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育感言

初中语文教育感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语文教育感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语文教育感言

篇1

一、绪论

作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应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起着交流思想的作用,又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中学时期在人的情感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应当发挥先天优势,结合中学生的情感特点,借助多种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维度,还包括情感与态度的方面,情感教育首次成为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于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冲动,是情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但是目前我国国内关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研究不多,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认识不足,研究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点

(一)科学性

第一,情感教育是不回避科学的理性教育,它主张科学的人文性,强调科学理论的指导。情感教育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它尊重人的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生自身的认识、情感、性格和外界的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对学生自身的因素而言,情感教育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感,养成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情感教育也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发挥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避免学生进入误区。教育目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教育目标,片面强调升学率的高低,必然造成教学过程沉闷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丧失学习的兴趣。

第三,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情感教育要求合理配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是教育结果的科学性,情感教育要求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这种结果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具体的情感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存在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学生的特性和风俗习惯、教材特点等因素,灵活选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因为情感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感情,不同阶段的学生的想法也会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有针对性的备课和开展课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釆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我国同一课程在不同的地区采用的教材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课程的教材更是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除了要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之外,还要对教材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课程和教材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后,风俗习惯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教育模式的选择。

第二,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情感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学生只能服从和接受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没有想象的空间,大大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而情感教育要求老师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这种开放式的授课方式更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幵设时间最长、课时最多的主课之一,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改革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应对语文的思想教育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蕴含在文中的情感,产生独特的体验,深化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逐渐走向成熟,情绪体验更加丰富,自尊、自豪、自卑等各种情绪都迅速发展,学生在初中阶段时容易感觉到迷茫,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来自家长、自身和社会的压力会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说明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语文课程特殊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在解决学生情感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二)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或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努力挖掘文章中包含的兴趣因素,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转化为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现实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辩论会、讨论会等活动既能满足初中生求知欲望和好胜的心理,又能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对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旭民:《论语文情感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21).

篇2

1、以爱获取学生的心。爱你的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理解学生的心理。不因他们过激或错误的行为而鄙视、讥讽;宽待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友,让学生在爱的芳香里不知不觉地喜欢你,亲近你。

2、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你的课堂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笑声不断;你的声音如鸟语莺歌,举手投足是风情韵味;你的讲解热情生动,深入浅出……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是一盏明亮的指航灯,你智慧的光芒不可阻挡的吸引了学生。

3、以美丽的人格折服学生。你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你正直、善良、坚强、诚恳、高尚的人格在点点小事中熠熠生辉。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学生,也许将潜移默化他的一生。学生喜爱,亲近这样的老师;打心底里佩服,爱戴这样的老师。师生情意相投,彼此亲近,对语文的热爱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唤醒学生的情感

现实生活诸多的复杂因素导致了孩子的消极情感占了上风,甚至形成习惯自然,积极的情感却日益静默、沉睡。因此,情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唤醒情感、激感。

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如教学《观舞记》,学生找出有关印度舞特点的语句后,我和着音乐做了几个与文本吻合的舞蹈动作,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不少同学也跟着扭腰、送臀,课后还意犹未尽。我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还原成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把两者有机结合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提供了可感可知的表象。在视觉、听觉上给他们以强烈而新鲜的刺激,触发他们对异国舞蹈的喜爱,对身体美、神态美、音乐美的赞叹。

情境的创设有多种,其目的在于感染、铺陈后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应的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暗示和启迪,从而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经验,唤醒心中沉睡的情感。如果说情感是深埋的种子,情境就是随处可入的春风。当春风吹拂时,种子自然舒醒,破土而出。要想成就一片生命的绿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而且要拓展教材(如古今中外名著,报刊杂志的优秀文章等),通过作品开启学生心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中获得勇敢和坚强,感激和宽容……

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陶冶学生情感

情感的小苗要茁壮成长,必有一块沃土,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便是情感肥沃的土地。“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以情养情。

要想真正进入文本的情感,需“读书百遍”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情感体验)方可行。熟读文章后就自然了声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的变化,即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能有情感的朗读,就是体验到了文本的情感。著名的语言大师索绪尔曾说:“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是属于心理的,心理的变化是由情感引起的。”《礼记乐记》也说:“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教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就告诉我们,声音的不同来自内心情感的变化。如朱自清的《春》,用较快的语速朗读“盼望着,盼望着”,那是学生体验到作者对春天的引颈张望;用亲切的语气朗读“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是体验到了作者对春来临的狂喜;用渐趋高昂的声调朗读第二自然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那是体验到了放眼拥抱自然后的心潮起伏;用轻柔的声音读“春草图”,那是用纯真自然的眼光感受到春的新鲜烂漫。在有情的朗读声中,陶养学生对春天、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当然,没有深切的内心体验,学生是无法用这样的声音来展现作者的情感世界,而这样的声音就来自“读书百遍”。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渗透教学

新形势下的中学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学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和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区别,在促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积极进行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品质,整体上提高综合素养。在以往传统的初中阶段语文课堂中,教师一直未将情感教育视为教学重点,仅仅只注重敦促学生掌握课本中的语文知识。经常使用令学生感到无趣生厌的枯燥背诵记忆,当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接受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新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贯彻新式教学目标,把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景带入一个和谐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则能让语文的课堂教学产生新的景象,而学生则在此种环境下积极健康地发展。

一、转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协助学生找寻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之处,积极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在初中阶段,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还可以把课堂中的语文教学拓展到文学艺术的范畴,深化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入选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精致优雅、脍炙人口的类型,从方方面面折射出作者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和感悟,文章中人物、情感、时间、风景非常和谐地融为一体。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文章的时候,可以创造独特的场景,帮助学生获得真切的文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和作者的文字思想产生共鸣。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在语文课堂中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

鸣,则文章内容必定存在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情感。生动优美的辞藻仅仅是作者情感的表现形式,而其中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单纯美好的内心。当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创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辅助学生感悟情感,充分发挥教师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情感感悟当中的点拨人和引路人,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文章世界,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相互交融,尽情感悟,最终获得优秀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达到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明确定位教师教学角色

教师要做到引领、感召学生,就必定需要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受到吸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在传授学生课本中语文知识的时候,也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获得个性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熏陶。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播文化的责任,语文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做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积极深入地研究探寻语文教学的方式以及理念,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同出发,一起对语文进行研究学习,同时在学生亟须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强化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双方实现心灵层次的沟通。当师生之间能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时,才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投入。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尽心尽力地处理、搭建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深化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心灵相通、相容,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三、改善传统的学习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考五项内容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需要找寻效率更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教师需要明确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要重视与保证学生之间存在互相的交流,促使学生个体情绪相互感染,产生共鸣,进而在整个班级内部打造出一种积极协同、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的真正作用。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对同一文章存在不同的理解,而当学生成群地探讨交流的时候,将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一起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共享学习资源,实现相互之间的进步。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变得更加自由和开

放,Z文的知识本身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定位教学角色,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进而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发展健全人格和品质,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4-01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从情感开始的,情感是人类敬畏自然的开端,也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现下这个信息充斥矛盾激化的时代中,情感犹如一丝甘泉,给予人灵心净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中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具有绝佳的好处。

1.情感教育的涵义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出发,按照特定的教学目的对学生展开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以及情绪方面的体验,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运用特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1]。首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一种结合了学生生理、心理等多种要素展开的语文教学,这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进而陶冶学生的志趣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其次,情感教育是初中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兼顾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尤其是初中生情绪极易波动,自尊心极强,因此在语文这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学科之中,引导学生情感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2.1注重导入,融入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体现在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而教材的挖掘无疑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有效挖掘,对学生进行情感导入,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对话。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歌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描绘一个这样美好的画境,在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诗人登上碣石之上,眺望远处茫茫的大海,大海是如此的浩瀚,竟能将山岛包围,而在看四周百草丛生、树木丰茂,树木风吹的声音似乎与大海相称,连月亮与太阳似乎都是在海上升起,这是何等的震撼,何等的灿烂,而我也实在是庆幸,能够看到此等美景,去抒发我的志向。当教师能够运用这样的语言去为学生描述这幅诗歌画面时,学生就会通过联想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时学生的情绪就会被带动,从而体会这种远大的抱负与开阔的胸襟,明白曹操作为一代枭雄,能够在乱世之中,号令一方诸侯必定有其独特的智慧之处,这就是学生情感思想的一种升华。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朗读中的语调、节奏与情绪,从而用一种感性与平移的方式,让学生走入情感以及情景之中,这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绝佳方式。

2.2创设情境,强化情感。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创设情景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多媒体中图片、视频、音频的运用,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走入情景之中,这是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提升,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

2.3注重实践,培养情感。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文意识,而这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训练表达都有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学生的学习并不仅限于教材以及课程之中,可以说生活之中皆有语文,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去进行语文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内在的情感升华[3]。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出于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倡导,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的语文领悟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文学情操的本质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今后的教W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篇5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同时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中华民族自古有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美好传统。然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随着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小皇帝”、 “小公主”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初中生,特别我校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目前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们的教学工作的重点。

要想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首先自己要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意义。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我们来自于父母、我们存在于环境、我们成长于呵护。我们受恩于父母、我们受恩于环境、我们受恩于呵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欠下了恩惠的账单!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更是无法偿还这张恩惠的账单。人生的遗憾、愧疚、忏悔都来自于感恩的不足,感恩将使人生少一些遗憾、愧疚、忏悔。因此感恩的范围应该包括:父母、家庭、社会、自然、自我。我们还要让感恩成为推动和弘扬真、善、美的原动力,让感恩成为每个人启动良知的源泉,让感恩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压力、包袱、负担、任务、责任、习惯、原则、使命、信仰、动力、欲望。当感恩深入人心的时候,人们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就会到来,真正的和谐社会就会到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要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1、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感知“恩”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有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2、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3、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篇6

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情感案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调控自我情感以及辨识不同情感的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真正??现全面发展。它与认知教育处于同等地位,都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认知教育侧重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养成,而情感教育侧重于学生健康向上的内心情感的养成。此外,情感教育还具有含蓄性、共鸣性以及导向性特征,其中含蓄性是指表达情感所使用的语言不能太过直接,要体现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共鸣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真正领悟到作者的创作目的;导向性是指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保证学生处于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而有助于学生领悟许多人生道理。[2]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做法

1.做好情感教育准备工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有关情感教育的准备工作,一是不仅要高度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以促进语文教学发展为己任,而且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的为学生答疑解惑。二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理念,切实完成好“蜡烛角色”的任务。同时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还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时,教师不能采取辱骂等强硬手段,而是要对其进行积极劝导,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其错误所在,以便学生及时的改正错误。三是要把握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共鸣中实现自身情感的发展。

2.课堂情感的引入方面

课堂情感的引入作为情感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因而教师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依据语文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目标,坚持分内容、分课时以及分课型的原则;其次要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中深入挖掘情感,不断增强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以“写作知识”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该内容时必须要注重三点:一是要对写作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来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含义;其次要带领学生分析一些优秀作文,以便从中抓住写作得分的关键点;最后要结合一些主题来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得体,而且还要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比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比如“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同学们真聪明”,进而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从而会有助于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的形成。

3.开展情感教育实践活动

篇7

一、在教材讲读中进行情感的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读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如何在教材讲读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渗透,对学生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材讲读中,要特别重视以情感为导语和线索,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的教材之前先融入到一个情感的氛围,先入情,后学习。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在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父亲的外在形象,再让学生从某一具体的外在形象来描述自己的父亲。学生对自己父亲外在的形象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描述,在接下来的具体形象描述中,更有学生从父亲的眼睛、父亲的头发、父亲的手和脸上的皱纹等方面来描述自己的父亲,不仅具体,还描绘得形象而生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父亲》和《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富有情感的歌曲,让整个课堂都融入到充满了父爱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学习《背影》的氛围才被彻底地营造出来。最后教师再次以情感作为导语和线索:“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他们的身材或是肥胖或是瘦弱,他们的个头或是高大或是矮小,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伟岸。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在一个世纪之前,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来描述自己父亲的吗?他又是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来描写自己的父亲的呢?”导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背影》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没有问学生“文中提到了几次背影”这样一成不变的问题,与这些看似有利于阅读实际上起不到真正学习效果的问题相比,我觉得情感的渗透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方式。

二、在朗读教学中进行情感的渗透

朗读是体味语文情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提高情感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读出山西村青山绿水、景色怡人的田园风情,也要读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无限喜爱与向往之情。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了解《游山西村》的整体格调和韵律,继而在教师范读的引领下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跟着朗读。朗读的方式主要有齐读和分段读,还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行一行地朗读。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游山西村》的理解,进行个人朗读。学生通过个人朗读可以全方位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朗读比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朗读比赛中,选出优秀学生,来带动其他同学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从诗词中所散发出来的情感。

三、在写作训练中进行情感的渗透

篇8

纵观文言文传统教学的弊端,一种倾向是只注重词法、句法。要求“字字落实、句句对译”。往往忽略对文章语言、内容的整体教学;另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整体把握、问题研讨。对字词知识一晃而过,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有“架空”之弊。更有趣的是,在同_:一教者的施教过程中,这两种倾向往往并举,名为全面,实则顾此失彼,敷衍了事,效果甚微。

其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关注“言”、“文”、“人”这几个层面。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学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把这些层面融会贯通,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居于基础更是核心的地位

所谓语感培养,许多施教者往往一方面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多读多背,一味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强调“功到自然成”;一方面又在施教过程中抱怨课时紧、任务重,教学进度难以赶上,从而忽视学生诵读与背诵。其实这正暴露了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语感养成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把语感养成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去完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研究表明。语感包含三个渐进性的特点: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基础,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也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依托,这也是语感能力的最高境界。因此。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受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单凭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记忆。是不可能发展语文能力的;没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单凭教师通篇讲解,支离破碎地分析,也是不可能获得审美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格情操的。

二、文言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1,挖掘生活资源,积累生活感悟

生活经验是语感的活的源泉,尤其是学习文言,更要强调增强感性认识。叶圣陶先生提出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没有源于生活的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等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事实上。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虽古老但仍鲜活的资源可以去挖掘,从而让学生去体验古人的情思。比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地处美丽的南黄海之滨,丹枫飘香的千年古镇,得享濒江临海之地利,温暖和煦之天时,民风淳朴之人和,更兼文化璀璨之文脉,其中不乏范仲淹、郑板桥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正所谓“飒飒古枫掩映读书胜地,悠悠范堤托起育人摇篮”。每接一届初中新生,笔者都从家乡历史地域资源出发,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们去观察家乡具有人文历史的一些景观。让学生领略感悟家乡的厉史情怀。实践证明,根据地方特色去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流动的课堂,有益于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为他们观察和思考提供了条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多观察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和语言材料;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进行有关联想与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强化熟读成诵,引导精思揣摩

熟读、背诵。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传统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甚至是文言文教学却严重忽视了朗诵熟读这一重要环节。即便是背诵。学生也是在强制的情形下生硬地完成。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在这里重提这个传统的方法,笔者想着意强调两点:其一,朗读是一种语感养成的重要训练,而不是上课的一种程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历代名篇佳作,篇幅较短,富于节奏感。易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都是短小的诗文或文中的精彩片断。朗读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如范读、听录音、多媒体手段、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要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气、节奏、旬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其二,语感不是仅仅在朗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引导学生对朗诵内容进行精思揣摩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典范课文、精彩段落、精粹诗文,在朗诵的基础上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含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

细微差别。才能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从而形成比较丰富的语感。

3,剖析语言规律,强化语感训练

篇9

1.用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优秀的老师。很多家长都明白,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是丝毫不必担心学生的成绩的。要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活泼有趣的课外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譬如开展“中华诗词朗诵比赛”“写作竞赛”“语文常识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兴趣还不足够,必须有恒心坚持下去,这时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独特的美,激活学习的主体——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最活跃状态,可以更好地接收情感信息,内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从朗读中感受情感

朗读,作为书面文字的再造情感化过程,具备极强的听觉美感,可以将文本上的汉字无声语言有声有感地传递给读者。带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以不同于视觉的效果,直接将学生带入有声有感的语文世界。文本的内容不同,阅读时的情感投入和语气都不尽相同。譬如朗读诗歌,讲究的是音韵的平仄结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阴平阳平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而上声和去声则让人有寂寥低沉的感受。接着说散文,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有时候让学生觉得前后摸不着北,感觉作者在叙述时时而天南时而地北,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跟着作者的情感变化采取不同的语气,我们往往能够在作者变化的情感之中领悟到他最终所要表达的思想。再说小说。小说的字数一般较多,而且构思别出心裁,有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常常与其所反映的宏大社会内容成正比。小说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触角也颇多:人世间的爱恨聚散、社会百态众生相等。在朗读小说时,各种美在心间驰骋:曲折美、心灵美、个性美、风格美、张弛美、语言美……最后说到戏剧,戏剧语言的魅力更是无与伦比,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走入生活,寻找和体会情感

社会本是由有感情的动物——人构成的,学生的情感都来源于他们所生存的社会生活。让学生领略自然与社会的丰富多彩,必定能够让他们心有体会,进而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观察的同时,让自己的心思愈加细腻,带着情感去体验生活,主动引导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体会;从细节做起,将思考的死角都点明开来,挖掘出记忆的有用之处;感受越是细腻真切,情感体验便愈发弥足珍贵。

二、学生情感体验实践分析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此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语文教学更要以情感教学为手段,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老师要充分考虑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们的基本语文技能,促使语文知识成为学生们的生活工具。另一方面,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借助情感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们的身心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不能让情感流失成为学生发展的短板,这就需要教学工作的多管齐下。

一、倾心教学,以情感渲染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位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下的授课形式不能简单停留在“我讲你听”的形式上,而要形成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情感共鸣,赢得学生的认同。

首先,教师要树立敬业精神。作为语文老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教育大计,任在教师,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人才的培养成果。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充满激情与活力,时刻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有条不紊地调动学生情感心理要素,通过改变言语表达方式、提出课堂问题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引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尤其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本身就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老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好程度。当然,这里讲的素质并不仅指教师外在的形象气质,更多的是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包括对知识的理解、语言的表达、情绪的把握等。语文知识的学习任重道远,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无可学,但又无法有大的提高,颇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考试成绩一旦下滑,便失去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主动接触学生,化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疑惑和不解,缩小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充分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助手,学生也就不难重拾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所谓“情境”,指的是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语文课堂的内容应该是丰富,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生的情绪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造新鲜活泼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逼真可感的课堂氛围,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加强学生对课文作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追求个性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课堂活动只有完全互动起来,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金刚钻”,才能揽下教好语文课的“瓷器活”。学生要预习,教师更要做足课前功夫。搜集多媒体素材,适度取舍,整理课堂脉络,细化讲课内容,创设出细致的情境,不至于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诱导学生逐步进入情境,展开想象,在大脑中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让自己置身于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一来,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为本,挖掘教科书情感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因素,作为培养学生情感的素材。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作家塑造了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教师可以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音乐世界。作为音乐家,直面耳聋的残酷现实,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例如《再塑生命》教学时,描述海伦的悲惨遭遇,她必须要比正常人承受更多的痛苦,于是,她慢慢走向自卑,愤怒……她渴望被爱,渴望光明,而这个光明的使者就是莎莉文老师,她用无私的爱拯救了凯伦,让她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的幸福,让他的生命获得新生,莎莉文老师帮凯伦再塑生命。在这篇课文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爱的力量,生命的可贵。面对生活的磨难,唯有坚持,常怀感恩的心,用爱的力量去克服一切障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的故事。以教材情感为跳板,点亮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才是情感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结语

初中语文进行情感教学,一方面是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语文技能,但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为纽带,带动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传递,打开学生的情感之窗,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信念,这才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本质。

参考文献

篇11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描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过老师的分析与启发,大多数能理解这段话里作者采用的是动静交错的写法,它贴切地表现出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游动的姿态。但对于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若不能让学生从中领会其美感和作者非凡的炼字功夫,那显然是会辜负作者的艺术匠心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拿出齐白石画的虾、鱼图给学生欣赏,同时启发他们画中为何未显现出水的清澈和波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境。然后,我还拿出自己旅游时自己拍下的清水中鱼游的照片给学生们看。经过一步步的启发,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和体验到这段文字的美之所在。只有通过感知,做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能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好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

美感的基础是情感,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时是充满了感情的,因而在鉴赏时,也应当带着感情。但是审美感受又是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心境状态的,不同心境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鉴赏同一事物时,审美感受有很大差异。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宜遏制,而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美是有感染力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自己动感情,在感情上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耳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美,即要让学生动情入情。就如同于漪老师中学时课堂上被两位国文老师深情的朗诵和讲解深深打动一样。

要让学生动情、入情,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感受美的意境。像朱自清的《背影》和柯岩的《,你在哪里》这样抒情性很强,感情非常浓烈的作品,在教学前,一定要为学生充分介绍朱自清当时较凄惨的家境、生前的伟大功绩及逝世后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对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便于让学生做好接受作品的特定的心理准备。二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用充满激情、赋予感染力的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随着老师感情变化来体验喜怒哀乐的感情,在欢乐中,在愉悦中,在感动中,在肃穆中,在悲愤中,在痛苦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获得美感体验。

篇12

语文教学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好语文是完成其他学业的基础。然而,研究表明,语文是最不受学生重视的学科之一,大多数初中学生表示,语文课堂没有活力,尤其是一个个方块字摞在一起枯燥乏味。因此,初中语文的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难题。

在语文教学中,关于怎样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讨出一套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育业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具体问题就是:感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价值体现。本文以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我们从小就在汉语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对于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与此同时,部分初中生对于语文课程的理解不正确,误以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是学习汉字,阅读文章,所以他们对语文的认识不正确。另外,有部分初中生表示语文考试答案比较有“弹性”,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唯一精准的正确答案,所以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数学、物理等科目上面。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遍布世界,“打字”的技术使人们对汉字认知的要求更加降低,所以,写作的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最后,部分学生表示,语文课堂十分枯燥,老师的讲课方式不能吸引大家的兴趣,没有了兴趣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基于以上的原因,导致初中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二、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教学方法

1.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感性化教学方式的概念。感性,是指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语文的感性魅力值得我们去欣赏,可以根据课堂效果改变的教学方式,类似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根据情况不同,我们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语文学习是个“感性”的过程,从阅读、邢珊、感悟到使用都充满人文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感性化手段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

2.感性化教学方式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意义。感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语文的魅力也主要体现在它独有的感性魅力上。相比较于充斥着理性思维的数学而言,语文学科的“弹性”特别大。例如,在学习著名的课外文言文《花木兰》时,除了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全文的翻译和重点字词解读,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以下几个问题:说说你知道的古代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如果你是花木兰,你是否会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替父从军),如果不会,那么你会怎么做;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感性化教学方式有效的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多元化,必然会提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初中语文课堂的个性教学方法

篇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围绕文本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和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深入品味文章的鲜活思想,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文学首先是人学”,人类的丰富情感性是任何文学的灵魂,也是学生从中受到感化教育,提升自身修养的主要动力。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以为,在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意义,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受到洗礼,体味其中的真善美。

1.创设情境氛围,激活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的选编突出了一个“情”字,即所选用的文本都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和感化,以便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效果。对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教学情境氛围,一方面容易激起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和语言思维,为更好地理解感悟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借助文本的情感教育意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氛围,激活学生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找准创设情感的“激发点”,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探寻其中最为普通的情感;(2)突出情感的“引导性”,让课堂的教学情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动力,为他们的自由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3)体现情感的“真实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要从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的层次上创设真实的情感氛围,以真正体现“生活即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

例如,在苏教版(下同)《海燕》的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对体现诗的意象作用”,我就通过营造情境氛围,激活学生情感来进行教学,具体为:(1)简要介绍“象征”的本意,即托意于物,并与比喻修辞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2)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海燕在大海上飞翔画面,并以贝多芬的第九命运交响曲为声音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那种无所畏惧的情感;(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海燕,你会对狂风乌云、海鸥等其他动物说些什么?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2.运用情境再现,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学生一旦激情投入学习活动,就能够充分调动多种学习感官,使得语言学习呈现一定的动态展示,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一方面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知识。

运用情境再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体现在:(1)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再现文本,让他们的情感与文章情感能够有机交融;(2)鼓励学生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以便体现情感的内化生成性特点;(3)注重学生的情感展现,为他们的学习发展创新提供平台。

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就通过运用情境再现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及价值意义,以让学生明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其次要求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说角色进行扮演,以便他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最后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或者书面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这样的过程,一方面是他们接受和掌握知识的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提高认识。

3.突出情感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

情感是隐藏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惟有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予以展示方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对此,我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书本上的现有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言语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技能水平。

突出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主要有如下方法:(1)鼓励学生当堂言说,以对自身的理解感悟做一次总结和概括,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正确语言逻辑思维;(2)鼓励学生进入文本境地,让学生深入其中充分理解感悟其中的特有意境,以此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3)注重书面表达,鼓励学生运用一定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学习理解过程,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一方面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另一方面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总之,教师应该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参与语文教学,以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邵冠飞.融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