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金融业发展也实现了全球化。而对于金融业来讲,实现金融业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中的利弊,保证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大发展。
一、金融业全球化利弊
(一)金融业全球化为我国发展的好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合作,无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都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金融业就是作为一种纽带和桥梁,将我国与世界各国精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金融业的合作和互信,为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贸易、政治互信、文化传播和交流开辟了一条通道。从实际出发,实现我国的金融业全球化对我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首先,金融全球化为我国引入外资提供了一个通道,引入的外资通过金融业实现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方便他们进行成本和利润核算,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讲,外资的顺利引进,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我国国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外资的进入必将伴随着一些国际先进的技术进入我国,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有效地学习很多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对于我国金融业本身来讲,实现金融业的全球化有助于他们学习世界先进的金融业管理经验,引进一些世界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为我国金融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有效促进我国金融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金融业全球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风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是如此,既有好的一面也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我国金融业实现全球化对我国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我国实现金融业全球化,必然使我国的金融行业竞争更加的激烈,世界各国的金融业机构都会争相进入我国,与我国传统的金融业进行竞争,这样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我国传统的金融业受到充斥,不利于我国自身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实现金融业全球化对我国发展的第二个负面影响体现在金融业的全球化对加快我国经济泡沫化的速度。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泡沫,而这个泡沫一旦破裂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将带来严重的后果,金融业的全球化会使我国的经济泡沫增长速度大大提高,而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将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第三,金融业全球化会为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监管和调控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宏观调控,引导我国的经济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金融业进行调控是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挑战,金融业全球化标志着世界各国的金融业都会进入参与我国的金融日常运行,这样会使我国对金融业的调控力度大打折扣,严重时还会完全失去调控作用,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拘于形式,没有实际调控效应,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是致命的。除了以上列出的三点以外,金融业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多的风险,例如会为国际游资制造提供风险等等。
二、如何预防金融业全球化为我国带来的风险
(一)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我国传统金融业的竞争力
前面提到,我国实现金融业全球化首先面临的风险就是为我国传统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优胜劣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想在我国金融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生存和稳步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业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取得胜利。金融创新要贯彻到金融业日常运行的各个方面,例如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等等。进行金融创新不仅会使我国的传统金融行业得到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会促进我国自身金融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加大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我国虽然实现了金融业的全球化,但是在我国的领土范围内,所有金融业的日常运行都必须以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必须重视对金融业的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在国际金融业法的范围内,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颁布一些政策,用来降低金融业全球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金融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颁布相关的政策的时候,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切记不能为了片面的保护我国传统的金融业而制定一些对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不公平的政策,这样会使我国的金融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失去信任,损害我国的国际金融形象,导致进入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不公平制度的胁迫下,逐渐的迁出我国,使我国实现金融业全球化趋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应,那些金融业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会在我国名存实亡。因此,我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金融业进行宏观调控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必须本着一个大国的姿态,既要规避金融业全球化为我国带来的风险,也要为世界各国进入我国的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提高我国的金融国际形象和可信度。
三、结语
金融业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对我国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金融业的全球化有利于弊,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对金融业的潜在风险挖掘,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华.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探讨[J].理论与政革,2003(01):55-56.
关键词美国新经济发展利弊
一直以来,美国的发展扑朔迷离。尤其在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已经一跃成为第一经济强国,可谓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持续性的高速经济增长局面。在信息技术引领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升高、失业率与通胀率有所降低。这种“两低一高”的局面,即新经济。新经济的发展源自美国,如今已席卷全球各个角落。
一、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美国新经济是一种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奠定在全球市场及信息革命基础上,也是市场经济与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经济形式相比,美国新经济具有一定特征:①主要以信息化、高科技为增长的原动力;②打破粗放型管理模式,以集约型管理为主;③“新经济”发展趋向全球一体化,极大扩展经济主体的交往空间;④电子商务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交换媒介。总的来说,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奠定在全新企业制度基础上,很多企业员工既是劳动者身份,也是股东身份,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以网络为代表性的“新经济”的发展,政府为其提供了技术与法律方面的支持,担负起保护网络安全的重大责任。可以说,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就是大规模应用高新技术的产物,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一致,同时符合经济学的创新性,通过理论、制度、实践的创新,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美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但是在认识到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考虑由“新经济”带来的各种风险。虽然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是没有从根本改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化的矛盾,甚至可能加剧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在美国全面发展“新经济”过程中,往往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趋利性、自发性发生作用,给通货膨胀提供可能性,股市过热就是最好的体现,由此引发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大贸易逆差、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因此,这些弊端也会对美国“新经济”的顺利发展产生影响,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否能抵御市场自发力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知识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所谓知识经济,奠定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及消费基础上,着重研究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将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等作为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支柱。正是由于美国首先发展了知识经济,才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迅速发展,给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土壤,以创新生产力为前提,开展科学化研究,获得全新知识进程,其中包含了思想的开发、产生与研究、扩散等一系列内容。
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给大规模实现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知识经济奠定在生产力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研究过程,获得系统性知识。知识经济的产生离不开新思想的研究与扩散。在知识经济时代,单一化的创新难以确保企业的绝对竞争地位,尤其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任何创新模式都可能遭到复制或模仿,企业只有维持长久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创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初期,经济中心正逐渐由生产转为创新,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为经济制度创新奠定基础、提供了动力。结合当前新经济制度定义来看,制度主要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以及实施体制:其一,正式约束主要指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政策、规则等,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以及相关等级结构;正式约束可细分为界定分工责任、界定产权主体以及界定行为等内容;其二,非正式约束包含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理想信念、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应用非正式约束,可补充正式约束难以改善的问题。
(二)技术创新是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条件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也是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本质区别。只有确保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升,才能让企业在保持原有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为利润增长提供保障。总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必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就会出现有形投入的边际生产效率递减现象,最终造成物价上涨,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促进失业率的降低,维持通货膨胀率。反过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创新手段的支持。由于应用新技术,将会给生产函数带来改变,不断深化社会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以理论研究为出发点,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确保了美国劳动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为美国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发展“新经济”的根本动力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经济,通过各种商品、劳务的广泛交流,而实现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不断更新技术与信息,产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传播,降低沟通成本,促进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内容,包括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等。其中投资全球化以及贸易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国资本流动等方式,实现跨国生产要素的流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例如,美国通过采取积极的全球性贸易策略,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扩展提供空间,实现美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当前,美国稳坐全球第一出口国的宝座,国外不断扩大的货币实力,为美国飞速发展提供条件,推动科技产品的创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对外贸易行为,给美国提供了价格低廉的进口消费品,既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可避免通货膨胀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变化,推动了全球大市场的形成,为实现全方位、大规模的经济全球化提供积极条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为美国“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上可见,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给美国带来全新发展契机,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所谓“新经济”,奠定在知识经济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对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管理办法及经济结构等,带来一场深刻革命,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于美国来说,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化、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促进生产力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控制经济危机,实现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瀛元.浅议当代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8(3).
[2]储节旺,谢阳群.美国信息产业对新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7).
[3]李洁.美国新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研究.山东经济.2009(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和向纵深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经济技术联系日趋紧密、日益增长”(杨瑞龙,P242),“在当代,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杨瑞龙,P241)。在杨瑞龙书中,对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虽然没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充分地阐述,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比较准确地把握。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指资本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间运动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1.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流通领域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其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2.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主要表现为国际间接融资。国际借贷资本一体化,空前活跃了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信贷市场迅速发展。(2)融资规模急剧上升,债券类别结构、币种结构及融资国际结构均发生变化。(3)跨国银行成为借贷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力量。(4)私人借贷资本急剧上升,国家借贷资本日趋下降。
3.产业资本的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产业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原因:(1)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扩大国外市场的内在要求。(2)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趋势。(3)是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4)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加剧升级的结果。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兼并和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转向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目前在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境外资产8.5万亿美元,每年对外投资4000亿美元以上,产值占全世界总产值40%以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60%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控制了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手段的先进、管理形式的创新,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控制力、影响力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一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获得快速发展;也可能让一国快速沦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殖民地,陷入越来越贫困的境地。
从生产力角度看,总体的正面效应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市场竞争,有利于各国改进经营,降低成本和发展生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大国际合作等。其负面效应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会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因而在制定的履行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积极态度争取公平和互利的制度和规则来参与经济全球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世界第四位(2005年),外汇储备跃升到世界第一位(2006年2月),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2年),总体经济实力已经今非夕比,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4万亿元(2005年12月末),外汇储备达到9411亿美元(2006年6月末),资金短缺的矛盾不再是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上,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全球化的双重效应,尤其是在开放中把握好开放度,有区别地选用外资,防止外资垄断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注意保护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被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所代替,冷战逐渐转化为经济战和贸易战,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现。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更易受到别国的威胁和伤害。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侧重点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价值观的国家而言是有差别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安全决定于该国政府驾驭全局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该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世界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源,有经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有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等。
当前,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并积极参与其中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焦点。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各有利弊,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和不安全的因素。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仅决定于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也决定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参与者的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积极应对减少到最低限度。
2.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支付危机;金融风险;产业威胁和产品市场被控制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市场占有率、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产生负面效应。
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坚持以下原则:自主原则;利益原则;全球原则;变动原则。与此同时,重视以下关键问题:(1)加快建立“三控式”民族企业集团。(2)参与全球化要争取对半式双赢。第三,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第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民族经济。
3.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认识。
(1)封闭型经济发展国家不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国际的因素,同时又有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影响而产生的新因素。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中去系统地研究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安全问题、解决经济安全隐患所应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2)经济全球化时代所有开放型经济国家都存在经济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因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低端,是最容易遭受外来危机冲击的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通过贸易和国际分工链迅速向世界扩散,发达国家亦不能幸免。正视经济风险的客观存在,努力消除威胁经济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自身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还具有长期性、多变性和可控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不消除来自内部的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其经济安全问题便会失去立身的基础;如不善于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利因素,则其经济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计,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4)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控制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较差,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等同于其具有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发展中国家提高控制能力,出路并不在于其政策是如何优惠,自然条件是如何优越,而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公共环境水平。
我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都会处于劣势。合理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应用合理合法手段保护本国利益应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
参考文献:
[1]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英]菲利普・布朗休・劳德: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及人类社会未来[M].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程恩富: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开场,我先询问了大家是否同意我来做一个特别神奇的实验―我选了尼古拉斯和约翰作为志愿者,然后告诉他们,我有办法令尼古拉斯账户里的200美元消失―变!―同时让约翰的账户增加300美元,社会工程的伟业可以令这个班级作为一个整体额外增加100美元的价值。那么他们会允许我来玩这个小把戏吗?
结果坚决同意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许多人犹豫不定,甚至有更多的人反对实施这个转变。
很显然学生们都难以容忍这种大幅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即使在整个经济蛋糕被做大了的情况下。我接着问,为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近乎本能地拥护自由贸易,而自由贸易其实也会导致一种类似的―事实上甚至更大幅度的―由输家到赢家的财富重新分配。学生们看上去都被震住了。
我接着说,让我们假设尼古拉斯和约翰两个人都开了一家相互竞争的小公司。约翰工作更努力,更多地进行储蓄投资,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于是他不但比尼古拉斯多300美元,而且把后者的公司挤出市场并导致其损失200美元。那么又有多少学生赞成这一转变?这次绝大部分都投了赞成票―事实上只有尼古拉斯一个人不同意!
我紧接着提出了另一个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的假设:如果约翰是通过从德国进口高质量产品的方式把尼古拉斯挤出市场?或是将业务流程外包到劳工权益尚未完善的中国?又或者是在印尼雇用童工?这下,对转变的赞同度随着上述选项依次递减。
此外,科技革新也会像贸易一样导致某一部分人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你们对此是什么态度?对此只有很少的学生愿意遏制科技的发展。对几乎所有人来说,为了保住蜡烛工匠的工作而禁止生产电灯泡简直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因此学生们反对的不一定是再分配,只是反对某些特定形式的再分配而已。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们都关注程序的公正性。
如果要对再分配的结果作判断的话,我们就必须知道产生这种结果的客观环境。我们不会对比尔・盖茨或者沃伦・巴菲特的巨额财富愤愤不平,即便他们的某些对手日子一直都不好过,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及竞争者们都依据同样的基本法则进行运作,也面对着极为相似的机遇和挑战。
但如果盖茨和巴菲特不是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而是通过诈骗、违反劳动法、破坏环境或者利用国外政府的补贴来致富的话,我们的想法也会截然不同。如果我们无法容忍那些通过违反国内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而实现的再分配的话,又凭什么能因为其涉及了跨国交易而心安理得呢?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尚永胜,2006),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64-02
一、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渗透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渗透已经让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应该被赋予更宽泛的定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全球化的趋势。回顾历史,欧盟从建立到现在,政治上的融合早就交织在其中,各方势力都被更多的利益关系牵制着,然而经济和政治的这种融合似乎更容易被察觉,而文化的渗透和侵蚀显然就要隐秘的多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国家外部的多元文化的来袭。
二、文化走向多元化、全球化的利弊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以“融合”和“创新”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渗透。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以来人们认同经济全球化,却对文化全球化抱有偏见。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比拼,文化渗透又具有隐秘性,人们对文化全球化往往就持抵触的观点。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谈全球化,而一点都不涉及文化,甚至在文化的融合交互过程中一味排斥,那么整个全球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而互信的基础肯定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多的接触,这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的对碰了。回顾历史,中国古代上最辉煌的朝代――唐朝,当时的中国拥有空前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上,任何一个方面都站在世界的前沿。亚洲的各个国家都同中国建立了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频繁贸易引发了文化间的交流,现代的文化全球化有着更多样的选择,通过开办海外学院,企业的全球布局,好莱坞等电影市场的全球渗透,加上留学热潮和出境旅游,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独善其身,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给各国人民的交流和新兴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沃土。
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又是危险的,带有恶意的文化渗透是悄无声息的杀手,越过的国界而潜伏在民众脑海深处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必须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给全球观众视听享受的背后,也传递着美国人的文化,辩证而客观的看待这些在意识层面的侵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守住文化的底线。
文化本身也是保守的,有天然对“入侵者”的抵抗力。历史越悠久的国家,抵抗文化侵略的潜意识就越强大。有一个很明显的中美对比,美国的主流文化更多的崇尚个人主义,推崇拼搏、探险冒险,推崇个人独立。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崇尚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义,推崇的思想解放在美洲大陆的这片沃土上被完整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个历史不到三百年的国家,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几乎不存在旧势力的排挤和打压,新的思想毫无保留的得以在阳光下成长。这一点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在近代思想萌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紧跟上潮流,闭关锁国固然是重要原因,长达五千年的文化背后拥有其本身形成的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都在新思想来袭时需要更长的融合时间。可以这样说,不同的国情对待文化融合的排斥力是不一样的,对于历史悠久的国家,往往会在外来文化来袭时存在更多的疑惑和抵制。
文化融合的过程实则比经济往来要复杂得多,在文化上达成的一致并不像市场经济一样有“等价交换”的铁的法则。比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自主,推崇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家庭背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东方文化中,倡导更多的团结和合作,中国推崇的更多的中庸之道,在这种文化下,往往没有那么强的好胜心。西方拥有更强的冒险精神,更加原则性的规定,而中国的文化中则存在更多的变通思想,这些都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说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两种文化的碰撞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正是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又如前几年中国和韩国有一个关于端午节申遗的对抗,中国人民坚决的捍卫端午节源出中国的事实。这场风波的背后也表明了文化有些时候是包容的,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但有些时候是需要捍卫到底的。
三、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下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最终会走向多元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这个时代,打开国门的国家能够借助经济交流同时进行文化的交流,吸收别国文化中的精髓,在文化上持有更包容的态度,文化就能够走向
多元发展。文化不会走向单纯的全球化,否则势必滋生出更多的文化侵略,也将导致人类形成的多元文化部分丧失,这些都不是文化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多元化的发展节奏更能够演绎文化本身的内涵。
四、结语
全球化浪潮下对文化的冲击已经不可避免,世界最终将成为“地球村”。当我们用智慧和理性去看待文化多元化发展,当我们在文化的冲击中保有中华民族独有文化的核心,当我们更加包容的看待文化,就能够跟上全球化的步伐。
[1]丛瑞雪.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02).
[2]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10,(03).
[3]侯迎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些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0,(04).
[4]陈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89-02
技术为人类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和伦理丧失等问题。这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应用技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当今时代的全球化特征,各种风险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可以说,技术风险也相应地全球化了。但是,人们不会因为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拒绝它为人类发展服务。我们只有理性地分析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的成因,并找到规避技术风险的途径,才能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一、技术风险的概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特点
(一)技术风险的概念
1986年贝克第一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首次将“不确定性”引入了社会概念中,指出风险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即人类开始由以财富为主题的阶级社会向以风险分配为主题的风险社会转化。而技术作为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其弊端决定了似乎只要人们决定应用和使用某种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如生命健康、生态、经济、法律政策等风险[1]。可以说,我们当今生活的世界即呈现技术性的一面又具有风险性的一面。我国学者郭瑜桥等人认为:在宏观上,技术风险是指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由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导致人类及其社会可能发生的利益损失;从微观上来说,技术是使主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取得收益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微观上,技术风险是指特定主体从事某项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必然面对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60。在本文中“技术风险”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由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带来的难以预见的各类危险。
(二)技术风险在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特点
1.生成的潜伏性。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同样的,技术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技术风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技术风险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预见的。
2.扩散的迅速性。技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比以往更加便捷,所以技术带来的风险扩散也更加迅速。科学无国界、技术风险也无国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和部门出现技术风险问题,都会随之波及其他地区和部门,引发连锁反应。
3.破坏的严重性。在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已突破地域的局限,时常带来一种全球性的灾难。而且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核战争危险、德性在理性的僭越下退化、审美情趣的凝滞以及高精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强烈冲击,令人触目惊心[3]129。技术风险的这种破坏性也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
全球化不但改变了传统风险的时空结构,而且增加了技术风险的来源,扩大了技术风险的影响。故此,我们应该深刻探讨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并且制定出规避技术风险的一些有效途径。我认为,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主要原因如下:
(一)技术风险意识淡漠
有些国家过多地考虑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正面影响,而对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危害注意较少,技术风险意识淡薄。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到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中对后工业社会的诠释,技术乐观主义早已渗透到人们对待技术风险的观念中。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崇拜”,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进步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技术风险所造成的社会或环境危害都显得不再重要,科研组织、依赖技术成果的大众等对技术发展和应用中潜在的风险丧失了警觉和预见。
(二)预测和防范技术风险的复杂性
由于技术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所以其影响通常在技术活动发生之后,甚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所暴露。例如,虽说应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卵细胞或受精卵,可以培育出生长周期短、泌乳量高、皮毛品质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人工提炼和添加基因,可能在达到特定效果的同时,也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这样就增加了预测和防范这种技术风险的复杂性。
(三)企业界盛行功利主义
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科研主体,而且科研队伍相当庞大。有些国家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以追求功利化为目的,研发技术时可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不顾人们的利益,超浓度、超量、超种类排放污染物。如果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久而久之,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就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四)技术工作者伦理责任的缺失
技术工作者在具体的技术活动中,不仅要为其所在的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而且也应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其研发的技术是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有些国家的技术工作者,由于受传统技术伦理中道德他律和私德意识的影响,只培养和锻炼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能力,而忽视自己在技术活动中的伦理责任意识。故此,诸如银行卡盗用、黑客非法入侵等高科技犯罪活动时有发生。
三、全球化时代规避技术风险的途径
从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来看,规避技术风险并非易事,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技术风险会层出不穷,日益增加。面对技术风险,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又不能丧失信心,应该努力探究一些有效途径,使技术风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我认为全球化时代规避技术风险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提高全人类的风险意识
面对现代技术所潜藏的巨大风险,每个国家都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培养人们的风险意识。面对技术风险,人们应该事前预防,而非一味地事后弥补。所以,各国都应该尽早对其公众进行风险教育,要求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技术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不断地提高公众对技术风险的认知水平,以便提高全人类的风险意识。另外,公众自身应该避免技术崇拜,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科技素养。多数事实已经证明,危机发生时的恐慌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大多是由于人们掌握的知识不够和信息交流不畅所致。
(二)加强技术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状况、风险后果等作出评估。完善的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估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最基本条件[3]130。在全球化时代,由于技术风险的扩散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活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应对其不同阶段所存在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估,以增强对技术风险的防范。为有效发挥和增强技术对人类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只有加强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才有可能减少和消解技术风险带来的消极后果。
(三)企业界应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单位,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其所处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只讲规模和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将会丧失竞争力。我国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企业在技术活动中,当自身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往往逃避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各国企业都应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开发技术产品时兼顾社会大众的利益。
(四)加强技术风险防范的国际研究和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技术风险扩散相当迅速,局部的或地方性的技术风险也有可能扩散到全世界。所以,要规避技术风险,必须依靠全球范围内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而不是依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单边”行动。因此,各国政府和组织应该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有关技术风险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规避技术风险,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发展。
总之,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应该如何处理技术风险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而如何更好地做好技术风险的防范与预测,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迫切要求全球相关部门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通力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各类技术风险问题,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尽管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注释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在新的世纪里中国能否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真正地振兴并立于世界之林。在此,我将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为题展开讨论,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注释②
二、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近代市场经济的建立,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以致被人们所感知并为之震撼,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的最后20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汹涌澎湃。注释③
(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
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作了物质基础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4、世界范围内商法体系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统一的法律制度环境。
众所周知,主导世界的两大法系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近年来,两大法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相融合与趋同发展;另外,随着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统一立法活动深入开展,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统一的法制环境。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国际贸易手段、商品标准以及合同样式逐步统一和规范。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2、生产全球化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其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因此使相关各国间的经济关联程度提高。
3、资本流动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对外资管制的放松以及由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高速成长导致的国际游资的形成,使得资本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4、金融活动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各国相继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拆除了不同金融业务的隔离墙,加快了金融业的整合。自由宽松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加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统一国际金融大市场。
5、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当今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6、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两大法系的趋同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1985年仅为1.55%,从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另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58.77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以实用技术的进入为例,自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美国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购并当地企业实现的外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促进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资本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开放,其经济转型的进度越快。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20年对外开放的结果,中国经济已深入地融合于全球经济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应该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真正实行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开,政府只负责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的布局与协调,以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富有生机、活力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
(二)确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与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体制相关的外汇、金融、投资等体制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的表现就是开放性不够。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尽快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其次,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国有民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规范进出口管理,完善进出口商品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性的投资和贸易体制。第四,强化商会职能,维持良好的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秩序。
(三)研究和实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产力的分配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更大的动态的调整,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发展时期。我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时,必须做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中要着重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
(四)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逐步实现法治的时期,因此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本国法律保障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加紧修补和完善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规,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的法制环境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五)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当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区域合作,注重加强与APEC的经贸联系。要善于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把进入区域化的APEC作为我国进入全球化的一个“试验场”和“练兵站”。
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中国应该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文章注释:
注释①:[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注释②: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用曾说过“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对此,本文认为,“丝绸之路”仅仅代表了简单的商品贸易,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另外,当时尚未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运行的全球规则。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近年以来才出现的现象。
注释③:在“全球化”起源及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学界存在“一阶段论”、“二阶段论”和“三阶段论”三种不同意见。本文采“二阶段论”。相关研究见盖世金,张立:《“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参考资料:
1.《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作者:刘吉原载《文汇报》2001年2月20日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原载《求是》2001年第1期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和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诚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其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趋势,实际早已开始,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而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是需要利弊权衡的“双刃剑”,它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水平,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但同时也给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风险,甚至为其与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在金融业市场营销层面,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社会化等世界性全球性问题,应当作出属于金融行业特殊营销体系的策略调整,积极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机遇,迎接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的新变化
金融服务业体系主要由以信托、银行、保险、证券四大行业为支柱,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机构构成。而经济全球化时期的金融市场注定是风起云涌的,在全面开放之时,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本土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各大金融机构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加大品牌推广的力度。
着眼于目前的国内市场,首先由于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数年的快速增长,其相应市场需求的高效稳健的服务被大量需求,金融业及其销售服务也应当快速适应这一基本需求,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尽管其市场需求较大但市场供求的不确定性也扶摇上涨,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伴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加大,这都是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其次源于金融市场中经济与投资主体的加速变化,其供求的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由于产品周期短暂、投资者针对性要求高等新进特点,对于金融市场价格决定、企业的运作方式、融资监管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要求。第三也是最为突出的一点则是较之前的旧型金融市场,其垄断性强、地位高且竞争并不激烈,然而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为新型的金融营销市场带来变革型的市场改革,在利益机制下其金融业的内部竞争将愈加激烈,对于这样一个身处社会经济系统高层的市场中,其营销策略与战略显得弥足重要。
然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其内部的竞争及发展更多是源于开放的国际形势,自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项金融管制放宽。由国外金融业大量进军中国市场带来的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使中国并不非常健全的金融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果不能在其市场战略上有所调整应对,积极准备,就可能发生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严重的甚至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稳定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营销策略较之中国内部其自主性更强、更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性,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意识到,当前的销售渠道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营销距离在拉近,营销空间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同时,新经济的先进技术除了循环迅速的金融产品也同样体现在市场调研和促销手段当中。信息技术的渗透改变了传统调研的落后局面,使调研呈现出科技化、便捷化及准确性、时效性强的特点。而强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营销团队也应当是中国打向世界金融市场的销售王牌,能否对动态市场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市场空间的扩展、营销技术的改进和销售渠道的变革,敏锐的洞察能力、缜密的分析能力、优秀的管理能力,新时代的市场份额竞争也是营销人才的机遇。
二、金融业角度的营销策略
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全面迎接挑战是必须的,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分析无疑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外部环境。它们推动市场开放,推动商品、资金、技术和劳务的跨国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们又带来种种冲击,全球经济的动荡会影响我们的企业。
1.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当做中国经济转型、重组的催化剂,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稳健的经济制度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又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善经营和调整改革,合理安排及下放权限,发挥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其次,利用杠杆效应对于经济进行调整,支持中小城市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加快金融改革,积极预防金融风险,加强相应金融监管
随着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当金融管制要求被放开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就解释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尤其以几乎取消各项限制的外汇业务为主导。国外的金融零售业、证券、保险业大举进军中国,在压力面前,唯有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金额市场间的中介作用,利用国际资源为国内市场的稳健服务才是明智的抉择。而与此同时,适当建立系列风险防御措施,如完善银行管理体制、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化解潜在中的金融风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观念上积极主动,任何逃避和消极的应对都当被世界和时代所抛弃。唯有认真正确分析其影响,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营销角度的营销策略
就金融业的市场营销层面而言,应当了解和熟悉国际市场的环境和特点,积极分析其市场需求及针对群体,做出正确的市场判断,采取合理的营销手段。
1.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市场营销理念
当前,金融市场竞争已步入客户经济时代,客户是其“衣食父母”,而优质客户更是其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金融市场营销一方面要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营销应当是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以服务投资者的个性化要求为理念,不断发展并改善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监控结果、修改策略的过程,其最高境界是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正确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应做到五个转变:一是要从过去的以市场为中心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二是要从过去的同质转为针对不同需求群体的异质型服务;三是要从过去长期条块分割、专业分工向发挥整体优势、一揽子对外营销转变;四是要从传统业务和陈旧服务形式向不间断地创新开发金融新产品,并将生产中的各项因素差价转移至本地的位置,保证最佳的集体利益;五是要从粗放型经营向精干高效集约型经营转变。
2.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优化营销战略
在营销工作中要制定系统的整体营销策略。一是产品策略。要根据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战略制定产品开发规划,尤其要深化投资者文化、消费习惯等各项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要加强对现有产品的整合包装,增加已有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销吸引更多客户。二是建立具有适应力的管理体系,融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没有良好而完善的管理作为支撑,将是一句空话。作为企业领导者和它们的高层管理者有责任保证管理系统行为及战略融入到组织的每个细胞中,要为企业量身定做一个战略行为框架。三是建立具有适应力的营销体系,培养的新型营销复合型人才,即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精通并能创造性运用现代营销技能的人才,对其进行终身教育,并在适宜的情况下培养国际人才。四是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的公关战略,建立“中国制造”的营销王牌。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将有更的多的机会在全球发达的消费市场中展示实力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跨国经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公关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是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者应当重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小济.走向世界市场—30年对外开放回眸[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世界发展史显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曲折、持续发展的过程。据美联储和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发表的报告,近两千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浪潮出现在两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交通网络的建立和共同语言、法律、货币等的出现,英国与中东地区之间的贸易获得了大发展。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美、东亚地区的贸易。随着这些地区的贸易后被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受挫,全球化发展一度陷入停顿状态。第三波浪潮出现在1815年一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和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问世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而是双赢的理念。科技发达和资本丰厚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中心,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已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的劳动力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形成了互补互利的交换格局。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时间里,各国政府对贸易、资本流动和移民实施开放政策。但由于来自“外围”地区的廉价谷物进口使“中心”地区的地主收入面临下降压力,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少欧美国家相继提高关税。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相继发生,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低潮并出现倒退。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与以往相比,第四波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
首先,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按2000年美元计算,世界出口额从20世纪60年代初1万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5%,高于同期世界cdp增长率(约3.1%);同时,世界投资大幅度扩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额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10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9160亿美元。目前,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占全球gdp的25%,fdi占全球cdp的21%,而1913年仅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
其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了“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购买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科技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19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出现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市场经济体输入大量资金。据联合国报告,2006年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资金达7630亿美元,这种资金倒流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
第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水平,高新科技开发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流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服务出口额从1984年的3578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20093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额从541亿美元增至3953亿美元。
第四,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强。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少数领域,而现在投资者把投资范围扩散至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提高金融开放度,西方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全球经营规模,有助于新兴经济体金融部门发展,但也带来较大风险。
第五,劳动力全球一体化水平提高。近20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和前东欧国家与世界市场联系增加,全球有效劳动力(经出口加权计算的劳动力)扩大了3倍。发达国家通过进口最终产品、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外包到境外以及吸收外来移民等,利用这些不断增长的全球劳动力供应。劳动力的日益全球化提高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报酬。
二、动力与阻力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开放政策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动力。
第一,科技进步导致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度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及通讯、电脑、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第二,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二战结束前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深入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的持续进展,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多轮谈判取得了成果,较大幅度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增至15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近10%的水平。
第三,人口众多的东亚、南亚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战后历史表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劳动力是一些亚洲经济体通往繁荣的重要路径。专家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印度等规模宏大的新兴经济体也正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并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成功的发展范例。
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也遇到不少阻力,突出表现为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一国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国内政治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音在增加,经济民族主义、经济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目前,世界范围已达成的双边和区域自贸协议多达数百项。三是经济全球化的近期结果与长期效益的矛盾。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将惠及所有国家和群体,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和群体并未或甚少获益,他们对全球化采取反对或不支持的态度。
总之,经济全球化这一列车仍将不停顿地前进,因为其动力仍大于阻力。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在可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仍不会重蹈上一波全球化浪潮倒退的覆辙。
三、前景与趋势
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持续的前景得到了一些重要国际经济机构的认可。
去年3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情报部和美国思科公司发表“展望2020年经济、产业和公司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未来15年经济全球化发展将可能出现四种前景(见表格1),其中出现“有管理的全球化”的几率达65%,而出现停滞、倒退和无限制发展的几率分别为10%、5%和10%。在“有管理的全球化”情况下,世界开放程度和速度不一定高于上世纪90年代,但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底,世界银行在《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新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报告,预测未来25年经济全球化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全球贸易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扩散效应增强和国际移民持续进行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25年全球化进程很可能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降低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仍困难重重,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但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仍十分强劲。据估计,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将从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7万亿美元,出口占世界gdp比重将从2596提高到34%。
其次,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可望长期保持较强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将从世界经济的外围走向中心,逐步成长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25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将达3%,高于过去25年的增长率。按2001年美元计算,世界gdp将从2005年35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5万亿美元,其中.增长的近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抓住全球化机遇,实现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gdp将从2005年的8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将从23%提高到33%。
第三,在全球化增加总体收入的同时,收入分配将可能更不平衡,世界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未来25年,世界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国家面临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全球赤贫人口(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分布将出现重大变化:东亚和南亚所占比重显著下降,而非洲和拉美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第四,随着发展中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未来“全球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和构成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各国社会和全球市场可能产生深刻影响。据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中产阶级”行列的人数将从2005年的4亿增至12亿。
第五,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将对日益一体化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的同时,也创造新的机遇,从而改变未来全球就业结构。
第六,环境风险将明显增大,从而损害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急剧上升,相应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据估计,如不采取新技术抑制排放,到2030年,每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50%。另外,跨国人员流动和物流的增加,带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不断增加食品需求等,也将加大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压力。经济,国际宏观-[飞诺网feno.cn]
四、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社会都产生双重综合性影响。
从正面看,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减贫。据世界银行估计,1980年以来,世界人均收入增长近100%;1990年以来,世界约4.5亿人口摆脱赤贫状态。
其次,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出口大量增加,生产率提高和投入成本降低,导致劳动力消费物价下降、生产增长和工人报酬提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报告,过去25年里,进口品价格下降使发达国家实际gdp和劳动报酬平均提高了6%。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按2003年美元计算,全球化使美国每年6dp平均增加1万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800—5000美元。国际贸易对美经济增长作用增大。美进口占gdp比例从197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24%。近十多年来,出口对美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5%,支持着美国内1200万个就业岗位;外国直接投资每年为美提供约600万个就业机会。相反,近几年来,美国会日益蔓延的排外情绪已经使外国对美直接投资减少,从而使美国丧失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西方跨国公司从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投资经营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许多中小公司也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芬兰诺基亚公司得益于全球化,从一个乡村小型公司发展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电话制造商。
再次,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从而加快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2000年的3.3%提高到2006年的7.3%,其中东亚和南亚地区持续快速增长,同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从8%、5.4%提高到9.5%、8.6%。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外国资金不断增多。世界银行《2007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的fdi净流入额从1998年的170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3247亿美元;同期,汇款流入额从727亿美元增至199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同年官方援助额的3倍。不少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重要技术产品出口国。目前发展中国家已有40家跨国公司跨入全球跨国公司500强的行列,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设厂。韩国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个穷国,参与全球化使它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目前已进入工业发达国家(0ecd)行列。
从负面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严重挑战。第一,发达国家部分企业和工人受到外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竞争的冲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陷入困境,失业增加,工人工资下降压力增大。近几年来,美总体失业率下降,但制造业失业状况改进不大,美企业主及高级主管收入大幅增长,而非管理员工工薪增长几乎停滞,这一定程度上与美企业向海外转移产业流程和大量进口外国产品相关。由于服务业离岸外包,发达国家白领工人工作及其工资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据估计,美国外包服务工作岗位将从2004年的54万个增至2015年的340万个;2004年一2009年间,发达国家将把200万个金融服务岗位外包到低工资国家。但不应夸大外包对发达国家就业的影响。美学者研究显示,在当前美、欧失业队伍中,只有4%—5%与离岸外包活动的裁员相关。
第二,发展中国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参与全球化能力较弱、自然资源缺乏的低收入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等的“挤压”,不少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与富国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其二,新兴市场经济体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发达国家的经贸摩擦增多,经济增长和国内金融市场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着金融危机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其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发达国家政府可通过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等机制缓解全球化对其民众的冲击;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或健全此类社会保障机制,缺乏规避风险和缓冲压力的能力。更严重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很小,无力改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第三,全球化在世界范围造成的受益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金融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等是全球化的赢家,但部分中产阶级,如美国中西部传统产业密集的业主和工人没有或很少分享到全球化的好处。全球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原有的贫富差距拉大,还使不少中产阶级沦为新的贫困阶层。在发展中国家,能适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亚洲中低收入国家已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获益,低工资、科技传播及进入全球市.场等因素使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但拉美、东欧地区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分得的“馅饼”不断缩小,撒哈拉以南非洲多数国家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全球化使许多国家贫困加剧,世界贫富鸿沟继续扩大。非洲赤贫人口的比率从1981年的41.6%提高到21世纪初的47%。
经济全球化面临的许多问题并非都是全球化自身的问题,症结在于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不合时宜,全球化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第一,全球化进程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控制,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其财政基础,缩小其政策抉择范围。第二,支配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不公平,其总体设计向发达国家倾斜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等国际体系本应以主权国平等、自由让步为基础,但实际上仅向具有贸易、金融实力的西方强国提供角逐的平台。第三,全球化使西方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展,物质价值高于其他价值,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第四,对全球化进程缺乏有效管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并危害其民主进程。第五,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的调整机制,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有效的缓冲机制。第六,全球化进程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美式自由市场模式趋于失灵,给拉美、东欧等国家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第七,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发展不同步,一些西方政客的短视言行又加剧了两者的不平衡,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需要加大协调的力度,但当今世界却缺少能够进行高效、民主协调的机制。
五、路径与对策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际社会“拯救全球化”的呼声日高。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各种问题和挑战,让各国、各阶层、各群体更广泛和更公平地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并更有效地规避全球化的风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不少国际知名智库、专家、学者在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径。他们大都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协调合作,从全球范围、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制定出标本兼治的综合性方案。
(一)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可供选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的“华盛顿共识”;二是强调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发展理念”。西方在拉美国家等推行“华盛顿共识”效果不彰,原因是过于强化市场的作用而淡化政府的作用,大力倡导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公平性。“综合发展理念”在东亚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发展理念”主张市场、政府、社区和个人协调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受到推崇和借鉴,一些西方专家也承认,“北京共识”比“华盛顿共识”更适合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
(二)在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加强公平贸易。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许多国际贸易协议不公平,没有充分考虑穷国的处境,没有真正促进穷国经济增长。世贸组织应创立反映公平、社会公正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法律框架,实施公平的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保证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益,确保各国更公平合理地分享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发达国家应增加对最穷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使这些资源贫乏的国家有能力进入全球制成品市场。另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制定确保社会最底层工资增长的措施。只有在这些改革举措到位后,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贸易才会使多数国家、群体、个人受惠。
(三)改革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在全球化条件下,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是垄断和不公平。二是压制了创新和经济效率。三是知识产权和专利压制了知识传播和应用,延缓了在创新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研发活动。因此,应建立公平的知识产权体制,全面考虑对经济竞争力和创新水平的影响,实现垄断成本和创新收益间的平衡,激励创新和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此外,知识产权体制还应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特点,照顾其特殊利益。
(四)促进资源合理和有效使用。资源丰富本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长期以来却成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上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二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资源容易被西方垄断集团或国内少数利益集团控制;三是资源行业的繁荣容易“挤压”其他行业的发展,导致其他行业萧条。另外,西方国家在开采资源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国际社会应制定行动计划,积极参与采掘业透明度协议,健全产品认证制度,保护合法生产资源物品,切断非法生产的资源物品销售市场,开采自然资源应控制环境污染。
(五)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对世界各国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仍不加入《京都议定书》,抑制了全球气体减排进程。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等国家应尽快加入《京都议定书》,建立公平的体制来制订减排目标,确定实施共同减排的方式和议程,并寻求低成本的路径来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鉴于《京都议定书》对解决全球减排有局限性,需要建立替代机制,也可考虑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
(六)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利益,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不择手段地追求高额利润的做法,包括出现腐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所在国利益。为了减少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应通过激励机制加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全球竞争法约束跨国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和垄断行为;改进公司治理,兼顾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完善相关国际法规,加强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监管,限制腐败现象。
(七)切实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的外债负担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国际减贫事业的进展。在解决债务危机时,应遵循不附加损害主权国利益的条件等原则,采取债务重组、适当减免债务及制定国际破产法等举措,确实减轻外债负担。同时,债务国也需在借债方面采取慎重态度,妥善使用和管理外债。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在解释实际问题上出现偏差,例如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直接相反。因为美国这个资本密集型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这个劳动密集型国家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下文以此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公司的成本收益分析
公司的成本包括公司的管理成本、研发成本以及宣传成本,本土公司包含国内工厂的固定成本。若将产品出口,同时还要承担关税和运费。海外直接投资办节省了关税和运费,增加了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国内相比较,运营海外工厂要产生更多的成本,例如在国外的信息成本还有国外设厂的其他政策性费用。一个公司是选择出口还是国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能否产生更大的利润。商品资本的流动还是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成本较高是选择进出口或直接投资的根本。因此一般来说,单位售价较低的大宗笨重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不管是选择铁路还是海运,运输成本都较高比较不适合出口。单位产品售价中内含的关税高,也不适宜出口而适宜进行国外直接投资,例如化妆品、酒水等产品。如果运营一个海外工厂的固定成本比较小,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就是较好选择。例如中国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国投资者减少了海外工厂的运营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外企遍地开花。
全球化的今天,当公司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产品异化费用等日常费用相对于价格来说较高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支出鼓励企业进入横向市场,拓展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例如手机、汽车、电脑等产品实现全球化运营就是追逐利润的结果。
二、市场结构分析及影响
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衡量。
如果我们把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这是因为,产品差别化倾向于对一种产品的多角度开发,规模经济却鼓励在单个国家生产单一产品,不同国家的公司专业化生产之后进出口贸易,即在全世界整合资源。因此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鼓励国际贸易,但是并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政策保护的公司,国际市场上将要面对更大的竞争。企业更倾向于在国外市场确定比国内市场更低廉的价格。这样就导致了倾销的出现,在WTO准则的规范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在国外直接投资就成为首选。如果这种外国工厂所供给的产品可以低成本差异化,这种差别化使对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的方式变得有可能,但是反倾销法要求统一价格,那么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就是首选。相反,如果一种产品国内价格较高,就会刺激国外企业进入相关领域,是采取进口还是直接投资取决于上文提到的公司成本收益分析。
三、对外贸易对国内市场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越长,劳动力中科学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即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越强,出口商品占国内产量的比率就越大。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它更有可能出口那些要求具有熟练劳动力的产品。因为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它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占有比较优势。当别国超越了这种优势之后,美国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出现了一直被复制难以被超越的现象。可见,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破坏程度最低的国家是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德国,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强的德国倾向于出口,资本稳定性较强。
四、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新型市场,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大多以新建居多,由此,打破了中国市场的固有模式,让市场竞争更加活跃。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相关经济部门逐级配齐,并购逐级成为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集中在电子、服装、日用品等行业,而农业投入比例很小,因此国家也制定相关补贴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信息,也促进了中国在产能、科技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提升。但在中国产业市场中盲目竞争依然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制约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多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型企业往往是通过政府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取得的。
在现实情况来看,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虽然在广泛进行,但是发达国家的母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还存在歧视和部队等交换的现象。母公司一般让子公司以高价购买机器,在以低价支付安装费用,高技术控制在母公司,很难在子公司发展,以免技术外泄。同时国外资本的进入也多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结语: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竞争优势的优化、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扶持政策的考虑。这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