对于大一新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现阶段的高中教育学习压力大、量多,己将大多数升学的学生雕琢成“学习机器”,从而在较大层次上使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和能力等等。这都要求大学生不仅具备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对于世界的未知领域、未解难题,能充满探索的欲望、进取的勇气;挑战困难能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直面困难能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良好的条理性,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更要有超越现实的抽象思维和健康和谐的心境。

2 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的主要问题。鼓励学生跨专业修课,实行弹性学分制、弹性学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然而,几十年形成的中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高校教育体制制约大学生创新因素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课堂教育模式呆板。当前高校教育观念已有很大的改变,但作为课堂教学,一本本砖头厚的书籍要作为教学任务完成,就必然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单向式、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呆板模式。“当学有所成的青年大学生站在我们面前时,总是博闻广记、学识渊博,却没有了求索进取的理想”。其实,十八九岁的青年大学生的可塑性最大,非常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改造。这些大学生刚从繁忙的高中学习中得以喘气,思想又马上被禁锢,视野即时被束缚,求知欲逐渐泯灭,创造激情在逐渐消失。

2.2 大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往往是出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也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正因为如此,大学创新教育理论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脉络,显得零散,没有重点和逻辑线索。许多创新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大学生创新的本质,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和其他相关的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关系等,都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究。

2.3 奖励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建立的仅仅是以奖学金、优秀干部为主的奖励体系。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能热衷的是一些目前难登大雅之堂的爱好或活动,呈零散性、个体性,高校对于这一系列的学生往往因为缺少人数、规模等因素,忽视了对他们的鼓励。在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爱好、活动中,很多不乏具有创意或新意,可能因为缺少个性化的鼓励而夭折。同样不能忽视,奖励考核中的标准不稳定性和人际影响过大的原因,也将会导致学生创新信心的偏离和奖励作用的遗失。

2.4 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不平等。在高校,从事学生工

作的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学校的利益应视为高于一切”,从而导致当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存在突出的矛盾时,高校一方面视学生为学校的主人,寄望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面对学校,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做这做那,尤其是学生个人正当利益与学校错误发生冲突时,认为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学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要求学生毫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目标,从而影响个人的创新动力。

3 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激励和培养策略。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除个体主观因素外,优化高校的学习环境、管理体制是重中之重。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激励和培养策略:

3.1 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为无论从哪一角度说,我们都不能把创新素质视为一种与人的其他素质不相关的、没有联系的、孤立和单独的品性来培养,尤其是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基石。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

3.2 制定、完善并切实实施公平、合理、高效的奖励体系。尽管奖励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但当前在我们高校甚至整个社会上,它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奖励体系所提供包含有精神和物质在内的多种形式,不仅是青年大学生自我肯定的基础,也是大学生产生继续向更高层次努力和追求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一个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志。奖励体系应该包括奖学金、荣誉、个性化奖励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制度体系。在知识社会里,奖励性的鼓励和教育是人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源泉,奖励体系尤其应该体现公平、合理、高效,而不要只是要求“贡献”,不图“回报”。奖励体系中提及的“个性化奖励”,要求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首先形成作家和经营策略家斯坦・戴维斯在他《完美未来》(《Future Perfect》)一书中介绍的随时――随地――个性化服务的观念,然后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创新基础、创新特色和反响的不同,提供个性化奖励。

3.3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新世纪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高等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弊端,极大的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及创新素质的培养。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陈旧及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素质差异,不利于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所以教学改革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3.4 支持学习自主的创新活动。在充分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高校应该支持鼓励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或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社团成立有审批、活动计划有备案的基础上,不规定、干涉他们正常正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通过授权、引导、监督的方式,给予他们充分的自,允许他们开展、参加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活动,鼓励他们建立自我管理式团队,并从人、财、物和时间上尽量支持他们的创新活动。以学生管理为主体的高校红色网站就是学生典型的创新活动。

3.5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校要尊重创新、支持创新和鼓励创新,这种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格心理品质的发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必须有独立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在创新活动中,个体的个性往往会在他的创新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所以,只要对文明创造有利,主体的个性都应得到充分发挥,而不应受到遏制。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从注重过程管理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因为创新个性的发挥,往往使创新成果更具有新颖独特性。对高校教师而言,应及早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保持稳定、积极的心态。

3.6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目前,高等教育缺乏专门供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环节,实验课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不到真正的检验,他们在学习中就会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在学习中就更加谈不上创新了。要将创新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许多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都感受到,社会实践使他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所以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如吸收大学生参加教研室的科研工作。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参加科研的工作量换算成专职科研人员的工作量,约相当于美国大学生增加了4.3万名专职研究人员。

创新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更需要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大学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成果,只有不断向市场转化,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有价值的成果,就必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达到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中的最高境界。这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对高校而言,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是在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做到触类旁通,从而有所突破和超越。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创新素质已成为自己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筹码。然而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动机,却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培养创新素质的动力,现阶段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堪忧。

1.缺乏创新的兴趣

邹韬奋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就,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对于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机敏。”一般而言大学生的资质水平大体相同,如何挖掘并体现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某个领域是不是有浓厚的兴趣,是不是有足够的热情,一旦产生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尽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多年来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使死记硬背和循规蹈矩大行其道,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和被动的学习动机使大学生在兴趣的广度、深度及稳定性方面比较欠缺,无法调动学习极积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创新素质的养成。

2.缺乏创新所需的想象力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但伴随着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大包大揽,孩子自小就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从而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同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和教师也无暇顾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进入大学后,教师专心于科研,对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多,进行互动和启发式教学的比较少,从而使大部分学生想象力继续处于匮乏状态,这是造成大学生创新素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3.创新毅力不足,创新行为不能持久

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自觉地认识并确定目标,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多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主观能动过程,是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具体实践的支持,是一项艰苦的历程,需要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来实现,很多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均是通过总结若干次失败和长期的坚持而得来的。但是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往往受到兴趣、情感、意志及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尚处于人生的不成熟阶段,很容易对事情产生兴趣,但兴趣又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广度和稳定性,没有长期的坚持和积淀,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缺少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力,这样即使有创新兴趣,也不能有创新的成果。

4.缺少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技能

创新是认识领域的扩展和认识内容的深化,思维方式是创新的基础。大学生接触的知识在不断增长,但对知识的吸收却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未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对各类知识加以整合利用,缺乏流畅性、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思考,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反思、综合组合、应用实践和超越,并形成新思维、新观点和新理论,致使他们形成了直线式的思维惯式,如此反而使越积越多的知识成为堵塞思维的垃圾,对事物的观察也会变得不够敏锐和深刻,缺少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性,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创新的现实。

二、造成大学生创新素质普遍不高的原因探析

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孩子自上幼儿园起,就被要求听老师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凡听老师话的孩子就被冠以好孩子的称号,深受老师喜爱和家长喜欢。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则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用着全国统编的教材,课堂讲解居多,讨论较少。而进入大学后,很多教师仍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既无专业前沿的介绍和引导,也无课外知识的补充和提高。正如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学者奖的第一位华裔女性获得者张瑞红所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服从式教育,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不敢讲话,总是怕说不对,这样就很难有创造性思考。”此语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不高的原因,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鲜具创新素质也在情理之中。

2.大学课程结构和设置不合理且开放程度有限

钱学森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开放程度有限,课程设置过于突出“学科本位”,专业口径窄,学科知识孤立,专业适应性差,与实际需求不太接轨,学生自主选择范围小,课程内容重复和陈旧、教材更新缓慢,教师为了便于授课,同一本教材能够连续使用若干年。另外,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少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方法论等课程,如此使学生不能受到系统性、科学性的创新理论和思维的训练和熏陶;同时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实验课程多少验证性实验,缺乏探究性实验和发现性试验,从而造成学生理论水平高而动手实践能力缺乏的现实,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启发性和引导性

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梅强中教授认为:“创新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现阶段大学教学师生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教学是传授和接受的关系。教师往往以权威自居,不容批评质疑的声音,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采取注入式教学,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很少训练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使得学生不知在大学环境下,如何自我学习,也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挖掘自身学习上的潜力,发现自己专业上的特长,阻碍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无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转贴于

4.大学生评价体系缺乏对创新能力的激励

现行大学生评价体系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创新能力的评价只是学生评价体系的子模块,有的甚至是一笔带过,鲜见专门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及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学生创新能力模块的评价,主要还是鼓励冒尖突出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励学生进行创新,但这种旨在选优拔尖的评价办法又不可避免地使大多数学生无缘于此,进而使创新活动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于参与的学生而言,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

三、对策建议

1.改革教学课程设置,增加课程设置灵活性

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数学、计算机、英语、物理等基础学科进行差异化课程设置,让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取所需。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接受分层教育、分类教学,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创新与特长教育”学分和“专业综合训练”等环节,开设专门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方法的课程,如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此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尝试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让学生在科学实验和社会生产中去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2.构建大学生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应制定并完善一套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创新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如:选课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图书馆、实验室开放制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奖励制度,教师、学生创新素质评价制度等,促使创新教育在政策的指导和相应制度的规范下,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此外,要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档次,构建成体系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知识竞赛、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类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加好奇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的机会,增加交流,提高创新能力。

3.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创新引导力

建立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进行深层次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推动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实现师生关系的本质回归。为本科生配备学术造诣深,思想作风正派的专门导师,而导师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条件,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自主权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个案分析,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兴趣、特点,正确认真自己,合理定位;按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研究方面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引导,同时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素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力,促使学生自我发现,学会观察事物和提出问题,进而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产生积极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5-03

随着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脚步的加速,知识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加剧。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近年来,不少高等学校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技术与手段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培养活动过于零散,素质考核缺少统一标准,各种渠道缺乏整合,导致培养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保证高校创新素质培养的效果,构建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视角切入,分析创新素质指标的重要性,以期得出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

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

伴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诸多高校开始将目光转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增加科目中的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等,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同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学生开始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参与导师的创新课题等,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虽然创新素质培养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实行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它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从学校来看:学生创新活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健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创新培养活动的内容不够完善等。从学生来看:对创新素质的认识和定位比较模糊;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等。

二、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涉创新素质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提供基础。

1.指标体系设定。创新素质涵盖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创新型人才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文章根据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创新人才素质的特点,选择了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四个一级指标进行研究。其中知识素质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学科知识,思维素质指标包括、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素质指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经验迁移能力、洞察力、分析力、记忆力,个性素质指标包括责任心、好奇心、自信心、自控性、勤勉性、谦逊性、质疑性。

2.指标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文章以江南大学各学院研究生为对象,发放了100份正式问卷,回收问卷87份,其中有效问卷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9%。根据问卷的设计格式,制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与2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指标体系,指标的测量采用五分量表法,利用5个测量等级:不重要、较不重要、重要、很重要、极其重要,对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便于计算,将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并按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值为1、2、3、4和5。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指标的数据分析

1.重要性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数值3表示的意义为中等重要,即意味着那些低于3的数值所对应的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相对而言要次于其他素质指标。因而,按照素质模型是体现重要素质特征的原则,将重要程度得分均值低于3的素质指标从前期的备选素质指标系列中删除。被删除的6项素质指标分别为:思维素质指标中的形象思维(评价得分均值2.886)和辩证思维(评价得分均值2.810);能力素质指标中的经验迁移能力(评价得分均值2.785)和记忆力(评价得分均值2.734);个性素质指标中的自控性(评价得分均值2.671)和谦逊性(评价得分均值2.570)。

2.信度分析。文章采用Cronbachα系数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一般而言Cronbachα系数达到0.8以上认为测量信度相当高,Cronbachα系数达到0.7以上即被认为信度较好,而Cronbachα系数在0.6以上则为可接受信度。指标总体信度为0.753,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四个维度的信度分析情况分别为:知识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19;思维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0;能力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97;个性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1,说明素质指标内部各自的可靠性理想,被试者对各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价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测试满足信度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创新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的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最终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能力特质以及个性素质四个方面提炼出体现创新特征的19个素质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的框架构成体系。其中知识素质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思维素质指标包括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素质指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洞察力和分析力,个性素质指标包括责任心、好奇心、自信心、勤勉性和质疑性。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加快创新人才建设,根据文章得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框架,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推行创新教学。高等学校应该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拓展创新思维。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3.塑造学生创新人格,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增强学生的创新情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以创新活动的成败作为考核标准,而是以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作为考核标准,并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指导教师给予激励。

参考文献:

[1]吕科建,王东东,杨立芳.大学生创新能力“六性”培养的评价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40-153.

[2]段步玉.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36-39.

[3]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2009,(3):79-81.

[4]郭文海,钟天送.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17-18.

[5]叶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建构探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69-70.

[6]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7]廖志豪.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素质的视角[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2):109-114.

[8]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4):90-93.

[9]张韵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83-586.

篇4

大学生内心世界丰富,志向高远,但因涉世未深,阅历尚浅,常因为感情用事,对事物失去准确的判断,造成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很容易在纷杂的世俗中迷失自我,因而强化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帮助大学生内修外练,有助于大学生获得人生成功。

一.素质提升才能展现自我

素质是一个人知识、修养、处事方法技巧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在反映。大学生因其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同,遗传基因、家庭背景、教育方式、信仰、生活习惯差异性很大,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很重要,以发展为前提,质量提升为标准,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定位,用谦卑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取长补短,壮大自我。大学生头脑灵活,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与共性特点,为大学生素质提升搭建一个适合的平台。大学生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德性修养、境界提高、心态培育三个方面入手。

德性修养。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德性培育在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将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修养有从师学习和自我参悟两种方式。难以想象一个无德之人会顺风顺水,大有作为。无德如无根之浮萍,随波逐流难成参天大树。大学生道德修养在于尊重他人隐私,公私分明,善待万物,乐于奉献,既有宏远的目标,又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能够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道德修养对大学生极为重要,一个人只有懂得爱,学会感恩,才有自律奉献的优良品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人的物性角度阐述人性中的感性与自然性,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度,自觉的道德习惯,在扎实的道德实践中完善自我,达到真善美的圆融。大学生只有不断进行道德教育才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健身明德,也就是只有立德才能树人,使大学生从自我走向利他,在不断反思中推物及人,德性培育在于使大学生一个个鲜活的情感生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境界提升。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在于其生命境界高远,每个人的生命长度不一样,但生命与价值显现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人生境界提升的高低和早晚,大学生提高人生境界,首先具有崇高的人生信仰,只有信仰才能使生命焕发光彩,一切奋斗努力来自于信念信仰,敬畏生命,信仰科学,追求服务,人生境界一定高远,境界高远的人其品质优良,行为事迹无不成为后人向他看齐的表率榜样。历史上人生境界高远的人,都是一座座闪耀光芒的丰碑,熠熠闪光的明星。大学生也是凡体肉胎,有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其思想境界应该超越个体的小利益,有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不断从历史文化中品味参悟生命之意,生活之理。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身上感受人性的光辉,感知献身的壮烈。从流传千古的故事中感知无私无畏的大义壮举,更加内省自律,发愤图强。大学生具备了高远的境界,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动摇信仰,依然不屈不挠,使平凡的生命充满希望和幸福。

心态培育。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由此可知心态的重要性,心态是待人接物的态度,心态好的人,遇事不慌乱,从容而淡定,不急不躁。大学生对待学习生活要具有一定的良好心态,才能成大业,做大事,心态与阅历有关,古今中外能做大事者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宠辱不惊,淡看一切,既不匆忙如风追赶,也不急躁似火燃烧,大学生如何修炼包容一切的心态。首先要看透生死乃是人生规律,看淡名利是过往云烟,得失只是一时,不必耿耿于怀,良好的心态需要调整,有自己的分寸把握,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不随人世的沉浮起舞,不为个人的名利得失悲欢,心里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追逐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不依靠投机取巧追逐人生目标,而是靠脚踏实地的步步实现。心态是一个人精气神的显示器,好心态是大学生干事创业的基本因素,心态越好越容易成功,反之,心态调整不好的人急功近利容易遭受挫折。心理成熟,精神昂扬,不轻易被引诱而停止奔向目标的脚步,大学生养成好心态是成就人生目标的保证。

二.完成责任担当的能力获得

能力每个人都有,但有大小区别之分,能力是人改造世界的武器,是体力与脑力的融合,能力获得一靠学靠实践锻炼,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掌握认识世界的能力,之后理论联系实际,出力流汗尽心实干,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也有创造生活的义务,人不可能独立于世外,在享受他人服务的同时也应尽该尽的职责。责任担当与能力成正比,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能力包括魄力和耐力,魄力是敢作敢当的胆识,勇往无前的力量,耐力是干事创业坚持到底,有能力的人不会半途而废,大学生强化能力要从体能、技能、兴趣三个方面入手。

体能锻炼。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体质较弱的问题。这与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虽然先天体质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因素,但后天的锻炼是强身健体的唯一路径,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大学生好吃懒做,有规律的合理饮食供给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才会气血流畅,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应该本着为子女未来着想,放手让子女锻炼才是真爱,怕子女吃苦受累是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前大学生体质较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只关注分数成绩比拼 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故意挤占学生锻炼的时间,造成部分学生体质较弱的现象发生,没有好的体能,一切无从谈起,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养过剩又欠缺锻练是最根本的原因,加强学生的忍耐力,强化体能锻炼,全面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大学生的体质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未来,鼓励大学生热爱运动增强体质是对国家未来负责,绝不可马虎掉以轻心。

技能掌握。技能是人的技术和能力,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理论和劳动实践中掌握本领,技能是立身之本,创业之基。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2]。大学生技能掌握,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劳动观,少琢磨不吃苦便有享受的腐朽没落思想。其次大学生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不能觉得人生漫长,浪费时间,挥霍青春。其实人生百年不过一瞬之间,趁着年轻精力旺盛,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锻炼体能技能,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劳动,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效益。古代多少仁人志士空有万般技能,因赶不上好的时代无用武之地而空叹。当代大学生要利用珍惜这难得的盛世机遇,比学赶拼掌握技能,改变生活,创造生命价值。全社会要努力构建适合大学生施展才能的平台,给予大学生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对形势有充分的把握,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展现才能的场所,大幅提升技能,为将来建功立业做准备。

兴趣开发创造力。兴趣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兴趣是个人对某一事物发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大学生只有在兴趣中才能找到学习快乐,在实践中找到劳动快乐,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发生兴趣的事情必须一是健康,二是有发展潜力的,三是对社会有益无害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大学生如何做一名与众不同的自己,兴趣很关键,兴趣是实现自我创新创造的前提。大学生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光,正确看待纷杂的社会生活,不对有害的事情发生兴趣,拒绝诱惑,把兴趣喜爱集中起来,不浪费时间、精力和青春年华,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不断依靠自己的兴趣支撑,开掘潜力,立足现实又创新超越现实,发挥出自己独特的天赋,努力做出常人难以完成的业绩,将人生高度提高一个又一个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19-02

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

2006年初,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此次大会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在大会上,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中国问题专家指出: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只处于中等水平。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全国科技大会后,各大学校长纷纷表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问题,必须提上新的日程。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先天不足

我国在校学生创新能力较差这一现象并不单单在高等教育阶段体现,实际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形成。如果把前者看做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那么后者就是深藏在水下的巨大的冰山底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指出:“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突破的。”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有统一的教育大纲、教学计划,教师必须完成传授规定知识的任务。因而在素质教育的表象之下,学校依然“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得不仍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教师们仍以“仓库理论”作为主要教育模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而所谓的“标准答案”更是拴住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渐渐淡化、退化。

这样一来即使到了大学阶段,我们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给予学生们松绑,也已为时过晚。正如古代裹脚的女孩,在骨头最软、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将脚捆绑起来,长大后即使放开了裹脚布,也还是难成正常人的双足。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必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2.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素质教育已为国人所共识,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灌输式”教学在我国教育界仍处于主流地位。试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参与,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师生间、学友间思想的碰撞,言语的辩解,而只是进行耳听手记的低级学习,那么创造性又从何而来?教育内容在变化,课程体系在更新,但其步伐远远跟不上社会和科技知识发展的速度,培养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专业设置面仍较窄,人文教育依旧薄弱。而且在目前的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更新教学内容,导致知识总量庞大,传统内容减不掉,新内容因学时限制无法加入。因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只有从体系改革入手,高校应抓住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提出的“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契机,集中力量搞好教育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3.滞后的管理体制与陈旧的评价机制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现在学校的管理仍是突出一个“管”字,培养了学生服从的个性,没有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来解放学生,老套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巨大。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对目前自己所在学校“管理机制上是否对创新人才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的选项中,持否定选择的超过了60%。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当前滞后的管理体制不甚满意。而在管理过程中,本来是与管理制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系列评价机制,也同样存在着问题。

首先,评价观念陈旧。“高学分是人才,高学历是人才”的片面人才观长期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造成了“高分低能,高学历不等于有能力”的怪现象。比如当前高等学校在评“专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发展党员等问题上,都把学习成绩作为“一票否决”的硬件,其他方面的软件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实际上就从制度上强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求。在这种无形的指挥棒的指挥下,创新素质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其次,评价内容单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仍是知识,特别是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评价较多,而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较少,无法做到有效引导学生知道成才的真正标准是什么,从而改变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创新。

第三,评价方法过死。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地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缺少学习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忽视过程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三、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几点建议

1.基础教育阶段要尽量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成功,它在高效率的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的同时,仍然忽视甚至损害了青少年固有的探究欲与创造性,造成了青少年主体性难以发展的内伤,致使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工作难度增加。因而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根据新形势下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多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增强方法的学习,加强能力的训练,真正地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打好基础。

2.改革教学内容,努力优化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要尽量根据各学科或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共性,合并大多数共性知识或技术,改革那些教学内容重复,单一课程自成体系的状况;另外,要大胆精简或删除那些不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把那些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内容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处理好教材相对稳定与内容充实更新的关系,并且应注重采用和引进国内外最新版本的专业教材,把学科的新颖性、权威性、前沿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内容及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围绕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体系。要加大跨学科课程的比例,以适应宽口径的要求;要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要求;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要突出课程设置中的专业特色,在稳定的前提下,定期对社会、企业进行调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把最新知识引入课堂,不断开设新课程。从而强化基础、拓宽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能。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近年来国内外推行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如潜科学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社会探究法和角度教学法等。

3.建立大学生创新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营造良好环境

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不要以为“服从命令的士兵就是好士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改变过去那种管理过度,要求过分划一的状态。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核心,制定一套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管理制度,将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另外,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减少评价对创新所带来的压抑。一套科学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要将学生智力作为指标,而且应把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综合能力素质评价指标。

(1)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考试内容也应有较强的灵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尽量少出知识再现型试题,多出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使学生不围着试题转,而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对知识的学活、学透上,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同时,根据课程类别不同,还应调整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在评价学习结果同时不忽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建立专门的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制度。可以设立创新学分,对学生取得科研成果的课外科技活动予以肯定和鼓励。对取得创新学分的学生在免试保送研究生、评优秀、获奖学金等方面都要有优先考虑,从而改变学生的评价标准。另外还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建立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创新成果的产品保护制度及一些政策倾斜制度等,鼓励创新,营造一个大胆创新、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

4.强化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更好的平台

首先,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应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学时,在完成基础性实验的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开设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习教学中,努力走“产学研”一条龙的道路,,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动与产业界和科研单位合作,或者学校自建科技企业,或者接受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等,以避免由于经费、客观条件等困难而让学生去工厂、企业参观,写总结,走马观花,形而上学,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高校要避免学生出现“无处可去”或是“找个单位、盖个章、编个报告”的这种较为普遍的敷衍现象,最好能努力在各市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由专业教师或学生工作人员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其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这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在本科生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参加科研已经作了一些尝试,但科研训练内容还比较匮乏,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大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在研究中学会创新。如从大学低年级开始,就可以适当让他们参加一些学有专长的导师所主持的科研活动,学习导师的治学思想和精神。到了高年级,当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就可让他们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指导和锻炼机会;或者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由学生做项目计划书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有新意、可行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并分阶段进行参评、把关,给学生施展的空间,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另外,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大学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深化教学改革,而且要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重视科研活动的品质,大力开展前沿创新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提供更大的空间。

总之,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新人。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只有认清形势,科学地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营造有利环境,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一、创新素质的基本特征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特指人的创新活动稳定化的身心成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三个方面,1)创新品质是创新素质的重要条件。以追求创新,旨在鼓励发现新问题及解决新问题,同时具备敢于否定和批判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2)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动力源泉。它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善于抓往机遇的能力,以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及变通性。3)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最终目标。与实际动手能力相似,主要是使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敢于运用创新的方法,积极进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竞争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真正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献身精神。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1进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滞后于发达国家,要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那些个人能力发展全面,尤其创新素质突出的大学生却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社会、企业的青睐与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演讲、机械创新设计、“挑战杯”、广告创意、力学竞赛等竞赛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毕业之际即能被用人单位聘任。因为他们参与此类竞赛或培训后,其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事实证明,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三、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误区

目前,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与重点高校、老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如全国各类竞赛、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均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不足、管理跟不上,主要的误区表现在:

3.1对创新素质认识不足,放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天赋”、与生俱来的,或者只有精英才能具备的,从而不注重对大多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人觉得大学生经常参与创新活动会减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捡了芝麻丢掉西瓜”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不是积极支持,而是进行推辞、限制。也有的人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的各种科技活动或竞赛活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进行指导、培训的部分教师,认为花费这些时间、精力,还不如自己去搞教学、科研,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消极情绪。

3.2忽视创新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趋向细化现象,新专业设置不断出现,但目前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中仍存在规定课程多,选修课程少,课时比例不恰当等现象。由于缺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束缚了学生思维扩展,不利于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特别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仍把大学生当作“满堂灌”的对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缺乏求异精神、创新思维,使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3.3创新实践活动减少,获取创新能力降低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大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有组织的深入社会生产实际,去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优势和位置,去发展改变自己,这样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在有些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或只作为常规性或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来应付,由于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投入不足,造成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后果。

3.4忽视情感教育,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滑坡

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综合,也是能力、精神、人格等方面的综合,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一定首先要具备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能力的条件。目前在高校扩招、网络普及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未落到实处,有些大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理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综合素质整体滑坡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四、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创新素质观,充分激发高校和师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创新意识,要激发起高校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作为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中心,理应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要在科教兴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理应是具备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理应尽可能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给予政策、财政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创新素质观,真正实现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4.2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淡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上,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引导创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比例,注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层面上打好知识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培训上提高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如2007年修订本科人才方案时,对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进行适当整合,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培养,突出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学与实践给出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要求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的跨专业文化素质课程,即理工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余5学分按照学校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管理条例,通过参加课外创新实验项目、教学竞赛、发表学术论文作品、考取各类资格证书来获取学分。从2009届毕业生开始,遵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非艺术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限定课程。通过这些改革,促进了大学生文理知识渗透和融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确保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3建立科学管理方法,激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必须要对旧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大学生素质培养管理方法,确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同时,把学生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良好环境。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理应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并作为重要课题来建设,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勇于进取、积极探索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他们步入社会、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家才.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创新,2004(9).

篇7

二、何为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新鲜的事物,破除落后的、不好的。主要涵盖创新精神、善于创新的人格以及开拓创新行为的能力。而落在大学生身上,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在学习知识步入实践时,能够合理地对内容做到理解运用,甚至提出新的思想、见解、摸索出新的规则和方法。也因为这个原因,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的不断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命脉。没有创新的生活,不会有前行和发展。

三、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所在

(一)促进民族更加富强一个国家的灵魂,不是别的,就是懂得创新。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支持,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民族更加富强。放眼历史轨迹,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科技上博的头筹,才能快速崛起,才能不断超越。要做到提升科技的实力,就要拥有科技创新型的人才,从大学生入手,培养他们怀有一颗创新的心。要明确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

(二)时代给予的挑战科技时代来临,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要想适应当代社会,以及在未来社会稳步前行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的知识,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更加多变的环境和当大批的新兴资源、信息挤尽眼球的时候,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发展;还要适时地进行改良,创新。“科教兴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大学生在一些促进创新能力的竞技比赛或者实践活动期间,学习了团队协作、探索分析当多个领域的技能,这些都是人生难得的经历和财富,有利于大学生们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和拥有提高自身竞争价值的砝码。再者当下,涉及到就业这个隐藏着无限压力的字眼,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在校园的时候就计划毕业后,为自己打工,创业。而如果在毕业之后再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头脑就太晚了。在校园里,通过各式各样的科技创新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类似的模式,为今后立足社会,或者是创业奠定基石。可以少走一些没有价值的弯路,学生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四、培养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应该注意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不能运用统一的方法去培养。事实上只有一部分的学生天赋里携带着创新的因素,其余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本身的潜能是没有被解放的。所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的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挖掘学生不同方向的潜能,组合成为科技创新的团体,每个人都发挥最大的实力。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思想道德上的指引,不能一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忽略诚信的教育,要明确创新要建立在诚信和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利益的前提下,不能只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利益。

五、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素质教育措施

(一)充分的物质资源保障学校要尽力为学生举行一些科技创新的活动提供物质方面的有形支持,如果空有想法没有足够的费用去落实开展,那么很难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效果。学校务必要保证科技创新方向的资金的充足,进行一些必要的投入,可以采用定向基金的形式或者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财政方面一系列相关的措施甚至奖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园里掀起一场科技创新的浪潮。

(二)营造氛围一些学校在学分的设置上引用了创新类学分的计分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凭着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一旦获得了成果就会计入到学生的学分,还可以参与一些评比和评优的活动。这样积极向上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有头脑的大学生。人才的培养也会事半功倍。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老师的培育和引导对于学生接纳、有效运用科技创新技能是尤为重要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打造优异的教工团队,让教师拥有先进的思想,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教师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实力,指引学生才会更加掷地有声。课堂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新的知识,要多想为什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1-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的挖掘,充满对激发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积极理念和思想,从而有利于开发人自身创造性的优秀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学会“积极创新”,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

何为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塞里格曼则认为:“心理科学原本就应有三项历史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2]

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主体的积极情绪与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体层面,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灵性、天赋和智慧,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及其体验,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力量。因此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极其重要。由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模糊性等特点,学术界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产生过很多与创新素质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有创造、创造力、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精神等。

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知识体系等内容为主旨,引导大学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各项理论与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创新素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基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其核心。没有积极的心理,轻则不敢尝试,重则一蹶不振。创新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关联。创新素质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积极心理,创新素质培养将成为无本之源。通过利用积极心理学,将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在创新素质中的内涵建设

积极心理学强调“建设人类的积极品质”,提醒人们心理学成立时确立的另外两项使命:帮助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创新素质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

1.创新需要积极的心态。个人具有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赖以产生的内在重要机制,并且在人的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心态的调整将影响大学生的创新状况,并且深刻影响大学生对外在环境和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评价。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自觉反省,随时调整好心态,才能应付未来的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

在积极的个性心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6],更好的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即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在客观面对现实的前提下能对环境或事件进行评价,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进而乐观地认识自己,相信并挖掘自己生命中存在的积极品质,就会愿意进行创新,并对未来的创新有一个良好的预期,甚至要高于现实中成功的可能性。只要能用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创新充满了乐观和希望,就会逐渐实现心理学中的“预言成真”效应,从而使生活更加富有创造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创新需要积极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自我。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7]积极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新有关的人格特征,它会在创新活动中予以充分表现,和创新密不可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为人的创新活动提供巨大的内驱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积极人格的人,在创新的历程中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个人品质都是符合创新需要的心理特征,是实现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都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人格保障。大学生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中的实践活动,这项复杂的智力探索是建立在学生拥有健全和积极的人格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极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人格层次的积淀,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系统,并给予了方向性的保证,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

3.创新需要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体验和行为是与外在环境、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各种人际关系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仅限于个体内部病态的心理研究扩展到了对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积极关系的研究。现在的创新越来越强调团队创新,即使是个人创新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更何况创新正在逐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必须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纳入到重要方面予以考虑。

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高校的各种关系是其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而且除了高校之外,家庭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其他关系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不是在孤立的关系中进行创新活动,而是始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中。这就要求首先在创新团队中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减少发生情感冲突的可能性,建立起必要的情感依赖和信任,促进知识共享和相互协助的意愿。其次学校要培养同学之间关爱的校园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怀,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最后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向他们传达学生创新的正面信息,为学生创新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通过多层面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减轻大学生创新的心理压力和孤独焦虑感,把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变成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

三、探索构建“积极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当今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学与创新素质培养可通过“积极创新”这一概念有机结合。即实行“夯实积极心理基础――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全面提高创新素质”的正循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由内在的心理素质提高到付诸外在实践,再到取得成果,从而强化内在的积极心理,不断地循环往复,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改变以往只是注重大学生成果管理的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向内外兼修的“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夯实积极心理基础。重视新生入学之初的积极引导,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探究建立“积极评价和考核法”,即不再单纯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而是注重学生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针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兴趣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充分地对学生的正面情绪进行鼓励,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帮助他们夯实潜藏在内心的积极能量,最终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新实践。

2.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积极心理素质之后,必然愿意参加各种创新活动,这个过程将是对积极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都将会逐步得到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积极心理,在积极心理的引导下实现创新实践。

3.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将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纳入到对学生的各种考核之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尽可能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各种正面的评价,从而有效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充分地肯定自己的价值,实现由外在积极心理的影响到内在积极心理的塑造。

4.全面提高创新素质。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已经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强化以后,创新素质将会逐步提高,其言行会影响和带动周围学生,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学生一时的行为的培养,而通过提高积极心理和创新行为的互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

四、启示

目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侧重于消极情绪的预防和治疗,而积极心理学充分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发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尚处于学习的阶段,其创新能力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取得的创新成果更是有限。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心理培养而不是成果的堆积,形成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素质更为重要。只有把积极心理贯穿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始终,并与各种创新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2]Seligman E P. 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ps Forgotten Mission [J].APA monitor,1998,(1):12-19.

[3]Julie,K.N.&Edward,C.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993-1001.

[4]孙波,杨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7.

[5]陈娟,等.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2):487-489.

[6]Sandra S.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50-263.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调节;创新心理素质;培养

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问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予以正确引导,使之渐趋平衡并向良性循环体系发展。在此基础上着力开发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加紧对创新心理素质的引导和培养。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问题

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这难免会引起一部分学生的不快。他们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了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其他冲突,就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孤独感,从而会产生压抑和焦虑。

2、心理适应问题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会出现矛盾、困惑的心理。一部分学生对现实情况感到很失落,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从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走入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孤独感。

3、自我意识问题

学生对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优点感到迷茫。有些学生看到班上有些能力较强、多才多艺的同学,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却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而且这些学生对于他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是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其内心很大的应激反应和情绪波动,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心理调适及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1、心理调适

(1)及时耐心的心理疏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焦虑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从中觉察到心理发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及所致的冲突,从而帮助学生重新塑造和完善自己。

(2)使其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尽快融入集体。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日常班级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是必不可少的,当心绪不佳时,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异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

2、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从深层次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心任务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完成此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学科知识中关于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课外教育。要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主题心理报告、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体现其主体参与,并树立其主体意识,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促进心理健康自觉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勇.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青年探索,1999.04.

[2] 刘舸,高艾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现实重要意义.教学研究,2000.0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61-02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价值更为凸显。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诚然,创新具有过程性和条件性的基本特征,抽象的创新素质需要通过人的各种活动以创新成果的形式加以体现,同时又能够在活动中获得长足发展。鉴于此,从中观层面探讨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活动,以及从微观层面探讨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社团活动均是时代所赋予的严峻课题。本文聚焦大学生日常活动中的高校社团活动,致力于深挖该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增强高等院校教育功能的社会性与高校改革提供一定可行性参考。

中青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2005)中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该界定也就决定了高校社团具有组织上的自发性、结构上的松散性、成员间的认同性、运行中的自控性以及形式上的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各种高校社团通过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着大学生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起到隐性教育的目的。高校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创新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拥有创新素质才能灵活掌握与运用新知识,实现自我提高与发展,最终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一、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联

有研究指出,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素质间存在相关性,社团活动开展效果较好的高校,大学生素质整体状况也较好[1]。这是因为高校社团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施载体与拓展渠道,换言之,创新素质培养必须紧紧依托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否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社团活动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进行引导支撑,那么,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理论基础和切入点对于确保社团活动质量乃至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均大有裨益。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密不可分。

(一)社团活动目的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相吻合

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陷入“识”而不“通”的知识功能危机与育人危机中难以自拔。为了转变这种现象,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教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举”等等,大学育人模式也由此开始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走出学科限制,走进活动课堂,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应运而生。社团活动的目的就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展知识面,让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提高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做准备,最终指向的是大学生的成才。创新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故而,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价值追求与目标取向上的一致性,两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相互促进,为大学生成才以及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而努力。

(二)社团活动特点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重点相统一

大学生社团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实践性、主体性与个性化,而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操作能力、求新求异能力,由此可见,社团活动的特点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例如,社团活动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参加成员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其进行多领域探索、多方面的锻炼提供机会,同时社团活动往往需要参与成员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等等,这些特点都能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获得发展,最终指向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

社团借助组织社团活动来展开其各项职能,总体上讲,社团活动是以潜在课程的形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把相对抽象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转化为尽管带有明确教育意图却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社团活动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训练及创新人格的塑造展开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中制约个体的内在力量,是个人创新素质中核心成分。有研究者指出,创新意识是主体在外界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造客观现状的创新意愿、创新观点、创新思想的总和,是一切创新的观念形态[2],怀疑精神、寻求进步与发展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大学生能够自由决定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所形成的民主、宽松、包容的氛围对大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起到有效保护作用,进而促使他们敢于、勇于、善于挑战权威,破旧立新。在积极的社团活动中,创新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让他创新”变成“我要创新”。

(二)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创新能力是个体创造出符合社会价值或是个人价值需要的具有革新性成果所具备的主观条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获得锻炼与发展。高校社团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通过活动效果来检验创新思维的可行性,无论成功或是失败的切身体验均能很好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主体表现出来的整体面貌。同时,创新人格也是内在、持久、稳定促使个体取得创新的人格特征。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团活动的活动方向一定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其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最后,引导学生形成和谐人际关系。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社团活动的参加成员拥有不同的特长与爱好,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其中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

三、践行“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育人才”理念的路径

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现联动整合,践行“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育人才”理念,是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总体思路是:纵向上,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横向上,以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指导理念规划社团活动。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立足于践行高校育人职能与素质教育的高位上,大力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保障社团活动开展的数量,确保活动种类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第一,为社团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从现实情况上来看,经费紧张通常成为社团建设瓶颈,社团活动的开展往往失去最基本的保障。高校可以成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范围。第二,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与设施保障。学校设置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用来开展学生活动,学校配备社团活动所需的常见设备。

(二)有效引导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向

正确的社团活动的方向是衡量社团活动质量的首要条件,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决定了该类活动必须坚持“求真、求善、求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社团活动的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一,建立社团导师制。高校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在活动自由灵活的本质上,对拟开展的社团活动进行调控与指导,引导相关社团的发展。第二,树立品牌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一些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开展较好的社团活动品牌,品牌社团活动定期开展,鼓励全校学生参与;同时,以品牌引领方向,借助品牌社团活动的核心理念影响其他社团活动的开展。

(三)切实加深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体验

作为高校较为常见的结构化活动,研究表明,大学生只要能够在社团活动中多投入一些、参与程度深一些,就能够获得积极发展。所以,如何使学生深度参与社团活动并获得深刻的社团活动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从外部动机方面,将社团活动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形成激励制度。高校可以探索将社团活动的成绩与类似课程成绩挂钩,以及与学生评优评奖制度的衔接。第二,从内部动机方面,转变大学生观念,增强参与的主体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加强大学生对社团活动内在体验,必须依靠转变学生观念,确立正确实践观,主动学习。

篇11

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当前“蓝领工作白领化”等人才高消费现象已严重冲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秩序,其关键原因是近几年人才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状况。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因产业结构大调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冲击,这些外部因素加在一起,使毕业生的择业环境大不如前。

1.2就业市场的规范有序对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无序的挑战

近几年来,多数用人单位在每年的 3月份、11月份就开始向毕业生传递招聘信息,诱惑力很大。规范就业市场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市场服务是否规范化和是否为有序竞争。比如,一些从事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没有经验,对学校、求职者造成误导,使其浪费了大量求职时间。

1.3就业结构多样性向人才培养单一性的挑战

就业结构的多样化是大众时代的基本特征,而目前毕业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模式的单一性和应用型人才的低层次性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多样性和高层次性之间的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是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产业升级对人才品种规格单一性现状的挑战。

1.4市场需求导向对学科分类导向的挑战

人才培养究竟是以学科分类为导向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证实和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将难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和矛盾。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与就业能力的个体与群体,倡导和发挥新时期创业精神,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2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2.1 参与科技创新人数少

2011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的高校仅109所,参与的大学生也是凤毛麟角。虽然大赛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实际上,更多高校只把此作为一个口号,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

2.2 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部分全国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发展势头较好,但一些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进展比较缓慢,多数是依靠大学生推动教师帮助科技创新,而不是教师主动去带动学生。究其原因,缺乏教师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

2.3资金和物质支持匮乏

大学生是消费者,不可能对项目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领域的创新,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使得大学生“敬而远之”,往往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创新。

2.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教师缺乏主动性主要是辅导学生没有纳入其工作考核之中;科技创新活动一般仅限于个别部门小打小闹,未形成部门间的配合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管理也未纳入学术活动之中,缺乏专门的学术机构指导,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困难。

3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及就业的影响

当今在科技领域有作为的科学家也源于大学生时代的良好教育,其中就包括创新素质培养。从大学生现实情况来看,也需要开展创新素质培养。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没有从国家发展战略、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4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4.1开展就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

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就业。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培养独立自主、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善于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能取得成功和长足发展。

4.2优化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

优化创新环境,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需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另一方面,可利用现有校园环境资源的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优化教师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而言,要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大学生,就必须配备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首先,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发现或启发式教学,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再次,要民主平等地听取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理念层面,也涉及实践层面。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多方努力,融会贯通,方可有所进益。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增强其战略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克服困难,形成长效机制,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谷晓丹.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30-31.

[2]程新平.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7):179-180.

篇12

创新素质是一种整体素质,它以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在外部条件的协调作用下,经长期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2]。它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要素组成,而各要素又按一定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系统,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和最高体现。

(一)积极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开始阶段,反映的是创新型人才对创新的认识水平,它是人们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意识,由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创造兴趣和创造意志等因素构成。表现为具有敢于怀疑一切、渴求创新、不恪守成规,不迷信权威的强烈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出发点,贯穿于创新活动全过程。

(二)敏捷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表现为一种善于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反复地分析和探索,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发现或发明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某种事物的独立的、发散的思维活动。它是积极主动地运用独特新颖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其具有敏感性、流畅性、求异性、灵活性、独特性、综合性等特征。

(三)科学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它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指能够将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综合运用,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勇气、信心和智慧,其包括批判精神、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等。

(四)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实施系统,是指把创新思维产生的结果转化为有价值的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人在创新活动中总体活动水平的体现,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是能否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3],主要包括创造能力、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等。

(五)优秀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个性特征,它是在长期创新教育和自我训练后形成的,指人所具有的某些对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质[4],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较强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以及感情丰富、独立性强等。

二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素质

(一)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各种文明的总和。它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导下,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通过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的形式,以传承育人、精神渗透为目的,体现和彰显校园精神。

大学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教学手段、科研条件、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及校园文化的载体等。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它起着规范、约束学校组织和人员的作用,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学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对其它校园文化起支配和导向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成。它集中体现为学校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集体舆论等成分。它包括学校目标、学校精神、教育思想、校风学风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1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教学科研及活动硬件设施等。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精神振奋、触发灵感、启迪想象。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硬件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高校,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校园主体的行为,就必然导致纪律涣散、秩序混乱,甚至滋生各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放任和过分自由都不利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严格有序的制度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而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

大学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大学最珍贵的文化。当一所学校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大学精神时,它就会促使学校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校园主体的头脑中,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创新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一个处处有创新、人人争创新、时时有创新的环境氛围,而在这种创新的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必然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功能的缺失

(一)校园精神文化缺少创新导向

在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采用同一种教育理念培养人才,希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通才。在共性教育的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均是一个版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被僵化、创新思维很难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创新素质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校园制度文化缺少创新理念

首先,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强调管理的作用大大超越其教育引导功能。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在这些制度文化下成长的学生,思想被约束,大多是一些循规蹈矩的守成者,他们倾向于从众与服从,少有创新和突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5]其次,制度文化体制僵化,束缚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使原有的制度文化在新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甚至陈旧僵化,但它又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制度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抑制其创新潜能的发挥,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三,校园制度文化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评价体系重学生成绩,大多停留在结论的评价上,往往忽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这严重损害了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挫伤了创新教学的积极性,间接扼杀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校园物质文化缺少创新保障

首先,高校在扩建新校区,在求新求大的同时,往往忽略在环境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学生很难从文化景观中体会到学校精神;其次,大多数高校教学和科研设备相对陈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素质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第三,大学生课外活动大多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重形式、轻内涵,重娱乐、轻学术等特点,缺乏创新思维,活动内容和形式片面追求娱乐性,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四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创新方向

1凝练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大学的核心灵魂和发展动力。它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有特色的且相对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遵循、追求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6]创新精神是大学在社会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要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办学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办出特色,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因此,大学精神的凝练,应该将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观为导向,指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这些极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及其综合形成的大学文化,影响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2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创新育人理念

以学生为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开辟各种途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本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学校在制定各种教育方案和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时,都必须将各项创新教育的计划措施落实、抓好;其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要转变管理观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部门要增强育人意识,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7]

(二)夯实物质文化建设,构筑创新氛围

1优化校园环境,彰显大学创新精神

高校校园环境要“传达一种崇尚广博、深邃、自然的文化气息”,要让大学生“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8]因此,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以科学观念为导向,传达创新理念,彰显创新特色,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大学创新精神,丰富创新内涵,让环境具有生命力,“会说话、能育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熏陶功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合理配置资源,驱使创新动力激发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而这种转变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全民素质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在分配上要加大普通专业的对扶持力度,防范个别品牌专业的过度投资,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和后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避免少数专家和优秀学生“垄断”教育资源。要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专业成为资源投放的重点,为全体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3搭建创业平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正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此来增加就业途径。而创新和创业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在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办学新思路:(1)开拓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开拓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创业成果产业化;(2)建立健全创业组织机构,为学生创业实战提供物质保障。引导学生成立互补型团队,吸引风险投资的扶持,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促进团队成员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搭建创新平台

有突破性的创新必然具有超常规的特点,这种创新在某些方面与既有制度相矛盾,旧有的一些制度文化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旧有不合时宜的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制度保障。

1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制度

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预定教育目的的保障,而这些管理制度的完善体现在:完善经费保障和使用制度,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支持机制,鼓励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参与实践、接受锻炼、努力创新,加快成长成才。另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化,还需要通过建设专业结构综合化的文化活动来实现。

2健全创新教育激励制度

高校要逐步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改善育人环境。(1)建立创新的教师激励机制。在制度的建设中,让以创新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优先考虑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将创新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通过用人机制,把以育人为己任,以学术为生命的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让这部分教师以科学的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方法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始终处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在创新教学和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2)建立创新的学生奖励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树立向传统观念、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将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学校对学生奖励的重要依据。

3创建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的评价要超越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程的、长期的、动态的评价,通过评价体制的改革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在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

[2]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1,12.

[3]马新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4]张继德.大学生科技素质判据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6):124.

[5]陈秀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素质教育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但由于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许多高校仍将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重任,造成高校的素质教育只侧重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表现等,还不能将这些浅层次的东西与现实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已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信息化社会使社会更新速度加快,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一重任自然落到高校的头上,要求各高校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尽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还要依托于高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创新的真谛。

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变目前我国高校偏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社会知识,重应用、轻理论的弊端,使高校的学生既有基础专业理论,又能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主动关注世界,了解和把握世界最新的发展动态,为我国赶超世界先进的国家的科技和经济水平、缩小与世界的差距奠定人才基础,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人才质量。

总之,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推动国家的创新,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我国的人才优势,掌握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条件下做出的必然性选择。

二、素质教育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

根据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立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并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以创新为原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招生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的招生和录取,不能只注重高考成绩,以录取高分学生的数量来衡量学校质量的高低。只注重引进,而不注重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对社会来说这反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高校要树立“高分并非人才”的观念,在招生录取中,既要参考学生高中阶段参加的活动,若有重大发明、小制作及其他创新成果者,又要在学生入学前测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或设置情境,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改变仅凭一张考卷定高低的弊端,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奠定基础,并提供动力机制。

(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应区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差异性,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要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质。可以多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大学生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学会主动猎取新知识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高校精选教材,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实学科的前沿知识,还可以通过拓宽专业设置,实现文理渗透、中西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利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启发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照搬课本的习惯,高校教师要科学设计启发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实现由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新模式转变,课堂教学应多交流、多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出的有创新思想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给予鼓励;提倡学生自学并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多动手、多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考试也要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试题,转换考试的固定模式。

(四)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活跃自己的思维。高校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展开,校内建立创新基地,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组织专家评审,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校外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使企业和社会能给大学生实地考察和学习的机会,鼓励并支持学生到其单位实习、参观和考察,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高校还应设立专项资金,既用于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又用于学生外出实习的费用。

(五)健全并巩固创新的成果,作好相应的保障工作。营造创新环境、实现创新教育,就要真正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体制的转变,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保证已有的创新成果能够得以推广。学校、社会还要加强联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体制,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强调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更要深刻领悟创新的实质,体现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要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校的发展,为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坚.如何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J].成材与就业,2008(3).

[2] 刘道玉.创新教育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

[3] 覃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