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工智能与教育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nificail Intelligence)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与自动化处理的技术,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与扩展某些人类特定智能的学科,最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在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实现人类与机器的便利沟通,现在已经实现了文字,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实用化的功能。数据挖掘则是如何从大量不完备的数据中自动生成可应用的知识的技术,在大数据时代里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主体系统则是指的让计算机具备愿望,能力,选择等心智状态的实体,实现计算机的自主性。从当前的应用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5~10年内,人工智能将会应用在教育,医疗,管理,生产等绝大多数的社会领域中,将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在本文中,作者将以高职技能教育为切面,分析人工智能在该领域内应用的前景,并提出建立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等职业技术辅助教学系统的思路,方便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相关人士研究与借鉴。
二、人工智能在高职教育教学领域的典型应用及其不足
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方面是很久以来的教育现代化的热点,从最近几年来的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三种应用的层面:一是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它是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引入至CAI系统中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教学支持,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二是智能,即让某些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来取代教师进行授课,即时答疑,提高教学的效率;三是智能数据库,对于课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库的访问速度与交互功能,便于快速搜索与整理数据。但是对于高等职业技能教学来说,上述的三大应用领域还有些不够契合,主要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1)对于学习者的活动流程的监控与记录能力不够。传统的CAI系统,侧重于对理论思维知识的辅助教学,而对于学习者的身体活动的记录能力不佳,这样无法即时准确地保存技能学习过程中与身体活动相关的数据。众所周知,技能的教学是与学习者身体的活动相关联的,行动数据的获取量不足就会导致无法对学习者的技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与纠偏。
(2)与使用者的交互功能不佳。传统的人工智能交互是文本与图像,虽然简单直观但形式单一,还无法通过生动的语音和动作与使用者进行交互。这样在教学辅助方面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智能水平有待于提升。现代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虽然已经能够实现教学数据的排序、统计、汇总等简单的操作,但是离真正智能化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系统无法根据学生操作的具体情况做出个性化的情况统计分析,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在即时交互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高职技能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
针对上述教学人工智能应用的不足,结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情况,特地提出一套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设计思路:
(1)使用高级的智能接口技术实现行动数据的采集。
智能接口是为建立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自然和方便。学习者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无法像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一样将数据录入至计算机中,而是需要智能系统通过摄像头,运动传感器等等高级的智能接口技术来感知学习者的活动,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统计,并转化为大数据存放至海量数据库中。至于具体采用哪种智能接口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
(2)应用专家系统对于学习者在技能操作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专家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实效的一个领域,它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让计算机能够实现特定领域内的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系统。利用它来对技能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提炼出具有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发现学生与老师都没有发觉到的某些特殊的学习状态,能够为进一步的学习反馈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可以使得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3)使用智能检索与生成技术对于分析结果进行输出与展示。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的检索系统,可以快速地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可以利用网络的环境,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结果展现在学习者或教师面前,方便掌握学习的过程。
四、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展望
通过应用了上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教学系统,将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产生非常强大与积极的影响。首先,该系统可以将教师从重复机械的日常教学环境中解放出来,不再通过传统的测验,考试,交流等方式获知学生的学习状态,由系统监控学习者在技能培训过程中的一举一动,自动进行学习效果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积极地反馈给教师,从而使得教学更具备了明确的方向。其次,该系统也会增加技能教学的趣味性,将培训的活动转化为类似于电子竞技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差异,更能够培养自学的能力。第三,该系统可以与现有的高职院校校园网实现无缝的对接,将全院校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智能加工与挖掘,可以更加方便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方便地扩展成为完备的高校智能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根据《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到2014年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17%以上,最高增速达到21.84%;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575亿元增至2015年的1171亿元,预计到2021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830亿元。在线教育用户突破2亿人,在线教育项目数量已经超过3000个。
如今,BAT、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也争相跨界进入教育领域……
争相布局
10月,网易宣布其有道词典用户突破6亿。这意味着,网易的产品已经可以在在线语言培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推出有道词典以来,网易在互联网巨头之中率先“误入”在线教育行业,并逐渐形成有道翻译官、有道口语大师、网易云课堂等产品矩阵。
语文学习产品――有道语文达人,引进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课程、推出网易云课堂企业版产品等等动作,都说明了网易在在线教育各个细分领域重度垂直、精耕细作的野心。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终于也按捺不住。在10月宣布启动“星火计划”,称未来将会大力扶持生产优质内容的个体老师以及中小型教育机构。比如调用周边资源,引入专业第三方扶持基金等,以此为中小创业群体提供高效的变现机制。
自去年12月成立教育事业部以来,百度在教育领域的布局正在加快。除了在传统的教师资源方面,百度推出了专为教师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百度优课”。百度在线教育的一大特色在于其教育信贷市场。百度CFO李昕曾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百度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从教育领域进入互联网金融。
据百度透露的数据,在教育信贷领域,百度已与超过700家教育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学生通过在线填写信息,线下和教育机构确定培训意向,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百度有钱花”提供的学费贷款,实现分期交学费。
腾讯坐拥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其固有用户与在线教育针对用户重合度之高,不容小觑。去年,腾讯将这一优势应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分别以QQ和微信为基础推出QQ智慧校园和腾讯智慧校园,为各类学校提供一体化互联网智慧解决方案,范围涵盖学校管理、教务教学、校园生活等方面。扶持优质内容方面,腾讯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名师计划,旨在帮助名师实现知识经济化,扩大知识生产力与传播力,同时提供标准化服务与资源扶持。
加之腾讯出手向来大方。今年2月,腾讯3.2亿元投资新东方在线,而目前新东方在线申请挂牌已经获批,将登陆新三板。按照最近一次股票发行的价格来算,新东方网的总市值达到了31.72亿元,而腾讯当初的投资金额也由3.2亿元升值到了3.9亿元,平均每个月赚了1400万元。
线上线下结合
近年来在线教育的项目虽多,但往往良莠不齐,真正实现盈利的更是少数。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在2015年调查了400家在线教育公司,结果显示,有70.58%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3.24%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仅有16.18%的公司保持盈利状态。同时,其报告还指出,由于新进入的项目非常多,而且有一部分项目已经死亡,整体上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预计不超过5%。
在这个资本的“寒冬”,包括老师来了、36号教师、轻舟网等在线教育创业项目,都相继倒下。一位多年从事在线教育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一个项目从开端投入资金到逐步发展,进入盈亏平衡状态,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作为一个更重视长期发展循环的行业,在线教育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后期课程的制作、平台的维护以及产品的营销和推广,都需要团队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平台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野蛮走向有序,从跑马圈地走向深耕细作,优质的教育内容成为巨头们的抢夺焦点。还有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在线教育的一些弊病,例如在线教育APP更多是单向机械灌输,缺乏线下辅导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做一个完整的梳理以及打通思维知识上的逻辑关联。
信天创投合伙人张俊熹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会是在线教育接下来发展的趋势。以留学教育为例,“以前的出国留学只是在国内做一些语言培训,但是长周期的链条并没有被开发出来,出国后的实习、就业、移民、置业等等,有很多内容可以深入挖掘。”张俊熹说。
尽管在线教育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张丽君的眼里,其实它每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而且,与其他行业不同,教育行业的内容不能完全规模化复制,往往面对不同的时期和对象,都需要重新做,因此并不容易找到大的市场。
今年在线教育还有一个创新动作就是与AR、VR合力。正如李彦宏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的核心。人工智能之于百度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一、人工智能驱动智慧教育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当人类社会迈进信息时代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工业化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时展迫切需要一场教育变革。换句话说,教育不是由外而内传递知识,而是由内而外觉悟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形态,构建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利用智能技术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化改造,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智慧教育。
二、智慧教育的理念内涵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转型,在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中提供适切的学习机会,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只有把“人”置于教育的最高关注,发掘人的潜能,唤醒人的价值,启发人的智慧,才能从容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智慧教育不仅是教育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而且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从注重“物”的建设向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转变。
智慧教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相互融通的学习场景,利用智能技术打通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之间的壁垒,让万物互联,让世界互通,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二是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的社会性、参与性和实践性,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开展面向真实情境和丰富技术支持的深度学习;三是富有弹性的组织管理,破除效率至上的发展理念,释放学校的自主办学活力,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虚拟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起源、概念和应用领域
(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起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描述的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指在真实环境之上提供信息性和娱乐性的覆盖。
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等的高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得到相当的重视。2016 年3 月17 日全国两会授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概念、特征和应用领域
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一种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仿真技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虚拟现实具有特性,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构想性(Imagination),是一个学科高度综合交叉的科学技术领域。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 (AI) 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技术结合,将会使其还具有智能(Intelligent) 和自我演进演化(Evolution) 特征。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即可观看虚拟现实视频介绍。
虚拟现实涉及门类众多的学科,整合了很多相关技术。虚拟现实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它可以从人的感觉系统上改变现有的空间感。虚拟现实现有的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硬件设计开发、软件设计开发、资源设计开发和资源运营平台等几种类别。通过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虚拟现实+”的带动,会产生大量行业和领域的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为网络与移动终端应用带来全新发展,将会推动许多行业实现升级换代式的发展。虚拟现实可以应用于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智慧城市、装备制造、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商务消费、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社交生活、休闲旅游、电视直播等领域中。
2. 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显示与交互、网络的跟踪与定位等技术,将计算机形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中的真实场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补充,使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增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
增强现实具有三大特点,即虚实结合、实时交互和三维配准。
增强现实具有三种呈现显示方式,按距离眼睛由近到远划分分别为头戴式(head-attached)、手持式(hand-held)、空间展示(spatial)。增强现实智能眼镜,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Magic Leap 增强现实演示视频。
增强现实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在教育领域增强现实可以为学生呈现全息图像、虚拟实验、虚拟环境等;在旅游业增强现实可以帮助游客自助游玩景区,以虚拟影像的形式为游客讲解景区概况、发展历史、人文景观等内容;在零售业中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一键试穿,在网上销售中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增强现实在工业、医疗、军事、市政、电视、游戏、展览等领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具有激发学习动机、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习体验、感受心理沉浸、跨越时空界限、动感交互穿越和跨界知识融合等多方面的优势。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新的教学工具,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飞跃, 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演变为学生通过新型信息化环境和工具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符合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有多种,这里分别介绍各种设备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头戴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一般包含头戴式显示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和其他设备等,分为移动虚拟现实头盔和分体式虚拟现实头盔。国外有脸谱、谷歌、微软、三星等公司的虚拟现实头盔产品,国内有微视酷、蚁视、暴风魔镜、中兴、乐视、华为、小米等100 多种虚拟现实头盔产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报告以及目前虚拟现实教育实践情况,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生物、物理、化学、工程技术、工艺加工、飞行驾驶、语言、历史、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教学中均可应用。
学生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学习时具有置身真实情境的沉浸式感觉,能给学生以绝佳的真实体验, 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书本中的内容可触摸、可互动、可感知。例如地理学科讲述关于宇宙太空星际运行的课程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遨游太空,如果戴上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就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近距离观察行星、恒星和卫星的运行轨迹,观察每个星球的地表形状和内部结构,甚至能够降落在火星或月球上进行“实地” 考察、体验星际之旅等。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手机扫描二维码观可看虚拟现实效果视频。
(三)手持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手持式增强现实设备多采用移动设备与APP 软件相结合的方式。APP 有视+AR、AR、4D 书城、幻视、视AR、尼奥照照等,另外有多种增强现实图书都有相配套的APP,如《机器人跑出来了》《实验跑出来了》《恐龙争霸赛来了》这套“科学跑出来”系列增强现实科普读物有iRobotAR、iScienceAR、恐龙争霸赛来了等多个APP,它们的原理都是采用手机摄像头获取现实世界影像,通过手机在现实世界上叠加虚拟形象的形式,实现增强现实的特殊显示效果。有的APP 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安全教育、科普读物、识字卡片、益智游戏等,特别适合儿童教育。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机APP 与相配套的纸质图书一起使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图书上的图片,在手机屏幕上即可呈现出演示效果;另一种使用方法是运用APP 下载增强现实资源并与外界实景叠加即可呈现出演示效果。增强现实特效非常逼真,利用这些APP 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具有真实感、体验感、沉浸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教学资源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采用的设备不同,可以将教学资源保存在网络运营平台、桌面式设备、移动设备和纸质图书里,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设备调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教学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些知识点未能掌握,可以重新学习一遍,增加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有时学生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课后弥补,同时可以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作为载体采用“翻转课堂”或“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条件,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性讲解中解脱出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有助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景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知识的传输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的形式呈现。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比如数学课的立体几何、地理课的天体运动、物理课的磁力线和电力线、化学课的微观粒子结构、生物课的细胞结构等,教师用语言很难把这些知识点表达得非常清晰,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力不同,教学效果也会因人而异,甚至初次学习这些知识的学生会得到“盲人摸象”般的感受。而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组织教学,三维立体效果的呈现可以弥补这样的缺憾,能够把知识立体化,把难以想象的东西直接以三维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文字所表达不出来的知识,真实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想象变得更加丰富。
(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视觉、听觉和触觉一体化的感知效果,学生具有真实情境体验、跨越时空界限、动感交互穿越的感受,能身临其境般在书海里遨游,让书本中的内容可触摸、可互动、可感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自然丰富的交互体验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更给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亲身观察、操作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知识建构过程,有利于实现深层次理解。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去死记硬背,但很多知识学生考完之后很快会忘得一干二净,而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组织教学,新颖的学习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形象的场景会加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不竭动力。
(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能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化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贫富差距较大,存在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软硬件配置, 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都非常丰富,而经济落后、地域偏远的山村学校学生连接受最基本的教育都难以实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将是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两极分化,扩大优质资源的分享范围,能让教育资源不再受限于地区和学校,让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教师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课堂走进山村学校,能通过整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同时这也是教育扶贫的较佳途径。
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发展还处在初级应用阶段,在技术瓶颈、资源开发、教学内容和推广普及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虚拟现实设备应用中的眩晕问题
人们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会出现眩晕感,从硬件结构来看,由于现在的科技还无法做到高度还原真实场景,许多用户使用配置达不到要求的虚拟现实产品时会产生眩晕感;虚拟现实界面中的视觉反差较大,实际运动与大脑运动不能够正常匹配,影响大脑对所呈现影像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产生眩晕感;虚拟现实设备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是从PC电脑版上移植过来的,UI 界面不能很好地匹配虚拟现实设备,不同的系统处理上也无法达到协调统一,画面感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不能让用户接受;虚拟现实设备帧间延迟跟不上人的运动,会有微小的延迟感,当感官与帧率不同步时也会让使用者产生眩晕感。
(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资源短缺
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刚起步,软硬件设施不完备,开发人员技术力量不足,很多学校未配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中小学校的很多教师还没有接触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更谈不上如何去开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教学资源。因此,针对中小学教学所开发的虚拟现实资源很少,课程资源短缺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中小学推广的最大瓶颈。但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势在必行,未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势必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性改变。
(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教学平台和资源的设计重形式轻内容
当前很多虚拟现实教育平台都只是在一个3D 视频或虚拟现实软件游戏的基础上构成虚拟现实教学。虽然学生在虚拟世界玩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互动、交流和讨论很热烈,表面上看学生得到了沉浸式的体验感,但是有些虚拟现实教育平台所提供的知识点讲解还停留在现实世界中,课本内容的单调、枯燥并没有因软件的存在而得到缓解,知识要点的讲解没有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针对性,这种只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内容、教与学完全脱节的虚拟现实课堂只能称为“伪虚拟现实课堂”。
(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价格较高和技术条件限制导致普及困难
企业的前期研发成本较高、设备销售量较少,导致多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很多学校因资金问题望而却步,无力购买售价高昂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进而导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学校的推广普及步履艰难。大多数虚拟现实软件普遍存在语言专业性较强、通用性较差和易用性差等问题。受硬件局限性的影响,虚拟现实软件开发花费巨大且效果有限。另外在新型传感应用、物理建模方法、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三维建模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处理等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上诸多原因的存在制约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
五、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前景展望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发展对未来教学形式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云计算、雾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背景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融合,将会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如虎添翼。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99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74- 03
0 引 言
“科学中心”是指那些相当于国际上被称为“科学技术中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简称“科学中心”) 或以科学中心展示教育方式为主的科技博物馆。以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的建成为标志,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世界上掀起了科学中心的建设热潮。到今天,全世界已建成的科学中心已超过2 000 座。
1 科学中心信息化及展教功能建设
在我国,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科学中心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科学中心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等应用在科学中心运营管理、展教和公众服务等方面。其最高阶段即科学中心的各部分都由智慧化的信息系统完成,无需人工干预,科学中心内外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实现智慧对话的状态。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科学中心现有业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长短期的管理规划,对业务及管理进行梳理、提升和规范后,逐步建设起来。第一步,实现基本业务信息化建设。第二步,实现基础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第三步,实现展教及公众服务智能化建设。第四步,实现智慧运营管理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就是直接服务于展教和公众,紧密结合现有先进、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提升展览教育实践水平和公众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科学中心在信息化规划第三步中需要重点实践的内容。
科学中心的展教工作紧密围绕展教大纲开展,展品类型包括互动启发类展品、模型展示类、多媒体教育类及艺术装置类展品等。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互动体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以下简称VR或VR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以下简称AR或A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资源内容越来越丰富。
科学中心实现教育传播功能的主要载体除了常设展览外,最重要的是加入了以探索实验与过程体验为主的教育培训专区。教育培训功能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双重素质教育,既培养科学素质,更侧重开发工程技术素质。
2 实验室案例分析
现着重以B科学中心“信息千里眼”远程观测实验室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VR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功能相结合,从而提升教学体验的实践。
2.1 实验室简介
B科学中心“信息千里眼”远程观测实验室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远程观测为特色的科普实验室。学生操作实验室内的设备,可以控制远方观测点的摄像头,实现远程观测的探究方法。本实验室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观测、记录与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侧重培养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2.2 实验室设施配备及用途
高清网络摄像头均布在三个观测地,硬盘录像机均布在三个观测地,用于录像和存储有价值的观测视频资料;3台42即ッ屏一体机及照片打印机放置在教室,学生通过触摸屏一体机进行操控,控制观测地摄像头的转向,观测动植物,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2.3 实验室的优势
(1)省去舟车劳顿,同时可享受异地优质科学教育资源。“信息千里眼”的三个观测点分别分布在武汉、昆明、青海。通过本实验室,在北京就能经常观察三地的动植物成长和环境情况,省去多次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提升了观测和学习效率。
(2)整合大量优质资源进行科普教育。本实验室整合了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不仅提供实时观测,还有专家团队提供支撑。既能传播知识,还能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
(3)观测过程可实时保存,成为有价值的图像视频资料。传统拍照片和录视频,往往耗人力、时长短,而远程观测的方式可方便保存大量数据,满足不同人群从中挑选有价值片段的需求。学生还可现场打印观测到的图像。
2.4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见,该课程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就是远程实时观测,远程实时监控观测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仍面临以下问题:第一,受四季气候、时长的限制,观测者无法在一节课45分钟内看到植物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也无法人为控制动物按课程设定呈现相应的动作行为;第二,出于对设备的保护和观测点的实地情况等原因,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往往距离观测对象较远,视野范围有限,无法近距离靠近观测对象,致使观测起来不能十分清晰;第三,从远程观测系统看到的画面为传统2D形式,观测者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动作性、自主性的特点,创建出的高度虚拟仿真效果,能使学生沉浸其中,不仅可以将植物的一生浓缩到短短几分钟内完整呈现,而且能将动物的各种行为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不受四季气候影响,也无需担心距离、时长等因素而产生的缺憾。如以远程观测小滇金丝猴的幸福成长课程为例,VR系统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整呈现滇金丝猴从出生到成年的形态特征,还可以通过互动设计,实现观测者以一个小滇金丝猴的视角,体验群体中其他成员给予小猴的关爱,如爬到爸爸的头上,侵犯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他不恼怒,妈妈和阿姨们争相拥抱它,哥哥姐姐们带着他在树枝上跳跃玩耍,遇到危险时帮它赶走天敌等等,让观测者宛若滇金丝猴的家庭成员一般,感受猴群中小猴幸福成长的过程。总之,虚拟现实和VR眼镜系统,已成为借助虚拟现实及传感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教育系统,让每一个观看者带着惊奇和欣喜去体验真实的虚拟世界。
3 结 语
通过B科学中心“信息千里眼”远程观测实验室课程开发的实践,将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富媒体数字科普资源+虚拟现实技术与现有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将宝贵的科研现场、科研过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情景沉浸式、全景式的表达形式,形象逼真地呈现给体验者,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及公众科学素养的养成,更可直接为科技馆相关培训教育功能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方式方法。
除此之外,如VR技术、AR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还非常适合应用到科学中心的常设展览中去,比如常设展厅大量的展项,均可运用VR、AR等新技术对展项进行延伸体验、说明和补充,与传统互动展项形成有效互补,更深层次的丰富了展项展示的形式和内容,从而更加吸引观众观看、互动和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幼文. 中国的科技馆与科学中心[J]. 科普研究, 2009, 4(2):70-73.
[2]龚剑.科技馆的实验教育[J].科技传播,2012(8):37-38.
[3]朱玲玲.浅析科技馆的科学实验教育[J].科协论坛,2013(2):45-46.
[4]李志坤.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风,2013(17):53.
[5]王星儒,唐硕阳.虚拟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5(2):73-74.
关键词:GU虚拟设计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Key words: GU virtual design technology;agricultural machinery;application
中D分类号:S2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193-02
0 引言
UG虚拟设计技术是一门高科技新兴技术,以被各大领域所应用。其在农业机械领域方面的应用也将不断地的深入,必将引领农业机械生产制造领域的变革。
1 UG虚拟设计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UG是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出品的一个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它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得造型和验证手段,UG针对用户的虚拟产品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需要,提供了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UG是用户指南和普遍语法的的英文缩写。这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构建,它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它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它已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UG始发与1969年,它是基于C语言开发实现的。UG是一个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无结构网格上使用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开发的一个灵活的数值求解偏激分方程的软件工具。
1.1 UG虚拟设计技术定义
UG虚拟设计技术是汇集了计算机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接口技术、传感技术、语音处理技术、音响技术、网络技术、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实时高度并行的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人的心里及行为研究的众多的关键技术,是这些技高度的融合与集成,UG虚拟设计技术是指以高度仿真的方式给客户展示了实体变化和相互作用的三维界面,使客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直接参与和仿真对象在模拟环境的作用和变化,有一种真实的感觉。高度仿真、身临其境、交互作用是其主要特点。UG虚拟设计技术其特征是:①UG虚拟设计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实时动态、多观点的三维设计技术,这种技术所构建的三维环境可以现实的世界真实的再现,也可以模拟超越现实的虚构世界。②设计者可以通过视、听、触的人体感官,直接以人的思维方式和自然技能与所设计的环境交互。③在设计操作的过程中,人是作为实时数据源的主体融入到虚拟的环境中,而不只是设计端的参与者。
1.2 UG虚拟设计技术的特点
首先UG虚拟设计技术是动态环境的建模技术,UG虚拟设计技术的核心内容是虚拟环境的构建,应用动态环境建模技术能有效的获取实际环境下的三维数据,利用三维数据就构建虚拟环境模型。其次就是UG虚拟设计技术是实时的三维设计技术,当前,三维成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如何能够满足时需实用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图形的刷新率要不低于于16帧/S,最好要高于31帧/S。再提高刷新率的同时要保证不降低图形的复杂程度和质量。要在虚拟设计的真实感图形中,完成图像生成的硬件体系结构,当然用于加速的各种有效技术是重中之重。再次就是立体显示和传感技术,UG虚拟设计技术依赖与传感技术和立体显示的发展,而立体显示技术又包含人的感官生理原理以及涉及计算机的如何生成技术,当今的硬件系统(单目镜、头盔显示器和可移动的视觉显示器)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光学显示部分还有待改进,其还存在许多局限性。传感器技术的可重复性、精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技术问题需要有待提升,不同性能的传感器性能有待提高。再次就是UG虚拟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UG虚拟设计技术最终要面向应用,利用平台的优势可缩短与应用结合的时间。因此,就应大力研发UG虚拟技术的开发工具。当前,常用的UG虚拟设计技术系统开发工具Super8cape公司VRT,作为一个可视化的平台,它有着较高网络处理和交互能力,Scnse的WTK本身是C函数系统,它可提供合成虚拟的一个应用开发环境,3MudtiGen的MuMGen的软件是具有交互式的建模系统,3MudtiGen-PoIadign的Vega使用简单,可用于听觉仿真和实时视觉。利用API可成交互式三维应用和实时可视仿真,利用VTree可生成视觉仿真和实时场景生成。总之UG虚拟设计技术的系统是众多系统的集成,其包含了很多的信息模型,必须根据设计方式合理安排组合。集成技术涵盖了数据的相互转换、数据的管理模型、模式识别、模型的标定、信息的同步与合成等技术。
2 UG虚拟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UG虚拟设计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很宽泛,最常用的几个重要领域:一是医疗,涵盖外科的手术训练、病理解剖教学、和很复杂的外科手术和显微镜手术;二是游戏娱乐业,利用UG虚拟设计技术可以营出一定的虚拟环境,可以生动、逼真、形象的模拟太空飞船遨游太空、星球大战场景、极地探险、海底探险以及一些逼真的街头巷战的打斗游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并给体验者带来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惊险性。三是在航空、航天和军事方面。其应用与人员培训、战略规划和面产品设计。如军事是演示虚拟的战争场面、虚拟导弹发射器、飞机的虚拟设计系统、和太空训练系统。四是广泛的应用与教育系统的培训,对于舰艇、飞机的驾驶员和宇航员、战场指挥员和各种复杂系统的操作人员,模拟仿真的训练是必备的课程,利用UG虚拟设计技术可使仿真效果更形象、逼真,如果仿真内容越加丰富、其培训效果就更好。
2.1 UG虚拟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途径
虚拟产品的生成是建立在计算机的系统基础上开发完成的。它可以在虚拟的条件下完成产品构思、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测试、产品分析。以往的农机产品设计是通过图纸绘图设计,样机试制、样机试验、修改图纸设计,重新试制,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众多的设计错误不能在设计初级阶段得以发现,再加上农机产品的试验是伴随季节性,所以导致想要生产一款农机产品,需要漫长的开发周期。UG虚拟设计的应用大大的缩短了农机产品的开发周期。其明显的优势是把存储在及计算机中的数字模型即虚拟产品代替现实中的实物模型进行仿真演练,进行分析。在模拟制造过程中计算全机模拟生成所有工件原型,然后再对虚拟产品进行预装,在预装的同时还能进行阶段性的碰撞检测。如对测试结果不满意,就可及时的对虚拟工件图进行修改再次预装试验,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防止了大量的原材料的浪费。在生产产品的质量上、时间上、成本上、环境上各方面的因素上的得以改良和提高,起到了全局化和一次性研发成功的的效果。难度大且复杂的大型农机设备更需要这种模拟仿真技术,其不仅可以在运动学上加以仿真,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的等方法对动力学加以仿真、分析,从而有效的完成各种构件的参数优化。生产出符合设计的更好的产品。其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几何建模,利用照片扫描或者图像绘图软件,绘制出虚拟对象的形状和外表;二是运动型建模,能模拟对象在虚拟的世界中的动态特征,关于模拟对象的碰撞、伸缩、手抓提、位置变化、和表面变化的等特征就是运动建模;三是物理型建模,就是把模拟对象的惯性、质量、表面粗糙度、硬度与形体变化的虚拟建模方式。建立实体的物理模型的优势在于:这个实体可以用虚拟的手加以感觉,可以真实的感觉到这个实体的质量,表面粗糙程度;四是声音型建模,就是利用听觉机理建立声音模拟;五是演示模型的分割,在真实模拟的条件下,简化模型的复杂程度,有效的提高模型的实时型。
2.2 UG虚拟设计技术的建模
与绝大数的仿真技术一样,虚拟技术的核心应用就是虚拟世界的建模过程,首先是利用计算机从数学上定义模拟建模的基本过程,所具有并利用所特有的硬件资源,从而建立起模拟设备零件的几何模型,再利用计算机的转化过程实现所需的仿真模型。其次是要注重优化模型和开发模拟对象的数据库,就是建立模拟对象的外表、形状、行为、限制模型并将对应的模拟对象发送到仿真的世界。通过以上的两个步骤UG虚拟设计的模型就可完成。
3 结语
虚拟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广泛应用其优势是很明显的。随时实时建模可使整个生线的生产流程得以简化,并发挥了其最佳效果,有效的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使产品生产周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生产产品之前就可以先行调试生产工具和软件程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此外UG虚拟设计技术还可以在教育培训领域得到应用,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的环境可以在模拟中进行培训,从而杜绝了对人体的伤害和对设备的损害,既安全、方便、快捷又能节省人力财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的快速更新,制造业面临着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最好的产品,要花费最低的成本与代价,同时生产环境要最优、服务要最好,要有快速的市场适应能力来赢得市场先机和时代先机。要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要求生产企业和相关工作者将制造技术和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科学、虚拟技术、系统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的科学技术加以融合运用。创造出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新概念的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UG虚拟设计技术。3DS MAX和CAD被广泛的农业机械产品虚拟设计,其优势是不仅能模拟产品工作状态,还可以进行动态干涉检查和相关的虚拟装配,使设计过程有效地得以简化,使其更直观更合理,不但使产品的质量得以提高、设计周期大幅减缩,实验经费大大节省,更能便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介绍和产品推销,从而为提高企业形象,展示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UG虚拟设计技术必将在农业机械领域得以深入应用。当然,UG虚拟设计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应用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尚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但只要不断地加大对农业机械中UG虚拟设计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UG虚拟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发展前景机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39.1[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0194(2006)01-0042-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审计期望值的无限高和审计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审计风险的无限高与审计技术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当今审计界面临的两大突出难题。尽管审计技术与方法本身无法弥补社会期望与审计能力之间的差距,但合理的现代审计技术,就能用最合理的资源投入,给出最合理的审计结论,承受最低的审计风险。
审计技术与方法是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审计理论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引发审计界越来越多兴趣的跟进。,利用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比较流行的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如果我国审计人员能够充分地和借鉴,必将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提高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多年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对审计干部开展了持续性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但我国审计人员所具备的技能与现代审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的变化而加剧。本文对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国家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现代审计对审计职业信息化的要求
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为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及审计判断质量提供了可能,但要制定一个对审计职业具有导向性的培训方案,必须对当前审计技术的变化以及被审对象的变化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一)现代审计需要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引进审计分析手段
传统的审计核对方法,是以佐证资料为参照系,与审查资料相互映照,借以发现审查资料的错讹,因此,计算机审计的原始需求起源于审计的局部业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审计信息的查询、核对、抽样、文档制作、计划管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证实佐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特别当被审对象规模庞大,关系复杂时,传统的审计方法存在着许多难题,结果并不理想。现代审计的重心趋向于经营导向的风险分析,关注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未指明联系,对经营业务本身进行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从被审单位财务数字的奇异性、账户之间的奇异性,以及时间、地点、人员的奇异性,结合具体的业务内容来发现问题,许多审计活动都是近年来引入的,并且超越了传统的审计工作。如果说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依靠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来对审计项目进行试探、分析和断定便能完成任务的话,那么,在如今社会对审计期望无限高的形势下,传统的判断过程和方法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应用现代审计分析技术。
(二)被审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确认、发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提倡、实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系统变得功能繁多,所产生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也日益丰富,这为应用现代审计技术提供了信息基础,同时也给审计带来一些新的问题:⑴被审系统的功能、单据的入出方式和地点发生了变化,比如许多资料直接由资料产生处的人员来键入;⑵被审企业的业务、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和单证流转程序发生变化,比如信息会在交易完成后自动入账,同时进入相关分类账,并自动产生报表,且许多资料直接从系统中即时存取;⑶机内储存的信息迅速增加,比如除财务信息以外,还储存有非财务、企业内部、外部的相关信息。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熟悉被审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过程,并具有确认和发现信息的能力、信息选择和简化的能力、对信息分析和分类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审计判断的复杂性要求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智能化
会计舞弊行为是一类带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产生舞弊的因素复杂,种类繁多,很难科学地计算和评估,这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来“智能地”和“自动地”分析原始数据。智能化强调的是将经验、科学推导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结合起来,指导审计人员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在审计过程中,数学、统计学的分析结果,都不能完全替代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为在其利用的数学公式中,仍然有许多变量需要审计人员主观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审计机构,倾向于在审计软件中为审计人员的决策提供。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审计机构不惜花巨资,邀请审计领域的专家,分析在各种情况下常见的审计策略或方法以及对不同审计结果的判断标准,以减少主观思维对审计人员的,支持审计人员的判断过程的客观性。
二、我国现阶段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审计在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培养了大批基础应用人才,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传统的审计作业流程在计算机中的转移,提高了审计的实时性和效率。笔者认为,在现代审计技术应用被广泛提倡的形势下,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创新和改善。
(一)信息技术环境中现有审计方法的创新问题
目前,我国计算机审计在对被审财务数据的获取、转换、检索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各种错账检查方法的运用更加简捷而高效,在大量减少查账工作量的同时加速了审计判断的过程,但不足之处在于,对已获得的数据如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不够。如果现阶段过多的搜集此类案例,并在培训中占据主要位置,将会降低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导向性,也不利我国审计基础理论的深化。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相关专业课程中,现代审计风险的识别、数理统计方法在分析性复核中的应用、支持审计判断的专家系统等知识一直未纳入审计主流教材,需要在审计职业后续教育中予以弥补。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目的之一,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探讨对现有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创新。
(二)现代审计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实现的融合问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对审计人员而言,明白一种分析方法的意义比知晓其计算过程更为重要。因此,培训内容要涉及技术实现的原理和操作两个知识点,例如,现代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涉及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评估、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等,计算机软件使上述方法的实现过程相当简易,难点在于对合适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尤其是,审计分析适用的场合往往是一些多变量大样本的情形。目前,独立变量的选择仍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直观判断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反复试探、比较训练。但在我国审计技术与方法类培训课程中,鲜见各种审计技术方法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过程,而在审计信息化类培训课程中,主要涉及审计平台的建设、建设、数据库技术以及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缺少贯穿课程始终的审计分析案例的支持,形成现代审计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应用两张皮的课程体系。显然,这不利于那些富有执业经验的审计人员灵活借用信息技术来分析问题,也不利于审计新人在实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技术优势。
(三)培训中受训人员的参与
要确保开设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机构不仅要了解我国传统审计职业实现信息化的问题和难点,也要了解审计实现信息化的问题和难点,其课程必须经常更新制作,使其具有性。尤其是,审计信息化培训的对象层次较高,专业性强,开展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门槛比普通意义的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要高得多,这些都对培训机构自身的实力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在审计职业后续中,受训人员的学历、阅历都不同,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擅长信息技术的审计新人,他们知识的结合点就是丰富培训资源的重要源泉,但他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技巧、经验和心得没有在培训班中得到交流和分享。
(四)培训效果评价问题
培训效果的评价是教育培训体系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只要是职业培训,就存在一个分级的评估体系:一级评估主要关注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反应;二级评估主要通过考核检查学员所学的知识;三级评估主要衡量学员工作表现的变化;四级评估则是衡量培训是否有助于工作业绩的提高。目前,我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搞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人才建设,但信息技术环境中现代审计技术的快速和我国审计职业传统审计方式的惯性势力形成鲜明对比,这突显出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重教学、轻效果评价,对培训转化率低的现象关注不够。如果受训人员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那么,对每个参加培训的人都是一种浪费。
三、思考或建议
审计培训机构应在发现、支持和参与审计职业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既把审计业务信息化作为培训目标,也把追求审计业务信息化的最佳效果作为培训目标。现行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设计与我国审计的需求、现状是相吻合的,但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及我国审计的发展需求来看,目前主要任务一是应考虑目前现代审计技术的应用水平,将一些实践证明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知识和方法与信息技术实现过程紧密结合;二是和归纳那些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审计人员长期以来积累的审计经验和技巧,在机上以案例的形式给受训人员亲临其境的感受,三是要依靠各级审计机关切实保证培训效果的落实与反馈,并在培训的方式上积极探索创新。
(一)结合通用软件包剖析现代审计技术,增进实务需求
现代审计分析方法是传统审计方法的拓展,往往需要相应软件的支持才能实施。我国审计软件种类少,分析功能不足,加上审计人员工作惯性的,导致审计实务对现代审计分析方法应用的需求不足,这反过来又制约了审计软件的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借助其他软件剖析分析审计技术,以增进需求。例如,回归分析方法是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合规性审计中,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活动中某审查量的值,用此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从而为审查工作提供线索、把握审计重点,并为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该审计分析技术利用表格或统计软件包即可实施。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系统介绍审计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不仅解答了审计实际问题,还能大大提高受训人员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求这些方法和原理的欲望。
(二)有组织的搜集专家经验,尝试专家系统分析法
专家系统法,是对审计人员不可量化的经验进行转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对数据库里存放的过去多年的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汇集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的知识,提取有关规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审计预测分析。由于专家经验的搜集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因此,基于专家系统的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昂贵,在我国远未广泛使用,同样也显示出需求的明显不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专家系统的各种系统都在不断地普及和发展,审计人员利用专家系统完成审计证据收集和分析的远景可以期待。目前要推动这一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有组织的搜集、整理、优化审计专家的经验,并形成数据库;其次,在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课程中做一份专家系统知识的普及工作,可以引导审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对审计经验的关注和搜集,启发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热情。
(三)跟踪关注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发展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18-02
中小学校的现代化教学工作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有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成果,在中学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等现代教育媒体与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拟对农村中小学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情况
1.经深入调查,笔者了解到,在农村中小学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程度不高。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兴趣很高,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制约,仍然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课堂上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2.对于实验教学,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实验教师都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却不能从根本上重视,加上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紧张,一些短缺的仪器、药品未能及时补充,导致实验课教学没能正常开展。
3.现在大部分的农村中学、中心小学都配备有电子白板技术设备,但很多教师没能充分利用,导致课堂容量小、训练量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低。
二、农村学校少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原因分析
1.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高度有关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发挥其高效益主要取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认识程度。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只不过是帮助验证某一现象,与其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验证这一现象,还不如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说明这种现象来得直接。这种心理定势直接制约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与是否有教学理论支撑有关
任何改革若没有一定的实践理论支撑,是很难顺利开展的。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论证后,总结出一整套的理论依据,通过课堂的进一步探究而形成的。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相应培训相对滞后,再加上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理论支撑。因此,需通过专家的理论培训、现场授课指导,让教师了解和掌握理论,并通过进一步的课堂探究,让学生认可并接受,方能广泛应用。
3.不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学模式和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这种技术进行虚拟的效果缺乏真实性,就像电影一闪而过,没有足够的优势。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现代化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二是学校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现代化技术教学能够真正的、良性的开展起来。
(1)用现代化教学装备进行交流和学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农村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班班通”等也在有计划地逐步实施。学校应充分利用好“校校通”“校园网”等,共享资源,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
(2)借助各类教育资源平台进行学习。学校应借助远程教育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校园网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国培教育培训以及本地建立起来的教育资源网有机结合起来,为本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3)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能否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束缚课堂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装备课堂,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环境
(1)为改变教学装备硬件建设落后的局面,学校要投入一定资金对课堂现代化教学进行彻底地改造。
(2)对现代化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及时更新和补充,以保证教学所需,确保实验开足开好,甚至创造条件补充一些探究性课堂教学设备。
(3)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在学校的评估方案中应予以充分合理考虑,并把现代化技术教学成绩列入学年教学评估中,以极大地调动技术管理人员和老师对现代化教学的工作积极性。
(4)学校要切实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教务、科研、总务要形成齐抓共管之势,开学初要制定现代化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落实设备的购置及仪器的维护保养以及设备仪器管理的文化宣传,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进入技术设备室就能感受到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兴趣。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高效课堂
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枯燥的化学材料综合处理为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可以把抽象变为直观,也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变为栩栩如生的宏观材料,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冲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高效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先,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教学手段综合了文本、影像、动画、声音等,可以轻易地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其感染力和表现力都很强,可以把使学生带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我们用多媒体来演示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让学生在观看动画场景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在洞中活蹦乱跳的小狗突然死去而同行的人却安然无恙?并以此为线索,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所学内容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又如,学习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时,笔者播放课件“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运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提高学生的三维目标。
其次,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集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影音并茂于一体,其容量之大是传统教学可望不可即的,它可以多角度、全方位、高效率地展示和传递信息。利用其优势,可以使学生高效地吸纳大容量的学习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压缩了教师讲授时间,把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石灰石用途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奇特景观图片、影像资料,甚至我们可以自己拍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添加到教学内容中,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些视听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时,如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组合仪器并进行实验,加快了教学节奏,呈现出更多的装置组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实施制度管理,实现现代化教学技术广范应用
(1)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现代化技术教学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关键问题,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一方面,健全各科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设施的有效使用制度,保证其永远处于最佳利用状态;另一方面,充分保证和体现良好教风学风的行为规范,使教师按照制度进行教学。同时还要健全奖惩制度,在评优、晋升方面平等对待,甚至给予一定倾斜,以保证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充分发挥教师们探究高效课堂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社会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促使高校加快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与教学目标的速度,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培训力度。传统高校创新教育以讲解创新发展理论知识与传授创新方法为主,教育形式的雷同性与教育内容的枯燥性加剧了创新教育效果的不理想性。因此,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创新教育的新颖有趣性与科学高效性,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高校创新教育水平的推动作用奠定基础。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重新设计创新教学环节与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优化教学资源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相关专家学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并不统一明确,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对传统信息技术的改革创新,另外一些专家学者则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泛指所有的教育技术,主要包括模拟音像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侧重于新研发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理论特点较为明显,从教学规律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呈现形式灵活、非线性网络结构的主要特征,与现代教育认知规律相一致,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知识线性结构的缺陷与漏洞。从教学模式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时空穿越性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大容量以及形象生动性的特点。从教学手段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从单一图文形式到图文并茂音像教材的转变,打造网络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发展性,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与效果。
2.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市场对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维教育、渗透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发现教育等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其中创新精神是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创新能力则是指锻炼学生创造想象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创新人格则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受挫与抗压能力。高校创新教育则需要老师创设新颖有趣教学活动与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透过表象来认知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网络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思维开阔能力,从而推动了创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高校创新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机制并不健全。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创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地增加现代教育设备采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费用,及时更换淘汰陈旧落后的教育实施,打造多媒体学习室,为大学生提供了更舒适现代的学习氛围,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氛围的趣味性,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但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使用范围相对落后,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重视,对申请使用流程频率也较高,加剧了现代教育中心的负担,无形之中限制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作用的发挥,应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资源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是影响甚至决定高校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部分老师早已习惯原有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出现偏差,对创新教育改革创新活动存在怀疑或抵触情绪,拒绝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缺乏对现代教育设备以及软件的熟练使用能力,增加了创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度,造成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使用频率较低等,这些都降低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果。
三、提高高校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措施
1.凸显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大学生创新知识学习诉求以及兴趣爱好等来编辑制作画面真实生动、颜色艳丽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大学生学习创新教育知识技能的兴趣,充分利用大学生视觉与听觉功能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引导大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有效提高大学生群体内部知识信息传播速度。结合大学生创新知识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等调整创新教育内容,坚持图文并茂、形象有趣与可视可听的基本原则,实现重点知识的简单化,强化大学生的学习感知力。教师还应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创新教育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等,从线上创新教育平台上下载不同格式与不同内容的教学资料,促使大学生主动思考其创新知识体系的薄弱之处,积极规划其职业发展方向,扩大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其创新教育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推动作用。
2.提高创新教育教训方法的灵活性。教师应全面分析传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在结合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继承发展,主动利用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方法的数字性与信息性,拓宽老师教学环节创新空间。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专门网络平台等获得更丰富、更先进的教学素材,也可以用专门的编辑软件将所有的教学素材重新进行梳理并编辑制作成富有节奏感与主题性的教学课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音频、视频、PPT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料,更可以打造创新教育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与检查课后作业,提高创新教育教学效率,引导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与自主学习,促使其利用线上试题来测试自己创新知识水平,实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自主学习能力与网络运用能力的共同提升。
3.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力度。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老师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招聘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培训机制以及奖惩机制等。招聘创新教育专职老师,避免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对教师的招聘标准,尽量招聘具有创新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了创新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教师工作量、教育成绩与其工资待遇相挂钩,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高校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拓宽教师学习掌握最新创新教育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实现了教师知识体系与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技巧,促使教师转变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错误观念,促使其主动扩大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活动中的使用范围,有效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果。例如,教师应学习掌握投影机、功能音响的使用技能,避免因使用方法错误而损坏投影机或功能音响,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其来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掌握一些处理多媒体设备检修方法。当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时,教师会上报设备检修部门进行维修,检修人员在根据其时间安排维修多媒体设备,而不能立即维修,降低了老师多媒体设备使用效果,甚至给老师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学习掌握更多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设备检修方法,及时解决一些较小的设备故障,根据自身教学需求来调整设备功能,如降低音响外放声音,降低音响啸叫产生概率。这有效降低了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保证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还应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与课时数量设定其多功能教室使用频率,通过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际使用情况,提高了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本次调查,根据城乡居民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城市问卷和乡村问卷,但都按环境认知评价、环境行为、环境意愿等模块,并结合城市和乡村实际,设计了相关问题,以了解城乡居民在“知”“行”“意”方面的环境素质状况。城市问卷以主城九区样本为主,乡村问卷以渝东北的万州区、开州区、城口县、云阳县和渝东南的黔江区、武隆区、秀山县等区县为主。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5份,回收率96.1%。其中,收回城市问卷443份,乡村问卷422份,样本人群类别分布情况见表1。城市样本分布:性别均衡,中青年、受过高等教育、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均占绝大多数,中高收入者近一半。故样本人群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问卷涉及问题的真实状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乡村样本分布:性别、年龄分布接近于城市样本,但学历、行业身份、收入分布均略优于城市样本,这与乡村问卷调查是通过农村电商营销网络渠道开展有关,但样本人群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对乡村环境治理情况体验深切且综合素质较高,所以更有利于客观地反映问卷涉及问题的真实状况,故乡村样本人群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结论分析
(一)环境认知。1.普遍具有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城乡居民普遍都关注环境问题,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方式、气候变暖、人类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紧密相关,治理污染非常必要。分别有68.6%和65.7%的市民对我市实施机动车限号和垃圾分类政策非常看好。对治理环境的主要动力的认识,排在首位的是企业改革与自律(250人次),其次是政府引导及法制健全(224人次)、社会组织及公众力量(223人次),人数分布较为均匀。显然,大多数居民认为治理环境不光是政府的责任。2.环境认知不够全面准确。总体看,城乡居民对环境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准确,对环境治理的权力、义务和参与方式不够明确。城市问卷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对城市四大环境污染的认知准确率为52.4%,对PM2.5平均值标准值的认知准确率为54%;12369电话平均知晓率为69.1%。城市和乡村问卷总体分析表明:相较于偷排偷放、机动车尾气、化肥农药污染、噪声污染等,57.6%的城乡居民认为当前重庆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垃圾污染;8.9%的居民表示“了解并参与过环境影响评价”,但不少市民认为影响评价就是个人对周围环境状况好坏的评价。这充分表明,城乡居民整体环境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3.对环保社会组织认知度不高。443份城市问卷中,对“你所了解的我市民间环保组织”的调查,选择较多的是重庆市渝中区巴渝公益发展中心(83人次)、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43人次)和重庆市九龙坡区绿山墙志愿服务中心(41人次),还有15.2%的城市居民表示没接触过、不清楚。可见,城乡居民甚至城市居民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二)环境行为。1.了解环境信息大多选择官方渠道。城市问卷分析显示:市民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且通过大众传媒(电视广播、网络)的获取频率高于从各种环保宣教活动、宣传单等途径获取的频率;选择政府环保信息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电视新闻等官方平台的人次明显高于选择论坛、热搜、个人微信、个人微博等非官方平台的人次,而对于参加过环境教育培训的选择最少,仅为11人次。2.对参与环境治理的信心不强。63.4%的城乡居民认为,治理环境征求公众意见重要且必要。在城市问卷中,对“愿意以哪种角色参与环境治理”,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环境污染监督员(257人次),其次是环境决策民意代表(241人次)、环境信息宣传员(195人次),表明“前端”参与及“过程”参与的意愿强烈。对“参加环境保护、维护自身环境权益面临的困难”,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环境信息掌握不够(303人次),其次是居民缺乏与政府、企业对话的力量(255人次)、没有合适的表达途径(195人次)。3.参与环境治理的行动力不足。分析显示:对身边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排序垃圾污染排第一位,大多数城乡居民都认为开展垃圾分类很有必要,但实际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力却不足。调查结果是实际参与过垃圾分类的市民仅82人次。乡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村民对秸秆采用焚烧处理的为33.1%,对农业生产中地膜使用的处理作为垃圾单独处理的为39.3%。环境监督方面,面对身边环境问题拨打过12369电话的村民为31.2%,对周边存在环境污染及隐患的企业,18.2%的乡村居民认为“自己没办法管”,11.1%的城市居民选择“忍一忍或绕行避开”。(三)环境意愿与满意度。1.对政府推动环境治理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城乡居民对我市环境改善充满信心,81.0%的城乡居民认为我市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对城乡居民了解并认可的环境治理措施(多选),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行动(298人次),其次是河长制(260人次)、湖长制(219人次)、山长制(176人次)。2.城市居民对周边环境的满意度高于乡村居民。调查结果分析对比发现,大部分城市居民对周边环境表示满意(非常满意为54.9%,比较满意为24.8%),接近一半的乡村居民对周边环境表示不满意(不太满意的为31.5%,很不满意的为12.8%)。3.对环保维权的途径与方式了解不多。城市问卷中,对身边环境问题,187人次选择向环保部门投诉,82人次选择向环保组织求助,43人次选择无视。这与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环保社会组织或公众参与环境维权、环境诉讼多为原则性规定,对具体的参与方式、程序未作规定,对社会组织管理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缺乏引导有关[1]。4.具有积极的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对“个人支付污染治理费用”,城市问卷中,分别有53.7%和34.1%的城市居民愿意承担因治理污染导致的个人消费支出5%以内和10%以内的增加;乡村问卷中,对于增加乡村环境治理资金,61.9%的乡村居民更倾向于通过增加财政补贴的方式实现环境污染治理。
1.我国模具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模具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我国模具行业“十一五”头3年模具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7.1%,2003年全国模具总产值达450亿元以上,2005年总销售额超600亿元,。按年均增长率为15%推算,2010年全国模具总产值达约1200亿元,2020年约为3100亿元。经过10年努力我国模具水平到2010年时将进入亚洲先进水平的行列,再经过10年的努力,2020年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我国不但成为模具生产大国,而且进入世界模具生产制造强国之列。在模具生产方面,国内已经能够生产精度达2μm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在汽车模具方面,已能制造新轿车的部分覆盖件模具。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增大了用于模具技术进步的投资,现今从事模具技术研究的机构和院校已有30余家,从事模具技术教育培训的院校已超过50家。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模具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设计体系规范模具设计软件系统开发是当务之急;(2)制造工艺水平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工艺条件参差不齐,不少厂家特别是私有企业,由于设备不配套,很多工作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影响精度和质量。而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3)调试水平模具属于工艺装备,生产出合格制品才是最终目的。国内模具的质量、性能检验大多放在用户处,易给用户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而国外大都拥有自己的试模场所和设备,可以模拟用户的工作条件试模,所以能在最短时限达到很好的效果;(4)原材料问题国产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而国外则采用专用模具材料DINI、2316,其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均明显优于国产材料;(5)价格因素对用户而言合理的质量价格比是最优选择,所以进口模具价格比国产模具高8~10倍,仍有其市场空间;(6)配套体系我国模具生产企业往往忽视与其它设备、原料供应商合作,无形中使用户走了许多弯路。
2.模具设计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开发,模具设计有了新的发展方向。3.1CAD绘图技术CAD绘图技术的出现给模具设计工作带来了方便之门。CAD系统在模具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现阶段使用最多的是“Pro/E”软件的应用,该软件具有易用性、高效率、实用性。3.2CAD/CAE/CAM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技术现在也已有许多企业应用,一些工业发达模具企业应用CAD技术已从二维设计发展到三维设计,而且三维设计已达70%以上,它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及提高模具质量有显著的作用。CAE软件的应用国外已较普遍,国内应用还比较少。
3.先进制造技术(AMT)在模具中的应用
3.1快速原型制造(RP)技术
RP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制作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所用的母模,有时也用于直接制造模具。RP技术可分为直接快速模具与间接快速模具技术。如SL、LOM、SLS、SDM。其优点是制造环节简单,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其技术优势;对于那些需要复杂形状的内流道冷却模具与零件,采用直接RT(由RP直接制造出使用模具的技术称为直接RT技术)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间接快速模具制造,通过快速原型技术与传统的模具翻制技术相结合制造模具。一方面可以较好地控制模具的精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与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如基于喷射的成型技术,如FCM、3DP、快速精密铸造模具等。RP各成形工艺都是基于离散-叠加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如图1。
3.2虚拟制造技术(VMT)
虚拟制造是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品质检验以及企业各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的产品制造全过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虚拟模型来模拟生产各场景和预估产品功能、性能及加工性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预测和决策水平。虚拟制造技术是以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技术(图2)。
3.3反求工程技术RE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测量技术不断融入模具产品设计中,进一步推动了模具制造产品快速制造的能力。反求工程是以设计方法学为指导,以现代化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反求工程是通过对存在实物模型或零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重构设计。见图3。
3.4有限元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融合了CAD、数值计算、CAM、CG等各类技术的数值模拟技术—有限元分析,逐步应用在模具的设计制造中。数值模拟技术通用或专用的软件各类很多,如DYN-3D、OPTRIS、ANSYS、MARC、ANAQUAS、ALGOR等。可直观地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材料变形和流动的详细过程,了解材料的应变分布、材料厚度变化、破裂及皱曲的形成。设计人员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调整模具参数及成型工艺、修改毛料形状和尺寸,极大缩短试模和修模时间,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图4)。
3.5模具中其他的先进制造技术
除了上述模具先进制造技术,还有模具微细加工、模具纳米加工、模具微型机械加工、模具的敏捷制造技术、模具柔性制造技术、模具集成制造技术、模具企业网络制造联盟技术、模具制造CAPP技术、模具的智能制造技术等。模具制造技术种类繁多,大部分的先进制造技术都可以应用到模具制造中,而且在不断发展之中。
4.模具技术发展趋势
4.1大力开展并行工程,快速响应市场需要
在国际上,模具工业是公认的关键工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各类产品都需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首先要解决模具设计制造周期,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环节间的过程,所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并行工程的方法。实施模具制造并行工程模式将逐渐取代传统工作模式成为模具制造业中新的主导模式。
4.2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
数字化是模具产业发展的主流,而自动化则有助于实现操作,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柔性化可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集成化可充分利用CAD/CAM、CIMS等技术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并行设计、虚拟制造、反求工程等。智能化可利用专家系统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基因等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知识的重用等问题。网络化可跨地区、跨院所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共享。
4.3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模
(一)认识不到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单位领导对“信息化”概念均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一些单位领导认为信息化只是一种形式,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也有一些单位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只是将其当成是财务数据电子化与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还有一些单位领导在自身利益影响下,不愿意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除此之外,一些管理人员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创新与长远眼光,只是安于现状,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速度比较缓慢。
(二)财务管理基础薄弱首先,随着单位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自身业务的不断增加,操作的不断复杂,为了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进行财务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时候,不愿意进行配合,导致一些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展开,甚至出现人为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客观、真实的反映单位财务运行状况。其次,在单位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失真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的问题,导致无法在源头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最后,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无法有效和其它业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增加了财务信息数据收集与核算的难度,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限制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建设动力不足现阶段,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核算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加之,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导致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思维与操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单位缺少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动力,没有明确的信息化需求,也就无法按照相应的工作制定实施流程,所以,限制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四)信息化层次较低现阶段,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均是以提供原始财务报表为主,不仅会致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它功能的浪费,也无法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在进行财务信息数据分析、整理、深度挖掘、利用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达到单位改革的需求,限制了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单位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时候,不仅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还要学习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就现阶段单位发展而言,还缺少这些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一些不仅熟悉业务流程,还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基本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六)信息化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现阶段,很多单位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均缺少软件建设,特别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普遍存在着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问题,无法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成为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进而完善信息化制度,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一)总体规划制定。开展规划工作是任何领域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与前提,好的规划可以取得好的试试效果。所以,在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实施的总体规划与年度实施方案。通过总体规划的制定,明确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且制定发展目标。在统一规划指导下,一定要保证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盲目性,确保前后工作的有效协调与衔接,进而有效扩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促进信息化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 现阶段,单位财务系统基本上均使用了基础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并且积累了相应的基础财务信息,之后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财务工作的全面落实。在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时候,其实施目标就是:加强单位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信息系统基础模块的不断运用;加强财务信息分析,利用财务预算子系统对业务信息进行转变,实现财务信息的显示,对单位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反映,进而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同步处理财务与业务工作,达到实时控制财务核算与业务管理工作的目标。
(三)基础信息准备。基础信息准备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主要包括财务信息收集、分类、整理、汇总等。单位需要对有关财务管理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比较、分类、汇总,构建内外两个平台,其中外部平台主要是为有关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查询以及其它网络服务;内部平台主要就是为财务人员服务,利用相应的财务信息数据,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合理的预测及评价,促进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分步实施。 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与改进的过程,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进行分步实施。通常而言,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建设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其建设核心就是集成化,也就是对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处理与业务处理的集成,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集成,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由部门级提升到单位级。此系统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对单位日常财务进行核算,并且向外部提供一些财务信息,可以设置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等模块,并且在所有模块中,财务处理为中心位置。第二层次,建设网络财务信息系统。其主要就是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以资金核算为重点的网络财务信息系统,是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程序。第三层次,建设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在整个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最为高级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而此层次的建设,与前两个层次相比还不够成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在此层次中,主要就是利用人工智能与信息网络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进行处理,构建有效的数据库,并且预测财务管理发展趋势,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促进有关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措施
(一)增强单位领导的认识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单位领导的重视,让领导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而予以大力支持。要想提高单位领导的认识,就一定要加强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转变领导观念,利用现代的管理理念指导单位领导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一定要对现阶段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并且加大宣传与普及的力度,实现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而自觉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逐渐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效机制,加强软硬件的投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单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硬件系统拓扑示意图,如图2所示。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的推进,结合系统观点对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与重建,保证单位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完成资金运作,如分析、决策、核算等,保证单位资金的高效利用。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可以加强对业务的处理,基本上实现智能化,进而有效避免出现物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共享,进而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时效性的增强。除此之外,在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将信息化建设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具体岗位上,充分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强考核工作,将考核与个人薪资待遇挂钩,进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首要因素。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所以,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创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促进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其次,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了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与岗位要求条件,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后续教育培训,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进而与信息系统建设相符合,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
(四)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层次首先,除了加强财务信息的电子化收集与统计工作之外,一定要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如分析财务指标、预算控制等,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保证决策的正确、高效。其次,一定要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为单位经济活动提供一些实时、全面、动态的监督管理依据,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主动的示警,有效提高管理效益与资产安全性,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建设财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首先,一定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且进行分类、归纳,形成比较完整的数据库,逐渐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结合单位与行业发展的一些信息资源,为单位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可靠的财务分析指标,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其次,一定要强化外部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为相关人员的查询提供便利条件,并且满足其相关服务需求,促进信息服务平台作用的全面发挥。并且,可以根据单位具体需求与实际情况选用一些信息化管理软件,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通过联合开发、自主研发等方式,增强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匹配性与实用性,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应急联动系统 建设模式 实践
现如今城市规模日趋庞大,构成愈加复杂,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意识日益提高,如何大力提高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是所有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城市管理难题,国内外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大量不同形式的探索,相对而言,我国应急联动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总体处于起步状态,虽然公安、消防、医疗急救、水电抢险等部门已逐步建立了各自的指挥中心系统,但要做到像发达国家城市应急系统一样对紧急事件做到应急资源统一整合、处警行动统一指挥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应急联动系统
(一)应急联动系统的内涵
应急联动系统(IEMS),即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紧急事件的公众报告和和紧急求助,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系统。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可以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城市各类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及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为城市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市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通过对现有各应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形成智能化的应急网络体系,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和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国内外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现状
在国外,应急联动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英国首先使用999作为报警特服号码。随后,美国的911,瑞典、比利时的900,欧共体的112等城市报警求助和应急系统均是在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外的应急中心响应系统研究早已进入了更新的阶段,将GIS地理信息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等多种系统融合到应急联动系统中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更加先进的是,国外的应急联动系统已经应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信息资源搜索引擎来加强分析信息资源、增强辅助决策功能和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功能,并逐步向全方位的C4I系统发展。
我国自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开展社会联动工作以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建设或正在筹建应急联动系统。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目前还基本处于多中心分散状态:有以110为主要信息源的公安指挥中心、119消防指挥中心、122交通事故处理指挥中心、120医疗急救服务中心等。这种多中心分散状态不仅造成资源重复配置、投资分散、技术建设不容易完善,而且也不利于应急服务所需要的快速反应和合成作战指挥。针对这种多中心分散指挥、应急资源无法共享的情况, 2002年,广西南宁市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对城市各类指挥中心的应急资源进行了整合共享,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试点效果。在此基础上,广州、成都、深圳和上海也相继进行了城市应急中心建设的尝试。这些城市都主要考虑了其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应急业务需求,进行了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2005年,作为“2008北京”奥运城市之一的青岛市也开始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建设青岛市应急中心,不但要兼顾对日常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更要满足奥运会圆满召开的需求,这对应急中心的应急响应速度以及突发事件信息掌控和处理分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步整合应急资源的基础上,相对国内其它城市应急中心,青岛市增强了辅助决策功能和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功能,并逐步向全方位的C4I系统发展,使国内应急中心建设逐步与国际先进发展趋势靠近。
国内外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
(一)国外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
美国“911”应急联动系统的发展状况具有集权模式的鲜明特征:在管理体制上,各级政府设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应急管理日趋专业化和职业化;在运行机制上,形成了接警的中枢指挥核心,实现了所有案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调度,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适应美国国土辽阔、城市与人口分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所带来的地域个性化需求;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和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了“911”中心接处警工作质量;在技术保障上,标准化、可视化及加强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多通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
欧盟“112”应急联动系统顶层设计理念的变迁与成员国建设步伐的不一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混合模式系统。应急系统的混合模式是指与集权、授权、协议模式系统或者单一应急系统并行、统一联动系统并未完全整合其他应急系统(尤其是警察、消防和急救三个系统) 或未被唯一授权的一种多系统杂糅的系统类型。混合模式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应急响应事权划分单一化、配置分割化向统一化趋势演进的系统林立的现状的考量和描述。因此,混合模式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欧盟通过出台与应急联动系统相关的“112”应急联动系统的共同法律规定,为推进系统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制框架和运行发展环境,根据各国具体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不断改进“112”应急联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
(二)国内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
1.分类接警,分类处置模式。对于国内大多数的城市来说,指挥中心目前的运行模式一般分为两类:分类接警和分类处警,也就是说紧急呼叫由多个部门受理,也由多个部门负责处理。这种模式虽然基本沿袭了政府行政体制的划分,但是在应对现今复杂的应急事件处理中仍然存在着不足。
2.统一接警,一级处置模式。该模式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是全新的运作模式,采用统一接警、应急中心一级处警,例如:南宁城市应急联动中心。这种模式是与国际接轨,一步到位的模式。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指挥、设施超前、运作先进的属性,指挥层次少,效率高,但与现有行政体制冲突比较大,需要在现有国情下进行必要的调整。
3.统一接警,多级处警的模式。统一接警,处警时以公安处警为核心,协同其它联动部门共同处警,例如:上海应急联动中心。这种模式在处警方面与传统的模式比较相近,实现了初步的应急联动。这种模式属于传统与现代结合较为贴切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各种职能与隶属关系尚未理顺,整个机制以及指挥中心的运作都不可避免各自为政,信息无法与所有的联动单位进行共享,资源也无法统一调度。
4.统一接警、多级分类处警模式。该模式由应急中心统一接听社会紧急呼叫,并根据事件性质分配给现有的处警中心处理,但突发事件信息对所有相关的处警中心共享,并且在联动时由应急中心统一处置。例如:青岛应急联动中心。这种模式指挥层次清晰,权责分明,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类专业指挥中心的资源,节省了投资,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计算机技术,建立了遍布城市各地的虚拟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信息共享。但是这种模式增加了一定的指挥层次,使日常应急响应速度有所降低。
由表1所示,目前国内已经完成应急联动建设的城市有南宁、北京、广州、扬州,这四座城市从城市的行政级别和管理模式上,分别属于中国最典型城市类别。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采取了各自不同的运营模式,这是因为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需求状况和规模,比如有的城市以防洪为重点,有的城市需要重点防地震,还有一些城市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等,因此,建设应急联动系统也无需照搬照抄,应从城市的现实条件和应急需求出发来确定适应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模式。
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模式实践
如前所述,由于城市的主客观因素各不相同,在确定该地级城市的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时,应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本文结合江苏某地级城市的现实条件和应急建设需求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该市的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
(一)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原则
1.结合城市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其中,主要考虑的方面包括:该市市政府的组织机构、职能部门设置、救援保障网络、专业抢险队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领导意识和市民素质等,这些都是模式确定的基础。目前,该市已经建设了包括消防、卫生在内的多家专业指挥中心系统,这些专业指挥系统都具有其专业特色,在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而不是由全新的应急联动系统进行替代。
2.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确定的重要依据。城市的定位与未来性具有国际化和地域化两层含义:国际化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应急中心的职能演变,如由事后救灾向灾前预防的功能进化,此外还有国际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共享。地域化的发展趋势则主要考虑城市规划定位和功能取向,如定位加工制造城市和定位风景旅游城市,两者的城市架构会完全不同。而由于城市功能的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也有较大区别。
3.分析突发事件特点统一应急资源共享。围绕着该市的主要灾害事件确定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那么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就有针对性、可行性。有些突发事件是带共性的,有些事件则是有个性的,如自然灾害中的沙尘暴、煤矿矿难事件等。所以建设模式的确定既要有共性,又要关注个性。在分析突发事件特点的同时,必须掌握应对这些事件的各种应急资源情况,保证应急资源的信息准确和共享。
4.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经验。在国内外很多城市进行了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也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建设中应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各应急中心建设中的经验,与有多种建设经验的厂商合作,从实际出发,确立行之高效的应急中心建设模式。
(二)具体建设模式
结合以上原则,在结合对该市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国内应急指挥的几种运行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国内、国际标准,为该市应急联动系统设计了有该市特色的应急中心模式―“以公安为主的融合模式”。该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110、119、122、120等系统设备的基础上,以公安110“三台合一”为主体,实行“3+2+X”的方式,即公安“三台合一”,再加上应急求助任务较多的医疗急救120和市长热线“12345”,将若干个各自独立的紧急救援部门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公共安全应急中心,集中接警,统一调度指挥,统一信息。应急中心与省、市应急委办之间,与现有的各专项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即应急联动单位之间,通过专用的通信信息平网,构成强大的应急联动体系,实现应急资源的整合和互通互联,有效应对日常的紧急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极大地提升了防救灾应急能力。具体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公安的主导作用是体制选择的结果,1998年国务院就要求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及政府有关部门要以110为龙头,承担起整个社会联动的工作。以公安为核心的安全体制比较成熟,除了拥有在组织、装备、经验、行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外,最关键是公安部门也在整合内部资源,建设“三台合一”系统,实现公安内部应急联动,这些都使其被推上该市应急中心主导者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将政府的城市应急联动建设与公安的内部应急联动统一起来,集中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是非常合理而经济的做法。
(三)该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模式特点
统一接警。逐步统一各类应急的电话号码到“110”,统一包括短信在内的其它多种报警方式到应急中心平台。通过这一统一的接警平台,人民群众的所有突发事件都可以得到及时响应,使突发事件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应急中心即时处置。以公安“三台合一”核心业务为中心建设的应急中心,同时整合了其他最为常见的应急警种120急救以及“12345”市长热线,使占突发事件绝大多数的日常公共安全事件都可以得到即时响应,减少响应层次,提高处置速度。
专业分中心分类跟踪处置。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事件,在应急中心进行即时处置的同时,相关的专业分指挥中心也可同时得到突发事件处置的要求,对突发事件进行专业性分析和进一步的跟踪处置,保证了事件处置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最大的保护。
有效联动,处处协同。如果突发事件需要多部门联动处置时,由应急中心代表政府出面协调和指挥各联动部门,职能明确,指挥层次清晰,从而有效联动。同时,各部门或专业分指挥中心也可以根据情况向应急中心提交联动申请,处处协同。
信息统一,资源共享。在对国内现有的应急中心模式分析中发现,除了“统一接警、一级处警”的模式外,其它模式都无法做到信息的统一。该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应充分利用部署在各应急联动单位的应急系统终端和应急数据、通信网络,即时将突发事件信息发送到各应急联动单位,保证信息的统一和共享,为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奠定基础。
总之,该模式充分考虑了该市的现状,吸取了国内各种模式的长处,既考虑到日常突发事件的特点,以公安“三台合一”业务为核心进行建设和运行,又考虑到各专业分指挥中心的专业性和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尽量的避免了各种模式的缺点,既避免了不同联动单位之间信息不统一不通畅的问题,又通过应急中心即时处置避免了国内原有模式中日常业务由于应急中心的存在而增加了指挥层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信息和应急资源共享,整合了全市范围内的应急力量。这种模式实现了真正涵义上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益,而且大幅降低了执法成本,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短时间内还不太可能出现统一的建设模式。在考虑该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思路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应急指挥体制的整合程度;指挥权划分;城市的规模;市政府对应急联动的运行与管理方式;应急联动基础;投资规模;编制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系统建设模式。其中,政府应急体制的整合程度和指挥权划分是两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政府应急联动体制的支撑平台,什么样的体制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系统。方案参考了国内目前从实践中出现的四种应急联动的建设模式,并充分研究了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形,通过综合考虑,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和具有该市特色的应急联动系统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文俊.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模式.信息化建设[J],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