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篇1

中国也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外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1)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碳排放对大气和生态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碳排放量。英国是最早提倡低碳经济的国家,欧洲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碳排放,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也都积极推进本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投身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去。还有一些国家由于地处低洼岛国,温室效应使他们甚至有灭国的危险,更是积极呼吁全球减少碳排放。

(2)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压力。据BP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基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占世界份额的20.3%和25.1%,均占世界第一位。面对这样尴尬的境地,中国自然成为世界国家关注的最主要对象之一。很多国家都要求中国更多的承担减排的义务。虽然从人均角度看,我们国家排放量很低,远低于美国,且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已经排放很多年了。但是,毕竟我国的排放总量又创新高,高排放及高能源消耗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各次气候会议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国家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中国势必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3)征收碳关税趋势更加明显。很多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如欧洲各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国内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的推行也将逐渐影响国际贸易。很多国家威胁对不能完成碳排放的国家或不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征收碳关税。虽然现在大部分国家还没有正式征收,但趋势越来越明显。欧盟自2011年年底至今,一直致力于航空碳税的国际协调和征收。碳关税如若征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国内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要未雨绸缪,尽早推广低碳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形势

(1)碳排放依然严重,高耗能行业仍未有效控制。我国虽然重视低碳经济发展,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更加恶化。我国的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总量都已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环境容量压力巨大。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仍没有彻底改变高耗能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投资基本投到了铁公基上,这些行业本身看也是高耗能的。其他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如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也未受到有效控制。

(2)低碳技术发展不力,碳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推进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低碳技术并未有长足的发展。企业的热情也不高,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按照成本收益进行生产,没有兴趣从事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低碳技术由于缺乏足够的需求,导致科研力度不足,技术落后。我国碳交易市场虽然也有几个,但都不成规模,影响力也有限。

(3)碳排放的管理控制还不够合理。2006年时,国务院节能减排计划要求“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从结果来看,我们是在2010年提前一个月实现了目标。但是过程明显存在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推进力度不统一的问题。这违背了我们节能减排的本意。我们希望能通过制定节能减排计划,促进社会重视低碳问题。企业能够积极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保障,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机,政府忙于救市,很多企业忙于自救,无暇顾及低碳排放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减排前松后紧的重要原因。新的减排计划还需充分尊重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减排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改进的手段。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中国在碳排放中所处的位置,全球对中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已经很难将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补偿作为挡箭牌,因为中国毕竟成为超越美国的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

1、国际方面

(1)国际压力大,时间紧迫。从波恩到德班,再到多哈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由于中国和美国是碳排放的头两号国家,且都没有减排承诺,很多国家都或明或暗地要求中国也要加入减排承诺,甚至包括美国。发达国家总是有意回避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和资金的扶持义务。虽然综合来看,我国人均碳排放还很低,且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多排放很多年,但压力仍然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我们不会随意接受减排承诺,但国际社会的压力没有办法忽视。

(2)低碳大国发展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很多低碳大国都积极制定相关法法规,完善本国低碳市场,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如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都制定了详细而明确的低碳发展战略。这为他们在未来全球低碳市场抢占先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低碳市场规模很大,但发展还远远不够规范有效,这将导致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处于被动地位。

(3)低碳技术转让障碍重重。联合国气候大会大部分时候都会讨论低碳技术的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应给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和支持。但在近几期大会中,发达国家往往纠结于技术的探讨,有意忽略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依靠技术援助显然不现实。低碳技术作为新兴重要技术,转让也会遇到种种壁垒,这对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非常不利。

2、国内方面

(1)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很多年了,但是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仍广泛存在。尤其是遇到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遇到很大问题,政府忙于救市,其刺激计划虽然也考虑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资金还是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忙于自救,很大程度忽视了低碳技术的应用,高耗能企业仍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耗,我国最终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头号国家。

(2)企业尤其是高耗能的企业低碳意识仍然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企业更多的关心现有的成本、收益。低碳技术的采用、创新都会使得成本增加,尤其在短期内,增加成本比较多。虽然长期来看,低碳技术的采用是发展趋势,长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很可能会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但由于缺乏激励,企业不愿在低碳技术上过多投入。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也都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3)人们的消费习惯距离低碳生活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低碳经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很重要。一方面低碳行为可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但我国的消费习惯很难短时间改变。人们仅仅是有了一个对低碳的认识,具体生活中,还远未做到低碳。尤其是私家车的消费,近年来呈急剧上升的态势。由此而导致的城市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越发严重,更不利于节能减排。

(4)缺乏系统有效的减排安排。我国减排的决心很大,但减排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为了达到“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出现了拉闸限电、禁止企业用电、企业用柴油自行发电的情况,可以说违背减排的初衷。而且,我们的减排计划很早就订好了,直到最后,地方政府才仓促出招,这与我们的减排计划和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有很大的关系。

(5)碳交易市场不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虽然已经有几家碳交易所,如山东单县碳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但基本都运营惨淡。还有几家碳交易所准备上马,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交易平台。相关政策、体制不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更大了,无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全球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目前状况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力促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技术创新

我国一直在努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以往对基础能源的过度依赖。高耗能的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碳排放量,促进产业向低耗能产业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此过程中,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采用低碳技术的行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淘汰电力、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高耗能的产业。我们国家仅依赖低碳技术援助和进口是不现实的,也是成本高昂的,我们要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创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低碳市场占有有利地位。

2、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要避免再次出现通过拉闸限电实现减排的目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有法律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仅有决心是不够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低碳技术的创新、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减排的实现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要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倡导并推进低碳生活

虽然人们对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具体到低碳生活,做的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当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并积极倡导,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鼓励人们低碳消费。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采用低碳技术。

4、推进碳交易市场发展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鉴于碳交易市场的巨大价值,我国应积极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方式处理碳排放问题,效率是最高的,发展前景也是最好的。国际上欧洲一些国家,碳交易发展的很好,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除了以上政策建议,还有其他一些我们可以做的,比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培养低碳方面的科研人才、提早针对碳关税制定相应的政策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影响,减少地球的碳排放量依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进行经验技术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乔晓楠、马世珍:后京都时代的国际产业竞争研究[J].经济学家,2010(7).

[2]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篇2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篇3

引言

在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企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开放,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抓住机遇,同时也要能接受挑战,对困难要能采取应对措施。要把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与国外的管理思想相结合,设计出与自己的企业相契合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而提高现代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新的经济形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各行各业企业的增多,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的增加,再一个就是由于处于市场经济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制度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还有网络的发展,企业将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与外界时刻发生联系的一个成分,因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企业外部环境很开放,这也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这些因素都在给企业带来压力,同时也在给企业的发展创造着机会,所以企业应该从这些方面来下手,将压力变为竞争优势,积极学习外国的管理经验,再与自己的企业进行结合,摸索出时候自己企业发展的一条途径,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21世纪是知识较量的时代,知识作为无形智力资源已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知识的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在大的知识社会背景下,就要求企业管理从知识创新上打基础,主动去迎接挑战,而不是等挑战来找上门。其次,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途径,这就为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抓销售和生产的时候,也必须做到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的转变就需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企业里的干部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对当前形势和信息做到及时了解和应对,从企业的自身出发,创新理念,重新安排作业流程,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因此企业的管理创新要从知识的提高上去创新,来应对重大的变革。

(一) 知识经济会将企业管理的基础推向知识的变革

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形态不断变化,使得管理方法也在随着不断变换,直到现在,企业管理经历了五代管理阶段,分别是;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当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运用知识分析企业的运行状态及其规律,用知识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各类资产同时增值。企业分为内部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与外界的联系,进而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建立专业的知识储备仓库,建立专家访问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知识是在不断创新的,知识所能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正是各个企业所重点关注的,这就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在知识管理中,必须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作为基础,将知识创新作为主线来发展。

(二)在知识经济管理时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越来越重要

在知识管理的领导下,人才是主要因素,只有人掌握了知识,才可能对知识进行应用,从而使企业在知识发展的时代利于不败之地。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应该贯穿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将个人与企业联系为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人的力量。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将导致企业管理战略发生变化

表现在投资战略的改变和竞争战略和成长战略的改变,这两个战略要以知识为武器,将知名度和信誉提上来,完善个人形象,使企业永不落伍。

三、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整合资源,将资源、人才以及资金有机的结合,树立自己的企业核心,在国际化的影响下,改变其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使其与国际接轨。

(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网络的建设

建设高效、便捷的网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否则企业在信息上落后,就把握不了经济动态,就会是企业遭受很多的损失。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建立自己战略联盟

通过合作,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创造优势劣势互补的竞争优势,这种双赢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日益重要,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必须要走的道路。

(三)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重新给自己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管理上也日益困难,企业的生产管理不再是国内的标准,而是要与国际化接轨,紧靠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能维持企业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广泛的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自己的企业。同时企业的发展也要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要给自己重新进行定位,不论是从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上,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的标准都必须进行重新的定位,一个正确的定位有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一个企业的定位是否正确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并不断的将自己进行完善。

四、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网络全球化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网络的发展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变成一个透明的,不论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和外界随时发生联系的,网络的发展同时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信息具有时效性,因此企业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接收最新的信息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人员的培养,提高网络意识,并且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意识,这种变革将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内外兼顾

目前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不是对内部进行控制,而是更好的去适应外部环境,一个好的企业环境固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是一个企业能否在世界上长久存在,还得看其是否加强对外开发,因为一个企业的能力和资产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从外界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来壮大自己。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也使企业外部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组织内部与企业的关系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人才竞争

目前企业的竞争已不是设备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知识的竞争,因此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好处。以知识为载体有利于科学的提高效率。

(三)资本增值

现在企业已不是单一的经营一种产品,而是对资本的经营,这有利于资本增值,当今企业已经深深被网络影响了,这就预示着了虚拟的经济和实物经济的交融的规模制胜的分配原则的失效。

五、结语

企业为提高竞争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反应速度;加强客户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将其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企业外部资源整合领域。最后要加强知识管理,积聚知识资本等方法。总之,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把国外的管理思想引到国内,与本国的国情进行结合,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竞争力。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企业发展的道路,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朱宏轩,唐瑶瑶. 论新经济形势下产品设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11(18): 90-92.

[2] 何雄浪,杨继瑞. 企业异质、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差异――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释与拓展[J]. 学术月刊. 2012(07): 82-89.

[3] 邱湘煜. 探讨新经济下企业标准化管理[J]. 科学之友. 2011(06): 82-83.

篇4

纵观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发现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及时解决当前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规范,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设施仍然是在沿用几十年之前的,这些设施往往结构老旧、设计过时、工作效率比较低,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使用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地方对农业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出现设备落后、应变设施缺乏、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成效的提升;第三,部分地区的农业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功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农村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加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农业领域也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农业经济的领域投入比较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技术还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我国整体农业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都不高。

1.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比较分散,规模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落后,对土地的利用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在市场中的缺乏竞争力,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对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限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若想切实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若想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状况,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当前农业经济领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首先,要逐步改善农村经济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其次,应该改善当前的农业科技体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农业领域的科技研究,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深化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加快对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更加先进的农业工程建筑和设施,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平稳有序的环境。

2.2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

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应该予以农业经济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摆正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及时给予农业经济各项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补助力度,使农民敢于利用土地资源大胆经营,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投入的加大还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逐步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是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最可控的因素。若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逐步改善农村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农民的思想水平,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

2.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多数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上,这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应该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和发展,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深化发展。

3小结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各项措施,逐步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篇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EB/OL].(2008-10-22)[2014-5-14].http:///cn/bzgf/gb/45162.shtml.

[10]韦钦胜,臧家业,冉祥滨,等.我国近海污染状况总体特点及环保科技研究的需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6):90-94.

[11]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3):469-473.

[12]王星辉,杨海君,颜丙花.镉、酸雨和农药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毒性效应[J].湖南农业科学,2011(1):85-88.

篇6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深受城乡金融发展失衡的影响,近年来,虽说有些缓解,但是仍未根本改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其特点是“短、小、频、急”,但是,目前,国有银行的县级区域网点和人员都在精简,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也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因此,受限于体制因素,小企业的根本很难得到满足;而对它们来说,仅凭自身力量寻求公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国正在积极实行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也在逐渐兴起中,但是同问题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比,其作用微乎其微。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1.促进转变生产力。为根本改善现有居民,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金融业有必要积极调动要最优秀生产力的因素,并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妨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的引进;继续放开信贷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的扶持和鼓励;持续促进金融及其相关产业升级再造,积极拓展能源、环境战略,促进国内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使各地区的特有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将知识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投资结构改善的根本目的。2.建立并完善金融宏观审慎体系。首先,在金融领域中,央行的职责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一是维护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保持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金融形势的有序发展,应对央行的这一职能加以重申和强化,并特别强调其宏观审慎作用。在加强宏观审慎方面,欧盟就比较创新地成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二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妨对此进行效仿。可由央行扮演核心角色,下辖政、保、银等监管机构,共同推进宏观审慎体系的进程。其次,在充分选用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的同时,一是加强会计标准集中清算,二是加强会计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最好,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监管核心金融机构,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3.逐步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首先,平衡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未来,我国金融投入的核心将是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而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的瓶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供给管理,以供给管理带动信贷结构的优化,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宏愿。其次,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实际上,我国货币信贷正逐渐实现宏观调控,然而,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复杂,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颇多。2013年1月,商业银行信贷额为1.04万亿元;次月即下降5100万亿元,可见信贷明显紧缩。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势在必行,其核心应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4.缓解城乡二元金融,弱化城乡差距。首先,针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环境更适合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一元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转变战略先缓解二元金融结构,力求缩短城乡偏斜转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争取早日抹去城乡界限。为此,应给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期战略并立足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制定不违背我国基本国情的可行性策略,脚踏实地地像城乡金融一元化迈进。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切忌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当前的发展实际。正确的做法应是按部就班地规划和计划,认真细致地推进。其次,缓解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首要及核心的任务是夯实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金融的生成及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石,作为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丰富农村金融资源必须首先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必须首先壮大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根本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以达成经济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

篇7

1.城市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带动城市很大一部分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更可以进一步刺激提品服务的一些相关企业公司的消费,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提高,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拉动内需。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现实表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投资乘数大约在2.5左右,累计的社会总产乘数大约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家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亿元,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带动7个亿的总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2.城市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使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各大企业原材料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企业发展需要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集约化,产业化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也渐渐在加快城市化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产业链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导致的相关部门经济效益增加基础之上,还会引起别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增加,最终引起连锁的反应,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立,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便于形成统一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经济自己具有的淘汰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各个产业链间的资源调整组合,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投资增长,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大大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业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周边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道路两边拔地而起,足以证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城市区域投资的增长又可以带动边远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像更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见图 1。

2.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19-05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始终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的经济核心地位判断源于其为经济服务的神经中枢作用。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其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毛克贞,王超,2011):反之,虚拟经济的运作则是直接以分配和交换的产生增值,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赵朋。2011)。纵观全球金融的发展进程,几乎历次金融危机都是由金融体系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所致:一旦國民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处置不当引发实体产业萎缩,虚拟经济就会缺乏发展根基进而诱发经济大衰退、金融危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金融支持对于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近几十年我國金融业的高度集聚快速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直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國民经济之本在于实体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这一本原。当前我國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平稳,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实体产业发展空心化问题突出,面对全球经济恢复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國内经济转型中过剩产能调整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防止产业出现空心化,本文由我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统筹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我國实体经济企稳回转基础不牢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國内经济进入转型期,虽然短期通胀的风险尚不明显,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资本“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的反弹基础并不牢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欠佳

國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到价格因素的下拉作用影响,國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成本增加、费用增长、产能过剩、资金断裂等严峻挑战,造成企业利润下行,尤其是大部分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纷纷遭遇资金困境、订单荒、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实体经济产量及价值增速回落。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相对于金融产业盈利增速,实体经济利润增长缓慢。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915亿元,同比增长11%;但相对于商业银行全年同比增长18.9%,累计1.24万亿元的净利润收入而言,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与增速并不理想。在资产泡沫快速膨胀和高通胀蔓延的双重作用下,实体企业的发展出现一定意义上的萎缩,形成产业空心化格局。

(二)生产要素减退引发产业空心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技术、管理、企业融资能力等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实体企业发展的要素流失,引发实体产业空心。一方面,由于资源瓶颈约束、用工成本增大,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实体经济投资回落显著。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企业投资增长处于十年来的历史低位: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遭遇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发展困境,金融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实体经济整体表现较为平淡、实体企业在证券、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下降。

(三)虚拟经济挤占资本投向实体

持续紧缩的信贷政策经济环境下,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增量相对减少,原本稀缺的信贷资本使用成本进一步升高。实体经济资金供应紧张;本身处于议价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使得处于议价低位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难以在银行得到资金支持,造成民间金融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融资来源。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國“银子银行”的规模约在27.88万亿左右。占2012年GDP比重的53.68%;民间投资增速为27.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2%;大量“游资”和“热钱”游离实体经济充斥虚拟经济,金融资金大量从实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和投机领域。使虚拟经济的发展缺乏进一步拓展的根基;此外,一旦资金链断裂,则造成破产、跑路等危机事件引发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可能蚕食实体经济,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四)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渐现

近年来,在虚拟经济投资时限短、高回报率的特征诱导下,我國大量的实体企业纷纷离开实体经济市场,投向债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高回报、高风险为特征的虚拟经济领域。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通过炒作、投机、市场运作等形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脱实向虚”现象逐渐显现。虽然“脱实向虚”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作用所致。但却隐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以我國温州地区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均涉足了房地产开发领域。更有甚者。实体经济企业将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信贷资金,转而投资房地产、民间金融等虚拟行业。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自全國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各地也陆续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纳入金融产业框架内;但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方式尚待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亟需提高。

(一)实体利润空间缩小削弱支持动力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资金等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大带来的企业利润空间缩小,部分实体企业不得已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致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部分强实力品牌企业已经在转移生产基地,影响当地金融资本投资方向与意愿。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企业缺少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动力,进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益的驱动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入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资本“脱实向虚”。从2006年开始,随着國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促使金融资本脱离实体企业投向房产领域。

(二)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资金投入

虚拟经济的高收益、高回报诱导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出实体经济,财务杠杆和高利贷的盛行催生经济活动中的投机性质的经济行为,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失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信心不足,金融资本开始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行业内部自我投资增值,造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据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共计94支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完成募集,相较于去年的67支增幅明显,相比之下新募房地产基金的金额的增幅则不那么显著,90支披露金额的房地产基金共计募资59.5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6%;可见,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预期收益远超出一般的心理预期。而此市场行为由虚拟经济高回报率所诱导,具体如图2。

(三)金融政策缺位导致金融支持不足

依据破窗理论,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直接影响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整体功效的发挥。一方面,目前金融支持主要倾向于高端产业链条以及核心企业的金融需求,而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单一。影响金融支持作用的扩大:而且此类实体经济又具有一定风险,金融支持动力不足。同时,与金融支持相关财政政策改革、信用环境等也制约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國家已出台多项推进金融支持策略,但部分地区信贷倾斜政策未有效落实,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政策缺少规范。另外。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导致民间闲散资金投资渠道不畅,高利贷盛行,引发有限的金融资本的逆向配置问题。

(四)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

从信贷规模看,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进程中。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商业金融机构参与力度不足及民间资金未有效参与。由于自身基本信贷条件不足以及相关的信贷配套抵押、担保、信用评级等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面临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单一等系列问题。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畅,导致闲散于民间的资金难以有效合法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之中。资金价格双轨制条件下。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本趋利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虚拟经济。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而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融资结构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占据绝对高的比例,而國内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间接融资,导致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弱化,而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之中,进而增大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脆弱性。

(五)民众投资的风险偏好倾向于高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國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國内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社会中依靠虚拟经济短期内的暴富行为普遍,民众对于“盈利”行为的追逐愈发强烈。经济生活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使得多数社会人在高额的资本投资回报面前忽视背后的高风险性本质。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浮躁心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蔓延。另一方面,中國的企业家精神正在逐步衰退,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而创新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象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引发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

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建议

在我國转型升级的重要攻坚时期,深度把握國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确保社会资金切实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举措。

(一)强化金融市场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因为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一方面。从政策体制着手真正意义上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不因权力集中度、经济实力、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形成某种等级差别。从宏观调控人手。通过政策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与國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借鉴國际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要点,新建一套既符合國情又适应國际环境的市场金融环境与金融体制。

(二)优化金融信贷政策

根据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优化调整现有的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政策,提高信贷政策的适用性。围绕区域集聚性产业发展特色,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实际,逐步出台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分类管理、资金定价、风险防控上实施差异化要求。同时根据资金经营周期性特点,加强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并做好贷后检查,提高风险预警前瞻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三)引导金融资源投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因此,在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不能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体实施单一粗放对待。而应该择优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第一,坚持商业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强化客户准入条件和其他要求,采取联户营销,批量开发的策略,发挥平台金融服务优势,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以及区域集聚发展产业区。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科技新兴、能源产业。优先重点特定产业链条上的实体经济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以期所支持的实体经济产业要能够带动上下游实体经济产业链条上大量中小企业企业成长壮大。第二,根据我國实体经济发展的地域非均衡性特点,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以及前景等。结合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梯度发展规划。在东部沿海地区,重点支持國家战略产业,做大金融支持总量:在东西部地区。重点支持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狭小市场以及产业末端中小企业发展实力。第三。建立中國金融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可包括金融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在弄清金融资本投向的基础上。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准确的把握金融资本量的流动情况,通过筛选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

(四)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在金融总体布局、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中合理权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和规模,适当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股权、债权、金融衍生渠道融资。从商业银行看,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在做好原有金融产品推广适用工作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新兴产业主体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实体经济群体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特点,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和盈利空间,规范收费,立足于产品使用对象、贷款用途以及信贷额度等要素设计满足客户群体的一揽子信贷需求。从债券市场来看,为改善实体经济偏重于间接融资的状况,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手段。应加速债券市场产品创新,设计适应特定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股票市场看。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经济活跃地区中有基础的行业引导企业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渠道,保持较高的扩容速度,满足有条件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衍生品市场看,于实体经济中大力推广我國已推出的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股票衍生品、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并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五)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我國经济独特的资金“双轨制”定价体制下。由于中國银行业内部缺乏市场性和竞争性。加之政府部门对利率的严格监管。致使企业经营状况与银行业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利率水平差别数倍以上。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一方面就要继续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以SHIBOR为唯一基准利率下的市场定价机制,加快资金价格双轨制的并轨,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空间,给予银行机构更多的定价权,给予实体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最一般的价值规律,将银行信贷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上,保持一定比例的民间资金配置与实体经济利润相挂钩,制定联动性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定价机制。引导资金供给主体实行差别化定价机制支持实体经济,根据实体经济所属的行业类别与利润空间实际,在一定范围内界定融资标准。

(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央行账户,一旦某一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大量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制度的要求追究金融机构责任。其次。变革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修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考察银行效益的机制,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再者,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对未按制度要求的金融行为给予相应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五、结束语

实体经济的稳企回转是國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國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通过对國内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足、成效不佳主要源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切实保证金融资本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毛克贞,王超,金融危机:kC_N的反思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实体经济[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90—192。

[2]赵朋,从金融危机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价值决定[J],改革与开放,2011(02):67。

[3]陆岷峰,张惠,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6):53—57。

[4]2012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_3%[EBIOL],网易一新闻,2013-1—18。

[5]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EB/OL],國家统计局网站,2013-01—27。

[6]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2012年中國实体经济发展报告[EB/OL],中國经济周刊,2012—12-19。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44-05

2010年是辽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挑战较多的一年。这一年里全省紧紧依靠中央保持宏观经济连续性、稳定性和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支持政策,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统筹区域发展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

一、2010年辽宁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1-9月,辽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05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进出口总额5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8026,年均分别增速为11.7%、11.3%(见表1)。预计2010年全年辽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00亿元,较上年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6%以上。

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宏观指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表1中可以看到,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国持平,进出口总额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稍低于全国上年同期增长外,其他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均高于全国上年同期增长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少有的喜庆局面。据辽宁省预测,“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可达到13%,经济增速已连续四年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这个预测来看,2010年辽宁又是一个高速增长,连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之年。

2.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010年1-9月,辽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第四季度这一数字将继续大幅度提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辽宁第二产业投资达到5859.13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工业投资达到5683.86亿元,同比增长26.2%。前10个月,全省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123.8亿元,同比增长35.7%。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0431.3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民营经济中的私营个体投资同比增长34.4%,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3.7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35.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集体经济投资下降1.3%,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32个百分点。股份制经济投资增长31.1%,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0.4个百分点。2010年前10个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907.8亿元,同比增长32.1%。从以上投资结构来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重视。

3.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有效,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2010年1-9月,辽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97.8亿美元,高于2009年前三季18%,其中出口达到322.6亿美元,额居全国第8位,增幅高达3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居东南沿海十省市第2位。这表明。国际市场在恢复中有了生气(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辽宁对外贸易曾降至最低点。经过艰苦努力,外贸宏观指标的提升证明了工业增长又回到正常水平,形成了一个V字形);也表明2008年以来,国家及时出台一揽子投资计划以及10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辽宁工业实现止跌回升发挥了有效作用。2010年10月,总投资额25亿美元的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落成投产。一批外资企业的进入,标志着全省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的峰值已经来到辽宁。

4.财政收入持续增加,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1-9月,辽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加30.0%,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财政收入低一直是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一块短板。2010年的财政状况继续了前几年的大幅度增长,是我们所期盼的。财力的增加为辽宁省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以及建立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机制提供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

5.市场消费持续活跃,居民收入提升仍有较大空间。2010年1-9月,辽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36.7亿元,同比增幅18.3%。这说明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对辽宁消费市场旺销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离退休人员上调工资、“三农”扶持政策等都对消费增加起到了支撑作用。但还要看到,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但从总量上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09元。这说明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在人民生活水平、企业的利润、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还不理想。

6.经济运行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为“十一五”收官作出贡献。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的一年。这五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辽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见表2)。

二、2010年辽宁第一、二、三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农民所得实惠增多。2010年,辽宁克服了不良气候条件及洪涝灾害的挑战,在连续几年粮食增产的基础上,粮食又喜获丰收。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生产总值803.1亿元,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4.31亿元,同比增长58.5%。比第二产业高32.2个百分点。相对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慢,主要原因是2010年辽宁农业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涝灾,部分耕地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但投资大幅度提升。新增设施农业264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区353个,“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正在形成。这些可喜的成就对辽宁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等都提供了重要保障。2010年伴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以及社会领域改革的不断提速,辽宁农民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例如,从2010年1月1日起,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

2.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1-9月,辽宁第二产业实现生产总值7150.33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一产和三产分别高11.6和5.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16.4%、14.7%和23.8%,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6.7%。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取得进展,仅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到2010年就有规模以上企业500余户,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6家,以及国外大型跨国企业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在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内总投资48亿元,建设2平方公里的建筑产业园,最终将实现营业额120亿元。到目前为止,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已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12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同时,辽宁民营经济也有优良的表现。据统计,2010年1-9月,全省民营经济拉动作用加强,共完成投资9050.1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66.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提高,增幅空间仍有很大。2010年1-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辽宁的增幅是17.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低于一些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看来,辽宁工业增加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辽宁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看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辽宁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在增项上做文章,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个是在减项上下工夫,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做到了这“一增”、“一减”,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辽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中小企业后劲不断增大,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目前辽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除传统优势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种工业品产量所占市场份额也在提高。从企业类型来说,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及产品销售率同比增长21.2%、18.1%和13.1%。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同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工业发展进程加快。同时,辽宁中小企业已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0%以上,加上数量庞大的个体户,其创造的最终产品、服务价值和缴税额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巨大作用。2010年1-9月,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4%,县域经济倍增计划见效明显,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有了些改变,困扰全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不断提升。今后,要靠建立更好的机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尽早使“短板”变成辽宁经济增长的“引擎”。

5.服务业的“短板”有所提升,吸纳就业载体作用增强。2010年1-9月,辽宁服务业中批零贸易业稳步增长,批零贸易业实现销售额12136.8亿元,同比增长23.9%;住宿餐饮业增长较快,全省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55.6亿元,同比增长28.4%;累计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849.79亿元,增长3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7.98%。100个服务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上市公司14家,首发及再融资共计224亿元,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辽宁服务业发展迅速。56个城区生产总值增长1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5亿元的城区,由上年同期的9个增加到13个。同时,全省各个城市对服务业纷纷重视起来。统计表明,前三季度仅沈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就达1637.5亿元,增长1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4.9%。到目前为止,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人,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服务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的扩张,从而使服务业企业整体效益好转,辽宁的又一个“短板”在不断提升。

三、2010年辽宁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同步拉动经济增长

1.投资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推动辽宁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投资对辽宁意义重大。辽宁之所以能摆脱“东北现象”的困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投资的贡献巨大。2010年1-9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8.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6.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4.8%,这说明投资正向结构调整优化方面转化。从发展态势看,2010年前10个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907.8亿元,同比增长32.1%,比前三季度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28.1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2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69.3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2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投

入总量达1092.3亿元,同比增长49.8%,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37.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43.7亿元,同比增长52.7%,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4.9%。从项目看,沈阳一号地铁通车,19条铁路开工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基本完工,沈阳、大连、丹东、朝阳机场扩建和大连、营口、锦州新机场建设正在抓紧规划和施工,辽河特大桥建成通车,红沿河核电二期、徐大堡核电一期正在积极筹备,以及新建的99座污水处理厂大多实现稳定运行,规划建成的4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正在实施等。从投资额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项目75.2亿元,STX(大连)造船集团厂房和设备项目56.4亿元,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项目41.2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技改项目48.4亿元,鞍钢技改项目40.5亿元,大连星海湾体育中心项目32.5亿元,锦新华能风电场项目29亿元,鞍钢鲅鱼圈新厂二期工程35.5亿元,锦赤铁路锦州港配套项目29.8亿元,大连地铁项目29.8亿元,奇瑞汽车年产20万辆乘用车项目29.5亿元,中油油气田工程29亿元等。

2.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对外开放的峰值到来。2010年1-9月,全省出口达到322.6亿美元,额居全国第8位,增幅高达3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居东南沿海十省市第2位。其中,全省国有企业出口8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9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8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5.13%。全省145户重点企业出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6%。辽宁省出口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对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增长25.54%、32.89%、33%、46.58%和37.35%,对香港、台湾和印度、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出口增幅都超过60%。二是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36.84%;钢材出口3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倍;成品油出口27.92亿美元,同比增长47.86%;纺织服装出口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6.45%;农产品出口2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3%;铝材出口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另外,镁砂和钼矿砂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3倍,石蜡、鞋类、家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长20%以上。2010年仅9月,船舶出口额达到5.71亿美元,同比增长86.96%。

3.高度重视服务业,保障措施有成效。2010年辽宁服务业的发展为“十二五”期间辽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基础。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发挥服务业在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辽宁已经成为了共识。为此,辽宁省在原省商业厅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国唯一的服务业委员会,辽宁的服务业有了专职主管部门;省有关部门向54个城区下放了自和决策权;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2010年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沈阳市走在了全省前面。前10个月,以增强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为核心,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完善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六大体系,加快金融、物流、会展、文化旅游、信息等重点领域建设,服务业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沈阳市共举办会展活动196项,同比增长13%;成交额1412亿元,同比增长62%。

四、2010年辽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1.三大区域建设加快步伐,发展战略格局形成。2010年,全省上下以更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2010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80亿元,入区注册项目3606个,总投资653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417个,实际到位外资58亿美元。201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沈阳经济区将建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区。同时,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建设进程加快,七城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辽阳河东新城、沈抚新城、沈溪新城、沈彰新城等一批重要结点连接带上布局和正在建设了一批园区和中小城镇;沈抚新城亮出“沈”字招牌,在2010年前10个月,共签约149个项目,合同金额562亿元。突破辽西北战略进展顺利。环境建设和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铁岭高新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获批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园区,设施农业和畜牧小区蓬勃发展,辽西北面貌得到改善。

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明确。2010年,全省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推动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由“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迈进,科技对产业升级的贡献增大。2010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6.7%。在这一年里,营口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是继沈阳、大连、鞍山之后的第四家国家级的高新区;铁岭、抚顺、本溪高新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为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制高点和突破口,2010年初,辽宁省提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类新兴产业、83个重点领域,了《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在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计划到2015年,培育形成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逾10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全省工业的主导产业。

篇11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彰显,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综合依存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比较研究探索我国外向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依存度分析

综合依存度分析方法。本文将国际商品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国际服务贸易依存度和经济综合依存度作为测量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各项指标测算公式如下:

国际商品贸易依存度=T/GDP*100%;(2)外资依存度=F/C*100%;(3)国际服务贸易依存度=S/GDP*100%;(4)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W1*T/GDP+W2*F/C+W3*S/GDP

其中:T为进出口总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为实际利用外资额,C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S为国际服务贸易总额, W1、W2、W3分别是T、F、S占(T+F +S)的比率。

根据以上公式测量,可以把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分四类:第一类是发达地区:广东,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1.78;第二类次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1.73、1.68、1.14、0.86;第三类是发展中地区:福建、浙江、辽宁、海南、山东、新疆,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0.62、0.58、0.39、0.33、0.30、0.21;第四类欠发达地区:其他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均在0.20以下。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下面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分析。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经济变量的选择。选择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五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总值、国际商品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同上。

第二步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目前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大致有3种,即标准化、极差标准化和正规化。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法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标准化后的观测值:;式中:表示指标平均值,

表示指标标准差,i=1,2…31;k=1,2…5。

第三步距离测度并绘制聚类图。聚类分析技术主要有相关测度、距离测度、关联测度三类,以距离测度的应用最多。而距离测度又包括欧氏距离、明科夫斯基距离、绝对距离等。本文以欧式距离的最短距离法来进行测度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距离计算公式为:。并通过SAS软件得到聚类图(略)。

第四步对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也可以把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分四类:第一类是发达地区:广东,;第二类次发达地区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第三类是发展中地区:天津、福建、辽宁、山东;第四类欠发达地区:其他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

三、结论与比较

1.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结论相当。在两种计量方法中,第一类发达地区都是广东,其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综合依存度、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总额排在全国第一,利用外资总额排在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省,因此将其划为第一类也是理所当然。第二类次发达地区都包括上海、北京和江苏;第三类发展中地区都包括福建、辽宁和山东;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第四类欠发达地区。两种方法的结果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综合依存度法把天津列入第二,把浙江列入第三类,而聚类分析法则刚好相反。

2.计量结果显示,聚类分析法相对来说优于综合依存度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浙江省无论是对外贸易总额还是利用外资总额均远远高于天津市,因此聚类分析法将其列入第二类地区更为合理。综合依存度法之所以把天津列入第二而浙江列入第三,是因为尽管天津的外向度指标远低于浙江省,但相对而言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更低于浙江省,所以产生这种不太合理的归类。二是海南和新疆两地区无论对外贸易总额还是利用外资总额都很少,在全国的排名也很后,聚类分析法将其列入第四类地区更为合理。但由于其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更少,致使在综合依存度法中把其列入第三类地区。因此,在考察一个地区的外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综合依存度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指标,必须把外向型发展的总体规模考虑进去,结合总体规模来进行测量。由此可见,相对而言,聚类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更为科学,可以说是对综合依存度法的检验和修正。

3.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够进入前三类的地区只有九个,所占比重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全部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全部属于第四类,可见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因此,今后我国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以促进我国经济总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在延续,同时又面临新风险的考验。年初以来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增添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原油、粮食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通胀压力;以欧洲债务危机为代表的政府公共债务风险对发达经济体构成威胁。在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加大。IMF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4%。其中,发达国家受制于失业率高企、财政状况欠佳以及金融体系尚未稳固等问题,预计经济增长率为2.4%,较上年放慢0.6个百分点。而新兴市场增长相对较快,预计经济增速为6.5%,但部分国家面临经济过热风险,通胀压力较为突出。

国际贸易强劲增长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11年4月7日的《2010年全球贸易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长14.5%,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增速。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2.9%,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国家增长16.7%。同期全球贸易额增长22%,达到18.9万亿美元,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其中货物贸易额从上年的12.5万亿美元增至15.2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贸易额从7万亿美元增至8.2万亿美元,增幅16%。

进入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尚未显现,大多数经济体贸易增长依旧。前两个月,美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8.1%;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22.0%和15.1%;一季度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25.3%和30.6%。但从全年看,2011年下半年国际贸易减速的可能性大于上半年。WTO预计,2011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放缓至6.5%,明显低于上年,但仍将高于1990—2008年6.0%的平均增速。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4.5%,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增长9.5%。

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的改善,2010年全球FDI复苏,全球投资额进入上升轨道。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0年全球FDI流动增至1.1万亿美元。进入2011年,全球并购市场再度活跃。据Dealogic数据,截至2011年4月初,全世界公司共已宣布价值7841亿美元的并购案,高于上年同期的6379亿美元。这些并购显示投资者(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信心回归。预计2011年全球并购交易的规模将大大超过前几年。迄今为止已有三宗交易的规模分别超过150亿美元,2010年全年只有四宗交易达到这样的规模。预计2011年全球FDI将增至1.3万亿美元,规模有望超过前几年。

二、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目前看,世界经济复苏仍将持续,但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欧洲债务危机依然严峻、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与核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有所加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必将增加复苏成本;而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释放出的复苏差异,将进一步凸显两者之间因失衡而产生的矛盾,贸易摩擦依旧严峻;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难题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减少政府公共债务和财政预算赤字;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保证经济增长与应对通胀任务同样艰巨。

1.突发事件增添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

2011年以来,国际局势中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对本已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困扰。中东和北非局势的不稳定以及由此引发的油价进一步上涨,对经济活动构成拖累。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不仅对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同样造成影响;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又成为世界经济恢复中新的不稳定因素。突发事件引发“恐慌溢价”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重大阻力。首先,对油价和食品价格占消费物价的2/3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通胀压力增加。其次高油价同样造成发达经济体进口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内需动力减弱。日本史上最强地震,除引发海啸还造成核泄漏。首先对日本商品期货、股票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即时打击,日本海外资金开始回流本土;其次,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球供应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日本生产供应全球40%的手机和电脑芯片,1/5的半导体产品。丰田汽车公司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索尼集团为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电子产品。灾难可能使这一产业链发生短期中断或转移。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称,日本大地震或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5%,达到3.8%。不排除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将“导致日本经济陷入短暂的深度衰退”的可能,最大衰退幅度为下降3%。而在地震前,摩根士丹利曾预计日本经济将增长2%。与此同时,日本重建需要筹措大量资金,但目前日本政府债务是经济总量的两倍还多,为所有发达国家之最,而且日本财政赤字占GDP近10%,政府没有过多资源可以利用。这就可能导致日本在海外的投资回流,从而引发资产抛售。当然,鉴于日本的进口大国地位,其灾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不排除在下半年开始会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起到提振作用的可能。

2.通胀压力加剧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为应对危机,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虽对救助危机起了重要作用,但其引致的货币过度发行所造成负面后果,在后危机时代,也是政策实施国不得不承受的,这就是资产泡沫和高通胀。自2010年10月至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达15%,粮食价格已经逼近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国际大宗商品整体涨幅早已超过了2007年巅峰时期,达10%以上。由于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全球原油价格又进入了加速上涨的通道。4月8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26.7美元/桶,较上年上涨33.6%。利比亚局势的混乱,西非产油国尼日利亚大选的推迟,可能会导致该国发生更多暴力事件,再度加剧国际市场动荡。IMF警告,如果国际市场供应和需求因素持续动荡,就可能使油价上升到2008年每桶148美元的水平。在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直接刺激下,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显现。而且通胀正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散。经济合作组织(OECD)2011年5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OECD成员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2.4%,带动其成员国整体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7%,再创2008年以来新高。3月份该成员国核心价格指数涨幅为1.4%,也达到2010年3月以来的最高涨幅。在新兴经济体国家。2011年1月份,巴西CPI同比上涨6%,持续5个月上涨,3月份继续上涨6.3%;俄罗斯1月份CPI同比上涨9.6%,3月份上涨9.5%,持续8个月上涨;同期,印度尼西亚CPI上涨7.1%;韩国CPI上涨4.1%;中国3月份CPI上涨5.4%,创32个月以来新高;印度3月通胀从2月份的8.3%升至8.9%。

面对日趋上涨的通胀压力,多数国家不得不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国家从2010开始紧缩货币,迄今中国已10次上调准备金率,5次加息;印度自2010年3月以来已经9次上调利率;2011年3月以来,越南、泰国、韩国等继续加息。在发达经济体中,目前美国加息可能性较小,而欧洲央行已于2011年4月初将其主导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现行的1%提高至1.25%,这是金融危机后(2009年5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表明其抑制通胀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复苏出现差异。对于欧洲而言,在经济复苏的初级和脆弱阶段加息,既加大复苏成本,又将拖低增长速度。而且,短期利率的上升,还加大了市场对加息周期的预期,投机行为和对长期利率即将上升的预期,都将加剧高负债国家的融资成本,对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债务沉重国家的经济复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政府债务负担严重拖累复苏步伐

为应对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所使用的财政性政策手段和规模近年来不多见,但其后果是,政府必须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且短期内难以消化。根据IMF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109.6%,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9.29%;远远超过债务占GDP60%、财赤占3%的国际警戒线标准。IMF预计,到201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高达122%。在美国,经济衰退和多年赤字财政政策,使得美国公共债务不断累积。2010年2月12日,美国总统不得不签署通过了将债务上限从12.4万亿美元提高至14.294万亿美元。但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4月18日,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达14.253万亿美元,距离已提高了的政府债务上限仅剩410万美元,美国政府可能将继续考虑提高债务上限。美国会预算局预计,今后10年,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将攀升至18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7%。赤字已成为美国当前面临最大、最根本的经济挑战,标普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下调,意味着美国将饱受高负债和赤字的折磨。

欧洲问题同样严重,继希腊和爱尔兰之后,葡萄牙可能成为欧元区17国中第三个向欧盟和IMF申请援助的国家;西班牙、希腊评级被降低,将进一步加重这两个国家的债务困难。葡萄牙债务危机的恶化促使欧洲央行不得不再次恢复购买欧元国债。对于欧元区而言,欧债危机影响可能甚于日本地震。OECD报告显示,2010年,意大利负债率(政府债务/GDP)高达131%,超过西班牙的72%;法国92%;德国80%。欧盟统计局2011年4月26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达到6%,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则由2009年的79.3%,上升至85.1%。在此情况下,为建立欧盟债务危机救助机制,2011年3月份欧盟财长们仍就规模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简称ESM)的协议主要细节达成了一致。这项新救助机制的大部分负担要落在欧元区强国的身上。救助机制的建立虽然对恢复市场信心有帮助,但同是也会增加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负担,从而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

大地震发生期间正值日本政府与财政赤字进行艰难斗争之际。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预计在2011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中,政府债务还将增长5.8%,达到创纪录的997.7万亿日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30%。大地震必将使日本政府追加预算,政府支出增加在所难免,财政状况更加恶化,债务风险也将加剧,政府融资成本也将提高。世界银行初步估计,日本灾后重建所需费用可能高达18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每年经济产出的3%。重建费用要比神户地震多5%~7%。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1.美国

受出口和消费者支出稳定以及投资增长的支持,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达到3.1%,全年经济增长2.9%,为五年来最大增幅。自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以来,在平均3%的年度经济增长率中,出口贡献了大约1.4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美国经济数据多数向好。2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从1月份的93.1增至93.5,制造业回暖是美国此轮经济复苏中的一大亮点。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物价上涨依然温和。3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70.6,超过预期的70.0。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下降,3月份失业率从上月的8.9%降为8.8%,较上年11月份已下降1个百分点。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动能仍显不足。2011年2月份耐用品订单出现连续下降,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大幅回落,显示消费者对经济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1月份2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继续下跌,2月新屋、成屋销售分别环比下降17%和10%,进一步表明美房地产业仍在苦苦挣扎。此外,虽然就业形势正在转好,但较2008年9月时的6.1%失业率仍有很大差距,显示就业市场仍未能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而且目前新增就业机会,远远低于预期。与此同时,高油价和日本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灾害也将拉低美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油价的高企不仅将直接增加相关行业企业的原料和生产成本负担,还能通过冲击美国就业市场和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的链条,将更多的负面影响力传递到美国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房地产和金融等关键行业。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初值数据为1.8%,较去年第四季度的3.1%,明显下降。IMF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8%,高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但较年初预期降低0.2个百分点,也低于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预计。

2.欧元区

2010年欧元区GDP缓慢复苏1.7%。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2010年德国经济增长3.6%,是两德统一以来最强劲增长,而出口大幅增长为其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进入2011年,欧元区整体经济依然向好。1月份工业订单同比增长20.9%,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1月份商品零售额环比回升0.4%,实现自2010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2月份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升至107.8点,表明经济信心重拾上升通道。德国依然保持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引领地位,2011年1月份企业信心指数升至历史新高;前两个月的出口增长率均在20%以上;3月份失业率从上年同期的8.5%降至7.6%。目前困扰欧元区经济的主要障碍,一是通胀压力增大,2011年1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5%,同比上升6.1%,能源行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3.2%;1月份通货膨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2.3%,2月份又上升到2.4%,3月份通胀率高达2.6%,连续超出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设定的2%的警戒线。为此,欧洲央行4月初将其主导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现行的1%提高至1.25%。欧洲央行预计,2011年欧元区通胀率在2.0%~2.6%之间。二是债务危机继续困扰欧元区经济。IMF预计2011年该区经济增长率仅为1.6%。德国经济增长率将较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为应对高额债务面临金融调整,经济仍无法摆脱低速增长。IMF预计2011年爱尔兰和西班牙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5%和0.8%,葡萄牙和希腊将分别下降1.5%和3.0%。

3.日本

2010年日本经济强劲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长3.9%,创20年来最快增速。其中主要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所带动,后三个季度经济低迷,第四季度实际GDP甚至环比萎缩0.3%。进入2011年,地震前,日本经济仍呈现出较好的动向,1月份经济景气指数继续改善至106.2,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1月份失业率为4.9%,较2010年平均5.1%的失业率有所改善;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9.7%,顺差上升3%。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3月起日本经济出现衰退迹象,3月当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骤降15.3%,创下跌幅纪录。据推测,受灾地区经济规模占到日本GDP8%左右。日本政府估计,本次灾害损失在16万亿~25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5%,高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2%的损失。世界银行预计,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1230亿~2350亿美元,灾后重建大约需要5年时间。OECD报告称,日本2011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幅可能下降0.2~0.6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的经济增幅可能下降0.5~1.4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将从之前预计的1.7%放缓至0.8%。IMF则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份的增长1.6%下调至1.4%。摩根大通将其对日本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2.2%下调至1.7%,将第二季度的预期从2.2%下调至0.5%,全年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1.4%。日本央行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率为0.6%,在所有预计中最为悲观。

在地震、海啸、核电危机的连续打击下,油价高企也将使日本的经济雪上加霜。但预计负面影响可能将主要集中在2011年上半年,下半年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始,投资拉动将给日本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篇13

而在当前不断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要实现保定市县域经济的腾飞,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发挥第三驾马车的作用也很有必要。

二、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优势

1.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保定市地处河北省中部,交通十分发达。保定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 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形成纵、横、环合理分布的高速交通网。保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和京石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保定大部分县(市)也即将进入环京津“一小时都市圈”。以上条件都为保定市通过陆、海、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

2.外向经济资源丰富

根据赫克歇尔——额林的要素禀赋论,发展外向型经济时资源优势可能出现在任何方面。对于保定市来讲,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首先就是相对于国外,甚至相对于国内尤其是周边的京津等地区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第二方面是附着于土地上,地域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例如西部山区蕴藏的煤、铁、铜、铝、石墨、石棉、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东部平原埋藏着石油、天然气,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的众多的旅游资源,如省级湿地保护区“华北明珠”安新白洋淀,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等。

第三方面是保定市各县域特色产品众多,很多驰名海内外。保定市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白洋淀鸭蛋、阜平大枣等,已在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蠡县(麻)山药、荣城绿竹笋、唐县大枣、顺平桃、望都辣椒、涞水麻核桃、白洋淀咸鸭蛋、白洋淀皮蛋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全国乃至世界驰名产品如满城磨盘柿子、高碑店豆腐丝等。保定市众多的文化产品也会带来广大游客,如保定老调、满城寸跷、易水砚台、曲阳石雕、白沟泥人、驴肉火烧等,有很多京津甚至全国的顾客慕名而来。

3.技术支持有力

保定市内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省植保所、省畜牧所、省微生物所、市农科所,这些单位都为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三、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特色产业集群化程度低

保定市的特色产业是最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除了个别地区的的个别产品如高阳的纺织、安国的中药材外,保定市绝大多数特色产业都属于小规模、低层次、分散化经营,导致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差、规模效益差、再投资能力弱。

2.外向型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上看,保定市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水平。2011年,保定市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为338.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824.9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99.39亿元。农业比重高、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县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发挥外向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从各县看,县域间相同产业比较优势差异现象突出,例如,安国市的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满城县、涿州市的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保定县域中优势较大,此差异明显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制约着总体效益的扩大。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保定市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区、半山区、深山区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各县的资源分布差别很大,导致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较好的涿州、高碑店等县市比之西部地区落后的唐县、阜平等县,无论是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零售品总额等指数都要高出很多,这对于总体效益扩大,发挥优势地区在外向经济中外引内联作用的效果会降低。

4.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县域特色经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例如容城服装、高阳纺织、安国药材等。从人口构成来看,县域经济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来讲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人才素质不高可能体现在对国际商务和经济规则的陌生,使企业无法应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限额、汇率波动风险等国际贸易问题。此外人才素质不高还可能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很多其他会影响外向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5.产业链不完整

在县域经济范围内,产业关联程度较低,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配合,专业化与协作水平不高,尤其是缺少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视野、行业整合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的龙头企业,因而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优势,这种格局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缺乏抗衡能力。

6.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确实有政府支持,但是支持力度不到位。而有针对性的推动外向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信息服务、有效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中介机构建设等才是最紧缺的。

四、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思路

1.做大做强特色产品

特色产品是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最适宜的选择。保定市不同县市在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上有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各自的优势产品,通过借助技术支持改进并创新特色产品可以不断做强。

保定市的各个县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上又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有着可借鉴之处,为保定市的特色产品扩大经营范围、充分利用品牌、提高规模效益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阜平的大枣都是具备全国性地理标志的产品,而实际上是可以推广到唐县、曲阳甚至整个保定市的山区的。

发展特色产业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培植和引进新的企业,延伸产品领域,拉长产业链,使特色产业形成更大优势,增强产业集群整体实力。

此外还要注重龙头企业的培养,找出每个产业集群中的关键性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引导骨干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强化品牌营销,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和外向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2.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要双管齐下。首先要积极引进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急需的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掌握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精通外贸操作流程、英语运用熟练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要做好现有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华北电力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驻保高高校的良好条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解决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所需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的人才

3.要增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保定市外向型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减轻每个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负担。

第二是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应尽快建立和开办对县域企业风险担保基金贷款和企业发展基金,拓宽县域外向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是搭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通过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多种途径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管理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各县域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策略制定、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焦伟伟:《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 业与科技》2009年第2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