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固定资产评判标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整。因财务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忽略财务管理,也不关心收支情况,时常出现违法行为。例如,在报销环节,即便没有凭证,只要领导口头交代,便能从会计人员手中自由支出现金。另外,不完整性在会计以及出纳工作中也有所体现。最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经营杂乱无章,无法准确掌控经营情况。
3.盲目投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经费自结能力一般,即便是日常薪资发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种条件下,部分机构无视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投资,这对于本就羸弱的经营状况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4.财务监督不到位。部分财务人员无法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中的内容,进而财务监督不到位。还有一部分财会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财务监管有如空壳。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与改进策略
1.预算管理。
1.1预算编制。
1.1.1支出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对于人员支出,应参照年度平均职工数量、社会保障以及薪资政策等编制计算。对于药品与材料的支出参照总业务量、工作计划等编制计算。对于其它经费支出应参照年度平均职工数量、平均支出标准、总业务量等编制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借助收入评判支出、收入和支出平衡的原则。对于财政补贴基础建设支出应参照相关文件和资料编制计算。
1.1.2收入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因此,核算医疗收入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功能定位、服务范畴、社会经济条件、人们看病需求、技术与服务水平等多种因素,系统考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实时关注药品作价政策。可参照以往门诊业务量、住院业务量和增长率,科学预算本年各项收入,还可依据计划门诊数量、计划人均收费水平,合理预算门诊收入,依据计划病床所用天数、计划人均收费水平,科学预算计算收入。
1.2预算执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审批后的预算是评判核算工作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履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面落实预算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强预算束缚力,掌控预算实施情况,科学分析预算收入实施率以及支出执行率,加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在年终应科学分析预算实施情况,对比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合理评判预算实施效果,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2.资产负债管理。
2.1净资产管理。固定基金、专项基金、国家财政补贴剩余、事业基金以及没有填补的亏损构成了净资产,加强净资产管理,全面协调安排,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2.2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包含货币资金、日常存货、代收款额、预付款额等多项内容。日常存货是指低值易耗品、药品等,它是具体的事物,可为医疗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并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较大。
2.2.1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应坚持计划采购、灵活周转、供需结合、定额管理的原则,核实物资数量和金额,保证充足的储备数量,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充分利用库存资产,减小库存定额,缩减资金占用率,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
2.2.2加强待收款额、预付款额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待收款额,缩减收款时间,针对代收款额开展合理的账龄分析,有效催收,降低坏账损失程度。
2.2.3特定设备、一般设备、建筑物和其余公共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在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有所提升,其定资产提升幅度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分配固定资产,协同财务部门针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工作,切实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健全性,并科学分析固定资产使用,规避限制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3.收支结余管理。
3.1支出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支出、财政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支出和其它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支出。在支出管理中,应坚持科学开支、认真核算的原则。在支出活动中应严格参照相应标准,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卫生服务的重担,其中卫生服务主要包含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在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要求针对这两种服务进行相应核算,对于不属于这两种服务支出的,可将其列入到待摊支出行列中,再参照科学的标准将其分解到以上两种服务支出的具体科目中,摊销时遵循关联性、经济成本效益关联以及重要性原则。
3.2收入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收入主要包含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部门资助收入和其它。在收入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及时收缴、严格合算的原则。伴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推进,基本药物采用零差率销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药品收入,且动摇了药品收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新财务会计制度,撤消了药品收入一级具体科目,并将其列入到医疗收入中来核算。医疗卫生收入作为其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应严格遵循国家物价政策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参照相关标准收取看病费用,并按时结算,坚持今日发生,今日入账的原则。财政补贴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设备采购补贴、人力补贴、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在接受财政补贴时,确定补贴事项,清晰界定基本与项目支出补贴,并认真开展会计核算。
3.3收支结余管理。收支结余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是日常支出与收入抵消后的剩余额项,主要包含日常业务结余以及政府补贴结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结余应参照相关规定列入单位预算。在这一过程应注意,对于结余中规定某种用途的不对其进行结余,而没有规定用途的部分在为正数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用作事业和专项基金,若为负数,则应从事业基金中挪用进行补充,不再分配。
1.2预算执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审批后的预算是评判核算工作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履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面落实预算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强预算束缚力,掌控预算实施情况,科学分析预算收入实施率以及支出执行率,加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在年终应科学分析预算实施情况,对比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合理评判预算实施效果,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2.资产负债管理
2.1净资产管理。固定基金、专项基金、国家财政补贴剩余、事业基金以及没有填补的亏损构成了净资产,加强净资产管理,全面协调安排,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2.2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包含货币资金、日常存货、代收款额、预付款额等多项内容。日常存货是指低值易耗品、药品等,它是具体的事物,可为医疗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并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较大。2.2.1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应坚持计划采购、灵活周转、供需结合、定额管理的原则,核实物资数量和金额,保证充足的储备数量,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充分利用库存资产,减小库存定额,缩减资金占用率,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2.2.2加强待收款额、预付款额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待收款额,缩减收款时间,针对代收款额开展合理的账龄分析,有效催收,降低坏账损失程度。2.2.3特定设备、一般设备、建筑物和其余公共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在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有所提升,其定资产提升幅度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分配固定资产,协同财务部门针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工作,切实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健全性,并科学分析固定资产使用,规避限制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3.收支结余管理
3.1支出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支出、财政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支出和其它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支出。在支出管理中,应坚持科学开支、认真核算的原则。在支出活动中应严格参照相应标准,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卫生服务的重担,其中卫生服务主要包含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在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要求针对这两种服务进行相应核算,对于不属于这两种服务支出的,可将其列入到待摊支出行列中,再参照科学的标准将其分解到以上两种服务支出的具体科目中,摊销时遵循关联性、经济成本效益关联以及重要性原则。
3.2收入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收入主要包含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部门资助收入和其它。在收入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及时收缴、严格合算的原则。伴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推进,基本药物采用零差率销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药品收入,且动摇了药品收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新财务会计制度,撤消了药品收入一级具体科目,并将其列入到医疗收入中来核算。医疗卫生收入作为其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应严格遵循国家物价政策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参照相关标准收取看病费用,并按时结算,坚持今日发生,今日入账的原则。财政补贴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设备采购补贴、人力补贴、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在接受财政补贴时,确定补贴事项,清晰界定基本与项目支出补贴,并认真开展会计核算。
3.3收支结余管理。收支结余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是日常支出与收入抵消后的剩余额项,主要包含日常业务结余以及政府补贴结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结余应参照相关规定列入单位预算。在这一过程应注意,对于结余中规定某种用途的不对其进行结余,而没有规定用途的部分在为正数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用作事业和专项基金,若为负数,则应从事业基金中挪用进行补充,不再分配。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为其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目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是中小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而很多中小学校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加上学校主要以教学工作为主,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在购置固定资产后,疏于后续管理,使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之间存在着脱钩关系。主要表现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重视资金投入,但是在购置后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有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同时,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没有制订有效的责任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采购过程不够民主
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采购中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的采购缺乏民主决策,主要表现在:学校采购固定资产过程中一些采购项目没有经过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采购前也未对设备的功能进行认真调研,导致决策存在失误的现象。比如,某小学为了实现现代化教学,增加了幻影灯和投影项目的资金投入,但是在投影设备采购之前没有经过学校行政集体的民主商议,使此次采购在过程上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财务制度不统一
在现阶段,中小学校财会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199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还有是1998年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制度。这两种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不同。根据前者的规定,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专用设备;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课桌、图书),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根据后者规定,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而我国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财务通则》明确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三者的不统一,给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职业判断,影响了中小学校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畴。
二、加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管理
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小学校应该真正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学校要加强爱护固定资产的宣传,同时还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管理责任和盘点清查制度的具体落实,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得到提升。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学校还应该执行落实管理制度,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避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在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会对管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之所以会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树立起足够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领全校师生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此外,为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应该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使其能够明白各自的职责所在。
(三)改进财务制度
中小学校现阶段执行的财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划分。在改进财会制度时,应该重视原财会制度中评判标准不明确的地方,对其做出进一步统一。为了解决财会制度给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为不同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定不同的参考数值。比如,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发展状况不相同,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其实际的固定资产数额标准,这样可以使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实现量化管理。此外,在新的财会制度中,还要对专用的设备和一般的设备进行区别,避免因为其随意划分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不便。
三、结束语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其教学的物资保障,它的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们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作者:王玲侠 单位:陕西省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谦.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5(2):157-157
1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系统要同步
资产管理普遍存在县、乡脱节,增加减少不能随时监控和制约,年末报表时才发现变化,只是事后知晓。要想做到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实现县对乡镇和对部门资产的远程监控。第一,要从源头构建对资产使用、配置、处分等运行的监管机制,使资产管理由随意性、松散型向强制性、规范型转变。第二,要从会计电算化的角度上使资产管理的软件和会计核算软件整合于一体并能相互链接,进而使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同步进行。现实工作中,一笔经济业务,只关注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结束后,此项业务的其它信息资料却无人问津,使资产的管理资料难以查询和核实,造成资产管理缺位。风于此种情况,我对该软件的初步设想应该是: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首先应满足会计核算的操作,对资产核算脱离会计核算后自动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完成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后,再从会计核算上反映,即资产核算与会计核算同步操作。以固定资产为例,固定资产是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按“会计法”要求,按资产分类的最低标准设置下限,属于下限范围的、没达到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只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不在固定资产中登记和反映;超过下限范围的,符合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在会计核算时自动链接到资产管理系统,使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与财务核算操作同步,从而使资产信息得到准确反映。
2 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的要素要相同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在软件设计上应统一资产的分类口径,就是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的要素要相同,使其既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又更具操作性和连续性,做到内容详细完备,归类定性准确,并将资产的要素按会计核算的要求移植到财务上来,即财务核算的资产要素,就是按资产的分类标准所设置的,两者完全一致,而对资产的其他要素,则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详细反映。如形成时间、地点、内容摘要、经办人员、审批人员等要素,其形成时间应具体到年、月、日,金额保留两位小数,使财务与资产的信息两者能进行比对分析。鉴于固定资产的分类复杂且口径不统一,必须细化统一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固定资产由现在的二级科目核算细化为三级科目预算。固定资产为一级科目,下设的子目为二级科目,如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二级科目下设子目为三级明细科目,如房屋及建筑物又可分为办公用房、经营用房、职工宿舍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应细化到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等具体地点,是个人使用、几人共用还是集体公用;使用人和保管责任人姓名及该资产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都应力求反映;对大宗固定资产分类编号,拍照存档,按乡镇、资产类别、资产名称、形成时间编号,进行重点管理。由此可见,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的要素相同,就能将日常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有机的溶合为一体,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的同时达到资产管理的目的。
3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要同步进行
关键词:边际效用 科室成本核算 总效用最大化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最大的一项资产,医疗设备又是固定资产中最能代表医院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医院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管好用好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对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实中的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却差强人意,多数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模式。致使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不计成本,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等。
购买新设备的边际效用为等边际时,总效用最大化,购买是合理的;原有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边际效用大于临界边际效用时,设备的维护维修是合理且有效益的,应当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当原有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边际效用小于临界边际效用时,设备的维护维修是不合理的,应当对该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1.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
1.1医疗设备购置缺乏全面论证。医院领导只要见到临床科室提出的申请,一般都是同意购买,至于是否合理则不知所然;只听使用部门意见,不作详细分析研究,导致购置设备使用率不高,特别是那些以开展学术研究,新业务为目的购置的设备,大多闲置,造成大量资金浪费。
1.2医疗设备报废处置制度不健全,随意性大。维修部门不想修或者认为不好修就要求使用部门报废;有的设备还没有到使用年限,甚至有的设备连保修期都未到,但使用部门想买新的或者是功能更多的设备替代原设备,就将原有的设备要求报废等。由于设备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般都同意报废了事。对于大型设备的报废处置,既缺乏权威鉴定部门,又缺乏评价方法,往往仅凭使用部门和设备科的意见就将价值几十万的设备报废,报废设备的处置也缺乏评估、监督。
这种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整个医疗设备购买、维护、报废过程中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没有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两个方面,前者是一个纯管理性的制度建设问题,遵循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般规律,即可进行制度性的完善;后者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探索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法。医院在成本控制方面作为一个经济人就需要遵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在医疗设备购买、维护、报废过程中应遵守“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和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两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有鉴于此,我们把边际效用分析引入,作为医疗设备购买、维护、报废决策过程中的技术分析手段就是一个有效的对策。
2.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对策
2.1利用边际效用对医疗设备采购进行科学性评价
当临床科室提出医疗设备购买意向时应同时提供设备购买的可行性分析,且利用边际效用原理对其进行边际效用分析。在这里我们把医疗设备使用的边际效用定义为在医疗设备的投入(消耗)上每增加“一个单位”(如每一万元)时所引起的效用增加量。以总效用最大化为是否购买该设备的评判标准,总效用最大化的原理是等边际准则。也就是说,只有当所购买设备的边际效用等于已购买的其他设备的边际效用时,本次购买的设备才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在进行边际效用分析时,效用既可以采用收入增加量进行分析,也可以采用效益增加量进行分析,对具有科研性质的新设备进行采购时,采用收入增加量进行分析会更有实际意义,因为科研本身具有人力资源培养的性质。而作为医院,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又是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其效益增加量具有延时性的特点。当采购的是具有替代功能的新设备时,则应采用效益增加量进行边际效用分析。这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要求医院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那就是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具体方法是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交费的成本意识,用经济杠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也只有建立了科室成本核算制度才能在进行边际效用分析时才能取得真实的效用增加量的数据,否则边际效用分析就会落入臆测性的拍脑袋分析,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也可以说,在设备管理中引入边际效用分析既完善了传统的设备管理制度,又使设备管理水平提升了一个层级。
2.2利用边际效用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报废进行科学性评价
医疗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维护维修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维护、维修已处于不经济的状态,那么对该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应该是明智之举。但现实却是维修部门不想修或者使用部门想买用起来更方便的设备就提出对原有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医院也仅凭资产使用者和维修工程师的意见给予同意,这是一种资源浪费。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和制度。那么如何对现有设备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呢?利用边际效用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报废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把医疗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定义为在医疗设备维护上每投入“一个单位”费用时所引起的效用增加量。以总效用最大化为是否维修该设备的评判标准。从理论上讲医疗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分析其投入部分应该计入该医疗设备的下期折旧费用,但由于折旧费用已在购买时进行了不可逆转性的支付,再对其进行评价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且计算较为繁杂),所以投入量的计算以实际投入量为准,这就导致了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虚高(若采用虚拟维护费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虚拟维护费是下期资产折旧费与实际维护费之和),但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维护费用也不断增加,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变小,当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降至等边际时,其边际效用即为设备维护的临界边际效用。在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大于其维护的临界边际效用时设备的维护、维修是合理的、有效益的。当设备维护的边际效用小于其维护的临界边际效用时设备的维护、维修是不合理且没有有效益的,它会导致总效用降低,表明对该设备进行再次维修已经失去了经济意义,此时对该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是明智且合理的。所以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时应根据设备的损坏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得出其大致的费用,然后以此为依据对设备维护进行边际效用分析。当总效用最大时,设备的维护、维修是合理的。当总效用变小时,就可以对该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参考文献:
军队资产是军队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资产管理的效益直接影响军队建设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积极完善资产管理效益评价制度,对于推动军队资产管理改革深入发展,促进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根据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涵义,提出建立军队资产管理统计调查制度,健全军队资产管理计价核算制度,以及优化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一、正确理解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内涵
军队资产管理效益是资产管理活动的成果,即规范和监督活动的效果。管理活动是否规范了,监督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一种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判。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正是以特定的目标为导向,通过建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军队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收益做出考评和判断。通过对军队资产管理效益作出科学评判,维护军队资产所有者权益,防止资产流失,深化资产管理改革,促进资产存量与流量的最佳配置,实现规模调整、结构优化,以取得最大的军事经济效益。要准确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是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价的目标是对军产管理效益作出客观评判,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管理。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结果,可作为考核被评价单位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有力依据。
2、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要明确区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评价主体即军队资产管理评价工作的执行者,包括军队各级资产管理部门,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军队资产评估机构。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客体是相对于评价主体而言,指主体评价行为的承受者,这里包括军队各级资产占有、使用部门,以及军队资产管理的所有活动、事项等。
3、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需要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运筹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根据既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测量和收集相关业务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从而获得军队资产管理活动或某一资产管理事项的效率、效果、能力和质量等方面的判断,并对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成果所反映的效益进行评定。
4、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资产管理效益通过内在的信息反馈和调整,得到不断深化与提升。因此,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工作要实现持续高效,评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与运行必须彼此衔接、相互协调,达到总体均衡,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必须实现动态协作。
二、探索完善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路径
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资产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统筹规划,稳步展开。为了确保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顺利开展,需要探索完善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实现路径。
1、建立军队资产管理统计调查制度
军队资产管理统计调查是军队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对军队资产进行统计调查,有利于全面了解资产状况,动态掌握资产管控,科学评价管理效果,有效提高管理效益,为资产管理机构宏观决策和制定长期规划提供依据。建立军队资产管理统计调查制度,就是要通过一系列保障、规范和专业方法,对军队资产的数量、质量、状况及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和统计分析,形成客观反映军队资产管理状况和水平的统计调查报告制度。当前,建立军队资产管理统计调查制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科学的资产统计调查制度是实现资产统计工作的保证。当前军队资产统计工作实行按单位类别、资产性质,以价值形态反映资产增减的方式,难以科学、准确、及时地反映军队资产管理整体状况,不利于军队资产管理效益的充分发挥和科学评价。提高军队资产管理效益,建立军队资产统计调查制度,应注重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根据资产特点适时出台专门、系统的《军队资产统计调查工作规定》及相关法规制度,规范资产统计调查的内容、范围、程序和口径,使资产统计调查工作更加规范,数据更加准确。
(2)完善资产登记程序。规范的资产登记程序是确保登记工作准确、有效的前提。完善资产登记程序,应注意调整资产分类,完善登记要素,加强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衔接。在登记和处理各类资产信息时,针对资产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分级分类管理资产信息,对资产的增减变动要及时登记入账,准确分析资产规模、结构、分布及增减变化情况,充分体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要求,实现资产全过程监控、全寿命管理,增强资产数据信息的实用性。
(3)规范资产统计报告机制。建立科学的资产统计报告机制,将资产定期报告与不定期报告相结合,并力求按资产分类系统报告,实现资产管理信息互通互联;重点抓好单位大项资产年中变动的实时报告,加强增量资产和报废资产监管;建立统计报表说明,进一步规范编报程序,明确编报范围、内容和要求,完整反映军队资产价值、结构,以便进行深入数理统计分析,提高资产报告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准确评价资产管理效益提供依据。
2、健全军队资产管理计价核算制度
军队资产计价核算工作是对资产实行价值管理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共同实行资产动态管理的有效手段。健全完善资产管理计价核算制度,可以准确反映军队资产结构、数量、分布以及增减变动等动态信息,科学评判军费分配和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军费与资产一体化管理,为确定军费流量流向和资产配置需求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健全军队资产管理计价核算制度,要以货币计量的方式,在组织资产清查统计的基础上,设置会计账簿,按照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对军队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核查。当前,健全军队资产管理计价核算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且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为此,国家已开始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改革,这方面已走在军队资产管理的前面。军队行政事业资产核算统计,至今仍然只有原始价值,没有净资产价值,对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这既不利于准确反映军队行政事业性资产的真实价值,也不利于正确评价军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绩效。因此,借鉴国家和地方的经验做法,先在军队事业单位中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核算净资产价值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一要明确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均需计提折旧,如未使用、不需用或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二要明确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可分为综合折旧、分类折旧和个别折旧,各类固定资产的功能、用途、使用情况各不相同,计提折旧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三要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方法。折旧方法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军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在不同年度间的分配结果,从而影响资产管理效益的评估。
(2)建立军队资产核算科目。军队资产科目是资产管理对象的具体类目。建立军队资产科目,可以具体反映资产要素,为组织资产计价核算和检查监督提供重要前提。军队资产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军队资产管理的特点,对于行政事业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科目的设置应有所区别;必须满足军队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确定资产价值;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并力求简洁明了;必须处理好资产科目与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的关系,注意三者的协调衔接。
(3)改进资产计价核算方法。任何一类研究都离不开方法,方法是体现原则、达到目标的手段。研究方法的选取应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属性和特点,力求以最恰当、最准确的方式达到既定目的。目前,军队资产计价确认普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还不能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一般资产计价应与预算经费核算办法相适应,仍需实行收付实现制;针对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价值高,装备采购项目程序复杂、价格构成因素多等特点,可考虑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及时反映军事资产价值。通过对资产计价主要方法的优劣类比分析,选择科学的资产计价核算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资产计价的准确性,为核算结果的运用和管理效益的评估提供直接依据。
3、优化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军队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现行“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现行军队资产管理政策制度,根据军队资产业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军队资产管理机构和各级财务部门提供军队资产管理规范化和自动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基础和实践经验。优化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要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之中,改造传统技术方法,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准确传输、高效处理和实时追踪,提高效能,为宏观监督和辅助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具体来说,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备的业务管理系统是财务现代化管理的根本。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功能,实现系统优化集成,把握资产最新动态,建立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纵向信息管理平台,既能对军队资产各业务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又具备较强的信息统计和分析功能。同时,逐步健全信息交互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会计账务管理系统、预算编制管理系统、基本建设费管理系统、公务事业费管理系统等其他业务处理子系统的横向连接和数据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以便于全面、实时了解资产管理状况,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产使用管理效益。
(2)建立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数据库。集中的数据管理是进行财务分析决策的基础。以军队资产管理效益各评价指标为基础,收集军队大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存储资产管理效益监测数据和评价资料,以及全军资产管理总体进展情况和效益状况,及时反映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军队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使用效能,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持。
(3)实现资产档案网络化管理。畅通的网络条件和可靠的安全体系是财务业务管理的保障。以信息化为核心,加速资产管理向网络化发展,催化信息化手段的创新。实行资产网络化可视管理,各级资产管理部门为所属单位的每一项资产建立档案,记录资产的形态、价格、购置年度、使用状况等信息,将资产信息通过网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当资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可进行数据的实时修改更新。同时,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信息的流转和管理流程的运行。财务部门可根据任务需要和最新资产状况编制预算,将资产与预算紧密结合,为宏观监督和辅助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预算、财务和资产的有机结合,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规范财务运行、强化财政职能的内在体现,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外在要求。但纵观现状,现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信息粗放、监管不力、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方式滞后等诸多问题,已制约和削弱了资产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
一、总体思路
对预算、财务、资产、投资等相关体制进行提升整合,寻求预算、财务和资产的内在关联,探索建立融预算、财务、资产三者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一)在预算编审上
着力将资产的要素在预算的编审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以细化部门预算为契机,以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重点,对资产存量和资产增量分别建立与人、财、物匹配的,能够对应和量化的模型,为预算编审提供详细的信息支撑,并在预算的执行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使资产的效能在使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二)在财务核算上
规范、统一资产的划分和分类标准,细化资产的核算内容,并将资产的内容按会计核算的相关口径移植到财务核算中,实现资产与财务的无缝对接。同时,强化财务核算和会计软件的连接与平台建设,使之在操作上更具适用性、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
(三)在预算、财务、资产三者的结合上
资产的信息为财务核算提供来源支持,财务核算以咨产的信息为初始依据。预算是存量资产的表现,是增量资产的起源。财务是对存量资产的总结与概括,是对增量资产的诠释与证明。预算、财务资产的运行更具支持力,资产是对预算、财务的拓展、细化和深化。
二、对策及建议
(一)资产的处置要以预算编审为依据
资产处置要通过预算编审才能实施,在预算编审阶段,应通过分析现有资产存量的构成及配置状况,提出资产使用、处置等增减变动因素,为编制预算草案提供准确的支持信息。对需要临时配置资产的特殊情况,应通过法定程序调整预算、并对预算编审结果进行修正来实现。
(二)资产的配置要履行法定程序
必须通过规范程序流程,确保资产配置的规范化。各部门提供上级财政部门审核的部门预算,必须具有资产存量和资产增量的数据信息。上级财政部门结合财力等客观因素,提出配置增量资产的预算指标,各部门按照该预算指标修改、调整资产增量的配置方案,经上级财政、国资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代会审议通过后,予以执行。
(三)资产的运行要与预算的执行相对称
资产在运行中,对资产配置、报废处置等增减变动,必须与预算的财力供给相对称,必须反映到预算的执行层面,并最终触碰到预算的调整,形成资产与预算的联动机制。坚决杜绝就资产论资产、资产与预算分离的现象,切实纠正重增量配置、轻存量管理;重收支管理、轻资产管理的倾向,增强对资产运行的预见性,力求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预算编审阶段或在预算执行的初始、萌芽状态,使资产的运行与预算的执行在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四)深化财务管理,规范资产运作
1、财务与资产的系统要同步信息化
利用现有的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平台,积极研发资产管理的软件资源,做到资产管理的信息县乡共享、县与部门共享,实现县对乡镇和对部门资产的远程监控。从技术的层面构建对资产使用、配置、处分等运行的监管机制,使资产管理由随意性、松散型向强制性、规范型转变。从会计和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上看,资产管理的软件和会计核算软件应整合于一体并能相互链接,从而使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同步进行。在实际操作中,一笔经济业务,最关注的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结束后,该业务的相关信息往往无人间津,导致资产信息难以查询核实,资产管理缺位。基于此种现实,对该软件的初步设想是: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首先应满足会计核算的操作,对符合资产核算要求的,脱离会计核算自动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完成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后,再从会计核算上反映,即资产核算前置化,资产核算领先于会计核算的操作。以固定资产为例,固定资产是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宜按资产分类的最低标准设置下限,属于下限范围的、没达到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只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不在固定资产中登记和反映;超过下限范围的,符合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在会计核算时自动链接到资产管理系统,使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先于财务核算操作,从而使资产信息得到准确反映。如办公设备购置和专用设备购置,由于办公设备购置和专用设备购置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因此,在软件设计上要体现这一特点,当所购买的固定资产超过规模时,只要点击办公设备购置或专用设备购置等相关科目输入数据进行保存时,软件将进行提示:“请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只有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保存后,才能对办公设备购置或专用设备购置科目输入的金额进行保存,进而完成该项会计业务;否则,软件提示:“保存失败,请重新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不能对办公设备购置或专用设备购置科目进行保存,该项会计业务所涉及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不能进行财务核算,该项会计业务就无法操作,以此实现对资产的强制性管理。
2、财务与资产的要素要同步精细化
应统一资产的分类口径,使其既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又更具操作性和连续性,做到内容详细完备,归类定性准确,并将资产的要素按会计核算的要求移植到财务上来,即财务核算的资产要素,就是按资产的分类标准所设置的,两者完全一致,而对资产的其他要素,则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详细反映。如形成时间、地点、内容摘要、经办人员、审批人员等要素,其形成时间应具体到年、月、日,金额保留两位小数,使财务与资产的信息两者能进行比对分析。鉴于固定资产的分类复杂且口径不统一,必须细化统一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固定资产由现在的二级科目核算细化为三级科目预算。固定资产为一级科目,下设的子目为二级科目,如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二级科目下设子目为三级明细科目,如房屋及建筑物又可分为办公用房、经营用房、职工宿舍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应细化到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等具体地点,是个人使用、几人共用还是集体公用;使用人和保管责任人姓名及该资产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都应力求反映;对大宗固定资产分类编号,拍照存档,按乡镇、资产类别、资产名称、形成时间编号,进行重点管理。
3、资产与财务的运行要同步规范化
1、流动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1.1由于盲目投资造成流动资产资源浪费。部分企业盲目认为宏观政策利好,大的经济形势也不错,就盲目进行扩大再生产,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论断的情况下会造成整个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整个资源造成严重浪费。缺乏短期合理的投资结构和短期投资行为会造成企业资金的闲置,不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收益,还会影响整体的资金周转,造成投资不能及收回的状况。
1.2缺乏规范的流动资金管理。流动资金存在的具体形态是流动资产,是流动资金的使用权被占用后形成的。由于操作过程中对流动资产盘查核实不认真,造成流动资产流失;操作过程中不规范、没有做到诚信及时记录,使得来往款项没能及时结算,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降低了企业的整体收益[1]。
1.3存货造成资金损失。存货管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存货管理主要涉及材料物资的超储、成品库存的积压、月末存货的资金占用等等,这些内容会造成资金反应迟滞、周转失灵。缺货成本的形成是由于存货的步伐跟不上生产和销售的速度;保管不利、缺乏完善的管理手段的存货,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会造成无法核对、资金损失的问题。
1.4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会造成不能兑现的应收账款的形成或者是呆坏账,这会加剧企业的困境。一些企业受竞争压力所迫,急于求成,加紧投资,盲目采用赊销方式增加收益,使应收账款增高。然而,又由于缺乏严格有效地赊销政策,使得即使在销售状况良好时,也造成了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回收的恶劣情况的出现。
2、针对流动资产核算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存货控制制度。为了使存货成本和存货效益达到有效均衡,要根据各种存货的耗用和销售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库存量、最佳库存量。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2],一要加强采购方面的管理。采购环节位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发端,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采购计划,能够为未来各个环节做好铺垫。我们可以在采购大宗物品或是大型物品时,采用招标的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暗箱操作,降低采购上的成本。二要分类管理存货。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把成百上千个品种分类开来。分类原则一般为:把品种少、价格高、占用资金多的品类划分为A类,这类也是库存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把种类多、占用资金少、通常价格又低的零碎一类分为C类;介于A类和C类品之间的自然的被归类于B类。这样划分避免了库存管理人员在琐事上浪费时间,可以把精力更加集中的放在重要的项目上。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内部的包括仓储、运输、信息等在内的物流资源,并且发掘第三方物流作用,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货存管理。
2.2制定现金收支规定。企业的资金使用一定要坚持一部门审批的原则,一切资金都要交由财务部门入账,确保在资金管理上的完整统一。对于较大的开支还要经经理、董事会以及财务部门共同研究,再决定资金流向。有周期的核对库存现金的状况、银行存款的状况是很重要的,这样做有助于确保账证、账账、账实相符,这点对于企业资产的核算相当重要。
2.3编制现金预算。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缴税、偿债的需要还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持有量,但同时还要尽量挤压这部分现金占有量,以降低因现金而造成的相关成本,放出现金使用权用于短期投资能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反过来还能满足企业对现金的需求[3]。编制合理科学的现金预算能够保证企业事先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做好资金的调度,还能提前预知资金潜在风险,能够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2.4进行信用管理、编制信用政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但同时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在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愿意采用赊销的方式投资。这个时候,就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并且着力制定相关的信用政策。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进行信用调查分析,企业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在自己实际经营的需要的情况下以及客户的客观需要的层面上制定策略。
企业的管理需要权责明确这项制度,所以应收款项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绩效考核应该挂钩,还要涉及到奖惩制度,这样能够增进员工催收的积极性。企业要学会积极的运用各种手段,比如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法律上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合法的经济权益。至于已经成为坏账的项目,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列销。同时,企业一定要多注意收回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各种变化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前做好坏账准备。
3、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3.1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没有被财务部门同时登记下来,或者是总分类账由于管理部门之间没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造成未能核对的现象。有些时候,机构的变动、人员的变更,会造成统计的混乱,造成资产账户的账目间不符,这些外部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协调人员调配、提高信息传达的真实可靠性来应对。当然,若是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调拨手续,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缺乏真实的实物情况、实际与账面反映的资产不符,这会给资产管理部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某项资产的做盘亏、报废处理时资金不明去向,财务部门对资产进行增减处理时造成确认原值和净值上的困难。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在扣除掉被替换的部分的账面价值的同时要记入固定资产成本,会计人员由于新规则出台的原因会分不清具体哪些项目会被包括在固定资产的项目里。相反的则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若是会计人员费不清楚这些,就会造成利润不实。
3.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难度。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新准则的实行暂时只能凭借会计人员的从业经验和主观判断,这种主观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较大的主观性,影响最终的核算结果。除此之外,由于贴现率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入,造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限制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时期内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由于缺乏一种有效的权衡和制约,也一样会造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弹性过大。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会造成可收回金额的确认的实务操作的困难,例如说外部人员并不太了解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这种状况。
3.3公允价值运用难。由于目前我国对于许多资产的交易还没有形成一个公开活跃的市场,所以即使新准则把公允价值引入到固定资产的计量中,也未能使得公众对于公允价值有足够充分的认识。缺乏对于公允价值的充分认识使得企业极有可能为了调节折旧费用来满足调节利润的需要,而通过控制公允价值来调节各项资产入账价值,其中针对的就是不同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所以,对于公允价值一定要合理运用。
3.4固定资产的评判标准难确定。新标准给企业判断固定资产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但由于固定资产的定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以及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两种判断标准,使得会计人员在判断固定资产这一项是常常会把“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混淆进来,这样的规定会造成企业变相操纵利润。新准则想要充分利用市场,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个市场经济效益的目的,想要增加企业自身的自身灵活性和自主性,但由于客观现实常常会对企业造成误导。
4、针对固定资产存在问题的对策
4.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确保财产物资安全的目的。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登记的制度,做到明确到人的资产使用记录,公司一定要安排专人进行这份工作。企业一定要为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做出切切实实的努力,要把工作做到实实在在的地方,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的保护制度、要及时精确地验收、在使用时甚至要做出详尽的记录。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资产得到合理的使用,对于那些随意侵占、非法挪用、交易甚至破坏的行为和分子一定要严肃处理,必要时要通过行政或者法律手段来维护公司和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4.2强化资产减值准则可操作性。要强化资产减值准则的可操作性,就要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要更加深化的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有了规范,才有遵守,才能更好的解决好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需要更加全面完整明晰的定义,并且需要在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未来资金流量的估计和判断范围上给出详尽的描述,来给会计从业人员做参考和指导,以规避因政策的灵活性使得新准则成为企业可利用工具的可能性。
4.3发挥公允价价值的作用。会计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形成一个合理审慎的职业判断。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有机会合理的利用价值、把它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加以利用是有深远意义的。只要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加以规范,使其形成一定的统一的认识就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要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在国家加强市场导向、促进市场活跃度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防范针对不同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所以为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公允价值来调节各项资产入账价值。
4.4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保证固定资产的计价,合理摊销折旧成本这一系列过程的操作,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固定资产核算是由一系列流程组成的,这些流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为最终核算结果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这一系列环节之后,为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就要能够做到正确的界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重视固定资产的财产清查,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提高固定资产的处置的效益性[4]。
4.4.1新标准的制定给会计从业者出了很大的难题,因为在固定资产的定义上取消了部分内容,造成了从业者无章可循,只能凭借经验和直觉进行主观判断。当然,即便如此,我么还是要正确的界定固定资产的定义,考量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此时,会计从业人员就要重点区分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区别,避免把用于商品生产的、提供劳务的还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低值易耗品列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范围;或者做的相反把本该列入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列为低值易耗的范畴。作为数量多、摊销快、管理松、坏账资产形成较多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不加强管理,很不利于企业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也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的发展,这样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为了保护好资产,区分好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区别十分重要。
4.4.2长期存在是固定资产的一大独特之处,这种独特造成了固定资产遗失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和可流动资产进行了对比之后,当然,这种独特性也导致了让他的物质实体和账证记录有一定的不符。因此,企业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趁早的发现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够对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起到一定的作用。固定资产的盘点要逐项检查、不能做简简单单的账证相符的核查,这样只能做更多的无用功,只有细致、切实的与实物进行了核查才能为最终的计提固定资产做好准备。所以说,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财产清查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
4.4.3将固定资产的采购权、审批权、使用权还有管理权等权限交给不同的部门进行办理,达到在形式上分开、自执行中制约的目的,权利分化有利于权责一致的实现,还有利于责任落实到人的实现,在制度上明确了各部门的权责,可以避免某一部门利用权力代办全部工作。各部门之间悉心合作,财务部门要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相互协作,建立起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内部转移和维护修理等管理制度,并且各部门要监督它的认真执行。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按照计提折旧原则,监督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情况,以促使各部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因此企业要切实的形成固定资产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违纪违法的现象,要坚决依规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上和法律上的责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4]。
4.4.4企业产值的扩大离不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企业自身进行的技术改造。差值增加了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给会计从业人员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核查才能做到无漏、准确的企业资产核算。会计从业人员要追踪和调查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以加强审核回收价值和处置方式。在固定报废现场要进行一线项目的查看,比如:查看资产是否属于要报废的范畴,有没有再进行重复利用的价值,监督施行报废人员是否有意假借报废、毁损、转移固定资产的名义参与固定资产报废的环节。
5、结论
新的时期、新的挑战,此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我们应该不断深入学习,增进自己相关专业上的知识,来应对各种新出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挑战。企业还要做好管理,抓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绝不可少的生产项目,同时又由于它的存在会造成费用的大量流转,所以作为从业人员一定要重视固定资产这个项目。而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扩大再生产,另外还要尽量减少固定资产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张智.浅析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商业会计,2013(8):69-71.
1概述
随着我国高校的日益发展,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高校的综合实力不仅影响着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且也影响广大学生的高校选择。高校的综合实力的评判标准具有多样性,高校资产也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与资源使用效率。因此,作为高校应该重视高校资产的管理。但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管理方式方面,过于依赖传统的手工、半手工的管理方式,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二是随着高校资产日益向着多元化,各种硬件资产、软件资产也加大了高校资产的管理难度,因此对高校资产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但是在高校资产信息管理方面,由于使用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需要广大高校在不断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不断的总结经验。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思考。
2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涵以及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是高校应用数据库进行学校各项资产信息的等级与管理,并根据高校的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为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管理层在资产管理方面,如果采用信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高校的资产的安全运行。高校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就是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项资产资源,进行实时、多维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实现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信息化和科学化。目前随着各大高校规模的扩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多个校区的情况,使得目前各大高校的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由于目前高校体制问题造成财务部门不管财务,教育部门不敢教学设备的情况较为普遍;二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引发一系列问题;三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资产管理配合问题较为突出,在资产发生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使资产管理面临安全问题。因此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具有必要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高校信息化设备的不断提升为高校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各部门管理者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很快掌握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二是高校信息化设备逐步完善和提高;三是各大高校部门领导对信息化管理技术持支持态度。
3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资产现代化管理提供基础,能够为资产管理提供沟通平台。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工作繁重、信息迟疑、沟通不畅、对账困难等。二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资产的流动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资产管理方面那种在资产发生问题时那种责任划分不清、账务混乱等情况,能够有效的解决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流失的问题。三是能够健全各项基础业务环节。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违纪、管理环节。比如在资产购买可行性分析,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保管、维护以及租用等问题。四是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学校决策者提供信息,能够使决策者能够客观、实时的掌握各项信息进行财务的购买与使用。五是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划分问题。在固定资产发生损坏、丢失时能够及时的追踪资产在哪个途径发生问题,及时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六是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管理者能够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进行日常的资产事务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4.1资产管理意识的树立与管理理念的转变。随着我国对资产管理日益加强管理,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就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使其将财务资产管理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从而有效改变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认识,从而改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
4.2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各大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遵从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健全学校领导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确保资产管理的效率。同时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机制,保障各级资产管理能够有序进行。
4.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实施。通过健全管理人员基础信息的数据库,以及各个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的数据库,并建立相关的资产使用机制。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认真追踪资产的使用途径,能够有效保障资产使用安全。
4.4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健全。通过在高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优化资产管理行为,通过资产管理体系实现人与物互管的局面。通过使用这样的动态管理方式,保障资产管理的有序进行。除了以上四点,实现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还有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采用这些管理途径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5结论
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目前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提出高校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途径。高校实现信息管理的优势包括:一是能够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二是能够通过实时监控保障资产管理安全,三是能够为资产管理与使用提供决策依据。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包括:一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二是从体系制度上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桂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2).
所谓模糊即不分明、不清楚。会计的模糊性是指会计事项自身的不分明、不清楚,且会计制度规范的也不分明、不清楚。会计信息追求的是会计数值的准确性,会计的模糊性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准确性的要求。研究会计的模糊性对于解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为《制度》),并于2005年开始执行。本文就《制度》存在的会计模糊性问题进行研究。
一、小企业会计模糊性的表现
会计事项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研究会计,制定会计规范,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为了解决会计的模糊性问题。在解决会计模糊性问题上,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虽然作了细致规定。但系统越复杂,模糊性越大;因素越多,综合评判便越模糊;动态的时变性越强,模糊性问题便越突出。《制度》存在的会计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原则规定上的模糊性
《制度》要求小企业遵循13个基本原则,其中第13个原则要求“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该原则中的“区别其重要性程度”是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是“重要性程度”?会计制度没有再作具体解释,也没有量化标准。小企业会计人员按照“区别其重要性程度”处理会计事项,同一个问题由不同人员处理,可能会出现不同结果。除此之外,在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执行“谨慎性”原则等方面也存在模糊性问题。在会计实际业务操作上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难于把握。
(二)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
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分类的项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的基础。《制度》规范了会计科目内容,同时在会计科目设置上也给小企业一定的“自由度”。《制度》在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的附注中提出: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减或合并。在这一点上无可非议。但“附注”第3点提出: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较少”又是个模糊的概念。低值易耗品的数值多少为“较少”,是否有个比例数?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作出规定,实际操作中只有靠小企业会计人员自由掌握了。
(三)流动资产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1.坏账准备提取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是:“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在这里,《制度》使用了“预计”、“可能发生”、“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等模糊性词语。这些模糊性词语使会计人员在计提坏账准备上产生模糊概念。会计人员怎样预计、坏账可能发生多少、在什么状况下有把握或没有把握?不可定的因素太多。除此之外,计提坏账准备还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供小企业自行选择。如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都有计提比例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的规定也存在模糊性。所以计提坏账准备始终是会计人员不好把握的一个问题。
2.存货跌价准备提取上的模糊性。《制度》规定“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部分,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制度》的解释是:“可变现净值,是指小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后的金额。”在这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取决于“三个估计”,即估计售价、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对会计事项进行估计,其本身就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制度》同时还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也就是说,小企业为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对每个单个存货项目可变现净值都要按“三个估计”的方法进行确定。可想而知,需要小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多高的“估计”水平,不然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将不准确。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1.固定资产确认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解释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在这里《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在使用期限上作出了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却使用了“较高的”模糊性词语。在不同的小企业,对于多高价值才能却认为固定资产,则需要会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自由确定。
2.固定资产折旧上的模糊性。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取决于四个数值,即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残值、清理费。除固定资产原值外,其他三项数值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之前需要估计。估计的数值带有很强的模糊性,过去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净残值(残值―估计清理费)作出一个原则规定,企业一般可以遵照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作出这样的规定。要求小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和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这样的规定虽然给予小企业一定的自由度,但也给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带来一定的模糊性。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后续支出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将后续支出确认为当期费用。二者处理方法的区别在于,后续支出是否“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在这里《制度》使用了“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超过了原先的估计”两个模糊性词语。“可能”与“估计”的表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操作起来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不便。
(五)借款费用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制度》对于借款费用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是计入期间费用;另一是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是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的费用,并且是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时,至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借款费用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在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和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制度》虽然对两者均作出了判断规范,但具体操作仍存在难于判断的问题。如判断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条件之一是“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这里使用“很少”、“几乎”模糊性词语,会给会计人员的判断带来不一致性。
(六) 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
《制度》在“总说明”中强调“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从这段内容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但总说明第16条又提出:“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在这里现金流量表是否编制取决于“企业需要”。若企业不编制现金流量表,那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还是否属于完整呢?由此看出,《制度》在“总说明”中给出的是模糊性概念。
《制度》中模糊性规定还不止于以上内容,比如会计原则中的及时性、谨慎性、明晰性等原则中的“及时、谨慎、明晰”等都属于难于量化的模糊语言,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小企业会计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会计原则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原则模糊性会造成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把握不准,形成会计数据失真。如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对于某一项费用如认为不重要,可能将其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如认为其重要,可能将其分期计入期间费用。在某个会计期间由于费用计入时间不一样,由此产生的财务成果也不一样。会计信息产生差异容易使会计报告使用者产生误解。
(二)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会计信息提供的详细程度不一样;二是由于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一样从而造成计入费用的时间不一样。如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计入费用方法可以一次性计入,也可以分期计入。如果小企业不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而将低值易耗品计入“材料”科目,在领用时就会将其价值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若数额不大,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也不大;若数额较大,则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小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应符合会计管理和核算要求,有利于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资产核算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资产核算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影响是比较大的。前面笔者列举了流动资产方面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方面的确认、折旧、后续支出的会计业务在制度上规定的模糊性。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制度规定模糊性的存在,使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处理上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处理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如果会计处理正确,模糊性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则不大;如果处理不正确,或个别会计人员有意利用制度规定的模糊性人为地调整会计数据,就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如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两个小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及提取比例如表1所示。
以上数据虽然是虚拟的,但说明一个问题,企业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既然方法和比例上是模糊的,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去执行。坏账准备提取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计提数额准确与否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影响。
(四)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一般来讲由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小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除现金流量表之外,其他方面规定还是严谨的。《制度》之所以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交与企业根据需要进行,是因为《制度》的制定者是考虑到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比较小,业务量不大,现金流量表一年才编制一次,对于报表使用者的作用低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且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复杂,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来讲相对较难。从另一个角度讲,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量情况,如果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将不完整,对报表使用者来讲存有缺憾。
三、解决小企业会计模糊性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认识,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小企业对会计模糊性处理时,首先要对会计的模糊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会计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小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制度》规定有时无法完全解决,制度规定存在模糊性也属正常。不要因为制度规定存在模糊性,企业会计也顺其模糊。 其次,小企业应根据《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小企业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核算特点的会计核算办法,规范业务处理方法,制定核算标准,消除《制度》规定模糊的影响。如规范企业自身的坏账准备计提标准、计提方法;固定资产确定标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
(二)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小企业对于会计模糊性的处理,除制定会计核算办法以外,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再细致、再全面,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同样也会在业务处理上发生差错。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会计人员要熟悉会计业务法规,熟悉有关税法知识,熟悉国家的产业政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来源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会计人员对于模糊的会计事项判断准确,处理方法得当,对会计信息的负面影响就会缩小。
(三)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程序,减少会计人员的随意性,是解决会计模糊性的又一措施。企业会计人员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处理方法要相同,保持各个期间的一致性。从整个《制度》规范的内容来看,有的会计模糊性是留给企业的“自由处理空间”。如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由于企业情况不一样,《制度》不便于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空间”留给企业处理。企业会计对于《制度》规定上的会计模糊性,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本着尊重事实,贴近规范,服从管理要求的精神处理会计事项,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石继广,梅世强.基于新会计准则模糊综合测度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 孙铁强,胥青曼.会计重要性原则的理论和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06(1).
我省公路项目的节能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行业内对于节能评估的相关规范及计算方法等应用相对较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基础资料不足,各地区对建筑物舒适度及功能的要求不同,目前仍缺少评判不同地区用能合理性的相关标准。现结合G309线甘肃某段项目能源消耗情况,对项目运营期消耗情况及计算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1 能源消耗种类
G309线甘肃某段路线全长70km,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共设置主线收费站2处,养护工区1处,服务区1处(完全利用)。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发〔2016〕44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本项目运营期的能耗主要为公路收费站及养护工区(服务区利用,能耗不计入本项目)等沿线设施维持正常运营、管理和养护时耗用的电能、公路养护维修以及大中修机械设备等消耗的燃油和公路沿线设施冬季取暖时所消耗的煤炭。
2 运营期能源消耗计算
2.1 电力计算
收费站和养护工区电力消耗主要为建筑物照明及运营、收费系统用电、给排水设备用电三类。收费系统和给排水设备用电可根据各类设备功率、负荷系数及设备开启时间进行计算,沿线建筑物照明及运营可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参照《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收费设备主要收费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报表打印机、收费车道计算机及车道设备(包括道闸、票据一体机、报表打印机等);给排水设备包括给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热水循环泵、热水补水泵等。本项目沿线共设置主线收费站2处,经计算年耗用电能73.8万千瓦/小时,设置养护工区1处,经计算年耗用电能10.09万千瓦/小时。
2.2 煤炭计算
煤炭消耗主要为沿线收费站及养护工区冬季取暖燃煤锅炉消耗。计算方法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Qh=qh×Ac×10-3
Qah=0.0864×N×Qh(ti-ta)/(ti-to.h)
耗煤量根据《环境统计手册》中经验公式计算:
B=Q/(q×n)
上述公式具体参数情况详见《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环境统计手册》。
经计算本项目2处收费站共消耗煤炭97.238吨,养护工区共消耗煤炭25.93吨。
冬季取暖如采用天然气锅炉,亦可采用上述计算公式。
2.3 公路养护、大中修汽柴油计算
公路养护、大中修的汽柴油消耗主要为路容维护、日常检修、冰雪防冻、抢险救援、通信、路政、行政管理等车辆运营过程中所消耗的油料。
汽柴油计算过程中,根据公路里程确定各类车辆数量,根据养护任务合理确定车辆年台班数,各类车辆台班油耗根据统计数据所得。
经计算,本项目年消耗柴油78.617吨,消耗汽油36.887吨。
3 结束语
节能评估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各类公路项目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各异、技术等级及建设规模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计算指标仅可作为同类项目参考使用,同时公路项目节能评估理论依据正在不断补充、节能理念也在不断提高,受作者知识和阅历限制,本文必然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进行批评指正,以便在以后的节能评估过程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主席令第七十七号)(2008年4月1日).
[2]《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
[3]《G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节能中心2014版).
[7]《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
[8]《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1号).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林木资产是森林资产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而所谓的林木资产就是能够进行正常交易,并且给经营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按照货币计量其成本的林业资源。林木资产主要有三种类型。生产性林木资产,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连续生产,并在一段时期内为经营主体创造经济价值的资产,具备了可生产性。还有其他两种资产分别是公益性林木资产和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性林木资产主要重点就是公益,也就是为了改善当地周边环境、平衡当地生态建设的林业资产;而消耗性林木资产就是每年给经营主体创造了经济利润之后,其林业资产主体就已经消耗了,无法再为经营主体创造价值的林木资产。从上面对生产性林木资产和林木资产的分析,可以看出合理发展生产性林木资产,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进步。文章着重分析生产性林木资产特点及其特殊性,然后探讨了其主要账目内容的处理。
一、生产性林木资产概念及其特殊性
(一)生产性林木资产概念
生产性林木主要包括经济林木和薪炭林木,其具备连续生产和反复使用的特点,因此可以说生产性林木资产与固定资产有类似特征。生产性林木一开始是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生产,然后进入成熟期并开始结实才能够为经营主体带来利益。因此,生产性林木资产可以按照给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效益阶段,分为生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生产性林木资产与其他林木资产不同,其资产具备了阶段性的变化,使得其财务计量方面具备了独特性能。
(二)生产性林木资产的特殊性
我国之前制定和颁布的林木资产的财务核算处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理系统和方法,这给林木资产财务处理及对比方面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不但改进和改革,林木资产的财务核算开始全面按照我国新颁布的《生物资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始构建符合财务性能和原则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方面,生产性林木资产作为可以连续为经营主体创造利益的资产,具备了一部分固定资产的特点,但是它与固定资产又有一定的不同。固定资产按照每年的经营,其成本资产每年也在损耗,而生产性林木资产则是按照一个先增长,然后一段时间内趋向稳定,最后逐渐下降的规律来变化的。同时,生产性林木资产在刚开始还不能为经营主体创造价值。固定资产可以通过经营主体对林木改良、修理等等来提高其资产的使用寿命,而林木资产则不然,如果遭到损毁就会导致利益受损,而且无法回复。
另一方面,生产性林木资产由于在发挥经济效益过程中需要折旧计提,因此就具备了价值转移逐步的特性。按照相关财务会计标准,资产都会有其计量属性,主要有现值、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法等等,而由于林木资产的特殊性和价值变动性,使得其适用且方便的入账方法较少,只适合采用历史成本方法。同时由于生产性林木资产在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成本费用投入,使得其成本费用支出的会计科目的判定存在困难。另外其资产的年限和具体类别也不好确定。
二、生产性林木资产的主要账务的处理
生产性林木资产财务处理,首先就要按照财务规定要求和其资产本质内容来设置其财务会计账户,如生产成本、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营林工程成本等等。然后文章简要分析相关账务的处理。
对于生产性林木资产也要设置经济林和薪炭林等科目。利用拍卖、转让购买等等方式得来的林木资产,按照是否为经营主体创造利益来进行区分处理。没有给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在借入一栏填写本科目,而贷入一栏则填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等。在林木资产中的各种支出成本也要看着营林工程成本和银行存款等科目来分别录账处理。等到林木资产能够获益时,就可以把其营林成本转换到本科目中。
自己种植栽培营造的林木资产在没有进入成熟期为经营主体获益的所有成本和支出都按照营林工程成本和银行存款、原材料、管理费用、培育费用等等都要一一对应处理。有些非直接成本可以设置二级账目科目。
如果经营者对生产性林业投入的资金已经符合入账标准,就可以按照合同签订价值来设置其入账科目,或者也可以请专家来对其入账价值进行评估,并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营林成本、等等科目,如果林木资产没有获益,就可以把相关科目设置在营林成本下面。
生产性林木经营者在获得捐赠时,可以按照林木获益与否来分别入账,已经获益的林木资产可以设置资本公积科目和本科目,而还没有获益的就可以设置营林成本和资本公积科目。
如果生产性林木资产改变其资产属性,变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或者是公益性林木资产,就要对其林木资产的减值与否进行评判,然后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计提折旧等等项目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分析并认识生产性林木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财务处理的特殊性,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优化生产性林木资产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性林木资产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有利于促进经营主体者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林木经营主体就要更好的与时俱进,改革并提高其林木资产的财务管理,从而能够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邵屹,高荣海,姜力耕.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
二、做好生产企业的增收节支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经营成本
在材料的使用上,生产企业应多采用差别化材料,减少或放弃使用传统原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和污染。同时,应致力于对多样化原材料的研究,开发新原料,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有效改善材料成本压力。在设备使用上,企业应适当增加投资,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投资使用高效先进的新设备,改善工艺基础,最终使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人工成本的控制方面,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薪酬执行标准,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标准,采用双向考核。在节能减排方面,企业要注意随时关注设备的损耗和维修情况,如果设备工作状态差,对电力的消耗会更大,还有可能会对零件造成损坏,因此在设备状态不好时应及时进行修理。同时做好对日常工作的巡检,保障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设备的电量消耗。
(二)优化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企业应根据市场行情,决定企业的信用政策,而不能单纯靠减少赊销和收紧信用政策来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否则只会对企业销售业绩的增长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剩余存货的流通。企业要对市场行情进行充分的考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制定信用政策,保障资金的顺利周转,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另外,根据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同时,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对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以适当放宽收账政策,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坏账的存在,便于企业对潜力客户的吸引及发展,促进企业销售业务的发展。
(三)制定科学的投资政策,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科学合理的投资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的资产情况和生产情况适当增加投资。在进行投资前,应根据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如决定投资,必须做好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分配投资资金,在充分考察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决定投资方向,把投资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同时,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及时处理闲置固定资产,减少重复投资,避免资源浪费,对生产中缺少的设备要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优化资金结构,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可以从优化债务结构和优化资金结构两方面入手。从优化债务结构方面来说,企业应合理控制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间的比例,如果企业的短期债务比例高,企业就会面临短期还债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债务风险,此时应注意适当提高长期债务的比例,合理减轻短期还债的压力;反之,如果企业的长期债务比例高,则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并限制了企业投资的灵活性,此时就需要对企业短息债务的比例进行提高,保障企业的资金运转。从优化资金结构来说,应适当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五)合理规避税负,有效提升资金效益
合理避税指的是企业在遵守法律条例的情况下,使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活动均达到国家税法的指定条件,进而实现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下述方法对税负进行合理的规避:一是企业盈利与否,都需进行纳税申报;二是企业需按国家税务机关指定的税务评价管理方法,自觉自主地对本企业做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以便更好地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三是若企业在银行的可用存款无法实现当月工资的支付,或者工资支付完成后无法进行税款缴纳,出现上述情况可向相关部门进行延迟缴税的申请,延迟缴税时需注意:可动用存款不包含公积金及专项用途的存款。
(六)加强财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总监作用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总监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企业要实现增收节支,必须加强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在召开企业会议时,财务总监应按时出席,并针对企业财务状况、资金运作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开展调研、质询和专访,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程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其中,事前监督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当企业即将实施重要项目时,财务总监可以提前介入调查,从风险控制方面对项目做出评判,并向决策者提供建议和意见;当企业作出决策时,财务总监需监督和审查其决策过程,以确保决策的合理合法。同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总监也要进行事中监督,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企业涉及的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和招投标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
(七)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应增加科研经费,加大科研投入,专注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开发新市场,改变营销策略,加强品牌策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增强企业实力,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八)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企业的资产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包括资金、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能够实现快速周转和变现。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和主要资产,具有价值高和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企业在对资产进行优化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各资产的比例关系,使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首先,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低,应适当提高;在流动资产中,速动资产占比相对较低,而存货占比相对较高,应适当进行调整。其次,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过大,可以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适当降低比例,不但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提高企业付款信用,还能有效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九)加强环境预测,控制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