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铁路工程技术创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工程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步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
为了能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走向更高层次,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技术
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必须要将原有的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进行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如何创
新该工程技术。
【关键词】铁路建筑;技术创新;发展
引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逐渐完善,建筑工程的总
体战略初见成效。新建的铁路建筑工程相继开通投入使用对拉动我
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能够是我国铁路建筑行业
走向更高的层次,铁路建筑施工计生户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
必须要将原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铁
路建筑行业逐渐趋向于世界化。
1. 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1.1 铁路建筑技术的应用
铁路建筑技术以一个比较系统、复杂的工程,而铁路建筑工程
技术的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铁路建筑工程的
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施工、设计等工作的劳动成果。
考核铁路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与组织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具
有完善、准确的铁路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因为铁路建筑工程技术资
料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在建筑过程中达到标准的要求,从
而保证铁路建筑工程的任务可以按时完成。因此,从一些方面来说,
施工技术的资料管理将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
从而影响铁路建筑工程是否能够按时、按质量的完成任务。
1.2 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
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取其他部门的新
经验、新技术中发展起来的。20 世纪60 年代我国生产了潜孔钻机,
在岩石中穿孔的速度比较长期使用的绳索式旋转、冲击的钻机效果
要高好多倍,同时我国外矿山部门以及水利等其他不问的建筑单位
都有条件、广泛的采用先进的铁路建筑施工技术。铁路部门在新建
筑工程中也购置了很大的隧道、桥梁等工程机械。只有这样才能为
实现铁路建筑施工机械化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但是适合铁路施工
的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工作面比较狭小,我们只有自己着手改装
成铁路用的深孔钻机,才能方便深孔预裂,才能实现铁路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更具有机械化。
1.3 降低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
在铁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承揽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扩
建工作的作业风险程度远比铁路工程多出十几倍。因此在铁路建筑
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安全评估,根据施工作业项目的评价与辨
识对重大风险的作业项目进行全程的监控与实施。对于成精引起铁
路教头刚事故的施工地点重点分析其主要原因,并且制定出专项安
全防范的措施,从而有效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作为铁路建筑工程施
工管理的工作必须要全程监控,严密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
铁路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2. 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 铁路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铁路建筑工程经历了从借鉴国外经验到总结出
自己时间经验的过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施工标准并且逐
步完善发展的过程。新型的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主要由勘察设计、
质量的验收等部分组成。其中新理念的施工技术要求与标准还具有
一定的差距,并且在存在部分问题。比如:管理职能交叉比较多、
层次划分不清、标准体系不健全等。下图是我国铁路建筑工程企业
的组织结构图。铁路建筑工程企业具有高组织、高效率的工作能力,
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2.2 运用先进的成熟技术,综合创新
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该掌握运行一些先进的成熟技术来迎
接铁路建设的新。我们需要根据铁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
工特点,有机的将深孔、浅孔、洞室等与施工技术结合起来,按照
施工技术的要求加以推广应用,从而充分补充在各种地质、地形的
条件下都能运用的综合施工技术。充分估计在今后每一段时期内铁
路的发展趋势,从而及时掌握世界铁路建筑发展的动向,使我国铁
路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体系不仅内容全面,而且结构比较完整、层
次清楚。总之,增强铁路建筑工程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关键在与寻
求通用与专用的需求,按照有关的标准建立起协调一致、独立灵活
的标准体系,从而更有利于维修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标准。
2.3 广泛应用现代化成果
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广泛利用现代化技术成果,
创新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体系。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卫星定位系
统、全钻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装备,有效实现高精度测量的自动
化选择。在地质勘探方面,应该广泛推行地质勘探施工技术,从而
建立环境和谐型与资源节约型的社会。铁路建筑工程需要进一步明
确铁路建筑的长期目标,主要施工技术装备将会到达国际的先进水
平,运输能力能够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继续提高铁路建筑
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铁路。因为铁
路建筑工程的关键就在与客运的建设。总之,想要缩小差距就必须
以谦虚的态度,吸取国外的实践经验,并且结合自己的特点,坚持
引进与自主创新相互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铁路建筑工程才能持
续、稳定生存与发展。
3. 结语
经过上述论证,铁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
系统,其要点是置身于铁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能在集体中一道工作
来完成预定的工作和实现目标,其中涉及到很多铁路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因此我们采用的铁路建筑施工技术要具有创新、科学、完善
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铁路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成龙;刘智跃;产学研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
研究[A] ;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年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56-02
一、概述
二、原因分析
1.原因分析之一
在应用中出现二位电动机电流比其他三台电动机电流偏小达10A以上,通过紧急停车后检查,线路、仪表、绝缘、换向片测试后均无异常,仍没能解决电流分配不均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台电动机电流分配不均偏小是由于?的增大,而?的增大是由于L气的减小。经拆除转子检查,发现该电动机主磁极紧固螺栓松,经紧固并上台试验,电流分配不均的现象得以消除。
2.原因及因素之二
当电动机受到冲击负载突然短路时,电枢电流急剧增加,换向绕组元件中电抗电势也立即加大。由于换向极铁芯的涡流作用,换向磁场却不能随电枢电流同步增长,以致电抗电势远远大换向电势,造成过份的延迟换向,从而使后刷边产生强烈的电弧。这电弧随着换向器的运动而拉长,加上电动力的作用,拉长的速度可能超过换向器的周速,同时,由于电枢电流激增引起磁场严重畸变,使得换向器某地方的片间电压显著增加,因而发生电位火花,并使换向器周围空气电离。当电磁性火花和电位差火花汇合在一起时,它们互相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一股跨越正、负电刷之间的电弧,使整个换向器被一圈火环所包围,这种现象称为环火。
发生环火就相当于电枢绕组经过电刷而直接短路,其后果十分严重。轻者将刷架联线、电刷、刷杆、刷握和换向器烧坏,重者将电枢绕组损害,以致将整台电机烧损。
2.1换向器表面粗糙
电动机的换向器表面粗糙度规定为Ral.6以上,在此条件下才能够保证电机运行时因电刷作用在换向器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亚铜(Cu2O)薄膜。由于氧化膜电阻较高,抑制了附加换向电流,有利于换向。一旦因加工精度不够或因划痕等使换向器表面粗糙度超差,则电刷磨耗过大,有大量的碳粉磨落下来,换向器表面的氧化亚铜薄膜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交替形成。从而,电机的换向急剧恶化,以致形成环火。
2.2下刻、倒角、退刀槽加工的精度差
这三道工序虽说简单易做,但是往往被人们所轻视。其实,换向器下刻的精度不高,如过深或过浅,或过于粗糙都可能使电刷与换向器磨擦下来的碳粉滞留;倒角和退刀槽加工的不标准也可造成正常磨耗的碳粉从换向器两端甩不出来。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火花增大,以致发展成环火放炮。
2.3转轴弯曲变形或动平衡不良
电机由于受外力或异物等作用而产生转轴弯曲变形,或动平衡不良。此时,电机在运行中,会造成电刷在换向器表面跳动越差,引起电刷向换向器表面放电,象点焊一样,使换向器表面形成“麻面”。这种“麻面”如同砂布的作用一样,把电刷很快磨耗,如同1结果一样。
2.4电刷严重受潮
当电刷受潮后,由于摩擦下来的碳粉湿度比较大,吸附性强,所以这种碳粉难以从换向器表面甩出因而破坏换向,产生环火。
2.5电动机安装传动轴齿轮松脱
三、改进方案
1.电流分配不匀的改进措施
工作原理:在一位和三位电动机的电枢和励磁绕组间增加继电器J1,在二位和四位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间增加继电器J2,并调整其动作值为|I1-I3|=5A,|I2-I4|=5A,即一位与三位电动机电流相差5A时继电器J1动作,其常闭触头J1断开,切断电源;同理,二位与四位电动机电流相差5A时继电器J2动作,其常闭触头J2断开,切断电源。通过这样的改进就能防止电流相差过大或过小时,一方面损坏电动机,另一方面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并能有效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2.环火改进措施
2.1加工换向器表面精度达到标准,定期用换向器专用修磨石或砂布试去换向器表面杂质、毛刺,并用酒精等擦拭换向器表面,使换向器保持良好的状态。
2.3在装配中,谨防电机撞击、异物袭击等,防止转轴弯曲变形或动平衡不良现象发生。
2.4电刷勿过于潮湿。
2.5装配小齿轮前,严格检查转轴1:10锥面和齿轮1:10内表面,控制装入量在规程范围内,并注意小数点齿轮与电机在同一正常环境温度下装配,关键是掌握入深度。切勿电机在0℃以下(如北方冬天)齿轮在室温时进行装配。这样会涨裂小齿轮。
四、结语
铁路运输运输动力设备中电动机环火及主磁极气隙的变化将影响电动机功率的发挥,同时,长期下去将引起电动机转矩的变化,保护了电动机及设备的安全,减少人身及机械事故的发生。为我处煤炭运输任务安全、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铁路项目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属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十五”以来,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铁路网建设规模已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我国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问题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不断取得科技上的突破。成功改造了京广线、京沪线等主干线路,对高原冻土建设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突破,并在铁路重载技术上,跻身国际先列。
1 我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现状
(1)路基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国西部与西南部地区泥石流、滑坡、岩溶等地质灾害多发的特点,与冻土层、软土层、膨胀土层等特殊路基地段展开科技攻关。加强研究青藏铁路的冻土研究,并在施工技术与工程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针对膨胀土层、软土层等特殊地质,利用分层稳定技术、边坡防护加固技术与新型支护支挡技术成功对兰新线、南疆线进行防止沙害改造处理。(2)轨道工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胶济线路的成功提速,标志我国已初步掌握200 km提速的成套技术,高铁线路的建设与使用,是我国在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又一重要体现。目前铁路轨道工程广泛采用无缝线路施工技术,并利用打磨轨道、养护机械等手段,保证了旅客舒适度与铁路线路的开通速度。并同时进行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建立了多个工程试验段;成功进行了钢轨的制造、铺设与运输。(3)成功研制了600 t架桥机、运梁车等架桥设备,900 t箱梁架桥机等设备与连续式、道岔式捣固车等养路机械并投入铁路工程使用中,表明我国铁路工程科技在大型机械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
2 我国铁路工程科技建设的要求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0万 km,电气化率与复线率达到50%以上,并将建设3个以上城际客运系统与“四纵四横”式的客运专线,保证客运专线到2020年达到1.3万km以上,客运网络的建设将由提速线路与客运线路组成;同时,加强建设煤炭外运基地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煤运通道;西部地区实现铁路网络骨架的建设,东部地区实现铁路运输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客运专线建设与煤运通道的建设,相继建立武广线、武合线、郑西线、京津线、温福线、福厦线等施工项目。未来我国的铁路网络不仅要求扩大规模,也必须保证其质量水平,由于铁路客运专线具有技术难度大、建设标准高与任务中的特点,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铁路工程项目的科技水平提出的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保证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客运专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必须保证铁路科技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为我国的铁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依据国家“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突破、引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针,在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重点突出、系统成套、依托实际、需求牵引”。
3 加强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举措
3.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铁路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想要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工程建设道路。由于铁路工程的科技发展与我国铁路建设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铁路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与支持。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决定了铁路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对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提出的迫切的要求。因此,我国的铁路建设必须保证科技的创新发展,通过科研攻关与具体试验,解决客运专线中的隧道、桥梁、轨道等技术难题。
3.2 培养铁路工程创新团队
铁路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要求国家必须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协调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三者的关系,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标准、任用标准与流动机制。
3.3 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利于铁路工程的科技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铁路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创新环境建设措施。例如,可以建立创新协作机制,加强铁路设计、施工与运输企业与科研所、高校的合作,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加以支持;积极创建国家铁路工程建设试验室,建立水平较高的研究平台,并进行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铁路工程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全面提高铁路工程的自主创新能力。
3.4 建立健全铁路科技管理机制
(1)根据我国铁路建设的实际要求,确定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与任务要求,其中,应把客运专线技术作为铁路工程技术发展的重点,积极组织科技创新活动。(2)优化铁路建设中的科技资源,形成铁路工程项目技术的创新机制。例如铁路部门可以协调有关企业、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关系,充分发挥铁路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企业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从而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鼓励与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例如在铁路建设的具体环节中,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可以通过专门立项的方式由政府部门组织科研攻关,同时,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业自理想,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
3.5 加强铁路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铁路部门应加大对铁路工程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保护科技人员的有关权益,统一管理与保护引进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为相关知识产权的创造提高良好的服务。通过科学规划、集体攻关与施工实践,从而提高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水平,为我国的铁路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该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铁路工程科技在路基工程、轨道工程与大型机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分析了铁路工程科技建设的具体要求,并提出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养铁路工程创新团队、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建立健全铁路工程管理体系与加强铁路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推动我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江涛,方奕.集装箱码头间合作性竞争策略及发展思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9(2).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现状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工程监理制度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已成为建设领域的一项国际惯例。自1998年开始,我国也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了监理制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队伍日渐复杂,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平均水平较低,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监理人员大多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在新形势下,企业对监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监理能力更为迫切。因此,加强监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监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监理人员专业水平刻不容缓。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技术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不同岗位、不同性质及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实际工作需要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人员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基层人才——建设工程基层监理专业人员;中层人才——注册监理工程师;高层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员。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基层业务人才,该层次的从业人员应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能对施工现场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基本人员组成就是分布于大量监理企业、有上岗资质的工程监理员。
我国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事务所资质。其中,专业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以下14个工程类别:房屋建筑工程、冶炼工程、矿山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农林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航天航空工程、通信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
大量企业资料显示,多数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范围都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工程类别,而是会涵盖若干相近工程类别,业务范围较广。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近30家工程监理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所有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工程监理人员按“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如按“不同专业方向”培养,则毕业生只能适应较单一专业的工作岗位,对不同专业监理岗位的适应能力较低,就业竞争力大大减弱。同时,其中90%的单位认为未来5年内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我们课题组共调研分析了二十多所开设“工程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中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相似,主要开设课程也较相近,大多侧重于“房屋建筑工程”方向,少数侧重于“公路工程”方向,综合专业性方向较少。另外,由于各院校渊源不同,有些侧重于工程技术,有些则侧重于工程管理。
可见,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种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当然,由于各专业的差异性较大,全面覆盖专业资质中14个工程类别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认为将其中的土建类专业,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统一考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限房建、铁路、公路、
市政)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可行性
人才需求及岗位特点方面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也能从事一般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工作,职业岗位定向为工程施工监理员、质量检验员、材料试验监理员、测量监理员、计量监理员、安全监理员等。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工程监理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基本相似。
岗位能力方面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对该岗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差异不大,尤其是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
课程设置方面在工程监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根据土建类不同行业特点可分为公共课和专业专向课两大类。(1)主要公共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力学、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工程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2)不同专业专向课程。房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铁路:铁道概论、铁路施工、地基基础;公路:公路概论、公路施工;市政:城市道路概论、给排水工程。
可见,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公共课程较多且基本相同,主要区别仅在于少量的专业专向课程,即不同工程类别的工程构造和施工技术。所以,在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选择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专业资质14个工程类别其中的4类,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
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工程监理基层人才是监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要求具备的知识体系应该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加强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的知识结构应使学生具有知识更新、技术创新、与人合作、协调施工现场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尝试性地将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模块、工程技术模块和施工管理与控制模块三大部分,见表1:
专业基础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专业共有共享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模块分专业分别培养学生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专业的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和控制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各专业施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技能。主要针对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即“三控(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还考虑了施工安全方面开设“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针对监理岗位的特殊性,探索开设了“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受到所有企业的一致肯定。
为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讨和研究,并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中试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截至2010年8月,我院2011届工程监理专业96名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达100%,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目前,这批学生已全部到企业顶岗实习,反馈情况良好,基本都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云.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2]朱维峰.浅析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A
土木工程施工在我国的建筑类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土木工程关系到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建筑业的发展,铁路建设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才能推动我国铁路建设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创新手段进行了深入阐述,表现了加强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对土木工程施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土木工程施工的历史演变过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学科,主要涵盖的内容有进行施工的施工原材料、施工当中的使用设备、施工勘测设备、施工设计与施工养护等,进行施工的项目可以是陆地上的建筑,也可以是水上的各类桥梁,可见施工的对象非常广泛。其中铁路建设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最快的施工领域。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从原始的石器时展到文艺复兴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增强。时至今日,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随着文艺复兴潮流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和手段都实现了很多创新,在各种影响因素的推动下土木工程施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道路桥梁建设、铁路隧道、水利工程建设等各个项目土木工程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后,土木工程的发展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我国的“鸟巢”、“水立方”等一些国内知名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成果。此外,我国的铁路建设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显示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的强大力量。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对象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施工的技术和施工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演变,就要不断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
二、早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因为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随着施工的形式、施工的技术手段和施工的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土木工程施工的手段也在不断的演进和变化当中。土木施工的一些传统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地基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钢结构的施工技术等。
(一)桩基施工技术。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要求施工人员要合理的选择适合桩型进行施工,还要充分的考虑好单桩和群装的选择,以达到单桩基施工质量的标准,如果施工用的是群桩,就要想到地基会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进行预制的桩基吊运时,要充分的考虑因吊运对桩基产生的强烈冲击感和振动感;施工人员还要有效的进行对桩基钻孔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对桩基完成了定位放线和校正以及钻机的垂直效果、钻土和清土、混凝土的灌注搅拌、制作安放钢筋笼、校验等一些工作后,就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验,查看是否达到施工的规范和标准。
(二)混凝土构造技术施工也是常见的铁路施工方法。施工中的预制方法和现行浇灌是混凝土的施工机构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预制混凝土方法是混凝土在逐渐的施工管理中被广泛认可的应用,预制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使用预制混凝土构造技术时要首先考虑预制工具的大小尺寸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操作进行。现浇的施工方法比预制的施工方法应用时间更早,这种方法在施工的现场通过支模对其浇筑。
(三)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也是现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钢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在构建的吊装工作中。在进行施工前,施工的相关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并对道路进行修建,还要进行对各种构建的运输和装备的检查工作,以此来保证施工中钢构件是否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还要查看施工现场的钢构件,查看是否有够用的支撑面和木枕垫底,要尽量将钢结构部件放在起吊的合适位置,以保证钢结构表面的干燥和整洁度。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应该着重选择适合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要对钢结构的连接位置进行有效的确定,以避免造成钢结构出现问题影响到施工进度。
三、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施工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铁路工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得以快速的更新和创新,一系列全新的铁路施工技术越来越被人们孰知。
(一)铁路深基坑支挡技术应用。其中深基坑支档技术是铁路施工建设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铁路施工的深埋设备进行有效施工,而施工中出现的深基坑支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施工人员的关注。这种成熟的新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升级完善。主要的创新内容表现在支档和承重的机构方面,支档的桩基、具有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面的一体化机构,都对施工的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施工的资金和利用的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节省,经济效益显著增强。施工中常常会遇到需要挖掘较深的土地的问题,但如果施工的地质条件差,土质差,出现了松软以及坑壁密度不高等现象,就可以采用预应力锚杆和灌注桩的方法,可以有效针对不同的地下水位以及不同的地质构造进行相应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手段。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中,会遇到许多的临时支档的桩基加固或是地下的支撑墙面,和具有长久性的支档,可以对其进行支档承重一体化的技术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保障支档的承重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铁路施工的速度。
(二)预应力技术应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铁路建设中还有一种技术是预应力技术,这种技术还称为体外预应力技术。主要体现在能够将预应力筋放置在混凝土的截面外,这种体外的预应力能够减少对预应力的摩擦以及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对工程效率起到了一定的提高作用。无粘接力的体外预应力方法同样也是比较常用的体外预应方法,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的操作比较简单易懂,单根的无粘结、接对摩擦影响小,这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和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更有科学保障并且经济效益可观。
从我国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水平来看,铁路施工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纵横城市间的轻轨和地铁相继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城市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不断的增强,同时也对土木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铁路施工人才的创新观念,加强与国际高端土木工程人才的交流学习才能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的创新水平,一些创新的技术方法往往来自于懂得创新专业人才,可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努力提升土木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以及创新方法的论述,表现了土木工程是一项具有综合技术应用的建设施工手段,对施工的质量和方法都有很高要求;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未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将依靠强大的创新力量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刘佳.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节点把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2]田玉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4).
2007年3月,原建设部公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文),标志着第三次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近两年,全国多数施工企业对即将出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标准》(以下简称:新资质标准)给予高度关注。新资质标准的出台必将对企业现有资质资源产生冲击,对企业各项基础工作产生作用,甚至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资质管理制度的溯源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有效进行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建立并实行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制度,即对建筑企业设定相应条件,达到的即授予相应级别的资质,未授予资质的不准进入建筑市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主体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制形式发展至现在的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并立的多元化特征,而且数量快速增加,产业能力逐渐超过了建筑工程的供应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由此,20年来,资质管理制度也历经改革,政府致在通过改革来干预建筑市场秩序和建设工程质量,通过设定行业准入门槛,使合格的、有能力的施工企业去承包工程,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新余公司的资质背景
新余公司是一家老牌建筑施工企业,经历了从计划任务到市场竞争的变革,经历了公司制的改革,同样也经历了资质管理制度变革的整个过程。2001年12月,公司制改革完成后资质就位,获得了铁路二级(主项)、市政二级、房建三级总承包资质。近年来,公司不断增项和晋级,现拥有:市政一级(主项)、铁路二级、房建二级、公路三级总承包资质以及桥梁一级、隧道一级、装修一级、土石方一级专业承包资质。
三、新资质标准的内容
目前,《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标准》的正式文件尚未出台,但有关草案的内容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的专题会议上有现。例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标准(草稿)有:
(一)资力要求(包括注册资本金、净资产、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额)
(二)人力资源要求(企业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总经济师任职要求;注册建造师、高、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数量)
(三)企技要求(企业科技活动经费金额;所获省部级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项数;企业信息化程度)
(四)信誉要求(所获省级或国家级行业协会荣誉;在省部级建筑市场的诚信记录)
(五)工程业绩要求
四、新资质标准的特点
1、引导方向。新标准注重引导企业向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发展,注重引导企业向做专做强做优发展。
2、资力能力。新标准中增加了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指标。强调考核企业资信情况、资本实力及创效能力,引导企业注重资本运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活力。
3、人力资源。新标准中提高了对人员质量素质的要求,企业技术负责人不仅有年限、职称要求,还有相关注册资格的要求,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注册建造师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
4、科技进步。新标准删去了对设备的要求,突出科技进步水平的考核,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走科技兴企的道路。
5、社会信誉。新标准增加了社会信誉的考核内容,强调了社会监督力量的重要性。
6、工程业绩。新标准大大提高了代表工程业绩标准,并且在工程类别和工程规模上有了明确的技术指标,拟在引导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多创高层次的精品工程。
五、新资质标准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新标准一旦公布实施,必有两三年的资质过渡期。这期间,只有那些按照新标准进行整合,并达到标准的企业才有可能在重新就位时获取相应的资质。因此,新资质标准的意义在于,通过资质定位引导公司战略发展的方向。
在过渡期,企业应慎重地思考资质定位问题,公司到底有怎样的优势资源?整合这些优势资源之后,公司具备怎样的资质条件?比如,经过科学地分析发现,新余公司在铁路工程施工方面,无论是人员、设备、技术、业绩、还是信誉和市场资源都显示出明显优势,那么资质定位就应向铁路施工总承包高等级方向发展,因此在过渡期内,企业的各类资源应该朝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整合、吸纳、积累和开发。对于那些几乎没有资源的资质宁可舍去。因此,公司必须坚持“择优而做,做专做强”的原则,重新确定资质定位的方向,这个思路是完全符合中铁建股份公司关于加强工程公司建设的大方针、大方向的。主项资质的选择、资质的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定位。
六、新资质标准对企业主要工作的影响
在今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新资质标准实际上是企业工作的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个参照物,企业很多工作都必须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改变、建立和完善。
1、市场开发方面
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业主为减少对施工企业的筛选成本,往往在招投标时人为地提高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使低级别的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平等竞争的机会,所施工的代表工程因数量少或规模小无法作为资质升级的业绩。与此同时,一些已获高等级的企业却通过用出卖资质的办法,挂靠、转包收取管理费。比如,新余公司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的优势,但只有铁路二级资质,永远不可能进入铁路一级市场,就是二级市场也很难。同时新余公司有市政一级资质,因为市场关系的原因,市政工程往往很难中标,只能承揽一些管理型的项目来积累业绩。分包和挂靠,不同程度地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在过渡期内,新余公司应该思考如何解决目前在资质利用上的矛盾,充分利用公司的优势资质开发市场,多中标,积累业绩,提升级别,想尽办法让低势资质在合法渠道产生效益。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还是要整合公司资源,确定专业化发展方向。
2、施工能力方面
在新资质标准中,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工程都规定了明确的最低标准,企业的施工能力是重点考核指标。目前新余公司在建项目大多数是铁路工程,如果说铁路工程施工是公司的技术强项也许不为过,但如果把它放到局集团公司范围内去看,放到整个中铁建去看,你会发现,其实这不是优势。新余公司在前四十多年的铁路工程施工历程中,没有长大隧道、城市轨道交通、大跨度桥梁、特构桥梁、深水基础工程施工履历,甚至一些技术含量高、地质条件复杂的铁路综合工程公司都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一直以来,公司都是在致力于解决职工温饱,解决企业困境的短期目标,在低层次需求上下功夫,以同质化的规模扩张和重复性的技术扩张维持着生存。
新资质标准明确地显示,企业生产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资质等级的申请。新余公司应抓住这两三年时间,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不断地提高生产能力,要增强自己的技术优势、专业特长,要提高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加核心技术储备,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硬底牌。
3、财务管理方面
当前由于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因素,企业长期处于恶性竞争状态,不得不把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弥补产值利润率低下甚至亏损的主要手段。就是世界500强的“中字头”企业,产值规模很大,产值利润率也很低,更不用说新余公司。过低的利润率使得公司没有资本积累,长期处于低层次经营。
新资质标准显示,企业财务能力、资信情况直接决定资质等级的高低。因此,在过渡期内,新余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应更新、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起补充、积累、管理流动资金的长效机制,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加强风险意识和成本观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外在成本优势转向内在成本优势,将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经济,提高公司效益。
4、人力资源方面
新资质标准对人员的要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目前新余公司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表现在:一是员工数量多,文化水平、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紧缺;真正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紧缺;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人才,开疆拓土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二是各类执业资格人员数量少,执业人才结构和企业资质要求不相符,和企业发展方向不相符。比如,一级注册建造师22人,其中:市政专业2人,公路专业7人,建筑专业2人,铁路专业11人。很显然,这种专业结构和市政一级主项资质就不相适,如果今后要确定市政一级为主项资质的话,在最近两年内市政专业的注册建造师数量至少要15人以上,还有其它增项资质要求的执业人员数量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的工作尤显紧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公司存亡之重,因此要特别注重人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的完善,要重点建设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造就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新资质标准隐含一个信息,执业资格体系建设的发展可能会引导企业资质管理逐步转变为以人的资质为主来定义的发展趋势,即转变为以企业拥有主要的执业人员作为企业资质考察的主要指标,考察企业在具体项目上拥有的工程管理、技术和经济人员的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坚持把人才资源管理作为公司发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战略支持。
5、科技创新方面
长期以来,大多数施工企业一直困于同质化竞争,忽视科技投入。尤其是像新余公司这种中小型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在同一规模和相同水平层次的市场上疲于竞争,为了争取狭小的市场生存空间而无暇他顾,普遍存在技术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由于连环效应,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导致优秀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最终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新资质标准对科技进步水平的考核指标粗看略显偏高,但它再一次强调了“科技兴企”的宗旨,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过渡期内,公司应该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技术工作的重点,把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作为技术工作上台阶的标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研力度,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
6、诚信经营方面
新资质标准增加了对企业诚信经营的考核,特别显示了企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应当依靠信用来支持这样一个信息,通过建筑业行业协会或社会组织对企业的资信评价来引导诚信合法经营的理念。虽然长久以来,新余公司都坚持“重合同,守信誉”的经营理念,但是在具体的社会活动参与方面比较少,与行业协会的沟通方面也做得不够,这主要是过多地考虑投入和效益的比例问题。现在,新标准把这方面工作具体化、明晰化了,迫使企业对社会信誉予以足够的重视,破除企业重效益轻信誉的思想,在信誉的创立、保护、提高上下功夫。
7、企业文化方面
企业文化是一个以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企业战略、结构、制度、作风、人员、技能等因素的系统概念。新余公司几经合并,各方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上的摩擦和碰撞仍然长期存在。新资质标准预示,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企业知名度的传播,企业社会信誉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报道。因此,在今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公司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文化的移植和交融。文化整合的重点应放在培养管理人员能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的跨文化能力,放在培养员工能够在企业的价值、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设部159号令
0前言
电气工程建设研究从传统电磁学发展到了现代阶段,并形成电气自动化科学。而现今,我国现代社会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为现代化建设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尤其是铁路建设。本文从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着手,并对实际操作阶段形成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从传统技术领域进入到全新技术领域当中,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中国时间工业快速发展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为我国现代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电气工程与相关自动化建设已经开始形成了完全独立,更加方便,更加完善的系统。为电气工程走进商业领域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国在处于工业主导经济阶段,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大力促进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增加了对铁路交通运输的需求,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也决定了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比其他牵引方式,铁路电力牵引无论是在高速、重载、环保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因而奠定了未来铁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发展的牵引模式[1]。“九五”后期,随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批客货共线铁路客货这些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建成。这些铁路多采用信息技术控制和管理,对铁路牵引供电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作为铁路自动化、现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牵引供电系统要从可靠性到先进性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要求现代的电力牵引供电要向专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2]。
2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企业成本提升受到需求影响
由于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建设目前阶段仍然处在一种综合领域当中。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铁路施工中的独立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即铁路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只能应用已经形成的技术成果,经济成本重复增加的浪费不可避免。创新,是当前社会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方面工作效率相对不高
现代社会,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要求。一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方面工作效率低下,就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应当考虑从工作效率方面入手,同时铁道部门也需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3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优化措施
作为工业技术领域当中的重要部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尽管目前阶段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是最完善的,但是只要通过不断提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3.1形成具有独立性、统一性的技术平台
根据上诉提到的第一点问题,铁路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形成具有独立性、统一性的技术平台。铁道部门技术人员也应该致力于改善技术,完成自动化方案的实现[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操作人员在开始进行设计之前应当对需要进行设计的行业以及用户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再根据实施过程、运行以及相关维护确定研究目标后,需要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行成本以及时间。一定需要控制在铁路企业允许的范围当中。努力降低企业实际投入的运行成本。
3.2形成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通用性网络系统
铁路建设中铁路企业之间有效信息的交流,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的交互的实现也是极其重要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通用性网络系统能够更好帮助完成对资源方面的优化配置。要想确保铁路建设中设备控制以及技术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步骤与环节,就需要确保设备控制以及技术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系统通过网络完成关联。能够帮助促使各个系统彼此之间获得的信息数据能够得到高效优质利用,最终促使铁路建设的发展。
3.3形成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数据标准对接
除了实现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方面的数据信息标准化对接,同时也需要保障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当中的系统相关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发展阶段,为了降低电气工程开发当中时间与费用的损耗。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程序接口[3]。
4结语
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对工业的推动对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铁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对铁路建设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并且随着相关技术平台的搭建,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与铁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得到了保障。铁路施工中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产生的技术难题,不断推进铁路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助燃。
参考文献:
[1]宋平岗,倪勇,吴文辉,王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1(05):139-142.
1.1建立健全了组织保障体系
徐沛铁路管理处在多年的科技进步工作中逐步建立完善了科学技术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经营分管副处长、副总工程师以及生产、经营、安全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2000年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大屯煤电公司技术中心,组织铁路运输、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电力、工务等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公司技术中心的铁路工程技术所,成为铁路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的平台。在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积极借助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等国内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结合铁路处运输生产实际进行科研合作攻关及开发,共建科研基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建立了良好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大修理、技术创新计划、节能环保技措等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从1995年至今,徐沛铁路通过多种渠道先后投入资金近3亿元,对机车、车辆、线路、通信、信号、电力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整修。仅2008年的科技投入比就达到了运输总收入的3%,总数达到了539万余元。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力度,徐沛铁路管理处整体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安全运输生产,保证了集团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1.3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徐沛铁路管理处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保障,在每年年初,组织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分季度组织科技人员召开专题座谈研讨,就徐沛铁路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听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近年来,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行职务职称双轨制,为技术骨干开辟了发展通道;对技术骨干分配进行适当倾斜;提高科技成果奖奖励力度;为中青年科技骨干提供深造的机会,创设首席工程师等等,这些做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激励政策的实施,科技人才队伍得到了较好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截至2011年底,徐沛铁路管理处有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118人,大学专科学历227人,中专学历98人;专业技术人员211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82人。
1.4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5年在新增两台东风12型调车机车后,铁路处机车由蒸汽机车换型为内燃机车工作全面完成,机车牵引动力的提升,适应了运量增加的需求;先后更新引进应用了C64、C70等先进车辆243辆,新车型占全部车辆总数的70%,有效保障了铁路运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连续多年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对工务线路进行改造、整治和维护,线路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线路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2.02%,道岔合格率达到100%,道岔优良率达到73.97%,从整体上提高了线路的技术状态,为矿区铁路提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率先在全国煤矿铁路正线及主要集配站实现信号微机联锁;引进应用了无线列调、数字式灯显平面调车等系统;铁路调度监督系统、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电子添乘装置、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等项目的引进应用,在有效地保障安全运输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论是企业设备改造还是技术创新工作,徐沛铁路在全国煤炭铁路系统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进步有力地支撑了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支撑了管理水平的提高,支撑了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2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2.1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和管理制度
一个科学的机制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留住人才、高效协同的氛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才可能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发扬科学民主的精神,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来;同时,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战略需要,制定重点发展领域,给予支持,形成短期目标见效益、中期目标求发展、长期目标争实力的格局。
2.2必须形成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为了科研成果能切实转变成生产力,改变过去申报—实施—总结的三段式科研评估机制,要在科研立项、实施和评估各阶段引入计划、生产和经营各部门的力量,并使之形成紧密的合作团队。确保应用型科研项目能转变成生产力。改变过去科研评审只求成功,不许失败的错误方法。切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客观条件,允许一部分项目失败或暂时停止。为此,必须在科研管理方面加强工作,保证失败或停止项目的科研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
2.3必须增加有效投入
根据业务发展、市场竞争态势、战略发展需要,确定优先支持的项目,给以重点支持,让有竞争力的项目快速发展,并不断优化,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成果。
1.前言
高速铁路集成了当今的高新技术,拥有复杂庞大的系统。同常规铁路的不同在于它的系统和系统间的作用、功能有质的变化,高可靠性、高密度、高速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不过要达到该核心技术指标是非常不易的。例如路基框架、轨道线型、桥梁钢度,若是选择不合适,亦或是施工不达标,都将影响到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对行车指挥和运输组织造成极大困扰。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铁路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开展了新时期的高标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在世界的高速铁路史都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为成功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效的改善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以及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1]。
同所有的建筑工程一样,在工程项目里每一个过程以及每一个细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尽可能达到精益求精,任何一个环节里的小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高速铁路的建设也是一样,稍有闪失都会造成相当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高速铁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是有力工程质量保障,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施工技术发展,对降低项目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2.施工技术管理探讨
2.1明确分工,提高效率 在高速铁路的项目施工中应当以细化各项工作的职责作为标准化人员配置的主要内容。从工程的项目经理部直到工区的项目部,除了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外,还应细化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职责。即以工程目标确定职责,以工程内容确定数量,以制度标准确定项目流程。负责施工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协助工程项目部减排影响工程进行的外部障碍、监督项目部执行各项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等。项目部及其他各部门的成员也应按照程序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同时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目标体系、评比考核体系以及控制分级体系。层层分解细化责任,量化工程目标,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效益、技术创新以及环境保护全面实现目标。通过完善详细的体系制度,约束工作人员行为,明确地分配工作,达到有效控制施工的全过程,全面提高施工效率[2]。
2.2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业务素质 新的管理流程与管理体系必然要有相应培训的过程,使员工可以熟知管理的工作方式与目标,熟悉管理的流程,来促进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开展。经过工作培训是项目施工过程里的质量人员、管理人员同技术人员可以尽快掌握新施工管理制度同相应管理目标,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同时,经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项目员工整体的综合水平、促进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综合的管理水平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的培训、有选择的培训内容、有考核最终的培训结果。各级各部门人员按专业技术参与路基、隧道、桥梁、测量以及混凝土等等技术项目的专业培训,攻克技术力量的薄弱环节,逐步改善操作人员的标准不清以及惯性违规等严重行为的问题。通过定期开展多专业、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对各级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培训,并严格地执行考核体系,以提升整体的业务素质。[3]
2.3无形技术变有形生产力 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注重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为此,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及健全各级的技术管理结构同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尤其是技术型人员培训学习,重点进行对施工以及规范验收的学习,明确工程施工里各个分部、分项施工的施工方法、质量标准要求和技术要求等,以此来进行检查、施工、验收同评定。(2)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技术培训、学习以及交流活动,让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同员工的业务技术素质能够有一个质的提升,提高应对工程项目事务的能力,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更快更好的进行。(3)开展一定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活动,鼓励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发掘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4)通过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研究、探索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水平,促进行业技术发展。
2.4鼓励创新,开发管理系统,解放生产力 在高速铁路的高标准建设进程里,能否一展拳脚,有所作为,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全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以及新举措,解决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开创高速铁路的技术管理新局面。施工单位应当将科技创新作为载体培养和造就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照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求,单位可以通过明确的分工、传帮带以及专业培训等方式,培育出预制架设箱梁、处理软土地基、测量精密性控制网、高性能的混凝土以及远程视频会议、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实质其实就是应用创新知识和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在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持下才能够顺利的实施,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才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创新技术还为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提供保障和支持,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基础。
2.5强化团队管理,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人员的管理也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一定意义来说,人是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所有的项目工程都是通过人组织材料而创造出的。只有纪律严明、富有创造力的施工队伍才能够完成一项优良质量的项目工程。怎样才可以把施工队伍里的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第一,必须要营造出荣辱与共的环境,职责分明却又不失亲和力,使员工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管理人员发挥自身才智,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多鼓励、多开展各类生活生产活动,从物质、精神上双管齐下,打造团队凝聚力。第二,必须明确各施工队伍管理体制和各岗位的职责,明确权利。只有纪律严明的施工团队,面对技术复杂、工期紧逼的工程,坚决地服从指挥协调作业,才能实现按质按期完成。
3.结束语
高速铁路项目建设与一般铁路项目建设不同,其建设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投入高、管理难、风险多的特点,同时由于高速铁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增加,给工程的建设管理以及经济投入带来更多的要求,所以高速铁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不仅要运用和遵循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理论,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为此,相关的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高度重视,保证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以目前国内近60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为依托,重点扶持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促进手段,加强出口秩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
政策上还将扶持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25个重点行业100家排头兵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培育和认定200个出口基地和2000家基地企业,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集团,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
据了解,目前这些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已与芬兰、意大利、韩国、以色列签定了双边高技术领域合作备忘录,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对外高技术领域经贸合作平台。该人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各基地落实合作项目,提出新的合作意向。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新兴产业领域如风电、光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等国际化发展已现端倪,随着《意见》的出台落实,这些领域相关龙头企业的海外业务有望快速增长,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国际技术合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助于优势企业大规模引进吸收国外技术,促进产品毛利率提高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来源:中国证券报)
创业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任重道远
7月28日,创业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在深交所召开,有官员批评目前创业板上市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投资者都浮躁功利,盯着同一个投资点,政府功利色彩很重,引导基金有点变味。
创业板开板以来,非议最多的就是创业板的“三高”问题,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邓天佐认为,创业板处于高发行率,因为这个市场机制的作用,可投资源少,资金多,其风险因此高,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是正常的。
邓天佐认为,目前创业板上市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政府都太功利。他称,企业家、投资家都浮躁,盯着同一个投资点,建议他们提升眼力与本领,切勿功利心太重,中国风投的成功率比国外高,因为中国政府推动创新,把资源圈到一个区内,风险被过滤,增值却不一定高于国外。
同时,他还指出,政府也太浮躁、功利色彩很重,政府引导基金有点变味,如不准失败,主要投IPO等;设立基金的目的不够明确。他强调,政府最应该承担培育前期风险高的产业的责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王昌林也建议政府,要扩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规模,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引导和扶持社会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来源:新浪科技)
张志宏:电动车正处于由科研向产业转化过程中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张志宏在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目前仍然处于由科研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一致性、可靠性、耐检性、成本高等不完善的状态和困难。
据张志宏透露,“十二五”期间,科技部规划的主要目标将围绕纯电动汽车,重点支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时兼顾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关键技术的研发。
张志宏指出,电池、电机、电控和相关辅助系统是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标准、检算能力和基础配套设施应该相应加快,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必须持续稳定扎实的推进。“特别是在电动车的基础研究和基础能力的积累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相比处于弱势,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张志宏介绍了“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的布局重点。
一是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开发高舒适型、高可靠性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科技部于上半年启动了第一批“十二五”项目,安排资金9亿元。“近期,科技部专门启动了一个高性能、小型化的纯电动车设计研究项目,整车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均参与其中,他们的热情很高。”张志宏介绍说。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相关城市的示范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同时适度超前布置充电网络。
三是加快标准研究和完善标准体系。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立的基础较好,未来科技部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建立一套与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特征相配套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同时加大与国际电动汽车标准化通道的协调。据张志宏介绍,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已经建立起与德国标准化委员会的对话机制。
与此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示范与商业模式研究、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等,都是科技部未来5年在这个领域的工作重点。(来源:科学时报)
严陆光:把磁浮交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将磁浮交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二五’规划,对其继续培育和发展十分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在西南交通大学作了题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与发展磁浮交通的建议》的报告。
“我国磁浮交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严陆光介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磁浮列车有关研发工作,90年代中后期,建成了高速示范运营线并开展了国产化与创新研究。
严陆光表示,磁浮列车与其他已有的客运交通方式相比具有速度高、噪音小、能耗低、爬坡能力强、起动停车快、选线自由度较大等一系列优越性。以上海磁浮列车运营为例,至2010年3月共运营740万公里,载客2300万人次,列车正点率达99.6%,从未发生任何伤害旅客和职工的安全事故,证实了整个技术与装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同时,严陆光也表示,磁浮列车目前还存在技术与规模产业化两大瓶颈。“至今尚未能进入国家交通规划。”严陆光建议,将磁浮列车作为新兴的运输方式,进入国家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明确主管部门,以交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高速磁浮交通是整个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应该给予重点安排和部署。”严陆光希望,国家能大力支持磁浮交通国产化与创新的研发、试验与示范工作。努力推进非黏着驱动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与直线电机驱动轮轨车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逐步提升份额,使之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磁浮交通作为新兴产业还可能在许多方面产生新应用,比如用于航空母舰飞机的弹射系统;用于发射卫星取代一级火箭等。“在大力培育与发展此新兴产业的同时,应积极开拓有关新兴技术与产业在国防与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带动整个产业更快更好地前进。”严陆光说。
(来源:《科学时报》)
2011年度“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铁道部于2011年4月27日共同设立了“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以下简称高铁联合基金)。7月25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了《“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201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铁路科学研究涉及国家重大公共利益,设立高铁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的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推动我国铁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重点资助高速列车和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其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铁道部共同管理,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负责受理申请并组织评审。
本联合基金2011年度资助经费3000万元,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两种方式予以资助。
其中,“培育项目”研究领域主要围绕高速铁路安全和建设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高速铁路土木工程、牵引供电技术、高速列车机械与结构强度、新材料及工程环境等领域相关课题研究;“重点支持项目”研究领域包括:基于可靠度的高速铁路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检测理论与方法、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动力特性及变形控制理论、转向架结构损伤载荷谱编制方法、实验验证及安全设计方法、高速列车车体典型焊接结构疲劳分析与设计基础研究、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行为与减阻降噪机理研究、高速列车轮轨接触与粘着行为和磨耗机理研究、高速铁路电力牵引系统的安全性预测与控制、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与控制方法、河(海)床演变与桥墩冲刷对高速铁路跨河桥安全影响的研究等项。
根据申请与评审情况,拟资助“培育项目”10项,平均资助强度60万元/项(资助期限3年);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8项,平均资助强度3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培育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重点支持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2年1月-2015年12月”。
本次公布的高铁联合基金申请报送日期为2011年9月5~9日。(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我国宽带资费为发达国家3倍速率不到1/3
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的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宽带速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资费却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蓝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宽带网民达4.5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5.4%。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十二五”末期,中国的网民数量可能增至6亿至7亿。不过与如此庞大的宽带用户规模不匹配的是我国的宽带接入水平。报告显示,全球宽带接入平均水平为5.6Mbps,而中国平均下行速率仅1.8Mbps,排名全球第71位;同时由于我国的宽带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资费比较高,平均每Mbps接入速率费用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至4倍。
另外,该报告还表示,我国网民互联网应用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搜索引擎成为网民第一大应用;二是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领涨,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875万人,在网民中占比4.省略”
近日,合众思壮召开“中国位置从云到端”2011技术会,姚明作为合众思壮的股东及形象代言人,意外出现在会现场,并为合众思壮启动了“中国位置.com”上线仪式。
合众思壮了首次实现跨平台、跨网络、跨行业的“位置云”典型技术Minisun4.省略”上线仪式后,姚明悄然离场,没给媒体留下采访机会。尽管有姚明助阵,但合众思壮股票昨天未走出漂亮行情,收报32.39元,微跌0.92%。
事实上,自上市以来,姚明作为公司的股东与形象代言人,一度助推其股票跻身“百元股”阵营,引发了股市“名人效应”。但随着“名人效应”降温,合众思壮股价日渐下滑。姚明所持股份的市值也随之迅速缩水,按67.5万股的持股量计算,现在姚明所持合众思壮股份的市值已由最高时的7693万元缩水至2186万元,账面损失超过5500万元。(来源:京华时报)
广州“十二五”将打造2个规模超2000亿的新兴产业
今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11%,投资将继续成为主要推手。今年,广州将安排101个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全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26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3600亿元。101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总投资在2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有60个,其中年度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7个,这些项目今年计划投资约598亿元,占重点项目年度投资的72.4%。
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广州“十二五”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广州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产业、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重大装备、生物、新材料等十大核心产业竞争力。
广州的国家中心城市科学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有了明确方向的广州更有着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广州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十二五”期末,打造2个产值规模超2000亿元、2个产值规模超1500亿元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辐射功能,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来源:《广州日报》)
我国系统级航天产品项目首次出口俄罗斯
记者近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由该集团公司所属第五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为俄罗斯研制的GVU-600空间环模器项目,近日顺利通过俄方验收并正式交付。这是中国航天首次向世界航天强国出口系统级航天产品项目并取得圆满成功。该项目的交付标志着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又一新突破。
据介绍,GVU-600空间环模器是俄罗斯最新一代的卫星试验设施,直径8米,长10米,关键技术指标均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在俄方完成相应配套建设后,将于今年9月为新一代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等型号提供热真空试验服务。
俄方在交付验收会上表示,西方国家建设同等规模的设施需要5~6年时间,而中方团队克服各种不利条件,创新设计、优化管理,仅用21个月便高质量地完成含8个分系统的复杂项目,创造了同类项目研制周期的奇迹。这标志着中方在此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交付将进一步加深中俄双方的互信,为后续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苹果资金拥有量达762亿美元 超美国政府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34-01
引言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无非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快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为给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给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大部分客户已经对传统的水利水电服务水平呈现不满足的态度。这就要求各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深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技术资料不够规范
缺乏规范性的图纸测绘标准,大部分图纸的设计与标注均根据测绘人员个人喜好和理念而制作,很容易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部分误解,给工程技术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带来麻烦,即便施工可顺利完成,也会因频繁变更和日后的维护工作不到位,出现诸多问题。
1.2 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长期从事的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早已形成思维定式,管理僵化,缺乏创新,特别是在制度方面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制度,很多先进的技术创新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一些优秀的方案、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1.3 缺乏先进的技术的引导
我国工业起步较晚,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有不小的差距,水利水电工程标准化速度比较慢,很多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均相对落后,使得国内的技术管理更加薄弱。长此以往,我国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产生越来越强的依赖性,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
1.4 试验检验设备发展不配套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缺乏对试验检验工作的重视,使得试验检验设备未得到有效的更新与发展,致使试验检验工作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完成,更缺乏对运行状况的预判,最终带来了诸多的隐患。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手段
2.1 规范招标程序,合理选择实施单位
招标工作作为一项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部分,能否引进实力强、技术和装备水平高的实施单位对整个施工过程影响很大,只有将前期的招投标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后期工作更有效、更合理的进行,才能发挥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在招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技术好关,不招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标,不招存在问题的标,同时对于那些不公平的招标活动要进行严厉的控诉,要合理选择实施单位。
2.2 建立市场秩序,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招标方面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这就需要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另外,可以建立联合会并切实发挥其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行业间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规则,使行业有规范,企业有监督,给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约束力,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企业间不合理的竞争而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形象,维护市场秩序。拥有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力是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大动力。
2.3 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很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非常重视高新企业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大批量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国家和行业认定,大大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能力。这些企业开展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通过各种平台申报科技创新成果,如科技进步奖、工法、专利、专著等,但是,高新企业却很难将这些创新成果有效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不能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无法将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提倡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2.4 构建高素质的水利水电施工队伍
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技术革新的要素之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人员素质也有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素养,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新时代下工程技术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随着水利水电设备不断更新,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员需求也不断提高,促进技术创新的前提是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专业队伍和人才量与质的平衡。
2.5 完善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体系
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以业绩和利润为导向,定位是准确的,能够做大、做强,却无法真正意义上做优、做专,原因是缺乏技术先行为经济铺路的理念,未建立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技术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技术人才库和专家团队、创新活动、激励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技术管理体系不能等同于商务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但在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完善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
2.6 推行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标准化
目前,标准化建设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建设在铁路、公路、建筑等工程项目发展之迅速,但水利水电工程因其建设规模、地域条件、行业标准等,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对于同一流域、同一企业是具备推广标准化建设条件的,能够达到标准、统一,特别是技术管理方面,推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标准化工艺工法,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与管理作为水利水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向,其对引导水利水电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水利水电企业的问题提,并有效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是没有边界的,希望未来水利水电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体现为人类服务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小敏.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索赔管理研究[J].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11(36):152-154.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施工技术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出来。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我们要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才可以更好的了解建筑类型。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地点相对来说是固定不变的,施工地点在选定后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施工的固定性;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动,工程施工队伍和作业空间具有流动性;由于建筑类型较多,就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工程施工,这就说明工程施工具有多样性。
1、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历史
土木工程是各类建造工程科学的统称。土木工程施工所包含的技术活动包括工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勘测、施工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工程施工对象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陆上或水中,土木工程设施能够为人类生活、生产等活动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土木工程施工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其最初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经过这一场时期的发展后,直到现在,土木工程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土木工程技术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施工技术有了更多的创新,土木工程也有了巨大的飞跃,逐渐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例如在桥梁工程 、道路 工程、铁路工程 ,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中,土木工程技术就是在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得以发展和提高。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巨大的飞跃,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土木工程技术表现出了高超的建设水平,其中一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鸟巢”、“水立方”等近几年的高水平的建筑,都显现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高水平。可以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对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我们发展的需求,就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
2、土木工程早期的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变化是随着结构形式、施工材料、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土木工程中比较传统的施工技术主要有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
2.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中的基础方法。在桩基础施工中,作为施工人员要选择适合的桩型,并要综合考虑单桩基和群桩的问题,以确保单桩基的施工质量,若为群桩还要考虑避免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当施工人员在进行预制桩吊运时,要注意吊运过程中会造成桩的冲击和振动;之后是施工人员对桩基进行钻孔和灌注,在经过了桩的定位放线、校正钻机垂直度、钻孔清土、灌注、搅拌混凝土、制作并安放钢筋笼、成桩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后,最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以符合施工桩基的要求与标准。
2.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技术方法。其中预制法和现浇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用的两个方法。预制法是在混凝土施工管理结构中逐渐得以人们的认可和应用,预制法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当施工人员采用预制法时,要注意预制膜尺寸的准确性,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而现浇法则要比预制法应用的更早一些,这种方法是通过在施工现场来支模进行浇筑混凝土。
2.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方法。这种技术方法主要集中在构件的吊装工作上。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场地清理、道路修筑、构件运输、检查装备等基础工作,确保钢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先后的运送,运送到现场的钢构件,要用足够支承面的木枕垫底,尽量将其存放在起吊位置,保证钢结构的摩擦面干燥清洁。钢结构在施工连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适合的连接方式,准确确定连接位置,以免造成钢结构的薄弱点,带来工程安全危害问题。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占有重要地位,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选择施工设备、工程材料、现场施工方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决定了现场施工的工序、施工工艺等。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受现场的气候条件、施工现场的载荷、地址、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的一门学科中进行创新并非易事,要克服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气候、资源、地质条件等等限制,才能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成功。本文仅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坑支挡技术和预应力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创新的施工技术。
3.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起,高层建筑对抗震、地下空间的发掘利用,因此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挡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挡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的需求下,在施工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创新之一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对于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如果土建施工中的地质条件较差,土质酥松、坑壁土质密度不高,通常采用预应力锚杆和灌注桩体系。针对地下水位上下的不同类型的图层宜采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土木工程施工中,许多临时支挡的加固桩或地下支撑墙或永久性的支挡桩或支挡柱可以实施支挡与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方案,一体化的承重与支挡系统既能够满足支挡的需要和承重要求,又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支挡技术中,旋挖施工工艺在管控灌注桩施工中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方案,但在利用旋挖灌柱桩施工中必须保证成孔质量,较少施工质量中的不利影响因素。
3.2土工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创新之一是体外预应力的发展与应用。体外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111。体外预应力在大跨度土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道桥施工和特种结构施工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中粘接体外预应力是体外预应力应用中的典范之一,这种预应力在管道结构外,产生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较小,便于后期维护检查,同时在管道的铺设过程中便于控制。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体系也是应用较多的体外预应力施工方式,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施工操作简单,单根无粘接摩擦损失相当小,体外预应力比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也更高。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当今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质量效益最大化,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大,建筑规模不断增大,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呈现出科技化、自动化、生态化的新趋势。
4.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由于现代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工程造价是左右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参数之一。工程造价推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须采用新的高科技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利用科技推动施工过程的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等发展,用以降低不必要的人工费、机械费等,使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的推动下多层次渗透,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效率。
4.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自动化趋势
自动化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人到建筑活动,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为我国今后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
4.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人类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的重要方法,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会生态化的需要,施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不例外。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未来长时间内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要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和对环境不利的事件发生,尽可能选用低污染、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力求建筑与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
5、结语与展望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和新型预应力技术创新上都有了较好的应用,并为社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高科技化、自动化和生态化。展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还应当在建造材料上作进一步的创新和研究。提高化学建造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高性能的混凝土等基础建材,通过材料的升级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寿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当在开发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土木工程项目提供新的科技能源,减少能耗,这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49-02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走集团化办学的路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把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和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2013年工作要点之一,不少高职院校也积极进行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和研究,为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2008年建立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与企业合作共建经济实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对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通过校企共建经济实体加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作一探讨。
一、校企共建经济实体
校企共建经济实体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投资主体是企业和学校,运作模式为校企合作、企业化管理。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依照“尊重合作伙伴,尊重市场规律,坦诚相待,共谋长远发展”的精神,以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合作载体,共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高工程质量检测基地”,对外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服务,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合作的方式为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检测基地的管理由双方共同成立的检测基地企业管理委员会管理,企业管理委员会在管理中行使公司董事会职能,企业管理委员会由学院和企业指定的人员组成,公司总经理由企业派人担任,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由学院老师担任。基地主要承担广西区内交通、建筑工程、铁路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材料和制品及结构砼配件试验、地基基础及桩基检测、桥梁检测等项目服务。现该经济实体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可的项目达到432项,是目前广西区内资质最全,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可试验参数最多的专业检测机构之一。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经济实体,师资力量和众多学生能为公司或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而经济实体又能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工学结合平台,这一举措不仅可以缓解企业产能不足的压力,又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在课内实训、顶岗实习时都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实际项目的操作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二、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经济实体,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质量检测方向)率先开展了“学院―企业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院和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企业深层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最终由学院、企业共同合作协调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无缝隙的合作,一方面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公司的工程检测项目,与生产实现“零距离”接触,在现场观摩和操作中积累经验,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精髓:学习的内容即工作,工作的内容即学习。“学院―企业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一般的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层次互动合作,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促进课程工学结合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创建的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以实际工程检测项目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工作)过程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课程内容、环境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结构完整,课程的实施体现“工作中学习,工学一体化”,实现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实训项目全部来自实际的工程检测项目,完全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来完成,最后形成的检测报告完全与实际一致。课程的学习环境,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一体化”环境,既有实际工作场景又具备教学特有功能。课程的学习内涵、学习目标与实验检测工作标准相对接,学习内容与工程项目工作内容相紧扣,教学组织形式与劳动组织形式相统一,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与行业质量标准相一致。
四、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共建经济实体建立了“基础实训项目实训工地实训”三级配套衔接的实训教学平台。“基础实训”是能力训练的第一平台。基础实训突出能力训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同步进行;在设备配置上不求“高精尖”,但要达到一定的台套数,让学生都有上手机会。“项目实训”作为能力训练的第二平台,提供完备的技术训练条件和真实项目的职业环境,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工地实训”是能力培养的第三平台,编制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训流程,安排学生到检测项目工地,让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在不同的岗位上“边工作,边训练,边劳动,边提高”。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地实训,让学生直接参加具体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巩固和加深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和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接受职业素质训导,学会分析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达到进入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对工地的适应能力。
五、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促进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创新
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为师资队伍“上下结合,纵横交错,立体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以提高学历、职业晋升为“上”,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读硕、读博、职称晋升、工程系列职称的获取、注册工程师的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等;以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下”,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公司承担的工程项目管理,在公司担任技术员、项目主管、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职务,使其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以提升教师能力、教学质量为纵轴,如对新教师采取教学与业务双导师培养、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到校进行专业技术讲座、邀请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项技术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培训学习等;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横轴,如与公司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教师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技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师资队伍立体式培养,实现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校内外共同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双师”结构更加合理。
实践证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建经济实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企业和家长的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王志明,马广.引企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管理,2009(6)
[2]姜峻,苏娅.“引企入校,校企交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3]崔德福.胶南模式――引企入校 办校进厂 产教一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