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16
近年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渐增加,但高血压的治疗往往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不仅是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着老年高血压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1]。两年来,笔者对8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患者80例,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2±5.4)岁,高血压病史6~10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5.2)岁,高血压病史6~10年。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单盲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尼群地平片30 mg/d口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治疗4周,每周测血压1次。每组患者均在休息30 min后测量血压。
1.2.1 认知治疗和心理疏导 热情接待患者,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心理,如孤独、抑郁、焦虑等,由医生给予说服、关怀、开导、鼓励、提供保证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危害及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高血压相关知识,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稳定其情绪,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纠正不良性格,提高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
1.2.2 松弛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音乐、气功等手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由医生指导并教患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纠正负面情绪,学会应对突况的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3]。
1.2.3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由医生指导患者采用低盐饮食、禁烟酒、多食蔬菜水果、增加体力活动等,身体肥胖者进行阶段性减肥等。
1.3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收缩压下降≥20 mm 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或舒张压下降,但未达到10 mm Hg;无效:未达上述水平者[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一般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仍然建立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上,注重生物学病因和药物治疗,较少关注和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导致高血压病的机制主要为各种劣性刺激因素持续作用于机体,通过兴奋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导致下丘脑的电活动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因此,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药物降压治疗而不注重心理调节,效果往往不理想。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同时适时予以积极的心理治疗,通过认知治疗让患者充分认识并了解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明确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通过支持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帮助患者学会面对劣性刺激,尽量避免紧张刺激,使他们学会适应各种情况,减少心理创伤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抵御疾病的能力;通过心理疏导、松弛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血压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徐鸿华,余菊林.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社会心理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2001,1(1):37.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7.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5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rbesarta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6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rbesartan capsul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rbesarta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blood pressure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4.48% than 65.5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563, P0.05).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Irbesartan;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Senile hypertension
老年性高血菏亲畛<的慢性病, 可合并多种疾病, 也是诱发老年人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中, 作者采用厄贝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了58例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16例, 其中男67例、女49例, 年龄60~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3例, 平均年龄(70.5±4.2)岁;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 平均年龄(71.3±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583)治疗, 起始剂量为0.15 g/d, 根据病情可增至0.3 g /d, 1次/d。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 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017)治疗, 初始剂量为5 mg/次, 根据病情可增至10 mg/次, 1次/d。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情况。
1. 4 疗效评价标准[5] ①显效:治疗8周内, 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 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治疗8周内, 舒张压下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58.62%)、有效15例(25.86%)、无效9例(15.52%), 总有效率为84.48%(4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9例(50.00%)、有效9例(15.52%)、无效20例(34.48%), 总有效率为65.52%
(38/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3, P
2. 2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 而且老年人往往病理生理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治疗难度大, 极易导致靶器官损害[6-10]。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 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 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 产生降压作用[11-14]。杨波等[2]观察了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 认为采用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周丹凤[3]比较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认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更少, 且更为经济。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治疗高血压[11-14]。郑辉等[4]观察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认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孙金栋等[5]探讨了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的疗效, 认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疗效要优于单用氨氯地平。
本研究中, 作者观察了厄贝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58例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58.62%)、有效15例(25.86%)、无效9例(15.52%), 总有效率为84.48%(4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9例(50.00%)、有效9例(15.52%)、无效20例(34.48%), 总有效率为65.52%(38/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3, P0.05);治疗8周后,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厄贝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新亚, 魏红云. 老年性高血压治疗进展的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7):155.
[2] 杨波, 李谨俐. 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6):117-118.
[3] 周丹凤.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经济学探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6):753-755.
[4] 郑辉, 林力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4):64-66.
[5] 孙金栋, 於华敏, 史明娟, 等.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3):73-75.
[6] 邓明尧, 吴国平, 罗桂娇.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老年性高血压疗效.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7):859-861.
[7] 张陶莉, 张春晓.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 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12):25-27.
[8] 李娜, 郭晓东, 刘润梅, 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12):2356-2358.
[9] 郭东, 吴震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国临床医学, 2009, 16(5):752.
[10] 王雪清.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9):23-24.
[11] 寿飞燕, 赵振华, 杨芳芳, 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4):676-678.
[12] 韩延辉, 董平栓, 来利红, 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以及对血浆Apelin-12的影响.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8):1585-1587.
doi:10.14033/ki.cfmr.2017.16.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6-0123-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患病后无根治方法,需长期进行服药治疗,如不积极治疗,血压值长期偏高,患者动脉硬化,诱发冠心病,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1]。为了研究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52岁,平均(41.13±3.10)岁;病程3~15年,平均(9.13±0.40)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3岁,平均(44.02±3.50)岁;病程1~20年,平均(14.13±0.5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的患者;(2)除本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对两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自愿选择治疗方式,且对所选方式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排除标准:继发高血压的患者、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肿瘤和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愿接受本次治疗或治疗终止的患者[2]。
1.3 方法
以4周为1个疗程,在停用原有治疗药物,实施相同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19991088)治疗,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J20080048)治疗,口服,5~10 mg/次,1次/d。
1.4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血压降低幅度在10 mm Hg以上且恢复正常或血压下降幅度在20 mm Hg以上,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在原有基础上的80%~100%;有效:舒张压降至正常值,降低幅度未超过10 mm Hg,或舒张压直接下降10~19 mm Hg,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在原有基础上的50%~80%;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者;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血脂情况观察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仅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血压值更接近正常值,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影响较重,临床在进行该疾病的研究时,关注的重点在于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各有优劣,现有报道表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治疗该疾病有一定的效果[4-6]。
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内部阻力,发挥扩血管和负性肌力作用,同时不会减少脑、冠状动脉和肾血流量,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压效果快但不稳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复合制剂,其中的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类似,均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具有调血脂、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在增强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能显著缓解冠心病的各种症状[7-8] 。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观察组血压值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说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降压效果更好;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说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说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的安全性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显著,且改善血脂及降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英,张彬,王木华,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27-928.
[2]熊瑛,罗丹,李俊,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30-5031.
[3]乐万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16-17.
[4]杨书文,张晏,付静,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16-118.
[5]余盛龙,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18):2458-2460.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脑实质内血管的急性、自发性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死亡率可高达35%~40%,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22%~25%,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首位,中国国内ICH 的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的18%~54%,明显高于国外的7.5%~18.6%,其中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内外科治疗进展很快,其中外科较内科更有优势:内科治疗包括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等各种并发症,还有钙离子拮抗剂与胰岛素的运用等;外科治疗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清除颅内血肿;后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1普通内科治疗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保守治疗首先是通畅气道、呼吸和循环的维护,稳定生命体征,继而评估意识水平,卒中单元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呼吸障碍的昏迷患者必须进行插管和机械通气,其它还包括控制颅压升高、降低血压、控制体温、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癫痫,防止肺感染等。从上世纪90年代"卒中单元"的概念提出以来,因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临床广泛的认可,并被神经科医生不断的推广[1]。
2 ICH急性期的血压控制
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在24 h内会随着血压升高而进一步增加。脑出血后防止继续出血的一个重要治疗措施是降低血压。但与此同时,降低血压可导致脑组织低灌注性损伤。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采用何种方法降压仍值得研究。脱水剂可降低血压,如果血压下降不明显则说明血压升高与高颅压无关, 再根据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舒张压降低至100 mmHg水平较为合理。研究表明,对起病初期急剧升高的血压进行干预与调控可以降低血肿的扩大[2]。
3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
目前关于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使用止血剂如血凝酶等可以控制血肿的扩大[3]。初步的试验研究证实,止血芳酸和氨基乙酸治疗早期止血的临床效果较差,但其抗纤溶的作用却起到了稳定血凝块的作用。抑肽酶通过抑制激肽释放酶来减少患者的术中失血。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只作用于局部出血部位,但不激活全身性凝血过程,且半衰期较短,故可能成为脑出血早期治疗的一个理想药物[4]。
4脑水肿的控制
脑出血后发生的脑水肿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预后较差。急性期脑水肿是HICH 的主要死亡原因。甘露醇及甘油果糖是降低颅内压(ICP) 的常用药物,使用剂量为0.2~0.5 g/Kg/次,使用时间不宜>5 d。
5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能降低了脑组织的新陈代谢率,保障了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降低对脑神经的毒副作用;减少钙离子的内流,促进再生基因的形成;恢复脑神经之间的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释放。但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可造成颅内继发感染,故该治疗措施的实施方案仍待商榷[5]。
6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症,血肿的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形成与发展可能会对ICH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手术除能清血肿、降颅压以外,还可避免脑内的神经元长时间受压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有研究报道,在发病后7 h内进行手术[6],通过手术将脑脊液外引流,降低颅内压,增加脑部血液灌注,改善基础代谢率。但对于部分出血量大,出血部位较特殊,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术中的出血难以估计,故应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有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CT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和内镜技术六种。①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传统常规的术式,能够较彻底的清除颅内血肿,彻底止血,充分减压,缺点是对脑组织损伤大。②小骨窗开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能迅速清除颅内血肿,减少二次出血对脑组织再次损伤,术后脑水肿轻、恢复快。但不能对脑组织肿胀区域进行明显减压。多用于:皮层下、基底节壳核、基底节混合型血肿和小脑血肿。对于血肿清除有困难的情况,局部加用抗凝药物可提升手术的效果[7-10]。③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适用于脑部各部位出血,特别是深部出血和中小血肿,但不适用于出血量大的患者。④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可避免开颅手术时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显露良好,保护入路周围正常脑组织及血肿清除后的神经功能。该术式的缺点是对血肿较大的情况处理不利,而且对操作医师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难以普及。⑤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神经导航为无框架式导航,将不可视靶点变为可视靶点,对血肿定位准确,可准确锁定手术部位及靶灶的三维空间位置,术野暴露清楚,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死亡率较低,预后也较好,不足是术中有漂移效应[11]。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日渐增多,因其能有效避免开颅手术时对脑组织牵拉损伤,且对正常与非正常脑组织及血肿的分辨率高,止血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可能性下降,患者的预后也较好。
7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治疗始终是神经科专家探讨的热点之一,每种治疗手段及方案均有一定局限性,纵观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多年的进展,主要为手术方式的改进,使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减少,将来的进展可能会在神经内镜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方面,微创手术治疗将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高血压脑出血仍因为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根本原因主要是对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原发及继发神经损伤无法修复。高血压脑出血的继发性脑损伤是一个由自由基、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其治疗也相对复杂,而目前神经生物医学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领域,随着神经生物医学的不断进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将获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东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6):379-381.
[2]陈东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8-120.
[3]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4]曾令先,杨广亮,杨赛琴.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脑室铸型的治疗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56-57.
[5]张帆,游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4):210-214.
[6]张松,廖振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3):3596-3598.
[7]Ko SB,Choi HA,Lee K.Clinical syndrome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urr Atheroscler Rep,2012,14(4):307-313.
[8]陈东亮,彭涛,谢庆海,等.超早期翼点小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7):412-414.
盖国忠指出,肝气上逆是发生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2]。贾斌认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病因可能是家族遗传、饮食习惯、肥胖、吸烟、酗酒、职业、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病机为素体阳盛,肝肾阴亏,肝阳上亢;王传礼[4]认为是因情志、饮食及劳欲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以肝阳上亢为主,久延伤阴,形成肝肾阴虚和血瘀,基本病机应为阴虚阳亢、肝肾不足、血脉瘀阻;唐芳[5]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素体阳盛,肝阴不足,加之忧郁恼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上扰清窍而致。王勉等[6]认为本病与肝、肾两脏有关。机制主要为上实下虚,上实为肝气郁结,肝火、肝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
2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症候特点
邓铁涛归结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证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夜睡不宁、或头重肢麻、口苦口干、舌微红、苔薄白或稍黄、脉弦有力[7,8]。葛健文认为肝阳上亢型除上证外还可见面潮红,舌质红,苔黄,脉弦,并认为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的早期[9]。
3 中医治疗
3.1 中药治疗 王长海等[10]以自制菊藤胶囊(、钩藤、丹参、生杜仲、石决明、生牡蛎、泽泻、防己、炒酸枣仁、生甘草等)治疗,结果降压有效率84%,症状改善有效率92%。魏霞等[11]以治疗组口服藤麻胶囊(天麻9 g,钩藤6 g,决明子12 g,山楂片12 g),对照组口服尼群地平片,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王传礼[4]用自制麻蛭通降丸(天麻、水蛭、丹参、全虫、何首乌、红花、山楂、川芎、黄芩、钩藤、泽泻、半夏、党参、麦冬、黄芪、金樱子、五味子、夏枯草等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组降压有效率100%,而对照组为83.3%。赵璧完等[12]予观察组服山菊稳压胶囊,对照组口服尼群地平片及山菊稳压胶囊模拟剂,结果观察组降压显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分别为50.00%、90.32%。唐芳[5]以口服天麻钩藤饮倍用天麻为基础方,对照组口服心痛定。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而对照组为65.0%。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郭立芳等[13]以洛汀新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组加钩藤决明方(钩藤、石决明、杜仲、枸杞子、牛膝、生地等),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0.63%,中医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3.75% ,优于洛汀新对照组。甄耀辉等[14]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加其他药物,治疗组加黄龙四苓汤加减方(大黄、龙胆草、黄芩、黄柏、知母各15 g,猪苓、车前子、栀子、白术、茯苓各10 g,当归、生地黄各12 g,甘草6 g)。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67.65%。付蓉[15]用以依那普利为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而对照组78.57%。同样运用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任伯玮等[16]以西医常规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天麻钩藤饮,天麻9 g,钩藤(后下)12 g,石决明(先煎)18 g,山栀9 g,黄芩9 g,川牛膝12 g,杜仲9 g,益母草9 g,桑寄生9 g,夜交藤9 g,朱茯神 9 g。治疗组总有效率93.32%,对照组83.33%。黄琪等[17]研究中对照组以依那普利为基础,治疗组在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平肝法治疗,基本方药:天麻 (先煎) 12 g,钩藤(后下) 15 g,葛根15 g,石决明15 g,桑寄生20 g,川牛膝12 g,夏枯草15 g,山栀9 g,丹参30 g,炒杜仲10 g,夜交藤10 g。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65.62%。翁炳雄等[18]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中西药组(镇肝熄风汤合福辛普利)、中药组单用镇肝熄风汤汤(怀牛膝、 生赭石各30 g,生龙骨、生牡蛎、玄参各20 g,生龟板、生白芍、天冬各15 g,生麦芽10 g ,川楝子、茵陈、甘草各6 g)、西药组(单用福辛普利) 三组,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6.0%,中药组总有效率90.0%,西药组总有效率 88.0%,但降压疗效中西药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症状疗效中西药组和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
3.3 针灸及其他治疗 孙健等[19]运用针刺调肝法治疗肝阳上亢型轻度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单纯生活方式调整) 和治疗组(生活方式调整+针刺四关穴、百会穴、印堂穴),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率为54.55%,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分别为30.23%、81.40%。田莉[20]将6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治疗组) 和施慧达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风池、曲池、太冲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施慧达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3.33%、76.67%。王宁等[21]用隔芪香散灸脐法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自制芪香散8 g~10 g填满脐孔,用艾柱施灸10壮。症状总有效率90.0%;降压总有效率 73.3%。陈华德等[22]运用耳尖放血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耳尖放血组(耳尖穴每侧穴位放血5滴~10滴,每滴如黄豆般大小)30例,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0.00%; 口服络活喜片组30例,显效率3.33%,总有效率56.67%;耳尖放血合口服络活喜片组30例,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100%。同样运用耳尖放血疗法,汤日鹏等[23]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总有效率达92.1%。李晓庆等[24]运用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浴足降压经验方制成超微粉剂型,治疗组(邓氏浴足方微粉)证候疗效有效率 92.98%,血压疗效有效率 91.23%。
4 现代实验研究
张臣等[25]分析了高血压中医各证型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发现ET值肝阳上亢阴阳两虚, 肝阳上亢型较后3组差异有显著性。又分析了120例高血压患者ET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各中医证型组ET值及血压较正常组明显增高,ET值及血压可作为肝阳上亢型的客观化指标。
4.1 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T)-醛固酮(ALD)系统(RAAS) 张晓凤等[26]实验证明菊藤胶囊在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菊藤胶囊可能具有类似卡托普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的作用。 翁炳雄等[18]使用镇肝熄风汤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经治疗 8周后各组患者血浆PRA、Ang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而血浆AngⅡ水平降低尤为明显,镇肝熄风汤与福辛普利相类似,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PRA、AngⅡ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2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ET 孙国芳等[27]实验表明,菊藤胶囊高、中剂量组可使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方显明等[28]用采用天麻钩藤饮及其精简I方、Ⅱ方干预,天麻钩藤饮及其精简I方、Ⅱ方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清NO、NOS和ET均有显著的影响,可升高NO、NOS水平,降低ET水平,提示天麻钩藤饮及其精简方的降压机制可能与其提高NOS 活性,促进NO的合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有关。苏庆阳等[29]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服用天麻钩藤饮汤剂,对照组45例,服用西药卡托普利。天麻钩藤饮和卡托普利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缩血管物质ET水平,提高舒血管物质 NO水平,天麻钦藤饮对血管内皮的分泌功能有保护和调节作用,能改善血管舒缩失衡及血液流变学的状态。
4.3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 甄耀辉等[15]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基础治疗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48例,治疗组加用黄龙四苓汤加减方,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中NE、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黄龙四苓汤可降低血浆中 NE、E。
4.4 炎性因子 田心等[30]研究显示,菊藤胶囊可以降低血压和 SH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调心肌组织的 TNF-α、CRP表达,减少炎症反应引起的心肌损害。卫智权等[31]在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基础上,加用自拟降龙汤治疗EH患者,降龙汤可降低治疗组的血清 hs-CRP、IL-6水平,与氨氯地平具有协同降血压效应。于爱文等[32]将 66例高血压病Ⅱ级~Ⅲ级( 肝阳上亢兼血瘀证)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加服息风通络化瘀汤。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及 hs -CRP的降低程度均较明显,而且息风通络化瘀汤可明显降低 hs -CRP的水平。
5 展 望
肝阳上亢证作为高血压病最常见的症型之一,其基本病机就是肝阴阳失去平衡。中医药以及针灸气功等均以平肝潜阳为基本治疗治则,指导治疗,达到降低患者血压、 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而现代研究则表明中医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改善各项生理指标。 但目前临床研究尚未深入,因此,以后应深入进行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建立明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实施大规模、多样本、长期临床研究,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明嘉.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近况[J].中医药导报,2001,12(1):81-82.
[2] 李铁云.盖国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88-189.
[3] 杨林芝,贾斌.贾斌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点滴[J].甘肃中医,2009,22(12):12-13.
[4] 王传礼.麻蛭通降丸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70例[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 6,9(9):79-80.
[5] 唐芳.天麻钩藤饮倍用天麻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75-76.
[6] 王勉, 秦扬, 李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133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19):131-132.
[7] 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经验辑要[J].河南中医,2005,25(5):16-17.
[8] 王海霞.肝阳上亢证中医文献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7,6(48):47-49.
[9] 窦彩萍,葛健文.葛健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3):429.
[10] 王长海,王文, 章玉金,等.菊藤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50例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03,2(12):111-112.
[11] 魏霞,王新远,颜井先.麻藤胶囊治疗原发性肝阳上亢型高血压80例临床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病例分析,2008,5(6):234-235.
[12] 赵璧完,祁俊, 戴广丽,等.山菊稳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65例[J].现代中医药,2010,30(1):5-6.
[13] 郭立芳,白海燕,陈国会.钩藤决明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50例[J].陕西中医,2007,28(2):157-158.
[14] 甄耀辉,邓启华.黄龙四苓汤为主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48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9,40(1):6-7.
[15] 付蓉.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6):595.
[16] 任伯玮,崔海,赵雪梅.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8):696-699.
[17] 黄琪,黄士恩,姚强.益肾平肝法辅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852-853.
[18] 翁炳雄,蔡悦,彭仲良.镇肝熄风汤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44-1645.
[19] 孙健,段权,王谦,等.针刺调肝法治疗肝阳上亢型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9,41(8):94-95.
[20] 田莉.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2):14-15.
[21] 王宁,张昆,郑君隔.芪香散灸脐法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30例[J].四川中医,2007,25(4):60.
[22] 陈华德.耳尖放血疗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 (312):36.
[23] 汤日鹏,宋顺福,周克叉,等.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19.
[24] 李晓庆,王云飞,吴焕林.邓氏浴足微粉治疗阳亢型高血压的非劣性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09,30(6):671-672.
[25] 张臣,邢之华,刘卫平,等.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血浆ET和血清NO的变化[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6):508-509.
[26] 张晓凤,王长海,李军昌,等.菊藤胶囊对应激大鼠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8,12(1):20-22.
[27] 孙国芳,王长海. 菊藤胶囊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ET、NO含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1651-1653.
[28] 方显明,郭艳艳,朱志华.精简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大鼠NO、NOS和ET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09,32(6):51-52.
[29] 苏庆阳,谢明夫,王旭.肝阳上亢性高血压病的中药治疗研究[J].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4):75.
[30] 田心,王长海,李蕊,等.菊藤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2):2660-2662.
[31] 卫智权,阎莉,唐慧勤.加用降龙汤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抗炎及降脂作用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7,30(6):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