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篇1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应按照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以政府主导、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介绍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卫生与农村环境卫生并重,通过统一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地治理农村环境,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该工作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具体来说,当地环境部门应将该地域范围内的乡镇全部归入当地环卫管理体系,并按照资源共享、区域统筹的要求,在环卫体系涵盖的所有地区配置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建立一体化的收运系统、工作网络、处置设施以及保障机制。同时,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城乡垃圾管理法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并因地制宜得选择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并维持稳定的环卫工作资金投入,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环卫工作差距,建设清洁优美的新农村。

2、一体化面临问题分析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环卫的极度落后。要想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下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环卫问题的一大致命弱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然而具体的下行行政规章制度却并不系统和完善,使得乡镇相关环保部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难以寻找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规定,使得许多环境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对农村环卫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障碍。

(2)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

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3)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各类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城乡垃圾管理脱节

我国环卫一体化正经历着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阶段。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往的城市垃圾管理方法难以完整的应用于农村垃圾管理,致使垃圾管理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对此,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寻找适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而缩小城乡环卫管理差距。

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由上文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人匹配工作是解决农村环卫问题的首要工作,各村委会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地安装垃圾桶和配备垃圾车定时收运。其次,各乡镇以及村落应建立环卫机构,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逐级向上建立完整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逐步构建统一的城乡卫生管理体系。再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加入更大比例的环卫工作规划,为将来开展环卫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建立专门的环卫资金管理小组,负责环卫资金的筹措与应用,资金筹措具体可从政府拨款、村民自筹和社会募捐三个途径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水平,让农民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

4、总结

当前我国城乡环卫一体化面临的挑战颇多,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难关,推动一体化进程。建议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把环卫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9-10.

[2]苏琴.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篇2

1 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重庆都市区包括城市中心及周边共9个行政区5473km[2]范围,人口约500万。都市区由内往外大致可划分为3个层次(如图1):一是核心区,指城市中心区域12个组团约713km[2]范围;二是主城区,由核心区12个组团和11个外围组团共同构成,面积约2616km[2];三是都市区,即包括9个行政区的全部范围。与外围地区相比,都市区经济发展较快,生产力水平具有一定基础,随着城乡交流日趋紧密,该区域已具备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从当前现实状况看,仍存在一定问题。

附图

图1 重庆都市区空间结构

Fig.1 Spatial Structure of Chongqing City

1. 1 都市核心区产业过度集中与产业空间协调均衡发展相互背离

都市区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存在二、三产业过度集中于城市核心区的现象,特别是工业,在主城核心区12个组团内仍大量存在。一些企业不仅占据了核心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空间,而且存在环境污染和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重庆主城区空间曾经历过几次大的变动,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对都市区延伸形成阻隔,以及政府过于关注加速中心城区发展,将大量财力、物力投入其中,所以相关产业疏散一直较为迟缓,造成当前中心城区外围产业过于单一和薄弱的客观现实(以农业为主),阻碍了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产业空间一体化的均衡发展。

1. 2 城市空间结构面临调整和优化

按照1996年《重庆市总体规划》,都市区现已初步形成“有机分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但由于开发建设过快以及规划管理薄弱等因素影响,当前都市区空间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一,在城市空间扩展上,出现了无序“蔓延”趋势。部分区域的组团之间相互粘结,组团结构已有所破坏,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发展陷入新的矛盾。其二,外围组团发展不均衡,除个别组团外,规模大多较小,发展缓慢,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不足,因此有待重新整合。城市空间是产业空间调整的直接载体,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市区城市空间将面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1. 3 城市边缘区与小城镇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城市边缘区和小城镇是较为独特的两种空间类型,由于它们是城乡之间的融合地带和过渡性节点,所以最具动态性,同时对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城市边缘与小城镇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业上由于缺乏与核心区的密切联系和一体化配置,造成当前这类区域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产业趋同明显;二是由于这类区域城市化进程较快,导致城市发展同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三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城市边缘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各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还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核心区与外围乡村的均衡发展,因此亟待以城乡统筹的思维加以解决。

从总体上看,目前都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要通过产业空间调整、城市空间优化、加强重点区域建设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需要确立城乡统筹的思维,采取全方位举措,加快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 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 1 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支撑较为薄弱

近年来,重庆都市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但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推动性因素,其经济支撑仍有待巩固,这突出表现在核心区外围经济的薄弱性上。首先,在产业空间分布上,由于都市核心区产业过度集聚,从而削弱了外围空间的增长动力;其次,从核心区外围空间的内生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内部产生了大量的乡镇工业,但大多属于初级层次,所以都市区外围乡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外围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是典型的都市现代农业特征,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其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表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赖于经济作为先导,所以当前核心区外围区域的经济弱势问题有待解决。

2. 2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制度尚待完善

篇3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Abstract:Reform of the existing dual land market system,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he challenges thre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analysis.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 works;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征地制度,土地市场向城乡二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土地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在2010年,我国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建立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战略决策[1]。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就是打破以土地二元所有制为基础的城乡土地使用的双轨制,国家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集体出让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建立以这两种使用权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以实现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的有机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在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下,让土地市场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特征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二元分割,即农业生产用地和非农生产用地,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分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土地的产权二元化

土地产权包括与土地相关的使用权、继承权、抵押权、租赁权等。土地产权是与土地有关的根本问题[2]。我国城乡执行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而且城乡土地之间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不能随意交换。这样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出现了一道鸿沟。我国的土地资源长期无法按照市场要求及经济规律合理地进行优化配置,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城乡土地的用途二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农村住宅、乡镇企业和农村公共设施等都采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而城市企业等非农建设用地则采用国家所有制的土地,若需要占用集体所用制的土地,则需先向国家申报,由国家征收该土地为国有土地后才再被批准占用。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土地不能出租或转让于非农业的建设,只能用于耕作及农村的公共建设。由此,农村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就是将集体所以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土地。这限制了农村土地在市场中的流通,使土地价值的实现受到限制。而且,农民从征地中获得的补偿是很低的,这导致农村长期以来的资金缺乏。所以,我国城乡土地用途的二元化,使我国农村的建设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3)城乡土地的市场二元化

我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土地市场。这使农村的建设用地被隔离于土地市场之外。此外,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还导致了城乡土地市场开放的不平等性。比如农民的宅基地,无法流通,更无法交易,则不可能获得增值。相反城镇居民的住房则可随着房价的增长获得高额的增值收益。

(4)城乡土地的价格二元化

城乡土地的价格也是呈现二元分割的,这也是我国土地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城市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主要供应者,独享土地的增值效益,而农村的集体土地则局限在农耕和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不能享有增值效益。这与对集体和居民的土地财产进行公平的保护相违背。

二、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的弊端

(1)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损

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所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征收土地用于非农用时对农民的补偿金额很低,时常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二是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完整,受使用期限及流通范围的限制。这严重制约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起的农民上访事件逐渐增多,土地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3]。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

农村土地的低价导致了土地的无效利用。城市过分强调外延扩张,而忽视对现有城市的土地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被征用的农村土地中有超过43%被闲置,这严重造成农用用地的流失与浪费[4]。土地作为有限的资源,应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为土地腐败创造了机会

现存的城乡土地二元分割制度为土地腐败制造了机会。由于征地时对农地的补偿费用与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所获得的巨大利益之间的差额,加上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缺乏透明性,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坏了农民及国家的利益。

三、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各个方面的挑战。需谨慎行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稳妥的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城乡建设一体化面临制度性的挑战

首先,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只能通过被国家征用的方式来实现转移,不能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其次,我国的宅基地使用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城乡住房用地的二元分割。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不能自由交易及转让,但是城市居民的住房归自己所有,可以自由买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最后,农村集体土地是使用权是有期限的,这也阻碍了土地的交易。

(2)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主体主要是城市市民,而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农民仍有后顾之忧,不愿意放弃赖以谋生的土地,这阻碍了土地流转。此外,即使有些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土地流转出去,此后既无稳定经济来源,又无制度保障,便会导致沉重的社会包袱,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改革现有的二元土地市场制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才能稳定推进农村的发展,保证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01

篇4

1、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意义

1.1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决群众“衣食住行”、统筹协调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城镇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共进和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促进区域发展

作为“交通引领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导向,支撑和引导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3实现节能减排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传统公交车的气体污染物排放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公交汽车,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绿色、低碳出行的享受,更营造了安全、舒适、便利、优质的乘车环境,也对减少空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2、城乡公交一体化应面对的问题

与传统客运以盈利为目的相比,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客运长期培育的客源。因此,具体实践工作中,准确掌握社会各种矛盾,为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公交的公益性与传统客运的逐利性矛盾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农村客运多数为承包挂靠车辆,其私营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逐利为目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后,直接触及到承包者利益,在其经营无利时必将寻求政府给予损失赔偿,引发群体抗拒行为。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传统客运承包业户转型发展,稳定群体波动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首要问题。

2.2传统客运企业生存空间压缩后的矛盾

传统的农村客运在培育线路和客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不让传统客运企业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仅将区域内农村客运车辆收购,传统客运企业必将失去很大一部分经营业务,原乡镇客运站及其站务管理人员也面临闲置,对习惯于客运经营的传统运输企业来说,短期内转型安置富余人员,将面临很大压力,势必会扩大对自身利益的要求。

2.3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

在城乡公交一w化改造过程中,如果采取收购原有线路车辆及其客运站场及人员,安抚传统客运企业由此带来的损失,配套完善公交设施以及减免票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大,必将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2.4国企垄断经营下失去竞争力

在“政府主导、国企运作”条件下,国营化的城乡公交企业成为了实事上的垄断经营者,在政府财政政策扶持下,其主营业务和服务质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等靠要”的思想使其逐渐失去利用本身资源开展广告、旅游及其他业务创收的动力。特别是,在成本节约、线路拓展、车次安排、服务及信誉等方面产生新的不公。

2.5偏远乡村出行难问题再度发生

自“村村通”工程启动以来,大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目标,为农村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偏远乡村传统客运的改造,必将导致客运业户因客流损失而停运或请求加大财政补贴。一旦这部分车辆停运,极易诱发偏远乡村的群众“出行难”,甚至滋生“黑车”市场,给这部分群众出行增加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2.6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在传统客运经营模式下,客运车辆一般根据道路状况采用中型以下车辆定点定时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原有的传统客车将逐渐退出市场,继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公交车辆,因其动力小、车身长等原因,爬坡和转弯能力受限。在二级及以下路面宽度小于7米的公路上,车辆占道行驶以及部分路段急弯陡坡、临崖临水,加之车辆意外抛锚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道路安全事故。

3、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措施

3.1做好线路规划,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线网和城乡道路之间的协调布局,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有效解决好传统客运站场与城市公交首末站场的衔接,必须充分做好线路规划,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场,使站场建设与运力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布局相协调。重点规划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客运等三级城乡公交网络,实现线路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给群众带来新的不便。

3.2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开展试点推进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涉及农村传统客运经营者。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研究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可采取专家会诊、社会问卷、部门联席讨论等措施,确定改革方案,成熟一个区域,改造一个区域,避免和减少不稳定因素。

3.3建立组织保障措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篇5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94-02

在2014 年的5 月,第一次指明:“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要适应新常态。”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但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顾名思义,城乡关系必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1]。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城乡之间分割发展的情况,还有不可调和的城乡经济社会矛盾,城乡一体化思想才被政府逐步重视起来,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同时,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化体制,以及消除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体制障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过渡、乡村为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理论。在科学理论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城乡一体化方面问题的研究,比如:阐述了城乡差别产生的历史原因、过程;城乡对立的消灭是必然的,城乡协调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消灭城乡差别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的科学体系中,城乡关系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成果――城乡融合论[2]。

在其理论中,城市和农村都是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城乡关系依次从互相包含到分离分割,再到协调融合。在涉及城乡关系基本定位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业和农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因此,城乡关系的理论在本质上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势必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从长远看,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第一个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是恩格斯,城乡融合,即把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方式中的益处相互结合。恩格斯进一步将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为:城乡不均衡―分割―新的均衡与融合。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造成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所以,要实现城乡融合,就一定要先消灭私有制[3]。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1953―1957年)。1953―1957年,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阶段,具体体现在政策层面和组织层面上。政策层面就是从1953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即粮食的计划收购政策、供应政策、由国家统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并且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组织层面是在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级社阶段,对农民的组织约束进一步强化,使得我国的二元结构特征日趋明晰。当时合作化发展速度特别快,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政策,初步构筑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

第二,全面成长阶段(1958―1961年)。

第三,调整阶段(1962―1977年)。此阶段着重对农业和工业关系进行了有效调整。

第四,完善阶段(1978―1985年)。就是诞生在这个阶段。此项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二元结构有所改善,城乡各方面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固化阶段(1986―2003年)。固化这个阶段重点是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6年的2.12倍扩大到2004年的3.2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2003年达到3.35倍左右。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明显。此外,城乡居民的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城市居民享有各种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则不享有任何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无论在教育、医疗卫生,还是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4]。

第六,逐步缩小阶段(2004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出现连续缩小态势,国家通过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揭示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城l一体化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了对户籍制度改革,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户籍制度的改革承载了大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值,所以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整顿,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当然,新常态下,我们面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根本,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农村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改革土地与户籍多年的顽疾,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中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逐步建立城乡的完善体系。其次,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厘清政府关系,建立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机制;四是引入竞争,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五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立文化支撑机制。再次,逐步建立城乡同建同治的生态环境体系。最后,逐步建立城乡结合共融的产业体系,表现为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变革乡村生产关系[5]。

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的独特作用,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经济和监督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独特作用。首先,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创新财政监督模式,规范财政管理行为。

第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在就业政策中要消除就业歧视,重点放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不断解决农村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二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不断使广大人民收入水平逐步增高,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使低收入者增收,中收入者扩收,尽力缩小城乡差距[6]。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我国医保体系,改革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运行体制,建立科学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五是深化扶贫体制改革。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第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在自然中生存,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体的。国家和社会都在盲目追求工业现代化,却忽视了人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资源的负荷能力已经很微弱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摆脱旧的错误的发展方式,营造和谐共处的友好环境。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尊重、顺应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要做到节约资源从娃娃抓起,要有节约环保理念。其次,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道路了,要依靠科技,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要走新型的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最后,企业、国家、社会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链,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对污染物的治理,最终还大自然一个绿水蓝天,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仲文.大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02-2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3] 邬巧飞.马克思的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42-145.

篇6

一、对学情的分析

目前,学校初中年级组共有班级9个,学生人数400人,数学教师8人。生源来自本校小学年级部,学生素质较县城初中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城镇学生相比反差较大,他们的家长忙于生计且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的要求也较低,使得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习惯性都相对较差。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和县城相同中学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县城中学有较大的差距,反映到实际当中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目标性不强,对教师教学思路的理解不够透彻,动手能力较差。作为农村孩子占主体的乡镇一体化学校,到实现城乡一体化后,学生两级分化会比较严重。

二、城乡一体化对教学的影响

1、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和教学压力

城乡一体化后学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就“教学”而言,一是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并校后学生基础差异性变大,学生心理变化性比较大,在日常工作中教师既要备课、上课,还得做好学生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数学作为初中阶段是一门主要学科,教学任务较大,而且数学教学比较枯燥,这样对教师而言,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班级和班级间的基础差距也会加大,教学进度和教学过程中难易把握程度将是教学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学压力也面临增大。

2、学生心理因素的变化

由于教学环境的改变,学生情况更具复杂化,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性,会增大学生的两极分化。两外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对新的教学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心理因素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学习动机发生变化,会使一部分动机太强的学生过于紧张;动机太弱容易被学习无关因素干扰,致使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从而失去了学习动机,严重影响了数学的学习。

另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有些基础较差或者衔接不好的学生会出现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阻碍数学的学习。这样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一些平时做过的题目也会忘记,数学学习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3、对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讲,学校教育教学的环境属于外在的因素,但是它对学生的影响也很明显。城乡一体化后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也面临着改变,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在适应过程中有些学生会缺乏成功的体验,,致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动机和认知,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导致数学学习困难。

由于初中生的意志一般都比较薄弱,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调查显示有50%的学困生容易受班级学风的影响;有20%的学困生容易受到周围的同学或同桌同学的影响;有31%的上网是受其他人的影响而造成的;有9%的学困生认为男女生谈恋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变势必影响班级学习的风气,班级风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风气,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是数学教学的必要条件。

三、数学教学的应对措施

在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教学的影响后,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减轻两极分化必要措施。针对影响初中数学学习的因素,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从而实现教学的平稳过度。

1、数学教学要与原教学方式接轨,做好数学教学的过渡

学生从一个教学环境到另一个教学环境是一重要转折点,多数学生都会不适应,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习,成绩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延续以前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做好数学教学的过渡。

2、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是说学生尊敬、信任老师,自然就会接受老师的教导,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用自身的言行、情感、意志等感染学生,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达到师生感情融洽,配合协调默契。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关照和帮助,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耐心引导并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形成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抵消在新环境中学生心理的不适应性。

3、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探究问题,在新的环境下学生上课注意力会变得分散,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为归纳、猜想提供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去猜想,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4、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通过“实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注意力持久,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中的数学问题,明确现实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5、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前言

十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面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困扰,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本课题以扬州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扬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合理评价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关结论,据此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扬州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研究已有研究文献的,界定扬州市“区域”范畴,以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2)调查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专家访谈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方式,在设立城乡体育一体化目标层的基础上,对准则层所涉及到的下位14个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系统分析与逻辑推理法

对调查问卷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和2011-2014年扬州城乡体育发展的情况进行统计和系统分析,运用统计学进行实证研究,对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与事实进行逻辑思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城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省体育局、扬州市体育局、以及社会体育专家和学者采访和问卷调查,对其中8份有效问卷所填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对比矩阵数据经统计后采用Excel处理,得到表1。

2.实证分析――江苏省城乡体育一体化综合评价(以扬州为例)

(1)研究区域界定

目前扬州市共有3个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3个县(市)(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1]。为了便于统计研究,现将扬州市划分为“中心城区”、“远郊县(市)”。中心城区是指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远郊县(市)是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

(2)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为2010-2014年《扬州市统计年鉴》、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各区、县、市体育局,并结合本人实地问卷、专家访谈调查统计。

(3)扬州市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的数据处理

现设城镇体育指标为Xc,农村体育指标为Xr,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基本变量为U=Xc/Xr,Ui代表第i个指标层评价指标的数值,ωi代表第i个指标层评价指标的权重,ωBj代表第j个准则层评价指标的权重,SBi(i=1,2,3,4)分别为下属指标层指标数值的线性加权和,代表准则层指标得分,则:SBi=ω1.U1+ω2.U2+ω3.U3+......+ω14.U14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数函数用线性加权和表示为:S=ωB1.SB1+ωB2.SB2+ωB3.SB3+ωB4.SB4=ωBj.SBj。

根据调查以及扬州市体育局、各区县、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通过以上方法对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体系中的14个指标层指标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得到表3。

(4)计算结果和分析

根据SBi由计算得到SB1=1.4579,SB2=1.1690,SB3=0.7789,SB4=1.1802由表1得知“软件维度”权重ωB1=0.13385,“硬件维度”权重ωB2=0.3687,“政府维度”权重ωB3=0.331918,“软件维度”权重ωB4=0.165512。则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数函数用线性加权和为:S=ωBj.SBj≈1.08

1.体育认知、国民体质监测的2个指标的得分数值大于1.5,说明中心城区与远郊县市在这2方面体育差距较为显著。

2.闲暇时间、专兼职体育管理工作人员、体育消费、体育资金投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工作长期规划、体育类社会团体组织、传统体育项目学校8个基础指标得分在1-1.5之间,说明在这些指标下中心城区的体育事业发展明显好于远郊区县。由表3可知,近年来扬州市在城乡体育财政投入上已有较大提升,但在“十三五”期间还需加大投资力度。

3.全民健身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2个指标得分小于1,说明在这些指标上远郊区县已超过中心城区。

4.体育工作定期评估、体育法规政策2个指标得分等于0(远郊区县记作为零),说明在这些指标下,中心城区好于远郊区县,但总的说来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够。

5.从表4评价体系中的准则层的情况来看,中心城区与远郊县市的政府维度(SB3=0.7789)

四、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经济基础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2.努力使城乡社会群体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要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改善与繁荣城乡体育文化,需要广泛宣传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扫除那些不利于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封建迷信与陈腐习俗,从而帮助不同社会群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3.合理布局城乡体育公共资源。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经费投入、体育指导员配备等公共体育资源是体育发展的基本载体,要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布局各种资源。

4.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按照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要求,实现从“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利型”向“责任型”政府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5.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它是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关键。当前各地政府应该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制度与政策,并努力延伸到各县、乡镇,甚至各行政村;同时,制定监督、评估体系,并纳入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使城乡体育一体化进程中有法可依,有规章制度可循。

参考文献:

篇8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实质就是要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前提下,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篇9

作者简介:田敏(1986,3―),女,汉族,山东龙口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行政管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和教育管理。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竞争态势分析,最早是作为一种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框架,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用来确定企业的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机遇O(Opportunities)和挑战T(Threats),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此后,随着国际上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

二、龙口市城乡一体化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产丰富。该市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年产量700多万吨。同时,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龙口市,东临烟台,南近青岛,北与大连、天津、秦皇岛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95公里,通车密度达156.2公里/百平方公里。

4、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口市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粮食高产,素有“小麦之邦”的美誉。龙口市建成南部山区丘陵林果业、中部平原粮菜畜牧业、北部沿海水产葡萄业三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形成了粮食、果品、畜牧、蔬菜、水产五大支柱产业。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84亿元。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1、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开发存在问题。龙口市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其开发仍处于初始水平,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和整合,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2、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截至2010年,龙口市种植各类苗木250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2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54.3%。但龙口市存在的大型煤矿周边生态环境较差,同时还有很多大型企业进行铝材生产,给周边耕地、大气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很大污染。

3、城乡差距依然显著。虽然龙口市在公共服务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若将城市与农村分开来看,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1元,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虽然逐年下降,但却依然显著。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区域发展规划布局趋于合理。龙口市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从规划入手,东城、新区、南山、西城、东海“五大城市组团”呈梅花状分布,高新区、诸由工业区和滨海度假区“三大经济板块”则作为“五大组团”加速融合的重要节点枢纽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杠杆,对周边农村形成了强势拉动。“五大组团”、“三大板块”共同构筑起龙口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

2、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全市按照“优质项目―企业再造―特色集群―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思路,推动项目建设、企业再造、产业转型“三个升级”,工业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0亿元,利税202亿元。此外,全市第三产业形成以商贸餐饮、现代物流、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15亿元,平均增长17.5%;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年均增长21%。

3、县域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通港铁路投入运营,国辅烟汕线龙口段如期通车,疏港高速公路龙口段已经开工,龙青高速公路和龙烟铁路龙口段前期工作按计划进行。截至2010年,新建、改造干线公路和县乡路177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23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14公里。

(四)挑战分析(Threats)

1、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农民走向问题。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终结,成为市民,这种目标固然好,然而对于生活在农村大半辈子的农民来说,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民还无法达到市民的待遇,农民搬迁后面临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与市民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给予更好的政策,以便失地而不失业。

篇10

第一,人们在观念上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地区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深入,在GDP竞赛中更倾向于发展能够短期提高GDP的资源能源、重化工等富国产业,对于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对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缺乏认识,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中搞平均主义,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资源、资金、项目严重浪费。如一些地方对已成为“空心村”的农村,还在投入资金搞建设。部分领导干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缺乏科学认识,片面将其等同于城镇化、工业化,或城乡同质化。部分人对提高农民地位,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不认同,甚至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对立起来。

第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滞后。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当前西部地区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集约化不足、专业化不深、组织化不高、社会化不广的现状。

第三,空间要素集聚不够。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总量、社会服务等方面明显滞后,直接导致了城镇规模较小、生产要素的容纳能力弱、空间要素集聚程度低。与东部相比,西部大中型城市较少,导致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缺少能够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大的城市群和产业带。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空间要素集聚水平,不利于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城乡发展一体化载体建设滞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载体是产业。从西部农村现状来看面临的问题也较多,一是特色产品开发不足,一些地区忽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虽然有一些设施农业,但基本停留在示范阶段,推广价值较小;二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些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链没有形成,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三是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一些地区产业规划缺乏长远设计,没能形成集聚,导致竞争力不强。

第五,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建设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差。一是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开来,有研究认为,如果将城乡居民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货币化,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近40%。二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限制农民工工资和社会福利,获得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竞争优势,至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城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2. 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第一,培育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适应的市场化观念。中国城乡差距源于城乡发展中的市场化差距。一般来说,城市的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而市场经济是生产要素集聚的经济,而自然经济是生产要素分散的经济。目前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滞后。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的过程。按照生产要素集中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转变观念:一是转变把所有农村都建设成为新农村的观念,树立按照要素禀赋差异的原则分类进行农村建设的理念;二是树立生产要素集中理念,采取土地流转、撤乡并镇、人口迁移、教育资源集中等措施推动农村要素集聚;三是树立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推进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理念,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四是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不只是农村的事,也是城市的事的理念。从舆论宣传上致力于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减少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种种限制。

第二,探索适应西部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西部农业经营体系滞后的状况,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完善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向农业企业集中,发挥土地规模经营优势;二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完善与推广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三是不断完善“合作社+企业+园区”、“农户+企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社会化水平。

第三,继续做大县城、合并乡镇,调整村庄结构。一是继续做大县城。拉大县城框架,加强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合并乡镇。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原则,调整乡镇结构,扩大乡镇规模,建设好大镇(中心镇),架起县城与乡村要素流动的桥梁。加强镇政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其它服务业的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调整村庄结构。村庄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村庄规模的扩大,既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利于改变农民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破解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然经济文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更有利于改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分散的状况。为此,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继续进行调整,以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为基础,打造千人村、万人村,提高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促进农业现代化。

篇11

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摊大饼”式的城镇扩张方式,使得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远高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速度高于农村人口减少速度。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雾霾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在东部地区,部分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不注重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三)不健全的城镇化进程中机制体制,也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目前实行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

转型时期,把握好人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不仅要以城镇居民为本,更要以农村居民为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就必须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首要任务

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切实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数以亿计人口城镇化的深刻社会变革,就必须把以人为核心摆在首位,强调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历史上世界城市化浪潮衍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也为我们城镇化建成敲响了警钟;我国过去几十年倾向以物为主的城镇化实践,只讲土地城镇化,不重人口城镇化,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各式各样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圈地造城运动愈演愈烈,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

(二)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多元并行为主要路径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无法简单遵循一种模式进行,必须选择多元并行的发展模式。首先,布局应多元化。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宏观战略布局,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北等有条件的地方,依靠国家规划引导和市场的力量,逐步发展形成若干的城市群,使其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各地区位优势、现实大势和未来趋势出发,因地制宜,上下衔接,抓紧编制各地区域性城镇化规划。其次,推进模式应多元化。实现数以亿计人口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单一型、集中式的大城市发展老路肯定走不通,必须按照以人为核心的要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新路,必须推进建立开发区、新区、新城、旧城改造、乡镇产业化等多种模式的结合。再次,主体应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培育和壮大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主体。

(三)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否则,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均面临着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产业更替、产业挖掘、产业优化、产业培育和产业升级等单一策略和组合策略的选择。从另一方面讲,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让进城农民稳定、充分就业,才能正真的使农民市民化,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适当保护弱质产业,积极调整衰退产业,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不同的城镇产业带动类型。

(四)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生态集约为基本原则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集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期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巨大城镇化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智能的城镇化发展新路,不可能再走过渡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的发展老路,要求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注重资源集约,同时要彰显城镇自身的人文历史,突出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协调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宜居城镇。

篇12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浙江省不仅进入厂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由于浙江的社会经济较发达、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上升迅速,浙江乡村衡量老年型人口的四项指标均高于城市地区‘可见,浙江乡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地区严重,面临的挑战比城市地区更大(见下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省份,更应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先行一步。

一、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有了拓展:一是集中在敬老院供养,由所在村提供粮食资金,由乡镇企业收人、乡村提留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二是老年人分散供养,由村级基层组织给予照顾。但这一保障项日所涵盖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救济,主要是建立在.“三提五统”基础上的“五保”制度。此外,浙江从2001年起,将农村居民也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中。当然,能享受到这一制度的人,目前所占比重较小。

      目前,浙江的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类:

      一是家庭养老模式——养老经济上的支持力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成员;二是自我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自我的储蓄或者其它的劳动所得和投资所得;三是社会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金支持或者是社会人道主义的帮助。在上述三类养老模式中,又以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

      在社会养老模式中,其主要经济支持力来自以下几种类型:

      (一)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是浙江农村的一个新型养老模式,1995年在全省展开。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正处于过渡期(由民政部转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有此交接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没有大的发展。

    (二)农村社区农民退休金制度这是富裕农村社区为保障本社区老年农民养老的一种形式,其资金主要来自村办企业的利润、出让土地款或其他集体经济资产。村养老基金实行退休金制度,其标准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而定,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本社区农民的养老需求。

    (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公益金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与纯女户父母养老保险。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浙江提出了在全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重点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社会救助.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近年有所发展,但目前浙江农村仍以家庭养老和以个人自养为主,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城乡养老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存在的问题十分尖锐和复杂。

    (一)认识偏差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深受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浙江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最大误区:由农村解决自身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二)立法滞后农保工作至今尚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由人大通过的法律,导致实际工作中体制关系难以理顺,法律责任不明确,政策尺度难把握(如开展农保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等矛盾,直接影响农保制度的确立。

    (三)基本方案尚需完善首先,方案需进一步精算。现行方案缺乏令人信服的坚实依据,尤其是在一些具体测算指标上尚无完整的体系。其次,如何体现风险共济的保险原则。目前浙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完全个人账户制”,这种方案权益关系明确、符合农民的心理。但它背离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政府、单位和个人的基本特征。同时,完全的个人账户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无法统筹、难以体现风险共济。这又背离了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质。

      (四)社会化水平低,投保人数占应保人数的比例小国家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对象为20 - 60岁的农村居民,但是目前浙江农村20-60岁的投保人数占应投保人数的比重不足50 % 。

      (五)人均参保值低,根本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的需求到1999年底,全国有8000多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累计收人保险金仅为184亿元、1998年向59.8万参保人发放养老金“人均42元”(中国社科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2000),略高于各地支付给“五保”老人的平均费用。这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只能起补充作用,而不能起保障作用。

    (六)养老金缺乏适当的保值增值措施,投资渠道单一目前浙江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存人银行,二是购买政府债券。这两条途径的收益率都非常低。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实现当初农民投保时国家承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2.9%的利率,则养老金不仅不能保值和增值,反而会贬值。

    (七)公平性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

    (八)管理不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分散,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不健全,使得管理水平低下。加之将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管理、使用集于一身,有悖于国际上将征、管、用分离的通行做法,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难以得到保障。

三、发展趋势——对策思考

    对于农村养老问题,如果仍然局限于从农村寻找解决的途径,必然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应当看到,正是农村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工对城市经济的无私贡献,推动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21世纪,农民的养老问题陷人了困境。如果不能及时建立以社会公平为前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势必会极大地挫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要最终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真正公平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一个重要原则:损益补偿。也就是说,在此政策中受损的群体在彼政策中应得到相应补偿,以利于维护各种利益的均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损益补偿”的具体表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势所趋。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理应为全国树立榜样。浙江以强大的经济后盾来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支持条件

      1理论支撑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社会保障有两个基本理念:生存权和社会公平。首先,生存权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其次,社会的发展追求两个目标:即“公平和效率”。市场经济自动倾斜于效率,社会保障则是通过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向公平倾斜的制度。当然,这两者之间需要实现最佳组合。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看,社会保障的第一责任人是政府,其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基本生活的尊严。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区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体现保障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等。但是,差异性必然以普遍享有社会保障为基础,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前提。

      基于社会保障的上述理念,构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必须以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农村老年人同样是法定公民,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来保障其晚年的生存状态;而他们无固定的养老收人、其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要甚于城镇老年人,从而更需要社会保障。

      (2)浙江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迫切性和必然性。第一,浙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不仅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城乡壁垒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第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需要。浙江农村正面临自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双重压力。大多数老年农民既无积蓄(或少得可怜)、又无保障(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小且保险水平低,其生活基本上依赖子女的供养。这种供养缺乏“制度”刚性,弹性余地很大)。农村老年人口的“老有所养”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摆脱浙江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困境的惟一途径。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属地管理。农民只有取得当地集团的成员权,才能在需要社会保障时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使农村过剩劳动力真正从经营土地上转移出来。也就是说,要使农民自觉地从土地保障中解脱出来。这就必然要求有新的社会保障作为替代机制。

      (3)笔者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第一步,在农村首先建立与城镇相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保险(养老和医疗保险)法定化、补充保险(商业保险)市场化和救助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救灾救饥等)社会化的机制灵活的农村“社保”体系;第二步,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保障系统,为实现城镇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制度接轨做准备,最终完成两者之间的转换与衔接、真正实现一体化。

    2实践条件

      (1)浙江的经济发展良好,为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浙江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健全浙江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为建立农民养老保障提供了最佳时机。人口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口会逐步超过未成年人口,而进人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在这一人口变动过程中,某一时期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结构,也就是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比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

      一般来说,这样的“黄金时期”可以持续30年到50年,并主要取决于生育水平下降的速度。生育水平下降越快,高比例劳动力的潜在发展机会就越大,黄金时期的持续时间也越短。浙江的老龄化来得又早又快,其发展机遇也既早又快,稍纵即逝。

      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社会的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30-40年是储备积累资源、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最佳时期,时间少于此期,则会使养老基金储备不足;时间太长,又必须面对巨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据预测,浙江将在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进人老龄化高峰期。我们必须抓住现在的“黄金时期”快速起步,时不可失,时不我待。

      (3)农村居民的养老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建立新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犷心理基础与思想保证。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了初步框架,具备了进一步完善的许多可行性条件。据对浙江农村的有关调查显示,62.6%的农民认为有必要交纳农村养老保险金,只有8.3%的农民认为没必要交养老保险金。可见,解决养老问题切合大部分农民的需要。用养老金方式养老已逐步被农民接受。这说明,农民养老保障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为建立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与思想保证。

      (4)加人世贸组织,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时代机遇。进入wto以后,社会保障的运作与管理将越来越规范化、公正化、社会保障的体系与制度趋于法制化和科学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必将与世界接轨,要接受世界的评判。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组织机构的培养与建设,其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性教育在浙江的迅速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业化队伍和专门化机构力量将会得到改善,从而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时代机遇。

      (二)建立与完善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总思路

篇13

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和“城乡融合”的发展观。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美好的前景,是城市化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感受。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形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的集中地,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只是发展农业,为城市提供服务,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地方。这就造成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变得不协调。这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这也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十七大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预示着我国将会进入一个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全市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大岛建、小岛迁”战略,使大批渔农民向大岛集聚,有效利用了渔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的城乡统筹发展。“暖促工程”等一大批渔农村民心工程实事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渔农村发展,促进了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促使全市渔农业由传统产业逐步向现代产业转变,渔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城乡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二元制户籍制度、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我市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在理论上,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而推动其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上,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国际大环境。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所进行的竞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国与国的竞争,而是渗透到城市、区域的层面。换言之,以城市为中心所构成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挑战,必须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切实提高中心城区乃至城镇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空间支撑点。

工业化、城市化和非渔农化的现状、目标及其矛盾则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区内的小环境。一方面,我市具有经济发展的某些先天优势,市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地处我国沿海南北航线“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咽喉要冲,背靠中国最富饶、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浩瀚的太平洋,跟东北亚及西太平洋一线主力港口釜山、长崎、高雄、香港、新加坡等构成一个近乎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是进出上海、杭州、南京及长江三角洲、长江沿岸其他大中城市的海上门户,是南北海运、江海联运的枢纽。另一方面,由于历史传统、地理区位以及资源基础等原因,并没能很好地将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良好的经济区位。目前,省已进人加速城市化阶段,市也提出了“中心城市现代化,本岛城乡一体化,主要大岛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根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2.4%,高于全省水平近5个百分点。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出现了不少矛盾:城市周边乡镇建设用地与城市发展用地的矛盾;乡镇多而规模小与加快要素集聚的矛盾;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城市规模等级与其职能发挥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而且关系到如何协调城乡两大地域系统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三、我市培育经济强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状

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200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创一促”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经济强镇培育工程,着力扶持和培植了18个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经济强镇。各经济强镇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一目标,本着率先发展、重点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主旨,充分发挥了重点发展区域的示范带动功能,为加快把打造成海洋经济强市,全面实现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各经济强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为全市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8年以来,我市各经济强镇力抓重点骨干企业的产能释放,积极推进在建项目,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8年各工业经济强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34.71亿元,同比增长45.11%,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各旅游经济强镇全年接待游客472.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其中:朱家尖街道全年接待游客19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桃花镇全年接待游客90.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7%。港口物流强镇新增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6.44%,大大超过了全市23.8%的增长速度。各经济强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服务富市”的战略举措,为实现上述成绩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如六横镇坚持“以港兴岛、工业强岛、服务富岛”,着力推进中远造船平台建设、鑫亚20万吨级舾装码头建设、龙山20万吨船坞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建设,船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朱家尖街道围绕“精品化、国际化、标准化”和建设国际性海滨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注重规划,突出保护,重点推进世界佛教论坛会馆、乌石塘海钓俱乐部、阿尔法游艇俱乐部、大青山旅游道路等一批旅游开发和全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菜园镇依托良好的港口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围绕马迹山港二期和绿华减载平台建设投产,积极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加快建设矿砂大型物资中转项目,进一步扩大港口吞吐量。2009年各经济强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加大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和扶持力度,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马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96亿元,长涂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25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的发展目标;菜园镇年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50.17万,实现年旅游接待15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截止目前,已有马岙镇、长涂镇等5个经济强镇实现了发展目标。

2、“暖促工程”、新渔农村建设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在各经济强镇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强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2004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了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暖促工程”、新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使各经济强镇在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经济强镇骨干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加大企业科研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市经济强镇已拥有水产养殖业、船舶修造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塑机螺杆业和嵊泗贻贝业五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并集聚了一批行业专家,为全市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大教育事业投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通过调整经济强镇内教育布局,改扩建、新建中小学校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针对渔农民“双转”(转产转业)问题,主抓渔农民教育培训。以对渔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教育为重点,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宣传培训教育活动。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积极推进经济强镇文体建设,加大广场舞培训力度,鼓励不同年龄层次的妇女加入到广场舞队伍中来。致力于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和文艺队伍建设。通过成立文艺协会,提炼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作品和文艺精品,以先进文化熏陶群众思想,促进开发建设。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力打造20分钟卫生服务圈,对各经济强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改造建设,力求达到规范化标准,让居民出行20分钟就能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扎实推进渔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深入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通过组建渔农村卫生服务站,提高渔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在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方面,主抓渔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强化渔农民素质培训,促进渔农民转移就业。各经济强镇的劳动保障站积极联合成校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以培训促就业,提升渔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在做好“双转”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渔农村困难群体的民政救助和困难扶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提高低保和五保标准。小康社区建设成效明显。通过综合整治街面、店面及违章建筑,各经济强镇的街容街貌得到进一步整洁。村级道路、标准河道整治、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进一步完善。为应对开发建设所带来的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各主要经济强镇的停车场建设、道路修建工作有序展开。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经济强镇桃花镇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还获得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我市各县(区)的社会事业建设树立了典范。

上述各项关注“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活动的开展,使全市各经济强镇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大大缩小了渔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当前,全市城乡统筹工作已从“全面破除城乡分割”进入到“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新阶段。

3、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经济强镇在推进渔农业由传统产业逐步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各经济强镇积极探索符合海岛实际的渔农业发展方式,“三农”面貌焕然一新。渔业方面,面对近海资源衰退的状况,合理调整捕捞结构,大力发展近海养殖和远洋捕捞,积极开展海水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海水产品附加值。农业方面,针对海岛实际,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蔬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培育了一批具有海岛风情的村镇。现代渔农业的培育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渔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市的城乡统筹。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4082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612元,城镇和渔农村居民收入比为1.91:1。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指导我市经济工作的根本指针。最近几年,我市各经济强镇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临港产业的崛起使的发展彻底摆脱了以渔农业为基础以水产加工、纺织、机械等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羁绊,从而发挥了资源及区位优势,迈入了发展海洋经济新的历史进程。临港工业迅速崛起。各经济强镇已初步形成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临港石化、大宗物资加工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临港工业体系。特别是船舶工业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市经济强镇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集船舶设计、制造、修理、船用配套产品制造和船用商品交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具有建造、修理和改装30万吨级以下各类常规船舶的能力。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强镇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662.749亿元,增长率为20.9%。此外,临港石化工业开始扎实起步,煤炭、粮食、木材等大宗物资加工业也正蓬勃兴起。港口物流迅猛发展。近年来,随着宁波—港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港域深水岸线资源开发步伐加快,更加积极服务于长三角和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各经济强镇已逐步形成港口、海运、物流互动促进的港航产业链。如,浙能六横煤炭中转码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原油、矿砂、煤炭和粮油等大宗货物转运已经牢牢确立了在中国东部沿海的龙头地位,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建成开港,使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运基地、大宗货物中转储运的重要节点。海运业发展同步加快,截至2009年底,全市各经济强镇海运运力达约300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居省第二。海洋旅游持续升温。各经济强镇依托独具魅力的海山景观、纯朴久远的海洋文化、深厚悠长的佛教文化、神秘莫测的武侠文化,突出“佛”、“海”两大主题,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国际沙雕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使成为了我国海洋旅游的热点地区、佛教朝觐的重要圣地和长三角地区的海上休闲度假基地。2009年各旅游经济强镇接待旅游人数达到了565.79万人次,旅游业及其它相关产业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了巨大进步。无论是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还是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城乡公共服务领域差异较、二元制户籍以及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制约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1、城乡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受海岛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地方财力有限,长期以来,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客观上存在着重大岛、轻小岛,重城镇、轻农村的状况。尽管近年来全市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上采取了一些较大措施,渔农村和小岛的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大岛和小岛之间、城镇和渔农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共享以及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要素在内的公共服务共享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壁垒依然存在。

2、二元制户籍制度给城乡统筹的发展制造了许多障碍。目前,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管理与利益问题有10多项,主要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和集体资产收益权分配问题、农村建房审批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就业和社保问题、征兵和退役军人安置问题等,户口政策和这些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户籍管理工作变得非常敏感和复杂。现行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是造成两类户口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福利、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待遇的划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二是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尽管近年来已经大幅度降低了渔农民进城的门槛,但由于户口仍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渔农民进城仍有一定条件限制;三是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二元户籍制的城市偏向,削弱了农业自身积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使农民依附于有限的土地上,农业的规模经营难以实现,集约化程度很低,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低下;四是二元制设置的户口迁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成危害。

3、老龄化问题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但是的老龄化却有着海岛特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尤其是“大岛建、小岛迁”战略的深入实施,青壮年人口外迁或外出务工数量不断增加,致使全市渔农村特别是偏远小岛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小岛人口的老龄化率达到了70-80%以上,出现了我市特有的“老人留守村”、“老人留守岛”。由于这些小岛和村落原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十分薄弱,由此引发了管理、服务、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特别是跨海大桥开通以后,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给全市旧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造成了冲击。交通、环境等公共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超生、流动犯罪等现象日益凸现,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五、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针对上述存在和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围绕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等几个方面来抓好这项工作。

1、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经济强镇发展布局。充分依托市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四大岛建设,着力建成高档次、有特色的海岛小城市。同时,按照“改造城中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思路,合理确定经济强镇中需要搬迁的村庄和实施时序,并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相衔接。做好高亭、菜园、金塘、六横、衢山、白泉、洋山等7个经济强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根据全市城市发展实际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以规划为龙头,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深化各经济强镇水、电、路信息化和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等社会发展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