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路园林绿化工程

公路园林绿化工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公路园林绿化工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路园林绿化工程

篇1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实现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要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使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

一、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应遵循的原则

1.1经济性原则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非常稀缺,面对城市中相对密集的住宅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城市绿化的景观开发,其经济性与成本控制也是所有开发商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既要满足良好的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为城市居民营造出和谐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又要考虑到绿化的经济性与适用性,不要“华而不实”。

1.2生态适应性原则

在城市绿化景观植物的配置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耐性和抗性,通常而言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而本土植物也相较外来植物更加耐旱。为此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可以多配置深根性本地植物,并处理好多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结构,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和复合型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以获得良好的长期绿化效果。

1.3协调性原则

城市绿化的初衷是创造美,使城市的自然景观做到人居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对城市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中,应根据道路和小区的环境与特色,合理布局并因地制宜,强调绿化的整体协调一致,并重点考虑绿化与周围建筑空间相协调,从而真正实现绿化景观的自然性与协调性。

1.4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必须注意对沿线生态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持续维护和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规划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空间,沿线景观资源的建设保持持续的、稳定的、前进的势态。

1.5季节性原则

为了使城市中的植物景观能够再现自然,进而生成合理和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因此在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应当重点考虑到不同植物之间的季相特征,尽量使景观配置中的植物,能够达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标准。而春季的繁花似锦,夏季的绿树成荫,秋季的硕果累累,冬季的枝干虬劲,都为城市中良好的时序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应在城市绿化之前,首先对植物的四季景观表现与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不同植物在季相的色彩变化,进行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从而使城市中不同季节都能具有特色的景观,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体现城市绿化景观的自然美与和谐美。

二、 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必要性

园林工程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项目,在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现实的生态环境元素,避免园林工程竣工前后引起各种环境的破坏。

2.1 质量问题

园林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牵扯到许多方面,包括树木的栽培、道路的建设、假山的建立以及给排水工程等。交叉作业的施工模式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会造成作业难以按照预期的时间完成。

2.2 成本问题

施工之前,相关的部门不能严格精算工程的材料预算,经常超出整体工程的应有成本,造成资金和工程材料的浪费, 导致施工时经常浪费原材料,工程竣工后又有大量的工程材料剩余,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施工之前的预算基本上都是节约环保环节上的成本,没有人愿意在环保施工环保材料上面投入过多的资金,这也是园林工程绿化道路的最大阻碍之一。

2.3环境问题

工程施工单位没有环保的思想观念,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根本不管环境的破坏与否,很多施工不当造成的环境受损现象。如:土地随意开挖、工程垃圾乱扔,工程垃圾不处理, 这样会使工程周边的环境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2.4效益问题

园林工程作为一个满足社会精神需求的工程,其效益的重点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如果工程不走绿色化道路就会给工程的生态环境带来重要的影响,使园林工程的美观和观赏价值降低,导致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极大的降低,这对于园林的设计施工单位、城市的居民以及政府都是一项重要的损失。从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角度及时进行分析,从园林工程的设计开始将走绿色化道路的思想贯穿在工程设计、施工和后续的保护管理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其不仅能够改善园林在施下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质量问题,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对园林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园林工程真正成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三、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对城市的重要性

3.1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城市高楼林立,道路车辆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自然美很贫乏,使人产生压抑和疲劳感、而人们都渴望回归自认,返璞归真。这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项愿望。而如果以园林模式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可以美化我们的人居环境、绿化市容。而中国的园林工艺又很独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这一点非常迎合人们的需求。美好的园林景色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陶冶我们疲惫的心灵和视线,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沉浸在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恰神清气爽。美丽的绿化城市映人人们眼帘时,会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印象,美好的市容对于外来的投资者以及学习工作者影响很大,它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但是,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市貌仅仅依靠有限的小公园小树林等

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把小区绿地、办公楼附近绿地、道路和交错的天桥等洞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3.2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要求满足物质需求外,还要求丰富精神生活,当我们整个社会从当初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并不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就变得精神需求日益强烈了,我们可以从每天的生活中发现,例如,现在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公园、广场等地方跑步、打拳、爬山进行晨练。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而加上其他时候在园林内赏花、散步、下棋打牌、写生朗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把园林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去处。所以,绿化园林是城市中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之一。它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枯燥乏味高节奏的生活。

3.3要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篇2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园林城市也就产生了。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环境问题和城市市容问题,得到大家的密切关注。因而,如何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1.工程环保成为影响园林绿化的重要因素

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根本上是取决于目前工程作业问题,目前,多数的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并未考虑现实的生态环境元素,导致园林工程竣工前后引起各种环境的破坏。

1.1质量问题

园林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施工项目,它包括:栽植、园路、假山、给排水等不同的环节。交叉作业的施工模式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会造成作业难以按照预期的时间完成。

1.2成本问题

施工之前,相关的部门不能严格精算工程的材料预算,经常超出整体工程的应有成本,造成资金和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施工时经常浪费原材料,工程竣工后又有大量的工程材料剩余,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施工之前的预算基本上都是节约环保环节上的成本,没有人愿意在环保施工环保材料上面投入过多的资金,这也是园林工程绿化道路的最大阻碍之一。

1.3环境问题

工程施工单位没有环保的思想观念,导致施工人员根本不管环境的破坏与否,所以,很多施工不当造成的环境受损现象。如:土地随意开挖、工程垃圾乱扔,工程垃圾不处理,没有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等,这样会使工程周边的环境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2.园林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2.1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城市高楼林立,道路车辆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自然美很贫乏,使人产生压抑和疲劳感、而人们都渴望回归自认,返璞归真。这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一项愿望。大家都希望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而如果以园林模式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可以美化我们的人居环境、绿化市容。而中国的园林工艺又很独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这一点非常迎合人们的需求。像这种美好的园林景色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陶冶我们疲惫的心灵和视线,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沉浸在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恰神清气爽。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所以我们都盼望自己的住所和学校、办公楼绿化的更好。美丽的绿化城市映入人们眼帘时,会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印象,美好的市容对于外来的投资者以及学习工作者影响很大。它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所以,这就影响了城市的招商引资。但是,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市貌仅仅依靠有限的小公园小树林等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把小区绿地、办公楼附近绿地、道路和交错的天桥等洞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2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除要求满足物质需求外,还要求丰富精神生活,当我们整个社会从当初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并不强烈的时代,到了小康阶段,这就变得精神需求日益强烈了,我们可以从每天的生活中发现,例如,现在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江北、公园、上山等地方跑步、打拳、爬山进行晨练。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而加上其他时候在园林内赏花、散步、下棋打牌、写生朗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一定是把园林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去处。所以,绿化园林是城市中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之一。它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枯燥乏味高节奏的学习生活。

2.3要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就起了决定性因素。—个城市如果能拥有足够多的优质公园和绿地就会有优美的景观,它们在起到净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这会使市民更热爱自己的家园,从而携手共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绿化的好,城市生活质量高就会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更会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其发展模式与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城市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园林是城市内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力设施,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之一,这是社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3.加强园林绿化建设

园林工程本身就属于环保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更应该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重视。这样可以提高工程的开展的价值,为整个工程作业创造了理想的使用价值。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开展,把整个工程单位都要调动协调好。就像本文最初介绍的几个最常见的工程问题,下面研究解决方案。

3.1对施工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

园林工程的投资方以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本身必须要加强环保思想意识,然后要求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的教育,提高整体施工人员的环保观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环保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不得有怠慢,工作本身是环保建设,所以施工人员更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环保观念。

3.2更新方案、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原有的工程计划上,不断求新求异,以保证资源浪费最低化,建设产生废物最小化,以及绿化程度最大化。园林建设活动在未来将会越来越频繁,其实它的科学性很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学习和重视相关学科,了解有关的科技要点,积极的学习全新的知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重视节约土地、注重生态效益、注重园林绿化内涵发展的模式,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3产生的垃圾处理

工程垃圾是必然的产物,无论怎样节省资源,都会产生工程垃圾,那么,垃圾的处理就尤为重要,施工方应及时安排车辆及清理人员将垃圾运至场地之外,并且及时送到垃圾处理处,这样不仅能维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避免因垃圾堆积过多而造成严重的污染,也破坏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容貌。这是工程单位需要高度注意的。

4.结语

伴随着现代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工作越来越关注,或者说越来越期待,自然对整个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将会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型城市的—个主要载体。正是因为园林工程本身是一项绿化项目,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就更高了,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高绿化工程的开展价值,为整个城市的工程作业创造了理想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给其他的工程树立标榜。 [科]

【参考文献】

篇3

引言

在设计与施工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根据园林施工现场的立地条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与施工。在勘察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势、地表及地下的土质结构、周边环境和水源情况都要做深入调查,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园林施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必须配备有技术、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一、栽植前的施工要点

1.地形的做法

首先要通过检测,分析土质是否符合种植条件,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种植土。勘察地表以下1米左右的土层结构情况,如有建筑残基,需确定可行的清除方案,进行彻底清除。建造地形是为了解决园林绿化中的平面呆板、单调、缺乏艺术性的问题,使园林景观更富于变化。地形的建立是“一分设计,九分施工”,所以一方面要依据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要依据视觉效果不断调整修改,从各个角度不断对比,依据自然地势进行再创造。由于建设工程中土方的进出需动用大笔的施工费用,因此土方量一定要测算准确,尽量减少误差,降低施工成本。一般做地形所使用的土方将平均下沉5~19厘米的高度,并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方可沉实,因此在施工中要

考虑到整体与长远的实际效果。

2.种植土的要求

一般要求为不含杂物的沙壤土,PH值为7~8,富含有机质且团粒结构良好。土质贫瘠的土壤,通过增施基肥和复合有机肥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栽植花卉、地被植物、草坪的种植土要深翻30~40厘米,土壤中石粒直径应小于1厘米,并用细耙耧平。

3.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层次结构采用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乔木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株距一般为5~7米,为林下的灌木、花草留出生长空间,同时要注意植物喜阴阳的特性,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尽量选用耐阴的树种。耐阴的灌木品种有珍珠梅、金根木、接骨木及荚迷属的植物。另外,植于西侧的植物要选择一些不怕风吹的品种,因在冬季常刮西北风,会导致新栽的植物发生倒伏和抽条,从而使植物受到伤害,影响成活。植物的配置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还要体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和雷同,要达到春节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满目,冬季苍翠迷人,做到四季风光景观各异,使游人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气象万千。适用于做春季景观的树木有:连翘、榆叶梅、山桃、碧桃等,春末夏初开花的树木有:玫瑰、海棠、丁香。适用于做夏季景观的树木有:天目琼花、红瑞木、黄刺玫、绣线菊、太平花、珍珠梅及各种花草等。秋天的景观树木有:火炬树、黄栌、三角枫、白蜡、金银木、山楂及各种果树等。冬季的树林有:油松、落叶松、樟子松、桧柏、侧柏、云杉、沙地柏等,另外枝条艳丽的红瑞木等彩条植物也是冬季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树木品种。

4.定点放线及挖穴

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定点放线,树穴的大小要根据所栽植苗木的种类、规格来确定,呈直桶形,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带土球栽植时树穴直径比土球的直径大20~30厘米,裸根栽植时树穴的直径也要大于根系直径的20~30厘米,以利于根系的舒展和恢复生长。

二、苗木的调运

要坚持地质、气候条件相宜的地区之间相互调运苗木,尽量避免远距离、长时间的调运,这样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调运裸根苗木时根部要沾泥浆,并用草袋包裹,以防水分的散失。带土球的移植苗木要保证土球的完整,外用草袋或草绳缠绕包装。调运途中要向枝干喷水以确保苗木的含水量。

在苗木调运时一定要进行苗木病虫害的检疫,调入的苗木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无病虫害、植株健壮、枝叶茂盛、枝条舒展平衡不偏冠、树形优美、颜色正常、根系完好且符合

设计规范要求。用于做行道树的苗木要求主干挺拔,定干高度一般为3.5~4米。

一些常绿苗木如油松、樟子松最好在冬季移植,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而桧柏则需在气温转暖的春季进行移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在炎热的季节应尽量减少苗木移栽工作。

在起挖苗木时一定要保证根系不被过分破坏,一般移栽苗木的根系长度与胸径比为1:10~1:8,被损伤的根系要及时修剪,同时老根、烂根、枯黄枝条也要修剪掉。土球的直径、高度与苗木的地径比为1:8以上,土球要结实均匀。在带土球移栽深根性的苗木时要适当增大土球厚度,水平根发达的苗木带土球移栽时要适当增加其土球的水平直径。

三、栽植

根据树种的特性,栽植时埋土不能过深或过浅,否则会影响植株的呼吸,导致其死亡。树穴底部应填入20~30厘米的松土层,并与底肥搅拌均匀,植株入穴后应尽量保持根系舒展,然后填入肥沃的种植土。栽植树木时还要注意树木的阴阳朝向,一般向阳面枝条浓密、叶色鲜亮可作为主观赏面,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树木栽植一般采用“三埋两踩一提”的栽植方式,以提高根系的再生速度。种植土一般埋至略高于原栽植平面,否则会影响树木的呼吸活动,导致植株死亡。但有些特殊品种例外。栽植完成后要踩实表层土并打好围堰,围堰的大小一般为乔木树径的10~15倍或树冠垂直投影的1/2,堰高15~20厘米。栽植完毕要及时剪去枯枝、黄叶,浇透第一水。对一些不抗严寒的树种和幼苗在冬季要采取防寒措施,封冻前用土堆理根部10~20厘米用塑料将枝干缠裹或用大塑料袋将整株苗木罩住防寒。

四、修剪

灌木一般修剪成内高外低的球形,及时疏去老枝和徒长枝,培养新枝。但一些茎干生花的品种例外。残枝残果也要及时清理以免消耗养分。有明显主干的乔木修剪时留中央主枝或侧主枝,按照树形去掉弱枝、竞争枝和病虫害枝条。修剪绿篱时要先确定高度和树形,然后再进行修剪,保持表面和侧面的平整美观,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发现缺株则要及时添补,影响树木美观的萌生芽要及时清除,以减少养分的散失。

五、浇水

新植的树木要保证充足的给水,栽植后第一至五水至关重要。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浇水,浇水时水压不宜过大,以利于水分的下渗,使根部及时吸到水分恢复生长。后几水采用见湿见干的方法。围堰要及时修补,以利节水和减少用工。浇水后引起土层的下沉和裂缝要及时处理,防止风对根部的侵袭。

六、放肥

1.基肥。在整地和穴底回填种植土时施用。通常以腐熟的厩肥为主。

2.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使用。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种肥,可将尿素溶液喷撒在植株上做根外施肥。施肥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施、沟施、条施、穴施和撒施等。

结束

园林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管理的组织形式,对于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篇4

1、关于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是影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效益的因素之一,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1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构成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主要有种植土方费、工程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等;间接成本主要有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工程保修费和工程排污费等。在这此成本中,材料成本占了绝大比重,大概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就是工程成本管理的对象,它决定了企业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成本控制。

1、2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必要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成本的降低,表明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材料消耗率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最主要途径,是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再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动力,做到控制投入,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控制,这样既实现了成本控制,又带动了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

2、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2、1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1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1)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但具体到施工时,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待到投入使用时,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停车场问题、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为了缓解矛盾,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2)自觉执行绿化法规的意识不够,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一些建设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改变了部分规划绿地使用性质。如:摆摊设亭、建存车棚、停车场等。绿地成了无视法规的挤占对象。

2、1、2设计阶段不到位、变更多

例如:(1)简单设计复杂化:(2)设计标准豪奢化:一些公园、游园、广场、河滨绿地等的设计,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不管条件是否允许,是否需要,都设置雕塑、喷泉和湖池水景,少园林艺术之美,多暴富浪费之嫌。有些虽然是领导的意图,也值得注意。过分追求奢华,只能是好大喜功,财大气粗的思想在作祟。(3)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问题。其一,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多为城市配套工程或在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峦、崖壁、滩涂、滨水区等进行建设,其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前期调查的环境基础资料不到位直接影响造价控制。其二,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感官休憩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精神意境、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所以设计前必须认真地对当地的历史脉络、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进行翔实地调查研究。如果前期调查不够深入,也会影响园林绿化设计的正确定位,使设计主题偏离,导致设计阶段造价无法把握和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无法控制。

2、1、3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弱

例如:(1)缺乏可操作的成本控制依据。(2)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2、1、4监理阶段的误区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起步较晚,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意图。由于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许多监理公司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许多素质不高的施工队纷纷涌入绿化工程监理行业。他们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要求不严,致使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2、1、5验收过程中的失误

竣工验收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最后环节,是施工管理的最后阶段。它既是项目进行移交的必须手续,又是通过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成果进行全面考核评估的过程。然而,在实际中,(1)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工作,施工单位原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人员往往发生变动,影响验收。(2)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工作,虽然在工程竣工之后进行,但是其资料收集工作应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中断。(3)资料的收集工作滞后,应在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条款的基础上进行。(4)竣工结算的编制方法单一,科学性不强。

2、2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1)施工单位成本控制意识不强;(2)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相对落后;(3)政府对园林工程的造价监管体系尚未形成;(4)行业造价监理制度未建成;(5)园林绿化造价人员稀少,导致工程造价的不合理。

3、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出路与措施

(1)多角度科学决策,推行招投标机制,形成投资最高限额。应用价值工程原理, 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争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的必要功能。(2)对设计方案进行公开评审、论证、公示以控制造价。(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在方案及施工图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人为要求进行设计变更的行为将大大减少。(4)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预、结算审核方面的控制及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招标管理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结算阶段。在招投标管理阶段中,招标文件应对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定额及费用的取定、增加工程的结算方式等有明确规定。项目实施阶段,必须要按照合同办事,树立法律意识,做好各项资料的记录和收集工作,全面履行合同内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另外,建议应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5)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 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造价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6)严把变更关,将园林绿化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7)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这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8)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及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

总之,有必要实施系统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要充分认识、实施全过程工程成本控制的理念,要科学组织、完善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施工管理环节,要分析市场、全面合理掌握影响价格的定额和价格信息

要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玲。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上海西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9月

2、董三孝.园林工程成本概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篇5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总体要求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这一思想具体体现在城市道路中,就是强调城市中的主人翁精神,各项设计均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

2 体现道路景观特色。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该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稍有变化:同一路段的植物选用应注意相互协调,注重植物空间、色彩的搭配。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园林中的各种设计手法如,借景、透景等,将街景融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特色的道路绿化设计。

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关系到道路景观效果的成败以及绿化效益是否充分发挥等问题。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考虑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根据本地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尤其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切勿盲目追新,大量采用未经试用的树种,造成经济效益受损,生态环境破坏。

4 绿化设计应结合远期效果。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改造日新月异,因此,道路绿化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修葺完善并开始使用后,道路绿化也将随之成型,栽植的树木将不会经常更换、移植。所以,道路绿化设计要有长远的观点,既能满足近期使用功能,又要兼顾后期绿化效果。

二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行道树绿化设计,分车带绿化设计、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和路侧绿带绿化设计等部分。根据它们所处位置的不同,道路绿化应进行分项设计。

1 行道树绿化设计。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的绿带称为行道树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提供遮荫,调节温度、湿度、防尘、降噪,同时美化沿途街景。行道树的选择应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树冠优美,分支点一般设置在3m左右。行道树的栽植一般采用对称式栽植,在特殊情况时,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人行道一侧有高压电线时,有高压线的一侧可栽植没有明显主干的树种,或有主干但可以改造的树种。如下图:

2 分车带绿化设计。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成为分车绿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称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绿带的宽度根据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道的宽度而定,较窄的有1m,宽的可达几十米。分车带上的植物配置除考虑到增添道路景观外,首先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遮挡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视线。

分车带的种植形式可根据宽度采用多种形式的绿化种植。一般较窄的分车带可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草本,可起到绿色隔墙的作用。宽度达到1.5m以上时,隔离带上的植物搭配可采用多样化,种植形式可采用规整式或自然式。通过合理的搭配乔木、灌木、地被等植被,形成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层次错落的绿色长廊。为增加分车带景观效果,可辅以园林设计中的各类小品,如置石、雕塑等,达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的景观效果。

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1)交叉路口。道路交叉口的绿化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正常通过。绿化设计上必须保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使行人、车辆能及时看清周边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等级状况,测算出相应的停车视距,并绘制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阻碍视线的物体,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上应取消较高植物的栽植,如因特殊需要,可在道路交口附近设置可移动的种植箱,既能美化道路,亦可避免遮挡安全视距。(2)交通岛绿化。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组织,引导行车方向、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种植,可以强化交通岛外缘的线形,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弥补交通标示的不足。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

4 路侧绿带绿化设计。道路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道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路环境的特殊,路侧绿带的植物选择既要考虑植物对光、水分、土壤、温度的要求,又要满足美观和功能的需求。路侧绿地的宽度不一,并与周边环境的用地性质关系紧密,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植物的造型、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下图:

三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

1. 道路绿化种植土的质量决定着道路绿化的效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产生许多混凝土、沥青、二灰等建筑垃圾, 大部分由道路施工单位运走, 但还是有少量的残留物留在绿化带中, 若不清运走, 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因此, 清理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劣质土壤, 是绿化施工第一道工序, 要清运劣质土壤, 回填适合树木生长的种植土。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回填土中, 掺入草木灰和稻壳, 并施入饼肥或有机肥作基肥, 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并用悬耕机细耙土壤, 使土壤充分拌匀, 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利于树木生长。

2. 强化栽植技术规范要求。道路绿化本身立地条件差, 除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外, 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栽植, 也是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一环。首先, 树穴的规格要根据树木土球的大小决定, 不能挖太小, 否则树木的根系难以扎下去;对于较大乔木的栽植穴规格, 若地下水位高, 要挖深一点, 然后放一些瓦块、粗沙, 做成透水层, 便于透水, 这样乔木栽植后根系不宜腐烂, 树木成活率较高;对于一些地被物的栽植, 要均匀合理, 浇水后要夯实与土壤紧密粘连, 保证成活。其次, 要加强遮荫措施, 可用遮阳网进行遮盖, 避免阳光直射灼伤植物; 对于一些高大乔木除了按技术规范要求栽植外, 为了防止风吹歪倒, 还需用木桩打支撑。

3. 做好养管工作是保证景观效果的关键。道路绿化树苗栽植完成后, 养管工作是关键。首先, 必须浇透定根水, 适度修剪、整形、打支撑, 做好防护措施, 防止行人横穿践踏树苗。重点放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上, 生长季节杂草长势特别快, 为了防止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 必需勤除杂草。其次, 做好抗旱浇水保苗工作, 防止树木花草灼伤、水分蒸发而死亡。第三, 养管工作必须要勤、要细, 树冠的整形修剪、疏枝、抹芽、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缺一不可, 对缺株、死株适时进行补植。冬季, 为了防止雪压和霜冻, 要及时清理树上的积雪和冰冻, 维护好道路绿化景观整体美感。养护管理只有实行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制度管理, 才能使道路绿化出精品, 才能保证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 总结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养管工作是城市整体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和提高道路绿化设计、施工、养管水平,才能使道路绿化真正成为展示城市绿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