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投资估算计算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i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o make project financing options ba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ssessment project on the econom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and basis and the estimation method, and many othe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d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is estimated analysi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ion method ca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投资估算是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技术方案、选址方案、工程建设方案及项目进度计划等深入研究并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总投资数额及分年资金需要量进行的估算。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决策和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一个项目需要投资多少钱?是业主最关心的事。因此,如何正确估算建设项目的各项投资,是项目业主和项目管理人员应掌握的重要内容。
1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
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构成。
1.1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是指在项目筹建与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1.1.1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用、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1.1.3预备费用:
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1.2建设期利息
1.3流动资金
2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要求与依据
2.1、投资估算应达到以下要求:
2.1.1估算的范围应与项目建设方案所涉及的范围及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相一致。
2.1.2估算的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实事求是,数字真实。
2.1.3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
2.1.4估算的准确度应能满足建设项目决策不同阶段的要求。投资机会研究阶段误差率应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误差率应在±20%以内;可行性研究阶段和项目评估阶段误差率应在±10%以内。
2.2投资估算的依据
2.2.1 专门机构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造价的文件。
2.2.2专门机构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有关机构的物价指数。
2.2.3 部门或行业制定的投资估算办法和估算指标。
2.2.4拟建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
2.2.5拟建项目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2.3投资估算的作用
2.3.1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2.3.2投资估算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
2.3.3投资估算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2.3.4投资估算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3建设投资的具体估算方法
具体估算方法是运用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对构成建设投资的六类投资进行估算:即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分类进行估算。
3.1.建筑工程费估算
建筑工程费估算一般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和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在缺乏可参考的估算指标,或者建筑工程费占建设投资比例较大的项目,可采用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上述三种估算方法的特点: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后一种方法要以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为基础,工作量较大。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本文重点介绍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单位建筑面积(平方米)投资,乘以相应的建筑工程总量计算建筑工程费。
3.2设备购置费估算
3.2.1.国内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运杂费;
3.2.2.进口设备购置费=设备货价+从属费用+运杂费;
3.2.3.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第一套工卡模具、器具费用+生产用家具购置费。
3.3安装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一般包括:各种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设备的安装费用,各专业工程的管道、管线、电缆等以及设备和管道的保温、绝缘、防腐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安装工程费估算通常是根据行业或专门机构的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进行估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3.3.1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费率;
3.3.2安装工程费=设备吨位×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
3.3.3安装工程费=安装实物工程量总量×每单位安装实物工程量费用指标。
根据以上分项估算,可汇总形成项目的工程费用:
即: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3.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在工程费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4.1建设用地费用(按照地价和国家有关规定估算):
包括: 建设用地购置费、土地契税、土地管理费。
3.4.2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
包括:建设管理费(含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城市建设配套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其他各项工程交费(招标、面积测绘、测量放线、劳保统筹、质检手续、图纸审查、规划定点等项费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费。
3.4.3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销售费用(按照项目的具置和销售时间、参考同类楼盘的销售费用确定)。
4建设期利息估算
4.1进行建设期利息估算必须先完成以下工作:
根据建设投资估算及其项目的总进度计划分析,制订分年投资计划;
确定项目资本金(注册资本)数额及分年投入计划;
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的筹资方式及 债务资金成本率(银行、债卷利率及发行手续费率等)。
4.2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方法
估算建设期利息应按有效利率计息。在建设期内如能按期支付利息,应按单利计算;在建设期内如不支付利息,应按复利计息。估算时分年计算、累计求和;本案例按照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建设期利息;
Pt-i ―― 按单利计息,建设期第t-i年末借款累计;按复利计息,建设期第t-i年末借款本息累计;
At――建设期第t年借款额;
i――借款年利率
t――年份
5流动资金估算
项目的的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包括生产原料、燃料、动力费用等;做为房地产投资项目的主要经营形式是销售、出租管理等费用,销售费用已经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进行估算,因此不再计算流动资金。
6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案例分析
例:济南市西部某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万,规划总建筑面积16万,其中:住宅面积12万(带电梯小高层5万,多层7万),配套用房0.2万;地下建筑面积3.8万(储藏室面积1万,车库面积2.6万,其他配套0.2万);地上可销售面积11.9万,地下可销售面积3.6万。已知土地价格70万元/亩(人民币),预计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的工程费用比例为第一年30%;第二年40%,第三年30%,预计建设期内材料、设备、人工等上涨价格指数为4%;本项目开发商计划贷款30000万元人民币(贷款利率5%),建设期每年分别贷款10000万元,其余投资为自筹,按照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计算建设期利息。
7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
第一年贷款利息==(10000÷2)*5%=250万元
第二年贷款利息==(10000+250+10000÷2)*5%=762.5万元
第三年贷款利息==(10000+250+10000+762.5+10000÷2)*5%=1300.6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总值=250+762.5+1300.6=2313.1万元
8编制项目总投资分年度使用计划表,进行投资分析
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费用为:54638万元。按照项目总投资分年度使用计划表,开发商第一年投资18615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8615万元);第二年投资19602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9602万元);第一年投资16420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6420万元)。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于以下几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第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第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第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第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对于以上4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在采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时,符合第一和第四两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就采用权益法核算。
所谓成本法,就是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人账,不随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增减而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全部属于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将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例I:甲企业于2006年1月1日以30万元的价格购人乙企业10%的股份,同时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次年初宣告发放上年的现金股利情况见表l。
甲企业每年的会计核算如下(单位:万元):
1.2006年1月1日。甲企业购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32
贷:银行存款32
22007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15
贷:投资收益15
3.2008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2
贷:投资收益3.2
4.2009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
贷:投资收益3
二、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不全部属于其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
即接受的现金股利有属于投资以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就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冲减和冲回的计算,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其实认真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冲减的原因。对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后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简称为累计已收现金股利)超过投资企业从投资开始到上年末至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的净利润的持股比例数(简称为累计应收现金股利)的差额。即累计已收的现金股利大于累计应收的现金股利,就是被投资企业实际多付的现金股利是来自于投资企业投资以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对于投资企业收到的投资以前被投资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当期损益,只能冲减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分以下两种情况,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核算中运用更为简便。
(1)当投资企业累计已收现金股利大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按当年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属于投资企业的投资期)×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借贷之间的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2)当投资企业累计已收现金股利等于或小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按当年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借记“应收股利”科目,如果投资企业以前曾经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现在全额再冲回“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也符合上述提到的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全部属于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情况)。
例2:甲企业于2005年1月1日以l00万元的价格购人乙企业60%的股份,同时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次年初宣告发放上年的现金股利情况见表2。
根据表3中的资料.对甲企业每年的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1.2005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103
贷:银行存款103
2.2005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l2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4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0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l2万元,贷记“投资收益”0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应为:
借:应收股利12
贷:长期股权投资12
3.2006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36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5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1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24万元。贷记“投资收益”18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24
贷:投资收益18
长期股权投资6
4.2007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585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6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4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2Z8万元,贷记“投资收益”30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22.8
长期股权投资72
贷:投资收益30
5.2008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70.8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7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72万元。符合第二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12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从购人以后已经冲减(12+6-72)10.8万元。因此应当全额将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冲回,计人“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借方。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12
长期股权投资10.8
贷:投资收益22.8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铁现状介绍
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地铁作为一种准点、速度快、高效、客运量大、污染小和能耗低的客运交通方式,是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南京、大连、武汉、沈阳、长春、杭州、成都、苏州、西安、昆明、佛山等17个城市的地铁已处于正常运营状态,总计运营长度达到2008km。
作为大型市政设施项目,地铁工程从项目建议书到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运营,各个阶段都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紧密配合,需要工程造价专业提供准确的经济技术指标来检验和衡量建设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从而比选优化方案;另外,近年来BT建设管理模式的兴起,使得工程造价必须做到量准、价实、无漏项,可以说工程造价对于类似的大型建设项目俞发显得重要。
二、工程造价种类划分
工程造价根据建设工程的不同设计阶段,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一般通过与已建类似项目的对比得来,因而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可30%左右。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阶段。该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10%以内。
3、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额度的概算。
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
4、在技术设计阶段,要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修正,编制修正概算。
5、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分别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招标拦标价。
施工图预算是根据已批准并经会审后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和设备的预算单价、各项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拦标价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
6、在工程施工和竣工阶段,分别要编制施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工程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承包合同和已完工程量向建设单位(业主)办理工程价清算的经济文件。
竣工决算,是指在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编制的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实际支付的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三、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重要性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多方案比选,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着主导控制作用,为后续工程设计工作提供了经济技术指标依据和项目投资的限额,初步设计概算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向银行申请贷款。
四、地铁地下车站投资估算的编制
地铁地下车站施工发法一般分为明挖、暗挖和盖挖三种。无论对于何种工法的地下车站,充分了解施工方法和工序,是一个工程造价人员必备的能力;再者对于以往工程项目的总结也尤为重要。
对于以往工程项目总结,最后会体现在数据指标上,根据本人的经验,可以分为两大类数据指标:一类是工程量含量指标,一般为平米含量,即为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工程量含量;另一类为综合单价指标。下面就明挖地下车站的这两类指标作简单阐述。
(一)土建工程
1、工程量含量指标
根据《地铁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明挖地下车站土建工程大体上分为围护结构工程、土石方及支撑工程、内部钢筋混凝土工程、地基加固、装修工程、车站附属设施等几部分。
(1)围护结构工程
目前常用的围护结构形式有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SMW工法桩三种。围护工程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桩顶冠梁、桩侧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挡土墙、土钉护坡等。含量指标如下:
地下连续墙取墙体混凝土:一般为1.4m3/m2;
钻孔灌注桩取桩体混凝土:一般为0.65 m3/m2;
SMW工法桩取桩体体积:一般为5.35 m3/m2;
冠梁取梁体混凝土体积:一般为0.07 m3/m2;
喷射混凝土取混凝土体积:一般为0.12 m3/m2;
挡土墙取墙体混凝土体积:一般为0.03 m3/m2;
(2)土石方及支撑工程
土石方及支撑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及回填、级配碎石回填、素混凝土回填、混凝土支撑、钢构柱、钢支撑、降水等。一般车站主体采取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出入口和风道采用钢支撑。含量指标如下:
土石方开挖取土石方方量:一般为9.3 m3/m2;
砼支撑取混凝土量:一般为0.09 m3/m2;
钢支撑取其重量:一般取165kg/m2;
(3)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垫层、梁、板、柱、墙、楼梯、轨顶风道、站台板、站台板下支撑墙以及底板、侧墙、顶板防水工程、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等。含量指标如下:
所有含钢筋混凝土构件:一般为2 m3/m2;
防水工程取侧墙、底板、顶板的防水工程总面积之和:一般为1.93 m3/m2;
车站主体每立方米混凝土含钢量在190kg左右,附属含钢量在170~180kg。
2、综合单价指标
因为不同省份有的用市政定额,有的用地铁定额,在定额消耗量及工程量计算法则上会有偏差,另外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也会受到地域及时间的影响,所以在确定综合单价时应综合这些因素,适度调整。
围护结构工程
钻孔灌注桩会受到桩径、钢筋含量的影响,一般取3200~3600元/m3;
地下连续墙一般取3000~3400元/m3;
SMW工法桩一般取800~1000元/m3;
土石方及支撑工程
车站主体部分钢支撑租赁时间一般按照6个月考虑,车站附属部分钢支撑租赁时间一般按照3个月考虑;
车站主体土石方一般取180~220元/ m3;
车站附属土石方一般取120~160元/ m3;
(3)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该部分的综合单价会受到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工程所在地区混凝土和钢筋价格的影响
车站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取2000~2400元/ m3;
(4)地基加固
该部分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以及加固方法酌情考虑。
(5)车站装修
公共区及出入口通道:1800元/m2;
设备区及管理用房:800元/m2;
轨行区及风井风道:200元/m2;
(6)施工监测
标准站120万~160万/站、换乘站150~200万/站来。
(7)车站附属设施
标志导向、路引系统: 80~120万/站;
附属设施及局部绿化:35~50万/站;
防火封堵费:10~15万/站;
环卫设施:15万/站;
站前广场及自行车棚:300元/平米。
(8)出入口、风井地面建筑
出入口地面建筑50万/个;疏散出入口20万/个;地面风亭30万/组。
(二)设备安装工程
动力照明:1500~1800万/站;
通风空调:1100~1300万/站;
给排水及消防:300~450万/站;
整个车站设备安装工程造价为2800~3300万。
(三)前期费用
永久征地地区差异较大,15~30万/亩不等;
临时占地:180元/平米;
绿化补偿:150元/平米;
房屋拆迁地区差异较大:3000~8000元/平米;
管线改移:2000元/米;
交通疏解:300元/平米;
市政道路破复:300元/平米。
五、结束语
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投资估算作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愈发显得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多总结、多积累、多思考、多研究,以便于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地铁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按形成或取得来源,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标准。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新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合并方发生的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也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是指在考虑以下因素的基础上计算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统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2)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是指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3)如果被合并方本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应以其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确定。
根据财政部2010年7月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通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应以持股比例(原持股比例与追加持股比例之和)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原持股比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追加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例1:甲、乙公司同受S公司控制,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从S公司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发行的股票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发生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600万元。合并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 3 500万元,公允价值4 500万元。乙公司相对于S公司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 000万元,公允价值4 8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日又发生法律服务费500万元。
甲公司合并日
借:管理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4 000
贷:股本1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3 000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600
贷:银行存款600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初始计量的特点是: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甲公司应以合并日相对于S公司而言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4 000万元 (4 000*10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成本,其与发行的普通股账面价值1 000万元之间的差额3 0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发生的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6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发生的法律服务费用50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记入当期利润表,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与其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应以购买日之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要求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在合并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商誉;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例2:甲上市公司与乙公司是不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独立的企业,甲公司于2009年7月1日以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3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 500万元,发生审计费用50万元。2010年4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1 200万元取得乙公司35%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3 000万元。20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1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甲公司会计分录:
2009年7月1日
借:管理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800
贷:无形资产600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200
2009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0
贷:投资收益 90
2010年3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
贷:投资收益 30
2010年4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200
贷:银行存款1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9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00
――损益调整120
本例题属于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2009年7月1日甲公司发生的50万元审计费应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作为购买对价支付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800万元,与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50万元(2 500*30%)之间的差额50万元,作为商誉体现在甲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公允价值800万元与账面价值600万元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甲公司当期利润表。甲公司持有的30%股权至2010年4月1日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920万元,与购买日追加投资所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1 200万元合计作为甲公司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2 180万元。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及其他必要支出。
例3:甲公司与乙公司是不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独立的企业,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25%股权,对乙公司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同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3 000万元,甲公司另发生审计费用50万元。
甲公司2009年1月1日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50
贷:无形资产600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200
银行存款 50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合并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性证券的面值总额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无需区分成本法和权益法,仅需从长期股权投资形成或取得的角度,按照上述标准予以确定即可。在后续计量中,对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投资时点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分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进行调整。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从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类别的角度,根据不同类别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两类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定,按管理层持有的目的或意图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已经确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期间,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原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投资企业不按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单位在确认为应收项目的同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对于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净利润,不再区分是“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还是“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持股比例将所应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全部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例4: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丙公司80%的股权,支付购买对价1 500万元,丙公司在购买日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800万元,差额是由于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万元与其公允价值800万元不同引起的,该固定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09年12月31日丙公司实现净利润58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100万元。2010年1月10日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2010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2009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2009年12月31日,由于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甲公司对于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变动都不做账务处理。
2010年1月10日
借:应收股利――丙公司160
贷:投资收益 160
2010年2月5日
借:银行存款160
贷:应收股利――丙公司 160
(二)权益法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确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而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在确认为应收项目的同时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如果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应按预计将承担的金额确认相关的损失。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应按以上相反顺序逐步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先对投资单位与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进行统一,其次应考虑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不同对被投资单位折旧额或摊销额的影响,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按持股比例计算确定投资损益,并在此基础上再消除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内部交易。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5: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800万元购买丙公司4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丙公司在购买日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800万元,差额是由于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万元与其公允价值800万元不同引起的,该固定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09年12月31日丙公司实现净利润58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100万元。2010年1月10日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2010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甲公司账务处理:
2009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00
贷:银行存款800
甲公司支付的购买价款800万元与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20万元(1 800*40%)之间的差额,不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在甲公司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项目反映。
丙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580万元,甲公司应在考虑购买日丙公司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对丙公司当期折旧额影响的基础上,对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按照持股比例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确认投资收益;对于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100万元,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确认资本公积。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80-(800-600)/10]*40%=224 (万元)
2009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24
贷:投资收益224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2010年1月10日
借:应收股利――丙公司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
2010年2月5日
借:银行存款80
贷:应收股利――丙公司 80
(三)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
1.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等情况导致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其会计处理步骤有:①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是小于的情况,则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②对于原取得投资交易日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属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投资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③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追加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的账面价值;如果小于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④商誉、留存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应综合(原投资时点与追加投资时点)考虑,应与投资整体相关。
例6:2009年1月1日A公司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50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A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010年5月1日,A公司又以1 700万元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 200万元。A公司能够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应改为权益法进行核算。B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1 300万元,2010年1月1日至4月30日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2010年8月8日B公司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
A公司的账务处理:
2010年5月1日,对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由于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500万元,小于原投资时点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600(6 000*10%)万元,差额100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同时,将原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明细科目,按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
2010年5月1日,对于B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200万元(8 200-6 000),相对于A公司原持股比例10%的部分,属于B公司2009年实现净损益1 300万元的原因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B公司2010年1月1日至4月30日实现净损益500万元的原因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调整投资收益。对于其他的原因导致B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万元,相对于A公司原持股比例10%的部分,应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计入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0
――其他权益变动40
贷:盈余公积1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7
投资收益 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2010年5月1日,追加投资时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 700
贷:银行存款1 700
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1 700万元大于追加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 640万元(8 200*20%),差额60万元;原投资时的投资成本500万元小于原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万元,差额100万元;综合考虑两项差额,应确认留存收益40万元,因此应冲减留存收益60万元。
借: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4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
2010年5月1日以后,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8月8日,B公司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A公司应按其对B公司30%的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9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0
(2)投资单位因部分处置投资等情况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其会计处理步骤有:①按处置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收到的处置对价与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②如果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按照剩余的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是小于的情况,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调整营业外收入或留存收益。③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部分处置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金额,投资单位应按部分处置投资后剩余的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7:2009年1月1日,A公司以6 500万元取得B公司6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0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10年6月30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50%转让给E公司,取得转让价款5 000万元。2009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120万元,2010年1月至6月末B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假定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A公司账务处理:
2010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被处置部分账面价值为3 250万元(6 500*50%),取得转让价款5 000万元,两者的差额1 750万元应确认为处置利得,计入投资收益。并将成本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转入权益法明细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5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250
投资收益1 7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 250
贷:长期股权投资3 250
2010年6月30日,处置后剩余持股比例30%,剩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 250万元,大于原取得投资时点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 000万元(10 000*30%),两者的差额250万元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010年6月30日,对于B公司2009年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010年截至6月末实现的净利润,A公司应按剩余的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20
――其他权益变动 36
贷:盈余公积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0
投资收益 120
资本公积36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1)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上升,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属于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其会计处理步骤为:①购买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保持其账面价值不变。②对于追加的投资,按照购买日购买方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③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待购买方全部或部分出售该项股权投资时,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出售当期的损益。
例8: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5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 500万元。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3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5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5 500万元,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1 500万元。
本题属于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情况,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 650万元(500+1 500*10%+3 000)。
(2)因部分处置投资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其会计处理步骤为:①按处置比例终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收到的对价与处置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②按处置后剩余持股比例、剩余投资账面价值作为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及处置
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方法有其特殊性。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对被投资单位不构成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其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即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如计量结果表明,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在处置时应按相应的处置比例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转入当期损益。
总之,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涉及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如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需要会计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人民出版社,2010.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S].2006.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S].2006.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1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缘由
(1)增加投资。例如:原投资持股比例15%,采用成本法核算,又购入20%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35%,改为权益法核算。
(2)减少投资。例如:原持股比例60%,属于母子关系,卖掉30%股权,剩余30%改为权益法核算。
(3)其他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由控制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出现。
2 核算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追加投资):长江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黄河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900万元,取得时黄河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4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长江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本例中长江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006年2月10日,长江公司又以1800万元的价格取得黄河公司12%的股权,当日黄河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黄河公司章程规定,长江公司能够派人参与黄河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长江公司在取得对黄河公司10%的股权后,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2005年黄河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1)2005年1月长江公司取得黄河公司的股权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2006年2月10日,长江公司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2)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运用追溯调整法处理时,就当作该投资业务一开始就是采用权益法,与本来成本法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容易得出:05年1月初始投资与06年2月10日追加投资时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处理相同;不同的是当投资后被投资单位2005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权益法下投资单位按照持股比例应享有90(900X10%)万元,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90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9
贷:盈余公积
9
上述两笔分录可以合并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
贷:盈余公积
9
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81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次投资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否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相同,如果不同,则说明被投资单位有其他权益的变动或者是再次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进行了资产评估,导致权益发生变动,因此还要追溯调整资本公积。
本例中,长江公司追加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由8400万元增加到12000万元,增加了3600万元,投资单位按照持股比例应该享有360(3600X10%)万元。其中90万元属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时投资单位应享有的部分,剩余的270万元是由于资本公积变动引起的。因此应增加相应的权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270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270
案例(减少投资):长江公司原持有黄河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06年1月10日,长江公司将其持有的对黄河公司20%的股权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5400万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000万元。长江公司原取得对黄河公司60%股权时,黄河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500万元(假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自取得对黄河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前,黄河公司实现净利润7500万元。假设黄河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损益外,黄河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本例中长江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1)长江公司在出售20%的股权时:
借:银行存款
5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9000/60%>
投资收益
2400
(2)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单位在减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只追溯调整应享有的净利润部分。上例中第一次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500万元,出售股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000万元,增加10500万元,其中净利润为7500万元,剩余部分3000万元。也就是说投资方取得投资以后,在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为4200[(24000--135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贷:盈余公积
300
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2700
剩余的1200(4200-3000)万元不需再调整资本公积。
总结:增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既要调整留存收益又耍调整资本公积;减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只调整留存收益,不调整资本公积。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1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缘由
(1)减少投资。例如:原持股比例40%,卖掉25%股权,剩余15%改为成本法核算;
(2)增加投资。例如:原投资持股比例30%,又购入25%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55%,改为成本法核算。
(3)其他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的情况出现。
2 核算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追加投资):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以1500万元取得黄河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黄河公司2007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假定其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因对黄河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长江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江公司每年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2007年黄河公司实现净利润i0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2008年1月1日,长江公司又以1800万元取得黄河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日黄河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长江公司能够对黄河公司实施控制,因此长江公司将对黄河公司的股权投资转为成本法核算。
要求:编制长江公司股权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解析:
(1)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成本)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2)2007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损益调整)300
贷:投资收益
300
(3)2008年1月1日
①购入30%股权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②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因为在成本法下,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投资单位不需要账务处理,因此要对权益法下确认的利润部分追溯调整。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
300
借:盈余公积
30(300X 10%)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30
上述两笔处理可以合并为:
借:盈余公积
30
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270(30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
300
案例二(减少投资):长江公司持有黄河公司30%的表决权股份,因能够对黄河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长江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06年11月,长江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50%对外出售,出售以后,无法再对黄河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且该项投资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出售以后长江公司对该项投资转为采用成本法核算。出售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8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3900万元,损益调整为900万元,出售取褂价款2700万元。
长江公司确认处置损益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00(4800X 50%)
投资收益
300
我们知道: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有明细科目,成本法下不需要写明细科目,所以要做如下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公司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