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预算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通过财务预算进行企业管理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企业要想驾驭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节约和使用资源的环节,必须通过快捷、准确的财务预算来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一个好的财务预算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回避风险,使企业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1 当今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人员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的主管部门对企业的预算如何去运作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很多企业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企业能得到其他单位的认可,才制定了一系列看似严格的本企业财务预算制度性文件,然而企业不应该把财务预算作为自身的管理制度去补充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空白,而是应该把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助推手段,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财务预算制度,还应该关注财务预算在企业中实施和落实情况。
1.2 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实行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中,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企业预算管理机构,大部分都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兼管,也有的由计划部门来管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没有组织部门保障,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冲突和矛盾,企业中没有协调的委员会进行协调。其次,企业中没有相对完整的财务预算制度也是当今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很多企业在财务预算时十分简单,使企业财务预算工作有名无实,企业预算人员也没有严格的规范可以遵循,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3 对预算的实际效应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实现财务预算的企业中,财务预算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处理的不好,造成了企业只注重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作用,而没有重视财务预算在企业实际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1.4 企业认识上片面
很多企业认为财务预算是纯粹的财务行为,应该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全面负责管理和控制,而随着现代企业意识的加强,企业预算已经形成业务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等综合性的预算体系,财务部门仅仅作为预算中的一个体系,为各部门提供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对各种预算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所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全面的管理行为,应该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和指挥,由业务、投资、筹资、管理等各部门协调完成,所以我们不能将财务预算看成是企业财务部门独立完成的任务。
2 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2.1 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财务预算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管理和约束,如果企业的财务预算没有站到一定的高度上,也只能算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最终会使企业失去发展的方向,所以企业的财务预算过程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也决定着企业的预算模式,预算重点工作和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目标只有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才会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企业应该首先根据市场的经济情况,制定出本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出本企业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方向,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真正的发挥实效。
2.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预算顺利执行,企业一旦制定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就成为所有参与企业预算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依据,在制定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规范的时候,必须依据有关的方针政策来制定,内容要详实,通俗易懂,每个工作流程的要求都要有,使得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有效的开展。
2.3 细化企业财务预算的项目,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关键词:
生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研究生产
企业预算管理是公司进行管理掌控的重要管理工具,以及对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依据,能够将公司管理的相关辅助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更符合现代型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研究,因此在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融合了平衡记分卡的内涵,包括产品开发和创新、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企业财务预算以及企业成交率等内容,以提高企业对内部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并达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企业财务预算概述
1.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特定反映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预计企业经济效益和财务情况,和现金流等企业目标的各类预估的总称。财务预算是单一负责企业某一个部门或方面的预算,全面预算是公司所有财务活动的预算,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二者相互促进使公司的决策指标更加具体、全面和特定化。在企业管理中,财务预算能将公司各部门和各个层次的内部关系转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使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目标,最终达到公司的经济目的。同时,企业进行财务预算有助于公司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利用财务预算来建立公司资产的评定标准,将预估数值与实际数值进行比对,能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财务预算又是公司的额总预算,作为生产企业全面预算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从公司预算的各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是预算执行程度清晰明了。
2.财务预算内容财务预算的内容包括现金预算、预算效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收支等内容。主要反映企业某一个方面的预估,例如对现金流的预算、经费使用的预算、过程经费预算、生产成本、直接人力预估、反映公司资本流动的资本预估等。而全面预算体现了企业财务流动整体情况的预估,例如反映公司财务活动的的资产负债表、预估财务状况变动表、预估损益表等。各种预算之间的关系不同,销售预算是各项预算的起步,其建立了生产经费预估、过程经费预估、现金流以及资本预算的编制基本。而现今预算是其他各类预算的整合,预算收益表需根据销售、生产、、生产过程以及现金预算来进行制定。财务状况的预算则是主要依据企业资产资产盈亏和预估损益表制定。
3.财务预算特征财务预算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战略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所谓战略性,是指企业的财务预算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是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基准。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预算方案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和,是公司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详细规划。财务预算具有系统性是指其在规划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规划的特征,可分为垂直和平行两个方面,垂直系统性是指预算将各个实施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平行系统性是指若公司某一级别的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则会影响到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全面性具体反映为全员、全程和全方面。顾名思义,全员是指需要公司的全员参与,全程是指财务预算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全方面是指对企业进行的包括资产、现今等在内的各方面内容的预算。
二、生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建构
1.设计原则生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主要有四点,分别从企业运营、产品生产、公司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个角度来讲。第一,灵活性原则。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在不违背市场规则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只要是对公司发展战略有帮助的,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都可以进行实施。总之,财务预算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动。第二,以销量定产量的原则。通过销售数量的数据来决定生产产量的方式能使公司的产品在库量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降低成产和库存成本。公司的产品销售速度快才能使企业的资金流动迅速加快,以提高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提高竞争力。第三,总量平衡的原则。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需关注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严格依据制定程序进行管理。第四,坚持内部共同协调。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因此,需公司全员做好配合工作,方能更好地对企业财务预算进行管理。
2.建构步骤建构步骤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建构完善的公司财务预算组织体系。生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体系是管理模式运行的主体,由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预估专职岗位、和预估责任网构成,以达到有效的进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其次,需形成合理的财务预估目标。财务预算目标体系是是能够进行分类和整合的体系,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编制和选定相关指标。最后,需建构系统性的分析考核机制。生产企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整体,内部层次分明。因此,需建立一个有效的对气压财务预算管理有约束和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通过该考核体系来确定预算管理各个项目的责任和义务。即是对公司的相关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奖惩分明。
三、平衡记分卡下生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1.以客户预算为起点在平衡计分卡的层面重视市场是公司实现企业价值的根本,公司需强调市场的大体需求,客户之间的价值定位不同,公司须在在不同的定位之间寻求平衡。因此,生产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也可以“市场预算”作为制定的起点。关于市场问题的全面预算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内容,一方面是市场行为及行为结果的目标的内容。例如市场满意度、市场保持度、新市场的开拓、获利情况等。这类目标是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是考核公司战略实施结果的核心指标。另一方面,是指对市场和客户的行为以及过程的成果进行考核的指标。即公司需要通过哪些改进来提高市场满意度、维护老客户的同时不但吸纳新客户,这类绩效驱动因素因市场不同而有些许差别。
2.内部经营预算为核心内部经营预算包括产品研发管理、质量评定体系、服务评价指标、以及成交效率指标四个内容。产品研发主要是指企业针对产品进行的创新和研发经费的投入,以及经费的分配管理。质量评定主要包含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掌控、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掌控、以及销售期间的质量掌控。服务评价指标主要是指企业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有利于使客户对企业产生足够的信任,从而稳固已有的市场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范围。成交效率指标是指公司在客户下订单之后能否及时接单发货,体现了成产企业的可靠性,是公司诚信度的重要表现。因此,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减少周转时间,提升发货效率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3.人力资源预算是保障在现代化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预估是全面财务预算的重要保障和起点。人力资源的预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实现人力资源预算是公司为完成其经营指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经费而发生的各类支出预估,其中包括招聘人才的预算、人才选拔预算、最终录用预算、以及安排预算等。第二,维护人力资源预估。是生产公司为保留现有人才所采取的预算,包括奖金、社保、以及补助等预算。第三,人力开发资源预估。企业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所采取的培训经费预算,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经费预算。第四,反映人力资源预算的具体指标还包括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工作稳定性、员工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四、结束语
生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于相关新型人力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但对人才的任职要求也会逐渐提高。生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在不断的扩大应用范围的同时,管理者也遇到了新的不同的问题和难关。而平衡记分卡下生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更加完善,和开展更加顺利,以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洪洲.生产型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2,10:237-238+241.
前言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高校的财务预算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尤其对于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财务预算的管理,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财务预算的基本概念
1.1 高校财务预算的内容
高校的预算一般包括六项内容:事业费预算、基本建设预算、专项预算、后勤企业预算、医院营业预算和服务中心预算。事业费预算是学校的核心预算,对学校发展计划中优先考虑事项的变化最为敏感。基本建设预算通常由主要设备及建筑的修理和修缮费用组成。基建预算和事业费预算之间的联系经常被忽视,但其对预算制定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新设备投入会增加用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费用,加重事业费预算的负担,而设备改进通常会减轻这种负担。专项预算通常由政府和其他一些接收赞助的科研津贴和合同、非政府补助、转向捐款和赠与收入以及额外提供的学生资助组成,这项预算在各项预算中最不稳定。后勤企业预算通常包括学校支持的,享有专项收入地位的活动,来源于学生对公共认可的教学事件、活动或设备使用后付费或收费(例如宿舍、书店等),一般自负盈亏。医院属于特殊的后勤企业,其事业费预算包括用于非教学性的医疗服务和活动的费用,其收入是向患者和其他医院服务的使用者所收集的费用。服务中心是后援单位(例如电话网络系统),其收入主要来自学校部门人员和学生,这些预算不受学校总预算的影响,因为这部分资金已在部门间的初级预算中计算过了。
1.2 预算的编制过程
编制预算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满足学校的各种需求的资源有限,预算的编制有助于确定在获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是一种特定时期内的学校行为或运作计划。各国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根据各国财政预算的基本程序进行的,服从于各国的财政预算方法。预算的编制过程实际上由多个预算周期组成,相互重叠或交叉。一项预算正在完成的时候,另一项预算正在执行,还有一项正在进行评估和审计。
1.3 预算的编制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大学已经使用了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来编制预算,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1)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最古老和常用的预算方法。其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其程序化方法为其他更理论化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选择;在财政稳定时期能补充长期组织投入。缺点是容易受学校内部政策的影响,也容易受管理机构行为的影响;其存在基础是投入而不是产出。
(2)公式预算:公式预算就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用一个或多个公式,每一个公式都利用特定的学校数据,以项目需求和成本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基础,得到支持未来项目运营所需资金的估计值。其优点是使资金在学校间平等分配;增强了预算的一致性,减轻了预算的准备过程;使决策制定更加客观、程序化。缺点是当入学人数下降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缺少新项目或项目改进的投资机制;没有意识到学校间任务或项目的差异;通常没有考虑规模经济。
(3)项目预算:针对专门的项目或活动所进行的预算,每一项项目预算都是在与项目活动相关的几个部门间分摊的预算方式。其优点是把中间过程与想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了;指明了学校前进的方向;使学校的基础数据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其缺点是组成内容比较困难;不能说明学校的任务;错误地假设项目成本以及其他必需的数据在决策时已经存在。
(4)零基预算:假设每项活动及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年都必须根据一系列决策对其进行调整。其优点是它是一种非常合理、客观的预算方法;关注的是结果和产出;使人们对活动、项目及组织单位有了深刻的了解。其缺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制造大量的文件;排列决策案所依据的标准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5)绩效预算:以产出或成就所需求的拨款为基础,最初是作为资源分配的补偿模型出现。其优点是相对比较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平等分配。缺点是绩效标准及绩效测量的确定比较困难;没有说明不同教学任务制定绩效标准的差异。
二、高校财务预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地高校财务预算体系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分析。
2.1 财务预算制度不合理,缺乏长期规划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基本上由靠国家财政包揽,学校完全根据上级批准的计划来编制预算,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财务管理需要,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其次,预算编制不合理,现行预算分配一直沿用“基数加增长”的分配办法,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实际不能紧密结合;再次,预算编制缺乏长期规划意识,许多高校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仅仅是为了维持年度收支平衡,考虑较多的是短期目标,很少考虑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导致许多高校虽然有长期发展目标但由于得不到学校财务上的资助,使得这些目标只能停留在战略层面。
2.2预算编制数字不准确
大部分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很少有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缺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通常根据往年的习惯做法来判断本单位收入、支出,数字模糊不准确,预算仅仅能起到一个分配额度的作用,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使得预算编制往往偏离财务计划的轨道。长期以来,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预算编制人员缺少对高校运行及长远发展的相关了解,预算通常很难与实际相契合,因此也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备性。
2.3 预算执行控制不严,监管存在漏洞
高校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许多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得预算管理制度,高校预算经费下达到各部门、院系后,使用权及管理权就集中在各部门负责人手里,在执行上,财务的实际支出很难控制,随意调整情况时有发生,追加现象也比较严重。有的高校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监管也流于形式,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控制,存在预算执行盲目性和监管真空现象。
2.4 预算赤字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一方面,学校下达给部门的专项资金普遍缺乏跟踪管理和必要的绩效评价,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各高校资金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学校资金供求紧张,再加上往年入不敷出的赤字累积,各项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新上项目又不能如期完成,收不抵支现象始终困扰着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危及到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于不能较好地解决资金的供求矛盾,导致一些学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赤字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财务预算应当包括全部收支,但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影响,容易使高校预算编制范围不能面面顾及,一些资金,如科研经费,往往游离于综合预算之外,无法编入预算管理。
三、影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因素
寻找高校财务预算体系完善方法的关键是分析其影响因素。影响高校财务预算体系的因素分别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特征和学校因素。
3.1 经济环境
国家的经济形势与高等学校财政状况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实力同样影响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贡献程度。经济情况良好时,资金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流向学校,用于事业和基建投资。而在经济困难时期,不仅慈善捐款会减少,非营利部门间的慈善资金竞争也会增强。失业率上升时,高等学校将面临来自更少收入、更强竞争的各方面的威胁。
3.2 政治环境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专项拨款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其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也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所有公立和私立高校必须遵守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要求是学校必须承担的强迫成本。
3.3 人口特征
现有的人口条件会对高等学校预算产生影响。无论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其教育成本是与学校入学人数挂钩的,由可供使用的收入总额决定。国家范围内,18~24岁年龄段是传统的入学年龄。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直接会对高校的学费收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高等学校的预算体系。
3.4 学校因素
这一因素包括一所学校的任务、年代、传统、法定的历史以及预算规模的特点。学校任务规定了学校学位项目和课程的规模和宽度,并因此影响它的教学预算。不同的教学任务所要求的课程计划在学期项目混合、教学水平、授课方式以及班级规模等方面均不一样。教学水平、学院的纪律、学生的素质以及学校师生比决定了教师规模,从而决定了教师的工资和福利。
四、怎样完善高校财务预算体系
健全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体系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1 正确编制部门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财务计划
高校的部门预算管理过程为高校下属的院(系、处、所)及其附属单位根据其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由该部门或单位编制,并提出相关的预算建议方案,上报学校财务处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编制全校的总预算。高校预算管理的重点是要正确编制各个部门的经费年度预算。学校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应根据主管部门稳定的经费预算指标、学校的事业计划,以及学校可能调度的各项资金,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安排。
4.2 切实贯彻《教育预算执行条例》,细化预算项目
在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速完成,如需要可重新确定预算的收支分类,并且对预算的支出分类进行细化,使之与各类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功能相一致。
4.3 普及财务预算基本知识,并且使预算的执行结果与高校新的政策挂钩
加强领导及各部门对预算的认识,使预算的编制不仅仅只是财会部门的专项工作,而是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各部门活动紧密挂钩。
4.4 明确预算管理责任,防止学校财力资源流失
高校财务预算体系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内部应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经济责任制,并且建立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学校领导,校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及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防止学校财力分散和流失。
参考文献:
[1]夏青. 高等学校预算控制与评价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 2010;3:69
[2]高静波.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81:7:159-160
2.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要在国家政府的批准之后才能够执行,并且一旦批准,便不可随便更改,但是实际的情况确实,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执行力度不够,还随意更改预算指标,由于企业中预算财务指标没有明确,并且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不及时,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激励政策、奖罚政策,从而导致了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工作人员积极性的缺乏,管理工作根本没有得到落实。
二、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通过上文对财务预算管理中才能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下面对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1.财务制定主体的定位要明确。在进行财务主题定位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将所有工作人员的只能加以明确,正常情况下,财务管理主要分为管理决策以及管理控制。而职位不同,其管理的内容以及管理作用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就要求财务管理要根据实际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和对策。比如:在进行销售财务制定的时候,工作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工不同,销售财务也不尽相同,企业中的销售部门决定这企业的销售状况,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有着密切联系。在建筑类企业中制定财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管理决策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这样也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分析与交流,实现信息透明化,从而加深部门之间的联系。财务能够促进管理控制职能的发挥,那么销售部门就容易对销售收入有所忽视,进而对业绩评价产生影响,这样就会低估相应生产计划的减少,企业就无法实现高效生产。所以说,必须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存在于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实际管理的时候,才能够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使财务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增加财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方案。
2.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合理安排预算编制进程。预算编制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它所涉及的部门、人员等都比较广泛,所以要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预算就需要充足的时间。仅仅一个月或者几十天是无法来完成预算所需要的调查考证、目标预测、专家讨论等步骤。为了确保预算编制时间的充分性,企业可以提前或者延长预算的编制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实施了预算编制步骤,才能编制出真实有效的预算。当然,在编制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也是必要的,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的弊端显露出来,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矛盾。因此,推行“零基预算”是必要的。目前来说,该预算方法是比较科学有效的编制方法,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切从零开始,能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计算,这样就能产生压缩经费开支,杜绝浪费的作用。
3.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深化考核机制。在预算编制中,管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但是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预算分配方面来讲,在企业中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为了能够将财务预算中的各项制度规范落实到位,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每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逐一入手,能够将预算管理与岗位绩效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实现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也实现预算管理的统一化。其次,就是从资金使用方面入手,避免资金的浪费与超支的问题,最大限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最后,预算体制的建立还需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财务各项指标的合理的设定和执行,考核以及监督等工作也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提高了预算管理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管理质量,一举多得。
4.强化预算监督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监督管理,因此建立监督小组是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有效方法,针对每一个部门设置专门的监督机制,负责对预算的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记录,经过分析之后采取处理措施,并记录到绩效考核中,即为那些工作态度不良的人员敲响了警钟,因为那些优秀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可以获得认可的机会,企业可以采取聘用制度,从外部聘请复审人员,进一步保障预算管理效果,能够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评价,在内部也需要将预算编制以及执行情况等公开化,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更加公正化,透明化。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前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全球化和经济化的关键。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进行有效预算管理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对企业管理的全方面改革。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实现了企业由协调生产执行管理到激励性决策管理的转变,加强了企业对自身的财务认识,实现了对自身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评价,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1.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概述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实现对企业财务明细化、整体化的一种管理形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通过围绕企业的财务控制和监督活动,实现对企业内部编制的完善,完成了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控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财务管理效益,有效对企业今后发展进行全方面分析,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1 财务预算管理概念及特征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指企业根据针对性指导意见,实现企业预算及决策的战略规划,完成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对计划和控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强调,实现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概念的深入应用,完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具有高度战略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以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及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综合分析和改进。第二,具有高度系统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依照管理方面可以分为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两个方面,整体管理预算呈现较高的刚性。第三,具有高度全面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企业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等方面的整体预算准则。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全方位性、全员性、全程性,完成了对企业编制、执行、控制、考核等多方面的管理和监督。第四,具有高度机制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以市场作为管理预算主体,对企业市场进行充分分析,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状况,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决策、监督、执行的整体效益,促进企业高速运转。
1.2 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财务预算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构成要素实现了企业的整体预算管理机制建设。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三方面。
资本预案主要是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资本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完成对企业的整体资金的有效运用。企业可通过资本预算对自身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改造和长期投资预算,实现对企业的控制。经营预算主要是根据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状况对企业今后的经营发展进行规划。通过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部分对企业进行改造和提高。财务预算主要指对财务进行管理,完成对企业财务及市场的紧密连接,实现对财务的整体控制。通过对上述三者进行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对企业综合水平的提高,完成对企业的整体管理。
2.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
2.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组织设计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组织设计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机构的主体进行设计,通过对管理主体的有效建设,达到企业预算管理的目的。在该过程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要对其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组织层层有序,增强组织的工作效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对决策机构的设计、对编制机构的设计、对监控与协调机构的设计、对反馈组织的设计四个方面。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实现对管理机构的整体管理,决策管理整体方向。预算管理委员会要根据企业的基本进行预算管理,由企业专业领导部门成员组成,实现对企业财务、供销、技术等的全面管理。在管理中可以根据具体工作量进行人员调整。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对预算目标进行确定,下达正式预算,根据具体企业发展状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完成整体的冲突仲裁等事宜。
2.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内容设计
完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建设后,相关人员要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内容进行设计,实现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基本业务和特殊业务渠道,实现对整体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完成对企业资金与经营的整体管理。要建立现金流量预算、预计资产负债、预计损益等相关表格数据库,实现对企业财务的综合控制。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内容设计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主要实现业务预算设计及财务预算设计。业务预算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根据设计环境和设计时间对设计进行改善和预计,完成对业务的整体处理。在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及具体企业的基本业务计算对不同业务进行不同预算设计。例如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材料采购、销售、生产等进行预算,估计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收支平衡。与此同时,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内容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完成财务预算。通过对企业的综合业务指标和综合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规划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实现对企业的负债、资金管理,实现企业资金循环。在该过程中,内容设计要强调以企业协调发展为主,保证现金流量预算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从本质上改善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2.3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主要是建立在企业预算基础运行的环境上对企业预算进行的改革和完善。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依照企业的财务预算组织结构进行主体规划,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对其进行调整,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变化。在设计中相关人员要保证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的运动性,保证组织的动态平衡。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主要是对投资和利润进行设计,确保企业债权关系明确化,完成对企业的整体投资和利润管理。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投资中心。通过投资中心完成对企业资产的预算责任制,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投资中心要完成对企业成本、收入、利润等的全面预算,还要是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权、投资决策权的标准评判,确保投资符合企业的发展状况。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设计时还要建立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控制。该部分对企业的利润方式及利润途径进行分析,实现对利润的整体预算,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状况,从本质上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4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控制设计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控制设计的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通过预算监控体系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预算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监控主体和监控控制程序两方面。监控主体通过实施预算监督部门、成员的整体监督条例,实现对企业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监控主体要对财务管理预算任务及预算机构进行全面跟踪、控制和分析,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除此之外,监督控制程序实现对预算的协调控制,贯穿整体企业财务预算的预算协调、预算调整、预算监控与预算仲裁。监督控制程序要对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可以根据情况对预算结构进行微调,确保实现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和控制。
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3.1.1 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合理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基础工作中因为职能和财务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一致,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核算比较混乱。企业财务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没有达到财务预算管理核算的相关标准,这就使得在进行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时容易出现错误,他们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核算时不按照相关的核算规范来进行处理,对企业资金进行预算,最后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有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达到了要求,但是财务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够合理,也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核算工作,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分工不够明确,在出现责任问题时就很难找出相关的责任人。更有的一些小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核算时找一些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来做定期的核算,这都就会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核算不全面、企业财务目标分析不明确、财务管理不到位等,导致预算效益降低。
3.1.2 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将财务预算编制仅作为财务行为,导致预算编制模式过于单一,造成财务管理效果和预算效果大打折扣。在该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责任及分工不明确,对自身的预算目标不清楚,这直接导致预算效益下降。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期望过高、急于求成也在一定上造成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导致企业预算与实际存在偏差,对企业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3.1.3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
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时,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明确定位。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长期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建立长期预算目标,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提高企业各年度发展的衔接性。
加强企业的市场开放性预算。企业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完善对市场的调查,将企业预算和管理建立在市场发展的环境条件下,确保企业与市场发展相符合,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在该过程中,企业要严格保证企业预算与企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确保从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客观性,根据实际企业状况进行操作,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实际预算管理操作过程中,企业还要完善预算思想,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和预算管理热情。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确保企业相关人员能够积极投入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对企业人员进行带动。各阶层要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适当奖励,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预算指标完成度,增强预算管理整体效果。
4.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我国企业现今存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提高了企业的发展效果。企业根据财务预算管理概念及特征、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完成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组织、内容、运行、控制的全过程设计,对自身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作者单位:米易县石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英军.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1, 30(6):89-90
[2]叶皓洁.浅谈企业如何基于目标进行预算管理[J].时代金融(下旬),2011,6(4):121-122
1构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要求
预算管理是当前医疗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包含以下方面:一是预算拥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收支和结余是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通过指标控制降低医院偏差。二是预算提高管理。细化的预算目标确保医院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有效的预算规划可以将有限的资金运行在重点项目上,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三是预算协调部门工作。通过健全的预算工作可以调节各个部门间工作安排,通过统一的预算可以实现部门间的有效协调,加强科室和员工间的沟通。四是预算明确考核机制。通过构建预算机制,并进行有效的分解形成指标体系,并与考核体系结合形成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1]。但是当前的医院财务预算体系并不健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2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编制单一
医院预算编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制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了基数法或者固定法等方式,导致产生预算编制缺乏灵活性:二是编制的思路单一性,一般的医院财务预算并未结合全医院的总体情况进行编著,导致财务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三是参与预算编制的部门单一性,财务部门是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编制无法涉及每个部门业务水平。
2.2预算缺乏科学考核
医院的预算编制需要科学的论证过程,而当前的医院预算编制常常是基于上级卫生部门对医院的检查和考核,缺乏基于自身发展的论证和调研,导致编制的预算只是简单的历史数据的调整,并没有基于当前医院发展的趋势,缺乏理论和实践支撑的预算编制往往会流于形式,脱离成本收支的预算,使预算工作的意义大打折扣。
2.3预算缺乏有效监督
预算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进行有效监督,只有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医院的预算决策能够有效执行,很多医院在监督层面做得不够。预算缺乏监督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方面预算的方案缺乏确定性,很多医院的预算工作缺乏明确的指标支撑;二是预算指标的随意性,很多医院的预算指标由于单位需求的变动,导致前后指标的不一致时有发生;三是预算编制流程缺乏监督,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片面地注重预算编制的完成结果,导致预算过程缺乏事前事中的监督。
2.4预算执行不到位
由于预算管理过程,往往预算的方案无法按照编制的方式进行执行,导致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效率较低[2]。各个医院部门在执行预算编制时不能完全按照预算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在预算指标考核时,缺乏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使得预算考核和绩效考核脱节,无法产生明确的激励作用[3]。基于以上问题,提出采用平衡计分法的方式来搭建更加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
3平衡计分卡概述
平衡计分卡理论是哈佛大学RobortS.Kaplan教授和复兴集团的DavidP.Norton创立的绩效管理工具。该工具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公司企业的各个层级进行考核,分解采用可以量化的目标方式,确保每个层级目标策略的一致性。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学习与成长角度是该方法主要考虑的四个维度,其中财务角度从企业财务运营角度衡量绩效,其他维度是内外层面出发衡量企业的管理绩效[4]。
4医院预算平衡记分卡指标设计
4.1财务角度
医院首先应该先从公益性角度出发,在主营项目范围内严格对医院的各项检查费用、治疗费用、住院费用进行预算,降低此部分涉及民生的预算收入,结合当前提出的药品零差价等政策要求,合理进行财务预算,确保医院运营以稳定民生为基础。其次加强医院的科研水平预算。最后,加强医院的财务支出预算,包括材料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支出项目,尤其加强药品支出和卫材支出费用的预算,确保医院的支出和收入保持合理的比率[5]。
4.2客户角度
客户角度主要指患者角度,医院的预算编制不仅要考虑财务角度的分析,还要考虑非财务角度的编制,可以对预算的编制起到补充作用。在预算编制过程,要基于客户角度考虑对医院的影响,如就医环境、医患纠纷、投诉比率等,这些都会对整体预算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在预算编制时,针对客户角度考虑指标比率,并形成相应的指标调查问卷,发往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评分,产生的评分数据作为预算指标的相应利率进入预算编制范畴。
4.3内部业务流程角度
除了客户角度的非财务指标外,还要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考虑内部业务流程,作为医院的核心支柱业务是医疗的收支预算,所以在医院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医疗收支的编制,预算编制应细化至各个所属医疗处室,根据医院的日结就诊情况,估算流入各个科室人员比例,按照百分比的方式分摊各个科室预算分配比例,同时结合医院内部的科研要求、科室建设要求等,编制各个科室的预算收支。
4.4学习与成长角度
员工的学习成长也是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注重医院医疗人员的培训学习支出,医疗人员是医院的核心支柱,医护人员水平的提升对医院的运营情况作用显著,因此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培养教育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列入预算编制的范畴,当前的医疗环境比较紧张,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道德建设,对缓解医患关系尤为重要,所以同时也要加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预算投入。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医疗改革的形势下,引进新的管理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尤为重要,尝试性引入西方平衡计分法的方式对医院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运营水平,还可以有效协调医院、患者、员工之间的关系,确保医院的发展长期短期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洁.浅析医院的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当代经济,2009(14):152-153.
【2】李玉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1.
【3】招志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非营利性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预算的理论概述
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目标控制方法,同时还是进行财务控制时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企业要驾驭市场,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必须通过灵活、快捷、准确的财务预测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而财务预算的提出,无疑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
(一)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由企业的高层以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的目标规划财务数据以及责任约束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模型和公式,结合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的预算。
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经济活动是现代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并且建立在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各项资金的取得和投入、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制定的计划,是一种确保企业理财目标实现的有效管理机制。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财务预算的必要性。
正如上所说,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全面的组织、计划和协调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尤其是近期的金融危机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合理而准确的财务预测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1、良好的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支付风险,而财务预算一般在编制时,都会充分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未来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编制准确而合理的预算计划来安排好资金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充分规避未来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2、财务预算是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可以实现的良好保障。一个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根据企业战略制定出来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预期性管理理念。因此财务预算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企业战略的具体化。没有企业战略作为基础编制出的财务预算,只能称之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并不能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财务预算亦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桥梁。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以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为前提的,所以一份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将市场和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求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可以长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三)企业财务预算的内容。
1、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主要指对企业集团及其经营性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行全面的预算,包括经营活动的预算、投资活动的预算和筹资活动预算。具体而言,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和期间费用的预算等;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企业及其经营性子公司的投资活动编制预算,包括投资的收益预算、投资的成本预算和风险的预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投资短期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对内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筹资活动预算主要是是指在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2、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也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企业预算期的经营利润和费用编制预算。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为基点,在充分考虑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后,采用会计核算中常用到的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求得,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也是类似的,两者在编制时,无论是在编制内容,还是数据应用上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3、现金流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是通过以上编制的两种预算内容,大体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等日常活动的资金结构、流向及规模等,进而分别就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的净流量做出详细的预算,为企业实现下一步的各项经营目标提供资金上的充分保证。一般而言,在一个企业的整个财务预算中,应该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因为现金流是最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经营的保证,同时现金流也是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的最大资本。
二、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为众多企业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
许多企业的主管部门对财务预算到底应该如何去运作、如何安排和实施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现阶段,有不少企业仅仅是为了在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方面,能得到有关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的认可,才制定了一系列看似十分严格的,和本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性文件。而事实上,每个企业都不应该只把财务预算作为自身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企业制度上的空白,而是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步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的辅助手段。我们应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企业是不是制定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是在于财务预算管理在该企业中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和落实。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
在许多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兼任,而部分企业甚至由计划部门来担当这个职责。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上的保障,导致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但企业内部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另外,没有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现阶段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十分简单,使财务预算这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变得有名无实,也使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严格规范,从而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运行,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不注重预算的实际效用。
现在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譬如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这些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各种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效绩评价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等。
(四)思想认识不到位。
财务预算是在财务部门制定的年度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得来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财务行为,所以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全面负责制定和控制。而事实上,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计划性逐步在加强,全面的财务预算早已发展成为集业务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投资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仅仅是为各部门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析。因此,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全面的管理行为,应该由公司高层进行组织和指挥,而业务、投资、筹资、管理等具体部门才是财务预算的执行主体。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财务预算视为财务部门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关于企业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根据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预算管理更多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管理和约束,所以其目标应该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只能算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企业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的。企业的发展战略导向和战略目标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预算的重点,也决定着预算目标应当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首先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长短期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二)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可以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在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首先根据财政部为企业制定的《指导意见》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业务流程、预算指标等;然后,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出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控、评价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使整个财务预算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化各种财务预算的科目。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但不同程度的基础管理工作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作用和最终的收获是十分迥异的。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一般是各项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每一项业务预算要求各种业务的开展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也必须科学。因此,企业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从生产、销售、供应等各个环节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细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和项目,进一步明晰各种人员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同时,企业可以采取措施,进行一种动态的监督,以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使财务预算的编制更加真实、合理。(作者: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科技项目评价与战略)
参考文献:
[1]谭宪才、王文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时代财会,2002(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实际上就是单位企业制定的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企业和群众的基本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编制财务资金的预算计划,并对计划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控,根据该计划的执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从而达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目的。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1.实现综合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分为多种形式,单位部门职能的不同其财务预算计划也不相同,财务预算计划方案的形成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协同和配合。所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力度可以促进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为实现公共服务的综合目标提供有利条件。
2.规范人员行为
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单位财务预算方面的考核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了解到工作人员对财务预算计划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关的推广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时制止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强工作人员对财务预算计划的认知,对于有违规行为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从而端正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达到规范人员行为的目的。
3.保护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合理分配是财务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国有资产分配和支出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制定完善的预算计划,并在接下来的支出环节中严格按照预算计划的程序执行,对不按照规定行事的人员要追求其法律责任,有效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和不足
1.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财务预算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是将其当作日常工作来抓,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经验管理上,缺少先进的健全管理体系,使得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失去应用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只是针对拨款的项目制定一些简单的财务收支计划,缺少完善的财务预算计划编制制度,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计划编制工作流于形式的现状,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2.财务收支反映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向上级部门领取以及结余弥补的部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外收入存在数额较大的情况,针对这些预算外收入,单位在使用的过程中十分混乱,并没有规范对其要求,还有一些单位甚至将其作为家底,造成单位财务信息账实不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另外,由于单位的财务支出环节过于复杂,导致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缺乏准确信息的支持,使预算计划无法反映出支出的实际情况。
3.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现实中,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长时间的轻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从而造成了财务预算编制水平极其落后的现状。编制财务预算计划的主要的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编制的过程中,会受到财务部门实际权力和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使财务预算计划并不能满足单位快速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另外还缺少与财务预算计划编制环节相对应的监管机构,使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一些财务部门为了方便,仅仅是在单位上一年的预算中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得出现阶段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使其不具备约束单位财务支出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编制工作还需要得到科学的编制方法的支持。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措施
1.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单位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现阶段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出单位领导的引导作用,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形成健全的管理理念,带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同时,还要在不影响单位公共服务效果的前提下,为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是一种贯穿于单位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工作,如果没有得到充足时间的支持,势必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效益造成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在调研工作完成之后迅速开展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
2.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管理人员应在满足单位内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加大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力度,选择更为先进和科学的编制手段,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然后,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多个相关部门,并妥善交代财务预算编制的工作任务,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财务预算编制体系。同时,还需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针对考核结果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3.强化财务预算过程管理
现阶段主流的零基预算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不会受到上一阶段财务收支情况的影响,为预算编制创造了很大的回旋空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在现实情况中,有些单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现阶段主流的零基预算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抵制情绪,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强化对财务预算过程的管理力度,及时发现财务预算编制环节中的问题,制止并改进违反规定的行为,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为了有效规范预算管理人员的行为,单位还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高福利政策,从而激发人员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4.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评价机制
高校财务管理是以货币模式对未来财务收支计划所展开的控制,为高校各个部门得以正常运转以及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根本的会计核算,重点责任是呈现高校经济活动的收支状况,同时将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记录,为高校各个部门正常运转及发展的载体。两者彼此统一,是经会计核算体现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财务预算的目的即为会计核算。
一、强化高校“财务预算”对“会计核算”重要性
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充分体现了财务预算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于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亦如此。首先拥有良好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方可令会计核算工作做有序有效地进行。高校财务缺失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根本就无法与管理挂上钩,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亦将发生混乱,会极大地降低资金使用效能,对高校的长远的发展及生存造成影响。高校确切的落实预算管理,高校各部门的主动性将被充分调动,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高校的财务状况能够“真实、全面及完整”地反映。
在资金的使用上,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话语权及分配权,若缺失预算,便会因为缺乏限制而发生高校领导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大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高校特别不断扩大招生的形势下,导致高校的“仪器设备、学生宿舍、教学、后勤、科研、扩大教师招聘名额”等等,这此皆需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便需要以各种渠道展开筹集,且这些来源各异的资金在“使用额度”存有差异,缺失财务预算,若高校领导于资金的开支上缺失足够的“远见”以及“成本意识”,加之“科学规划”的缺失,将有大量资金被浪费掉,还有的高校领导“受利益驱使”、“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影响,发生经济腐败的问题。若有了财务的预算计划,便能够极大地预防“领导班子”在资金的使用上以拍脑袋的方式使用。开展财务预算,高校财务工作者于“财务工作”中可以做到控制资金、专款专用更好执行会计核算,让“资金的使用”做到合理化、有效化、科学化,做到严格遵循“国家与财经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二、高校会计核算不适应“财务预算”的表现及原因剖析
(一)会计核算“部分或全部”脱离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的会计核算随意性极大,无视财务预算严重偏离其的要求。造成此状况的主要原因为:其一,会计核算因受财务预算准确性的缺乏影响而无法依其履行。在“预算管理”的问题上,高校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施行其出发点是为得到上级机构拨款,仅仅将预算看作为政治任务,一些高校对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收支上盲目性很大,未依学校科学发展进行规划安排,导致拟定财务预算时粗枝大叶的应付了事,如此所做预算可想而知,实用性非常差,预算编制缺失,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过程中无法施用;其二,是财务管理体制缺失,高校对预算缺乏重视,刚性管理缺乏。展开会计核算工作时,高校仅仅在形势上走过场,存有乱开支项目状况,对支出标准亦随意进行扩增,财务预算人为忽视,致使预算搁置不用;其三,关键是会计核算管理体系过于滞后,不能和财务预算科目展开对接。当下的会计核算体制,是遵循1998年颁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依当时“教育预算单位”与“财政预算体制”的实际及管理需要所拟定而成,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高校日趋多样化的经营管理,“财务预算”管理亦展开极大的变革,施行多次调整,由原来的大统大支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预算调整日趋细化,可是,“会计核算管理”却未能及时进行调整,无法适应持续变更及调整的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形成对应控制链。
(二)“会计核算”口径和“财务预算”不一致
会计核算科目无法对应预算项目。会计科目在分类上和预算管理科目存有显著差异,会计科目并未细化至具体的预算管理项目,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并未与会计信息资料相对应,由于完整性的缺失,无法达到预算管理需求,故此,给预算的结果分析以及监督及执行造成极大阻碍。预算编制已然要求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比如,某高校购买某件教学用品需资金多少,这在会计核算科目上却无法详尽呈现,只有给出某高校此科目,是何教学用品则不能给出。重要原因为预算管理的转变大,而会计核算体系未能一同转变,当然存有一定的客观及主观因素,预算管理为主要客观因素,其变化是依政府机构的管理要求,而会计核算体系亦是依财政机构管理要求而设置,两者未统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部分高校的核算系统无办法及时跟进,或者会计核算的开发软件不能跟上步伐,致使核算系统无法与预算相链接。
(三)“会计核算年度”和预算批准后“执行时间”不统一
会计核算年度和预算批准后执行时间不统一。会计核算实行年度上,高校的预算指标下达时是在核算年度的6、7月份,此时几乎二分之一的经济业务已然过去,一些工作丧失了最好的时机,其预算未展开事前与事中的控制,还有的由于预算未下达,一些经济活动便展开不了,导致一些经济业务不能实施,制约了高校发展。此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审批部门对预算没有足够重视,未对执行单位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仅是由政府的管理需要角度出发。
三、做好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对策
(一)拟定、健全相关体制
预算管理的审批机构,对财务预算要有长远的目光,规避短时效问题,导致会计核算体制变革永远无法跟上预算管理需求,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成本,无法和预算体制相衔接;需拟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奖、罚”措施,充分发挥预算的强制性手段,加强预算由编制及执行等层面的管理。会计核算体制:务必紧跟财务预算体制的转化,创设和其相顺应的会计核算体制及手段,拟定新的“会计体制”,务必于进行“收付实现制”时,依内部核算及预算采用相应的“权责发生制”弥补其不足,核算管理上能够体现出预算的完成状况。
(二)创设“财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科学相衔接体系
务必对财务预算对会计核算造成的影响及制约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本着财务预算为主导,会计核算工作依预算为原则的前提,规避未展开预算的开支。同时亦需了解到会计核算是能够反过来影响预算的。良好预算的编制,需凭借有力执行来落实,各项业务活动有无遵循预算执行,是否在超出预算发生,会计核算发挥重要效用。而创设可以完全和财务预算相衔接的会计核算体系,可有下列两种手段:
1.隐藏法。会计核算体系内财务预算以指标控制方式得以体现。比如,会计核算体系与财务预算体系双方选择统一金额、单位及项目名称手段,也就是于财务预算得以获取批准以后,依财务预算的所属单位、预算的项目名称于会计核算体系内设置相对应明细科目,且把批准金额作为指标,经软件设置输进核算体系对应的科目后台,展开隐藏控制。会计核算工作中,若有实际所支出的资金>预算资金之时,此项开支禁止通过。
2.渗入法。于会计核算工作中财务预算得以直接体现。比如,高校于收付实现制核算实行为基础,依内部核算与管理需求,采取部分“权责发生制”核算手段,且对其设立一些会计科目,转被动为主动,将收入支出的“预算及核算”过程完全体现。即依已然批准的预算项目以及金额制做凭证,于会计核算时展开呈现,于实际支出时再展开调整。比如,于学费收入上,设立应收学费项目给出预算内高校所有应收的学费明细,对实际所收入的学费以及各种原因导致未收的学费展开“账务调整”,如此在应付账款的科目下贷方代表预算额度,借方代表已然完成的支付预算额度,余额代表未付预算额度。如此将财务预”融入进会计核算管理内,进而让会计核算体系即能和财务预算体系相衔接,于核算体系内即可施行预算管理,令高校的会计核算履行预算控制,防堵财务管理风险,杜绝可能发生的损失,真正发挥预算效用。
财务预算指的行政单位在进行日常管理活动的时候,根据每年的工作需求来对成本支出制定计算活动,以此来实现对预算内容的明确。同时,这也是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任务,借助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严格开展来确保行政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按照计划一一落实到位,彰显出降低成本的追求。因此,行政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确保在要有限的成本前提下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工作的时候,依旧存在这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究来寻求行政单位财务预算工作开展方案,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得以实现进一步地完善。
一、行政单位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的不足导致各部门之间交流合作的缺乏
在行政单位进行综合运算的时候,财务收支预算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需要围绕着单位的发展目标来进行一系列的预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较多,且预算周期较长,因此既存在着一定的开展难度,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但是在我国,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大部分都是由财务部门所进行的,因为财务人员本身并不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导致企业的财务预算所需的相关数据内容是由过往的数据编制预算所决定的。这样的预算内容无法真正地表现企业的实际也去内容,也不能确保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执行配合工作得以成为一个整体,可谓是“闭门造车”,所得的预算数据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
(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理念落后,形式化特征较为明显
目前,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尚未能实现对财务预算的正确认识,这也就导致财务预算工作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财务单位的收支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开展计划,继而导致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未必能够成为事业单位实现不断发展的积极影响因素,行政单位会因管理体系的不足存在而带来预算管理工作的失效。这样一来行政单位的工作活动开展将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比如财务支出的随意增加、清单内容的不断更改以及预算编制的变化等。因为,行政单位的经营活动所需经费来自于国家财政,所以,行政单位需要上交一份财政预算管理内容,以此来让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内容得以满足工作活动的开展需求。但是,因缺乏明确的预算指标,使得预算编制难以发挥出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成本使用的效益较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一些行政单位本身在开展预算管理活动的时候就缺乏规范性,进而其所支出的一系列费用互相干扰,缺乏目的性,即使是有一个定额计划,也会因拘于形式而缺乏实际价值。再者,行政单位往往会选择以事后核算的形式来对预测内容进行补充,导致预测工作形同虚设。所以,行政单位本身的资金使用效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在我国,因为行政单位本身的性质较为特殊,其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度较低,所以行政单位往往会忽视了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经摘要: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处理行政单位财务预算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是采用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二是重视财务分析,提高决策水平,三是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逐步精细化。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问题;策略济活动未能与相关负责人之间产生责任关系,激励机制也无法促使单位员工不断发展,执行能力缺乏实效性,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也就难以实现进一步地提高。
二、增强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能力的措施思考
(一)提高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首先,为财务预算的编制活动准备充足的开展时间。在一般情况下,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内容来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与思考,以此来增强项目活动的开展操作性。所以,当对开展目的进行明确之后,需结合于对具体实施计划的设计来确保部门的相关工作内容得以发挥出更大价值。在此基础上来引导行政单位各部门工作活动的和谐开展,促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成为行政单位全年收支得以平衡的重要保障。确保行政单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与应当带有的社会效益。其次,选择更为规范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来增强编制内容的精准度。通过选择“零基预算法”来进行创新发展,以此来增强预算活动的开展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者,对预算编制的转变。从国企出发来对预算编制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来落实预算经费得以落到实处。
(二)增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水平,优化决策内容
通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统计分析,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对财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干预,为决策层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全局性。
(三)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精细化发展
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内容主要围绕着预算活动来得以落实,其需要针对于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分析调整来确保管理活动的开展成效。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经费需要按照人员编制以及相关固定标准来制定,必须有明晰的项目作为指标,将项目分解足够细化,从而保证单列指标的相关工作到位。因此,想到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就必须完善这一国库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这一体系主要是为了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首付,能够有效的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必须明确零余额账户的功能、开户和撤销程序以及相关使用要求等等,以发挥零余额账户在这一支付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于不同的情况来寻求更为合适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提高其可行性与科学性,促使全员参与,积极运行。
参考文献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校的财务收支预算进行管理,通过预算管理体系可明确反映出校内建设的整体收支状况,便于学校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学校财务收支状况,提高校内资金的应用效率及效益。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未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预算管理意识。部分高校未充分认识到学校本身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仅根据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机械的编制预算,支出部分也仅按照开支标准执行,未基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科学的、长远的思考,高校各部门合理应用资金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未充分发挥其预算监督的作用而流于形式,很多高校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其次,缺乏一套与财务预算执行相应的评价与审计制度。很多高校均未针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进行跟踪、监督及评价,也未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无法保证预算执行效果。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财务预算超支或结余较多等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的预算评价制度及审计制度,弱化了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最后,预算编制内容不全。教育体制的改革丰富了高校的资金来源,过去由政府全额提供高校的资金费用,现在除了政府拨款外,企业、社会各界的拨款使得高校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高校财务支出预算也要按照财务预算管理部门的要求准确反映出各项收入及支出,以保证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及科学性,但是不同的资金提供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谎报所得资金,也未准确上报支出,影响到高校财务收支预算的准确性,甚至影响到高校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高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做好财务预算的日常工作。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会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将预算管理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将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掌握更多预算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对财务预算管理加强指导,对校内各项资产、教学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办学资金应用的合理性,促进高校全面、健康的发展。其次,提高收支安排的合理性。要求高校各部门各项收支均有明确依据,明确其资金管理的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调整机制,使得预算管理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更加相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财务预算的调整进行规范,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干预的影响。坚持“一支笔”的审核制度,即各项资金应用部门必须指定一名负责人,主要负责审批其所属部门日常经费的开支情况,当然,“一支笔”审核制度仅针对日常开支,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开支必须集体讨论决定。此外,高校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承担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及财务部门要对“一支笔”审核事项进行定期审计与核查,以保证资金收支的合理性。最后,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建议高校预算编制工作采用“零基预算法”,即年度预算编制不参照以往的预算及支出,而是以实际教学、科研资金使用情况为基础,结合学校优先发展领域安排、确定每项支出预算数量,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较传统预算编制更加先进、科学,与学校的实际发展也更加相符。预算编制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以人才培养项目经费为优先,针对学校重点发展项目则以专项资金的形式进行专款专用;校内各项行政支出、日常办公经费要适当压缩,保证每项收支均有合理编制依据;按照具体人数制定人员经费,制定定额标准预算公用经费。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以“绩效预算”为核心,针对校内各个部门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资金应用情况与其管理绩效相结合,奖励绩效优良的部门,相应的,绩效差的部门可以减少预算经费为惩戒。
三、结语
总之,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高校管理的精髓之所在。学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明确的编制、分析与考核制度,将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到实处,更好地做好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仕宗.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4).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宗旨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通过接受来自社会的捐赠,补充办学经费,支持教育事业;由高校拨款、校友捐款等方式出资成立,是独立的法人单位。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宗旨是致力于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支持办学的积极性,广泛筹措教育基金,改善教学环境,资助贫困学子,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等。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核算的业务范围
根据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宗旨,其财务核算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接受境内外社团、企业、商社及个人的捐赠;运作捐赠资金,资金的保值增值;设立基金资助项目;资助教育公益事业等。通常意义上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财务核算管理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基金会业务发生情况;二是对基金会财务核算方面及时提出相关意见,规范业务活动中将要发生的财务行为。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及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财务业务核算范围,建立一套符合基金会自身发展特点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做好高校教育基金会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流程,对于保证基金会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基金会会计工作效率,满足基金会财务信息关注者的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财务核算制度是建立财务核算体系的重要保证
基金会的财务核算制度是以基金会财经政策、法规为根据,运用加强基金会内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把基金会的财务机构、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和财务业务处理程序等进行规范整理,并延续使用,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基金会财务核算业务工作的过程。高校教育基金会作为独立的法人,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有了这样的体系不但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而且更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健全财务核算体系。
具体来讲基金会财务核算制度应该包括会计核算办法或规程、财务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控制和监督办法、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项目(业务活动)收支管理、费用支出标准和审批、实物资产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票据管理、财务报告编制与财务分析及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
有了完善的核算制度,是搭建财务核算体系的基石,同时对规范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内部控制管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高校教育基金会各项业务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二)编制严谨的财务预算是建立核算体系的有效措施
在建立了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的基础上,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就是必不可少的,是财务核算的一个标准之一,是建立核算体系的有效措施。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预算管理是指在基金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对年度捐赠等业务活动产生的财务业务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捐赠等业务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基金会财务结果的实际情况与预算内容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相关业务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基金会财务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控基金会相关款项及资产并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初制定的目标。
高校教育基金会严谨的财务预算体系应当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及监督等一些列的管理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工作计划编制预算报表和预算说明书:预算报表包括收入和支出两大项,预算支出包括项目的详细支出情况和行政管理费用等内容,应该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进行编制,以满足后续管理的要求。在预算执行及监督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踪预算编制时填报的各个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尤其是对资金支出的进度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同时对各项行政办公支出的使用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提醒,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独立的会计机构建设是核算体系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非盈利组织,并作为独立的法人与外界保持沟通,《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其应具备独立的会计核算组织并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独立的财务核算组织包括自身的会计部门以及专职的财务人员。
首先就是会计部门的设立,在基金会的组织架构中要有独立的财务部门,然后相关的财务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在建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的基础上就要求相关的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财务业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从而有利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14]3号 )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基金会应当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专职财会人员。财会人员数量应当满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会计岗位、出纳岗位和投资岗位的人员不得相互兼任。”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其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会计监督职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财务核算内控体系需要规范
在开展高校教育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架构不健全,更谈不上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了。其资产核算和日常管理中的财务核算工作无法进行有效规范,相关财务人员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基本的财务核算以外,财务管理的只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高校教育基金会应当具备隶属于基金会管理层的独立财务核算组织并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有效的财务核算体系,发挥财务核算体系的作用。
高校教育基金会有效的财务核算体系是指:不相容岗位要严格执行分离制度,基金会财务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具有分离制度,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基金会应当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专职财会人员,在数量上应当满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不相容岗位不得兼任。
(二)财务核算制度需要细化
财务核算制度是财务核算体系的基础,基础夯实不了,财务核算体系将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由于可参考的关于基金会方面的财务核算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因此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财务核算制度都很笼统,没有对业务流程等相关内容进行细化,这样的财务核算体系是存在漏洞的。
细化财务核算制度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要规范管理:核算制度所管理的内容必须规范,有据可依,或者是合情合理,符合基金会的实际情况。这里尤其是要处理好基金会财务部门与基金会其他部门有工作配合时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制定前必须经过有效沟通,必须切实可行,达成共识。其次是要规范业务:在制度业务方面的制度,一定要体现专业性,在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框架下执行,在这个基础上要对相关提现业务的制度进行细化,体现可模仿性,具体包括财务核算业务的具体流程、操作指南等。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核算的质量体系,对促进财务核算体系的完善及高校教育基金会业务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财务治理;全面预算管理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40-02
0 引言
财务治理是企业或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公司不同层次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实现内部的基于财务构建起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一项重要的途径。在财务治理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是财务预算管理[1]。
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经过的发展历程主要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以 “差异分析”、“标准成本”、“预算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执行性管理会计理论,另一个是以“决策会计”、“执行会计”为主要内容的决策性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部分,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它在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使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及投资支出严格的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并且随时的反馈和揭示,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浪费和盲目投资。
1 全面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一种用来分配物资和人力资源的统筹办法,它以一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通过预算,分配人员和物资,以到达监控战略目标进程的目的,有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2]。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预算的思想和方法之上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整合,根据明确的分权授权制度,站在长远的战略角度上进行财务的全面有计划的统筹规划,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促进工作的和谐有序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汽车业,而后迅速被应用于各个大型的工商企业的管理中,从最初简单的计划、协调工作,慢慢发展为现在的全面的控制统筹工作,包含控制、激励、评价、规划等集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在企业内部的控制中起到核心的控制功能[3]。而这种理念不仅是管理层要有的,还必须贯穿在每个工作环节,深入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懂得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思想能在工作中全面考虑问题,让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进行。这种管理制度反映了企业或单位在未来的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的财务计划,反映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让管理者尽可能地考虑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发挥着导向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成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方法。
2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在财政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是这样定义的: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安达信公司将预算定义为:预算是公司对人力、财务、实物、进行分配的一种系统性较强的方法。
由此可见,全面的预算管理是协调、激励、计划、控制以及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机制,是一种能使企业的战略方针能全面贯彻的机制。这个机制对企业的经营、投资以及财务各方面都能起到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可预见这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模式。
2.1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可以将企业目标量化和具体化,从而使得企业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以及部门单位管理系统的结合起来,切断人员和物资的盲目性,确保价值链、供应链、分配链的协调性。企业的价值目标与全面预算目标是一体的,因而预算的监控与企业战略监控合二为一,这样可以规避更多的企业风险,更加强了企业调整战略目标的机动性。
2.2 全面预算管理能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预算涉及到各产业的上流材料以及资源分配,而预算的指标又能直接体现各个生产环节资源的效率及需求。通过预算的编制与实行,企业能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从而避免盲目或重复生产。
2.3 全面预算能有效管理企业的经营风险
预算的编制能体现企业一定时间的业绩和下一阶段的目标,使企业的自身问题能及早被发现。管理层能及时发现潜在错误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管理层在执行企业目标时参照预算计划,能及时监督纠正企业执行,把风险降到最低 [4]。一言概之,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规避风险的重要管理方法。
3 企业存在预算管理问题
近年来企业积极探索财务治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社会经济的转型给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上带来了新问题,有专家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能将所有关键问题融进同一体系的管理控制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这套管理方法却并不尽如人意。预算管理的实施苦难重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3.1 预算指标的不科学性
当今多数企业生产指标主要还是自上而下的分解制定,只根据往年的需求、成本、消耗情况,逐级分解,按地方分配[5]。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且容易实施,但是和本年度经济现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导致了成本、产量、效益的不统一,有些企业指标甚至脱离实际。
3.2 预算控制不精细
量化的同一预算标准无法细致的完成各部门的需求,过剩和稀缺时有发生。
3.3 预算执行不严
现在我国多数企业主要还是依靠管理者制定预算,又细分给财务、生产、技术、物资各部门去执行,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这使得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进行完整的审核、评价以及监督。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则对财务的控制力度不够,不能真正实施全面预算的管理,加之,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低,其对命令决策的执行力必定也相对较低。
3.4 方法单一
全面预算的编制的方法选择上比较单一,主要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各项预算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预算方法单一,不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降低,实用性也受到影响。全面预算管理较难计算全面,是自相矛盾的问题所在,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全面统筹计算,但现在的预算更多是关注支出的部分,进项上没有充分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全面预算的指标或者控制经费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预算就有可能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不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完善的指标体系作支撑,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财务责任制度,将责、权、钱的职责关系明确,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用。
4 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拥有自身的特点,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而合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全面、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
4.1 建立独立统一的领导机构
预算管理是一门专业而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单一的部门或者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职责的,只有统一的并且能总揽全局的领导机构才能完成这个系统的管理。一个成功的预算领导机构应该能胜任三个职责:一、协调生产、销售、财务、物资各部门的关系;二、制定系统的预算编制及考核、执行工作;三、划分具体的责任范围、责任单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预算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每个单位都能找到自己相关的任务及责任,从而保证预算管理执行。
4.2 明确预算方法、指标
统一的预算方法和指标是保证各分散的在不同实际情况下的企业能协调生产的关键,鉴于各地区物资价格、产量、及运输成本差异不同,企业编制预算时都需要考虑这些地域的差异,做到地区与中央的协调统一。
4.3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监督企业执行情况的一大法宝,更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关键,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各单位部门职责与目标,做好资源分配和利益权衡,保证预算的执行;建立与预算相结合的考评和奖励制度,将企业的价值目标和战略目标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积极协调各单位部门的合作,加强沟通,相互促进和监督,使整个军需企业形成全面的预算控制和约束力,保障预算的全面实行[6]。
5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治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贯彻和实行战略目标的有效机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实现企业的财务治理和经济资源的合理安排,激发企业个体的积极性,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职责与目标,形成全面的预算控制,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2]林钟高等.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3]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