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行业前景

茶文化行业前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文化行业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文化行业前景

篇1

1茶文化相关概念阐述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彰显,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2以茶文化类主题游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

篇2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012?05

“文化产业”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除以内容生产、版权贸易为特征的公认产业形态外,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边缘性和部分版权属性的文化产业类型。公认的文化产业可以纳入国家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监测、调控,如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涉80种文化产业。而边缘性的带有文化特征的产业,如茶文化产业、艺术陶瓷产业、古典家具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模式,虽未列入国家产业统计的政策体系,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它具有相应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应该纳入“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宏观范畴加以考量。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有的学者在讨论时把带有文化性质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之后的其他产业形态径直称为“文化产业”,以应对保守者将其斥于“文化产业研究”范畴之外的做法。本文以为,不妨将目前国家管理部门统计范畴内的文化产业称为“核心文化产业”(Core-culture Industry),而将带有文化性质的产业类型称为“准文化产业”(Quasi-culture Industry),在承认其非“核心文化产业”本质的前提下,重视其所具有的文化产业属性,以文化产业经济原理对其进行学术分析和产业指导。笔者曾讨论过“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如何实现产业价值[1];本文仍尝试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分析“准文化产业”如何在集群效应上实现新型文化业态。

一、何谓“准文化产业”

“准文化产业”是一个暂拟的概念,表示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茶、酒、中医、瓷器、丝绸、宣纸等在历史上被“文化化”的产业;也包括时装、酒吧、餐饮、建筑等带有创意属性的产业。界定“准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尺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文化特质能够且确实被购买者消费。与不同国家政府认定的文化产业范围差异极大一样,“准文化产业”也常带有强烈地方性特色,例如本文拟讨论的“茶文化产业”,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性往往只有中国人才能领会并为之买单;而带有庄园文化气息的葡萄酒,其文化价值多是明了个中缘由的法国人愿意为它付钱。因此,“准文化产业”不包括以下两种产品或服务:① 不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如“立顿茶”“三得利茶”等只能是“茶产业”,而非“茶文化产业”;② 其所具有

的文化属性难以被市场所消费,如街头文化(地书、原始涂鸦、街头演讲等)由于符号价值不强、转瞬即逝等特征而使消费者对其“文化属性”无从下手。

需做说明的是,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不仅是“准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核心文化产业”的本质表现。二者区别在于核心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多是内容创意的表现,即所谓“版权”(Copyright)或“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与核心文化产业类似,准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除创意加工之外,也可由历史累积而形成。以创意为特色的“准文化产业”多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可以被普遍性消费,如美国“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珠宝和钱币、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和玻璃、墙纸和地毯、玩具和游戏、建筑、室内设计”等都是作为“部分版权产业”而纳入文化产业,以计算其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的[2];而在中国这样拥有漫长文化史的国家,由历史积累而产生的“准文化产业”也极为常见,如商务部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上千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不少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广义上的生活文化。

“准文化产业”包括产业化(可供消费)的“文化”和作为“文化”载体的产业(多为制造业)两个维度,是文化产业和特定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前者决定了它符合文化产业的某些特殊规律,后者又使其具有普通产业经济学特征;特定制造业是准文化产业的原点(源),准文化产业是依附其而产生的产业延伸(流)。没有特定的制造业作为起点,准文化产业将无从存在。因此,对“准文化产业”的考察,必须着眼于两种产业形态。以集聚理论为例,自亚当·斯密市场分工论作为滥觞始,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说,经典产业集聚理论均是以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普通产业经济分析。但就中国而言,“我国的集群大多从仿制、仿冒起家”,“专业化分工不彻底”造成了“产业集群集聚度偏低”[3]。这与一般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趋集中性,甚至对人才、文化资源等具路径依赖等观点是相左的。那么,兼具普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准文化产业”,其产业集聚的效应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形态加以分析。

二、茶文化产业的形态与集聚效应

准文化产业多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这在学理上的逻辑是“文化”一词本身即有“生活”的人类学意义[4]。除部分产地依赖型产业外(如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地理标志产业),准文化产业布局往往依市而立,分散在各地,靠近消费市场以降低物流成本——上世纪末中国几乎每个县城都有小型酒厂、家具厂、服装厂、建筑公司与设计院等,更遑论遍及大街小巷的茶庄、饰品店、时装店。而随着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纵深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分工协作加强,准文化产业出现了集聚化的转型——杭州女装、绍兴纺织、白沟箱包等均由是而产生。

以茶产业为例。传统茶产业的经营格局中,“(农户+)基地+公司(+经销商)+市场”最为常见,它直接把产品送至社区,是典型的生产?销售贸易;所谓“集聚”也不过茶叶生产商在产茶区的自然空间中无规划的“扎堆”。这种经营模式的产业链过短,产销之间缺乏文化因素的融合,更无增值衍生品。而在“文化”附加值注入之后,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与茶馆服务,茶文化产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全部形态:第一产业的茶园种植与茶文化生态旅游(采摘、科普、休闲),第二产业的茶叶、茶具生产与工业旅游、包装设计,第三产业的茶道(艺)演艺、茶行业会展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等。茶文化产业延伸了茶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产品利润的多次增殖,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5]。

近年来,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茶文化旅游看,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业已形成:十年前,福建省就推出了7条茶文化旅游专线,江西景德镇茶文化节、四川乐山采茶文化游等都成为经典品牌。从茶会展看,不但茶叶产区的产品会展在直接推动茶叶贸易,大量茶文化博览会、交流会、茶王赛也纷纷登台,如福建宁德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旅游、民俗与商贸、展览结合起来;四川青城山三月三采茶节将道教、茶马古道旅游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从茶文化产业的衍生品看,安溪拍电视片《凤山茶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等更是以“茶”为内容的核心文化产业。但其不足也很明显,如茶文化旅游差异化不强,多是采摘、品茶和茶艺表演;对茶文化产业衍生品重视不够,2009年浙江吉安“白茶娶妃”的创意就因缺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衍生而成为过眼云烟[6]。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其产业集聚不足、类型单一有密切关系。

文化产业确实具有集聚的天然优势。随着文化产业属性的逐渐增强,茶产业过渡到了茶文化产业而成为“准文化产业”,其作为第二产业而呈现集聚效应,也开始升级为“准文化产业集聚”;就集聚的物理空间看,茶产业集聚与茶文化产业集聚基本是同构 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往往是茶叶销售的集散中心。就传统茶产业来看,中国虽是茶叶大国,但在出口项目中,名优特新产品少,综合开发利用少,自有出口品牌少;而在茶文化产业的新兴形态下,集聚效应使得市场出现了几番高涨,文化附加值一跃而起,实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近年来,从普洱茶创造营销传奇到红茶金骏眉、白茶走俏市场,茶(文化)产业在“扎堆”中赢得市场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显示了缺乏规划的“准文化产业”集聚会带来怎样的品牌透支、恶意炒作和市场信誉度下降。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重叠的场域中,准文化产业一旦失去“文化”作为集聚的根本因素,便有可能陷入市场衰退之中。

三、茶文化产业的集聚类型分析

准文化产业集聚需要政府规划和学界指导,“按计划、分步骤”有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但我国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集聚类型贫乏。以茶文化产业为例,从形成原因作为标准来看,它的集聚不是政策主导型,而是区域诱导型产业集群;从集群内企业关联方式划分,茶文化产业集聚不是垂直关联型,而是水平关联型[7]。但这两种分类方式与当前我国核心文化产业集聚由政府主导,以构建垂直产业链为目标的整体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它更倾向于普通制造业的集聚规律,而相对忽视了“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与产业价值。

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将茶文化产业集群对其所在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标准,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可以产地和市场的特定地理区位划分为两类:茶文化产地集群、茶文化市场集群。与一般集聚理论认为,现代工业以来“产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同,茶文化产业的“产地”因素正在上升;这同样迥异于以数字传播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对“产地”的漠视。这是因为,名优茶叶的原产地往往风景秀美,与之相关的旅游、民俗和历史积淀等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较丰厚。茶文化一方面可通过茶产品及其文化衍生品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受众“到达式体验消费”,因此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与此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茶文化市场集聚也正在形成。各大城市的茶城、茶叶一条街中,集合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道培训等形式的产业集群大有泛滥趋势。前者可以福建武夷山茶文化产业集聚为代表,这个人口仅22万的县域城市中聚集着大大小小1 20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近年更有如武夷山夷源天成茶文化体验山庄等商务休闲会所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后者如“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昆明雄达茶城,就曾投资上千万元开展文化活动: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慈善拍卖、茶文化旅游夜市等,从而获得了“中国茶文化城第一品牌”的称号。

茶文化产地集群和市场集群分别主要借重原生性文化资源(自然山水、民俗旅游等)和创生性文化资源(多种茶事文化活动);前者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而后者的文化属性还来源于“创意”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移用与创新。而后者由于切近终端市场而更引人注目。如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有1 200多家茶叶店,广州大笨象国际茶城有近6 000家茶叶商户,这些茶叶市场占据了全国茶市的大半壁江山。2008年《中国青年报》市场调查显示,北京茶叶市场30亿元总额,其中马连道营业额就达25亿元。尽管茶文化市场集群有助于知识溢出,不但可以为企业间相互学习、促进创新提供机会,也有利于人才流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但这一产业集聚往往容易过分倚重或满足于物质产品(茶叶)的销售,而忽视了对其“文化”产业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在产地、市场两种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位于茶叶原产地而以茶叶销售为主、以茶文化消费(如民俗旅游等体验经济和文化产品开发)为辅的产业集群形态,如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等。但这并不影响上述分析,茶叶产地的销售集群可以其借重的文化资源作为类型划分依据,如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应属产地集群,而浙南茶市则属于市场集群。此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晚近以来出现的以“创意”为核心的茶文化产业集群类型,以杭州“中国茶谣·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典型,它以高校(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为依托,为产、学、研的贯通提供平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茶文化产业集聚的困境与出路

无论产地集聚还是市场集聚,准文化产业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其范围经济却未得到较好发挥。以规模取胜的茶文化产业市场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大城市均有大型茶叶市场,如郑州有南茶城、北茶城、中原茶城、万客来茶叶市场等7家;南京有正大茶叶城、下关茶叶批发市场、秦淮茶都等6家;二线城市青岛也有李村、沧口和南山3家茶市。这些茶文化产业集群大多结构、功能单一,缺乏有效管理和长远规划,产业的文化属性也始终围绕茶叶“营销”打转,不仅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有限,也未能为茶产品增加充分的附加值。概而言之,准文化产业的市场集聚往往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从市场结构看,更倾向于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度极低。而在产地集聚中,茶文化产业往往囹圄在依托资源禀赋的低端“茶事旅游”上,片面强调产业公共品牌,而对创意、科技、传媒和体验经济等现代文化产业要素的借力不足。茶文化产业集聚的低位徘徊,造成了茶叶销售始终占据产业主导。畸重的产业形态使“茶文化发展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茶叶,这是评价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标准”成为了某些茶企业和专家的共识[8]。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集聚,必须在以上困境的突破中找寻途径,才能真正发挥其部分文化产业的行业属性,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换言之,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应真正成为茶产业的内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独立的产业集聚优势,而非仅为促进茶叶销售服务。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就成为“准文化产业”集聚优势发挥的重要依据。

(1) 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茶文化产业集聚,尤其产地集聚十分依赖区域和特色茶品种。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带中,选取具有文化特色的产茶区,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进行茶文化产业集聚尝试,乃是可行之道。如福建“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就试图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注入“茶”元素,使“茶文化”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借助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产权条款,围绕特色茶品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公共品牌,也是茶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之一。“地理标志”增强了茶产品的文化感和知名度,能 够有效促进茶产业的集聚。2009年“武夷山大红袍”种植面积从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前的4万亩增至12万亩,产值从注册前9 600万元猛增至12.4亿元;“松溪绿茶”产值也从注册前1.1亿元提高到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准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文化”与“实用”之间的平衡,在坚守“文化”立场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例如江西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集聚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产品的关系,错失了发展日用陶瓷的时机,造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弱化[9]。

(2) 从产业集群管理看,茶文化产业集聚多半未实现园区化建设,而基本处于自发阶段,因此产业政策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业已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中推行园区化管理,特别是借助已有规模效益的现代茶叶产业园区,不但可以使茶文化产业链得到整合和延伸,还可以产生集群孵化器平台、创新方法效应、社会资本粘滞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茶叶生产企业与茶文化产业的双向投资意向,从而将生产制造与文化服务联系起来,实现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所指出的“以资本为纽带”的“跨行业”经营。单就产业链而言,产业园区可以集中茶道具(如紫砂、陶瓷等茶具和竹木、根雕等茶席用具)、茶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策划、茶文化旅游观光、茶道演艺、茶行业会展、电子商务、媒体运营与宣传、茶品与茶诗画收藏和拍卖、茶会所、茶餐茶点,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的生产商;还可以整合周围高校的科研优势作为产业创新源头,为茶文化创意人才提供集体学习以抵制“柠檬市场”效应。这些茶文化产业的园区化集聚在信息、技术、物流、融资、人力与行业规范等方面是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的。鼓励“准文化产业”实现园区化管理的题中之意还包括鼓励行业中介机构与自律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的民间部门实现路径替代。以广东中山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集聚为例,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商会和创新研究中心在梳理集体品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缓解物流与资金等企业难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3) 从对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核心的开发、利用形式上看,我国茶文化产业集群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福建安溪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发展茶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茶叶庄园”展开体验营销,不但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管理茶叶庄园,对入市交易的茶农进行实名登记、刷卡交易;还发展观光农业,深入挖掘“庄园特色”,通过独立的茶文化产业来促进品牌成熟,实现茶文化产业和茶叶产品销售的共赢;台湾大学设在南投的凤凰茶园将万亩茶园、制茶厂与茶花园区、蕨类标本园区、茶花展览、茶花产销培训等体验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也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典范。另外,独立于茶产业的茶文化产业,如包装设计、媒体运营、衍生品开发等,也有待产业集群的吸纳与重视,这些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实现空间上的收益递增,产业信息和公共物品的共享,以及相关产品的整体性规划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波特著名的“产业簇群”及其竞争理论所给予文化产业或准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启发[11]。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是特定制造业(如茶、酒、时装等)向第三产业过渡的业态表征;其核心在于“文化创意”,它相关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天然黏合剂、催化剂。只有依托富有衍生力的文化创意,特定制造业集群中产品同质化、低壁垒、低集中度等劣势才有可能被打破,“准文化产业集群”才可能实现集聚优势。“准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园区集群化的公共平台加以整合,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改善其发展环境,优化其发展途径。我国茶文化产业一向粗放经营,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开发过浅,诸如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茶王”评选泛滥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批评和业界的重视。而只有真正实现集群化、园区化,借助集群优势,才能保证茶文化产业向深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其文化属性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切入点,保持特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趋于双赢,使产业文化特质的市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所有“准文化产业”均可以此为鉴。

参考文献:

林玮. “茶文化”产业价值实现形式的演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 66?69.

2005—2006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 上海: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67.

张明龙.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32?133.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 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24.

王帅. 我国林产工业的区位分布及产业集聚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2(4): 75?79.

谢付亮, 朱亮. 茶翅高飞: 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171?180, 244?251.

蒋三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67?70.

杨江帆, 李闽榕. 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2.

篇3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58-02

中国茶文化包含面很广,博大精深,包含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与健康成为这个世纪的生活主题。科学家推测,茶将以其独有的无可替代的健康理念取代咖啡、可可,成为21世纪最值得推荐的饮料。因此,茶逐渐成为这个世纪最受欢迎的集养生美容健康为一体的饮料,在未来,不应该只停留在茶的表面上,而是要把他融入到生活中去,品茶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如何完善茶文化专业建设、培养茶艺创新人才是市场极其需要的,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茶艺表演,创新人才评价的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

1 校企合作下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茶艺师的发展前景

茶艺师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职业,它既优雅又充满了文学色彩,茶艺表演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追捧,容易理解,茶与茶修、禅修、禅茶文化,融为一体,茶是现代生活一个合适的载体。茶艺表演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茶文化与茶艺是该院的一门课程,茶艺表演,它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有人说茶的艺术是最亲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无论过去或现在,茶艺像一把钥匙,打开窗棂,在人们的心中开花结果,优雅的芬芳。茶艺师现在就业前景很好,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要培养能走出校门,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独特茶艺创新理念,能传承中国茶文化,并发扬光大的茶艺创新人才,任重道远。

1.2 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茶艺培训的技能实践,学校很难真实模拟,茶馆、会所、茶园有很多相应的设施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顶岗实习,走进茶园,了解茶树生长环境,茶叶的保存环境,学生到茶企业去体验生活,学会泡茶,在相应的位置上体会茶农的辛苦,教师在传授茶的知识的同时,更要做好服务和管理,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相关茶的专业知识,在做茶中学习,在学习中逐渐明白做茶就如同做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茶艺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考虑季节性,茶叶行业的特点,结合长度,灵活实现教学管理,每学期教学时间的安排。如夏季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短期茶企业参观、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茶叶企业工作的流程,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素质,每年3~4月,采茶季节安排学生到茶园现场工作,超过1个月,通常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学生作为一个专业的人完全进入特定的工作环境,在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所以,实践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使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具体的实践环节,达到了培养茶艺创新人才的目的。

1.3 构建茶艺创新人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茶文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专业教师来教学,并且应该定期请由茶研究所专家和企业的专家来讲课,根据学生就业的专业能力,结合茶企业的专业标准,通过专家详细讲解,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实践能力的拓展学习,开阔学生的专业领域和知识面,在校企三方合作的平台上培养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茶艺和茶文化课程中加强实践课时,走出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构建茶艺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2.1 目前茶艺教学存在问题

高职现有茶艺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评价内容单一,缺乏考核评价过程,需要多元化、开放的评价模式,需要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的茶艺人才,校企合作下的茶艺职业和终身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式相结合,“1+3”茶艺多元化评价模型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会作为一个课题跟踪研究。 “1”指的是在一个新的茶艺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大平台为核心,“3”指的是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下的三个评价模式,茶艺培训实践评价平台,茶艺技能竞赛评价平台,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教师结合三个评价的子项目,给出W生最后的考核成绩,这个项目也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构建茶艺创新评价体系的基础。

2.2 茶艺创新评价模式的核心

茶艺“1+3”模式的多元化评价主要用于休闲服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方向的需要,在学校期间理论与实践相互依托,搭建校企合作三方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化茶艺的创新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重视茶艺技巧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茶艺创新人才。“1+3”多元化的评价平台,即1个校企合作评价平台,三个个性化平台(茶艺实践项目评价平台,茶艺技能竞赛评价平台,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

第一,校企合作评价平台是一个全面的基础平台,所有评价项目设计应该基于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平台下,三个个性化平台有自己的评价考核方法,要有自己的评价个性化特征。第二,三个个性化平台关注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提高的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茶艺实践项目评价平台,强调学生核心技能,专注于茶艺综合技能考核项目。茶艺技能竞赛平台主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茶文化,茶艺创新艺术、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主要是依靠市场、企业、客户维护、关注茶企业、茶加工、茶产业等。第三,通过这个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构建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因素。茶艺技巧创新评价平台不仅是评价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是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要看模块项目的评价结果,更要关注项目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包括情绪状态、关注和参与状态、接触状态、心境、产生六个方面。不仅在小群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评估,还要根据团队合作程度,每个学生的参与和贡献的进行科学评价打分。

2.3 解决的主要问题

构建“1+3”评价平台为核心,构建特色茶艺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模块化评价指标、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休闲、酒店专业茶艺全面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三方平台。三方主体的联动,扩大新的就业创业的渠道。“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三方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锻炼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形成一个专业的茶艺实践园地,在这个实践园里,学生是主动者,在这里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才能,最大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展专业技能比赛,进行的茶文化艺术展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形式,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训练实践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几年的实践证明,该院“茶文化和茶艺”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校企合作促进该院茶文化的专业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校企合作在该院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茶艺创新人才实践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企业需求的茶艺创造性人才,尽快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茶叶行业在教学环境中,基本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茶艺创新人才能力的评价考核,首先要有配套的实践基地,因此,加强校园的建设场景训练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师资专家的配套,都是培养茶艺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基石。

3.1 建立校内茶艺创新实训室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一般分为六大茶类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和外部领域工作等这几个实用的类型,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学校有必要通过模拟茶馆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开设茗约茶馆,让学生可以在校园体验创业的艰难,提供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建立了茶的艺术创新能力培训基地、日本茶道培训基地、仿宋斗茶基地,红茶培训基地,绿茶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提供学生专业的技能培训,建立的培训室,完全根据茶馆标准,使培训室不仅可以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更是给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提高很快,多次在各种茶艺大赛中获奖,得到社会上的肯定。

3.2 茶艺创新人才校外实践基地

茶文化企业实践是茶艺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实践、茶叶研究所实践、茶文化农庄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茶叶营销管理概念,直观了解茶产业和茶企业管理模式,掌握服务和管理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选择一些著名的茶馆和休闲俱乐部深入合作,作为自己的实践基地。聘请茶加工方面的专家,按照社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内容领域工作和检验标准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设定的计划,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实践的操作和学习,并要求学生回学校定期反馈;实习后,茶艺教师要对学生在企业实践进行考核评价,启动三方评价体系,进行专业的评价学生实践的效果。要保证学生在实习基地有序完成实践任务。

4 Y语

与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创新型茶艺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加大了,而且更注重人才的内涵,高素质,全方位的茶艺创新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必须采取企业、院校和校内实践基地三方结合的专业道路,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变评价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面对面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茶艺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提高创业的能力,更好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最大化体现自我价值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25-26.

[2] 王玲.中国茶文华[M].北京:中国书店,1992.

篇4

1概述

自2009年底,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这不仅表现在实际出入境人口数目上的变化,也表现在整体旅游收入及旅游开发类别的更替上。随着异国游客的增加,作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通用语种英语的地位日益增加。英语在当前人们生活中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从全球人口分布密度来看,大约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用英语说话,且全球绝大多数的传播媒介和信息传递以英文方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超过70%的用户利用英文邮件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从政治外交来看,英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用语,在全球性的工作会议上通常采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各行各业的繁荣,文化旅游业也与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一,语言沟通是跨国旅游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问题。对旅游开发项目管理方而言,对游客需求的正确把握决定了景区的满意程度,语言沟通是知晓游客需求最直接的方式,一旦出现语言文字不通的状态,游客和景区之间的矛盾将容易激化。其二,语言技巧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英语语言的正确把握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2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的运用现状

站在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看,茶文化旅游作为众多中国特色旅游的一个微观组成部分,其语言运用关乎到旅游内涵的挖掘和开发。在当前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英语运用现状究竟如何?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文化差异阻碍了文化交流

在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儒家思想,是道德礼仪,而西方追求的是平等自由,是开放民主。茶文化又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一类文化体验,其从简单的品种介绍、茶具介绍,直至内涵、泡法等都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含蓄的文化根基,透露出独特的不可言说的意境美,这与简单的英语翻译存在差异。譬如安吉白茶是江南绿茶的一种,如果简单地将其翻译为“whitetea”,外国人更容易将其理解为白色的茶,而众所周知,白茶并不意味着这种茶是白色的,而是相对于传统绿茶而言,其叶脉和周边泛着些许银白色的纹理。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能通过“whitetea”这样英语翻译能表达清楚的。由于文化存在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不胜枚举,这一问题不仅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也不利于双方的旅游往来。

2.2导游英语水准有待提升

导游是旅游场所不可缺少的人员,且讲说员解说内容的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审美享受。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导游的英语水平显然不达标。其一,虽然当前高校开设了导游等相关专业,但因为其仍为新兴行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实际学习并且从事导游行业的人极少。当前导游队伍的组成多以大中专学历人员为主,这些导游的英语水平仅停留在最基本的教学课本上,日常生活用语及茶艺用语非常缺乏。其二,地方差异也对导游质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沿海发达城市的导游英语水平尚可,但内陆及偏远山区则相对较低。但茶叶遍布中国广大山河,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品种,且各有特色。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茶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其发展前景可观,因此对各地区高层次导游的需求更甚。

2.3景区双语模式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全国各地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为成熟的有影视文化基地,如横店影视城。在横店影视城,大至广告喷绘,小到宣传海报、门票等都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模式。但是茶文化相对而言是属于隐性文化,其宣传难免会滞后于其他产业。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基本以中文为主,最大范围的也仅仅限于对茶文化基地名称的英文翻译,且由于茶艺英语的特殊性,其翻译往往只是表面上的词语传达,禁不起深层次的文化推敲。其他基础设施,包括整体文化宣传有关内容在景区展示多为单一中文模式,双语设计有待提升。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固有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因子,也与世界茶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环境下提升景区双语模式迫在眉睫。

3提升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实用性的措施

旅游业归根到底是对游客的竞争,为适应当前全球化趋势,抓住跨国游的用户心理,提升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语言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可根据其存在的不足,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一的调整,从而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

3.1交流合作促进共赢

常言道,合作才是硬道理。根据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往困惑,必须进一步加深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往来。其一,增强文化的趣味性。外国游客来中国游玩,不仅是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更是为了体验到异国的风土人情。游客进入茶文化旅游基地,不仅要感受到眼前所接触的景观,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漫漫几千年中国茶的变迁,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趣味性,在与西方茶文化的对比中彰显特色。此外,项目开发方也可进行实际动手实验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在此环节中,需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英语技能。其二,促进相互间的文化学习。在茶文化领域,中西方有着共同点也有着差异。共同点的挖掘可以促进外国游客对于该项目的认同感,差异可以充分借助人类猎奇心理形成新的开发创新点。具体来看,对文化内容的学习是基于语言的基础上对其建筑、教育、民族品格等多方面的考量,不同的文化对茶的喜好与饮用是不同的,例如在英国,人们普遍喜欢喝茶,因此“acupoftea”表面上是一杯茶,也可表示令人喜欢的东西。在具体操作工程中,要学会这些文化差异中与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在游览介绍过程中增强趣味性。

3.2提升导游英语水准

导游是旅游开发项目中的联络员,联系着游客和景区之间的大大小小各类事宜,在茶文化开发项目不可或缺。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开发中导游的英语水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一,在教育行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导游工作。随着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对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但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鲜有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导游工作或投身于旅游开发项目中。通常情况下,高学历人才的外语水准比较高,将这类人才纳入茶文化开发中将有利缓解当前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精通英文员工空白化的尴尬状态。其二,对已从事导游人员进行语言培训。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语言学习是长期的过程。对于基础比较差,甚至可以说英语基础为零的当地讲说员来说,持续长久的英语培训可以有效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升,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英语口语的训练。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导游业前培训,着重于英语语言的使用上,另一方面安排外籍友人或导游展开学习活动,在固定的语言背景下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景区。其三,提升导游门槛,并鼓励旅游院校的创办与招生。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学历普通不高,一方面是社会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当前相关的高等院校仍比较少。当提升导游门槛后,导游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对有所变化,导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包括英语能力也会提升。此外,加强与国外旅行社的合作,通过共同组团相互学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提升本土员工的英语水平。

3.3打造景区多元化模式

针对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多为单一中文语言环境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拓展多种语言的覆盖面,具体可从以下途径来打造景区多元化模式。其一,更新茶文化基地的基础设施,将单一中文模式改造成中英文或多种语言模式。譬如,从建筑、宣传等多角度进入改革创新。在名称、宣传手册、海报、名片、宣传片等多种微观产品上进行中英文双重设计,并逐步推展。其二,根据文化的特殊性,进行文化交流的活动设计。在文化展示中,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英文说法的区别,进行对比设计,如通过播放中西茶文化变迁视频,来阐述茶文化的世界性,也可开展沙龙或游戏活动,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打造园区的多语言环境。此外,景区在打造多元化模式时需要在展示时多采用口语化英语模式,而非书面或正规会晤模式,以增强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亲民性。

篇5

一、广东潮州茶文化旅游优势

茶文化旅游作为传统的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综合的开发,带动乡村交通的运输、商业及文化娱乐行业发展,改变了乡村第三产业弱势的局面,开拓农业发展内涵、外拓,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茶文化旅游有着农村经济、旅游经济双重特点,可促进为旅游业服务有机农业、高科技农业、绿色产品的发展。为茶叶的销售带来更多的机会。

广东潮州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是广东乌龙茶最主要产区。其茶文化的底蕴深厚,其具有特点的功夫茶和茶艺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比较大的开发潜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拓展经营规划,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并提升农民收入。茶文化旅游主要是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经营的规模,将农村多出的劳动力安排工作,并且还可拓展出其他更多的服务性工作。

第一,地域环境优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广东潮州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靠山靠海,自然风景有山海之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且雨量译注,是绿色产品理想生产基地,近些年茶产业发展快速,有着大批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如宏伟等等。

第二,当前的茶文化基础深厚。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词句中都可以体会到茶文化的影子,可见茶文化的基础极为温厚。如在清朝的野史大观中有称,中国所讲究的是烹茶的艺术,广东以潮州功夫茶为之最。可见其内涵丰富,影响着海内海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之一。在潮州,功夫茶没有雅俗之分,极为普通,都是以茶会友,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各自的家中,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喜g聚在一起,慢慢品茶,这就是功夫茶的魅力,即是百姓寻常事,也是上流社会的宠儿。在潮州人的生活中,处处与茶有关,生活的各方面都融入了茶的气息,其深厚的茶文化基础,也为这里开展茶文化旅游打下了极为良好的文化基础。

第三,目标市场独特。由潮州功夫茶本身文化底蕴而言,其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极具有大众民俗文化的,一般其目标市场可划分如下几个:当地和附近的居民、全国客源、海外及归国华侨。

二、梅县雁南飞茶田茶文化旅游优势

梅县雁南飞茶田位于广东梅州市的梅县雁洋镇,坐落阴那山脚。四周都是山,终年都有云雾围绕,生态保护良好。同时,茶文化旅游可以保护并传承农村文化,促进城乡的交流,增加农村社会发展并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村文化,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农村所特有的茶文化会因为旅游的发展得到良好的延续,并且也有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第一,与生态旅游的融合。茶田以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把三高农业及旅游度假结合在一起,以生态带来旅游的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在青山绿水间融茶叶生产、加工、科研于一体的山区,并且还开展多种农业形式,结合果树发展,具有丰厚的山区资源优势以及特殊的客家文化地理特征。

第二,因地制宜。立足于现有自然的基础,重视保护原有地形与地貌,也重视原生态的自然植被,体现出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满山的趣味。

第三,乡土文化的浓缩。梅州为世界客家近代的集散中心,有着极为浓厚的客家风情,如围龙酒店、围龙食府、客家居民以及客家美食、山歌等极突出了深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第四,特色农业之路。茶田度假村成功在于坚持以茶作为重点、核心,走特色农业的道路。重视标准化管理实话,强化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品牌意识,真正可起到示范性的作用。重视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突出乡土文化的特色。

三、两者的优势对比

广东潮州、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茶文化旅游两者各具有优势。本文认为,是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地位环境的不同,广东潮州有山有海,而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则是以山为主。同时,两者都是茶文化的深厚之地,一个是客家文化,一个是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这里旅游,是重要的就是感受不同的文化所赋予茶的不同意义。

篇6

四川苦丁茶是我国民间一类植物代用茶或饮品的统称,常被民间称为“青山绿水”、“绿色黄金”,也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增智茶”和“健康茶”,但四川苦丁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属木犀科、冬青科和小檗科等类的植物,是我国古代传统饮品和药用植物,人们对其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1 四川民间苦丁茶的种类、分布

四川苦丁茶品种主要有木樨科女贞属中的丽叶女贞(Ligustrum Henryi Hemsl)、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Rhed)、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rum (Roxb.) Blume),冬青科的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thumb)和小檗科的阔叶十大功劳(Mahonie bealar(Fort)carr)等植物种[1]。四川野生苦丁茶资源的主要原产地和驯化种植区域有宜宾、青城、洪雅、峨眉、峨边、马边、雅安石桥村、中里、天全、宝兴等地,原四川省重庆市的巫山、奉节、云阳、忠县、南川等地也有分布,其中,四川宜宾种植面积已经初具规模,成为该类产品和苗木生产的主要供应基地。

2 四川苦丁茶资源多功能利用渠道

2.1 四川苦丁资源初级产品利用现状

四川苦丁茶除了作为原始资源的茶叶饮用外,还在饮料行业进行了深加工开发,制造成“袋包茶”、“罐装茶饮料”、“速溶型茶”、“茶叶味精”和“复合苦丁茶”,丰富了四川苦丁茶的食用方式,增加了原始材料深加工的附加值。四川苦丁茶所产出的代用茶产品有袋包茶,已经在四川、北京、广州、江苏、福建等国内大城市以及东南亚等国得到畅销。四川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苦丁茶的科研开发、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于一体,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苦丁茶生产加工生产企业,并成为全国最大的苦丁茶基地[2]。

四川苦丁茶属常绿类小乔木树种,对SO2、Cl2、HF等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萌芽能力强,耐修剪,易于扦插和播种繁殖,而且也可采用压条繁殖,可以发展室内观赏茶树,将四川苦丁茶资源作为绿化观赏性小乔木进行园林绿化,不仅美化环境、改善环境,而且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其制成盆景、桩景材料作为观赏茶叶[3-4]。

2.2 探究四川苦丁茶潜在文化内涵

苦丁茶资源既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饮料,又深厚地积淀着丰富的东方中国文化的内涵。但我国对苦丁茶资源的传统利用是为了生理解渴需要,而对茶饮也是一种高雅别致的文化熏陶和文化修养感知不到或认识肤浅。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苦丁茶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盛行十分引人注目。民间已经充分认识到苦丁茶在解渴、药用之外,也是礼仪、休闲、社交、抒感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当今的苦丁茶茶业不仅体现着实用,更涵盖品位、情操和文化,多者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因此,挖掘苦丁茶资源的渊源历史,拓展其文化和旅游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3 敦促四川苦丁茶旅游业的兴起

四川地区可供观赏和休闲的茶园资源十分丰富,并多分布在名山大川、旅游胜地之中,例如青城山的苦丁茶等,这些地区生态良好,林木葱茏,茶园集中成片,分布井然有序,交通、通讯方便,气候宜人,是发展生态苦丁茶园、旅游茶园的最好地方。苦丁茶文化旅游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特色,是一个高品位的旅游活动,旅游者也具有较高素质,有较高层次的需求和文化追求。人们可一边品茗,一边了解茶叶采摘、加工、品质鉴定等生产全过程及当地茶俗、茶趣、茶艺、茶史、茶礼等诸方面知识,给游客带来物质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高级享受,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因此,要大力发展苦丁茶旅游业,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3 发展四川苦丁茶新资源观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四川苦丁茶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潜力,充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品牌位和附加值。首先,各地方转变观念,重视四川苦丁茶经营,培植龙头企业,继续苦丁茶资源食用和药用的传统利用方式。其次,改变传统茶业利用方式,实施“名牌精品”战略,走多途径利用的路子,跨越茶叶行业范畴,向园林绿化、盆景制作等多领域、多渠道转变。第三,实现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加强四川苦丁茶茶品和茶文化的大力宣传,以茶文化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四川苦丁茶绿色产业观光基地,给农村和社会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社会各界接受苦丁茶资源利用的新资源观,实现四川苦丁茶资源粗放种植向集约规模化栽植的转变,实现民间传统中药向保健类食品等多渠道开发的转变,实现传统原始材料的利用向打造现代化高品位精品的转变。

4 四川苦丁茶多功能利用发展前景分析

首先,四川的苦丁茶具有区位优势。四川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具有很好的出产优质茶叶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从贸易、宣传等角度考量,四川的交通相对较发达,尤其是最近几年所开辟的旅游热线,更是贯穿整个省的各个地区,为产品的运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四川苦丁茶利用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其次,四川苦丁茶具有品牌优势。四川已经在宜宾、雅安等地分别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苦丁茶生产基地,并各自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基本在国内广泛被人接受,例如,宜宾的“醒世”苦丁茶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金奖,由此可见,四川的苦丁茶品牌战略是很成功的。第三,四川的苦丁茶具有资源优势。四川民间所利用的苦丁茶种类繁多,在全省大多地区均存在野生和人工栽植的苦丁茶,包括笔者在内对苦丁茶所做的无性繁殖技术表明,繁殖系数高,幼苗培育快,能够解决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物种面积萎缩所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志辉,杨如兴,王通.中国苦丁茶[J].茶叶科学技术,1999(3):15-16.

[2]陈文德,李贤伟,彭培好,等.苦丁茶资源及四川民间苦丁茶[J].福建茶叶,2004(1):9-10.

[3]王丽华,王永清,陈文德.四川苦丁茶资源种子及扦插繁育[J].蚕桑茶叶通讯,2004,118(4):24-25.

[4]陈文德,李贤伟,王丽华.四川苦丁茶扦插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2003,28(2):50-52.

篇7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67-2

一、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一)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我国饮茶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之为“国饮”。茶作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的饮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茶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历史进程,为我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茶叶的包装不是单纯的一种饮料包装,茶叶包装更体现着茶叶产品的品质以及中国的茶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茶叶是具有中国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给茶叶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今时代,中国茶叶包装设计有了新的内涵与发展方向,势必要从传统的包装方式转变而倾向于更人性化、合理化、环保化的包装趋势,茶叶的包装设计在市场发展和设计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中国是喝茶的大国,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我国对茶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能体现茶文化优秀的茶叶包装并不多,如何设计茶叶包装?如何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体现在茶叶包装上?成为设计师研究的一大课题。市面上的茶叶包装有很多是文化性和设计功能性都具备的,但很多茶叶包装也存在了常见的问题,如茶叶的过度包装、茶叶文化表现不清晰、设计雷同等等问题。所以针对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国茶文化,了解茶的精神内涵,才能更进一步在包装上体现出茶叶的本质。做好茶叶的包装设计,实质是在完善茶叶市场产品的流通,提高茶叶品牌的品牌价值,发扬中国茶叶文化精神。

二、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茶叶包装视觉效果不突出

市场上茶叶包装多款多样,我们需要在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上继承中国传统元素的特色,视觉上展现茶叶文化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市面上很多茶叶包装设计款式陈旧、包装结构简单、材料单一,很多茶叶包装看起来很像月饼或礼品包装,良莠不齐的茶叶包装市场并不能体现茶叶本身的价值。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设计者对茶叶文化本身的欠缺,对茶叶精神的生疏,不能用设计语言表现出茶叶所传达的内涵。针对这一现象,在视觉的表达上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品类,如:普洱、铁观音的茶叶属性特质做提炼和研究,或者根据茶的地域性做区隔,如陕西富硒茶,有着天然有机对人体有益的特质,包装可以根据其茶叶的特质突出功效和地域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创新包装的新思路。

(二)茶叶包装设计品牌意识薄弱

市面上很多茶叶品牌意识薄弱,如只是在茶品上体现茶叶的品种,并不重视体现企业品牌,使得消费者在购买茶叶产品时品牌造成模糊而引起错觉,这样会造成市场上茶叶的品牌混乱。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如果你购买了某产品是以茶叶品类作为品牌的茶叶,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会以为这类茶叶整个都存在着质量问题,造成混淆。所以只有维护茶叶的品牌才能促进产品的销售,才更有利于巩固产品品质,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品价值。

(三)茶叶包装设计没有突出茶叶文化特色

自古以来,茶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很多绘画、诗歌、音乐都围绕着对茶的赞颂。近年来茶包装的推陈出新,要求设计师对中国茶包装设计的文化研究要有较深的底蕴,重视文化品味和市场营销相结合,体现中国茶包装的独特风格形式,茶包装中运用茶文化的内涵越深,其市场生命力就越强,民族与地域文化的个性越充分,茶包装设计就越具世界性[1]。在做茶叶的包装设计时,茶的历史文化,茶道文化,茶叶的地域性特征是值得我们深究探讨的。如唐代佛教的兴起,茶与佛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融合,茶性佛心,禅茶境界又给茶赋予新的精神内涵,这就是一种茶与宗教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对这种茶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并做出设计表现。含蓄的体现中国茶道的哲学精神,赋予我们设计的产品新的生命力。

三、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关键点

(一)茶叶的文化性要突出

包装设计是以产品为主体的设计门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包装设计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茶叶的包装设计要遵循符合于当今茶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们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这一特性。茶叶包装是茶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更多的人饮茶注重茶叶的精神层面,所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追求,一种文化氛围的感受。准确的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把握这些元素信息并在包装上传达出来,赋予茶叶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仅能传达中国茶文化精神,更能提升品牌价值。茶叶包装是一种特殊载体,既有包装的基本功能又能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包装设计的一种升华和提炼。

(二)茶叶包装设计的环保性

从我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可以看出,绿色环保的设计是当下设计的趋势走向。茶叶为天然生长的绿色饮品,我们也应该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体现绿色概念。根据市场趋势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在采购茶叶时会更多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这也证明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消费时尚。茶叶的包装设计也应该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而不断追求绿色环保设计,倡导茶叶包装的绿色环保性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用设计师的设计创意来节省能源消耗,在包装设计中使用环保型材料或通过材料转换、可再利用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数量。这是设计师的职责,也是符合消费趋势的设计理念。

(三)茶叶包装设计中品牌性的体现

中国茶叶分六大类,每类茶叶最多达数千品系,所以茶叶种类繁多使得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推广茶叶专属品牌可以在市场上区分于其他茶叶,“杜邦定律”显示百分之六十三的顾客在选购产品时会依据产品的包装来购买,这表明建立专属品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包装的重要性。品牌要有鲜明的风格及迎合消费者的品牌推广诉求,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茶是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在岁月的长河中,茶的清香和高雅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并成为传播“中国”的重要形象。茶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是一种传统饮品。[2]茶叶的包装与设计是基于我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提炼,掌握了茶文化的精华,提取而用之才是最佳设计思路的表现。通过将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表现和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在现代社会,茶叶包装设计更需要现代的方式的演绎和诠释,使得我国茶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性[EB/OL].(2006 -12 -06).99bz. Cn.[

篇8

作为印象大红袍的掌门人,郑彬已经见证了印象大红袍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外人看来印象大红袍正处于它在经营上的黄金时代时,郑彬却如是说。

“同时,我还告诫印象大红袍的每一个员工,所有不称职的人离下岗只需24小时。”

对于郑彬来说,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早地知道印象大红袍的危机在哪里。

危机

郑彬的危机感,并不是空穴来风,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郑彬说,根据国内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全国400多家旅游演艺企业中,大概只有20%能够盈利。还有20%到30%的企业可能需要依靠其他相关产业如景区门票及物业的利润来补贴来维持,这些企业不赚钱,它们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旅游吸引事物来吸引人气。而剩余的50%到60%的演艺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它们始终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我这样说可能有一点点过,但这真的就是我们面对的行业大背景。”

郑彬所说的行业大背景,其实指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内,很多人都会讲文化产业正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阶段,殊不知,在文化产业“飞跃”的背后,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现在的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在于它的产品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它面临着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诸多挑战,如网络的发展、信息的碎片化,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变化,同时还有自媒体等新型媒体形式的发展。而这些都会使得老的文化产品的价值一年年打折。”

“现在,手持媒体越来越多,宅男宅女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在更多的时候选择‘宅’在家里这样的生活方式时,各种因素又在大力鼓励旅游演艺产业发展,这就会更快地使得旅游演艺产业逐渐走进供过于求的时代,这显然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郑彬说。

而印象大红袍面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于行业背景中的诸多挑战。据悉,目前印象大红袍96%的企业收入都来自于演出门票。这种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依赖,使得印象大红袍面临着“把所有鸡蛋放进了一个篮子”的经营窘况。而目前的这种企业收入结构,已经开始显示出其弊端。郑彬说,近期中央的“八项规定”,使得国内公款消费大幅度减少,而这对印象大红袍的门票销售已经产生了轻微的影响。

除了企业收入过于单一,让郑彬感到不安的还有旅游演艺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对于别的产业,可能是三、四年换代一次;但对于文化产业,以及在艺术创作领域,一年一代。”郑彬说,他从来没有像今天对这个问题感受如此深刻。“印象刘三姐,国内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也是公认的山水实景演出行业的老大,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在持续增长了十年以后去年它的业绩首次出现了下滑。这就警示我们,没有任何一种演出它可以永远地红火下去。”

郑彬说,作为印象大红袍的掌门人,他很清楚地看到,如果印象大红袍不壮大自己,不去寻找新的盈利点、持久的盈利模式和延伸产业的话,那么不超过五年,印象大红袍就会沦为一场平庸的演出,印象大红袍公司则可能变成了一家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的平庸企业。做大做强,资本运作,所有的抱负都将无法实现。

蓝图

96%的企业收入来自演出门票,这个比例一定要缩小,这是郑彬和他的团队很快达成的共识。那么,又该如何缩小呢?郑彬说,路只有一条,印象大红袍要华丽转身—实现由单一的演出业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我们一定要有更多的产业链。我们目前经营得比较成功的是文化和创意,但茶业、主题公园、主题酒店,我们都需要去尝试和计划。”

其实,早在2011年,印象大红袍已经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尝试。当年8月,印象大红袍与国家级武夷岩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武夷星茶业“联姻”,共同推出印象大红袍茶系列。从那时起,“印象大红袍”不仅仅代表着中国知名文化演出品牌,还成为了武夷岩茶的知名品牌。“印象大红袍”专属茶,是印象系列第一个衍生茶类品牌。“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实现了多元化和发展衍生产品的破题。”郑彬说,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未来印象大红袍肯定要拥有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甚至于营销网络。

郑彬说,2012年印象大红袍的观众人数达到了54.8万,估计今年将会达到60万。“这些观众舍得花200多甚至600元来看一场演出,那么他一定有能力花一两百元去吃餐饭、买点东西。换句话说,这些人是真正来武夷山的游客中最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时间的。现在的问题不是他们不消费,而是没有项目给他们消费。因此,我希望把这60万人的文章做足。”

围绕剧场周边打造一个主题公园,被郑彬列入了优先选择。“做一个茶文化的主题公园,我觉得是围绕剧场演出区域开发的一个非常可行的项目。”在郑彬的计划中,这个主题公园将囊括与印象大红袍剧场毗邻的中华武夷茶博园。郑彬透露,现在武夷山市政府通过会议研究,拟将中华武夷茶博园的运营权交给茶博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而新公司的管理团队则由印象大红袍目前的团队兼任。

“这个主题公园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郑彬说,“比如在园内展示古装真人版的茶文化内容,喊山、祭茶、制茶、斗茶以及挑幡、倮舞等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会用我们擅长的艺术形式去表演古今中外的做茶、饮茶的方式方法。”郑彬说,通过在主题公园内增加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茶文化表演,吸引更多的人白天前来主题公园参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得游客更好地领略武夷山的茶文化,同时也使得他们无形之中接受到印象大红袍的营销宣传,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来看演出。

开发茶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这只是郑彬的印象大红袍未来产业蓝图中的一部分。在他的计划中,位于主题公园下面的场馆部分,将会被打造成一个茶文化主题的餐饮、娱乐、购物场所,比如大型的茶会所、茶产品展馆、演艺餐厅、茶吧等,甚至会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颇高的茶文化体验馆。

“甚至我们的印象剧场,可以开发为白天不演出的时候供游人品茗休闲的印象茶馆。如果这些想法都付诸实施以后,那么围绕着印象剧场周边就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主题公园。”

当然,围绕着主题公园,郑彬并没有忘记配套的商业功能的开发,比如停车场、游客中心等。此外,考虑到未来主题公园附近土地将会寸土寸金,为了尽快回收全部项目的开发成本,郑彬还准备了一块商业街区—印象小镇。“我想利用这片商业街区来带领人气。将来把进入印象剧场的入口设在商业街区,那么就能很好地带动商业街区的开发。”

对于这些项目的时间计划,郑彬说基本上需要三年。“只要在三年后所有以上项目都能打造好,那么我就真正解决了印象大红袍的未来窘境。演出再也不是印象大红袍的唯一,而印象大红袍必将成为一个集演艺、商业地产、文化创意等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产业综合体。”

挑战

当记者问起这些项目的推进是否顺利,郑彬说,项目面临的挑战及不确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项目盈利前景仍需进一步论证

由于印象大红袍公司的股东有数家,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公司,有投资方对这些项目的盈利前景持观望态度也属正常。

二、土地商业及股权合作等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

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政府对项目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但政府那边面临着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民营企业的合作等问题的处理都存在着未知数。

三、人才瓶颈

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瓶颈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印象大红袍公司在演艺管理和运营上较为成熟,但在企业多元化涉及的其他产业管理和运营上,缺乏专业的人才。这无疑也制约着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而这三项挑战中,人才问题郑彬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我觉得要把项目外包给专业的外部团队去做,借脑。就是项目的设计、招商到运营,不是说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团队,或者培养自己的团队,而是多依赖外部的力量,即服务外包。”

郑彬觉得,外部团队在项目建设、设计、施工上都没有问题,但在项目的运营、招商上,如果外部团队挣到钱了,一切都好说。但如果项目运营有困难,或者说过程比较漫长,外部团队可能就会中途放弃。“因此,引进外部团队,我们肯定会出让一部分利益,比如说招商项目我会用利益共享的方式绑定他们,与他们风险共担,从而确保项目顺利、稳定地运作。”

后记

篇9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46-02

茶馆在中国历史悠久,具有休闲消费与文化艺术展示双重功能。它一方面直接作为茶产业链条终端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发挥着茶具、艺术收藏、曲艺等相关行业推广平台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茶馆数量6万―7万家,成为我国茶产业三大支柱之一;年销售额300亿元[1],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然而,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增速趋缓,产业快速膨胀壮大衍生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暴露,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实现繁荣发展,已经成为茶馆业、茶产业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一、全国茶馆产业实施星级评审的背景

只有对茶馆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迅猛扩大不盲目乐观,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存在,才可能避免危机的出现。当前所存问题主要表现为:茶馆业缺少品牌、龙头企业;茶馆定位不准确,经营重心偏离茶叶本身,陷入餐饮误区;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无章可循;轻视员工素质培训,服务不到位;在茶水质量方面下工夫不够,却一味攀比价格,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茶艺表演缺失或弱化,变成纯粹商品销售,茶知识宣传、茶文化弘扬被牺牲掉了;装修设计混乱,由老板喜好任意决定等等。

凡此种种,使茶馆无法有效升级换代、异地复制,束缚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当数量的茶馆难免陷入勉强维持甚至倒闭的局面。很明显,问题的症结在于行业标准的缺失,这正是制约茶馆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瓶颈。另外,顾客品位与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也是促进标准制定的重要因素。

在此种情况下,经过周密调研、论证,商务部于2012年、2014年先后公布实施了《茶馆经营服务规范》、《茶艺师岗位技能要求》和《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三个国家标准。作为标准的制定、实施、管理单位――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随后成立了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从2015年4月正式组织专家对全国茶馆开展星级评定。

二、全国茶馆产业实施星级评审的重要作用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是“三个标准”的执行单位,全面负责全国的茶馆评审工作。《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是评审的最主要依据。该标准明确规定,星级由低到高分五个等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分别在建筑设备与设施、环境与安全、服务内容、从业人员要求及服务水平四个方面详细列举了茶馆应达到的必要条件及相应评定、评分量化指标[2],代表了国家茶馆行业的权威。贯彻标准、实施“评星”,无疑对茶产业、茶经济、茶企、茶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茶馆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水平。茶馆申请参与“评星”,本身就是积极采标、贯标、达标的过程,茶馆在过程中自然走上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轨道,水平相应会明显提高。

2.提升茶馆商业价值。全国“评星”打破地域局限,以强大的星级招牌和品牌优势,提升了茶馆商业价值,增强了从业人员的荣誉感。

3.理顺茶馆企业、渠道商与消费者相互关系,有利于三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茶馆按标准化模式运营,增强了对渠道商与消费者的吸引力;消费者了解星级标准后采取明智消费,可以鞭策茶馆调整、规范自身运营与发展;而渠道商则可以从标准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向茶馆提供优质服务,正确选择合作方式。

4.实现升级换代,促进茶馆产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茶馆内部软硬件和外部环境的标准化改造,迅速完成升级换代。凭借传达、灌注“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帮助建立创造性的服务体系,引导茶馆提供个性化、主题化服务,摆脱同质化竞争,从而提高全茶馆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3]。

5.推动茶产业发展。作为茶产业的三大支柱(传统的种植加工贸易、茶馆业、茶饮料)之一,茶馆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必然会拉动茶产业发展。同时,“评星”不只是进行茶馆星级评定工作,更致力于搭建一个全国最大的茶产业交流平台,建立“互联网+茶馆”模式,整合全国茶产业资源,开展跨行业交流与学习,使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6.为茶馆设计与新建提供有章可循的指导,使异地复制、连锁经营成为可能。

7.更好服务消费者。标准与“星级”为消费者明白消费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使茶馆消费公开透明,彰显了身份价值。

另外,茶馆“星”级评审不仅有利于茶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对全国茶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全国茶馆“评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国家第一次组织茶馆星级评审,即几千年来国家首次“评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更是茶馆企业、茶产业以及茶文化传承弘扬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历史发展契机。

篇10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篇11

六堡茶区域旅游发展理论是指超越了传统旅游认识常常局限在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相对单一的旅游形式和相对匮乏的旅游内容之上的现代旅游意识,也就是说,这种旅游发展理论追求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在旅游空间上的联动,在旅游形式上的叠加以及在旅游内容上复合。区域旅游往往是若干地理属性上的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大旅游概念,同时,这种旅游也不再仅仅由旅游及其相关服务类企业独立经营,而经常由政府与企业合作完成。不仅如此,区域旅游的内容也突破了单纯的旅游线路加纪念品销售的拘囿,而是将旅游、生产、文化、教育等各行业融合为一体,形成既有生产经营,又有文化教育,同时兼顾休闲娱乐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模式。而这类旅游格局的形成往往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全体总动员”式体制机制创新的结果。

1梧州六堡茶茶文化旅游的区域优势

六堡茶所在的城市梧州坐落在温暖湿润的岭南,是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的一座历史名城,城市历史超过两千年。该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和热量条件十分优越,年均气温可达21℃。每年定期到来的季风携带着丰沛的水汽,给该地形成充足的降雨。温暖且湿润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形成了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有了可与云南普洱比肩的广西六堡茶。作为与广东毗邻的城市,梧州在饮食文化上受到粤式料理的影响很深,尤其是遍布梧州大街小巷的茶市和广东茶市并无根本上的区别。可以说,梧州茶市、茶业经济算得上珠三角经济与文化发展区域的延伸,与大广东的区域经济和文化具有本源上的相似性。六堡茶自在梧州诞生至今已愈千年,伴随着本地悠久的茶叶生产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南部沿海发达的经济体系有辐射化带动,梧州六堡茶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2011年,梧州拥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永久知识产权,梧州成为了六堡茶唯一的地理标志属性,也同时让六堡茶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随着国内、国际黑茶类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属黑茶的六堡茶日益受到国内外茶客们的青睐。梧州六堡茶的茶园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系统化,当前梧州包括既有、新建、复垦及其他分散的茶园在内面积总量已达2.67万亩。大规模的茶园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成片的茶林又反馈给山林更高的含氧量与密集的植被,在这样的互惠互补过程中,六堡茶园使梧州成为了国家级的森林城市,自然环境的绿色、生态化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2梧州六堡茶茶文化旅游的不足

区域旅游发展意识不足是梧州政府管理当局在理念层面未能及时跟上现代旅游新思路的具体体现。当地六堡茶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阔,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茶文化息息相关,又与大广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些丰富多彩的区域性经济、文化资源其实已经具备了和茶文化旅游全面、立体整合的客观基础。然而,当下的情况却是梧州多数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关注的仍然是相对单纯的茶叶产品的推广、促销。无论是最前端的茶园种植户还是茶产业链条的中端生产与后端销售单位仍然没有能够深入、彻底地与茶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开展融合。可以说,梧州目前六堡茶的种植、生产、销售仅仅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产、制、销阶段,却将文化、旅游层面的资源白白搁置一旁。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地管理部门根本上欠缺区域旅游发展的概念与规划,在决策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层应有的扶助和引导作用。基层得不到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指引,就只能沿着既有的传统生产经营路线蹒跚前行,无法从茶文化区域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指导思想的相对落后,梧州空有六堡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潜在的区域旅游资源,却既未能及时完善茶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难以形成茶-旅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具体而言,当地茶文化旅游在交通、餐饮、住宿各方面条件仍然相对欠缺,例如从主要交通干线到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茶园之间没有建立起快捷、便利的等级公路,大量茶园景区通往外界的仍然是尘土飞扬的泥路。而茶园周边的餐饮、住宿建设滞后,缺乏标准等级的食、宿设施,即使有游客慕名而来,也难以获得相对舒适、惬意的旅游体验。同时,观念的落后让六堡茶文化旅游被限定在最粗浅的观光加茶叶纪念品销售层面,无论是旅游线路开发者还是当地的茶园生产、经营者都难以全面照顾到游客在文化、教育、艺术等范畴潜在的旅游期望值。未能实现区域旅游产品整合的茶文化旅游个性欠缺,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差异性不足,游客并不容易对梧州六堡茶旅游在文化价值、教育内涵、哲学修养等方面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也就让六堡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打了折扣。

3梧州六堡茶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举措

3.1提升“整合”意识,强化管理层引导作用

思想决定行动,提升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前提在于让当地政府管理层首先树立起区域旅游全面发展的观念,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整合旅游产品行动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门在进行宏观规划与决策时,需要强化对整合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与引导。只有政府管理者不断重复区域旅游发展的意义、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让基层生产经营者通过尝试获取切实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上营造起开展区域旅游的氛围,进而推动整合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进程。

3.2实现茶文化与养生之旅的深度整合

传统茶文化重点体现的是茶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其在哲学层面还是在心理学层面都具有引导人的精神、道德、伦理的作用;现代人则从生物学角度发现和拓展了茶作为药食同源的饮品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价值。现代人重视健康、讲究养生,而无论是精神、心理,还是生物、化学方面,饮茶、品茶都能对人类身心健康起到正面影响,这一点恰恰可以作为整合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切入点,即打造六堡茶文化与养生的旅游产品。整合内容一:观光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整合。当下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森林游、河谷游等生态旅游讲究离开都市丛林拥抱大自然,通过进入富含氧离子的多植被环境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获得城市中紧张生活欠缺的平静感、满足感,进而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这一点讲,六堡茶园具有天然优势,茶园丰富的绿色植被是兼具了自然形成和人工雕凿的观赏性景色,而茶树在丘陵山峦间形成的天然“氧吧”可以为身处其中的人类带来最清洁、新鲜的空气。漫步茶园,被茶树包围的游人可以从身体与精神双方得到净化与洗涤。整合内容二:养生旅游与高端茶产品的整合。现代生物研究已经证实,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在降“三高”、防肿瘤、提高心血管功能、强化人类运动机能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而国内外城市人群中以上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现日益升高的局面,非常需要各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保健品等的辅助功能。六堡茶生产单位应当尽快开展茶多酚、儿茶素等高端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将传统生产、销售简单的黑茶叶的经营内容提升到一个科技含量更高的层面。一旦六堡茶在低、中、高端产品中都有了代表性项目,且在营养素、保健品等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则养生旅游真正实现了实至名归。游客来到梧州六堡茶园参与养生旅游时,除了能在天然景致中获得视觉方面的优质体验,更可以通过饮茶汤、食茶餐感受传统黑茶文化的情趣,最重要的是,游客还能够在茶园景区中获得高科技的茶营养保健产品,这种高端的旅游纪念品如果自用有益健康,如果送礼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佳品。整合内容三:休闲旅游与学习养生知识的整合。当下中国人热衷于旅游的目的不外乎暂时逃离繁重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借此获得身心的平衡,避免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状态下出现诸如“亚健康”等不良症状。但是,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际游,多数情况下游客都只是走马观花般地了解一下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致,间或购买一些当地典型的土特产。从旅游中学到更多知识的情况尚属凤毛麟角,这就给了梧州六堡茶区域旅游实现与教育的整合成为了可能。中国人自古有养生的传统,进入信息时代后,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斥着浩如烟海的养生知识,但极少有人能够准确分辨这些养生知识的真伪,只能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乱象中摸索而已。基于此,六堡茶的区域旅游中不妨深入挖掘黑茶中历史与现代所具有的健康知识内容,整理规范后编制成音频或视频的教学材料,既可应用于各个茶园景区的旅游活动项目中,也可以推广到当地特有的茶文化节日庆典活动中。有了这样的教学素材,一方面能够帮助游客了解黑茶养生知识的确切内容,学会在公共媒体海量的资讯中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又能突出茶这种曾经一度被中国古人视作药材的饮品在生物、制药方面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性,让六堡茶养生之旅提升到新的高度与境界。

4结束语

区域旅游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必然产物,传统旅游的狭隘性、片面性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被区域旅游取代是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现代经济深度融合的需要。梧州六堡茶作为广西典型的茶文化代表,在本质上已经具备了融合茶文化旅游的条件,只是实践过程中种种不足让其没有发挥出潜在的作用与价值。以区域旅游理念开发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既是促进六堡茶文化向多领域延伸、实现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举措,更是带动整个岭南茶文化、经济发展的有益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义丰,等.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资源科学,2010(3):78-87.

[2]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3.

篇12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区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广大,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属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县。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476.4米,最低海拔1052米,无霜期226~267天。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气候温凉、雨热同期的特点,属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茶叶种植区域土壤多为黄棕壤土和小黄泥夹砂土,呈微酸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宜茶树生长。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9.8万亩,分布于全县24个乡镇。规模上千亩、效益明显的茶场有云雾坡、大自然、东风、大冲、蚕箐、创钰和珠煌以麦等茶场,主要种植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龙井43、金观音等。全县现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44家(茶叶公司2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4家)。产品除满足省内市场外,还远销广州、深圳、浙江等地。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引导,全县茶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起来,茶叶产业未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部分茶园由于管护不到位已严重退化。纳雍目前还没有上规模的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用苗除企业小规模育苗外,主要是从外引进,由于受水土和气候差异的影响,茶苗成活率相对较低,种茶成本增加,影响了发展速度。

二、制约纳雍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

1. 生产水平不高,茶园产出低

主要体现在茶树良种普及率低,全县良种茶园仅占茶园总面积的60%左右,其中无性系良种仅在40%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另外有些地方茶农自购非良种栽植,造成茶园品种杂乱,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2. 茶园管理粗放,采摘不合理

有些地方乱采、滥采甚至进行掠夺性采摘。而到了夏秋季节,又因采制成本高、利润低而少采或不采。由于茶农文化素质不高,影响了茶园的培育和茶叶产量,且重栽、轻管现象突出,茶园肥料投入较少,低产茶园仍然很多,效益大受影响。茶园本身投入少,科技转化率不高,省力化、机械化未能有效试验和应用;各茶叶园区地形起伏大,茶园种植管理水平不高,限制了机械化管理和采摘。

3. 名优茶产量少

产品大多为低档次大宗茶叶,名优茶产量少,精深加工产品几乎没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很低,同时多数品牌质量差异大,并且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企业占领市场,获得高效益,而且阻碍了茶叶名牌的培育和发展。

4. 茶叶加工厂房少,加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大多数茶叶企业加工厂厂房破旧,设备落后、老化,加工技术不到位,卫生条件差,茶叶品质很难保障和提高,茶叶卫生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5. 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

由于小企业普遍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小企业缺少品牌,缺乏知名度,没有竞争优势。由于行业门槛低,容易进入,同时行业没有有效措施和规章制度来管理茶叶企业,使得大多茶企规模小,投入资金有限,对外无产业竞争力,对内相互挤压、恶性竞争,造成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6. 茶叶龙头企业不强,市场培育不足

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茶叶加工业存在季节性生产(只采春茶)、全年销售的特点,库存大、生产周期长导致资金周转率低,资金常年处于紧张状态。

7. 技术人员少

茶产业技术人员少,不能满足全县茶叶技术指导服务的需要。此外,纳雍几乎每年都有冰雹、倒春寒、春旱等自然灾害发生,对增加茶农收入和推动茶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应对措施

1. 利用科技做好技术工作,打好茶产业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有效利用先进生产技术,才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①提高无性系良种比例。新建或更新的茶园要尽量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并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等标准建设高产、优质无公害茶园,提高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由于无性系良种茶树生长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对于要建设有机茶园或者肥水条件有限的茶园可选用有性良种茶苗,以保证茶园产量。同时保持茶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建设生态茶园。

②积极改造中低产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园肥培管理差、老化是纳雍茶叶单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应积极将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广泛用于茶园培育管理,通过薹刈、更新等方法来改造树龄老化的茶园,并有效利用荒芜茶园等措施来提高茶园的产出。

③大力推广新技术。探索茶业科技推广的新模式,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叶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全力推广科学制茶、机械采摘、产品开发、茶叶深加工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探索、利用茶叶机械化采制等省力化生产技术。达到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效,又可缓解劳动力不足、提高茶青下树率。

④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

⑤加快有机茶转换。加快改造低产茶园,不断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新扩茶园推行良种化,并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建设。积极推进有机茶生产和认证工作。茶叶主产区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肥料、农药等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实行茶园农业投入品的定点专供。推广使用频振灯诱蛾和生物技术综合防治茶园病虫害。有条件的茶区要建立植保专业队,实行统防统治。

2. 加强技术交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生产发展的原动力,为了适应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壮大茶叶技术力量,应加强技术交流。

①聘请专家作为茶叶产业发展的技术顾问,指导茶叶生产发展,培养技术人才。

②增加县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并组织其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加强对基地生产技术的指导。

③在重点乡镇培训配备茶叶技术辅导员。

④每年有计划地举办各类茶叶技术培训班和组织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不断提高茶叶技术人员与广大茶农的素质。

3. 培育茶叶加工龙头企业

采取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壮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周围千家万户茶农,成立茶叶公司和茶叶专业合作社,成为名优茶产销主力军,进入大市场,解决一家一户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脱节和产销脱节问题,使产加销、农工贸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扶持政策,重点培植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档次,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明显、生产规模大、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茶叶产业化经济格局。

4. 培育品牌,发挥品牌优势

当前,茶叶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纳雍茶叶产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的内在品质,高山、生态、有机的优势,经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和“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的各种品牌。要珍惜和保护好现有品牌,在全县范围内强化人们的品牌意识,爱护好品牌、宣传好品牌。同时加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更多、更优、更强的品牌,推动纳雍茶叶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篇13

“理性愉悦”的概念最早是由300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博物馆学家提出的,与单纯的娱乐消遣不同,“理性愉悦”含有启发、熏陶、欣赏之意。博物馆应该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带去思考、观察、探险、想象等体验活动,直到今天,“理性愉悦”这一概念仍然影响着全世界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而且愈来愈倾向于参观者。博物馆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态展示设计让参观者与展览品之间不再是互相脱节、彼此孤立的关系,而是转变成和谐、互动的关系,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参观者也不再一直处于被动位置,而是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动态展示设计的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来汲取知识。

1茶文化的数字动态体验展示设计类型

随着茶文化博物馆的悄然兴起,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培养了人文修养、丰富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化内涵。以往博物馆主要通过视觉感知来向参观者传递信息,比如原始资料、图片、书籍、字画,或者是文物、器具、蜡像、茶叶等实物,它们都属于二维、三维空间的视觉感知,之于参观者,缺乏互动性,也没有更多深入探究知识的机会。动态体验展示设计强调的是“体验”二字,给参观者生动、逼真、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们对茶文化有更深层的感知和了解,我们参观茶文化博物馆,是否对立面的展示品有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知空间。目前茶文化博物馆常用的动态体验展示设计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虚拟空间、动态展示、手工操作、互动体验。本文分别就以上四种类型的展示设计进行解析。

2虚拟空间展示设计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场景或者空间,继而演绎某一历史时期下的茶故事。虚拟空间大多是三维立体成像或者是立体电影的形式,营造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茶文化氛围,给参观者无比新奇的身临其境之感。

2.1幻影成像

2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共场所都应用了幻影成像技术,我国是最近几年,在新建的科技馆、博物馆中开始尝试应用幻影成像。它是在“幻影”与“实景造型”相结合的基础上,把拍摄的人物、景色等投射在布景箱的主题模型景观上,最后影像通过半反光、半透明的玻璃与模型景观融为一体,在与参观者的互动中,演绎故事,重现历史。幻影成像最大的特色是直观逼真、栩栩如生,在声音、视觉效果的渲染下,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非常适合用来演绎茶文化的历史故事。比如:美国波士顿茶叶故事博物馆(Bostonteapartymuseum)通过成像模拟和交互设计重现了一场无比伦比的历史场景———参观者置身于300多年前的商船模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投射人物光影,在“将茶叶融入大海”的欢呼声中,所有参观者一瞬间仿佛穿越到18世纪茶叶贸易垄断的时期,亲眼见证了北美殖民地的人们奋起反抗英国殖民者。同样,中国的茶文化展示设计,同样可以利用幻影成像技术为参观者重现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时期用烟换茶叶、茶马互市等,从而给参观者更加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当然,历史事件的重现务必要真实客观,所有的场景、人物、故事都要经过详细考证,绝不能杜撰。

2.2茶数字博物馆

当今时代,“数字”无疑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数字化的茶博物馆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再配合动画模型、人机交互等,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参观存在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博物馆。数字化的茶博物馆蕴藏信息之丰富、传播信息之迅速、交流互动之便捷等一系列优势,都是其它展示设计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它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广大茶文化爱好者与茶文化博物馆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平台。

3动态展示与手工操作

3.1茶动态模型

采用新媒体技术、物理原理等,实现了静态茶文化展览品的动态化。比如:要向参观者展示一个小型茶叶制作机械,如果它是二维图片,给人的就是视觉感知;如果它是三维的茶叶制作机械,那么给人的体验就要比二维图片丰富;假如这个机械是四维动态的,那么给参观者的视觉感知就更加丰富了。相比二维平面图片和三维立体静态的展示,人们肯定更喜欢四维动态化的茶模型。又如:“三沸”示意模型的展示,把一些气体融入水中,参观者就会看到《茶经•五之煮》的一幕: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动态化的茶模型比静态的墙展、图片、资料陈列更加生动形象,一沸、二沸、三沸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

3.2茶影像体验

采用LED显示屏、投影幕布等,为参观者动态展示茶具、茶叶、茶艺、茶道、茶知识、茶俗等。它的展示形式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微电影,比如描述某一件茶事,还可以是弧幕影院那种大视野,给人强烈震撼的影片。总之,充分发挥茶影像技术的优势,能够开拓参与者的事业,让人们对创新的茶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实现参与者和茶文化之间的良好互动。除此之外,必定会有更加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茶文化的展示设计中,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得以拓展。

3.3采茶制茶

茶叶从茶园走进人们生活的过程,就是采茶制茶的过程,这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参观者对采茶制茶充满了好奇,比如:什么样的茶叶既好看又好喝?雀舌、单芽、旗枪到底是什么形状?茶叶的形状也能制作出来吗……等等。茶博物馆完全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可以亲自采摘的茶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人们了解工夫红茶、铁观音、龙井茶等制作流程,人们亲身参与揉捻茶叶,有更多的接触茶叶的机会,通过手工操作掌握茶叶的发酵、干燥工序等。如果场地有限,茶博物馆则可以提供简单的扁担、竹篓、微型揉捻机、炒锅、炭火等采茶制茶的器具,让人们能够参与其中。

3.4壶艺作坊

有句话并非空谈———“器为茶之父”。茶文化的展示设计必然包括了茶壶,茶博物馆可以另辟一个制作紫砂壶、陶泥壶的空间,比如:将一张木质桌子摆放于大厅中间,上面放一些紫砂、泥巴等,以供参观者动手体验。陶艺壶的制作相对简单,它追求一种质朴、稚拙感。紫砂壶的制作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围桶身、敲击泥片、捏塑壶盖,然后再加上壶把与壶嘴,最后还要打磨到色泽光亮。

3.5制作茶点

这部分主要针对一些高品质的茶楼会所而言的,在展示茶餐的同时,可以配以茶点的制作,让顾客了解茶点的制作工具和材料。根据顾客个人所需,可以自由选择茶点口味。茶食、茶点、茶菜深受顾客青睐,人们也更愿意参与到制作茶点的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各种茶点、茶食的种类,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4互动体验

4.1营造场景

为了让参观者感受原滋原味的茶文化,茶博物馆可以营造某些具有传承意义的历史场景,并体现出某个时期的风俗文化,从而提高茶博物馆的展陈效果。比如:“藏族酥油茶”、“傣族烤茶”等茶文化展陈设计就是通过营造场景来表现风俗人情的,围绕藏族、傣族的茶事活动来布置环境,包括制茶、品茶、茶艺等,就像符号化的藏族文字、语言、饰物,让参与者融入到藏族的风俗文化中,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参与者可亲自制作酥油茶,使用藏族礼仪,穿戴藏族服饰,在互动中刺激人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各感官。营造场景同样要以“真实”为原则,本着科学、客观、严肃的态度重构茶文化、茶历史中的一切人、事、景。

4.2茶道与茶艺

在品茶中获得心灵的启迪、生命的感悟等,即为茶道。活动中可以重现古老的传统茶道,也可以展示现代社会的茶道:布置场景、营造氛围、摆设茶案器具,指导人们正确的奉茶姿态。茶道活动的全过程都在与参观者互动,通过运用礼仪、动手培植等各个环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茶艺的侧重点在演示技艺,先由表演者表演、解说茶艺,人们学习怎样通过茶艺泡出茶的色泽和香味,在互动环节,茶艺表演者可以让人们亲自沏炮龙井茶、乌龙茶,向人们介绍不同的朝代是怎么煮茶烹茶的,通过互动演示和交流,原滋原味的茶历史、我国经典的茶文化都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人们,这无疑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保护。

5结束语

在“动态体验”理念的指导下,茶文化的展示设计方式得以丰富和创新,给了参观者叹为观止的视觉体验。与常规的文物博物馆相比,由于茶叶的可饮、可烹、可触、可嗅,让茶文化博物馆的动态体验展示设计更具有趣味性,相信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更加新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去体验。

参考文献

[1]楼亚思.情境中的动态体验———析传统戏剧文化于展示设计的价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6:53-55.

[2]吕燕茹,张利.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6,10:26-30+10.

[3]周春江.动态体验式茶文化展陈设计的类型初探[J].农业考古,2013,05:170-173.

[4]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05:117-122.

[5]冯文博.数字技术下包装设计发展特征探析[J].包装工程,2014,06: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