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基础的通信协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自动控制系统经常需要观察运行状态或输入输出相关的参数,触摸屏能直观生动地显示运行参数和状态,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与触摸屏配合使用可以构成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但现有工控触摸屏都只支持与PLC的接口通信,没有支持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的工控触摸屏,故给单片机和工控触摸屏组成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本文以自动温控鼓风机项目为例,以MODBUS协议为载体,搭建单片机与工控触摸屏通信的通用平台。
一、MODBUS通信协议介绍
1. MODBUS协议简述
Modbus协议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开放性通用语言。MODBUS协议在一根通信线上使用主从应答式连接,在一根单独的通信线上信号沿着相反的两个方向传输。首先,主计算机的信号寻址到一台唯一的终端设备,然后,终端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以相反的方向传输给主机。MODBUS协议只允许在主机和终端设备之间通信,而不允许独立的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这样终端设备不会在它们初始化时占据通信线路,而仅限于响应到达本机的查询信号。
2.查询
查询消息中的功能代码告之被选中的从设备要执行何种功能。例如功能代码03是要求从设备读保持寄存器并返回它们的内容。数据段必须包含要告之从设备的信息:从何寄存器开始读及要读的寄存器数量及错误检测。
3.回应
如果从设备产生正常的回应,在回应消息中的功能代码是在查询消息中的功能代码的回应。数据段包括了从设备收集的数据:如寄存器值或状态。如有错误,功能代码将被修改以用于指出回应消息是错误的,同时数据段包含了描述此错误信息的代码。
4.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是指一个数据帧内一系列独立的数据结构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有限规则,下面定义了与MODBUS协议CRTU方式相兼容的传输方式。
每个字节的位:
・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
・无奇偶校验位 ・1个停止位
错误检测(Error checking):CRC(循环冗余校验)
Modbus消息帧的组成
错误校验(CRC)域占用两个字节,包含了一个16位的二进制值。正常的通信过程中由于涉及了CRC校验问题,而这个校验过程是需要占用软件时间的,它将影响终端的应答速度。本设计采用了查表法计算CRC,速度非常快,能够满足高速通信的需要。
5.触摸屏系统的设定
本系统触摸屏采用Easy Builder Pro组态软件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单片机作为从机,触摸屏作为主机。触摸屏设置为:PLC类型为MODBUS_RTU Server,通信口型设置为RS-232,站号为0,将波特率9600bit/s,数据位个数8,校验位0,停止1位。
二、系统构成
系统以自动温控鼓风机项目为例,用触摸屏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人机交换界面。通过MODBUS RTU协议实现触摸屏与单片机系统的通信,使用触摸屏作为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实现在触摸屏上控制单片机系统并可以随意修改系统运行参数,在实践中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实例分析
1.系统介绍
以自动温控鼓风机项目为例,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工控触摸屏作为输入输出设备,以八路开关及鼓风机电机作为控制对象组成自动温控鼓风机。功能主要为:(1)通过触摸屏控制八路独立开关。(2)系统温度由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读取,并经触摸屏显示。(3)可以在触摸屏上设定鼓风机工作的温度,当系统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鼓风机自动开始工作,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10C时,鼓风机自动停止工作,以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实践证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取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2.工控触摸屏的介绍
采用威纶通MT8000系列工控触摸屏设计,威纶通MT8000工控触摸屏支持通用、台达、西门子、欧姆龙、三菱、富士等多种PLC及MODBUS协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3.单片机系统的介绍
系统采用IAP15W1K29S系列51单片机,是性能强大的51单片机,设计中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基本数据处理及控制功能,触摸屏作为主机完成数据显示与参数设定以及报警功能。采用RS-232通信方式,此接口电路可以实现RS-232在各种波特率下的稳定通信功能。
4.通用平台介绍
为了提高程序的通用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通过指针与数组在单片机内部寄存器与触摸屏软元件之间建立对应的映射关系。以方便日后对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同时也大大加强本系统的可移植性。
4.1 有关数据宏定义
本系统通信程序所使用数据量较大,而且数据之问关系较为复杂,为了能够方便读懂数据之间的联系,采用较多的宏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功能码宏定义。由于MODBUS协议功能码有几十种,在本系统只定义最常用的几功能码如:01、05、03、06其他则不列出。
(1)通信数据排列意义宏定义。
(2)各种功能指令对应数据长度宏定义。
(3)CRC校验查表数据定义。
4.2 系统初始化
本系统程序由多个子程序构成,每个子程序完成不同的功能,主要由两大类组成,通信子程序及功能子程序,不同的子程序完成不同的功能。
(1)串口通信中断子程序如下:
本系统由于功能子程序较多,故在通信中断程序中只实现数据的收发,其他功能都在功能程序中实现,以提高效率。
(2)功能子程序
MODBUS协议支持的功能码有以下几种,本系统所取用威纶通MT8000系列触摸屏支持功能码及对应元件读写列表如下:
地址类型:0X、4X、4X-BIT、5X、6X(读/写);1X、3X、3X-BIT(只读)。
功能码:01/05输入位寄存器、02输出位寄存器、04输入寄存器(字)、03/16输出寄存器(字)。
对MODBUS RTU设备进行读写,触摸屏上的元件中使用什么样的地址类型,取决于RTU设备所支持的功能码、目标对象是位地址还是字地址控制、以及是否要进行写入。如:功能码05:强制(写)单线圈(输出)状态强制(写)一个逻辑线圈通断状态(ON/OFF)。
结语
系统用单片机通过Modbus协议实现与触摸屏通信实现自动温控鼓风机控制,当波特率达到115200bit/s时本系统通信仍然稳定可靠。本系统连接电路简单、组态灵活、通信可靠性高等特点。降低了系统设计成本,并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触摸屏可实时显示系统动行中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触摸屏界面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工作状态设置,目前该系统已通过用户的验收并投入使用。由于Modbus协议的开放性,国内外的串行通信控制器绝大部份都支持该协议,因此通过Modbus协议实现通信控制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主要内容分析内容:不同网络之间的寻址与定位;消息的映射预处理;终端地址的转换;硬件模块的组成。
具体设计了网关会话层软件程序的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划分,给出了实现互通时的外部通信流程与内部消息流程,及硬件模块化设计。
关键词:SIP;H.323;转换网关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SIP与H.323的区别
(一)协议的出发点:H.323的传输从电路交换方式变更为分组交换方式;SIP协议主要是完成了基于Internet上IP电话的应用同时增加了QoS呼叫保障机制。
(二)消息编码的不同:H.323采用压缩编码规则和ASN.1的二进制方法;SIP是基于文本的协议,与H.323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三)会话能力的协商和调整方法:
H.323利用H.245进行能力协商的会话控制;
SIP采用SDP协议描述。
(四)Session管理的方式:
H.323的session由MCU执行会议控制功能,参加会议的终端全部都向MCU发送控制消息;H.323设计便于计费,对带宽的管理也比较简单。
SIP session设计为分布式,他具有分布式的多播功能,多播功能能够实现更方便的会议控制,简化用户定位、群组邀请等,节约带宽。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从协议互通角度考虑,SIP和H.323网络互通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H.323和SIP地址的转换;寻址定位的实现;消息映射和呼叫过程同步。
二、H.323地址与SIP地址的转换
SIP和H.323支持的地址格式不同:
H.323支持地址类型:H.323 ID、E—mail地址、IP地址和主机名,URL地址。
SIP地址由URL定义其结构,用以指示主叫、被叫、重定向和请求目的地址,在SIP消息内的From,To,Contact字段和Request—URL字段中。
因此,如果完成H.323和SIP网络之间的互通,就必须要实现H.323和SIP网络之间的地址解析和映射,当网关收到来自H.323网络或SIP网络的消息,需要在消息内解析所包含的地址单元,再按地址映射表,转换成对方网地址格式,然后封装在需要发出的消息中。
SIP 地址转换成 H.323地址的转换规则:
(一)e164部分:当SIP地址中userinfo为Tel格式例如+86—010—****@IP地址,这部分将被转化成为H.323地址中e164部分,其中的+,—号会去掉。地址被转化成H.323地址中e164部分,为“86010****”。
(二)h323—ID部分:SIP地址中的userinfo部分会直接转成为h323—ID,例如sip:terminal@IP转成h323— ID就是sip:jack@IP地址。
(三)url—ID部分:SIP地址中的存在类似的user@domain,可以直接转化成为H.323 url—ID部分。sip:terminal@bell—转为url—ID就是sip:terminal @bell—。
(四)email—ID部分:SIP地址存在user@group这中email地址格式,那么将email地址转化为h.323地址的email—ID部分,如sip:terminal@IP地址可以转 terminal @IP地址。
(五)transport—ID部分:SIP地址中存在IP地址和端口的部分,H.323地址需要用transport—ID表示,如SIP地址如果是sip:terminal@IP,那么转成H.323地址:transport—ID是IPAddress IP地址:端口号。
从H.323地址转换到SIP地址时:
1.e164部分:e164部分转换成一个电话号码的SIP地址,规则是:sip:telephone@host:user=phone.
例如e164ID为86010****转化成SIP地址就是:sip:+86—010—****@host:user=phone。
2.h323—ID部分:这部分可以转化成为SIP地址的userinfo部分, 但是如果地址是terminal @IP地址这种类型的话,需要将mailto转化成sip。
3.email—ID:需要将sip标识符加在email—ID的前面,例如email—ID 是
terminal@IP变换到SIP地址就是:sip:terminal@IP。
4.url—ID :需要将sip标识符加在url—ID的前面,如url—ID是h323:
变换成SIP地址就是:sip:.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c)-0069-03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世纪妇女生育观点的改变,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比例愈发增加,而采用自然阴道分娩的产妇则相对减少[1]。目前,对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优缺点以及应用指征,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对于健康初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其而言显得更为重要[2]。近年来,新生儿的免疫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分娩方式能否影响新生儿的免疫状态,至今尚未得到确切的定论[3]。本研究以120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RP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女120例,年龄24~35岁,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60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一般基本情况比较详见表1,基线水平资料均衡可比。且两组产妇均明确此次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产妇的临产指征均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中的诊断标准[4]。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①初产健康妇女;②B超等诊断确证单胎足月妊娠;③无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或并发症等疾病;④无重要脏器疾病及产前发热等感染性疾病;⑤妊娠期间无用药史;无胎膜早破史。
1.3 产后出血状况评价
产后出血参考第7 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4], 即分娩后2 h阴道总出血量超过400 mL或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实量法、面积法和目测法及其相互结合法。其中,剖宫产以其羊水量排除后实测吸引瓶中血量,再估算纱布、纱垫、布单的血量的总和;阴道分娩则以分娩后接血器2 h存血量及纱布块数、血染布单的面积、称重法计算出血量。
1.4 新生儿Apgar评分
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分别在娩出后第1、5 min由两名副主任级儿科医师评定记录Apgar评分[5]。主要包含以下五项体征检查:①皮肤颜色;②心率;③呼吸情况;④肌张力及运动功能;⑤对外界刺激的反射能力。判断标准:每项满分2分,总分满分为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5 免疫功能指标检查
新生儿分娩后立即结扎脐带断脐,取脐静脉血,离心后提取血清,-70℃保存,利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1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免疫浊度法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定量资料比较则采用student′s-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利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分娩方式基线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分娩方式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
2.2 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2/60) ,而剖宫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 (9/60),两种分娩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89,P < 0.05)。
2.3 两种分娩方式1、5 min Apgar评分结果对比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1、5 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 两种分娩方式对不同性别新生儿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脐血IgA均未检测到,剖宫产新生儿IgA水平则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 < 0.05);而剖宫产新生儿的IgG、IgM水平则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 < 0.05),CRP水平则显著高于阴道分娩方式,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 < 0.05)。此外,结果还发现,剖宫产男性IgA和IgM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IgG水平则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阴道分娩组男女性免疫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为常见且应用普遍的手术之一,在挽救高危象产妇和胎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8]。近年来,剖宫产的比例正不断攀升,2010年Lancet杂志报告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是WHO推荐比例上限的3倍以上,在抽样的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并且其中有11.7%的产妇不符合接受剖宫产术的指征[9]。本研究分别检测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情况、Apgar评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阐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的潜在影响,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产后出血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创伤较大,一般情况下出血量相比阴道分娩而言要多,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这与一般情况基本符合。Apgar评分是评价新生儿出生状况和缺氧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其中,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分别用于判断新生儿有否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5]。结果发现,两种分娩方式对Apgar评分并无显著影响;但数据也提示,阴道分娩的1 min Apgar评分稍低于剖宫产,表明其更易于发生窒息;而5 min Apgar评分两者差异不大,说明两分娩方式对于预后情况无明显影响。虽然剖宫产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且不改变预后,但它要承担的近、远期不良效应则远高于阴道分娩者。
既往研究提示,新生儿免疫功能水平可能受到分娩方式的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方式和机制迄今仍不明确[10-11]。本研究结果发现,剖宫产新生儿的IgG和IgM水平检测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而IgA水平则显著高于阴道分娩,且不同性别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IgG分子量较小可通过胎盘,新生儿的IgG主要来源于母体脐血,阴道分娩过程中,子宫的剧烈收缩使得大量的IgG借助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胎儿,因此,阴道分娩新生儿的IgG水平可显著高于剖宫产婴儿。与此相反,IgM由于分子量较大而不能通过胎盘,主要在肝脏进行合成。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由于母体和新生儿均受到强烈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肝脏的合成功能受损,进而造成IgM含量的降低[11]。但是,不论是IgG还是IgM水平的下降均易造成新生儿免疫功能紊乱,诱发各种感染。从这一方面,本研究结果亦印证剖宫产导致婴儿免疫功能降低的结论。与IgM相类似,IgA的相对分子质量也较大,不能通过胎盘,但本研究发现阴道分娩组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中均未检测到IgA,而仅在剖宫产组中检测到,这可能与新生儿宫内发生感染有关,原因在于IgA 水平的升高,常常提示有宫内感染灶存在[13]。研究结果还提示,女性新生儿IgA 升高显著高于男性,该结果是否能够提示女性新生儿在剖宫产术过程中更易发生感染,其原因仍值得深入研究。CRP被认为反映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14]。结果表明,剖宫产不同性别新生儿均较阴道分娩组CRP水平高,说明剖宫产对不同性别的新生儿均有诱发感染的可能。
综上所述,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明显的影响,但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免疫力较剖宫产强,剖宫产除增加母体产后出血率之外,还可导致新生儿免疫力的下降,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在日益增高的剖宫产率的背景下,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率,积极提倡和鼓励阴道分娩。
[参考文献]
[1] 王敏,刘淑艳,孙侨,等.妊娠期女性对分娩方式的认知选择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461-462.
[2] 解梅琳,刘爱红.不同分娩方式对出生正常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4):125-126.
[3] Azizia M,Lloyd J,Allen M,et al. Immune status in very preterm neonates [J]. Pediatrics,2012,129(4):967-974.
[4]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
[5] Rubarth L. The apgar score:simple yet complex [J]. Neonatal Netw,2012,31(3):169-177.
[6] 冉爱冬,冉丽萍.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41-43.
[7] 郭晓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56-58.
[8] 羊洁,付东英.音乐疗法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30-31.
[9] 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ülmezoglu AM,et al.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 [J]. Lancet,2010,375(9713):490-499.
[10] 罗润环,卢海英,黄艳萍.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26):66-67.
[11] 管远志.分娩方式对婴儿早期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32-33.
[12] Vilibi T,Ljubin S,Vojnovi G, et al. The role of IgG avidity in diagnosis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J]. Coll Antropol,2012,36(1):297-300.
计算机网络最为广泛的一种功能更就是实现通信的相关需求。在此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也需要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你。首先对于一些经常联系的人,需要能够纳入到远端通信的目标列表中,同时在此过程中,自己在进行上线以及下线的过程中,均能够对于远程目标进行通知。并能够在远程目标进行上线以及下线的过程中,接收到对面的通,并对远程目标的实际在线状态进行相应的显示。在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也需要能够提供远端通信目标的实际短消息的通信功能。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文件传输的相关服务。
2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实际构建方法
2.1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硬件系统构建为了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目标,硬件系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喜用。首先需要对于主机系统进行相应的构建。在此过程中,服务器是一种网络系统中最为基础的一种硬件。通过服务器的形式,能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一种共享的资源,同时也能够起到对数据的存储以及交换的相关效果。网络工作站在此过程中能够连接到通信网络当中的计算机,并在此过程中,按照已经被授予的相关权限取对于服务器进行相应的访问。在另一方面需要对于工作站进行构建。工作站分为有盘以及无盘的工作站,其中的差别为是否带有硬盘。通过使用工作站的形式,能够和网络中的服务器实施连接,并通过这种功能,能够较好的避免出现计算机病毒感染服务器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对于通信终端、数据传输介质、网络互联设备、通信网络的介入设备等硬件系统进行相应的准备。对于通信终端而言,其本身并无数据处理的相关功能,通过和网络上的主机进行连接,能够起到显示以及打印终端的功能,并通过使用到数据传输介质、网络互联设备、通信网络的介入设备等硬件系统,完全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过程中的硬件系统。
网络通信协议简称为网络协议,它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
2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tcp/ip协议、ipx/spx兼容协议以及netbeui协议。
2.1 tcp/ip协议
tcp/ip协议实际上是tcp协议与ip协议的集合,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协议。unix系统中最早使用它,得到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的厂商和操作系统的支持。在不可靠的互联网上,tcp/ip可以提供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传输服务。首先传给ip层的数据流通过tcp分割成长度适当的数据段后再进行传送,然后接收端主机接收来自ip层传送过来的数据包,最后数据被一步一步上传到制定的接收端实体。目前ip协议有ipv4协议和ipv6两种,其中现阶段采用最为普遍的依旧是ipv4协议,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可靠性较差的协议,他规定了互联网中传输数据的准确格式,在整个tcp/ip协议的网络中数据传输都是具有严格的要求。同时ip软件可以实现路由选择的功能,将一组数据选择好发送的路径,通过不可靠分组传输的思想,将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再加上ip协议是tcp/ip在互联网设计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那么协议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然后相对于ipv4来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有限的地址空间必定阻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于是被称为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新一代协议,即ipv6早在1995年底就已经诞生,但被广泛应用和重视的程度,却是近几年才被突显其优势的。
所以相对于ipv4来说,ipv6的优势具体有3点:(1)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也就是ip地址长度从32位扩大到128位。(2)拥有更小的路由表,即ipv6的地址分配遵循聚类原则,这就使得路由器可以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从而大大减小了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3)增加了自动配置的支持功能,这就使得网络在管理上更加便捷、安全,而ipv6网络中用户还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进行校验,这就更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效益。
然而对于windows中的tcp/ip协议来说,用户不但可以通过tcp/ip来组建对等网,还可以很便捷的接入其他的服务器。如果当用户想直接加入windows nt域的话,那么工作站只安装了tcp/ip协议,是不可以登录和访问的。即使工作站能够通过windows nt服务器上的服务器来访问网络,但却无法通过windows nt服务器来登录到它的域,所以只安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用户,需要加入到windows nt域,就必须在windows上还要安装netbeui协议,才能顺利访问到其服务器的域中去。
同时由于tcp/ip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支持不同规模的网络,连接所以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但这些灵活性的特点也为其带来许多的麻烦,比如在使用netbeui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时,通常都不需要进行配置,但tcp/ip协议在使用时却要进行复杂的一个设置过程,且每个节点都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及一个主机名。而在windows nt中,啊可以自动为客户机分配接入网络所需的信息,减轻互联网在工作上的压力,避免错误机会的产生。再加上ipx/spx及兼容协议、tcp/ip都是一种可路由的协议,且tcp/ip的地址是分级的,那么找到网上的用户更容易确定其位置,这样也大大提高了网络宽带的有效利用率。所以当有需要时,运行tcp/ip协议中windows nt的服务器,就可以将其配置成tcp/ip路由器,但与tcp/ip不同的是,ipx/spx协议中的ipx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广播协议,经常会出现广播包堵塞等现象,这就使得网络在船传输使用过程中无法获得最佳的带宽。
2.2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
ipx/spx是novell公司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而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集,与netbeui的明显区别就是ipx/spx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也依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正因为这个特点ipx/spx在最初的设计中就考虑到多网段的问题,所以具有超强的路由功能,非常适合大型网络的使用;另外,由于ipx/spx及其兼容协议可以通过网络地址来辨别各自的身份,且不需要任何的配置,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同时目前的novell的网络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标明物理网段的‘网络id’和标明特殊设备的‘节点id’。其中网络id主要集中在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而节点id也就是用户使用不同网卡的id号。因为所有的网络id和节点id都是独有的内部ipx地址,也正是具有网络地址的唯一性,才给ipx/spx带来了如此强大的路由功能。
然而在ipx/spx协议中,ipx是netware自带的最底层的网络协议,它的功能就是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但不保证数据是否传输成功,更不提供纠错服务。所以当ipx在负责数据传输时,如果接收节点处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如果接收节点是远程的,数据将交给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的网络id,继续数据的下一步传输。而spx就是只针对整个协议中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所以将两个协议合并在
转贴于
一起,就是ipx/spx即‘novell的协议集’。综上所述, windows?nt网络和windows的用户,可以利用nwlink协议获得netware服务器的服务,然而当novell环境开始转向微软平台时,就会出现两种平台共存的局面,这时nwlink通信协议便是最好的选择。
2.3 netbeui协议
netbeui协议具有速度快、效率高、体积小的特点。netbeui早已经成为微软主流产品的缺省协议,如windows系统系列中。netbeui的设计主要服务与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局域网中互联几台至上百台的pc机。netbios是netbeui中的一个网络接口标准,主要作用是实现pc机之间的互相通信,专门应用于小型局域网,网内pc机数不超过30个。
3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原则
3.1 所选协议要与网络结构和功能相一致
当用户的网络存在多个网段时,就需要使用具备路由和跨网断操作功能的netbeui协议,那么这时就必须选择ipx/spx或tcp/ip等协议。此外,如果你所在的网络规模不大,只是为了简单的设备共文件享的话,这个时候你应该最为关心的是网速问题,所以在此时你应该选择占用内存较小且贷款利用率较高的协议,即netbeui协议。但如果你的网络规模较大且网络结构复杂的时候,就应该选择管理性和扩充性良好的协议,即tcp/ip协议。
3.2 注意协议的版本
由于发展和完善过程的不同,每个的协议都有它合适的网络环境,那么从整体上来看,版本越高功能和性能相对就要好些,所以用户在选择时,尽量在满足网络需求的前提下,选择高版本的通信协议。
3.3 协议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