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引起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造成的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完善该体系的合理建议。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
1.1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必须迅速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目前来看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经费投入水平偏低,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应急指挥系统有待完善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资源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等现象,资源配置比较粗放[2],资源配置标准和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也缺乏激励和考核机制[3]。
1.3应急队伍素质不高很多医务人员缺乏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观念和必要的技能,没有具备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某些公共卫生问题和事件的敏锐眼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 ,尤其是缺乏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疾病监测报道、突发事件现场处理处置判断等能力[4]。
1.4构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构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完全落实其作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总纲。
1.5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不完善对于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等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为给予足够重视。
1.6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保障措施相对滞后面对危及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既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又要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控制、预防等工作,因此,要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保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束缚[5]。
1.7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联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卫生各部门需要快速采取反应,动员和组织力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联动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2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建议
2.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大力增加投入力度积极建议政府增加莱芜市钢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财政拨款,并通过争取社会资金及相关莱芜市钢城区建设项目等方法,让更多的资金用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房屋的新建改扩建工作、完善实验室相关设备配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莱芜市钢城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的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卫生防护、应急疫苗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2.2加强应急队伍素质培养,增加培训力度建立莱芜市钢城区实用高效的应急培训体系,制定系统完整的培训方案,通过积极引进各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现有应急队伍专业培训,聘请内地学术专家来举办培训讲座等,切实全面提高莱芜市钢城区应急队伍相关知识储备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2.3进一步完善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警体系在以前预防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基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监测数据软件分析,建立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平台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疫情信息的收集、归纳、综合分析及处理能力,强化专业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疫情爆发流行的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快速应对措施,延缓疫情的蔓延,降低疫情损害。有关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事件发生的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M].北京:中华法律出版社,2012:1-2.
[2]谭晓东,陈小青,王凤婕,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概述[J].中国公共卫生,2012,39(8):901-9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22-02
一、引言
1.目的和意义。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实践教学平台在对其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他们实践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如果能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进行实际锻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有利于学生的一面。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需要从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难题,可很好地形成企业学校共赢的局面。因此,探索一种以研究生实践为纽带,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争取省部级乃至国家级项目,以弥补科研院所基础研究薄弱而实践能力很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丰富、基础研究扎实而实践基地缺乏等方面的不足,以共同探索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模式。
2.建设历程。研究生培养基地或工作站的建设在10年前已经开始,但大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可能是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缺乏驱动力。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即具有了国家宏观指导和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科研院所,缺乏科研基础研究力量,急需借助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弥补其不足。在这两股力量的驱动下,使满足合作双方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可能。为此,武汉大学建立了一批实践基地,其中由动力与机械学院与广东某电力企业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最具典型性,并成功地得以连续运行。该实践基地始建于2009年10月,首次执行期为5年。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2010年武汉大学相关学院共选派了首批7名学生进站工作,并于2011年6月顺利出站,其中2名学生被选中留单位工作。2012年5月又选定了第二批学生共8名,目前正在站内。经过双方不断地沟通、探索,在建设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困难,并逐步得以协调。双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能,研究生进站工作将成为常态,每年都有双方选定的学生到基地工作。
3.建设目标。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制定了以下建设目标:(1)探索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模式;(2)通过联合指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兼职导师队伍,并充分调动兼职导师的指导积极性,以加强双方的科研联络,促进学院学科的健康成长;(3)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每年双方联合申报科研项目5~10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5~10篇;力争3年内所合作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5年内争取获国家级奖励1项。
二、开展的工作
动力与机械学院的实践教学确定了“紧跟学科发展,立足社会需求,夯实实践能力,强化工程技能,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重点围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实践模式、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建立了分阶段培养、多层次提升、全方位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互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具体落实到培养基地当中,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工作。
1.研究生的选派。合作双方密切配合,已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每年的3月份,即根据上一年制定的科研项目立项情况,需要进站工作的研究生岗位和数量,由动力与机械学院牵头,其他相关学院组织研究生申报,通过双方的考核和面试,于5月份进站工作。
2.在研究生业务指导方面,双方为每名在基地工作的学生各选定一名指导教师,在学校的课程学习阶段,主要由校内教师指导,在站工作期间,主要由广东电科院兼职导师指导。双方选择有经验、负责任的导师参与基地建设。兼职导师的遴选详见动力与机械学院导师遴选细则。
3.在经费保证方面,研究生在站工作期间,由广东电科院提供课题研究、实验、因公返校等相关费用,并每月发给研究生一定的生活补贴。
4.双方也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科研合作机制。每年10月召开由指导教师、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参加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暨学术研讨会,总结年度工作情况,研究电力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并结合双方科技发展规划,确定或共同申报下一年度研究课题,确保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在科研工作中形成了新的增长点,2010年和2011年分别联合申报了科研课题十余项,与学校签订的合同经费已达1000余万元,较基地建设前翻了一番。
5.在管理机制的探索方面,双方也都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均成立了常务联络机构。实践基地还成立了在站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安全。
2010年10月,由学校领导带队到实践基地召开了首次科研合作与研究生基地建设座谈会,总结了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2011和2012年10月,由动力与机械学院组织一批教师,专程到实践基地检查在站研究生工作情况,看望在站研究生,并分别召开在站研究生和基地管理人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开展深层次的合作。目前所有工作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合作双方都在竭力深入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最佳模式。
三、建设成果
1.研究生进站工作情况。研究生进站工作已成为常态,每年3月由基地提出进站研究生需求,学院根据要求选派相应学生,5月进站工作。每年选派10~20名。
2.科研合作。通过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双方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了解的程度不断提高,科研合作逐步加深密切,签署的合作项目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不仅项目数量增加了,项目经费也有明显的增长,并已着手各种科研成果的联合申报,正在朝基地建设的目标稳步迈进。近年的科研合作,已有过去的每年2~3项,快速增长到10~20项,效果明显。
四、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供需矛盾。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科研项目数量迅速增加,需进站工作的研究生数量急剧上升,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今年的供需矛盾已十分明显,实践基地提出的要求的研究生数量明显增加,而老师们派出研究生的热情却跟不上步伐,暂时没有科研合作的老师更不愿派出研究生进站。这应当是件好事,它说明老师们手头的科研项目多了,需要人手。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目前行业急需的研究生专业招生数量明显不足,影响了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切实加以研究,它涉及到如何调整学科结构的问题,马上解决确实不十分容易。
2.学制问题。目前专业学位2年制的培养模式大大限制了研究生进站工作的工作时间。这些学生第1年上课,不能派出,第2年重点在求职,不能安心在站工作。所以合作方特别欢迎“1+4”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因为他们可以自始至终参与1个完整的项目。以后,学术型研究生学制恢复3年,可能更具竞争力,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能将面临无导师愿意指导的境地。这种情况今年已经在少数高校出现,在下半年召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经验交流会上已有学校提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尽快加以研究。
3.安全和心理问题。在站研究生远离学校,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又由于在学校过惯了宽松散漫的生活,还在学生的状态下,一下子需要严格按企业的作息制度上下班,少数学生显得不适应,心理发生变化,引发心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企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本年度,已有1名学生出现上述问题,企业从来没遇到过,也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辅导,显得非常紧张,最后只好决定紧急通知学校和家长前去领人。因此,这一类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这里以一位前期出站的研究生总结为本文的结语。她说: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初步获效,将有力地推动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学院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双方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支持、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社会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管职业健康”的原则,通过全面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创建活动,引导、督促用人单位对照要求,查找差距,逐步整改,真正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有效预防、控制、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二、主要内容、分级标准和工作目标
(一)主要内容。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分为10个大项目、60个子项目(详见附件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企业开展建设,要突出机构队伍、建章立制、警示告知、教育培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公示、粉尘与毒物等主要危害整治、劳动者个体防护、职业健康体检与建档、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建立与完善等重点内容的建设和完善。
(二)分级标准。对基础建设的10个大项目、60个子项目采取100分制进行量化评估,由低到高分为四个档次: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不合格企业(60分以下)、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合格企业(60分-79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良好企业(80分-89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90分以上,且《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表》设置的关键项满足相关要求)。
(三)工作目标。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单位都应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其中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电力、船舶修造、粮食储存、石材加工、木制家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皮革箱包和制鞋、水泥生产、铅酸蓄电池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全部达到基础建设要求。
三、工作分工
由各级安委办统一组织实施,并明确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指导和推动。市各有关部门具体分工如下:
市经信委负责指导和推动电力、船舶修造等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安监局负责指导和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冶金等工贸企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指导和推动粮食储存企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港口局负责指导和推动沿江沿海港区范围内港口企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动本行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四、基本原则
(一)企业自查为主,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指导为辅。由企业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按照先“软件”后“硬件”,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自查、自改、自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企业按照双方自愿、平等协商、公平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基础建设技术咨询与服务。
(二)全面启动,示范引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既要全面启动,扩大建设覆盖面,又要注重培育示范企业,要选择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好、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样板,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进活动开展。
五、实施步骤
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部署、及时启动、积极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3月初至4月上旬)。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确定本年度开展基础建设活动企业名单,并于3月底前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任务、标准、要求和建设时限,同时要组织用人单位认真学习《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使企业掌握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基本要求及自查、自改、自评方法。
4月上旬,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将本年度开展基础建设企业名单报市安委办备案。
(二)企业自查、自改、自评阶段(4月中旬至9月上旬)
1.企业自查。纳入开展基础建设活动的企业,在工作启动后,首先应逐条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进行自查,客观真实地评估出分值,摸清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基础建设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开展自建自改打好基础。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自查情况,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盖公章后,按行业类型,报送属地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案。
2.企业自改。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要瞄准达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合格企业”最低建设标准,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单位制订的基础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先“软件”后“硬件”,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顺序和方法,落实人员、明确责任、保障经费,全面开展自建、自改,逐个解决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实现保“合格”、创“良好”、争“示范”工作目标。在此期间,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掌握了解工作进度,检查企业是否对照标准启动并开展基础建设,对于未开展或未按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的,要通过严格的检查执法予以推动。
3.企业自评。9月上旬前,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在完成自建与自改各项工作后,再一次组织相关人员,逐条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对本企业开展基础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评,客观真实地评估出分值,由本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盖公章后,报送属地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查。
(三)验收阶段(9月中旬至11月底)
1.乡镇(街道、园区)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对本行业领域内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自查、自改、自评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覆盖面要达到100%。检查验收完毕,将检查验收情况(含企业自查、自评表)分别报同级安委办和上级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案待抽查。
2.各县(市)、区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园区)辖区内相关行业领域内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对乡镇(街道、园区)检查验收得分高于90分的企业必须全部检查。抽查情况分别报同级安委办和上级行业领域管理部门。
3.市各有关部门随机对各地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进行抽查。
4.各地自3月份启动基础建设工作后,每月底前向市安委办报送《各地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月度报表》(附件2);10月20日前,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向市安委办报送《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验收评估表》(附件3); 12月10日前,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向市安委办报送基础建设年活动工作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基础建设活动是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是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时间步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进过程中,要随时掌握了解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顺利开展建设活动。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metal thermal treatment causes a lot of dangerous and harmful factors which will affect workers' health and pollute workshop environment. Based on experiences of bearing factories designs, my paper investigates harmful factor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e process of bearing parts' thermal treatment and their casues. My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safety and sanitation measures design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 designs of bearing thermal treatment workshop.
【关键词】安全卫生;危害因素;设计;措施
[Key Words] Safety and Sanitation; Harmful Factors; Design; Measures;
轴承热处理是轴承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同时又是轴承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生产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影响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的因素产生。进入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渗透到各个层面,为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工程设计中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尤显重要。
1 轴承热处理常用工装设备类型
轴承零件热处理车间生产环境较差,生产设备是产生不利环境因素的主要来源,目前轴承行业热处理车间的生产大部分是从淬火加热开始,常规工艺为马氏体淬火、渗碳或碳氮共渗、清洗、回火,淬火冷却介质主要为油基,清洗用苏打水。常用工装设备类型有:
(1)自动化生产线:按设备结构有网带炉、铸链炉、辊底炉、滚筒炉和转底炉生产线,课进行轴承零件的加热、冷却、清洗、回火。
(2)多用炉及井式炉:周期式炉,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
(3)真空炉:主要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小尺寸轴承零件的淬火、回火。
(4)感应加热设备:目前主要应用在转盘轴承和轿车轮毂轴承的热处理。
(5)盐浴炉、油炉:主要用于等温分级淬火和生产辅助工具的热处理。
(6)清洗设备:零件油淬火后的必备工序,主要采用高压清洗液清洗。
(7)气氛发生装置:用于制备淬火加热的保护气氛。
2 轴承热处理车间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抽成零件热处理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有害的辅助生产材料,易造成各种危害。
2.1 常见的危险因素
轴承热处理生产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易燃、易爆、毒性物质,炽热物体及腐蚀性物质,坠落物体,工业用电等,其来源和危害程度见表1。
表1轴承热处理车间常见的危险因素
危险类别 来源 危险程度
易燃物质 淬火用油;渗剂、燃料和制备保护气氛的原料:甲醇、乙醇、丙烷、液化石油气、氢等 油温失控超过燃点既自行燃烧,易酿成火灾;气体燃烧泻出后遇明火既燃烧
易爆物质 熔盐;渗剂、燃料和可控气氛;高压气瓶、储罐 熔盐遇水即爆炸;燃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遇明火既爆炸
毒性物质 液体碳氮共渗用的原料及排放物:氰化钠、氰化钾等;气体渗碳的排放物:一氧化碳;盐浴中的氯化钡、亚硝酸钠和钡盐渣 造成急性中毒死亡
炽热物体及腐蚀性物质 高温炉;炽热工件、夹具和吊具;热油、熔盐;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钾 热工件、热油、熔盐和强酸、强碱使皮肤烧伤
坠落物体 工件装运、 起吊 机械伤害、砸伤
工业用电 高频、中频设备、一般工业用电 触电、雷击
2.2 常见的有害因素
轴承热处理生产常见的有害因素有:热辐射,电磁辐射、噪声,有害气体等,其来源和危害程度见表2。
表2轴承热处理车间常见的有害因素
有害类别 来源 有害程度
热辐射 高温炉、炽热工件、夹具和吊具 作业环境高热,造成疲劳、中暑
电磁辐射 高频电源 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噪声 真空泵、压缩机、通风机;超声波清洗设备;工件输送机构转动;工件撞击和摩擦 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里会造成听力下降
有害气体 盐浴炉烟雾;淬火油烟;一氧化碳、氨和甲醇、乙醇蒸气;强酸、强碱挥发物 引发各种慢性疾病
3 工厂设计中轴承热处理车间的安全卫生措施设计
工厂设计中的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设计要遵循国家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1 合理布置
(1)厂房宜建成独立、单层建筑,但在当前的轴承工厂建设中,为使物流和用地更合理,基本都建成联合厂房,热处理车间应该布置在联合厂房靠外墙的一侧或一端,利于采光、排气、排尘和消防,并设隔墙。
(2)厂房内设备布置应按生产流程做到工序衔接合理,工件运送线路短,设备间距合理,操作检修方便,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
(3)相同类型、产生相同危害的工序和设备集中布置,酸洗、高频等设备应隔成单独房间,液氨、液化石油气等储罐应在车间外设立独立房间,有危害的生产物料也要单独设立房间。
3.2 安全措施设计
(1)防火、防爆
轴承零件热处理车间防火等级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墙体、隔墙、屋顶、地面必须为耐火材料,厂房内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储气罐、化学物品等易燃易爆物料设置单独阴凉的房间,房间要全室通风,设防火、防爆装置。盐浴炉生产区域远离水源,敞开式淬火油槽和油炉设盖板,平时在没有工件进出时盖上,近处杜绝明火。
(2)电气安全设计
为防止人体直接、间接的触电,电气系统要采用安全电压;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系统;漏电保护;绝缘;电气隔离等。开关盒、高压设备、配电设备等要设好防护,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距离的规定;选用热处理炉要有防止误操作的安全联锁保护装置。
(3)防机械伤害
设备布置间距应符合安全操作的距离要求,通道标志明显,利于工件运送和吊车起吊;再制品件、料箱、料盘、物料等应设集中堆放地,离通道要有安全距离,避免人员碰伤。轴承热处理车间设计中,自动化生产线的控温仪表和炉子之间的配线通常采用地沟敷设,设计时要设防滑盖板 ,车间地面也应采用防滑材料。开放式的设备传动装置要设安全防护装置或护栏,油槽、水槽等设盖板。
(4)空气污染防护
轴承零件热处理生产过程中污染空气环境的主要有废气、粉尘,常规热处理设备产生的主要污染为炉内热气、水蒸气和油烟,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通风形式排放。通风方式分为局部通风和全室通风,局部通风是在产生污染物的源头通过风机和管道进行高空有组织排放,是防止室内污染优先考虑的通风措施。在污染源分散或不确定情况下,或在采用局部通风方式难以保证达标时,可采用全室通风无组织排放,可稀释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
封闭式淬火油槽、清洗机和回火炉进出料口、回火油槽、盐浴炉等产生的废气,不需处理直接设置局部通风设备捕捉后高空排放,排出口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盐浴炉、清洗机的通风系统不要和其它通风系统合用。气氛制备间、高频间、化学品库、工具库等设全室通风,定时或定期排风。车间地面、设备、建筑构件、吊车等表面积尘,宜采用真空吸尘,不得采用压缩空气吹扫 ;砂轮机等产尘设备不得和产生水蒸气、酸碱蒸气、油烟等设备合用通风系统
(5)防暑降温
轴承零件热处理因为设备都是加热炉,夏季工作环境比较差,防暑降温要从工艺设备选型、厂房总图位置、建筑型式和通风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
在总图布置中,厂房的位置要考虑朝向和风向,最好按夏季有利的方位布置,主要进风侧不得加建有碍进风辅助建筑。生产厂房内部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厂房要有足够的高度,开设天窗或屋面通风器,通过门窗自然进风。进风窗下沿距地面不应高于1.2米,开启面积应满足通风要求。工艺设备选型要选择节能设备,炉子外壳温度要符合行业标准。操作工位设岗位风扇,车间要设条件良好的工人休息室。
(6)防噪声
轴承热处理车间产生的噪声主要是风机、空压机和通风噪声,通常采取消声、隔声和隔振措施。保护加热氮气制备装置使用的压缩空气最好用厂内空压站集中供应,如果无条件,在车间内设隔间做消声、减振处理,机械通风装置的风机一般设在室外。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和发展清洁热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真空、离子、可控气氛等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因此,设计人员在热处理车间的设计上,应积极推广清洁热处理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GB15735-2004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S].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预防、控制、消除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已日益凸显重要。
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为方针,以职业卫生责任制为主线,规章制度作保障,强化教育培训,落实工作措施,借助职业病危害控制工程控制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推手,持续改进,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领导、完善体制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组织有保障有落实是关键。企业要在建厂初其就成立厂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卫生及环保工作.
要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法人)任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小组组长,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下属基层单位配备都要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员,形成机构和管理网络的健全有效。
2、落实法规、源头控制,严格做好职业卫生管理“三同时”工作
无论是在建厂初期还是后期的改扩建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和和使用。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其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各项工作都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开展。
在建厂初期选型时也要考虑工艺是否对环境影响小,劳动强度低,作业环境优,对人员健康伤害小,从源头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3、建章立制,促进职业卫生基础工作
企业是落实职业卫生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做好职业卫生工作,首先要制定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每年初企业要层级签订《职业卫生环保责任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车间、班组、岗位具体负责的原则,形成了从上至下层层负责的职业病防治管理网络。每月考核。
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管理体系,要制定中短期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在原有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新颁布的职业卫生类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补充、修订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按法规要求必须的有12个,制定所有岗位操作规程,在这个操作规程中要包括岗位操作步骤、岗位职业卫生技术知识、岗位危险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防用品的穿戴要求、应急措施。要形成符合生产现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体系。
4、做好作业现场危险源辩识,有效控制风险
每年根据标准及法规要求,要制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将该文件对全厂进行培训教育,要让作业人员会依据其进行辩识,每年一次或工艺调整了,就要对生产过程各岗位现有的每一步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关注重点要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风险等级、怎么做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将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
通过辩识后,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表》,对识别出具有一般风险的危险源,显著风险的危险源,极其危险风险的危险源点要分层次建立监控对策措施,存在一般风险的由车间管理,存在显著风险的危险源点建立厂、车间、班组、岗位四级管理网络,使其不同层次受控。
每年依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内容,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有计划的采取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等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控制等措施,,达到控制职业危害风险的目的。
5、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
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中,主要是提高职工职业卫生意识和掌握职业卫生技能。新入厂员工包括实习生,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必须有职业卫生内容,对职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入厂员工100%签订《劳动合同书》,在合同书中如实告知劳动者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100%履行企业的告知义务,同时也保证职工的知情权。
每年初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发挥厂报、橱窗、网络、班组会、周安全活动会和安全月的作用,开展对《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卫生类法律法规的健康教育,同时把健康培训和考试、实践有机结合,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关心职业卫生、预防职业病、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对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职业危害告知卡” ,要在企业所在岗位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将所在辩识出的《危险与危害因素表》全部制成塑板挂在相应岗位,起到24小时告知作用,即告知又提醒职工自主加强健康防护,也体现了职工的知情权,加强职工的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主动性。
6、保证作业人员劳防用品符合职业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严格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具有劳安标志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防护用品制度和发放记录及相关台帐,同时加强对职工在现场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职工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
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上,根据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劳防用品发放标准,发放标准采取动态管理,在实际发放中,如果不满足现场实际需要,经过核实就及时调整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增加发放种类,满足职工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求,从劳防用品最后一道防护措施上起到预防作用。
7、做好职业卫生监护,及时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现场作业环境
要按规范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台帐,完善健康监护档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依法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卫生检查。按照《职业卫生监护技术标准》(GB188-2007)规定,按规定年限对接害人员进行岗中职业卫生检查,并将个人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对身体不适应或职业禁忌症作业人员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定期按要求对现场进行监测,将数据在作业现场公告。
8、保证职业卫生资金的投入。
每年制定安措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职业卫生工作。要依法为每一位职工交纳工伤保险,要执行接害作业岗位津贴,根据岗位不同,可以执行不同标准的岗位津贴。
按规定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备案.每年要请具有相应职业卫生资质的检测机构来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最好争取到当地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企业的职业卫生提供技术指导,便利快捷的服备于企业,也为企业的此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接种不良反应
是指接种生物制品后个体出现的一般性反应和异常反应,也包括群体性精神反应和异常接种事故。在保证疫苗质量和严格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的情况下,一般性反应不会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引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接种不良反应常由精神反应和异常接种反应引起。群体性精神性反应多发生在群体接种后,即某个被接种者出现晕针、异常反应而引起被接种群体的心因性反应。而异常接种事故则是由于接种者选择的接种部位、方法、剂量不当,或消毒不严,或超敏体质等造成。
生物性中毒事件
生物性中毒事件多由细菌、生物毒素引起,一般通过饮用水、食物发生。其特点是:一般情况下,所有病例都具有同一食物或饮水的摄入史,潜伏期较短,一致性高,病例出现时间集中。不同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化学性中毒事件
化学性中毒事件暴发一般通过食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吸收有毒化学物质后发生。其特点是:一般情况下,所有病例都具有相同饮食接触源、毒气吸入源或皮肤接触源。潜伏期短,一致性很高,病例集中出现。如果一直暴露或反复暴露,病例会延绵不断出现。不同化学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一般临床表现较重。食入中毒者多有口干或口吐白沫表现,吸入中毒者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皮肤接触中毒者有明显的皮肤接触史。大多数化学中毒暴发病例体温不升高,但棉酚等个别化学中毒有轻度体温升高。
重大污染事件
重大污染事件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辐射泄漏比较隐匿),污染空气、饮水、环境和食品,进而对人群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其特点是:事件清楚,污染物确定,如不尽快控制、消除污染物将会对污染区内的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人和动物接触剧毒、强刺激性污染物后,一般很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但大部分污染物对人、畜的危害可能是一个慢性过程,甚至要通过食物链才能最终反映出来。
灾 害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以及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同时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从各个高校学生的实际表现看,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已有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倾向者占30%~40%,其中较严重者占10%;师范类大学生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占15.2%。师范类院校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且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也就关系到下一代教育的基础建设,所以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本文以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培养未来教师的积极作用。研究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面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学校教学工作,有利于师范教育和师资建设的有效进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为了再教育创造先决条件。
一、当代大学生心里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需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阐述。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从客观方面来讲,当代大学生从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生活环境、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与中学阶段相比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变得复杂。大学生一般都是初次远离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突然变化,造成了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这些问题的困扰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部分学生考取大学之后感到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导致厌学、不爱与人交往等问题。
上述问题在师范院校大学生中也比较突出。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对师范院校的认知度很高,造成了学生进入师范院校之后产生了盲目自信的心理,而且由于师范院校招生范围比较广,学生家庭之间贫富差距较大,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心理压力。同时随着教育改革,师范院校学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使得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产生心理负担。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
如何加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关系到现代大学教育的效果以及未来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建设,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该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心理教育。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加强沟通交流,克服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缺乏同外界的联系,在大学校园中学会心理健康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挫折或失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这样才能为将来真正走向社会以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但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问题也不断变化。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素质调查,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最新状态,才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教育措施与方案,只要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那么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再次,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之中。通过各学科教学融入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学校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三、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未来教育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希望与困惑、快乐与困苦的多元选择,在面对学习、工作、社交、友谊、爱情等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有他们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分析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范院校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同时,还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进行评价、反思,不断推动适合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如制定符合师范院校发展特点、适合师范院校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测评标准;积极引导本学院多学科整合研究,关注学院内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利用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打破时间空间局限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模式系统。通过对适合师范院校教育发展新模式的创新研究,不断扩展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开展师德培养是未来教育基础建设的重点,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个人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在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过程中,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范院校学生在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水平之后才可以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将来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师德修养,从师范生抓起,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队伍从业人员素质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试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对师范学生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健全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注重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标准化基地建设人手,实施全过程监控。按照“统一配送、统一整治、统一指导”的工作思路,建立起农业化学投入品“产、销、用”全程管理体系,对农兽药经营店和药物品种等实行审查备案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违禁和假劣农兽药流入市场。
二是设定有效追溯单元,责任主体明确。针对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多样,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一的情况,科学设定有效的追溯单元,对那些标准化、组织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产品和主体,把追溯单元设定到追溯到每个产品和每个责任人;对那些标准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在加工流通中,需要重新分割组合的产品,采用批次追溯的方式, 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后,可以迅速锁定事故产品的来源和批次,从而为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提供依据。
三是健全完善标准化的产销档案。设计标准化的生产档案模版,建立生产环节追溯管理能力;设计农产品追溯管理的包装标识方案;构建标准化生产管理专家咨询系统,为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提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四是建立统一追溯信息管理平台。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相互间兼容性差,总结各地经验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建立全质检系统的统一追溯平台,兼容各地的追溯体系,形成数据共享,逐步推广。
五是研究先进科学技术。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传递、包装标识等技术。目前由于小农户生产模式,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企业规模小,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亟需开发推广成本低、高便捷性、高实用性,符合我国国情的追溯技术和体系。
六是全面加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结合建立可追溯体系的需要,制定新的农业标准,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加强农业标准的普及工作。目前,广大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强,不能有效从根源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应进一步加大标准的普及力度,强化农民的标准化意识。
二、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一是吸收、推广国际标准。收集、整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建立标准数据库,在示范区广泛推广使用。参照进口国标准,制订、推广出口农产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二是开展标准宣传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平面媒体、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手段,大力宣传培训现代农业种养殖标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推广普及良好农业规范知识,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能力和水平。
三是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优化布局,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基地规模化。依据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指导基地高标准、高水平管理,实现基地标准化。
四是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积极引导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按照相关质量安全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广泛开展良好农业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全过程的安全有效控制。鼓励相关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等已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标准认证。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预警、纠偏及评估控制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质量安全监控监测。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从源头抓起,狠抓市场准入工作,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依法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示范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及时汇总统计监测数据,做好分析应用。
二是科学组织风险评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制度,由地方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组成风险评估小组,收集、汇总、分析国外预警通报以及国内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对监测工作作出动态调整,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
三是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各级政府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通报评议制度,对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四是提升风险研究能力。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基础研究,跟踪世界贸易组织和主要贸易国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监管措施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产品出口企业突破国外贸易壁垒的措施。
四、建立多元化市场体系
一是鼓励示范区内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争取高端精深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示范区,利用其国际营销渠道,带动我省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海外投资设立农产品加工项目或营销机构。
二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示范区组织指导企业国内外知名展会,借助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继续巩固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不断拓展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抢抓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深度开展贸易合作。
实现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提升”,必须建设一支特色鲜明、有竞争优势、高素质的职业化人才队伍。委党组高度重视队伍职业化建设,一是成立了全省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领导机构,出台了《关于在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实施公共服务管理网络“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召开了全省人口计生系统队伍职业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将4个职业化建设试点县(市、区)扩展到12个。三是主动加强与编办等相关部门的协商,确保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法制化。四是在全省机构改革中,保留了乡、镇计生办,计生工作人员编制未减。五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确保职业化建设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二、改革管理模式,创造队伍职业化建设良好环境
改革创新是推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只有建立与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才能谋求职业化建设的更大发展。
(一)探索计生服务机构“两个一体化”管理体制。针对基层计生服务机构业务单一、设备闲置、服务能力萎缩的现状,积极探索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管理新体制。一方面,推进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和生殖保健医院一体化(简称“站院一体化”),在原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基础上,建立生殖保健医院,将两个不同职责、不同经费渠道、服务对象相对各异的机构整合,做到站院一体运行。男一方面,推进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和乡级中心服务站一体化(简称“县乡一体化”),在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与乡中心服务站之间建立城乡联动、分级负责、连锁共赢、协作配合、权责统一、运转有效、一体发展的管理机制。通过“两个一体化”建设,促进了技术服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平台。
(二)推行“县聘、乡管、村用”选人用人机制。从2005年开始,我省对部分乡、镇中心服务站实行所在乡、镇和县(市)人口计生局双重管理,以县(市)人口计生局管理为主的“县下垂管”体制。建立和推行了村计生员“县聘、乡管、村用”选人用人制度。同时,对中心服务户户长推行“乡聘、村管、社用”制度,对城市社区计生协管员实行“区聘、街管、社区用”制度。在“聘”的方面。严把“入口关”。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人选条件和准入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凡聘必考、凡提必考”;在“管”的方面,实施目标管理。坚持年终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把工资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在“用”的方面。确保待遇落实。规定村计生员工资待遇不低于村主任的70%,将村计生员工资全部纳入转移支付资金。在中心户长使用上,采取2―3个社聘用一个中心户长,工资上浮900元。城市社区计生协管员由财政开资,并办理社会保险。
(三)实施关怀关爱稳定人口计生队伍。稳定机构人员是推进职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一是由政府出资为人口计生干部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二是设立“计划生育干部奖励基金”。凡年满55周岁,连续在计生岗位工作15年以上的村计生员,在其工作期间所在村未出现“一票否决”及重大责任的,退休后给予2000元奖励补贴。这项工作在双辽市试行;三是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省人口计生委对每年评选出的亮点工作和公开发表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四是开展推优入党、推优上岗“双推优”活动;五是把对计生干部的提拔任用作为“党政线”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创新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载体
职业化建设,就是要培养符合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队伍。我省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基础上,立足于对现有队伍的教育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普通干部和群众全员接受继续教育。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形成了职业培训、岗位练兵、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不仅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缺失,农村的服务性设施也有很大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当时农村的一大特点。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另外,通信、电网和自来水等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不通畅,农村自然环境差或资金不足无法修建公路,使得上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引进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阶段,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同时,要加快农村医疗与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加强农村的组织管理,科学实施和管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由整体出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政府的投入平均到各级政府后,并不能满足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了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村级道路整治等项目,虽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后劲不足。
(二)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和保障
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无法长远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劳务输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
三、对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政策趋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全面,使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也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更大的支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放到重要位置上。制订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地增加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家农业投资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使融资方式单一,政府应该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尽可能多的发展农村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电网、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各方面一起带动农村经济更快速良好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编制一套可持续的系统的规划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总体上做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配合,权责分明,调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2004(9)
但在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单一。目前项目建设大多进入社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民间对基础设施投资收益不看好,投资热情不高,基层乡村“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城乡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强度大、周期长、一次需求资金量多等特点,因此,尽管每年投资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相差很大,加上民间投资热情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少,保障能力差。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偏重城市,乡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小,普遍存在功能老化、配套不全等问题。
城市和乡村在规划、建设上由不同部门管理,城乡二元化体制限制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因素影响。缺乏整体、统筹考虑。随着人口、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逐步加大。那么,城乡统筹就成为解决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现有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过去基础设施由于缺乏统一、科学、适度超前的规划。致使现在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不仅在存量上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增量上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不能为城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
对策
不断创新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基础设施建管并重,加强运作。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对国家和集体投资的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当地业主或个人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缓解设施运营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加快农村水利等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引导村集体、村民通过承包、租赁、拍卖或成立协会等组织,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促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机制的形成。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提高认识和意识。要改变先城市后农村的传统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迫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建设“实力、效率、和谐”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基础设施先行的意识,切实转变观念,对基础设施在产业集聚、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是产业和城乡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每年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上要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服务和引导,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做强产业支撑、推动城乡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有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形成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规划先行。从全局以及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科学规划,尽快形成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快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合理编制和完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着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编制和完善中心镇、村区域布局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着力抓好各项实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实施规划必须只争朝夕,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根据现有条件和基础,认真研究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做好做实当前能做可做的事。全市利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各县城、乡镇以及村庄的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指导城乡建设有序进行。基础设施方面,要着力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适当向乡村倾斜。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要按照功能定位,统盘考虑,统筹安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要探索实行一体化的建设标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的服务和价格标准,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让更多农村居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以调整、整合农村布局为抓手,突出重点。以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先导。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交通设施是城乡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要积极配合我市境内沧高速、涿密高速、105国道、泊公路等建设改造工作,积极对接第二国际机场、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充分利用天津、黄骅的港口资源,努力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综合对外大交通格局;加快县乡公路改造,提高道路等级,实现村村通公交,逐步构建中心城区公交网、市区到乡镇的城乡公交网和乡镇至行政村的乡村公交网三级网络,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要加快建设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分步分级实施的要求进行,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借助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积极谋划县域村庄布局,即迁村并点,整合农村布局结构,将小村、距离交通设施偏远的村庄适当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的同时,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相对集中度和设施服务水平,解决基础设施的覆盖、延伸问题。
以提升城市化水平为目的点面结合,以两带一轴产业空间布局为依托。积极培育发展产业轴带的重点城镇群,并形成葡萄串式的发展模式。以每个中心点为中心,向周边农村实现基础设施的延伸与覆盖。今年,市委、市政府(两带一轴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发展北部潮白高新)产业带、中部永定河信息产业带和南部三县(市)区域产业的构想。这一构想是市南北狭长的地理决定的也是符合我市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实际的这一构想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延伸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保障,即以三个产业中心为圆点,产业、人口等向周边城镇辐射;城镇再向周边乡村辐射,形成分级体系链条,同时,将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当作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的分解和细化,从而完成基础设施的覆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2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从极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包括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本国农产品价格较高从而缺乏竞争优势,以及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对此,应充分认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通过加强与扩展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进步与发展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为农业发展解困。
1 农村基础设施的概述
所谓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来讲指的是所有能够为农民生产及生活服务且具备较长使用期限与周期的设施的总称。具体来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以下3类,即生产服务类、生活服务类以及生产生活综合类服务设施。生产服务类如农业所需的水利灌溉系统、生活服务类如乡镇卫生院等医疗设施、生产生活综合类如农村道路及其环境设施。
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可以划分为2大方面,即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
就硬件部分来讲,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面貌与条件。其中以乡镇道路为例,乡镇道路网布局合理且道路平整畅通,不仅会改善农民的出行方式与生活条件,而且直接会降低农民出售农产品及购进生产生活用品的成本,还可以使农民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当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生产效率。对于农村其余一些非务农人员来讲,也可以为此带来一定的便利,如为其经商提供条件。
就软件部分来讲,可以分为如下2大部分内容: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的不嗤平,劳动技能、病虫防治方式等生产要素也会随之获得提升与加强,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所包含的医疗卫生设施而言,能够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从而保障效率的实现。
3 农业解困之道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与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建设依赖于资金,偌大的资金量从哪儿来,该怎么用,如何才能够有效,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农业解困的首要任务。
结合现阶段现实情况,乡镇道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2个,即乡镇的财政收入与农民的集资.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服务性费用;就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来讲,来自于乡镇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实证分析,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乡镇道路的修建数量与效率、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与运营、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都依赖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较低则相对应各方面设施建设也就无法启动,最终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
摘 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19-02
一、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 Bond(1999)从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业的增加;间接效应包括人们自由支配时问和资源的增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公众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过进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前后对比,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Lall,Somik 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对印度进行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发展、缓解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对农村收入提高的因果关系的论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的方法,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希腊和菲律宾农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认为小型基础设施从许多方面是大型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E.c.Mamatzakis(2003)通过对希腊1960—1995年间的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资金不匹配等冲突。Johan F.M.Swinnen,Harry de Goiter,Gordon C.Rausser,and Anurag N.Banerjee(2000)认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是分配政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这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2.国内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06年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建良(2004)、杨豪(2006)从新农村建设视域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1996)、。樊胜根等(2002)、李锐(2003)、周法兴(2006)则从建设内容范畴具体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投资需求、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管理四大难题,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3.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2002)、方芳、钱勇(2004)、刘伦武(2006)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协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刘晓昀(2003)、鞠晴江(2006)、余国新、张建宏(2008)、朱国忱(2006)、郎永建(2006)、李锐(2007)采用截面数据、实证调查、C-D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贡献。另外,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文献专门讨论了农村交通、教育投资、灌溉、能源等单项目基础设施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谭清香(2003)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道路和农业发展的讨论,并采用大量数据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李文(2007)对农村道路投资和减缓贫困之间进行了因果分析,其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孔庆雨、郑垂勇和陈红转(2007)则系统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产出问题。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陈俊星、田树红(2004)、林万龙(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从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间的相关关系中阐明和揭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长期低效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村基础设施供给地区性和结构性失衡、项目建成后维护机制不完善、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贾康(2006)、林万龙(2007)从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背离农户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农户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符。沈坤荣(2007)、杨永忠(2008)和彭代彦等(2008)以农村公共产品视角来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出、民间投资、农民满意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晓波等(2003)、罗仁福、张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国、江苏的实地调研数据,着重研究了村民自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林万龙(2001)、对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诱致性变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方面
赵维清(2002)、黄勇民,李军(2005)、沈明其(2006)、陈秀芝(2006)、张亦工(2008)从农村基础设施创新机制构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基础上,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双敏(2006)、费振国(2006)在制度构建层面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包括一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四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广起等(2006)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唐建新(2003)、刘家伟(2006)、胡静林(2006)提出可以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常见的投融资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刘峰涛(2008)基于外部性与产权市场的视角,构建了针对农村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外部性产权证券。刘小宁、董晓钟(2002)创立了以股份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方面
魏新亚(2002)、刘平青(2004)提出农业企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的来源最有可能是民间资本,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于新朝(2003)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陆迁,何学松(2006)从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
4.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研究
吕玉辉(2010)等指出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管护机制,责、权、利结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李伟(2012)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王勇等(2013)认为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邹彦(2010)在对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的垃圾处理服务体系调查中,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要求,揭示影响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仅靠农户的参与还不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整体综合性、实操性研究,或从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综合联结角度的研究,故我们研究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的整体全过程链条管理的角度,综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统筹城乡两个视域背景,就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设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与运营一体化联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整体调整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改革、完善和优化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改进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 潭洪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困境与出路[J].岭南学刊,2004,(4):89-92.
[2] 吕玉辉.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 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 王勇等.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J].技术经济,2013(4).
[5] 邹彦.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