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

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目标,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方针,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单位,建设文明环境”为主题,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广泛发动,集中力量,对辖区环境实施全面整治,确保辖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二、组织领导

成立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附领导小组名单),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附工作配当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认真搞好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工作任务

市容环境卫生主要针对整治辖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建立健全辖区城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规范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具体包括:

(一)重点道路的管理提升

加快推进辖区环境综合整治进度,大力开展实施重点道路整治提升工作,一是统一整治沿街广告牌匾工作,提高广告牌匾质量,按照要求但到市、区广告牌匾要求,二是认真学习纬北路办事处等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积极联合纬北路城市管理科、城市管理执法局一种队,集中清理占到经营、拆除违章乱搭乱建,集中清理“八乱”现象,清理清除乱贴乱画,乱摆乱放等现象,做到无缝隙、全覆盖,不留监管死角。三是加强日常管理经常性制度,彻底改善提高重点道路的标准。

(二)加强重点小区的整治提升工作

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落实片区负责制,特别对重点社区的整治标准要进一步得到提升,达到区要求的示范小区标准。集中整治乱摆乱放,要以清理清除街巷堆放杂物和人行道车辆管理为重点,保持街巷、道路畅通。整治乱排乱倒,要以清理卫生死角为重点,加强社区保洁,做到“日产日清”、无垃圾死角、无垃圾散落污染,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美化、绿化社区环境,力争通过集中整治达到示范社区的标准。

(三)认真搞好棚户区改造工作

年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重、时间短,也是全运会准备的最后一年,因此,办事处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各科室明确分工责任制,明确了任务,进行摸底公示,全办集中组织学习拆迁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并请拆迁办的领导进行拆迁知识讲座,努力将棚户区改造工作做细做好。

四、措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按照责任分工以及工作要求,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治工作,解决整治中出现的问题,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抓好整治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

篇2

为加强创卫工作的领导,我会调整了创卫领导小组,健全了爱国卫生、健康教育、除“四害”、环境卫生管理、控烟等机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联络员,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创卫工作。健全了爱国卫生管理、健康教育、除“四害”、环境卫生管理、控烟等工作制度。结合我会工作实际,制订创卫工作方案,将创卫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明确创建责任人。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使创卫工作深入人心,使人人都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自9月份以来,我会召开了多次创卫动员大会。通过办宣传栏,张贴创卫宣传标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营造了良好的创卫氛围。制作并张贴了2条创卫宣传横幅,每2个月刊出一期健康教育宣传栏,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一)认真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的综合防治“四害”措施,在药物消杀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大力整治院内外及辖区地段环境卫生,并做好除“四害”宣传培训工作,共培训10余人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50多份,为我会开展除“四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根据县爱卫办的统一部署,按“五统一”原则,我会及时领购除“四害”药物,统一投药,及时补药,并做好“四害”残迹及残药的清理工作,杜绝了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了我会的“四害”密度。

(二)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组织开展了“预防人畜共患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多次组织干职工集体观看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全体干部干职工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增强了干部职工的防病意识。

2、每二月出刊一期,定期更换内容,性病、艾滋病、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慢性气管炎等防治知识和多种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宣传,并根据季节时令变化,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普及,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篇3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创卫工作的领导,县联社成立了由副主任同志任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健全了爱国卫生、健康教育、除“四害”、环境卫生管理、控烟等机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多次召开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卫工作。健全了爱国卫生管理、健康教育、除“四害”、环境卫生管理、控烟等各项工作制度。结合联社工作实际,制订了创卫工作计划、方案,将创卫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明确创建责任人。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使创卫工作深入人心,使人人都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一是联社以爱国卫生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学习、宣传爱卫知识,在机关卫生责任区、机关宿舍周围张贴宣传标语和传单,以此增强群众的爱卫知识和创卫意识。二是召开全系统创卫动员大会,传达县创卫办的要求、任务和创建标准。2015年办了5期宣传专栏,教育引导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和职工家属积极投身、参与创卫活动,共享创卫成果,切身体会爱卫、创卫和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营造了良好的创卫氛围。

三、积极支持、广泛参与

一是积极发挥了联社创卫办的专职作用,督查督办机关卫生清扫整治活动,选派了一名有经验的同志具体负责创卫办的日常工作。二是以净化、美化、亮化为目标,加大投入,为干部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投入2万余元完善了单位庭院绿化,补种名贵花木200余株;聘请专业公司对单位及职工宿舍区下水道及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组织小区物管和业主委员会对“牛皮癣”进行清理;开展了“迎中秋、庆国庆”爱国卫生突击整治行动。三是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实行责任包干管理,量化考评,形成人人参与,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联社机关卫生工作有了显著成效,做到了不留死角。四是定期开展检查,把定期检查作为一个有效的监督手段,长期坚持,使联社机关的环境卫生状况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四、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一)认真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

根据县爱卫办的统一部署,挤出专项经费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机关开展“四害”灭杀行动,有效降低了联社机关和住宿小区的“四害”密度。

(二)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组织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翻印县爱卫办印发的健康教育简报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保健意识。

2、在联社机关院内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根据季节时令变化,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普及,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篇4

街道地处市中南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街道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2.3万人。街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我街道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环境卫生整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抓在手上,在全街道范围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内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赏,为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是加快文明村镇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环境卫生整治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用制度来规范,成立了以街道办主任官惠敏任组长,宣传委员邱华建为常务副组长,各行政村书记任副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领导小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先后投资70多万元,在全街道建设垃圾点141个,配备保洁车辆24辆,聘用保洁员94名,有效的改善了各村村容村貌。今年4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街道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街道办拿出资金5万元,鼓励各村在治本上下功夫,清理卫生死角120处,清理垃圾10吨,疏通沟渠2千米,清理临时搭盖3处,整治内河2千米,平整道路2千米。4月12日上午,在街道召开的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大会上,把村容村貌的整治作为的重点工程进行安排,总的目标是从路到地,最后到村,全方位整治,做到地净、路净,村内环境整洁优美。4月22日至30日党政领导及相关人员对各村的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针对各村存在的问题,又专门召开支书、主任会议进行通报,并限期天进行改进。全街道12个行政村对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的整治,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得到了群众大力赞扬。

三、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街道清洁工作和爱国卫生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村重点路段的街容街貌和环境卫生的监控和管理。六月份街道办联合市执法大队、赤石派出所、工商所、执法中队、建设所、国土所及高苏坂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单位;出动60余人、挖掘机、焊割机推土机4台;组成清拆、清理、现场围闭、维持秩序、停水停电、医疗抢救分队等8个分队联合行动,纠正查处流动摊点、店面跨槛经营、占道经营等各种违章行为30余起,违章搭盖20余处。并成立了由行政执法队员、街道干部组成的环境卫生巡查队,加强对街道环境的巡查、监控和保洁工作,每天对各主要道路进行巡查,发现违法违章和路面不洁等问题均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四、积极开展除“四害”工作

深入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做好除“四害”的宣传教育工作,科学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按照除四害的相关标准,主动配合市爱卫办做好各村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及周围环境投放灭四害药品工作。并组织街村干部职工对单位场地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卫生大扫除及场地整治清理,清理各种垃圾10多吨,堵塞老鼠洞30余个。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期间,各村、站、办、所共投放、喷洒各种杀虫剂(消毒药水、鼠药)约100公斤,并组织人员对投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补投鼠药,清理鼠尸,防止环境污染,有效地控制了“四害”的兹生。

五、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绿化工作是美化农村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抓住春季大好时光,对道路两边及大块闲杂地兴建花坛搞绿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绿化。下梅村购进树苗2000余株,完成梅园小区绿化工程,家家栽花种树,赏心悦目,环境优雅。角亭村、公馆村完成了园林村规划,并逐步实施。全街道共计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完成绿化工程5亩,人均绿地面积逐步增加。

六、深入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对角亭村、大布村、公馆村、黄柏村4个行政村进行了规划设计,确定为今年的卫生村创建对象。各创建村根据相应的创建要求和标准,制定创建计划和方案。街道办对上述创建对象分别进行多次的指导和督促,要求其在完善硬件设施和绿化、美化村容村貌上下功夫,按照计划要求抓紧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和进度。各创建村基本上能根据提出的要求,舍得投入,积极实施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工作,使村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篇5

一、村情实际

***村地处***川区上游,**水库下游,距县城5.5公里,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6户951人,耕地面积3265亩,其中川台地1200亩,山台地2065亩,人均面积3.43亩。全村贫困户101户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2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今年以来,***村全面贯彻落实市县镇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全民行动,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21年***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参与。***村紧紧围绕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在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上想点子、出实招、求实效,成立以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为主的2个专门宣传队伍,常态化深入农户、学校和农民种养合作社,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现场讲解,集中宣讲、播放影视资料、大喇叭宣传和建立微信群坚持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全域无垃圾工作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任务要求,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激发了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建设干净美丽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强化顶层设计,靠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结合,作为全村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实,以村为单位,按照实用、宜居、宜业、生态等原则,打造生农业态型乡村,聘请兰州大学设计院专业人员,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确定实施内容,优先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包括村庄主干道路及两旁的创意化美化亮化建设、农户门前屋后硬化及院墙院内修缮等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村人居环境建设突破提升。同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村文书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1个人居环境群众志愿保洁队,选聘3名专职保洁员,制定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和村组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制,将责任和区域分别靠实分解到村组干部、专职保洁员和群众,并组织农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和承诺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齐抓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村庄生态宜居。以***沿川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全村乡村面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全域无垃圾,以治理整顿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点带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书、主任亲自抓,村民小组具体抓,户户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做到了任务清楚、工作具体、目标明确,确保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保洁员全天保洁,群众半月集中清洁、红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传等措施,形成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全面养成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结合全镇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和乱搭乱建等43处,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面貌; 建立村级河长组织体系,经常性的对河道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大量推广秸秆青贮、揉丝打包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堆乱放特别是玉米秸秆污染等问题,2020年***村秸秆青贮8000多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使村庄环境面貌有一个长期的、较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村卫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的目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村荒山地、边角地、废弃地、道路两旁等公共空间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万多棵,在道路树畦种植四季玫瑰和三叶草11000平方米,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绿色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净整洁”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格实施。采取争取项目和自筹的办法,先后在***村实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户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墙面粉刷、墙体改造、建设文化墙,安装景观亭、景观石,安装菜畦栅栏,修建农民休闲小广场等项目,有力改善了村庄面貌。以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处置点5个,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为农户免费发放家用垃圾箱100多个,实现了运有车、户有箱,使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每半月1次,组织群众,出动机械,以组为单位逐村户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对道路两侧、学校周边、水源周围、塬边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并严格落实保洁员定时清扫制度,为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