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节日文化比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篇1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6]《圣经·创世纪》1:29-30

[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节日文化:中西比较及其启示

[1]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8.

[2]郭贵丽,张丽玉.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47.

[6]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34-36.

[7]赵东玉.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7.

[9]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篇2

一般意义上,每一门外语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和学习。就拿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其中很多试题不乏有反映英美当地风土人情、、艺术追求、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方面的考点。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却严重缺乏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穿插这些知识点的传授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1 西方节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来源于喜爱和兴趣,学习热情的长久保持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英语这门异国语言,它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来源于生活意境,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英语对他们来说所包含的意义,只有身临其境学生才能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异国文化的憧憬和新奇是在所难免的,学习文化背景是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国人”纷纷崇尚和迷恋国际潮流,西方节日备受“国人”追捧,然而我国本土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低迷”。[1] 在我国充斥了各色各样、形式各异的中西方节日。据我国社会调研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大约有90%的人表明今年有过圣诞节的意愿,有近40%的人表示每到12月份就开始筹备圣诞节的相关事宜,与筹备元旦和春节几乎没有两样。此项调查共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采取电话访问的方式,其中受访者大约有两千余人,而且大部分受访者都是年轻人[2]。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西方节日在我国也日渐流行和风靡,节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很多西方节日深受我国国人的追捧和热爱,像圣诞节、愚人节等。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西方节日表现出了痴迷和热衷。西方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西方人的民族信仰、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精神意志[3]。通过中西方节日的传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乏是一个上上之策。

2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可以加强学生求知欲

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一样的习俗,它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及宗教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中西方不同节日文化的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是不可避免的都存在着共性,那就是都和宗教、庆典以及聚会等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大多数节日都会伴随着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或传说,同时也会通过不同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中国元宵节的元宵、春节的春联、中秋节的月饼等。中国传统节日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大多数都具有家庭团圆、和睦、纪念先祖等意义,比如春节和中秋节的内涵就是家人团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西方人和中国人的过节方法存在着差异性,他们过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他们或者是和全家人一起过节享受团圆所带来的乐趣;或者是独自外出旅游,追求个人身体和心灵上的解脱,对于西方人来说节日等同于开心和快乐。西方文化的构成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节日和纪念日,人们的文化情感需要节日和纪念日这些寄托载体。虽然中西方节日的主题存在着差异,但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每一个节日都为家人或朋友的团聚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传达了相互间美好的祝福

求知欲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是促使学生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学习的助推力,对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求知欲同学生在学习期间所产生的趣味性或者是所学对象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它能够使学生将学习看做是一件有趣的活动,而不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只有对所学对象产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才会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的让学生通过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不同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只有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来吸引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3 节日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利用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成功引起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后,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对所学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而达到学生以学习为主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节日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利用熟悉的诗词歌赋对所掌握的节日文化内涵进行巩固,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进行了解,通过比较来发掘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性。老师可以通过三步走计划即由“听说中学”发展到“活动中学”最终实现“探究中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比如互联网搜索、文献查询等。英语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教学成效,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图像欣赏。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对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习俗和不同节日文化所具有的不同内涵的探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进行英语教育时穿插中西方节日文化内容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彰显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同时,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注重在英语教学中融会贯通中西方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凸显节日的魅力瑰宝,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会节日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敏.浅谈中国的西方节日热[J].改革与开放,2009(6):15-16.

篇3

一、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是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2003)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

二.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1.圣诞节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 中 有 给 儿 童 压 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篇4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篇6

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是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具备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知识的能力。以网络为基础的MiniQuest 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现了英语课程学习的探究化和网络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为有效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分析了MiniQuest 的基本模块,设计了基于MiniQuest 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实例,并从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探究利用MiniQuest 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策略。

MiniQuest 是在WebQues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1-2 课时的微型网络探究模式。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目的参与研究,学习、分析、整理和总结特定网络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完成学习任务。MiniQuest 教学模式包括三大模块:一是情境,即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设定角色,并引起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思考。情境设计提供了一个“锚”,把学生“拉”进问题情境。二是任务,包含一系列设计好的基础性问题以及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特定资源,它是学生学习并回答本质问题的关键。三是成果,也就是学生展示本质问题答案的作品, 通过此模块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一、基于MiniQuest 的英语教学设计实例

实例以外研版Book 5 module 5 Carnival 课后的Task(任务)为例。探究任务为: 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

1.情境

主题:你是如何庆祝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的,他们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

圣诞节快到了,我们要和我校外教Vincent一起过个圣诞节,我们应该如何庆祝这个圣诞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定出一个庆祝方案。

2.任务

(1)基础性问题。① 中西方的主要节日都有哪些?② 中西方一些重要节日的背景及主要庆祝方式是什么?③ 你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④ 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⑤ 通过网络等资源,小组合作探讨出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本、因特网、百度等信息资源渠道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可提供一些有用的网络网址资源。

3.成果

你和你的团队将创作一个视觉作品PPT或文字成果。

(1)以多种形式学习、,查找、收集资料,讨论初步的结果,经过分析、归类和整理并制作出反映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演示文稿。

(2)以小组为单位, 派一名代表交流探究的成果,边播放边讲解。交流时也要说明获得资料的方式。(图书馆查询?上网搜索?进行社会调查?)等

(3)做出一份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根源的分析报告。

二、用MiniQuest 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

1.主题设计扣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主题即本质问题, 是MiniQuest 教学设计的对象和核心。主题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为此主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题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确保主题切中目标。高中课程是非常紧张的,任何一节英语课都应围绕课程标准展开, 为此MiniQuest 的主题也应以课标为中心,保证教学的意义。二是设计的主题是可细化的。在MiniQuest 中任务是基于本质问题开展的,为此,本质问题能否细化为若干步骤来完成是保障任务环节正常实施的关键。三是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或决策性。有难度的、需要学生思考和努力的主题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眼球,主题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主题的设计对学生和社会是有意义的。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主题,能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或改进方案,提高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解决能力。

案例设计的主题是关于中西方节日文化问题,教师在通过设计本主题进行MiniQuest 教学时,不仅巩固和拓展了学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 而且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使疲于上课的学生换了新环境,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2.情境创设从生活切入,产生共鸣

MiniQuest 的情境是自然引出本质问题、驱动任务完成的源头。情境的设计注重从生活切入,现实主题与真实情境有机结合, 促进情境与学生主体共鸣, 引发更持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典型的情境是,让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语言是自人类出现就存在的,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成今天这样一门系统性的文化科学。语言产生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文化。语言与它所在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学习语言就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职高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了解了英语中的文化内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用语习惯等,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注重细节、了解语言表达差异

细心的学生可能都已经发现,英语的表达习惯于汉语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语法结构中汉语一般按“主谓宾定状”的顺序安排的,且无补语;而在英语中状语一般会置前、补语作用较大。又如英语中的“No,I am not.”按时汉语思维,翻译出来是“不,我不是”;实际上应该翻译成“是的,我不是”,重点突出对提问人的回答。正因为西方民族和我国民族在思维习惯、方式上的不同,所以导致在用语习惯、语法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上面出现异同。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了解其文化的不同,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二、了解背景、理解习俗习惯差异

中英两国由于地域位置、地理环境、气温气候等不同,所以许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性、生活习惯等也有所差异。这也是学习英语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习俗习惯的差异。

例如教学《English Meals》这课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英国饮食文化,与中国的饮食文化作对比,了解其中的差异。通过阅读课文,可以发现英国人的一日分为四餐:breakfast、lunch、afternoon tea、dinner。早餐以甜食、面包、牛奶为主,午餐为了节约时间,通常吃盒饭和快餐;下午茶是三明治、饼干等点心;而晚餐则是每日的主餐,以牛、羊、鸡、鸭肉为主菜。所以,英国人用餐习惯用刀叉盘。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英国截然不同,中国人的习惯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中国人多以大米和面粉作为主食,所以用餐也习惯于用碗筷。又比如教学《School life》这课时,可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中学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学校学习时间更短、学习课程的选择性也更加自由、校内学生可以自主参加的校园活动比较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锻炼。这与英美国家的学校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他们提倡人性化、自主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在中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在中学教育中,思想观念还相对比较保守。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对中西文化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对中西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差异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合生活、掌握节日文化差异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有关节日的课例,结合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对比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文化。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节日,进行跨国文化渗透。通过教材与生活的巧妙结合,教师可以很自然地位学生们讲解有关节日的小故事、小知识、各国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等等。

比如在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它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盛大、隆重。如恰逢在这一天上英语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圣诞节的知识。在西方国家,为了迎接圣诞节,家家都要用红、白、绿三种圣诞色来装饰,点亮圣诞树(Christmas tree),挂满各种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等等。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过节的?学生们都会想到四处张灯结彩、挂大红灯笼、放鞭炮、包饺子、煮汤圆、吃团圆饭、穿新衣服等等,全国各地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这与东西方传统历史、宗教文化背景相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们既能够体会到西方节日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有关圣诞节的模拟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们”派发礼物。过程中,“圣诞老人”与“孩子们”必须用英语口语交流。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西方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语言与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可见渗透文化意识和了解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衔接利用,从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学生们只有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更加透彻地掌握这门语言的特点、规律和技巧,才能跨越文化的门槛,理解外语与母语间的差异;同样只有树立了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语言的听说读写、交际运用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节日的概念和作用

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除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外,节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作为文化的载体,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内涵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变化,而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也因为节日而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二、清明节和万圣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在此时远离冬日的寒浊,迎来温暖的春日。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非常的丰富有趣。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表达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同时,因为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所以这一天要禁火,为了减少寒食冷餐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大家还要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清明节通过对祖先和亡人的追思和缅怀,教育人们要珍视和尊重生命,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又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笑之声,强健体魄,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正是这特殊的形式和重要的意义,使得清明节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特色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2.万圣节

万圣夜,英文称之为“Halloween”,为“All Hallow Eve”的缩写,是指万圣节的前夜。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提前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原因。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由以前的逐鬼驱魔变得积极快乐。“死魂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以卡通形象出现,变得友善而滑稽。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地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妙趣横生,而万圣节也成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三、清明节与万圣节的主要差异

1.习俗差异

清明节和万圣节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清明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时至今日,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它更是重要的祭祀日。清明节当天,亲人们要结伴而行,携带纸钱、果品、酒食等到墓地,首先,为祖先的墓地“打扫”,如擦洗墓碑,拔除野草、添加新土;其次,陈设果品美食,点燃香烛为他们“送钱”“送食”,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健康。通过祭祖扫墓,人们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先及亲人的哀思。而且在举行扫墓仪式时,往往气氛严肃,步骤繁复。全程需双膝跪地,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仪式结束后叩头行礼,并共同将剩余的酒食吃完,意为与祖先共同进餐,然后回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万圣节仅保留了一部分原有的习俗,原有的祭祀仪式逐渐被人们所忘却,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变淡,并不断向着奇特、怪诞和狂欢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地要糖,成年人也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戴着鬼神面具,成群结队,“装神弄鬼”相互恐吓,他们游行在大街小巷之中,在稍显恐怖的气氛中,尽情寻找和创造着欢乐。“鬼节”在美国成了一年之中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万圣节成了一年一度真正意义上的狂欢节。

2.内涵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手工劳动就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劳作方式和经济来源。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劳力的多少往往会决定一个家庭兴旺与否。而在祭祖扫墓之时,家人要全员参与,能增强人们的家族观念,同时提醒家人“人丁兴旺”的重要性,体现了封建社会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

与拥有悠久历史和封建传统的中国不同,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深受欧洲资本主义推崇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以及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相信,只要足够虔诚,就会与上帝建立联系。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也无贵贱之别,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因此,在万圣节来临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戴起面具加入狂欢,尽情释放,展现和张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其传统的祭祀仪式已难觅踪迹。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及美国的传统节日万圣节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在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的节日文化,并与本国的节日文化进行对比,使我们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弘扬本国节日文化,同时为吸纳他国节日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盖国梁.节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篇9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产物,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1],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传承着整个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诉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和谐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厚的贵人伦、重感情的特点,注重塑造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众多节日包含的特定文化感情和习俗中,处处流露着人们对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如春节期间,串亲访友送祝福是我们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祈愿家庭和和美美、国家政通人和;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题,强调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和谐是其主要内容;重阳节敬老孝亲,给长辈送祝福和温暖,尽显人伦情谊。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有着深深的农耕文化的印记。因此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重要的节令人们都会采取相应的习俗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此方式,一方面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激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恩惠;另一方面也祈愿自然更加善待人类,驱灾避难、降福人间。比如清明节人们踏青郊游、植树造林,反映了人们催护新生、热爱大自然的鲜明主题;重阳节人们喜欢登高,感受天高气爽,欣赏自然风光,领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弘扬孝道和感恩

中国大多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孝道”和“感恩”等伦理情怀。如每年春节不变的“回家过年大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父母或长辈的尽孝和感恩。而一到端午节,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孝女曹娥的故事,由此端午节也得了一个别称“孝亲节”。

3.彰显浓郁的爱国情思

传统节日是华夏各民族儿女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其文化习俗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我们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和高度认同感,镌刻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如每年的新春佳节,国人和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遵循着同样的祖训,以同样的形式展示同样的文化,充分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清明节我们遥祭先人介子推,感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的崇高的爱国节操。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智慧,蕴涵着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和丰富的价值观念,在培育青少年学生人格修养、理想与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

1.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而且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并最终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特色节日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儒家思想的糅合、普世百姓对节日文化的敬仰与践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架构模式。因此,认真挖掘和整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青少年学生充分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将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传统”而不“僵化”,它植根于民间,同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化于民间,同时它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不断深化和延展节日文化的内涵,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感恩孝亲、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文化内涵,是公众最容易接受和认可的德育载体之一。因此,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减少青少年学生对德育的抵触情绪,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的意识,从而增强德育的活力。

如今,在多元文化激荡中,中西方文化竞争和冲突加剧,利益化和功利化思潮对部分青少年学生造成严重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理想缺失、信仰迷茫、道德滑坡、人生颓废等,因此如何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品格,是道德教育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亲和力和渗透性强、影响持久、文化样式丰富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营造活泼、轻松的德育氛围,提高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

3.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受此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精神下滑已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是我国各层次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涵盖了追求和谐、爱国主义、人格修养、感恩孝亲、自强不息等文化内涵,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进取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完善的人格,对青少年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4.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衰微和遭受冷落的现状日益严重。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狭窄,对西方文化的崇尚度越来越高。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日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推崇,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和功能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异化。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学校渠道

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学习地,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2]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类学校应努力打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载体,让青少年学生近距离接触、认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最后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实践中强化自我德育意识。

第一,坚持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纳入青少年学生培养体系,以构建良好的德育平台。学校应站在繁荣传统文化和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的高度,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文教育通识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中,通过编订系列教材和读物、聘请优秀师资、开辟节日文化宣传和实践空间等途径,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第二,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突出其德育价值和功能。学校在传授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其文化源流和文化精神,将其中蕴含的人伦教育、人格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以精彩的案例和优美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品味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中了解其文化真谛,感受其文化魅力,并进而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塑造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才能,铸造学生的行为。

第三,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提升自我德育意识。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将节日文化教育继续推向深处。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搭建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如举办节日文化讲座与论坛,组织学校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举办中华传统节日美食节、感恩节,开展传统佳节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等,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应鼓励学生积极组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让学生根据自身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以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自身素养的提升。

总之,学校应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体验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希望、快乐、沟通和幸福。

2.社会渠道

社会力量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实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时也必须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美、人性美、德性美,努力营造一个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第一,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创建教育基地,培育节日文化产品。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不能只靠简单的、纯粹的精神层面的说教,还必须有让人置身其中的文化载体进行体验。因而注重传统节日文化载体建设,将本地域或本民族所有重要节日的历史和现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是文化传承和发挥教育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载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创建静态的文化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建筑物等予以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创建动态文化展示舞台,以游园会、庙会、灯会等予以展示。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站、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传统节日创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产品,注入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源,增强中华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增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染力。[3]

第二,尊重传统,追求传统节日文化的本真。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首先因为它保留了人性和文化中最有力的、最健康的、最本真的东西。因此,社会各方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都必须尊重传统,反对任何不负责任地颠覆、玩弄传统节日文化的行为,避免过于夸张或渲染不当的商业绑架传统节日行为。要让节日过得有文化,有精神,有传统,[4]尽力展示传统节日“贵人伦”的特质,以给青少年学生传承节日文化、增强德行修养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三,善于创新,充实节日文化内涵。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5]在青少年学生眼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只是简单的“吃”或“消费”文化,没有创意也没有新奇感。因此,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是繁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升其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总之,利用传统节日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实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巧妙对接,既能让青少年学生浸润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里,又能推陈出新,升华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让传统节日文化薪火相传。

――――――――

参考文献

[1]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政工研究动态,2008(7).

篇10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2-02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结果如下图[1]: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3]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4]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

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5]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因此我们迫切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下的“国学热”积极配合,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升。商家和媒体也更应充分挖掘中国诸多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诸如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开展的“中国年”等活动就是弘扬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很好途径。

在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博弈的今天,我们应以十二五文化纲要为本,抓住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契机,提升自己的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汉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在吸取前人及外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属于我们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使自己的区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享资源,为创建多元性世界文化,促进人类的全面繁荣,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寇福明.从洋节盛行看中西文化的融合\[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08-110.

篇11

西方节日在我国的盛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节日文化不可避免涌入我国。在这种背景下,西方节日文化给我国当今的传统节日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影响更为广泛。

一、节日文化概述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有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现象的节日有着特定的含义: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路线形成的固定的或者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替代的作用。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①。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它以独特的内涵融汇成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并化为集体意识渗入民族血液之中,潜移默化的规范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二、西方节日文化

西方节日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的体现了西方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每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和风俗习惯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宗教性三大特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文化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或让位于宗教性节日;此外,由于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传统的生产性节日仅仅具有地域性特征。敬奉土地和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在农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尤其如此。在进入工业社会后的西方国家,失去了特定经济生存形态基础的敬土祈年习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消亡,仅仅遗存于极少数一些仍然保留着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地区。

与生产性和生活性节日的衰微相对照,西方国家节日的宗教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西方节日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代大学生消费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节日消费是大学生校园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过节而支出的费用,一般包括节日期间的餐饮费、活动费以及互赠礼物的费用。在这些热衷于过西方节日的学生中,往往要用一笔钱和朋友聚餐,购置节日物品,参加节日活动和互赠礼物。其中餐饮费和购置礼品的费用加起来花费不少,对于几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额外的负担。大学生在过西方节日时的消费虚荣心理以及由此导致的高消费行为的确在校园中存在。虽然消费观是由个人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以及消费常识等因素综合决定,但是西方节日客观上为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

(二)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西方节日在校园的流行的确给大学生节日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西方节日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存的土壤。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现在很多人在不信仰基督教乃至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浑然不觉地加整理入到狂欢行列。这是无形中把一种外来文化与异质宗教人为种植异国他乡,好比无源之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大众认同、沟通、交流、凝聚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大众共同娱乐、游戏的重要方式。每个节日都有历史根源,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文、民族色彩来展示民族的人情世故、忠奸善恶、民族伦理、民族风格及强烈的民族意识。青年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养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大学生过度的迷恋西方节日,将影响中国的文化安全

"现在的国际竞争和国家较量不是攻城掠地,而在于信息和文化的竞争和争夺"。大学生盛行过西方节日,在传统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沉沦的表现。对于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我们如果没有了包括春节在内的节日文化,就意味着在文化发展中被淘汰。西方国家,一向认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在与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同时,也在极力地吹嘘推进他们的文化。"在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中,已赫然将维护和推动其文化价值观的全球性统治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②。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部分,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我国大学生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建设中,不要被别人"化"掉。西方文明有它的魅力,我们当然可以接受,但是,我们更应该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尊严。

四、西方节日文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分析

西方节日在我国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日趋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西方节日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方面,我们应该端正态度,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大学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1、首先,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对待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应该扬长避短。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目如母亲节、父亲节等,则可以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2、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大力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要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首先要引导大学生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其次,弘扬节日文化,要引导大学生过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再次,学校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日常科研活动之中,深入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3、学校教育要通过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合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庆祝活动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避免单一化,样本化。除晚会外,还可以采取知识竞赛,义务宣传,影片欣赏,热点座谈等形式,对重点宣传对象,应该深挖掘,给予大范围,高密度的曝光率。可以把庆祝活动分解细化。在大型活动的同时应该以学院、专业、班级甚至寝室为单位举行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要与社会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转贴于

4、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节日消费的火爆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援"。学校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节俭好学,慎过西方节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从大学生的修养出发,把消费观教育视为大学生修养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文化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的原则,重视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

当前中国当代大学生热衷西方节日,冷淡中国传统节日,与政府一段时间以来忽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有很大关系。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忽视宣传、缺乏变革导致,传统节日的影响逐步萎缩,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下降。近些年以来,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特殊位置及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和重视。

1、政府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对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其精神利益的维护。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大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他们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人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保护了传统节日文化,也就减少了大学生群体通过西方节日来寻求情感寄托的途径。其次,保护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爱国心。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共同的节日习俗会使他们之间产生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的大学生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

2、以政府为主导,创新传统节日文化

在新的全球一体化日趋紧密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产生某些文化趋同现象,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西方节日,这同我们近年来对外较为广泛的文化开放与交流是分不开的,一些西方节日的侵入也是符合年轻人求变、求新的心理和思维的,但是西方节日盛行并不整理可怕,可怕的是传统节日的衰落。综观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不难发现,很多都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有着农耕时代的烙印,由于它存在的基础已经在逐步的弱化和解体,很难与当今的时代特征明显的联系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会使节日变得神圣而沉重,交得不受欢迎,给入一种麻烦的感觉,有时使过节变成一种受罪。所以我们需要用创新来变,嫁接一些西方节日的气氛,改掉一些传统习惯的陋习,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传统节日文化延续下去。我们若能在西方节日的热闹中汲取和借鉴一些营养和经验,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但应以政府为主导,应该充分发挥其文化管理与服务功能,提供节日文化资源,创造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建立正确的节日观和行为参与方式。

在时代变迁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之下,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大学校园的冲击的确已经成为事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于各种原因而对西方节日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大大超出了对待本国传统节日的热情。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要使大学生树立起一种健康的节日文化观和消费观,使他们既能够理性的对待各种西方节日,又能够充分享受到西方节日给校园生活所带来的欢乐。

注释:

①〈日〉绫部恒雄.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54页

②梅孜编译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M]. 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文献:

[1] 绫部恒雄.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 王嵘. 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比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7):26-27

[3] 陶柳清、陈淦添.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4):220-222

篇12

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随着英语教材中单元话题内容的深入,学生掌握了不少英语词汇及表达,建立了简单的语法知识结构,但在日常教学中总是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时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出现了“中国式英语”、语义曲解、表达障碍、交流误会等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没有养成。

(2)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不够。

(3)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可以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性格特征、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我国著名英语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教授胡文仲先生所说:“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文化意识”作为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与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长期受汉语言文化熏陶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适当认识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有益于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知识,更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

一、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1.教师依托教材,进一步拓展延伸

现行很多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编写中都体现出对西方文化内容的点滴渗透,如,新版PEP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中有对中西方大型节日的涉及,新起点英语二年级下册中对北京名胜古迹词汇的引入等,但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只是蜻蜓点水或一笔带过。作为英语教师,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对教材中跨文化内容进行开发整合,并进行适当的文化补充。如,在教学PEP教材四年级上册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时,书上介绍了部分饮食词汇,但实际教学中这些词汇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其他饮食词汇的需求,如若此时教师能够结合当地特色小吃(类似beef noodles,Beijing duck,hot pot等)进行及时的词汇扩充,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会异常高涨,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拓宽学习方式

对于喜爱过节的小学生来说,中国的节日文化早已喜闻乐见了,但对西方的节日却是神秘而好奇。英语教材中多处涉及中西方的节日文化(Christmas,Easter,Halloween,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但都不是直接而具体的呈现。光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名称、精美的配套插图,就足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借此机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选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可以通过借助书籍、网络等方式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有节日文化手抄报的,有节日文化PPT的,有图文并茂的节日文化资料汇编的等,课堂上再由学生来介绍分享节日文化常识,如在Dragon Boat Festival,人们通常划龙船(Have dragon boat races),吃粽子(Eat rice dumplings);而在Easter,则制作巧克力蛋(Make Easter eggs)。如此,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文化和语言交流的场所,形成十分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比较英汉语言的不同,树立跨文化意识观念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语音、语法、结构、思维习惯、表达顺序等方面差异较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英汉语言的不同,如,问候“早安”时,英语用“Good(好) morning(早上)!”,汉语表达顺序则恰好相反,先说“早上”,再说“好”;又如,表达非常喜欢时,汉语先说副词“非常”,再说动词“喜欢”。英语却先说动词“like(喜欢)”,再说副词“very much(非常)”。

再如,汉语重功能,英语重形态。英语的语法构成具有明确的形态标志,每一种语法意义都由一个明确的形式表示。如:名词复数加s或es,一般将来时shall/will加动词原形等。而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一般都没有形式上的变化标志,其组合主要靠整体关系来确定。例如,我明天出差。“我”是“主Z”,“明天出差”是“谓语”。在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可以说“明天出差”,“我”这个主语可以隐去,这体现出汉语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思维。

三、加强英语词汇、句型、语法学习,培养英语思维表达习惯

1.词汇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承载文化量最大的部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典故、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介绍该词汇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例如,dog一词在中国多具贬义,从中国的成语中可见一斑:“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都明显带有贬义色彩。但是,在英语国家,dog 是一种受宠爱的动物。所以,当外国友人赞叹说:“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时,就会很容易造成误会。

2.句型教学强调结构,关注思维表达方式

句子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英语言逻辑顺序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两种语言句式结构的区别。比如,英语在提问具体信息时会将句子核心疑问词放于句首(What,Where,Who,Why,When,How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对这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语序相反的句型进行重点讲解、强化练习,这样才能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模式。

在教学某些语法结构时,教师需要介绍其功能和意义。如,表达“有”这一概念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词句,生物“有”用“have/has”,某地有某物要用There be结构;“How do you do?”实际上不是疑问句,只是英美人在初次见面时常见的问候语罢了,回答同样是“How do you do?”。

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法规则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否则达不到英语的教学目的。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英美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习惯,以免在交流中造成误会、闹出笑话。

四、创设丰富的交际环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角色表演、体验生活

语言的实质就是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有效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表演就是开展课堂交际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用英语交际(购物、问路、祝贺、介绍和就业等)、体验生活。比如,在教学PEP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3 My birthday时,我组织学生编了一段为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对话,事先让他们了解西方人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的习惯。在表演中,学生表演流畅而自然,十分符合西方的思维习惯。如A:This present is for you. Please open and have a look. B:Oh,how nice!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外国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2.丰富教学形式,烘托文化活动气氛

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各种活动,利用多种机会,适时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知识,可以是对话、游戏、剧目演出、歌曲欣赏,也可以是互访活动。如,玩Bingo游戏;学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If you are happy等歌曲,虽与课文的知识基本无关,但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渲染文化气氛,同时,增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3.组织课堂教学,凸显口语文化的时效性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时常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地道活泼的英语口语,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如,评价鼓励用语Come on!/Have a try,please!/Good job!/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 /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与培养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加深τ镅员旧淼睦斫庥胝莆眨提高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泛滥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人,时尚的西方节日成为他们的首选,据在校园里的初步了解,很多同学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中国年轻一代逐渐习惯西方文化却慢慢忽视和遗忘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课题组,在校团委信息中心、中国节协会帮助下,于2009年10月随机对全校550名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进行了综合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对传统节日发展现状的了解、对传统节日推广传承的看法以及西方节日受欢迎的原因,共涉及了六个调查系列,16个题目,50个选项。共发出550份,收回535份,可用问卷500份。其中,文科生填答146份,理科生填答354份;男生359人,女生141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只有42%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说得出一些节日的内涵;21%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谈不出节日习俗,甚至说不上几个节日名称;3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当作常识了解,但对节日本身的意义已经失去评判。另外,32%的团委、学生会举办此类活动,但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不到10%。

2.大学生地域差异影响传统节日认知度差异。出生在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次生性的节日文化,如妇女节、青年节等随着革命运动产生的节日;出生在西部省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原生性的节日文化,土生土长的地区性节日氛围比全国普遍性的节日更加浓厚;出生在城市的学生,其思想紧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节日较为漠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大部分的传统劳作业,对传统节日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

3.大学生思想西化的程度急剧加深。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输入,情人节的浪漫入侵,每每西方节日将临,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吹捧,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反映平平,除了中秋节会互赠月饼,再无其他深意和方式。调查显示:72 %的大学生喜欢洋节日,是出于娱乐和心情放松的需求,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过多的价值深意而又缺乏现实感,让人过得很累。

二、传统节日衰落成因分析

1.对待传统节日的极端行为仍然存在。出于消防安全和防止噪音污染的需要,很多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小城市和城镇限放烟花爆竹。江西某市有午夜0点乔迁新居的传统,由于半夜三更燃放烟花爆竹扰民,近日,市政府出台新规禁放。类似这种做法,虽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传统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出现断层,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遥远的传说。

2.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前反映最大的就是政府没有为传统节日安排休假制度,没有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时间上的保证。现在几大传统节日有了休假安排,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会习惯。

3.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面,其它内容已被遗忘。这次调查显示:关于端午节,只知道吃粽子而不知纪念屈原的占了被调查者的45%;关于中秋节,只知道要吃月饼而不知合家团圆意义的占了被调查者的30%。

4.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缺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这就使其很难进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学校教材上很少介绍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认知。

三、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反思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近几年来引起学界、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方人士的高度关注,纷纷为如何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应该从大众教育、符号表达和参与模式三个方面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

1.重视大众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能说出3至7个传统节日,不少人竟然把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政治性节日归列其中,97%的学生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传统节日源于群众生产生活而发展于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必须要在大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肩负这一责任的首先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应该有传统节日民俗必修或选修课程,只有进入国民学习生涯才能系统地认知传统节日。与教育相配合的是,家庭、社会在传统节日传承的实践,将学校教育的知识与家庭美食、社会活动的实体形式结合起来。就大学生而言,学校在鼓励学生参与和观赏活动的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对传统节日进行辩论和思考。各类组织、社团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些讨论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等主题明确轻松活动。

2.重视符号化表达。外来节日强烈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原因固然很多,符号标识的作用必不可少。西方节日的精神信仰和意义追求依赖符号形式来表达,如圣诞节之圣诞老人,情人节之玫瑰花。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许燃放爆竹,元宵没有如昼花灯,端午缺少龙舟竞渡,中秋少有齐家赏月。我们的情感传递、信仰表达都通过符号来完成,如过年吃饺子――“平平安安”,元宵吃汤圆――“团团圆圆”等。只有文化符号得以保留,文化内涵才得到显现和支撑,否则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将在失去物质骨肉下变得虚无飘渺。

3.重视参与方式转换。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业社会,以及基于与此相应的血缘关系。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思想开放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客观上造成血缘、地缘、业缘相互分离,一家人分居两地,工作地点远离住处,业务关系由亲属转向同行。除了每年春节前夕有大规模的返乡人潮回家团聚,其他节日已经没有如此场景,即使回家方便时间足够。

在物质利益追逐中,人们不会为过节浪费机会成本,只好用吃来代替节日活动。大节大吃,小节小吃,吃成了不牺牲其他利益而又愉快过节的有效表达,在吃的参与方式下,延续传统节日要靠商业推动,各地传统节日饮食的推出,几乎都与商界运作有关。

参考文献

[1]冉昆玉,董金权.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青海民族研究.2009(4)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颜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贵州民族研究.200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