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最新标准

建筑工程最新标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建筑工程最新标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4)推广种植屋面正当时——种植屋面系统工程中常见问题探析 曲璐 丛日晨 贾友柱

(8)《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介绍 王天

(11)深圳红树西岸工程种植及蓄水屋面施工技术 石伟国 彭平 许真祥

(14)美国掀起培植绿色屋顶运动 徐曼(编译)

政策速递

(16)关于2007年第三季度建设工程结算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穗建造价[2007]38号 无

(17)二七年第三季度《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建设工程常用材料指导价格表 无

(23)二七年第三季度《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预拌混凝土工地指导价格表 无

(24)《防腐木材生产规范》《防腐木材》国标通过审定 无

(25)《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行标通过审查 宗文

(26)漆面地板新标准将问世 无

(26)中国住宅厨房家具设备标准明年实施 京华

(27)两项太阳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颁布 宗文

(27)我国首个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无

行业动态

(28)广东省24项工程折桂“2007年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无

(31)广东省加快制定和完善太阳能利用政策 宗文

(34)人造石材新品迭出 苑金生

(3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现状及发展趋势 韩亚伟 王薇薇 孙洪明 刘健

(39)建筑节能需大力推广中空玻璃钢塑平开门窗 夏旭德

材料与应用

(42)薄壁轻钢住宅建筑体系在我国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刘敬疆

(46)纺织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赵萌

(48)清水混凝土的功能及应用 张东旭 肖萌 陈雷

新产品推介

(5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光电幕墙系统在南玻集团诞生 王文

(51)镜面无醛地板面世 无

(52)新型减振混凝土通过鉴定 王文

(52)利用碎玻璃生产的环保砖亮相 无

(53)广东企业生产出稠化砂浆胶凝材料 张红

(53)全玻化石幕墙新品问世 无

(54)纳米抗菌防霉涂层新技术研发成功 无

(54)日本-企业来深推介管道专利技术 刘洪恩

墙体革新专题

(55)“禁实”依然任重道远“推新”更是永恒主题——我省新型墙材的发展概况 胡可军

(58)推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技术协调发展 杨树荣

(60)对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几点建议 郝明国

工程信息

&n

bsp; (62)广东省各地最新工程招标信息 无

(67)广东省各地最新工程中标信息 无

广州地区建材指导价格

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17-02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及新理论不断出现的现状,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已成为建筑类院校共同面临的课题。笔者经过多方调研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意见。

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

目前大多数课程的课程标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建立的,而这已与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严重脱节。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建筑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特色,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联系实际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们对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和试验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认真总结了建筑现场试验检测的经验,学习了国家及行业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规程,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需求、培养目标及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条件,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标准对建筑材料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综合实验实训三大环节融为一体,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制定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材料,理解概念,掌握基本性能,学会材料的检测技能,在今后的建筑工程实践中具有正确选择、组配、检验和应用建筑材料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近几年虽然《建筑材料》在课堂增加了一些建筑工程中常用材料内容的介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仍是以建筑材料基本理论为主,教学内容还是陈旧的,实用性不强,同其他课程之间的斜街和配合也较差,更甚者有的教师一份教案能用好几年,教材很多年不更新,新知识新理论不能及时地教授给学生,这就导致了教学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高职学生学习建筑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如何应用材料,而不是深入地研究材料,需要的知识面较宽,但内容不宜很深,所以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讲解得浅一些、范围广一些,但知识更新要快,及时地跟上建材市场、工程应用的变化,以及规范的更新,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实用性、先进性及动态性的特点。目前就土建专业来说,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减少部分理论知识,如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水泥内部晶体结构、钢材的化学成分等内容的教学,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比重,并结合生产实践,相应地增加部分教学内容,例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部分。一般的教材主要讲解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而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如: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掺混合料的混凝土、滑模混凝土等,教材中却较少提及。在教学改革中,必须依据工程实际应用,将这部分内容增加进去,以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应增加,例如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材料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用到的材料不“落伍”。

三、实践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按部就班,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实验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操作、动手的能力。而且实验教学课时偏少,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以常规实验为主,各实验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而且该课程的实验多是验证性实验,并没有把实验课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没有把实验课作为学生锻炼与提高专业技能的手段。实验课时少,使得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无法开展,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没能及时编入教材,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严重脱节。

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动手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实验可以通过分任务分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验证已学材料的性质,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如对水泥的“初凝”、“终凝”等一些没有严格定量的概念,学生区分和掌握比较困难,通过实验就能很好掌握。再如混凝土实验,让学生分组自选水泥品种,根据小组设计的混凝土种类、强度等级等性能自定方案,团队完成,由此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分析能力以及团体意识。还有钢筋的拉伸试验,让学生在观察钢筋变化的同时注意电脑上钢筋拉伸曲线的变化,真正理解在“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这个过程中钢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在实验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切磋,预测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现象、总结试验成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学生深入到工程实践,以巩固和充实课堂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际工程,把建筑工地作为课堂,让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深入到建材市场、设计部门等进行调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

四、教材的改革

教材内容较散,系统性不强。教材内容有待更新。建筑材料包括的种类很多,现行《建筑材料》教材只讲述最基本的常用材料,高新材料涉及较少,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总是滞后于实际工程应用。其次教材中大多数是叙述性内容,较为枯燥,虽然配有一些图表,但插图多为示意图,不太形象直观;表格涉及专业术语多,学生理解起来较难,更做不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教材内容繁多,针对性不强。从水泥、混凝土、钢材到辅助材料木材、塑料、涂料等涉及上百种材料,教材并没有针对土建工程专业的需要而重点介绍,致使学生学习时难分清主次,结构设计时无法灵活运用材料。所以选用教材时应先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点介绍对我国现有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即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水泥、混凝土、钢材这三部分,而这三部分中的内容应以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对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重点讲解,其他相关内容作简单介绍。

第二,《建筑材料》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材行业不断革新和创新,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因此在教材上要推陈出新。教材中应对一些混凝土的新品种、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及技术发展方向等最新知识加以介绍,让学生了解和追踪本学科国内外的建材的最新成果和国家有关的新标准、新规范,使教学内容与时展同步。对于粘土砖、木材、沥青等材料要缩减其所占篇幅,可作为课后自学内容,同时删去已过时的或不常用的一些传统材料内容。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虽然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系统,但目前教学手段的单一性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大部分教师仍是采用“粉笔加黑板”的讲课形式,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他辅助手段应用较少。这对于介绍材料的综合情况尚可,却无法详尽地描述材料外观、性能和其实际使用效果,学生无法通过直观认识获取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互动讨论、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短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材料的组成、构造以及特性和作用机理等。如墙体材料一节,将各种墙体材料介绍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实心粘土砖、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常用墙体材料的特性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混凝土材料,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向学生重现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应用多媒体手段授课,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还要针对当地常用材料种类,进行实物样本演示,并就如何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展开启发式课堂讨论,可启发学生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积极利用网络课堂教学。学生可借助校园网方便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点的扩充,丰富信息量,还可以直观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实践内容、工程具体案例等实际情况,并在网络上就某些知识点与教师沟通、讨论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为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建筑材料》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根本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多下功夫,多想办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拓展知识渠道,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指导,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篇3

(南京中冶和熙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00)

(MCC Nanjing Hexi Real Estate Co.,Ltd.,Nanjing 210000,China)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主要包括工程量的审核、套用单价的审核和计取费用的审核,常见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筛选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审核方法,都必须做到: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审核;重视工程变更的审核;积极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和努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素质。

Abstract: Budget and balance audit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in includes the auditing of quantity, unit price and cost. The common method are comprehensive auditing method, key auditing method, the comparative audit method, grouping calculation auditing method and selection method. No matter which kinds of audit methods are used, we should strictly audit according to contract, pay attention to engineering change audit, positively use the computer system to support budget and balance audit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 of budget and balance auditing.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预结算审核

Key words: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cost;budget and balance auditing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74-01

0引言

近年来,各个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已经成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方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单位以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各种手段提高工程造价,不仅容易造成资金浪费,也容易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留下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方法的研究。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工程范围、工程量、定额套用和费用计取进行的审核,在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参照项目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的价格签证、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或者项目具体要求进行的审核工作。

第一,明确工程范围:首先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明确该工程的施工范围,如桩基施工是否包含降水费用,分包与总包单位施工界面的划分等,确保施工单位无多报、重复上报等现象。

第二,工程量的审核:计算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是进行工程预算的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工作量比较大,且是一项繁琐、费时的事情,其计算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工程预算的准确度。一般来说,工程量允许一定的误差,但其误差必须在相关规定范围内,对工程量的审核必须依照图纸,按相关计算规则进行复核,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实事求是。

第三,定额套用的审核:首先必须对所套用的定额进行审核,查看其使用的项目名称、内容是否与图纸设计的标准一致;其次要对定额换算进行审核,弄清楚换算的内容及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

第四,费用计取的审核:工程的取费应该依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工程合同、招投标文件来确定,在审核时要注意费率计算是否正确,对于出现费率下浮或者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审核时尤其需要检查其中的变更或者相关项目是否进行了同比下浮。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步骤

第一, 预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做到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核查所有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

第二, 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审查。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与繁简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所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繁简和质量也不同,因此需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如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筛选法等。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要点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筛选法。无论采取哪种审核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全面审核法优点在于全面细致,审核的质量高,效果较好;但是工作量大,且存在一定的重复劳动。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审核方法,在审核中都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必须要熟练掌握清单计价规范的计算原则和要求,熟悉全部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在计算工程量时还要注意保持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在审核招标控制价时,应力求做到与市场实际情况吻合,坚持按照既要有利于竞争,也要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进行。因此,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定额和费率的套用方法,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尤其是对主要的材料、部件的价格做到心中有数,要综合考虑市场价格进行计算。

第二,对于中期付款的审核,要注意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合同付款方式,合同付款节点,合同付款比例进行工程款的批付,并做好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的审核和控制,避免签证和变更的随意性,做好工程造价的事中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合同管理,重视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等过程,合同条款尽量全面,为结算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进行结算审核时应着重审查工程结算是否符合工程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相关条款。施工单位报送的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工程量及费用计算是否准确,原图纸中未做项目是否全部扣除,甲供材料的领用数量有无超欠供现象,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配合费用有无按规定计算等。尤其对于工程变更应该作为审核的重点。

第四,积极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提高审核的效率和质量。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程量和单价,人工计算工程量存在误差是难免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可以将工程量的误差减少到最少。同时,计算机系统也可以及时了解国家最新标准、相关价格信息,可以有效的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

第五,努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素质。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审核不仅与经济有关,与建筑技术也有直接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审核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在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工程变更单价的定价方法非常熟悉,能够准确确定工程变更的类型,了解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和现场施工工艺。在审核过程中能够深入工地,实事求是的掌握现场的各项信息。

总之,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和关键环节,并且对于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应抓住重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不同形式来确定、选取有效、合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海亮,胡爱丽.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析.山西建筑,2007,(06).

[2]吴军,蒋亮.浅析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科技创新导报,2008,(11).

[3]刘万峰.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甘肃科技,2006,(03).

[4]蔡韬.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法.四川建材,2009,(35).

篇4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2-01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逐步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要素。建筑业的发展给传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整个行业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鉴于行业管理、市场监督、行业自律、标准体系等诸多因素制约,这就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应用专业课程。而建筑事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求学校应该对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着重于应用技能训练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1.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不合理,跟不上工程建设需要。现有的教材多是沿用本科教材或其基础上进行修改,理论知识比较多,案例较少或没有,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制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而深,专业技能训练无法体现,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等往往滞后。目前的教材,旧内容所占比例仍较大,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测量工作与教学内容差别很大。同时,随着建筑专业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测量教学的课时却不增加,较少时间完成较多的测量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满足施工岗位的需求。二是测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目前的现状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授课原理偏多,理论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出现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等不良的教学现象,实践课内容不能和工程实际紧密相连,实习内容空洞。

2.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合理选用教材和增加课时,学校应该摒弃盈利目的,不使用错误率较高、无权威性的教材。应该精挑细选,选择权威性高,编得比较好,错误率低,且内容难度相当的教材;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本课程的课时,可以采取每星期多增加课时或者推迟课程考核的方法。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各个小项目,通过建筑现场工地的广泛调查,根据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2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建筑施工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该学科的实用价值。也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

2.3 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实训、实习为主线,理论教学为实训、实习服务,实训实习中贯穿理论指导,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选定学习项目,合理分工,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实训、实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可以采用以下流程,先是教师给出多个实训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选定学习项目,再是各个小组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定任务。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评价也要随之变化,建立本课程学生考核档案系统,随时记录项目及任务学习情况,其中任务实践与理论考查分别占综合评论的比重;再结合学习表现、技能认证等方面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 李新梅.公路施工项目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2] 张彦鹏.探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第03期

[3] 邸利如.铁塔生产基地项目前期筹划方案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篇5

开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特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的特征,打开传统的实践教学大门,创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主题环境,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措施。建筑施工专业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人才紧缺的专业之一,并且随着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应用,对学校建筑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建设建筑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建筑施工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内容。

一、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有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中职建筑施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建筑实训基地的成立为实现该培养目标的提供了重要保证。

做好建筑开放实训基地建设,既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理念的重要平台,以实现资源开放,更好为教学服务。

二、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根本内涵及目标

(一)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开放性实训基地可为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使学生在实训实践中思考、探求、感悟,因此,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立足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立足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开放性实训基地要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还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开放。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重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二)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1)围绕建筑专业的教学目标,通过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促进专业课程改革。(2)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该开放性实训基地为建筑专业服务,也为其他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基地的利用价值,使实训基地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校的投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三、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

(一)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教学项目

根据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和场地不同,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主要分为八个实训室或实训工场,这八个实训工场是专业培养和教学大纲的基本需求。具体可参照表 1 所示。

序号

实验工场

实训内容

1

钢筋工场

主要设备包括钢筋弯曲机、对焊机、调直机、切割机、除锈机等等,承担钢筋焊接、弯曲、调直、切断、连接、除锈

2

模板工场

主要设备包括定型组合钢模板及配套工具。承担对梁、板、柱等结构进行模板支设

3

混凝土工场

主要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动器、电动抹光机等,承担混凝土制备、搅拌、浇筑、振捣、养护

4

砌筑抹灰工场

主要设备包括砂浆搅拌机、机动翻斗车、水磨石机等,承担砖砌体砌筑、墙地面抹灰、镶贴面砖及质量检查

5

架子工场

主要设备包括切割机、钢管、支顶架、门型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脚手板及扣件等配套工具。承担各类脚手架的搭设

6

建筑材料实验室

主要设备包括三联式固结仪、手提式击实仪、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精密电子天平、天平及电子台称、新标准圆孔石子筛、新标准圆孔砂子筛、新标准沥青集料筛、水泥净浆搅拌机、砂浆分层度测定仪等等。承担土壤、砂石、水泥、砂浆、混凝土、砖、沥青、钢材等等建筑材料的各项实验

7

建筑测量实训室

建筑测量实训室:主要设备包括水准仪、光学经纬仪、激光水准仪、全站仪、激光扫平垂直仪、激光三维定向仪、手持激光测距仪、水准尺等,承担水准、角度、距离以及定位测量

8

建筑应用软件实训室

建筑应用软件实训室:主要配备建筑CAD软件、茗品工程软件、鲁班工程软件,承担电脑绘图、建筑工程预算、工程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任务

(二)建筑实训基地建设的开放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开放内容

1

项目开放

根据实训室或实训工场,设定可实施实训项目十二个,分别为:砌筑工程实训、抹灰饰面工程实训、钢筋工程实训、脚手架工程实训、模板工程实训、测量工程实训、建筑CAD实训、建筑工程资料做法实训、建筑工程预算实训、建筑组织设计实训、建筑设计室、建材实验室。 这些项目有相关设备、固定地点、可行性方案以及项目负责教师,所有项目都对学生开放。

2

时间开放

除了教学计划内的实训时间,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中午时间、下午自修课时间甚至休息日去实训基地实训。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

设备开放

各种实训项目对应的实训设备都对学生开放。有的设备价格昂贵,平时学生使用的机会不多,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并进行一定的培训,然后在实训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4

实训课题开放

只要师生有合适的建筑实训课题,用到的实训室和实训工场学校都给予积极配合。

5

校企合作,对外开放

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与很多家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五大员培训、特种工培训以及企业后继人才的培训培养

(三)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1. 建立组织机构

以建筑专业为单位,建立建筑开放实训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至少由学校副校长、实训中心主任、项目负责人、实训室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

2.实施标准化管理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积极推行“7S”管理模式在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开放性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确保学生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确保开放性实训基地对外服务的有序进行,推动学校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培训,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

3.质量监控与考核并进

在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考核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对于提高开放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学校主要考核其实训任务的完成率,在开放性实训基地,学生必须填写“实习记载表”、“校内实训学生手册”、“校内实训考评手册”,班组长必须填写“校内实训班组手册”,学生还有实训成果展示、学生实训项目比武。对实训指导教师的考核,主要以到岗率和学生评教师为主要依据,在实训期间,教师必须详细填写教学日志,包括实训时间、内容、班级、学生数、效果等等。

四、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

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成效:设备利用率提高、师生和社会参与度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推进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

但是,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损坏率大,或设备随时间推移老化落后。2.新设备添加不及时,跟不上新工艺要求。3. 学校建筑班级多,班额大,建筑实训指导教师紧张。4.开放性实训基地。

所以,学校要不断加强建筑开放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在学校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开放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以保证最新工艺的实施。同时加强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定岗,根据岗位职责定期培训考核,保证师资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符合建筑开放实训基地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中,还可以与资质较深的建筑企业、建筑设计部门以及建筑科研部门合作,遵循双赢互利的原则,以建筑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吗,采用公共建设或者借用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条件,不断培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

通过对建筑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基地实现了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和兄弟学校开放,同时开放了实训时间和空间,开放实训设备,开放实训内容,开放学校对建筑实训基地的管理,这对于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对于学校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计算机网络专业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7.(2):42-43.

[2] 廖杏元.高职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J].科技资讯,2008.(7):105-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