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语文教育

现代语文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语文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语文教育

篇1

民族教育在通常意义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一种教育,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原因。而在语文教育现代化方面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志公。20世纪60年代初,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70年代末,阐述语文教育科学化;80年代初,张志公举起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大旗,参与并指导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和理论建设。他潜心第二次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吸取外国语言学和教学论的成果。他领导并指导英语、俄语、汉语文的教材编写工作和研究工作,指导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实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现代汉语》教材并亲自讲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辞章学。他赴美、日等国和香港地区讲学,考察中小学教育工作和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这种中外古今的研究领域,这种语文教育的全方位调查和实验,这种政治和学术的特殊经历,这种坚实、广博的专业技能,为张志公建设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理论提供了条件。

篇2

(一)时展使然。

当人类跨入21世纪,我们的时代所呈现的三大显著特征,都体现了对现代人文意识的强烈呼唤。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化和网络化。它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对于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意识,学会与更多的人共事,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第二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本化趋势日益明显。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第三个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化。它要求人人都需学习,终身都需学习,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更是为了应用,为了“做事”。

(二)语文教育学科本身的要求。

大家都有一种共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所以,语文教育要全面建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大框架,切实关注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的确堪忧。第一“忧”: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语文教学也步入现实的困境。第二“忧”: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技艺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语文教育的本原入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

二、语文教育中,现代人文意识的内涵

(一)现代人文意识要求立足民族,具备“忧乐圆融”的传统人文精神。

当代著名史学家庞朴先生曾说:“人文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并将其概括为“忧乐圆融”四个字。庞朴先生曾说:所谓“忧患意识”便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得而不忘丧,展现为奋发图强、治君尧舜、取义成仁之类的积极用世态度;所谓“乐感文化”应是以身心与宇宙自然合一为依归的最大快乐的人生极致,是巨大深厚无可抵挡的乐观力量。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朱光潜语),便是圆融。

(二)现代人文意识要求借鉴西学,建立理性科学人道的批判精神。

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广泛吸收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西方的人文主义从文艺复兴开始,就始终贯穿着理性、科学、人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到卡夫卡的《变形记》无不渗透着这种理性科学人道的批判精神,使得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它、学习它。

(三)现代人文意识要求敢挑重任,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民族复兴的大业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为中华民族服务的意识,培养一种民族气节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热爱中华民族,有责任感,又生动活泼的一代新人。

三、语文教育培养现代人文意识的途径:开放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绿洲

(一)宽松气氛。

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像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作为一个先学者、促进者,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学生同欢乐、共悲愁,尝试“师生共情”的教学。

(二)陶冶性情。

语文教学需要充沛的情感。语文课堂必须强化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

(三)丰富思想。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干什么呢?读书!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读诸子散文,读唐诗宋词,读鲁迅,读莎士比亚,读昆德拉,读《贝多芬传》、《茨威格小说》……只有走进伟大的艺术家所提供的生命世界,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以增强自己的“体质”。

篇3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我国历代家训都十分重视培养子孙的道德修养,家训大都以儒家的孝悌等人伦道德思想为基础,要求子孙修身养德,成为孝悌子孙。“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受到家人过多的呵护,往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变得缺少照顾别人甚至照顾自己的能力,缺少感恩父母和尊重他人之心。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需要人才但我们更需要才德兼备的人,既要有才更要有德。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二、勤学苦读培养国之人才

古人认为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子孙的道德修养,而培养子孙的道德修养最终目的是希望子孙能成为于国于民都有用的人才。颜之推之所以作《颜氏家训》也是为了达到“整齐门内,提携子孙”的教育目的,希望子孙能成为国之用材。他在《颜氏家训・序致》篇的开头提出希望子孙能够做到“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这种忠于国家,孝敬父母,谨言慎行,扬名立万的思想,可以说是我国语文教育中家国一体思想观念、注重人格培养的优良传统的源头之一。

三、重视语言教育

语言是交流、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一个人必需掌握好的学问。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提出:“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 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可见他很重视子女幼时语言的学习,并要求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要学会正确发音。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的言语是流畅简练还是杂乱无章缺乏逻辑,词汇是丰富还是贫乏,语调是抑扬顿挫感情丰富还是平淡乏味,都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用准确规范的口语进行表达,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能及时纠正学生用语不当的现象。

篇4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现代语文;教育价值

一、古代蒙学教育概述

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张。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谚语,正反映了从婴儿时期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思想。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代的贾谊明也提出:“早喻教”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儿童心灵可塑性大,在其还未受到外界熏染时,先入为主,及早教育,会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将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在汉代已基本成熟,宋代达到,并逐步推广到庶民子弟中,除少数为贵族子弟特设的小学外,多数由民间自由办学。

办学形式主要有“教馆”、“坐馆”、“家塾”、“私塾”、“义学”等,主要以识字、习字为主。唐宋以后出现了季节性蒙学。元明时期,又出现了在乡村组织中设立的“社学”,主要对民间十五岁以下幼童进行教育。明代对社学更加重视,多次广阔社学,讲授习俗礼仪。

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学习,以识、写、读、背为主,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注重培养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道德品质,以礼为教。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臣礼仪”等。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对生活礼仪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强调从基本做起。

二、《三字经》的基本内容

宋之前,蒙学教材多以识字为主,到了宋代,科举制及书院制兴盛,蒙学教材的内容也随之丰富,形成各种门类。如《三字经》是一本综合知识类蒙学教材,在宋代以至于后世都广泛流传。章太炎先生在《重订三字经》题中赞到:“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各备。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教果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点,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一)识字教育内容

《三字经》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生识字,全书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共376句,1128字。与南北朝周兴嗣所著《千字文》相比,其字更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再与《百家姓》相比,《百家姓》仅100字,但生僻字较多,《三字经》的识字普及率更高。

(二)礼仪教育内容

《三字经》中有明确的礼仪教育内容,书中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到“首孝弟,次见闻”,其中也给我们讲述了黄香、孔融的故事。强调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今天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

《三字经》高度概括了人们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和君臣十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集中在一块,但也不过于分散,为避免道德说教之嫌,其内容安排自然,水到渠成,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易于接受。

(四)历史知识教育

从“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至“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作者仅用288个字便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进行概括,言简意赅。虽篇幅短小,文字朴实,但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更替,及其兴衰成败的原因,使学生重视历史,又方便记忆。

(五)基础知识教育

《三字经》除阐发伦理道德、为学做人、修身养性外,还涉及数学、自然、生活、名物性状、文史典籍等。数方面,有“一”、“十”、“百”、“千”、“万”的基本概念;自然基本常识方面“三才”、“三光”、“四时”、“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旅”等概念;文史、典籍方面,有“四书”、“五子”“六经”等。全书用字不多,却包罗万象,可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蒙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个人素质。

三、《三字经》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周谷城先生所言:“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和教育价值。”蒙学读物不论在内容选择还是教材编写;不论在知识灌输,还是兴趣鼓舞;不论在习惯养成,还是人格模塑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屡遭质疑、素质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蒙学读物中可资借鉴的东西,具有积极意义。

(一)《三字经》的编排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1.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积累了宝贵蒙学教材编写经验,从《汉语文教材概论》一书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是综合性教材(如《急就篇》),逐渐到专门性教材(如《百家姓》《名物蒙求》等)的过程。这些教材为我国后期儿童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材料及编写经验。

2.《三字经》中运用的教育模式为后世推崇。全书语言琅琅上口,运用浅显易记、直白的文字和语言弘扬中华文明。书中并不是一味教化,而更多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给儿童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比较符合儿童天性,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三字经》中体现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

《三字经》很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在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在教育方法上因势利导,量力而行。更多的从具体细节入手,如“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强调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并根据当时的教学状况,明确提出要教蒙童讲解义理,考究实事,正确断句,读诸子百家应“撮其要,记其事”。面对纷繁复杂的书本,要学会选择重要的学习,并牢牢掌握。

(三)对语文学习的借鉴意义。

1.古今语文教学有很多不同,但更多的是相通点。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字词识别、书写理解与运用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我国语文在各方面都有发展,但语文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性质和功能却没有根本改变。如识字是语文传授和学习的根本,是读书、写字、作文的基础,这在古代蒙养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古人大多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进入阅读,且重视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早在宋代,朱熹就倡导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从小培养儿童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案桌整洁,爱护书册。既提高了读书效率,也促进了儿童身体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当代,很多要求都被淡化了,孩子学习成绩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进行学习研究。

2.《三字经》的语言形式,三字一句,四句或六句、八句一韵,抑扬顿挫,对学生背诵很有帮助。当今语文教学,忽视并批判“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忽略学生感悟架空分析。语文学科重在积累,“死记硬背”让学生积累背诵一些经典句子和段落是很有必要的。全书通俗易懂,接近白话文,举的很多故事也都家喻户晓,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很容易被掌握。(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凌皓.中国传统蒙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教育科学,2001(5).

[2] 蔡育婷.浅析古代蒙养教材《三字经》的现代教育价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8).

[3] 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应麟.《三字经》心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作者简介】 卓立子,高级教师,常州市优秀教师,市级教坛新秀,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发文60多篇;柳方平,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教科室主任。

迈入后课改时代,课改专家和一线教师回眸过去、立足现在,加强反思和总结,基于语文课程学科达成了诸多共识,但共识仍无法弥合分歧。李海林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这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既为“定位”,意味可根本解决问题,语文人当然该欢欣鼓舞甚至互相祝福,但笔者以为还是先冷静分析,并理性思考其理论的严密性与可操作性。

一、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的原因分析

是历史选择了“语用教育观”还是“语用教育观”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语文教育目的?

(一)冷静分析和看待李海林先生的观点

被忽略的事实和没有回答的问题:李先生所说语文“总体性教育”指什么?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李先生的观点是在梳理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立科百年的七大历史形式呈现后得出的,他说:“历史常常是这样,它把自己的规定性深藏在匆忙和纷繁芜杂中,任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只有等到历史拉长成为一段背景,人们才可能意识到历史中某一步的重要性,回过头来寻找历史中的这一刻,以及隐藏在这一刻中的历史规定性。”他把历史当作背景,俯察历史的每一步,确定了那一步的重要性并回到了那重要的一步,得出反思和结论:

首先,现代语文教育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选择语言专门化,随之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泛滥已经对语文教学产生伤筋动骨的侵蚀;“语言专门化”退回“总体性教育”,可能导致“泛语文”“泛人文”现象。

其次,从“总体性教育”到“语言专门化”的选择是正确的,奠定了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专责”;“语用教育”既是对“语言专门化”的深化,也是对“语言要素教学”的反驳,它和“语言要素教学”一起防守着“总体性教育”的“复辟”,它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又是“语言专门化”道路的有力开拓。仔细分析李先生的观点,却存在着被忽略的事实和还没有回答的问题。

1.李先生“总体性教育”指的是什么?

首先,他认为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特点之一是“经义教育”,或称之为“经义――训诲教育”:以儒家典籍义理为内容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其次“一身而数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他称这种“一身而数任”的特征为“内容的泛化”,顾黄初、李杏保称之为“混合式教学”,刘国正则称之为“总体性”。这就是他“总体性教育”的立意。他还说,“总体性教育以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回归到语文教学之中……当下语文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的‘泛语文’‘泛人文’现象,更加深了人们对‘总体性教育’的警惕。”其观点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有个简单通俗的说法“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知李先生为何阐述得这般复杂。

如果仅就此立论,呼唤人们警惕语文教育教学中脱离学科内容的教学,呼吁加强语用在语文教育中的建构性价值,任谁都会击节鼓掌。“‘总体性教育’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的具体实例是什么呢?笔者不敢揣测,但从结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这个唯一点上看,和笔者理解的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是有着极大分歧的。

2.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应该是什么?

依笔者妄测,李先生不想再纠缠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具有什么性的争论,他只想把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并以此来解决语文教育干什么的问题;现代语文具有现代性,现代性教学形态实现着现代性的教育目的。笔者妄为,不妨展示所理解的现代语文教育目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是以“总体性教育”形态存在。虽为“总体”,但为解析需要,分而述之。现代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课程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的整体性存在的。

第一,现代社会、课程呼吁“人类的人类化”,“完整的个性和人性”,语文教育也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现代特定情境要求,在处理教育问题包括语文教育问题时必须确定这样一个目的,并且这样做时,能在弥补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内容时提供指导:语文教育应该增加人的思想的厚度,使人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发展,语文教育目的必须有人文性追求,“人文是无罪的”,试问,谁没有在语文的“人文”激流中被冲刷过和激荡过呢?

第二,语文教育目的必须重视语文的学科内容,学科内容在确定其教育目的时是核心角色。有关讨论极多,但“语用训练、文学审美、文化元典义理教育三者都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石”(张毅、王雷朝)。不可否认,语用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教育要有这个基础的存在,语文教育目的必须用语言这个基础为其所有要素(言语能力、文学审美能力、道德情操、思维品质等)守驾护航,但“语用”绝不能孤立地存在,笼统地仅强调“语用”是偏狭的。

第三,语文教育目的立足于其学科内容,建立在其传统教育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但更要建立在其教育行动之上。格斯说:“在世界的狂奔中知识不再推着我们前进,在个人记下他之前,他自己已经迷失了。”因此语文教育的目的必须是实践行动的学科。“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而课堂应该为能力和智慧提供范式和图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其语文学习生活服务。

(二)李海林“语用教育观”的积极意义和偏狭之处

后课改时代,人们反思语文的泛化和虚无,嘲笑语文的无效和无用。李先生“语用教育观”与其说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和有力开拓,不如说是在为其“言语教学论”进行历史定位,其言语教学论引入“言语”这一原核性概念,变语文教学的“语言本体论”为“言语本体论”对于重建语文学,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疑“语用教育”对当前教学的虚无和泛化现象具有纠偏、正轨的作用,是语文三维目标三个层面中最基础的一极,是语文教育切入教学的应有角度和有力抓手,它是我国语文教育学科觉醒的自然诉求。但就此将之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并且是唯一定位,不免有失偏颇。多年前,李镇西老师曾对李先生作过深刻提醒:“就学术而言,我个人认为李海林先生的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其言语教学论的观点是否会导致(至少会给人这样的误解)语文教育纯技术化的倾向?”

语文学科内容庞杂,有着庞大的学科体系背景,如仅仅从“语用教育观”的单维目标出发,无疑会使内涵丰富、层次纷繁的范畴体系简单化,这既无法描摹清晰语文学科的总体状貌,又是在自我设置牢笼、自我制造瓶颈制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可能性。

多年前李先生论述“语文结构描述”时说: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这个全息的结构论述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三个层面的,和笔者理解的整体性(总体性)教育论述相合,恰当而准确。多年后,一向致力于语文教育哲学建设的李先生也许深忧结构系统“大杂烩”带来的危害,故不愿再做哲学的思辨了吧!笔者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几乎除了“惟工具性”的一般规范性陈述之外,很难发现其他东西,其可能只不过是在重复一些陈旧的不需再充分界定的信念和能力罢了,还自以为是“流行时尚”,所谓历史最重要的一步其实际不过是局限于历史和过去,认为没有什么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更具体的罢了,并把这些合并上升为所谓的“语用教育观”,美化为教育的根本定位。这只不过是重新回到了语文改革之前的状态,这种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也应再次引起警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后又说“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实验稿)》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由课标看出,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三个层面的统一整体,定位必须作出整体性思考和定位。

20世纪语文教育传统中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进步的语文教育思想家,他们对于言语行为、语用单位、言语组织系统有着自觉感知,他们运用语言的动态过程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从运用语言的角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特性;注重学生的读、写、听、说语用实践技能的引路和指导,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并没有忽略其人文性。叶老说,“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说国文科绝对不含道德训练的意义,固然不通,但是说国文科的意义就在道德训练,那也忘记了国文科立科的本职了”,叶老既反对超过一定的限度,也反对绝对不含,这也与李先生观点相左。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语文的教育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给以新定位,历史已翻过了那一页,我们必须在继承中走向远方。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说:“教育世界观的精神教义是提供科学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一个总体的蓝图,一种统一的世界观、一次将影响生活的行为的理解的尝试、它追求的是关于什么是可能的一种观点,而不是对已完成的事实的记录。”现代语文教育要有现代意识,沉迷过去不知发展是僵化和静止的观点,这不是对待历史发展应有的客观态度。现代语文教育定位要基于现代教育精神和哲学,紧密联系现代语文实践,把语文作为自主学科来思考,在确定语文学科个性的价值标准下提出其教育定位的可能建议:构建基于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二、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

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一)现代语文教育不仅建立在行动概念上,重要的是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上,甚至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的系统上,即建立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要定位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如果仅仅定位在“语用价值观”这个基本固定的经验性陈述上,其漏洞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文教育确定了“教什么”的目的后,怎么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何况“教什么”仅定位为“语用”也是偏狭的呢!现代语文教育是一个“过程与方法”教育事件概念系统。

首先,这个思考有其哲学和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基础和依据。

马列主义有关“过程、矛盾、运动”科学理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哲学观:过程思想和机体哲学;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皮亚杰等人建构主义理论和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教学原则,以“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为指导思想的17条教学原则;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行知”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亲知(行)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等。中西方哲学和教育教学论都揭示着,基于语文课程三个层面的目的,构建语文课堂宏观设计过程的和语文学习方式运用微观方法体系的可行性,着力点在于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

其次,现代语文研究学者也注意到了语文“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构建的必要和重要性。

韩雪屏指出:“语文教育抓住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抓住了牛鼻子。能不能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为主线,从语文课程目标中剥离和铺排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方便教师教的语文课程内容呢?黄厚江老师也多次论述说: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是“过程”。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过程与方法”是指实现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实体总体有机存在状态。“过程”,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语文学习存在过程,“过程”是课堂组织过程和样态系统构建过程;“方法”是把学习心理过程转化成具体操作的能力实践系统,它既是实践性能力操作系统,又是促进发展性的能力操作系统。“过程与方法”的师生智能特征表现为教程化(通过学的过程与方法呈现教的过程与方法)、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步骤和方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一定是一个“整体性”教育形态系统。

(二)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呈现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教学图式,呈现语文教育“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

李海林先生文中说“遍览现代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著作,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在外在形态(即语文教育存在形式)上的关系,一直在人们讨论的视野之外”。笔者不妨展示也许李先生不愿正视就谓之“在视野之外”的现代语文教育形态,或许就是李先生所指称的用“新的口号包装的‘总体性’教育形态”。

弗尔斯特说:完全模糊的目的没有组织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影响人们,明确设定目的是惟一能给我们选择真正精确方法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于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教育目的,它必然是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实践操作的“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它是引发人们对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建构教学图式思索的建议。

1.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建构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现代比较有影响的以韩军“新语文教育观”、赵翔谦“绿色语文”、董一菲“诗意语文”、王君“青春语文”等为代表,这种课堂教育形态皆着意于精神和人文,着力于语言,得益于能力。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人文,情感、价值观”是教育教学切入点、渲染点和对课堂的俯察点,其实现的依然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教学。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其教育目的致力于:激励人的情感,提升人的价值观,改变人的态度。其“过程和方法”是一种基于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教育设计和实施也确定了语文学科特征个性的价值标准。

2.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的系统。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其立足点在母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母语课程的基本内容,从语文的学科本原、从语文味出发,其强调加强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品味,语言的熏染,从而构建语文课堂教育模式和存在样态,较早期以钱梦龙导读教学模式:“三主”导读教学指导思想为代表;继承发展的是黄厚江“本色语文”、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体系等。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从语文本原出发,本真地指向语言训练和能力教学、语言品味和涵养教学、语言文本文章和文学文化教学,语文性浓、语文味深厚是建立在语文教育科学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的教育行动形态,其不仅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它的信念还在于学生获得获得语文人生的力量和智慧。

3.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形成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品质,如何立足于课堂,拓展于课外,把语文学习的空间理解陈述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形成语文课堂和语文课外(即语文生活)的双“过程与方法”一直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既呈现课堂的教育形态系统,又提供课外语文教育形态系统,在如何实现语文“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上给人深深启迪。

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再次回到单一的约束性解释系统的危险,如近年“小语文观”、“语用教育观”等呼声甚高,这也许是生活在工业化、技术化社会的人们受到外部的影响而被迫作出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没有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规范,就仅仅因为新的意义和规范可能增加人们学习的混乱而已。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建构超出现存模糊标准并与之相抵触的价值和规范。

当代语文界存在着各种自成口号和体系的语文教育理念和实践,任何人都力图证明自己体系的合理性,然而,他们理论和实践,对事实的解释,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有时甚至存在着深刻的互相矛盾。笔者认为他们的表述中都普遍蕴含着深刻的“过程与方法”思想,因此,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语文教育“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篇6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仅从“师生关系”这一命题的角度作分析综述,探究其师生关系方面对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的部分,即现代元素。

一、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分析综述

按照教育史的分期作一综述。

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大致从虞舜时代开始就有了学校的设立。“国老”、“庶老”等部落的长者就成为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庠”、“序”就是供他们教育学生的场所。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经验传递。

奴隶社会时期

(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周朝的学校比起前代更加完备了。教师多是一些官员,而学生则是奴隶主们的后代。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么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更多地被染上浓厚的阶级色彩。

(二)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给教育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涌现了孔丘、老聃、墨翟、孟轲、庄周、荀况等教育家和标志性理论专著《学记》。

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可以从诸家教育思想中略见一斑。

1.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已有了雏形。强调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和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现在看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材施教”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扬长救短,有针对性地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当仁不让”体现了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以及应有的博怀。

2. 墨子的“虽不扣必鸣者也”表现了积极主动的教育思想和师生观。

3. 孟子以“深造独得”为基本追求,师生关系中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见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

4. 荀况开创了以“外铄”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尊师则国兴,贱师则国衰。师生之间是“师云亦云”,不得背叛。对老师的要求也因其地位的尊贵而变得更高。

5. 道家倡导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醒人们须注意教育的负作用,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

6.《学记》是对这一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总结。它强调教师的启发诱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封建社会时期

(一)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又退后到了单向传授。守师法,重依据的风气在当时是受到尊重的。对教师讲解的重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的需要,但对现代语文教育无疑是有其局限性的。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政治的动乱和分裂,官学呈现衰落的趋势,家学盛行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这种家人之父子传授在语文教育中更为普遍。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的叠加使教学更容易实施,但具体的教学关系却因为个体处理的不同而很难把握其规律性和整体特征。

(三)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制度相结合的隋唐教育。

科举考试的产生和确立促进了社会民众读书进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教育的下移。但科举取士的功利性,教育内容、人才标准的单一化也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师生关系的状况可以从韩愈的《师说》中有所了解。不以师传为荣反以求师为耻。尊师重道的传统在这里有了一个断点。但韩愈对于教师的全面阐述对后代有积极的影响。“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亦师亦友,视徒如己的理想师生关系承前启后,给后代一个效仿的范例。

(四)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1. 私塾

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是针对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教师多由落第秀才、举人充任,大多生活贫困而责任重大。存在注入式教育和体罚现象。但教师也会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 书院

书院有点类似现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生院,兼有读书讲学与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师生质疑问难、学生因材而习、师生共同研究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已经可以看到。这也跟书院重品学而轻功名,远离科举的影响和制约的特性有关。

3. 著名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

胡瑗讲经,“每有要义,恳之为诸生言其所以制己而后制乎人者”。教师应是学生的典范。另外,他还倡导快乐教学,重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传授知识的效果。

张载主张“教须绝四”,教师教学不要臆测(毋意)、不要武断(毋必)、不要固执(毋固)、不要主观(毋我)。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朱熹是宋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教育观点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其所起的保守作用使理学逐渐走向僵化和没落。`但是朱熹反对科举制约下的学校引导人逐利而去义,并继承“外铄说”的教育观,强调求知和力行,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师生共同追求一个理想。

王守仁的心学教育思想继承孟珂的“内发说”,提出“致良知”与朱熹的观点相抗衡。他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强调教育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天性。以达到“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效果,与“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恶劣的师生关系所能达到的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这与近现代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沟通。在我们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思想转变中是否可以借鉴一番呢?

(五)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批判教育的专制,讲究实用对语文教育有很大影响,但师生关系的特征未能有创新意义的突破。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

纵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周以后历代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的理论总结几乎都是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和沿袭。

其二,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类型有以下描述——强调师道尊严的专制型、尊重儿童身心特点的民主型;授业承传的单向传递型、教学相长的交互型;父子宗亲型、官教合一型;亲密型、冷漠型等等。可能这样的概括不一定准确和全面,但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确实是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基本都有可以找到参照的模型。

其三,古代语文教育以德为先,以文为主的传统使老师拥有双重角色——经师和人师合一,教师自身的严格要求和社会对他的高期望使得尊师重教形成一种影响至今的传统。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会有精神和信仰的承续。这一点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理想追求。

其四,师生之间除了学术思想的传承,还有政治地位的相互依附。生荣师贵,师显徒高,这一方面的影响至今不绝,需要辩证理智地去看,当然这一点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看出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一些积极的师生关系类型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被实践了。这可以为我们建设积极的现代师生关系提供借鉴和范本。这也是我们了解和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意义所在。

三、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学,这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它是人与人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任何教育,只要它一开始,它就必然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而这一关系肯定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只有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固然重要,但优良的教育装备,并非必然产生高质量的教育。这不像工厂里的产品,高投入就一定会高产出。师生关系很有点像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许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有着潜教育影响,其意义就在于此。

“传统的教育”这一与现代教育相对应的名词,有时会被人等同于“落伍过时”“需要摒除”。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中“重教轻学”的特点使人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认识误区是:僵化生硬,甚至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实所谓传统是一个相对概念。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累终究有它存在的理由,去除时代的局限影响,有很多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不是一概否定和丢弃。

鉴于此,在倡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适合我们的教育需要”的讨论中,我们一方面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顾盼千年,从我们的古代先贤那里寻求智慧的灵光。

总之,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在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在我们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寻求可以滋养现代文明的养分,让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更符合我们的文化特点,从而在结合西方先进思想时多一份理智。

参考书目:

[1] 张隆华 曾仲珊著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努力地展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光明的一面,硕士论文积极的一面,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领悟到生活之真、生活之美、生活之善。而语文教师坚强开朗的性格、温和幽默的语言、大方优雅的举止、渊博脱俗的器识会告诉学生生活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生活。

因此语文老师的整个人格都对学生产生影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定位和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质也决定着语文教学是师生间精神的接纳和人格的对话。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在走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阶级性”的误区,在摆脱了七八十年代的“工具论”束缚后,终于走回了“人文性”本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这种教育功能观、价值观认为语文教育应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并从人的发展推衍出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价值。语文教育的社会、价值(即工具、外在功能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实现。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

语文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还应使他们具有创造性、心理健康、道德完善,即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文化人”,而非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有用的人”。语文教育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体察生活、感悟人生。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当作人生来读,把人生当作语文来读。

传统教学给了学生形形的知识,培育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人格对话以师生心灵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从人格出发,沿着人格形成的道路,完成人格的塑造,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人格的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对话”,其内涵可理解为这样三个方面:教学伦理上的平等关系、教学方式上的互动关系和“文本”化的课本观。教学伦理上的平等关系。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性质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关系中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如果遵循这种教学伦理原则,对话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培养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人格的人的教学目标也会难以实现。因此,平等、民主是语文教学中人格对话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不应对学生存在有偏见和歧视,否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除了可以成为对话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教学方式上的互动关系。

互动、合作是语文教学中“人格对话”的生态条件。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已过时落伍了,人们对这种传统的传授法早已产生疑虑,充分注意到了传授法在较高效率地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牺牲了学生的智力、个性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培育。于是就改“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问学生答”,以为这就是互动,这就是对话。实际上,这种近乎机械的问答只是形式上的对话,根本没有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真正的互动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相对于传统教学,人格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活力和人格魅力。“文本”化的课本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本所确定的呈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现方式都是“范文”,都是“作品”,既然是“范文”,那么我们就只有摹仿,既然是“作者的产品”,那么我们就得尊重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并以其为标准——尽管我们是通过对作品本身、或从作者的自述、或者对作者思想发展轨迹甚至是从别人提供的相关轶事或权威评论而获得意义。除此之外,其他理解都是错误的,或是不被允许的。对话式教学的课本观要求实现从“范文”到“文本”的转变,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去给对话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对话”式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我们如何从自身的理解、如何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

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借助文本实现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作文教学就是借助学生创作的文本),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人格对话的过程,当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思维定位在“人格对话”上时,我们语文教学的收益就可能不是干瘪的“语修逻文”而是丰满的健全人格。“人格对话”成为语文教学的普遍现实尚不敢说,但作为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绩效恐怕是无可争议的。

参考文献

[1]刘庆晶.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22.

篇8

郭橐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郭橐驼可用此法移之官理“得养人之术”,再依此法论及语文教学。我认为语文课改必须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这是一般人的方法,种树时使树根不能伸展,又更换了土壤,培根的土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则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样树不但长不好,还有可能因不适合新环境而危及生命。

书本知识本来都是些抽象的道理,老师只重视理论教学,教出的学生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这无疑于“根拳而土易”,又怎能如期生长,开花,结果呢?

我在讲那些生活题材的课文时,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讲到入情之处,脆把自己的生活小事拿到课堂上来讲,学生听起来更是劲头足,仿佛课文中讲的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

例如:我讲《社戏》一文时,讲到双喜、阿发、鲁迅等人深夜偷豆煮吃的时候,其中就有这么一段“不久豆熟,便任凭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讲到这里教室里不时发出嘻笑声,还有几位同学干脆放下笔来,学着撮豆吃的样子。那极娴熟的动作确让我童心响动,我禁不住开怀大笑几声,并亲切地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把牛赶到沙丘坪,几个小伙计从口袋里倒出背着妈妈带来的红薯。大家忙乎开了,挖地洞的挖地洞,拾柴的拾柴,看牛的看牛。待到滚滚浓烟拉成长柱之后的火苗窜出,大家乐得开了花,也不知什么时候看牛的伙计也围到火堆旁。烤火并不吸引人,吸引人的是从火堆下的地洞里窜出来的阵阵烤红薯香味。用树枝把烤香了的红薯拨出一根来,大家你一点我一点的分吃,不觉得地洞露出了老底。大家舔着舌头你看着我捧腹大笑,我看着你捧腹大笑,就是没有谁先转过气儿来说为什么笑。猛然听到有人大声叫喊,“牛吃禾了!”我们谁也顾不上笑,撒腿就寻声跑去……直到回家被妈妈笑骂着去洗脸,才知道自己变成了大花脸。而再次面对黄灿灿香喷喷的刚出锅的蒸红薯,却并没有什么胃口。正象鲁迅说的那样:“真的,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再也没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本来这句话的含义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问题现在迎刃而解了。并非什么好方法,就是我敢于在学生面前以身试教,因为我和鲁迅一样都不能忘怀那美好的童年生活。

听到老师大曝光,那些珍藏在学生心里的极富有浓厚风土人情的题材似泉涌。 “一代文豪能写的事我们怎不能写”, 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把材料都写到文章中去,学生如获至宝。一节课收获确实不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又上了一节作文课,可谓一箭双雕。

这正是妙用了郭橐驼种树“绝招”之一,“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必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孩子的生活并不单调,关键是是否有心。立足生活实际,展示在大家眼前的是另一美好天地。

二、要给学生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树按正确方法种好以后,不必“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更不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是希望“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我认为这一点用之语文教学是大有益处的。文章是艺术作品,通过文字的形式给大家说明道理。老师上课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至于老师越俎代庖把问题和答案全部输灌给学生,就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例如:《敬业与乐业》一文讲完以后,根据课后提示我给了学生几个理解题: (1)人类合理的生活应怎样理解?(2)各种职业,其工作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这两道题实是一脉相承,只要懂了“有业 ――敬业 ――乐业”之间必然联系,就没问题了。有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想干艰苦的职业,我有自己的理想,我从现在起努力学好基础知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做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奋斗。”

学生这个答案并看似不完整,但我认为他不但吃透了文章道理,答题很有个性。我就在答案后面添上一句“我们应该明白,奋斗的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真诚的敬业精神,再艰苦的求学之路也会趣味横生,实现理想也就近在咫尺。”一个别致的答案把“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拉得那么近,我又太多的理由鼓励他。

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个道理,并不能束缚学生循规蹈矩地使用这个道理,这种灌问题和灌答案的方法就是过分的“关心”,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59-01

1 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特点

中职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在学生掌握相关文字和语言应用能力、篇章阅读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教学的内容,通过情感教育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仍应注重学生的字词掌握和应用能力、文章的阅读理解及其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该种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保证学生具备应用的语文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扩展阅读以增加其知识面和认识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情感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由文章思考现实生活,对个人、亲人、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

从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学生构成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其教学本身有着基础性及其综合性的特点,即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相应的情感教学的引导,以保证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2 《我的母亲》教学简析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典型课文的教学侧重某一方面情感的教育。比如《我的母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的便是对于亲情的教育。在该篇课文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于母亲的一种亲情,从其出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到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远离母亲,以及后来对于母亲的思念、内心的遗憾等等都彰显着一种亲情一种爱。

对于该课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感受其中的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课文学习完成后,可以通过课堂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来讲述自己学习的感受,还可以通过课后的写作练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给父母的一封信等形式将学生对自己母亲或者父亲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该文的深入学习,能够使学生在作者的带领下来思考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认真思考时刻环绕自己的亲情,使叛逆期的学生们能够领悟到父母的关爱。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作者的成长经历作为一条主线,我们则可以看到一个个人发展的路径,从这条线出发来引导学生思考,则有助于其对自己形成正确认识并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对其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3 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中职语文教育的价值

以情感教育作为基础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中职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会存在一定的叛逆行为,而其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对其起到一种正确的引导,使其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具体而言,将情感教育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基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学会感恩。中职阶段的学生由于其构成相对复杂,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也有所差异,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便要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作为基础能够使学生给予该种情感的渲染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比如《我的母亲》一课的学习,便能够引导学生对自己和母亲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更多的思考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这种以亲情为内容的情感教育的开展,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展,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使其及于亲人、朋友及其他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在这种情感的引导下,能够有效的减少学生因叛逆所造成的对父母的不理解及关系紧张等情况,使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其次,情感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以情感教育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够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其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时也便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形成的一种正确的认识。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一些行为进行反思,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其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及其社会影响,在教师引导下的反思则会使他们更深刻认识自身的问题及其正确行为的现实意义。以课文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思考和自我规范,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篇10

我国的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受语言学研究状况的内在制约。在语言学界看来,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可以以五六十年代为界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主要做的是对语言结构系统进行静态的研究,这属于索绪尔语言学的延伸和扩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开始超越了索绪尔语言学,进而转向对语言使用的研究。

一、在20世纪的前期,我国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在我们看来,文言文与白话文分别属于汉语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两者之间既有承接关系,又有各自的独特性,在文化的价值上可以被看作是性质有别的汉语书面语系统。我们知道在文言文教学中,“言”、“文”的脱节,主要属于“单线结构”,语文教学主要凭的是汉字与古代文化语境的沟通,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的心灵回归到圣贤经典、忠孝伦理和封建文化中去。而白话文的教学与古典文言教学相对比来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文言文教学的那个时代,整个儒家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熟读经书,揣摩微言大义,吟诵背诵,进而达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从而实现文人自古追求的“修齐治平”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然而随着我国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化,废科举、兴学校、禁八股,封建君主制度开始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西方的政治启蒙文化、自然科学大量涌入,封建义理本体便会自然的消解。随着我国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化的不断深入,民主、科学的思想观念开始逐渐的深入人心,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便得以确立起来,语文教育回到语言教学本身。随着我国的教学目标的不断变革,以白话文为重心的语文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革新。然而受20世纪前期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我国的白话文教学总体上还是处于静态的语言教学范畴内,没有发展成为言语教育。

二、在我国的2O世纪后期以来,语文教学从语言教学逐渐的偏向言语教学

在我国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语言学界开展了主要关于语言与言语问题的讨论,并且逐步偏向言语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时期,言语研究便迅速的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言语交际学、篇章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新兴学科。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言语教学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言语技能训练体系、言语知识体系及语文思维训练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的改革。

三、在我国的21世纪初,语文教学从语文学科中心本位逐渐的迈向言语生命智慧教育

言语生命智慧教育,落脚点主要集中在“言语人”的培养方面,这需要超越学科的中心本位,进从母语教育的角度指向人生命活动的自由和谐发展,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主要教育思想。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语言的主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又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人的感性生命。自由活泼的语言是生命力的自然流淌,也正是因为人的感性生命才给予了语言力量和智慧。目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十几年,收获的成果便是创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然而也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在语文教育一定程度上脱离“语言、言语”,片面的追求片面追求文化熏陶,人文内涵,游离于心灵世界与汉语言符号相互作用之外,偏向主观心灵世界;在教学实践层面忽视了继承遗忘的教学改革成果;在配合课程教育改革的整体过程中,忽视了彰显语文学科的个性,这显现出弱化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思想观念。真正的语文教育,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诗意的慰藉、智慧的启迪以及人性的陶冶。语文教育对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培育与提升具有自己特殊的价值,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具有的。这是言语生命智慧教育的必然追求,是语言工具观与语言存在观的完美融合。

四、结语

没有深度的语文教育,难以陶冶人性,启迪心智。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是民族共同语教育,因此就需要有高度。没有高度的语文,难以引领、凝聚人心。广度、深度、高度等各种文化质素的融汇统一,这样才能奠定语文教育的高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借助言语实践的方式,在高质量的语言文化海洋里陶冶心灵,自由畅游,涵养人性;熔铸能力,敲打语言在背诵、体验、感悟积累的过程中,由吸纳走向表现,进而帮助学生逐渐实现言语生命智慧。

参考文献:

[1]庄文中.建构中学语言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2008(1)

篇1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打好基础,提高个人素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就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使大学语文教学和多媒体相结合,把语文中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部分用多媒体来进行展示,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从直观的角度来激发他们对文字的深刻体会,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结合多媒体来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吸取知识。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学习内容枯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语文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利用多媒体丰富信息含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使语文教育走上现代化轨道。

二、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利用影像、声音、图片等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在信息含量方法是十分丰富的,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化设备提供了条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让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直观,还能借鉴网络上的名师教学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有疑问的知识。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大学语文课堂为学生开创了一个蕴含巨大知识含量的学习环境和场所,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提供了条件,促使学生通过努力成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

三、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学生接触的母语环境和古诗文中的语言差距较大,使他们在理解和记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使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逐渐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能起到以下效果:

1.身临其境

在学习古诗文中,需要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体会其蕴含的意境,采用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来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到的是分散的字词,而对古诗文的意境体会不深。随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中的运用,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使,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文的范读,学生一边欣赏古诗文中描写的景物,一边体会朗读的语气和情感,在直观的影像和听觉相结合下来对古诗文有一个整体、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作者描绘的艺术情境,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浓缩精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首先要对作者和描写背景进行介绍,同时需要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笔记记录,这就使教学时间过长,教学节奏不紧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作者的介绍和生活背景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来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例如,《定风渡》这一首词,表现了苏轼面对仕途挫折淡然旷达的心态。但此词是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做,对苏轼的宦海起伏的介绍是必要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讲授这些内容就会使教学时间不够,我在进行教学时,设计了“作家作品简介”和“资料援引”模块,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来了解作者生平和文章背景,这样的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对《丁凤渡》描写的背景深刻理解,同时能促进他们对文章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记忆持久

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通过阅读和记忆各个名家名篇来体会古诗文的意境,从中借鉴值得学习的内容。古诗文意境优美,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学生对这些古诗文有了深刻地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记忆和背诵。多媒体运用在大学语文课堂中,能让学生通过视听效果来对古诗文的意境和内涵进行深刻体会,从中获得感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碰撞,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文的记忆保持持久的效果。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丰富了语文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体现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不能取代语言文字,不能取代所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它仅仅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存在的,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有所侧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大学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参考文献:

篇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灵活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以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以正常展开的必要补充形式。”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取得更好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实际年龄较小,在刚上课时往往很难快速、有效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自然也谈不上实现对知识点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吸收了。而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拥有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的功能,其在课堂上的使用能带给学生强烈的多重感官冲击及刺激,从而在为学生巧妙营造一种良好学习情境的同时,使得他们以更加自觉、主动的状态更好地融入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这样一来,现代信息技术就为有效扭转小学阶段学生上课伊始的注意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即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巧妙地为学生创设其感兴趣同时又与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良好语文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依次播放一组反映北京春节习俗的幻灯片。相信,如此便可使得学生很快地将自身的注意力由其他地方全都转移到欣赏北京春节多姿多彩风俗的图片中来,直面、近距离地观看反映北京春节传统文化的图片,学生仿若身临其境,领略到了北京春节人文习惯的无限魅力。伴随而来的是他们对于《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文的探究兴趣也显著高涨,有利于其接下来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该课文的详细学习活动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语文学习情景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语文课堂学习资源

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动性地扩充课堂教学资源,从而促使学生人文视野范围的有效扩大与开阔。这就就决定了以往“课堂45分钟全依赖教师进行口头讲解”的落后教育模式不再符合现实实际情况。同时也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更具备了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是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搜寻、归纳、整理到充足的信息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从而将上述新课改关于“开阔学生人文视野范围”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

如,在教学《彩色的翅膀》时,针对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必须有昆虫的帮助,才能保证海岛上瓜果的正常生长?”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穿插“植物开花结果需要借助昆虫传授花粉”这一知识点,这样一来,既能使得学生了解到语文课本之外的知识,还能使得他们借助该知识实现对课文学习内容的深刻认识与了解。真正实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扩充语文知识容量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轻松解决语文教学知识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其主观思考范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无法很好地实现对语文学科所学知识与内容的深入认知、理解与掌握,致使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果整体上偏低,不容乐观。

面对此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具体语文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其有着较强的直观性特征,能将较为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变得更加简洁化与简单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如,同样以《索溪峪的“野”》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前搜集有关索溪峪的大量图片,并在展开具体教学时辅助展开使用。学习到“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时,就为学生点击播放反映此情景的索溪峪实际图片,学习到“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时,就改为向学生播放反映该情景的索溪峪实物图片,学习到“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时,则改为向学生播放反映两组山峰比肩而立的真实图片……这样一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就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索溪峪山“野”、水“野”、动物也“野”的真实状态,从而为他们真正领略到索溪峪的独特美丽景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轻松做到了体会作者在该文中所流露出的真实热爱情感态度这一学习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篇13

关键词:传统诚信观念 现代诚信观念 伦理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育改革

一、 从2001年高考作文看到的问题

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论诚信”。应该说,该命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性,更具有法学研讨的价值(例如我国民法就将“诚实信用原则”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帝王规则”),它与“以德治国”理论和朱总理在那年的两会期间提出的“整顿市场秩序”口号以及法律学者们忧心仲仲的“社会诚信缺失危机”等社会现象,无不有默契的联系。诚如命题人王伟明专家所言“出这个题目,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注重品德、注重诚信,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尽力。”①但是从考生五花八门的作文标题、立意和体例中,法伦理学看到了考生对“诚信”在内涵理解上的陈腐和苍白,更感觉到了考生那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心态。我们仅以学生作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学生在观念上的困惑感和失败感:《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和《守住心灵的契约》表明了学生在其思想的深处认为:诚信只可以用来孤芳自赏而不可以用之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典型的陈腐观念“诚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诚信出走》则表明了学生思想意识中对“诚信迫切要求逃离和出走”的无奈与无助。《拍卖诚信》显示出学生潜意识中对诚信的腻烦和抛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难以逃脱的传统诚信观念的枷锁和窠臼,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某种失败。

人的思想观念,自中学播种,自大学分蘖灌浆,至中年成熟收获。中学时期是人的思想在躁动中探询出路的时期,迫切需要在伦理上正确的指路。语文教科书所选文章均代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树立伦理观念的影响极大。但是,我们从2001年高考作文最优秀的满分答卷中,却只看到在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的阴影和自我欺骗,而看不到现代诚信观念的明亮和希望,我们不能不为此而进行一番探讨。

二、 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分野

对于诚信的基本含义,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并无大的争论,但是,在对于诚信的底蕴、作用、维护机制等方面,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却大不相同。

(一)从诚信观念的起源来看,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社会主体孤立的道德内省和意识上的自我约束。而现代诚信观念则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民法学以为,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商品交换和贸易中所产生的彼此恪守契约的客观要求。前者认为诚信与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后者则认为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双方的事,与个人孤立的道德内省无关。另外,在古代和现代的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诚信从来都是一种单边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双边义务,诚信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诚信是老师为学生设置的行为规范,诚信是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惟独没有人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家长、老师和国家如果对孩子、学生和国民失信的时候,孩子、学生和国民可以通过何种方法来索取家长、老师和国家应该“交付”给自己的“诚信”?!这种起源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在底蕴上的“单边主义诚信观”和“双边主义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现代中国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重要资源,其基本底蕴和精华不仅仅应该是“双边主义”的,更应该是建立在法制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双边主义的诚信,我们只能将法制作为超越于道德内省和舆论评判的“第三种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