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的公共性

艺术的公共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艺术的公共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艺术的公共性

篇1

对公共性的重视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是对公共性的诉求,意味着中国民众已开始思考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力问题。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在这个过程中,人既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我,推动社会发展。

按词义,字面上的"公共艺术"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艺术,性质有别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公共艺术的目标在于其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一元性。这种一元性体现了政治学上的权力概念,可以将之理解为既定的有组织的权力结构以非强制性权力形式对个体实施有意和有效的影响,以达到有益全社会的预期目标。从社会学或文化学角度来看,这种一元性是社会控制和文化渗透的体现,即社会规范通过一定形式影响个人行为,使个体在接受这些规范的内在化过程中趋向社会化。"文以载道"、"寓教于乐"则是美学对这种一元性的表述,它意味着可令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态始终体现着整合社会的道义。

2.公共艺术依赖的环境是公共空间。其中的公共空间不光指公共环境、场所、场地、放置雕塑的地理场景,还应该包括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也包括艺术家个体意识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意识的介入。希腊的广场和乡土中国中的祠堂、井口是公共空间,并不是因为它空间阔达开敞,而是因为人们在这里交换意见,共同生活,结为共同体。

3.公共艺术面向全体公众,并要求公众的参与。公众与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而进行互动,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也就是说,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最好先问问使用这些空间的老百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现有的方案他们喜欢不喜欢,他们准备怎么使用这些作品。缺少这样的民主程序,即使开发商或者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建设幸运地找到了最好的艺术家来创作,作品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4.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互动完成的。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结果,是实现作品的互动,即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它是作品的延伸,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作品的意义和结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公共艺术的成功与否,结论是开放的,作品公共性的实现与否是作品价值最后是否实现的依据,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后完成。

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认识误区

1."开放说"

这种认识专重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认为空间开放性把握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绝对依据。应该说,这种空间开放性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一种形态特征,但不能就此认为,那些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艺术形态就一定会缺乏公共性。开放的空间形态可寄于公共性,封闭的空间形态同样可寄寓公共性,因为公共性的实质不在于艺术的空间形式,而在于其精神蕴涵的一元性。

2."下放说"

这是从创造主体来考虑的。这种认识依照"后现代"主张阐释公共艺术,认为应该"去中心",将空间营造权"下放"到个体,以致把个体的"参与性"视为公共性。这种主张看似充满民主色彩,开的却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没有哪个老百姓参与了实际创作,也没有哪一种方式集中了民意。

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

公共性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公共性的流失现象在公共艺术方面也是俯首可视。而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

1.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目前中国所谓“公共艺术”其实是国家化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结果,政府给什么,市民就要什么。公共艺术展现给大众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的艺术作品,而没有向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艺术作品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类、考量人类的全新的理念。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

2.依赖空间和诉求对象的狭隘性

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内大多数人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源于我们自身所生成的空间经验就是单一的,我们尚缺乏那种细致入微地分辨多元社会空间的敏锐意识。由此,在公共空间和对其意识同时匮乏的前提下,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践难免流于狭隘和表层。由于公共空间是缺乏的,真正具有行动力的社区组织和民众也是缺席的,当公共艺术以“一切为人”的口号被实践时,这样的艺术不会为所处空间带来任何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只会提供快餐和佐料式的视觉愉悦,甚至更糟。

3.公共艺术的结果的封闭性,它的检验方式的单一性

在中国公共艺术有一种政府化的特性,很多公共艺术的设计、建立,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单独决定,并没有公众或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其公共艺术形成结果是封闭的,也只需政府或开发商内部检验。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杭州西湖边曾经奇丑无比的“美人凤”雕塑如今已经被拆除了,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极简艺术大师理查塞拉的弧形大钢板也被拆除了。更是对其公共艺术结果开放性,检验方式互动性的影射。

篇2

当代设计艺术源于实用艺术,而实用艺术是一个与纯艺术并存的一对概念。这里我要提出的另一对相关概念是艺术的公共性和独占性。所谓艺术的公共性,从字面上理解即艺术的外在性、共享性、公众性;所谓艺术的独占性,可以理解为艺术品的局域性、独享性、小众性。放眼艺术,我们不难发现纯艺术和实用艺术都有某种程度的公共性和独占性,其公共性和独占性的判断,主要是看艺术品性得以实现的途径。一般而言,纯艺术的公共性要小于独占性,实用艺术的公共性要大大高于独占性,这是因为,纯艺术的实现不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为必要条件,人们是“知温饱”后而思之;而实用艺术的实现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在当代的实践延续和理论扩展,其公共性性质、属性和特征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理论关注和研究,因此,对于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表现为:

第一、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研究的学术价值

学科交叉、理论交互是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现代公共管理学、群体行为学、公众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思考和研究设计艺术的理论问题,无疑为设计艺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观察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将看到设计艺术在公共属性上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特质,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为三点:其一是设计艺术学科研究领域学理知识性拓展;其二是设计艺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更新、探索和实践;其三是设计艺术学科理论研究的结构性纵深推进。长期以来,设计艺术学术界和出版界热衷于技能技法等形而下知识的传播,对于形而上的学理思考关注较少,客观上存在重技巧轻理论、重现象轻原理的伪学术局面,这是需要学术共同体认真反思的。

第二、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的研究关系到设计艺术学的认识论基础,在理论上阐释和理清设计艺术的公共特性,为学科研究的延展提供理论依据与观点支持;而对于设计艺术与其它相关交叉学科的体系理论构成研究则将提高学科学术认知度,充实学科理论的结构内涵,丰富学科理论研究的方法途径,对于设计艺术学科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实践需要理论,尤其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理论为指导。明确设计艺术的公共特性对于实践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对设计艺术公共性特征的定性研究,为设计艺术的实践提供目标用户的清晰定位,使设计工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本质区别,从而提高设计的目标质量和执行效度;另一方面在于设计艺术传播本体、传播渠道和传播目的流程特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研究,可以指导设计实践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行为,使人们自觉地意识到设计艺术传播实现过程中,在面对不同阶段、不同时空、不同对象所应采取的不同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艺术的社会功效、文化品位和传播质量。

在上述基础理论认知得到澄清之后,我们接着就要回答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研究中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的基本内涵

在对设计艺术公共属性认知基础上,有必要深入剖析一下其内涵要义。设计艺术首先是为公众提供基本物质需求服务的公共性产品,因而它的实用性、功能性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这是现代设计思想摇篮包豪斯设计学院所力主和倡导的,也是现代公共设施设备设计中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在当下中国的城市公共设施和休闲场所的建设中,不时出现一些违背设计艺术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这个第一原则,盲目追求甚或一味模仿所谓时髦造型的公共设计作品,出现许多看起来既不像独立艺术作品,更非公共实用品的人造景观,致使一般市民无感,专家吐槽,更造成公共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让人十分心疼。

其次,设计艺术是为提高公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服务性产品,其大众性、消费性和生产的规模化是在设计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是不用多费口舌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相反,这里我要强调和呼吁的是,应将小众性、娱乐性和个性化定制纳入决策视野,让公共设计产品惠及更多的民众。我们在强调设计艺术的公共性时,可能会导致一个极端思维,那就是公共艺术产品只对多数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多数诉求,而无需理会少数意愿,甚至完全忽略个性需求。公共产品设计不应以简单多数粗暴压制少数合理需求,这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也是文明社会的理性选择。在公共产品的服务设计中,尽管残障人士社会占比极少,但仍需尽最大努力为这些人群提供设施设备的方便,这是健康人群对残障人士的关爱,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针对残障人士的日常出行,在发达国家有着完备的公共服务设计和法律法规,如公交地铁的无障碍通行、专用停车泊位、残障人士专用卫生设施等。在中国,关爱弱势群体的服务设计及理念正逐步形成,但实际落实到位情况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有设计无设施、有设施无系统、有建设无维护的现象比比皆是,更缺乏社会对此问题的普遍共识和行为遵从。

再次,设计艺术要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服务,设计艺术的时代性研究不可缺失。套用清代艺术巨匠石涛的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提设计当随时代是完全适合和恰当的。设计当随时代不是简单的理念和口号,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设计行为。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设计手段的不断更新、施工材料的升级换代、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使得设计艺术面对着一个从物质形态到观念意识持续处于变化过程中的客观世界,面对着这样一个世界,任何不思进取、持盈守成的思想都是不合时宜的。

篇3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40-01

“公众”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当代艺术的这种贵族化趋势和精英化倾向成为阻碍其进入公众生活和大众消费的首要障碍。“小众化”、“圈子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整个社会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当代艺术在介入公共领域时,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精英与大众、前卫艺术与大众文化二元对立的状态。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不仅肩负着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功能,还有为公众推广、普及和传播当代艺术的责任。当代艺术的先锋性和公众艺术教育的滞后性为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公共性的推进提出了挑战:公众如何接受这些前卫性艺术创作?美术馆如何在突破体制约束并保持自身学术定位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缩小当代艺术与公众的审美差异性,使其介入公共领域从而形成普遍的社会效应?这是建立数字美术馆公共教育推广平台的契机,也是中、低价位的当代艺术品进入公众生活和大众消费所面临的机遇。

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公民社会的新“社群意识”以及日新月异的电子设备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视觉经验和交流方式。电子图像的新经验必然会对当代艺术未来的视觉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语境中,数字美术馆不失为推进当代艺术公共性的一种可行性操作模式。它会日渐取代传统的观展方式,从而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今日美术馆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民营美术馆已经设立了数字美术馆平台,为当代艺术介入公众生活,提升公众审美层次提供了一个范例。公立美术馆数字平台在推进公共教育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从学术层面来说,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为其数字美术馆的运营树立了价值标准,为公众接受当代艺术提供了经验价值。然而,美术馆在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中,如何继续保持自身的学术标准和艺术品质,而不为体制、市场、媒体各类权力话语所侵蚀,是数字美术馆建设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期,公众审美教育的推广、公共平台的搭建以及公共媒体的形成是当代艺术介入公众生活的必要条件。数字美术馆可以为实体美术馆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培养当代艺术受众,提供一种实验性的操作模式。数字美术馆可以致力于对公众审美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在展览中设置公共交流平台,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使公众与当代艺术发生直接、互动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的精英姿态使其一直处于远离大众的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系统中更是鲜有公众的参与。由于一直以来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公众对传统艺术有着天然的喜好和依附,而缺乏对当代艺术品价值的判断能力。数字美术馆的教育推广正是基于这一弊端,针对公众实施的、有效的当代艺术推广和普及的工作。

除了对当代艺术的传播与推广,数字美术馆平台的设立也应偏重于将当代艺术品带入公众生活与大众消费。在后现代,艺术不但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在社会开放空间中,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视觉艺术形式。也就是说,占据公共空间的艺术并非就是公共艺术,它必须要具备为社会成员共享这一因素。艺术的公共化在其成为商品进入艺术市场这个公共空间后也会更加为人所关注。因此,必要的教育推广和合理的价位是当代艺术进入公众生活和大众消费的关键。

篇4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篇5

导语

公共艺术一词分为两条脉络。一条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它设置于公共空间之内;以城市雕塑、装置艺术、公共壁画、行为艺术、景观艺术、环境艺术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载体;涉及艺术批评、城市规划、艺术管理、艺术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以非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定社区内的居民大众为受众;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过公共渠道与大众接触,并接受其自由参与、讨论、批评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①另外一条是针对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中"美"的教育部分而言:它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美术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戏剧艺术、影视艺术等,目的是普及艺术基本理论,培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并对艺术作品形成一定的鉴赏与批评能力,使人全面发展。②其中第二条脉络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而言的公共艺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式被提出。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个概念。③

一、公共艺术与公民社会

迄今为止,公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形成被公认的统一描述。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公共艺术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公共性与艺术性。公共性限定了公共艺术的范围,艺术性则决定了公共艺术的性质,两者之所以可以结合,与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一)艺术走入社会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艺术基本被上流社会与权贵把持,艺术的存在与否对广大民众生活内容与方式的影响甚少。文艺复兴运动使艺术在部分上摆脱了权贵的桎梏,但同时使艺术走入艺术家的个人世界。大众之于艺术仍遥不可及。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艺术品开始具有商品形式。这种文化与市场的结合,使艺术成为一种可供讨论的文化,如此艺术开始逐渐走入市民生活。18世纪中叶,艺术批评成为一门专业,批评活动架起艺术家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艺术开始引起公众更多的关注,此时的艺术与中世纪相较,更具有公共性。

(二)现代公共艺术产生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经历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多元化发展的思想使具有文化多样性特征的公共艺术有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德国文学理论界出现"接受美学"流派,使艺术的研究中心,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转移到艺术欣赏者。这一流派的思想虽然针对文学艺术界提出,却与公共艺术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艺术欣赏者的地位不断提升,广大艺术理论家达成共识:艺术欣赏不再是被动的审美感受,而是欣赏者对艺术文本创造性的审美活动。④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弧》、林璎(Maya Ying Lin)的《越战军人纪念碑》以及约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的《7000棵橡树》标志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出现。这几个作品被公认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开端,皆因其引起了公众广泛的争论与参与,涉及由公众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因公众的干涉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结局:作品《弧》是极简主义风格的雕塑,作者应约为纽约联邦政府的公共空间设计,因受到公众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只好将其拆除;《越战军人纪念碑》的方案,评委虽然认可,但因作品艺术上超前、政治上含蓄,公众争论不休,后经艺术家据理力争和适当妥协,才得以实施; 《7000棵橡树》是波伊斯为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而提出的一项公共艺术计划,即广泛发动市民出资参与,在卡塞尔市区种植7000棵橡树,并在每棵橡树旁安放一座1.2米高的玄武岩石柱。是迄今世界最伟大的生态雕塑,它由公共艺术家与市民共同完成,生动的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活的公共艺术品。

(三)公共艺术与公民社会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属性。公民社会是公共性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意识形态中才能产生公共艺术。

公民、公民文化与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存。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内在精神。公民社会是公民文化的外在形态,只有在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之中才会有真正的公民,公民只有在公民社会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公民文化。⑤

二、我国民主社会转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还处于民主社会转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信息产业的发展,文化交流变得频繁且传播速度惊人。人们对于民权、民主与公共的意识也在持续加深加强。然而民主、民权思想在我国从提出至今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较还非常薄弱。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虽然在不断提升,但长期的封建统治的治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在国民思想中留下烙印。公共艺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众参与性不强

公众主动参与公共艺术的意识不强。参与公共艺术应该包括:设计前期的构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作品与活动落成后的评论阶段。目前我国公共艺术中公众的参与多停留在作品与活动落成后的评论阶段,并且参与过程不主动,持续时间较短。至于落成之前的各个阶段,公众基本参与不到,原因有两方面:一、公众无机会。二、公众无意识。

(二)过于追求数量,忽略公共艺术的质量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公共环境设施开始出现在各城市中。更有一些城市开展"雕塑",这一现象令人担忧。⑥

1、资源浪费严重

大量的雕塑兴建,过度强调数量,不考虑雕塑传达的内在精神,忽略雕塑与城市环境的相容性;模仿跟风现象严重,不考虑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千城一面,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从长远来看由于作品质量不高,没有长久的精神力量支撑,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被拆除的可能性大,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2、过于关注形式,忽略公共艺术的本质

开展"雕塑"是因为对公共艺术有需求。但并不是所有雕塑都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也不局限在雕塑领域。

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多放在对造型等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上,重艺术性,轻公共性,造成对公共艺术理解的偏差。艺术性虽然决定公共艺术的性质,但公共性才是公共艺术的核心精神。公共艺术不是某种具象的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⑦

三、我国民主社会转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针对公众参与性不强

1、公共艺术的公众是公民

作为公共艺术的公众应该由人民逐渐过渡转变为公民。 人民的概念把个人意识淹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得以体现,差异消失导致真正的共性无从谈起。表现在公共艺术中:把公共艺术的公众理解成了整体而未细分至个人;人民没有主动参与公共艺术的意识或认为参与与否无关痛痒;如此导致公共艺术的公众话语缺失,人民与公共艺术之间存在深深的隔阂。而公民的概念,个人只是法权身份的一种转化,身份的形式尽管单一,但个性却被保留下来,人们有着强烈的公共意识、权力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公民的存在,是公共艺术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因此由人民转化为公民,是社会责任意识、民主与权力意识逐步提升的过程,更是公共艺术能够不脱离其核心本质发展的前提。

2、公共艺术的产生是艺术家与公民互动的结果。

公民应该更多的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构想、设计、实施与评论中。不可否认,公共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要高于一般公众。公共艺术比一般艺术更强调公众意识,公共艺术家应该尽量将个人意志融入到公众意识中,但不意味着要以牺牲个人创作水平来迎合公众。以损失一方利益换来的平衡,也会造成问题:作为公共艺术家,不能全面表达对公共世界的理解,委曲求全的结果是丧失了创作激情而使整个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作为公众,公共艺术家有意降低能力以达到平衡,有不对等的意味,会引起公众的不满,产生抵抗情绪,难以产生客观的评价。公共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平等共享的关系。⑧

应该承认并允许作品与公众之间存在落差。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是:它不以作品在物质形态上的完成而终结。即使它伴随公众的参与和争论实施完工,也不代表该作品已经结束。公众的评论可以一直持续进行。正因为落差存在,沟通、争论、评判才存在,公共艺术才存在。在这种公众参与的沟通与评论中,艺术家可以了解公众的世界,公众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艺术家想要传达的内涵。你争我辩的过程,是公共艺术家与公众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公共艺术成长的过程。

3、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及活动的前期介入

公众不能参与公共艺术前期构想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艺术因资金需求大、技术要求高、部门合作多,涉及财政拨款、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建设等问题,政府干预较多,公众话语权不能得以全面施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我国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法规。在现有国情下,适当采用国外实行已久的艺术百分比制度。(设立百分之几,可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不同发展状况做出相应合理的规定。另外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比内陆地区先进,并设有适合自身地区发展的规定,内陆的深圳随还未设立明确法律条文,但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较为成功,内陆其他省市皆可作为自身发展的参考。)

(2)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在作品设计之前,向公众宣布计划,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汇总整合。将公共艺术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以公众容易接收的形式(电视、广播、网络、招贴、海报等)予以传达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避免浪费。以国家、城市、地区、社区、小团体等为单位分别设立关于各单位的公共艺术论坛,方便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3)尽量开发公众与公共艺术家共同实施完成的作品与活动。波伊斯的《7000棵橡树》是这类公共艺术作品的典范。公共艺术家可以此作为启发,带动公众参与到整个作品的设计实施中,使整个过程成为一种公共艺术,而不局限于最终的艺术作品。

(二)针对过于追求数量,忽略公共艺术的质量

1、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并不单纯局限于城市雕塑。它可以通过公共壁画、景观、装置、行为艺术等形式来表达,甚至可以融入音乐、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城市的公共空间多种多样,根据空间大小的不同,可以设立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包括街道标牌、座椅、垃圾桶、绿化、建筑外立面等公共设施,加以好的设计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发展公共艺术,完全不用单瞄准雕塑一项,从一些细节入手,反而投资低、见效快。

2、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

千城一面的现象,是对公共艺术的误读,也是对城市文化的误读。每一个城市因历史背景不同,都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公共艺术也应根据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找到适合自身的表达出口。这个出口可能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是最不起眼的角落,但却可以通过这样一角引发该城市内公众最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3、以艺术批评搭建桥梁

艺术批评家的力量不容忽视。当公众面对层出不穷、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对公共艺术的解读不知该从何下手,理解通常也停留在感性层面,很难做出科学、深刻全面的判断。这时就需要艺术批评家站在理性的立场,根据一定的标准,利用科学的观点,对艺术作品做出全面的阐述与解读,帮助公众有效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艺术批评在引导公众的同时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力。⑨

结语

公共艺术并不单纯为美化人的生存空间而存在。它以艺术美学的观念为指导,主旨在引发公众的思考与讨论。公共艺术涉及的不仅是物质实体、空间外壳等可见部分,还包括不可见但对人起作用的社会部分,它是艺术的,更是公共的,是艺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⑩所体现的是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众对公共艺术,不仅要求与表层信息对话,更期待与深层感情对话。要解决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将这些问题放在当下存在的社会结构中去分析,本文提到的只是问题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关于公共艺术的问题应该被发现和解决。

注释:

①董雅/雎建环.公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J].雕塑,2004(4)第21页

②王增.公共艺术教育[J].美术大观,2009(01)

③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J].艺术评论,2009(07)

④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第18页

⑤熊易寒.观念的进化:由人民到公民 [J].书屋,2004(05)

⑥张健整理.公共艺术在中国[J].艺术.生活,2005(02)

⑦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绪论

⑧张健整理.公共艺术在中国[J].艺术.生活,2005(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