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2-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此要求既能构筑高效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及个性化的发展。目前教育改革的特点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的重视,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觉得在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将成为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呢?我认为重在教学

设计,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活动:新课导入――课标展示,设计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

题――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知识迁移、巩固应用――学习反思。

新课导入,通过课前检测检查学生已学内容,了解学情,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高新课教学的针对性。

课标展示,分解课标,布置任务。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快速全面阅读课本,整体感知教材知识;其次,有侧重点的阅读,学生发现问题,小组汇总。教师分类列出问题,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分解目标自学,自学后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汇总,如属于简单知识点方面问题的老师可以现时解决,而涉及到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呈现。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明确各组学生任务,问题要细化,精准。小组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也可进行全班集体讨论。此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阶段,学生讨论时可以生生互动,也可以师生互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点拨,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知识迁移,巩固应用,高一阶段可选择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选择题,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知识运用的能力,重点是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题目的选择要精巧,采取多样化的做题方法,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的目的。在此同时,教师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细节,适时有效的调控课堂的节奏。

设置问题的流程安排关乎到整个课堂的节奏,而问题设置的类型关系到课堂的效率,它是整个课堂的命脉。问题设置的种类分为哪些呢?首先是判断型;这种问题是对教材内容、新知识概念等作出判断或其它问题,问题设问有“对不对”、“是不

是”等问法。述理型:这种问题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通常设问“为什么”。叙述型:设置这种问题是指对历史知识事实、结论或者是对历史事件基本线索及过程等进行叙述,通常设问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运用型:此种问题是对设定的情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设计问题有“当你……你该怎么办”。评价型:这种问题主要针对历史人物及现象进行评价。通常可以设计成“对……你有怎样的认识”。

以问导学,建立高效课堂是教者一直探索努力的目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并不是设置问题种类、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才是最重要的。结合实际,我觉得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未来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能具有开放性。明确的说就是指在课堂问题设置上,不要求答案整齐划一。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结论多样化,言之有理即可;其次,问题设置注重思维的扩散。高中学生的思维抽象概括性、理性思维已经具有,对史料分析和理解能举一反三,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前盲从教师的归纳。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问题设置时,要进行组织教学,侧重引导、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比如 “自198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下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的形势下,它是否还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呢?”开放性的设问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也激发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知识,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国热情及社会责任感。

二、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水平

篇2

不同于传统的同步教学模式,异步教学法要求将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有效而真实地统一起来,是一种真正能体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化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实例,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异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个别指导

异步教学法强调对于学生个体的重视,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其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鉴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思维模式以及理解能力等都不一样,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正因如此,教师才有必要展开对于学生的个别指导,不仅能够弥补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还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网络更为完善,让更多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与提升。

在学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这一节时,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思潮有所了解。这是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较高的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对于那个时期的文化背景有良好的认识。为了弥补部分学生在这个知识层面上的漏洞,我会有意识的展开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在教学新课内容时,我会引导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梳理,以期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我会展开如下导课过程: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理学经过了北宋五子,南宋朱熹,以及陆王心学的发展,从而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现在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儒学从春秋到明前期的大致发展过程。

我会跟学生们强调:儒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明前期之前,就曾出现过两起两落。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儒学再次受到冲击,这也就是儒学历史上的第三次低潮。

这个简单直观的归纳总结,很好的引导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一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在发展方向上掌握的不够牢固,这个梳理正好能弥补他们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这种个别指导模式,也很好的促进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这不仅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也是异步教学法的直观体现。

二、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同样是异步教学法的一种重要模式。分类指导可分两个层面: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展开分类指导,可以将不同层面的学生归为一类,针对这一类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方式。另一方面分类指导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板块,有些教学内容间是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的,将这些关联密切的知识点归纳到一起,进行分类指导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融通,也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针对学生还是针对知识点的分类指导,都是异步教学法的展开形式,都能够很好的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欧洲的联合》是很重要的一节教学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会以分类指导的形式展开。和这一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很多,我会将有联系的内容都汇总到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总结。首先,我会和学生一起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随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我还会让学生们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的集团化发展趋势。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都非常密切,我会将这些内容组织到一起,展开对学生的分类指导。这同样是异步教学法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三、伞体指导

“伞体指导”则是针对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基本是以全班学生为指导对象。伞体指导是一种更为粗线条的教学模式,强调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以期让教师的指导像伞一样覆盖所有学生群体。这种指导方式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们搭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

在学习《“自由放任”的美国》时,我会有意识的采取伞体指导模式,我会首先给学生们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 Faire)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这些知识课本中介绍的比较简单,然而,这些背景材料却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课本内容。这种伞体指导模式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是异步教学法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篇3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阵地,是历史教学中实施新理念的关键,搞好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能有效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浅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用好新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新教材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优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来编排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生差异较大,对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如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新教材中的必修及选修课本,要求学生将教材全部准备在手头上。“历史纵横”模块大多生动、形象,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模块链接"能有效补充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有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二、把握好课堂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搞好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2.培养学生能力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3.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应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

1、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难以达到的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优势,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2、讨论法。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综合意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还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辩论法。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辨性较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结论,目前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上选修④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小结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问题。在教授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创始人孔子》一课时,可以举行一个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以及从中感悟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结论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篇4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们可能太熟悉了。这是一种思想的转变,如果你对教材顶礼膜拜,一味地让教材牵着你的鼻子走,教学思想就会受到局限,课堂自然成了勾画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就会是枯燥乏味的,低效的。那么怎样使用教材呢?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学生手里的主要资料――教材充分利用起来,为此,我校初三确立了“深挖教材史料,提升学生能力”这样的课例研究主题,在第一学期进行“一说二讲三讨论”活动,把教材中文字、图片作为史料去限时阅读,把每一课设置为若干材料,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补充新史料,拓宽视野,这样做既学到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能力,效果颇佳。

当然在新授课中还要重视导入和练习这些环节,我们遵循“不说一句废话、不做一道废题、不浪费学生的一分钟”,精心细化教学环节。

二、精心选取史料

比如《两宋社会生活》这一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城市的发展、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多方面内容,可用的史料自然就非常丰富。到底用什么样的史料,用哪些史料,需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决定。如七年级学生,接触历史课时间不长,无论从兴趣培养还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角度考虑,多种形式地选择史料都很有必要。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实际,所以本课我用的文字史料不是太多,较多地结合了一些图片史料和影像史料,想让七年级的历史课堂更轻松鲜活一些。本课的教学点偏多,如果一个点选择多个史料,势必造成史料的堆砌,因此我选择了《清明上河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繁华的街道,一个材料可用于多个教学点的解读,一材多用更显高效。又如,本课想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宋在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想让学生认识到宋在唐后有新的发展,必然要多选用一些正面的史料。

三、灵活运用史料

在史料的运用上,不同的史料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两宋社会生活》内容杂,角度多,主线和课魂难确立。《清明上河图》这一史料就发挥了主线的作用,贯穿了全课。从《清明上河图》导入,用清明上河图来分析衣、食、住、行、娱的发展变化,最后到欣赏全景的《清明上河图》结束。本课的还抓住“发展、繁荣”这个课魂,处处围绕宋朝的发展来分析问题,如盛世之城、盛世之风两个主板块都是从城市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立意上设计教学。

对史料的运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或再适当补充。如,为了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我在宋朝饮食这个问题上,把摘自《东京梦华录》上的史料做成了菜谱。在住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宋代的发展进步,我链接了唐朝居民住房情况进行补充对比,比较中认识发展。

史料的运用上还可以适当前引后拉。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如本课教学既要从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看社会生活变化,又要从社会生活变化看两宋社会的发展。但是只从社会生活一侧面看两宋发展,显然论据是不充足的。我重新整合了教材,在最后尾声部分“再识宋朝”一块,把前面讲过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南方经济的开发、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本课的社会生活变化,及以后要讲到的宋代科技文化发展融合到一起,前引后拉,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地方全面认识宋朝的发展,而不是从一个角度去误读历史。所以,后边的发展原因分析和发展成果展示中我把本课前后的内容融了进来。

四、运用史料教学总结了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总结了“一环四步式”教学法

一环,即学情调研,就是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通过阅读教材,每位学生提出两个需要教师讲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此一环节贯穿教学始终。

“四步式”教学,即教学的四个步骤。

“四步式”教学第一步,学案导学,构建框架;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调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参照课标,确定重难点,精心编写“导学卷”。提前一天预发导学卷,将学习活动前置,学生运用导学卷进行课前有效预习或复习,完成导学卷。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所要学习内容,按背景类、过程类、影响类写出知识结构的纲要。“四步式”教学第二步,展示解析,查漏补缺;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同学找出他预习中的不足之处,阐述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讲评、分析辅之以有效有度的相关史料,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在联系,掌握课本的基本骨架。“四步式”教学第三步,史料探究,突破重点。课前的学情调研,教师已经对学生的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但有些学生也难以把握,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必须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突破,如:史料探究,史景体验,合作突破等。“四步式”教学第四步,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篇5

新的时代要求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以中学生所学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释读和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解题的技能(含审题和解题的规范性、技术性等)”。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那么,教师如何在四十五分钟的阵地上,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设计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呢?在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不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模式,那就是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驱动式历史课堂复习。这种课堂教学策略可简称为“问题驱动”式教学,或者“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优势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要目标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它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具有以下优势:

1.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更贴近新课程的理念和能力要求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生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高三历史课上,把复习的内容蕴涵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地领会知识的内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设想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方案,并自己探究出解决的方法,完成一个由学生质疑―教师参与解疑―学生释疑的完整过程。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促成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激发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高三复习课如果停留在重复原来新课知识点的讲授,炒冷饭,那么这样的课堂复习必然是无味的,学生无趣。学生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复习课上,我们要讲出新东西来,要讲出高水平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采用这样不同于新课教学的方式,首先,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兴趣,学生在第一感觉中不会排斥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驱动式高三历史复习,教师不再是纯粹的“讲授者”,课堂上不是满堂灌,而是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职能由“教学”转向“导学”。这样学生的主导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和探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愿学、乐学,那么我们的课堂复习教学具有重大的实效性。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我的问题驱动模式教学要求学生针对《考试说明》的知识点自己提问,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一复习教学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动”,即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动脑。“动眼”就是学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动手”整理出每个知识点的问题。课堂上“动耳”倾听老师对某些难懂知识点的分析,“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动眼”“动手”“动耳”“动口”的环节中,充分让学生“动脑”,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运用、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在“五动”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问题驱动式的基本模式与课例实践

驱动性的问题可以来自教师的提问,也可来自学生的发问。我采用的驱动性问题的模式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提问。其学习模式流程为:学生创设提出探究问题学生主动探究掌握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问题师生深化探究结论。

基本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

每节课上课前,把上一年的考试说明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把本单元考试说明里要求的每个知识点抄下来。然后让学生课后自主复习,结合教材、辅导书、原有新课的笔记,列出提纲,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提出问题。比如,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2)宗法制。要求学生笔记上整理出来,并在分封制旁边注明所提出的问题(如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作用等等),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把基础的问题掌握、熟记。在每个学生整理好后,由每组的组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统计,整理出每组针对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课前把整理好的每组的问题交给我。我再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整理出来的问题,有选择地整理知识点问题,同时把问题归类,分为基础性问题和能力性问题。

2.检测落实问题

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展示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基础性问题这一部分知识点新课教学已经学习过,教师不再介绍,课堂上直接进行小测,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落实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能力性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3.拓展问题

对于知识点的难点部分,学生如果在提问中没有涉及,这一步骤由老师主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样教师点出教材知识上的重点,拨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

4.归纳汇总问题

学生的提问,教师的拓展,形成一个一个的问题,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为此,在一堂课的最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形成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完成知识的建构。如,西周的政治制度包括(1)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2)宗法制(目的、内容、特点、作用)。知识点拓展:(1)分封制与宗法制有何关系?(2)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三、实施“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驱动式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目前问题驱动式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大量的问题,提问学生回答。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是教师思维的局限,有的教师的设问局限于“知识本位”,在提出问题之后,习惯于用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导向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也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针对考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但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如果引导不当,学生质疑的是无效或低效的问题,课堂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就将是一堂失败的课。因此,作为教学指引者和设计者的我们,必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式驱动教学中注意几点:

1.提问的有效性或目的性

问题驱动学习模式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问题设计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让学生设计出来的问题应有明确性、针对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应该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要根据当堂课的复习内容和复习目标的实际情况确定。引导学生依据课标,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对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

2.提问的层次性或逻辑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分层次,提的问题之间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地提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能力欠缺,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基础性的问题、显性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突破基础知识,挖掘隐性知识,让知识点得到深化、延伸和拓展,以基础问题为起点,层层递进,使一系列问题形成一种爬坡式的整体感。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中。历届的高考都注重对隐性知识的考查,因而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显性知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开发、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这是适应高考的需要。

3.提问的创新性或独特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