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投资入门技巧

投资入门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投资入门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投资入门技巧

篇1

抖空竹的动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一般玩的空竹为200~300克,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的空竹,玩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走,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过早过晚都要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和动作灵敏、协调。而跳跃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跃,心跳可以加速。

抖空竹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视自己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不必与人争抢冲撞,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小,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其抖法多种多样,有单人抖,双人抖、多人抖:有正、反、花样抖等一百多种玩法。抖空竹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心,合理掌握运动量,不但能够达到强身之目的,还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其锻炼效果堪与慢跑、游泳、骑车、划船、爬坡、越野和徒手体操相媲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大有好处。

抖空竹的健身作用

调整大脑和中枢神经功能

抖空竹与其他健身项目的区别在于其动作要求严格,准确性强。习练中要全神贯注,手、眼、身,步要协调联动,缺一不可,这些必须靠大脑指挥完成。经常练习抖空竹的人,其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都大大超过其他同龄人,关键就是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增强。

对各关节的锻炼效果显著

抖空竹对各关节的锻炼可以说是独有的,也是全面的。它的大幅度运动,转体下蹲,上仰下俯,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腰椎和颈椎都能得到锻炼。经常练抖空竹的人,关节都比较灵活,患关节疾病的很少。

此外,抖空竹对不少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的人多年的肩周炎,通过抖空竹治好了。有的人患有颈椎和腰椎病,通过抖空竹,症状明显好转。

对消化、呼吸系统的影响

古代医学认为:“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就是说,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抖空竹运动对胃肠道消化系统起着机械性的刺激作用,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能力,预防便秘,对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性的活动,需要全身骨骼肌的整体协调作用,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是一种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可以较好地锻炼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和心排出量,但锻炼时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抖空竹的基本入门技巧

首先,空竹很重要,如果您是刚入门的,最好选用塑料的双轮空竹,比单轮空竹容易操作。线绳是用一般的棉线,无论买还是自己搓都要注意线绳拧的方向,右手抖空竹线绳向右拧,左手抖空竹线绳向左拧,反了则在抖空竹的过程中线绳会自动缠开,这一点务必注意。线绳长度是杆长加3/4臂长为易。

其次重要的就是空竹的起动了。双轮空竹的起动,可按以下两种方法练习:

直接起动法

篇2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热衷于象牙首饰,在日本,象牙被制成各种工艺品和日用品,如筷子、佛珠、茶具、日本乐器三味线、钢琴键盘、首饰、印章等。中东的石油富豪们用象牙做建材装饰豪宅。大量耗用象牙使国际市场上每天的象牙交易量竟超1吨,对非洲象的滥捕滥杀使得野生象群急剧减少,象牙价格飞涨。牙料在解放前3美元1公斤,从2004年至今,价格已经翻了4番,达到每公斤850美元。偷猎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虐杀从一开始就成为他们天然的选择,他们用斧子残忍地砍掉大象的头部,再抽取出象牙,巨大尸体被丢弃在原地的血腥凄凉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由于猎杀泛滥,非洲象与亚洲象早已被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物种。

象牙雕刻艺术与物种保护的目标发生冲突,中国的牙雕业不可避免地遭人诟病而地位尴尬,前景渺茫。禁止象牙贸易,牙雕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料断档始终是悬挂在牙雕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北京牙雕厂自1990年以来就只能用1990年前进口的库存原材料生产,几年之后仅存的不到20根的牙料用完后也许就要停产。因无牙可雕,广州牙雕大师冯少侠的女儿冯惠盈今已不知所终,北京象牙厂员工从最盛时的800多人锐减到今天的40多人,北京和广州两大象牙厂惨淡经营,许久都未能招募新人。不复当年牙雕名列北京民间工艺的“四大名旦”——牙雕、玉雕、景泰蓝、漆雕之首的辉煌往昔。

2中国牙雕工艺的发展历程

(1)中国牙雕工艺的历史进程。

中国象牙雕刻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懂得使用阴刻、镂雕,甚至圆雕等技法来创作,后又出现透雕和镶嵌。

商代牙料丰富,象牙雕刻盛行,作品风格华美细腻。匠人们采用镂刻、彩绘、染色加之镶嵌等技法,使作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婀娜多姿与典雅庄重的青铜工艺相映生辉。西周牙雕沿袭商代,凝厚结实简朴典重又区别于商代的华丽繁密。它的圆雕器物注重立体感,浮雕器物层次变化比较复杂。周代的牙雕主要作为饰品装饰在战车、家具、王室贵族的乘舆以及精美的文房用具上。

秦因牙材匮乏,由“就地取材”至“外出觅材”,赖达官贵人的显贵斗富维系,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自给自足形成反差。汉代海上贸易频繁,象牙来源除东南亚、印度之外,还来自非洲。汉代牙雕以线刻、浅浮雕为主,但也有个别作品采用深浮雕、镂雕手法,造型别致生动,刀法质朴。

唐继隋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牙雕艺术的繁荣和题材的开拓。到宋时皇家有手工作坊-文思院,文思院下专设象牙作坊,每年大量进口象牙,牙雕规模空前。因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元之后的象牙雕刻,虽是王榭堂前燕,百姓之家亦可见。

明清牙雕工艺枝叶繁茂,南北两派工匠锻造了中国牙雕史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辉煌篇章。“天下熙熙,皆为象牙来,天下攘攘,皆为象牙往!”为其写照。

(2)中国牙雕工艺的地域特征。

广州为南派代表。广州得通商口岸之便,象牙原料丰足。以镂空技法独步天下。镂雕象牙球为其一绝。象牙球又称“鬼工球”,整块牙料镂空成多层,每层厚薄均匀,转动自如。1915年巴拿马国际工艺博览会上,日本和中国同时送展象牙球,评委将两个象牙球放进水中煮,结果日本用胶粘合的象牙球遇水而裂,中国象牙球完好无损。另一绝艺是象牙编织。在特定溶液中软化象牙后劈成薄片,再打磨编制。品种有象牙席、宫扇等。因耗工费时,难度极大,作品价值连城。

北京为北派典范。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故,作品堂皇高雅,静穆大气,有皇室气质、王者风范,以宫廷牙雕为主。题材则多为古装仕女、人物、山水、花鸟,做工细腻,具绘画笔意,装饰精细琐碎,着色填彩均有章法,在康熙、乾隆两朝达到顶峰。制作上流于炫耀技巧,精细繁复。至道光、咸丰后,国势衰微,渐见消亡。

牙雕工艺兴于商,衰于秦,后又复兴于唐宋而盛于明清。故从整个中国牙雕发展历史看,它的繁荣衰落与国势天赐密切相关。

3牙雕艺术的未来

首先是生产原料问题。目前,尚能从事牙雕工艺的唯有广州大新象牙厂和北京象牙雕刻厂等八家企业,主要是靠库存少量象牙维生。艺人们被迫利用河马牙、猛犸牙、鱼牙、驼骨材料等其他动物的齿骨来替代生产和贸易。早在19世纪,德国商人就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发现了一种被称为“象牙椰子”(COROZONUT,棕榈科:Phytelephasmacrocarpa)的植物,其胚乳晒干后色泽质地美如象牙,硬度同为1.5,被称作“植物象牙”,据说能替代象牙材料。但最近国际已摒弃了死板的“禁牙令”,允许从自然死亡或者因病射杀的大象身上获得的象牙贸易,象牙雕刻艺术又现一线生机。日本成为唯一被允许进行象牙贸易的国家,可以一次性从南非进口60吨象牙。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称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象牙走私目的国,中国的象牙贸易请求却未获通过。

其次,象牙雕刻专业人才的培养未受足够重视。比材料更珍贵的雕刻技艺同样遭遇冷峻现实。一个入门者,通常要三至五年才能够掌握象牙雕刻的技术,要想雕刻出真正的象牙艺术品,还需经过十年左右历练,再想小有所成,就得殚尽竭虑呕心沥血付出一生。牙雕大师的艺术生命十分短暂,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需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光都花在学习上,步入中年才能有所进益,从事完成高品质的作品。及至晚年,手颤眼花已不堪胜任精雕细琢。一件精美作品的完成,快则几月,慢则几年!因此牙雕业成品率不到10%。新人不济,导致从业人员的老化非常严重。仅有的几位牙雕大师年龄均在50岁以上。目前,国内高校也无象牙雕刻专业,美院培养的学生在实践上也无法适应生产要求。此外,象牙不但硬而且脆,雕起来与木骨等其他材料的手感有很大不同,虽和木雕和牙雕相似,但即便是紫檀、花梨木等质地硬度和象牙相类的硬木,也缺乏象牙的韧性。用象牙可以雕出昆虫纤细的触角,凌空颤动,其他材质则无法实现。牙雕的高超技艺还需要经年累月的实练,由于象牙原料紧缺,给新人提供练习用的边角余料都极为有限。照此趋势发展,等到现在从事牙雕的人退休,缺乏新鲜血液加注的牙雕业,或许就将谢幕成为历史了。

此外,在这门高难度的行业中有着极为严格的行规,不轻易传授外人,收徒亦有严格的限制,传男不传女。如要拯救这项濒危绝技,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艺术大师也应打破陈规与政府通力协作,尽可能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收集整理汇编牙雕工艺技能的第一手资料,

记录保存牙雕工艺的制作流程,工艺技巧,以供后人学习传承。

4结语

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来看,在市场需求旺盛,象牙工艺品价格直线上扬的今天,似乎无法去劝说偷猎者良心发现放下屠刀,而无疑应该摒弃依赖野象生命与鲜血滋养的象牙雕刻工艺,但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这门技艺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它是世代能工巧匠心血与智慧的凝结,它的衰亡同样令人痛惜。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F•卡特在《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写道:“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人类要走出窘境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循自然界平衡的法则,在保护和攫取之间寻找一个新的交汇。当新一代的象牙工艺品以耀人眼目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刻,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野象群悠然自得地徜徉蓝天白云之下,我们才将拥有一个更加和谐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铁源.古代竹木牙角/老古董丛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5).

篇3

钢琴普修课是地方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开设的时间―般为一至两学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与音乐表现能力、伴奏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其他音乐课程(如:钢琴即兴伴奏、声乐、听音、视唱)以及未来所从事的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等工作创造基本条件。

由此,我们知道,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技能训练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从事音乐活动的最基本的“工具型”课程(钢琴普修课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同志来说就相当于小学的语文课程,它是最基础的但又是最重要的课程,它是学习其他音乐课程最有益的辅助工具,所以我把它称为“工具型”课程),但在近些年的教学中,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出来,最主要的是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正呈逐年下滑趋势。造成这些问题的因数是复杂而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

1、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地方性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的生源一般来自普通高中,这些学生大多是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后考入大学,由于钢琴的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投资又较大,并且很难在短期内收效,于是大部分学生是以声乐或者舞蹈为主科参加专业考试的。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是没有钢琴弹奏基础的,加上地方综合性院校的招生所处的梯次―般是艺术类招生录取的底层,为了保证一定的新生录取数量,只能降低录取标准,所以录取到的学生的素质普遍偏低。

2、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管理者缺乏办学经验

由于扩招,造成了一些院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由此一些教学水平较差的同志得以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很多地方综合性院校是新升格的,十分缺乏办学经验。

3、教材、教法五花八门

4、部分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自己可能选择声乐或舞蹈等为主修方向,钢琴学得好不好不重要。

以上几点原因。一些是无法或者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比如生源的质量、师资力量等。因此,探讨如何如何提高地方综合院校钢琴普修课的教学质量,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只能从教材、教法、教学管理着手研究,笔者通过对广西几所地方综合性院校(河池学院、玉林师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钦州学院、梧州学院)的钢琴普修课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与同行商榷。

一、统一授课内容及教法

地方综合性院校钢琴普修课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课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理论课程。

2、小课及小组课主要教学“触键方法、基本练习、技巧练习、中外钢琴乐曲、视奏”等课程。

3、应强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基本的教学思路,钢琴弹奏的学习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主要步骤:钢琴弹奏入门练习(单手断奏;单手连奏;双手交替的断奏与连奏;双手合作:跳音等)--钢琴弹奏基础练习(采用C大调指法的十个大、小调,即:C、c、G、g、D、d。A、a、E、e大、小调的双手音阶、琶音、主音三和弦的原位转位一其余各调的双手音阶、琶音、主音三和弦的原位转位卜钢琴弹奏技巧练习(踏板、复调、指法、技巧练习如:双手互相跨越,交替弹奏琶音:快速的同音换指练习:手腕练习:用手臂跳音及和弦的练习:手腕跳音练习:连音与跳音的交替练习:半音阶练习、三度双音练习:左右手的八度练习等卜中外钢琴乐曲的弹奏等。

当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把握大的教学进度框架下,有针对的选择能巩固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逐个突破难点,使教与学的思路明晰。但是我们知道,钢琴的演奏及教法充满个性化。想要在浩瀚的作品中去材的内容和在不同的触键流派似乎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限制性方法,比如:第―课教材规定讲授钢琴的断奏的触键方法,教师必须按要求讲授钢琴断奏的触键技巧、要领,并做好示范,至于让学生用什么乐曲去练习巩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布置。这样一来,不仅统一了教学内容及进度,而且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杜绝一些老师的盲目教学、拔苗助长或被学生推着走,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这门课程中掌握最基本的技巧及共性知识。只有保证具有共性的知识才有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将来进一步学习钢琴或者运用这门技巧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

长期以来,钢琴教学中主要的评价方式是学生的钢琴期考考试,其形式是学生进行钢琴演奏,若干教师根据同一演奏标准同时进行打分取平均值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加上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及练琴质量等情况打出平时成绩,然后综合评定得出期评成绩(一般采用的比例为:平时成绩的40%+期考成绩的60%=期评成绩)。它是“以一个数字(即演奏者的得分)形式来表示对学生的综合印象”,属于一种终结性评价,是众多评价方式中的一种。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测验法,其优点是得出一个量化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为简便可行。不足的是这种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平时学习钢琴的情况,有些学生平时可能很勤奋,但考试时过于紧张,发挥不好,也有些学生平时可能很懒,仅在临考前加班加点练习考试曲目,加上老师之间的竞争,打平时分时所含水份就多,况且学生钢琴弹奏水平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他们的起点不同,用同一个考试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容易使大多数钢琴基础不好、程度不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再者,考试所得出的一个笼统的分数,难以使学生明白自身钢琴学习的状况和各方面进步或发展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可改进成以下的评价方法。

1、对学生即时背谱弹奏(占期评成绩的40%)作出分数及书面评价,书面评价包括如下一些内容:a、视谱是否准确:b、指法习惯是否良好:c、触键方法是否正确_d、节奏是否准确;e、音乐形象的塑造、整体结构的把握等等。

作出书面评价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对自己即时弹奏结果的最好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演奏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2、视奏能力考核(占期评成绩的10%),考前由老师创作一些与教学大纲要求的程度相当的短小乐曲,由学生即时抽签视谱演奏,教师根据学生弹奏的情况给出成绩。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可 检验教师是否严格遵循教学脉络进行教学:是否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视奏能力的提高。

3、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5%)从以下几方面得出:a、琴房管理处的练琴时间统计(10分);b、参加音乐会演奏的次数(5分):c、期末参加声乐伴奏的数量(5分)ld、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情况给出的成绩(10分):e、学生的自我评分(5分)。

4、“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理论课的综合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的15%)。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三、完善教学监督管理体系。

教学监督就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监督。

1、对教师的监督相对简单。因为个体数量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几种:

a、教案检查。检查授课教师是否按照大纲要求撰写教案:教案中教学脉络是否清晰明了等。

b、不定时随堂听课。主要检查是否按照既定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是否遵循教学进度有计划的进行教学等。

c、不定时的举行学生评教活动,从学生的层面上去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

2、对学生的监督就没那么容易了,由于数量大,个体差异大,加上地方综合性院校录取到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相当多学生的领会能力不强;自信心不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较差,这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怎样保证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始终是教学管理者最头痛的事情了。课堂上教师教的再好,也要学生课下通过不断的练习去巩固、消化。这样才能使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a、教学管理者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钢琴普修课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教师的积极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实行练琴时间登记制度。练琴奖励制度。

篇4

经过了一个月的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就这些方面作此总结,请各位领导及同事们批评指正。

本人的工作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以下几点需要提高:

沟通技巧有待增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能做到与领导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完全意识到下级与上级沟通的重要性,自己在摸索中收效又不大,也没能做好与各方面进行及时果断有效的沟通,耽误了工作的完成时间。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逐步改变自身的在沟通上不敢去说的习惯,养成以工作完成度为重心的沟通技巧。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的闲暇时间未能充分用来学习或与同事探讨技术知识。技术知识面较陈旧,未能做到及时了解更新自身要理解的新的技术知识,以至于领导分派下任务后,只能在摸索中完成;技术知识面较窄,有很多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设备及技术都还不了解。对自己技术能力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多去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工作经验要不断积累: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对公司内很多实际工作的流程不甚了解。缺少业务知识方面的实际经验,还处于等待领导分配工作再去做的阶段。没能完全主动地申请自己没接触过的但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的任务,没有充分做好在一段时期内的工作规划,实际工作经验只是停留在了一定的水平之上且增长缓慢。在工作中总是怕麻烦别人,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时未能做到与领导及同事的有效沟通。本来一个懂得人一点就通的问题,自己总是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才得出一个相同的结果。这样既减慢了工作的效率,在下一项工作下来时,又延误了工作的完成时间,以至于工作都堆在了一起。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平时做事不专心,马虎大意,总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浮躁的心态,错过了向别人学习和增长知识的机会。以后我会多去主动接触、尝试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任务,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及时地询问这方面经验多的领导及同事,多向领导及同事学习他们的经验。使自己多些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快速成长起来。

在思想观念方面本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变:

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组织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与合作观念。

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竞争意识是推动个体努力学习,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动力。创新就是要打破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依赖别人的人生观。自己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创新观念与创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在企业中的就业。

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转变企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高度的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要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很难想象,一个不讲奉献、自私自利、贪图安逸的人,能得到领导、同事的青睐。

培养广泛的兴趣:应时刻保持一种积极进取、主动热情的心境,自己应多去探索和参加各种活动。当自己一旦产生某种兴趣,便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克服一切困难,直到最后取得成功。兴趣广泛,就会经常注意周围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大大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兴趣的培养要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各种事物,在活动中逐渐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出兴趣和爱好。

重视能力补偿: 勤能补拙是性格与能力之间的补偿;熟能生巧是活动对能力的增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了培养兴趣可以克服能力上的欠缺。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就把握好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尽量避免让自己身心疲惫的去工作。

农业实习心得体会【2】 为期近一个月的生产实习结束了,感谢武汉xxx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武汉xxx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武汉xxx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教育平台。

生产实习是在我们完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的基础上,在参加工作之前的一次大练兵,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培养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暑期实习在指导老师的周密部署下,循序渐进,按照对水产品加工的理解的深入,我们共分三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来查阅水产品加工相关知识,包括水产品储藏运输,冷链系统,及冷鲜制品,熟制品,鱼糜制品的加工工艺,特别是鱼糜制品中鱼糕的加工,我们做了深入探讨。我们实习小组在查阅资料期间,还建立了QQ讨论群,实现了资源共享,使猎获的资料的利用得到最大化,极大地缩短了查阅时间。

第二阶段,由于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我们将第三阶段的鱼糕产品开发放在第一阶段一起进行。鱼糕是一种典型的鱼糜制品,我们通过对影响鱼糕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淀粉种类及用量,水的用量,蛋清的用量等因素,作为主要分析点,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感观评定得出最佳试验方案。并且经过包装,设计产品标签,贮藏以观其保质期。鱼糕的制作,使我逐渐培养起对水产品加工的兴趣,并且掌握了鱼糕的实验室生产工艺流程,对基本的水产品加工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以前只是听说过的正交试验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毕竟是实验室操作,与真正的大工业化生产又有相当大的区别了。

这次试验让我们真正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动手能力。鱼糕在短时间内成功的制作出来,与我们小组团结一致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实习小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使鱼糕的成功制作迈上一台阶。

鱼糕制作成功完成后,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武汉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武汉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小龙虾系列产品开发与加工的大型企业。通过在该公司两天的深入学习,我们对小龙虾的品质控制、加工工艺流程,以及HACCP管理体系有了深入了解。在品管部,我们对小龙虾的理化,微生物指标检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次,并且对相关检测仪器,如气相、液相色谱,农残分析仪器等的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生产车间,我们就小龙虾的选取,蒸煮,剥虾仁,灭菌,真空包装,储藏,运输,以及冷链系统等与之相关问题向工人师傅们虚心请教,与员工们打成一片,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实习内容。车间严格的管理制度亦使我们唏嘘不已。细想,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员工一盘散沙,企业又将如何产生凝聚力,又何以在滔滔竞争浪潮中持久生存。所以一个企业要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与其过硬的管理体制和员工良好的业务素质密不可分的。武汉德炎已先后建立了完善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取得了美国FDA、英国BRC和欧盟EEC卫生注册(注册号:xxx),这一系列举措使德炎公司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在武汉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完后,我们又相继进入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全自动化的流水线,饮料的生产及包装过程全公开,这样才使我真正了解怎样才算是饮料的流水线。统一的公司的成功除了在于他的配料,还在于它的商业操作。虽然参观时间只是短短的一个钟左右,不过我们了解的东西很多,无论是企业生产方面还是从企业产品的广告方面。全自动化的流水线高效,卫生,节余资源。自动化将会是以后所有生产工具企业面对的关键问题,自动化程度越高,成本就越低,那么在市场的竞争力就越强。产品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线,所以要企业获得在市场的优势,还必须注意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改进。

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畜禽技术研发、种禽生产、鸭苗孵化、饲料生产、基地饲养、屠宰加工和肉禽制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飘飘与统一相比,自动化程度就不太高了,其主打产品鸭,从原材料到成品鸭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从卤制到包装都是手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这也是其产品特点所决定了的。

武汉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系武汉飘飘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集种禽孵化、饲养、屠宰加工、肉品销售及饲料生产于一体的一条龙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条先进的畜禽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包括蒸煮、酱卤、香薰等三大系列工艺的熟食生产线,一套包括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生物化验在内的品质控制系统,在经营中采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实施合同放养。xxxx模式的推广,即保证了企业产业链的良性运作,又辅导农民进入了企业稳定增收的产业链,达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效果,收到了良好和积极的社会效益。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将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亮点。相信xxxx模式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虽然在各个公司呆的时间都不长,但是我们有幸认识了各种现代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对各种食品企业的管理体制及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认识到公司在发展上的一些不足,为我们今后从事工作及学习提供了方向。

近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这些知识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也有幸能将课堂上的知识搬到生产实际中来,与这些公司的亲密接触。它们使我们成熟了不少,相信这段美好的时光能伴随我们走向辉煌!

农业实习心得体会【3】 在**农业服务中心实习期间,负责**茶叶的销售,茶馆经营的市场调查,了解茶叶、茶馆的现状,以便为茶叶的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

首先被介绍到其相关联茶叶公司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市场调研。在该公司参与茶叶的选购、零售、茶馆的日常经营活动。

茶叶批发基本上在高桥大市场的茶叶城,其中有不少专卖店,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虽然茶叶只分为不多的等级,但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异,每一等级内又有几个不同的价。以龙井为例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莲心、雀舌,色泽翠绿略黄;叶底均匀,一旗一枪,交错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赏心悦目。龙井茶炒制工艺精湛,全系手工完成;采摘的茶叶极为细嫩,全部采用嫩芽制成的龙井茶,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炒制儿成者,称为旗枪,喻其叶为旗,芽为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儿成者,刑如雀舌,固称为雀舌。一般每公斤特级龙井茶约2~8万个茶芽。鉴定茶叶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泽。尤其区分不同级别时,其色其香更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叶应是保持茶叶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叶一经炒制变得乌黑,便算是下级品。赏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只是初学,只略知一二。

茶叶城的货源多为可靠,要不不会在那立足那么久,其中店铺林立,应有尽有,除各地茗茶外,还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卖宜兴紫砂壶类销路最佳,紫砂壶档次多,价格差异大,有贵至成千,也有几十元一个的,不过紫砂壶不论好坏,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点,差别在于其制作工艺粗糙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对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壶,较少吸收茶香,前后两次冲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过多。

批发茶叶后,零售价多有差异,这得看零售地域。市区,郊区由于消费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处于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据不同成本适当调整售价。不过其中有一点,对规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装茶的利润空间更大,对顾客而言,顾客可以直接看到茶叶的色泽,形状,还可以闻其香,相比袋装茶而言,袋装茶多数看不到其质量,更不用说闻其香了,这可谓是双赢零售商的利在于可以取得袋装工人创造的部分价值,另一部分则让利于消费者。当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费者更偏好于袋装茶,于是一定的袋装茶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袋装泡茶(如红茶)便于冲泡,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篇5

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电子商务是一种给予互联网的一种经济运用模式,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平台来发展经济,其经济发展形式众多,以B2B、B2C、C2C三种为主。电子商务发展引领潮流,是经济的一次蜕变,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更为频繁,国际贸易额度在逐渐增长。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式,借助电子商务即可实现选择目标产品、协商、下单、付款等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也能促进国际交流,利于国家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刺激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实现贸易开展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可透过电子平台实现贸易伙伴的有效寻找,物色更为适合的合作伙伴是每个企业发展最为关注的话题。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若想寻求优质的伙伴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电子商务解决了这项问题,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即可实现人力、物力的有效投入,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上的控制。国内的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专属网站,将企业的相关产品上传至网络之中,通过电子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宣传与推广,能让全球看到,能够吸引相应的客户前来,利于合作的开展。此外,贸易双方就贸易问题的洽谈、协商等都是通过电子沟通的方式,当然,支付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游有形与无形商品的交易都遵循电子商务的运行标准,实现国际贸易的电子交易。

(二)利于拓宽企业的国际贸易市场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1]。电子商务是一种主流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能让企业将原有的贸易壁垒打破,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能为企业进军国际社会提供诸多的优势,增强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利于国际贸易额度的全面提升。

(三)实现国际贸易主体的多元化

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平台之上的,是在网络环境中设定多个虚拟的企业[2],以充分发挥个体外贸企业无法完成的任务与业务,电子商务环境中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且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外贸水平也在逐渐提升,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开展国际贸易,其不会受到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都能实现贸易的有效运行。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已经呈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若想将电子商务更好的应用到国际经济贸易之中,其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要人才去执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当前我国的重要目标。因此,外贸企业应与高校进行合作,开展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将电子商务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企业与高校签订人才订单,能加强高校的重视程度,利于电商人才的培养。此外,电商人才的应用,应充分结合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形式,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人才岗位的安排,在上岗前应接受严格的评估、测试和培训,专业人员不仅仅要具备电商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与国际贸易知识,利于电商平台的维护与国际贸易的开展,是实现电子商务有效利用、国际贸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安全应用,应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如税收问题、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现象、电子商务欺诈等现象,都应在法律条文中进行明确的列举,应及时总结以往电子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与风险,将其写入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文件之中。同时,由于开展国家贸易,涉及到一定的税收问题,应根据两国的税收制度进行有效的协商,并严格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

通过对现代外贸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外贸工作的开展都是借助相应的外贸网站进行产品信息的有效推广,通过相关的网站平台上传产品的图片、描述、关键词等,能实现对产品更为具体、直接的展现,并未客户提供相应的价格参考区间,一般情况下,国内的外贸网站是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利于为外国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企业应借助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优势,充分发挥其高度的互动性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主张为客户提供主动服务,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以扩大影响力,进而拓宽国际门户,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同时,外贸企业应将网上调研、网上沟通与客户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统筹企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提供条件[4]。

(四)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电子商务经济的开展,尤其是国际贸易额度的不断提升,其对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很高。电子商务过程中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交易与支付问题,若系统安全维护与保护不当,会导致信息化系统出现漏洞,交易的安全性受限,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信息面临被窥探的威胁。针对当前问题,应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强调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国际电子商务经济的运行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与加密处理,保证国际贸易的机密性,维持相对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1世纪话题的引领者,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为了将电子商务更好的融入到国际贸易发展之中,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优化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平台,让中国经济走向国际,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进而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39-41.

[2]刘畅.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5,06:46-47.

[3]秦斯睿.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商,2015,04:82.

[4]候斌.浅谈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460-461

国际经济贸易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篇6

作者简介:冯晓沛(1989-),女,河南许昌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11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94-03

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出现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传授和评价在历史中以不同形态出现,从家传世袭制到师徒传授制,最后演变为行业控制下的监管制。学徒制是古代职业教育最普遍和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形式,原始社会的手工业作坊中已经有了学徒制的雏形,它在奴隶社会兴起,发展和完善于封建社会,学徒制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学徒评价也因自身特色成为国家的精髓文化。只有纵观、深入地总结古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才能发掘其利用价值并为今天所用。

一、中国古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评价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是人们为了满足劳动需要和维持社会生存而传授技艺技能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以狩猎为生转变为以农业种植为生,农业文明使人类生活趋于稳定,手工业领域技艺的传授也日趋专门化。职业教育在这些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但是它还未能与生产活动相分离,技艺的传授是通过口传手授、观察模仿进行的。原始社会并没有专职的教育者,也没有专门的教育组织形式和评价考核制度。

奴隶社会时期是学徒制的初级形态,其职业教育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和官府中的手工业教育两种。家庭教育中学徒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家传世袭制,父子相承和世代相传是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的主要途径。父亲作为技艺的传授者,同时也承担着考核和评价儿子的责任,父亲对儿子的考试是全方位的,道和德是整个教育的首位,以父子关系建构的师生关系要求也是最为严格[1],这是由维护家族成员的根本利益和当时社会形态所决定的。

官府中的手工业教育以西周和春秋时期为例,西周时期的重要手工业由官府控制和管理。百工负责手工业的生产,他们是手工业作坊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匠户,工师则是对手工业者进行训练和成绩考核的师傅。《管子·立政》第四篇中将工师的职责描述为:“论百工,审时事,辩功苦,上完利,便备用…工师之事也”[2]。即工师需要考核各种工匠的手艺,审查确定各个时节工匠们应完成的事宜和工作,辨别器物的精善和滥恶、产品质量的优劣和好坏,提倡产品的精致从而使设备工具便于使用。另外,工师在管理和教育百工过程中,要确定法度,即明确手工业生产的标准与规范,百工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严格遵守准则,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不得私自改变或忽视规则。

从春秋时期开始,手工业中出现物勒工名的管理和考核制度,这对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激发学徒的积极性,培养学徒的责任意识有重要意义。工师通过制定严格的赏罚制度来进行管理和考核。据《礼记·月令》第六记载,工师要“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3]。也就是说工匠需要在生产的器物上刻上自己或工场名字,以防止以次充好和仿冒行为的发生。工师需要对工匠的产品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考核,加以评定进行赏罚,如产品质量不好或者不符合标准就要处罚和治罪。因此工师不仅是生产管理者和教育者,也是对学徒进行考核的评价者。另外,春秋时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管子·权修》中说到:“一树百获者,人也”。他们把对人才的投资作为长期事业,在培养学徒技术的同时,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没有偏废。

在封建社会鼎峰时期的唐朝,官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较为系统和发达的学徒教育和培训制度,少府监和将作监负责和管理手工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和考核。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将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新唐书·百官三》中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槊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帻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技,四季以令丞试之,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4]。这段记载说明了唐代学徒的考核年限因为技艺和工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每季和年终都有考核,分别由令总管和监工进行监督,唐朝也延续之前的物勒工名制度,即学徒在提交作品时要刻上自己名字,以方便进行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宋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样是学徒制的大发展时期。宋代学徒制的一大进步就是在官营手工业中采用了“法式“来培训和评价学徒,并且宋的勒名制度已相当普遍。法式类似于今天的操作手册,就是在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操作、产品生产进行详细完整的规定。北宋官营手工业由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掌管,它们对学徒都有系统、严格的规定和培训以及赏罚制度。《宋史·职官志》五中记载:“庀其工徒,察其程课、作止劳逸及寒暑早晚之节,视将作匠法,物勒工名,以法式察其良窳”[5],这表达了少府监对工徒训练的管理和考察的规定,其中包括管理工徒的日程、课业、作息。工徒在生产的器物上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少府监用法式来考察其质量的粗劣、好坏。“庀其工徒而授以法式;寒暑蚤暮,均其劳逸作止之节”[5],这是将作监对学徒培训的管理规定,“ 凡利器以法式授工徒,其弓矢、干戈、甲胃、剑戟战守之具,因其能而分任之,量用给材,旬会其数以考程课,而输于武库,委遣官诣所隶检察。凡用胶漆、筋革、材物必以时,课百工造作,劳逸必均,岁终阅其良否多寡之数,以诏赏罚”[6]。这是军器监对学徒制详细的规定,它用法式来训练学徒,根据工徒的不同情况决定他们学习不同的兵器制造,十天后对其考核检查,然后将成品放在武库,年终统一评定并进行赏罚。“文思院上下界诸作工料条格,该说不尽,功限例各宽剩,乞委官检照前后料例功限,编为定式”[7]。由此可见,宋代很重视生产的标准化和定型化,“功限”、“料例”的形成构成必须符合规定。它不仅是对学徒进行培训的参考,也是对学徒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标准,看作品是否符合法式的要求。由此可见,宋代形成了更为严格的训练与考察制度。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出现了行会。行会对学徒的控制力开始加强,学徒的入徒、培养、生活和出班考核等,都由行会的习俗和行规来加以约束和规范。以晋商的学徒制为例,学徒经过保举入门、接受家庭背景、文字、智力的考察、请进培养等程序后,学徒期满三年便会进入复杂的出班考核环节。学徒评估包括商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核以及道德品质的考验。商业技能包括写字、珠算、写信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在平时的学习中都会频繁的考察,优胜劣汰。对学徒专业技能的评价因行业不同而异。最后,商会非常重视学徒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考核,它要求经理和学徒都要修身正己和注重自身人格的休养。对于学徒道德品质的考察, 掌柜通常是故意把钱丢在某个地方,然后悄悄观察学徒的行为,看其是否具有自觉意识和诚信的良好美德。经过种种能力与道德考验之后, 才能最终确认学徒者是否过关, 也才能使学徒上升到高一级层次,从而真正结束学徒生涯。否则, 学徒就永远是个小伙计角色, 甚至被辞退出号[8]。

二、中国古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评价的特点

(一)评价主体方面:父亲师傅,工师职官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学徒培训途径包括家传、师授以及官府工匠培训,在家传制中,评价者有父亲、其他家庭成员和顾客,师传制的评价者有师傅和同门师兄以及顾客,官府工匠培训的评价者有工师和职官,其中父亲、师傅、工师和职官成为评价的主体。父子相传的职业教育,子承父业、世代为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父亲承担着传授和评价儿子技术的职责。培训学徒的师傅、工师和职官掌握着手工业的核心技术,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和拔尖人物,作为评价学徒的主体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同时,学徒制中的师傅为了更好的扮演教育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他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提升技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内容方面:满师作品,综合评价

在古代手工业中,职业教育学徒期满需要通过满师考试,评价的内容为学徒出师后制作的具体产品。师傅对学徒作品的评价不仅包括其质量和制作标准,也包含对学徒作品其他方面的综合评价。例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就提出了评判作品设计好坏的四项基本原则:“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即考察作品是否顺应时代、适应地气,材料优良,设计精美,构思巧妙。因此,在对学徒作品评价中,评价内容丰富,既有作品本身的技艺水平高低,又有学徒手法的高超程度。

古代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对学徒专业和实践技能的考核,也重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评估。徒弟学技艺和学做人是融合在一起的,徒弟要同时学习师傅精湛的技艺和符合时代标准的为人处世之道,满师时师傅会结合两个指标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明清时期的学徒评价便是如此。

(三)评价功能方面:监督指导,奖优罚劣

古代职业教育学徒评价是为了检验学徒拜师期间学习工艺和技术的优劣程度,并实施奖优罚劣。学徒评价包括日常考核和满师后的评价,日常考核是徒弟学艺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对于检查徒弟产品制作水平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对于满师后的终结性评价,如果学徒达到师傅和行规要求的标准,徒弟会被授予手艺人的资格,甚至自身经过磨练发展成为师傅,实现身份的巨大转变。此外,每年师傅也会根据考察结果决定下一年的学习内容和安排。

(四)评价方式方面:实践评价,因人而异

古代学徒学业评价并非文字性的纸笔测验,而是以法度为标准、通过实践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徒弟考核形式是最终的典型产品,评判标准是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技艺水平高低以及工艺复杂程度、制作的难度和耗时费工程度。这是由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学徒制的性质特点决定的。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并无技术理论,也没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内容体系,所以以技能操作的考核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是适应当时社会状况的。另外学徒的学习是和生产同步的,学习是一个观察-模仿-操作的过程。徒弟需要在师傅演示过程中,仔细观察然后将技术内化,最终于每季小考,年终大考,这也决定了学徒制最终的评价方式是实践性的技能考核。

另外,古代的职业教育及其评价方式也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师傅或行会根据徒弟不同条件和优势,安排他们进行不同器具的制作并最后进行考核,评价方法具有针对性。

三、对完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启示

“理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最高明渠道之一,就是从人类发展的文化历史长河来对教育进行展望”[9]。现代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需要考虑到历史维度,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学徒制虽已不复存在,但学徒评价制度的诸多方面仍值得现代职业教育评价去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评价主体的质量

在我国现代的职业教育评价中,学生评价主体单一的模式仍没有得到改变,当前的学生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而缺乏自我评价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评价。我们需要探索“现代学徒制”,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并达成协议,选聘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对学生学业以及学校教育进行指导、监督以及评估,鼓励校企双方、教师、师傅都积极的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评价工作当中去。因此,职业教育评价要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用人单位等多种评价主体的统一。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双师型”教师,就是我国古代学徒制的所采取的形式。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的能力,因此他们不仅要拓宽和加深理论性知识学习,同时要加强动手实践能力,要鼓励教师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评价者。

(二)评价内容丰富和全面,注重综合职业能力

教育评价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诸多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10]。因此在职业教育评价中,要注重评价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全面。职业教育对学生最基本的考核是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评价,职业教育作为技能性教育,更要注重和加强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学生专业成绩要和能力评估相结合,既要有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的理论学习评价,也要有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估。

另外,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德能兼备的社会实用性人才,现代教育的智育与德育必须并举,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行、责任心、人际关系等基本方面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拓宽职业教育评价指标。

(三)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完善和老师、学校、社会的激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不能简单地把评价作为甄别和选拔的工具。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劣势,弥补不足,激发积极主动性,从而调整学校行为,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另外,通过职业教育评价,也可以实现诊断功能,让教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其内容和方法。

(四)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职业教育评价应该注重通过实践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采用实践操作、作品分析等,在实践中可以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他们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只采用传统纸笔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考察的只是对知识简单的掌握,无法从学生成绩中真正衡量其水平高低,也不能真实反映出他们的真实能力。因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将无法得到客观的考评,学生的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无法得到发挥,这样片面的、局限的考核是不公正更是不科学的。

“因其能而分任之,量用给材,旬会其数以考程课”,充分说明了师傅因人而异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充分尊重个人差异。根据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学生的优势也表现在不同领域。因此,学校的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摆脱传统的、普教式的评价模式,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和评价,树立客观科学的评价观念。

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学徒制,虽然不能适应现在的职业教育,但它在评价制度方面仍有许多借鉴之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其优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永琴.技术实践知识的性质与学徒学业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24.

[2]《管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5.

[3]《礼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81.

[4]转引自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4.

[5]《宋史》[M](卷165,志第一百一十八卷.职官五).上海:中华书局,1977.3917,3918.39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