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篇1

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学生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带学生到水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水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我让一个学生将小石子投入水塘中,激起一阵微波,水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得凹凸不平,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二、加强对比性实验的训练

篇2

1 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让“课”真正有所思考、有所准备

常规文档式或表格式的教学设计方法沿用多年,从文本上说并没有大问题。然而,由于缺乏清晰的知识递进关系,更多笔墨耗在内容的罗列上,缺乏活动的安排及其明确的意图,导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思考不足,有的甚至是随便抄写一通,很难说得上课堂实施的构建和预演,课堂实施自然不理想。同时,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内容而言,老师、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并不会有太多内容上的费解和空乏,抄写或誊写一遍教案意义不大。老师们欠缺的是根据学生情况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老师们花时间、花功夫去认真对待的问题,也必然成为备课的核心关注。所以,采用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让老师根据学生状况把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上,把功夫花在活动的安排和取舍上,把思考放在设计的意图上,其意义远大于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可能条理清晰,效率优良。

2 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的基本模型

如图1所示,线性化教学设计模型灵感来源于工作推进图和竹子形象,本身依从简单易用原则。纵轴为时间推进轴,像竹竿,有节点,节点为核心知识,连贯并有层级递进关系。纵轴从上至下,时间上可以考虑一节完整的课堂,也可以是一节内容需要两节以上的课堂。该轴不一定是直线,可以根据横轴的内容改变节点在横轴上的位置。横轴被纵轴分为左右两部分,像两片竹叶。左部分为内容活动轴,围绕节点的内容是什么,需要提出哪些核心问题,需要使用哪些核心方法,要安排哪些活动(如:实验、讨论、提问、交流、练习)来达成核心素养的获得?右部分为设计意图,围绕节点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模型图把一节课的内容安置在一张A4幅面上,也可以利用横格备课本。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书写内容的多少调整,无需等距。线性化教学设计是教师思考的结果,是思考结果的线性化呈现,本身并不需要技术含量,可电脑设计,也可在灵感来时一纸一笔画出,既简单易用,又有利于老师“成竹在胸”,实实在在地指导教师的课堂。

3 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2012)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2],线性化教学设计实例如图2所示。

3.1 核心知识线性化

通过线性化教学设计,教师不只是完成了平衡态、平衡力、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应用等知识内容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把核心知识线性化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层次、递进和逻辑关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引出平衡态,明确平衡态和平衡力的对应关系,理解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就一定是平衡力,平衡力之下物体处于平衡态,反之平衡态下物体一定受平衡力,如果只有两个力,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条件,这样就完成了核心知识之间的链接和闭环。

3.2 核心知识为节点

接下来,以核心知识为节点,需要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图是什么,目的为何?教师都要有预先的思考。回顾牛顿第一定律,明确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态,通过实例了解平衡态下的物体不受外力的情?r并不多,那么平衡态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呢?于是自然引出平衡力,通过实例分析平衡力至少两个以上,其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力,二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和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同线。到此迎来了知识混淆点,学生较难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因此思考通过分析静止于桌面的书“压力、支持力、重力”的关系,让学生找到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键。在二力平衡应用节点,安排以下3个问题:

(1)分析静置桌面的书其压力和重力的关系,找到此种情形下压力等于重力,为以后学习压强作铺垫;

(2)压在墙上的物体摩擦力和重力的关系,只要物体一直静止,处于平衡态,则摩擦力和重力为平衡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不会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3)利用学生经历过的电梯问题适当增加难度,透过分析两个力平衡和不平衡时它们的大小关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粗略涉及超重、失重,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原来有超重、失重的感觉是这样的原因。

篇3

例1教室里的一张课桌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下列关于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桌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情境中不存在平衡力分析

这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学生思维的薄弱点在哪里?笔者认为,学生在“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理解上出现了相互干扰的问题,或者说对“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不够清晰,只是浮于表面,最终出现了错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记住了“等大,反向”,而没有注意“共体”即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首要条件,同时也给学生渗透了分析力学问题首先必须确立“研究对象”的意识,同时对于初中物理,后面还要学习杠杆,所以,还要强调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此一来“共体、等大、反向、同线”的二力平衡条件就清晰了,认识也就不容易出错.在讲解本题时,借助分析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这两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辨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态度与意识有了提升,获得智、能、情三个维度的发展.

2在探究活动中质疑、验证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那么对于初中物理课而言,如何探究呢?笔者认为探究课离不开“质疑”,提出问题后基于自己的原有认知收集证据推理得到结论,对于自己探究得到的结论在展示前,自己反思其正确性,即再次质疑,重新收集证据,或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更一般的对象分析中验证其正确性,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整个环节.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节内容时,给学生提供日全食图片,这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现象,同时抛出问题:日全食现象蕴藏着怎样的光学知识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能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太阳被月亮遮住了导致的.很自然地联系到另一个问题:“光在物质中是如何传播的?”“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有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呢?生活中学生能够找到“影子”的例子,思考如果光可以弯曲,那么按道理就没有影子,但是光路是看不见的,如何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呢?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证据并解释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足量的器材,分组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大多能找到如下三个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实验1激光笔作为光源,激光射向装有烟雾的矿泉水瓶,观察光传播的路径,证实光在空气中能够沿直线传播.实验2激光射到水中,为了提高可见度,水中可融入适量的豆浆或牛奶便于观察光传播的路径,实验现象证实光在水中(液体)中能够沿直线传播.实验3用玻璃砖代替水做实验,可以证实“光沿直线传播”.而教材中的结论是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直线传播已经感知到了,为什么要强调“同一种均匀介质呢?”这一质疑,带动了思维进一步发展,有了收集“新证据”,修正结论的需要.笔者在学生有了心理需要的时候,给学生做了一个“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在交流互动中促进思维更丰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南通作为教育大市推出了十二字教育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成为了新时期南通教育的总体要求,既然限时讲授,那就多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为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无论是概念课、实验课、习题课,笔者都尝试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质疑、批判、吸收,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在和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后,笔者设置了一条例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深化对电阻,及欧姆定律本质的理解.

例2下面对公式R=U/I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篇4

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物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石,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在教学现实中,由于学生实验能力、思维水平的不足,造成实验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摆在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师一直努力突破的教学难题之一。只有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实验的物理教学基础性地位方能体现出来,也才能够为物理教学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可以有很多改善的方法,比如: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加生生和师生合作互动等,但实验教学难点突破的关键在于学生要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背后的原因。为此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课堂,通过思考搞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背后隐藏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从问题引导猜想、理解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分析、改良实验等多个方面说明问题引导下的实验探究教学。

2 问题引导理解原理培养物理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的理解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理解了实验原理学生才可能掌握实验,才能做到实验原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改变了填鸭式灌输实验原理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以问题为驱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能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明白“是什么”,更清楚“为什么”,理清了实验的逻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本实验中如何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利用了什么原理?实验操作的关键点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明白实验中,要测摩擦力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但是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需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把摩擦力的测量转化为拉力的测量。实验中最关键的操作是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问题驱动引导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方面的要素。具体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3.1 问题引导猜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方法的习得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物理知识本身,若干年后,学生忘记了物理知识,但是物理方法却依然在不经意之间就用到,即学生所习得的物理方法将会成为学生的缄默知识。故而,实验教学中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猜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物理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首先学生要知道需要探究摩擦力与哪些量之间的关系,这就要需要学生进行猜想。为了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可设计如下情景:

1.到了小组换座位的时候,当你推桌子时,桌子越重,推桌子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2.推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走,地面越粗糙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接着追问,通过以上例子,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梳理学生的猜想,分析后确定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2 问题引导实验器材选择

实验器材的合理选择是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前提。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要学生思考需要什么器材,为什么要用这个器材,还可以用什么器材?问题驱动下的思考避免死记硬背实验器材的机械学习,对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学生通过猜想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毫Υ笮 ⒔哟ッ娴拇植诔潭扔泄亍K?以,实验中需要测出摩擦力、需要改变压力、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器材的选取环节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测摩擦力的大小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增大物体与接触面的压力?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测摩擦力需要弹簧测力计,要改变压力大小需要有配重的物体(如:钩码),需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需要有不同的接触面(具体做法是在长木板上垫毛巾、玻璃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后实验器材的选择便水到渠成。

3.3 问题引导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机械地往后做,不清楚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是短暂的,即使记住了学生也不会融会贯通,更不能把实验中的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探究中,这样的实验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通过问题驱动思考,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背后的道理、逻辑,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方法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操作步骤。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控制变量法后,可追问如下问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的压力等于多少?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P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通过问题的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如下操作步骤:

1.测量摩擦力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二力平衡容易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保持接触面不变,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将钩码添加到木块上,重复步骤1。添加不同质量的钩码,多做几次。

3.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保持正压力不变(不增加或减少木块上的钩码质量),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将毛巾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2)将玻璃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3.4 问题引导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论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得出结论,是一个探究实验的收官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中,不能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包办代替分析得出结论。只有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实验才算成功,也才能在数据分析中习得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会对实验结论记忆深刻,这样实验探究才算有意义。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留白,把思考、分析的机会和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智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乐意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与你的小伙伴分享交流,看看各自的优劣,并改善。经过学生的独立设计、同伴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呈现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1)。

篇5

2.认真践行学校推出的“学、练、查”模式。我所在学校的生源。几乎都是来自于农村,且是私立中学经过筛选后的学生,基础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推出了学、练、查模式。“学”我在教学中试这样处理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找出本节的知识点,找不出找不准的老师补齐,并指出重、难点。“练”我是这样处理的:上网查询,精心挑选练习题,分层训练。“查”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互查,小组查,师查,运用这样的模式。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提高不少。

3.巧用短语、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一些短语、口诀来概括概念规律等,便于学生记忆。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将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等大、等距、对称、反向、虚线”;讲“凸透镜成像”时把成像原理概括为“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学习“二力的平衡”时,把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为“同体,等值,共线,反向”学习电流表、电压表时,把读数规则概括为“头看量程后看盘,大格小格算一算”等等。

篇6

即使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正确的,而且已经被激活,也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的知识会慢慢趋于完整和精确,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初中知识应该经历一次大范围的修正和补充。学生拥有的初中知识虽然正确,但却是不充分的。二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学生的已有知识可能只停留在较低层次,教师不能假定学生“知道”了一个公式,就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它。

在物理作业中,有必要让学生再次使用已有知识,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力学知识时,物体的平衡是初中二力平衡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可以从简单的二力平衡的认知,通过课堂练习,深入掌握多力平衡。

二、纠正错误认识

如果已有知识不正确,会导致学生忽视、怀疑、拒绝那些与自己的认识相冲突的证据,从而曲解新知识。物理学中的经验理论经常是不正确的,例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离心力”等等。有些错误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仅仅通过学习正确的新知识并没有办法纠正。

通过作业纠正错误知识是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业要实现这个功能有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一是让学生面对自己的认识与真实结果的矛盾,有些老师布置一道作业题会预计学生大部分做错,“故意让学生做错”是纠正错误知识的方法之一。二是为学生提供运用正确知识的多重机会,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正确知识,有利于破除顽固的错误概念。

三、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前和课堂上的练习中,图表和概念是梳理知识结构的有效工具。教师提供一个“半成品”或者“框架”,让学生完成概念图或表格,可以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然后在讲解、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使之清晰且联系紧密。

例如,高中物理中学习磁感线时,让学生完成下表:

学生通过练习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和初中所学的磁感线与高中所学的电场线都有区别和联系的。

四、监控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所犯的错误,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学生是否把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相混淆?是否总是一贯地对所有用电器使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中存在不适当的联系和分类,通过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透过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使之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想实现综合运用,不仅要对各个零散知识点进行单独练习,还需要不断重组,进行整合练习。整合练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常常遇到“讲透了,但是学生还是没掌握”的无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全面了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练习,通过作业,使学生熟练运用各个知识,进而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已解例题,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征,分析解题步骤和背后的原理。或者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有难度梯度的小题,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五、促进知识迁移

为使学生知道何时何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就是达到知识的“迁移”。通过作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新的运用环境联系起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作业中可以采用几个方法和策略。一是引导学生讨论应用的条件,二是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运用技能和知识,三是运用比较,例如表面相似但解题方法大相径庭的两道题,就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六、反馈学习效果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能反馈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它是作业最重要的功能。练习与反馈是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的循环过程,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有效的,同样的作业对有些学生效果不错,对有些学生则效果欠佳。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不到足够有效的反馈时,无效的练习就会增多。这会使学生无故增加学习负担,这在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研究表明,高效的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二是以学生当前行为表现为基础,具有恰当的难度水平。三是具有足够的数量和频率。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作业分层、错题重做等等,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科学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花太多时间,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总之,“作业”这个教师和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其实背后蕴藏着众多学习的科学原理。好的作业能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提供重要支持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知识和能力,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与动力。

篇7

第二,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第三,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专业的实验教师更是没有,一般安排年龄大的教师挂个名,管管仪器室的钥匙而已;即使有实验室,也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必要的实验外,实验室一般不开门。

第四,实验室器材短缺,调查发现: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专门仪器没有,需教师自己组装;有的实验室的电池早已过了有效期等等。

第五,只动手不动脑。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中考实验又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于是在中考实验的前几天让学生盲目地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机械操作,更有部分学校预先印发实验报告让学生照“实验报告”逐条操作,填写数据。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有了一些积极的发现:

其一,从学校方面看,各初级中学对学生实验较已往重视多了,并加强了对学校教师实验开展的要求。

其二,绝大部分教师都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其三,下列实验多数学校都确实做过: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实验。

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技能,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分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因此,把握好分组实验课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自于实验。通过物理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和实验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分组实验课效率低,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实验内容,有时即使完成了,效率也很低。

在农村从教将近十年,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总结,现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实施方法归纳如下:

一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1)教师应在实验前两天给学生设计好实验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知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通过教材知道实验原理。

(2)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教师应按照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并且按好中差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对每个小组的4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3)针对实验教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选择科学探究的课题,既激发兴趣,又明确了目的,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后,如何解答问题?在物理上人们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呢?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装置,采取巧妙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二是指导学生在试验中恰当运用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观察实验过程,随时做好观察记录;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验中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把探究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体验。由于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因而对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样通过以上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不回避实验失误,找出失误的原因,不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三是提倡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由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的训练。由于现行教材对物理实验方法、过程、结果已全部告诉了学生,这样造成学生把实验结果早已知道,也就无心思进行猜想,从而也就失去了动脑设计实验的能力。所以实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能使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应有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篇8

一、两细分化的形成诱因

1.心理原因和舆论宣传的误导

不少学生由于中考的艰苦拼搏,终于考上了高中,所以想歇一歇,喘口气,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中考成绩的喜悦中成绩不知不觉地落了下来,导致从高一的一开始基础就没能打好;另一些学生则相反,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不能从痛苦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不能积极地投入新的学习中去。还有不少学生从入学就开始为自己明年高二的选科做打算,对于那些不选考物理的学生一开始就放弃了物理学习。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物理成绩的两极分化必然加大。舆论宣传的偏差也是原因之一,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常会灌输物理难学的思想给高一新生,很多学生因此形成了一个心理障碍。

2.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物理不得法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高中课堂一般在课本知识讲述的过程中进行深挖和拓展,因此课堂属于高速度、容量大,学生一面听一面还要做好笔记,由于一些学生不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注意力的分配,另外一些学生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缺乏对高中物理概念、公式、规律推导过程、适用范围和条件理解的重视,没有养成做完题后反思、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举一反三。

3.物理教师在教学要求上过高,在教学观念上陈旧

因材施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在高考压力下,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再者现在高中教学基本上都实行了小循环,大部分高一教师都来自刚毕业的年级,教师难免会提高教学要求,增加难度,从高一开始为高考备战。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是通过引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探究学习。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绝不是单一的。广泛地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的原因之一。

4.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梯度过大

高中物理研究问题复杂,如初中只讲二力平衡,高中讲多力平衡;初中只讲匀速运动,高中讲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初中教材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高中则以定量计算为主。另外,数学知识不能同步衔接,如初中只讲标量,只有代数运算,而高中一开始就引入了矢量运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合成与分解),但高一数学还没学习这些内容。高中物理每节的信息含量多,容量大,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二、两极分化的纠治对策

1.作为高一新生应怎样提高物理成绩、减小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的第一章讲述运动的描述,为运动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第三章是力的基本知识,第四章是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大家可以看出前三章是为第四章内容打基础的。

学习程序一般是:预习、听课、做笔记、及时复习、看例题、做练习、疑难问题做标记,查阅资料找解答方法,或适当时候问别人。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加强习题练习,掌握各个知识点。无论大小测试,不要过分关注当前分数,而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另外,学生自己要注意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模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

2.作为教师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减小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必将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教师要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要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把高中与初中教材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篇9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探索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过程既是认识和检验规律的必要过程;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还能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新大纲更加强调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对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所以我们物理教师们应正确认识实验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科学认知观的养成。在此,我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应戒光说不练,以讲代做

实验,就是以做为主,在操作中去发现,去探索。这个做的过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润物无声的养成学生科学的研究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在实验中,学生会获得思索的动力,会体验合作的愉快,会享受发现的乐趣,会经历思想的沉淀。这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有些教师,可能因为时间紧迫,或条件所限,不能按要求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课,把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把演示实验改成实验评书,以讲代做,这都是不可取的。

笔者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失败。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教学中,因为当时课程安排较紧,老师只是结合实例把实验内容讲给学生听,结果学生在遇到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问题上,总是容易弄错。对讲的“实验”,学生印象浅,知识的获得感不强,更不用说灵活运用能力了。

二、应戒准备仓促,胡乱应付

按规定,分组实验通知单就提前一周送达实验室,演示实验通知单就提前3天送达。这样的安排,不仅仅是为了使实验室提前准备器材,也是督促教师为上好实验课提前做好准备。一些老师会认为,实验前只要把实验器材准备好,就万事俱备了,其实不然。

准备一堂实验课,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对实验的全面了解,包括提前预做,以便于发现新问题;其次,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铺垫,吊吊“胃口”;还有,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实验,有时还需要做一些课堂要求之外的器材准备等等。曾听过一教师讲“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突然有学生提出,当把蜡烛放在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时,在远处墙壁上发现了火焰放大的像(诸位老师可以试试)。这个问题明显超出了上课教师的准备,这位老师采取了一棒子打死的措施,直接否定了。这里当然存在着教师课堂应变的问题,不过课前准备的不充分也是显尔易见的。

笔者在讲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时,曾提前安排学生观察晚上广场上的射灯或远处明显的灯光,这样的实验前准备,虽然简单,却起到了很理想的作用。

三、应戒全面放手,缺乏引导

现在的课堂教学,着重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倡教师站到幕后,作导演。而实验教学,应更能体现这一理论,放手给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大的自由空间。但切忌形而上学,片面理解,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老师指导过少或根本不指导,把学生往实验室一轰,采用“放羊”方法。像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思路较复杂,难度大。实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实验前的引导和实验中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对这节实验课的设计,笔者在学生分组实验前,先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猜想得知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物距和透镜焦距有关。这样学生自然对主光轴上的几个特殊点容易理解。

忽略这些,只能劳而无功,热热闹闹,一无所获。

四、应戒虎头蛇尾,学而不思

在实验教学各环节中,可能有人认为进行实验是整堂实验课最重要的一环。但笔者认为,实验的整理和交流评估的过程,在实验教学对学生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功不可没。“学而不思则罔”,探究后的反思和沉淀,不仅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也是深化所学的重要过程,更是思维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形成的最后收官。没有这一环节,学生也许只会沉浸于欢乐的实验课堂,惊奇于神奇的实验现象。只有静下以来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包括从发现提出问题到最后分析得到结论的每个步骤,才能真正升华为思想的结晶。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6-01

长期以来,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这些往往导致他们成为物理的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错误的成因,找出解决对策。

1 初中物理学困生错题原因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几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主要是对物理概念、物质特性理解不深,以及忽视题目给出的隐含条件而造成的。现就这几类型的错题简单分析如下:

(1)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错误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没有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解析:物体没有对外界做功,即内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并且又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选项A正确。晶体(如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它吸收了热量,但是温度却是保持不变,因此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升高,选项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有两条途径,即做功和热传递,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C、D均错。故答案应为A。

(2)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缺乏灵活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是造成错题的原因

例:某人用10N的力去拉一张桌子但没有拉动,由此可推断桌子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为( )

A. f=10N B. f>10N C. f

解析:很多同学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认为拉不动即为拉力小,这种说法本身并不错,但同学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拉力小于了摩擦力,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C。没有弄清这个拉力只是小于某个数值而已,并不是小于摩擦力f。同时也忘了物体平衡的规律,没有考虑到物体既然处于静止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当相等。该题正确答案为A。

(3)不注意发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不会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创设的物理情景进行解答

例:容器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情况中,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的是( )

A.保持体积不变,使温度升高

B.保持体积不变,使温度降低

C.使体积减小,同时温度降低

D.使体积增大,同时温度升高

解析:部分同学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选择A,事实上做功和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且效果是相当的。而D中体积增大,必对外做功,而温度升高时动能大,但内能是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和,这样不知是吸热多还是对外做功多而陷于不能确定的局面,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气体分子间距都比较大,一般可认为r>r0,因此体积增大,间距r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而温度升高时动能大,故内能一定增大,由此可知A、D正确。

3 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3.1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训练方法,使其较容易掌握基础知识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在教学生学习一些十分抽象地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可以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且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讲电压时,将电压与水压进行类比,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电压变得通俗易懂,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是通过已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另外在作业和练习中针对学困生,适当的降低要求,出现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以便及时反馈。

3.2采取环扣式训练方法,提高学困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困生对于错题,往往只是把答案改正过来,也就自我满足了,下次再考到同类型问题时,依然是做不正确,这就是典型的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使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如,在学生学过二力平衡后,遇到这样的题目:“起重机将重为5000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匀速下降、静止空中三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学生多次遇到这道题时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是由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问题症结后,我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了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让学生在解题中理清物理规律极为重要。

3.3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篇11

备课是物理教学最基本的工作,备课的好坏决定着上课的质量,也决定着学生成绩的好坏。所以教师备课不但要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心态,以便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当前农村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少能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农村中学生,在家里用来学习的时间也较少,对身边的事物也不大注意观察,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备课时应找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压强》时,课本开头虽然有两幅图可用来引入新课,其中一幅是蝉吸树汁,另一幅是宽大脚掌的骆驼行走在沙漠中,这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为多数学生都说没见过蝉吸树汁,骆驼更没见过。所以我备课时另找例子:一个是蚊子或黄蜂蜇人,因为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另一个是小实验,让学生分别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压(用不同大小的力压)铅笔两端(每个学生都有铅笔,且铅笔一般一端是尖细的,另一端是平宽的),让铅笔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感受此时两手指疼痛程度,以及观察两手指凹陷的程度。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观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感性的认识,对压强这个概念就容易理解了。

二、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关键

教学中,发现每一批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学了后面的知识,前面的知识基本忘了;复习完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又忘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摸索发现一个比较有用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把前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能经常重复学习。例如,在课堂上讲下面一道练习题。

把重为5N,体积为0.6dm3的物块投入到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浮力是6N

B.物体悬浮,浮力为5N

C.物体漂浮,浮力是5N

D.物体沉底,浮力是6N。

篇12

由于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来源不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对物理概念的肤浅认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没有深入理解,不能脱离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本质含义,造成对物理难学或无法学懂,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节时,出示的一道练习题:某导体的两端电压是2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则此导体的电阻是;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此时导体的电阻是。解答此题时,许多学生对于公式R=U/I可知U、I情况下求出电阻R的值,但是不能理解成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电流决定的。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组成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决定的,“它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的实质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本题中电压变为4V时,得出R=U/I=20欧的错误答案。这就是学困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了对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

2.忽视隐含条件。

物理中的某些定义、公式、规律、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物理习题中,这些条件或己经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解题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例如汽车在5min内匀速行驶了2000m,若汽车所受的阻力为2000N,则该汽车的功率为多大?这道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该汽车作匀速运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问题,因为汽车匀速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F=f=2000N,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W/t=F.s/t=f.s/t就可以求出该汽车的功率。但是在大部分学困生中,不能理解题目中这一隐含条件,苦苦思索题目,埋怨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足,无从下手。

3.缺乏分类的物理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的概念繁多,物理规律抽象,学生容易记忆错误,造成解题的思维障碍。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很多学生不能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进行分类记忆,导致考试时出现混乱,将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写成放大镜或幻灯机的成像条件,也将幻灯机的成像规律写成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将答案写得五花八门。

4.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就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于经常接融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型,因而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造成消极的作用。当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类题目上改变了个别条件,学生不去认真分析,马上按习惯的思路求解,造成解题的失败。例如:上体育课时,某同学用500N的推力将40N的铅球推出了8m远,求这位同学在推铅球时对铅球做的功是多少?解这类题目,学生必须掌握做功包括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学生解答上述题目时犯了一个思维定势的毛病,认为是该同学用500N的推力将铅球推出了8m,直接根据W=F.s的公式代入数字得出错误的结果。

5.缺乏生活经验意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例如:要求学生估算一个鸡蛋的质量时,很多学生把一个鸡蛋的质量写成了500g;把举高1m的鸡蛋做的功为100J;要求学生将电工钳这种常见工具说出它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等,结果学生将答案写错,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物理思维障碍。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思维障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高思维的免疫力。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含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3)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巩固与训练,对学生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地方,呈现各种正与误的辩析,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增强免疫力,活化思维。(4)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搜集和整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多次反复订正,并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切实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2.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困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篇1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完美、成功的提问在物理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控制课堂秩序和气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针对这些特点,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问题要难易有度、具体明确。问题太深、太难,没有或仅有个别学生有所反应,会导致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问题太浅显,则会造成课堂表面上活跃,实际上没有效果的局面。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同时问题必须具体明确,表达清楚,为学生理解。如果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那么学生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知所措。2.问题要有创新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一跳”,才有可能“摘得到”,这样才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创新能力。3.问题要有梯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难理解的问题进行分解,然后经过层层深入的提问,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利用认知冲突,纵横联系,深化比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知识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了一系列物理概念,但这些观念往往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且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与物理科学概念的形成相抵触,这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实例或现场实验来解决。在初中物理中,许多知识间既有本质的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知识点本身,又要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纵横联系、深化比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概念间的模糊,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蒸发和沸腾”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一:发生的条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而沸腾只有在一定气压、温度下发生。二是发生的部位不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三是剧烈程度不同:蒸发比较缓慢,而沸腾则比较剧烈。四是变化不同。蒸发时会降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温度,而沸腾却保持沸点温度不变。它们的联系是:都要吸热,都是汽化现象。还如:实像与虚像、压力与重力、电动机与发电机,等等。要让学生掌握这种联系比较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