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乡供水一体化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引言
东营市 历史 上属山东省农村饮水困难地区之一,2004年以来,东营市全面开展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目前东营市所有乡镇都开始了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统筹城乡 发展 的 科学 发展观,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东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内容进行论述。
2、分析东营市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饮水安全方面,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东营市南部井灌区由于地下淡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398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引起咸水入侵、污水下渗,造成110多个村饮用水不达标。东营市大部分地区以黄河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沿黄地区排污量增大,黄河水在引水口前的水质达不到三类水标准。而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体的农村饮水工程不利于进行水处理,水质难改善。根据普查和分区水样化验,我市有76.12%的农村人口饮用苦咸水、含藻水、污染水和高氟水。
2.2工程建设方面,单村供水工程老化快。
已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多为单村供水工程。单村供水工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我市大部分村庄自来水管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现在每年都有100个左右的村因工程老化导致供水保证率下降,造成新的缺水。小清河以南饮用地下水的村庄,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原有水井出水量减少甚至报废。
2.3工程管理方面,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管理难,效益低。
单村供水工程以村为单位,单元小,供水量少,形不成规模,没有可支撑工程良性运行的效益产出。没有效益产出也就进不了市场,造成管理难到位,喝“大锅水”的现象较为普遍。单村供水工程大多为定时供水,管理相对较好的村,也只能维持工程的简单运行,无力更新改造。
3、建设目标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管线铺设到村头,与村内原有供水管网对接,进行24小时不间断供水。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部颁标准。水量和水压达到村镇供水工程规范要求。农村人口受益率达到100%,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8%以上,让东营市农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4、工程建设方案
总体上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主体,以单村供水工程为补充。根据东营地区的特殊性,集中供水工程包括管网嫁接、新建水厂、机井群联片三种工程模式。广饶县南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设机井群实施集中联片供水,可靠性好,投资省,效益高;利用油田矿区和我市农村交叉分布的有利条件,东营区、河口区大部、利津县西部、垦利县部分地区靠近城区或油田自来水管网,实施主管网嫁接,延伸辐射供水,与新建水厂比较,容易实施,投资省,效益高;广饶县北部、利津县中部、垦利县大部不具备依托地方或油田自来水公司水厂实施管网嫁接延伸供水的条件,依托平原水库新建水厂实施集中供水。
集中供水工程覆盖1788个村庄,受益人口1130501人,占全部人口的99.75%。其中管网嫁接11处,覆盖796个村庄,受益人口43.96万人;新建水厂4处,覆盖547个村庄,受益人口34.37万人;机井群联片7处,覆盖445个村庄,受益人口34.72万人。极偏远的村庄实在联不成片的,最后选择单村供水,单村供水工程3处,覆盖东北坞、刁口乡2个村和盐场共2823人。
5、工程方案设计
5.1集中供水工程
1)管网嫁接工程
选择现有水厂的骨干管网作为嫁接点,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辐射,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最佳方式。根据现有水厂及主管网的分布情况,确定为管网嫁接工程的有龙居、史口、牛庄、耿井、河口、郝家、垦利、明集、利津北、北宋和利津南项目区,共11处。共需铺设管线1063.41公里,新建加压泵站20座,管理房797座。
2)新建水厂工程
对于不能实现管网嫁接,又没有地下水可用的地区,规划依托平原水库建设水处理厂,实施联片集中供水。根据区域分布,选定高店水库、胜利水库、永镇水库和驾屋水库作为水源,依托水库新建水处理厂,实施辐射供水,形成高店、胜坨、永镇和陈庄4个项目区。共需新建水厂4座,铺设管线827.773公里。
3)机井群联片供水工程
广饶县南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设机井群实施集中联片供水,可靠性好,投入少,效益高。规划为机井群联片供水工程的有李鹊、大王、广饶、稻庄、西刘桥、石村和大码头项目区,共7处。共需新打机井40眼,铺设管线540.85公里,新打机井处和每村修建一个阀表井,共计567座,管理房492座。
5.2单村供水工程
在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不到的偏僻地区,采用单村供水。单村供水工程共3处,为广饶县的东北坞、广北农场的盐场和利津县的刁口乡,受益人口2823人。
6、工程效益与环境影响
6.1 经济 效益
运用arima预测模型进行了 计算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非常突出;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涉及领域广泛,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等指标,相对国家同行业具有公益性质的水利项目而言,非常理想,且呈现良性 发展 特征。由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产生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了对东营市整个 农村 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
6.2社会效益
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仅就其社会效益来讲,对从根本上解决东营市广大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群众饮水质量,节约水资源的利用,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3环境效益
考虑到东营市农村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实际,工程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水质、土壤环境和人群健康等。
7、结语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关系到东营市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实事工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我市供水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本工程在东营市范围内进行供水管网整合,是东营市水利建设事业上的开创性工作,在山东省尚属首例,工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实现了以城带乡的 科学 发展观,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一项利民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才能达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 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5]1302号,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1陕西省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陕西省南北延伸达800 km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气候使得全省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陕北400~600 mm,关中500~700 mm,陕南700~900 mm,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 250 mm。年降水量的不同,使得陕西省对于不同地区的城乡供水有着不同的标准。
陕西省内的主要河流有无定河流域、延河、泾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等。江河年径流量为899×108 m3,地下水量为235×108 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85×108 m3。2009年对全省地表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有66.4%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水体的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据统计,2009年全省城乡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 777×104m3/d,城镇用水普及率为95.97%,农村用水普及率为65%;城镇饮用水合格率为98%,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仅为48.3%。
2陕西省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的城镇用水近年不断增长,也反映了城区居民生活和建筑、公共环境等用水量的增加。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和生产后,用水规模必然大量地增加和长期持续地使用。因此,城市的用水矛盾将逐步突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性的规划或建设实施方案,必将造成水资源利用的混乱和严重浪费。
相比城区的用水现状,陕西省的农村用水则仍被供水量和饮用水质的问题所困扰,由于陕西省境内的河流沿岸排污口众多,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城市污水主要排放在泾河、渭河、嘉陵江等处,根据陕西省水务局2008年上半年水质简报:泾河断面以上水质类别为Ⅰ类;嘉陵江水库水质类别为Ⅱ类,其中磷超标0.39倍。可见目前江河水质受城镇村居民生活及周围企业污水排放影响显著。如今市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城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但企业、村镇的污水仍无法有效地解决,必须采取城乡一体化供水,以求转变对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控制力度。
在2010年,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已经为陕西省的城乡供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省年新增供水能力1000×104m3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4%,384万人摆脱用水难,喝上甘甜水,一批骨干水源工程使大中城市供水能力提高。有关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2000年至今,陕西省城乡供水快速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农村饮水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解困目标,城镇供水设施面貌一新,城乡供水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保障。
2010年是农村饮水工作执行“十一五”规划,要实现省政府“全部解决296万饮水困难群众问题”和“将延安市、榆林市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市,将岐山县、淳化县、志丹县、印台区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将阎良区、麟游县、杨陵县建成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陕西省的水利主管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要求,抓住国家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强了对一体化水利制度的监督指导,积极争取、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提升管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使得全省城乡供水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1]。
3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的规制建议。
3.1统一部署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规划。
统一部署是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重点,在进行一体化供水规划时,要对规划的内容做出统一部署。同时,单一项目的规划部署要与全省的规划相统一,要将城乡的供水一体化与污水处理、节水处理等问题统一起来,保证规划的统一完善,编制出合理、统筹的建设设施。统一部署的成效已经呈现在对一些单项供水项目的建设上,例如:为满足日趋增长的城镇用水需求,陕西省统一部署了一批向大中城市、工业园区供水的骨干水源工程,在统一部署、集体规划、统一审批之下,先后完成了黑河水利枢纽、神木瑶镇水库、延安红庄水库和西安引乾济石调水、石门水库向汉中市供水、冯家山水库向宝鸡市供水等水源工程。这些蓄水调水工程的建成投用,有效地缓解了陕西省大中城市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增强了大中城市的供水能力,提高了用水保证率。这些成绩进一步地标明,统一规划部署是安排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首要程序环节,要不断地深入部署环节,将规划理论与实践实施相结合,做到先统筹、后规划;先规划、后施工。
3.2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要依靠不断的管理监督来进一步的完善,针对监督管理要明确法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要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行业监督标准,从根本上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之外,水务一体化建设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监督标准进行统一部署。
3.2.1建立水质保障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新污染物的认识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水质要相应提高。为提高水质,在《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2001年卫生部提出《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陕西省在按照《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相关法规进行水质要求的同时,在自来水厂和省内的各江河流域的水源取水处取水验质,调查统计当前供水水质中该项目的实际指标值,对有问题的水源采取保护措施。除了治理之外,省内的自来水管理部门应该坚决杜绝企业在水源上游排放污染物,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订应急预案,使水污染事故的机率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根据薄弱环节的分析,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在发生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处置。
3.2.2建立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
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的建立是通过GIS管网管理系统的安装,对自来水厂的供水信息进行全面的测报监控,其内容包括:建设管道压力监测点、余氯监测点、浊度监测点、流量监测点,安装监测软件等。通过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供水管道的压力、余氯、浊度、流量等信号,达到可视、可控、可调、远传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2]。
3.3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市场化道路。
水利工程的完善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基于这点的考虑,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也要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供水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中央的“民生用水”政策贯彻到底,创造农村饮用水的体系化之路。在市场化程序的运作之下,供水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的补助资金,另一方面也要自主解决资金问题,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向市场化的运作程序之中,注重工程的配套建设,以便经济适用地完成水利工程建设。
另外,开放供水企业经营市场,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推行城市供水企业特许经营管理,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要明确市场准入条件,界定政府主管部门与受委托经营企业双方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运营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违约责任、经营期限和终止程序等。实行合同管理,不得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固定回报。在做好对外开放的同时,要重点培育有实力、有进取心的市场法人主体自主经营的省内供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参与市场竞争。
总之,陕西省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建立要明确当前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一体化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加大管理监督力度,鼓励工程竞争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全面促进城乡用水的统一发展,统一调控。
[参考文献][1]刘文朝,高占义,胡孟,等。“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材料设备市场需求透析[J]。中国水利,2006,(5):61-62.
一、范围和对象
本意见适用于参加本市城镇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内的下列单位和人员:
(一)城镇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参保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养)人员;
(二)破产、拍卖等主体不再存在的企业退休人员;
(三)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从业人员;
(四)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五)由本人缴费参加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的其他人员。
二、适当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
(一)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数目前仍按舟政〔2000〕161号文件有关规定确定;到2010年时统一以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二)缴费比例。
1.用人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比例从4%调整到5.5%。
2.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及由本人缴费参加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的原破产、拍卖等主体不再存在的企业退休(养)等人员,到2010年时以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5.5%。目前实行定额缴费逐年提高的办法,每年的定额缴费额度由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确定。
(三)缴费年限。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其实际缴费年限由15年调整到20年。
1.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期间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缴费的,按舟政〔2000〕161号文件有关规定处理。
2.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中止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重新参保缴费的,在按月连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满6个月后开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三、建立缴费年限与享受待遇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的;
(二)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达到20年。
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不满20年的,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应以办理预缴时上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5%一次性预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可继续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至20年,在缴费期间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又未办理养老保险延缴手续和继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自次月起终止基本医疗保险关系。
四、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
参保人员住院按医疗机构的不同等级设立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简称起付标准):三级医疗机构由2000元下降到1600元;二级(含二级)医疗机构由1800元下降到1400元;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由原来的1600元下降至1000元。
参保人员年度内2次或2次以上住院的,起付标准从第2次住院起减半计算,即:三级医疗机构800元;二级(含二级)医疗机构700元;二级以下医疗机构500元。
因患各类恶性肿瘤需进行多次住院放、化疗治疗的,每90天为一次结算期,其实际发生的医疗费,按住院时的定点医疗机构最高等级计算一次住院起付标准。
参保人员住院时间跨年度的,以出院之日作为计算年度。
五、实行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统筹管理
符合规定的退休人员当年度门诊或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负,累计自负额度暂定为1200元。超过1200元至1.5万元(含)的部分:不足70周岁的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支付50%,70周岁(含)以上的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支付55%;1.5万元以上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70%。
六、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
参保人员因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在职职工由统筹基金支付70%,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支付75%;年度内医疗费累计超过4万元以上部分由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支付90%。
七、异地就医管理
在职职工驻外地工作和退休人员异地居住达到6个月以上,可按规定申请1-2家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另外再申请两家作为治疗相应疾病的定点医疗机构。在外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先由个人垫付,再按规定报销。
八、其他
(一)参保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地方税务部门应当强化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征缴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及时收缴;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定期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进行监督,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
【摘 要】本文结合典型乡镇自来水厂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按照摸清基本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的思路,提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几点建议,为政府部门尽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依据。
关键词 乡镇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管理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ownship water supply
Peng Rong-sheng
(Nanjing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in Jiangxi Ningdu Jiangxi 342800)
【Abstract】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mbining typical township water plant, according to the find out the basic situation, find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seek ideas crack metho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provides some workable basis.
【Key words】Township water;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Operational management 〖HJ*1/4〗
为加快江西省宁都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进程,县政府安排县水利和县供水公司组成多个调研组分赴全县各个乡镇对自来水厂的现状、投资建设及生产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水厂负责人及用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1. 乡镇自来水厂的建设情况
乡镇自来水厂基本上是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兴建的,供水规模为400~2000 m3/日之间。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少部分乡镇利用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对水厂进行了新建、改建或扩建,供水规模为1000~4000m3/日之间。
2. 乡镇自来水厂的经营现状
乡镇水厂由于地理位置、市场需求、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水厂的经营状况差异较大,但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1)健康发展型。墟镇地处平川地带、人口规模大且分布集中,配备懂管理、有技术人员的水厂,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依靠自身实现低限度的市场扩张。如赖村、黄陂等水厂。
(2)勉强维持型。墟镇地处丘陵、人口少而分散,水厂规模小,专业技术人员少,经济实力差,生产管理能力较弱,水厂建成投产后,仅仅满足水量而忽视水质,供水不足、管网老化、渗漏严重,水厂停水频繁,水质差。水厂每年的水费收入仅够支付人员工资和最低限度的维修费用,维持基本运营。如石上、会同等水厂。
3. 乡镇自来水厂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乡镇水厂普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乡镇水厂供水能力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乡镇水厂最初建厂时大多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因资金不足,加上当时墟镇人口少,设计供水规模普遍偏小,造成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2)乡镇水厂人员少,素质差、能力低。乡镇水厂厂长一般是由乡镇政府安置的社办人员或社会上无管理能力的承包人员担任,大多水厂只有一个人,既是厂长又是员工,管理、制水、抄表、收费、维修由厂长一人全包。有职工的厂其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基本素质差,技术工人大多是从社会上聘用的临时工,无专业技术。
(3)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落后。一是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多数乡镇政府将水厂承包给私人经营,缺乏行政领导和监管。二是水厂普遍存在轻视管理的现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低下。水厂无成本核算、无财务制度、无扩大生产发展计划,水价管理单一,所有水厂的经营理念只求当年收支平衡,不求规模及技术发展。
(4)制水设施、设备落后,管网维护保养能力差。一是水厂制水工艺简单,净水能力差,水质难以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些水厂有完整的制水设施,却当摆设闲置不用。多数水厂无水质化验室,水质检验能力不足,一年只送县疾控中心化验二次。二是管网损坏严重,管网跑冒滴漏严重,致使制水成本偏高。
(5)水价机制不合理,开户收费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乡镇水厂的水价普遍偏低,而且水价单一,只按居民生活用水一种价格收取,各乡镇的水价参差不齐。如会同乡的水价为全县最低1.1元/ m3,洛口镇的水价为全县最高2.0元/ m3。由于水价低,水费收入不能满足水厂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因水费收入少,职工工资低,每月工资只有900~1500元不等,所以职工的积极性低,水厂的运行也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些水厂的开户费收取很不合理,而且悬殊较大。如湛田乡和东山坝镇的开户费为400元/户,石上镇的为600元/户,包水表到户门口。但如果有新主管延伸,则要全部一次性摊消到新开用户的头上,如洛口镇的新用户开一个户要交2680元,群众的意见很大。
(6)建设资金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乡镇水厂的建设基本上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或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由于乡镇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到水厂的后期建设和维护中,水厂用于扩大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大多数乡镇水厂供水规模仍停留在建厂初期,一方面墟镇人口越来越多,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厂却没有资金扩展管网、发展用户,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 实行乡镇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个渐进而又艰巨的过程。结合宁都县的实际,现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乡镇水厂因无经营性负债,人员结构简单,这就为城乡供水一体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就必须妥善解决乡镇水厂的债权债务,归还当地政府以前对水厂投入的建设资金,妥善安置乡镇水厂现有人员,要在水厂管理、供水水质与供水服务等方面有质的变化。
(2)整合资源,分步实施。一是根据乡镇水厂的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在条件成熟的赖村、固村、田头、长胜等乡镇水厂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由县供水公司对以上四个乡镇水厂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县供水公司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在生产制水、抄表收费、水质检测、管网维护、重要设备维护管理、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乡镇水厂实现资源共享,分步推进实施。
(3)坚持供水事业基础性、公益性导向,实行政府主导推动,以县供水公司为法人单位,对乡镇水厂实行统一管理。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结合“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中央和省级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县乡两级政府给予必要的公共财政支持,给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5)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县城供水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制定水价,乡镇供水水价实行分步走政策。乡镇供水水价短期内实行城乡差价政策,不收取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市场供求变化以及群众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行同网同质同价。
(6)加强宣传,狠抓落实。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把优质供水服务和农村饮水安全的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有效引导群众的消费观念和用水理念,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配合。
二、融资品种:固定资产贷款
三、贷款额度:根据本项目的总投资额度,确定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其中项目资本金占20%以上(含),剩余为贷款额度。
四、贷款期限:贷款期限不超过15年,一般选择10-12年,其中建设期2-3年(具体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的建设期确定,建设期内只付利息不需还本,利息从项目资本金中支付)。贷款本金归还从第3-4年开始,每年两还(上下半年各还一次),等额还本;贷款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为了在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地发展。并且,也是为了规范施工步骤,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行工程管理,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够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建筑行业更加顺利的发展。
一、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明确建筑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降低项目管理的运营成本,减少了产品开发所需要的时间,最终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的质量。
2、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改变相对落后的经营管理办法,有效实现对建筑企业的控制、协调,有利于建筑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有利于建筑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使企业的管理体制能够更加优化,有利于建筑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
二、建筑项目管理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项目管理责任不清晰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于项目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导致责任难于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这会导致建设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资金浪费、生产要素错配、现场混乱等实际问题,不但不能发挥出建筑项目管理的功能,反而会给整个建筑管理带来困扰。
2、建筑资源不合理配备
一些建筑企业没有重视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价值,出现了建筑项目管理应付了事的情况,这导致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对建筑资源的不合理配备,一些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充斥建筑施工人员队伍,大量的建筑资源不是被浪费就是被限制,有时还会引发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3、建筑安全管理被忽略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很多建筑队伍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操作没有得到落实,安全要求和实际行为出现脱节,给建筑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严重的建筑人身、机械的安全事故。
三、强化建筑项目管理,提升工程效益水平
1、加强项目合同的管理工作
施工合同的管理至关重要,合同的签订直接影响着施工的安排、筹划、工程结算等很多问题,所以工程合同的签订应按照合同法的要求进行签订,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合同评审,有效的管理施工合同,充分发挥合同的效应,发生纠纷时提供有力的证据。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有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
施工项目管理应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一个工程的质量是施工工程的灵魂,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必须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工序,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质量责任制、强化三检记录,自检、互检、交接检,加强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实行交接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减少材料和人员的浪费,增强项目的利益。施工项目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施工项目的安全也非常重要,抓施工项目质量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施工安全的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管理过程,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从一而终,可控性差,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种多,特殊作业多,施工环境差,施工用电、高空作业、施工机械的使用都应加强安全管理,所以要想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制定有保障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结构合理;另一方面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领导的安全观念至关重要,领导安全意识强的话,会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投入到位,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操作人员也应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操作水平,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项目成本的核算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成本管理非常重要,加强成本管理,就会节约成本,赢利增加,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所以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应对成本进行监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核算制度,完善相应的核算体系。工程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支付工人工资、奖金及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支出情况。项目成本的核算能反映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核算制度,明确核算职责,做到管理人员有成本核算意识,精打细算,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
4、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
施工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工序多,施工工艺复杂,管理工作量大,所以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前期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前要从人力、材料、机械、资金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确定施工管理目标,按施工组织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按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工程施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严格控制施工每个过程,按照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进行环环相扣的检查过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争取一次成活,减少施工返工率,减少项目成本,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5、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材料机械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中,工程材料的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想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材料管理应有效的控制,要想做好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实地调查,考察合格材料,必要的话对供货商进行招投标,选择物美价廉的工程材料;(2)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加强技术与施工部门的协作,实现材料的准确,及时,全面。确保材料数量,防止材料浪费,工程成本加大,工程效益降低;(3)加强材料的进出场管理,制定材料管理制度,做好进出场记录,对于进场材料分类堆放,合理堆放现场材料,避免二次搬运,减少损耗,节约费用,制定节约材料措施,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机械设备的使用费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合理管理机械设备,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效益,能否做到机械设备的管理,降低机械设备成本,与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加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想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人员素质高,有安全操作证件的工人进行上岗作业,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杜绝无证上岗,违规操作。(2)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填写施工机械保养记录,定专人、定时间、定期保养,保证现场设备质量,减少设备修理成本。(3)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测。
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管理复杂,各个过程紧密联系,影响项目工程利益的因素较多,个别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项目的管理应按制定的相关制度,严格管理,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做好各项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效率的施工管理人才,保障建筑工程按进度要求完成施工,顺利交付使用,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推动,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愈来愈重要。在近些年,榆林市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公共设施和相关事业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促使在城乡区域供水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供水的覆盖面积不断被扩大。极大地解决了供水不足和用水困难的矛盾问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优化了水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榆林市属于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东面近邻黄河与山西相接,西面连接宁夏省、甘肃省,背面与内蒙相邻,南面与延安市相接,共有1个区11个县。榆林市地貌几乎以长城为界,北部是风沙草滩区域,南部多黄土丘陵和沟壑,气候干旱少雨,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
一、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作用
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清洁水资源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实现和实施已经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中的一份子。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在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优化配置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改善了由于水资源短缺、水利用的方式比较粗放以及水环境生态恶化的现象。
二、对城乡供水经营管理的操作进行分析
1.强调管理,领导力的体现
大局统筹,政策具体实施,饮水工程已纳入榆林市的规范化管理,充分保证工程效益,确保饮用水的水质保障具体政策比如成立专门的一用水质检部门;完善内部管理机构,规划管理,各站点专人负责,统一严格标准要求上岗;建立规章制度,按条例办事,使水站的生产经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些制度的执行者,必须严格要求自身作则,才是城乡供水经营实际操作的重中之重。
2.强调统筹,执行力的规范
榆林市的具体地域情况复杂,经多方面研究,由上到下,由整体到个体,逐级下放,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整体规划,全面覆盖,在保证整体供水面的基础上细化榆林市每一个需要供水的地点,下级地方也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做好每一项为民服务的水利政策,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个详细的任务指标,为民谋福利,强调执行力,心无杂念的只去做好工作就可以。国家不会亏待付出的人,人民更会感恩为他们谋福利的每一位执行者。
3.确保质量,严格把控项目管理
成立专门的饮水工程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原则政策办事,在施工过程中,由单位法人负责整个项目建设,协同相关部门实施,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招标投标实施工程,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场监督,专人监管,科学控制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不合格就返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而且要运用先进技术,新设备,不断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消耗,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而不是采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不然钱多花,质量不到位,使用年限短,这就是浪费。
三、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用于供水的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的老化现象
从当下全省建设的供水部门来分析,大部分的自来水公司都在亏损中经营,有的自来水公司的负债甚至超过了总资产的一半,这些自来水公司在大多成立的时间较早,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自来水公司建立的时间距现在可能已经很远,在经营过程中供水设备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所以到现在有一大部分的供水设备失修、供水和回收废水的管道都有所老化,加上榆林市乃至陕西省都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供水和用水需求方面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如果将供水管线统一更换便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我省市、县又比较多,资金的投入量难以估计,由于在管理职能方面不断地被转移,上述所说的困难全都转移到水利部门等待解决。
2.思想观念落后,增加了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负担
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在供水一体化问题上的认识与想法不尽相同,有些就职于水利部门基层的负责人员,注意力都在国家投资的申请上,从而忽视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且在水利事业发展中,基层负责人员并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再加上自身的科技条件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出现问题时基层负责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对问题置之不理,从而加重了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负担。
3.客观方面,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社会人群,形形,各个方面不同性质的因素纠缠不清,最终导致了基层官员的思想负担。社会各界都考虑对自己有利的实施方案,比如申请假投资,每个企业单位都想将资金拉到自己的地方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想法很对,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国家宏观方面的调控和布局,使社会各界觉得不公平,从而难能达成一致。每个人的想法其实都正确,只是看他是否可以站到宏观角度上考虑。许多比较好的水利政策不能如愿实施的原因就在这儿,再加上榆林市本来就属黄土高原地带,水资源短缺,人们对水资源的渴求以及利己行为的出现也情有可原,但是这种行为会对供水经营一体化的实施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要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做好基层工作,勇于承担责任。
四、城乡供水经营一体化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供水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减缓老化
对供水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尽量使设备的老化减缓,必要时将供水设备进行更换。对部分老化严重的供水或者废水回收管道进行更换,并进行定时保养。水利部门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经营水平等。
2.改善思想观念,减轻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负担
改善水利部门尤其是工作在基层岗位上水利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将重视向国家申请投资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通过行业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将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水利事业的发展上,使自身的科技条件得到加强,为创造更多的经济来源和经济效益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强各部门人员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避免基层负责人遇见问题互相推脱责任的事情发生,遇到问题积极承担、积极向办法讨论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困难被化解。齐心协力将供水经营管理做好,从而减轻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负担。
3.减轻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
需要提高全民意识,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全民勇于奉献,以大局为重的思想意识,减轻基层官员的思想负担。从宏观方面考虑,各地方间应该互相协作,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还可以使得合作伙伴间的经济实力也得到提高,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促进我国水利方面的政策可以正常顺利地进行实施和推广,榆林市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该重视基层工作,勇于承担责任,互相支持、合作,形成社会凝聚力,以达到减缓社会方面带给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阻力,促进其发展。
五、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后的实效
我省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的城市,很好地解决了城市供水不足的矛盾,并使之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用于饮用水提供场所的自来水公司的经营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供水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和以前相比,在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建设以后,自来水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亏损经营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而且,处理饮用水的设备和经济指标也得到了提高,并且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评价,比如,由于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某自来水公司的供水量与之前相比增长了20%,水费的回收也提高了许多,达到85%左右,扭转了亏损经营的局面,并开创了经营管理新局面。
2.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使水资源得到了统一调配,优化配置和合理地利用。各地供水部门可以积极地将地表蓄水设施的作用进行发挥,形成新的供水格局,供水部门直接管辖的城乡饮水水源、农田灌溉的水源与自来水管网进行并接,形成城乡供水联网互补的格局,进而使城乡自来水水资源匮乏的矛盾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居民由于担心缺水问题而人心惶惶的局面得到稳定,实施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也是农村供水向城市化方向迈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曾加友.双流县供水工程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宁阳县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仅占全国人均值的14.8%,当地居民饱受缺水之苦。为节约、保护水资源,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水利职工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大胆探索、反复论证,最终闯出了建设新型8眼深井为水源,以优质的地下水源实施农村城乡化管理集中供水、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的成功路子。
1.城乡供水发展简介
胡中村水源地位于城区北外环以北、伏山镇胡中村南,占地25亩。2002年10月26日,由宁阳县水务局打井队打井8眼,日供水能力70000立方米。该水源地经省、市水利专家实地勘察,地下水埋深260米――320米,为岩溶水,水质优良。2002年11月16日开始管道安装,铺设了DN500mm输水管道至小吴村水厂,架设了供电线路2860米,安装了高低压配电装置。2003年竣工通水后建设了院墙、值班室、变电室。
经过几年经验积累,并取得各级领导和群众支持的基础上,克服种种困难,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铺设供水管线500多公里,于2013年底胜利实现了全县农村户户通自来水,结束了80万群众祖祖辈辈喝苦、脏水的历史。
2012年借水务体制改革的春风,针对宁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能力低,自来水水库淤积严重的实际,经过科学论证,进行改建、扩建设,其设施和规模达到了日处理能力8万吨,并正式并网投产,实现了工程“当年开工,当年运行”,满足了宁阳城区未来30年发展的供水需求。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实行对城乡供水节水实行统一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措施,对提高供水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及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区供水与农村供水并网,实行“同水、同网、同价”,走上了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的规范之路。
2.存在的问题
供水初期,由于管理粗放,出现了一些问题,水浪费严重,致使人均水量居高不下。
2.1管理粗放,水浪费严重
最早实现村村户户通自来水的三个乡镇,在通水之初,供水单位只在各村分管线上设置总表,村内无其他计量设施,水费按人口均摊。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村民人均日用水量70升,多者达100升以上。
2.2管道输水损失严重
县自来水公司原输水管网,均为铸铁管材,经十几年运行,因腐蚀作用许多管段已出现漏洞;有的接头密封不严,漏水严重,漏失率达12%,农村供水管网因施工质量原因,部分接头焊点不够严密,存在漏水现象;因管网分布范围广,被搞农田工程的施工机械挖断的情况时常发生,造成大量水资源流失。
3.多措并举,减少管网损失,杜绝浪费水现象
3.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使城乡供水一体化这一凝聚着党和政府深情厚意和体现水务改革的民心德政工程,真正成为造福全县人民和促进节约用水、发挥水的综合效益的双效工程,我们未雨绸缪,制定了《宁阳县群众吃水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宁阳县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范性文件。其明确规定:由水务部门对全县城乡供水工程实施行业管理,实行以水养水自我完善发展的企业化管理方式;确定了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具体方法、措施。同时,在供水企业全面推行了定岗定责、节约用水、效益考核、节约保护等方面实行明确的责任目标,采取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一条龙管理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节约用水,使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将城乡供水真正纳入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3.2实行供水计划管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为促进节水工作深入开展,为工程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我们实行了计划用水制度。制度明确规定:城区居民每人每天核定生活用水量为120升;农村居民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为40升;工业用水计划根据实际生产能力及各行业用水定额确定。同时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超过计划10%以内,超出部分加收100%水费。该措施推出后,利用经济杠杆,有效地遏制了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3.3三级装表,计量到户
为了强化人们节水意识,杜绝“大锅水”的浪费现象,实行了三级、四级装表制度。2013年完成了全县农村户户通自来水后,又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历时半年对供水管网进行了科学的配套改造,全县农村供水全部达到了龙头进屋、水表上锁、防冻防盗、按量收费“的城市化标准。各供水公司处理厂一律安装总水表,各用水单位、各乡镇管理站及各村庄安装分水表,村内分区域设置第三级水表,实行各用水户一户一表。对各用水户按方计量,有偿用水。为有效保证计量设施的准确性,县供水总公司购置了水表鉴定装置,对水表每年至少校核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校核更换,做到计量准确。对各级水表每月抄表三次,并及时校核、查对,杜绝了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这样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降低了供水成本及用水户的用水费用,使人们增强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观念,树立了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的新风尚。
3.4查漏、堵漏、减少管网损失
由于城区管网错纵复杂、老化等原有,管道漏水现象时常发生,且很难查找。针对这一情况,自来水公司周围了超声波测漏仪、培训了4名检漏人员。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整个城区管网进行普查,查出了三大漏点,平均每月能减少供水损失6万立方米,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
为控制供水损失,各供水公司都成立了维修专业队,常年对各用水单位泵站、管道、水表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检修,对发生的相关渗漏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防止了供水损失,同时维护了供水公司的切身利益。
4.科学管理,促进城乡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4.1加强城乡供水节水统一管理,保障社会各业用水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真正形成以水养水、不断发展的良性机制,水务局将城市和乡村供水公司进一步整合,成立组建宁阳县城乡供水总公司,实行目标化管理。今后对各行业用水统筹兼顾、统一调度、统一分配,制止了过去几家供水公司争利益、推责任的现象,保障了社会各业的用水需求,步入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新轨道,培植建立了全县统一的企业化供水的水市场和新机制。
4.2依法带水,进一步提高水有效利用率
严格执行《水法》赋予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按照《水法》规定,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的硬性措施,落实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认真规范和指导用水户的节水工作,切实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切实行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同时应尽快出台“节能用水管理办法”,使节约用水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1 前言
常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自动控制系统按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设置,全厂设一处中央控制室,管理全厂生产过程,各工艺单体设置基于PLC的控制设备,处理局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自动化系统采用由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分散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控制、数据采集功能为一体,完成整个净水厂的过程控制、工艺流程显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
自动化系统建成完整的厂区光纤冗余以太环网,实现各单体的自动化控制,并有与管理调度系统接口。PLC控制器通过采集现场仪表的生产实时数据和控制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现场工艺的要求,实现净水处理的过程控制、顺序控制、连锁控制、设备的开机、停机等各种操作,完成净水处理的自动控制。现场控制站的PLC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上位机交换数据,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实现远程控制。
2 设计说明
按照控制对象的功能、设备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在反冲洗泵房、加药间、脱水机房分别设置PLC控制站,各PLC控制站与中央控制室之间以光缆环网相互连接,在水厂每个滤格各设一个PLC控制子站,通过现场总线与反冲洗泵房PLC通讯。
在管网沿线测压点、各闸门处,采用可靠廉价GPRS移动通讯技术采集与传输数据,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全厂运行自动化。
根据所有被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全厂各关键节点的工艺参数,建立全厂实时运行数据库和历史资料数据库,用于运行优化和设备维护指导。
同时中央控制室预留与水厂MIS系统连接的接口以便使生产过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连,共享数据。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站点的设置
常山县城乡供水工程共设置3座PLC控制站及4座滤池PLC子站、7个源水管网沿线闸门及测压点PLC子站、4个城区管网测压点PLC子站。
3.2 控制方式设计
主要的工艺设备设中央控制、就地控制、现场控制三层控制模式。中央控制由水厂中央控制室完成,具有最低的控制优先级;就地控制由各个PLC控制站完成;现场控制则在设备或仪表的现场控制箱、按钮箱、变送器等上操作完成,具有最高的控制优先级。
中央控制层设有“自动/手动”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手动控制由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站上进行设定和控制。
就地控制设有“远动/自动”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远动方式是由中央控制室远程控制,自动方式是由就地的PLC控制站实行自动控制,
现场控制层设有“远动/本地”的两种控制方式,其中远动方式是由该设备或仪表所联接的PLC控制站远程控制,本地方式是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的控制箱、按钮箱或变送器上进行手动操作和设定。
当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或通信发生故障时,就地控制级可降级行使对所在单体的控制功能,维持污水厂的正常生产。
当现场PLC站发生故障时,现场设备可通过“远动/本地”选择开关切换实现手动操作。
当PLC数据通讯网络出现故障时,现场PLC控制站根据最后接收到的数据仍可继续工作。
3.3 人机界面的设置
在滤池子站设计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终端。触摸屏采用和PLC同一进口品牌,为西门子品牌,且采用TFT真彩产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很好的兼容性。
3.4 控制网络的设计
基于整个网络系统的整体构架,控制网络设计采用二层网络结构:即控制层和现场总线层。二层网络基于完全开放的、成熟的、先进的技术。
二层网络设计一致的应用层,信息的共享、访问避免任何特殊的编程和特殊的网关设备。网络保持功能的集成。在任何一级网络上,都能够在同一介质上实现系统透明浏览、编程组态、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和系统诊断。网络上一般性的信息访问不影响系统实时控制性能。
3.5 阀门控制子站设计
每个阀门及测压点配1个控制箱,箱内按控制5台电动阀门的电器配备制作,箱面安装压力显示仪表;
箱内PLC用西门子300双通讯口产品,箱内预留阀门井排污泵三相插座及维护单相插座、凝露检测除霜加热装置;
配置三相电源防雷器及压力信号防雷器;
每个阀门及测压点与水厂中控室的通讯方式为:GPRS与VPN互备方式。
3.6 测压点设计
每个测压点配1个控制箱,箱面安装压力显示仪表;
箱内PLC用西门子200产品,箱内预留维护单相插座、凝露检测除霜加热装置;
箱内配置单相电源防雷器及压力信号防雷器;
每个测压点与水厂中控室的通讯方式为:GPRS与电信光纤互备方式。
4 PLC系统选型设计
4.1 PLC控制器的具体选型
本方案推荐SIEMENS公司的S7系列PLC(S7-400S7系列的大型PLC系统与S7-300S7系列的中型PLC系统)组成。
I/O点数预留有20%余量,PLC机架必须20%的槽位余量。
主站CPU选择西门子S7412-2DP,包括CPU在内的所有I/O模块及通讯模块均具有带电插拔功能。
远程控制子站及原水闸门控制站采用西门子CPU314C-2DP产品。
城区管网监控站采用西门子S7-200产品。
4.2 S7-400系列PLC系统特点:
S7-400自动化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它所具有的模板的扩展和配置功能使其能够按照每个不同的需求灵活组合。
功能强大的PLC,适用于中高性能控制领域;解决方案满足最复杂的任务要求;功能分级的CPU以及种类齐全的模板,总能为其自动化任务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实现分布式系统和扩展通讯能力都很简便,组成系统灵活自如;用户友好性强,操作简单,免风扇设计;随着应用的扩大,系统扩展无任何问题
扩展:最多有21个扩展单元(EU)都可以连接到中央控制器(CC);通过接口模板连接(IM);集中式扩展;用EU进行分布式扩展;用ET200进行远程扩展。
功能:高速指令处理;用户友好的参数设置;口令保护;系统功能;用户友好的操作员控制和监视功能(HMI)已集成在SIMATIC的操作系统中;CPU的诊断功能和自测试智能诊断系统连续地监视系统功能并记录错误和系统的特殊事件;模式选择开关。
通讯:SIMATICS7-400作为DP主站,可通过集成在SIMATICS7-400CPU上的PROFIBUS-DP接口(选件)。
通过多点接口(MPI)的数据通讯:多点接口(MPI)通讯接口集成在SIMATICS7-400的CPU中,它的用途很广泛:编程和参数设置;控制与监视以及;灵活的配置选择;作为DP主站;在同等通讯伙伴间建立简单的网络结构;多种连接能力:MPI支持最多32个站点的同时连接;通讯连接,S7-400CPU可同时建立最多64个站的连接;最多32个MPI节点,数据传输率最大为12Mbit/s。
4.3 S7-300系列PLC系统特点:
集成接口:直接集成在CPU内的接口,可使用现有的总线技术来建立一个高性能的通信环境。
多接点接口MPI:对于和PG/PC,HMI系统及其它的SIMATICS7/C7/WinAC自动化系统进行通信而言,通信是一种经济而又实惠的解决方案。最多可连接125个MPI节点,通信速率为187.5Kbit/s:
在不同的控制器之间传输过程数据;用这种方法,例如,一个CPU可以存取第三方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单县共辖22个乡镇(办事处),617个行政村,2480个自然村,总人口11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51万人,耕地面积11.2万hm2。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20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77元。
单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质构造复杂,浅层地下水咸淡水交错分布,能够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浅层淡水。地下水苦咸、含氟量高,存在严重饮水安全问题。为彻底摆脱苦咸水的困扰,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饮水安全工作的“四个转变”:在工作目标上必须由喝“方便水”转变为喝“安全水”。所有供水工程要建立完备的供水水质档案,供水企业要保证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再供水。在水源选择上必须由地下水转变为地表水。以优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走利用水库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的路子。在规划思路上必须由行政区划为主转变为供水区域为主。新一轮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编制要本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界限,以水库水源地作为规划的基点,形成以水库水源地为中心的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在工作重心上必须由进度质量并重转变为质量优先兼顾进度。坚决杜绝以前的“先通水后改造”的旧思路,在饮水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质量优先、兼顾进度。
为告别单县人民群众长期饮用不健康的苦咸水历史,彻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结合目前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单县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把单县划分为3个区,每个区为一独立水网。月亮湾水库净水厂解决高老家乡、郭村镇、曹庄乡、浮岗北部、莱河镇5个乡镇,368个自然村,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浮岗水库净水厂解决浮岗南部、高韦庄镇、黄岗镇、龙王庙南部、杨楼镇、蔡堂镇6个乡镇,473个自然村,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区净水厂解决南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园艺办事处、东城办事处、谢集乡、李田楼乡、龙王庙镇(北部)李新庄镇、徐寨镇、时楼镇、张集镇、终兴镇、朱集镇13个乡镇办事处,1639个自然村,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个区域均以黄河水为水源,利用项目区处在山东省境内黄河上游之优势,利用黄河水进行补源,通过引水调蓄,单县浮岗水库及月亮湾水库库容完全能够满足供水需要,供水保证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净水厂水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即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出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2015年底,将全面完成水库、水厂、均压均流站、管网建设,单县饮水安全局面将要全面打开,饮水安全形势前景光明。
根据目前状况,单县水务局深入研究分析城乡一体化管理总体思路,坚持做到建管并行、建管并重,制订了单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方案,为饮水工程长期高效运行做好准备。
单县水务局所属事业单位――单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公室成立单县上善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性质为国有,对县域范围内的水源、水厂、管网、现有供水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公司设董事会、监事会、下设10个科室,化验室6人,财务科3人,微机监控室4人,工程技术管理科6人,安监科5人,办公室4人,净水车间20人,污水处理车间4人,水费征收办公室16人,管道抢修队12人,(公布24h抢修电话)负责从浮岗水库及月亮湾水库到每个乡镇均压均流站,24h轮流值班,实时监控管道有无漏水、管道破裂和其他险情。
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现有供水管理单位与本公司关系供水中心成立水费征收办公室,分片负责水费征收。计划在水库的每个均压均流站设一个征收点,滩区每处供水工程设一个征收点,每个点2人。城区收到小区,乡镇收到每个乡镇的总表,由乡镇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镇长管理全镇的自来水工作,组建用水管理队伍,负责管道维修和水费征收。水费统一收缴到供水中心水费征收办公室,水费征收办公室上缴财务科。
现有供水管理单位纳入供水公司统一管理,原管理的用水户仍由其管理,其收取的水费统一上交公司,公司返还一定的管理费,用于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日常维修费。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搞好农田水利,对于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安徽省来说意义重大。与毗邻的省份比,安徽省的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都要低,原因之一就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安徽省水资源比较短缺,人多地少的格局短时间不会改变,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 108.6 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2。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拓展,水资源总量将更加不足。所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就成为重点。
一、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需要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生产为主要标准,将治水最为参考点的国土系统的治理工作。当今社会中的新型农田水利是严格遵循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相整合的要求,在制度、体制以及技术上的创新,使得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发生一个世界性的跳跃发展。 追寻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说我国一部分的水利已经到了最终的使用时期,水利措施再也不能正常运作,没有任何的利益可言,一些较小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因规划上的不合理,机器配置不行,出现亏损的情况比较严重,进而出现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上的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式我国需要建起农田水利的合理规划设计,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解决目前的所有问题,这样才能将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再次升级,为人民造福。在全国内的各个地方都要加强这种意识,在思想认识上提高,这样才能将思想付诸于实践中去。将我国的农田水利规划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实际灌区工程规划设计时,多凭经验,缺乏水量平衡参考资料。
2、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森林覆盖率低,不利于灌区水源涵养和地面
径流调节,泉水减少或消失,有的地方转化为新的干旱区。岩层,表土流失严重,引起河床淤塞,河水位抬高,河道引水灌溉愈来愈困难。水流泥沙含量高,导致水库库容减少,水库调节能力减弱。渠道淤塞,灌排不畅,侵占农田。且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3、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技术指导,绝大部分小型溢流拦河坝规划设计只考
虑壅水灌溉要求,很少考虑解决坝址上、下游泥沙冲淤平衡,保证河床稳定运行
的问题。
4、常见田间工程规划设计理论难以有效地解决该县地处丘陵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实际情况,田间工程规划设计缺乏有效理论依据,影响规划设计合理性,需要补充完善。
5、梯级小型拦河坝开发利用溪流水利资源缺乏系统总结,导致溪流水利用不合理,规划设计缺乏理论依据;
6、同一条河流小型水闸工程规划布置过多,闸门设计形式单一,容易引起上、下地区矛盾纠纷;
7、附属建筑物问题:小型跌水工程数量多,流量小,设计复杂,缺乏参考数据;挡土墙渗水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缺乏参考图形;沉沙池规划设计采用常见方式多,而受自然地形因素影响,平面布置常有困难。清除沉积物任务繁重,清淤方法缺乏研究。对下水槽、便民设施、退水建筑物、量水设施规划设计缺乏研究。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 灌溉率设计
1.1在由于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所以需要我们研发出更多新的灌溉技术,当然,在研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所使用地区的经济承受力,如果所研发的新技术符合成本低、价格合理、实用性强等功能的话,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在实践当中。 1.2为使水利工程灌溉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政府需加大介入力量,加强监管工作,可以派发改委等部门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管理,并且须提高政府官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 1.3建设及建后运行管理政策以及相应的事故解决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实施时要切实推行现行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投标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工程改造建成运行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成立用水户协会,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农村水利产业的经济效益,以确保工程建成后的可持续运转。 1.4中央应加大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投入资金,同时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形式,收益的农民也应该出一份力,对工程建设投入一些资金,毕竟受益的人始终是农民。当然,对于收集好的资金,发改委也要做好运用的规划,争取将每份资金运用到实处。
1.5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1.6安全为主的设计,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以防止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1.7综合利用的原则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工,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平原地区要采用河水相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2、引水流量设计
小型水利工程由于规模小、又比较分散,资料不足,在设计引水流量时比较困难。可以根据当地比较典型农作物在生长高峰期最大需水量和需水时间来设计。引水流量(Q)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а 为主要作物的种植比例(%),例如小麦、玉米以及花生、玉米、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A 为渠道的灌溉面积;e 为典型作物用水高峰期的日耗水量;t 为每天灌水小时数(h)。η 为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3、田间工程设计
农村很多农田规则形状都不完整,农田与村庄相连,布置杂乱无章。在此情形下,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必须依据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综合考虑,从渠、田、林、桥涵、路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一是绝大部分农田采用明渠自流灌溉,引水渠尽量布置在位置高的地方,位置越高,灌溉面积就越大。渠道建设尽量不要占用农田,渠道数量不要太多,能灌溉两旁农田即可。为经济考虑,主要以土渠为主。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通常采用浆砌石渠。渠必须设置跌水或陡坡衔接建筑物,以防冲刷渠底,造成渠道两侧岸崩塌。二是田面要求平整,水深均匀一致。田块面积一般小于0.13 2,进排水口设置1 个即可满足灌排要求。田间进出水口设置在渠道游端,保证水流进出通畅。三是防护林的规划要按照国家标准,结合灌排渠沟布置进行布设。在田间机耕道一般不设林带,以防遮挡阳光,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四是在路渠交叉处设置桥涵。桥面板尽量设计平整以利出行方便,宽度同路面宽度,其他尺寸通过水流量、结构计算确定。
结束语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响应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号召,我们必须加强对水利资源的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规划设计。做好农田水利综合规划设计工作是保障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市水务:城市水务是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关于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洪、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活动的总称。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对所辖区域内城市和农村有关防洪、水资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所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全新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个上下机构、平行机构之间互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城乡水务的管理,同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不同,其权力维数是多元的、平行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二、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 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城乡水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的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中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城乡提供同等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 自来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能力,减少分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优化和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存在缺水问题的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 万m3,年缺水量60 亿m3。北方缺水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即城市发展的需水量超过当地水资源承受能力;南方缺水城市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即城市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
在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粗放型水资源利用的国家, 用水设施陈旧落后, 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合理有序利用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目前,多数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小、布置分散、缺乏统一运行管理,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打破区域界限,实施区域性一体化水务管理, 对域内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运行, 保证地区科学、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职能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我国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市中负责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的水务局是近两三年刚刚组建的,因此,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将原来与水相关的职能单位挪过来,人员没有变化,职能也没有改变。在已经实施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中,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城市防洪管理职能实施情况较好;但行使节水管理职能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单位只有80%;对于城市生活与生产最敏感的供水管理,纳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之中的单位只有68%,而对于与城乡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密切关系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分别只有37%和28%的比例的单位纳入其中。数字表明城乡水务一体化实际管理的程度远没有达到设想的一体化管理状态,城乡水务管理的“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管理组织内部协调性问题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的一体化程度不高,对于已经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由于管理部门是由原来相关部门移植而来,造成板块拼凑的现象,造成部门之间磨合不顺畅、管理效果不佳,同时部门依然处于分割状态的现象也较常见,使得不同政策主管部门合并后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部分城市水务运行机制政企没有分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基本上全部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家有限的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本应超前的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费和污水处理费价格不到位,价格背离价值,水务企业普遍亏损,投资渠道不畅通。由于没有出台再生水价格政策,许多城市再生水处于无偿使用或直接排放状态,难以吸引多元化投资进行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供水、节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以及回用等方面依然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三)信息与激励问题
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根本上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信息,能否有效克服水务管理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之间、政府和事业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事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激励,能否对与水相关的利益者提供有效激励,并使其激励相容。基于形式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
(四)法制层面
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新体制的要求。受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和行业立法的影响,涉及水管理不同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尽一致,水务工作缺乏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逐步探索。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作为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府部门,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据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
(二)强化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水资源重新做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供水排水、防洪抗旱、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大对已污染河、湖的治理力度,进行标本兼治,维系河湖生命。
(三)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
结语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符合按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以及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的管理措施。开展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和高效使用,同时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为了优化城乡供水资源,改善城乡饮水条件,确定2010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全区城乡供水由区一级政府统一编制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管理经营。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全面开展了城乡水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专项规划和全区城乡一体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供水资源和供水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为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立了归区水利局管理的“宁海区水资源保护开发投资公司”和归建设局管理的“宁海区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分别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城乡供水资源和城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已经完成城关第二水厂万吨扩容工程,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7万吨;已实施建设临港水厂、宁东水厂和长街水厂等三个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计划今年还将启动建设宁海北部重镇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其他区域性的新水厂在2010年前完成建设。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为了加强全区城乡供水统一管理,以供排水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水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及时做好原乡镇水厂的产权合并和供水并网工作,最后逐步建立“宁海区水业集团公司”,实施全区城乡水务工作一体化,实现城乡水业给、供、排一条龙建设管理机制,即合并现有建设局、水利局两个水业公司为一个建设管理主体。
二、统筹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排水质量
为加快我区的生态建设步伐,优化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确定2020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城乡污水处理由区一级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经营管理。为了实现这一工作目标,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从2003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去年又继续进行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城北3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去年已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城区污水排放标准,优化了城区环境保护。计划2010年前建好城南、临港、宁东等三个区域性规模污水处理厂,2015年前建成西店、岔路、长街等三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2020年前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达标覆盖。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以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的污水处理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一条龙管理。以后逐步实现招商引资,嫁接外资,转换建设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
三、统筹城乡“垃圾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为了进一步搞好全区城乡垃圾处置工作,净化城乡环境,建立了村负责集中收集、镇乡负责垃圾集中清运、区负责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的三级联动建设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全区城乡垃圾统筹处置问题。实施区、镇、村三级联动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运行机制,既可降低建设管理成本,又可提高建设管理效能。
按照这个统筹运行要求,去年已全面落实好镇、村环卫管理组织和人员,配好镇乡垃圾清运专用车,启动城乡垃圾统筹集中处置工作。同时,要求在2007年前建设好各镇乡垃圾中转站,扩容建设二期垃圾集中填埋场建设,不断完善垃圾中转和集中填埋设施,不断提高垃圾中转能力和集中填埋能力。
四、统筹城乡“管线网”建设,提高城乡建设秩序
城乡地下管线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管理,完善设施功能,杜绝多部门交叉重复挖掘建设,规范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秩序,不断提高城乡地下资源共享度,主要实施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筹建设。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组建了“宁海区地下管线代建公司”,统筹代建城乡地下通讯、电视等管线设施,并出台《宁海区城乡地下管线统筹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做到与城乡道路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为进一步理顺统筹城乡地下管线建设关系,今年要搞好从统筹代建公司转变为直接统筹投资建设的经营公司,全面实施城乡地下管线统筹建设管理新机制,为城乡地下管线使用单位提供统一建设和维护服务。
二是实施统筹档案。为了准确把握现有城市地下设施的建设现状,决定今年全面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现状普查工作,摸清现有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现状,建立城乡地下设施档案库,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信息资料计算机动态管理。
三是实施统筹规划。今年启动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的长远统筹规划,严格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工程建设档案备案管理制度,使城乡地下设施建设做到统筹、长效、有序建设。
五、统筹城乡“供气网”建设,提高城乡生活质量版权所有
城乡管道燃气是现代城乡的重要设施,建设城乡管道燃气,对提高城乡品位,净化城乡环境,提高城乡生活质量,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浙江省天然气利用规划,东海天然气将在2006年前后在宁波北仑三山登陆。为了加快我区城区的管道燃气建设,重点实施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