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籍测绘图解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41-2
0引言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等,并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地籍测量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城镇地籍图是县级国土管理工作的基础, 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日常的地籍图补测是保持地籍系统现势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漳平市城区地籍图于2008年施测,2009年全面完成,由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推进,每年均出现一些新宗地需要更新,因财力、技术等原因,无法年年更新城区地籍图,补测宗地面积小,分布散,如何采用简易的补测方法,能够达到地籍测量精度要求,又节省财力,是基层测量工作者需要探索的现实问题。
1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1)地籍控制测量是在国家等级控制或城市等级控制等基本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为实测地籍图和界址点做好准备。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0.05m; 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0.05m。
(2)地籍要素测绘:主要包括界址点、线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建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地类界和保护区界线。在此基础上绘制地籍图,进行宗地的面积计算。
界址点对相邻图根点点位误差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2地籍图的补测方法
地籍图补测是依托规模化地籍测量的控制成果、符合精度要求的界址点坐标成果,对新增的宗地、界线变化的宗地界址点测绘的过程,并在地籍图上变更、修正,根据补测宗地位置(内插宗地、外扩宗地)情况,按照补测精度不低于原图精度的原则,选择不同的补测方法。
(1)内插宗地:指原可通视的相距50米(一个钢尺长)以内两相邻宗地间新增加的宗地地块,在检查两相邻宗地界址点间距无误后,常用图解勘丈法、部分解析法补测新增宗地界址点。
①图解勘丈法(适用规则图形小面积宗地,界址点为墙角、围墙角等建筑物特征点或建筑物特征点外偏一定距离):采用经检定合格的手持激光测距仪野外勘丈新增宗地建筑物特征点全部边长、建筑物特征点与原宗地相邻界址点距离,根据实测数据绘制新增宗地与相邻宗地相对平面位置图,以相邻原宗地界址点为基点,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测站改正程序功能,将新增宗地与相邻宗地相对平面位置图纠正到原地籍图坐标系统,展绘新增宗地界址点。
②部分解析法(适用不规则图形宗地,应注意精度控制):采用解析法勘丈新增宗地与原宗地界址点通视的界址点距离,再用图解法勘丈新增宗地其他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以原宗地界址点控制新增宗地,以解析法勘丈的界址点为基础展绘出新增宗地部分界址点,再依据图解法测定的宗地位置、形状,对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校核后展绘新增宗地,补测成图。
(2)外扩宗地:指新增宗地仅与原地籍图宗地一侧相邻,或与原宗地距离较远(不通视),常用RTK引测图根控制点、全站仪直角坐标法补测新增宗地界址点。
①RTK引测图根控制点:在合适的地点架设基准站,在新增宗地附近选择原图已知首级控制点求取参数,在新增宗地附近设置可通视的图根点,采用三脚架对中RTK移动站,求取引测的图根控制点平面坐标值。
②全站仪直角坐标法(坐标测量法):在已知点上安置全站仪,输入已知点坐标,后视另一个已知点,输入坐标值,观测或支站观测新增宗地特征点或界址点,直接获取特征点或界址点坐标值,展绘新增宗地,补测成图。
3地籍图补测方法精度分析
3.1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对宗地面积精度的影响
宗地面积的量算是利用界址点坐标来完成的,则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对宗地面积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宗地面积一定时,宗地面积精度随着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的增强而减弱;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一定时,宗地面积精度随着宗地面积的增强而减弱。
3.2图解勘丈法精度
我国现行地籍测量规范要求最大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0;激光测距的误差仅由仪器本身的精度决定,而我们使用的喜利得PD系列手持激光测距仪测距0.2m―70m,测量精度±2mm,因此操作误差成为测距的主要误差,操作误差主要来源于对点误差、倾斜误差,对点误差属偶然误差,倾斜误差与倾角成正比,相对误差=(1-cosA)/ cosA,当倾角3°时,测距相对误差约1/700,当倾角1°时,测距相对误差约1/6700,如果测距作业时,保持管水准器气泡居中,测距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我国现行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3.3部分解析法精度
由于宗地图中相邻界址已经丈量,虽然存在由解析法和图解法坐标反算出的相邻界址点距离与丈量距离不一致现象,但只要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符合地籍测量规范要求,新增宗地在相邻界址点的控制下,通过平差,其与原宗地界址点间距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将减少,可以满足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3.4全站仪直角坐标法精度
在图根控制点引测达到地籍控制测量精度基础上,采用2″级全站仪直角坐标法测量界址点坐标,与地籍碎部测量一样,可以满足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4优化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4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划分更加细致,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日常地籍调查作为初始地籍工作的继续和深化,是对初始地籍成果的利用、更新和再检查。通过日常地籍调查,不仅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还可以使地籍成果提高精度、逐步完善。只有做好日常地籍调查工作,对地籍信息进行及时变更,才能更好维持社会秩序和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作。
1 日常地籍调查
日常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了初始地籍调查和测量工作之后,为了适应日常地籍测量工作的需要,使地籍数据能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质量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日常地籍调查主要工作包括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日常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处理等工作。
2 日常土地权属调查
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是指调查人员接受经土地登记人员新审的日常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申请文件后,对宗地权属状况及界址进行的调查,是依据土地权属变更的形式和内容而进行的。而当前宗地权属权属调查分以下情况: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类型变更、土地使用权转让变更、土地用途变更、土地使用者信息变更、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
在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中,应着重核实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信息。遇到疑难或重大事件时,先做标记,留待以后调查研究处理,有了处理结果再修改地籍资料。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已经寄发指界通知书并通知指界人,但是受到时间、工作等因素制约指界人往往不能同时到场指界确认签字,而是由本宗地指界人单方指界,然后再由本宗指界人联系邻宗地指界人确认签字。所以核对确认邻宗地指界人签字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最好在地籍材料中应加上本宗地指界人对邻宗地指界人签字可靠性的承诺书,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纠纷。
3 日常地籍测量
日常地籍测量是在日常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是为确定依法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范围、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理论上来说日常地籍测量时不重新布设控制网,直接使用初始调查测量的控制成果进行测绘。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宗地变更地籍测量时的坐标系和初始地籍调查时的坐标系可能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日常地籍测量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程,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日常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界桩放点测量、绘制宗地图和房地产证书附图、房屋调查、建设工程验线、竣工验收测量等等。
4 日常地籍测量中几种方法
日常地籍测量中主要工作是利用已知的基础资料测量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图解法。其中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1]。解析界址点的精度如表1。
4.1 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电、机为一体的高技术的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界址点坐标可通过全站仪实施,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方法测取。不同的解析施测方法要根据不同的作业情况进行选择,比较常用的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前期需要做控制网,利用测区内2个或2个以上相互通视的控制点(坐标已知)做测站点和后视点分别进行设站和定向,进行界址点测量。全站仪测量已经成熟应用于日常地籍测量,特别是无棱镜全站仪的发明,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在无棱镜全站仪精度可靠性的测试中,黄志行等人做过相应的研究[4]。
存在问题:(1)区域控制不方便。对于大面积的地籍测量,必须先做控制测量。由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如果仅用全站仪来做控制,无法完全对准,且边长越长光的折射强度越大,使得导线最终无法完全闭合。(2)导线点多,精度不高。地籍测量,特别是城镇地籍测量中,由于房屋密集,不得不作很多导线点,使得累计误差过大,精度大大降低。
4.2 GNSS-RTK测量方法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GNSS定位方法主要有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网络RTK(CORS)定位方法。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NSS测量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而网络RTK(CORS)定位方法是目前GPS测量领域的新技术,是集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和GPS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定位系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VRS虚拟参考站技术和FKP区域改正参数法技术。这2种技术均是将全网架设的所有基准站的数据发送到1个数据处理中心,经过解算,然后统一发送改正数据给用户,实现实时动态定位。
在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避免了全站仪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测量工作程序。同时又能提高测量的速度,保证了地籍测量工作效率。
存在问题:RTK测量需要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而日常地籍测量大多在房屋密集、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而所以经常会因信号无法固定而无法施测。
4.3 无棱镜全站仪与RTK结合
当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候,往往需要多种测量仪器设备相结合。常用的方法是利用RTK控制点测点模式测定图根界址点,精度要求符合表1,即在已知点上架设基站,流动站GPS采用控制点测点模式采集图根点坐标。图根点选点遵循有利于测图、有利于保存的原则,基本布设视线较开阔的地方,或者房屋密集的地方,以便架设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数据采集。这样既不会受视距限制,也不需要象架设许多测站进行测量,速度得到明显提高,故凡符合GNSS-RTK测量条件的界址点,都可以用RTK进行施测,而一些用RTK无法测量或者人工无法到达以及精度受影响较大的地方,如密集的村庄、水塘中的电线杆、开挖线、树林较密等地方用无棱镜全站仪[3]。与常规测绘方法相比,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省了时问,加快了工程进度。
4.4 图解法
不同于以上野外数据采集方法的是图解法。它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邓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1]。图解界址点的精度如表2。
实际工作中,运用基于AutoCAD开发的WALKFU软件的绘图功能,合理建立坐标系,直接在数字底图上,用图解法获取界址点坐标。
5 工程应用实例
用地复核验收测量属于日常地籍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用地复核验收测量成果供竣工验收和房地产登记使用,同时也用于地形图、地籍图内容的更新。用地复核验收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竣工现状地形图测绘、建筑物与红线关系的测量和房屋竣工调查等。
用地复核验收测量的主要核查内容:是否按批准的范围使用土地;是否符合商品房预售、销售条件;是否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是否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含联营、联建等),是否擅自增加容积率;国土部门认为应检查的其他内容。
作者在对杭州凯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领骏世界大厦)(见图1)进行用地复核验收测量时,以《杭州市区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规定》为作业依据,采用无棱镜全站仪与RTK结合的测量方法,利用杭州市规划局的HZCORS系统,采用网络RTK技术布设图根控制,碎布测量采用无棱镜全站仪进行。
该项目在完成外业地形测绘及权属调查后,通过计算机用WALKFU软件进行编辑成图,该项目的主要权属依据有:地籍调查界址确认表及宗地草图、地籍调查指界委托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一方案”、杭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及补充协议、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及红线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规划验收合格证、总平面图、标准地名门牌使用证及地名使用批准书等,根据上述材料编制:杭州市建设用地项目竣工复核验收调查勘测技术报告、杭州市建设用地项目竣工复核验收调查勘测成果表,宗地面积计算表(见表3)、宗地内建筑物面积计算、杭州市土地勘测控制测量略图、土地勘测施测纪要、宗地图等一系列成果。
6 结语
城镇日常地籍调查是城镇地籍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土地登记的基础与依据。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地籍工作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对变更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及实施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探讨,希望对城镇日常地籍调查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地籍调查规程(TD T1001-2012)[S].中华人民共和国土资源部,2012.
[2] 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s. Compared the RTK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 it conducts a study of the apllication of RTK technology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the RTK technolog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low progress and low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cadastral measurement methods.
Key words: RTK technology;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 area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 : 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用一套快速、精确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来替代传统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放开对GPS(全球定位系统)限制,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传统的测量精度, GP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 T K技术(实时动态GPS)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简述R T 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城市地籍测量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居民聚居的地方,因此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权属状况较农村土地有很大差别。如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都比农村高,人们生产、生活用的建筑物、构筑物集中于城市,土地价格也比农村高,土地权属也比农村复杂,所以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用地。在地籍的内容、技术方法上,城镇地籍与农村地籍也有很多区别,如城镇地籍对土地的权属、面积、位置与分布的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在管理上就要用更大比例尺的地籍图件(1∶500或1∶1 000比例尺),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必须能满足对权属界址的精度要求。
2、城市地籍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宗地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权属界址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也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首级控制网可以以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的形式布设,也可采用人造卫星定位技术(GPS)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再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以加密控制满足测量界址点的需要。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如下:(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2)绘制基本地籍图。(3)面积量算。地籍细部测量在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方面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1)解析法:测区的全部界址点位置是根据实测数据按公式解析计算出其坐标。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其余界址点位置依靠勘丈值来确定。3)图解法:不测定界址点坐标,界址点位置全部靠界址点勘丈数据来确定。
3、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和房产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和房产图,并量算土地和房屋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 T 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 T 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 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 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 T 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地籍和房地产测量中应用R T 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与房地产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和房地产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 T 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 T 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 T 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交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 T 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4、结语随着RTK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在所有的测量工作中将有替代传统测量方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基余.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137.
Abstract: In modern life, regardless of architecture or construction, mapping occupied a pivotal posi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a few key poi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o improved helps for the relevant employees.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ale; aerial photography; cadastral survey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测绘在建筑和施工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汇编、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这都是测绘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从这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点和方法,希望能推动这些方法在测绘中的广泛使用。
一、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
M越大,比例尺的值就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就越大,
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称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的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面图廓外的正中央。
中比例尺地形图系国家的基本地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负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aerial photogrammertry)方法成图,小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由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而成。
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比例尺为1:500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
比例尺为1:2000和1:5000的地形图一般用由1:500或1:1000的地形图缩小编绘而成。
大面积1:500~1:5000的地形图也可以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图示比例尺绘制在数字比例尺的下方,其作用是便于用分规直接在图上量取直线段的水平距离,同时还可以抵消在图上量取长度时图纸伸缩的影响。
二、航空摄影测量
根据在航空飞行器上拍摄的地面像片获取地面信息,测绘地形图。主要用于测绘1:1000~1:100000各类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摄像片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资料,是用画幅式航摄机,按照严格的航摄要求摄得的。
理论:航空摄影测量的主题,是将地面的中心投影(航摄像片)变换为正射投影(地形图)。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途径来解决。如图解法、光学机械法(亦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特有的理论。其中有些概念和理论是基础性的,带有某些共性,如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像点同地面点的坐标关系式,共线条件方程,像对的相对定向,模型的绝对定向和立体观测原理等。
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用以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像方)同像片间的相关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复摄影时的摄影光线束。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个数值,包括摄影中心S在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3个坐标值Xs、Ys、Zs和用来确定摄影光线束在空间方位的3个角定向元素,如、ω、k角。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针对着某一个模型坐标系O-XYZ而定义的。模型坐标系的X坐标轴近似地位于摄影的基线方向,Z坐标轴近似地与地面点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标系内所建立的立体模型必须在其后经绝对定向的过程才能取得立体模型的正确方位。
立体观测原理。立体观察的原理是建立人造立体视觉,即将像对上的视差反映为人眼的生理视差后得出的立体视觉。得到人造立体视觉须具备3个条件:①由两个不同位置(一条基线的两端)拍摄同一景物的两张像片;②两只眼睛分别观察像对中的一张像片;③观察时像对上各同名像点的连线要同人的眼睛基线大致平行,而且同名点间的距离一般要小于眼基线(或扩大后的眼基距)。若用两个相同标志分别置于左右像片的同名像点上,则立体观察时就可以看到在立体模型上加入了一个空间的测标。为便于立体观察,可借助于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桥式立体镜和反光立体镜。对于那种利用两个投影器把左右像片的影像同时叠合地投影在一个承影面上的情况,可采用互补色原理或偏振光原理进行立体观察,并用一个具有测标的测绘台量测。
航空摄影测量需要进行内外两方面的工作。
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逐渐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代替(见空中三角测量)。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测制地形原图。
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从测图方法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图方法主要有3种,即综合法、全能法和分工法(或称微分法)。
航空摄影测量的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纠正的方法得出像片图或线划图,地形点高程和等高线则用普通测量方法在野外测定。它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的全能法是根据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原理,置立体像对于立体测图仪内,建立起所摄地面缩小的几何模型,借以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在立体测图仪上安置像片时依据内方位元素,目的是使恢复后的投影光束同摄影光束相似(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变换投影光束)。由于像对的相对定向过程中并未加入控制点,只利用了像对内在的几何特性,所以建立的几何模型的方位是任意的,模型的比例尺也是近似值,因此必须通过绝对定向才能据以测图。
全能法测图的仪器是立体测图仪。这类仪器形式繁多,根据投影系统的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①建立实际投影光线束的光学投影式的;②从投影中心至像点一方为实际的投影光线,而从投影中心至模型点一方则用方向导杆代替的光学机械投影式的;③用一根贯穿3个万向关节(它们分别代表像点、投影中心和模型点)的方向导杆来代替投影光线的机械投影式的。前两种型式的仪器现已基本淘汰了。立体测图仪的结构均须有投影系统、观测(观察和量测)系统和绘图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使用立体测图仪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是通过两个投影器的角运动(少数仪器也有直线移动)和测标架上测标的安置动作来实现的。定向之后,可以通过立体观测,利用仪器上的测标点在地面的立体模型上进行地物和地貌的测绘。有的仪器还可以处理地面摄影的像片,有的可在仪器上作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图仪自1930年问世以来,发展到60年代达到高峰,以后主要是发展仪器设备,例如电子绘图桌、正射投影装置(见正射影像技术)以及坐标记录装置等。电子绘图桌有多种功能,可以自动地做某些内容的绘图工作。
航空摄影测量的分工法是按照平面和高程分求的原则进行测图的一种方法。使用的主要仪器是立体量测仪。它是根据竖直摄影像对,量测左右视差较和在右方像片上勾绘等高线的一种仪器。一个地面点在左、右两张像片上构像点的横坐标 x的差值称左右视差p,而两个地面点的左右视差之差则称之为左右视差较Δp,这个 Δp是该两点的高程差所引起的。在量测左右视差较Δp的过程中,借助仪器上的改正机件,自动改正由摄影外方位元素带来的影响,使之等于理想像对的左右视差或左右视差较;而用高差公式计算高程差;然后用投影转绘仪把在像片上勾绘的等高线以及调绘的地物,进行分带投影转绘成地形图。中国设计制造的X-2型视差测图仪是在立体量测仪的基础上,另加平面改正机件,改进后的仪器,在使用中可把分工法测图中的两个步骤一次解决,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意大利、联邦德国也有类似的仪器。
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和仪器正在向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这方面解析测图仪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三、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即对土地及有关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现状所进行的测量。
应用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按设备手段不同
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
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
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总结
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能够在测绘中,能够全面充分考虑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汇编、航空摄影测量、地质测量这些问题,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测绘效率,从而为建筑及施工等做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测绘技术的开发利用将会使我国测绘方面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建辉、陈景新、罗永贤:《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问题探讨》北京测绘2010(4)
[2] 杨良顺:《应用数字航测技术测绘1: 500地籍图的几个问题探讨》地矿测绘2005, 21(1)
[3]宋育廷:《大比例尺地籍图的航测绘制方法研究》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010(4)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93-01
1、测绘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以及政府逐渐把土地及空间的位置的应用于开发放在其工作的重要的位置上,这也使得对工程项目的测绘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且尤其是表现在对工程测绘的测量精准度的要求之上,这使得工程测量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性增大。对于工程的测量学科而言,其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与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与社会的生产实践也是紧密相结合的,而这也是测绘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而随着当前我国的传统测绘技术向现代化的测绘技术转化,因此对当前我国工程的测绘技术的分析探讨也是对寻求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重要过程,不仅如此,这对国家社会而言,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GPS、RTK的测量技术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首先,就其测量方法而言,RTK 测量就是利用流动站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观测,而采集其相应的信息,与此同时,GPS接收机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所发射的信号,而进行处理得到基准站测量数据,接着,GPS 接收机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技术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求解得到整周的模糊度,最后就能够得出其厘米级的精度流动站的位置么人得到测绘中所需的数据。
3、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4、工程测量内的新型测绘技术
工程图的测绘和大比例尺地图绘制是工程测量的核心任务内容。传统的成图过程需要进行艰难的户外数据收集、室内的数据处理以及绘图完善。制图的过程难度大、周期长,很难适应现代工程的建设需求。在建筑工程发展的促进下,电子经纬仪、全站仪,还有GEO制图软件的产生与发展,使工程测绘完成了自传统制图至数字化测绘制图的革新。当前,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业已全面应用到城市的大比例地形图、基本图、地籍图等给绘制工作中来。软盘、纸图,还有其它种类的数据储存载体都为数据库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当前已经投入使用而且有良好反应的数字测图技术主要有下面几类:
4.1 在户外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站仪,用于绘制草图以及编码的工作,并把数据测量结果储存到设备的内存中。接下来的数据处理可以通过与之相配套的仪器与软件进行数据的读取工作,并根据外部作业草图完成图形的后期编辑。同时外业数据采集得来的地形图能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接。
4.2 把电子平板便携机与全站仪进行搭配。这样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不需要编码,而直接进入到电子平板制图过程,并且实现现场化编辑修改。用电子平板实施测绘来代替常规测绘,优势是更加直观和方便修改。再者,便携机的移动操作可以实现实时显示新转换的测点数据,图形的编辑以及成图的质量都能得到较好较有力的保障。
5、结束语
总之,对工程测绘技术而言,其只会越来的越精准越现代化。而且从当前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程度以及科学性而言,现代的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趋势必然首要的就是测量工程的内外作业一体,使得整体工作更加协调。其次就是测绘过程中的测量的数据获取以及其处理的自动化,也就是依靠当前的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其三,那就是测绘过程中依靠技术对其测量的控制系统行为的智能化。其四,测绘得出的测量成果以及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和测绘过程中的测量信息的管理可视化以及测绘得出的测量信息共享形式以及传播形式的网络化。而以上就是当前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样的,这也是测绘技术的现代化和准确性的必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367-01
当前,地籍测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以科学的地籍测量方法、利用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快速准确的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土地权属界线等进行测量成为了现代地籍测量部门的首要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航空航天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地籍测量的应用不断增加,这也为地籍测量工作带来了便捷的方法,为保障国家利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地籍测量的现代特点
地籍测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地籍测量是一项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和行政性技术的基础性测绘工作;
(二)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确、苛靠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三)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测量成果根据的管理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四)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五)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六)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七)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八)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二、地籍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
(一)海量地籍信息的管理
地籍信息与其他地理信息相比,除具有相当的空间数据工作量(融合了栅格、矢量、图像和属性数据)外,其属性数据量、数据结构复杂性和现势性远远超出一般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因此,地籍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结构复杂、现势性强、数据巨大的地籍信息,克服手工管理不到位、效率低的缺点,并且把“死”数据变成了“活”数据,从而提高地籍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效率和变更速度,为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办公自动化
地籍信息的另一个特点是日常地籍管理业务和相关的土地管理业务随时都会发生新的信息产生和已有信息会快速发生变更的情况,即新登记产权和变更产权。所以地籍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地籍管理业务系统,即以前用手工完成的地籍调查、房地产登记、地籍资料的归档查阅等日常工作,现在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任何一个地籍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信
息提供给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使用并进行社会化服务,即系统具有多用途性。地籍信息系统首先是满足地籍数据查询、统计、更新和分析,还应给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管理、产权登记、土地税费的使用征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给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数据。土地管理内部和政府决策的地籍信息服务可直接由地籍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提供,而社会化服务则要通过调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门的地籍社会化服务数据库来实现。
三、现代地籍测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地籍管理要求土地信息可靠,能满足一定的精度指标。所以,地籍测量当然就应有完整的测量原则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一)GPS应用技术的推广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与授时的多功能系统。整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GPS接收机通过实时接收空间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息,解算接收机所在空间位置,实现米级、分米级及至厘米级和毫米级的定位。GPS为实时、实地、高精度地获取土地利用和地籍管理基础数据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技术手段。
(二)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
(三)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及地面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四)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
(五)CORS技术的应用
CORS技术进行测图时,只需一人和一台流动站,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几秒一钟,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地籍图。CORS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控制点和碎部点之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
(六)RS应用技术RS(遥感)通常是
指利用飞机、飞船或卫星等载体(统称遥感平台)在距地物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的高空,通过装载的光学、电子光学仪器等(统称传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载体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经过加工处理开形成遥感影像图(航片或卫片),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来识别和解译它们,从而获得地物空间尺寸和属性信息的一种技术。
(七)“3S”集成应用
可将GPS技术、RS技术和GlS技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可向用户提供目标区域空间几何数据、属性数据等丰富的信息,又可动态监测目标区域的变化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3S”集成技术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以图管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其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应用是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
(八)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MAPGIS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
结束语
伴随着光电技术、GPS新技术(RTK和CORS)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测绘中的普遍应用,测绘的作业方式和应用领域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合测绘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刻苦学习测绘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为我国的测绘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伍生,高成发.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测绘工程;土地管理;利用
正文:
1、测绘工程关键技术
1.1、GP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已经开始在地理信息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目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手机地图就是借助GPS技术所建设起来的。从这一技术的应用环境来看,准确的定位功能可以让这一技术在陆地、在交通工具和航海领域得到充分的运用。准确化的定位功能也可以让它在测绘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因此,应用范围的广泛性成为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对GPS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定位系统在GPS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将定位系统应用于测绘领域以后,测绘人员可以利用好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测量。①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系统所发出来的信息来对与之对应的测量方式进行应用。②测绘人员在对GPS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它的自身特点入手,在对发射中心与用户之间所发射的信息之间的差距进行测量的方式来开展测量工作。
1.2、GIS
这叫做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采用目前的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和有关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利用各种颜色的平面直观图将地形中的各类事物区别开来,把有关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为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提供重要数据,用来对地形进行合理规划、评价。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GIS技术也不断提高了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系统有关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技术中发挥作用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3、遥感技术
所谓的遥感技术也就是利用人造卫星、飞机等飞行器通过电磁辐射,实现对有关地理环境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以此满足有关的测绘工作实际要求。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普遍的应用在了土地资源的勘查测绘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还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经济建设的相关要求。土地管理具有高精度、连续性和综合性,遥感技术关键部分是监测精度。有时土地状况会不断变化,为获得精度需要,测绘人员要结合土地利用图进行对比,把城市人文、生态指标都纳入土地测绘资料。如果要求的精度较高,则需要GPS高分辨卫星影像补充。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测绘上最重要的是提取变化信息,以固定土地资料和时段内产生的变化相关量来提取变化信息,再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出土地变化规律,可为日后整体规划提供参考。现阶段,在航天航空对地面的观测已获取地面实际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土地测绘工程中积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准确的提供工作信息,其作为一个新型的土地测量技术手段,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率,并且现阶段在一个数字化的发展时代,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1.4、其他现代化测绘技术手段
1)摄影测量。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测量水平,绘图速度非常快,而且测绘质量比较高,具有精度高、价值大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商业应用价值。2)数字化内业扫描及测量。该技术手段的应用,无需室外作业,仅需通过室内操作即可。然而,该种作业方式需要有基础原图,经扫描形成数字化采集模式,将预先测量的界址点坐标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之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进行详细的测算。比如,对街坊、街道调查编号,对座落、地名、门牌号以及层数和构造等详实标注,对其中不合理之处及时更正。3)现代测绘技术。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测区状况、作业单位以及适用环境等情况做出经济、高效的测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较之于以往我们可通过对各种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其特点正朝着专业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2、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
2.1、进行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很好的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目,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分配方案。在土地规划和设计,首先需要做的和相关的信息收集所有的土地,整理和分析工作。这类信息,不仅能为土地规划和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要明确土地性质,以确定质量,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土地面积是不可用的,确定预留用地的具体范围,适合土地利用和各种城市发展。
2.2、在城市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图解法、部分解析法以及解析法是城市地基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正确掌握地籍测绘相关基本作业步骤,对于提升城市地基测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程序如下:将基本控制测量应用于测区中;控制测量在地籍图根中的应用;测量碎部;清绘整饰地籍图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补测和修侧;最后是输出地籍测量成果。
2.3、在城市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
实测成图是展开城市不动产测绘的关键途径,而另一种方法就是编绘成图。航空摄影测量法测图、平板仪测图和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是实测成图的三种重要方法,在实际进行测绘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应从整体入手,逐步向局部地区展开测绘,并首先进行整体控制,最后才可以展开碎部测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城市不动产测绘工作质量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热依拉•阿布都热依木.测绘工程在新疆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1,21:171.
[2]王艳妮.论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03:143-144.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社会建设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方式,同时也能够实现国家的建设工作与测量工作相结合,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发展情况,而测绘技术也越来越重要。虽然在测绘技术的发展中,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也在很多测量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测量作用,实现良好的测量工作。在对城镇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不仅推动了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良好发展,满足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对于精准技术的工作标准,同时也能够实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只有实现良好的测绘技术发展,才能够大力推进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地表覆盖物的位置,土地权属界、土地使用者及土地资料、地籍资料的动态监测及更新,其中地表覆盖物位置是指我国国境内地表面的图形以及覆盖物的几何位置,地籍测量时应把具体的位置和数据用几何图形编制成图;权属界既定出界址的位置和界址的坐标,以方便土地权属的管理;土地使用者资料包含使用者的姓名、住址、拥有土地编号、面积、土地等级,建筑物占有面积等资料;地籍的动态监测包括地籍图的重测、修测、重新定级以及地籍簿册的修编,并依据我国土地管理与规划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与划分的测量工作。地籍测量可以有效的控制不动产的位置、面积、质量和权属关系,并能建立具体的坐标数据,为地籍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同时经过测量的地籍数据可以为土地的租凭和利用提供资料,使地籍测量成果具备了法律效力。地籍测量还可以促进区域规划、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古迹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管理,为土地的利用与规划提供决策。
二、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1、测量经费的合理性
城镇的地籍测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地籍信息进行测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经费支出问题,因测量方法的不同,单位面积所需的经费也不同。针对一个发展中的城镇这种测量经费往往无法接受,针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地籍测量方法。
2、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较为适宜的测量方法以满足测量过程中对坐标、面积、界址的需要。测量过程中对一般城镇和村庄都可以利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进行测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宗地面积变小,界址密度也逐渐增大,需要利用现有的比例尺对现行的地籍图形进行似画,并根据实地测量绘制成地籍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宗地坐标的划分,解析法可以计算出地籍数据,但有部分地籍数据还不够精确,这时利用实际测量确认部分解析的数据,以达到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目地,所以说城镇地籍测量要充分利用好测量方法,突出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3、原有地籍资料的可利用性
原有地籍资料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在地籍信息收集中一定要强化对原有地籍资料的再利用,这可以极大的缩短地籍测量图的成图周期,体现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目前,我国的土地测量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仪器与设备相对落后,在开展地籍测量时存在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实际测量中如果测区内有现成的地籍图,可首先进行选用,如有平面地物缺失可进行修补,然后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对宗地勘丈数据和地籍要素进行绘图,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缩短了成图周期,达到了土地管理的要求。
三、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
1、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所谓的CPS系统,是一种建立于卫星信号搜寻角度之上的定位导航服务系统,其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其具有全球覆盖、生成准确、合理的三维立体坐标、操作方法较为快捷方面、能够连续性作业、传送速度快、灵活性强与精准度高等特点。现如今,在地籍测绘技术当中,CPS应用范围极广,成为探测地点的主要方式。GPS定位服务系统主要是依托PTK技术对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进行专业性的技术测算,可精确到厘米的单位,在生成数据或信息之后,将其拷贝到成图识别系统,便可获得需要的地图。下面我们简单阐述一下在采用CPS定位服务系统之后所应注意的事项,具体为:第一,地点问题,接受CPS发出信号的地点要无遮掩、较为开阔,有些树冠林中,能够干扰卫星信号,导致信号与地籍测绘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第二,在进行PTK测量技术之前,应选择卫星数多PDOP值较小的阶段进行操作,确保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与客观性;第三,基准站的上空辽阔无缘,无任何可干扰接收信号的介质,尤其是强大的电磁源,均会影响信号的接受与地籍测量的精确性。
2、摄影测量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所谓的摄影测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摄影器材,提供立体、清晰、全面、精确的三维信息。其优势为:不需要近距离接触实物,即便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依然能测量出精确的地籍数据,如此一来,大大缩减了工作人员在野外的工作量,提高了测量效率,信息获取渠道的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具有明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个测量地逐步创建了数字化摄影工作站,可见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在中型城市、大型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均采用了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成像比例最高为1:00,能够形成清新线划、影像丰富多彩、数字化的信息效果。具体涵盖了三维立体化坐标测图硬件设施、解析成图方式以及高密度模拟应用测图实施等等,实现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采集与汇总,处理影像数据之后,将其录入到绘图系统当中。
3、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既能够获取影像信息与非影像信息的语义解释与非语义解释,又可进行精确的口标几何定位,通过非接触性传感器获取物理特征与几何相关的信息,为我们改造自然、认识自然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和依据。遥感技术一般适用于一些中等或小规模的地形图当中,用来获取一些几何数据与物理信息。一般情况下,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监测对象为土地资料及利用率,通过数字或图形等文体形式获取数据,结合现代化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处理一些难以分辨的信息,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对地籍的监测周期,全程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对土地利用周期变化产生的不同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归纳、整理与对比,最终形成一组精准、科学、真实、有效的数据。遥感测绘技术的长足发展让测绘变得更加便捷、客观与科学,现代化计算机处理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与丰富,让测绘地籍等项目更为合理、精确与科学,充分补充各类地籍信息、比例地形图与城市基本地形图等,提供高效、现代、科学的处理方式。
结束语
要想发展、完善地籍管理工作,必须提高科技水平,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掌握地籍测量基础的知识,把地籍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作为地籍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重视地籍控制测量,明确控制测量的要求,建立测量时的坐标系,建立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只有保证控制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进行地籍测绘,才能确保地籍图册的准确性,才能更准确的开展测量工作。只有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地籍测量手段,才能促进地籍管理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测绘工作
1.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建立结构优化、精度合理、技术可行、费用适宜的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取得可靠的控制点成果成图,是进行地形测图、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房产测量和变形观测等的控制基础,是房地产开发一切测绘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房地产开发控制测量,根据范围大小不同,需要进行的一般工作和要求是:①准备和收集开发区域及周边已有的相关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已有的各种小比例尺地形图、气象及地质等方面资料、以前施测的控制测量成果、国家等级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②确定平面和高程坐标系统,一般宜选用地方平面和高程坐标系统,当然可联测国家坐标系统;③控制点应均匀布设于房地产开发区内(可利用旧点),优化选择点位,要求埋设牢固稳定,尽量确保较长期保存;④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依开发范围大小、开发性质及后续测绘工作兼容性等要求而有所不同。
1.2 规划地形测绘
房地产开发公司要实现开发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含盖整个开发范围的大比例尺1:500或1:1000的地形图,全面地反映测区现状,其测量方法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①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现场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依据规范和要求,运用南方CASS或清华山维绘图软件,实现数字化成图;②利用已有的开发区域地形图,进行必要的编辑(如坐标的统一)和修测,可经过扫描及数字化,形成符合要求的地形图;③利用拍摄航空像片,利用光学解析测图仪或全数字式摄影测量技术,在立体模型下采集三维数据的基本信息,使用用户命令,进行数字化编辑,实现遥感图像的数字化成图。
1.3 拨地测量
拨地测量是按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达的拨地条件,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将建筑用地范围测设到实地作为建设、施工以及土地权属等管理的最终依据,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土地产权、土地范围、土地类别划分等,并且这些内容的最后成果均具备法律作用。
拨地测量是提供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其实质是实地测设建设用地的界桩,可利用已有的地形图,通常基本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从图纸上落实到实地,再从实地所实测的有效数据,进行数据解析计算,经检验无误后,展绘到图纸上,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最终依据。
1.4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利用测绘手段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是征用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地籍测量获得房地产开发区域的权属界址、土地位置、房产情况、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及地类等产权资料,绘制地籍图,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均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出让金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一般利用全站仪实施数字化成图,测定界址点及主要地物点的平面坐标,精度要求较高。
1.5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根据开发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主要包括场地的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基槽与基坑抄平、建筑平面的放样、墙体测量、细部点放样、轴线投测、高程的标定与传递等一系列的放样、测设和计算工作,依据工程建设各环节的重要性、限差要求,利用场区的控制网或重建施工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GPS等测绘仪器,确定适宜的精度,合理采取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水准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投测法、激光指向法等方法,指导工程的开始建设到结束全过程施工,保证工程建筑物符合设计限差要求。
1.6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应以较高的精度,利用保存完好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平面测量、高程测量、面积测量和悬高测量,重新实地测绘新建建筑物的位置、高度、面积及与邻近地物地貌的位置关系,获取准确可靠的竣工图信息数据,编制竣工图,以检验施工质量、放样成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该建设工程项目的外部条件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提供可靠的竣工验收资料和实现动态更新数字地形图,是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证)的主要依据。
1.7 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是为了保证建设工程正常安全的使用而进行较长期地重复观测工作,是一项贯彻始终的高精度测量工作,一般宜选用独立坐标系统,合理确定观测周期,选择全站仪、水准仪等常用精密测量仪器或测斜仪等专用仪器,依据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选用单向(高程或位移)或三维方向的变形观测,以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程建设、维护和使用。
2 测绘过程中的注重问题
2.1 控制网的兼容性问题
在各项测量和测设中,都必须先有控制测量,由于各自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布设、点位及精度有所差别,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各项测绘工作尽量选用同一测绘院(队)完成,或选用不变的监理单位统一要求,开发区域内的各项测绘工作,先期布设适用性强、兼容性好的统一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统)和控制网,统筹设计控制点精度、点位等,设立统一鲜明的防损标志,以利于高效服务于后续的各项测绘工作,既使部分测量工作不完全适用,如变形测量控制点要求过高,也可兼顾其标石、点位等。
2.2 各测绘图件的异同问题
房地产开发测量中,规划地形测量属普通地形测量,精度要求一般不高,构建的地形图反映测区内的单位、房屋、管线、高程等主要地物地貌;拨地测量精度要求高,最后反测形成的图件要准确反映征地红线界址;竣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形成的竣工图要准确体现建筑物实际形状、位置、层数、裙楼、建筑物间距与退让间距、出入口设置、管线、高程等;房产测量不仅要绘制房产基础图、房产综合图,而且要编制平面分幅图、分丘图,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图上不需标注高程。但各测绘图件的测绘方法、主要测绘内容信息等有类同和借鉴之处。
2.3 重视施工测量,合理确定放样精度
施工测量是指导工程建设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的先行工作,只有施工测量方法合适、精度可靠、放样准确,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施工测量一般实行多级控制,分层施测放样,先放样中心线、轴控制线,复检控制线间垂直度一定在规范要求限差之内,再放样细部点。若是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可选用GPS技术方法,可在温差、风载等外界环境日照、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
2.4 认真测绘竣工图,严格检查无差错
竣工测量所提供的图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是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证)的主要依据,要求竣工测量成果的错误率为零,测量成果在精度上比相应的地形测量的精度要高得多,如: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的拐角通常为直角或45°角,根据实际测绘的坐标值计算出的建筑物的拐角往往与其理论值不符,因此要求在外业测绘过程、内业数据处理以及检查工作要非常谨慎、细致、准确,落实“三级检查”制度,严查建筑退让红线距离、建筑间距、房屋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占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等相关规划指标,做到内业 100%检查,外业根据竣工工程的复杂程度进行50%~100%的检查。
2.5 力争放开房产测绘市场,统一共享信息数据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1地籍测量的综述
1.1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1.2地籍测量目的
建立地籍平向控制网;测量全部宗地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建立地籍档案。
1.3地籍测量的成果
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
2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2.1现代测绘技术的内容
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指空间定位技术(GPS)、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RS),地面一体化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信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而形成的上述技术之集成。
2.2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现代地籍测量工程内、外业实现一体化现代测绘是集成测绘技术,外业、内业、绘图一体化,使测绘工程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组织形式,逐渐向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体的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它标志着测绘科学技术走过了漫长的手工机械时代,跨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2.2.1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量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
其基本流程为:
1)地籍测图准备。目前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街道街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法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
4)面积量算汇总。在错误修正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5)图表生成。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6)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行人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人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
2.2.2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2.2.3 RTK 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 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 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 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 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利用RTK 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 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 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 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3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工作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
(一)概述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RTK技术应用
RTK技术用于各种控制测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GPS静态、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时候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定位并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返工测量。而用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应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即可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点位的测量。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采用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一、二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在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用RTK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
(三)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二、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一)概述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基于WWW的GIS(WEBGIS)是利用Internet技术在网络上空间信息,供用户浏览使用,成为GIS社会化大众化最有效的途径。面向对象和构件的GIS是把GIS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标准控件,完成不同功能,通过可视化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GIS应用。嵌入式GIS是将GIS功能与嵌入式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相结合创造更自由随意的GIS应用模式。三维GIS(3DGIS)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实现,立体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系统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在GIS软件开发方面,更换平台和环境,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改一切语言和开发模式。操作平台以原Unix为主流更换到WindowsNT/2000平台,后者已成为发展主流。在理论研究方面,时空数据处理及三维GIS仍然是当前热点,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多维空间可视化技术的进步,推进商品化的多维GIS将为时不远。在国内,当前研究GIS系统的主要有中国地大、武汉瑞得、南方CASS、金陵地籍等大小几十家企业,各家软件偏重点不同,使用方法各异。针对各个单位要求形成的数据格式不一样,作者在各个软件上分别使用,并转换到通用平台上,使之能在通用平台上操作、修改、编辑等,完成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
1.关键技术
(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将成为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手段之一。
(2)3S一体化
3S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GPS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却不能给出点的地理属性,RS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但受光谱波段限制,GIS具有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但数据的录入和获取始终是瓶颈问题。数字城市需要综合运用这三大技术的特长,方可形成和提供所需的对地观测,信息处理和分析模拟能力。
(3)空间一致性匹配
建立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工程,不同信息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不规则分幅地图,要在数字城市系统中复合显示,叠加查询和综合分析必须进行系统整合。
(4)互操作
统一协议是实现互操作的关键。互操作是在保持信息不丢失的前提下,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现已有抽象开放地理互操作规范(OGIS),主要由三大模块(开放式地理数据模型、OGIS服务模型、信息群模型)组成
2.系统结构组成
行业数据库,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信息化系统、行业基础档案库
(2)3S技术系统
包括城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卫星、航空)、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GPS)、立体测量系统。
(3)硬件环境
计算机硬件(包括外设)、网络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立体测量系统。
三、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下面是应用软件的一个中文菜单提示:NAPGIS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宗地的属性数据是十分丰富的,由于各地经济发达的程度不同,城市的规模不同,需求的不同,它包括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以把宗地属性分为两类:空间方面的属性和人文方面的属性。空间属性主要有宗地面积,座落,四至等,这些是国家土地管理局颁
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登记规则》中规定必须要具备的,另外还包括一些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增加的一部分,如:地物分布及类型面积情况、容积率,密度等,从计算机管理的角度考虑并结合MAPGIS的特点,空间方面的信息又可分为与图形紧密联系的属性(如宗地面积,周长,宗地号,界标类型等)和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如:宗地座落,四至等),在MAPGIS中根据这两种数据的特点,将其放在图形数据中由MAPGI平台直接维护其一致性,令面积的核算快速准确,而将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放在外部数据库中;而人文属性包括宗地的权
属、共用关系、用途等信息,这一部分属性全部放在外中数据库中,通过宗地号与图形数据建立联系。将上述的数据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了。对于地籍数据而言,系统数据分层处理必须以能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数据分析,统计,查询,并且有良好的可扩展、可伸缩性,能够满足各地区地籍管理工作需要为目标。结合阳县地籍,可以按如下专题进行分层:地形数据分过渡层、方里网、测量控制点、居民地、独立地物、交通及附属、水系及附属特殊地貌、植被、注记、地形、电力线等层。界址数据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由于界址数据在测量时就是一个整体,因此这一层没有进行分幅管理,而是充分发挥MAPGIS对数据的管理能力,从物理上就作为完整的一体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喻华.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04).
[2]陈超.浅谈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7,(05).
[3]刘娟,郝建新,张金榜.浅谈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03).
[4]付开隆,韩丹,赵志坚.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7,(02).
[5]赖高望.论GPS对土地测绘的控制与应用[J].广东科技,2007,(03).
1 基于GPS、RTK的测量技术分析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1.1RTK技术应用
RTK技术用于各种控制测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GPS静态、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时候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定位并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返工测量。而用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应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即可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点位的测量。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
1.2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2 GIS地籍测绘技术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基于WWW的GIS(WEB GIs)是利用Internet技术在网络上空间信息,供用户浏览使用,成为GIS社会化大众化最有效的途径。面向对象和构件的GIS是把GIS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标准控件,完成不同功能,通过可视化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GIS应用。嵌入式GIS是将GIS功能与嵌入式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相结合创造更自由随意的GIS应用模式。三维GIS(3D GIS)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实现,立体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系统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在GIS软件开发方面,更换平台和环境,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改一切语言和开发模式。操作平台以原Unix为主流更换到WindowsNT/2000平台,后者已成为发展主流。在理论研究方面,时空数据处理及三维GIS仍然是当前热点,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多维空间可视化技术的进步,推进商品化的多维GIS将为时不远。在国内,当前研究GIS系统的主要有中国地大、武汉瑞得、南方CASS、金陵地籍等大小几十家企业,各家软件偏重点不同,使用方法各异。针对各个单位要求形成的数据格式不一样,作者在各个软件上分别使用,并转换到通用平台上,使之能在通用平台上操作、修改、编辑等,完成工作的需要。
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
2.1关键技术
(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将成为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手段之一。
(2)3s一体化
3s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GPS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却不能给出点的地理属性,RS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但受光谱波段限制,GIS具有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但数据的录入和获取始终是瓶颈问题。数字城市需要综合运用这三大技术的特长,方可形成和提供所需的对地观测,信息处理和分析模拟能力。
(3)空间一致性匹配
建立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工程,不同信息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不规则分幅地图,要在数字城市系统中复合显示,叠加查询和综合分析必须进行系统整合。
(4)互操作
统一协议是实现互操作的关键。互操作是
在保持信息不丢失的前提下,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现已有抽象开放地理互操作规范(OGIs),主要由三大模块(开放式地理数据模型、OGIS服务模型、信息群模型)组成。
2.2系统结构组成
(1)行业数据库,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信息化系统、行业基础档案库
(2)3s技术系统
包括城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卫星、航空)、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立体测量系统。
(3)硬件环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real estate.
Key words: real estate; mapping; technology; contro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房地产测绘的现状
1.1 在进行实际操作中面临繁重的工作
房地产测绘是房地产开发的之中一项内容,这就说明在每一个房产的开发中必然少不了测绘这一项工程,然而此工程又是一个在技术上和专业上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测绘的技术,不仅在房产进行评估,规划信息上需要做出正确的数据,而且也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明确的数据和资料。然而现在面对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这一局势上,房地产市场的也随之迅速发展,因此房地产测绘工作在量上面临着极大地挑战。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测绘工作,无疑他们会面临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的问题。
1.2 对科技的要求增强
在这样炙手可热的情况下,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开始搞测绘的商家,因此很多的测绘工作者发现如今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提高自己的测绘技术含量无疑是使其能够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方式。所以那些测绘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自己的测量仪器和测绘的手段,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因此不断地出现在测绘工作之中,大大地增强了测绘工作中的技术含量,并且对测量工作的内业重视更为提高。
1.3 市场管理日益规范
在房地产如此发展之快的情况下,国家也响应采取了一些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来保证房地产领域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相继被颁发。其他一些省市也根据了自己地区的发展情况,向国家申请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政策和制度。市场管理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的重视,加强了对房地产测绘的管理,这样在出现一些测绘问题的时候,我们做到了有法可依的状态,解决了在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房地产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保护措施,利于房地产测绘有条不紊的发展。
2 房地产测绘过程的技术控制
房地产测绘过程即具体实施测绘的过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图形处理及分摊计算, 实施测绘过程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房产测绘成果的质量,是技术控制的重点。
2.1 外业数据采集
外业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外部后内部的原则,即先采集房屋(主体)数据,而后采集房屋内部分割数据及房屋附属结构数据。在记录外业数据的同时核对测量草图中标注数据,检查两者差值是否超出技术误差,发现问题就地复查。避免错量、漏量,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 2 内业图形处理及分摊计算
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内业平差和图形处理,避免测绘时间间隔过长,造成遗忘和返工。数据处理时要统筹兼顾,既要考虑某一层或某一套的数据,还要考虑上下相同楼层(户型)数据的一致性。在图形处理完成后、内业计算前,应对数据处理进行全面检查。内业计算过程首先考虑是否满足计算建筑面积的条件,其次再考虑如何计算、如何分摊的问题。
3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测绘技术的运用
3.1控制测量技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实行控制测量技术,可构建一个完善的、精确化的、技术合理、成本适宜的控制网络,以此获得可靠的控制点,为地形测图、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奠定基础,是开展房地产开发测绘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控制测量来说,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做好开发区域和周边地区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在测区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地质资料、比例尺地形图等,归纳国家级以上的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其二,合理确定平面与高程的坐标体系,既可采取地方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坐标系统,也可采用可以联测的国家坐标系统;其三,一般将控制点均匀地分布在开发区域内,对点位进行优化选择,保持埋设的牢固性、稳定性,并可长期保存;其四,对测量方法的控制。在首级平面的高精度控制中,可采取GPS测量技术;次级控制或者开发范围内,则应采取RTK测量技术或者全站仪导线测量技术。
3.2 地形规划测量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来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涵盖整个开发范围,采取1:1000或者1:500的地形图,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测区实际情况,并优化选择测量方法:其一,奠定在控制测量技术的前提下,采取数字化地形测量模式,根据规范及相关要求,利用绘图软件完成数字化成图过程;其二,在已经开发的区域地形图中,对坐标等参数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编辑,采取扫描、数字化等方法,提高地形图的规范性;其三,采取航空像片拍摄方式,或者通过全数字式摄影测量、光学解析测土仪等,在立体模式下,通过采集三维数据和信息,完成数字化编辑,获得遥感图像。
3.3 拨地测量技术结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发的相关拨地条件以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用地的范围,包括土地类别划分、土地性质、土地产权等。根据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土地的使用范围、用地界线、界桩位置等进行确定,科学计算用地面积,最终获得建设用地所需的界桩;通过应用已有的地形图,可采取图解法、解析法两种形式,将图纸的内容规划为实地,并从实地获得相关数据,完成图纸的绘制,确保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
3.4 地籍测量技术奠定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测绘手段,对土地及相关附属物进行调查,包括数量、质量、位置及权属等,以此作为征用土地权、出让土地权的重要依据;通过地籍测量获得精准的数据,确定房地产开发区域的土地位置、土地面积、房产情况等,绘制精确的地籍图,以此作为发放土地证、登记土地证等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采用全站仪实行地籍测量,获得数字化成图,可更好地满足精度要求。
3.5 施工过程的测量技术结合房地产开发的整体规划以及设计的实际需求,施工测量主要涉及到计算土方量、平整场地、测量墙体以及细节部位放样、建筑平面放样、轴线投测等;结合房地产项目不同环节的重要程度,遵循限差要求,利用场区内的控制网,再加上水准仪、全站仪等支持作用,合理确定精度,采取交会法、坐标法、三角测量法、激光指向法、投测法等,指导整个施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