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

篇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传统城镇化建设评价的指标以经济增长GDP为导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应以此为核心,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改变之前以发展速度为导向改为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城镇化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研究缓慢,河北省内多为县域经济中小城市,因此探究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第一次是由浙江省政府提出,其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文件中提出,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是“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形态上存在着多种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而正是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建设规模和建设层次存在发展不协调问题,十报告提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加快对以县域为代表的中小城镇培育”为代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含义及特征

新型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传统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地域运动过程中,部门和空间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等空间载体能够高效运转,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居民教育、城镇医疗和户籍等各种政策制度,使得城市文明和城市居民素质能够逐渐提升,同时能使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能够更加和谐。针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其质量的基本动力是GDP的增长,同时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是提升其质量的基本保障,改善河北省城市环境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质量具有地域性、抽象性、相对性、综合性等特点。地域性指我国的各个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环境等特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其不同特点,发展其不同品质。城镇化质量的抽象性是指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城镇化质量不像产品服务质量一样可以用词语进行描述,不同区域城镇化质量既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又存在时间上的分离性。因此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居民的现实感受和亲身体会才能证实。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质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是相对性的特点。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意义

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其就业情况、住房条件、交通设备、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完善程度至关重要,如果解决不当,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的不和谐。因此应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更加综合全面的测度城镇化质量,判定其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品质,通过对不同地区城市品质的测度可以判断其在省内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城市存在的差距。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城市功能、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要素的发展程度的全面集中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对检查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模式是否适合本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可以方便其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使其可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调控,以实现最终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目的。

三、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体系。本文在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时,借鉴不同的参考文献认为在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时应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标准,遵循差异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判定其新型城镇化质量高低时,应从省级层面、市域层面和县域层面不同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数据统计也要选取不同的统计口径。所以在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指标选取和质量划分标准上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只有遵循差异性原则才能准确揭示出不同层面的城镇化的真实水平。

(二)目的性原则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因此在河北省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在测度新型城镇化质量时,要关注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同时要关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是否存在超前或滞后的问题。

(三)多样性原则

由于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的城市职能不同,在评价不同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去测度,不能简单的制定一套城市化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在进行城镇化质量评价时,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银边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种子新型城镇化质量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空间、就业等要素进行综合测度和评价。

课题来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河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与政策建议(课题编号:HB15YJ010。

篇2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试是检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现在的日常教学中,仍有些教师将量化评价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质性评价,或者根本不存在质性评价。事实上,评价是隐藏在教师日常的教育行为中的,不能简单地集中在纸笔考试上,传统的量化评价将笔试作为唯一的标准,无法反映成长中的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状况,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评价不但不尽公平,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也有人认为,量化评价是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取消了量化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全面发展。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目前,学校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考试,可能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全面否定了量化评价。相反,我们应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待考试,看待量化评价,认识到量化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作为评价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量化评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简单地取消量化评价,而改革和完善以考、试测验为主要手段的量化评价,才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2 “质性评价”的意义

新课程倡导质性评价方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2.1 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的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篇3

1.1治疗有效率上升,病死率下降 说明对疾病的治疗有效程度提高,反映我院医疗质量上升。

1.2入出院诊断符合率逐年增长,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缩短 疗程缩短,说明我院在院病人住院检查治疗时间重视了环节质量管理,大大缩短病人滞院时间,检查治疗时间集中。治疗效果好、诊断质量高,社会效益显著。

2 用工作效益指标评价社会效益

平均病床周转加快;实际病床使用率协调发展;平均病床工作日呈增加趋势。见图表:

综上所述:病床周转快,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工作日协调发展。说明了我院病床资源利用好、加快周转。工作效率高,社会效益好。

3 分析住院病人承受医疗费用的状况,评价社会效益

资料(如表示)

若按单位劳动日创社会产值M元,则这些病人因减少住院日而增加出勤日可多创社会产值4345M元。

计算结果表明:我院社会效益显著,2010年比2008年增创社会效益总值(293+4345M)万元。

篇4

1 引 言

随着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飞速发展,以化学标志物为核心的药品标准和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尚未建立科学、严谨、低成本并符合中医药整体观及中药特点的中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技术规则,建立一个以临床疗效为导向,基于多环节、多指标、定量化、综合性的中药材评价控制方法体系,对中药材品质进行评价与控制,以期保证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1]。中药指纹图谱能够体现多组分中药的化学表征,可以控制中药的整体质量[2,3]。然而其所体现的化学成分与药效的相关程度尚不明确。因此,单独利用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优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5]。而将指纹图谱与药效进行相关性研究(谱效相关),不仅可以使指纹图谱与其药效相关联,而且还能找到与活性密切相关的指纹图谱峰,从而构建对中药质量控制更有针对性的药效指纹图谱[6~9]。

最近,美国FDA《植物药发展的工业指南(2015版)》,指出生物评价是中草药和植物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10]。生物评价(Biological assay, Bioassay),是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评价供试药物作用于生物体系(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器官、微生物和细胞以及相关生物因子等)所表达出的特定生物效应的方法,可用于定性或定量评价供试药物的质量[11], 具有关联功效的优势。将生物评价方法应用于谱效相关中,可以使谱效关系更准确可靠[12]。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13]。丹参及相关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其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4]。目前,丹参的指纹图谱已用于丹参及相关制剂的品质评价[15~17]; 丹参及其主要成分,特别是隐丹参酮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也有报道[18,19]。然而,隐丹参酮、丹酚酸B等成分及丹参药材基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对效价未见报道,单体成分对丹参药材品质优劣的贡献度仍然未知,这些指标性成分与功能主治、药效的关联程度也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丹参化学指纹图谱和抗血小板聚集效价的基础上,经过谱效相关分析,探讨丹参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的主要贡献成分; 通过计算活性贡献度的方法,揭示脂溶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对丹参质量评价的贡献度,将更全面地反映其内在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构建的基于化学指纹图谱和生物评价的综合品质评价方法, 可为丹参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也为中药炮制、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临床处方选择及制剂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评价模式。

2 实验部分

2.1 丹参样品采集

本研究共采集10批次样品,产地包括:甘肃(S1)、河南1(S2)、河南2(S3)、河北1(S4)、山东(S5)、山西(S6)、河北2(S7)、陕西(S8)、河北3(S9)、四川(S10)。样品经肖小河研究员鉴定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2.2 仪器与试剂

AggRAM血小板聚集仪(美国Helena公司);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Agilent 公司);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 × 2.1 mm, 3.5 μm, 美国Agilent公司); 花生四烯酸(美国Helena Lab公司); 阿司匹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丹酚酸B、丹参素钠、丹参酮ⅡA、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 I、隐丹参酮(成都普瑞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对照品纯度均大于98%。

2.3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SPF级,体重240~260 g,动物许可证号:SCXK(军)20120004。

2.4 化学指纹图谱测定及分析

准确称取丹参药材粉末3.0 g,加入80%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微孔滤膜过滤,供HPLC分析。HPLC条件:进恿5 μL,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流动相为0.1% H3PO4 (A)和乙腈(B),梯度洗脱:0~20 min,10%~28% B; 20~25 min,28%~48% B; 25~40 min,48%~60% B; 40~45 min,60%~10% B[15]。用《中国药典》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应用MetaboAnalyst 3.0软件进行分析。

2.5 药材生物效价测定

2.5.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阿司匹林10.0 mg,加0.5% DMSO溶液500 mL,超声溶解,制成0.02 mg/mL溶液, 并按剂间距1∶0.8稀释成各个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2.5.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丹参药材粉末3.0g,加入80%甲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得浸膏,称取适量浸膏,加0.5% DMSO溶液,超声溶解,制成丹参供试品母液,并按剂间距1∶0.8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2.5.3 血浆制备 将大鼠腹腔注射0.12 mol/L戊巴比妥钠(60 mg/kg)麻醉,以0.13 mol/L枸此崮1∶9抗凝,腹主动脉取血。100×g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作为富血小板血浆(PRP),剩余部分以2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即为贫血小板血浆(PPP)。

2.5.4 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取PRP175 μL加入测试杯,然后取50 μL PPP加入测试杯,37℃温育,加入25 μL花生四烯酸,记录血小板聚集曲线及空白血浆的最大聚集率。另取175 μL PRP加入测试杯,再加入供试品溶液50 μL,同法测定供试品的最大聚集率。

2.5.5 相对校价计算 抑制率(I,%)=(空白血浆的最大聚集率-供试品的最大聚集率)/空白血浆的最大聚集率。计算不同浓度的供试品与对照品(阿司匹林)的抑制率,参照《中国药典》[20]和《药品生物检定》[21]“质反应平行线法”进行相对效价计算。

2.6 谱效相关

用MetaboAnalyst 3.0软件系统进行Kendall分析[22]及SPSS软件进行Spearman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指纹图测定

10批次丹参药材指纹图谱见图1A,相似度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10批次丹参药材相似度在0.930~0.998之间,相似度非常高。然而,相似度是均等比较所有成分的综合相似程度,如丹酚酸B就是丹参中高含量成分,其对指纹图谱相似度影响最大,因此,通过指纹图谱不易发现各批次丹参药材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共选取17个共有峰,以峰面积进行热图分析,结果见图1B,不同批次丹参药材中除丹参酮类成分外化学成分变异不大。聚类结果(图1B)中,批次4药材单独聚为一类,其丹参酮类化学成分为主要差异成分。而不同批次的药材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尤其是针对活血功效时丹参的品质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究其根本原因,是品质评价方法的缺失造成的。

3.2 药材生物效价测定

由相对效价计算结果(图2)可知,本方法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批次丹参药材的质量差异,10批次药材中,丹参抗血小板聚集的最高效价与最低效价相差10倍,提示化学指纹图谱难以反映丹参的活性和质量差异。

对10批次丹参药材的17个色谱峰面积与抗血小板聚集效价进行Kendall相关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见图3。其中12~17号峰与抗血小板聚集效价具有较高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 而具有显著性相关的是12、13、15号峰,特别是13号峰,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

3.3 单体化合物活性验证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结合文献报道,推测活性相关系数较高的色谱峰的结构[23]。经过比对,12、13、14和16号色谱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确定为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而15和17号峰为未知化合物,见图4A和4B。另外,计算丹参指纹图谱峰的对称因子、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选择度,结果见表2,HPLC相关参数达到分离要求,确定色谱峰的分离效果良好,从而排除色谱峰中的其它杂质成分干扰。

对已鉴定的化合物进一步验证,结果见图4C。隐丹参酮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100%,而其它3个单体化合物在此浓度下没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中二氢丹参酮Ⅰ(12号峰)、隐丹参酮(13号峰)、丹参酮Ⅰ(14号峰)、丹参酮ⅡA(16号峰)都与抗血小板聚集的效价相关度较高,但验证结果证明只有隐丹参酮(13号峰)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图4C); 因此,谱效相关的方法仍有一定缺陷,尽管应用本方法能够得出相关系数较高的成分,但不能排除多个成分之间伴随相关的情况。为了排除伴随相关/自相关的存在,应将可辨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效价测定的验证,也就是逐个地对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以确定这些成分与效价之间是真实相关,还是伴随相关。本研究对4种与药效密切相关的成分进行了活性验证,发现只有1种成分与药效密切相关,为真实相关,其它3种成分是伴随相关。

另外,测定并计算了丹参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的丹酚酸B和隐丹参酮的抗血小板聚集相对效价,测定方法同2.5节,结果见表2(相对效价)。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相对效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隐丹参酮的相对效价为1628 U/mg,比丹酚酸B(37 U/mg)的相对效价高40倍,为阿司匹林的1.6倍。隐丹参酮为丹参中抗血小板聚集的药效物质,隐丹参酮抗血小板高活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发抗血小板聚集的新药的前体化合物提供可能[24]。隐丹参酮具有高活性的例子还发生在抑制血管新生,调节肝窦内皮细胞功能上, 例如,隐丹参酮可以抑制体外血管生成,但丹参酮ⅡA却没有抑制作用[25,26]。

活性贡献度即为指纹图谱中活性成分的峰面积与此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相对效价的乘积,由此可以出计算活性贡献度,并比较丹参中高含量成分丹酚酸B与低含量成分隐丹参酮的活性贡献,丹酚酸B和隐丹参酮的活性贡献度分别为97779和90472,结果表明,两者的活性贡献基本相当。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效应成分指数的办法[27,28]对中药药效成分进行活性校正, 以更好地综合评控中药质量。

4 结 论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批次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其抗血小板聚集效价进行相关分析,构建了基于化学指纹图谱和生物评价的综合品质评价方法。此模式可以将中药质量评价与药材的生物活性或临床功效结合,不仅为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还可为中药炮制、优良品种选育、制剂工艺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References

1 CHEN YiYu, QIAN ZhongZhi, ZHANG BoLi. China J. Chin. Mater Med., 2017, 42(1): 1-5

陈翼宇, 钱忠直,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1): 1-5

2 ZHANG Juan, ZHONG Jun Hui, WANG ZhiPei. Chinese J. Anal. Chem., 2014, 42(4): 559-564

张 娟, 钟俊辉, 王志沛. 分析化学, 2014, 42(4): 559-564

3 QIN KunMing, ZHENG LiJuan, SHEN BaoJia. China J. Chin. Mater Med., 2013, 38(1) : 25-30

秦昆明, 郑礼娟, 沈保家.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 (1): 25-30

4 Zhang D L, Duan X J, Deng S H, Nie L, Zang H C. J. Sep. Sci., 2015, 38(1a): 3337-3344

5 Jing W G, Zhang J, Zhang L Y. Molecules, 2013, 18: 6919-6935

6 CHEN LinWei, QIN KunMing, XU XueSong. Chin. Tradit. Herbal Drugs, 2014, 45(21): 3041-3047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中草药, 2014, 45(21): 3041-3047

7 Xie W J, Zhang H J, Zeng J G. Chem. Central J., 2016, 10: 42

8 Liang Q L, Liang X P, Wang Y M, Xie Y Y, Zhang R L, Chen X, Gao R, Cheng Y J, Wu J, Xu Q B, Xiao Q Z. J. Transl. Med., 2012, 10: 26

9 SUN WanYang, TONG Ling, LI DongXiang, BI KaiShun. Acta Pharm. Sin., 2016, 51(8): 1290-1296

孙万阳, 佟 玲, 李东翔, 毕开顺. 药学学报, 2016, 51(8): 1290-1296

10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 2015

11 HAN Bing, MAO Xin, YOU Yun. China J. Chin. Mater Med., 2015, 40(23): 4597-4602

韩 冰, 毛 鑫, 游 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40(23): 4597-4602

12 Chang Y P, Zhang W, Xie Y M. J. Tradit. Chin. Med., 2014, 34(6): 749-753

13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Chinese Pharmacopoeia. A, Beijing: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14 Luo H L, Kong W J, Hu Y C. Chen P, Wu X R, Wan L, Yang M H. J. Sep. Sci., 2015, 38(9): 1544-1551

15 ZHANG Cong, HAN XiaoJin. Chinese.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2010, 32(10): 1656-1662

张 聪, 韩晓锦. 中成药, 2010, 32(10): 1656-1662

16 Wang T, Zhang H, Wang L. J. Chromatogr. Sci., 2014, 52: 992-998

17 ZHANG Jun, CHENG, GUO Lan.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2015, 17(5): 994-999

B, 程月发, 郭 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5): 994-999

18 Maione F, Cantone V, Chini M G. Fitoterapia, 2015, 100: 174-178

19 Liu L, Li J, Zhang Y. Thromb Res., 2014, 134(4): 866-876

20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Chinese Pharmacopoeia D. Beijing: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四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21 ZHOU HaiJun. Drug Biological Inspection.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2005: 127

周海钧. 药品生物检定.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27

22 Xia J, Sinelnikov I, Han B. Nucl. Acids Res., 2015, 43: 251-257

23 LIU Gang, WANG WenMing, TAN ShengJian. China J. Chin. Mater Med., 2004, 39(8): 581-583

刘 刚, 王文明, 谭生建.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39(8): 581-583

24 WANG JiaBo, XIAO XiaoHe, LIU ZhenJie. China, 201610282231.5, 2016

王伽伯, 肖小河, 刘振杰. 中国专利, 201610282231.5, 2016

25 Hur J M, Shim J S, Jung H J. Exp. Mol. Med., 2005, 37: 133-137

26 HUANG Kai, ZHAO ZhiMin, LIU HongLiang. Acta Pharm. Sin., 2016, 51(8): 1257-1262

S 恺, 赵志敏, 刘洪亮. 药学学报, 2016, 51(8): 1257-1262

27 ZHANG HaiZhu., XIAO XiaoHe, WANG JiaBo. Chin. Tradit. Herbal Drugs, 2015, 46(11): 1571-1575

篇5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学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1-2]。精细量化评价要求对评价奖励指标精细量化,由粗放定性转换为精细定量,提高群体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尝试将精细量化评价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追求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的管理评价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1.大学生综合素质精细量化评价的内涵

精细量化评价以规范化、责任化为前提,通过科学有效考核和激励导向机制,以规范的规章制度为保障,将学生发展指标明确量化,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大学生精细量化考核是指以具体量化指标为依据,借助一定计量方法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比较、衡量与评价。从学生层面,量化评价是个人获得认可的实现方式,关注点在于考核结果所决定的个人利益[3-4];从高校管理角度,量化考核可提升学校学生发展实力,激励学生多元发展,关注点在于考核的有效性和导向性。

2.大学生综合素质精细量化评价设计原则

考核的设计原则应遵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学生考核评价设计应该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是指学生评价量化考核过程(包括考核指标确定、赋分权重、考核方法选择和实施)各个环节都符合科学要求。贯彻这个原则应做到:遵循学生发展客观规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数值量化指标;科学选择考核主体及实施途径;客观性原则要求量化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责任都应当有明确规定、完全公开,尽量避免掺入主观性和感彩,做到用事实说话; 可行性原则是指考核方案实施得通,考核指标和标准符合实际,并能被理解接受。考核方案的确定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应做到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3.大学生综合素质精细量化评价设计内容

高校学生精细量化评价应包括考核对象、考核原则、考核指标、考核实施方法、管理支持制度等内容的综合有机体,并相互作用形成完整体系[5]。

3.1考核对象与管理制度

量化考核主体是指具体实施量化考核评价的组织群体,是高校管理基层工作者牵头、学生本身为主的群体;对象是受考核评价的客观主体,是全部高校学生,分为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等。考核主体接受考核对象监督,秉公办事,严格按照细则操作,坚持联评审议、及时公开、大事上报制度,确保实施细节公平合理;考核对象具有申诉权利;考核目标坚持纲领基础不大改、细节可调整,保证制度稳定性。

3.2考核方法与程序

量化考核实施方法采用KPI考核方法,通过对学生发展关键指标设置、赋分、分析,一般过程是将学生发展成果量化,然后根据得分值与目标比对,确定考核结果与评价。实施中成立专门学生考核小组,以班级为单位,由班内选举产生的考核委员负责每天记录、每周总结、每月上报,年级考核小组对考核档案月月更新总结,逐级上报;月报结果公示、统计、存档;保障学生申诉权利,保证结果易查阅、难修改;考核结果双向交流,考核主体(考核小组及学生工作管理者)就考核方法、结果向考核对象(全体学生)公布;考核对象对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向主体反馈,经过双向交流、沟通及时修正考核制度,使绩效考核体系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

3.3考核评价框架内容

学生考核评价以综合素质为原则,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科学素质、文体素质、拓展素质等部分,具体包括:思想素质、学习情况、自我管理、科技实践、自我服务、新闻宣传、创业培训、文体发展及其他等模块,打破学生评价考核单一的局面。各模块具体细化,设有基础分、加减分项目,各指标赋分以均衡为主、重点突出为原则,例如科技创新与文体发展相等,让不同类型学生得到公平相等评价,对于高校学生发展薄弱项或重点推动素质,赋分有所侧重,真正做到精细量化管理。

3.4考核评价意义

考核结果不仅仅是一个表格或者一个分数,应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奖励挂钩是必然选择。通过规范化与导向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通过相关鼓励措施,营造积极环境促进学生自身完善。具体来说, 1)量化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身表现得到积极认可,真正实现学生自我自觉自信管理;2)量化考核评价是高校审视认可学生的有力来源,观察学生细微有形,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和工作纰漏,因材施教,用“数据”说话,避免“靠直觉办事”,更加科学合理。

4.小结

高校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应该注重考核对象与考核原则的确定、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实施方法、管理制度支持等内容在内的一个综合有机体,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高校学生评价考核精细量化管理,积极推进学生工作的规范科学化,更进一步落实了素质教育,充分积累学生多元发展土壤,实现学生自我科学管理,自觉成长为有责任、综合素质高、创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月娥,孔繁繁,张天晓,苏文. 以学生评价量化管理的尝试谈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2(9),21-24

[2]徐秀秀. 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基于学生评价的视角[D].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

[3]邱祖民,胡萍,陶秉莹,万金宝. 学生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模型化初探[J]. 化工高等教育,2007(1),38-40

篇6

[中图分类号] R7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069-04

老年人牙髓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是老年人失牙的原因之一。牙髓疾病作为发生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疾病,随着牙体结构的增龄性改变,在老年人群中也呈现其独有的特点。老年牙髓病的治疗因牙髓的增龄性变化主要是以保存患牙为主。虽然根管治疗是目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首选和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常因髓腔、根管在生理解剖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受磨牙位置的影响,医生的视野欠佳,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 牙齿则会发生增龄性变化[1],寻找适合老年人牙齿特点的根管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自2011年3月以来,采用根充联合改良塑化术治疗老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12月在口腔科就诊的磨牙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100例,年龄>60岁,健康状况良好。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中男30例(38颗患牙),女18例(22颗患牙);年龄61~83岁,平均(67.5±3.7)岁;患牙部位:上磨牙38颗,下磨牙22颗。观察组52例中男34例(40颗患牙),女18例(20颗患牙);年龄61~83岁,平均(67.5±3.7)岁;患牙部位:上磨牙32颗,下磨牙28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所有患者患牙在手术前,拍摄X 线根尖片,用来了解牙根的形态、生理解剖结构和根尖周病变范围。让患者取仰卧位,口张开露出患牙,进行必兰麻局部麻醉。②用G型钻对患牙根管冠部做预处理,用常规方法进行开髓、接髓顶以及拔髓。③用1#G型钻将根管的长度退去4 mm后作为根管的深入长度,以相同的手法用2#、3#、4#G型钻分别减去2 mm后作为进入牙根的深度。选取20~40号K型锉,每一号的锉能在根管中进行无阻力旋转时就换下一号锉,并采用40号锉光滑根管壁,使根管成连续的圆锥状,主尖锉预备至40号,根尖4 mm的根管锥度应>0.02。④采用牙胶尖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填充根管[2]。⑤采用1%的生理盐水及氯亚明反复冲洗根管,将根管分泌物及锉管碎屑彻底清除干净。放置根管消毒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窝洞治疗1 周。对照组待炎症消除后,用碘仿氧化锌粉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按无菌操作方式完成单个或多个根管一次性充填,观察2 周后无不良反应再做永久性充填。观察组患者扩锉根管至40号,引流、消毒后进行牙胶尖侧压充填术。对于根管狭窄、闭锁、弯曲,致使根管扩锉针不能达到根尖的根管,采用改良塑化术,扩管至25号,尽量达到根尖的1/3,引流、消毒后把配制好的无色牙髓塑化液用扩大针反复导入根管内2次,在吸干塑化液后将略小于根管内径的消毒牙胶插入根管, 齐根管口处切断多余的牙胶尖,再次导入塑化液于根管内,然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闭根管口,磷酸锌粘固粉垫底,最后永久充填。

1.3 观察指标

每颗患牙在手术前、手术后、术后2年的根尖X光片,观察患根管填充质量、术后疼痛、临床疗效等。

1.3.1 根管填充质量评价标准[3] 根据《中华医学会临床病症疗效标准》对根管填充质量进行评价。①超填:根管填充物超出了根尖;②欠填:根管填充物与根尖之间的距离>2 mm或者根管的封闭出现松动;③恰填:根管填充物与根尖之间的距离≤2 mm,根管的封闭较为严密。

1.3.2 术后疼痛评价标准[4] 根据疼痛程度分为4级。无痛:完全无疼痛无不适症状;轻度疼痛:轻微疼痛或不适,不影响咬合和进食;中度疼痛:无自发痛,但患者药物时出现轻微疼痛;重度疼痛:自发痛,患者不敢咬合,叩痛明显伴肿胀。

1.3.3 疗效判断标准[5] 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牙齿功能良好,临床检查各项指标正常,PAI 1~2 级;有效:自觉无不适,牙齿功能良好,临床检查正常,PAI3级;无效:牙齿有不适感,临床检查根尖区黏膜红肿、触痛,有瘘道,PAI 4~5 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根管填充质量的比较

对照组患牙的恰填率为81.67%,观察组为95.00%,两组患牙的恰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P

2.2 两组术后患牙疼痛率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1周的患牙疼痛率为20.83%,观察组为1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

2.3 两组的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除对照组1例患者失访外,均随访2年,临床检查均无松动、叩痛、无漏管,X线检查根尖周无阴影。

2.4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术后2年随访观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老年人牙髓病尖周病的治疗,仍遵循下列原则:凡能保留生活牙髓的应尽可能保留;能保留全部牙髓的,也应尽可能保留根髓,如病变已不能保留牙髓,则应尽可能保留患牙[6]。由于全身健康、心理等因素,老年人多半不愿意拔牙。目前在牙髓病尖周病治疗的病例选择上,老年人基本与年轻人相同。老年牙髓病的治疗因牙髓的增龄性变化主要是以保存患牙为主,保存活髓的治疗因老年人牙髓血供的减少而成功率很低,只有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才采用[7]。目前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临床效果肯定,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常因髓腔、根管的生理解剖结构差异加上磨牙的位置影响,医生的视野欠佳,难以达到理想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效果[8]。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会发生增龄性变化,老年人磨牙的根管逐渐变狭窄,近根尖处不通畅,进行拔髓扩管手术困难,并因老年人的体力差,或者颞颌关节存有问题,不能耐受长时间张口,无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4-8]。文献报道,根据老年人磨牙的根管形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是可行的[9-10],如首先对较粗大的根管用牙胶尖及糊剂严密充填,再联合应用牙胶尖和塑化液这两种材料对细小根管进行改良塑化治疗,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牙髓塑化治疗,操作简单,对一些极细小、弯曲、存在异物的根管,可显示其治疗的优势,但塑化液对X 线透射,且聚合后与根管壁连为一体,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11-13]。本技术对条件好的根管采用根管治疗,根管条件特殊的根管采用塑化液加牙胶尖根充(改良塑化术),塑化液独特的流动性使其能适于各种形态的根管,与根管壁密合[14],降低塑化液渗出根尖孔时出现的刺激症状发生率;因为减少了塑化液的使用量,相应的材料在聚合时体积收缩量也更小,降低了塑化不全的发生率,又可解决塑化液X 线透射、根充后再治疗困难等问题。文献报道,塑化液加牙胶尖的抗渗漏能力要显著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15-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王香平.老年人的生理与口腔特点[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12(1):54-56.

[2] Orstavik D,Kerekes K,Eriksen HM,et al.The periapical index:a scoring system for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apical periodontitis[J].Endod Dent Traumatol,1986,2(1):20-34.

[3]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291.

[4] 王晓仪,朱亚琴.现代根管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4-87,105-111.

[5] 高学军.对塑化治疗术临床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3):163-165.

[6] 杨启祥.常用临床根管充填材料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1):66-68.

[7] 马巍,毕良佳,王涛,等.塑化液加牙胶尖根尖封闭效果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6):610-611.

[8] 王喜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51.

[9] 刘新颖.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20-421.

[10] 王兰翠.郑军.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63.

[11] 宋娟,袁廉蜀.全冠修复后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病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99-100.

[12] 黄梅兰,赵仲侠.根管充填治疗老年人牙髓病效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51(10):87-88.

[13] 曾祥群.临床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中外医疗,2009,33(19):44.

[14] 包东华.98例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28,117.

[15] 王兰翠,郑军.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69.

[16] 张亚庆,余擎,殷霄.老年人根管治疗复杂性探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2):71-73.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172-03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要注重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大多侧重对高职学生从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方式进行创新,而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体系却不够完善【1】。目前大多情况下,高职使用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能体现高职培养特色,这就越发加重了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这些脱节表现在教学的内容、速度上,也表现在时间上使用了不同的标准。所以,采用统一标准是从根本上解决“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2】。

如何客观,实际地评价高职软件信息学生的课程质量,学习效果,一直是一项困难的任务。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已经按照企业市场需求制定,目的是培养企业用人市场需要的人才。如能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标准和实际需求相结合来规范学生,将企业工作流程引入课程设置,与企业共同制定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就能达到表里如一【3】。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设想可以多方位、实时、长效、全程、全员、各阶段、多层次地,近似动态地观察学生的学生过程,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氛围,同时教师对每一名学生有了更准确的定位,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并能不断地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进行重新思考、调整,以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 现状分析

国内高职院校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如下:

1)评价模式没能与时俱进

目前的考核依旧遵循传统的应试法则,不能真正促进和检验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考核,完全依赖一次纸质考试成绩【4】,显然会给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侥幸余地,不符合技能鉴定的形式。与看重业绩和利润的企业相比较,这种考核形式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形式下,考核合格的学生就业后会极不适应,感到失落。

2)评价体系中欠缺表达能力考核

高职学生明显有缺乏主动表达思路的训练,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5】。而表达能力在企业做项目中至关重要,小到用户沟通、团队沟通等日常工作,大到项目阶段评审、汇报都要用到这一技能。

3)评价与企业标准脱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无法体现

各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教师在出考题时,大多数都从习题集或题库中提取知识题,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自定评价标准,随意性较大【6】。而院校与企业沟通较少,没有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出发,没能与具体职业岗位职责相结合,这就造成所评价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严重脱节,从而降低了导致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7】。

4)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实时性差

大高职院校均采用纸质方式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实行人工统计,工作量很大,难以持续发展。质量反馈、监控的途径较单一,仅有学生座谈、网上评课等。且这些可供借鉴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大多比较零散,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对每一个反馈环节实行实时监控性差,通常的反馈过程至问题的解决都有一定的延时性,从而对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整效果就有不准确【8】。同时由于教师掌握的信息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授完当前课时后不能及时在该课程的下一个任务中进行调整,而只有期待下一轮教学中的实施,因此不利于教学团队知识的更新,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竞争机制的引入【9】。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有企业管理、考核,即有企业派出的,负责考评,并将结构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和任课教师。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而传统的评价总是在一个点上如期初、期中、期末,是静态的离散的过程。

2 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内容

以计算机软件信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联合计算机企业构建“企业参与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为指导,对计算机软件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也必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依据学生在企业项目中的表现,包括操作、发现问题、分析、设计、总结、横向和纵向的沟通能力、自学、信息捕获等与职业相关的从业能力,这些就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评价特征,依据企业的招聘要求和行业从业标准进行培养。

1)“企业参与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能力培养质量评价应由学生自身、同学之间、学校和老师、家长及企业共同参与,这样能够从多个视角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以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实时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以达到全面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革。

2)“企业参与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内容的全面性和具体性:可以从智育考核系统、文体活动考核系统、职业技能考核系统、德育理论与实践考核系统、特殊奖励与其他系统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

3)“企业参与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形式的改革:学校学分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同时推行“以证代考”形式。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从业道德优于才能的培养。

以上的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可以在项目构建的“计算机软件信息专业学生成长档案实时监控体系”、“计算机企业用人标准评价体系”上得以多方位、实时、长效地运作。

3 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实时特色和全方位特色

1)培养质量实时监控机制

通过软件开发的里程碑(milestone)设置实时培养质量监控点【10】。对培养的每位学生的质量,做到时间细粒度考核反馈,并可回溯,及时弥补缺失。构建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成长档案实时监控体系”、“计算机企业用人标准评价体系”上的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则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就业后的环境。企业文化同学院文化相融合,才能提高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作为项目考核的实施体,教师也能够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以项目管理者及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沟通,避免了脱离实际的理论宣讲,换以理论结合项目的方案。并能根据市场、产品、项目实时调整培养目标、手段、内容。

2)企业换位教学督导机制

即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参与的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计算机企业、计算机行业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需沟通机制,建立学生质量实时监控机制,培养得到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普遍认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11,12】,企业的QA部门,即质量管理检查部门成为事实上的教学质量验收者和监督人,从根本上解决校企人才供需错位矛盾。企业实质上的高度参与,使高校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在素质教育方面能更重视培养优秀的从业道德、职业习惯和纪律意识,使高职教育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4 实施构想

主要构想了以下几种实施立体化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方法:

1)形式采用分组定岗,具体说就是相同的岗位,安排从事不同的实战项目,按照矩阵化管理,与企业项目组同步进行岗位考核。这样,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项目角色,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软件项目任务。考核时,项目岗位考核是学生得分的基础。即考核分数基本可以与项目组奖金相对应,项目组所得奖金是有限的,这样可以避免大锅饭现象。

2)考核学生时除了看个人完成情况外,项目整体完成情况是重点,占学生考核成绩的大半部分。以此鼓励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培养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项目小组一周开始,会做一次计划,在周四做一次评审周小结,教师作为项目的检查者和参与指导项目阶段评审,给出一个评审成绩,项目组长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将此成绩与任务完成情况对应,作为平时成绩。同时,教师有权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学生加分,以激励创新。

3) 期末考试不再只是卷面笔试。而是加入项目答辩环节,类似于项目最终评审,每个小组围绕本组项目任务,对照最初的需求分析和任务书,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任务,并由学校、企业教师进行现场答辩。教师可以根据其表述的真实度、正确性、创新性打分。

4) 与企业联合进行“考证考级”。针对行业和社保鉴定机构的要求,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既让学生拥有的入行的资格证书,让企业增强了实力,又一定程度地减少了企业培训的成本。

5) 构建“计算机企业用人标准评价体系”平台。由企业指导、由高职共建,因为只有企业才知道真正的人才需求。可将企业的HR与学院的学院资源管理系统(CRP)汇通,进一步加深融合。

6) 运用“计算机专业学生成长档案实时监控体系”更好,教师可以通过此系统,实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详细成长轨迹——可以从各方面立体地描述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包括目前身体状况在内的参数记录,因材施教。企业也可通过此系统,择优录用实习学生。以下为此构想的实施线路:

1)首先调查企业业务,选择、引入适合的培养及质量监控切入点

合适的企业管理考核制度,以及适合的项目或子项目模块。以便学校快速构建,准备好学生实时监控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学生的基础能力,即基础理论能力应有相应的准备,以便与此项目和岗位对应。

2)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生成长档案实时监控体系”

设计将软件专业核心能力嵌套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流程之中,形成适合的有明确专业就业方向的综合实践项目。追踪记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生从入学、求学、就业、工作各阶段的成长轨迹,由学生本人、教师(专业教师和班主任)、家长、企业(社会)共同记录学生成长档案,涵盖学生的学业、技能、品德、社会能力、业务能力,构建长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3)构建“计算机企业用人标准评价体系”

从IT企业用人标准出发,依据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和具体岗位规范来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力争得到行业统一认可。

4)建立企业参与的计算机专业学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构建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成长档案实时监控体系”、“计算机企业用人标准评价体系”上的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个性化开发学生潜力。教师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持续地对培养方式进行反馈和调整,及时把握住向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方向。

5 总结

通过构建企业参与的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实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计算机企业、计算机行业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需沟通机制,建立学生质量实时监控机制,培养得到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普遍认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可从根本上解决校企人才供需错位矛盾。通过该评估体系,可以对让学生的成长情况实时把控。可以与软件企业的软件成熟度标准CMM对接,找到工学结合的重要结合点,从技术层面为校企共同体提供评价的标准,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最终的目标,为软件开发岗位近专业就业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 金志宇.顶岗实习阶段职校学生学业评价之研究[J].时代教育,2010,(7).

[2]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 魏春梅.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3).

[4] 张俊茹,沈冬,熊伟.有感德国职业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评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3).

[5] 钟彬杉.“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6-28

[6] 沈音乐,陈华鹏.校企共建BPO业务基地促进高职生就业的研究[J].电脑技术,2009.8:3972-3973

[7] 赵立志.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 的ICT业务集成研究[J].信息术.2010,(06):20-21

[8] 葛锦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及对策[J].百家论坛,2009(6):49-52

[9] 王国庆.最新人事科科长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人事科学出版社,2008-3.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做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共92例,并按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7~83)岁,平均(53.2±2.3)岁;直肠癌共28例,结肠癌18例。对照组:共46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51~80)岁,平均(52.5±3.9)岁;直肠癌共27例,结肠癌19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3讨论

所有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其生存质量不仅与其病情和治疗方法相关,其心理变化对其身体状态也有影响。因身体原因、经济原因及治疗时的痛苦,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然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例如抑郁、焦虑和绝望,负面情绪不仅使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更使其自身免疫力下降,其身体及心理健康均受到破坏[3]。如何改善此类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是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此段时间内可能出现不良状况,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是为准确了解其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环[4]。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较弱,为保护肠道,须禁食,进行静脉营养供给,肠道功能恢复后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改善饮食结构,保证患者营养充足是促进其身体好转的前提。长时间卧床可致受压部位血液不畅,对该部位进行按摩并使患者做适量运动可防肠粘连等并发症[5]。上述均为个性化护理中对患者的身体护理。因为该类患者承受巨大身体和心理压力,故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十分重要。在良好的住院环境中,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可使患者放松心情,鼓励其发泄负面情绪,可使其心理得到调节,对改善身体状况有一定帮助[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与对照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焦虑值、抑郁值接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肌体疼痛等健康量表8项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将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结合,全方位改善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态,使患者摆脱抑郁心理,积极接受治疗,其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赛芬,赵翠兰,莫心女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31-33.

[2] 徐慧.结直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982-1983.

[3] 高永红,李柳英.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2,33(10):1521-1522.

篇9

作者单位: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当今随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多元化要求,如何提高临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科学护理绩效考核,成为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问题。神经内科自2010年4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迄今1年来,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如何更好的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理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最终实现医疗服务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率。

1 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1.1 工作分析 为进一步深化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各项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转变服务理念,调动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考核的目的不仅与利益分配相关,更侧重于通过考核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职业能力[1]。因此明确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是制定绩效指标的基础。在制定考核标准之前,对临床各级护士进行访谈,充分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最能体现技术、劳动价值、责任心的工作内容,掌握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易出差错的环节,以指导考核标准的制定,使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1.2 考核对象 神经内科全体护理人员48名,其中副高1人,主管8名,师级22人,士级17名。

1.3 制定考核标准

1.3.1 指标设计方法 根据福建省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及护理服务项目内容,按照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及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拟出绩效考核项目,从6大方面共100分进行量化考核,即分管床位日数20%、分级护理数15%(其中一级护理10%、二级护理5%)、生活护理数15%、满意度15%、技能考核10%、职称10%、岗位系数15%(其中日班4%、夜班10%、助夜1%),即时评估患者自理状况,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提供生活照护,细化项目内容分值。制定星级护士考核标准,每月评选1名服务明星护士。

1.3.2 考核项目具体实施方法 践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文件精神,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包干优质服务整体护理,全体护士包干床位,普通病房每位责任护士分管8张床位,重病室每位护士分管2~3张床位,每位责任护士负责自己分管床位患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生活照护等。护士长每天依据患者数、患者病情、护理人力数、护理工作量等分配各级护士分管床位,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根据福建省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及护理服务项目内容,提供相应分级护理,每位护士工作量考核项目包含分管床位日数、一级、二级、转入、转出、抢救、生活照护(如洗头、理发、洗脚、擦浴、肢体功能锻炼、修剪指甲、剃须、二便处理等)。护理文件信息化,使用电子病历,简化护理病历书写。科室成立持续质量控制小组(成员6名,除正副护士长之外,中级护士4名),每月从病房管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技能考核、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病历书写及重点环节等方面进行监控。设立信息反馈本及患者意见反馈箱,鼓励人人参与质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完成情况,及时记录在反馈信息本,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10~15 min小结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质控小组每月进行总结及讨论,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督促实施,并评价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1.3.3 考核评价 护士长每月总核算每位护士护理工作量,考评护理质量,量化绩效考核,权重侧重于护理工作量大、夜班、技术难度大等方面,依据第三方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每月评选1名服务明星护士,实施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并于护士会议公布考核情况,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协助分析原因,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改正工作态度。年终依据绩效考核情况,评选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优先考虑外出学习机会等,并将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未进行量化考核、未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2009年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以P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情况

按综合考评成绩,48名护理人员中,考核优良(>90分)者为45人,占93.75%,合格者(80~90分)3人,占6.25%,无不合格者,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平均为(96.34±1.26)分。

2.2 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未量化绩效考核)调查患者895例:其中对护理工作满意者815例,满意率为91.1%,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绩效考核后)调查患者1285例,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者1264例,满意率为98.4%,综上,量化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01,P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未量化绩效考核)调查医生54例:其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者47例,满意率为87%,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绩效考核后)调查医生62例,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者61例,满意率为98.4%,量化绩效考核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24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绩效考核后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共收到锦旗12面,感谢信25封。荣获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考评优秀病房”,2011年5月神经内科荣获厦门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考评优秀病房”。

3 讨论

3.1 量化绩效考核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本质是持续的、渐进的变革,它更注重了管理和环节的质量控制[2]。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技术水平目的最终为了提高护理质量[3]。优质护理服务中量化护士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加强了护士责任心及自我约束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促进人人参与管理,促进护士长对日常工作的检查力度,使之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控制、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

3.2 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率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量大,急、危重症患者多,患者致残率、致死率高,护理工作繁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绩效考核后,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理水平提高,医护关系和谐,配合默契,治疗护理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致残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让患者与医生皆满意。

3.3 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绩效考核,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目标,强化了岗位责任和护理安全意识,起到自我控制、自我加压的作用[4],规范了护士行为;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自觉对照考核标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方法,降低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3.4 激励机制具有管理导向作用 实施奖惩激励机制,该考核措施实行加分项上不封顶、减分项下不保底的方法,鼓励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争取多加分、少扣分,极大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绩效考核,改变了临床护士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白班夜班一个样、态度好坏一个样、责任心强弱一个样的陈旧观念,使优质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打破了传统的分配模式,适应了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3.5 为年终护士评优评先提供客观依据 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考核方法的实施,使考核标准明确、严谨,考核内容具体,杜绝了人情分,克服了盲目性[5]。同时把护士绩效量化考核作为年终评优评先、晋升和外出进修学习的主要依据,使每位护士有了一种危机感,刻苦学习,力争上游,最大限度地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小结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量化护士绩效考核,通过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有机会共同评价护理工作的成效与不足[6], 充分调动了临床护士参与绩效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率,从而达到患者、社会、政府满意,同时,在考核过程中不断纠正偏差,有效预防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6360.

[2] 吴晓慧,刘薇群.信息化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3):272273.

[3] 左月燃.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952.

篇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最新的罗马Ⅲ标准将FD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S)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两个临床亚型,两型可有重叠[1]。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伴有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障碍的生物心理紊乱,内脏敏感性提高,也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2]。社会心理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潜在的关键调节环节。FD同抑郁症的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46%的F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3]。本文主要通过临床观察来评价黛力新联合胃动力药或抑酸药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以其为临床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反复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至少6个月以上病史,近期3个月持续有以上症状;②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排除食管、胃及结肠的器质性病变;③B超及肝功能检查排除肝、胆、胰器质性病变;④无腹部手术史;⑤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抑制剂及促动力剂。诊断标准参照最新罗马Ⅲ标准,将FD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S)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两个亚型。

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18~59岁,平均30±2岁;病程7个月~10年。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91例,其中男53例,女38例;对照组89例,男46例,女4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疗组均加用抗抑郁药黛力新2片/日,早晨和中午各口服1片,PDS患者加用胃动力药吗丁啉片10mg,日3次,口服;EPS患者加用抑酸药兰索拉唑胶囊30mg,日2次,口服。对照组中PDS患者单用胃动力药吗丁啉片10mg日3次,口服;EPS患者单用抑酸药兰索拉唑胶囊30mg,日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周门诊复诊1次,并记录患者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能。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返酸、嗳气、烧心、腹胀等症状消失;②好转:上述症状减轻或改善;③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结 果

临床疗效:本组病例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显效66例(72.5%),有效17例(18.7%),无效18例(8.8%),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显效48例(54.9%),有效15例(16.9%),无效25例(28.2%),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功、肾功能无异常。

讨 论

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资料[4]表明,FD患者容易伴有焦虑和抑郁状态。这种现象与患者面临的竞争、压力、负性事件和应激事件有关,还与患者本身性格和人格等有关,并受幼年时期有无恶劣环境刺激以及遗传的影响,从而构建了引发FD的脑-肠轴的途径。目前对FD的认识已从单一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FD不仅是胃肠功能性疾病,而且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胃肠道症状同样与心理、社会及生理因素存在密切关系[5]。目前临床遇到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密切相关[6~8]。黛力新是由氟哌噻吨0.5mg和美利曲辛10mg/片组成的复方制剂。氟哌噻吨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小剂量突触前膜D2受体,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双相抗抑郁剂,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NA和5-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和NA的含量,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由此认为,应用黛力新这种抗抑郁、抗焦虑的特性来缓解FD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联合胃动力药或抑酸药治疗可提高FD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同症状下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黛力新联合吗丁琳或兰索拉唑胶囊治疗FD有明显疗效,进一步证实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对FD患者,在应用促胃动力剂或抑酸剂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对伴发抑郁症的治疗,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088—02

应用抗抑郁中药新药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满意,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34±1.72)岁;对照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9.86±1.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部烧灼感。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3 排除标准

(1)内镜检查,首先排除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消化道恶性病变;(2)实验室、B超等检查,其次排除糖尿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肝胆胰病变以及某些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症状;(3)另外FD的症状与其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的症状常常相互重叠或并存,需注意鉴别。

1.4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2粒,Bid,早晚餐后服用;莫沙必利5 mg Tid,餐前15~30 min服用。对照组单给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每2周随访评估1次,疗程为6周。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要求戒除烟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等损胃药物。饮食无特殊要求。

1.5 观察项目及指标

1.5.1 临床症状评分:(1)将上腹痛、上腹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8个症状因子,分别按严重程度计0~3分,判定标准: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微,需注意才能感觉到;2分为自觉症状明显,但不影响工作生活;3分为自觉症状明显,影响工作生活。按频度计0~3分,0分为不发作;1分为每周发作1~2 d;2分为每周发作3~5 d;3分为几乎天天发作或持续。

1.5.2 FD情绪障碍评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工具。

1.5.3 安全性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任何临床异常或实验室检查数据的明显异常,均予以及时评估以确定是否与药物作用有关,不良反应的确定标准:(1)症状严重程度比治疗后最高值减去基线分值≥2;(2)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50%。在入组前实验室检查各项目均在容许范围内。

1.6 疗效标准

以临床症状总分、HAMA及HAMD总分在治疗后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减分率>75%为临床治愈,50%~74%为显效,25%~49%为有效,< 25%为无效。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和精神情绪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精神情绪评分比较

治疗6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1),见表1、2。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3.04%、总显效率为84.78%,对照组分别为20.00%、50.0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3。

2.3 安全性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胃肠不适2例,口干2例,头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5/46);对照组出现口干1例,腹泻1例,头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初期,而且症状较轻微,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或消失。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复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据有关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消化不良的人群患病率为18.92%,约占内科门诊的11.5%,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1]。FD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尚未完全清楚。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目前认为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2]。临床研究提示抑郁焦虑与FD的发生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一项调查研究发现87%的FD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包括抑郁、焦虑、疑病症,转换型癔病、社会应对不良等[3]。荟萃的循证医学资料显示,抗抑郁或抗焦虑药联合促动力剂治疗FD在国内外已广泛使用,并得到有关专家的共识[4]。

中医认为FD的发生与情志不舒、脾胃虚弱有关。早期以肝郁气滞为主,病久则出现肝郁脾虚。肝郁是FD病理生理中的一个中心环节。舒肝解郁胶囊是国内首个经SFDA批准的抗抑郁中药新药。国内临床研究[5]报道,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焦虑/躯体化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躯体性焦虑因子、精神性焦虑因子的疗效优于安慰剂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和安全性[6]。

莫沙必利是强效选择性5—TH4受体激动剂。能激动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TH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产生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是治疗FD常用的有效药物之一。

本组病例治疗观察结果证明,抗抑郁中药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63.04%,对照组为20.00%;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4.78%,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由表1、2分析可见,两组在第2周末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控制和改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逐渐下降,第4周末达到最佳疗效。然而,对照组第2周末后临床症状减分不再继续下降,停滞在临床症状缓解不满意的状态。揭示了FD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抑郁焦虑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显示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中药新药联合促动力剂莫沙必利治疗伴抑郁焦虑的FD有肯定的疗效。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参考文献]

[1] 吴云林.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11):650.

[2] 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1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43—2049.

[3] 朱丽明,文秀才. 功能性胃肠病合并心理障碍的处理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84—285.

篇1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usiness,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laboratories,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 process become need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urpose is guarante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link, improve efficiency. This paper before the material and exam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osed projects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integration, again use value engineer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choice,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hat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function scheme, for the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l integration; Valu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文是针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成为目前实验室业务大增的情况下,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的整合和评价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相关功能却一直是薄弱环节。

1.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

根据一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的所有功能,把文件管理、组织基本信息、方法标准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活动管理、资质申报管理、内审管评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监控、质量改进功能结合到一起,并根据一般实验室质量体系职能分配情况和实验室本身质量体系岗位职能权限来设置本站质量体系信息系统中各功能涉及人员的权限。【1】

2.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评价选择

(1)确定功能系数

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整合后,在本建设工程实验室范围内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对所有功能设置权重,对所有功能进行评价选择。

根据询问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研究所所长、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两两比较对所有功能的重要性作出设置各功能权重,如“文件管理”比“组织基本信息”重要,就“文件管理”得1分,“组织基本信息”得零分,各功能得分累计加1得出修正值,得出各功能项目的权重和排名。

在全公司相关人员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评价考虑因素参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的评价原则:

A科学性:该功能是否简化目前纸质程序;该功能是否使得岗位职责设置是否更为清晰;该功能是否方便任务传达;该功能是否必要,对本站来说是否经济合理;该功能是否安全保密。

B先进性:该功能是否使得过程受到监控,可随时抽样监督;该功能是否具有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

C开放性:该功能是否适合现代化市场的需要,有扩展空间;该功能是否增强了资源共享、合理搭配。

根据评价平均分和权重的乘积,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排名,此排名正是每个功能对实验室的重要程度和适应性,此功能系数可以作为功能选择的重要评价。

(2)确定成本系数

根据软件公司对每个功能给出了报价,比如:“文件管理功能报价1500元占总成本2.5%,0.025就是此功能的成本系数”。依次确定各功能的成本系数。

(3)确定价值系数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V=F/C,如果价值系数V接近于1,说明功能和成本在比重上是比配的;如果V小于1说明,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作为考虑首先削减的功能;如果V大于1要具体分析,看其是否存在不需要的功能,应去除,或者功能比较重要,考虑是否适当增加成本来;也许本身成本低廉,就不需要考虑增加成本。

运用最合理区域法分析价值系数,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大的功能,由于它们改善功能或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对全局的影响大,从严控制,不应偏离价值系数标准线(V = 1)太远;而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小的零件,因其对全局影响小,功能改善或成本降低的潜力不大,可从宽控制,允许偏离V = 1的价值系数标准线远一些。

到此,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成构建。

3.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功能整合和评价的研究,能给建设工程实验室和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机构以参考。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工程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效率,提高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是研究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杨海鹰 潘华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毛义华 《建筑工程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孙玉澄 《简谈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评定工作》 现代侧来那个与实验室管理 2009年第3期

管建华《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的开发应用》科技咨询2008.32

篇13

引言

所 谓 EPR 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cr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当前我国的ERP应用常常出现‘南橘北积“的情况。西方企业是通过ERP来固化企业内已形成的先进有效的生产管理流程,而中国企业这个过程却正好相反,它们更多地是希望通过ERP在短时间内提升经营管理水准,迅速改变管理和业务流程上的落后。我国ERP系统的实施常常陷于困境,据称我国已实施的ERP中“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三分之一失败”。究原因主要是ERP系统应用绩效评价落后,现在除了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外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评价ERP系统的适当的方法所以我国企业对实施ERP系统的前途充满了迷茫。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ERP系统应用效果评价方法―AFT,实质上是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即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考评指标的权重,用模糊数学的方法(Fuzzy)对各类质化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最后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方法(TOPSIS)对企业ERP系统选型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和排序。

一、考评指标体系

为了使本方法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适应多数企业或组织的需要,选定的考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

1.本文选取样本公司选择的原则为多个行业,大型企业,含有多种经济成分,数据易获得和验证、可比性,力求全面反映我国各企业实施ERP前后的经营绩效对比。

2.建立ERP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二、考评方法―AFT

1.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主观赋权法是研究者根据其主观价值判断来指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是指直接将指标的数据通过数学或统计方法处理后,获得权数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层次概念,建立判断矩阵并通过特征向量的一致性检验来求得ERP系统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

2.质化指标的量化处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象“财务层面”“客户层面”这类指标,一般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而其他大多数指标具有模糊的特性,对这类质化指标的考评值,本研究引入模糊数学的方法(Fuzzy) 进行量化处理,使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具有模糊性质的评定等级转换为模糊数

一般来说,对质化指标的评定等级分级太小则分辨力较低,分级太多则增加考评的难度和工作量,本研究所用的模糊性评定等级为“V1(效果很明显);V2(效果较好);V3(效果一般),V4(效果差);V5(效果很差)5种级数,

第二步,将模糊数转换为明确的分数

用模糊数M的右隶属分数与左隶属分数计算其总隶属分数。

(1)

其中:

第三步,将计算出的各模糊数(M)的隶属总分加权平均后,得到明确的评定值

(2)

式中,di为每一种考评类型对每一个企业ERP系统在第i项质化指标上的评定值;nij为认为每一个企业ERP系统在第i项质化指标上的评价结果属于Mj级的人数;ut(Mj)为第Mj级之总隶属分数; 为每一种考评类型的考评者总人数。

3.每个被考评企业ERP系统在每项指标的综合评定。每个被考评企业ERP系统在每项指标的综合评定值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为对被考评企业ERP系统在每项指标的综合评定值,ki为考评类型的权重(因为考评者有专家、员工、客户,其经验、知识、权威不同,所以必须赋予不同的权重)。

4.以TOPSIS法进行排序评价

本研究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排序,是因为TOPSIS法所需的两大基本前提―-属性的权重已知和属性单调递增(或递减)皆符合ERP系统评价指标所具有的特性。

(1)构造决策矩阵

根据2和3求出的各指标的综合评定值,得出决策矩阵A:

(2)决策矩阵标准化

由于决策矩阵A中的量化指标值有不同的量纲,为了使这些量化指标值与质化指标的综合评定值量纲相一致,具有可比性,所以将决策矩阵A标准化,得到矩阵A’:

其中,

(3)构造规范的决策矩阵A“

其中的元素为A’的各元素,Wj为各考评指标的权重:

(4)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理想解:

负理想解:(3)

式中,J是相对于目标而言,愈大愈好的指标集; 是相对于目标而言,愈小愈好的指标集。

(5)计算距离

每个解到理想解的距离

(4)

每个解到负理想解的距离

(5)

(6)计算每个解到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每个解相对接近度

即可根据 大小进行排序,判断企业的ERP系统绩效大小。

三、实证及评价

实例列示宇通客车、光明乳业、小天鹅公司为例,以此为例说明AFT法的应用程序,通过邀请专家,公司员工,和客户对三个企业的ERP系统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打分。

1.ERP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运用AHP法,得到各考评指标对总评价目标的权重。(其过程略)

W =(0.098,0.090,0.120,0.085,…,0.085,0.072,0.065)

2.构造决策矩阵并标准化

3.构造规范的矩阵A“

由(2.4.3)中的得

4.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0.05125,0.03816,0.04980,0.11645,…,0.07169,0.05332,0.05915)

-=(0.02617,0.02007,0.03312,0.01292,…, 0.04250,0.04709,0.04651)

5.计算距离

由式(4)或式(5)得

6.计算每个解到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

由得光明乳业(0.8502)>宇通客车(0.8358)>小天鹅(0.6972)。

四、结束语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应用AFT进行ERP系统的评价,简单、易行、科学,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对于其原理和方法而言,同样可以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绩效考核,经济效益的评价,因而它是一个通用性较强的专家系统工具。且本方法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应用时只需输入有关各类信息,即可迅速输出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启申:关于ERP实施评价的标准[J]电子商务世界,2003,(6);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