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就业教育

高校就业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3: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就业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就业教育

篇1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随着这些年来我国高校的连续扩招,就业难、难就业等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就业问题,高校如何未雨绸缪,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引领毕业生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更新就业观念,顺利就业,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数字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超过495万人,年均增幅27%,到2007年9月,应届毕业的495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只有约351万名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就业率为70.9%,超过144万毕业生仍未成功就业。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是惊人的累计超过550万人,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放弃传统的就业方式:不是多方寻找打工机会,而是选择自立门户,开启自主创业之路。

据一项调查问卷显示,有72%的应届毕业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欲望。而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的途径,发家致富,获得了成功,不仅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很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各个方面显示,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时尚。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增加有关自主创业的教育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那么什么是创业教育?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所谓的创业教育就是指在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行性、风险性、政策保障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毕业生创业相对全面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参考。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针对当前社会形势,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特点,开展创业教育,一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分析、引导、教育:

(一)创业的社会背景和相关政策

目前的社会背景,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法制社会。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大家公平竞争,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独领,但要是决策失误,即使是血本无归,也只能是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和后果。自负盈亏,可谓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还要求,凡事要想成功,必须遵循它的运行规律。所以,不管做什么,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其运行方式,都是首先要做的一步。

知识经济,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如果不具备相当的知识基础,可以做的事会是非常有限的,所能取得的成就,也会非常有限。现代人特别重视教育和提倡终身学习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信息时代,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把握商机很重要,而商机的获取,就在于信息渠道是否够广、够准确。现代人对信息的理解,尤其侧重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推广自己和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制社会,实际上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按规矩来。规矩就在于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政策。过去有不少商业大亨,由于商业活动中存在违法行为,最终导致由原来的八面威风变成了一名可耻的阶下囚,前途尽毁。因此,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合法经营,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这些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政策保障。

(二)多方位、多角度剖析创业的可行性和风险性

现代社会,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走上成功之路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世界首富、慈善巨人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神话;“国美”龙头黄光裕,16岁开始闯荡,18岁培育国美电器,35岁便成为中国首富。这些耳熟能详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树立了非常好的活榜样,更提供了无数的参考经验。但是,也有不少自主创业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失败的结果。这其中血本无归、债台高筑,从此一蹶不振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是否选择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出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慎重地考虑。

要慎重地考虑自己打算从事的事业,是否确实具有可行性。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市场调研、投入预算、成本回收期预测、可能的利润空间等。这时候的工作越细致,创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创业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在于对风险的把握。能否有效地控制风险、正确地应对风险,是你的事业能否乘风破浪、一帆风顺的关键所在。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清醒的认识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和风险性,是计划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们所要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同时,做好足够的前期准备,也是成功地实现自主创业的关键之一。

(三)成功的事业要求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自主性。面对普通事物要有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具有极强独立自主性的人才敢于展现自我,突出重围,实现自我的理想,这也是创业必须有且最为关键的一点。

2、抗击打性。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创业者不仅要充分发挥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要凭借自身的顽强毅力去承受和抗击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仔细分析、认真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走向成功。

3、人际关系。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当今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所以,要想成功创业,就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好好利用人脉关系,通过友好人际关系为自主创业扫清障碍。

4、创业资金。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创业,就应该先准备好足够的创业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创业资金,即使做好了其它一切的创业准备,也无法进行创业。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内在问题

1、盲目乐观。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看待问题较片面,面对局部成功往往过于盲目乐观,容易头脑发热,错误的分析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为创业留下隐患。

2、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对当前的社会形势不够了解,对社会的需求状况不够清楚,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往往无法准确的定位。

3、缺乏对法律和政策的了解。懂法律和了解国家政策能给自主创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事业有专攻,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法律和政策,给创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在无形中触犯法律。

4、不善管理,任人唯亲。由于年轻气胜,大学生在创业阶段的管理上往往不善于管理,任人唯亲。当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就无法用规章制度来加以管理和约束,容易造成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5、急功近利。大学生创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耐性,过度、过快地关注结果,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最终事与愿违,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由于上述等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很多困难和潜在风险,尤其是大学生社会经验的缺乏,更是给创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面对不是很确定的未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敢打、敢拼,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经济、政策上都给出了一定的优惠。总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大门已经打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因此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还任重而道远。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毕业生在了解和掌握创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定位,确认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具有风险性和可行性的双重矛盾基础下,高校就业开展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与挑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展,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尽快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创业者应当具备创新者、管理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角色的多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具体、特殊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的压力越来越沉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谋出路和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几个甚至一大批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大大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篇2

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就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涉及7个省份45所高校。调查表明,在求职途径方面,毕业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十分强烈。无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方,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前站”,开展就业教育、让毕业生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业教育“供不应求”

走进中国每一所高校,都能感受到提高就业率的迫切:专门设置的就业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课程等红红火火。然而,红红火火的就业教育背后,学生们并不满意。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教育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2%和6.43%,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则达到了29.41%和13.51%。显然,高校提供的就业教育,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

与之相对照的则是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高期望值”。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显示: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大学生仅占5.2%,而超过80%的大学生认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有70%的学生表达了希望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愿望。

简单的数字对比勾勒出了高校就业教育的现状――供需脱节,而这样的局面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加剧,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大。

乐山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办副研究员罗秀,较早关注中国高校就业教育,在她看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目前中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都存在“偏差”。

从内容上看,高校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只注重信息提供和求职技巧指导,而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和个性化心理辅导。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就业教育往往只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短短几周内,是名副其实的毕业前夕的突击教育。

从形式上看,高校就业教育单调、乏味。目前, 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为主,讲什么、以什么方式进行都由教师决定,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现场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就业指导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效果不好,很多学生严重缺乏就业实践经验,遇到矛盾和问题依然束手无策。

求职学生的反馈印证了这一点。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张然告诉记者,她在学校上的就业指导课时间很短暂,老师讲的一些内容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找工作过程中帮助也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曾做过相关调查: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而且只有58.8%的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还有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教育的观点。由于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被告知没资格参加,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

众所周知,就业教育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很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锻炼,如果教育过程过短,且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与就业教育教师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武汉工程大学邹小荣坦言,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够“专业”,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学生就业指导,无法给学生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

内容不科学、形式又单一,再加之缺乏专业性,高校创业教育难见成效、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同样是就业教育,为何国外高校能够卓有成效呢?

被“窄化”的就业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个“舶来品”,从一开始,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就与国外“原汁原味”的就业教育大相径庭。

有学者指出,国外许多国家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外高校的做法,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图具其形”,并没有学到本质的东西,因而才会导致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一开始,就理解错了,走错了路,如果想做好就业教育,首先应该重新审视就业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一点,从国外高校的做法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作为最早开展就业教育的国家,美国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博士,就提出了“生计教育”的教育观念,认为应将生涯发展、态度及价值观等概念和内容融入传统的学业课程中,并主张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规划自我,同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在这样理念指导下,美国通过立法途径将就业教育“制度化”,使得就业教育成为当前美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的高校,就业教育不但有专门机构,还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教师要有培训资格证书或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除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外,还以讲座、研讨会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同时开设十多门职业生涯指导课程。

美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所有在校学生,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例如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学生入校第一年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基础教育,所有学生必须将个人信息在专门网站上注册,以便职业顾问提前对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评估,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年,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求职的外部环境,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帮助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最后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年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如何签约等专门技能,以及为毕业生提供进入工作前的准备。

除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都将就业教育正式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计划,虽然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都实现了就业教育制度化、专业化。关键的是,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根本出发点,在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有着长效机制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就业指导的职能,而后者恰是当前中国高校就业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

也就是说,同样是开展就业教育,美国大学生接受了从入校到离校连续四年不间断的“一条龙”式的就业教育,而中国大学生只接受了他们大四年级的部分内容,重点只放在了求职技巧等浅层次上。

事实上,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颇有些权宜之计,将就业教育当做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法子。“方向走偏了不说,还有些急功近利。结果就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像西方高校学生那样,接受到完整的职业素养教育,依然为找工作而奔波。”有学者如是评论。

教育过程“快餐化”,不但使得就业教育内涵“变窄”,剑走偏锋,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罗秀认为,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基本上处于以毕业生为对象的“第四年指导”状态,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离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距离还很远。

实际上,这种就业教育观念的前设是: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教育仅锁定在大学四年级, 就会成为一种“应急措施”“季节性快餐”“短期促销式”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 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相应的知识结构、技能训练和心理调适准备,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就业教育工作的持续、快速和有效开展。

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

中外对比,不难发现,中外高校就业教育差距,与其说是内容、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方向上的分歧。

对于中国高校就业中的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历史较短有关。据邹小荣介绍,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正式开始。显然,相比于美国等国家几十年的成熟探索,中国开展就业教育的时间还相对较短。

但也有学者认为,时间短不是主要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就业教育理解上的偏差,一开始将就业教育简单地作为解决眼前就业问题的“应急工具”。

有学者认为,尽管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了就业教育概念,但就业教育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02年,其背景是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3年面临就业。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备受关注,进而引起高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因此,追求高就业率成为就业教育受到重视的初衷和目标。

就业教育为“就业”,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中国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却比较狭隘,直接的体现就是单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与导向。

对此,罗秀认为,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就业安置”的理念,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教育局限于围绕“提高就业率”来展开,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生涯发展,只想方设法尽快将学生推向社会,而不是根据学生的真正意愿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更不是根据生涯发展的理念和规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从而获得长久的就业力,这不能不说是对就业教育的歪曲。

就业教育需要“转向”

问题的根源往往在问题之外。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暴露的问题,折射出我国高校管理、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之处。对此,有学者认为,从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看,高校就业教育要想有效开展,单单靠高校设置几门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教师是不够的,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政府部门的通盘考虑,才能改变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的局面。

从政府层面看,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上采取更多有力、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精英”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比如,通过政府这只有力“大手”,对大学生就业走向进行调控。目前,以“北上广”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依然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而广大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政府对此应进行引导。

有学者认为,政府这方面的工作是无法简单以思想工作所能够动员的,需要强有力的利益杠杆进行驱动。这方面,有着比较好的例证。比如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以及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西部地区任教,这些都得益于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从教育管理部门看,应该对就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改变单纯用就业率评价高校的做法,让高校不再单纯为提高就业率而劳心费力,从而沉下心来对就业教育加强研究,按照教育的规律推行就业教育。从国外开展就业教育经验看,就业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但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将就业教育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并形成了制度化,有的国家甚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从现有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看,这显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就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尽管一时难以像国外高校那样做到就业教育常态化,也无法回避“提升就业率”这一初衷,但在开展就业教育过程中,一些工作是可以做实的,是可以掌控的。比如在教师选择上,可以选派一些有职业经验的老师进行必要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或者可以创造机会,让更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从而让高校就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在课程设计与规划上,高校要有科学理念作指导,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要“临时抱佛脚”,说怎么搞就怎么搞,等等。

总之,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种种办法,将高校就业教育的“含金量”补足,让就业教育有一些生气,让学生感受到就业教育的魅力,切身体会到就业教育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如此,高校就业教育才会慢慢转向,回归本初的样子。

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状况一览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差异,其就业的思路和办法也各不相同,构建了各自的就业教育体系。

美国 在美国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工作机会法案》。同时,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从学校到就业”项目,课程设置重点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自我决断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3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各地方政府和高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陆续出台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诸多措施,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设置了就业教育课,把就业教育列入了公共必修课程。通过就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掌握择业技巧,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仍存在一些问题,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就业教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高层次、高质量就业。

一 高校就业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教育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技巧教育、择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巧,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虽然各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也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就业教育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教育课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以学校的党务、行政和学生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日常事务较多,对就业教育课投入的精力没有保障,也不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就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且,他们对就业教育知识的掌握比较有限,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前对课程进行了认真准备,也下了很大的工夫,费了很多心思,但是由于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讲课方法过于单一,很难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任课教师责任心不强,备课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

目前,有部分高校教师对就业教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和招聘信息在网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学习,没有必要开设专门课程来讲课。因此,在备课时缺乏主动性,热情不高,参与不积极,造成讲课时内容匮乏,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3.课堂讲授内容针对性不强

由于部分高校就业教育教师多为兼职教师,对就业教育课的课程体系和专题设置研究不够,在备课时往往使用教材或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材料与统计数据,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去讲课,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性的授课讲义。造成课程内容讲得多,师生互动少;理论讲授多,课程实践少。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浅薄,一味地重视对学生求职技巧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准备好职业素质等深层次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不大。同时,目前的就业教育课还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学生的不同需求,缺乏针对性,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教学内容重点不够突出

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知识点也较多,知识涉及面宽,但课时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现有的课堂教学往往未能满足这一目标。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对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了解,甚至不明确哪些是应该了解的、哪些是应该理解的,哪些是应该掌握的,哪些是要学会运用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目前,就业教育课虽然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但从总体上看,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基本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看等。这些模式缺少启发性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述,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更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课堂气氛不活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二 新时期高校就业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1.按照就业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并加强教学研究

篇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专业需要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一九七九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涨,目前我国已经有百所高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符

旅游行业是我国新生的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旅游行业所需求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不符,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关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济市场中一些旅游企业向高校反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走入旅游管理岗位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岗位管理工作。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备众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较差。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熟练的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旅游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最终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差异性很大,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不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对于高校的剩余也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以上内容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及时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掌握众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创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教育方面

1、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九点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规划等众多岗位。现阶段,人才市场对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做好就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国画,避免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岗位盲从、不知所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经济市场中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高校可以聘请外界权威的教育人员在本校开设讲座,或者邀请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深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在岗位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人员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准,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其中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旅游管理研究能力等众多方面。课程设计不能偏离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竞争现场、岗位工作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将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旅游管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入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日后的就业岗位有更多的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旅旅游实践专项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校园步入到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就业指导

以往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其常常财务忽略的态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走入了教育思想误区。就业指导可以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避免学生在日后求职之路走得太过于艰辛。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联系,构建合理化、科学的高校旅游管理就业培训体系,应用海报、校园报纸、广播、讲座等众多形式,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宣传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掌握求知技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帮助自身累积社会经验,与日后的工作岗位近距离接触,弥补校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扩展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认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明确,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短浅的看重近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就业标准,借用我国众多就业平台的优势,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获得企业的认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想在毕业后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理想,并且为其奋斗,提升就业质量。

篇5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等做出评价。报告显示,部属高校年报综合平均得分为60.2分,其中40所大学的就业年报总分达到60分,合格率刚刚过半。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未达到及格分数,位列55名、58名和69名。(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众评价一所高校优劣与否的重要依据。然而,2014年度年报的排名报告,凸显出的高校总体就业质量可谓并不乐观,甚至像清华、北大、浙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都是不及格的分数。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担忧:部属高校尚且如此,地方普通院校的就业质量恐怕更不敢恭维了。同时,随着就业质量报告的公布,不少“被就业”的现象也在人们视线内“此起彼伏”,那么,衡量高校教育水平能否以就业质量“论英雄”?

不可否认,就业是学生选择去高校深造的一个目的;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我国高校就业质量总体偏低的现状,但衡量高校教育水平不能只看就业质量,更不能形成唯就业质量“论英雄”的怪模式。高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应仅仅是就业率或者更准确的称之为就业质量,而更应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掌握、自身素质的提高,当高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有了根本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必然会有质的飞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必然会有根本性的提高。试问,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民教育的今天,社会氛围和谐了、文化气氛融洽了、全民素质提高了,难道发展教育事业的初衷还没有达到吗?难道高校还需要仅仅以就业质量来“论英雄”吗?

目前,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院校,在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提升就业质量的同时,只要是能够真正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只要是为学生提供充足学习、提升空间,只要是坦然看待就业质量这一指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学校自身和人民大众在内的所有社会群体也将不再会以就业质量来“论英雄”,学生“被就业”的现象便也不复存在。

(来源:红网)

篇6

就业不仅决定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决定社会的稳定和平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双刃剑,好处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坏处是带来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负面价值观腐化和腐蚀着人们,包括大学生,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迷茫而扭曲,使他们表现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评判相悖。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社会和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

2.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深刻变化,作为当代思维最敏锐群体的大学生,由于承受的就业、学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增大而容易出现不和谐情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指导他们从心理素质、自我认知和就业观念等方面转型为社会成员,帮助他们树立务实的待遇观、正确的创业观和就业观。

3.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就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和基本资源是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之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只有不断提升并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决定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决定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各个国家国力竞争最终会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作为我国知识群体主体的大学生具备何种意识和素质会直接决定国家发展的成败与兴衰。合理使用和配置大学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量国家培养的人才待业,浪费社会资源。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能够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推动他们达到自身需要和国家需要皆满足的双赢目标。

二、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途径

1.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理论指导。

(1)加强高校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就业这一点切入,将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列主义相结合,让他们自觉地将社会整体发展和个人理想和命运相结合。树立和培养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情操,增强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坚守原则、诚实守信。

(2)加强高校学生成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投入自己的满腔热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并引导学生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远大的理想。

(3)帮助高校学生掌握当前就业政策和形势。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自我,充分把握就业机会,并帮助学生客观理智地进行职业定位。指导学生科学地运用文化知识和政治经济,使学生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

(4)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该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同时增强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事业心和进取心。

(5)培养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适应就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使大学生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潜力,实现人生的抱负。

2.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形式要多样化。

(1)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大学校园应该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室并开设职业科学知识课程来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可以进行模拟招聘、专家讲座、咨询服务和心理测试等,帮助学生加强对社会和自身职业发展状况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思想教育。作为沟通传播途径和新型工具的网络是现代科技和思想教育的连接点,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教育会给大学生开启一扇了解文化、科技、政治和经济信息以及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的新窗口。

篇7

1、缺乏公德心和遵纪意识。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缺乏公德心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同学为抄近路而践踏草坪,为了自己方便而污染公共环境,为了“青史留名”而在墙壁或者座椅上随意涂鸦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即使被损害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东西就是让用的,坏了修好了就行。这种想法的出现就是公德心缺失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行为形成了习惯,就会在就业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降低自己的就业几率。此外,遵守纪律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大学生却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常常迟到或者不到,更是视学校纪律如无物一般,自由散漫,不成体统。但是作为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一个没有纪律性的大学生,就无法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更无法为企业创造效益,只能被淘汰出局。

2、自尊心强,却不能尊重他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老师与家长的精心呵护,所以自尊心非常强。自尊心强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激励大学生追求上进,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处于自尊心的原因,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只想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对企业的拒绝,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在就业之后,一个不如意就发牢骚,闹辞职,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但是大学生并不能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上课迟到推门而入,面无愧色,打扰同学觉得理所当然,不知道为对方着想等等。

3、缺乏诚信精神和爱岗敬业意识。敬业精神是企业最看重的素质。但是根据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就是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行为散漫,工作不能认真完成,上班不积极等,令用人单位大感头疼。此外,诚信缺失也是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一个原因。具体表现为毁约。有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之后,用人单位开始准备相关事宜,但是却在正式上班前的几天,有的大学生撕毁协议,拒绝就业,这让用人单位措手不及,甚至影响到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不够。

二、就业指导中的礼仪教育融入途径

篇8

1.1 就业创业教育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

就业创业属于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核心内容为“育人”,可以重逢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出更多将要面向企业、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各个高校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开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要的导向,这样才能够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而就业创业教育就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

1.2 就业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拥有较强的择业观念与心理素质

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很多高校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择业期望依然会被薪酬要求、区域定位、行业领域所影响。同时,当前很多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弱,在步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之后,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高校教育中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把就业压力转变动力,有效缓解自身的就业创业压力。

1.3 就业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题海战术”的模式来对待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而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可以让高校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创业实训可以把以往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让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个性化的就业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

2   高校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方法

2.1构建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没有把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内容,导致高校学生缺乏对当前就业创业形式的了解,缺乏一定的就业能力,由此可见,高校需要把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内容,构建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的互补性与教学知识的综合性,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就业择业观念,同时也要注重引入一些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形成综合性、跨学科的就业创业知识体系。在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下,既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性格形成,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模拟式、参与式、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

2.2 注重就业指导,拓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高校学生在就业期间会出现心理失衡、社会性现象迷惑、人生价值拷问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信仰教育缺失等。当前各个高校的教育水平还停留在老式的职业认知、技能方面,高校学生在求职期间仅仅把职业认知与技能作为指导,根本无法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由此可见,各个高校需要注重就业指导,拓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制定完整的个人发展规划,转变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能够拥有进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设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掌握相应的心理调整与疏导的方法,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篇9

(一)缺乏系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体系。高校职业价值观培养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纵观各个高校在职业价值观课程和教育中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数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知识灌输和就业信息的阶段,未能深化职业价值观的影响[1]。缺乏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课程,就业创业体系不健全以及缺少实际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进而造成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误解,使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与不理想,心态的不积极与不客观,无法达到培养职业价值观的目的。

(二)高校忽视了培养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不理想,存在众多问题与矛盾,诸如:好高骛远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知识技能缺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倾向大城市大职业、工作耐力、拼搏精神、创新意识的匮乏;急功近利、浅尝辄止、自信缺乏、诚信丢失等缺点。深究以上大学生在求职与工作中的问题与矛盾,可以得出这些问题均是思想层面引出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问题。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指导中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未能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进行到位,以至于众多问题的频现。

(三)职业价值观培养师资团队不够优秀。辅导员、专业课程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和职业发展中心教师是落实职业价值观培养工作的实施者,这些教育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资质不深,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没有进行规范、合理的培训,这就使得职业价值观培养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实际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达不到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效果[2]。

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措施

篇10

职业生涯规划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并获得一定发展。由于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较晚,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设计,目前尚处在以高等教育为主的阶段,但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日益升温和国际交流的增多,职业生涯指导越来越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由自发到自觉的实践。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清华大学模式”、“复旦大学模式”和“分段指导模式”等几种课程设置模式[1]。

尽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引起高校的重视,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仍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存在误区,最突出的是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目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划。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中,人们显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规划,其目标就是寻找最适合的职业[2]。从实践层面看,我国长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只关注“就业指导”而忽视“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一些高校只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出现,同时在目前的高校就业工作实践过程中普遍出现为学生提供信息多,而观念教育少;商业性的指导多,而教育性的指导少;以及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的就业指导多,而对大学生灌输的就业观念少。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重视就业率,忽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没有从根本的意识上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再者,就业工作是一门需要由专业人员来从事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国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队伍尚未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当前,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是由学生辅导员等学工队伍人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以便给予及时的帮扶和指导。笔者针对××高校××学院农林专业方面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7.4%,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其中,男生比例占54%,女生占46%;城镇学生占55.3%,农村学生为44.7%;其中39.6%的学生为独生子女。本次问卷内容主要涵盖“是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曾经是否选修就业指导的课程”、“对就业是否充满希望和信心”、“择业过程中最看重哪方面因素”及“是否愿意去偏远农村支教”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只有40.2%的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希望。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林学子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对所学的农林专业不是很看好同时也不感兴趣。因此,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调整学生的就业目标,点燃学生对就业的希望是从事就业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关于大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25.8%的学生表示有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50%的学生表示一般清晰,而24.2%的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或从未想过。该项结果说明,一方面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和定位缺少思考和认知。因此,高校应大力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关于大学生是否选修就业指导课程,仅有38.2%的学生选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同时据学生反映选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分,由于较早地选修该门课程导致学完就忘的问题。学生当中出现这种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的不良情况,一反映出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稍欠合理,二暴露了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如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当前高校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择业过程中,79.3%的学生选择了最看重工资福利待遇一项,其次是发展前景、个人兴趣、工作的稳定性、专业对口度及一线大城市,而最后考虑的则是国家的需要;同时,针对农林大学生是否愿意农村支教等问题,则有55.8%的农林学子选择视情况而定,29.3%的学生选择愿意。这两项调查结果充分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同时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趋向现实化、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因此,这给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对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调查,不难看出多数农林大学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呈现消极化、盲目化、现实化和功利化,只有部分学生的就业观是正确的、积极的。所以推而广之,不同专业大学生均会存在上述的相关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因此,针对就业困难尤其是就业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帮扶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三、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促进大学生完美就业

(一)夯实专业理论技能基础,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而自信心又来源于实力。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出现失望或消极的态度,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就业自信心。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重点在于从学生的思想上到实践上夯实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就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尤其是涉农等应用方面的学科,重视提高农林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中,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分阶段结合学生的需求给予指导和培训。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做好理论基础教育,开展职业素养、礼仪培训等,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进而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初步规划;对大二学生做好职业理想的评估定位和学业目标的修正工作,以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引导学生结合国家的需要及个人兴趣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大三是学生的冲刺阶段,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做好考研、考公务员的政策和应试指导,针对就业的学生及时敦促和帮扶其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人际沟通及表达能力等;对于大四走向求职的学生关键给予正确的择业引导,从而不断增强其就业信心使其顺利完成就业的蜕变。

(二)全方位搭建就业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本领。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始终是沟通企业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高校应主动发挥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网络信息媒体、社会资源等渠道为学生全方位搭建就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让学生体检就业的快乐与困难,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就业本领为学生进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教育者可以大力挖掘和发挥校友这笔宝贵的优势资源,不但满足大学生尤其是农林大学生为未来就业的憧憬,增加对口专业的就业机会,而且有助于使母校的优良传统和教育理念得以传承和积累下去[3]。尊重学生的需求,高校可以牵头举办大型的就业洽谈会,将企业单位邀请到校园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实战训练,而且有助于高校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及企业双方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做好引导和调解工作。此外,利用好新媒体网络技术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如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和更新就业政策及信息以便学生随时随地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获得就业的先机,同时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及师生间的反馈和答疑解惑工作。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全面。

篇11

一、就业现状及其比较

(一)就业现状

1.总体就业率

浙江省有各式各样的培训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学校和浙江省春华教育集团。通过调查得知,公办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面试数量和学生联系的面试数量分别为2.25次和1.51次,高于公办培训机构的0.62次和1.73次,高于民办培训机构的0.54次和1.50次,学生联系的面试数量和公办学校的相当,正是由于培训教育机构和高校毕业生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摆正自身的位置,其在培训教育机构中的就业率也不会低。

2.选择培训教育机构的原因

从调查总体情况看,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培训教育机构的原因趋于多元化的方面面。原因按选择比例高低的顺序依次是:公办学校教师岗位成饱和状态而且竞争压力大、培训机构待遇较好,而且压力比较小、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工作不稳定、个人从事培训教育机构工作的兴趣较高、父母和朋友推荐、其他,可以看出浙江省的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培训教育机构就业的原因方面呈现多元化局面。

3.薪资水平

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看,高校毕业生在培训教育机构的月薪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他们的就业状况的好坏。这次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在培训教育机构的月薪水平尚属正常。

4. 跳槽频率

56%的表示是“第一份”,17%的毕业生“第二份”,13%的“第三份”,3%的“第五份”,仅有37的毕业生有跳槽的经历。较为频繁的跳槽是高校毕业生的普遍特征,但是对于能在培训教育机构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其对工作的的满意度使得其跳槽频率相对较低。

(二)对就业状况满意度

1.对供职单位的满意度

调查中,对目前供职单位“非常满意”的有13%,“满意”达到27%,对供职单位“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合计达到40%,对所供职单位持“一般”这种中性态度的毕业生比例达到33%。13%的“不满意”目前的供职单位,明确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只有4%,二者合计17%。从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所供职单位基本满意,对供职单位“非常满意”、“满意”和对供职单位“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不高。

2.工作前景

调查中,在问到“你对工作前景有什么看法”这一问题时,85%选择是“有发展,但很缓慢”,15%的大学生选择“近期不会有什么发展”,显然最近几年的我国大学生扩招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极大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对自己工作前景的担忧,如何通过加强工作培训指导、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强高校学生的工作前景,成为工作单位、政府和社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工作心态和取向

1.工作心态更加积极

与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增长相伴相生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现象随后出现,并且这种局面会逐年加重趋势。据这次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基本能以平稳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能够在培训教育机构找到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能以一种比较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去对待自己现在的工作。

2.关注个人发展空间

在调查中,大学生认为人生中追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按重要次序):健康、知识、爱情、理想信念、金钱、家庭、友谊等;对于工作中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经济收入、能否发挥特长、工作环境等;希望工作单位提供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发展机会、深造机会、工资收入。

二、突出问题

(一)歧视问题

随着培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很多人对培训教育机构缺乏认同感,甚至抱有偏见,在舆论上对在这些机构从事各项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不能一视同仁,最终导致心理上的不接受。

(二)工作单位知名度问题

在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化,实行双向选择的情况下,许多人往往注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的社会知名度。一些普通培训教育机构的高既不能同在社会知名度高就业的培训教育机构的高校毕业生大比,也不能与在公办学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相比。

(三)管理与政府扶持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有很多的政策法规,教育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也作了明确的职责划分。但各地在在政策执行上差异较大,从中央到地方均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政府鼓励扶持不到位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培训教育机构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工作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鼓励扶持培训机构发展的力度不够和培训机构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管理问题等方面。

三、建议

(一)实施“名牌培训教育机构”战略,提升社会影响力

充分发挥培训教育机构人事机制灵活的特征,广聘名师,通过专兼结合,加强对供职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指导培训;制定成为培训教育机构的的近、远期规划,勇于创新,办出有特色名牌大学;总结办学经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接受教育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推出自身的“拳头产品”。

(二)创新激励模式,提高毕业生队伍质量。

做到合理优化奖惩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三)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资本向培训教育事业

国外民办和私立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表明,许多政府常以多种形式资助民办和私立培训教育机构,或直接进行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财政优惠政策等。政府可以给予培训教育机构以灵活的政策,采取一些间接资助的方式,给培训教育机构以政策上的扶持,如设立有关的基金会、减免税收、与境外合作办学等,以促进民办培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四、结论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激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通过对于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在培训机构教育的就业情况调查,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培训机构就业的现状和前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并且给当代大学生给予了就业建议。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第二,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第四,先就业后择业。第五,正确就业定位。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培训机构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冷天琼.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昆明大学学报[J],2008, 19 (4): 88.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综合素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发行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高校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曾经受到热捧的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近几年来持续下滑,一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it人才仍然短缺,我国it人才总量更是严重不足。2008年,仅国内it工程师的需求量就达到25万人,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it人才的需求仍将处于紧缺状态[1]。如此高的人才需求,却对应了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造成目前这种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窘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

目前,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项目经验,无需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人,而现在的大学生空有理论知识,缺乏一技之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被迫参加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接受升级教育。据了解,今年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其中在校大学生和求职大学生是这一期间最重要的报名主力;企业需求与高校教育间不断被拉伸的真空地带,由层出不穷的各类it培训机构迅速填充起来。这正说明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同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揭示出当前高校教育的种种弊端。

如何探索it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和方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it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专业教育为任务,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全天候、大班级的授课。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选择,缺失个性发展,课程负担过重,理论与实际脱节,学非所用,导致学生普遍厌学,教育质量低下,更严重的后果是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培养适应全球环境的国际化人才,国内高校必须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改变单纯的专业教育、知识传授形式,增加调研讨论。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学生分组调研讨论,强化团队意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除了课外自主学习外,还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激发其创新精神,强化其实践能力。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基本分3个层次:少量高层次的计算机研发人员、大量的一般计算机应用开发与教育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各学校应针对自身的办学水平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课程设置,同时也应预测行业的发展模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不仅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个教育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种要素,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多数院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国内大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数量严重短缺,一些大学的生师比竟然高达40∶1[2]。另一方面,不少年轻教师大多是依赖理论研究的科班出身,对技能培养和工程应用掌握不足,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程开发知识和实践经验;另外,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虽然大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但缺乏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暇顾及必要的团队交流与合作。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也表示,培养脱节与教师素质也有关系。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创新教育的提出[3],给计算机专业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要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的科研任务和项目,积累开发经验,掌握了相关技术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才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师要提高学

科综合修养,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掌握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要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又要放下教师的尊严,虚心学习学生的优良见解,还要原谅学生对自己的冒犯,这样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也会把这样的教师当作自己的楷模[4]。

2.2高校须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

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开发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期安排教师到国内、省内著名的it企业参观学习,与业内人士交流沟通,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新技术和新发现,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最新动态。或是请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课题,并进行合作开发。

另一方面,要提高年轻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使年轻教师有机会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一流的老教师学习如何授课;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工作中,可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的关系,使年青教师快速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心理。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重知识,轻能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社会各界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意见中,最多的就是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现在将本科教育定位成素质教育[5],就必须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校期间须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技能的培养,掌握it主流技术,是当前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问题。

3.1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比掌握具体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自我学习方法,才是教育之本。学生在大学四年所能学到的知识有限,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学生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适应计算机专业的飞速发展,对其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必定有较大的裨益。

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组织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环节。笔者的经验是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该平台上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件、学生参考书及相关web站点等教学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下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以及辅导材料、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网络、期刊等途径自己去了解和研究知识。另外,课堂教学内容中还应包括一些与编程相关的能力培养,如使用参考文档、开发工具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

首先,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明确实践任务和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问和答疑,检查每一个学生掌握的程度,对于程度较好、肯钻研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平时上机实验及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检查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开发。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联系,双方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突破实战项目匮乏,实训基地短缺的瓶颈。学校师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和项目实战,企业可以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参与课程实践教学。学校鼓励企业带项目进校园,让学生参与;或聘请高端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将新技术和观点带进校园,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认知力和学习力。

最后,学校还必须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用技能强化和岗前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3.3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计算机教育也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5个创新和5个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其中都起到了关键与核心作用。但是,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等能力普遍产生质疑。因此,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学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老方法,应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给学生思考与钻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分析程序,找出其中错误,并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鼓励、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讲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时,经常会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外作业,如简单计算器设计、简单动画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在理念、机制、师资上为学生创造更适合的条件,要张扬个性,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挺进。

4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等学校应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

总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是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办学条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打造富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 冬天里的春天:计算机专业就业新观察[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7(12):22-23.

[2] 华本良. 国际化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n]. 光明日报,2008-07-21(12).

篇13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澄清的几个“创业”认识误区

(一)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

有人认为,创业需要有科技上的创新,必须与知识、高科技挂钩才叫创业,而自己专业资质不强,不敢想创业,频繁听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讲座不但没有激起他们创业的勇气,反而使他们更“卑微”地仰视创业者的“崇高”,巨大的“落差”感使他们彻底的沦为“临渊羡鱼”者。在他们看来,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像百度创立者李彦宏、渡口网络的“网游牛人”金津、星漫科技的彭海涛等这样的IT创业精英毕竟凤毛麟角。这是对创业的一种典型误解。首先,创业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是一种实践意识,它不仅局限于IT网络、智力服务等高科技领域,只要是自身感兴趣有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行业就完全可以纳入创业视野,比如连锁加盟领域的校园快餐店、超市、美发沙龙、数码速印店以及自主开店面向学生市场的书店、书画装裱店、咖啡店等都是创业商机,这些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低、人手配备要求不高,均是大学生实习创业的不错选择。最主要的是这些创业项目比较“生活化”、“平民化”,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开发实践,这有利于他们正确地感知创业教育,让大学生相信“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

(二)创业等同下海经商

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是下海经商,只要动手实践就可以。这种错误认知忽略了对创业理论、创业技能的学习,把创业的成败完全归因于创业实践中的摸索,这将人为增加创业的失败率。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一个人的理论功底,理论水准,可以决定他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认知水平,也能决定他的判断和预见的准确程度。所以,通过高校创业课程的学习、创业指导书报的阅读以及对创业媒体资讯的关注,掌握一些必备的创业知识理论和相关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创业前必须做的功课。在创业教育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与那些没上过大学在商海中挣扎前进的创业者相比,成功率应该更高。据李家华教授的报告显示,在社会各层次的创业教育中,高校创业教育效果最为明显。有96.83%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95.65%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而那些认为创业就是在实践中学会抗挫折能力,把创业教育完全等同于抗挫折教育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对创业中挫折和困难的良好心理准备只是创业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非创业教育的全部。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只有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适中的自我期待水平,确立可行性更强的阶段性创业目标,善于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才能逐渐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学社科类的学生无法创业

目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多出自IT高科技领域,这给大学生创业领域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好多文科同学认为,创业那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我学的是社会科学,无法直接创造社会价值,怎么理论联系实践创造经济效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创业项目的选择领域是相当广阔的,高端到IT、智力服务等高科技知识领域,低端到家政服务、服装鞋包、餐饮美食、礼品饰品等等亲民行业都能找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实例。如成功创立“小管家”新理念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的张松江,他专科毕业后,因学历低找不到对口工作,迫于无奈开始创业。他是在一次次的失败教训中凭着自己的经营智慧最终从家政领域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创业不是一项既成待驾的车,而是一匹未经驯化的野马,它不问你的专业出身,只要你有试驾的勇气、有创业的意识,再以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技能保驾护航,成功创业指日可待。

(四)创业等于单干,创新不是创业

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意味着千辛万苦、孤军奋战。其实不然,团队创业与单干相比,无论是财力还是智力都要更具优势。当然团队创业,参与的人多了,就存在着管理上的风险,所以在创业组团时必须选择好合作者,最好彼此之间各有所长,能优势互补;要明确合作原则,监督制约,分工明细,财务清晰。这样的团队创业才能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推动创业走向成功。还有同学认为,创业就是自起炉灶,不受他雇。这也是一种误解。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有先就业跟着别人学技术、学经验然后再自己做老板的曲线创业的经历。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资金不足,这个时候或者考虑曲线创业,或者选择踏实就业,受雇他人,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靠的就是创新精神。需明确的是创新也是一种创业,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出奇制胜,创收经济效益。所以,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进行创业的概率,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三、地级高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成才

目前,很多地级高校处于生存夹缝。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性远远不及;与职业类院校相比,技能性又不够。所以,地级高校必须响应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政策的阐述精神,地级高校教育的发展目标,要适应并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同时,地级高校教育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从学历教育向能力本位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赶超之路太过艰难,地级高校应另辟蹊径,重点走重“学”轻“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之路,在人才培养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在教学上,要更重视实习这个教学环节,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贯穿到四年大学生活中去。地级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以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重点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在商丘师院,为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很多院系专门开设创业课程,专门讲授创业财务、项目择取、市场调查、会计、政策法规、风险投资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至少一份创业企划书;有的院系还开展了创业竞赛,以商丘师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依托,院系出资扶持,取得良好效果;还有一些院系面向社会积极联系一些小规模创业实践项目来给学生实习试手,如美术学院团委承接的商丘锦绣路小学美化校园的一个手绘创业实践项目,整个项目实践历时1周,参项同学十几人,创收上万元,取得良好成效。此类创业实践活动,不仅使美术学院的大学生手绘技能更为扎实和丰富、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环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极好的促进了大学生的成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