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治理效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20-0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关系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阐明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1]。广义的服务包括科研服务、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价值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职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为提升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科研服务、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能,则高职院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因此,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既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又是促使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服务定位
高职教育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其服务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逐步理清办学理念,办出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的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高等教育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服务对象。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是城区服务、农村服务、县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要逐步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定位的明确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和成长[5]。为此,要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首先,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社区老年人义诊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标准,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达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在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能够满足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高职教育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黄金期,软硬件环境大有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在为高职教育唱赞歌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紊乱,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庸、懒、散现象严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一些院校仍然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或同质化严重的专业,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不尽合理,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并不鲜见;相关校企合作政策配套缺位,深化产教融合瓶颈难破,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质量大打折扣。优质校建设直面这些问题,不断诊断与改进,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
与本科院校相比,科研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也导致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高职院校应强化“地方性”和“职业性”优势,加强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将科研对象、科研重点、科研目标牢牢锁定在应用研究上。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教师应紧盯高职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自己的研究服从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当地政府决策和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就科技研发来说,教师要根据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与当地政府、园区、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名师名匠资源,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难题,服务于企业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另外,高职院校应在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培训服务、国际化办学三个方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
发挥政府、学会组织的作用,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双赢,这些对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瓶颈十分重要。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职院校要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当地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赢得政府信任,为区域内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各种形式的学会组织也要利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更科学,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解决问题,破解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些政策和制度障碍;另外,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一定要主动应对,为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赢得企业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回校企深度合作的机会。
一、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性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入社会的中心,高职院校的使命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人才的培养,而是关注知识、技能如何更快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服务社会的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顺势而生,是不可逆转的,院校应在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中办学。
目前我国教育在紧追时代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现在我国高职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如人们更换工作的速度在加快,我国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相对低下,对城镇中的失业人口增多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加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性与主动性。
构建多种教育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中建立继续教育机制,为城镇中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校企联合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失业、转岗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职业培训。政府也要在继续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统筹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机制,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桥梁。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平台,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社区网络,每个区县建设一所社区学院或者社区教育中心。加强高职院校与普通教育对接机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支持。
(3)构建社区教育平台, 展终身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并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历史渊源探索建立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如高职院校为所在城市各类人才提供高职培训,创建学习型社会。一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组织,在主要街道上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二是指导社区工作,在每一条街道配备社区辅导员。三是开展特色活动项目。
二、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动性
1、正确理解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其中培养的是人与才,人即成人,才即成才。这里所讲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但现在存在高职院校对人才理解的偏差,单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或者是科技技术,而缺乏全面的培养。在正确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统一是高职院校都遵守国家方针政策,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多样化是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准确定位。
2、重视政策落实
无论是高职院校服务范围的扩大,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各种教育平台还是开放课程,开放教学,制定更好的政策,发掘更好的途径,总归一点还是落实。马克思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解决落实动力问题;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解决落实抓手问题;通过转变职能和作风,解决落实主题动力问题。
3、完善专业设置
大学所学的内容又不能成为企业的台阶,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二者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中间产生一道鸿沟,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必须依照目标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内容,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属性和这种能力所适应的岗位规划其所学专业。首先,应该让学生能自由选择专业试听,组织学科带头人对相关专业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各个专业的介绍和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高职院校中应设立一定的制度,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自由的选择、调整自己的专业。更好的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强产学研联动效应
[作者简介]左彩云(1972- ),女,山东寿光人,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鞍山 11401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73-02
一、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提到,示范院校入选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文件明确提及高职院校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服务,即高职院校除教学、科研两大职能外,还应有服务社会这项重要职能。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高校的发展依靠教师,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要依赖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得以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按照示范院校入选条件可分解为社会培训和科技服务方面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其社会服务能力是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运用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为企业进行社会培训和科技服务方面体现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高低。
二、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将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贯彻实施到教学中,将行业科技前沿的新技能或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从中受益。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能更快地适应、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职业能力较强,有发展后劲,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对学生而言,也会缩短职业生涯之初的磨合期,更好地促进职业发展。
2.更加密切校企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多是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地、行业专家、奖学基金及学校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等。高职院校能为企业做的多是将毕业学生安排到实训企业,以充实企业人才储备库或缓解企业用人之急。因此,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着企业付出多于学校的不平衡。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若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除了为企业输送所需的实用人才外,还可以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人力资源、人才培训等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有利于校企双方合作内容的拓展、合作关系的密切。
3.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道:“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是高职院校被社会、市场、学生和家长、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认可的基本。”高职院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从事的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活动目标针对的是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工作岗位,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赖教师,办学质量要依靠教师,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高低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三、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1.专任教师的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对应难。高职院校教师的挂职锻炼、社会服务能力都应是针对其从事专业对应的行业工作岗位而言的,即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社会服务单位应该是旅游局、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等,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社会服务对应的单位应该是幼儿园、托儿所、早教机构等。
从教师角度而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能上一门课或一类课,但不能通晓所授课专业的所有课程。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如职业道德课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师、钢琴课教师、美术课教师等,虽然承担的课程要求具备较丰富的行业岗位知识与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但教师可能更多传授的是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非行业岗位更需要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这就会导致教师所授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将来的从业岗位并不对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行业不够贴近,这样的教师在服务社会方面也会有所欠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能胜任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授课任务,而舞蹈、钢琴、美术等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则需要舞蹈、音乐、美术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幼儿英语教法课一般是由英语专业教师承担,而让这些教师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中,提供学前教育行业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培训、科研指导或幼儿教育产品研发等,则难度很大。
2.专任教师的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差距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职教育在社会服务体系方面,要紧贴地方发展和需要的实际,打造宽基础、精品牌的服务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熟练的从业技能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洞察专业领域前沿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行业一线。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绝大多数是直接毕业于高校的大学生,少部分是行业人员。由于高职院校教学任务重,培训进修或参加前沿会议的机会、次数不多。部分专任教师对所从事专业教学的行业工作情况了解一些,但大部分专任教师对所从事专业教学的行业了解情况只局限在知道这个行业的存在,对行业所属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发展趋势、前沿信息并不了解。甚至很多专任教师都不能胜任挂职锻炼,更别说为行业服务了。如同保险、导游专业的教师没有签单,没有带队或很少出门旅游的经验,则其在社会行业服务方面缺乏一线前沿实践,无法胜任专业社会岗位,也担负不了培训企业员工的工作。
3.专任教师对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关注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行业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服务能力的了要求,要求他们不仅仅服务于学生,而且要服务于行业和社会。
国家或省级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示范院校等评审指标都对高职院校教师挂职锻炼有明确要求,但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并没有明确规定。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职称、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再围绕首要问题,考虑教好课、做好科研、带好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在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高职院校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没有制定明确规定或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前提下,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服务社会持观望态度,不会去关注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本身很难,不仅需要相应的环境条件,而且需要教师本人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二是缺乏政策或制度的导向,直接导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三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不够长远,对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自身应具备的社会服务能力缺乏思考、没有明确定位,更多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给自己教育教学、科研、专业发展带来的空间,给学生和学校创造的效益、带来的影响。
4.针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的相关配套体制尚未健全。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学校都还没有出台或制定针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政策或规定。各高职院校专门设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的也比较少,以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即使有想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想法或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相应的行业岗位,也缺乏顺畅的渠道和配套机制予以保障,无法顺利进行。
四、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服务社会的体系。国家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保障政策或办法,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和教学实训状况,为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要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社会服务机会,保障教师服务社会的渠道畅通。社会各行业要提供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的岗位,并允许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提升自我社会服务能力,以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师重视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区域经济。
2.提高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关注。周济同志曾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的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关注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各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声誉及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宣讲国家或地区相关政策,修订学校评级晋职等办法,激发教师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动机,创设教师主动关注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氛围。
3.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主动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社会服务能力的展现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与国家或省级示范院校建立联系,选派教师学习与交流,提高本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要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前沿会议、承担科研课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等形式,这些都是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功能之一,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提高,不仅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也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在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各高职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悠.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意义在于助力学生成长与成才,职业院校学生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如果其社会适应能力偏弱,就业、发展、职业规划均会受到较大影响。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社会发展诉求,人才竞争激烈程度、乃至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任务,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文献综述
河南工程学院陈自龙教师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调节其社会关系,及学生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学生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关于学习、心理、工作、人际交往等层面的社会不适应问题。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董开莎教师在《不同社会支持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中,采取了数据统计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对改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观点。相关研究均已证实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二)研究目的
虽然相关文献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剖析较为精准,但理论较多实践较少。而且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调查研究分析并不全面,对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分层并不健全。本研究针对上述类似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分析层面,力求更为系统、健全、有针对性地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状况,分析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加以论述。总结出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措施,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社会适应关系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最早在《经济学人》中提出“社会适应”一词。其主要观点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建,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或者文化与文化之间这种关系始终存在,且彼此互相调整与适应,直到双方达到相互满意的心理预期之后,才能够表现出适应状态。并表现为顺应、自制、遵从、服从、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1855年,其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问世之后,进一步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架构。
(二)心理防御机制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社会适应能力界定为: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这种适应能力与心理防御机制相互对冲,心理防御机制越强,其个体社会适应能力越弱。那么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减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消解心理矛盾,削弱心理焦虑,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是: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用以防止为社会规范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达的本能冲动,并使“自我”与“超我”和外界现实协调起来。当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不断倾向于自我,则较难融入适合,以自我为中心也正是当前高职学生的普遍通病,需要加以克服和引导,方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自我改变动机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 евич Толстой)曾经提到,“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职业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本质动机是获取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职位、薪酬、待遇的要求一旦较高,且无法满足其物质需求,才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弱化。如果学生无法改变周遭工作环境,那么就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此,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正确审视自身的价值,主动的适应社会发展也是最为关键的教育方向。
三.??前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现实表现
(一)就业率低,啃老族多
随职业教育普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工作岗位有限,不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为薄弱,家里没人脉或资金支持学生创业或安排工作,家长又十分溺爱孩子,才会形成“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这一部分学生多数在实习阶段便无法融入职业生活,对于学生角色到企业职工的身份转化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企业规范与标准成为学生抵触的边界,进而选择了逃离工作岗位,沦为“啃老族”。
(二)依赖性强,校漂族多
目前在高职院校出现了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学生虽然已经毕业脱离了学生身份,却在学校附近租房,并未完全脱离学生时期的生活习惯。依然在学校食堂吃饭、去操场锻炼、去图书馆自习。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并定义为“校漂族”,其虽然已完成学业,却没有踏入社会就业,仍然滞留学校或周边,或继续考研,或等待就业机会。“校漂族”现象可以视为大多数未就业学生的无奈选择,但也是一种对于学校环境依赖性较强的客观表现。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弱化现象,是这一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融入感差,手机族多
虽然“啃老族”与“校漂族”均为无法融入社会的学生群体,但已经融入社会,从事生产生活的学生也并未真正适应社会,其适应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体现在“手机族”这一特殊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并非无法融入社会,而是即便融入了社会群体却并未脱离网络虚拟环境。无论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其大部分时间都被智能手机所占据,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职业发展。这部分学生对于周边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漠不关心,沉浸于自己的主观世界,更加关注网络人气、排名等等无关紧要的虚拟环境,以至于社会融入感薄弱,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弱化。
四.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解析
(一)提升就业率的必然路径
就业率的提升并非高职院校的硬性指标,而是社会期待的发展诉求。学生适应能力薄弱,无法融入职业发展,成为当前普遍就业率低的关键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问题,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对于薪酬、待遇等短期利益的关注度过高,很难真正考量未来职业发展的收获。因此,学生并无法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无法对自身的职业价值进行客观定位。只有真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助力于高职院校普遍就业率的上升,消解“啃老族”社会现象的弊端。
(二)消解依赖性的必然要求
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依赖性较强,无法适应社会身份的转换,表现出了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现象,才会出现“校漂族”这一特殊群体。随时间推移,校园生活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无助益,这种依赖性也并不会淡化。那么更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恶性循环。如果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则会导致学生长期依赖于校园生活的舒适环境,不断丧失就业能力,严重影响其融入社会的本质意愿和思想动机。因此,必须解决学生对于学校的依赖性,方能支持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不断磨炼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学生身份与职业身份的主观认同,增强其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