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测绘档案管理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3: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测绘档案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测绘档案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档案的重要作用被人们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成了“说起来重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无足轻重的工作。加强规范档案管理制度、配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大多数测绘单位重点工作。

一、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硬件设施差。没有设立专用档案室,存档室、阅档室不明确。“六防”设备不配套;档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材料出现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使用。档案夹不统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完整。

(二)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部分测绘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主要精力都放在分管工作上,对于大量的需要装档的资料只是机械的放入档案袋中,不分类、归档、鉴别、装订,在领导要求或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时才关注一下档案室的管理,成了一个拥有档案钥匙的保管员

(三)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及时的到各部门、科室收集应该归档的档案材料,被动式工作,导致档案材料收集不全;有时将档案材料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长时间不管不问,没有及时将材料进行鉴别归档;对档案材料内容未认真审核,造成内容残缺不全。

(四)干部职工对档案的认识不足。填写如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类似的表格时,有的人能省则省,认为不会有人看,敷衍了事。有的材料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一旦落在个人手中,认为由自己保管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不愿意将材料交给档案管理人员,送交材料不及时,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全甚至丢失。

(五)档案交接工作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档案人员交接手续不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手续不按程序办理。新的管理人员碍于面子,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签字的不签字,使档案交接变成只是交接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其次是档案材料交接不及时,往往人员档案调离了存档部门部分档案材料还在原存档部门,造成界限不明,责任不清,以致出现档案材料数量缺失。

(六)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大部分测绘单位档案还仅限于纸面管理,档案管理软件落后或没有配备,现代化水平不高,滞后于干部档案制度改革的收入开展。档案管理人员一直采取手工检索、编辑,致使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目录不能及时更新的情况。调阅档案时都是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不能建立上下互联数据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管好用好档案,对于人才使用、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按照国家《档案法》的要求,紧密结合测绘单位的实际,要健全完善文件资料的收集管理、归档范围、归档要求、档案利用、档案销毁、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各项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要定期检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抓好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档案管理有其内在规律和特定要求。应选用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量配备档案人员数量。不论专职还是兼职的档案员,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学习和掌握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可采取参加档案部门培训班、上级机关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交流和平时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等形式,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基层测绘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多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收集、分类、编研等工作的需要。

四、做好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

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做好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一要注重完整。档案材料具有稳定性、永久性特点,因此,要求内容真实、项目全面、与结论相关的链条完整。如有缺失,想法补齐,保持档案的完整性。二要注重规程。做好原始档案的整理工作,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建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以便准确快捷地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三要注重安全。要优化档案保管条件,增加安全设施,做好防火、防盗、防霉变、防虫蛀鼠咬等问题发生,确保档案安全。四要注重保密。根据档案材料性质确定密级与保存期限,档案材料要在保密环境下开展档案利用。档案销毁,要符合监销规定。

五、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

档案管理硬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具体讲就是要有单独存放档案的档案室和档案柜。目前,一些基层测绘单位由于办公用房比较紧张,办公室、档案室合二为一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很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存和保密使用。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没设独立档案室和档案柜的单位,一定要设法加以解决,因为很多档案材料是不可再生的。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争取得到领导对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六、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管理学为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而开展的一项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新型工作模式。基层测绘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形成资源配置合理,特色突出,使用便捷,计算机检索系统实用化,以此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思想素质:要政治坚定,工作热情,作风严谨,事业心强;业务素质:熟练运用信息工具,能及时捕捉、有效鉴定、加工提炼档案信息。三是抓好档案信息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档案信息著录规范化,档案信息储存规范化,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规范化。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七、实例分析

(一)规范房产测绘档案地址编号(归档编号)

以市属实测档案为例:01S-02-20110001,“01”表示为市属,“S”表示为实测,“02”表示档案的存放位置为市属实测档案架的第二行,“20110001”为档案编号。

(二)测绘成果档案的索引和目录

1.总目录

XX测绘成果档案总目录

2.分目录

a.市属房产实测成果档案

b.市属房产预测档案、市属房产交易(新测项目)档案、区县实测成果档案、区县房产交易(新测项目)成果档案参照上表编制目录。

c.未完成果档案

d.施工图

参考文献:

[1] 蔡红,李月琴,张寅.中小装饰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4)

[2] 沈观根.航天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建议[J]. 航天制造技术. 2008(05)

[3] 2009年武汉市基础测绘成果会召开[J]. 城市勘测. 2009(06)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1;P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6-01

在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创新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方式,增强其工作效果,以便于实施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提升其发展效率。

1 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问题的分析

在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管理工作过于抵赖地籍测量工作。目前,部分土地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科学分析土地流转管理需求,过于依赖地籍测量工作,导致土地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相关测量人员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将国家设置的控制点与加密图根点作为科学依据,然后利用大比例的测量设备开展测量工作,进而形成准确的地籍图。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意识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土地管理期间,过于依赖地籍测量工作,全面发挥土地管理工作作用,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1]。

第二,地形图的应用效率较低。目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地形图的利用效率较低,主要因为在应用建设土地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予以地形图应用足够的重视,难以通过审批等方式提升地形图的应用效率,甚至会出现地形图比例问题,无法提升其应用质量与应用效率,甚至会出现影响土地流转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三,土地规划工作质量较低。在土地流转期间,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意识到土地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根据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需求开展管理工作。同时,测绘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利用科学方式管理测绘档案,经常会出现档案信息失真与安全性问题,无法提升其利用效率与利用质量,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2]。

2 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措施

在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管理工作,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 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地籍测量制度

在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重视土地管理地基测量管理工作。在此期间,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测量工作,将准确无误的测量图纸、数据信息等融入到测绘档案管理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土地流转测绘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其工作现状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3]。

2.2 合理利用地形图

土地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地形图合理应用,提升地形图的应用效率与应用经济学,增强其应用效果。首先,测绘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用地面积的管理,保证可以加大用地面积管理力度,逐渐提升用地面积的管理质量,进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其次,土地流转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其工作质量,保证可以科学审批地形图,继而增强地形图的应用效果。最后,在申报材料中,必须要附加一些大小比例的地形图片,保证可以充分反映出地形图的应用效果,提升地形图的应用质量[4]。

2.3 土地规划措施

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保证可以提升土地规划工作效率与质量。一方面,土地流转管理部门与测绘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资源管理工作,保证可以在不同时期开展土地规划工作,针对土地建设情况的分析,合理土地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进而优化土地流转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测绘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野外测绘等现状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测量与计算土地面积,补全土地规划基本资料,保证可以提升土地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增强其工作效果,减少工作损失问题。

2.4 测绘工作措施

在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想更好的获取测绘档案信息,就要科学规划测绘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一方面,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应用测绘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提升测绘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数据处理工作效果,保证可以发挥测绘技术的应用作用。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需要利用各类数字形式的计算机储存方式,逐渐提升数字地图的应用质量,增强地籍管理工作效果,优化土地利用体系,保证可以将土地规划工作列入相关制度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结语

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优化测绘档案管理体系,逐渐提升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宏英.论土地流转与测绘档案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8):139,141.

篇3

1. 信息化程度低。测绘工程早期的档案大部分采用的是纸质材料,档案资料往往是孤本。这种材质的档案资料对管理要求很高,如果保存不当,容易出现纸张破损、字迹模糊、图像失真等现象,并且在借阅过程中,极其容易丢失或破损,影响了档案材料的使用周期,同时影响了测绘工程资料的再利用。

2.管理手段效率低。初期的测绘工程档案管理主要是采用的手工管理模式,档案管理手段采用的是台账式操作;档案资料的查询体系以人工查询为主。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对档案资料的查询频率,使得档案资料的再利用率非常低,信息资料保存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数据管理混乱。早期的测绘工程档案的数据管理不规范,数据档案在进行归档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善的归档制度,没有严格的归档流程规范可以依循。这种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对档案材质、数据翔实情况、备份种类、保存环境等都没有具体的要求,致使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难以应对的问题。

二、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测绘工程档案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再利用的功能,其价值在于更好地为以后的测绘工程提供可以借鉴的工程信息,从而提高测绘工作质量。因此,做好测绘工程档案管理十分重要。

1.测绘工程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信息化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测绘档案管理同样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能够利用计算机快速找到需要的测绘资料,所以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2.计算机应用推动了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对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测绘工程工作对测绘工程档案的需求趋向于精细化,计算机能够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因此,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被应用到测绘工程档案管理中。随着计算机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逐步形成。

3.电子介质资料保存的需求。测绘工程资料的材质已经不仅仅限于纸介质,很多测绘工程资料已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归档保存时,就要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能够对电子介质的资料进行有效保存,对资料的保持和使用带来方便。

三、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性措施

1.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第一步,数字化建设。测绘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最重要,主要针对档案资料进行扫描、数据采集等工作,完成数字化储存,再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网络化共享。第二步,标准化管理。随着档案管理的发展,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现有资料的简单存储,而是涉及资料的形成环节。测绘工程资料具有明显的技术性特征,对标准性要求严格。信息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者要及时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数据库资料的补充,然后提供符合标准的电子资料。第三步,网络化建设。实现网络化档案管理指的是测绘工程资料的构成、归纳、管理、审定等全过程系统化的网络管理,整个流程的信息资料整理都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2.加强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系统功能结合供应类别,从子系统功能框架中可以得到很多资料信息,其中包括查找图形类别、资料供应情况以及测绘工程结果的查询,每一个子框架下面又包含更小级别的信息查询系统。这种框架构成,可以为查询者提供更加翔实、直观的资料显示方式。

篇4

(二)多元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际上传统的测绘方法和手段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有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的档案保管方式,甚至是提供方式也都?l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测绘档案从原来的手工检索,逐渐扩展到目前的光盘检索、网络检索,这就使得原始资料的保存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多样化。因为那些先进的数字测绘产品,甚至是一些测绘成果信息,也能够在网上进行检索,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三)复杂化。随着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近年来,地理信息产品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很多地理信息产品,都要通过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加工,或者是通过与其他信息产品组合,最终完成。此外,测绘档案管理工作复杂化还表现在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很多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价值取向的问题,往往会利用工作之便来谋取私利,从而经常会导致科研信息被泄密,从而使得测绘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

二、房产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科学地编制图档卡册。首先,就是要做好基础测绘档案。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测绘档案,主要是由分幅图、分丘图组成,因此,要在这一部分做好基础的测绘档案。同时,还要给这些图配备相应的图柜,这样更加有利于存放。其次就是要做好项目的测绘档案。这主要是因为,在房地产的档案中,很多房屋分层分户平面图,以及相关的资料,都需要按照分幅图号、小区名称,以及房屋坐落和开发企业等进行编制,不断增加多种索引方式,从而能够制作出相应的卡片和簿册,更加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迅速地查找。

(二)运用信息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房地产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实际上以纸质为主的档案信息资源,已经无法再满足现有的需求。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一般来说,房产测绘档案资料与其它档案资料有所不同,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特点,那么这就需要采用较为专业的方法进行处理。一方面要对已有的测绘档案,进行数字化的扫描。同时可以采用模拟的数字转换技术,对一些重要的档案进行扫描,来获取影像数据,最终形成清晰的数据文件。其次,就是对房产测绘档案实行网络化的管理。同时,还要把档案目录的信息,能够争取做到将全部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并且建立数据库。一方面可以从数据录入、编号,最后到网络化的查询和检索。从而使得整个业务过程,都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整理、鉴定,最后达到保管的目的。此外,还要定期、全面地对一些档案进行检查和重新整理,把一些重要的进行重点管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错误,增加工作难度。同时,还要剔除一些无用的文件,从而能够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因出现一些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通过重新的检查和整理,就可以将一些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能够实现案卷的规范化。尤其是对于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来说,进行重新的组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就是要规范题名,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篇5

1测绘档案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测绘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测绘科技档案文件的接收、组卷、编辑、查询、统计、借阅、归还、销毁、整理、维护与利用等工作。本系统为C/S模式下数据库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都建立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的,所有各模块连接、交互都是通过数据库表结构之间的关键字或索引数据建立链接。采用MicrosoftSQLServer建立属性数据库,ARCSDE建立空间数据库。根据测绘档案具有地理属性的特点,经过分析处理,基于ArcGIS软件,利用GIS技术将测绘档案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相挂接,实现测绘档案按图形空间定位检索和管理,实现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管理。本系统设计了数据采集、档案管理和系统维护三个子系统。

1)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备份、档案添加、修改、浏览、查询、等功能。数据采集即档案数据的入库,设计实现逐个录入和批量录入的功能。主要是指对地图元数据信息的录入,通过界面化操作地图元数据,实现元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增加和保存。并提供批量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提高数据录入的效率。

2)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档案的接收、借阅、归还、销毁、查询、统计等功能。同时实现对借阅、归还、接收、销毁等清单的编辑功能包括(录入、浏览、查询、修改)。

3)系统维护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日志管理。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将任何一个用户从登录系统,到修改、删除资料的所有操作都记录在日志文件中,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查阅和清除日志数据,方便日常的管理工作。

(2)用户管理。测绘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的用户允许进入不同的操作系统界面,实现对测绘科技档案数据的安全管理。

2辽宁省测绘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根据以上的分析,辽宁省测绘档案类型的复杂繁多,建立辽宁省测绘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包括两个数据库,一个是测绘元数据库,用来存储所有档案数据,当数据采集与录入时调用此数据库;一个是档案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借阅、归还等记录、清单,在档案管理子系统中调用此数据库。首先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档案数据表和业务管理表。然后在下编程实现系统需要的各种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