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生态多样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2.1基本内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农业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本内涵就是:农业规划实施对规划区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避免、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立监测机制并跟踪评价,持续改进达到保护目的。
2.2主要内容
农业规划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4方面:
(1)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可能会影响到实施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哪些方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分析尺度,目前比较公认的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将景观生物多样性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
(2)对影响可能造成的后果加以评价包括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等,影响是否有利,是否可恢复等。
(3)针对生物多样性各层次的影响,需要采取哪些预防和保护措施;
(4)建立长期监测生物多样性的机制,跟踪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3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基本程序
根据农业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本内涵,其基本程序包括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与分析、影响要素识别、影响预测与评价、预防和保护措施、监测与跟踪评价等。
3.1规划分析
规划分析首先是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规划协调性分析可以帮助了解规划政策背景[6],分析规划与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与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的符合性,同时避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间规划缺少衔接以及冲突[7]。包括外部协调性分析和内部协调性分析。外部协调性主要是分析规划目标的合理性与限制性,内部协调性是分析规划界定的主要内容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等。其次是分析规划的有关内容,包括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的对象、规划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实施范围、实施期限等。第三是分析规划的不确定性[8]。各级政府和部门编制的规划其协调与衔接状况对规划的实施具有不确定性、规划本身的远期不确定性、规划的具体项目的不确定性、污染物排放量的不确定性等。
3.2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保护需要,调查农业规划实施区域生物多样性历史演替过程和现状。重点调查分析以下区域的生物多样性:(1)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2)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3)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4)具有经济价值的保护目标;(5)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6)生态脆弱区;(7)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等[9]。
3.3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估
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是在分析农业规划目标及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方法找出农业规划所确定的某个项目或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各种变化指标,说明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影响范围。影响识别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影响主体识别。识别农业规划的目标、指标和总体方案及其执行主体,主要是可能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影响的农业规划活动等具体的规划实施内容以及这些规划实施内容具体的执行主体。(2)影响受体识别。识别规划区域内主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包括遗传多样性与重要农业种质资源、物种与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农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的组成结构、面积和分布等;景观多样性,包括景观类型多样性、斑块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等。特别应了解该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历史与现状、是否产生过或者现在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因为这些生态问题往往与生物多样性直接相关。(3)影响效应识别。识别主体(农业规划)与受体(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确定农业规划对生物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及关键影响因子。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强度,关注影响发生的背景。影响强度包括影响范围、影响过程和影响性质(包括有利/不利、可逆/不可逆);影响发生的背景包括产生地点、影响时间以及受影响者的具体情况。在上述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结合规划的总体目标及在不同的阶段或期限予以实施的情况,预测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或期限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并进行评估。
3.4预防措施与保护方案
由于农业规划实施范围较大,具有宏观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需从大的范围和宏观上进行把握。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方案,应依次按照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序列原则进行[9]。物种及其生境(栖息地)是各层次生物多样性表现形式和基础,对于重要物种的保护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物种与其生境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保护原生境及其里面的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永存的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手段,也是“生态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之一。迁地保护措施也很重要,但它是在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和就地保护已经不可靠的情况下的辅助手段。
3.5监测与跟踪评价
由于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表现具有滞后性特点,应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动态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趋势,预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及时调整保护措施,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4农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层次及特点
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产业,包括直接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资源材料以及模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植物种植业)和次级生产(动物养殖业)等全部生产过程;而且还包括进一步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腐解过程使之转化为农业经济作物(食用菌养殖、微生物造肥、生产沼气等)。考虑到农业规划主要是在农区实施,这里的农区不是仅局限于种植业区域的“小农区”,是包括农牧渔业生产活动范围的“大农区”,因此,就农区和农业而言,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区遗传多样性、农区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农区景观多样性、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10-11]。
4.1农区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它通常被认为是种内不同群体之间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总和。遗传多样性是以物种为载体表现的,可以从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细胞学特征、基因位点及DNA序列等不同方面来体现。农区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价应主要关注:
(1)农业活动使得生境破碎、消失引起物种种群缩小、消失导致遗传多样性丧失;
(2)外来物种入侵排挤当地种,使得遗传多样性丧失;
(3)农业新品种发展项目,对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4)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及丧失[12]。由于受科学研究的限制,在现实中只对少量的物种进行过比较全面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遗传多样性层次评估生物多样性影响目前还不具有普遍意义。在环评工作中,建议把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影响评价融合在一起描述,更易于操作。
4.2农区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
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栽培和养殖实践过程中,培育了大量食用与经济性能优良的作物、果树、家禽、家畜。我国栽培作物种和亚种有600多个,其中已知约237种为我国自古以来的土生栽培种,位居世界前列,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其中粮食作物30多种,蔬菜200多种,牧草与饲料作物约400多种。果树约300种,茶品种600多个,桑有15个种,共1000多个品种。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包括特种经济动物和家养昆虫在内,品种和类群有2000多个。除了农业经济物种外,在农田、湖泊与河流等湿地生态系统及荒山草坡生态系统中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类群。稻田中野生动物主要以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和某些鸟类为主;重要杂草约有200多种。旱地生态系统中也生长着丰富的农作物伴生物种,如有记录的农田杂草有73科、560多种,对农作物有害的动物与昆虫约1300多种,天敌生物近2000种,其中仅棉田的重要天敌蜘蛛就有21科、89属、205种[11]。这些构成了我国农区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在环评实际工作中,对农业规划实施区域内的物种及生境的全部评价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农业规划环评宏观性的特点。在满足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下,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影响评价应针对区域关键物种及生境进行重点评价。
(1)保护物种。被国际、国家、地方、部门或保护组织明确列入保护名录的物种。主要评价保护物种分布状态、种群结构及现存数量、保护级别、濒危程度、生境特点、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农业规划实施对保护物种的影响程度、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实施的可行性等;
(2)地方特有种。其分布范围狭窄、生境条件苛刻,当分布的区域环境改变,有可能造成这些物种灭绝。主要评价特有种的特有性(国际特有、国家特有、地方特有、区域特有)、濒危程度、生境特殊性、受影响程度、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实施的难易程度等;
(3)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关注其受保护的状态,受影响程度,入库保存情况;
(4)栽培和家养生物的野生近缘种和野生类型。起源于我国的栽培作物不仅种类多,而且具有野生近缘种的也多,它们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宝贵遗传资源;家养生物的野生型是潜在进行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这些遗传资源的价值难以估量,在评价中应重点确认这些物种的存在、数量、生境条件、濒危程度、受影响和潜在影响程度、保护措施等;
(5)其他物种,规划实施区域受到较多关注的物种,具有文化及文物特点的物种等。
4.3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
我国农区生态系统按其基本类型可以分为6类:农田(水田与旱地)生态系统、种植园(水果、干果、蔬菜、茶叶、桑、药材、花卉和其他特殊经济作物)生态系统、草原与草地生态系统、水产水域生态系统(陆地水域和海洋水域,与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类同)、集约化养殖场系统和农区边际土地生态系统[11]。农业规划实施不确定性的特征,在对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的质(影响性质、影响类型、影响因素)和量(影响程度、时空规律、发生概率)上有更多不确定性。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评价主要是:
(1)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2)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整体变化趋势;
(3)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生态承载力;
(4)农业规划实施可能的影响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5)受影响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影响的结果是否有利、是否可逆;
(6)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恢复能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维系;
(7)预防与保护措施实施的可行性。
4.4农区景观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
景观多样性是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被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第四个主要层次。这4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依次为遗传多样性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聚合并相互作用又构成了景观的多样性。农区景观范围多指大农业或是整个农业区域,因此对具有战略定位的农业规划进行景观多样性影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规划实施对农区景观多样性影响,主要关注(1)对景观类型多样性影响,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空间结构等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强度、指标物种濒危程度、变化是否可恢复;(2)对景观斑块多样性影响,镶嵌地块间生境的异质性、连通性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农区残存的非农作性生境,包括农田边际土地、岛状野生生境、灌木带、林地、水塘、沟渠、荒地和休耕地等受影响的程度,这些生境破碎化程度,影响强度是否可逆;(3)对景观格局多样性影响,地块内物种的异质性和共生性影响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农业活动方式变化、人为干扰强度、外源性物质流入(农用化学品等)、外源性遗传物质入侵(转基因种植、外来物种入侵等)的影响。
4.5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评价特点
1种植制度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在西方实验科学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往往把“阴阳”和“五行”思想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其中的“五行”学说,主要是阐明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5种最基本元素,这5种元素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们很早就把“五谷”与“五行”相对应,认为麦呈木性,菽呈火性,稷呈土性,麻呈金性,黍呈水性,这“五谷”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这种认识反映在农业生产中,就是要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充分发挥作物互利功效,巧妙避免作物互相妨害。农业系统中多样的生物、复杂的关系②,构成了古代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基础。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在内,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不同生物要求不同的生态环境,即使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无疑会形成多样生物与多样环境的生态关系。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迥异,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懂得充分利用多样环境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或轮作,或复种,或间作,或套种。传统农业时期,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多样生物种间关系利用观念,但古人在长期种植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技术措施,不仅把作物之间的互害作用控制到最小程度,而且能把互利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陈旉《农书》在总结桑苎间作的经验时说:“若桑圃近家,即可作墙篱,仍更疏植桑,令畦垄差阔,其下偏栽苎。因粪苎,即桑亦获肥益矣,是两得之也”。
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单种某一作物时,特别是连作条件下,容易导致病虫杂草猖獗;实行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有利于控制病虫灾害。如《齐民要术》认为谷子连作就会“莠多而收薄”;麻连作就会有“点、叶夭折之患”;水稻连作就会“草稗俱生,芟亦不死弦”。因此,“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作物种间既有互利关系,也有互抑关系。因此,古人注意到,在安排种植制度时要充分利用互利关系,尽量避免互抑关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强调:“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芝麻,扇地两损,而收菲薄”;《农桑辑要》也认为,桑间不宜间作蜀黍,因为“若种蜀黍,其枝叶与桑等,如此丛杂,桑亦不茂”,这是避免作物间互害作用的极好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种类作物间、套种比较合适,相互促进;另一些作物相互抑制,不宜间、套种在一起。对于哪些作物相互促进,哪些作物相互抑制,古人虽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做出归纳和解释,但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总结出了许多经验。《齐民要术》认为谷、黍、稷等作物的前作,都以豆类作物为最好。如“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凡黍稷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次之……种瓜,……良田小豆底佳”,均说明当时人们已对豆类作物作为谷类前作的好处有所认识,并最终将豆谷轮作确立为种植模式之一〔1〕。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古代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就是要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实现生物互利作用的最大化、互害作用的最小化。《齐民要术•杂说》曾详细记述了在“灼然良沃”之地中穿插种植瓜、萝卜、茄子、葱、葵、莴苣、蔓菁、芥、白豆、小豆等十种作物的技术措施。中国古代栽培的作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既有耗地作物,又有养地作物;既有喜阳作物,也有喜阴作物。为了实现多样作物间的互利功效,避免多样作物间的相互妨害,古人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物种植制度。
2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虫螟之害的发生,实际上由于环境多变,人类着意利用的作物来不及调整适应,有害于其利用作物的生物潜滋暗长,甚至肆意扩张。从人类利用农作物的角度来看,这些“有害”生物无疑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除环境的影响之外,害虫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人类每一次有意识的“良种”选育,每一作物品种的增加,尽管能在一定程度内能够弥补因物种减少而导致的生态位的缺失,但人类的品种选育使农业生物呈种类不断减少的趋势,使得生物种间关系大为简化。种间关系的简化,往往会导致农业微系统生物链松弛,一些有害生物种群迅速膨胀,对其它作物生长构成威胁甚至危害。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外界手段的介入,才能使农业生态经常保持平衡。基于以上的认识,要防止病虫危害,就是要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并使之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断更新自我。不要试图彻底消灭某一物种(这恰恰是人类已经犯过并且现在一直在犯的毛病,功利的人类正在消灭自己认为有害的生物物种,一味地单向培育自己认为有益的生物物种,而且愈往后,这种情形愈严重),应该对农业系统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调节,使多样物种之间保持适当的制约和平衡关系。古人从天敌食灭害虫的观察中受到启发,开始自觉地运用多样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古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的“腊”祭典中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深也”的说法;《尔雅•释鸟》载:“蜘蛛吐丝网虫,维螂张臂捕蝉,守宫食互,蝇虎捕蝇”;《南史》记载梁武帝时“范洪胄有田一顷,将秋遇蝗……忽有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间,食虫遂尽而去,莫知何鸟……”;《梦溪笔谈》载:“元丰中,青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稔,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旁不肯’”。#p#分页标题#e#
以上这些记载,还不能说是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真正利用,因为这都是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真正有意识地进行生物防治,开展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见于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对古人利用蚂蚁去防治柑桔的某些害虫创举的最早记载。对生物相食、寄生现象认识的逐渐深入,促进了人们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自觉性。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南中柑子树,无蚁者多蛀,故人竞买之以养柑子。”古人在选育品种时,有意识地培育一些抗虫品种,这些品种被虫吃过之后,能迅速自我修复,如《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气杀蝼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更生二苗,虫食二苗,更生四苗,名曰气杀蝼蛄谷。”该书还记载说:“翻眼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仍生一苗,虫食二苗仍生二苗。”此外,古人还在利用生物物质循环的原理,把从害虫天敌生物体内提取的有效物质,用在病虫的生物防治上。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用“莽草”、“以嘉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杀灭害虫的记载。当然,更多的时候,古人利用农业系统多样生物之间互相制约和平衡的关系,进行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即通过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结合施肥耕作、作物浇灌,营造出适宜作物生长、不利于害虫生存的微观生态,以达到降低虫害的风险或危害的目的。以桑虫的综合防治为例。桑虫防治中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是白眼蜂,古人一度把白眼蜂的多少和蚕桑生产的丰歉联系起来,据《丰宁传》记载“开元中一春末,两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丝帛之丰歉”。通过间作防治桑虫,最早见于《氾胜之书》:“黍、桑当俱生”。选用抗虫桑品种,在我国应用也很早,有记载的可见于《广蚕桑说》:“富阳桑皮紧,虫不能啮,是为佳种”。中耕除草防治桑虫,也频见于宋代的《陈旉农书》:“桑,时时看虫,恐蚀损,每岁六七月间,必锄其下草,免其虫缘上蚀损”。
3农业经营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5]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6]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27]..
[8] 熊继宁.系统法学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9] 张国庆.系统企业学[EB/OL].(2013-05-21)[2013-05-27]..
[13]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4]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M/OL].(2012-05-25)[2013-05-27]..
以虫治虫
走进金华镇中坪村,漫山遍野的清见果树挂满了累累果实,尽管离成熟上市还有1个多月,但是清淡的柑橘果香已经令人垂涎欲滴。
2003年成立的金华清见桔橙有限公司,自创立之初走的就是循环农业的路子,一方面与高金公司联办万头生猪养殖场,另一方面承包中坪村等周边4个村的3000亩地种植清见果树,实行“猪―沼―果”模式。去年,公司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但公司生产部经理吴治德坦言,果树防虫治虫始终是个难题。红蜘蛛是清见果树最大威胁,过去,果园每年要喷施2―3次剧毒农药,由于喷施范围不能覆盖全部害虫,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化学农药也大量杀伤天敌,使得害虫危害加重,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虫害对于这个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果园来说,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射洪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李万聪对于清见果园十分熟悉。作为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她为果园送去了“捕食螨”。“捕食螨”是红蜘蛛的天敌。每年4月和10月,将“捕食螨”幼虫挂袋,成虫破袋而出,捕食红蜘蛛,效果非常理想。在推广这一项目时,李万聪给吴治德详细算了一笔账,以每亩挂60袋“捕食螨”计算,一年挂两次,每袋1元多,每亩的成本150元左右,比过去喷施农药费用低,同时保证了果品质量,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
经过去年一年的试验,吴治德统计的数据更为直观:以虫治虫的模式为果园减少农药施用量750公斤,节约劳动力1500个,防治成本降低9万元,节约人工费7.5万元;果园亩产2200公斤,增产200公斤,增收600万元。今年年初,吴治德主动找到李万聪,准备大规模引进“捕食螨”。
回归传统
提到药材白芷,有一种说法是“四川白芷在射洪,射洪白芷在柳树”。柳树镇白芷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白芷2000吨。作为白芷种植核心区的魏家营村,白芷种植面积达1500亩。
魏家营村村主任马志良说起白芷总喜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谈起,尽管魏家营村种植白芷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规模效益,但村民从白芷上实现增收却是一波三折,市场价格波动、品种老化、农药残留超标是白芷种植户无法逾越的“鸿沟”。李万聪和她的团队在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探索中,把解决这三个问题作为项目与本地农业产业相结合的切入口,一方面,为种植户引进了白芷新品种;另一方面,实施白芷套种大蒜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又减少了白芷的病虫害。
走进魏家营村,你会看到村民在白芷地里以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草,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传统耕种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魏家营村在农药残留超标上吃过大亏,白芷地里常见的杂草是水马齿苋,与白芷争光争肥,种植户惯常的做法是喷施除草剂,将水马齿苋与其他杂草一并剔除,而这一做法的后果是造成白芷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根本无法出口。推行白芷套种大蒜模式后,大大减少了杂草的数量,少量的杂草用人工的方式即可拔除,降低了种植成本,并保证了白芷质量。村民皮素芬家有5亩白芷,还养了6头猪,她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沼液做肥料,白芷套种大蒜,形成了初步的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皮素芬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比在外打工的丈夫的收入还高。
产业与项目互动
柳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梁尚华在参加了县里的统一培训后,成为魏家营村和竹林村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辅导员。她既要为农民灌输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又要为农民解答农业技术疑问,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新的挑战。在组织村民采集生物样本的过程中,一些过去她从未留意过的生物及植物病害,都让她不得不请教更专业的学者。
2008年6月,欧盟―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正式启动。射洪县项目办以5个乡镇为单位,对40个社区的1000名农民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在40个社区里优选了5个理念先行、设施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带动力强的社区作为重点打造的示范社区,魏家营村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共采集物种4800个,制作了各类标本4500个,制作生境资料收集汇总表40张等。
魏家营村村民黄茂是最先加入到项目中来的农民。在他看来,项目的推行增加农民收入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过去,村民对杂草是“除之而后快”,而现在,通过对植物样本的采集与辨认后,能识别出有害草和无害草。村民在人工除草时就会进行筛选,既除掉了有害杂草,又通过对无害草的保留而实现了保土保肥的目标。
李万聪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感觉最为困难的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尽管在国外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李万聪和她的团队只能在尝试中不断创新总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探索。她现在思考得更多的是项目结束后,如何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延伸与推广下去。但不管怎么说,射洪县并不是孤立地推动项目,而是在以农业产业带动项目实施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种出的粮食和蔬菜更加安全,施用的农药更少,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延伸阅读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启动
1月11日,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更新的濒危物种“红名单”显示,全球有1147种淡水鱼面临灭绝危险,约占该组织当年所监测的淡水鱼种类的三分之一。此外,世界上6000多种两栖类动物中有三分之一面临灭绝危险。
植物和动物农业的引入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也给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本书汇集了不同研究领域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生态学、昆虫学、民族生物学、遗传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有关农业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什么农业能够发展,它源于何处?动物和植物驯化是什么模式?农业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为了探究农业生态系统的文化层面,本书还强调了这些关键问题是如何应用到现代农业上的,包括长期的可持续性、农业与环境共存和开发农作物的新品种。
本书包括27章:1.动植物驯化的起源;2.农业生态系统的进化:生物多样性、起源和发展;3.从觅食到现代农业:东亚和西亚;4.北地中海的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的驯化前栽培;5.从宏观植物遗体获得的关于植物驯化的原始植物信息:回溯驯化特征的进化历程;6.从微植物遗体获得的关于早期植物栽培和植物驯化的原始植物信息;7.农业为什么能够传播,以及它是如何传播的;8.加州印第安的原始农业:特征和遗产;9.动物驯化的途径;10.动物驯化的遗传学;11.全基因组分析研究狗的驯化;12.疟疾和佝偻病:选择压力下对于成人乳糖酶的趋同进化;13.水稻驯化的动态分析:基因流动和遗传隔离;14.利马豆的驯化:对于老问题的新观点;15.巴西火耕农业体系中的木薯和山药的遗传特征;16.木豆:从无人问津到豆类首选;17.作物驯化的生态过程;18.瓦维洛夫和哈兰后三大洲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于食品安全评估原因、过程和影响;19.土著人保护、管理和创造生物多样性;20.玛雅低地的土地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1.农业景观演变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22.果树和坚果树的驯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农业;23.加州葡萄的引种和传播:人类、植物、经济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例证;24.酵母和其它微生物的遗传资源;25.本地蜜蜂和作物授粉的生物多样性在加州的重要意义;26.水产养殖:下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驯化热点;27.遗传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加州乳品工业的挑战。
鲁敏,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题目1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
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
错
题目3
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3
内因演替是指推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6
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0
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
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
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选择一项:
错
题目3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亦即农、林、牧、渔、副结构。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选择一项:
对
题目7
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选择一项:
错
题目8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9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水稻和旱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生物生态型。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
当工业辅助能投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再继续大量投入,其能量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选择一项:
错
题目2
地球上的水以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3
固氮作用有2种途径: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氮肥施用过量的农产品水分含量高,固体物少、口感差,但是不易腐烂、货架寿命长。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地质大循环具有周期长、范围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的循环。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秸秆还田或者施用草木灰是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7
生态金字塔有3种基本类型: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8
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等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初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9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0
将现代信息技术等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
农业资源是绝对无限性与相对有限性的统一。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
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等可以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
选择一项:
对
题目3
配方施肥技术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生产有机食品对原料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要严格按照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进行生产。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稻鱼轮作是指养鱼和种稻在时间上分开,即种稻时不养鱼,养鱼时不种稻。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常用的农业生态系统诊断方法包括物流和能流分析诊断法、指标诊断法2种。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一条河流,当有少量污染物进入时,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净化,河水依然清澈。
选择一项:
对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可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9
一般来说,发育越是成熟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达到平衡。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0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3-0087-06
一、引言
生态恶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我国而言,生态恶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以安徽当涂大公圩的河蟹产业生态转型为素材,对生态产业发展类型进行研究。大公圩是皖南首圩,是在围湖(古丹阳湖)造田基础上形成的,筑圩始于三国时期。圩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池塘星罗棋布;圩区西濒长江,东临三大通江湖泊之一的石臼湖;圩外有水阳江(黄池河)、青山河、姑溪河等河流环绕,呈现出相对封闭的体系(见图1)。目前,整个圩区共有6个乡镇,22万人口。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公圩开始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河蟹养殖等特色水产经济。80年代以前,大公圩内河网四通八达,水质清澈见底。到了90年代中后期,“大养蟹”导致水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水质由Ⅱ类、Ⅲ类恶化为Ⅳ类、Ⅴ类,水草和螺蛳等水生资源被破坏殆尽。在此背景下,绝大多数养殖户亏本,河蟹产业遭受重创。自2002年起,通过“河蟹振兴工程”、“河蟹产业提升工程”等生态项目的实施,河蟹产业再次崛起,并成为渔业经济的支柱。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生态养殖水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恶化为Ⅳ类、Ⅴ类的水质重新修复到国家地表水Ⅱ类、Ⅲ类标准。与此同时,水域生物多样性得到修复和保护。农业部已在全国推广这种生态养殖模式。2009年,大公圩河蟹首批通过国家有机论证,标志着河蟹产业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目前,大公圩地区已形成河蟹人工繁殖、规模化生态养殖、市场流通和加工出口等完整的产业链,河蟹也已销售到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生态养殖产业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并能为其他区域的生态转型和产业发展提供类型学上的借鉴。
但是,生态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审视也需要全面而系统的视角。一般系统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存的部分、成分或分系统所组成的单位,并能与其环境大系统划分出明确的界线,这些单位就是系统。在系统论中,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以及此系统和彼系统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宏观上看,生态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①内部系统。河蟹产业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在特定的水域空间范畴,通过生态养殖,其间的物质能量整体上得到了循环利用。②外部系统。它包括生态产业发展所属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首先,河蟹产业与外部生态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次,河蟹生态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一定的外部社会系统,工业化浪潮就是对河蟹产业发展的无形压力。目前,这些问题尚未显性化,也未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很严重。就学术研究而言,需要具有前瞻性,在问题充分暴露之前予以研究,以便为政府部门规避风险提供政策思路。
二、生态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潜在的生物多样性难题
1、生态产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生态产业发展与外部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经济利益导向的生态产业发展也对外部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水系破坏已经是显性化的问题,而生物多样性破坏是一项尚未显性化的问题。
首先,生态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生态系统。大公圩所处的独特位置是河蟹生态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外部环境。大公圩由4条水系环绕,呈现出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体系,如果没有洪水,在闸门不开放的情况下,圩外的水(如上游的工业污水)一般进入不了圩内。此外,大公圩没有太湖流域那样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这是生态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但如今,大公圩地区尚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排河流。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以及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突出的面源污染问题,这些都直接威胁了生态产业的发展,甚至饮用水源也遭到了污染,并对河蟹生态产业构成了威胁。2009年夏季高温时期,由于强降雨问题,大量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流到生态养殖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暴发蓝藻问题。其中,黄池镇和乌溪镇暴发的蓝藻面积较大。好在大公圩内没有严重的工业污染,否则,一旦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养殖水域,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将不可估计。可见,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如果大系统的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小系统内的生态修复还是有限的。同时,如果生态系统这样的“大环境”得不到保障,“小环境”内的生态产业也将难以为继。
其次,生态产业发展对外部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河蟹生态产业发展中,经济因素始终是核心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内部成本外部化,产生外部不经济性,水系破坏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问题。20年前,大公圩内部的河流、河沟等水系之间是相通的,圩区交通方式主要是水运,圩内水网之间也都是相通的。但是,这些流动的水系近年来纷纷被人为地截断了。这里面的原因是综合的,比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水系被破坏。另外,河蟹养殖这种经济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包养殖水面,很多天然的大水面被分割成小水面。天然的大水面、流动的水体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水系被人为截断后,活水变成了死水,这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水体流动与交换,也限制了污染物的稀释,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潜在的生物多样性难题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形式、层次和组合的生命种类,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内所有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其中,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反映,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科学议题,人类学家自此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社会学家Harper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首先,作为食物、药物以及别的对人类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物质,生物多样性有很多实际的和潜在的价值;其次,维持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处于不同生态位中的生物多样性;最后,作为地球的进化遗产和生物遗产,物种的多样性是不可替代的。
就生物多样性所处的地域范围而言,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而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大和影响的加深,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经远远超出热带雨林的空间范畴。在河蟹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养殖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早期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将水草和螺蛳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破坏殆尽,随后实施的生态养殖模式修复了水域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经济利益导向的产业发展思路致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新一轮的破坏。目前,这一问题虽然尚未显性化,但也不容忽视。
首先,芦苇荡的过度开发问题。历史上,大公圩是低洼湿地,有很多的芦苇荡。芦苇荡内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多种动植物繁衍栖息之处,广泛分布着各种野生鸟类、鱼类、鳖、昆虫以及多种水生植物。因此,芦苇荡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具有保持生态平衡和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近年来,由于既有的河沟、湖泊、池塘、滩涂等均被开发用于养殖,水面资源十分紧张,供不应求。为了扩大养殖空间,当地居民纷纷开发芦苇荡。2009年8月调查期间,当地养殖户告诉笔者,曾经大面积的芦苇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都被开发或正被开发用于发展养殖业。芦苇荡的消失,预示着多种野生动植物将失去栖息的家园,芦苇荡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也将不复存在。
其次,经济利益驱动导致的湖泊围网养殖过密化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围网养殖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但过密化养殖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会破坏水域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圩内虽然没有湖泊围网养殖过密化问题,但公共河道被过度围网养殖的现象很明显,所形成的所谓“霸王养殖”问题亟待解决。此外,紧邻大公圩的石臼湖围网养殖过密化十分突出,使得一望无际的石臼湖由“浪打浪”变成“杆打杆”。而且,湖泊围网养殖整体上属于粗放型养殖模式。2009年夏,博望镇饮用水危机事件就是过密化养殖诱使蓝藻暴发所致。如何解决过密化围网养殖问题,也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元对立问题。
再次,长期单一的水产养殖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斯科特的研究发现,作物的单一种植和基因一致性会带来流行病。现在,大公圩地区很多稻田被开挖成水面养殖河蟹,而不是稻田中套养河蟹。这种长年的单一养殖方式,可能会造成养殖水域流行病的产生。当地农业工作者发现,那些长年在稻田中养蟹的效益已有下降趋势。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多样性是流行病的天敌。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上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比如在农场或区域内的轮作、间作,都会阻止传染病的蔓延。所以,理想的模式是改变单一的长年养蟹模式,实施水稻和河蟹轮年交替经营或者水稻种植中混养河蟹。
最后,冬季清塘活动直接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为了保证蟹苗能安全生长,养殖户在投放蟹苗之前会清除“有害”生物。一般先“晒塘”,如果是小水面,则将水抽干,然后用生石灰消毒,并将所有可能吃蟹种的生物尽可能地清除。很明显,这种行为直接危害了其他水生物的生存,甚至可能消灭稀有物种。
三、生态产业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工业化压力及其破解
1、现实压力:工业化浪潮的诱惑
大公圩虽然属于传统的农业区,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但是仍然受到明显的工业化诱惑与压力。调查发现,圩内各乡镇几乎都在想方设法争取工业项目,都有加速工业化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的直接原因是,虽然河蟹生态产业已经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也创造了相应的经济产出,但在GDP份额贡献方面还不能和工业经济相匹敌。而更大的社会背景则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经济在各地的经济结构中均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当涂县地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在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梯度转移产业。
关于工业化压力,从当地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辩证法”分析中可见一斑:“我们大公圩确实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但是因为没有强大工业经济的支撑,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在各乡镇发展理念中,紧随“生态立镇”的就是“工业强镇”。在追赶GDP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还是在为如何发展工业而焦虑,已经被规划为发展现代农业主产区的大公圩仍然面临着发展工业的强大压力。近年来,县乡两级政府都在规划大公圩的工业发展问题,各乡镇土地置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工业集中区预留空间。
发展工业本身无可厚非。如果是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型产业,自然是值得肯定的。大公圩地区的服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相应的加工工业也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此外,其他类型的工业,如果能实施清洁生产,自然也没有问题。但是,能不能保证清洁生产则是一个问号。当地政府也提出要实现由“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转型,实现“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型。这种理念很好,关键是如何落实和如何实现。就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这种转型尚未实现,实践中是“大办工业”与“办大工业”相结合,“大招商”与“招大商”相结合。在工业化的压力中,一旦粗放型、污染型工业大量进驻,大公圩地区的生态养殖产业以及整体的生态系统势必会遭到破坏性的影响。
2、应对策略:发展有机农业
虽然发展工业经济的压力很大,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公圩地区并没有发展工业的明显优势,甚至还可能在工业化浪潮中将现有的生态优势毁于一旦。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其优势和劣势,认清优势、规避劣势是发展的基本准则。大公圩地区虽然工业基础薄弱,但是农业基础好,生态资源丰富,山水自然风光和鱼虾蟹等物产资源丰富,这些是工业化地区以及毗邻的长三角地区的稀缺性资源。就发展目标而言,实施经济与环境互利共生的生态现代化战略是必然选择。而整合资源,以有机河蟹为突破口,发展有机农业,则是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
有机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中国有机产业规模很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已出台发展有机农业措施,发展有机农业正大逢其时。而且,大公圩具备发展有机产业的基础条件。①具有地理优势。大公圩由4条水系环绕,圩内没有明显的工业污染,在圩堤不决口和闸门不开放的情况下,外源的工业污染一般不会进入圩内。②资源丰富。大公圩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拥有蟹、鳖、虾和各种鱼类等多种水产品,茭白、菱藕、芡实等多种水生蔬菜以及稻米、小麦和棉花等传统农作物。此外,圩内有充足的有机肥料。③具备规模化条件。有机产业只有通过规模化才能发展起来。大公圩有6个乡镇,耕地面积2万公顷,水面积1.6万公顷,相应的加工工业也具有规模基础。简言之,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规模经营基础。④生态等级论证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目前,通过无公害等级论证的农产品面积有1133.3公顷,年产量达1710吨;通过绿色等级论证的农产品面积有5880公顷,年产量达13122.5吨;通过有机论证(转化论证阶段)的农产品面积560.3
公顷(见表1)。⑤具备生产有机农业的经验和基础。有机河蟹生产已经具有较好的本土经验。但是,现有的有机河蟹所占比例比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资源整合。因此,以现有的有机大闸蟹为突破口,加强相关水产品和农产品生产的有机论证,可以做大做强第一产业。这比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工业经济更具优势和可持续性。
3、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建议
大公圩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离规模化的有机生产还有很大的距离。根据田野调查实际,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延长有机生产的产业链,克服生产的季节性。单纯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较强,经济产出也有限,而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则会产生新的商机。以河蟹产业为例,不仅要生产有机河蟹,还要加强新鲜河蟹、蟹黄、蟹饺、蟹酱以及蟹罐头等一系列蟹产品的开发,将大公圩发展成为有机河蟹食品的中心集散地。此外,鱼、虾、鳖以及各种水生蔬菜产业,也可以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创造附加值。
第二,发展出口行业协会或联盟。大公圩地区现有的出口产品有限,主要是新鲜河蟹。而且,河蟹出口加工企业也很有限,限制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因此,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和组织体系,发展河蟹等水产品的出口加工企业联盟和相关行业协会,加强出口市场的开拓,特别是要加强对欧美市场的出口。
第三,加强商标的统一与整合。大公圩地区农产品品牌多,但并没有形成优势,反而影响了竞争力。市场上销售的河蟹虽然是以“石臼湖”牌为统一商标,但是,几乎各乡镇都有自己的销售商标,有的村甚至就有两个商标。而且,几乎所有的河蟹生态养殖公司或企业都有自己的商标,有的公司甚至注册多个商标。这么多的商标不但没有增强市场竞争力,反而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困扰。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是河蟹市场上的老牌商标,一旦品牌树立起来,就是无形资产。大公圩现有这么多商标本身就弱化了该地区乃至全县河蟹品牌的竞争力,也不利于以整体力量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商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有关利益集团进行重组,对现有商标进行整合。
第四,强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大公圩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吸引力也有限。因此,既要对有关旅游资源加强深度开发,更需要将圩内的旅游资源(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水乡文化游,等等)与周边旅游资源(比如采石矶)进行整合。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宾馆、餐饮产业的规划与发展,这也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基础条件。同时,现有的游客定位应该拓展,除了周边城市居民外,还应该将大学生群体纳入。通过生态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整合,可将大公圩打造成江南圩区特色明显,融农业观光、美食、休闲、度假、会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第五,完善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大公圩与外界的交通条件建设还很滞后。大公圩地区还没有到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以及芜湖、高淳等周边县市的班车,到市区和县城的班车、班次还比较有限,圩内乡镇之间也没有班车。如果这些最基本的交通条件都解决不了,生态旅游就难以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这不仅涉及如何吸引外地游客的问题,也涉及如何将大公圩内的旅游资源和周边县市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将三产真正发展起来的问题。根据大公圩的发展条件,可以在圩中心的石桥镇设立大公圩中心车站,加强与大城市和周边城市的交通对接。
1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整理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大耕地面积,确保耕地达到较高的质量,同时还能促使其总量始终维持动态平衡,从而积极的促进农业生产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而忽视了土地生态保护,从而导致土地整理中的土地生态保护存在较多的问题。
1.1水土流失加剧
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整理作业经常会面临一些利用率较低,或者坡度较大的土地,一般整理之后,耕地面积就会进一步的扩大,且生态条件也会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改善。虽然在土地整理之后,生态系统会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但其原有的平衡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土地生态保护中出现一些问题,并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缓冲性。
1.2影响景观及生物的多样性
在土地整理的整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建设农村道路以及灌溉排水设施等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并进一步的简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从而影响到景观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进而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
1.3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尽管土地整理能够进一步的使耕地面积扩大,但实际上,区域中扩大的耕地由于从未进行耕种,因此很难保证其肥力。因此经过土地整理之后扩大的耕地,人们在进行耕种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加大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土地整理之后,还有可能增加土地病虫害,而在利用这些耕地时,就必须喷洒一些农药加以处理,以防止病虫害。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变得更加的严重,同时还会二次破坏土地生态系统,并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严重的违背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2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的措施
2.1对土地整理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增大可耕地面积。但是也不能仅仅只为了耕地面积的扩大,而进行盲目的扩张,例如占用林地或者湿地。因而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对于整理的“度”,就需要加以合理的控制。实际上在土地整理进行的过程中,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耕地范围内散步的其他土地,或者具有较低利用率的耕地以及林地和园地等。值得注意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并不是对其他的土地进行占用,例如沼泽地。因此在整理土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土地整理可以针对山坡荒地等来进行,但是在整理这些土地时,必须对山坡的坡度进行考虑。一般是土地整理是针对土层较厚、坡度较小的土地。二是土地整理不能针对受污染的土地,而只能将这些土地逐渐开发成生态园林。三是对于一些荒草地、河道中的滩涂,以及水库周围等的土地,均不能通过土地整理变成耕地。
2.2保护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果能够促使非农作物始终保持生物多样性,这将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保护土壤生物以及避免土壤被侵蚀等。因而在土地整理进行的过程中,通常对于其他自然区域与农业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同时要对农业区域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认识,而不是仅仅依靠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景观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并从遗传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执行和落实。
作者:杨国华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06:4-9+19.
[2]卢新海,龚茂盛.农村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优化整合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4,01:33-37+43.
关键词: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1 低碳农业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低碳农业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2.1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发展。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又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拓宽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就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2.4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3 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虽然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使用相对于大城市较灵活,土地量也更多,但小城镇的土地差别性很大。首先,恰当的选择土地是建设农业公园的基本要求。土质较好的土地适宜于植物与庄稼的生长,以及各类园艺活动的开展;土层较薄的石质土地,适宜于放牧或建设活动场地。同时,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土地区域,可考虑建设保护区域或保护与游憩相结合进行开发建设。除了土地的本身特性外,小城镇不同区域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也至关重要。与城市较近的区域,即使土地拥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保护和建设乡村游憩空间。总之,土地的综合、合理应用是小城镇农业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原则目前的观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第二类是以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并有效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高效推广示范农业开发形式。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无论哪类观光农业,都可以销售大量的农产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广成熟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这为城镇及乡村带来很大的利润,是应该探索和推广的新形式。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自然界元素循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人类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因此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受农药污染的土壤面积可达1600hm2 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率高达16%-18%[1]。农药污染 会破坏土壤功能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进而威胁到微生物多样性并可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1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是防治农业病虫害和控制杂草的化学药品,也是控制某些疾病的病媒昆虫(如蚊、蝇等)的重要药剂。但由于农药种类多,用量大,农药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农药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施用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施药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使土壤颗粒与土壤溶液界面上的农药浓度大于土壤本体中农药浓度的现象。吸附会降低农药的活性影响药效的发挥,同时也阻滞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挥发。土壤的有机污染作为影响土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到一定时间或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其他土壤有机污染物还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杀虫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这些种类的农药毒性较低,但因使用范围扩大,其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亦不容忽视。
现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农药污染也已经严重威胁了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2012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和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对浙江省蔬菜生产中主要使用的78种农药(主要为低毒农药)进行残留检测,发现大量农药残留,主要的残留农药就有28种。而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残留会导致哺乳动物免疫系统、荷尔蒙、生殖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有机氯农药暴露可能与乳腺癌、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的发生有关。
2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药污染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最终影响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微生物群落是指由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土壤中包含有四种比较重要的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后,会扰乱微生物类群的正常秩序,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群落内各种微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状况,优化的配置能增加群落的稳定性,表现为良性发展。但是由于农药污染,就会影响这种良性发展,对群落的结构产生破坏影响。微生物是土壤酶的形成与积累的主要动力,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向土壤分泌大量的胞外酶,在其死亡后,由于细胞的自溶作用把胞内酶也释放到土壤中,因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中心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污染的重要指标,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微生物组成发生变化,土壤酶活性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功能。
农药污染影响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其影响常常表现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抑制的或促进的、暂时的或持久的等多种类型。低量施用杀虫剂或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大量施用,则会抑制甚至消灭某些敏感微生物,从而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起到选择作用。低浓度甲基对硫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添加100和500mg/L甲基对硫磷能明显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甲基对硫磷通过抑制或者杀灭某些种类土壤细菌,大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中部分种类细菌的增殖[2]。土壤中结合态甲磺 隆残留物对土壤细菌、真菌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而对土 壤放线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苯噻草胺能促使好氧细菌数量的增加,但不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4]。
3 利用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
以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为主要的观察指标,明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达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此同时,筛选和鉴别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微生物种类,将其应用到土壤农药污染的治理当中。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如进行微生物的选择时,不仅包括常规研究较多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类,还包括了土壤动物――线虫的研究,增加了生物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在对敏感物种进行鉴定时,不仅应用到常规的形态学方法,还将应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加快了鉴定速度,增加了准确性,可以体现出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对污染修复研究中,不仅要关注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和经济成本,还要对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评价,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注重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思想。
综上所述,农药污染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农药污染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农药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持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为农业耕作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 生物监测的应用前景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新兴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Koikwitz和Marsson提出的“污水生物系统”,50年代后,该技术逐渐被少数国家用于水质和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生物监测技术依靠区别于传统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的独特优势,如监测的敏感性、长期性、连续性、经济性、非破坏性、综合性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该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迄今为止,相关体系仍不标准、不健全,尤其在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监测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利用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为主要的观察指标,明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达到环境监测的目的,将为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污染物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关键是要着力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一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都市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近郊区依托科技优势,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发展具有现代气息的园艺型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远郊平原地区和浅山区要加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农副产品加工业。山区农业要结合生态涵养,培育农业特色,深度开发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使其成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和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场所。二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近郊区重点发展集景观、科技和休闲为主的园区农业,远郊区县要发展融教育、体验、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山区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优势,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三是突出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依据首都消费市场大、消费层次多、消费水平高的特点,瞄准中高端消费群体,进一步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升郊区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五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六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着力培育和兴办出一批生产规模大、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加工产品精、辐射区域广的龙头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提升郊区农业的生产手段和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由生产领域向加工、销售领域扩展的能力。农民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主的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七是建立和健全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建设。八是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郊区农业在自然生态中的基础功能和作用,加快建设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系统。开展绿化美化,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对郊区农田逐步实行园艺化管理,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绿化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农业生产排污。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科学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培肥地力,降低污染,加强生物天敌保护,鼓励病虫害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山区自然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节约农业,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有效节约水资源,推广节能农业。九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逐步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十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定位于占领中高端市场,要有一批以品质为基础,受消费者青睐、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因此,要以积极抓好都市农业品牌培育和建设为切入点推进都市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业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可以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提高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可以疏散城市拥挤人口,减轻城市人口压力创造条件;可以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可以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
2进一步理清了玉米饲料室的工作职责
玉米饲料室全体成员通过深入学习重新认识首都“三农”内涵和外延,讨论并回顾了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现状和玉米饲料室的职能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在重新认识首都“三农”的思想指导下,要及时掌握北京都市农业赋予我们的挑战和机遇,努力提高玉米和杂粮品种的多样性,拓宽种植空间,高效集成和推广玉米和杂粮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大力推进健康食品生产和加工体系,提升种籽农业水平、发展休闲观光园创意农业,推进产业、生态和景观一体化建设,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树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典范。
2.1提高玉米和杂粮品种的多样性,拓宽种植空间,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玉米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方面用途,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加工原料,更是饲料的最主要来源。2009年京郊玉米播种面积约保持15.00万hm2,其中春玉米面积约7.40万hm2,夏玉米约7.60万hm2,玉米仍是北京市种植业第一大作物和粮食生产的主要作物。从未来发展和北京市水资源短缺角度看,发展玉米种植是必然的选择。近年来,尽管我们在玉米种类和品种筛选与技术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距离城市的多样性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鲜食玉米。目前鲜食玉米类型和品种发展迅速,如何进一步引进不同色彩、不同口味、不同穗型和鲜食玉米新品种示范和推广,特别是利用首都优势条件,发展种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和提升玉米生产的空间和多样性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重新认识首都“三农”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玉米生产,提升、创新现有玉米生产体系,培训郊区农民,使农民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基于生物科技水平的玉米种类和品种多样性。杂粮是指大宗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以外的小宗粮豆作物。杂粮营养丰富、具有食疗功能以及风味独特等膳食特点。同时,杂粮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主要种植在生产条件较差、干旱贫瘠的区域。因此,杂粮历来就有其天然性,是理想的无公害食品。近年来,北京市杂粮种植发展迅速,目前已到达2.67余万hm2,一批新型花生、七色红薯、小黑麦、谷子、大豆等新品种得到有效推广。但与中国传统杂粮这个大世界相比,我们的推广和示范工作仅是沧海一粟。基于市民健康水平和对食物营养的认识,杂粮食品将是未来市民膳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高杂粮品种和生产方式的多样性是我们重新认识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玉米、杂粮种类和品种的多样性,必然也代表了适宜性的多样性。北京土地类型具有多样性,而首都空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又会增加土地类型的多样性和破碎化,如何把玉米和杂粮种类和品种多样性导致的适宜性多样性与北京土壤、气候、土地类型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我们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五圈布局”,拓宽种植空间,不仅农民可以种植,市民也可以种植,切实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理念。这必然要求我们重新学习和认识“三农”。
2.2大力集成、推广玉米和杂粮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建设
“重新认识首都“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城乡市场、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一体化。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北京市玉米和杂粮生产由于其规模大、种类多,将成为未来北京市食物生产的重中之重。按水肥物质循环和生态服务功能总量和面积计,玉米和杂粮的有机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对建立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基础和安全格局必然也是重中之重。其次,玉米和杂粮种类和品种多样性,是充分利用北京市多样化自然资源的基础。玉米和杂粮生产季节基本上是雨季,与北京市水资源季节变化相吻合,是建立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的基础[1]。但玉米和杂粮种类和品种多样性,再加上未来种植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扩展以及高产需求,自然降水仍然不能满足玉米和杂粮的生产需求。尽管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旱作和雨养农业栽培技术示范和推广,有效提高玉米和杂粮的雨水利用效率,但与未来生产发展需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相距甚远。所以,我们要在重新认识首都“三农”的思想指导下,重新认识玉米和杂粮生产在城乡一体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我们的认识高度和责任感,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以创新的精神,集成和推广玉米和杂粮旱作栽培技术体系,推进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乡一体化安全格局。
2.3构建健康食品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作压力、膳食结构和不合
理的生活方式带来的“现代城市生活病”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的研究已充分证明,玉米和杂粮将成为首要的健康食品,成为人类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和杂粮加工食品(玉米片、玉米面包、玉米汤、玉米油炸片、玉米香肠、玉米粗粉、膨化食品和啤酒)成为未来食品加工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必然会成为服务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玉米和杂粮种类多样性,不仅具有食物生产性,还具有观赏性,玉米和杂粮品种和色彩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生物基因多样性、生物自然演替多样性,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这也直接导致了玉米和杂粮成为各类主题都市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科技展示、示范和教育功能。
3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开展项目、科技工作的思路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创新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根据站里制定的7个方面的工作重点,结合玉米饲料室自身承担的业务和职能工作,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中,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一些工作思路。
3.1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及沟域经济带建设集成技术试验示范
拟开展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现代农业园的品质提升与开发和谷子、豆类、花生等有机五彩杂粮生产示范。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京承高速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京承现代农业走廊作为对外展示窗口,凸显了北京农业的整体形象,带动了相关地区农民致富,也为市民观光休闲增添了新的空间。为更好地发挥走廊农业的作用,拟对走廊两侧不同主题农业园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和突出主题、品质提升以及注入文化、创意品味,规划合理的观光、休闲、采摘路线,打造精品的郊区游线路。沟域经济是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为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推出的举措。重点突出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本产业,以特色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以特色种植、精品粮作为支撑的基本模式。在发展沟域经济时,注重优势资源挖掘与文化创意融入,重视科技资源的引入,突出产品差异性,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有竞争力的精品工程。根据沟域经济的特点,拟在本市北部山区成片建立包括红、绿、黑等色彩各异的谷子、豆类、花生等有机五彩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增加市民休闲观光的场所。
3.2主要农作物目标产量和效益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
拟开展玉米高产创建与春玉米田冬、春休闲期加产蘑菇技术试验示范,以及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生产示范项目。多年来,北京市玉米面积近年稳定在约15.00万hm2,继续开展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结合北京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设高标准的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全市玉米产量水平的提高。为把首都8.23万hm2农田打造成“优质产业田、优良生态田、优美景观田”贡献力量。春玉米田每年的冬、春休闲期长达6个月以上,由于多数地块玉米秸秆被利用,造成大量农田。为有效解决农田的问题,同时提高农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计划与本站食用菌室合作,在延庆县大榆树和昌平区小汤山设立3个试验点,开展春玉米田冬、春休闲期加产蘑菇技术试验示范。预计每667m2增加经济效益8000元以上。豌豆在北京市的生产,常年约1333.33万hm2,豌豆除可加工传统的食品外,还兼有绿色、有机蔬菜的用途,它的生产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地表的覆盖,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风沙浮尘、清洁首都的空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豌豆的需求日益增大。迄今为止北京市先后审定通过了部分豌豆品种,但由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导致产量较低,一般低于20.00kg/667m2,通过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同时也是对京郊非传统种植方式的一种探索并可对田地进行有效覆盖,减少风沙浮尘。
3.3设施农业技术示范
拟开展设施鲜食玉米、设施红薯、设施杂粮等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为拓宽与推广设施高效种植技术,实现有机生产、周年供应、丰富设施作物类型与品种,提高农民生产效益,满足市民对绿色安全鲜食玉米、红薯、杂粮的市场需求,在对“设施一年四茬鲜食玉米”预研成功的基础上,拟开展设施鲜食玉米、设施红薯、设施杂粮等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工作。目标经济效益为8000~10000元/667m2。
3.4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建议制定玉米秸秆还田补贴政策,促进秸秆还田落实。由于玉米秸秆用途多,农民从经济效益考虑,使北京市春玉米秸秆还田工作难以全面实施。为解决北京市春玉米田冬、春季的问题,建议制定玉米秸秆还田补贴政策,每667m2补贴30元,提高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秸秆还田保土、保水、保肥的功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5专用玉米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推广
【英文关键词】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opulation
【正文】
一、人类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价报告》(2005年)中将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认定为人类和其它物种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衰退和变异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人类环境因素又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漫长的地球历史进程中,人类可能已经将地球物种灭绝的速率在自然速率的基础上加快了一千倍,而在这个已经十分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现存物种中,百分之十二的鸟类,百分之二十五的哺乳动物和至少百分之三十二的两栖类动物将面临在下个世纪完全灭绝的危险。[1]人类活动已经将这个星球推向了大量物种灭绝的边缘,而这一切现象的结果将最终指向人类自身,威胁人类安全。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栖息带断裂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威胁。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所利用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地球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并将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转化为城市和农业用地。[2]将森林移为农田,用河流来发电,采集和捕猎野生生物以获取食物和进行贸易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并不会立即结束自然演进的过程,但是其中的每一种具体行为都会影响和改变生态景观,并打乱自然演进的步骤。
在世界日均家庭生活费用低于一美元的人口当中,有三分之一为农业人口。在全世界一万七千余个主要野生动植物保护地中,超过百分之四十五的土地被主要用于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用途。[3]生活在地球上二十五个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十亿人口当中,贫困农业人口和低收入农业人口对于生物资源的依赖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三亿五千万的贫困农业人口依靠森林以获得食物和生活来源。六百万贫困人口依靠在野生生物栖息地内进行牲畜养殖和放牧以得到最基本的食品和微薄的收入。超过三千万贫困人口以捕鱼为生。丛林猎物仍然是西非大多数居民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而野生植物更被采集以广泛地用于饲料,肥料,燃料和建筑材料。人们通过烧荒,拓殖的“游耕”方式开垦土地以用于耕种,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直接后果则是较低的农业产出、低牲畜养殖率、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增加。
当今全球和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相互合作,在越境区域、边界地带构建国际保护区域或者网络,以实现与其本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形成较好的衔接,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和成果。在200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共同合作构画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依照该计划,全部六个次区域国家将在科学考察和评估、构建区域性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资源保护网络、保护珍稀物种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
根据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项目开展的前十年将选取中国西双版纳、中越交界黄连山 – 老挝丰沙里地区, 老挝南部山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缅甸德林达伊西部森林-泰国岗卡章国家公园地区, 以及柬埔寨豆蔻山脉五个六国境内和越境区域作为重建野生生物栖息地的试点区域。[4]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貌的同时,减少贫困,提高当地人口福利。
二、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类环境因素考查
全长4909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现为世界第十长,海拔第八高的河流。它发源于海拔约5200米的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自北向南蜿蜒2190公里流经中国青海、西藏和云南省。在流出中国后继续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共2719公里。 [5]在这段旅程中,澜沧江-湄公河首先形成缅甸和老挝的边界线,随后又成为老挝和泰国的分界线。在流入老挝南部腹地之后,澜沧江-湄公河转向流出老挝,并再一次成为泰国和老挝的边界线。此后,它流入柬埔寨,并通过洞里萨河与柬埔寨的大湖洞里萨湖相接。最后,澜沧江-湄公河流入越南并最终注入南中国海。
(一)人口统计学的视角
在由澜沧江-湄公河串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农业人口数量超过区域内全部常住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在例如老挝、柬埔寨这样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的比例更达到甚至超过其全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口统计结果,直接体现着在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口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及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带来潜在的威胁。截至2000年,在次区域二百三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超过二亿四千六百万人口。在过去三十年中,下湄公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统计数据显示,直到202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6]虽然在文章的开头提到,人类活动正在并将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对地球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一点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根本因素;而同时对于人类活动的分析和考察也更加直观和精确地体现着人类对于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和损害,但是,研究人员和专家将野生生物栖息地和保护核心区区域内和周边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聚居规模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的潜在威胁性因素。[7]人类聚居可能导致对森林的破坏,牲畜养殖的增加,农业及其相关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增长,乃至加速大规模和系统性的城市化进程。
地处次区域的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域面积约为八万八千七百平方公里。流域范围人的人口密度为69.6人/平方公里。[8]在其它次区域国家,截至2004年,老挝人口密度人24人/平方公里;缅甸为74人/平方公里;泰国人口密度人124人/平方公里;柬埔寨为72人/平方公里;而在越南这一数据则达到246人/平方公里,而该数据亦是世界国家人口密度的最高值。[9]
虽然在以上统计中,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数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研究表明,当某一地域人口密度达到或超过10人/平方公里时,人类活动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消极影响便开始产生。[10]而卫星图片显示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即使是新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地区人口密度依然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这个数字。以次区域国家人口密度最低的老挝为例,在新建的老挝南部山地生物走廊区“Xe Pian – Dong Hua Sao – Dong Amphan”的统计人口数为5万。在Xe Pian地区聚居的八十个自然村落中,有十四个直接处于保护区内,此外该地区范围内还散落着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区。Dong Hua Sao地区人口总量为2.88万,在地区涉及的八十二个自然村中,有两个直接坐落于保护核心区内。[11]而在次区域的一些沿海和低地地区,人口密度更是达到了750人/平方公里。[12]
在老越交界的安南雨林,在柬埔寨北部平原林区,在中国的西双版纳,以及在次区域的广大保护区范围内,人口聚居和人口密度都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威胁。
(二)农业适应性和农业经济
农业,作为造成栖息地衰退和减少的一个全球性主要因素,仍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威胁。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食物需求量增长,农业发展对于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仍将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活动对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巨大的农业人口群体中,小规模自耕农和贫农仍占绝大多数,过着半自足或者基本自足的生活。农业适应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由此成为衡量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有两种农业生产形式:温饱型自给粮农业生产和商业性农业生产。在区域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水稻和其它基础粮食作物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消费品。在次区域的广大适耕低地地区,例如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区,越南的南部平原区和泰国北部的低地区,一望无垠的稻田和其它庄稼地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土地,将原本和山地连绵成片的土地与森林完全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