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

篇1

1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11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筹资有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主要方式,在进行债权融资时,由于负债占总资产比例过高或者企业过度依赖短期负债,会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需偿付的利息过多,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会产生偿付危机;同时在融资时采取的不同的债权融资方式,市场利率及融资规模在瞬息即变的市场中都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也会受经济整体大环境、行业周期、资本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不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应对,很可能会导致融资失败。

12投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外投资,另一种是对内投资。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如果决策者主观上没有风险意识或者客观上没有足够能力评估项目的风险,或者是在没有充分的对项目了解和调研,以及日后被投资方的经营状况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过大,甚至没有收益或亏损;在进行对内投资时,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或是投资研发新产品,如果不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利用数据进行分析预期收益的期望和标准差,都会使预期收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3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危机

从原材料的购买到商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及资金的回笼,经营活动是企业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活动。部门之间不协调,没有高效的信息沟通途径,导致了生产部门虽制造了大量的商品,但是市场无法消化,销售部门也无能为力,产品的积压产生了储存成本,资金也没法回笼,或者销售部门采取宽松的赊销政策,导致了大量的应收账款,纸面上的可观利润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现金流,这些都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产生财务风险的宏观原因

这些宏观因素都是难以预测的,而且企业无法避免,只能时刻关注和企业相关的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去适应环境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①政治原因:国家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不同政治力量引发战争时或者国家遭受经济制裁时,对企业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②经济原因:经济周期的转变,行业的生命周期,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的改变,利率、汇率的变化都会加大财务风险。③社会原因:法律法规的改变,尤其是和企业密切相关的税法,微小的变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人口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加大人力资本的成本。④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破产或死亡,都会对企业财务造成不同的影响。

22产生财务风险的微观原因

这些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但是与宏观因素不同的是,这些原因是可以被识别并且可控的,企业也应该重点针对微观因素进行改革调整,从而使宏观财务风险管理和微观财务风险管理组成一个高效有机的系统。①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位,监督管理机制没有有效运行,母子公司资金管理混乱,企业整体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根本没有可以生存的土壤。在大中企业中,尽管规章制度健全,但也不乏制度如同虚设的现象。②企业整体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由于管理者和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能力薄弱,专业能力不强,决策靠主观经验,这样就导致了公司管理水平低下,现金流紧张,资源没有高效利用,经营效率不高的局面。③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在公司普遍多元化的今天,有些管理者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不同子公司协调不到位,资源分配不合理,反而影响了公司的主营业务,适得其反;当企业取得成绩时,管理者往往会自我膨胀,因此要制订合理的决策制度,分散权力,相互制衡。④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企业管理者的道德风险。由于法律和制度上存在缺陷,一些管理者往往会为了谋取巨大利益铤而走险,这种财务风险造成的结果往往比其他风险更严重,对企业来说更具有毁灭性,安然事件中世界五百强的安然公司和当时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一起轰然倒下了,但也催生了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对保护投资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者造假的想法。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和目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上是一个全系统多环节的管理过程,贯穿于企业的所有活动之中。因此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真正高效的管理系统应该集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于一体的。从融资到投资到资金回笼到收益分配,每一个过程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就无法在竞争中存活下来。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利润最大化,因此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在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有消极和积极的管理方式,消极管理是面对风险采取回避,从而降低不确定性,显然这不符合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企业需要也必须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主动去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降低企业的风险,在一定风险程度下充分利用杠杆,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保证高的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

4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定性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在面对宏观因素的影响时,要在风险管理制度下依靠风险意识较强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者专家去做评估和应对,采取相应的金融工具去对冲风险;对于可以定量分析的风险因素,要将一些财务上的指标,例如现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相关指标赋予权重,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预警体系,并编制现金流量预测表,在接近预警值时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并做出应对。对于评估出来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或者风险自担的方式。

42加强管理者和财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

无论多么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都需要人去操作,因此加强管理者和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是管理财务风险的基石,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时刻关注企业潜在的风险并对已发现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并上报管理层共同应对。管理层也要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在投资时充分调研,并对多个项目采取组合投资,降低整体风险水平,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对存货等流动性资产做出及时的调整,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保证企业各部门高效一致的运行。

43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还需要多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篇2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

财务风险一般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即财务杠杆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不合适的财务负债比率所带来的财务上的不利后果,或者指企业由于举债而引起的企业利润变化的一种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则是指除了狭义的财务风险之外,还包括那些对于企业财务核算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一切风险,包括企业的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股利决策分配风险等。本文所讨论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而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而、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再者,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中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如果企业负债比率过高,债务融资的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将要大大超过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为提高。其二,投资缺乏谨慎导致的企业资产的弱流动性。其三,企业赊销比例的不合理性以及存货库存结构的不合理性。此外,还有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不强等方面的原因。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最小的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三)保持高资金流动性

保持高度的流动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资产越容易变现,则偿债能力越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企业要合理安排好资金。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利息的支付日和存货的库存结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对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清内部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六)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及相应的数据化的关联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同时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李泽红.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综合评价[j].现代商业,2009,(04)

篇3

2006年11月天津大学违规挪用资金炒股,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2007年2月南开大学校办企业允公集团总裁杨育麟贪污1.1亿,另外因杨担任总裁期间管理失误导致3亿元债务;2007年3月吉林大学财务处贴出通知详细介绍了吉大目前负债30亿元,每年支付的银行利息高达1.5亿至1.7亿元,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这三大财务事件暴露了高等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效益低下,未能有效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导致发生巨额经济损失和陷入财务困境。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实施风险管理,分析了内部审计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强调学校应当实施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改进学校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有效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促进学校目标实现。

一、学校风险管理与财务风险

(一)学校风险管理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根据以上定义,结合学校的特点,学校风险管理是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具体包括对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的可靠性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

(二)学校财务风险

不论学校规模大小,财务风险是学校风险中的重要风险,风险管理必须以财务风险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学校财务风险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是指导致学校发生资产损失、财务困境等不利财务事件的可能性。资产损失指资产被盗、贪污挪用、意外事故导致损失等,财务困境是指一个学校处于经常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如银行借款本息、商业信用等),导致正常运转受到影响,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境况。财务困境可以通过若干方法解决,如出售主要资产;减少资本支出及研究与开发费用;与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组。学校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

(三)学校风险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学校战略规划、业务运营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认识财务风险的性质和特征,为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应对奠定基础;实施风险管理对学校财务风险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可以合理判断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发生后影响程度的大小;实施风险管理,针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影响,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提出回避、接受、降低、分担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风险管理审计定义及其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一)风险管理审计定义

王晓霞在《企业风险审计》一书中,给出企业风险审计定义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MIS)、各业务循环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计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审查和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风险管理包括组织整体及职能部门两个层面。内部审计人员既可对组织整体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也可对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综合以上观点,在内部审计中风险管理审计可定义为: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围绕组织风险,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从组织整体层次到职能层次,对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鉴定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风险管理审计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1、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可以协助学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能够从机制、制度方面强化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管理。目前学校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没有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对学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前瞻性作用,能够提出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合理建议,使最高管理层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促使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对学校财务风险实施规范管理。当学校已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管理过程时,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监控、检查、评估、报告、提出建议,能够协助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完善,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

2、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从学校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学校管理层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能以独特的身份调控学校的风险策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财务风险。

3、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采取独特的技术手段,检查、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调查、取证、分析等手段评价主要财务风险因素,测定关键风险点、风险度,以判断学校财务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适当、监控报告是否充分有效;财务风险分析是否全面、措施是否完善;对管理层自我评估进行测试,检查其依据是否准确;评估与财务风险有关的薄弱环节并与有关管理层进行沟通;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与学校活动性质是否适当。

4、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客观的风险管理建议直接报告给学校最高决策层,能够引起高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

5、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对学校预算管理进行评估,促进学校严格执行预算,按预算使用资金,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防范学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机制

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独立客观的监督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帮助学校实现财务目标,进而实现学校的终极目标。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以校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公立中小学校)可以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对公立中小学校也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审机构向学校(大规模)或乡镇(小规模学校)下派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内审职责,实行对下进行监督评价,对上进行职能报告的内部审计机制。这种方式必须进一步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的地位,确保独立性。

(二)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确保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审人员专业水平高低,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保障内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学校高层管理者、内部审计机构要重视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为内审人员学习内审领域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提供各种保障,不断促进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只有永远保持专业水平的先进性,才能有效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才能不断改进完善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合理防范财务风险。

(三)使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保证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

先进的审计技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能够从内审角度对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应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使用的技术有:第一,风险控制自我评估(CSA)。CSA是一种预防性审计工具,即针对硬性控制也针对柔性控制,是针对内部控制进行的咨询业务,可以评估旨在减缓风险的各项控制以及有关政策和规程的全面遵循情况,可以采取协调性小组讨论会(专题研讨班)、问卷调查、管理人员分析三种方法。专题研讨班可以采取:“目标-风险-控制-剩余风险-评估”的形式,强调列举阻止实现目标的壁垒、障碍、威胁和风险,接着对控制进行检查,以确定控制过程是否足以对关键风险进行管理,其目的是确定严重的剩余风险。第二,头脑风暴法。针对问题,把能想到的一切主意集中起来,通过一群人的交流,来激发新思想产生。第三,德尔菲法。采用函调方式,分别向有关专家提出问题,之后将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并反馈给有关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次综合反馈,这样多次重复,得到比较一致的意见。第四,抽样技术。第五,共同研讨法。第六,系统分析法。

(四)确定财务风险重点领域,揭示风险暴露,加强风险预警

学校的财务风险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筹资、投资、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及使用。

1、筹资。学校应重点关注债务风险。吉林大学陷入30亿元债务困境,说明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举足轻重。学校债务须经最高层批准,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分析学校的资产负债率、还本能力、还息能力,揭示债务风险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既要看比率的大小,又要分析预期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对于还本、还息能力分析应重点分析预期所有者(各级政府等投资者)是否不断增加偿还债务本息的投入;可以分析利息保障倍数(预计不含利息费后的结余/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至少为1,越高还息风险越小。

2、投资。应重点关注校办产业、工程建设、闲置资金的投资,应注重投资效益分析,如新建学生宿舍是否有效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筹办产业企业的未来收益如何。闲置资金应投资于国债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不要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天津大学发生违规挪用资金炒股,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就是巨大教训。高校依托先进技术筹办产业企业,内审人员必须对其风险评估进行审查评价,可以采取贴现现金流量等技术。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项目申请,是否进行招投标,是否纳入资本预算,在建工程支出控制是否完善,以防范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

3、固定资产管理。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内审人员应重点审查评价资产采购的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采购是否进行竞价选择;资产保管制度是否健全,记录是否规范;哪些资产经常使用,哪些资产不需用,各类资产的年使用次数及使用效率。确定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控制、固定资产处理的控制是否恰当,以判断其是否足以防范固定资产被偷窃等的财务风险。

4、资金管理及使用。应注意资金(现金、银行存款等)实物接触控制不当、盗用及错误处理资金、潜在舞弊和违规、支出未经授权或审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等财务风险及暴露。如两免一补、中职、高教的助学金专款专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评价风险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效益如何。

5、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学校高层应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参加重大财务事项的预测、规划等重要会议,使内审人员以独立的视野分析各种财务风险,提供合理建议。对重点风险领域应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积极预防,及时防范,避免学校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著;刘霄仑,朱军霞,李旭红等译.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著;李海风,李媛媛等译.实施内部审计业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篇4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很多大型集团以及上市公司都改变了其经营管理策略,逐步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步入了以财务为导向的新的企业管理阶段。如此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变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核心组成部分,备受许多国家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经济学界认为,当今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要承受和面对的各种风险,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危害全都集中反映为企业现实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并且各种非经济损失同样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及程度都直接表现于企业的财务收支变化中,并且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由此可见,认真分析公司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当今社会企业所有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财务风险强调了风险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我们常说的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运用货币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该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有关,如果没有债务,也就不存在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在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实际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离,进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指筹资风险,还应该包括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分类

财务风险通常包括企业筹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汇率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是指通过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因为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益,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存量现金并不能满足企业当时所需要的支出而产生了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破产倒闭的风险;利率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的存在:

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拥有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但可以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降低,还可以使企业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使企业的价值增加。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过高,许多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在70%以上,如果不能按时偿债,企业便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另一方面,造成过度负债的内在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

投资缺乏科学性。由于决策者无法清楚准确地认识投资风险,导致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如果投资缺乏科学性,又使得企业的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率,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很多企业并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周密系统的分析,大量的主观判断存在于投资决策过程中,加之投资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并不全面和真实,所以频繁发生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项目无法获得企业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并且,很多企业希望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在现实中,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发生了严重财务危机正是因为采用了多元化经营策略。

资金回收策略不当。财务活动的起点是资本的垫支,终点是利益的实现以及资金的回收。所以财务就是为了获得增量资本而垫支货币的活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都蕴藏着财务风险。若企业的资金回收策略不适当,应收账款将无法收回,进而增加了坏账风险。企业在债务融资后,需要保证足够的现金用以偿还到期的债务以及利息,若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差、资产的变现能力弱而无法保证企业持有足够的现金,则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潜在变为现实,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是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况及措施

为了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应该清醒的认识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运用科学的识别、分析以及控制方法,采取对企业有利的措施,有效地防止发生不利事件,使风险程度尽量降低。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一方面需要优化财务结构,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不仅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既定目标,还不能忽视企业的筹集资本所处的经济环境。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应当以认识和分析企业筹资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造成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尽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企业财务结构实现优化。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投资决策科学性,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各方面专家、学者以及有大量实践经验的领导者之间的紧密配合,对可行性进行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从而提高投资项目的科学性以及经济效益。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产生的风险程度要远高于过去。财务风险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应当具备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化解风险的本领。企业只有具备认识及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良好地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健康良好发展,使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使企业走向成功。

篇5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二、主要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筹资风险、投资及经营风险、财务信誉风险。

1.筹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百分比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也可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差额的比值。

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2.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

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3.企业财务信誉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逐利润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则、社会道德等产生冲突,这就产生了财务信誉问题,由此衍生出财务信誉风险问题。

对企业来说,是否信守法律或规章、原则,要视其对该行为产生的效益而言,如果在不信守和信守之间存在巨大利益落差,企业很可能会产生背信弃义、财务舞弊等行为来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部门。但法律和制度的缺陷,往往使企业忽视信誉风险的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其它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篇6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3701

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人们忽视其存在时,其带来的影响很大,危害也不小。而当风险来临时,企业一般只能采用积极的措施去应对,可是这样的时候,风险几乎已经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了。要想不受到风险的影响,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1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这里所说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企业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及不为企业所预计和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财务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金融环境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某种原因所引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非系统性风险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例如,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或其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等产生的决策或其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由于工作人员、贪污受贿、吃回扣或其他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等。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必然产物。经营过程中只有正确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是客观存在的,很难被彻底消除。

2 防范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对策

有效地降低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也是企业构筑供应链和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目标。但是,在重组供应链业务流程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成本的降低,避免在降低成本时损失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和赢利基础。因此,要有计划地协调成本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平衡成本管理和市场联盟之间的关系。例如,企业如果存货管理到位的话,将会产生很大收益。它可以促使商品进、销、存平衡;可以将你的资金和精力集中于流转速度最快、利润最大的商品项目上;可以测定每种商品的存货周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并制定恰当的行销策略。仔细盘点做好商品盘点工作,是加强商品管理的重要环节。店铺经过每天的营业,在商品大量进货及销售的过程中,账面上的存货金额与实际的存货金额往往会产生不一致的现象,通过盘点才能知道金额的差异,确定一定时期内商品销售数量,才能弄清盘缺的具体产品与数目,从而有可能使账实一致。所谓盘点就是要盘查账簿上所记载的仓存商品数量与实际商品数量是否吻合。若账簿上记载有100万元的商品,实际盘查后只有85万元,原因可能是失窃也有可能是票据上的笔误,这些都只能在盘点之后才能发现,故尽可能不要一年才做一次盘点,最好能每个月做盘点,至少也要每季度盘点一次,以防账实之间的差距过大。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盘点分为定期盘点与临时盘点两种,前者包括年、季、月、日的商品盘点。临时盘点则在调整价格、改变供货方式、人员调动或发生其他变故时,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进行盘点,确定库存实际数额。

决策时,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实施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例如,如果企业投资另一家企业只是为了获得一定收益,并不是为了达到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而债权投资就能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那么即使股权投资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企业也应当采用债权投资,因为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总之,企业生产、销售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一般产品是有库存的,每一个企业都会追求长久发展,每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者都希望企业可以持续占有市场份额,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的库存管理方面运用“二八法规”,企业的库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3 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总之,企业各级管理者在加强企业生产管理、做好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加强和改进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抓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企业各级部门要认真总结各班组的成功实践和先进财务管理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期望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7

财务管理是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挑战,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医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树立崭新形象,而财务管理正是其中一项核心内容。财务管理关系医药企业日常研发与营销工作的有序开展,没有稳健的财务支持,合理的资金分配,企业就难以实现正常运转。科学化的财务管理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实力和水平,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坚强后盾。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目前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特别是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大量国外药品进入国内市场,市场风险加剧,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影响。为实现扩张和发展,企业必须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日常运营提供稳定的资金保证。一旦财务风险转化为现实,如资金链断裂,应收账款成为坏账,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第三,财务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医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财务管理混乱。另外规范化制度化的流通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国家出台相应的医改政策,要求医药企业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增强内部竞争力。所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要在竞争中努力创造经济效益,还必须关注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医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迅速,但医药企业的改革进程却相对滞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不容忽视。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人员素质不齐都是风险产生的重要来源。

第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医药企业很多是由原先的国有企业转型而来,管理观念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国有企业的传统,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工作,财务监管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为应对市场竞争挑战,医药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占领市场份额,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创造,忽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其陈旧的观念己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依据,但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有的企业本身缺乏制度建设,没有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及考评制度,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出现风险问题难以追究责任人,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有的企业在财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范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工作主要集中于有形资产的维护,对无形资产管理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缺少对资产的全盘管理,财务管理发挥的效能有限。

第三,内部控制不严。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尤其是成本、费用、应收账款等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医药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市场营销环节投入的成本居高不下,因而企业利润空间势必会受到影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药品价格因国家管控不断下降,科研经费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不力,应收账款比例较高,医院结账周期长,企业财务风险随之增加。

第四,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信息是医药企业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直接决定决策的科学性,甚至是企业规避风险的基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药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大打折扣。例如企业的部分收入项目没有纳入应有的科目记录,导致资产和费用的核算不能依据真实的财务信息。还有的企业出于对外信息披露、争取贷款、税收缴纳等方面的考虑,制作虚假财务报表,夸大或缩减盈余,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决策的风险。

第五,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齐。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财务工作主要停留在财务信息的记录,缺少前瞻性、系统性的管理能力,例如财务预算、税收筹划等工作并未有效开展。另外,当今社会信息化己经遍布各行各业,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但是受财务人员管理理念、计算机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医药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尚不能深入开展,有的企业虽然购买了软件,实际只是应用其中的部分模块,财务人员素质与当前的管理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三、医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

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医药企业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财务信息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医改潮流,实现新时期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一,树立崭新的管理理念。医药企业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同时,也将服务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医药企业应当顺应改革潮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转变观念,完善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企业领导更要积极宣传财务管理理念,使全员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主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

第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医药企业应立足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环境,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模版,规范财务流程,规避财务漏洞。而且为保证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严格执行,企业应将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与绩效考评关联起来,制定系统的考评指标,明确权责,强化各部门员工的责任意识,防止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进而提升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企业财务风险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也就众所周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财务风险几乎威胁了所有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导致无法偿还企业债务,造成严重损失的可能性到处存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由于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以及企业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已经直接影响了企业运营资金的正常周转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客观地分析及管理财务风险对企业来说是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首要课题,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表现

(一)企业筹资困难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货币贬值,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对付诸多债权人突然变现的必然要求,此时企业无法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筹资。因此企业只能将双手伸向我国银行,银行虽然新增了贷款金额,但大部分都只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方针政策中包含的那些基础设施行业,同时伴随着的也是银行利率的不稳定性,那些排除在基础设施行业之外的以及无法承担贷款利息成本的企业只能可望而不可即,这就导致这些企业产品积压、筹资困难,企业流动性缓慢,在巨大的偿债压力下只能选择破产或是倒闭。

而在现今的国际新形势下,部分企业也会选择向银行筹资,所以受到银行利率波动的影响,无论它的利率是升是降,必然会加大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稳定性。如果利率上升会导致企业的债务成本增加,反之肯能导致企业前期的贷款利息负担沉重。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利率波动对企业的财务筹资影响重大。

(二)加剧投资风险

企业投资风险本身的性质就是对未来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收益损失甚至本金全部损失的风险。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倒闭,股市、债券暴跌。大部分出口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随即给国外的进口商充足的信用额度,然而金融危机就导致国外进口商很难偿还债务,出口商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财务上也就会出现大量的坏账,企业收益损失严重。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今清晰可见的是加大了各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企业对自己投资的项目需要小心谨慎、仔细斟酌。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股市的动荡不安,使得部分企业原有把握的投资项目不能按预期收益实现。

(三)信用风险薄弱

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金融机构的不断倒闭,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因此企业收款风险就出现了增大的情况,导致最后企业自己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后果。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根据客户的性质而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的竞争机制在信用风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扩大企业的市场,企业不仅需要拥有良好信誉,生产合格的产品,为了自身着想也要控制好产品的成本价格,不能盲目地运用营销策略打硬仗,而忽视客户对产品及企业的信用程度。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

一个企业的有效运营都离不开管理者的正确指导。在现实的工作中,许多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极度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打开市场就有经营利润,只要管好企业资金就不会发生任何风险。他们只凭主观意识去制定决策,财务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分析,很容易导致财务决策的失误,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然而,下级财务人员因长期以来受到上级领导者的熏陶,以及企业历史悠久的财务制度的束缚,他们的风险意识也相对比较落后,未能树立最优化的思想。会计资料不整齐、不规范,职员之间权责不分明,也是频繁发生。

(二)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

企业财务监控制度是作为财务活动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财务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约束机制不到位,内部监督缺乏,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混乱,利益分配不明朗。与同行业的国外企业相比,我国财务监控制度的实行力比较低,即使企业设有这个制度,没有严格地要求员工执行,也等同于摆设,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极其容易发生。

(三)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金结构的合理性是相当重要的,侧重权益资金与负债的比例关系。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与筹资的时候,未能做好科学的决策规划导致失误,以至于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略高,加上流动资金缺乏,未能及时偿还债务,就陷入了财务风险中,长此以往的资不抵债,只能选择破产。另一方面,假如企业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存货流动性差,占用了大量的可用资金,利润也就可想而知的下滑。现在在这国际环境的影响下,竞争压力大,选择破产的企业也是随处可见。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合适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下,众学者们纷纷对财务风险防范提出了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措施。呼声较大的不外乎建立强有力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里面包括企业内外部的财务信息,历来积累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应急措施及改进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方法。因此,这就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执行,不断更新系统的相关信息,减少数据的错误量,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

其次就是通过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构来制定合适的财务风险策略。在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来对抗风险。比较受欢迎即风险的转移法,将遇到的特定风险另辟蹊径转移给此类的保险机构,让他们来解决风险。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巨大影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管理层决策方面的能力,合理地运用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以及预测方法,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自身财务方面的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更大的发挥出企业资金的高效益。注重资金的科学管理,充分的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避免浪费资源。同时企业的人才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有利可行的财务改革方案。更好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靠的预警。

(三)健全企业管理机制

企业内部管理中,合理的监控体系是起到约束作用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去相辅相成的,要在强调约束的同时不能忽略激励的重要性。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财务风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负债经营,一旦出现资不抵债的时间过长,企业就面临倒闭的威胁。此时企业只能通过筹资这一手段来缓解危机,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要考虑债务的规模、结构、期限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就需要管理者选择合理的筹资决策机制去解决负债问题。

企业在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机制也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此降低财务风险。一方面需要注重领导者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的程序步骤,做好可行性的项目研究方案,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式,防止因投资失误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投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现代企业的标准,就需要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快脚步完善企业的信用管理,这样才能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以及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在国际的经济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既定的最终目标。一个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才能减少诸多的应收账款,避免财务上出现坏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萦绕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程序中,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时解决问题,完善企业的自身能力。

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核心技能,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这就需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这不仅是现代财务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首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时代过后,国家进行有效的经济调控,但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及不确定性,经济发展步伐仍然很艰难,财务风险管理任务也就更加艰巨。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管理上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范,才能使企业高效的运行,从容的应对金融危机,最终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晶姝.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13-32.

篇9

对于港口企业而言,财务管理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资金运作全过程之中。近年来,随着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港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吞吐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随着国内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占据一席之地,港口企业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加强防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一、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港口企业也不例外。通过对当前国内港口企业财务管理情况调查发现,财务风险成因很多,既有可控的,又有不可控的;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外部两方面,就港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内因分析

(1)资本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的资本是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因素,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情况和占据的比例,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负债比例过高,当负债率过高时,会不断降低企业自有资金的利润率,最终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引起亏损、破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是财务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依据,但是,在许多港口企业当中,存在着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比如没有设置财务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缺乏,导致企业无法对财务情况有着直观、详细的了解,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系统,自然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在港口企业内部通常设有很多的部门,各个部门自身之间以及与其上、下级之间都有财务关系存在,但大多港口企业并没有对这些财务关系进行明确规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十分混乱,常见的现象有资金没按照计划使用、利益分配不明等,这些也会增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2.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外因分析

港口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环境非常复杂,这是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外因,而且涉及社会经济、法律文化以及市场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从实践来看,港口企业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是难以预见的,如果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适应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非常不利。当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具体而言,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外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匮乏、不对称。就港口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决策的作出依赖于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市场信息的匮乏、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港口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发生,尤其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常见。在经营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成本比较高、部分信息甚至无法获取,以致于港口企业管理层、管理人员对具体情况无法全面的了解,而且客户信用评估也可能会出现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2)政策变化造成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受到政策变化影响较大,政策的稳定性、完善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港口企业投资比较大,而且企业发展时限比较长,在此过程中任何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3)客户因素造成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对于港口企业而言,其难以对客户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在此过程中,若客户违约,或者不按合同规定履行支付义务,即便通过法律途径处理,但因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港口企业会被官司缠身,最终陷入“赢了官司却要不回钱”的境地。在该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区域性客户关系,对港口企业的后续货源承揽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有效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港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内外部风险、成因风险,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应对财务风险问题,促进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健全和完善会计风险防范制度

对于港口企业而言,应当真正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否则财务管理工作将失去意义。港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减小企业风险损失,最重要的就是自上而下地提高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并存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同在。港口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应当树立风险意识,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通过决策合理、有效地分散风险。港口企业应当对其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革新,并且及时收集各种财务信息资料,从而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预测、分析和规避。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企业会计对风险的反映、监督、预测、分析等职能作用,有效实施会计风险防范。企业会计风险防范制度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现代港口企业必须着力考虑的问题。尽管具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一些基本的要求则是共性的,不可或缺的。

2.信用标准的确定

港口企业财务部门做出财务决策时,应当对客户确定信用标准,降低合作客户毁约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港口企业采用5C(即品德、能力、抵押品以及资本和条件)评估法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港口企业可通过评分分级法对货主信用度进行评价;客户信用程度下降到港口企业的信用标准时,港口企业应当对客户进行警惕。

3.财务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港口企业需不断加强财务决策做出的科学化、规范化,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各种财务风险。港口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当处理好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及时利用更新的数据信息,对企业的盈利、偿债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决策。对各种可行性法案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既要有管理又要有技术方法。

4.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港口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全面掌控各种财务信息数据,并且及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严格管控。港口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必须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管控体系,并且将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和完善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通过对资本输入、人才交流、信息技术以及营销渠道等,来不断完善科学的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结构科学优化,迅速提升港口企业内部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做到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呼应。

5.加强对企业投、融资管理

首先,在投资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了解项目的市场前景,并做出完整的投资可行计划书,并要获得企业董事会的批准,避免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坚持遵循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做好投资资金的统一管理,调整资金投向,使资金配置达到最佳。

其次,在融资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特点等确定最终融资方案;同时,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销售利润、净利率等情况确定合理的融资金额,避免企业负债率过高,偿还能力不足引起财务风险。

三、结语

总而言之,港口企业还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防控重要性,本文从港口企业财务风险内外成因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点建议,即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健全和完善会计风险防范制度;确定信用标准;加强财务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以期促进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胜.港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10(04).

[2]王卫东.浅论国有港口企业财务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2(11).

篇1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改革,建筑企业对于决策风险防范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日益重视。如何从制度上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使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按照预期的财务目标转化,这是很多财务人员关注的问题。

1、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简述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所必然出现和面对的问题,财务风险本身也是建筑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财务风险贯穿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初始的项目规划立项、资益分析到建设实施、交付使用中均涉及到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确保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的特点。第二,由于财务风险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市环境而产生的,尤其在我国目前各项相关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健全的情况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及至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表现即为的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的背离 。第三,“风险”本身所指的即为具有不确定性的对企业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该项损失是否发生,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在产生损失的情况下财务损失量的大小。

如何使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健全,如何防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对建筑企业,尤其是对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注越来越多,政府职能部门对国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也日益强化。国有建筑企业已失去体制和行业垄断这两个规避风险的屏障。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控制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它包含了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和风险管理等内容。国有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往往时间跨度长、规模大、工艺复杂,项目离总部较远且高度分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特点将使其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离开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则无从谈起。我国国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工程款拖欠导致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下降以至于走到破产的边缘等等,这些问题也都与国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直接相关,可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

建筑企业广义的财务风险风险含义涉及了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中的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融资时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又称为融资风险,即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及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可见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的累积分配等财务活动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方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归纳总结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

3.1 财务风险的会计(审计)防范方法

第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会计对建筑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职能是利用会计信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当务之急。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国有建筑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有时还是凭感觉、靠关系,这样不科学的决策方法无疑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会计工作在建筑企业中的地位,强化会计工作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就成为会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需要。

第二,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建筑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财务风险水平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建筑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对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作用。

第三,强化审计监督。建筑企业的外部审计监督可以减少建筑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使建筑企业会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建筑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力求将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

3.2 财务风险的财务防范方法

关于财务方法主要是运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以对建筑企业财务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控制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

3.2.1 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个企业需要正确选择出合适自己的筹资方式,从而合理的确定财务结构。在现代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偏高;在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比例偏高,企业筹资渠道的单一性,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财务结构,即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

3.2.2 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我们的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特点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存在,这是其必然性,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在应收账款中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筑企业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从而也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受到影响,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应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3.2.3 风险和防范。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筹集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从而有效防范收益分配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3.3 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

在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制度基础包括两点:其一是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其二是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两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去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其一是要认真的搞好企业财务活动的参与人和影响者的相关活动,其二是进行控制和反映,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可能避免的偏差,使企业财务活动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

3.4 制度约束因素

篇11

随着建筑企业的改革,关于决策风险防范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建筑企业对其越来越重视。为使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按照预期的财务目标转化,应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从制度上加强防范,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多财务人员的关注。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内容与特点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内容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可分为广义财务风险和狭义财务风险两方面。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涉及到,这时的风险是广义财务风险;风险是由企业举债融资时所产生的,此时的风险是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为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负债经营时,不能偿还本和息的财务危机,面临着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财务风险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的累积分配等财务活动都有可能产生。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会出现和将面对财务风险,它反映了建筑企业的经营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都存在财务风险

从最开始的项目规划立项、资益分析到建设实施和交付使用,对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以及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都有涉及,具有全面性,这是财务风险的一大特点。

2、财务风险的产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市场环境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健全的相关经济体制,财务风险在建筑企业中客观存在,且不是随个人或企业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相背离,是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表现。

3、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是对企业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在两个方面:①是否会发生该项损失;②如发生了损失,则损失量的大小如何。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不能准确预见且不能改变宏观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的原因是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对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如果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很多困难。

(二)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随着财务活动的存在而存在,具有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只要管好和用好资金,财务风险就不会产生,缺乏风险意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风险意识淡薄。

(三)没有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风险产生的另一原因是财务决策失误,只有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才能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目前,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在建筑企业财务决策中普遍存在,经常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形,财务风险也因此而产生。

(四)建筑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不强,实收资本不到位

各企业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要对流动资金进行不断补充,才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积累资金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功能,一些建筑企业没有良性循环机制,不能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首先表现在没有足够的股东资金投入,其次是较高的企业分红比例,很多建筑企业向股东分配利润是以现金的形式,企业因留存的利润少而净资产增值不快,企业没有充足的发展资本。另外,铺垫资金没有到位也是建筑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企业因没有足够的铺垫资金和流动资金而缺乏很好的支付能力,拖欠债权人的资金,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有直接影响。

(五)产品积压多,资金沉淀大

建筑企业具有特殊性,产品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材料费用,要科学地制定材料采购计划,避免资金短缺。材料大量积压,使资金大量沉淀,从而占用流动资金,企业没有明显的收益,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且资金周转速度也降低了很多,企业有很多不良的债务,支付能力也减弱。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扩大业务量和降低成本,才能自负盈亏,也才能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六)不懂经营,财务关系很混乱

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是企业经营不善,财务关系混乱。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存在权责不明和管理混乱的现象,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资金的使用效率越来越低和资金流失现象严重,企业效益滑坡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不能补偿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由于亏损而被挤占,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不断降低,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企业进入了一种愈亏损愈难还债的恶性循环。

一小部分企业因规模扩张较快,投资存在冲动行为。自有资金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将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存在严重的短贷长投现象。长期投资具有回收期长和见效慢等特点,企业为支撑投资需求有时还要增加贷款,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没有与贷款规模相称的还贷能力。还有企业甚至不惜高息贷款或高息集资以达到募集资金的目的,使企业的利息负担进一步加剧,如果投资方向不正确,企业就没有能力归还银行的债务,最后只能是破产清算。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对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为了健全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业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得到防范,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到了对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政府职能部门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强化。建筑企业为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就必须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再通过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可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对外部环境变化情况认真分析,提高建筑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筑企业虽然不能对存在企业之外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施加影响,但是可以对环境变化有所作为。认真分析并研究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变化情况,对其变化规律与趋势有很好的把握,通过对多种应变措施的制定,对财务管理政策适时调整,对管理方法适时改变,可以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降低。

(三)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建筑企业通过对高效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强化,保证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可以得到适当防范。

(四)财务风险的会计(审计)防范方法

1、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对建筑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会计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职能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利用会计信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当务之急。另外,在建筑企业中提高会计工作的地位,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工作作用的强化,是每个会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

2、会计制度约束的强化

建筑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市场风险对其财务风险水平有重要影响,为保证建筑企业稳定财务运行和降低财务风险,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计制度约束的强化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3、审计监督职能的强化

建筑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可通过建筑企业的外部审计监督而减少,建筑企业会计信息更真实,对建筑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的反映更准确,可使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降低。建筑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是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促进其不断地改进并完善会计控制,可以把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降到最低。

(四)财务风险的财务防范方法

通过对风险管理一般方法的运用,可以控制建筑企业财务活动的不同方面,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

1、防范企业筹资风险

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可以对财务结构有合理的确定。建筑企业首先要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再选择适合自身的筹资方式,通过对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比例关系的合理确定,可以对财务结构合理地确定。

2、防范企业投资风险

在建筑企业中,应收账款是必然的,是由其在生产经营中的特点所决定。对应收账款,企业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建筑企业的投资周期长,在这期间可能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加强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对投资风险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认真分析。

3、风险和防范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通过对筹集资金成本低的优势的充分利用,可以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降低,因收益分配问题对企业未来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防范。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随时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清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并能运用相应的对策进行控制与防范,使企业减少甚至避免财务损失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充裕的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目的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目前来看,由于竞争激烈,市场行情不断变化,银行为了降低放贷成本,减少放贷风险,不愿意贷款给经营规模小、业绩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同时,现代中小企业本身资本金就不充足,在效益好时,企业大量投入资金,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没有注意资本积累,可用资金很少。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虽然现在有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大多不健全,而且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财务费用的增加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一般重销售、生产,轻管理,许多财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不扎实,平常也不注意提高,而且许多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也没有设立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更无约束监督机制。所以导致掌握相关权利的人员篡改会计数据,收受贿赂、贪污公款,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不法行为的产生。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以上现象均已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分配及合理利用,所以急需转变。

(三)内部控制环节薄弱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原始凭证制单、记账、稽核等制度要求,管理非常混乱,致使相互之间的核算很难统一口径,企业很难通过及时地掌握真实的、准确的财务信息来控制物资和资金流,容易导致投资失误,或者投入的资本金经过生产经营过程之后不能成功地回到起点,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不能实现集团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未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约束,导致其缺乏责任心。

二、我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决现代企业融资困难

首先要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安排好单位时问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以及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等,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分散投资风险,能平衡各个投资项目的盈利程度,达到减小风险的目的,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及时收回各种款项,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自有品牌和无形资产建设等,通过这些无形资产来吸引资金。

(二)督促财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人员已远非传统的账房先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优良的品质,合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熟悉现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具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财务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操作平台,产生和发展了网络财务,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提高了财务管理能力与经济效益。所以要舍弃传统的单纯靠手工来搜集、整理与加工财务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财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为企业各部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财务信息。总之要依靠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运用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要鼓励财务人员多学习专业知识,促使他们真正掌握先进的财务理论知识;其次要使他们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意识和自主理财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和“复合型”人才转变;改变旧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能着上,庸者下”的制度来促使企业财会人员去熟悉企业生产营销、法律及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提高财会人员的总和素质,真正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体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且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保证财务管理各岗位权责分明。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清晰明朗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其次,要保证岗位之间互相牵制,设置授权、执行、审核、保管和记账五个岗位时,要考虑五个不同的人选,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风险。另外要提高对财务预算和计划执行的追踪监督力度,及时调整和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控制和管理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确保目标和预算的正常执行。最后还要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对各个权利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内控制度的检查和考核,化解财务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如树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并针对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足,积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渠道,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亮,何永民.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篇13

2.薛雁群.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应用[J].会计之友,2008(23)

3.刘学.浅议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