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治理效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20-0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关系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阐明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1]。广义的服务包括科研服务、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价值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职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为提升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科研服务、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能,则高职院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因此,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既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又是促使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服务定位
高职教育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其服务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逐步理清办学理念,办出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的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高等教育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服务对象。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是城区服务、农村服务、县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要逐步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定位的明确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和成长[5]。为此,要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首先,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社区老年人义诊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标准,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达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在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能够满足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高职教育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黄金期,软硬件环境大有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在为高职教育唱赞歌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紊乱,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庸、懒、散现象严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一些院校仍然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或同质化严重的专业,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不尽合理,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并不鲜见;相关校企合作政策配套缺位,深化产教融合瓶颈难破,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质量大打折扣。优质校建设直面这些问题,不断诊断与改进,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
与本科院校相比,科研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也导致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高职院校应强化“地方性”和“职业性”优势,加强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将科研对象、科研重点、科研目标牢牢锁定在应用研究上。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教师应紧盯高职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自己的研究服从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当地政府决策和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就科技研发来说,教师要根据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与当地政府、园区、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名师名匠资源,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难题,服务于企业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另外,高职院校应在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培训服务、国际化办学三个方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
发挥政府、学会组织的作用,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双赢,这些对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瓶颈十分重要。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职院校要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当地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赢得政府信任,为区域内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各种形式的学会组织也要利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更科学,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解决问题,破解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些政策和制度障碍;另外,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一定要主动应对,为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赢得企业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回校企深度合作的机会。
一、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性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入社会的中心,高职院校的使命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人才的培养,而是关注知识、技能如何更快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服务社会的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顺势而生,是不可逆转的,院校应在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中办学。
目前我国教育在紧追时代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现在我国高职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如人们更换工作的速度在加快,我国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相对低下,对城镇中的失业人口增多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加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性与主动性。
构建多种教育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中建立继续教育机制,为城镇中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校企联合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失业、转岗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职业培训。政府也要在继续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统筹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机制,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桥梁。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平台,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社区网络,每个区县建设一所社区学院或者社区教育中心。加强高职院校与普通教育对接机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支持。
(3)构建社区教育平台, 展终身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并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历史渊源探索建立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如高职院校为所在城市各类人才提供高职培训,创建学习型社会。一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组织,在主要街道上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二是指导社区工作,在每一条街道配备社区辅导员。三是开展特色活动项目。
二、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动性
1、正确理解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其中培养的是人与才,人即成人,才即成才。这里所讲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但现在存在高职院校对人才理解的偏差,单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或者是科技技术,而缺乏全面的培养。在正确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统一是高职院校都遵守国家方针政策,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多样化是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准确定位。
2、重视政策落实
无论是高职院校服务范围的扩大,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各种教育平台还是开放课程,开放教学,制定更好的政策,发掘更好的途径,总归一点还是落实。马克思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解决落实动力问题;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解决落实抓手问题;通过转变职能和作风,解决落实主题动力问题。
3、完善专业设置
大学所学的内容又不能成为企业的台阶,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二者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中间产生一道鸿沟,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必须依照目标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内容,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属性和这种能力所适应的岗位规划其所学专业。首先,应该让学生能自由选择专业试听,组织学科带头人对相关专业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各个专业的介绍和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高职院校中应设立一定的制度,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自由的选择、调整自己的专业。更好的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强产学研联动效应
[作者简介]左彩云(1972- ),女,山东寿光人,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鞍山 11401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73-02
一、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提到,示范院校入选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文件明确提及高职院校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服务,即高职院校除教学、科研两大职能外,还应有服务社会这项重要职能。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高校的发展依靠教师,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要依赖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得以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按照示范院校入选条件可分解为社会培训和科技服务方面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其社会服务能力是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运用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为企业进行社会培训和科技服务方面体现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高低。
二、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将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贯彻实施到教学中,将行业科技前沿的新技能或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从中受益。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能更快地适应、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职业能力较强,有发展后劲,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对学生而言,也会缩短职业生涯之初的磨合期,更好地促进职业发展。
2.更加密切校企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多是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地、行业专家、奖学基金及学校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等。高职院校能为企业做的多是将毕业学生安排到实训企业,以充实企业人才储备库或缓解企业用人之急。因此,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着企业付出多于学校的不平衡。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若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除了为企业输送所需的实用人才外,还可以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人力资源、人才培训等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有利于校企双方合作内容的拓展、合作关系的密切。
3.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道:“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是高职院校被社会、市场、学生和家长、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认可的基本。”高职院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从事的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活动目标针对的是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工作岗位,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赖教师,办学质量要依靠教师,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高低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三、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1.专任教师的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对应难。高职院校教师的挂职锻炼、社会服务能力都应是针对其从事专业对应的行业工作岗位而言的,即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社会服务单位应该是旅游局、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等,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社会服务对应的单位应该是幼儿园、托儿所、早教机构等。
从教师角度而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能上一门课或一类课,但不能通晓所授课专业的所有课程。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如职业道德课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师、钢琴课教师、美术课教师等,虽然承担的课程要求具备较丰富的行业岗位知识与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但教师可能更多传授的是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非行业岗位更需要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这就会导致教师所授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将来的从业岗位并不对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行业不够贴近,这样的教师在服务社会方面也会有所欠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能胜任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授课任务,而舞蹈、钢琴、美术等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则需要舞蹈、音乐、美术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幼儿英语教法课一般是由英语专业教师承担,而让这些教师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中,提供学前教育行业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培训、科研指导或幼儿教育产品研发等,则难度很大。
2.专任教师的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差距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职教育在社会服务体系方面,要紧贴地方发展和需要的实际,打造宽基础、精品牌的服务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熟练的从业技能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洞察专业领域前沿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行业一线。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绝大多数是直接毕业于高校的大学生,少部分是行业人员。由于高职院校教学任务重,培训进修或参加前沿会议的机会、次数不多。部分专任教师对所从事专业教学的行业工作情况了解一些,但大部分专任教师对所从事专业教学的行业了解情况只局限在知道这个行业的存在,对行业所属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发展趋势、前沿信息并不了解。甚至很多专任教师都不能胜任挂职锻炼,更别说为行业服务了。如同保险、导游专业的教师没有签单,没有带队或很少出门旅游的经验,则其在社会行业服务方面缺乏一线前沿实践,无法胜任专业社会岗位,也担负不了培训企业员工的工作。
3.专任教师对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关注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行业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服务能力的了要求,要求他们不仅仅服务于学生,而且要服务于行业和社会。
国家或省级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示范院校等评审指标都对高职院校教师挂职锻炼有明确要求,但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并没有明确规定。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职称、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再围绕首要问题,考虑教好课、做好科研、带好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在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高职院校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没有制定明确规定或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前提下,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服务社会持观望态度,不会去关注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本身很难,不仅需要相应的环境条件,而且需要教师本人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二是缺乏政策或制度的导向,直接导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三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不够长远,对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自身应具备的社会服务能力缺乏思考、没有明确定位,更多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给自己教育教学、科研、专业发展带来的空间,给学生和学校创造的效益、带来的影响。
4.针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的相关配套体制尚未健全。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学校都还没有出台或制定针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政策或规定。各高职院校专门设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的也比较少,以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即使有想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想法或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相应的行业岗位,也缺乏顺畅的渠道和配套机制予以保障,无法顺利进行。
四、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服务社会的体系。国家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保障政策或办法,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和教学实训状况,为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要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社会服务机会,保障教师服务社会的渠道畅通。社会各行业要提供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的岗位,并允许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提升自我社会服务能力,以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师重视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区域经济。
2.提高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关注。周济同志曾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的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关注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各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声誉及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宣讲国家或地区相关政策,修订学校评级晋职等办法,激发教师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动机,创设教师主动关注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氛围。
3.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主动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社会服务能力的展现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与国家或省级示范院校建立联系,选派教师学习与交流,提高本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要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前沿会议、承担科研课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等形式,这些都是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功能之一,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提高,不仅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社会行业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也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在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各高职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悠.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意义在于助力学生成长与成才,职业院校学生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如果其社会适应能力偏弱,就业、发展、职业规划均会受到较大影响。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社会发展诉求,人才竞争激烈程度、乃至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任务,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文献综述
河南工程学院陈自龙教师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调节其社会关系,及学生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学生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关于学习、心理、工作、人际交往等层面的社会不适应问题。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董开莎教师在《不同社会支持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中,采取了数据统计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对改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观点。相关研究均已证实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二)研究目的
虽然相关文献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剖析较为精准,但理论较多实践较少。而且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调查研究分析并不全面,对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分层并不健全。本研究针对上述类似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分析层面,力求更为系统、健全、有针对性地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状况,分析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加以论述。总结出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措施,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社会适应关系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最早在《经济学人》中提出“社会适应”一词。其主要观点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建,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或者文化与文化之间这种关系始终存在,且彼此互相调整与适应,直到双方达到相互满意的心理预期之后,才能够表现出适应状态。并表现为顺应、自制、遵从、服从、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1855年,其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问世之后,进一步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架构。
(二)心理防御机制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社会适应能力界定为: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这种适应能力与心理防御机制相互对冲,心理防御机制越强,其个体社会适应能力越弱。那么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减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消解心理矛盾,削弱心理焦虑,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是: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用以防止为社会规范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达的本能冲动,并使“自我”与“超我”和外界现实协调起来。当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不断倾向于自我,则较难融入适合,以自我为中心也正是当前高职学生的普遍通病,需要加以克服和引导,方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自我改变动机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 евич Толстой)曾经提到,“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职业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本质动机是获取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职位、薪酬、待遇的要求一旦较高,且无法满足其物质需求,才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弱化。如果学生无法改变周遭工作环境,那么就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此,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正确审视自身的价值,主动的适应社会发展也是最为关键的教育方向。
三.??前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现实表现
(一)就业率低,啃老族多
随职业教育普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工作岗位有限,不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为薄弱,家里没人脉或资金支持学生创业或安排工作,家长又十分溺爱孩子,才会形成“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这一部分学生多数在实习阶段便无法融入职业生活,对于学生角色到企业职工的身份转化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企业规范与标准成为学生抵触的边界,进而选择了逃离工作岗位,沦为“啃老族”。
(二)依赖性强,校漂族多
目前在高职院校出现了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学生虽然已经毕业脱离了学生身份,却在学校附近租房,并未完全脱离学生时期的生活习惯。依然在学校食堂吃饭、去操场锻炼、去图书馆自习。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并定义为“校漂族”,其虽然已完成学业,却没有踏入社会就业,仍然滞留学校或周边,或继续考研,或等待就业机会。“校漂族”现象可以视为大多数未就业学生的无奈选择,但也是一种对于学校环境依赖性较强的客观表现。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弱化现象,是这一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融入感差,手机族多
虽然“啃老族”与“校漂族”均为无法融入社会的学生群体,但已经融入社会,从事生产生活的学生也并未真正适应社会,其适应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体现在“手机族”这一特殊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并非无法融入社会,而是即便融入了社会群体却并未脱离网络虚拟环境。无论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其大部分时间都被智能手机所占据,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职业发展。这部分学生对于周边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漠不关心,沉浸于自己的主观世界,更加关注网络人气、排名等等无关紧要的虚拟环境,以至于社会融入感薄弱,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弱化。
四.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解析
(一)提升就业率的必然路径
就业率的提升并非高职院校的硬性指标,而是社会期待的发展诉求。学生适应能力薄弱,无法融入职业发展,成为当前普遍就业率低的关键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问题,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对于薪酬、待遇等短期利益的关注度过高,很难真正考量未来职业发展的收获。因此,学生并无法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无法对自身的职业价值进行客观定位。只有真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助力于高职院校普遍就业率的上升,消解“啃老族”社会现象的弊端。
(二)消解依赖性的必然要求
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依赖性较强,无法适应社会身份的转换,表现出了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现象,才会出现“校漂族”这一特殊群体。随时间推移,校园生活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无助益,这种依赖性也并不会淡化。那么更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恶性循环。如果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则会导致学生长期依赖于校园生活的舒适环境,不断丧失就业能力,严重影响其融入社会的本质意愿和思想动机。因此,必须解决学生对于学校的依赖性,方能支持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不断磨炼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学生身份与职业身份的主观认同,增强其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4年9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立了大学生社团――牧野协会,协会成立的宗旨是“两提高,以促进”,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12年来,笔者组织牧野协会成员主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养。现就牧野协会十多年来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
1.开展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自身发展的需求加入或成立大学生社团,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组建的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又一个平台,在实践中可以磨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塑造其完整人格。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团活动,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接触更多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会激发出其创作灵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成长成才,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开展社团活动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后三种本领都是社会实践能力所包含的范畴。[1]
目前,大多数来高职院校招聘的单位都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较强人际交往能力、规划统筹能力、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在工作岗位上能独当一面。这种社会需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经过社团活动开展,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接轨,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3.开展社团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在与学生交往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高职教师可以将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公益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管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缺乏专项经费预算,社团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实施。学校规定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课时要求与目标,但没有制定相关配套措施跟进,社会实践学分制管理有名无实。有些学校的大学生社团通过向其他相关单位申报项目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但项目资助经费非常有限,学校缺乏配套资金。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制度性的管理与规范,社会实践的目标难以实现,无法体现出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
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大都是通过老师引荐或自己家人介绍的途径到单位实习,这样的社会实践缺少主动性、目标性和规范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培养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为数极少。教育主管部门很早就提出了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很多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大,学生步入校园后接受的还是课堂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收内容,最后考试考核的方式获得学分。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部分是一种辅助课程,缺乏社会实践的相关知识,不注重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大多数是学校学生会和团委会的干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只为了完成学习团委下达的任务,有的确实为了获得某种荣誉,对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甚至抱着抵触情绪参与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往往心浮气躁、走马观花,不能用心观察学习和求真务实,收不到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效果。
(三)指导社团活动的专业教师缺乏
大学生社团成立时,学校一般都安排了相应的指导老师,但只体现在社团申请表上,社团活动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影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是由辅导员负责指导,专业教师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如:有些学校团委组织开展暑(寒)假大学生“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下乡活动多流于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其活动形式呆板,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参与度极低。
社团活动没有专业老师针对性、专业性、科学性的跟踪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以讲座、座谈、参观、捡垃圾、看望孤寡老人等形式开展,没有与专业学习挂钩,使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四)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再加上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如,每年暑假都有几十所大学的学生纷纷来到洞庭湖开展实践活动,但他们对洞庭湖了解甚少,将帐篷搭建在滩涂的低洼地带,若湘、资、沅、澧“四水”上游有汛情,一夜之间就可以将他们吞没在洞庭湖里。
三、提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1.发挥专业教师对社团活动的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者,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自身也会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其自身也在从事社会实践,是教师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建立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体验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课程改革中有的放矢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社会责任感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实践是一种从技能、专业、思想、意识等方面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目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注重,高职师资职业素养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的保证。高职师资职业素养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的保证,企业社会实践是一种从技能、专业、思想、意识等方面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2.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2] 只有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树立了创新观念、具备了从事创新教学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开展有关创新教学的各项工作,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逐步培养起来。
指导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指导大学生社团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2010年指导牧野协会成功申报和实施了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岳阳市血吸虫病调查及其防治知识宣传》,指导学生对岳阳血吸虫病危害严重的8个县、区、场开展了血吸虫病调查,并指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笔者撰写的《岳阳市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于2011年7月在“第三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真正实现了社会实践与科研相互融合。
3.在创业大赛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省内外的各种创业大赛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2009年以来,笔者经常指导牧野协会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大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2010年牧野协会荣获全国“挑战杯”(湖南赛区)创业大赛“铜奖”;湖南省第十二届、第十四届芙蓉学子・大学生优秀创业计划大赛中,分别获得20000元和10000元现金资助;在湖南移动“动感地带”创业大赛中,牧野协会代表队荣获“三等奖”;还曾两次参加岳阳市创业计划大赛,设计的创业作品都获得了奖励。
4.在科技下乡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牧野协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将所学的兽医专业知识,免费为学校周边县市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既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又很好的培养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5.在公益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笔者作为岳阳市江豚保护志愿者,经常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爱心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近5年来,协会成员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策划和实施的活动经常被媒体报道,社团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成员们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问题提出
当前,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高职院校本身对社会服务也开始有了更充分和深入的认识,逐渐意识到社会服务是一项促进学校高职教育发展重要任务。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将社会服务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专业建设当中,并发挥示范和辖射作用,带动和促进其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建设。
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扩散效应”,是通过建立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规模的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大力培养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相应的“增长极”,并且依托“增长极”中社会服务积累的经验,与区域内其他非示范性院校共同建立社会组织,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其对于当地职业教育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扩散服务”,同时拉动、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显著进步。
二、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的意义
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来愈发突出的强大推动力。部分示范院校通过充分利用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研发,为农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培训与指导,在丰富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也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有效带动区域内其他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整体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良性发展。扩散效应最主要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其强大的辐射作用以及示范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示范与辐射的引领。一方面,示范性院校通过树立标杆形象,给非示范性院校提供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另一方面,非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主动学习,接受示范性院校关于社会服务与培训方面先进经验、理念的辐射,从而实现区域内高职教育整体的跨越式发展。(2)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能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经受着一定程度的偏颇和非议,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居民缺乏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理解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某些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导致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偏低,发展受阻。因此通过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质量过硬、特色突出的示范性院校走到发展的前头,抓住职教发展的大好机遇与时机,辐射非示范性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对增强社会认可度、引领整个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通过发挥师资优势,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这种优势是任何培训机构所不能具备的;另一方面,通过带动辐射可以更直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参与区域经济项目的研发工作,促进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加强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直接为地方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而且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4)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为高职院校自身拓宽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和企业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是高职院校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职院校只有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这些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而且,通过社会服务,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又可以把在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技术成果,引进到课堂教学之中升华教学内容,还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金,进一步开拓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办学定位不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于为社会培养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才,最终的结果是为社会服务。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带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有效发挥服务社会的能力,并辐射带动区域内非示范院校共同为社会服务。然而,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未能准确定位发展目标,为追求满足各种评估标准,教学培养、社会服务流于形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2)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尽管越来越多的高职示范性院校逐渐意识到培养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部分示范院校对社会服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仍停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观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高职教育对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仍然不足,政策激励与制度配套匮乏,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强,使得他们更偏向于科研项目,等,未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3)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目前部分示范性院校还未能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只是让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或者满足学校各种评估需求,没有一定的监督机制,没有派出高水平教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管理问题,也没有更好的顾及到学校与企业共同的利益。这样一方面无法实现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使得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校企合作形式化。而且,由于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还未能形成系统,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合作与服务工作的长远规划,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辐射积极性低下。(4)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是激发教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奖惩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不少地方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标准,有的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力度不大。在师资培养上一味以教师的学历及论文数量等作为衡量师资水平的标准,难以反映出教师的实际能力,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评职称而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追求论文的数量,远离高职教师应有的专业发展轨道,从而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缺乏动力。
四、增强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的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以学校的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1)明确办学目标。高职教育发展的内涵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中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都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高职示范院校的定位应该从社会的进步和需求出发,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社会、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同时,示范性院校建立的目的在于示范和辐射带动非示范性院校共同服务社会,因此,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充分调研市场,规划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增强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服务能力。(2)增强示范院校社会服务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辐射能力。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社会服务者。要充分发挥示范院校社会服务扩散能力,则有必要设立社工机构,开展社工服务。高职示范性院校可以联合创办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一方面,通过以社工机构为主体、院校专家支持、专业学生实践的联动机制,进行专业人才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和专业学生力量,培育专业社工机构,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开展社工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培训等。同时可以带动公众积极参与,通过服务创新,满足民生基本需求。(3)立足区域内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由于其经营规模小、融资受约束程度高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其在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难以吸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职示范院校主动走出校门,通过与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建立不同模式的沟通桥梁,立足区域内经济,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将示范院校的优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最终达到共赢。(4)推进高职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建设。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动力保证。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应切实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尽快出台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在高职院校内部考核激励所关注的领域除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外,也应包括社会服务能力,如技术研发、职业技术资格的获取、社会培训等等。要注重建立导向和激励机制,使服务的方向与办学方向和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一致,由个体型服务向追求总体效益转变。(5)政策支持,对口支援区域内非示范院校建设与发展。国家应制订相关保障性政策,采取激励或刺激措施,搭建交流平台,让先发展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帮助和带动后发展起来的院校共同服务社会。比如说,在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时,规定必须要有示范性院校和非示范性院校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非示范性院校更好的学习和参考。同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区域内非示范性院校的交流,为校际间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和共同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领域给予支持和帮助。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可以共同成立社会服务组织,以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展培训、为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技术能力、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辐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好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区域内高职教育整体以及社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供销系统营销专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研究分析
(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供给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供销系统多个高职院校营销涉农专业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1)“引凤入巢”社会服务模式。我们调研的院校中普遍设有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网上供销社),是依托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职教集团、湖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湖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等四个校企合作平台,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出资入股建成。还有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营销工作室”校内实训中心等。此外,很多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均设有农业商贸类职业技能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也促使了高职院校能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上提供服务。
(2)“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高职学院高职院校的“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主要是教师智力输出。由于高职学院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涉农技术推广、涉农营销技能等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及专业服务的的“对外开放”实现了外溢效应。例如,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工作室“, 旨在对师生进行多方位的培训, 该校进而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实现对师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与认证。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紧紧依托行业,以学训一体的实训形式既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又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实现实训基地的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3)“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普遍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的互动。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企业或机构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指导委员会则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设立,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构成。除此以外,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二)供销系统行业企业社会服务能力需求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业或区域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性,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往往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主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由于我们的供给方选择的对象为浙江省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因此,相对应地,我们选择了同一区域的相关企业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我们以浙江省为主体区域,充分依托供销系统资源,对供销系统相关行业及企业进行了调研,以更好地对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方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大部分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从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
(1)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总量性需求。我们的调研显示,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三大职能重要性的排序中,61.9%的机构认为涉农人才培养最为重要,38.1%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服务,只有2.38%认为科研最为重要,。人才培养占绝对比例,这符合高校办学之根本。供销系统行业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能反过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行业要求。
同时,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已经提供的社会服务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2.38%,45.2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尚未与高校建立合作平台,58.33%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见,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总量较大。
(2)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已实现了多样化,在已进行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理论讲座,占48.81%;其次是技能培训,占39.29%;再者分别为岗前培训、设立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考试培训。但82.1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众多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技能培训,55.95%认为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48.81%认为最主要的是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其次分别是理论讲座、设立行业标准、学历再教育,咨询服务仅占8.33%。可见,技能培训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形式,这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
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除了与行业的合作,67.86%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服务社区上,即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27.38%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还可以知识下乡、服务三农;26.19%认为为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非常之广阔,涉及到了金融行业以外的众多领域。
二、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1)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而供销系统内高职院校这一问题也仍然存在。
(2)结构上的供需矛盾。主要有形式上的矛盾和主体矛盾。首先,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由于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根据专业而提供的相关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不同步,因而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深入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次,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3)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路径探讨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体系及现状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85-02
1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经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正所谓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提升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新时期对高职院校的客观要求。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种类型。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责。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经济服务。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容。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和多样化培养的理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整个区域经济的层面上来。
3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作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必须要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真正满足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完成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1)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为中心,准确的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始终坚持以培养服务于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主动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和地方生产的要求。吉林交通职业学院被列为骨干院校建设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发展和寒区交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吉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训专题进行调整与优化,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和培训体系,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将训练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强调理论、实验、实训、模拟和工作岗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和培训内容,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课程和培训体系的模块建设不仅仅是为院校的自身教学单一服务,也充分考虑为社会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而服务。一方面,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针对对口院校开展技术支援,进行师资培训。发挥资源优势,带动相关院校资源发展。提高对口支援水平,制定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主要面向区域领域的相关行业企业和其他从事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开展高技能、新技术的培训,利用骨干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能力,成功与社会搭界,共同建设职业培训基地,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新经济形势下的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必须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才终身学习需要的条件和场所。
(3)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骨干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核心,也是强校之本,发展之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专业结构调整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学院以创一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院设立了改革发展创新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较好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研科研成果逐年增加,逐步显现出“参与人员广、实际联系紧”的特点。从2008年至今,已确定承担基金立项105项,极大促进了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是与工程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应用型研究,可以在行业和企业直接应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学院利用本院的人才优势,面向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建设。与本地区相关单位共同搭建研发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流程再造,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信息港,人才培养资源库等新型合作方式,真正达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
(4)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学院建设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重点专业建设拉动专业群的发展,学院先后探索并实践了前厂后校模式、前校后厂模式,并在2009年学院牵头成立了由72家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组成的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实行“校、企、管”(学校、企业和管理部门)结合的模式,成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了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共同设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学金等多种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在整个共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总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要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高校教师是承担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主体,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层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特长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开展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服务等,并通过社会服务的过程实践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高职教师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获得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2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
21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意识淡薄
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影响,教师的职能甚少有社会参与方面的内容,部分教师认为做好校内教学工作就足够了,对于提供社会服务缺乏热情。而关于社会服务这个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国家政策出台的时间并不太长,部分教师对此认识还不充分。他们意识不到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服务,意识不到能进行良好的社会服务是一个合格高职教师必备的素质,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之一是向社会提供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是教学领域专家,还应是企业行业专家,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
22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拥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少专业工作生产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出现了教、学、做脱节的情况,使得高职教师进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不强。这就导致:一方面社会服务内容较单一,开展员工培训多,而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服务效果不佳,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内容和方式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另外,在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的工作多以校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为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因此也导致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滞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尽管教学和科研也可以间接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优势。
23激励机制缺失
高职院校内外部缺乏有效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0―2015年)》中指出:“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高职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制定并实施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实施办法,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但实际上,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绝大多数仍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标准及办法。评职称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课题、论著的数量、质量,而非专业技能和技术资格。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评职称一味追求高学历,写论课题,而偏离了高职教师应有的双师型专业发展轨道。从内部来讲,虽然高职院校也提出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以增加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教师疲于应对校内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去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时间和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往往被敷衍了事,这样的机制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鞭策和激励都还不够。
24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一线教师的工作范围比较狭窄,对外联系不足,缺少与社会沟通的平台,难以找到合适的单位及岗位去进行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加上教师去企业的实践时间短,很少有企业愿意耗费财力物力与学校合作培训人才,导致教师难以深入企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承担的社会服务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工作或者打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3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31增强教师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感
高职院校应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社会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社会服务是高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应改变观念、树立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职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鼓励教师承担企业和社会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转变角色,不仅仅要做个好的“知识传播者”,不仅仅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将知识转化成实践成果的能力。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迅速对社会和市场发展做出反应,积极承担社会、企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课题,将知识最大化地转化成社会效益。
3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能使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这就要求把加强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参加校内外的技能培训和生产锻炼的积极性,鼓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与企业合作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研发等社会服务。学校要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努力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通过下厂实习、顶岗实践、参与技术服务、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促使专任教师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企业文化,有效完成企业的各种工作任务,拥有经验、提升技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两者实现双赢。高职院校中的“双师”资源是校企业合作的技术研发的条件和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保障。通过合作学校实现了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得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支持,企业得到了学校在科技方面的技术支持,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地提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school construction projects become more and more, how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office functions, strengthening schoo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a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major problems to solve.
Key words: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management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教育基建办的主要职能
教育基建办的职能有许多,从工程立项开始,调研、设计、招标、施工、监理乃至最后的评估验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教育基建办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因此,在学校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基建办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1组织协调职能
教育基建办必须担负起组织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调研、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各种材料及设备的招标工作,并且负责组织好工程项目的有关部门和人员把与该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类经济合同合理、合法地按时签订。协助招投标单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严格审查投标企业资质等级,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投标企业,坚决不能使用。在工程承包方完全符合工程施工资质的要求基础上,还要把好转包或分包工程这道关,严禁中标单位违规转包或分包工程。
在学校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协助使用部门提交使用功能,建立并完善对使用单位在施工方案设计、主要设备功能等方面征求意见的程序与制度,工程施工时要尽可能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工艺,在确保工程完工后达到要求标准的基础上,力求施工方便、符合规范、节省开支。
1.2监督管理职能
教育基建办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原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定质量标准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监督管理工程款到位情况,一定要按部位、按进度审核拨付工程款,认真做好基建财务的计划管理、工程项目预算复核、决算审计和财务决算,严格执行基建财务制度,配合审计部门完成过程审计及决算审计工作。最后还要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移交及保修工作。
2强化学校工程建设管理的办法
近年来,学校工程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进度轻质量和安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意识都相对淡薄,存在着工程安全、质量问题。而且由于工程项目在实施前一些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资金管理上也不够严谨,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资金不到位、投资超标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发挥教育基建办的职能,强化学校工程建设管理必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资金控制。
为了做好资金控制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教育基建办的监督管理职能,要在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把工作做到位,所有的金额比较大的项目,都要以过民主决策,博采众长,以使建设项目的风险降至最低,投资最小,不能由部分人“拍板”决定。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与健全全过程监督审计制度。教育基建办,一定要建立健全监督审计制度,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都要做好监督工作,并主动联系、协助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监督和控制。
其次,建立健全职位轮换制度。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好资金的使用,应该汇同相关部门一道,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将关键性的一些部门的领导和一些具有特殊管理权限的非领导职务上的工作人员,要做适当的调整,使权力的配置更加合理,避免因为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人为的腐败现象发生。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2.2发挥监督职能,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安全意识淡薄和质量控制不严问题,学校基建办应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协调管理和监督。一方面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保障体系,监督其质量和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还要监督施工监理部门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是否到位,是否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规范标准,尤其是对要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和部位,一定要会同监理部门一道,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着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存在着违犯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范规定问题,就一定要坚持原则,绝不能手软,一定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彻底整改。如果问题比较严重,一定要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以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方可继续开工。
2.3增强法律意识,强化过程管理。
教育基建办的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工作一定要深入,一定要渗透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切不可只重视关键环节而忽略了所谓的细枝末节。从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开始,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建设程序,把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履行合法的申请批准手续,坚决禁止手续不全、合同未签便先行开工。如果在总承包的合同中没有明确或都还需要增加的部分工程内容(如:拆除旧房子、围墙、道路、运动场等),必须应先签订补充合同或者出具施工联系单并经施工企业签字盖章后才能开始施工。而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编制和签订也一定要规范管理,不仅要内容齐全,而且要把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责任条款写清楚,除此之外,监理合同中一定要明确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关责任内容。当工程需要分包时,基建办一定要会同工程监理部门仔细核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分包单位的现场项目经理以及安全员的安全考核合格证书。不具备相关资质、资格的,或是证件不全的,不允许参与项目施工。
3结束语
教育基建办除上述主要职能外,还有许多。包括监督现场的文明生产情况,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与周边居民的思想工作,不要因为施工安排问题,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总之,教育基建办一定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以强化学校工程建设的管理。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突出档案管理社会化职能的意义:
1、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目前高校都逐步强化了职业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增进高校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则需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类型,且受到不同体制环境的影响,使得校企合作更多体现在形式建构领域,而在深度互动和互利双赢上却做得不够。为此,通过挖掘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来助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便能在双赢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如,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阵的发展态势,而未能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为此,通过利用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专家档案资源,便能在智力和人力支持下帮助地方产业经济走上一条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
3、培养共生环境生态
尽管高校在隶属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类别,但其在具体的区域内办学,必然会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拓展高校办学空间的潜在要求下,高校管理层也需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接触。可见,培养环境共生的生态,对于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高校通过突出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便能为实现环境共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分析
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助推社会主体的发展
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其根本仍在于转换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并在高校管理层的牵头下积极建立与社会各类主体的联系。本文以科研档案管理为视角,那么社会主体也主要指向了企业。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将高校科研档案资源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践相结合,则能为企业带来知识红利。但这里也需要明确,即高校档案管理若要切实助力社会主体的发展,其本身也需要进行信息重构。
2、实现社会化办学目标
贯穿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是,突出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将实现双赢的目标。那么双赢在高校这一侧便体现在,促进高校借助社会办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归因于:首先,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助力社会主体发展,进而社会主体将愿意与高校建立在教学上的深度合作;其次,高校通过与社会主体间建立起基于?n案信息交互的人员往来,便能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再次,通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深度互动,来倒逼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整合。
从以上两个方面所做的职能分析中可以看出,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理解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而且,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职能,构成了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实践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以科研档案管理为例,实践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
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其本质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所周知,高校科研档案内容主要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已申报的专利,以及课题结题等信息为主。这些信息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且所基于的问题导向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直接与企业的需求结构相对接。因此,高校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团队,应与企业接触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然后再针对专业教师的科研档案信息进行资源重构。
2、具体掌握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短板
在与企业进行接触时,还需要掌握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或者组织架构调整的长期愿景和近期所遇困境。只有在问题导向下来进行档案信息资源重构,才能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供给侧优势。为此,这里就需要夯实企业一线调研的绩效。所以建议,高校应组建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分别设置在高校专业所在院系和企业方。通过这种长效机制做保障,不仅能优化科研档案供给质量,还能引导教师建立符合实践需要的研究方向。
3、高校多部门协同对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在对高校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发挥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优势。在组织建设上,需要将专业所在院系、科研处、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部门纳入其中,在职能定位上则需要重点发挥院系、科研处的职能。图书馆依托自身的电子档案信息采集能力,可以为科研档案电子资源重构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之后所开展的档案信息线上交互活动,也需要借助图书馆的信息平台来实现。学报编辑部借助自身的职能优势,可以为具体的科研信息提供文献梳理工作。
4、开展线上信息交互线下人员往来活动
为了实现档案社会化管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这里还需要开展线上信息交互和线下人员往来的活动。不难知晓,在本文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在实现其它类别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应深刻理解档案信息背后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且正是依靠了这种主体作用才真正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