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电力电子技术节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前言:
本文主要讲了家用电器节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比较健全的监督部门以及资金不够,一些检测仪器不全。电力电子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在很多领域都有使用,尤其是信息通信方面和家用电器领域。电力电子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使用电脑、空调、冰箱等时,都是在间接地或者直接地使用电力电子技术,所以电力电子技术也渐渐地被人们重视起来,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目标。
1 家用电器节能遇到的问题与电力电子技术现状
1.1 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
电力电子技术在一些电子器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来对各种电路进行控制。人们综合运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能够在众多领域得以应用。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电力方面,在发电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其次就是工业方面以及家用电器方面。电力电子系统在促进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输电时,先是从电厂开始发电,然后把输送的电流通过改变电压之后才进行输送,因为在输电的过程中,输送过程中的电压也高的话,输送的电流也就相对比较小一些,在电流从电厂输送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比较小的损失,从而就能够将大量的电流节省下来。将电力电子技术运用到高压输电中,从而能够将在长距离输电、容量大的电路在输送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降到最低。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力系统方面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器节能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电流与电压的转换以及对电能的控制是通过各种电力电子器件来进行的。电力电子技术有着四种基本的功能,人们综合运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能够在众多领域得以应用。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电力方面,在发电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其次就是工业方面以及家用电器方面。电力电子技术在家用电器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我们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也有着比较深的感触。比如说,我们平常生活中都会用到的节能灯,而节能灯就是综合运用了一些电力电子技术才生产出来的,它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结晶。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节能灯的体积比白炽灯和日光灯更小,样式比白炽灯和日光灯更多,而且其发光率更比白炽灯和日光灯高,所以节能灯以绝对的市场优势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除了节能灯外,电力电子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的产物还有电视机、计算机、变频空调等,这些产品已经融入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
1.2 家用电器节能遇到的问题
在家用电器节能方面,仍然没有比较健全的监督部门,虽然有些城市监督机构成立的比较早,但是部门中人数较少,很多节能工作不能直接进行,有时只能监督一些耗电严重的大规模企业,一些小企业往往成为漏网之鱼。而且购买节能监测仪器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当监督部门资金不够时,相应的一些仪器必然不能到位,长期以来也没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家用电器节能方面的检查部门,不能查出哪些家用电器耗电严重。部分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没有节能节电的意识,也不重视节能工作,或者公司内部存在相关节能要求,但是不能够实际落实。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针对家用电器节能问题提出的对策
2.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
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说计算机、变频空调、手机等产品,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角色,而且人们对这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电力电子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在不断更新。在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新产品的开发与新的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更新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必然趋势,正因为电力电子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电力电子技术用到的材料更新,从而降低电子器具的成本,扩大电子器具能够应用的范围,为人们能够有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做出贡献。从降低电子器件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人们应该在生产电子器具时运用电力电子技术不断改进电子器件的装置,使得电力电子器件那能够模块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针对家用电器节能的现状提出的相关对策
在家用电器节能方面,仍然没有比较健全的监督部门,很多节能工作不能直接进行,有的监督机构因为人员不够只能监督一些耗电严重的大规模企业,一些小企业往往成为漏网之鱼。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在各地建立相应的节能监督部门。在监督部门内部成员问题上,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收编一定的人才,定期对节能监督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监督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同时监督部门高层也应该因地制宜,不断完善监督制度,不断更新对耗电企业的处置方式,消除部分企业存在的侥幸心理。节能工作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仅是生产企业需要做的事情,节能减排与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承担起节能的责任,节能减排,人人有责。相关节能部门应该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可以在各小区举办形式不同的活动,通过居民参与的方式,强化居民对于节能减排的意识,向居民普及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使居民在购买使用电子器件时能从节能方面考虑,从而购买相关的节能产品。
3 总结
世界上存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旦挥霍完,人类将会无资源可用。而且我国能源匮乏,煤矿资源每年的开采量已经严重超出了煤矿资源的极限,而且受到环境、技术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煤矿资源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我国节能工作迫在眉睫。在家用电器节能上,我国还没有比较健全的监督部门,虽然有些城市监督机构成立的比较早,但是部门中人数较少,很多节能工作不能直接进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在各地建立相应的节能监督部门,在监督部门内部建立和完善相关节能制度,在对企业监督时要严格执法,做到公平与公正。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可以在各小区举办形式不同的活动,通过居民参与的方式,向居民普及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从而强化居民对于节能减排的意识,使得居民在选购电子器件时,能够优先考虑节能器件。要想实现每家每户都能节能器件的目标,就要不断开发新的节能器件,要不断进行创新。在研究创新时必然要用到电力电子技术,因为电力电子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使用电脑、空调、冰箱等时,都是在间接地或者直接地使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子器件生产时在运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要注意研究和开发新的材料,从而降低电子器具的成本,扩大电子器具能够应用的范围,从而能够为给人们提供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energy saving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the application
GUO Shi-ming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3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s China's new era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strategic tas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burgeoning industry of key equipment and core technology as well as in the emerging industry in related areas of application.
Keywords: emerging industry;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application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产品与技术
1.1 节能环保产业
(1)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主要有:①高效节能锅炉、窟炉、电机及拖动设备;②余热余压利用设备、高效节能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器具;③高性能、低成本的污水、固体废物、烟气处理技术和装备等。
(2)资源循环使用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设施,实现三网融合。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初步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攻克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
1.3 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涉及的技术有:药物、疫苗和特殊性诊断试剂的开发技术; 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动物疫苗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技术;生物醇、酸、酯等生物基有机化工原材料的生产技术;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新生物材料的生产技术等。
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①航空装备(干线飞机、新型支线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等);②轨道交通装备(高速列车、重载列车、城际列车装备及其运输系统);③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风能利用装备、海水淡化装备等);④ 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专用装备等)。
1.5 新能源产业
(1)风能产业。主要技术有:风电装备中的轴承、变流器和控制系统的制造技术;并网和远距离输电装备的核心技术;海上风电装备的制造技术等。
(2)太阳能产业。主要技术有: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供暖、制冷技术等。
1.6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主要有:①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储能材料、医用材料、高纯硅、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低辐射镀膜玻璃、导电玻璃、光纤预制棒、高端石墨材料等)。②先进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特种铸锻件、特种优质钢材、耐热耐磨轻质高强工程塑料、高端通用树脂等)③高性能复合材料(主要包括树脂基、碳陶瓷基、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1.7 新能源汽车产业
对于纯电驱动汽车,其涉及技术主要有: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等。
2 电力电子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电力电子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的各种容量电控和电源设备,成为发展这些产业的关键和基础。
3 电力电子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3.1 在节能中的应用
(1)电动机节能运行
①变频调速节电
根据负载特性改变电机转速,达到节电效果。通过调速达到节能的负载主要有:风机、水泵、油泵等。
②改善功率因数节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无功就地补偿就是将补偿电容器组直接与电动机并联运行。
③轻载调压节电
当电动机处于轻载运行时,若适当调节电动机定子的端电压,就会降低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从而降低铁耗和从电网吸收的无功功率。
(2)无功功率的补偿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节能来自两个方面:
①谐波电流流人电网,在变压器漏抗和线路电阻上产生压降,造成网压畸变。畸变的网压将产生高次谐波电流,使负载产生额外的损耗,这种现象被称为谐波的负载损耗。
②无功电流在供配电系统中流动,产生与视在电流平方成正比的供配电损耗。
(3)高效节能照明
高效节能灯是指发光效率较高的电光源。近几年我国推广的节能灯有:稀土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双绞丝型的白炽灯等。稀土荧光灯是国内居民家庭、商店、宾馆、饭店等场所重点推广的光源。
3.2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
①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异步
联网、海底电缆送电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大容量直流输电的成功条件之一是受端有强大的交流系统,提供足够的短路电流(换相电流)。
②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以电压源换流器和IGBT为核心,是新一代更为灵活、环保的直流输电技术,在降低城市配电网短路电流、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海岛供电及向能源紧缺和特殊地区的供电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器采用自换相方式,可四象限运行且有功、无功功率独立控制。
(2)柔流输电技术(FACTS)
FACTS 技术是指以电力电子设备为基础,结合现代控制技术来实现对原有交流输电系统参数及网络结构的快速灵活控制,从而达到大幅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和增强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22-02
引言
为了缓解能源紧张的局势,世界各国的火电企业都进行燃煤锅炉的节油技术改进,我国也是开发了很多的节能降耗技术。比如,劣质煤燃烧技术的推广、以煤代油的技术等。总之,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火电企业节省了很多的能源。特别是等离子点火技术和微油点火(气化小油枪)技术的应用,为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的节能降耗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一、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概述
1.等离子点火技术的构成
等离子点火技术的构成有发生器、燃烧器、电源柜、供电系统、辅助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等离子点火的安装图如图1:
2.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
等离子发生器是由线圈、阴极和阳极构成,这些金属材料多具有高导电率、高导热和耐氧化特点,而且冷却是采用水冷方式,可以缓解电弧高温的强烈冲击。工作原理如图2:
图2 等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图
冷却水和空气压力满足条件后,电源(6)输出电流,直流电机推动阴极(2)与阳极(1)接触。电源输出的电流到达工作电流后,直线电机(5)就会使阴极(2)离开阳极,就在这一瞬间,建立起电弧。阴极在空气动力和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稳定的电弧放电现象,生成了等离子体,下面就是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如图3:
图3 等离子点火技术图
同时,等离子燃烧器煤粉点火能形成局部极大的高温火核,使煤粉颗粒得到充分的破裂,不仅可以迅速的释放出挥发物,还能达到点火并加速煤粉的燃烧。另外,等离子含有化学活性颗粒,比如离子、原子和电子,可以进一步的加速化学成分的转换,从而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
二、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概述
1.微油点火技术的构成
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也就是指气化小油枪系统,是超低负荷稳燃技术与微油冷炉点火技术的科学结合成果。微油点火技术的构成有强化燃烧微油小油枪、煤粉燃烧器、浓缩装置、辅助系统、检测盒控制系统等。微量的油在特殊的燃烧室内通过高强度的雾化燃烧,生成高温的火焰将煤粉点燃,实现冷炉助燃煤粉启动的目的。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火力发电厂点火和助燃的用油量,还可以实现用煤代油的目的。下面就是微油点火技术的现场安装图如图4:
2.微油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
微油点火小油抢是用压缩空气产生雾化把燃料油进行挤压,形成极细的油滴,再用高能点火器使其燃烧,这样一来就使得油滴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气化蒸发。气化状态下燃烧的燃油不仅可以提高火焰的温度,还可以缩短燃油的燃烧时间。同时,微油点火的火焰温度很高,甚至能达到2000℃。这样就可以使煤粉直接在燃烧器内点燃,达到火电厂电站锅炉启动、停止和低负荷稳燃的以煤带油目的。下面就是微油点火中的燃油及压缩空气总路系统图如图5:
图5 微油点火中的燃油及压缩空气总路系统图
三、火电厂等离子点火与微油点火技术的应用
1.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应用
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应用的范围很广,比如,挥发粉大于20%的烟煤。适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的机组容量等级可以分为: 100 MW、125 MW、300 MW、600MW等。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制粉的系统种类有钢球磨和直吹式系统。等离子点火技术的燃烧方式有切向和墙式燃烧器。总之,火电厂有近百种的锅炉都可以应用等离子点火技术,仅安徽的大唐电厂总装机容量就达40000MW。
2.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的应用
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阔的,比如,劣质的烟煤、贫煤等。适用微油点火技术的机组容量等级可以分为: 100 MW、125 MW、200 MW、300 MW以及500 MW等。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的燃烧方式是切向燃烧直流燃烧器和墙式燃烧旋流燃烧器。微油点火技术的制粉系统种类有直吹式和钢球磨。目前,就以大唐田家庵电厂为例,使用的锅炉机组就有50余台,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0MW.
四、火电厂等离子点火与微油点火技术的比较
1.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的优点有许多,比如,不仅可以节省燃油,实现电厂运行的无燃油状态,就安徽大唐电厂而言,节油率达到了100%。同时,电厂的运营安全系数得到提高,简化燃油的运行系统。另外,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燃油点火的冒烟量,排放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使火电厂的环保效益得到提升。当然,火电厂等离子点火技术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等离子点火技术系统设备比较复杂,因而,首次投资的资金数额巨大。同时,火电厂的等离子发生器的阴极和阳极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因而支出的费用较高。另外,等离子点火受到发生器功率的制约,有时劣质的煤无法点燃,还需要加油进行助燃。
2.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的优点很多,比如,由于微油点火的系统结构简单,维护起来也相应的方便,因而火电厂的投入资金较少。同时,微油点火适用的煤可以是劣质煤、贫煤和烟煤等。另外,微油点火的节油效果也比较明显,就安徽大唐电厂而言,节油率达到65%.当然,火电厂微油点火技术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微油点火技术在点火的时候,还需要使用一些燃油。同时,微油点火技术因为是最新研制的新技术,与等离子技术相比,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目前微油点火技术还没有用到1000MW机组上。
五、以安徽大唐电厂为例,分析等离子点火与微油点火技术节能降耗的效益
安徽大唐电厂在2010年的时候安装了二期2x300MW机组的微油点火技术和三期2x600MW机组的等离子点火技术。从2010年到2013年这段期间,电厂机组共启动按停炉统计如表1:
表1 2010年―2013年机组停炉次数
1.计算电厂的成本
电厂使用的柴油是0号,在没有进行先进技术的应用之前,电厂的正常点火一次需要花费的资金大约是30万元。电厂采用二期的微油点火技术后,节省了60%的原油,也就是一次的点火可以节省资金约18万。电厂三期机组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因为是零油点火,因而一次点火节省资金约30万元。
2.计算电厂的效益
我们根据上面的表1,就可以计算出电厂一共节约的经济效益如表2:
表2 电厂采用新技术节约的经济效益结果
由表2可以看到,从2010年到2013年,电厂二期采用微油点火技术节省了资金将近300万元,电厂三期机组采用等子点火节省了资金约600万元。可见,电厂采用新技术等离子点火技术和微油点火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还能降低能源的使用,节能降耗的效果很显著。
六、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石油资源市场出现了紧张局势,表现在油价不断地上涨。火电厂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节油点火技术,等离子点火和微油点火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火电厂在新技术的采用上,还要根据电厂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先进点火技术。比如,对于有优质、稳定煤源的机组最好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二有着轻油系统的机组,最好采用微油点火技术。当然,等离子点火技术和微油点火技术在应用的实践中,还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火电厂企业对这两项技术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更好的实现节能降耗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琳琅,无油直接点火燃烧器在煤粉锅炉上应用的若干问题[J],锅炉技术,2013,12,
电厂自动化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是电厂发展的必须条件,有利于电厂的节能与降耗,辅助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结构。目前,我国电厂提出新的改革计划,推进电厂自动化技术朝向节能的方向发展,积极落实节能减排在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完善电厂的运行及发展,体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优势。
1 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节能减排理念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推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改善电厂现行的状态,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体现电厂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潜力。
1.1 自动化产品中的节能减排
电厂节能减排中,应用了多项自动化产品,辅助电厂实现节能减排,如:微电脑系统、软启动等,表明了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体现,自动化产品在电厂中的应用,提高了电厂控制的精准度,严格控制电厂运行中的功率、负载等参数,具有节电、节能的特点,还具有全面的控制作用,在自动化产品的应用下,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1.2 自动化系统中的节能减排
电厂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也是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一项代表[1]。电厂中比较常见的自动化系统有:调度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等,目的是提高电厂运行的效益产量,控制资源、能源的投入量,以此来体现节能减排理念的控制作用,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连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发展。
2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节能减排是电厂未来发展的方向,遵循节能减排理念的要求,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实践应用,如下:
2.1 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是电厂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中的典型代表,电厂运行中,最为常用的燃料是:煤、油或燃气,潜在很大的浪费隐患,此类传统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我国能源的生产量,而且电厂运行中的燃烧消耗比较非常大,不利于节能减排。为了降低电厂燃料的使用量,在电厂运行中引入变频技术,利用变频调节器主动调节燃料的使用量,按照电厂运行的具体需求,控制燃烧的投入量,尤其是锅炉运行状态的控制,变频调节器可根据锅炉的状态,适当调节风量,由此确保燃料符合锅炉的运行需求,规避了锅炉燃烧中潜在的浪费隐患,在锅炉燃烧过程中实现变频调节,表明此项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优势。
2.2 DCS系统
DCS系统是一项具有自动化功能的控制系统,其可辅助电厂实现一体化运行。DCS系统在电厂运行中,自动控制电机、锅炉以及电厂中的各项设备,属于较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2]。例如:某火电厂中引入了DCS系统,该火电厂通过计算机,在整体上监控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全面掌握火电厂的运行信息,DCS系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其可实时监控火电厂的运行,实现多信息综合化管理,有效控制火电厂现场中的浪费现象,火电厂在DCS系统的作用下,在短时间内掌握运行信息,提供可靠的运行方案,提高了节能减排的运行能力,利用DCS系统严谨的控制消耗和排放,实现了高效率的能源利用。
2.3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节能优势[3]。电厂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规模越来越大,以某电厂主机组中的现场总线为例,分析节能的表现。该电厂已经完成了主机组内的现场总线设计并投入实践运行,与传统技术相比,现场总线技术的节能优势有:(1)降低了硬件设备的使用量,现场总线技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减少了硬件的数量,利用PC做为控制站,降低控制室的占地面积;(2)现场总线安装较为简单,同一条线路上可以接入多个设备,大规模降低了安装费用,而且工作量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3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厂自动化技术在节能理念的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朝向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结合节能减排理念下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发展方向。
首先是清洁与环保发展,其为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流,便于落实节能减排的应用,优化电厂的自动化运行,降低电厂运行中的污染水平,确保电厂运行环境的清洁,达到环保的目的[4]。清洁与环保发展,规范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发展方向,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价值。
然后是电厂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大规模发展,我国电厂中的自动化技术,集中体现在小型系统内,而节能减排理念的要求中,自动化技术应该以全局为中心,在整体上体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与降耗,拓宽节能化自动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范围,实现大规模的节能降耗,表明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及发展能力。
最后是在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过程中,深化安全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厂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的力度,提高安全节能的水平,以免影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益,完善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思想,满足电厂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加快自动化技术节能发展的速度,维护节能减排的安全与稳定。
4 结束语
电厂自动化技术与节能减排存在密切的关系,电厂企业通过发展自动化技术,加强电厂节能减排的控制力度,提高电厂节能降耗的水平,满足电厂节能发展的基本需求。自动化技术中渗透了节能减排的理念,电厂中积极落实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节能减排的实践优势,同时明确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益价值。
参考文献:
[1] 支秋林.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浅析[J].科技创业家,2013,05:191.
[2] 常亮.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探析[J].科技传播,2013,14:75+61.
【关键词】多能力结构 应用电子技术 人才培养
应用电子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应用电子行业在社会的行业结构中不可取代。在飞速发展的产品结构下,高新科技也在不断的竞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秩序即将被创造出来。由于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的应用电子的专业人才转为了炫赫一时的职员。并且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那些开设电子技术产业的高校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新的改动。怎样才能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培养出高质量多能力结构的人才,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电子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成为社会的佼佼者,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的。因为这一行业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而在我国,这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开设大部分都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这种高职院校对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难免会与社会中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产生矛盾。作为高职院校,就应该积极的去找到应对方式,恰当的处理这种矛盾,培养多能力结构的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多能力结构是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共同要求
在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21 世纪中,知识引领市场。根据一些材料指出,由于我国的企业职工文化低,技能差造成产品的通过率下滑,生产总值损失惨重。通过这一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之所以在生产力上落后于西方国家,是因为企业的劳动者技能太差。所以,其创造的生产价值也就微乎其微。这种现象既导致中国的生产力不足,又对自己本身的能源造成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新,企业若要取得成绩就应该着眼于劳动者的身上。提升所有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从事于产品生产或推广等多个行业中的研发人员,只有提高每个参与者的素质,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水平。而作为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主干力量DD高职院校,更要投入于对多能力结构人才的塑造之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其更注重实用性。所以高职院校的目标就应该立足于技术教育中。可是当今的一些学校却远远脱离了这一目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传统封建,没有特色,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没有取到很好的效果。
二、培养多能力结构人才的主要措施
(一)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突出社会发展的特征。比如教师在上课中就不能单方面的只讲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融入社会电子发展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到更多与社会相结合的知识,不至于在未来与社会脱离。
(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的措施,让学生乐于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创设类似电子创新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在游戏中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游戏中可以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深入的指导,给学生明确思路。其中教师可以将出色的学生作品交给学校审查,通过之后对其作品进行推广,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何乐而不为。
(三)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若要能够确保W生会运用软件,就必须将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理论与实践合理划分。比如教师在授课中,就要合理分配课堂的时间,一半教理论,一半教实践。理论与实践俩不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不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配合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适时的组织一些上机操作课。将企业的一些新项目融于操作课中,让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其设计。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然后老师对这一项目做出总结,给学生做一个正确的指导。通过这一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多能力结构人才的关键。想要规划出良好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一支结构严谨并且技能卓越的师资队伍。根据当今高职院校内的教师能力来分析,不少学校还依然出现学历不够职称太低的状况。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十分影响其发展。所以本文倡议,高职院校为建设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经验足的教师队伍,就应该设立职称考试,并对老师的专业水平定期进行指导。
(五)加强关于教材的相应改革。
随着时代的更新,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材料已经远离了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当中,所以,对教材的改革大势所趋。问题在于如何进行改革。教育部就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把一些新技术编到了书本当中。并且也要建立新的教材模式。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教材的模式主要是以操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其外一些院校还可以自己制定有特色的教材,将本校的专业全部融于教材内,提高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办学水平。
(六)提高课程安排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