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

篇1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产物,是人们千百年来生存斗争的创造结晶,也是民族群体逐渐摆脱自然的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重要标志。中西文化各自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洗刷和社会积淀,各自张扬着迥异的文化个性,迸发出独特的历史魅力。自人类文明创建以来,中西文化经历了无数次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每一次东西彼岸的文明碰撞与交融,都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增进了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为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

随着21世纪“全球化”的认知与普及,文化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文化的深层领域得以彻底地反映与体现。中西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民族异质,通过文化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若想实现由文化本土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就必须进行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文化整合是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同时民族文化创新还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对当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多元共存的整合原则,力求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连接点,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构建。

一、中西文化的整合前提

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是文化变迁的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方面。文化冲突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和铺垫,文化整合是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难以消除的文化隔离和个性差异,才使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成为不可阻挡的文化趋势。众所周知,“内陆外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更具典型的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塑造了中华民族旨在求安足而不在求富强的内倾型文化。(钱穆,1994,124-125)而“陆海相间”的地理结构赋予西方丰富的社会活动,健全的民主政治和开拓的民族精神使西方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外向性特点。地域的隔离加深了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强调礼治,崇尚集体,重视伦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这种价值体系与西方强调法治,崇尚个体,重视民主,天人对立的文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中西社会时代水准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言文学和宗教艺术等精神领域的迥然。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 而总是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通过彼此间的文化渗透,使本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从而完成民族文化内部的更新与转型,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中西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我们只有通过探究文化差异的渊源,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通过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与西方的权利意识相辅,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马冬,2006,8)。

二、中西文化的历史整合

古老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与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们的交往至少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从丝绸之路到唐僧取经,从到成吉思汗的西拓,从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郑和下西洋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在千年间的文化整合过程中,中华文明的灿烂果实曾经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作出不朽的贡献。然而,近200年来,随着的爆发,西方列强凭借从中国引进的罗盘和火药轰开了中华封建帝国紧闭的大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的绳索将中国裹挟进资本统治的世界秩序,深重的灾难使沉睡的中国人不得不透过破碎的国门,重新正视来自西方异邦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将中国文化置身于崭新的参考系。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从的东方化到今天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闭关锁国的历史阴影。在西方,无论在《马可波罗游记》还是鄂多立克的《东游录》都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礼仪之邦的文化敬仰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殷切情怀,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用深邃的西方科学知识和神圣的宗教理论对中国的输入,到西方列强以武力为后盾对中国文化征服和经济掠夺,在漫长的中西文化历史整合过程中,两大迥然相异的文明形态的对立与冲突乃至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命运发展演变,无不给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以深刻的启示,从隔绝到沟通,从冲突到交融,任何文明的成熟和壮大都离不开文化土壤的滋养,都无法脱离异质文化的整合。

三、中西文化的整合原则

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的转变对中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究竟能否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是消极的认同还是积极地整合,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才能够融入文化全球化成为有识之士的研究中心。环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正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整合的发展才使两个民族在艰难的交流中的、个性深化,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开拓打下坚实根基。中西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表明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无论对民族生活道德准则的理解,还是对人类价值体系的认同,全球文化都是会通中西的整合过程。中国文化拥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然而“悠久”不足以拒斥一切,“历史”不足以充当救命稻草,在文化交融中的学习借鉴绝不是步他人之后尘,更不能形成调和中西文明的折中以至全盘西化的激进。只有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和矛盾中的和谐,才能通过相互碰撞,互为启发,挖掘他族的优势,将中西文化的多样性视为“全球化”时代的本色,将交往与对话作为中西文明相互碰撞的主旋律,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宽容气度和开放襟怀,理解异质文化的优势,吸纳不同文化的精髓,接受西方文化的挑战,通过兼收并蓄、包容万流,取长补短,中西会通,消除全球语境下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共同建构全球文化“和而不同”的新格局。

四、民族文化的创新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冲突,民族比较和文明交融的时代。经过百年的的中西文化渗透和民族交往,中华民族对西方文明有了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西方文化的源头活水、利弊得失有了客观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剖析和反思也变得更为深入和科学,这些都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是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巨大动力,是中国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中国的强盛前所未有,中国的地位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完成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新,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正如,十六大指出:“在文化创新中一定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王小凤,2007,70-71)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妄自尊大,克服无视西方文化的封闭思想,抓住文化全球化的契机,首先从思想理念进行创新,采取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开拓文化理念的新境界;其次是文化观念的创新,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观念,使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是文化体制的创新,遵循文化管理机制,参与中西文化的整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产业,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之,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中华民族只有通过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中西融合之道建立在多元化的统一、独立与开放相交融的基础之上,承认中西文化的差异,追求中西文化的和谐,放眼世界,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会贯通,通过各种形式的中西交流、文化借鉴、互补渗透,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的既定模式,摆脱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历史束缚,在平等的世界交往中,形成中西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冬.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一、该书对梁启超文化观的前后转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考察

    中西文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对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是不同学者展开自己学术工作的思想基础。就梁启超来说,这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前后期颇有所不同。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从‘离异’到‘回归’”,当然这是从梁启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说的,即:梁启超前期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大力学习、引进西方进步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疏离;后期则对西方文化颇有微词,认为“西洋文明破产”,呼吁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救治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梁启超本人的文化思想稍有出入。对一生都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梁启超来说,他前期并非全盘地否定传统,后期也不是完全地回归传统。只是前期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学习西方文化,后期的中心工作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更为恰当。由是,作者引述了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言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并高度评价了中西文明“结婚”以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思想。作者认为,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明并重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思想。这与他后期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了。后期的中西文明“化合”思想深化了早期的“结婚”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观念。正是在对梁启超文化观充分认知、解读的基础上,本书才有力地凸显出梁氏中国哲学研究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二、该书着重强调了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在同时代的学者们当中,梁启超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的方法。因而作者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特色方面。这也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学术建树。对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贡献,作者概括为四大方面:(一)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二)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三)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四)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将梁启超在各具体领域中方法特色,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总结。比如作者将梁启超先秦诸子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四)学术研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五)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又如作者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具有全面性(;二)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具有客观性(;三)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具有现实性(;四)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五)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做出论断,具有可读性。这些概括,不仅符合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实际,而且对于今后深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不无启示意义。作者从多层次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特色的概括,既充分彰显了梁氏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明确地展现出梁氏在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作者看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诞生的标志性着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以“以西释中”的“西方化”范式代替了传统的“以中释中”的“本土化”范式,虽具有革命性进步意义,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化”范式“主要着眼于中西哲学的共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评述》“引言”第13页)。而梁启超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既在当时就对“西方化”范式提出的有力的批评和质疑,同时又以自己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这为此后冯友兰、张岱年创立‘中西结合’范式提供了学术基础。”(《评述》“引言”第13页)就是说,由“西方化”范式转换为“中西结合”范式,梁启超是启其端绪者。作者同时指出,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贡献,并不宜简单理解为方法上的变换与进展,而应该理解为当时学人在苦苦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自己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底色努力探索的表现。无疑,在这里梁启超文化观念的前后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有力思想支撑。

篇3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66-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越来越多。在政治、经济领域内,外贸、外经、外交交际越来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受中西方文化观念、国家制度的影响,交际作风对于交际活动的成败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都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关系着交际的成败问题,应该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商务交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1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对交际活动的影响

每个国家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特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民性特征。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所以这种国民性很容易使双方在交际中出现误解和对立。

1.1 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表现

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为伦理和法制观念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在调节人的行为和处理纠纷方面最能表现出来。中国文化习惯于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而回避从法律上考虑问题,可是西方人却正好相反,他们更擅长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这就发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问题。在中国占据人们思想主位的是“伦理至上”的观念,如果出现了问题,人们首先想的就是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习惯于通过“组织”发挥道德规范化的作用,而不是诉诸于法律。可是西方人惯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和道德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在伦理和法制上的冲突。

1.2 中西方的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的差异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这种文化积淀深厚而久远,中国人以此为自豪,也使中国人具有了浓厚的民族感情,这对于民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容易产生一种“自傲的偏见”,甚至固步自封,中国人时刻把“面子”作为自己交际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商务交际中,中国人即使作出让步也一定要保全面子。谁要是不给中国人面子,就会使交际变得尴尬,就可能造成损失。但是西方国家而言,虽然各国风情不同,但是却有着一定的共性。西方人崇尚奋斗和独立行动,性格外露,充满自信,热情奔放。所以西方人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常常内外交际一起进行,采用各种手段,获得利益。西方人对实质性的东西看的很重,非常在乎,而对于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看得极淡,西方人崇尚的是一种直率的交际手法。

1.3 中西方文化在集体与个人利益上存在差异

西方人比较崇尚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责任,积极倡导个人应当有足够的权力。这是与中国人的价值观正好相反的,中国人强调集体的责任,把最后的决定权让给集体。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商务交际中的表现也是非常不同的,所以西方人的交际代表只是一两个人,交际者的权限是决策机构事先赋予的;而中方交际代表,却是一个人做最后的决定。所以在中西方双方进行的商务交际中,交际小组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交际小组要有足够的权利,然后再进行集体的理智思考,最后达成协议。

2 中西文化背景下如何顺利进行商务交际

我们知道中西文化各具特色,不能说哪一种文化就比另外一种文化高尚。所以在实际的商务交际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双方的交际因素,努力寻求化解文化对立的有效办法,基本的原则就是主动适应,扬长避短。

2.1 首先就是商务交际过程中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原则

我们知道中心文化冲突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决策权分配的差异。中西文化都会把民主与集中作一定的结合,只是中西方追求各不相同。在涉外交际中,西方决策者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决策链,共同为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西方人把个体的智慧升华为集体的决策。中方交际团惯于众人交际。所以在涉外交际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民主与集中,避免决策权的过分集中,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2.2 交际中一定要处理好细节与原则问题

中西方交际中,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注重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所以西方人往往会比较关注事情的细节,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这也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所以中国人在交际中,中方代表凡事“先谈原则,后谈细节”,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从整体到局部,一般情况下是先谈原则后谈细节,所以,在与西方人进行商务交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敏锐地洞察对手的需求,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细节,力争从细节上寻求突破,在与西方人的商务交际中赢得交际主动权。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49-02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21年他的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影响巨大。他在这本中发表了自己对于中西文化融合论的看法,对现代人看待中西文化融合现象起到了指引和借鉴作用。

一、梁漱溟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正是在当时西方文化不断进入中国,而中国文化却“无力对抗”的背景下完成的。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可以发现,梁漱溟先生有三个醒人的观点。第一,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的眷恋之情。第二,梁漱溟先生将世界文化分成了三大类:积极进取为特点的西方文化、持中调和为特点的中国文化、消极退后为特点的印度文化。第三,将振兴世界文化的任务落在了中国的头上。这三种观点在学术界也引起了格外的注意。“梁漱溟先生所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谓西方文化的特征为‘向前进取’、印度的为‘向后倒退’,中国的为‘调和持中’(大意,非直录原文)。泛泛地讲,当然可以备一说,但严格地讲起来,横说吧,每一种里都可能包含此三者的成分;竖说吧,每一种都可能经过此三者所经历的阶段”[1]。还有学者认为“梁漱溟的三大路向说就其根本而言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2]。对于梁漱溟先生提出来的世界文化三大路向说这一观点上,虽然还存在批判,这种批判也影响到了“世界文化三路向说”是否能够成立,但梁漱溟先生的这种文化思维是不能因其论断能否成立而被忽视的。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这样说道:“我想但使中国民族不至绝亡他一定会对于这新化、故化有一番解决,有一番成就。又恰好这东方化的中坚,孔化是本地出产,佛化是为他独得。倘然东方化不值一钱固不必论,万一有些参酌之处,那材料不于中国而谁求”[3]237。并且这种文化的复兴,是人生态度的复兴。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尤为重视,他在书中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讲道孔家文化,认为孔家文化是要批判性地拿到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梁漱溟对孔家文化有着难解情节,认为孔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实梁漱溟先生还是一个未脱离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束缚的人,他并不认为西方文化是优越于中国、印度文化的,只是中国、印度文化成熟过早,不切事宜罢了。西方人所走的第一条路向迟早是要走到尽头,要转向第二条路向,第二条路向也迟早走不通,就要走上第三条路向,他认为印度文化才是最最高级。他的这种观点本身自相矛盾。他在书中前半部分将世界文化分成三大类,后半部分又将这三大类说成是三种阶段。就看他说第一路向走不通将最终走向第三阶段来看,这就属于了世界文化三阶段范畴中,就与他所说中国与西方文化是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交点相背离了。仔细阅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会发现,书中前部分理论与结尾的结论互相矛盾。但梁漱溟在完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也只有二十几岁,个人阅历不够多,处于时代的局限性中,能写出这样的著作实属难能可贵。正如他在第八版自序中也说道自己观点存在不足的地方:“这本书中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尤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失、而大端已立,后人可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3]6。《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深远影响,他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有着怎样的文化观点,而是他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史学界,并非非要把一个人的论断说出个对错,而是要看这种论断能否走得更远,走不远就加以改之,走得远就继续下去。

二、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看东西方文化究竟可不可以融合

秉受东方化的民族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本、印度、安南、朝鲜、缅甸也属其中。但日本早早就接受了西方化,一个东方的民族,在东方的土壤里,却采用着西方化,二化并用,不仅没发现有何冲突,反而用得其乐融融,是天资尚浅还是东西二文化都没有完全领会得到呢?印度、安南、朝鲜、缅甸,还没来得及采用西方化就被西方给占领了,可以说是在强迫之下采用了西方化。所以说东西融合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与西方的融合了。中国,唯一东方化的发源地,在这里也充满了西方化,对于吸收西方化可以说是有一个过程。起初,我们照搬西洋的科技,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搅乱了东方原有的文化步骤。之后,大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觉悟,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这种改革,也没有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安设在中国。最后,大家更有了进一步的觉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无尽的学习,不禁的反问,西方文化究竟哪里优于东方呢?西方文化有哪些特点呢?

早稻田哲学教授金子马治的演讲《东西文明之比较》中有扼要的一句答案:“西洋文明是势能之文明”。民国八年杜威先生的演说也只说西方人是征服自然,东方人是与自然融洽,此即两文化不同之所在。日本人助译的美国人闹克斯的书,他那里边所谈论的西洋人的文明精神,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自由。指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化有两样特长,一个是科学的方法,一个是人的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即自由。既然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国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中西方文化有何不同。中西方的科学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在医学上来讲,西医是老老实实的指那一件东西,说血就是指人的血液,说气就是指人的呼吸,而中医却不然,说肝经有病了,也非真是肝病,是指一种现象为肝病耳。对于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上,西方是会用科学去解释,而中国呢,看到这种现象时,就会想到“雷公”、“电母”,上帝的思想反而在中国了。再看中西方的自由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严尊卑与尚平等为中西两异的精神。中国“治人者”与“治与人者”是两个阶级,人生出来就已经分出所谓的尊卑了,并且要一直沿着这尊卑的路走下去。例如中国人除一面是皇帝的子民,一面他还是父母的儿女,他父母所属的东西,他父母怎样他,都是正常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讲的是人对那人的私德,没有人对社会大家的关系。西方一个人是“治人者”也是“治与人者”,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尊卑。又如西方人成年以后有自己的意愿,不以孝养老子为事业。西方人的伦理道德讲的是人对社会的功德,而且特别重视人对社会的关系。可见,西方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就是科学与“德谟克拉西的精神”。

那是不是我们与西方文化存在不同就意味着我们落后了西方呢?是不是我们就应该与西方相融合呢?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所说的是,只是我们走的路向不同,即使我们走的再快,也达不到西方所有的,因为目的不同。用以上的论述也可以知道,我们中国与西方在精神与方法上都是不相同的。这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又怎样能够融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享受一点,而西方人像风一样向前追求,所得虽多,但可能从未从容安逸地享受过,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西方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而中国人不分你我界限,看不到冷漠。这正是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能否融合的观点,他把西方人积极向前的状态视为后退的,而把印度人消极退后的状态视为前进的,只有中国人,持中、调和状态才是最完美理想的。对于一个已经理想了的文化,怎还能需要与其他文化融合呢。

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带来的现实意义以及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新内涵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后,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西方人对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以及哲学思想是给予肯定的,他们认为中国学者已经对本国的文化开始思考探索了。“梁漱溟的文化哲学理论呈现出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和一个旧时代的结束的过渡性质。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化比较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体用’学说为代表的旧的‘范式’。另外,他还开创了一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儒学研究的新境界,将以往肤浅的比较和解释深入到本体论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层次。从这一点来看,梁漱溟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之一”[4]。虽说,这本书有些观点还站不住脚,有些矛盾,但学术界依然对梁漱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其现实意义不能被忽视。它现实意义的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永远不能被抛弃,只是要选择性的继承。另一方面,就像梁漱溟先生所说,讨论东西方文化融合问题,并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就拿到我们现在社会上来看,它仍然是一个热点。

用今时今日人们的眼光来看,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到底可不可以融合?街边大大小小的西餐厅,生活中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生活中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事物,只要是冠上国外进口的字样,不管是哪个国,都会被人们看作是极好不过的东西了。这种中西结合的现象已经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是接受了这种西方文化的介入现象。现在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到处可见,即使是文化碰撞,在碰撞当中也都会出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看人们怎样去选择了,选择中国式可以,选择西式可以,选择中西结合式可以。中西文化相融合,与其用融合来形容,倒不如赋予一个新的内涵,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来作用与社会这样形容更加贴切。但我们肯定不是克隆一个西方在中国,只是吸取西方那种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加以运用与改造,这当然要结合现在的国情与现实的社会。现在许多学者也都认为,我们中国是要走上既有中国传统的孔教文化,又要有西方自由科学文化的道路。中西文化融合在梁漱溟先生那个年代,会被分得很清楚,中国注重伦理道德,西方注重个人主义,可能因二者注重不同,走不同路线,就被看作不能相互接触。而放到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出现大规模的融合了,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反应,不过这些反应也司空见惯了。东西方文化融合,定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谷城.中西文化的交流[J].复旦学报,1986(2).

篇5

国产电影《刮痧》借中医疗法“刮痧”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

看了此片,观众会和本片主人公有相似的看法,明明是出于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的刮痧,怎么却被美国人认为是虐待儿童呢。许大同的父亲也感到同样的困惑,刮痧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怎么一到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呢?其实影片中说不清楚的何止是刮痧疗法呢。比如许大同代替父亲承认是自己给孩子“刮痧”,许大同对上司说的“我打孩子是对你的尊重”等,这些在中国被认为的传统美德,并不被美国人理解和接受。 可见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比较大的。在中国属于常识的行为,在外国文化可能属于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中国某种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就是无礼的行为;在国内满怀好意的一句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也许就成了讽刺和侮辱。

《刮痧》让我们意识到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如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确实会造成令人头疼的局面和后果。主人公的名字叫许大同,也是别具匠心,看来世界的大同文化要经历长时间的碰撞,相互交织,尖锐的冲突、磨合,才能融合与发展的。

为此,本文从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法律观念、教育观念、礼貌观念和价值观五个方面阐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助于大家对此片反映的东西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

刮痧是影片的主题,也是引发影片人物冲突的导火索,这种疗法在中国民间很常见,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刮痧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提高身体抵抗力,在中国,不论寻常百姓家、中医诊所或一些养生会馆,刮痧疗法都被普遍接受和推崇。但是,这种疗法到了美国,治疗产生的血痕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造成大同被诉诸公堂,差点失去孩子的监护权。

中医在非典、艾滋等治疗方面的成功证明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中国几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人类的瑰宝,为中国人的医学进步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现在西方也开始对中医刮目相看,针灸师、按摩师在国外也可以拿到行医资格,但这种治疗手段目前还不被西方主流医学认可,从影片可以看出,从普通百姓到法官对一无所知,更别说其疗效了。其实影片从这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文化冲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为了让中医得到西方人的认可,解决更多世人的病痛,我们任重道远。

二、法律观念的不同

影片中最的部分是在听证会上,许大同发自内心的一段叙述;为了让儿子享受片刻的父爱,把儿子从福利院偷出来,在送孩子回去的路上,大同和紧追而来警车玩追车游戏。在法庭上,爱子心切的许大同还同对方辩护打了起来;圣诞节到了,不顾坠楼的危险爬到九层给孩子送圣诞礼物。这些情节确实打动了很多国内观众的心并赚取了观众的眼泪,但不代表感人的就是大家认可的,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犯法的。

影片中,最让国人费解的是,护士发现孩子背上的伤痕时,认为是孩子受到虐待马上报案,为了孩子不受虐待,其他人不惜出庭作证。许大同的老板兼朋友,本来想在法庭上助其一臂之力,但看到孩子的伤痕时,同样出席作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对小孩好。许大同对朋友的这一举动感到强烈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后来不惜辞去那里的工作,还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朋友”观:既然是朋友,你就不应该背叛,你就应该和我一条心,你就应该为我辩护,否则你就伤了我的心。中国人讲究的是“桃园三结义”似的友谊,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为了朋友可以不顾法律和国家利益,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些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

看到这里,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遵循的做人原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何顾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能忍则忍,很多人也把忍作为座右铭,岂不知有时这种态度会纵容一些错误甚至违法的行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很多侵权或违法行为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多人对此麻木不仁,任其发生,如果我们都能有影片中人那种法制观念,人人都拿起法律的武器,我们的社会会更有秩序、更加和谐。

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人情冷暖,尤其是对于亲情和友情特别看重,我们时常会因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而或多或少地给予方便,强调给谁“面子”。但大同的美国朋友是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此事是否合法。后来朋友得知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时,同样,为了法律的公正,不辞辛苦来到中国求证,使许大同一家重新团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反映出中国人的法治观念淡泊的点点痕迹。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制和法律观念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官司几乎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遇到一件事情首先想到是否合法,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律师曲解名著《西游记》的精神实质,为了证明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法庭上,西方律师是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 虽然律师的目的是赢得诉讼,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法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可以纵观西游中的故事,有后台的小妖犯了法,都被神仙接走了,没有后台的被棒子打死了,这些情节在国人眼中很正常,也容易被理解,人情大于法的现象却另法制观念极强的西方人感到费解。

三、教育观念的不同

说到教育,同样也离不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许大同要自己的孩子向老板的儿子道歉,孩子拒绝后,大同打了孩子一巴掌。中国人认为打自己孩子并让其给领导孩子道歉是表示对老板的尊重,这种在国内大家认可的一种礼貌行为西方人并不领情,老板感觉这是 “乱七八糟的逻辑”,很难理解。

由此我们联想到中西方的教育观念也存在很大区别,“打是亲,骂是爱”一直是的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盼子成龙的心态下,对儿女的责骂、体罚甚至鞭打,都认为是体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子不教,父之过”“不打不骂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古训无不体现这种思想并被国人所接受和追捧,作为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在西方家庭里,孩子是社会的财富,孩子和家长是都是平等的,都应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西方国家甚至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平等和合法权利。 所以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的父母学习,尊重孩子,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批评和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很扎实,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如西方一些国家的孩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四、对尊重的理解不同

还是同一个情节,在影片中,大同为了尊重老板打自己儿子,这是一种觉得是给老板面子,但老板并不领情也不能理解,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

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贬己尊人准则,贬己尊人准则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欧洲文化里没有贬自己抬别人的现象。中国受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晚辈在长辈面前要谦恭、要循规蹈矩,不然就会被认为没有教养。而在西方,过分谦卑不但疏远彼此关系,而且会令人生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中国在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欧洲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因为他们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

我们有个礼貌原则“满招损,谦受益”,中国人在作报告开始时总要做出谦恭的姿态,并诚恳地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而中国人的举动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认为既然你自己都认为是不完美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这不是虚伪的表现是什么,这种“卑己尊人”的行为他们是不能够理解的。

电影导演黄建新一次在国外访问途中,见到一个残疾人正费力地推着轮倚上坡,出于好心便帮他推了上去,没想到那残疾人非但不领情,相反,还愤愤地回头看了黄导演一眼,原来我们在主动帮助别人时,没有充分认识与肯定对方独立的身份的缘故。帮助老人在国内是一种尊老表现,帮助者与被帮助者都欣然接受。而在西方老人也不太喜欢被陌生人帮助,他们不认为自己老到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步,因为他们崇尚的是独立自主。

又如,微笑是被中国人处处受人欢迎的,是对别人友好尊敬的表现,但让西方人常常感到不可思议。如果西方朋友有不愉快遭遇时,我们微笑地聆听显示同情和安慰,可他们却说他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的行为,会很激愤,在国外遇到这种情况听者会用明显的感情共鸣来做出反应。

打交道时,首先,我们要清楚不同原则皆缘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不同的礼貌原则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中国人传统的见面问候语“吃了吗?”与英美人的“天气如何?”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都很得体,关键要使用得体。

五、结 语

我们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如果对对方所生活的环境、历史、风俗、禁忌等一无所知,就会出现误解甚至冲突。影片中体现出很多中美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表明哪种文化更优越,因为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优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入国问俗,入乡问禁”,不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原则或准则,各有各的讲究。你可以不认同那个“乡”、不赞成那种“俗”,但你还是得遵守它,只有那样才可以游刃有余地生活,才会快乐舒适。 了解它、适应它、慢慢去改变它不太完备的地方,哭过之后,还得理性地理解一些东西,这样电影才有一些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辰宁.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 张伯存.《刮痧》的文化分析[J].当代电影,2001(01).

[3] 周银华.从《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4] 石玉.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与调和[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篇6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48-02

21世纪,社会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超级强国借着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强行将西方文化推向中国,形成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倾向,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不仅在于文化霸权主义,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信仰陷入低谷,而对西方文化盲目地拿来主义所致。儒家文化曾影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历史发展的功绩十分巨大,也被许多国家视为优秀文化而借鉴并流行,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被国外奉为经典的文化却得不到国人的重视?为什么西方文化能够轻易在中国本土上扎根?这些问题要从历史说起。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文化的产生是为封建帝王政权服务的,在1911年,封建帝制被,“使儒家哲学失去了君主制政权的依托,从而结束了儒家哲学自汉武帝以来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历史。”另外,“五四”运动时期,激进的青年分子指出了全盘西化的救国道路,提倡采用西方“民主与科学”以及“自由平等”之说,使儒家文化在国人心中失去了其价值;再由于当时西方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一派繁荣景象更加引起人们对其文化的崇拜,坚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心,也就使儒学真正失去了其“独尊”的地位。其实,时代在发展,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儒家文化有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但也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提倡,它的一些优秀思想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失去光彩,如“仁学”思想、“天人合一”等都有永恒的存在价值。同样,西方文化未必都是好的,西方的某些观念现在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鉴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有必要将中西两种文化的某些特点进行简单比较,以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树立民族自信心。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的儒家文化向来被认为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总是以崇尚个人主义为特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对于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不失为一种既新颖又恰当的解释。辜教授认为,造成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观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观是由各自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农耕生产方式,“农耕使得中国人可以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这叫安居乐业。”农业文明也促进了中国家族的繁衍,往往是一个姓就是一大家族,因此中国文化“更趋向于一种静态文化”。既然是一家人,于是就产生了家长制,尊老扩而大之尊一国之君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家长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人生来都有欲望,怎样才能使人的欲望约束到被人接受的程度,中庸的德行准则便逐渐成形。儒家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儒家文化提倡“仁爱”、“和为贵”,因为既是一家人就应互相关爱,和睦相处,把整个家族看成一个整体,集体主义文化由此而来。而西方有着与中国截然相反的地理环境,西方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农耕,但却有着发达的航海业,这种海洋文明,促进了西方商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居无定所,频繁迁徙,形成了一种“流动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促使他们的个人主义、个人自由价值观念得到充分地发展。而这种自由主义非常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也是西方商业发达的原因之一。另外,游牧文明激发了人们的冒险精神和他们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培养了他们独立进取的生活方式,这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因此打打杀杀的场面就会经常出现,人们乐于争夺,这与中国人的相互谦让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地理环境引起的中西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区别,当然,影响这一文化特征的因素还有很多,这仅是相对重要的一点。

2.“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儒家哲学向来强调“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文化崇尚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追求天人的相互协调。而西方文化则以天人二分为显著特征,把自然看成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对自然界过渡地掠夺和开发,又通过文化霸权主义把这种理念推向全世界,引起了严重的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对立?我们仍然可以用地理环境论来解释。中国适应农耕文明的发展,农耕文明注定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人们在同一个地方稳定的生活,自然资源当然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离开了自然界就无法生存,因此,自然成了人类的益友。这样说来,中国产生“天人合一”思想有其必然性。儒家将孔子创立的伦理道德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以人伦道德教化代替对物质世界的征服,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代替人生现实的享受,从而说明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不光要求人们消极地适应自然,还提倡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治理自然,采取中庸之道,使自然与人类能更好地共存和发展。相反地,西方文化源于游牧文明,这种文明决定了西方必然会产生天人二分思想。因为人们居无定所,生存条件恶劣,要想生存就得同这种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于是就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征服欲,从征服大海到征服整个自然界,这与他们的生存条件息息相关。另外,在西方历史上还有两条路线决定了西方天人二分的思想:一条是哲学路线,一条是宗教路线。一方面,“西方哲学的传统是把精神界和物质界看成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哲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到近代的笛卡儿,经康德到集大成者黑格尔都把世界一分为二,一半是超越性的本体世界,一半是现实的感性世界,都是把自然看成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当然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也是西方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总是有一个外在于人的超越性的上帝,它要求人们要有对上帝的信仰和某种超越性力量的崇拜。人与上帝处于两个世界,不同的地位,人只能被屈服,这与中国不把“天”看成是独立于人,天与人同等地位的看法完全不同。

中西文化还有很多可以比较的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以上两方面简要比较,是中西文化冲突最大的地方,目的并不是在于褒扬中国文化而贬低西方文化的价值。“西方文化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可否认,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里,作者主要是想说明,文化具有相对性,它有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土壤,一方土地孕育一种文化,在一个地方优秀的文化到了别的地方也可能会不适应,就像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一样,它们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是西方优秀的东西,如果硬搬到中国来,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西方的个人主义,个人自由观念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对发展经济大有益处,但也导致人情的冷漠,家庭观念的淡薄,长幼不分,不讲孝道,这与中国自古仁爱出世、孝治天下完全相悖。它对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当今社会产生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人们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不讲诚信,官本位现象严重、商业欺诈等等。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也向人们表明了儒家仁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21世纪每个人都应慎重考虑的问题,这也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实现和平,西方个人主义显然不可取。而儒家的“和谐”思想不失为一剂良药,仁学思想以情感为基础,要求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这种“爱人”的精神用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整个世界将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实现和平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最高理想。西方国家现在也面临着道德危机带来的困惑,因此是儒家伦理思想开始发扬光大的时候了。再如:西方的天人二分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带来了很大的弊病,把自然看成了独立于人类的另一个世界,对自然资源过渡地利用。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也面临着生态危机,这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话题。“1992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足以证明全世界对此问题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保护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只有将这一理念灌注到每个人心中并付诸于实践,全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西文化并不是绝对对立,上面的分析仅是要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相反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面临众多问题的情况下,更能彰显出它的价值,我们应该树立起民族自信心,让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彩。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这说明中西文化有共通之处,这是文明对话的基础。王登峰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他认为“东西方文化是不同的,但一定有相似之处,因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他们适应环境中的要求时,一定会有共同的成分,东方人要面对压力,西方人也要面对压力,而如果是相同的压力一定会形成相同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或者文化中的共同之处。”世界要和平,文明对话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待双方文化的融合,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有待于深入考察。

参考文献:

[1]李存山.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在21世纪的价值[J],现代哲学,2002,(1).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略论[G]//《北大讲座》编委会.北大讲座: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对外来的知识进行传播,翻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管是在延续民族文化方面,还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发展,翻译的地位都非常重要。季羡林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就像一条长河,其中的水可能会或多或少,但枯竭的现象却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其会被不断注入新的水源,而这种注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翻译。中英文学作品能够进行翻译的基础是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另一方面,文化个性也不容忽视,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必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影响

艺术感染、文化内涵等很多方面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应当熟练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外,更应当深刻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词语的内蕴才能更为显著地体现出来。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具有显著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自古以来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耕作方式主要是牛耕,因而汉语文化中,与牛相关的词语非常多。而英国主要是以岛国的方式出现,在古代,耕作工具主要是马。这两种动物在两个国家的传统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上也有较为清晰的体现。比如,在汉语表达中的“吹牛”,用英语表达就是“talkhorse”,汉语中的“力壮如牛”用英语表达就是“asstrongasahorse”。再者,英语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临近海洋,与海洋经常发生联系,因而在英语表达中,与水有关的词汇较多,例如“ableseaman”这样一个短语翻译为汉语意思为“一级水手”,其中,如果进行直译,很明显,“seaman”是海员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中,这个词语是指一个海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将这个短语翻译为“一级水手”较为恰当。相反,在汉语中会出现很多与山川、湖泊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很难在英语中寻找到恰当的翻译,因而意译就是一种较为适当的办法。

2.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民族长期的发展历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会给文学语言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和“红糖”在英语中一般被翻译为“blacktea”和“brownsugar”;而“blackcoffee”在进行汉译时,一般翻译成“(不加牛奶和糖的)清咖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在词汇翻译上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句子理解中也有所体现,不充分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很难准确地翻译。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万物合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被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说,中国对意更为注重,而英语则对形更为强调。中国对群体文化的重视以及西方对个人中心的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将“Lyceum”这个词翻译为“兰心剧院”,很显然,这是译者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翻译,“兰”在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文化。

3.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在人类的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其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族的宗教意识和信仰等。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些具体在我国的汉语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玉帝”则是从道教文化发展而来,“阎王”则是来源于佛教,除此之外,“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五体投地”等习语也是从佛教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但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体现。而在西方,《圣经》这一著作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基督教的重要著作,对西方文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上帝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地位非常重要,不管是表达祝福还是痛苦与愤怒,都可以使用到“god”这样一个词汇。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是有很多与《圣经》有关的典故,其中,很多典故也发展成为了习语,并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Solomon”“Judah’skiss”等等。总之,《圣经》中的典故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广泛,只有对其有深刻理解,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翻译。

二、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翻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1.让中西方文化融合及交流得以加强

今天,一体化和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正在碰撞与交流中得以共生和融合,文学翻译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借鉴西方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英语文学作品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加强了解,让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增强。译者所翻译的作品,只有充分结合文化氛围和语境,才能够让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得以消除,给读者呈现出一部兼具内涵与灵魂的文学翻译著作。

2.对文化的适应性给予足够重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适应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产生很多翻译方面的障碍。进行翻译时,绝不能将文化和语言内容分开考虑,必须将文化适应性作为翻译的重要问题。比如,杨柳作为一种树木种类很常见,一般在春天时焕发生机,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其经常被用来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也因此留下了一些较为优美的诗句;但对于英语国家来说,佩戴杨柳一般是代表对死者的哀悼,例如:“wearthewillow”就表示“服丧戴孝,痛失亲人”这样一种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必然很难理解这样一种含义,这就需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借助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手段。

3.对翻译策略进行恰当运用

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针对译入语和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如何进行恰当地处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具体来说,人们主要提出两种翻译情形:一是主张借助源语为重要导向,进行“异化”翻译;二是主张借助译入语作为主要导向,进行归化翻译,但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在具体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也都不容忽视。归化通常是指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以译入语为中心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尽量对异域风味进行本土化翻译,使得译本符合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尽可能地降低读者阅读的困难。通过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本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也更为通俗易懂。而异化则是指在翻译时,尽可能地去尊重原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能够充分体现出异域文化,整个译本与原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一种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归化翻译时,要尽量不改变原文,避免文化失真的情况出现,而进行异化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避免产生一些文化错觉,从而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要灵活地进行使用,掌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是不同的,前者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是一种策略,而后者只是翻译方法的体现,前者对于后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归化策略来说,比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些短小诗歌的表达,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押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在翻译中也能够体现出原诗歌的押韵,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适当的押韵可以使得整个诗歌更具有可读性,同时也更为生动并且富有音乐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节奏感的诗歌能够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更容易记住其中的内容。但是要想使得翻译具有韵律和节奏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既需要译者有很强的双语素质,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就异化翻译策略来说,主要是指在西方的文化中所孕育产生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进行翻译时,通常很难在汉语中找到适当的词语予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三、小结

总之,对文化起源和发展来说,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土壤与载体,其中,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桥梁,对双方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充分诠释,并且做出准确的翻译,就需要对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理解,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说,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翻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具体情况,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恰当运用,能够让译文更为准确,也能够适应更多人的需要,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者:李洁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及翻译原则[J].英语广场,2015(12).

[2]马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

[3]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4]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

[5]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篇8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62-2

一、引言

笔者未能读到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文章,但是读到了陈勇教授的这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并深深折服于一生致力于本民族文化研究的钱穆先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关注和深刻的思考。使笔者了解了一个学者身上所肩负的文化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层,宏观的视角来看待中西方文化。

陈勇教授以科学的态度和中肯的分析指出了钱穆先生文章中的两种观点的片面性,一是过于强调个性而淹没了共性,过于张扬民族性而忽视了时代特征,二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偏颇。但是在反复阅读陈勇教授的这篇文章后,笔者从钱穆先生的这两个观点展开进行再次地初步解读。

二、个性与共性关系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农耕文化,以“安足静安”为特征,属于内倾型文化,而西方文化是商业文化,以“为富求强”为特征,属于外倾型文化。所以,在钱穆先生看来,中西方文化是两种类型根本不同的文化,是属于平行发展,交流甚少,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钱穆先生用历史实证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来探究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从而极大地凸显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张扬了本民族文化。陈勇教授看到了在民族个性基础上的文化在其演变进程中也有着共同的趋向,这也是文化之间可以互相融通的内在根据。而文化的互补、融合与并存的趋势也被许多文化研究者所预言和探讨,如郑春苗教授和张从益教授。陈勇教授认为,钱穆先生只看到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性和普遍性。

陈勇教授的这种全面严谨的文化研究观给笔者的学习和分析问题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生活并活跃在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的钱穆先生来说,当时的中国的文化环境还没有明朗,开放,和活跃起来,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中西方文化研究也处于相对沉寂期,交流和融合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当时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要想预测到文化的共融趋势实属不易。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还处于及其不确定时期,无论是时期,时期,哪怕后来的中国内战,以及建国初期,时期,都处于文化极其动乱的时期,所以当时对本民族文化的彰显和弘扬也是具有其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处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对文化个性、民族性的彰显远比文化共性、普遍性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随后,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到来,打开了文化交流的闸门,文化研究得以复苏,甚至出现了百花初绽的文化研究热潮。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越来越多的文化研究者才开始研究中西方文化中的普遍性和交流性,文化的对话、交流、乃至合流趋向也就应运而生,中西文化也就呈现出了互相汇合交融、取长补短、综合发展的历史趋势。

对于当代乃至后来的文化研究者来说,也正是得益于这个开放,明朗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个性和共性。但是,笔者认为,越是在中西方文化汇合交融、综合发展的历史趋势下,越是更加需要重视、弘扬文化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使各民族文化在各自发展道路上更加大放异彩、更加趋于完善。同时对于世界文化而言,文化的多样性也能得到更加长远、持续地发展。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合理性

钱穆先生认为,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还在于客观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有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引出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乃至心理、性格上的不同。中国文化是在黄河两岸的大平原农耕地带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根植于农村,由于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胶着而不动,其生活方式就是安守田土,依时而行。为了在土地上生产、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所以长期生活在农业文化氛围的中国人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如“然自然有其序,故人亦同自然”,就是一句很好的写照。这种农耕文化的内倾性,也使人”一向注重向内看”,偏重于道德,人格等精神层面,“偏向于时间的自我绵延”。这种依时而行的生活方式,也使中国人注重自然的渐变,人文的自化,而不习惯于人为的求变、求新。后来的文化研究者总结出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的宇宙观――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间观――时间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立足过去,价值观――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维护整体的利益等,这都是与钱穆先生阐述的人与自然关系,道德,人格精神层面,时间的渐变等观点相一致。也就是说这些观点都可以中国的农耕文化中找到解释和依托。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由此形成了海洋性的商业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内不足”的经济状态,促使着西方人不断向外寻求、征服。因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空间的扩展和向外征服,看世界两体对立,重视冲突和斗争,从而形成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这种严重的“内不足”,从而使外倾型的西方文化有着强烈的战服欲和侵略心理,这也推动着西方人对外在利益的强烈追求,因而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这种不满足,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的外倾型的文化也促使西方人更加地注重对未来的探索和追求。因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主流的宇宙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二元的并存与对立,时间观――单向飞逝,着眼于未来、价值观――重视个人利益等也都可以在西方的商业城市文化中找到依托和解释。

(一)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关系

陈勇教授认为,钱穆先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过于偏颇,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类型的形成,并不是有地理环境单独决定的,它还要受各种社会条件,尤其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也就是说,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最终不是外部的地理环境,而是物质生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但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又是怎样来决定文化的形成的呢?陈勇教授在这方面却并没有给与充分的阐释。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人同自然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基础决定的。

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生产力则是依附于土地上进行劳作的农民,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则是土地私有的农耕经济。这种作为经济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这种“求安足”、“内倾型”的农耕经济也决定了也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安定守成,重视德性修养,注重和谐。而农耕经济的的大量、普遍存在形式,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了一段极其漫长的封建社会。由此看来,地理环境决定了农耕经济的经济形态,进而决定了生产力,也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决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政治建筑。

西方的经济基础则是城市商业经济,这是在海滨和近海岛屿上发展起来的“内不足”、“外倾型”的经济形态。在商业经济中,生产力则是工人,社会的经济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商业经济就是最大化地追求功利和利益,这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斗争,分裂的生产关系。这种商业经济也决定了其资本主义的政治性质。由此看来,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也是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形态,进而决定了生产力,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政治建筑。

(二)地理环境与文化关系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和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的关系上文已做过讨论。那么哲学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一种集中的,深刻地表现形式,它和地理环境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郑春苗教授说过,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宇宙观。古今中外,各个哲学家又是以宇宙观来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笔者看来,文化正是在哲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宇宙观,价值观,时间观,思维方式等在中西方哲学中都有迹可循。如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描述整个宇宙之间的统一关系。儒家代表思想则是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追求整体的利益就是个体追求的共同目标。还有孔子论语中曾提到“吾日三省吾身”,意在反省过去,重视向后看,重修身等。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从16世纪培根,一直到19世纪,20世纪靠分析思维,通过分析、实验大大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主张西方用科学技术战胜自然,这体现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西方哲学上讲原子主义,强调每一个人就像原子那样不互相依靠,追求个人自由,个人独立性等。

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作为观念上层建筑中的一类表现形式,也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比如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思想体系,如道家,儒家,佛家等,虽然历代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的立足点不同,但都是以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论为其共有宇宙观的。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种小农经济基础,而这种依靠土地的小农经济基础使人们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的文化氛围,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浓缩形式也正是在此基础萌芽,发展起来的。所以正是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一定的传统文化,乃至哲学。因此,笔者认为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

此外,哲学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如中国的儒家学派,儒家的“礼”、“仁”思想为维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和封建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影响力及维护社会的作用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现在。因为,一定的政治环境中的统治阶级根据对其有利的文化观点或者哲学思想,来教化、统治被统治阶级,哲学在维护其统治基础的同时也使自身得以弘扬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也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和特征。当然,这一特点局限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处于各自相对独立发展时期而言,在纷繁复杂,文化交流融合的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因素和特征也会更加繁杂。我觉得这才是钱穆先生致力于表达的意思,而不是像陈勇教授笔下的那种自然环境和民族特点,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精神之间的一种模糊而又不确定的关系,笔者认为钱穆先生的这种观点则更加地从根本上深层次的角度解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

四、结语

钱穆先生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宏观视野和独到观点让我们从更深刻的层面上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奠定了基础,陈勇教授对钱穆先生文章提出的两方面观点,一是过于强调个性忽略了共性,过于张扬民族性而忽略了时代性,而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偏颇。笔者认为陈勇教授第一方面的观点科学、严谨、全面,但弱化了时代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第二方面的观点,笔者认为陈勇教授的观点既没有展开阐述也没有抓住本质,所以笔者站在这两位巨人的肩膀上对此阐述了一些肤浅的观点,认为地理环境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刘重瑞.英汉语比较研究[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篇9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篇10

一、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文化方面的内容如烟海,是人们终身学习也无法穷尽的,因此,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敏感性和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种敏感性和意识是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随着他们对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他们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理解,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中教师有意施教的内容,应该成为显性课程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语言则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的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通过对外语的学习,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会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理解,能够奠定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

二、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影响

听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了解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我们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或通过通信媒体或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只有说而没有听的交流过程是不可想象的。与母语一样,听外语也能使我们扩展知识和信息、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进入21世纪之后,政治经济全球化,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外语作为重要的沟通手段,可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听外语也是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其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2、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 中出现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 的道歉语。 “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 和 Madam 。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

(2)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3)赞美

在英语国家中,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称赞,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 it’s asecret!” 为什么Mrs Read 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长在。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通常打招呼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在初一、初二的教科书上,常见到“What is your name?”等相当高频的句子,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 i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 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1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8)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 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 letter days”(节假日)

3、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容易理解错误。如对下面这段话的信息获取,易产生误解或不懂:

“A great deal can be learned about France by watching a Franch family at its meals or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by attending a baseball game, or about Britain by an hour in the galler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at question time.”(张中载主编的《大学英语》第六册第五课The Spanish Bullfight)

这段话从文字看并不难,但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较多,这给理解文章带来了很大困难。内容最能体现法、美、英三个国家特点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法国以它的饮食文化闻名于世;美国以它的垒球而世界著称;那么英国就以它的question time 而自豪了。如果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很难理解这句话中的question time。

4、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学习语法规则,学习语言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应该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来组织。特别是外语写作方面,了解其语篇结构特点和母语的不同是很必要的(沈昌芬,2004)。卡普兰(Kaplan)认为,与运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段落相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段落以线型模式为主。而我国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通常只是一段式,无主次之分,条理不清楚。这些都是不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母语与目标语写作的不同而造成的。

5、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翻译学习的影响

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历,即使像汉语和英语这样十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翻译中大多可以拿来使用。有的几乎完全一致。然而,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通的。并不是处处都可以照搬的。如:“祝你一帆风顺。”一般应译为“Have anice trip”。

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近、现代的方方面面来看,中国文化都可以说是处于现代文化光谱的两极。(潘绍中,2003)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地缩短了这种差距,然而,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

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英语民族长期过着航海生活,因而英语中就有了大量关于航海,或源于航海的说法----- 这些在以大陆文化为根基的汉语中就没有对应词语。以下举几个易搞混的例子: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 );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 )。[4]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A day's separation seems as long as three years(一般不用three autumns),而在一般行文中往往干脆译为:miss sb. very much.

三、如何应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来进行英语教学

1、明确文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教育目标分类论的影响,对文化教学应该达到哪些具体的目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西利的七种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哈默利的十个文化教学目标和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所进行的分级等。[6]西利和哈默利所列的文化教学目标,则强调培养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情感态度。哈默利以及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列的文化教学目标,都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目标语文化知识。

2、弄清文化内容导入的原则与途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内容的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为交际服务的原则和通过多样化手段导入文化内容的原则。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导入适当的外语文化内容具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作出一定的总体规划,设计目标语文化的教学,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文化内容进行逐步的扩展和深化。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为交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视觉、听觉 、触觉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内容的渠道,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如实物、电影、录相、录音、CD、电视、因特网、报刊杂志、文学作品以及歌曲等都可以被教师开发成教学资源。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文化对比的方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分不开的。真正理解和领悟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历史、社会现状和礼仪文化,才是对文化的了解,而这个进程正是衡量语言教学成功的尺度之一。我国传统上外语教学较为注重词汇和句子意义的讲解,很少涉及文化间的对比。在教学中没有具体的文化对比,培养出的学生在交际中注定是要失败的。

(2)语境分析的方法

人类学家B.Malinowski指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例如,在教授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Good morning, Mr Chen!”等分别用于熟人之间;双方初次见面;不十分熟悉的关系的问候语的时候,教师就应给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环境问题。

篇11

关键词:

商务谈判;文化差距;价值观

中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文明礼仪之国,并且具有救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代表,但是西方国家在发展历史上远远低于中国两百年。很多西方人都是世界各地移民而来的,很多的民族和种族相互融合,构成了现在的西方国家。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各不相同,并且也具备了不同的特点。从时间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时间比西方文化的发展时间要长。而且,文化的实际精神价值也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崇尚道教文化和孔子学说,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基督教思想,而且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因此,西方人是运用了较短的时间创造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频繁,因为中西文化礼仪的不同使得中西贸易交流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探索中西方文化质检的礼节差别,提升中西贸易交易是现在的大势所趋。该项目主要研究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礼节差异问题,并且从这些不同中进行形象的对比研究。最后,再给这些差别提供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主要主导以“仁”为核心,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集体主义氛围。集体主义注重的是团队目标和团队理念。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是所谓的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就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有关成员为了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需求和目标。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其中的个人利益要以大局为重,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是个人利益的最佳体现。但是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占据核心地位。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感情、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在整个社会中,都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完成自我价值,并且以个人价值的体现来判断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物质至上”是西方文化在个人价值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西方人在交流的时候主要是强调自我,也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交流语言简单明了,并且亿实际结果为主要依据。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不惜使用多种说服方式。

(二)思维模式的不同

1.统一思维和对立思维的差别

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谈判的主要方式就是:首先根据相关合同双方所要遵守的整体性原则和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讨论。他们比较注重双方的长效性合作。所以他们尽量减少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就讨论相关的细节问题,而是把合同中的细节问题放到日后的谈判活动中去处理。这就谈判模式就是“先谈原则,再讲细节”,这也是中国在谈判方面最为明显的特点。但是西方人却不相同,他们比较注重细节,所以先从细节谈起,尽量不讨论原则。特别是美国人在谈判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局部把握,关注细节。美国人因为受到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看重事物质检的抽象逻辑性,比较注重具体内容。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注重“直接”和“简单”。所以他们习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

2.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的,在叙述有关事物的时候,依据相关的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述,其中反复发展的螺旋式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展开,避免在开始阶段就直奔主题。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一般都使用的是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他们认为比较含蓄的表达模式比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更为有效。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则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所有的事物都在直线向前发展,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线性推理观念。

3.伦理和法制意识的不同

在协调人的举止和解决纠纷问题的时候,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善于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法律角度。但是很多的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在中国“伦理之上”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入人们的脑海中。如果出现问题纠纷,最先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怎样获得周围强烈的舆论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国人的严重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对于活动,纠纷问题的处理,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利用组织、制造舆论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和帮助。西方人在处理纠纷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律师来解决。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注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良心。西方很多人和公司都会聘请专业的律师顾问、律师来进行帮助,出现纠纷问题就会让律师来处理。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根据一定的制度来办事,谈判结束后有关合同管理和相关的交流工作,则依据商务活动的规则也就是共同合同来限制对象。如果出现分歧,就要按照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处理。

(三)礼仪方面的不同

1.服装礼仪。

服装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为基础的礼仪内容。端庄得体的服装,不但是个人形象美、素养高的体现,还是对他们的一种礼貌和尊重。商界比较注重服装的得体性,服装是商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商务厅谈判的时候,尤其在正规场合要求穿着得体、高雅、庄重。

2.见面礼仪。

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最为常见的礼仪方式就是握手。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但是有的国家在见面的时候不是握手,例如日本在见面的时候采取的是鞠躬的方式;泰国在见面时采用的是双手合十的方式;法国人在见面的时候采用的是亲吻的方式;阿根廷人在见面的时候不但亲吻还会拥抱,通常是男人亲吻女人,女人亲吻女人,但是男人不亲吻男人。在很多的非洲国家中,善于用身体打招呼———较长时间把手放在客人的肩膀上。

3.交谈礼仪。

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不同。因为长时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中国文化比较注重谦虚谨慎,善于说“谢谢“,”不用客气或不用谢“等语句。但是英国人的回答主要是“That'sallright”。这就表现了个性直率的不同文化背景。

4.回赠礼品礼仪。

回赠礼品不但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桥梁,还是一种文化地雷阵,因为它不但可以巩固其情感,还可以帮助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但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容易出现错误。例如赠酒在法国十分普遍,特别是深受法国人喜爱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却不允许送酒;而在中国,送礼以双数最为吉利,在日本却认为奇数比较吉利,在美国,收到礼品要现场拆开,并且要对礼品进行赞美(虽然你不喜欢),还要对送礼人员表示感谢,在日本除非送礼人员有要求,不然是不能当场拆开礼物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二、处理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文化差异敏感性,建立跨文化观念

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构建跨文化观念,构建全球文化观念,去除文化本位论。要正确的认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谈判人员在需求、动机、信念和谈判模式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认识并且掌握对方文化,随机应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二)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1.要规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对方(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状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加的熟悉对方,我们要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1)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能够用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能表达其中的中心含义;(2)知道其中的阻碍因素是什么;(3)举出谈判双方可能做出的多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哪些方案是能被对方所接受的等等。

2.在准备的时候还要考虑相应的谈判方式。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谈判人员在交流的时候遇到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就要接受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一些对方忌讳的语言。站在谈判习惯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对精准度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美国人比较注重语言的直截了当,喜欢直奔主题;日本人则比较含蓄等等。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3.公司代表还要对谈判做足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国际谈判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往往是国内谈判的2倍,甚至是6倍。谈判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适应对方国家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从而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外语使用能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

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处理沟通问题,减少误解的产生,从而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谈判人员熟练的掌握谈判方的语言,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有效的处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意理解之间的问题,减少沟通障碍的出现。

(四)在谈判的过程中要抛弃种族主义观念,尊重和宽容不同文化,保持中立

在商务谈判的时候各个小组成员的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有的原则和风俗在一种文化背景中是公正科学的,但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也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谈判人员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一样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也是一样的,谈判人员要学会尊重外来文化,虽然有时候对方的文化在我们的思维逻辑中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也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谈判人员用属于自己的风格个策略去顺应不同商务文化的转变。比如,在同礼仪规格较高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进行谈判时,谈判人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进行关注,从而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因此,谈判双方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禁忌,减少在谈判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谈判双方的文化差距各不相同,有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反差。有的在一方看来是符合情理的、不能进行改动的原则和礼俗,在另一方可能就被认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不能单一的理解自己国家中认可的事物在其他国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和接受异国文化,不能随意进行指责和批评。而且也不能随意让对方来评判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要保持中立,减少矛盾的出现,避免谈判失败的产生。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各个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论对手所在的文化环境是怎样的不能理解或是无法想像,谈判的时候都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涉外谈判人员要灵活多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顺应不同的商业文化种类。例如和注重礼仪的法国、日本、英国人在进行谈判时,要注重其着装和举止,展示自己的教养和风度。但是在一些不太注重穿着的国家,穿便装也是可以进行预正式的商务谈判。因此,在和国外商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掌握他们的风俗习惯,减少因为不知道某些习惯而造成对象不愉快甚至影响商务谈判的发展和最终的结果。

(五)在谈判的过程中加强法律观念,增加法律意识

现在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要以法律为基础的。但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属于法制国家,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观念影响深远。中国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官本位思想和关系意识比较强烈,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使得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的处理模式。所以,中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制观念,加强国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得学法、懂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结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商务谈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假如谈判谈判双方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误解的产生。并且谈判双方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相应的交际策略,从而为顺利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宋小红 孙经涛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系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影响的原因[J].中国商贸,2010,20.

篇12

语言和文化相互交融,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包含着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变得愈发的重要。然而,在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教学日见成效,而中国文化的教学却没有进展。人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但若对中国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会阻碍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教学同样很重要。

一、 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少部分的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技能,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服务;还有少数学对英语毫无兴趣,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学习。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进行中西文化的交流。当问到“相声”“孔子”“中医”“剪纸”“皮影戏”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述。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在教授英语时,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传授;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材中充满着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本国的文化提到的少之又少;教学理论大多是汉语及中国文化对外语学习的不利影响,而其对英语学习的有利的一面却被忽视。另外,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各高校依旧无法弃离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学习英语,而忽视文化的重要性。

二、如何维护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平等性

(一)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本国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而且学生能在比较中相互借鉴,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不至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