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篇1

一、引言

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是体教专业大学生运用知识的本领、为未来从事的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改革的深

入,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新的挑战,只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构成要素发生新变化,培养途径需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

求。以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二、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构成要素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与书籍,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主要包括:

1.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专业能力

(1)体育教学能力(包括:制订教学文件、组织教材教法、语言表达、管理能力、教学评价、处理偶发事件、合理利用场地器材的能力);(2)运动训练能力(包括:制订训练计划、科学选材、临场指导训练、合理训练方法的能力);(3)从事课外体育运动的能力(包括:组织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裁判、运动会的编排、一般医务监督、制订运动处方);(4)体育科研能力。

2.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能力

(1)品德教育的能力;(2)持续学习的能力;(3)创新能力;(4)实习实践的能力;(5)团队合作的能力;(6)适应新环境的能力;(7)担任社会指导员的能力;(8)掌握外语与运用多媒体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等。

三、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剖析

首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也很重要,其中道德修养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必备条件。师德是否纯洁高尚,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有必要加强品德教育,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教师素质。

其次,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只有在教学中,勤于思考、积极进取,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体教专业的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才能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第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未来的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改变和充实自身的知识。这就要求当今的学校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不能简单满足和局限于今天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应特别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强调对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

培养。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在未来人才能力的培养上,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理念为目标。

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1.品德教育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并非不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走过场,提升师德最关键的途径是自我修养,开展法制宣传讲座,提高道德意识。邀请师德典范者作专题报告,组织开展讨论会,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引领作用。

2.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培养终生学习的观念。例如,经常在课堂上开展相关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自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校组织开展相关的讲座,通过权威效应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学校可以开展模拟职场大赛让新生认识到以后竞争的激励与残酷,让学生树立必须学习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看书、多看报、多思考,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努力创新钻研,使他们的持续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建立。学生以小组方式共同研读、讨论某一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技巧,以熟悉、掌握教学模式或技巧的基础。互相鼓励,给予队友最大的支持。为了促进队员的进步与能力的提升,仍需来自队友提供的适度的鼓励、协助、教学观察和回馈。

4.创新能力的培养

墨守成规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体系。

5.体育社会指导员能力的培养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倡,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育锻炼的行列,这也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去社区为体育锻炼的群众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到青少年俱乐部协助教练员完

成训练与比赛的任务,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针对性地设计健身计划。

6.适应教学环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教师以后,无论是分配到条件多么艰苦的地方,都要能够临危不惧、胸有成竹、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学校组织学生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实习实训时,教师只给予教学上的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实习任务,挖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高适应能力。

五、结论

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构成要素除了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外,应重点突出品德教育的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学习与合作能力、适应教学环境的能力、社会竞争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要采用多种途径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一、前言

在大学生公信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应承担起很大的责任,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公信观念过程当中,辅导员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将公信培养落到实处。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公信,让学生真正意R到公信的重要性。在提高大学生对公信的注意力之后,还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巩固公信成果,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力度和培养方式。

二、公信教育的重要性

1.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

大学生是承载着整个社会希望的新生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信力是现代教育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公信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拥有公信,就拥有了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促使大学生提高个人品质。公信的存在,意味着这个人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公信就是大家对这个人的信任,当个人的公信确立之后,他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同时其公信力也会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公信意味着学生对自己所作行为的负责,在实际学习中,公信的培养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责任意识的确立。在团队合作中,具有公信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信任,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因此公信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

3.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就不像高中那般简单。要注意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公信力的提升,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学生的公信培养列入培养方案中,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提升。

三、培养公信的方法

1.制定严格的激励制度

学生对自己的管理,需要进一步严格,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升以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自己进行激励。公信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对公信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并做到长期坚持。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当中,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进行激励,提高自己的警觉意识,认识到公信的重要性。

2.对公信的宣传

对学生公信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宣传的方法来进行。采用宣传方法,可扩大公信培养的范围,同时也可提高培养质量,因为宣传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大的。在宣传公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公信应该如何培养,了解公信在工作和待人处事中巨大的作用、公信培养的要点及公信的重要性等,教师可以此来提高学生培养公信的热情。

3.提高自身素质是基础

提高学生素质,是提高公信的基础。大学生要把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公信力视为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交往过程中,个人素质良好,他人才会对自己有好感,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会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培养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多参加各种活动,多进行锻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才能,综合素质和能力才可以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公信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细心讲解,坚持培养,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公信水平,打造一个公信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9).

篇3

【分类号】G642.0

本文是南宁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3XJSK3)结题论文。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求,纷纷把构建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类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对其教育也甚为重要。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品德状况,以南宁学院为例,对该校管理类学生品德修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在南宁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同学中,随机抽取4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品德修养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一定高度上的,是有良好基础的。

除了问卷调查显示的内容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大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文明礼貌的不足、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感性片面、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对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社会和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认定的标准是既有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修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调,以下从实践教育环节入手,探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教学途径研究。

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交能力

南宁学院自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来,不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学校为学生自主经营创造场所和环境,同时学校组织营销大赛、商业设计大赛以及职场竞聘大赛等,通过这样的专业活动和大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尤其在创业活动中,学生要选定经营商品类型、选择进货渠道以及商品的营销策划和实操,这一系列商业行为需要学生对接商家,比如沟通商品批发价格、发货渠道、优惠活动、日后的合作以及滞销的商品如何处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学生在经营期间,大都是合作经营,合作人员之间如何做好责任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需要事先沟通,所以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艺术性。

二、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但同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下滑的倾向,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和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空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找到落脚点。而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能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 目标的具体化导致行为的具体化,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落到实处.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于认可和奖励,形成良性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总和,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因此,科学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社会的总体评价片面,一方面认为好到极点而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如今天全国各地出现的大学生被骗传销事件、虚假招聘事件等;另一方面认为社会坏到极点而不敢走上社会,不敢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和人都抱有疑虑的态度。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科学的到社会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矛盾冲突问题,也显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分析社会,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

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更多学生争取实践岗位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或是兼职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把社会岗位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在学校营造学生主动就业的氛围和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人才为育人目标,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上,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真知的标准,也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强大推动力。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意义很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完备教学体系的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篇4

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而有目的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行动的活动。它是学生高素质形成及思想品德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压制了学生的个性,还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想让学生自觉的活动,就必须要学生做思想斗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

2、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能让学生变得成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种能力的养成,可让学生受益一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正确的规范、标准里约束、支配、驾驭自己,直至成为社会的强者。

3、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逐步实现“理想自我”。大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知识等因素,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学习者。此时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大学生满怀激情,在追求梦想、面向未来的时候,往往会改进现实自我,追求理想自我。这是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的,同时,也符合大学生善于思考、不满足现状的心理特点,这时的自我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的特征

自我教育具有多种特征,根据当代大学生所显现的特质,大致归类如下:

1、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增强,但存在片面性。在信息化的当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知识较为丰富,已初步具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自己,看待人生,并从中规划自己的人生,寻求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归宿。

但是,大学生毕竟是生活、成长在学校这一净土,缺乏一定的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还不完全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认知时,免不了带有不彻底、不太成熟和片面性的自我认识。

2、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但存在主观性。人的评价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无论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他人到自己,还是从片面到全面,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显然使评价能力达到了较高的阶段,自我评价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能较好的根据社会、学校或其他集体的需要和舆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不断的评价。

但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主要是依据自己所理解的标准进行的,因而评价的结果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在自我评价时,总会掺杂些个人的主观感情,多半评价自己的优点,较易忽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表达情感丰富多样,但有较大波动性。 大学生有着丰富、复杂而强烈的情感世界。热情而奔放,却也易于激动。较之之前的自己,在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上有所提升;但与成熟的成人相比,大学生的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缺乏克制力,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加之当下表达自我的方式、场所的增多,在这轻松、自由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粗鲁、缺乏应有修养的行为就更加外显了。再者,新时期下,大学生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但是自控能力还不能与较强的自尊心相匹配,更加使得学生情感的表达具有波动性。

三、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当代大学生富有激情与创造力 ,有着无限的活力,自我意识、自信心、自尊心不断得到强化,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激励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果。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我教育能力特点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知识,在思想上、行为上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呢?

第一,抓住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大学生尽管已初步具备正常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条件,但是因知识与阅历的不完善,在进行自我认识时,往往有所偏差。故而,大学生抓住自身特点,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提升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较为完整的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第二,利用第二课堂,提升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第二课堂即是老师教学之外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的、学术的、知识的、公益的活动。大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参加诸如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开发智力,并可在实践体验中,发现自己的能力高低,帮助自己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参加一些社团、协会,多与他人沟通,可以获得不同的人生认知与体验。总之,把空余时间用在扩大自己的视野和陶冶自己的情操上,便可收获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陶冶的能力。

第三,参加体力劳动,磨练自己的刚毅意志。劳动是改造人的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多劳动可以体会到劳动者的朴素情怀、劳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可增强劳动的尊严感,从而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在了解生活艰辛,劳动辛苦的同时,知道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历史责任感。

第四,通过对比学习,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人在对比中前进,不管是与比人对比,还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比,我们都会看见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思考,才会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榜样,通过与榜样的对比学习,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缺陷,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

篇5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

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29-02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高校更是把德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显示了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高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与德育实际成效间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效益。是主体行为实践活动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当前与长远的影响,以使德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发生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益于实现预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的实际效益。

第一,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考察分析其实效性现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内化了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意志,并通过道德习惯表现出来为衡量标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道,有较多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另有报道披露,近六成大学生承认抄袭论文。有的学生一谈到写论文,脑子马上想到上网查找,然后复制粘贴,甚至一些不惜花高价请人。

第二,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情况的评价来衡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在不断下降,调查显示“从高考制度恢复到现在,大学生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转变为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及商业上的成功”。

高校德育尽管得到较大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实效不容乐观,实效性呈现较弱的特点。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较弱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高校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的误区两方面来分析其实效性较弱的原因。

1.理论上的误区

第一,以智代德论,误解道德的内涵。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习惯这四种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它是后三个要素产生形成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转化成道德行为习惯才算是最终道德的养成。而以智代德的观点认为知识即道德,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智者就是善者”这是一种夸大知识作用的观点,诚然,知识对形成道德是有益的,是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就是思想道德。智与德是人的精神领域两个本质不同的要素,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代替,也不能无条件地自发转化。

第二,完全寓它论,否定德育的实体性。当前高校中有较多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不需要独立的形式和途径方法,只能全部通过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通过没有德育功能的教学、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排斥为德育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

从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确实需要在实施时充分利用其他各育的活动,富有“寓它性”的特点,这一点不能否认,还应加强。问题在于把德育手段的“寓它性”夸大到“完全”的程度,这种“完全寓它性”的做法,必然会把德育变成其他各育的“附属品”,使德育失去了其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样必然会削减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十大部分,十分广泛,但我们现行的德育内容被人为窄化,过分强调其政治,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会忽视学生其他如心理健康、高度的责任感、交往能力等品质的培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无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真正完善道德人格的人。

2.实践上的误区

第一,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说教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灌输、训导、批评的方式将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极少得到发挥。这样的德育起不到较大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德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任教育者随意描绘和涂抹,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定品德基础,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要经过他们自身的审视和选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单一的德育途径。高校德育有较多途径,如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党团组织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当前高校德育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途径较少使用或根本没有使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能接受的意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接受这种意识和知识,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知识、情感、信念、行为缺一不可,才算是德育的完成。而德育课堂教学只是将德育过程进行了一半,使学生获得德育认知,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习惯。真正的道德需要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所以这种单一的德育途径势必削弱德育的实效性。

三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确定对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针对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思想倾向如何,思想障碍在哪里。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德育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正在继续,但趋于平稳。较之中学生,能够进行高度抽象思维活动,能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其本质,但存在盲目冲动性,自制能力、心理素质不够强等特点。其次,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时,能使大学生形成能动的自我教育力量,当德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思想转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2.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原则即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独立、道德、健康和创新的人。从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3.将德育的实体性与寓它性相结合

在上面谈到过德育具有实体性,也承认德育具有寓它性,但同时反对完全寓它性的观点。实体性的特点要求德育要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寓它性则表明可以将德育与其他各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育、体育、美育时附与德育的内容。如在智育中传授道德知识;在美育中体会真、善;在体育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严密的组织性等。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同时重视这两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开展德育的途径及方式。

4.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加强品德素质。德育教师职业特点在于高度的伦理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其次,知识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知识素质指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德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最后,能力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师有效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它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实践而形成,是高校形成优良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过程与环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

(一)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客观需要。首先,在思想道德上,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社会角色。但在社会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的观念和道德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他们标榜以自我价值为核心,强调个人。忽视社会、集体,同时也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其次,“另类文化”在大学校园出现。有的大学生滥用网上最新的另类语言,盲目追求所谓的“非主流”,实行夸张另类的扮酷。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二)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他们生存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纪律松弛。具体表现为宿舍脏乱差现象严重,学生动手能力差;饮食习惯不好,不少学生有吸烟酗酒的现象;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有的缺课、逃课,对学习失去热情,有的最后不得不留级甚至退学。

(三)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经常深入基层,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比较了解,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因此他们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说明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者。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及大学生自身实际需要制定长期和近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规则和计划,并在不同阶段组织好各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教育活动。在养成教育中要使同学们提高对品德模范的认识,增强其遵守思想品德规范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监督者。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进行管理监督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它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组织行为管理工作、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从而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营造良好群体环境,实现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生活秩序;同时辅导员还要对包括寝室卫生、就餐秩序等日常行为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党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良好心理素质引导者。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已经初步社会化的年轻人,他们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作为辅导员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有效巩固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上进、和谐适应、宽容感恩、协作友爱、能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人的人性特征。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加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人文精神。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凡是要求大学生达到的行为要求和思想品德要求,就要在在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中有措施,而辅导员正是大学生监督管理者。

不仅如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不只是教育、管理的对象,更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辅导员应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发挥正确的主体意识,开展广泛的自我教育活动,以达到让学生达到养成教育中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实践活动,使理论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养成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环节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应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辨证思维能力,培养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

篇8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404-03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是指体育本身具有教育因素,如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田径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球类可以培养集体主义、遵守纪律的精神……。二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体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竞赛方法可以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集体精神等等。

但是,我国大多数研究是比较分散、独立的教学经验总结、感性探讨的成分居多,而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及其效果,尚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作为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中心)课题:“21世纪初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优良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的研究”,我们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试图研究这个问题,供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参考。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1.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影响非常突出表1的调查表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影响非常突出。其中,75.4%(31%+45.4%)的大学生和88%(44.0%+4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是良好以上(很好+良好);79.2%(22.5%+56.7%的大学生和100%(50%+5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专家组的评价高于学生组。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劳动能力、吃苦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心。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教育,体育活动需要大学生付出身体上、精神上的努力,需要承受运动负荷,在体育练习中会产生肌肉酸痛、身体疲劳等,也会伴随心理反应,如怕苦、怕累、怕痛、怕伤等思想,体育教学对学生磨练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提供了天然的场所,也为教师应用体育手段教育学生提供了极佳的机会。这种锻炼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非常高的认同。

1.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培养良好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我国的材料表明:“在大学生中,1/4的人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精神障碍是近20年导致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1]北京市的调查表明:“尽管有65.8%的小学生、31.4%的中学生在学校感到很愉快,但仍有34.2%的小学生及高达68.6%的中学生感觉一般。”[2]杨德广等调查上海大学生表明: “大学生情绪愉快的占41.72%,一般占34.69%,烦恼占20.33%。”[3]

表1调查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培养良好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77.2%的大学生和1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的影响是良好以上;74.9%的大学生和87.5%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情绪、协调精神压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具有健身、游戏、娱乐等功能,可以使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抒发感情,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培养良好的情绪,完善学生人格。体育教学还对提高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明显

2.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影响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组织纪律是现代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素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的基本生存技能。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影响明显。其中,70.8%的大学生和7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在良好以上;70.5%的大学生和1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影响是良好以上。 体育活动是全世界通用的身体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的群体性、流动性有利于人们相互认识与交流。体育教学有大量的分组练习,小组比赛,其依赖性、竞争性、群体性,都为学生学习怎样同别人相处、怎样对群体目的做贡献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育实践场所,也为学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恰当的场合与时机。

2.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组织纪律的影响明显许多教师认为,当今大学生的组织纪律不如以前,表现在上课迟到和旷课、开会缺席、集体活动懒散,这种现象难于管理、教育。表1显示,70.4%的大学生和76%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影响在良好以上。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特征,体育教学需要学生服从集体活动纪律、需要遵守规则、服从杰出的领导、尊重权威、公正感,可以学会无怨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即受到了组织纪律教育,又认同了纪律教育的必要性。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影响积极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积极。其中,58.5%的大学生和7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是良好以上;65.5%的大学生和96%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影响在良好以上。

体育教学中有大量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素材。如讲述中国体育的历史,介绍中国运动员的拚搏精神等等,都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组练习、分队比赛,形成了学生群体活动的环境,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精神的影响,可以从中体会到体育比赛中对队友、对手的尊重和关心,通过比赛学会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的日益关心,学会与他人遵守体育规则、个人服从整体的观念。当然,体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局限性,如本身以身体活动为主,课时少等。但是,体育教学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4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良好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良好。其中,61.9%的大学生和70.9%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中有大量的公德教育素材,如:搬运体育器材,爱护体育场地,维护场地卫生,练习时互相尊重和谦让等,教师都会发现大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丢失体育器材、损坏体育设施、不讲公共卫生等,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公德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明显的,效果是积极的,且根据自身特点影响力度也不同:最明显的是心理因素(意志品质、吃苦耐劳、协调压力、调节情绪),其次是社会适应能力(合作、人际关系、组织纪律),再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最后是公德意识。体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5体育教学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良好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教育学理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教材内容、学生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等。同样,影响思想品德的因素如下:

5.1教学效果之一,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得到肯定表2的调查表明,82.8%的大学生和79.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是良好以上。说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同感。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就判定是体育教育的失败。客观地说,学生体质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如营养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生活习惯、体育活动等等。学校体育又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因此,由体育教育来承担主要责任是不客观的。可见,学生和专家都对此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5.2教学效果之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表2的调查显示,76.7%的大学生和75%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教学是可以磨练意志、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心态、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 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有充分的论证。

5.3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融洽,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了良好氛围师生关系越融洽,越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表2可见, 77.5%的大学生和92%的专家认为师生关系良好。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相当融洽,主要原因在于在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喜欢体育课等。如各种各样的体育选项课、选修课,提高课,民主的师生关系,公平竞争的体育环境等,都是促成师生关系融洽的因素。

5.4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良好,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表2显示,69.2%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德育方法良好,25.7%和5.2%的大学生认为方法一般和不好。48%的专家认为教师的德育教学良好,44%和8%的专家认为方法一般和不好。虽然专家认为德育方法问题不少,教学效果下降,但是多数专家和学生的结果趋向一致,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直观,身体语言有利于师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又容易暴露一些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劝解、疏导。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指责对方、粗言秽语、甚至动手伤人,有的内部埋怨、攻击裁判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正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时机,使学生理解体育精神,体会体育的教育价值。

5.5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积极,最喜欢的公共基础课是体育课本次调查表明,78.4%大学生喜欢体育课,18.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2.7的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我国大学的主要公共基础课有体育课、英语课、政治课等等。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最喜欢的公共基础课是体育课,占28.8%;其次是英语课,占21.8%;再其次是政治课,占3.3%。可见,体育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6体育教材受欢迎、学生有兴趣,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天然条件学生们天生好动,参加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课具有娱乐、健身、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体育课以独特的运动魅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同项目的运动特点、健身娱乐的运动效果、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天然条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优良品德影响良好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思想教育方法合理、学习态度积极、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教材内容等。说明我国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按教育规律办事,工作认真负责,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项目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学生和专家的肯定。

6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如果施教者只教不育,或者不能从正面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也可能对学生没有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从调查看,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和专家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佳,虽然是少部分学生,也要引起重视。一些体育教学存在思想性不足、只教书不育人、放任自流、见物不见人、甚至误导的问题。许多学生反映,如一些体育教学只注重技术练习和身体练习,注重比赛胜负,忽视思想教育和体育道德提示;一些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自私自利、持强凌弱、小团体主义、盲目的明星崇拜,以及狭隘民族主义等倾向;一些学校体育比赛存在着弄虚作假、攻击裁判、球场暴力等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看不到问题,或错过了教育的时机,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效果,可见,体育教师只有坚持教书育人,按教育规律办事,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达不到教学效果,这些应该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和警惕[4-6]。

7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和很高的贡献率,体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本调查也为我国大学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研究还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知、情、意、行、信的高度统一和即时反馈,给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有利的条件。但是,教育者如果不能从正面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优良品德,也可能对学生没有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志馨.四分之一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专家开出六良方[N].辽沈晚报,2004-10-9.

[2] 鲍东明. 我们离素质教育有多远?专项调查有答案[N].中国教育报,2002-1-20.

[3] 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55.

篇9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篇10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1.从教材特点入手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从教材特点入手。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社会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特点,掌握学生的学情,在实际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有计划地、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其特点,都有实际意义与操作效果。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技术动作的内蕴,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在器械体操与跳跃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在篮球与排球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利用竞技体育中拼搏奋争、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争冠夺魁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

2.从课堂常规入手

课堂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常规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课堂常规的教学,因为在体育课上,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体育教学。课堂常规有:课前整队集合,检查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以及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这些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以及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要忽视课常规的教学,要对学生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其在课堂常规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课堂常规的要求贯彻落实,如对学生严格考勤、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3.从集体项目入手

集体项目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与的集体融会和刻苦训练。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采取集体项目进行教学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应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

篇11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理解原则,服务原则,情境原则。[2]思想政治教育之“以人为本”主要强调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着责任与感情,殷切关怀学生的安危冷暖,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与就业,并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抛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持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并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精髓,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风貌,其对现代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衔接,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意识到只有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教育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才能使大学生价值教育具有中国特色,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中国人。[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丰富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具体问题,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解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其次,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引入到实践中来,采用科学的教学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谈、自主创业计划、勤工助学以及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行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再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必须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同时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篇12

我国在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将处于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改革的重要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状况。由于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以及其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难以抵御不良行为和消极思想,他们缺乏必要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尤其遍布于学生周围的网络,更是向大学生提出了挑战。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打开获得信息的大门时,也把一些有害的、黄色的信息带给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误导。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思想政治队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主体,它担当着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学校要想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保持其稳定大局,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眼下积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理论宣传,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能够利用的观点、方法、立场处理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师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开展教育的骨干力量。各高校应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性,重点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想坚定的教师队伍,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单单是政治和道德的理论化教学载体,特别要求行与知的统一。

2.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师是系统运行的舵手。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迅速,然而缺乏社会经验,政治鉴别能力薄弱,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加强,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课应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点是激发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实现“导”与“输”的有机结合,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让学生懂得理论学习与枯燥坐禅绝不等同,要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

篇1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应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综合能力。因此,利用大学这个塑造人格的场所,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及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

一、 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及原因

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不满足毕业时只拿个专科学历。因此,许多人一入校便开始了明确的个人规划:一方面,参加自考或争取毕业后升本,从文凭上为自己增加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入党、获奖,为就业增加砝码。可以看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大多定格于个人发展,凡事都从个人利益出发,以“我”为中心。

大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国门打开后,伴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的进入,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批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易被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崇拜的大学生所盲目接受,从而导致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

(二) 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现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遭遇挑战,而新的价值体系还尚未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追逐利益的价值规律,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长过分放纵和溺爱孩子,削弱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缺乏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方法手段,致使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内容空洞、方法陈旧,同时,也缺少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没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导致进入大学和社会后问题层出不穷。

大学生虽然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人生观也尚未定型,而大学正是塑造人格的场所,因此,充分利用这个有效时机,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引导他们担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多年来,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探索

(一) 思想教育贴近学生实际,指向明确、具体。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空泛,与学生实际比较脱节。“两课”内容过于理论说教,学生对长久以来的这种“大”而“空”的灌输已麻木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增设了《人生修养》系列课程,目的是将品德教育贴近学生现实需要,让品德和修养的提升成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引导学生行为模式的转变。

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固然不易,但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更加困难,大多数人容易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建立了一套量化的行为管理系统——诚信银行。如果学生思想端正有较强的责任感,积极上进表现优良,愿意为同学、团队和社会奉献爱心,经常参加社团和各种实践活动,全校教工都能给予诚信银行加分的鼓励,反之,若学生责任感缺乏,不思进取且自律性不强而违犯校规校纪时,将给予诚信银行扣分的处罚。诚信银行的积分将与学科成绩同时计入期末的综合测评,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诚信积分的合格标准是每一位学生必须达到的,否则,不能顺利升级和毕业。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艰辛和漫长的过程,既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一个平台,而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便是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利平台。因此,我们有目的地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引领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同学、学校及社会的责任感。

(一)、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参议会。在每年一度的参议会上,学校都广泛收集了学生代表反映的意见和问题,从学院的管理、教学的设计、学生工作到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每份议案都提给出了可行性建议与解决方案。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将自己当作学院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各项管理中,主动为学院的发展和进步献计献策,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的责任感,这一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二)通过各种校内活动,增进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

1、为了有意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专门设立了辅导员助理岗位,让他们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帮助一年级同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每一学期,我们还组织开展各种专业对口的学习交流和技能比赛,增进各年级间的交流和情感,不断增强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以榜样的作用示范和带动低年级学生。

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平时的宣传和教育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不仅要埋头读书,还要关注国内外形势及社会发展与变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同时,要求学生在社会需要时,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社会活动,如:到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慰问,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清洁市场和社区环境等。志愿者还定期进入当地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教给小朋友防震减灾的小知识等。

“实践出真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重在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他们搭建体验的平台,有助于帮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责任。实践活动,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机会,一方面,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也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引领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