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

篇1

为此,我们应邀参加了庄西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教育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确立了“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生命历程研究”子课题。

一、研究目的

(一)通过对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个案的调查分析和重点个案的追踪研究,研究由职业学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技术人才的关键阶段、关键能力和关键因素。

(二)通过对比两类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对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研究结论

(一)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成长成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生命历程理论的“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哪一年出生和人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与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和职务方面的“天花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2000年之前和之后的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性质、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入学动机、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别,而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二十余年来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教育在国家各层次教育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转变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的变化。

(二)在校期间和毕业后1~6年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期间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的起点,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习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更是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生活锻炼社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今后成长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几乎决定了学生一生的职业选择和努力方向,它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之一。

(三)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

调查中发现,在“影响成长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的选项中“综合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排在前两位,而且在“职业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的认知中“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达到了56%,远超过“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对学生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高居需要改进的工作方面的前两位。优秀毕业生中有60%以上担任过班级以上学生干部的经历,受访人员对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评价的优良率都在80%以上,这些统计结果以及优秀毕业生个案研究结果,都充分表明了“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从表面来看这也许与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目标不相一致,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十分吻合。不论是一线的工地还是基层的管理单位,没有一个岗位是仅靠职业知识和技能就能胜任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是“高素质”的重要体现。

三、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职业教育的对象也都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彻底转变过去精英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按照“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思路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承担起职业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关注民生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目标。

(二)体现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校期间是学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综合协调能力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学校需要更加突出其教育功能,而非单纯的职业培训。学校要在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发开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活动。要创造更多的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品牌活动,广泛利用班级、系部、各类社团组织等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在难忘中成长。同时也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三)加强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职业人生发展

调查显示,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职业学校和相关专业的只占10%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毕业后有80%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一直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对专业一无所知,对人生缺乏清晰的目标,但职业学校教育带给了他们一生奋斗的领域和方向。在我国,绝大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接触专业后才开始的,职业教育需要尽量将这个时间提前,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其尽早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开始职业探索。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使职业学校教育有效延伸至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帮助其度过毕业后1~6年这个成长成功的第二个关键阶段。

(四)改革管理模式,发挥教育教学团队功能

职业教育阶段学生一般为17~21岁,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与他经常接触的老师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改变过去班主任管理学生、专业老师只管教学的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由校系领导、专业老师、班主任、优秀校友、行业企业领导专家等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推广学生导师制,实施大教育、大管理,使学生在有需要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合适的人的指导和帮助。

(五)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校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要特别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大力实施多证书制,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核心技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贫困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的薄弱制约着教堂质量的提高;交通不便,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外出学习较少,信息量摄入不足;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教堂手段老一套,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不适应。

2.提高山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有效利用山区的数学课程资源

贫困山区受经济发展的制约,虽不能像城里学生那样,运用多媒体、购买各式各样的学具、到大超市购物、到游乐场休闲、到花园参观,但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有城里所不具备的课程资源。只要开支脑筋,细心观察,用心发现,同样能不花钱而起到同样的效果。

2.1.1 学生身体所提供的课程资源

学生的身体是最丰富而又最容易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正常人的手指是一年级数数教学的好资源,通过十个手指的数量,还可让学生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人体器官的分布,是沿着人体中线呈左右对称的,是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好素材;人头部的形状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球体等等。

2.1.2 学生学习生活所提供的课程资源

学生的课本、文具、桌椅、教室等的形状与体积是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最方便的学具;学生学习生活中各种物品的质量,让学生通过掂、估、测、再掂的体验过程,形成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

广大山区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充分体现"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灵活使用教材,在师生生活中去寻找适合于师生学习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操作、体验、思考,变"教师讲数学"为让学生"做数学、体会数学",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2 构建贫困山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结构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育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贫困山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应从旧的教学圈子中走出来。建立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新形式,其核心是以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知识合理组合的教堂模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智力素质,这也是我们要探索的山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子。

2.3 开展山区各科的教研活动

2.3.1 "学、备、说、做、评、结"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基于山区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我们要自上而下进行"学、备、说、做、评、结"的一体化的教研活动。我们要求说课要说出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每一节说课都要建立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课型设计要体现教改方向,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都参与评课,评课每说明一个观点都要有理论依据。

2.3.2 开展教学"十佳"教师或优秀课例评选活动

为了发挥骨干的作用,以骨干带全体,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十佳"教师或优秀课例评选活动。活动从下而上,先由学校科组选出镇内片最佳人选参加全镇教学竞赛,选出镇的候选人,再参加由几个镇组成的协作片的教研活动,选出"十佳"教师候选人,或镇级优秀课例最后集中城区观摩活动,再根据教师平时的教学业绩、师德产生小学数学教学"十佳"教师或优秀课例。

2.3.3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使各校教学平衡发展,必须发挥各校数学科组的作用。坚持进行集体备课活动,以校数学科组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有中心发言人,要求备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备习题设计。每周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集体评议,共同提高。

2.4 走进生活――激发山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在教学中,要尤为重视。

篇3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所谓“疑”即疑问,可见问题的重要,而除了问题本身,问题的提出方式、方法也影响问题的效果. 在《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的问题”,它可以分为“提”和“问”两部分,即把问题明确呈现表达出来的过程和问题的本质. 国外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中最具代表的心理学家瑞格认为“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叙述句”. 作为教师,对提问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且这种研究渐渐地指向了特定的“提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教学目的的达成和教学效果都有着显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提出”展开了言语互动、知识理解、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 数学是“抽象的”“超念的”“理念世界”. 数学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思考才能达到,数学只能“思疑致知”,这一点与其他学科不同. 所以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走向“对话”. “对话”围绕问题而展开.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行动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1. 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并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课堂提问的研究集中在了教师的语言提问上,但在本研究中结合我校个性化教学中学习卡片的开发,我把”课堂提问”定义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提问和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二者的结合,这样便于构建更为完整的课堂提问问题网络图,分析每个问题在本节课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法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密度过高、提问后没有停顿等.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究其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对优秀课例的课堂提问进行实录,分析其共性特点,以提高教师预设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 4. 对一些典型的个性化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构建课堂问题网络图,分析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在整个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适合使用学习卡片的课程类型和学习卡片中问题设计的可循规律.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以参研的全体数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研究的主要方式,以课堂提问为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按照“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分析对课堂提问概念的再构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证研究确立课堂提问的测试工具试测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应用与实践”的路线进行.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

2. 课例研究法——在学校开展对教师常态课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该方法包含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

(1)通过课堂观察详细统计任课教师的提问,从提问时间、提问对象(全体、个人)、提问停顿时间、问题重复次数、问题是否预设、问题的数学性分类和教学性分类、问题适合学生性等角度进行量化分析,掌握我校教师课堂提问的普遍性特点.

(2)对课堂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每个大环节中问题的内部结构:纵向的链式结构、横向的辐射结构及纵横交叉结构,并将整理结果制成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问题网络图. 并研究学习卡片的研究主题在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 3. 经验总结法——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性、结论性成果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

三、研究步骤

篇4

[关键词]角本;CAI;3DMAX;Authorware5.0;非线性结构

多媒体CAI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兼备,色彩缤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器官,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体验成功、和谐发展,打破了三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新颖有趣,从而创设出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教学氛围。

如何把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到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研设计,确定角本

在进行多媒体CAI课件角本设计之前,必须先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制定教学策略,然后再确定角本。CAI课件角本确定涉及到:文字脚本的确定,制作脚步的确定。1、文字脚本的确定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需求分析②目标分析③内容分析④策略制定⑤脚本编写。2、制作脚本要能忠实体现文字脚本内容,又易于计算机表达,是课件制作的关键。编写制作脚本的教师应将图形显示的内容及文字、解说、交互等各项情况编写好,前后顺序要写清,还应说明教学目的和想法。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例时可如下编写脚本:

从而达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适合于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同时突破了重点,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优化课堂的目的。

二、精制内容,激发兴趣

应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课件内容:1、要精挑细选,选取富有典型性,能充分突出主题的素材:例如在制作《长方形的表面积》这一课例时,由于该内容比较抽象,所以采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的表现手法:①在引入课题时,采用3Dmax软件制作生成一上由7个立体的长方体组成而成并能够进行舞蹈表演的小机器人来导入新课,小机器人滑稽的动作立刻引起学生轰堂大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精心制作一上能够6个面自由旋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在欣赏动画播放的过程中牢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突破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埋下伏笔。2、要精心设计,设计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要有助于教学目标垢实现,要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制作《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例中,因为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把立体的长方体转化成平面图形从而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是"师定型"地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是6个面,这一个知识点强加给学生,而采用媒体技术后,就能通过确定动画的关健帧的技术,一帧一帧地为学生展示长方体的表面积展开的过程,并同时配上精美的长方体展开时的音乐背景:

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的过程,清晰地观察到①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2+长×高×2+宽×高×2……,这样图、文、声并茂的设计,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要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在愉快探索知识、奥秘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规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 

三、精设方式,灵活运用

篇5

二、工作目标:

1、整体规划教研工作,依据《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标准》,开展学科建设系列活动,组织、引导学校对照《标准》,自主改善数学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校逐步完善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机制,提高组本教研质量,提升校本教研的品质,向市推出有校本特色的数学教研组。

2、全面落实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学分制管理工作,激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区本、校本研修活动的热情,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深入开展 “专题研讨”、“校本研究”、“课题研究” 等活动,推进全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初步建立数学教研网络,树立数学教育科研品牌。

3、树立“实践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农村,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专题课堂教学研讨为载体,着力解决薄弱学校现存的教学问题,使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长。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开展学科建设系列活动。根据秦市卢龙县《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标准》,开展“立足校本教研 加强学科建设”专题活动,选择点校开展实验,不断完善学科特色。3、抓好教师培训。开展两次新教材专题研讨活动,围绕专题,既有课例研究,又有理论探讨,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更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更主动地参与新教材研讨,提高教材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建立一支优秀的数学教师教研队伍。

4、开展“数学作业评价主体的转变”、“ 数学作业评价过程研讨”、数学课怎样体现“数学味”专题系列活动、“怎样帮助学生整理复习”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立足校本教研 加强学科建设”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坛”等专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篇6

2014年6月14日,我有幸到江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蓬江区优秀教师、蓬江区教育指导团成员、蓬江区名师工作室学员陈国柱老师的课例《打电话》;还观摩了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黄爱华老师的课例《方程的意义》和现场互动活动。

陈老师和黄老师精彩的课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特别是是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以下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篇7

在本年度里,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 一是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和各年级教材的要求,力求做到熟悉教教材,掌握教材。二是学习了明德学校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相关书籍,在学习中认真领会“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思想,感悟专家的各种讲座实质,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写下自己的感想。三是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的学习工程的学习活动,自己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建议》一书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用专业理论充实知识底蕴,除此之外认真学习了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的《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构建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稿)、《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稿)等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二)立足课堂,做好常规调研。本年度借集中调研和教育教学管理评估检查的契机,先后在3月和9、10月份,深入10个乡9所乡直小学和1所村校和6所局直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导课,听评课在百节之上,在听课的过程中,及时与做课教师平等交流,充分肯定教师的优点,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扎实有效做好常规调研工作。

(三)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工作。深入基层学校,走进青年教师(长山冯春明、东阳王芳、张敏、宝山高丽等)和学科骨干教师(实验冯敏、五小张艳玲、东阳李成娟等)的课堂,一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引领青年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尽快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为全县教学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课例。在本学年的两次全县小学教研教学活动中,提供了6节数学展示课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有效实施“五个一”工程,进行了学科校本培训工作。在局领导、校领导的指示指导下在4月24、25日进行了小学数学校本集中培训,本次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布置,在培训中展示研讨了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5节课,真正做到了以课例为研讨的依托,积极引领参训教师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实施教学的技能。

(六)四月份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齐齐哈尔市的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推荐参赛选手,参加竞赛的选手有东阳乡直小学的李成娟、王芳老师,音河乡兴十四小学的马春波老师,指导参赛选手做好赛前准备,最终3位选手都以较好的成绩进行了展示。

(七)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黑龙江省UC小学教研在线)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研水平。本学年借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契机,组织10个乡6所局直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积极网络中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这样的大型的多人次的网络教研是首次,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网络的资源,感受到网络的教研魅力,我县有8名教师的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网络教研优秀成果奖。

(八)积极参与专项调研。在教育局指示下,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参与了全县的中小校的调研工作,在此次调研工作中,我负责的是调研要点中的6至10项。从作业、测试后质量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德育活动计划5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校均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都相应作了认真的安排;从检查结果来看,各校都有自已的特点。总的情况是:作业量及批改情况,体现在作业本上的量是适量的,教师批改及时,多数教师批阅比较认真,有的有激励性语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本面整洁、书写认真规并且能在教师的指点下修改错误,通过作业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

(九)积极参与评估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承担了现场组的组长工作并完成了成果展示和小学组的材料汇总。

(十)认真做好期末命题(本年度命题18套)、测试、成绩统计、测试后的分析工作。

(十一)积极参与明德学校的课题实践活动。按要求及时向上反馈信息,深入六所实验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使用《分层测试卡》,随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检查。在课题实验的扩大阶段协助教育局普教股做了基础性的调查积极相关的信息反馈,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十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国培”的网络活动,督促并辅导参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2、参与了幼教开展的教研活动。

篇8

在本年度里,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和各年级教材的要求,力求做到熟悉教教材,掌握教材。二是学习了明德学校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相关书籍,在学习中认真领会“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思想,感悟专家的各种讲座实质,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写下自己的感想。三是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的学习工程的学习活动,自己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建议》一书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用专业理论充实知识底蕴,除此之外认真学习了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的《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构建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稿)、《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稿)等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二)立足课堂,做好常规调研。本年度借集中调研和教育教学管理评估检查的契机,先后在3月和9、10月份,深入10个乡9所乡直小学和1所村校和6所局直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导课,听评课在百节之上,在听课的过程中,及时与做课教师平等交流,充分肯定教师的优点,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扎实有效做好常规调研工作。

(三)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工作。深入基层学校,走进青年教师(长山冯春明、东阳王芳、张敏、宝山高丽等)和学科骨干教师(实验冯敏、五小张艳玲、东阳李成娟等)的课堂,一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引领青年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尽快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为全县教学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课例。在本学年的两次全县小学教研教学活动中,提供了6节数学展示课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有效实施“五个一”工程,进行了学科校本培训工作。在局领导、校领导的指示指导下在4月24、25日进行了小学数学校本集中培训,本次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布置,在培训中展示研讨了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5节课,真正做到了以课例为研讨的依托,积极引领参训教师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实施教学的技能。

(六)四月份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齐齐哈尔市的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推荐参赛选手,参加竞赛的选手有东阳乡直小学的李成娟、王芳老师,音河乡兴十四小学的马春波老师,指导参赛选手做好赛前准备,最终3位选手都以较好的成绩进行了展示。

(七)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黑龙江省uc小学教研在线)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研水平。本学年借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契机,组织10个乡6所局直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积极网络中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这样的大型的多人次的网络教研是首次,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网络的资源,感受到网络的教研魅力,我县有8名教师的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网络教研优秀成果奖。

(八)积极参与专项调研。在教育局指示下,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参与了全县的中小校的调研工作,在此次调研工作中,我负责的是调研要点中的6至10项。从作业、测试后质量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德育活动计划5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校均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都相应作了认真的安排;从检查结果来看,各校都有自已的特点。总的情况是:作业量及批改情况,体现在作业本上的量是适量的,教师批改及时,多数教师批阅比较认真,有的有激励性语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本面整洁、书写认真规并且能在教师的指点下修改错误,通过作业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

(九)积极参与评估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承担了现场组的组长工作并完成了成果展示和小学组的材料汇总。

(十)认真做好期末命题(本年度命题18套)、测试、成绩统计、测试后的分析工作。

(十一)积极参与明德学校的课题实践活动。按要求及时向上反馈信息,深入六所实验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使用《分层测试卡》,随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检查。在课题实验的扩大阶段协助教育局普教

股做了基础性的调查积极相关的信息反馈,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十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国培”的网络活动,督促并辅导参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2、参与了幼教开展的教研活动。

篇9

一、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1.开展数学学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是校级、镇级、县级。无论哪级,首先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因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几位教师上用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方法诠释同一节课。因此,活动前,各校在校内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教案很重要。其次,加大研讨力度。同课异构活动将由侧重看课、评课的教研方式向侧重研究课转变。参加活动的教师除在活动前人人参与备课,在课后的研讨中也要做到人人发言,让每位教师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教师自觉研究,从而达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根据研讨的结果,参与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悟或反思。同课异构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2.开展好数学学科的区域“主题教研活动”

数学学科的研究主题是根据各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我县学校分成四个片,五六个学校为一片。例如,东北片确立的主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西北片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优化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活动将由各学校指定讲课人员,参与活动教师人人备课、人人参与研讨的形式展开。通过这样的区域教研活动,增加了参与的人数,给更多的教师提供了平台,因为县级课只有几个人讲,通过区域教研,更多的农村教师不仅参与讲课,人人参与评课。这样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在认真思考、钻研,达到人人参与的教研目的,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师觉得教研就在身边并不难,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研的主角。

3.开展网络交流活动,加强与数学教师的沟通

数学学科建立起网络交流的平台,教研员与数学教师以约定

交流时间或留言的方式进行在线交流,以便及时地解决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不仅交流疑难问题,还要经常上传一些优秀的案例和有关数学方面的文章。

二、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每次参加培训或其他学习,回学校都要汇报或演示,促进教师认真学习,学以致用。每年都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试。通过考试,促进教师读书,了解课标,钻研教材,使教师自觉学习提高。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三、指导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实行常规推门课。推门课能促进教师节节备课,日日准备。经常下乡,走到每个学校直接进课堂,听最真实的课,看看教师平时是怎样上的。时间长了,教师都会精心的准备,因为随时去听课,促进了教师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每次听完课都组织教师潜心交流,认真评课,以鼓励为主,激励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认真钻研教材,精心上好每节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收集论文教案,提高教师总结、整理、写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研读教材;重构课堂

“圆的认识”可以被看成小学数学教学史上的一个经典,这一教学内容曾无数次地被搬上观摩舞台,进行多样的精彩演绎。纵观其中的许多优秀课例,在一般的农村学校和常态课上是无法复制的。究其原由,是一般教师在研读教材水平上与名师们有所差异,农村学生在认知水平上与城镇学生也有所不同。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的颁布实施,我市小学所有年级于2014年9月开始,全部使用新修订的人教版数学教材。选取“圆的认识”内容进行对比研读,关注修订后教材的变化,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用常态、平实课堂对话经典课例,对小学数学教师用准、用好、用实新教材,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对比研读,关注变化

(一)课标对比研读

在对《标准(2011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进行对比研读时,发现有如下一些微妙变化。

首先,《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对“圆的认识”具体描述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对比《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上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增加了知道扇形。针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一定要在“观察、操作”上做文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的方式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圆的周长、面积,认识扇形奠定基础。

其次,《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要求上,从原来《标准(实验稿)》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当课程标准和教材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如何相应地调整教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圆”学习内容的分布情况,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领悟中,圆的周长和面积会对“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而针对新增的基本活动经验,则应在“圆的认识”学习中进一步积累和发展。因此,教学应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做”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能主动探索圆、认识圆,最终理解圆的概念。

(二)横向对比研读

在对新修订教科书与2006年人教版教科书进行对比研读与分析,发现有如下的变化。

(1)修订后的教科书,增加了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以及用圆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关系紧密,因为在设计图案时,需要确定不同的圆的位置和大小。在本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和掌握。

(2)修订后的教科书,删去了圆是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原因是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已经提及过圆的轴对称性,对本课教学而言,只需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而不需要深入探究。

(三)纵向对比研读

在对新修订教科书有关“圆”的知识编排体系作纵向的研读与分析(主要研读“圆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发现有如下的联系。

“圆的认识”是学生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之前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也曾直观地认识过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圆的知识学习,是学生从研究直线图形转移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认知而言是一种飞跃。而“圆的认识”是学习有关圆的知识的起点,对学生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认识扇形,至关重要,也是学生以后研究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上述三项内容的对比研读与分析,我们认为,“圆的认识”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中的圆转化到数学中的圆的认识上,教学要从“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的数学本质出发,根据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教学要始终突出教学活动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即应当始终坚持通过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圆的认识”中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通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圆的知识内涵,逐步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把握本质,重构课堂

(一)选择教学模式

“圆的认识”涉及较多的数学概念,有圆、圆心、半径和直径。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根据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特点,我们认为,“圆的认识”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素材,丰富的活动,去帮助学生概括并理解概念,即应当依赖于“活动的内化”,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表面操作性认识向知识结构性认识转变。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利于学生参与、高效低负、便于目标达成的课堂教学模式。

“圆的认识”的教学是一节数学概念新授课,其教学过程主要包含: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运用和概念的拓展等五个过程,这与原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许翼平老师构建的促、探、练、测、评“五字”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极其吻合,且“五字”教学模式在广州地区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的论证,使用效果更是以针对性强、便于操作、教学程序清晰、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好著称,深受广州地区,特别是广州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认同和喜欢。

(二)重构课堂教学

根据前述内容的思考和结合促、探、练、测、评“五字”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环节:促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寻宝游戏导入,问题:杰克船长在荒岛寻宝,得到一张纸条“宝物在距离红旗3米的地方”,请你以1厘米表示1米,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上画出宝藏可能在的地方。让学生在教师指定点的3cm地方,标出宝物可能在的地方(如图一)。知识点:引出圆,使学生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第二环节:探 [自主探究,感知特征]。这个环节安排四项探究活动。

活动一:圆规画圆。请学生尝试用圆规在白纸上画圆,思考:圆规为什么能画圆,有什么优点。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说说用圆规画圆时,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标出来。之后再出示右图(图二),让学生判断圆的半径和直径,并应用概念做解释。知识点: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规画圆的灵活(能大能小)、方便的特点。

活动二:尺规画圆。让学生用尺规选择画出r=1cm,r=2cm,r=3cm的圆,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圆的位置和大小由什么决定。知识点:掌握圆规画圆的技能,理解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活动三:剪圆与折圆。把各自画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知识点:再次感受圆是封闭的曲线图形,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折痕相交的点是圆心,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活动四:量圆与说圆。知识点:同圆或等圆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第三环节:练 [巧设练习,实践应用]。这个环节安排三项练习:

练习一:我会算。如右图(图三)。

练:找圆心。你知道硬币的圆心在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后,再用课件解释)

练习三:解释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学生说后,再用课件解释)

第四环节:测 [达标检测,及时反馈]。这个环节安排两道有针对性的检测题:

检测一:同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 )倍。所以,当直径是4厘米时,半径是( )厘米;当半径是2.4厘米时,直径是( )厘米。

检测二: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第五环节:评 [总结评价,促进发展]。通过回顾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反思课例,分析成效

(一)褪去浮华,还原本真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读,重构的设计主要从“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的数学本质出发,让学生以“画、剪、折、量、说”等方式作为探究圆的抓手,设计适合学生的“直尺画圆”“圆规画圆”“尺规画圆”等实践活动,充分地让学生在“做”中“学”,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认识圆、解释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良好的活动经验。重构的设计虽然没有了名师经典课例的华丽,却抓住了“圆”的数学本质进行了一次本真的演绎,这样的设计更能凸显《标准(2011版)》对教学的要求。

(二)聚焦平实,回归常态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读,重构的设计以“五字”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关注本课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行当堂练习和内化。从教学的总体情况来说,学生对圆的概念以及圆的特征,掌握得比较扎实。这样的设计,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复制并常态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篇11

近些年,小学数学课堂已经逐渐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当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质量。

一、明确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实现内容与目标的统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不断明确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然而,还有很多教师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小学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随着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在一直的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依然一直保持着相似性,教育者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根据改革过程中一直不变的相似内容,发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完成统一,坚定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以便开展教学,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更加贴合教学目标,使小学数学优质课堂得以实现。

二、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育者应当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小学生性格活泼,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可以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优质课堂。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植树问题进行学习,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下可以自由发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完全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形成优质课堂。

三、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例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某一组的学生讨论不热烈,学习进度落后,教师可以主动上前询问:“哪里出现问题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需不需要我的帮助?”并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自主学习,并可以将自主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使学生进一步的记忆知识,从而做到活学活用,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一句口号,教育者应当付诸于实践,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扎实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探究和理解数学的真正意义,建立有效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做到,学生能够自己做的,教师坚决不插手,学生可以自己来表达的,教师坚决不代替学生说,学生可以自己研究出的,教师坚决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课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实现小学数学优质课堂,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优质课堂。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 索桂芳,薛彦华,赵明录,高翠任,王帅.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05):128-132.

篇12

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本年度里。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

一是学习了数学课程规范和各年级教材的要求。掌握教材。

二是学习了明德学校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相关书籍。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思想,感悟专家的各种讲座实质,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写下自己的感想。

三是积极参与教育系统的学习工程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用专业理论空虚知识底蕴,除此之外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下发的市教育局关于构建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市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二)立足课堂。先后在3月和910月份,深入10个乡9所乡直小学和1所村校和6所局直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导课,听评课在百节之上,听课的过程中,及时与做课教师平等交流,充分肯定教师的优点,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扎实有效做好惯例调研工作。

(三)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走进青年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课堂,一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引领青年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尽快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为全县教学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课例。本学年的两次全县小学教研教学活动中。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有效实施“五个一”工程。本次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安排,培训中展示研讨了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5节课,真正做到以课例为研讨的依托,积极引领参训教师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战略和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实施教学的技能。

(六)四月份组织骨干教师参与了市的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本次活动中。参与竞赛的选手有东阳乡直小学的李成娟、王芳老师,音河乡兴十四小学的马春波老师,指导参赛选手做好赛前准备,最终3位选手都以较好的效果进行了展示。

(七)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省小学教研在线)开展网上教研活动。组织10个乡6所局直小学的局部骨干教师积这样的大型的多人次的网络教研是首次,极网络中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网络的资源,感受到网络的教研魅力,县有8名教师的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网络教研优秀效果奖。

(八)积极参与专项调研。教育局指示下。参与了全县的中小校的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工作中,负责的调研要点中的6至10项。从作业、测试后质量分析、校园文化建设、校体育活动时间、德育活动计划5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校均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都相应作了认真的布置;从检查结果来看,各校都有自已的特点。总的情况是作业量及批改情况,体现在作业本上的量是适量的教师批改及时,多数教师批阅比较认真,有的有激励性语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本面整洁、书写认真规并且能在教师的指点下修改错误,通过作业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

(九)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此项工作中。

(十)认真做好期末命题、测试、效果统计、测试后的分析工作。

(十一)积极参与明德学校的课题实践活动。按要求及时向上反馈信息。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使用《分层测试卡》随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检查。课题实验的扩大阶段协助教育局普教股做了基础性的调查积极相关的信息反馈,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十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国培”网络活动。

2参与了幼教开展的教研活动。

篇13

小时候,我经常会重复做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给小朋友们上课。就这样,儿时的梦伴随着我成长。长大了,我成为了一名教师,而儿时的梦,还在延续。

梦中有泪

1993年我加入了教师的行列,当时的我,根本没想过要做一个怎样的教师,只觉得让学生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就心满意足了。走上三尺讲台,上了几天数学课,方才发现在南京晓庄学院三年学习的知识,可以说没有多少用武之地,我常常为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新知而发愁。工作头一年,我就遇上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到校视导。我深知视导的重要性,所以特意用心背熟了教参书上的教案,按部就班地上完了40分钟。心中暗乐:按照教参上的课肯定差不了。谁知当时的区数学教研员刘红老师当着校长的面,严肃地对我说:“课堂上,眼中没学生,自说自话,这样教下去,学生根本学不会,哪像是在上数学课?”那一夜,我的梦是湿的。

梦中有课

刚工作的我犹如蹒跚学步的孩子,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值得庆幸的是,正是拥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我慢慢悟出了上课的门道。在1993年到1996年3年中,我多次参加区新教师、数学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一有公开课活动,我都会想尽办法去听、去学,学习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语言,回来后就尝试像他们那样进行教学,看看是否适合,并不断进行调整。对有很深造诣的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课例或讲座,我尤其视若珍宝,如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黄爱华、吴正宪、孙丽谷、阎勤等老师,他们的课有的沉稳老练,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精辟深刻,有的妙语连珠,令我怦然心动,难以忘怀。当我获知南京市电教馆可以借阅优秀课例录像带时,我成了那里的常客,借阅了大量的教学录像带回家观摩学习,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模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磨炼,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基本样式:讲台形象——亲切,镇定,自信,神采奕奕;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简洁,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这些基本样式是我教学成长的基础。在梦里,我看到了自己上课的身影。

梦中有思

1997年南京市玄武区“青春杯”赛课是我获得的第一次机遇,促使我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那时,我天天都很晚才离开学校,多次试教磨课,校长、书记亲自把关,听我一遍遍说课。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里,我越来越会上课了,课堂的驾驭能力也显著提高。不负众望,那次赛课我获得了一等奖,这不仅让我获得了自信,而且激发了我努力前行的决心。1998年参加南京市优质课竞赛,我得到了区数学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大家一起分析、研究教材,从我的个人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修改调整教案,一遍一遍地说课、模拟教学。正因为有这些有经验的老师、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我的教学越来越有特色了。赛课那天,我与学生很有默契,课上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很好,因而获得了赛课一等奖。2001年有幸参加了省现代小学数学赛课,我的教学再次得到肯定,获得一等奖。2007年我参加南京市赛课,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江苏省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欣喜之余,为准备江苏省赛课而忙碌时,我却陷入了迷茫。那时,每一次试教,都会有特级教师如阎勤、魏洁、王凌等参与听课、评课,他们对我的教学环节和细节处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可每次修改后再上还是不尽如人意,自己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去淮安参赛前最后一次试教时,区教研员徐宁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课是要有自己的思想的,不同的人听你的课会提出不同的意见,那些意见你可以参考,但不能没有自己的思考。”一席话,点醒了我:好课是有魂的,这个魂就是上课教师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思考。在去淮安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想:在《24时记时法》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究竟需要学什么?《24时记时法》我的教学主张是什么?上课的前一晚,陪同的市、区教研员与我一起过课,我详细叙述了自己对课堂教学每个细节的处理和思考,在多次研讨、商榷、争辩、调整中时针指向了12点。回到房间,我再次将课的教学流程进行了梳理。那晚,梦里只有我的思考。这节带有大家和我自己的思考的课,不仅让我获得了江苏省赛课一等奖,而且还使我对“好课是什么”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梦中有笑

1999年,我参与现代小学数学教材的试点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执教两个班级,一个班使用苏教版教材,一个班使用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的编排、教学的难易等很多方面差异很大。我利用假期提前进行备课,研究两本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但从中我收获了思考研究的乐趣和惊喜。在比较和反思中,我提升了理解和把握教材、驾驭课堂和应变的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数学素养。从1999年至2001年,我以两本教材的教学试点为契机,上了50多节公开课,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和反思文章,并在区里多次就两本教材的分析与教学研究向老师们做经验介绍。2001年全国课程改革拉开序幕,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进入试用阶段,我不仅参与了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教师课件设计和学生学件设计,还积极要求参加新教材的实验工作。我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因为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我要比其他教师先行1年使用国标本教材,并要在教材实验中不断积累得与失,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思考与专家、老师们交流、分享。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连续6年的教材实验中,我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参加全国、省教材培训活动,认真聆听专家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认真学习全国各地对教材实验的汇报和课例展示,根据任教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努力在课堂中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现教材的精髓。6年间,我撰写了几十篇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被收录在《教师备课手册》中,供老师们学习参考。正是有了这样的实验体验,才让我对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教材的把握与再创造也有了独树一帜的认识和见解,在教学中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2007年暑假,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我承担了一年级数学部分课例的拍摄工作。拍摄工作全面启动之前,需要先送审样片,审核通过方可开始。省教研室王林老师出于对我的信任,拍摄我的一节课作为样片送审。样片拍摄工作在南京市江宁区电教中心进行,省教研室王林老师、南京市教研室朱宇辉老师全程陪同。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忙碌到晚上7点,我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但偷偷看到王老师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知道样片得到了他的认可。三天后,传来消息,样片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一致认可,拍摄工作可以全面启动。那一晚,我的梦是甜的。

梦中有爱

一名教师,当他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时候,就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虽然在从教的开始5年里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基本样式,但我并没有体现自己独有的教学特点,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自2001年起我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听了数场有分量的学者、专家的高质量的讲座和报告,与全省骨干教师在一起学习交流,我受益匪浅,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丰富、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2002年参加玄武区教科研骨干签约班,在区教科所原副所长黎鹤龄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位名教师,必须要有鲜明的教学风格。我认真学习了区教科所提供的《教学风格论》一书,明确了教学风格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明晰了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两年的培训中,我不断总结、思考自己的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特点之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对教材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使其成为适合学生的知识框架。

特点之二: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根据教学的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能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

特点之三:教学手段较新。较早地把电子计算机引进课堂。在1997年“青春杯”赛课时,我就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受到一致好评。

特点之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语言简约、明了、流畅、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特点之五:了解学生,与学生零距离。对学生的心理能正确分析、把握,对学生有爱心,很容易博得学生的喜欢,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