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也必然产生迅猛发展,因此单纯的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已经不再是高速公路设计的唯一要素,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也随之受到重视,它不仅是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的不断上升,高速公路的交通量逐年增长,驾驶员在行驶途中享受沿途风景也将成为出行的同时追求的目标。因此,做好公路景观设计,为驾乘员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避免环境破坏,已经逐渐成为每一个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使命。

做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不但可以避免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盲目性、任意性,形成人、车、路、周边环境、社会形象的协调统一性,同时对减少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保护农田、水利、环境敏感区等,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实现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1公路景观设计目标及原则

以保护陆地、水体敏感区,与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形的统一,减少公路建设过程中对沿线周边环境的破坏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的方案研究比选过程中,首先按照国家环境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研究,并对易造成环境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研究,需要在初步设计的总体设计中提出相应工程应对措施。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应提高自然景观与工程结构物的协调统一性,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使高速公路具有功能、美观及经济的统一。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地区性、动态性、协调性、自然性等五个基本原则,以下是对这五个基本原则的具体说明。

(1)安全性原则:以安全性为所有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不能只一味追求线形、环境的美观,而忽略了公路结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有效的方法,保证公路整体安全、车辆行驶安全及交叉位置的行人安全等。

(2)地区性原则:由于不同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貌形态特征、植被覆盖特征、气候气象特征具有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人群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传统及审美标准。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尊重当地的地区特性。

(3)动态性原则:由于公路景观有着保护、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的保护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赋予高速公路景观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4)整体协调性原则:按照工程及沿线地域环境特点或行政区划,将高速公路分为不同景观设计路段。在各个景观设计路段中,应选择大型构造物及沿线具有特色的景色作为设计景点。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尽量做到点、线、面兼顾,使高速公路线形与公路沿线景观相协调。

(5)自然性原则:重点考虑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的环境保护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内容

2.1内部景观设计内容和要求

(1)线形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必须结合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情况,合理选线,适当组合线形要素,做到连续、匀称、协调、舒适,使整条公路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性和优美的外观,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给人创造一种协调、连续的舒适感。

(2)沿线构造物的景观设计

在进行具体构造物的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工程技术及经济问题,又要注意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建筑物形式相统一。

(3)路面的景观设计

路面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其强度、耐磨性、施工难易程度及其在景观美化方面的作用。

(4)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沿线的附属设施,主要指服务区、收费站等。

(5)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景观美化功能,其次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提高司机的视线诱导,从而减轻因高速行驶而造成的紧张感。

2.2外部景观设计内容和要求

(1)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一般宽度为1~3m,主要用于分隔车道、防眩、视线诱导。一般以规则式常绿灌木整形种植为主,作防眩栽植的时要注意强调连续性。

(2)边坡

边坡主要功能是固土护坡、防止雨水冲刷,将其工程防护与景观美化相结合,主要考虑填方及挖方。填方边坡可保留杂草或种植草皮及花灌木,即采取一般绿化处理。土质边坡挖方:常采用草本植物及低矮灌木绿化;石质边坡挖方:大部分采用垂直绿化或砌种植池,在种植池内植常绿树及花灌木来形成多层次空间的立体绿化。

(3)公路两侧绿地

因地制宜,构筑大地景观,维护大地景观格局及自然过程的连续性,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结合公路空间环境、地形地貌等设计。

(4)特殊路段

特殊路段主要包括长距离直线路段、缓曲线路段、竖向起伏路段、隧道口等。长距离直线路段:直线路段过长时,应每隔一定距离栽植有别于沿途植被的树木,进行标示栽植。缓曲线路段:缓曲线景观绿化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竖向起伏路段:设计较好的竖向起伏路段,线形从心理和视觉上给人以平顺连续的舒缓感觉。隧道口:以高大乔木作过渡种植,上行、下行两个洞口之间种植乔灌木,可防止汽车废气在两个洞之间回流。

(5)互通立交区

应结合周围附近的环境、景观、植被、目前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重点设计。

(6)服务管理区

服务管理区的绿地景观模式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周围大片绿地要与其后的大背景相协调。

3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高速公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人文景观指凭借人类智慧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及城市村落等景观。我国通常存在建设高速公路过程中损害和破坏自然景观的现象。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行车安全性,重视驾驶员以及乘客的视觉感受,视觉景观形象是从人类视觉感受的要求出发,利用空间实体景物,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我们须分析和研究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的视觉特征,发现规律,将其作为道路景观设计的一个依据。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较多采用的是高路堤形式,高路堤形式的公路严重影响周围民众的审美视觉,同时对沿线地区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1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公路设计时只注重路线平纵线形指标,而忽视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高速公路建设常出现大量开挖山丘岗地、切割山坡、砍伐树林、填平沟壑、分割草原、侵占湿地等不利于保护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现象。

(2)高速公路的绿化现存两种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其一,注重短期效果,而忽略长期效果,直接导致3、4年内枯死的现象;其二,过分强调绿化效果的同时增加了盲目性,导致高投入、低效益,缺乏科学经济性。

3.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改善措施

(1)公路选线、定线时,须注意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一致,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采量。

(2)绿化是公路全线最直观、连续性最强的元素,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整体景观,对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3)开拓新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道路景观的美学效果和艺术魅力,充分开发景观资源。

(4)结合并展示沿线的地域特征,尊重当地风俗传统。

4结束语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当前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舒适、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必将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种新理念、新境界、新的追求方向,高速公路也必将建设成为让人倍感亲切、舒适、优美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周婷婷.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2009,(13).

篇2

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除了进行功能、环保设计外,还应进行景观设计。所谓景观,是指人类(景观主体)所感受到的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上认同的物质形态及空间氛围的综合构成体。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成为附着在大地上的一条超长的“黑色拉练”,导致岩石,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的村落一分为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形态;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情感,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3.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就是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上述道路组成要素及周围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等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尺度、比例、线形、形态、色彩、质地、韵律、节奏等基本法则进行构图,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和生态环境,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和良好的情感反响。

3.1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1)借景。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时,在满足“平、直、缓”的同时,应避开风景名胜区和其它历史古迹,以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借用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其引入到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来,或将高速公路的节点延伸到景区当中,如宁杭高速公路宜兴太湖服务区设计时借用太湖风景,主体建筑远离公路,依湖而建,变成了宁静的观赏太湖秀丽景色的好去处。

(2)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高速公路线形选定后,根据两侧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地设计景观节点,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其景观序列形式为起景(入口)――廊道――节点(服务区、小型互通)――廊道――(大型互通或风景名胜区)――廊道――结局(出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各个节点形似镶嵌在景观廊道上的珍珠,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2 高速公路景观色彩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其组成要素和界面以自然因素为主,人工因素为辅,是大地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除了路面的黑色外,其它色调以绿色为主,如路面上的里程牌、指示牌、防护栏等均为绿色,与大自然色彩统一协调。但为了丰富道路景观,消除司乘人员的疲劳,可以点缀其它色彩。如服务区建筑、雕塑敷上红色后,“万绿丛中一点红”,活跃了景观气氛。横跨路面的桥涵也可以敷上与绿色协调的冷色调,如蛋清色、浅灰色等。边坡上的壁画因为色块面积大更是满目画卷、洋洋大观,给司乘人员带来视觉享受,提升道路形象。

3.3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3.3.1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一般10-15米为宜。

3.3.2 中央绿化景观设计。中央隔离带绿化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选择刺柏,其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刺柏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刺柏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篇3

 

高速公路定义: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保证行车安全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目前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需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合汽车的轻型化和载重化是两大发展趋势,前者要求速度保障后者要求承载力,而高速公路恰能使二者有机结合。科技论文。我们在日渐享受高速公路带来的快捷交通,但行驶在我们的高速路上总觉得全国各地的高速路都是一个样,缺乏创意,缺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人工痕迹很重。科技论文。然而无论我们是在电视中,还是实地去往欧美发达国家的人,都能看到、感受到他们的高等级道路带给人那种由衷的赞美。那么他们为什么做那么好,究竟好在哪里呢。

1.首先分析一下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道路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植被被清除,动物失去生存栖息地,对动物主要造成了包括正面和负面的物种影响:活动领域的改变、移动模式改变、繁殖成功率改变、躲避行为改变及生理状态改变。道路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地区性物种灭绝速度,增加了外来物种的侵袭,许多研究发现有道路经过的区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的动植物密度明显低于没有道路的区域。科技论文。

1.2道路对环境产生的改变

道路主要对环境会产生以下影响:土壤密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灰尘、地表径流、水文及沉降作用等等诸多方面。道路在建设中发生的砍伐和道路施工干扰和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层,并对土壤进行快速的侵袭,对土壤的密度和孔隙度会造成持续数十年的破坏,造成了土壤中植物所需养分的流失。植被的砍伐会引起岩层的滑动或大规模的泥石流,这样的新闻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1.3道路带来的衍生影响

道路工程的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升值,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正是由于道路的分割作用,隔离了区域的生态多样性,直接威胁到生物的栖息地,地景的碎裂与缩小、不接临的栖息板块不足以提供原栖息种群繁衍所需的资源。

2.高速绿化工程设计需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查阅资料和研究欧美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发现在前期的道路研究中,景观设计师已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师考虑的问题与道路工程设计师不同,道路的线型设计不仅考虑道路的数学设计,更重要的考虑道路线型对视觉的影响,景观的变化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像我们国家的现在的景观设计只是在道路完成阶段对道路的一个“美化设计”,只是所谓的“美化”设计,到完成后只能叫简单的绿化设计,通常做的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人工痕迹很浓。

2.1研究道路线型视觉影响和道路能够对生态的最大保护作用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速度快,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对沿途景观的感知度较模糊,因此高速公路的沿途景观必须采用“大尺度、大对比”,在满足司机和乘客在行驶中视觉需要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视觉比例的协调。高速公路本身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有恰当的内部比例。紧缩、狭窄的路旁地带、孤立的小型种植都是与高速公路不相称的,反之亦然,所以为了使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匀称、协调,其内部、外部都应保持适当的视觉比例。道路的选线设计要考虑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道路的快速和隔离作用导致动植物种群的密度降低,大大缩小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应尽量避免穿越大面积的森林、湿地。

2.2研究独特的本土自然地貌并加以利用

欧美的公路景观给我们的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那种放眼可以看的很远的视觉效果,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很少在道路的两侧做密实的遮挡式设计,我国的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情况较为复杂,有很多不美的环境状况,但是同样也存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城市的轮廓线,这就需要我们在公路的选线设计中认真研究。

环境的调查研究是要通过对高速公路沿线所经区域的环境调查,掌握沿线所经区域的植被情况、自然现象以及高速公路需要进行绿化重新设计的路段和需要进行改善环境景观设计的路段;掌握高速公路绿化路段周围的植被类型、生长状况以及沿线所经区域的人文景观等一系列情况,确定高速公路沿线及周围的保护对象,进而为减少高速公路对他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绿化措施。

2.3研究植物的乡土化和养护管理的便宜性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不同城市绿化设计,不应出现较多的认为痕迹,自然生长的野花地被,郁郁葱葱的林带,良好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高速公路沿线环境较为恶劣,对于植物养管要求不宜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因素综合考虑。

3.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具体到高速公路的各部分绿化设计主要分为中央隔离带、边坡、道路两侧、互通区、服务区绿化,虽然在绿化设计方法中,有很多可以实现的手段,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尽量恢复自然地被,还原原始地貌,放弃人工化痕迹太浓是最高目标。

3.1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起到分流、防眩、诱导视线和提升景观等多种功能,创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为主要目的种植设计。中央分隔带的设计一般以常绿灌木的规则式整形设计为主,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米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可以配合花灌木密植的自由式设计,地表一般用草皮覆盖。

3.2公路边坡与两侧带的绿化:沿路边坡是对路面起支持保护作用的有一定坡度的区域,边坡绿化防护的目的和结果,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安全,这就要求在设计选用边坡防护材料时,必须考虑固土性能好、繁殖易、成活率高、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等要求的植物。土质边坡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等)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如紫穗槐、连翘、砂地柏等)相结合。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最重要的设计要点不是要造的多美,而是让美的东西呈现在人的眼前。

3.3服务区的绿化: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

3.4互通区绿化:以优化植物配植为主,强调生态绿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季相效果;立体绿化层次分明,突出层次效果;以丛植为主,注重涵养水源;在创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前提下,追求景观效果,力求做到生态性与视觉效果上的有机结合。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到2010年底将建成5-5.5万公里,我们不希望在全国各地的高速上行驶像在同一条道路上,高速公路建设前期更多的让景观设计师参与,调查研究高速穿过的区域地貌特点,参与选线,让每条高速呈现其独特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2):14-16.

篇4

关键词:

高速公路沿线、线性、动态、地域性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to chongqing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along as an example

HuangYun Jing chongqing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401147 in chongqing

Abstract: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and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historical culture mutually, show the local culture connotation. In landscape and culture, ecology, visu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should not affect the traffic safety, give full play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in improving highwa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ich visual landscape along the role of.

Key words:

Along the highway, linear, dynamic, regional

1引言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指由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的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总的空间概念,它表示环境作为人的视觉所感知的一种景观特征。同时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是一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具有韵律感和美感。高速公路把不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同时道路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也就是说,高速公路景观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公路与周围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系。

2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空间特性

2.1线性景观空间

高速公路是空间中一种抽象的线性构图,它有机地连接了沿线各种不同的景观单元。当车辆行驶于其上时,随着路面倾斜、弯曲、上坡、下坡等多种动势的变化,人们可以感受到沿线丰富的景观资源,而这些原本各异的景观资源也会因为公路的修筑而被连贯成一个整合的线性空间,即包含其路域范围内多种景观元素的线性景观空间。

2.2动态景观空间

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由于人本身具有一定的速度,使得沿线景观的每一个画面的展示可能只是瞬间,但却是连续的;同时,随着速度的变化,驾驶者的视域、视距也会发生改变,导致了他在公路上看到的、注意到和感受到的事物及其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不同我们通常看到的静止的三维景观空间,它是公路使用者在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的视野中出现的四维景观空间。

3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类型

3.1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以村落为景观主体,将绿化与村落结合所形成的乡村风景。乡村景观包括成片的乡村聚落景观、散落的民居建筑及与其周围农田构成的景观和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民居建筑群落景观。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时,通过自然的地形地貌、植物及土壤等元素来弱化公路的存在。在离高速公路近的村落前通过点缀少量的乔木,而离高速公路远的村落则结合片林设置,使村落与片林相互交替、穿插,与高速公路之间的视觉关系不要过于显露。以便使村落在树林中产生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3.2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高速公路穿过城市时,把公路系统成功地融入城市结构并创造一个统一和谐的视觉环境。高速公路在重要的位置可以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在过渡边沿应与周围社区的环境协调。公路绿地景观的规划根据绿化区域的面积大小、所经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原有绿化风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边界区域的处理,比如可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使其得到“软化”效果并自然地过渡。

3.3山地景观

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沿线,由于所经过的地貌变化很大,故在与山地相接处,要考虑将自然的景观展示给乘客。高速公路绕行于山地之间,在与自然景观相接处要仔细设计,处理要十分精细。边坡景观是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的过渡,在设计时要注意与其协调,减少边坡的工程痕迹,一般主体山形为大面积的绿化,到山坡、山脚处则整理出一条很清晰的乔木林缘线。林缘线以上是茂密的森林,林缘线以下是大片的草地。草地往山脚下延伸,与地坪相接并顺着起伏的土丘向农田过渡。以便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景观。运用大树适当地点缀大片的土丘草地使山形的起伏得以充分地展示,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视野。

4重庆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重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在认识上和设计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缺乏理论研究及相关规范的指导

由于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对公路沿线景观,尤其是高速公路来说,这一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探讨还处在较为滞后的阶段,所以对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认识、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几乎没有可资借鉴的案例和方法进行指导。

4.2缺乏动态性、序列性景观设计意识

景观序列是由空间序列与景观设计理论相结合而派生的,是风景景物、空间环境与序列的合成,按照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意趣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使景物空间层层深入地展开。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是人们从道路上看到的一切物体,包括自然构造物和人工构造物,道路线形将这些构造物有机的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景观序列。景观序列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的无序性和城市化倾向

由于对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经常盲目的套用城市道路沿线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原则。这使得许多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呈现出明显得城市化特征,并将本不适合环境要求的市政园林绿化、广场雕塑和室内装饰等美化手法应用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营造中,未能充分体现出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5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原则

整个沿线景观设计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协调,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景观与文化、生态、视觉资源整合的同时应以不影响交通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和丰富沿线视觉景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5.1整体性原则

高速公路沿线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部分较多,每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构造物,应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在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沿途景点、附属设施以及绿化植物要有统一感和连续性,避免互相独立,缺乏整体协调性。

5.2美观性原则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景观的美学功能。宏观上,这种特性由周边环境的地形、植被、土地使用状况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它们从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等外部信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5.3地域性原则

高速公路路线较长,跨地区、跨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设计时应尊重自然,就地、就近取材,要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沿线景观,对高速公路沿线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应尽量保留修缮。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受自然环境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现象。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及社会环境等,因此,不同的地域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的文化,具有个性特征和识别性在进行高速公路公路景观设计时,充分利用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富含地域文化的景观环境,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解历史和审美的体验的、具有导向意义的文化信息。

从空间上说,公路作为连续的线形空间,距离上短则十几公里,长则上百千公里,沿线跨越了不同的区域,是展示和宣扬各种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高速公路考虑其自身连通作用的同时,景观设计应结合区域文化、时空差异,表达某种特定的文化含义,如历史文化感、积极向上的精神,民俗文化的表现等。

5.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在进行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线型变化、色彩及尺度、以及视觉导向、视觉连续性等心理因素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以便消除司乘人员在行车时所产生的心理压抑感、威胁感及视觉上的遮挡。

5.5生态性原则

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原则来进行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使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地貌的处理,创造自然和谐的新景观。科学而艺术的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公路生态景观。

6重庆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总体指引

特征层面:分线分段自然风貌、建筑风貌高度融合的重要线型乡村景观展示空间。

绕城高速――绿廊粉黛饰绕城

成渝高速――香樟青庭耀成渝

渝遂高速――银杏碧瓦炫渝遂

渝邻高速――秋枫褐檐绘渝邻

渝合高速――松映黄赭展渝合

渝鄂高速――枫中灰褐掩渝鄂

渝湘高速――黄桷褐枋呈渝湘

渝利高速――杉栾柱骑出渝利

渝黔高速――榕掩版栗显渝黔

渝泸高速――枫松栗枋衬渝泸

规划层面: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改善;两侧沿山、沿江及周边风景区、古镇古村落等的景观环境协调;以重点示范村整治带动沿线风貌的改善与环境品质提升。

7具体内容与设计手法

由于重庆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大农村的特性。重庆高速公路沿线以乡村景观为主,大地景观与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

7.1绕城高速

绕城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七区,分别为:北碚、沙坪坝、九龙坡、巴南、南岸、江北、渝北以及紧邻主城的江津区。

建筑景观要素:以传统民居为主,融入现代元素,屋顶平坡相参。绕城高速距离城市较近,考虑其区域的特殊性,为能使民居更好的与现代城市建筑相融合,屋顶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方式,深灰色塑钢窗,增加青石墙面的比例,以突出其时代感。深灰色瓦,褐色檐口,木色装饰穿枋柱,青砖勒脚窗台以下。

植被配置:林秀芳香、绿带花廊,五片不同主题不同植被特征:

宜居重庆(西北):香樟、天竺桂、桢楠;

开放重庆(北、东北):黄桷树、小叶榕、山茶;

森林重庆(东部):秋枫、竹类;

红色足迹(南部):雪松、紫叶李、三角枫;

智慧重庆(西部):黄葛兰、桂花、含笑。

7.2渝邻高速

渝邻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渝北区。

建筑景观要素:对已改造建筑进行修整,对未改造的按照本规划进行改造。渝北地区绝大部分建筑已经整改,但少数效果不是很理想,为营造坡屋顶,许多新搭建的第三层均未安装门窗,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立面的完整性;原檐口采用大红色,非常突兀。此次建筑修整主要针对门窗安装,檐口色调的调整(调整为深褐色)。

植被配置:深山含笑、秋枫、桂花、黄桷兰。

7.3渝合高速

渝合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北碚区以及周边区县中的合川区。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川东民居,以浅黄色墙面、赭色穿枋为主。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瓦,白色檐口,褐色装饰性穿枋柱,勒脚齐窗下口,以土黄色墙面为主,穿插白墙面,局部底层墙面采用灰色,白水泥勾缝,形成青砖贴面效果,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雪松、秋枫、桂花、黄桷兰。

7.4渝遂高速

渝遂高速途经主城九区中的沙坪坝区以及周边区县中的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

建筑景观要素:以深蓝色坡屋面、灰色穿枋式传统民居。屋顶采用坡屋顶,深蓝灰色瓦,白色檐口,灰色装饰性穿枋柱,灰色勒脚窗台以下,白水泥勾缝,赭色门窗,门窗周边刷灰色装饰性线条。

植被配置:银杏、红枫、天竺桂、秋枫、桂花、黄桷兰。

7.5成渝高速

成渝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璧山县、永川区、荣昌县。

建筑景观要素:灰色调川东民居,青砖贴面。成渝高速作为最早的交通要道,其沿线建筑建设的相对较好较完整,考虑到原建筑情况,此次改造中将融入少量现代元素,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呼应关系。仍然采用传统建筑的元素――全坡屋顶,但门窗色调改为体现时代气息的深灰色,在围墙等部位运用挖条形孔洞等现代处理手法,提高青砖墙面的比例,局部可作一层高。改造要点:坡屋顶、深灰色瓦、褐色檐口、赭色穿枋柱、青砖勒角、深灰色塑钢窗。

植被配置:香樟、乐昌含笑、秋枫、桂花、黄桷兰。

7.6渝黔高速

渝黔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綦江县。

建筑景观要素:灰色屋面、板栗穿枋,融入版画元素。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机制瓦,白色檐口,浅灰色或褐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灰色涂料勾白缝,板栗色门窗。一层可采用灰色面砖贴面,结合地域特色文化部分建筑采取版画上墙措施。

7.7渝湘高速

渝湘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南川区、武隆县、彭水县、黔江县。

建筑景观要素:渝东南传统民居,褐色穿枋、灰色坡面为主。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或灰色瓦,褐色檐口,褐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褐色涂料,褐色门窗。

植被配置:黄桷兰、香樟、秋枫、桂花。

7.8渝利高速

渝利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忠县、石柱县。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褐色调为主,木材贴面。屋顶采用坡屋顶,屋顶下可做木质装饰构架。深灰色或灰色瓦,褐色檐口,褐色装饰线条或木条贴面,勒脚窗台以下,刷褐色涂料或木板贴面,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栾树、水杉、秋枫、桂花、黄桷兰。

7.9渝鄂高速

渝鄂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灰色调为主,局部青砖贴面,部分可采用风火山墙。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或灰色瓦,山墙可采取风火山墙,褐色或灰色檐口,灰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部分砖砌建筑可一层高,刷灰色涂料或灰色涂料勾白缝,赭色门窗。

植被配置:秋枫、广玉兰、桂花、黄桷兰。

7.10渝泸高速

渝泸高速途经周边区县中的江津区。

建筑景观要素:传统民居,板栗穿枋。屋顶采用坡屋顶,深灰色瓦,板栗色檐口,板栗色装饰线条,勒脚窗台以下,刷灰色涂料勾白缝,板栗色门窗。

植被配置:三角枫、雪松、秋枫、桂花、黄桷兰。

8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对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其通过研究高速公路所经区域具有的独特特征,包括乡土材料、乡土建筑技术、民风民俗,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以继承和发展的态度融入景观设计当中,达到尊重地域环境,展现本土特色和地方风貌,体现地域特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志洲.公路景观与传统文化研究[J].中国公路,2004,(18)

[2]汤振兴.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金澜,黄锡刚.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初探[J].浙江建筑,2006,(2)

[4]吕大伟.浅析广东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05(4)

[5]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乡村风貌总体规划2010

篇5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38-02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地区间人力、物资、信息的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下,高速公路建设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而忽略了环保效应与景观效应。通过对高速公路自然景观及其构造物的新颖设计,把单一的公路工程建设变为复合的交通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而且优美舒适的公路景观系统会使司乘人员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心理方面,均感到旅途的快速、畅通、安全和舒适,从而达到功能、经济和美观的统一。

1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它与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美学、自然地理学和路桥工程及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既要满足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舒适以及提高公路景观。

绿化景观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地域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条件,采用具有符合项目区自然环境及人文内涵的绿化景观设计,以及相应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获得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适地、适树、适量的理念,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用当地植物种类,达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一致。

2 绿化景观设计目标:尊重自然、还原自然。

2.1设计理念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设计理念上采用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相结合的生态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的减少对项目建设区域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

绿化景观设计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尊重科学,特别是要符合生态学的规律。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

根据不同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设计相应的生境类型,认真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

从高速公路各个区域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

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

大多数园林植物其景观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在种植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四季景色,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使园林环境在每一个季节都有代表性的特色景观。

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植物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景观效果和绿地功能的发挥,在绿化设计中综合考虑乔、灌、地被植物的种植比例及种植密度。

2.2设计原则

通过对每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点的归纳与分析,以及对项目区域路网规划、交通量发展、交通组织分析、工程总体规划及现状的充分认识,为保障实现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绿化景观设计应采用如下设计原则:

1)项目建设融于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高速公路对所经区域自然环境的破坏;

2)“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经济实用、景观协调、易于管护”的原则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3)在设计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障景的手法,在景观设计时,周边环境景观效果好的就露出来,不种树或少种树,景观效果不好的就采用苗木密植的形式进行适当遮挡;充分做到路中有景,景中有路,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的审美愉悦感;

4)绿化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公路的线形布局、地域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特点,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紧紧围绕“生态路、景观路”等指导思想,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讲求实效;

5)景观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土质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当地树木及植被,尽量减少绿化造价。

2.3突出主题

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前,应调查清楚项目区的自然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景观设计最好的就是对周边环境的尊重,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从而做到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充分融合。在绿化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山、水、田、人四方面的熔融结合,在互通立交 、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等绿化景观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

2.4设计思路

2.4.1公路中央分隔带及路基两侧绿化设计

在北方地区,中央分隔带一般采用以桧柏为主,合理的选择花灌木间植形式,在变化中求统一。桧柏能够起到防眩的功能需求的同时花灌木提高绿化景观,美化路容。

路基两侧绿化设计,植物选择考虑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植物,边坡种植紫穗槐、荆条、杠柳等耐旱、耐瘠薄、已于养护、固沙能力强的植物,护坡道种植色叶植物及开花植物如紫叶李、红叶碧桃、海棠等花灌木,边沟外侧种植一排杨树,隔离栅内侧种植一排野蔷薇。

2.4.2互通区绿化设计

根据高速公路与被交路关系,绿化设计分为重点互通绿化和一般互通绿化设计,针对被交路的功能和等级确定绿化景观设计手法。被交路为城市道路的一般运用城市园林式景观设计手法;被交路为干线公路和乡村道路时一般运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园林设计手法,以防护为主,绿化构图。

2.4.3收费站服务区绿化设计

收费站、养护工区、服务区、管理处等绿化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划分和植物配置,以建筑物为主体,在传统园林艺术基础上,结合现代园林表现手法,并以山石、水面与植物造景相结合,人文园林与农业文明相融合,达到观赏、休闲、提环境质量的目的。

收费站、养护工区、管理处在绿化设计中结合站区所在区域,设计能够体现当地特色。

绿化整体布置采用乔灌草结合、常绿落叶结合、色叶开花结合的配置原则,森林式栽植。

3 结论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对高速公路如何进行绿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合理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手法。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还应结合公路线性特征、公路特点、功能要求及项目区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等实际情况灵活的选用绿化模式。

篇6

中图分类号:U41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交通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方便快捷,而且在景观、环保和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景观是体现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提升高速公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乃至相关区域的吸引力和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展开系统的探讨、研究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项目概述

宜州至河池段高速公路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阿荣旗至北海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交通部第三批典型性示范工程。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境内,处于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的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使项目区自然环境秀美。沿线经过了峰林地貌、洼地田原风光、水库风景等不同地貌景观区段,应根据不同地貌环境特点进行分区段景观设计,重点结合项目处于岩溶峰林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观光性自然景观的特点,不片面追求高指标,尽量使路线布设顺“势”而为,与周边地形、地貌相协调,技术指标尽量连续均衡,灵活选择路基设计型式,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尽量减少对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

2设计指导思想

2.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树立全过程的环保观念,重视环保选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对项目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现状、植被分布等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涉及到环境敏感目标的路段需多做现行优化,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这一指导思想,尽量绕避敏感目标。合理调配土石方,降低土石方工程量,从而达到保护优先的设计目的。

2.2和谐统一、自然融洽

景观设计强调统一,要在统一的主题下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韵味,否则沿途景观就可能会因单调而使司机注意力迟钝,适当的变化,都会使司机在行车途中感受到沿途景观富有节律感、多变性,产生愉悦的心理,达到消除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所以,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一定要在统一的主题下,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同时,高速公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又要注意与地形、环境的外部相协调。沿途景点、附属设施以及绿化植物要有统一性和连续性,避免相互独立,缺乏整体协调性。同时,还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沿线周边的自然风光相协调,体现壮族、瑶族文化特色,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与韵味。

2.3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的风景,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必要时可修改道路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保全原有风景。在为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绿化设计时,在保护原有风景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划植物景观系统,使之在低维护的条件下也可能保持持续的景观效果。

3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设计总的设计原则是: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要,改善行车条件,使高速公路更为安全、快捷、舒适,同时给道路增添绿色,使道路更具有地域特色,保护并改善本公路的生态景观质量。绿化设计文案可以突出当地人文景观特色,简单易行又节省投资的绿化方法。设计坚持以下原则:

(1)道路景观规划总体风格应与河池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相呼应,做到大手笔,高格调,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

(2)结合沿线环境特点,做到“宜绿则绿、重点突出”,适于绿化的路段进行全面绿化美化,重点景观路段做到重点对待。

(3)针对沿线边坡分布较广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边坡生物防护与植被恢复”技术方案,提高边坡景观绿化的质量。

4绿化设计方案

4.1路侧绿化

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路侧绿化,根据不同的边坡形式以及立地条件进行有针对的、合理的设计。遵循“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在距道路较近的位置,植物选择以灌木为主,避免高大乔木影响行车视线;在树木光影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则采用乔灌结合,形成垂直方向上多层次的植物景观。同时在本项目中,对路侧绿化方案采取多方案循环的方式进行设计,利用不同的植物及不同的种植形式,也可更有效的缓解行车者的行车疲劳。

4.2边坡绿化

为了使常规的边坡绿化更加美观,更具有观赏性,在边坡原有的工程防护的基础上,对草种进行了选种,同时尽可能的运用多种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修饰,使整个边坡更加美丽、安全。同时,针对挖方路段的光面爆破边坡采用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进行坡面修饰,达到了在安全的基础上美化、绿化的目的。

路侧绿化效果图

4.3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隔离带绿化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选择蜀桧,其高度1.6米为宜,行株距1.5米,蜀桧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同时,为了增强其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在设计意选用了花灌木扶桑及海桐球,与蜀桧有规律的相间种植,达到了更好的景观效果。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蜀桧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中央分隔带绿化效果图

4.4互通立交绿化

在本次设计中以“生态建设”为主导思想,因此在立交方案设计中以营造自然植物群落的设计手法取代了以往设计中单一应用大量的灌木模纹拼图,有效的减少了景观中“人工”的因素,增强几分回归自然的感觉。在满足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的水平。稳定的植物群落,既增加了绿量,又形成了良好的小环境,对改善周围小气候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满通安全功能的前提下,突出诱导种植、时代特色种植、美化绿化功能等种植特色。

(1)莫村互通—“青山绿水唱山歌”

莫村立交位于宜州市,刘三姐的故乡,本设计方案以三姐山歌为主题,采用高大浓郁的乔木如小叶榕、羊蹄甲、马尾松等,翠绿艳丽的花灌木如杜鹃、紫薇、夹竹桃等,充分体现这里美丽的民间传说,迷人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主风情,当驰骋在高速路上,那悠悠的山歌、绮丽的风光令您陶醉。

(2)怀远互通—“山青水秀”

怀远立交绿化设计以当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为元素,似水纹状的植物栽植形式,有似河流潺潺的流动。流线的图案让人们从不同角度都能领略到不同的景象,随车行使也能感受到动态连续的景象,流畅的美感。植物配置以香樟、小叶桉、夹竹桃、扶桑、黄金榕、黄素梅、红花继木、杜鹃为主。

(3)德胜互通—“素桑锦绣”

德胜互通绿化设计以“素桑锦绣”为主题,突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产业——蚕桑文化。设计中以桑树为主体植物,结合围合区地形勾勒出桑叶造型,运用香樟表现成春蚕,利用色彩鲜艳的夹竹桃、福建茶和主体植物桑树形成锦绣图案,烘托设计主题。

(4)东江互通—“四泉映月”

东江互通绿化设计以“四泉映月”为主题,突出当地环境特点有江必有水,有山必有泉,大量地利用高低不同的乔木组成由内向外层层相套高度依次递减的圆形图案,象征眼眼山泉,周围利用小乔木结合灌木表现成流水图案,源远流长。

(5)河池西互通—“锦绣河山”

本互通立交遵循道路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重要原则。以“锦绣河山”作为设计主题思想,在立交的整体景观中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求美化自然,使立交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达到最大限度地原有地形地貌的统一。从而提高立交上行驶车辆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4.5隧道进出口绿化

隧道进出口绿化设计主要以体现功能为主,宽阔的视野,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在植物的选择上以地被植物和花灌木为主,在达到绿化的同时,也不影响行车人员的视距。在隧道进口的两侧列植高大乔木,以减轻“黑洞”效应对行车人员的干扰,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有效的行车环境。

隧道进出口绿化设计效果图

5绿化物种选择

在进行景观绿化美化植物选择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使得植物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植株不会落叶死亡,能正常生长;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特点,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耐瘠薄和耐修剪;枝繁叶茂,没有季节性落叶;叶青绿色或多彩,花季较长;根系发达,抗雨水冲刷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根系不会对路基造成破坏,在此基础上注重所选植物物种要符合高速公路美化绿化目标的要求,体现本路段特色,满足路域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建设的实践要求。

6结语

优美的乘车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就是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将公路与周围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相结合,按照一定基本法则进行构图,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和生态环境,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和良好的情感反应。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R].广西. 2008.

[2] JTJ/T 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

[3] 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马宏威、寇继海、刘云峰.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J]. 北方交通, 2008(1).

篇7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服务设施。一般包括停车场、公共厕所、餐厅、超市、加油站、客房、汽车修理站、绿化园地等服务设施的。所谓设计是指在考虑服务区功能性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构造物,创造一个新的优美环境,尽可能避免造成“建设性景观破坏”。

1.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1.1 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是服务区建设的完善和深化,对高速公路建设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有着积极作用。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从整个路网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出发,能够避免各条高速公路单独建设时所出现的服务区间距不合理、等级不协调、景观差异悬殊等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区的作用。

1.2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可以带动服务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吸引投资。服务区的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吸引更多车辆走上高速公路和停靠服务区,给服务区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服务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未来高速公路的服务产业将成为高速公路营运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建设尤为重要。

1.3 从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角度来分析

服务区是“构建人性化交通网”的重要内容。联网后的高速公路是一种长距离、封闭式的生活圈子,司乘人员及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得到必要的服务,是温馨驿站。

1.4 从旅游的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当地的文化是相互依托的。高质量的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使得整洁、有序、风景优美的服务区给客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服务区给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机遇。

2.目前高速服务区设计的现状

2.1 缺乏标准和行业规范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建设,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已成为高速公路科研建设和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在服务设施设计中缺少符合国情的行业规范。

2.2对高速服务区路网性质和交通性质认识不到位。

在高速建设初期,由于高速尚未成网,车辆在路上的行驶里程一般较短,同时高速上的交通量较小,建设服务区,闲置率较高。人们普遍认为服务设区偏多偏大,这种认识的普遍性造成以后数年中服务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里程逐渐增加,逐渐成网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服务区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服务区的设计应该从路网的全局着眼,认真分析交通的性质。

2.3服务区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建设时期、建设业主的不同,服务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缺乏总体规划的意识。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与路线主体属同一工程,大填大挖,未能和周围的景观很好地结合,既增大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又没有形成和路线主体不同的休憩环境,同时破坏了周边环境,造成工程与自然的不和谐。

2.4.服务区占地面积偏小

服务区的设计多由建筑部门设计,缺乏对交通量、车型的认识与分析,对于服务区的占地规模主要是凭主观判断,尤其是早期建设的一些服务区,在路网逐步成形以及大型车辆比重逐步上升的国道干线上,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3.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设计方面,没有考虑与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适应、协调。设施片面追求“小而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公益需求。

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步骤,按照线路展开,依据高速公路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模的特点、沿线的风景和旅游景点,分析服务区预选点的重要程度,选定各个服务区的点位。根据未来15年预测交通量,计算出对各个服务区的征地面积,结合服务区地形条件,考虑相邻服务区功能协调等因素,对个别服务区进行动态的调整,最后推荐出服务区的规划面积和等级。

4.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服务区的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形式应根据地形和环境以及它们与主线的关系,分为在一侧、两侧或中央三个类别,一般以两侧对称而又分开设置的居多。单侧或中央式,是将服务区集中设置在一边或中间。当仅在单侧设有服务区时,可利用地下通道或跨线桥,为另一侧的车辆来往服务区提供方便。

(1)在现场,对选址周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以及地理、气象条件、植被等现场资料的分析和考察,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体现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考虑人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完好或较完整的生态群落进行展示,将破坏严重的群落进行修复,融合人性、景观的设计思路,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服务区功能分区域组成

4.2.1 广场和通道

广场和通道的设计要确保车辆的疏导和安全,对于地面铺装以及构筑物的形式,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应考虑美观,一区一特色。

4.2.2 停车场

广场由于受制于停车场使用空间的限制,须合理组织好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又不失整齐划一的特性。将园林素材合理运用到方寸之间,在竖向空间上,从铺装至顶部,还是有相对丰富的空间可以进行设计的,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引导视线,组织交通、明晰边界,使得停车场的布局有序化。

4.2.3 餐厅和超市

超市餐厅??超市作为基础的服务设施,应保证人员的方便进入。

4.2.4公厕

对于服务区的公厕,其设置要便于使用,通常设在大型停车场的前面,同时应体现出人性关怀,采用无障碍设计。

4.2.5加油站

4.2.6 服务区干道

出于安全考虑,贯穿车道大都采用单向车道,宽度规定为4.5m,但当条件有所限制时也可采用双向车。

4.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

4.3.1 服务区植物种植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园地性质、规模以及将来的利用、发展规划等因素,预先进行景观生态及景观结构功能变化的评价。遵循原以自然栽植为主,追求和谐共生的栽植效果。对于既有的树木、林地、岩石等,应尽量予以保存,结合现场环境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

(2)以庭院式绿化为主,形成开敞、以现代化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显示出现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人们的近视品味。服务区绿化应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要求,从规划设计的初期就应将植物的位置及生长后的间隔尺寸考虑到景观规划图内,兼顾近期与远期,采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在立体空间中,协调硬质景观,做好配置。做到“先绿化后美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

(3)在留存树木外添植新植株,须避免给人一种景观上的异质感。

(4)栽植率以7%-15%为标准,树池外应用草皮或地被灌木覆盖。

(5)水生植物:荷、睡莲、水葱、萍蓬草等。

(6)防风固沙:垂柳、国槐、刺槐、白蜡、桑、紫穗槐、圆柏。

(7)防火树种:银杏、桐、棕搁、女贞、大叶黄杨、夹竹桃、臭椿、刺揪、楠树等。

4.3.2 服务区园林植物配置比列

(1)乔木、灌木数量比值为1:30;

(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值为2:30;

(3)常绿树种中阔叶树占60%-70%,针叶树占30%-40%;

(4)草坪与地被植物数量比为1:l;

4.3.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格局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园林景观主要体现在停车的分隔带和主建筑门前、广场、休息广场以及服务区周边,环境美化以绿化、美化为主,总体效应达到从外看服务区主建筑在丛林中时隐时现成树林式绿化。停车分隔带以中等乔木形成行道树,灌木绿篱镶边,中间点缀花卉。门前广场以灌木绿篱,草坪花卉、大树,形成立体交叉的绿化格局。休闲广场以灌木绿篱形成图案,以花卉形成色块、乔木成林、林荫树下有草坪,适当点缀文化小品,水塘、假山等形成公园式绿化格局。

参考文献:

篇8

2路基景观设计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是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景观的主要载体。对路基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以后道路总体景观设计的效果。

2.1路基填挖控制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的路基高程与天然地面高程是不同的,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填筑。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进行路基开挖控制时,最主要的是路基宽度和路基高度。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在我国道路设计规范中都有具体的规定,往往在道路等级、道路类型等公路建设标准确定后,道路路基的宽度与高度值也都会有一个指标。对于路基宽度,会直接确定下来,但是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动,尤其是山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段。而高度会确定大概的范围,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规定应尽量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结合设计规范与山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山区公路填挖高度宜采用如下指标进行控制。(1)道路中心带的填方高度值不宜大于20m。当大于20m时,宜采用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2)道路中心带的挖方深度值不宜超过30m。当挖方深度超过30m,宜采用开挖隧道的方法通过;(3)路堑的挖方边坡高度值不宜大于40m。超过时可采用架设桥隧、半桥半隧、半隧半路或纵向分离式路基等方式处理。

2.2路基防护与支挡结构景观设计在山区道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比如泥石流、滑坡、体落石等,因此为了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需要进行路基的支挡与防护。路基的防护与支挡工程设施按作用不同,可分为边坡破面防护以及支挡建筑物等。(1)边坡破面防护是指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总称,坡面防护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且可以美化道路沿线景观,协调自然环境。可以分为植物防护、圬工防护以及土工织物防护。植物防护又可分为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其中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铺草皮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植树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植物防护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设计为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图案结构,很好的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圬工防护又可以分为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以及石砌防护等。圬工防护是一种有支撑的防护,这种防护方式相对于植物防护其防护效果更好,针对的边坡类型也更严峻,也更加适用于灾害比较严重,比较容易发生泥石流,而植物防护无法达到效果的地段。但是圬工防护造价更贵,与环境的协调性也不如植物防护好,这在具体设计时更加需要设计者进行景观设计。土工织物防护指的是在边坡表面用土工织物覆盖以保护脆弱的路基边坡。其中挂网式坡面防护适用于风化破碎比较严重的岩石边坡。土工织物复合植被防护的典型形式是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1,边坡高度小于3m的土质边坡。其它土工织物防护还有草坪植生带、适用于破碎或易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的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即喷射混凝土),以及土工织物做反滤层的护坡。(2)支挡建筑物指的是用以防止路基变形或支挡路基本体或山体的位移,以保证其稳定性,常用的类型有路基边坡支挡和堤岸支挡。其中最常见的是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一般地区挡土墙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挡土墙作为道路的附属结构物,可以有效的阻挡道路上方山体落石对路上行车的危险,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形状的挡土墙,有效的改善道路沿线的景观情况。

3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

中央分隔带指的是沿道路纵向设置于道路中间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设施。中央分隔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进行视觉调节,缓解硬质景观对路过司机的视觉冲击,另外还有以下的作用。(1)分割高速运行的对向车流、减少对向来车对司机造成的炫光、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高速上的行驶速度一般较快,中央分隔带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将对向的车流分隔开来,在一侧道路上只有一个方向的车流,保证车辆安全高速的运行;在夜间时,对向行车的灯光会对司机造成严重的炫光,干扰司机的判断,很容易做出错误操作,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在中央分隔带上种植树木、花卉等植物来分散对向来车的灯光干扰,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2)缓冲作用。在反生车祸时,中央分隔带可以很好的缓冲车辆的冲撞力,减少车祸损失,同时可以很好的保证在一个方向发生车祸时另一个方向车辆的正常运行,提高高速公路的高效运行。(3)美化作用。中央分隔带一般会种植大量的树木与花卉,使得道路成为了一条连续而富有变化的风景线,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生态作用。中央分隔带上的植物可以有效的吸收汽车尾气以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较少噪音。中央分隔带在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弥补单调线性与护栏形式的不足,创造变化来丰富道路内涵;应尽量减少眩光;植物选取时考虑气候水土条件,吸收尾气的需求,尽量采用当地的植物种类进行中间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绿化材料的选择和空间造型等。在进行绿化材料选择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符合防止眩光的功能要求;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可以抵抗车辆的冲击,不易倒伏;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植物生长缓慢,易于造型。空间造型主要考虑植物平面栽植方式、植物高度控制以及立体层次的构造。为了强调整体性与连续性,植物的栽植方式主要单排单株、单排三株四株组合、双排单株、双排三株四株组合等形式。而植物高度的控制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减少眩光的需要,植物过低,就达不到阻拦对向眩光的目的,而过高会对司机产生压迫感,会让司乘人员感到不适。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高度与车辆前照灯高度、驾驶员视线高度、道路状况以及车辆组合等因素有关,一般平直路段与平曲线路段的植物高度为1.6~1.8m,凸形竖曲线的植物高度以最小高度为准,凹形竖曲线的植物高度高于最小高度10~20cm。中央分隔带树篱高度一般在1.5m左右,单株可以适当高些,但不低于2.0m,其具体计算公式如(1-1)所示。中央分隔带植物立体层次的构造是指在种植了较高的植物后,充分利用下方空间种植较低的灌木、草皮以及花卉,达到丰富中央分隔带景观内涵的目的。中央分隔带一般较窄,在种植了保证高度的植物后,所剩空间已很少,但是如果只有很高的植株,会使得中央分隔带较为单调,空隙较大,在高度较低的树干部分,基本没有枝叶,防眩光效果也较差。因此有必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种类,采用灌木、小灌木和草本花卉等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的弥补中央分隔带的下层空间,有效的起到防止眩光,美化环境的效果。

4互通立交区的景观设计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与其他主干线之间转换交通流的重要设施,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点,也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可塑性最强的部位。互通式立交的景观设计,既要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求,又要能够使其整体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有机的结合,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互通式立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经济性、尊重地区差异性、兼容性、生态性”,其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先行景观设计、坡面景观设计、构造物立面造型、绿化等。其设计的形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划式、混合式设计三种。自然式景观设计指的是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设计立交形式,进行景观的构造,规划式立交设计适用于景色比较单调,交通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考虑修建立交对当地居民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立交由于周围环境的限制,景观比较单调,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更高。混合式立交景观设计综合了前两种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设计效果也更好,更够实现特殊的景观特效。

5桥梁隧道景观设计

山区高速由于频繁起伏、高度落差较大的山岭,因此有大量的桥梁。在公路设计中,一般将道路和桥梁作为两个单独的单元进行设计,因此桥梁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能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美化,可以在满足使用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在桥梁的局部附属设施增加美化修饰,大大增加公路的观赏性。隧道的景观设计主要体现洞口设计及隧道内部灯光照明景观设计等,其中洞口设计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景观设计。隧道内部景观设计一般用在长大隧道,最典型的是秦岭钟南山特大隧道,在设计时,为了改善司机在长大隧道中长时间行驶造成的视觉疲劳,在隧道中每隔一段距离营造了特殊的景观灯光带,通过不同的灯光和图案变化,成功将长大隧道分割成了几个短隧道,从而消除驾驶员的焦虑情绪和压抑心情。

篇9

收稿日期:2011-03-23

作者简介:黄海珠(1982―),女,浙江乐清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建筑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08-04

1 引言

漳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地处福建东南,东邻厦门、东北与厦门市同安县、泉州市安溪县接壤,北与龙岩地区漳平、龙岩永定等县毗邻,西与广东省大埔、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漳州是福建南部的“鱼米花果之乡”,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也是闽西南的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滨海城市。漳州南联络线南靖至龙海高速公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漳州绕城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厦漳城市联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概述

2.1 设计范围与内容

本项目路线起于南靖靖城镇新楼,设靖城枢纽互通与福州至广州高速公路相连,终点漳州港互通,顺接规划的招银疏港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与沈海高速公路衔接。沿线设南凌、九湖、东泗等3个落地互通,路线全长46.60km。本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有高速公路内的中央隔离带绿化、沿线路侧绿化、护坡覆绿、隧道洞口景观、互通立交景观、桥梁景观、收费站景观以及服务区景观等。

2.2 设计意义

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速公路的建设,除了进行功能、环保设计外,还应进行景观设计。所谓景观是指人类(景观主体)所感受到的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上认同的物质形态及空间氛围的综合构成体。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导致岩石,水系紊乱,森林减少。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情感,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2.3 设计目标

在对本段高速公路的环境现状综合分析、评价和解析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的性质、功能以及绿化立地条件,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布局,通过对各种绿化设计模式综合平衡与汇总,根据绿化环境、防护功能及景观观赏等综合效益和谐统一的需要。

2.3.1 建立多功能生态绿化体系

在高速公路两侧、互通立交区及服务区全面实现绿化,建设多功能景观观赏性防护林。建成以道路出入口、立交桥和服务区各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点;道路普遍绿化的重点为多功能、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生态绿化体系。

2.3.2 建立多物种防护绿化体系

在绿化工程中丰富生物多样性,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增强绿化植物种类。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观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呆板模式。通过种植高大乔木与周边毗邻的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等有机结合形成的防护林带降低风速,有效地减少风沙危害,提高公路的能见度,保持路面清洁。发挥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周边扩散。

通过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使沿线的生态状况得以保护和改善,产业布局得以优化,村庄面貌得以提升,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努力把该高速公路打造成为山青水秀的景观大道、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村强民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3 景观设计分析

本段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植被生长良好,主要以阔叶林为主,夹杂有针叶林;公路沿线山峦起伏,自然风光极其优美。路线选线坚持地质选线、环境选线的原则,尽量绕避不良地质灾害区,减少高填深挖路段,降低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于沿线的环境敏感点争取避让原则,桥隧的设置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对于高填深挖路段,条件许可时尽量设置桥梁与隧道,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及对原状土的扰动,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起点段沿线地形起伏大,地形陡峭,山势雄伟,可充分领略大自然之雄浑,景观设计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结合现有水体,加强自然景观因素的运用,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景观区。

3.1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围绕整个洞口一定范围内的景观设计,考虑的不仅仅是洞口单一的个体,还包含洞口旁的边坡及周遍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景观设计(图1)。其考虑的重点是人工构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对工程损伤引起的环境破坏的修复和在恢复中体现当地的人文景观特点。

隧道的景观设计是出于顺应生态保护的需要,尽可能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或尽量减少硬质挡墙式的隧道口与周围环境的不和谐,设计遵循隧道自身的设计特点,以生态恢复为主,减少人工的痕迹。同时,隧道口三角绿化带也将纳入整个设计范畴,以融于自然为前提,注重视野上的开阔,植物色彩的搭配,季相的变化,展现时代气息,提升道路的景观档次。

3.2 互通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思路确定以后,互通式立交位置的选取就显得比较重要,需要了解立交区域内许多自然条件,包括立交区域内的地形情况、岩石和水土的分布和气候条件,以及区域内植被情况,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了解,以解决与周围景观的协调问题,确定立交景观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图2)。立交如何与周围景观融合在一起,并对景观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与其它建筑物一样,互通式立交的造型也是以空间为主体的,但是由于互通式立交具有空间开敞、规模宏大等特点,人们当处于其中的某一点时往往很难一览全貌,这时只有当视点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领略到其整体的外部形象,因此互通式立交的整体形象主要是通过各种平面线型的平、纵面组合得以全面表达的,匝道作为立交的最基本单元,立交的平纵面设计思路均是通过其具体反映出来的。在匝道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避免错误地割断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的做法。《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匝道的平面设计在这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互通式立交的景观应与匝道线形布设相配合,并与环境相协调”。在匝道的纵面设计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经常会遇到一段很短的距离需要克服几米的高差,这势必会破坏立交范围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时就需要通过对匝道上不同区段的构造物采用不同的立面造型,以达到丰富立交景观的作用。从而使立交在整体造型上具有美观、大方的特点,并对周围景观起到优化的作用。

3.3 服务区景观

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要体现“生态”“绿色”“快捷”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益被破坏的严峻条件下,其设计更要体现“生态、绿色”的思想,而目前国内服务区的常见的大面积的水泥砼覆盖地面的方式,绿化少、隔音效果差、景观观赏性差,利用植物栽植或利用遮荫棚遮蔽炎热阳光的照射;服务区地面采取绿地与彩色地砖结合的方式铺设,景观效果极佳,利用植物造景采用乔灌结合、常绿落叶结合配置原则,森林式栽植,服务区沿主线一侧考虑到驾驶员的视线要求和乘客的观景要求,其绿化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常绿灌木为主,其余三面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间植,从整体上营造一种绿色大环境,形成浓郁的绿化气氛(图3)。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在服务区的绿地上宜种植高档常绿草坪,其上少量自然点缀树型优美、观赏价值高的乔灌花卉,并通过园林小品和灯光的有机结合,表出简洁明快的现代气息,且具有缓和分隔作用,更能衬托出建设物的建筑美和艺术效果。

4 绿化设计分析

4.1 绿化设计原则

4.1.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景观林带的要求结合快速路的特点进行树种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创造出道路内侧与建筑结合的丰富的植物空间围合形态。

4.1.2 保留现有乔木的原则

尽可能保留现有生长良好的乔木。

4.1.3 乔木为主、乔灌地被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结合,强调近期与远期兼顾的道路绿化效果及特色景观空间的形成;植物配置采用复合式的群落结构,以乔木为主,并按不同区段按“乔木+地被”、“乔木+灌木+地被”的多种模式,充分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4.1.4 景观风貌多样性原则

在总体风貌协调的前提下,通过景观林带的空间组合、物种和色彩的协调对比,来进行景观风貌的多样性、空间的丰富性塑造。

4.1.5 雅则显之,俗则蔽之的原则

对于沿线500m范围的景观、建筑等,将效果好的,能提升道路景观品质的通过空间的处理,引入到道路景观中来,对破旧的、又不能拆除的采用高大乔木进行遮挡。

4.2 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要求

高速公路绿化功能要充分反映交通线路的特点,不仅美化道路景观,使旅客舒适,又能起到防尘、防污染、防止风沙和水土流失对公路的侵蚀,稳定路基边坡,起到加固路堤和路堑的作用,改善道路沿线环境。

(1)净化空气功能。通过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杀菌抑尘,创造一个比较洁净的行车环境。

(2)降低噪声功能。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表层,可象海绵似的吸收声能,减少噪声危害。

(3)美化路容功能。通过色彩多样的植物及形态各异的乔灌木景观,可以改善枯燥的行车环境、消除精神疲倦,提高安全保障。

(4)水土保持功能。边坡、护坡的绿化植被可截流阻挡雨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地表径流,防止路基变形及坡面坍塌。

4.3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4.3.1 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的主要目的是按不同的行驶方向分隔车道,防止车灯眩光干扰,减轻对开车辆接近时司机心理上的危险感,或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另外,还有引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的作用。中央分隔带以常绿灌木的规则式整形设计为主,配合落叶花灌木的自由式设计,地表用矮草覆盖。在增强交通功能并能够持久稳定方面,主要通过常绿灌木实现,选择时应重点考虑耐尾气污染、生长健壮、慢生、耐修剪的灌木。

4.3.2 边坡种植设计

除应达到景观美化效果外,还应与工程防护相结合,起到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于较矮的土质边坡,可结合路基栽植低矮的花灌木、种植草坪或栽植匍匐类植物。较高的土质边坡可 用三维网种植草坪。对于石质边坡,可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挖方边坡一般在坡角和第一级平台砌种植池,栽植攀缘植物、花灌木及垂挂植物。

4.3.3 高速公路两侧绿化

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栽植花灌木,在树木光影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可采用乔灌结合,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空间围合较好,绿量大,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好,这种形式应为主要设计方式。根据沿线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如路两侧有自然的山林景观、田园景观、湿地景观、水体景观等,可在适当的路段栽植低矮的灌木,视线相对通透,使司乘人员能够领略上述自然风光,使公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4 服务区的绿化

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

4.3.5 互通区绿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4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133-02

1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服务区的主要设施包括加油站、修理厂、停车场、餐厅、公共厕所、商店、客房、绿地广场等。服务区不仅是为了满足保证驾驶员安全、持续驾驶的需要,也是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是城市发展旅游文化的形象窗口,对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

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态景观规划在完善和发展服务区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性化、宜人化、极具地域特点的生态景观设计使高速公路服务区更具亲和力,构建“以人为本”的交通运输网,从而吸引更多的车流、观光客,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景观发展现状

2.1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景观现状

自20 世纪 30 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1932 年建成的德国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随后发展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家。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包括停车区)的规划建设也逐渐趋于规范合理、规范、完善。发达国家的服务区地址大都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大面积的绿地,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物,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齐全的服务设施,合理的尺度、宜人的景致,在确保便捷、高效的同时更具景观特色,搭建一个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受公民权利的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更显亲切,真正地为所有群众所使用。

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景观设计上各有特点。美国在服务区景观规划层面,对景观的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置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特点,而且有专门的监理工程师对其负责。同时十分重视风景区的服务区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变化和司机的需求变化灵活安排。行驶在一些处于著名风景区的路段,可能两三公里就会看到一个服务区,而一些偏僻的路段则 100 km可能才会碰到一个服务区。[1]

日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的研究做得比较全面和细致,他们特别强调景观绿化,其根本思想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尊重自然、重视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二是以人为本,考虑人们的需求,尽量创造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使服务区更有亲切感和情趣。在服务区的设计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具体条件,建设成为该地区的一个景点,供来往人员休息。[2]

西欧各国都有高速公路相连,而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每个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都像一座美丽的花园,整洁有序,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在西欧各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驿站”,它是生态链上一枚绚丽的宝石,是旅游风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欧共体国家的文明窗口。

2.2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远不及发达国家高速公路那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基本停留在遮风避雨和满足基本功能的水平上。[3]但近几年,服务区建设处在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从单纯的绿化美化,演变到现在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态学理论,在一些服务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2.2.1缺少相关的标准和行业规范。目前,由于在服务设施设计时缺少符合国情的国家和行业规范,导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隐患,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低下,这已成为高速公路科研、设计、建设和管理人员面临的突出问题。

2.2.2没有科学研究高速公路交通性质。由于近年不断加大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而服务设施的的建设规模偏小,导致服务设施利用率偏大,有的甚至不堪重负,影响到了服务区的合理使用,进而影响了服务区的整体景观。

2.2.3服务区整体设计未能与当地环境很好地结合,缺少地域特色。因为不同地区建设时期、建设业主的不同,服务区规划设计时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与路线主体属同一工程,大填大挖,未能和周围的景观很好地结合,既增大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又没有形成和路线主体不同的休憩环境,同时破坏了周边环境,造成工程与自然的不和谐。[4]

2.2.4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内部设施片面追求“小而全”、过分追求经济收入,常常忽视了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缺乏人性关怀。

总的来说,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我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上较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下面就以广乐高速公路一六服务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为例,介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景观发展趋势。

3 广乐高速公路一六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

3.1广乐高速公路及一六服务区概况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简称广乐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北起广州省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向南穿越大瑶山脉,走向大致与京港澳高速公路平行,经乐昌、韶关、樟市、沙口、英德、清远,止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主线全长约269余km,其中韶关境内122km,清远境内116km、广州市境内21km(见图1)。作为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复线,广乐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将成为继京港澳高速公路之后又一条连接我国中部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并将进一步加强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一六服务区位于广州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镇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有瑶族风情鸵鸟寨,千亩竹园以及巴西果长廊等旅游景点。一六服务区规划范围内地势平坦,树木繁密,东部有河流经过。由于当地环境有独特的瑶族地域文化,因此在园林景观上应重点打造。

3.2一六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

3.2.1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土壤、水系、气候、园地性质、规模以及将来的利用、发展规划等因素,预先进行景观生态稳定及景观结构功能变化的评价。[4]

3.2.2结合生态理念。在满足功能需要和视觉要求的前提下,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要求视野开阔、线条流畅舒缓。并且以绿篱种植为主,局部点缀自然式植物,以体现空间立体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将各种周边环境要素融入其中。

3.2.3绿化景观设计应当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赋予一六服务区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个性。服务区绿化景观设计必须满足静态观赏的要求,这是与高速公路其他部位景观设计的不同之处。[5]

3.3服务区树种的选择

在树种选择上,可适当选取采用一些较高档具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以树形优美的大乔木、观花小乔木和色叶花灌木为主,营造具有生活气息的园林环境,区内植物应无毒、无异味,并需要有花香、花色。种植设计以庭院式绿化手法为主,形式开敞,乔、灌、草相结合,自然式种植,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做到“终年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

通过对沿线植被及苗圃的调查,经综合必选,主要采用以下树种:大王椰子、细叶榕、大叶榕、桃花心木、尖叶杜英、刺桐、大叶相思、台湾相思、蓝花楹、大叶桉、凤凰木、水石榕、大叶紫薇、秋枫、南洋杉、龙船花、花叶良姜、三角梅、变叶木、毛杜鹃、马里拉草等。

3.4一六服务区分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六服务区采用的分离式布局方式(见图2)。一六服务区作为广乐高速中最具代表性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服务区,采用了有瑶族特色的庭院式绿化的园林设计手法,在绿化景观空间布局上通过乔、灌、草的合理配植,结合现状水系,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高品质绿化景观环境,在总体上达到建筑的人工美与景观的自然美相协调。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充分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和瑶族人的阴阳之合、天人之合的完美境界,并把一六服务区主要绿化区域划分为休息区、停车区和游园区进行设计。

休息区的绿化景观充分结合服务区的瑶族建筑风格(见图3),对房屋周边进行微地形的处理,模仿瑶族的山地建筑,通过树种高低错落搭配,使植物色彩、香味随着季节的变化相互交替,呈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同时加强服务区的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再搭配树池、坐凳,更是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间。

停车区提倡生态式绿化,通过布置木质的树捅,其间栽植桂花等小乔木,不仅丰富了停车区的景观,还起到了为车辆遮阴的效果。

东部服务区的临水游园区,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将水系融入整体环境设计中,体现出瑶人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理念,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植物配置上常绿和色叶树种相互搭配,形成富有层次感的绿化空间,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为司乘及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消除疲劳、心情舒畅的景观休憩环境(见图4)。

3.5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完善要体现社会经济建设成果和社会文明和谐,在设计中要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和艺术性,强调功能空间的点缀、协调、组合。同时结合瑶族地方特色,在建筑小品中加入瑶族元素,例如将座椅设计成瑶族长鼓的形式,亭阁则模仿当地瑶族的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等来彰显地方文化。

4 结语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服务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及生态环境建设,它是完善服务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园林景观设计及其评价体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周围环境景观及地区文化特色,而且绿化也要与建筑设计的风格相一致,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高速公路园林景观设计的逐步发展,将逐步生态化、宜人化、个性化,并运用新技术手段走向可持续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刘伟铿.地域文化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

[2]宋新力. 法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特点及国内服务区建设建议[J].交通科技,2009,(5):94-97.

篇11

2传统文化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2.1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由于宣传保护力度不够,使我国很多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将传统文化应用到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够大力宣传我国的传统地方特色文化,使其得到保护和发扬,还能使广大司机朋友们在行车过程中欣赏到特色的异域风光。

2.2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我国的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选线走廊较为困难,桥隧结构物比重大,不可避免存在大量的高填深挖路基。所以,大量的高边坡就随之而出现,这些刺眼的高边坡相对于和谐美丽的山区自然风光就是一种污染。这时,在这些的高边坡上,移植植被并伴随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修饰,就可以减弱甚至消除由于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高边坡,使修饰后的高边坡景观与临近山区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保护山区自然环境消除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3可以对行车安全进行保护

由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行驶路程一般比较远,舒适平稳的路况加上单调乏味的车窗风景很容易使司机感到疲劳,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出现行车事故,再加上高速公路上的车速是非常大的,所以一旦出现事故将是非常大的行车事故。如果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加上前面我们所讲的集中传统文化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形式,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善。首先,在行车过程中,道路两旁形式不一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使司机朋友们耳目一新,心情顿时兴奋起来,避免出现疲劳驾驶,增大行车安全性。其次,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的驾驶后,司机朋友们可以到当地特色的服务区进行休息和调整,领略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食物和服务等等。经过一番游玩和欣赏之后,司机朋友的疲劳早已消除。这时开车上路,行车安全性将会大大增加。

篇12

1.1“疏林”乔木配置

1.1.1主景乔木选择孤植树或组团乔木常作为草坪的主景,成为点睛之笔,以增添草坪景观的魅力。主景乔木配置的要点包括:孤植树或组团乔木多种植在草坪视线焦点处,如草坪的中心、拐点或最高处;主景乔木周围应避免有与之体量相似和形态相近的树,以避免破坏其主景的地位。孤植树的选择也有一定要求,需选择树姿挺拔、姿态优美、色彩鲜明、冠大浓荫、特点突出、花大芳香的植物,如美丽异木棉、雪松、银杏、凤凰木、垂柳、大叶榕、大王椰子等。孤植树的四周要空旷,需留出一定的观赏视距供游人欣赏,通常留出以树木为中心,以树木高度4倍左右距离为半径的区域[2]。另外,树种组团种植也可作为草坪主景,组团乔木配置要点为:组团植物间距需有所不同,体量上也需体现一定的差异,确保组团植物疏密有致,景观效果突出;树种宜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品种通常为1~2种,且7~9株自由散植,地形开阔时,可适当增加数量,但不宜过多,同时尽量利用周围的自然要素,如地形、溪流、山体、石块等,来营造疏林草地的意境[4]。1.1.2背景乔木选择草坪上背景植物可有效烘托主景,形成统一的风格。背景树应选择树体结构紧密、树冠形状及高度统一、分枝点低、树叶色泽较深、枝叶繁茂的常绿树种,如小叶榕、杜英、天竺桂、杨树等[5]。1.1.3庇荫植物选择草坪景观除供人们观赏外,也具有为其提供休闲游憩的功能。为了满足游人在夏季纳凉休息,应在草地适当位置配置庇荫树,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庇荫树要求冠大浓密、枝繁叶茂、病虫害少且分支点较高,如黄葛树、悬铃木、香樟、国槐等。高大的庇荫树宜配置在周围比较空旷的路边,便于游人停留休息,同时要注意防止西晒,通常取南北长、东西短的朝向,以获得最大庇荫面积,为游人提供最佳的庇荫处[2]。

1.2地被品种选择

1.2.1草种选择草种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2大类。多产于欧洲或亚洲冷凉气候区的冷季型草常见种类有高羊茅、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紫羊茅、欧剪股颖等,其优点为生长迅速、成坪快、可播种繁殖,在许多地区可保持四季常绿,缺点是畏高温、需水量大、管理费用高。暖季型草多产自我国和日本,常见种类有狗牙根、结缕草、细叶及半叶结缕草、野牛草和假俭草等,其优点是适应性强、易管理、耐践踏,缺点是大多只能无性繁殖、生长缓慢、春天返青晚、冬天枯黄早等。草种选择应综合考虑气候、土壤、草种特性等因素,充分利用草种特性,如野牛草、早熟禾及欧剪股颖比较耐荫,狗牙根和假俭草较耐践踏等。有时,为了综合利用各类优点,如适应性强、生长快、四季常青等,可采用草种混播方式,如河北省邯郸市用60%紫羊茅和40%草地早熟禾进行混播,上海8万人体育场用85%高羊茅和15%草地早熟禾进行混播等,不仅提高了草坪的适应性,降低了管理费用,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景观效益[6]。1.2.2花卉品种选择高速公路草本花卉品种的选择,一般为多年生球根或宿根植物,如水仙、鸢尾、石蒜、丛生福禄考、马蔺、玉簪、葱兰、韭兰、二月兰、红花酢浆草、紫花地丁等。多年生花卉中效果较好且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植物以菊科为主,如松果菊、蛇目菊、宿根天人菊、波斯菊、大花金鸡菊、黑心菊、脑等,种植数量一般不超过草地总面积的1/3。这些缀花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能在短期内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在高速公路景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地形塑造及土壤处理

要打造良好的“疏林草地”效果,地形的塑造是关键,也是前提。地形塑造中要达到平顺、线性流畅、满足排水等基本要求。更为理想的效果是进行微地形塑造,营造局部平整,整体呈“龟背形”的效果。同时,为提高植物成活率,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需对场地进行精细整理,一是去除杂草、树根、石块、建筑垃圾等,保证种植环境;二是对土壤进行精细处理,使土粒细碎、地表平整、土层厚度不低于25cm,必要时对土壤消毒杀菌等。

1.4草坪与其它景观元素的结合

1.4.1草坪与水体的结合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其对草坪景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园林中的水体大致可分为静水和流水:平静的水面可以映照出天空或池岸的景色,其与草坪形成光线的对比,蓝天、碧水、绿地构成一幅优美纯净的画面;而草坪与流水相组合则是清波碧草,动静对比烘托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可增添园林的艺术美,让疏林草地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6]。1.4.2草坪与建筑的结合空旷的草坪用其低矮反衬建筑的高大雄伟,同时软化了建筑的生硬线条,丰富其艺术构图。要创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则要求建筑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而草坪由于成坪快、效果佳,与建筑能够很好地融合,常被用作协调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法之一。1.4.3草坪与山石的结合置石草坪是一种常见的草坪景观形式。草坪上置石的选择必须反复研究,从形状、体量、色泽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上认真思考,推敲置石的平面及立体效果,将置石的“瘦、透、露、皱”之美展现给观众,形成点景,创造“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7]。1.4.4草坪与园路的结合宽阔的草坪上配置园路,不仅可满通功能,而且可增添草坪景观的趣味,使人流连忘返。草坪与园路相结合的配置手法:通常借助于低矮的灌木来抬高主路的立面景观,并结合地形和功能需求将径路设计成曲线,在满足可达性的同时营造“曲径通幽”的意境。另外,可通过“嵌草铺装”方式来增强园路的视觉效果,将草坪与园路融为一体[8]。

2“疏林草地”适用条件

2.1具有一定尺度和规模的场地

“疏林草地”对场地的尺度和规模均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所有高速公路场地都适合“疏林草地”的绿化模式,只有互通式立交、长路基隧道前区、较大面积的路侧开阔地、服务区、管理中心等场地才具备营造“疏林草地”的大尺度景观,使人们感受到“疏林草地”的魅力所在。场地尺度较小的中分带、路堑边坡等均不具备打造“疏林草地”的条件。

2.2地形较为平坦且视野开阔

“疏林草地”对地形也有一定的要求,高差不宜过大。例如,有些互通式立交场地虽然面积较大,但其由高达几m至几十m的高山或匝道桥围合而成,故也不适合“疏林草地”模式。理想的“疏林草地”是地形较为平坦而又自然起伏,视野开阔,大片的自然景观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触发对生命本源的思考。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广东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简称广乐公路)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复线,是广东省新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广乐公路北起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的小塘村,与湖南省宜章县境内京港澳高速公路终点顺接,向南经大瑶山、乐昌、曲江、英德等地,止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广乐公路全长约302km,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120km/h。全线共有互通式立交28座,隧道28座,服务区7处,停车区2处,桥隧比例为35%。全线分南北2段,南段为清远段和广州段,北段为乐昌段和韶关段。

3.2“疏林草地”景观设计

3.2.1设计理念广乐公路采用“疏林草地”方式进行绿化设计,以乔木为主景,按孤植或丛植方式进行配置。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按主题植物分段布局,地被采用草花组合的方式进行建植。基于绿化设计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模拟自然的种植方式,并以沿线地貌环境为区域特点,充分运用视窗种植,展现全线各段绿化景观结构。3.2.2互通式立交“疏林缀花草地”设计互通式立交围合区采用“疏林草地”的方式进行绿化设计,以乔木为主景,按孤植或丛植的方式进行配置,地被采用草花组合的方式进行建植。3.2.2.1主景植物配置方案互通式立交主景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7种主题植物分段布局,每个互通式立交选择一种主题植物,同一种植物使用2~3种胸径规格,分别为10、20、30cm。胸径10cm的乔木采用片植成林的模式,20cm的乔木采用5~8株组团种植,30cm的乔木采用孤植的绿化模式且种植在视线焦点处。经过调查研究,广乐公路景观采用了如下7种乡土植物,见表1。3.2.2.2地被品种配置方案根据广乐公路南北段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南北段互通式立交采用了不同的地被品种配置方案,以打造疏林缀花草地的效果。地被种子及其混合比例如下:南段:狗牙更5g/m2、白三叶3g/m2、岩香菊2g/m2、波斯菊3g/m2、美女樱2g/m2㎡。北段:半细叶结缕草5g/m2、白三叶3g/m2、岩香菊2g/m2、波斯菊美女樱3g/m2、二月兰2g/m2。3.2.2.3互通式立交地形设计互通式立交的地形对于疏林草地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全线28个互通式立交,根据其现场环境和工程自身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地形设计。总体要求是地形平顺、线性流畅、满足排水要求。理想效果是根据现场地形进行微地形塑造,符合设计标高及地形设计要求。互通式立交地形设计意向图如图1所示。广乐公路江口互通式立交将胸径为10和20cm的粉花羊蹄甲进行组团种植并将其作为主景树,地被品种及其用量为狗牙根5g/m2、白三叶3g/m2、岩香菊2g/m2、波斯菊3g/m2、美女樱2g/m2。广乐公路江口互通式立交实景如图2所示。3.2.3隧道“疏林草地”设计隧道前区采用“疏林草地”的风格进行设计,以乔木为主景,按孤植或丛植方式进行配置,观赏效果极佳,意向图如图3所示。地被按草坪或草花组合的方式进行建植,并根据7段式布局选择植物。如林屋隧道,就选择主题树为粉花羊蹄甲,将其组团种植作为主景,并选择马尼拉草满铺作为地被,从而使隧道前区“疏林草地”风格尽显,如图4所示。3.2.4附属区“疏林草地”设计附属区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出入口及办公楼区域点缀香花植物和主景树,地被则以草坪为主,以营造“疏林草地”的优雅环境。附属设施绿化功能性较强,最能体现精细化设计和特色,故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功能性绿化,使其与建筑相呼应。建筑物周边绿地进行精细化配置,按照大乔+小乔+灌木+地被的不同层次搭配种植,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效果。清远管理中心宿舍楼前空旷的草地上点缀性地种植了高大美丽的红花风铃木和鸡蛋花,不仅增强了园林艺术性,突显了建筑的高大雄伟,而且还软化了建筑的生硬线条,丰富了建筑的艺术构图。清远管理中心“疏林草地”与建筑相结合的实景如图5所示。清远管理中心大门前水体周围孤植的桂花以及组团种植的鸡蛋花点缀了内湖的堤岸,绿草碧水相映成趣,与天空一起构成了和谐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清远管理中心“疏林草地”与水体相结合的实景如图6所示。

篇13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Key words: mountain highway, tunnel entrance, landscape design, design idea.

0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质地貌的影响,沿线沟壑多,隧道比例高,单一的隧道洞口景观不能对驾驶员形成有效的视觉刺激,长时间的行车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优质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可提高驾驶员进出隧道时的注意力,避免由单一行车环境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还可以在做到生态恢复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文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展开新的设计理念研究。

1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原则

1.1安全与经济原则

隧道是道路工程的重要建筑物,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应给行车带来积极影响,隧道洞门类型的选用应合理,与周边环境自然地融合,起到诱导驾驶员视线,提醒驾驶员路况的作用,考虑到隧道内外光线差距的因素,隧道洞门装饰应合理选材,不宜选用颜色太浅或太亮的涂料,既要激发人们的审美情绪,又不能过分渲染,避免造成驾驶员紧张驾驶。洞口绿化植物选配应因地制宜,尽可能选种成活率较高的本土植物,避免高价移植,增加后期养护管理费用,洞门装饰应简洁有特色,突出主题,长期适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要具有前瞻性,要符合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

1.2舒适与美观原则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应能有效调节驾驶员心理感受,使驾驶员视觉适应,吸引驾驶员注意力,减缓车速,确保安全通过隧道。隧道洞口的景观表现形式必须适应道路线形,不能太生硬,道路与洞口衔接应顺畅,尽量与周边自然环境,原有景观相协调,达到轻松驾驶的效果,景观设计不宜太新奇,过度美化,避免对驾驶员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安全行车。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恢复,环境和谐,把破坏降低到最小,恢复提高到最大,才能达到人类工程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2隧道洞口类型设计

隧道洞口有两种主要类型,端墙式和突出式,根据道路整体线形,断面形式,地质地貌,隧道洞口背后山体条件,边坡形状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洞口类型,端墙式隧道洞口适用于仰坡稳定性不足,开挖高度较大的山体,洞门类型取决于洞口周围地势,地貌特征,直线型洞门线条规则,刚劲有力,气势雄伟,但不易协调道路线形,略显生硬。曲线形洞门外观柔和,不单调,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突出式隧道洞口适用于山体稳定,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区,常用的洞门类型有削竹式、喇叭口式,环框式和遮光棚式,对山体破坏较小,有利于生态恢复,植物种植,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自然和谐。

3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法

3.1 生态恢复型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在进行隧道洞口建设时,不成熟的施工工艺以及不严格的监理管控常常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隧道开挖影响了山体稳定,破坏经久不变的地物地貌,由山体开挖而弃置的岩石更加造成了一种景观上的污染。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一些岩体和土质比较稳定的特定路段可建设生态恢复型洞口,生态恢复型洞口景观设计应优化设计,以 "零开挖"为施工准则,采取回填绿化的施工方法,弱化施工痕迹,弥补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洞门的选取上,应采用与环境融合最好的削竹式洞口形式,此类洞口部分较少,仅有隧道壁厚宽度范围的。

3.2 人文特色型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要充分展现不同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生物特色等,通过雕刻的方式把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融入到建造物上,使景观变得生动活泼,打破原本的生硬单调。亦可雕塑不同地区历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营造丰富的历史气息。不同的民风民俗是每个地方都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由少数民族聚居而衍生的民俗产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隶属民间艺术领域的舞蹈,木刻,剪纸等,都可融入到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中去,旨在让驾乘人员感受到不同区域多元且独特的人文气息。

4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理念

4.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是大家普遍所倡导的设计原则,人是高速公路的第一使用者,所以高速公路为之服务的主体是人,包括驾乘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在内,要把这些人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景观设计好坏的第一把标尺,好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给人以柔和的视觉刺激,并可以激发人关于此设计的无限美好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把握好景观设计的度,衡量全局,处于动态行驶的驾驶员在短时间内往往不能接受太多的信息,过于复杂的景观设计不仅会淹没设计重点,让人应接不暇,更有可能会造成驾驶员紧张驾驶,所以在满足人性的同时要确保安全。

4.2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思想的设计理念

有些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作为展示平台,要充分展示本地历史价值,传承本地文化。而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历史代表过去,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也要充分融合现代人对美的观念,打破一直以来不变的老旧常规,大胆创新,勇于跨越时代的鸿沟,展示出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环境友好,生态平衡。

4.3 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设计理念

在进行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时要明确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这项设计理念,隧道洞口是高速公路众多组成部分中比较重要的,但只是高速公路的一个节点,我们在进行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时绝对不能顾此失彼,决不可因过分追求隧道洞口景观效果而使其太过突兀,造成其与整条高速公路的衔接不顺畅等后果。放眼全局,把握好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两者之间的平衡,还要兼顾景观设计给周围环境,生态等带来的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措施可能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噪音等也会造成附近居民的困扰,这些负面影响要在设计阶段时就予以避免。高速公路是百年大计,子子孙孙都受用的一项建设,所以在建设时不可忽略细节,扫清认识盲区,真正做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就能确保高速公路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

结语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兼具很强的专业性,如何降低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对周围环境质量,高速公路线形完整性,生态结构等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是破坏,如何消除负面作用,避免造成周围原住居民的困扰,避免自然生态资源流失,保证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高速公路与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科学,合理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理念做引导,就不能毫无章法的乱挖乱填,隧道洞口最终会成为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景观,因此,合理布局,实现隧道洞口与高速公路的完美无缝对接,融入人文历史元素,恢复生态设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2]王军峰《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3]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J].中国勘察设计,2001.

[4]俞汝法《论隧道洞口设计的构思和表现形式》[J].隧道及地下工程,1985

[5]曾艳《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6]欧阳心和,付励,徐爱民《隧道洞口景观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1(31).

[7]熊世龙《浅议公路隧道洞门设计》[J].公路,1999,(10) :22-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