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增长的原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双十一”本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现在却演变成了“狂欢购物节”。2016年“双十一”主流电商成交额再创佳绩,天猫成交额1207亿元,比2015年增长32%,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双十一”当日的销售同比也大幅增长,小米、华为、暴风科技等公司的全网销售量也继续高歌猛进,这种新经济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世界惊叹。逾千万家网店,上千家物流公司,数千万人就业,这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其实就是新经济,它的成长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料,其活力与能量也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些都表明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正在起飞,中国新经济已经开启新的消费时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新经济”虽是2016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已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可以说,新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重构全球化新格局。而在中国国内,“经济快车”经历了多年高速运转之后,近年来开始适度放缓,低端高耗能产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各个行业都面临转型升级需求,低水平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找到下一个掘金点,又如何转型,这无疑是新经济需要摸索探讨的问题。譬如在文创产业方面,台湾转变得更早,做得更精细些。很多去过台湾的朋友,都会感受到台湾文创产业的精彩与多元。在台北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笔者亲眼见到一个喝水的铁壶衍生出来的系列产品和文化,叹为观止。还有台湾的农业观光产业,更加体现出文创与传统产业的完美融合,普通的水果、蔬菜一下子变得有了故事,有了身份和身价。他们已经将生意做成了文化,通过品位来创造产品的价值,而不再跟低层次的价格比拼。一个文化产品,就能打造成一条产业链,文化与产业有效结合,能带来巨大的价值。从近几年台湾发展的个案里不难发现,整体经济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时,就需要文化创意产业跟经济紧密结合。这其实就是新经济的魅力,也是我们下一步该努力的方向。就河南而言,不沿边不靠海,创新创造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更需紧紧抓住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行创新,以带动推动产业、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打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性发展的新经济产业。
总之,新经济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专门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新经济的初步形态已经形成,多个省份在“十三五”规划中,都将新经济列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广州最大的创新在于,将主导产业的规划发展与城市战略塑造紧密结合,通过聚焦“三中心一体系”(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对全球高端资源的集聚能力。新疆瞄准了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石化和输变电装备等10个战略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则在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新能源、高效节能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河南在新经济发展上着墨更重,将全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四张牌”, 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换过程中,我们不能再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必须探索经济管理新的路径,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坚持战略聚焦,厚积薄发,要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特别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思维和互联网思维,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纠错能力,不能坐着等、站着看。要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引领新常态中有所作为,使我国新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2结论
中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就业人数两生产要素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协整的,即两生产要素与国内生产总值是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这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下的资本要素弹性和劳动力要素弹性保持了一致的协调性,几乎相差无几,并且各自都以较近似的贡献率反馈到经济增长机制中,成为两种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的要素,也就是说,这两种生产要素在长时间范围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在,这就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相协调发展,保持固定的投入-产出比率,避免资本生产过剩与劳动力供给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的同时,充分发挥两种生产要素弹性的最大化。目前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应该实现从就业带动增长到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转变;而从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看,在短期,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要大于从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反映了经济增长受资本形成总额增长、从业人数增长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
一、人力资源受经济增长影响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兴人才不仅要面临随时变化的复杂环境,还要能够专有所长,解决突如其来的难题。这使得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高素质人才对管理的标准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管理主体加大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创造新型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高素质的人受到更加丰厚的物质待遇和更为人性化的人文关怀.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转变体现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知识的增长、积累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才的职业视野、知识结构与传统人才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管理机制的大幅度转变。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格局必须有所改变.人力资源的配置区间更需趋于平衡。二是对地区间、国际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在这种变动之中,地区间、国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挫败竞争对手的而获得的商业利益,更多的是如何与竞争对手共存、共赢、共利、寻求多方合作与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
再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就业机会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资源有机构成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活劳动减少,必然是资源替代劳动力。二是对就业形式的影响。随着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生产工具和工艺体系的不断革命.特别是自动化和控制技术装备的广泛采用,高新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需要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以及在劳动者的生产劳动中脑力劳动消耗的比重有明显的、急剧的增加,生产中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熟练技工的比重日益增大:三是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实质上是专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集聚的过程。人力资源利用的范围和程度也不断拓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新兴产业的形成为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不断拓展的空间.利用深度也必将随产业的发展而深入、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的效益也随产业结构优化而提高。
(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不同的人力资源结构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团结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这些客观要求迫使人们必须树立长期的、终身学习式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不断地调整开发内容与方向,改变和更新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全面发展为宗旨,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人也在促使经济增长过程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改变离不开持续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持续型的开发理念,则意味着长远的眼光、功于后代的思想。首先,强调人自身的持续性。
二、人力资源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政府在公共教育投资上面临双重压力:一是居民对公共教育投资需求强烈与政府财政紧约束的矛盾;二是面临公共教育投资如何在不同层次、类型教育上进行更有效分配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在充分保证基础义务教育公共资助的前提下,政府应坚持人力资源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各级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培养模式。首先,加大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力度。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普通高等教育是公共教育政策的支持重点。由于基础学科研究、高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等,对社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能够使社会的新知识或新技术得到增长.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公共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之一
由于建省初期许多农业数据统计不全,因此本文选取的相关数据以1991年为起始点,所用到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海南统计年鉴》和《海南年鉴》,数据涵盖了海南省1991~2009年18个市县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从业人口、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及生产总值等,利用这些数据构建面板数据(PanelData)对影响海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估测。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把各时期的数据用对应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1=100)进行平减。另外,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时间跨度较大(1991~2009),海南省统计局和海南统计年鉴的某些年份数据统计口径又不一致,这样本文对有些数据做了适当的调整。对于年鉴中缺失的某年数据,同时在海南省统计局也获查不到的数据,本文采用了线性插值法进行计算插入,将数据进行了较合理的平滑处理。此外,本文为了更全面透彻分析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还选取了2个哑变量: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长期的农业资本积累、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支持和农业部门管理理念的革新。因此把时间看作一项因素变量,并将其作为哑变量纳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海南省于2001年创办了农业科技110,这是一个特殊的时点,可能将成为海南农业转型的关键,因此本文以此为截点将其量化,将1991~2000年取“0”,之后取“1”,目的在于分析农业科技110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剖析农业科技110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质影响。另外,选取地区哑变量的原因是由于海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业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农产品市场相对活跃,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将这些地区单独挑选出来,取值为“1”,其余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取值为“0”。其中,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乐东县、陵水县和三亚市取“1”,其余地区选取“0”。
2构建模型与实证分析
2.1建立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目前被应用于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其一般表达形式为:Y=AKαLβ其中,Y代表产出,A为技术进步系数,K为资本投入,L劳动力投入,α、β为参数,其中0<α<1,0<β<1。α为劳动所得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本文把影响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基本估设为资本投入、农业从业人口、农业机械动力投入、耕地面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间与区域等,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希望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海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又究竟如何。代入上面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的函数形式为:!!!!!!!(1)(1)式中:Y代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单位:万元),x1为农业资本存量(单位:万元),x2为农业从业人口(单位:人),x3为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单位:千瓦),x4为耕地面积(单位:亩),x5为农业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β1~β5为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即各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外,T为时间哑变量,D为地区哑变量。关于模型中的农业资本存量由于官方没有公布任何资料和信息,这样度量农业资本存量就显得非常困难,相关数据难以收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研究人员采取不同方式计量农业资本投入存量。本文采用Yao和Zhang的观点[1],通过下列等式界定农业资本存量:Kit=(1-δ)Kit-1+λIi!!!!!!!!!!t(2)其中,δ指农业资本存量的折旧率,假定为8%;λ指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率,假定为90%,即在资本形成过程中存在10%的损耗率。根据Yao和Zhang的观点,最初的农业资本存量在样本期的第一年(即1991年)是实际农林牧渔业总产出的2倍,这就意味着1991年的资本弹性系数为0.5。如果在长期中农业投入资本存量的初始价值相对较小,则对最初农业资本投入水平的任何合理的估计都不会对回归结果产生显著影响[2]。对(1)式2边取对数后得到回归模型:InY=InA+δ1T+δ2D+β1Inx1+β2Inx2+β3Inx3+β4Inx4+β5Inx5+μ!!!!!!!!!!!!!!!(3)令InA=β0,则β0~β5为回归系数,μ为残差项。
2.2模型回归结果
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将对经过平减和取对数处理后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多次回归、修正后其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该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调整后的达到了0.998,总体显著性水平较好,D-W=1.34,不存自相关现象。因此,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3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对回归结果(表1)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业资本存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耕地面积,而农业从业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及假设的2个哑变量都没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其对海南农业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1)农业资本存量方面:一个地区农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资本投入同样必不可少。在上述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资本投入对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贡献为正,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海南发展的是热带农业,也是资本密集型农业,所以农业资本的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农业资本存量对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不高,仅为0.061,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海南省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还未达到饱和;另外方面或许由于海南农业资本投入的利用效率低、效果差,存在重复投入现象,从而导致其对农业增长贡献不大。
(2)农业从业人口方面: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最敏感、最有力的因素。但在回归分析中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却不显著。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所选用指标较为笼统,不能准确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实际投入量;另一方面,截止2009年,海南有539.31万的农业人口,约占海南总人口的60%,说明农业从业人数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增加农业从业人数不仅对农业总产出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因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而导致农业总产出下降[3]。
(3)农业机械总动力方面:衡量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式有很多,纵观国内外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描述农业技术进步一般有如下3个方面:一是通过化学农药、化肥等来替代土地,使土地的单位产量增加;二是通过机械动力来替代劳动力,这样可提高单位劳动力上农业产出的提高;三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建设设施来提高农业产量[4]。在此利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这一指标旨在衡量海南省农业技术进步情况。从回归结果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投入对海南农业的产出弹性为0.091。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不是很明显,结合海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一是在于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配置不合理,其东部各市县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情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由于现有农业机械落后,缺乏高科技的农业机械,从而导致其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不明显;三是由于海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等,使得一些大型机械无法有效利用。
(4)耕地面积方面:一般来讲,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有限供给的性质。海南又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随着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虽然各市县的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总量有所减少。回归结果显示,海南农业总产出与耕地面积存在微小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原因可能在于现存耕地未得到有效利用,越来越多的土地被闲置荒废,并且很多土地的种植没有经济意图,不能带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从而导致耕地与农业产出呈现负相关关系。
(5)其他方面:海南虽然是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但目前海南并不是我国的农业强省。从分析结果中可以得知,农业产业结构对总产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说明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对产出的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力争调整到有利促进农业产出的产业结构。另外,本文引入的2个哑变量,从结果看其对总产出的影响都不显著,说明海南实施农业科技110和发展比较好的东部地区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也许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另一方面,虽然海南东部市县在交通、信息、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其并没有发挥比较优势来带动海南整体农业的发展。
3加快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开发
农业属弱质产业,本身具有生产规模小、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资本投资中流向农业的比例将很小,一般投资者不愿将农业作为投资的首选目标,因此,财政支农资金在扶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想而知。海南省政府应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本岛的优势条件,贯彻落实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预算方案以确保充足的资金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另外,在适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大生态农业科研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以及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加强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不断完善农技“110”服务体制,建立起以农业服务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服务的农业科技服务“110”创新服务模式。
3.2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本建设
海南的农业投入相对于其他省市和其他领域都还相对不足,因此,海南农业投入的边际效益作用还不明显,应该加大农业投入,加大惠农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海南的农业投入,才能更有效的推动海南农业经济增长。加快农业基本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体措施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等。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引进农机化新技术,对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给予更多政策性的鼓励,积极创建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域和农机社会化组织示范点,使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3.3注重培训和转移农业从业人员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主要以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保医保为特色,这一改革正在启动,有可能激发出特别高效的经济效益。富士康事件是中国制造业工人收入增长的历史性事件,也可能是新的劳动法规落到实处的历史性事件。中国低层收入者的工薪收入如果出现可控而可持续增长,如果经济保持适度增长但失业率不升的话,加上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将改变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因为在上述条件下,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将改变,原来资产可能因为工资收入的增长而改善,原来的或然负债(支出)可能因为失业救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而减轻。这种资产负债迅速改善,对于年收入3―6万元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比高收入者更大,因此,中国将出现由中低收入者推动消费扩容的现象,特别是如果再提高征税起点的话,百姓就会更乐于消费。如果建立社会保障、减税和提高工资三者齐头并进,居民的消费激情就可能出现井喷。如果细分中高档收入者对于享受、尊严、自我教育与自我实现的消费需要的话,中国有可能在消费扩容的同时实现消费升级,新品牌、新消费、新行业将会持续出现。
当然,要真正启动以农民工为基础的低收入者的消费,不仅要改善他们的收入支出结构,改变他们的资产负债表,还得设法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让他们也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民工们能否获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福利,将是社会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当前,农民工仍然承担着相当的上学、就业、医疗等社会负债巨额成本,农民的手脚因此被捆住。由此,笔者以为,户口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政府能否补助农民,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以换取农民消费乘数的扩大,由消费扩大而推动经济增长,由经济增长而保障税收增长,政府再通过税收增长弥补国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研究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处在逐渐发展变化中,刚开始人们通常都认为经济增长完全依赖资金投入,直至后来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近年来,很多专业学者都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发挥着关键作用。据专业学者深入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逐渐人认可,说明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的众多要点中缺失占据较大的比重,从而对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
怎样才能正确的衡量某地区的人力资源呢?主要根据的有数量、质量、结构相关的指标,数量指标具体是指地区劳动者的具体数量,本文中人力资源的实际数量主要以本市从业人员作为基本根据,具体包含在岗的职员、私营业主、乡镇企业的工作人员、农村的就业人员以及其他的就业人员等。
二、分析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主要是由国家组建而成,社会保障的主要目标就是保障国民平常的生活,极具相应的经济福利性。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障支出,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的主要划分为社会补救、保险、福利。
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具体分为三方面:一是政府单位的退休金、福利、救济,包括社会保障补助;二是社会福利、保险、优抚、救助支出;三是社会保障的广义支出,具体是指政府用作教育、医疗单位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伴随着本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社会不同的保障资金支出频繁,受保障的人群范畴也在持续增加。同时,保障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样不仅对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便利,号位社会各种保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障能起到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促使社会更加公平,并且还能对社会风险给予相应的补偿。社会保障对经济储蓄、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的累积都具有良好的作用,以此在很大限度上,推动着本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相反还能为社会保障供应大量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范畴与水平,还能优化和提高当地的人力资源,促使劳动力的素养和职业技能合理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中,优化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还能实现人力资源外部环境的加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促使人力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并且还十分有利于吸纳其他地区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能合理的控制人才流失状况。
第一,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随着人力资源素质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素质层次越高,劳动者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大,能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潜在智力和潜在创造力,从而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经济效源,可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培养和创造,从而形成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资源中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第三,人力资源不仅仅是经济资源的开发者、产品的生产者,而且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意识形态将影响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继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2.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人力资源质量的积累将成为产业中人力资源积累的主要特征。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使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才短缺,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小,高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3.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社会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区域管理水平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客观复杂的外界环境认识更加深刻,使决策水平更加科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越高的地区也是区域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它表明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水平的关系。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轻人口数量压力,把人口总量过大的劣势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调查表明,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经济贡献
在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时代趋势下,知识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强调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伴随人类从工业经济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过程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并和知识经济息息相关。
1.知识和人力资本都具有“递增收益效应”。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作用,资本(物质与人力资本)的私人边际产品就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产出出现递增收益。特别是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但自身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增长。一国的知识存量与资本(含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投资的收益率也越高,这样不仅会吸引发达国家已输出的资本回流,而且会引发发展中国家资本和人才的外流。因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一国的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提高一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的具有同步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们在探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时,逐渐发现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将增长余值归于人力资本投资;而60年代知识经济理论在美国的出现是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战以来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发现,知识和知识相关的产业如教育、研究、传媒等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和增长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预见了将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到了1996年,国际经济组织与一些政府官方开始接受和运用知识经济理论。随之而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原因时,纷纷强调了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是新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力资本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同步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1.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21个省市进行调查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有效利用与开发更谈不上,因此,如何保护并与开发有效利用单位内部的人才资源,是中国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结构性短缺明显是我国人才资源的构成的首要问题。对于一些新兴产业,例如贸易、金融、法律、审计等产业人才紧缺,并且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却后继乏人。而人才年龄老化是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另外,人才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常出现人才资源短缺的现象。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关系 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 贡献率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环节,与物力资本等因素共同参与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但从管理层面来讲,HRM却并不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其主要以为企业规划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来实现HRM 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参与。由于HRM规划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生产过程可以准确的反应生产函数中的自变量或投入量,笔者正是依此关系展开了HR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中HRM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笔者对我国2002-2011年经济数据指标进行了HRM模型分析(见表1),并测算出了HRM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在现实经济情况中,由于负增长因素的存在,因此笔者在计算过程中设定了4个可能性测算,且笔者采用了抵消或克服其他生产要素贡献(劳动力投入贡献与资本投入贡献之和)的方式,测算出了HRM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个可能性测算中,笔者设定了e为HRM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为HRM经济增长的贡献、β为其他生产要素之和,则可得到我国工业HRM贡献率数据,如表2所示。
4个可能性测算为:一是,当a≥0,b≥0或者a≤0,b≤0时,在这种假设中HRM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HRM贡献占各生产要素贡献总和的比重;二是,b>0,a+b≥0或b0时;在这种假设中经济便会出现正增长,正是由于HRM贡献的正增长促使了经济正增长的出现,因此,此时HRM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0%,也就是e=100%;四是,b≥0,a+b
HRM贡献率与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检验
笔者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HRM贡献率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一阶差分Y和HR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表明Y和HRM没有单位根,所以得到的Y和HRM必然是一阶单独的时间序列,因此,最后可以得出Y和HRM两者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我国2002-2011年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HRM贡献率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
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HRM贡献率间,存在的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工业HRM贡献率变动因素和工业自身在一定时间内,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工业经济增长的变动以滞后2年的HRM贡献率最为明显,而相对于选择其他滞后期工业经济增长的变动,其HRM贡献率影响力相对较弱。在此模型中模型误差修正项为φ,在模型中φ反应了该项系数误差修正模型本身纠正偏离平均误差值的作用范围,如假设纠正系数设定为1时,下一年纠正平衡状态则应是当年均衡误差(HRM贡献率和工业经济增长),通过纠正系数进行调整的。
通过演算在HRM贡献率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检验模型中,模型系数为0.017107,这表明多种其他因素共同影响着我国的工业经济的增长率,但是当模型中的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能力和自身纠正能力不足以被改变时,也就表明HRM贡献率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属于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本文所建检验模型正是如此,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本文所建HRM贡献率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工业经济增长随HRM贡献率长短期变化而改变)为:
ΔY=0.000174-0.230412*ΔYt-1-0.431083*
ΔYt-2+0.006314*HRMt-1+0.014455*HRMt-2+
0.017107*εt-1。
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
虽然工业经济增长与HRM贡献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但工业经济增长与HRM贡献率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否是由于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引发了HRM贡献率的变化,还是由于HRM贡献率的变化引发了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还需要笔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依据表3的结果进行了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行零假设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其F统计量的数值是其他各列的第一行数据;第二行零假设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其F统计量的数值是为括号内的数据,如表4所示。通过对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选择1、2、3、4年的滞后期为基本条件时,Granger原因表现较明显(HRM贡献率构成工业增加值增长);而基本条件选择为4年后时,Granger原因表现并不明显(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构成HRM贡献率变化),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并不是形成HRM贡献率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可以理解为HRM贡献率是到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单向Granger原因,证明了HRM贡献率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属于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
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HR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HRM贡献率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属于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
首先,HRM管理部门要深层次的了解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人才政策,以及HRM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HRM管理部门要深层次的了解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人才政策,以及HRM设置的必要性,从而让HRM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具体从HRM部门来讲,无论是具体的企事业HRM部门,还是独立的HRM公司来说,都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视HRM的发展,不断的为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职工营造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为增强职工自信心而努力,从而确保职工可以胜任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为企业肩负更重要的责任。
其次,HRM管理部门要从微观上对HRM进行全新的认识,并在HRM中融入新元素。
我国HRM管理部门不仅要从宏观了解HRM,也要从微观上对HRM进行全新的认识,深入开展管理体制改革,并在HRM中融入新元素。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一个全新的薪酬福利机制和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为我国HRM综合水平的提升提供环境保障。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作为HRM最重要的子系统,虽然其执行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但HRM却掌控着公司战略目标的核心,从HRM的本质意义上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作为HRM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同时还能促进与改善公司的整体绩效成绩,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HRM的运行目的来分析,HRM中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亦是公司实现按劳分配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为培训管理体系的创新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薪酬福利机制作为HRM的另一个重要子系统,薪酬福利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职工与公司的共通点,从而自发的与职工分享成果,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薪酬福利机制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人力资源价值体系中收益分配问题,如果通过科学的处理,其还能够促进公司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再次,HRM管理部门需要更加重视HRM能够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多少效益,及如何发挥HRM对企业经营、生产效率的带动作用。
我国HRM管理部门可在战略性的HRM构建核心体系指导下,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HRM战略体系进行重新的规划,除构建体系性结构的同时外,还应着重思考HRM战略体系的科学性,在稳固的HRM基础上,逐渐把科学的制度引入到HRM体系中来,有目的得开展HRM战略体系构建工作,实现我国HRM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祖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人力资源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花俊.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王馨.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黄晓虹.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转变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9(71)
5.廖锦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4)
6.于雄飞,包兴.内蒙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一、 引言
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R&D投入是指国家或地区为支持研究与发展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被假设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从而无法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以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把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归因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增长,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且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某些政策,如通过实施主动的R&D投资、改善R&D资源配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保护知识产权等来实现激励的改变,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最终实现经济长期增长。
研发投入按照研发活动的类型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这三种类型。相应地,从事R&D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按照研发活动的类型分为这三大类。这三者只有保持合适的比例,才有利于研发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对我国R&D人力资源在这三种研发活动中的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文献回顾
国外许多学者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Romer(1986)和Lucas(1988)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资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力资源和技术会受到科技经费投入的影响,因此,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之一。Romer(1990)和Aghion(1992)等基于R&D内生增长模型,提出R&D投入水平的提高将加快经济增长的命题。
国内学者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方面,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罗佳明和王卫红(2004)利用1953年~2001年度的统计数据,发现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R&D投入变化是引起GDP变化的原因,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7.6%。殷林森(2007)利用我国1996年~2005年的数据建立灰关联度模型,对我国R&D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R&D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对产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王立平和马娇娇(2010)采用1997年~2007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黎友焕和王凯(2010)利用1978年~2007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朱云欢(2010)利用1991年~2007年度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R&D投入变化是GDP增加的Granger原因。
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是探讨R&D整体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少有学者从R&D投入结构角度探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目前仅刘新同(2010)研究了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而,刘新同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太少,仅11个变量,这减小了结论的可信度;同时,他也没有对各类型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因此无法得出各类型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人力资源投入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中国R&D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这些变量分别取对数。本文用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用BR表示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资源投入的对数值,用AR表示用于应用研究的人力资源投入的对数值,用ED表示用于试验发展的人力资源投入的对数值。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本文的研究期间为1991年~2010年。
四、 实证分析结果
我们运用协整检验来考察中国R&D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而变量间协整的前提是各变量同阶单整,因此我们首先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在存在长期关系的前提下,我们建立误差纠正模型进行短期关系检验。
1. 单位根检验。本文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虚拟假设H0为:p=1;备择假设H1为:p<1。如果ADF值大于临界值,则不拒绝虚拟假设,意味着变量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单位根,变量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否则,如果ADF值小于临界值,则拒绝虚拟假设,意味着变量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不能通过平稳性检验,说明存在单位根。对所有变量进行两阶差分处理后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BR、AR和ED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现为无单位根,GDP在5%水平上表现为无单位根,可以判定所有变量均为两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2. 长期关系检验:协整分析。我们以GDP为因变量,分别以BR、AR和ED为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表2表明,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在边际上显著,而应用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这说明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 短期关系检验:误差纠正模型(ECM)。我们建立以下误差纠正模型来检验短期关系:
ΔGDPt=α+β*ΔXt+γ*ECMt-1+εt(1)
(1)式中Δ表示一阶差分运算,由于经济增长与应用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仅对GDP与BR、ED进行均衡误差纠正模型检验;ECMt-1表示长期均衡误差。如果β为零被拒绝,说明短期关系成立;如果?姿为零被拒绝,说明误差纠正机制产生,协整检验得到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可靠的。检验结果如下(括号内为t值):
ΔGDPt=1.568-0.053*ΔBRt-0.213*ECMt-1(2)
(4.15) (-0.328) (-3.775)
ΔGDPt=1.077+0.147*ΔEDt-0.178*ECMt-1(3)
(5.36) (1.22) (-4.61)
从式(2)和式(3)可以看到,ECMt-1的系数显著不为零,误差纠正机制产生,BR、ED与GDP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进一步确认。而ΔBR和ΔED的系数均不显著,表明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短期关系。
4. 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只能表明各类型R&D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但不能告诉我们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对此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各类型R&D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变量必须平稳,因此我们对GDP和BR、ED的两阶差分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AIC和SC最小化准则,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选择滞后期为3。检验结果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变动是经济增长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变动不是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五、 结语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1991年~2010年间应用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存在短期关系。但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的变动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变动。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R&D投入强度,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体的科技水平。这不但要加强R&D活动人力资源的投入,还有加强R&D经费的投入。实际上,人力资源投入会受到科技经费投入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研发是一种具有公共品性质的行为,研发活动的社会回报率往往高于私人回报率,在很多情况下私人缺乏从事研发活动的激励,尤其是基础研究,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R&D投入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大部分,因此,要积极探索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R&D投资渠道。
2. 借鉴发达国际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R&D人力资源投入的结构。从研发活动的类型来看,国际经验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试验发展三者所占比例大致保持在1:2:5的水平上,即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一般在12%~15%之间,应用研究投入强度一般在25%左右,试验与发展投入强度在60%~63%之间。1991年~2010年我国基础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强度一直在10%以下,并且从2004年(9.6%)开始逐步下降,2010年为6.8%;而应用研究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32%,下降到2010年的13.1%;只有试验发展人力资源投入强度稳步上升,到2010年达到80.1%。因此,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力度,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的比例趋于科学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的R&D投资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友焕,王凯.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9):45-47.
2. 刘新同.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的协整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9):54-56.
3. 罗佳明,王卫红.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1953-2001.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81-86.
4. 王立平,马娇娇.R&D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406-1411.
5. 殷林森,胡文伟,李湛.我国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11):57-63.
6. 朱云欢.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10,(2):102-106.
7. AGHION P, HOWITT P.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etrica,1992,60(2):323.
8. 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1):3.
9.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 g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5(5):71-102.
10.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 omy,1986,94(5):1002.
0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的建设,中国经济得到了突破性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也从无到有,相关制度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为了满足人力市场的需求,逐渐发展为更加专业和更有体系的服务产业。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樯缁崽峁┢咧种饕的服务,成为国民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国家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分析
1.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从官方的调控角色转变成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为各行业的劳动者和行业提供具有专业辨识度的服务产品的机构或者部门的总和。在现代经济之中,企业为了提高招聘的效率和培养员工的效率,一般会将招聘、培训、管理和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险等事务全部承包给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是组建同样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来完成相关事宜,因此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要为公众提供七种主要的服务,其中包括档案管理、测评人才、招聘服务、人才挖掘服务、外包服务、咨询服务和软件服务。
1.2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首先是具备了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同时也存在极高的就业压力。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缺少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现象,而人才流动的速度也在增加。未来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必将致力于解决伴随着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人才替换问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要不断地为所服务的公司寻找更适合当下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需要不断地为公司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以缓解目前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失衡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服务业势必会走向一个更加细分的市场,因为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的差异化,这就要求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专业程度逐渐上升,不再仅是单纯地作为‘‘人才的搬运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相关人员需要更多地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之中,国际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目前在中国,提供相关人力资源服务的外资机构数量在明显上升。随着中国机构与外国相关机构的‘碰撞”与“融合”,中国机构必将走向更加国际化的道路。
2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经济的促进效应分析
人力资源服务业看起来确实符合诸多朝阳产业的特点,那为何我们就能说人力资源服务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呢?我认为是因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经济有以下三大促进效应,在目前中国正在从廉价劳动力向高端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有助于中国捕捉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2.1提升社会效率
目前,中国官方已经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了鼓励产业名单中,这意味着人力资源服务业不仅迎来了自身的市场,更迎来了官方的支持。而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社会的重点行业,将为全社会的发展带来高效率的红利。中国的人才市场在不断地完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一步一步地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承担为企业寻找人才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因此,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公司或是企业来说,一定会成为高效率的保证。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将在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时,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凭借最少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为合适的人才。目前,不仅仅是企业和求职人员都更加趋向理性化,还有人才国际化的趋势也已经非常明朗,人力市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人力资源服务还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性和预见性。而对于企业和求职的人员来说,多数人的中间恰恰缺少了联系的纽带,而人力资源服务就是其中提升双方效率的重要一环。
2.2产业发展更加规范,为经济保驾护航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来说,职业中介是他们较早时期在社会中存在的形式。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人力资源服务业也逐渐发展成形。人力资源服务业崛起的背后,是一个具有需求的庞大的群体。但在过去,人力资源服务业长期隶属于公共服务机构,遗留下来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定位不准确,政企不分等问题。但好在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引起了社会群众的极大的重视,从制度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发展空间,现在已经有很多很成熟的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而在多数公司和事业单位之中,我们也能见到成熟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发挥领头人的角色,承担起了在公司或是事业单位中的行政管理职能,起到了规范人才供求市场的作用,在经济飞速的发展中,为经济保驾护航。
2.3行业品牌化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也成指数关系增长,根据我国的经济能源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1999年能源的消费量达到100250万吨,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是以左右,在整个世界上仅仅的在美国之后,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相关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的人均能源的消费只有0.84吨左右,这个数据占不到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1.9吨的一般。从我国整个经济的规模来讲,1999年我国的国内平均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占整个世界GDP的百分之四点一左右,换算到每个人的GDP还不及日本的六十分之一,不到整个世界人均GDP的八分之一。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的形式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这就可以肯定的预测将来我国的经济规模肯定会不断的增大。相关的专家指出,依照我国当前的总体消费能力,如果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到达美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煤炭资源、全世界的铁矿石、全世界的钢材、全世界的水泥等等一系列的资源都不够中国使用,也许这些数据不是那么的精确,但是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如果我国不改变现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国将变为整个世界的能源的黑洞,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我国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从当前的我国的计划经济我们可以得到在二十一世纪的钱二十年我国预定的GDP总额要相对先前的水平翻两翻,但是我们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整体的能源消费只能翻一翻。这就给我们说明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依然按照现在的形式发展下去,将会给我国的能源供应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会给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各个研究都表明要想解决当前的能源性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举措,总结为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所谓的“开源”就是增加加大能源的开发,加大对于能源的开发主要集中表现在加大对于现有能源的开发、新型能源的开发以及起补充作用的国外进口能源的引进等等。所谓的“节流”主要就是提高各个能源的使用效率。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节流”的措施是既有利于现在也是对未来能源消耗的重要保证。我国只有全面的落实相关的“节流”措施,才能正真的实现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的能源消耗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我们必须对我国现代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握,然后针对现状研究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不断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现状
世界上的能源利用的效率是根据能源消费原单位作为标准的,能源消费的原单位就是单位的GDP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量,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单位的GDP增长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量,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这个数值越小,说明这个国家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因此,这个指标在国际上被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分析现有的一些资料发展,我国的整体的能源利用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从一些相关的资料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的原单位值要远远的大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的国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消耗非常珍贵的资源为代价的,是一种能源消费性经济增长模式。但是这种情况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能源消费原单位的数值,能够出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费的不增长。如果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降低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现在正在处于向中等发达国家前进的重要时期,整个工业的水平也正处于一个向全面工业化产业迈进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期,我们必须重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切实的将两者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上。
二、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一般采用国内人民生产总值也就是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的标准。因此,我们分析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国内的人民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相关的资料表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几乎呈一种同样的态势在发展,说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的消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的增加速度要大于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
我国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能源的投入来带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整体上来看整个能源的投入量呈减小的趋势。九十年代之后到现在整个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观。
三、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的策略
(一)逐步的实现对于制造业相关产业效率的提升
1.1区域经济增长现状
当前,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虽然自党的十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启动深化改革新征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活跃期,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1.2人力资源现状
1.2.1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
当前我国一些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依靠政府扶持和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快速发展,利用高待遇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对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的二三线城市,由于受制于自身发展能力,无法吸引人才的到来,反而导致大量人才的外流;另外,二三线城市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被一线城市吸纳,这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的矛盾,导致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
1.2.2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扫盲力度的加大,文盲率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文盲率还位居世界第二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2.3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贡献巨大,但是三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影响。如第一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科技创新发展乏力;第三产业中缺乏人才导致高新科技发展缓慢。虽然我国政府针对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但结构调整并未与人力资源配置同步开展,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速发展。
2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关系分析
2.1 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来吸引人力资源,使得人力资源在该区域内的整体数量、质量得以提升。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人才聚集使得区域对人才培养愈来愈重视,促使整个人才培养环境得以改善,区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得以发展,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善对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2人力资源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力资源体现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远甚于资金、技术、设备等,因为人力资源决定着我国能否屹立世界之林的核心力量。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这一要素。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各个要素虽然缺一不可,但是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人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这说明人在经济效益实现过程中的贡献最大。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指在区域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规划的全过程。因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价值,为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实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战略
3.1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1.1创建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区域环境
区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建优越的环境,为人才发挥才能搭建舞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3.1.2优化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
区域经济在增长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性提供条件。这就需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不要盲目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协调促进,来避免区域规划的短期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搭建建言献策,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3.2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3.2.1建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如地理优势、人才储备、资源现状、产业结构、资本设备等因素进行实地查勘、分析比对,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环境建立与区域实际相符合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保障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大动力,促进人力资源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实现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贡献最大能量。
3.2.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资源要素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资源效益最大化。
3.2.3加强区域人口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13-03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的激烈竞争中,人才、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区域间人力资本的差异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探寻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1.1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概念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这一时期对人的才能培养进行投资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被视为是一种资本。直到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首次对人力资本的概念作了明确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登上西方经济学界的舞台。
人力资本指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具体表现为劳动力本身所拥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是体现在劳动力身上、可为劳动力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一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知识存量、技能存量以及健康存量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本利用的开支,都是人力资本投资。投资形式主要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迁移流动和科研投资五种途径,其中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存量增加的最重要途径。
1.2 经济增长
就一般意义而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国民收入)与上一时期比较所实现的增长。从函数角度看,经济增长就是描述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一种总量生产函数,投入要素可以是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
1.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人力资本已经被公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舒尔茨发现,不同受教育层级的劳动力“智力劳动”能力比为;小学∶中学∶大学=1∶7∶25,说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在经济增长总量中的贡献越大。巴罗(Barro,1991)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的生产功能有要素和效率两个特性。前者对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作用;而后者在生产效率能否得提高上起关键作用。第二,从人力资本具有的知识效应与外部效应分析,知识进步的需求、替代及收入效应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知识效应。
2 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界定
中原经济区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覆盖周边部分地区的,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及特点、在其他经济区辐射范围外以致无法依存的区域经济体。具体范围包括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的30个地级市和两个县,面积28.9万km2,人口约1.7亿。
2.2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GDP总量由1985年的798.26亿元,到1995年突破2 000亿,至再到2010年的10 456.96亿元,26年间增加十几倍。
2.3 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现状
2.3.1 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数量
中原经济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数量逐渐增加,1985年中原经济区劳动力人数为6 980万人,2010年达到11 313万人。
2.3.2 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质量
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两方面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质量的基本状况。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由1985年的4.83年增加为2010年的7.62年,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增加。
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中原经济区大专及以上、高中及普专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呈逐年增长态势,基础教育基本稳定。
3 研究方法
3.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模型构建
本文以CD生产函数(其函数关系为:Y=AKαLβ,其中:Y为总产出,A为技术水平参数,K为物质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α、β分别为K和L的产出弹性系数)为依据,以其函数变形式——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生产函数,揭示人力资本在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模型的标准形式为:是一个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式中,Yt为t时期中原经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At为不变的技术水平;Kt为物质资本存量;Ht为人力资本存量;ht为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其中Ht=劳动力数量×ht);α、β分别为模型方程待估参数,α、1-α、β分别为物质资本指标、人力资本存量指标、人力资本水平指标的产出弹性系数。由于要素产出弹性估算需使用对数线性模型,故将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作对数化处理,可得:
3.2 指标度量与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涉及到产出总量(GDP)、物质资本存量(K)、人力资本存量(H)、人力资本水平(h)、劳动力数量(L)等指标。本文选取中原经济区1985~2010年共26年的数据构建模型。
3.2.1 产出总量指标度量
测度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指标为国民生产总值(GDP),本文选择实际区域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3.2.2 物质资本指标度量
为得到中原经济区1985~2010年物质资本存量,在Goldsmith(1951年)提出的永续盘存法基础上,直接采用当年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作为衡量物质资本存量的指标
3.2.3 人力资本指标度量
本文将采用劳动力数量乘以人力资本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其中, 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素质)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小学年限数定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和中专为3年,大专和本科为4年、研究生为3年。
3.2.4 劳动力数量指标度量
本文用历年年末从业人员总数表示劳动力数量的投入,如表1所示。
3.3 分析方法
运用Eviews6.0对模型进行残差平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
4 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残差平稳性检验
由于涉及到的数据是时间序列,因此在考察产出总值(GDP)、物质资本存量(K)、人力资本存量(H)、人力资本水平(h)四者间的关系时,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并事先利用Eviews6.0软件对变量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表明各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平稳性,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4.2 模型回归分析
采用Eviews6.0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回归方程的检验如下:
①拟合优度检验。由于R2=0.972634,非常接近1,所有变量能够解释地区生产总值GDP的97.3%,可判断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高,总体回归效果较好。
②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方程的显著性水平只有0.000017,小于0.01,说明所选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能够正确反映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
③F 值检验。一般情况下, F值越大越好,本模型数据显示F=145.7401,因此认定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变量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4.3 回归分析结论
分析可见,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各解释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79、0.121和0.136,说明物质资本存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人力资本水平,说明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没有起到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构建人力资本主导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4.4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了准确判断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求其增长方程,并写为差分形式得到:
式中,为技术进步(全要素)增长率,即除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1-α)、β分别为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他们除以即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计算得到各个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
从表4可见,1985~2010年间,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和2.8%,说明人力资本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外溢效应,但贡献份额不大。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是经济高速增长原动力的主要来源。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贡献程度远不如物质资本大,物质资本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原经济区对人力资本投入敏感度不高,其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②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侧面反映了中原经济区目前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很大。
③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说明中原经济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动,造成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
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①加大中原经济区教育投入。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加大教育投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及其劳动技能水平。鉴于所辖省市农村人口比例高,相关部门应使教育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
②培育多元化人力资本投资机构。鼓励私人人力资本投资机构发展,拓宽教育渠道,对于区域内优势产业所需紧缺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③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人力资本外流。通过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丰厚的薪酬、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现代化的科研条件,同时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美).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 舒尔茨(美).蒋斌,张蘅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3] 侯亚非.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 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 Barro Robert.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2):407-443.
[6] Lucas 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