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环境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然环境特征

篇1

欧洲的自然环境,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欧洲的人文特征,欧洲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白种人,百分之九十九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3、水文: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为内流河、内流湖。

篇3

本文作者:姜胜杰作者单位: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空间为环境陶艺提供空间基础

环境陶艺所存在的公共空间环境必须具有“公共性”,可以说如果没有具有“公共性”特征的空间环境,就没有环境陶艺。但又如何使空间具备“公共性”特征呢?这一点取决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公共空间存在的条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具有“民主性特征”。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作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大众来说,他们只是存在于这种空间环境之中的劳动者,无权享用这种空间环境以及存在于其中的艺术品,其专制体制决定了不可能存在“民主性”和“公共性”,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环境。在这个时代产生的环境陶艺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陶艺,如明代的九龙壁,虽然其材质是陶瓷,也存在于开阔环境之中,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状态不是民主社会,九龙壁存在的开阔环境不是当代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环境,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陶艺作品。随着中国当代社会政治民主、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崛起,以公共活动空间为中心的公共环境建设应运而生。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政府对社会公共事物的包揽包办,很难建立具有普遍认同感和自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文化形态。因大众参与建设自身生活空间的公共空间环境、公共空间制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趋于消退,而惰性和依赖性趋于上升,结果是阻碍了社会在正常的竞争和协作机制下的自我进步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产生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大众依附的国家包办的机制瓦解了,大众的主体意识开始萌生,公共空间建设尤其是“环境形象”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公共环境的艺术品位、文化内涵,已成为体现地区经济实力和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并能为城市长远发展吸引有利的投资。在这种形势下,环境陶艺被赋予了公共空间建设的使命。环境陶艺的基本功能就是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记录城市的发展轨迹,宣传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关照市民的公共审美需求,这些功能决定了环境陶艺势必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去。上述转换不但为中国环境陶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市民文化兴起的必要土壤,使环境陶艺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而且使其越来越成为中国当代公共空间人文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环境陶艺对公共空间的介入,是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产生的必然需要。

环境陶艺赋予公共空间文化品位

公共空间为环境陶艺提供空间基础,反过来,环境陶艺可以赋予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并能培养市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参与意识。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地方的区域意识逐渐获得重视,环境陶艺作为地方公共艺术,是跟地方社区总体审美文化氛围的营造彼此呼应的,这种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市民大众对环境陶艺的构思及设计程序的共同参与和维护活动,这注定了环境陶艺在重建公共空间文化和构建公共空间精神等方面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上面我们提到,自然环境空间是指自然界的空间环境,一般指除了人类聚居的空间之外的自然环境(有些自然环境空间也有人为改造的痕迹,因此,有时自然环境空间和人造环境空间是彼此交错而存在的)。自然环境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接纳性,它可以接纳一切适应此空间的人或物,这其中当然包括艺术作品。众所周知的大地艺术,就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环境元素,加入人为元素,在自然环境空间中造景,使艺术作品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在创作环境陶艺作品的时候,设计者同样应该认真考虑其设计的环境陶艺作品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用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的空间装饰环境空间,同时让环境空间制约环境陶艺作品空间的发挥与延展。设计者应该以自然环境空间为根本,通过对自然环境空间中存在的元素、材质、造型、体量、节奏的把握,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的质和量等造景元素来进行审美创作,达到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空间与自然环境空间的共融与合作,为自然环境空间增加更多的审美因素和艺术内涵。这种融合了环境陶艺自身空间的自然环境空间建立之后,所给人的就不只是视觉上的简单感受,它还能给人以极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给人以深层次的精神。与自然环境空间相比,人造环境空间与环境陶艺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城市、乡镇中的人造环境空间与市民、公众文化紧密相连,市民、公众文化为环境陶艺的接受提供了受众基础。尤其是城市中的人造环境空间,与当代社会公共文化艺术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也是它对城市和社会的价值所在。在人造公共环境中要建立一个崭新的环境陶艺空间,就要求环境陶艺家必须从整体角度研究此空间的性质、活动范畴、功能等空间的系统关系,把握好此空间系统关系的总体特征。例如:城市广场、公园、大型餐厅、影剧院等公共空间是为了适应社会人群的频繁交往和公众多样生活需求而产生和存在的,它具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其性质属于人们公共使用的,这种公共空间通常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是公共活动中心或是交通枢纽,有多种多样的空间要素和设施,是综合性、多功能性体现得较为灵活的空间。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建构一个环境陶艺空间,就要充分理解与思考介入空间的性质、功能和人们在此空间中的活动范畴等多种因素,这样才能给环境陶艺建立一个更好的公共空间环境。环境陶艺作品与其所存在的公共空间,是在互相作用中显示出艺术空间美感的。它们通过相互借助形体、色彩、材质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既要与公共环境空间形成一定的差别,以突出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的艺术美感,更要充分兼顾公共空间环境的空间和文化特征,在保证其基本功用的基础上赋予其艺术品位和精神内涵。

篇4

色彩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色彩并不属于任何物体,仅是物体选择性吸收、反射可见光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受环境影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色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由此可见,对城市进行色彩设计时要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也只有这样,才可达到理想效果。基于兰州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在选择色谱时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同类或者近似的色彩,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再现。同时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这样既可以使新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呼应。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地域文化特征及表达地域个性特征。建筑色彩可从内在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不同的地方都需要有本地特色的建筑色彩。如果不将这些考虑在内,那么城市色彩则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所以城市色彩设计一定要融合传统元素,由传统服饰、当地风俗、民族特色等方面去吸收“本地特色”,并且要注意,在色彩的选择上,要优选那些易让人接受和认同的色彩。新区所选用的色彩可考虑甘肃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的习惯用系,来作为基调色或者辅助色,个别色系可以作为点缀色。

就算是同样的色彩,如果材质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受。本地所用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取自于当地,具有“本土化”特点。例如常用的木材、石材等等,这些本土化的材料可给人一种各环境融合的感觉,同时,本地建筑材料运用率广,且推广容易,可以说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功能区分来规划总体的城市色彩。对所要规划的范围进行功能上的分区,对不同的功能分区的功能、文化纹路等进行研究,明确宏观上的色彩用度。合理分区对于明确不同色彩控制强度可起积极作用,也让规划更显针对性。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和对城市特色区域进行色彩规划,对每一地块宏观尺度的色彩进行落实,得到中等尺度的地块色彩,这也是人在正常视觉范围所能感知的最大色彩,可影响人对于总体区域城市色彩的感受以及判断能力。通过颜色的细划及适当混合,可让不同色彩呈现出统一、相对的色彩印象,这样所形成的区域色彩更自然、和谐,也具有比较强的总体性。

二、兰州新区环境色彩配色原则

篇5

1.1生态建筑的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狭义来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并与自然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广义来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环境;第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寻求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其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的层面,即实现建筑、城市与环境相协调,并融合社会、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生态观。

1.2生态建筑的特征

1.2.1人与环境并重生态建筑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而产生的,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相关技术,针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健康舒适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坚持“以人为中心”与“以自然为本”,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3]。

1.2.2地域性特征生态建筑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建筑的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地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气候、地理等特征;二是具体环境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建筑作为存在的实体,必须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物质环境相协调,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当地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尊重、对于当地建造方式和材料的使用无疑都是地域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一种地域的独特文化特质。因此,生态建筑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建筑地域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生态建筑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生态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来源于自然、取决于自然和回归于自然,自然因素对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更是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样,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周围景观等要素也制约着生态建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些因素,实现建筑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2技术因素生态建筑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科学技术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生态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加工,以及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和处理都关系到生态建筑实现的品质。只有因地制宜地把这些科学技术运用好,才能做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3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时刻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同样,生态建筑的发展也与经济因素不可分割。经济的发展与滞后,地区的发达与落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并进一步影响到生态建筑的发展。

2.4人文因素生态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建筑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可置否地涉及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相结合,使生态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5社会因素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的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对于建筑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载体,所以生态建筑也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生态建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技术观等许多领域,只有在这些领域内都贯彻了生态学的思想,全人类的生态意识真正提高之后,生态建筑的实现才有可能。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决策、执法以及对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管理。

3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原则的发展策略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灵活的建筑方式,就其所具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原则[4]。因此,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建筑得到有效的发展。

3.1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我国各地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宜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融合、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二是运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将自然引入建筑,达到建筑的生态化。利用自然环境建造生态建筑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图1)。它在村落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和建筑技术等不同层面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敏锐的应对。因为日照率低且地形复杂,村落总体布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依山就势地沿等高线或垂直或平行或嵌入山腰坡地布置建筑。在建筑单体上,黑衣壮传统民居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以当地的泥土、木材和石头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建造,达到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此外,黑衣壮传统民居用柱子将建筑物架高,把人们的生活层提升于最大风场中,以适应当地潮湿的生活环境。黑衣壮传统民居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向我们展示了因地制宜利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生态设计的策略[5]。

3.2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仅从设计方法分析,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二是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三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6]。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一味地追求或限定某种技术形式,应综合考虑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并且追求实际运行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采用多种技术混合的适宜技术。如深圳建科大楼(图2),基于深圳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从设计到建设采用40多项生态建筑技术,包括自然采光、人工湿地、风光互补节能、发电幕墙、种植屋面等。尤其是大楼的护结构,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量体裁衣地采用了较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大楼运用这一列适宜性技术,使整个建筑成为一座有生命、能够呼吸的生态大楼,为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获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7]。

3.3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建筑物应用什么建筑材料,具有怎样的使用功能,是否能满足人居舒适性的要求,既表现了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也是评价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用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等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烧结工艺生产的墙体材料,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改善建筑功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2)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减少经济消耗,提高建筑的地域性。如福建客家土楼(图3),就地取材,由高黏性的红壤土和当地盛产的糯米及红糖建造,有着冬暖夏凉的良好特性,是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典范。现在,人们依然可以用传统的生态建筑材料,建造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建筑,如在南京中德两国政府举办文化科技展览活动时使用的生态竹子展馆(图4)。生态竹子展馆用竹子建造,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概念、结构形式及制造加工工艺,满足现代展览功能和现代人审美需求。通过实践,我们对竹子这一建筑材料有了进一步了解。可见,竹子作为一种经济且取材便利的生态建筑材料将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更多生态建筑的首选材料[8]。

3.4因地制宜地利用优势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越来越大,能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在建筑中推广应用优势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强化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要积极把当地优势能源因地制宜地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青岛天人生态大厦(图5)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生态研究所设计的山东省首座生态建筑。由于其所在地青岛,面临黄海,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为其降低能耗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大厦屋顶设置了三座风车,前方排列了太阳能电池板矩阵,颇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的是,这栋大厦还设计了智能电网,当太阳能电池和风车产生了电,便进入电网内储存起来,透过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风与光可互补发电,让太阳能、风能与建筑融为一体。大厦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每天约可减少整栋大楼1/3的用电量。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

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篇7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包括独特特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这些文化至今还发挥巨大的作用。

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在国外,这个学科包括规划布局,分析、保护、管理、复苏,景观的设计和转换。一般来说,景观设计和规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对区域进行正确使用功能分配。

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景观必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地域文化中,不仅提供自然的享受,还需让使用者觉得有兴趣,有魅力和归属感等,这就需要其景观效果通过符合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元素来表达。

地域文化下的景观设计原则

在地域文化的角度下的景观设计就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适应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文化:符合历史背景。

1.适应自然环境

由于不同地区形式的景观,地理条件和建筑材料也不同。虽然风景有相似性,但从从深层角度来看,研究重点应放在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集成,以及是否可以永续性的发展,不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适应自然环境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的说:

首先,尊重原有地形。景观设计必须沿着原始地貌特征和构造对区域进行分析,在保证永续性的前提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此时地域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完美的风景。

其次,尊重地区气候差异。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了不同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和不同地区的地形,使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和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气候差异对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尊重区域植物品种。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不同品种的植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本地植物有助于突出典型区域里的植物景观特征。

2.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

景观作为个客观存在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载体,尊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尊重民俗文化不仅要“激活”区域传统文化,使用区域传统形式作为参考,还需对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进行思考。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

3.符合历史背景

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符合文化历史背景的特点。换句话说.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继承传统空间尽可能多的特点,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城市空间与现代景观环境的完美呼应,强调生态效果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

景观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个深刻的理解,在当地实地调查历史材料和风土人情,了解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获得在地域文化精髓。

首先,有关资料和数据应该汇总提取设计元素。将抽象的书面材料转化为视觉图片,用颜色、材料、典故和隐含意义等进行景观设计,以反映区域文化。

其次,设计元素应该转化为设计符号,实现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展示地域文化基于景观的文化特征该如何表达。

第三,在景观设计中使用设计符号。将地域和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比如雕塑的形式.人行道等。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的继承和创新

篇8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该地区的民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于田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征,如少数民族民居服饰特征的表现上,不仅保留原文化的装饰特点,又适合结合了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制作出特征显著的石膏雕花、刻花砖还有拼花等民族特色的装饰,既美观大气,又形式多样;而具体样式则以生活常见物品为主,如植物、民族书法或者结合图形等,充分展现出新疆地区不同的物质生产文化和民族审美特点,由此看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区民居或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新疆于田县地理位置特征

新疆深居我国内陆地区,与海洋距离较远,所以日照时间长,光源资源丰富,常年少雨;位于天山山脉的横断中部,所以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大著名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的南面称为南疆地区,天山北面称为北疆地区,而余下的地区则为东疆地区。

于田县属于南疆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北部,地形特征为牛腿状,民族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南部地区以昆仑山山脉为主,拥有常年冰雪不化的积雪,还有诸多古代冰川遗址,水资源相对丰富,给该县大部分地区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足够的水灌溉,还拥有几十座活火山,但是该地区位于高山之上,交通比较落后,很难开展实际考察工作。中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河流、水草和绿林遍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民居特色以于田老城为主,如土坯平顶房、阿依旺民居,还有诸多明丽的民族装饰。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毗邻,拥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地带,气候以干旱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位置偏远,居住在此地的以克里雅人为主,民居建筑以胡杨木和红柳木为建设材料,生活古朴简约,民居简陋无明显民族特色。

二、新疆于田县的气候环境特征

这里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地势特点为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以山脉、戈壁还有沙漠等类型,同时还有冰川、火山等。南部地区的气候以寒冷为主,但是在充足的水资源环境中,表现为湿润气候;北部地区则为暖温干旱沙漠气候;而中部地区为暖温干旱气候。全区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是日照时间达到276天以上,热量充足,气候灾害主要有风沙等。由于长时间受到日晒、风沙的侵袭,所以民居建筑上,多以封闭式平面布局为主,不仅能够遮挡炎热的太阳,而且还能抵制风沙;但是三大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民居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均具备地区特征。

三、新疆于田县的气候自然资源特征

南部的昆仑山给该地区留下的大量的冰川,为西域丝路上孕育了淳朴而又简约的民风建筑,拥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美誉的胡杨树林则构成了荒漠的天然林,多数当地居民会选择红柳、胡杨树作为房屋建造的材料,或者院墙的装饰物。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进步,绿洲逐渐获得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于田县的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大多数仍延续传统农耕、经济发展方式;农耕生产中,主要由小麦、玉米还有水稻等农作物,水果有红枣和葡萄等;农副产品有皮毛还有小茴香等中药材;大部分的经济贸易、生产经营集中在中部,由于人口数量较大,在民居装饰上也表现为多样化,装饰形式也较为新颖,但是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民居则显得单一和简陋。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于田县民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关键因素,如南部的昆仑山河流,为于田县的中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滋养了该地区的绿洲与耕地,促进农业生产文明的长期发展和进步;在民居特色表现中,主要通过木构架简单支起密梁平屋顶,而这一建筑文化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传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相对比之下,两地居民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相对落后,阻碍了民居的创新与发展;南部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从丝绸之路的开发受到多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了多样化的民居特色。

《梁书・高昌国传》提到过西域传统建筑的特征为“架木为屋,土覆其上”,且大部分建筑多为因地制宜,不会过分追求严格的丈量和比例,并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如高台民居中,民居内部构造以外封内敞式为主,楼层为1层或2层,土墙的夯筑厚度约为70厘米左右,部分地区会受到土崖地形的影响,所以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呈现出犬牙交错,和鳞次栉比等特征;“阿以旺”是南疆地区形成历史最久,且应用范围最广的民居形式,以庭院式和密集庭院式为主,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但是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变成院落民居形式,当前主要以“米玛哈那”为主。

结语

新疆于田县的民居特点中,当地居民均以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为基础,建设出适宜居住、生产活动的民居,同时也是充满多元化、科学化和创新性的民居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保护于田县传统民居建筑是延续文明的重要举措,所以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帮助当地居民创建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冯燕,朱晓玲,杨洁明.基于“点―轴”理论的新疆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07):876-880.

篇9

1、生态建筑的简介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和“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而生态学却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传统仅对动植物的研究扩展到了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学的不断创新,生态建筑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从此生态建筑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生态建筑简单的说就是把生态学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运用到建筑中来,改变原有的传统建筑模式的一种新型建筑思想。它可以尽可能的将建筑物和其众位的自然环境特点相联系,在建筑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势、气候、空气、水流等条件,降低建筑中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所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尽可能保护周围的环境因素的稳定,使建筑物不仅更加适合人类的居住,也能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在现代可持续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下进行的,符合人、建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建筑思想,将生态学和建筑学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将现代生态学的一些理念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运用于实践,又可以避免传统建筑思想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建筑和环境和谐并存局面的产生,营造出一种高效、节能、生态的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中所体现出的生态观念,已经不仅仅是原有的保护环境的层次,在将环境、建筑、城市相融合的基础上又涵盖了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方向更加全面,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念,具体的生态建筑的特点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生态建筑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虽然是将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的建筑理念,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类服务,也是在人们通过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而出现的,所以生态建筑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密切结合的观点,其和其他建筑相比,能够满足人类更多的舒适性要求,让人们能够在环境中生活的更加惬意、更加温馨。

2.2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首先必须要有的就是建筑地域,因为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不同的社会环境特点,所以地域性特征也是生态环境建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地域是建筑存在的前提,也是生态建筑的根本出发点。生态建筑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相适合和协调,还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每个地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表现为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对于自然环境特点来说,就是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将建筑和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度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而对于社会环境特点来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使建筑保证独有的民族性和社会特点,所以生态建筑中所提到的地域性特征不是指简单的形式,而是真正的符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特色等具体特征的建筑。

2.3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尤其是对于生态效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建筑在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前提下,注意对社会因素的考虑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考虑。生态建筑虽然说不能够直接体现出经济价值,但是它所带来的效益属于隐性的效益,随着生态建筑的不断推广,肯定能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

3、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由于其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广泛,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近些年,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生态建筑在设计方面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求,接下来就对生态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3.1生态建筑设计一定要充分对自然环境进行考虑

生态建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将生态学中的观点运用到建筑中来,所以生态建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建筑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和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既保证建筑的质量有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才是生态建筑的最终目标。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特点,从水文、气候以及自然生物链的保持和维护等角度充分考虑,保证建筑物的设计不损坏或是尽可能少的破坏自然环境。

3.2生态环境设计要注意对使用者适宜度的考虑

生态建筑最终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对使用者的关心程度,设计中对于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考虑最终都要为使用者服务,使得建筑能够让使用者感觉到更舒适、更方便。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可以从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声环境、合理科学的空间布局、充足的光照等一些具体的方面去对使用者的需要做更多的考虑。

4、生态建筑的一些新发展

随着生态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有关方法的不断创新,生态建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态建筑技术的生态化和节能化和 增强了使用者和自然的沟通这两个方面。

4.1建筑技术的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

4.2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的沟通

加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的身边,让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而不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厚重屏障,不是冷漠与远离自然的代名词,人们在浓郁的具有自然情调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健康、舒适、充满活力。体现在尽量自然采;良好的通风空气循环系统;引入水环境;多层次立体绿化;改善小气候;开敞空间,方便接近自然。

5、结语

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将生态学和建筑学密切的结合在了一起,既将生态学的理念运用于实践,又可以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可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而且“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基础”思想的运用,不仅可以将建筑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的考虑到设计方案中来,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大的考虑使用者的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这也是建筑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生态建筑的思想还不能够运用到每一所建筑中去,但是随着人们理念的改善和相关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将来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10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式

1、综合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进行建筑设计

本文以锦里建筑为例,锦里地区具有古代三国文化背景,今有四川成都建筑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该地区文化发展和历史变更留下的印记。在现代城市建筑中依然保留古代时期的客栈、商铺和院落等建筑,充分体现了该地区古代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景观相互衬托,共同体现出当地的区域特色。此外,现代建筑吸取了古代建筑设计精髓,并在现代元素和设计理念的帮助下进行升华,与当地人文特色朝相辉映,给人一种时空变化的感受。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不同地区受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当地充足、优质的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我们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在了解地域性质和出产建筑材料的类别进行划分,使建筑设计既凸显地域特色,也降低建筑物造价。

5、建筑的地域性与当地的人文、历史的紧密联系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篇11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篇12

高原山地具有复杂,特殊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高原被定义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有明显陡坡、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另一方面,山地是具有明显起伏度和坡度,有相应山间谷地、山前堆积地和多样性生境类型的特殊地域,拥有复杂的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出生境类型多样性及相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差异性。

高原山地兼具山地和高原的特征,即既具有大面积的隆起,其表面形态也奇特多样,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1]。

聚落是人类居住的房屋及其附属营造物的集合体,是地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据点。高原山地聚落泛指选址和建设在高原山地上的聚落。根据高原山地聚落的用地情况与环境特征,高原山地聚落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为聚落选址和建筑直接修建在起伏不平的坡地上;二是聚落选址和建筑虽然修建在平坦区域,但由于所处高原环境,且周围有复杂的地貌,从而对聚落的布局结构、交通组织、气候、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也视为高原山地聚落。

高原山地聚落因为所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差异性,在长期与自然适应协调的过程中,聚落自身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空间形态。对高原山地聚落形态进行研究,能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维护其聚落特点,为高原山地聚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高原山地聚落形态主要类型

聚落形态由地貌水系、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化等众多地物融合构成。不同聚落,受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功能性质、历史发展进程、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地域村民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不同的聚落形态。在对云南大理州州域内聚落比较分析后,总结出高原山地聚落形态可主要分为团块状、放射状、带状和散点状四种类型。

2.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研究

2.1团块状聚落

团块状聚落所处自然环境在高原山地聚落中,属于地形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建设用地较为集中区域。所以布局形态相对紧凑,呈现面状或团状形态特征。在高原山地聚落中开发强度偏大,呈集中布局的特点。

按所处位置地势起伏和坡度的大小,团块状聚落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所形成的片域状聚落[2],另一类为坡度地形条件相对较陡后形成的叠落状聚落[2]。

2.1.1片域状聚落

通过对片域状聚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用地坡度相对平缓,通常小于10度;地形起伏较小,一般分布在平坝、丘陵或坡麓地带;用地相对集中;

(2)由于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适于农耕,故聚落周边植被主要以农田为主;

(3)较一般高原山地聚落而言,规模偏大,且多集中布局;布局形态呈现面状或团状特征;

(4)交通条件较好,一般依托过境道路向两侧生长,内部街巷呈规则的网络状,纵横交错,主要的交通道路和商业街巷均平行于等高线方向设置。

2.1.1叠落状聚落

根据叠落状聚落的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聚落有如下形态特征:

(1)坡度较片域状聚落通常偏大,一般在15度至25度之间,局部地区大于25度,地形地势起伏大,一般分布在山腰台地;

(2)聚落附近一般伴随着溪流和冲沟,除坡度较平缓地区有农田分布外,其余地方皆种植符合当地山地气候的经济林和低矮灌木;

(3)受地形限制,为节约土地资源,聚落布局更为集中,伴随较高强度的开发模式;

(4)较大的坡度致使交通条件较差,村内无法通车,内部街巷呈变形的网络状,街巷狭窄,仅能供人畜通行,横向步道沿等高线平行设置,竖向交通则靠阶梯式步道进行组织连接。

2.2放射状聚落

放射状聚落多分布在局部用地相对平坦但周围有陡峭山体区域,如河谷交汇处、山脊或山谷中,聚落布局顺应地形地势向多个方向延伸。此类聚落受高原山地自然条件限制,聚落街巷多呈树枝状向外辐射。

研究表明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由山地或水体形成聚落的外部空间界面,使聚落沿着界面内部平缓地区向外辐射,一般分布在平坝、山谷或滨水地区与山体的相间部分;

(2)聚落周边平缓地区多为农田、水塘,而作为聚落屏障的山体多种植低矮灌木和松柏等经济林木;

(3)放射状结构形成不同组团相间的空间格局,组团规模大小视空间界面而定。

2.3带状聚落

带状村庄或沿河岸、或顺山谷排开,紧相毗连,形成带状分布特点。此类聚落受自然条件限制,根据其所处区域地形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三类。

2.3.1沿水域形成的带状聚落

当区域内的山地聚落分布于湖岸、河谷阶地或临江河的狭长高地时,聚落主街通常平行于水域岸线,形成滨水带状聚落。如大理下关镇的温泉村呈滨水带状布局。

2.3.2沿山脚边缘形成的带状聚落

当区域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时,高原山地聚落通常会将聚落建于山体缓坡上,尽可能的将平整土地用于农业耕作。如海东镇的石头村即属于此类带状聚落,聚落沿山脚等高线的进村路展开布局,体现出了此类聚落对自然环境的围合与限定所表现出的自然适应性。

2.3.3沿山脊形成的带状聚落

由于高原山地多山少坝,土地资源格外珍贵,村民尽可能将平坝土地用于耕作,在依傍河溪之处若无适宜建房的场地,则通常将居住区建于不宜耕作的山脊之上,形成沿山脊走向布局的带状聚落。

研究带状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由山地或水体形成聚落的空间界面,使聚落或沿着自然界面呈线型向外延伸,或依托过境道路线性延伸,一般分布在平坝、山谷或滨水地区;

(2)聚落周边平缓地区多为农田、水塘,而作为聚落屏障的山体多种植低矮灌木和松柏等经济林木;

(3)聚落纵深方向视空间界面而定[2]。

2.4散点状聚落

此类聚落在高原山地聚落中,通常所处自然环境是最为恶劣的。或者是所处海拔较高、或坡度较陡、或交通受限,所以呈现散点的布局形态。一般散点状村庄空间格局上较分散,相互之间无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聚落规模通常不大,多处于偏僻山区。

通过对散点状聚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坡度陡,地势起伏较大,一般分布在山顶;

(2)聚落散户周围坡地零星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其余山地种植核桃、松柏等经济林木和药材;

(3)规模较小,布局松散;

(4)交通条件差,入村道路一般为土质路面,没有完整的街巷体系。

3.基于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保护的建设建议

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是对山地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立体多样化的适应结果,对其聚落形态特征的保护与传承,既能强化人居环境的特征化点建设,也能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

基于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保护的建设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充分考虑高原山地聚落所处自然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在人居环境发展中强调弹性原则,同时形成城乡交错、环境优美的空间格局,为城乡一体化与自然生态演进建立平衡关系[4]。

3.2在自然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针对团块状聚落,应尽可能维护或扩大其中心辐射作用,建立人居环境集群概念,带动周边人居空间的发展。在其他类型的聚落空间中,即使受自然环境限制,也应尽量增加中心组团的规模,以利于在其中能安排相对完善的公共、基础、文化、福利设施,满足经济规模要求和服务要求[5][6]。

3.3在受自然条件影响,形成多组团发展格局时,应考虑各组团与城镇各物质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尽量使各块用地在道路工程、管网等市政设施方面经济合理;组团内部可采用较强强度的开发模式。

3.4针对带状聚落人居空间,应控制其空间形态不宜过长,同时其街巷空间变化应丰富自然,特别注意沿带状空间发展时,结合自然背景其外部形象的塑造。

3.5对于部分散点状聚落,根据其所处自然环境情况,在不能与其他聚落建立较强联系,同时海拔、坡度、植被等自然情况限制较大前提下,可结合当地总体布局,通过迁村并点等措施,改善其人居环境[7]。

参考文献

[1] 徐坚.山地城镇生态适应性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高永吉.高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大理为例[D].云南大学,2013.

[3] 徐思淑、徐坚.山地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13

摘要:针对高效校园建设规划来说,应当因地制宜,而且要布局合理,并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体现个性的高校校园。本文通过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规划设计实例,在校园规划建设理念基础上,系统地探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具体实施方案,深入剖析方案设计构思,为同类建设提供参考实例。

关键词 :高校建设;规划设计;生态校园

1 校园规划建设理念

对于校园规划建设来说,其规划设计主题适宜为“师造化”、“师法自然”。师,就是遵从的意思,造化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遵从自然,达到“自然与建筑、建筑与人、人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该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做到了建筑和配套顺山势、就地势、亲水体而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分布合理,与校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原则相吻合。淤整体设计。从城市与校园的双重视角,着重对环境生态的研究,将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于人本校园。注重营造具有活力和人文氛围的校园空间场所,在“自然环境”与“社区性”、“城市性”之间取得平衡。盂师法自然。尊重基地的自然生态与地域传统,追求建筑在基地中的自由表现。

2 实例概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建设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软件科技园内。区内青山绿水,充满自然气息,成就南中国最优秀的软件蓝谷。南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共1282 亩,把新校区建成一个规划科学、因地制宜、布局合理、配套完整、高起点的校区,并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体现个性、整体协调、风格独特的园林式、生态式、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具有特色的职业技术类大学校园。南海校区整体规划基地紧邻软件园南北交通主轴,且基地内的山体和水系为软件园整体生态环境系统的一部分。严格的规划控制条件决定了校园公共空间系统和城市景观的密切关联,这决定了校园在空间和景观上的开放性。结合地形地势来规划成山地校园,基地的地脉条件较为复杂,地形地势变化丰富,为设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同时也为创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空间提供了机会。结合自然环境来规划成生态校园,自然分布的水系将基地分解成三足鼎立、相对而望的群岛形态,滨水岸线绵长,谷地、山峦连绵起伏,决定了未来校园的山水空间特色,为校园生态景观系统的建构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3 结合实例分析

3.1 环境生态网络的建构与强化

设计依托规划控制条件所限定的环境生态格局,使建筑群体与城市环境特征以恰当的方式介入。连续、绵长的滨水岸线为未来的校园空间注入了诗意与活力。规划将建筑组群的布局与滨水空间相结合,从而划分了不同的滨水功能与环境特征。在基地中央四条水体的转折连接处,形成校园公共绿化景观的核心,保留的山体绿化与滨水绿化相衔接,既拓展了核心景观的范围与层次,形成立体的富有特色的山水环境;同时也完善了校园主体建筑群间的开放空间体系,以“虚”的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强化从主入口向基地内伸展的谷地环境的景观特征,构筑校园的景观门户通道。将体育运动区与滨水绿化相结合,形成滨水休闲运动空间,开阔的空间尺度强化了校园对城市的开放性。将与学生生活区和教师生活带并行的水体拓展为生活休闲岸线,并通过大学生活动中心区与校园中心相连。由此完成了从“城市—校园”、从“景观岸线—中心环境—生活运动岸线”的滨水环境的建构,形成连续环境中丰富的尺度变化,促发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3.2 基于自然环境的建筑空间与风格

建筑群体呼应自然环境曲折多姿的形态,以一种不规则的形态,依山就水、作为环境的界面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在风景的边缘自由展开,一反大多数校园建筑空间规整严肃的面貌,追求轻松自在、富于山水情趣的空间气氛。建筑组群以一系列高低错落、曲折有致的街道、广场来组织,时而开敞,时而封闭,使其与周边的景观取得富于节奏变化的联系,使得建筑群体犹如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彼此充分融为一体。

建筑设计追求空灵、轻盈的风格,通过局部底层架空,开敞的中庭、平台、廊道等,与山地水面交织渗透,与自然密切对话。在形式上通过轻巧的单坡屋面、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百叶遮阳板、钢结构构件和节点等建筑元素,创造出既与科技园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和谐,又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

3.3 基于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化景观总体规划

基于南海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主题,南海校区的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以“师法自然、交融情景”为理念。“师法自然”并不是对自然作单纯的模仿,而是包含深刻的内涵与哲理,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人文环境、绿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即文脉、绿脉、山水脉)相互优化及相互补充:文脉———是环境设计所需体现的精神与内涵,犹如人的思想与灵魂;绿脉———是地表生态与植物的覆盖,犹如人的皮肤;山水脉———是地形和大环境的设计,犹如人的骨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为突出特征的文脉;以水、岸、山等多种环境的植物群落形态为突出特征的绿脉;以湖光山色、岭南水乡风情为突出特征的山水脉,然后通过实施科学的校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校不但能教书育人、文化育人,还能环境育人,学生不仅能从书本知识中领悟人生的价值,也能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灵感,真正实现校区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4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规划设计实例,针对高校理念为“师”,因此本高校规划设计理念采取“师造化”、“师法自然”的方案,达到“自然与建筑、建筑与人、人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同时该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做到了建筑和配套顺山势、就地势、亲水体而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可为同类高校建设提供参考实例。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