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教育的反思

德育教育的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教育的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教育的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2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46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 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 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篇2

整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四字入手:即“导”、“激”、“悟”、“评”。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导”。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学生很容易在这社会生活中迷失方向。因此,作为教育教学者,我们在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具体应从两方面作引导:其一、认识引导。在数学课中渗透思想认识的教育,要让学生知道思想认识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倾向。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人、事、物;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周围人们的思想行为,分辨是非;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其二、行为引导。有了正确的认识,还需在行为上加以引导,尤其是中学生,他们重于模仿,所以教师更应从行为上加以引导,即多从做什么,怎样做及做时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加以引导。

二、“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种思想的形成,一种行为的养成,往往在教师激发、点拨之中。我主要从两方面作努力:第一激发兴趣。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学生更乐于参与,效果也会更好。第二、激发实践。学生要形成某种思想,养成某种行为,还得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实践。

三、“悟”

数学教育也要注重与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要求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求才能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生在认可和接受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有所体验和感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学生体验到什么,接受了什么。因此,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所悟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是应多开展体验性的活动。德育必须注重体验引导学生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认识,因此,应多渠道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性活动,从中受到教育,悟出道理。二是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体验。对学生的体验情况及表现,应及时地做出总结和评价,才能加强学生的体验。

篇3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作者:李庆勇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篇4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学习贯彻十精神,对大学教育教学中诸如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目的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等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从而正确引导教育教学实践。

1. 关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有两种代表性模式[1]:一种是欧洲模式(也叫博雅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另一种是美国模式(也叫普通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我国许多高校在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目的。有的将它看成是通用平台知识教育,有的将它看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将它看成是常识教育。其实,通识教育体现的是教育价值理性,目的是将人(自然人)培养成“人”(社会人);专业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的工具理性,目的是将人培养成“人力”。通识教育是对功利化的专业教育的一种纠正,更能体现教育本质[2]。它是关于人的“品质”的教育,对人才培养举足轻重。欧洲和美国的通识教育已基本定型,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缺乏系统思考与科学规划,只停留在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层面。有的盲目照搬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造成水土不服;有的将一些常识性的课程简单堆砌,形成一批“水”课。应该高度重视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核心课程,使其成为最能代表学校水平的课程。

2. 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了多年,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公认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以致产生了一些概念上的混乱或歧义。素质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拓展至方方面面。德、智、体、美等,这是一种说法;知识、能力、素质,这又是一种说法。特别是后一种说法在高校内部或战线内比较常见,似乎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其实,正是这种说法,使得素质教育成了空中楼阁。一个人心智方面的素质,至少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境界,也就是知、行、思、德。素质怎么能和知识、能力成并列关系?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活动,它包括知识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和精神教育四个方面。与这四方面相对应,就是知识、思想、能力和境界四方面素质的提升。如果教育里还包括了素质教育,那教育本身是什么?这岂不是悖论?时下的素质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常识教育。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但不应该是一种教育模式。

3. 关于德育教育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实效问题一直是备受关切的问题,似乎始终没有找到“良方”。当然,这一问题很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但从高校内部来说,德育教育的“三化”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德育教育简单化。将德育教育简单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为“两课”教育。这反映了我们德育教育急于求成的心态。“吃到第8个馒头就饱”和“只吃第8个馒头”的效果截然不同。二是德育教育知识化。我们强调 “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但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就能进头脑吗?德靠养成,焉能教会?“昔孟母,择邻处”,这就是朴素的德育教育。三是德育教育孤立化。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我们不断强化“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专职队伍、专门机构、专用载体等。形式上这是一种强化,其实是一种弱化,因为这使它从教育的主渠道孤立出来了。因为有专职队伍、专门机构,所以广大的非专职人员和非专门机构,可以心安理得地“只教书、不育人”了。无论你如何强化,在学生心目中“专职人员”的地位无论如何不能高于专业教授的地位,德育教育的课程总量也无法与专业课程相比拟。不克服“三化”倾向,德育教育的现状的确很难改变。

4. 关于继续教育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这一层次发育得很不成熟,特别是大学后教育和职前培训体系很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社会培训机构,国内企业缺乏承担培训责任的积极性。这样,将大学的“出口”直接与企业的“入口”相对接,将职前培训的职责直接转入了大学。如今的大学实在是太辛苦了!既要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同时要填补继续教育的缺失,还要弥补基础教育的缺陷(例如素质教育)。在人们一味指责大学培养出的人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不一致时,有没想过大学的职责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学不是机器制造厂,也不是职前培训机构。大学关心的不只是能上岗,更主要的是人的职业发展;大学关心的不只是能做好第一份职业,更关心能否迅速转入第二份、第三份职业。总之,大学不可能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来“量身定做”。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需要岗位培训来弥补,但我们恰恰缺乏这个环节。

继续教育被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得以保障。例如,早在1971年,法国对继续工程教育制定了法规,规定1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拿出工资总额的1.1%作为职业培训费(目前,有的大企业实际上已达到了6%左右);美国政府于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案,其后又颁布了成人教育法,使继续教育有了法律保障。我国应尽快完善继续教育体系,给大学减负,让大学集中精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5. 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它为教育者提供了教育依据,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应然的教育目的,教育实践中所体现的是实然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分别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外在性和内在性,二者一般不完全契合。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实然的教育目的与国家教育方针确定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并不很好契合,甚至存在相悖之处,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即我国的教育目的除了其本身太概括、太笼统外,重要的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体系。

我国目前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系统设计。我国的教育目的应该理解为教育的总目标或终极目标,它应该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权且称之为分级目标),例如基础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等,或者更加细化为幼儿教育目标、义务教育目标、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大学教育目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继续教育目标等。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教育目标的区别是:前者是国家对教育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总规定,后者是各级各类教育对要培养的人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各种教育机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这种培养目标是特定教育机构对要培养人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它还可细化到具体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由国家的教育总目标(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各教育机构和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国家教育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各分级目标和各培养目标的达成。显然,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很不完善。由于国家的教育目的太宏观,如不具体分解,就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还存在这样的悖论:如果说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统一的最终结果,那么,低层级的学校教育就没有达到教育目的,或者说没有完全达到教育目的,这是对低层级教育实践的否定;如果说低层级的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教育目的,那么高层级的教育岂不是没有必要存在,这同样也是对教育实践的否定。如果说各级各类学校都达到了教育目的,那就只能说不同层级的教育活动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这实际上又是对育目的的否定。

6. 关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一件衣服,别人穿着很好看,但穿在自己身上可能会失色,因为其效果不只在于衣服本身的式样、质地、做工,还要看穿者的体型、肤色、气质。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是件“好衣服”,西方的许多大学穿着很“光彩”,但如果将它原原本本的“套”在我国的一些高校的身上,恐怕就要出问题。

学分制的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的途径是“自选”,其特征是“四自”: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上课老师、自选学习进程等。选的前提是供大于求,如果货架上的商品只能“凭票供应”,何言“选购”?

选课不仅仅是要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能选;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可选。也就是说,必须具备足够的课程总量和课程容量。就课程总量而言,学校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设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课程;就课程容量而言,学校的课程要按选修学生的数量,能够多头开设和循环开设。也就是说,每一门课(如果需要)能够在同一学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多头排课,同时能够在每一学期进行循环排课。这对于课程资源已经捉襟见肘、课堂规模已达二三百人的学校,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师生比在1:20以上,许多专业课只有一名主讲唱“独角戏”,课程主讲临时有点事,连个“打替班”的都没有,怎么可能让学生选教师呢?实施学分制的学校,都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自主修业年限。但事实上很不乐观,一所数万名学生的高校,每年能在3年内完成学业而“提前毕业”者只是个位数,总体效果是延长修业年限而“推迟毕业”。要给乘客提前下车的机会,就要多设一些“站点”。课程必须每学期重复开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必须适时进行,实验必须随时开放。如果学生为选某个教学环节需要等一学期甚至一年,他如何提前毕业?为此,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实验室等)作保障。如果“批量生产”都捉襟见肘,怎能搞“单件加工”?

我国传统教育以“填鸭式”为基本特征,我们的学生在幼儿园时被抱着走,在小学和中学时被牵着走,在大学时如果突然一撒手,他们中的许多人恐怕就得摔大跤。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目标管理”的思想,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也就是说,学什么,要自己选择;学多少,要自己确定;什么时间学,要自己安排。按照学分制的要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这对一些学生恐怕就会出问题。增大选修课比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学什么,但实际上,一些不用花多少精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门庭若市,而一些非常重要、高水平的专业选修课却门可罗雀;压缩课内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但实际上,许多学生不上课就不知道干什么了,甚至出了课堂,走入了网吧。目前,学分制实行越“彻底”的学校,学生的学业问题越严重,有些学生被提前淘汰,有些学生滞留在学校不能毕业。这种后果,难道让高等学校来“买单”吗?难道让这些学生作“牺牲品”吗?恐怕都不应该。给主动性较强的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制定必要的规则,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可能是解决此类问题一种选择。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发展,人才市场尚不完善,市场信息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才供需双方的客观情况。媒体误导和不正当竞争手段往往会起较大作用,导致学生在选专业和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另一方面,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例如4年),而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尚不具备预测功能,只是直接映射。根据这种信息,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了某一“热门”专业,毕业时恐怕就成了“冷门”专业了。这种不理智的“自选专业”,会使一些“热门”专业急剧人才过剩,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上属种种情况,并不是说学分制本身有问题,也不是说我们思想不开放,实施力度不够强,而是说我们目前的“体态”(国情与校情)与学分制“精彩”的外衣有一些不般配。时下,一些人士大力推崇学分制,提出要“全面”实行学分制,要实施“完全”学分制,要与国际“接轨”。正是这些盲目的“全面”、“完全”和“接轨”,使学分制在我国走入了困境。在国外,并不是所有大学在“全面”实施学分制,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属于学年学分制模式,学校明确宣布:“MIT不适合打算通过延期或利用业余时间来接受本科教育的人。”由于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不同,国外学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英国剑桥大学不允许学生随意调换专业。与国外“接轨”,“轨”在哪里?比方说,国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宽”轨,跑的是“宽体”车,国内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是“窄”轨,跑的是“窄体”车,这两个轨怎么接?如果强行将他们“接”在一起,那“车”怎么办?岂不是接上了“轨”而翻倒了“车”。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轨”,还是为了“车”?

当然,国内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情况并不一样,有一些高校的实施效果比较好,这些高校大都“体态”比较好,而且会“量体裁衣”。而另一些高校却陷入了困境,且越陷越深。有的高校为了吸引考生,大力宣扬“学分制”,声称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可以提前毕业;有的学校为了缓解扩招后教学资源的供与求以及教学质量与学苗质量之间的矛盾,推出“学分制”,将学生不能按期毕业归结于学生的“自主”和“自愿”;有的学校为了“突破收费瓶颈”,推出了“学分制”,将原来“不合理”的收费合法化。学分制不是一剂万能药,岂能包治百病?我国高校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不是变革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就能解决的,它涉及教育投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决。学分制就像一面哈哈镜,对于体态丰润者,显示的是美;对于体态干瘪着,显示的是丑。学分制不是越“完全”、越“彻底”、越“全面”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越好。

7. 结束语

上述一些观点只是一孔之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高度重视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与质量。(2)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宽泛的内容。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可以指导教育实践;将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来推进,难免会产生很多歧义。(3)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居首要地位。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克服目前教育实践中的“三化”倾向。(4)应尽快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尽快结束将大学“出口”与用人单位“入口”直接对接的局面,让大学集中精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5)要尽快完善我国教育目标体系,使各级各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职责,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到实处。(6)学分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其他配套改革。如果教育资源不充足、其他配套改革跟不上,学分制只会带来负效应。学分制不是越“完全”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

篇5

教学的智慧源于教学后的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遗憾并为遗憾寻找策略。下面是一节公开课后笔者根据课堂上的一些遗憾提供的策略。

+

教师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新课。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教师问:“同学们猜一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教师请了两位都回答说“”。教师又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啊?”(教师在寻找她的预设)一个角落里的小男生说:“。”教师会心地笑了,显然这个是教师预设的情境。这个时候教师说:“究竟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借助你们信封里面的小圆片,来验证一下”。3分钟以后请同学到讲台上演示给大家看,有的运用涂色法,也有运用“折一折”的方法,实践证明答案是,教师请同学演示步骤并做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这个时候就问“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学生说:“嗯,明白了。”教师又引导说:“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猪八戒和师父哪一个吃得多?”“猪八戒比师父多吃多少?”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我们猜猜看同分母分数的减法是怎么样的呢?”

-

学生说:“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教师直接板书答案“-==”并板书了“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两句话简化为一句话“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然后进入习题环节。教师写了一个分数,让学生根据这个分数编一个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或者是减法的运算,一直到最后结束。整个课堂教师一直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孩子们慢慢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直到最后还意犹未尽的样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首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学生喜欢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不仅引出课题,还灌输给学生要尊重事实,根据事实发表言论的德育教育;整节课学生都能感受到被表扬,被激励,都有了发言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把学生放到了突出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也成了自己的课堂“主角”,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力也得到了施展,学生由默不作声到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虽然有些羞涩,但是还是能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学遗憾:一是教师对自己的预设没有做出更好的处理。二是教师在同分母分数减法时,没有时间验证,匆匆结束。三是最后的习题部分,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太多。

应对策略:针对遗憾一,产生预设就要趁机追问下去,“你为什么这样想啊?”将孩子的“问题”彻底弄清楚,是什么原因。根据学生回答判断这个学生是哪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了,再进行实施方案。针对遗憾二,有了前面加法的“涂一涂”“折一折”减法的操作时间是会节省一些,所以还是要加上学生的动手操作的环节,这样既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又给学生以再次实践的机会。其实这次既是新知的引出,又有旧法的重现。对于遗憾三教师可能是看到学生们开心的样子,一个个做小老师的热情让教师不忍心很快结束这个环节。但是还是建议教师能在巡堂时挑两个加法、两个减法的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可以做一做其他的闯关题目,最后评价课堂。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64

1 我国公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公民意识亟待增强

首先,公民主体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人们追求个人利益风气影响下,公民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但主体意识还有所欠缺。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未得到充分重视,公民角色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程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公民角色地位处于尴尬局面;其次,公德意识缺失。公民意识的重点之处在于通过履行社会规范展现其相应社会责任和义务。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存在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同时学校德育存在没有紧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的问题,容易导致应试教育现象突出,产生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局面。最后,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义务意识形成强烈反差。重权利轻义务,这样容易导致公民责任感的大大降低,引发公民意识的淡薄。

1.2 意识和行为不统一

一方面,公民道德意识与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待诚信问题,大多学生都持肯定态度。但在考试诚信的问题上,却屡屡出现考试作弊,与个人诚信背道而驰现象;另一方面,法律维权意识与维权行为存在差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法律高于一切”却未得到完全落实和实施。对法律的重要性都有强烈的认识,也能掌握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在处理一些个人利益问题上却不能完全遵循依照法律执行。

2 我国公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公民教育理念有待明确

受我国传统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影响,公民意识认识先天不足。公民作为权利主体,同时也是义务主体。只有做好这双重身份的角色,公民才能正常的参与到社会共同生活中。因此,公民教育的核心也应该在于权利和义务两方面。但是,我国传统的公民教育只片面强调公民义务,对公民权利教育涉及少之又少。在此种环境下,家庭、学校还是政府对公民教育理念的全面性都未能实现落实与实施。

2.2 公民教育目标有待清晰

现代公民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合格公民和提高公民素质为出发点,而现行的公民教育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当中,诸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法律常识”等课程的开设,以及班集体、共青团的各项组织活动实际。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未以培养合格现代公民作为目标进行明确和教育。

2.3 公民教育内容有待完备

纵观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中,涉及过“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之外,对公民意识没有专门教育。

2.4 公民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未能将增强学生公民意识提高到一个应有的认识高度。二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升学率是评价学校教育好坏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成绩也就成为了学校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最终在学校产生了只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局面出现。在一切为了升学率的目标下,往往以学习成绩代替公民素质教育,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无从谈起。三是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灌输知识方法为主忽略启发式教育,重共性发展,轻个性教育,从而造成学生感觉不到公民的责任,公民权利也无法享受。

3 改善现阶段我国公民教育状况的对策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

第一,制定政策法规健全保障机制。目前公民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公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重点应当凸显。政府应把加强公民教育作为全局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各项相关法规,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各项保障机制。

第二,深化课程改革引导理论研究。加大公民教育课程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开设的力度,通过教育带动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

第三,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具体实践。政府要制定公民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学校教育诸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财政经费投入等方面发挥具体管理作用。

3.2 凸显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基础地位

第一,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讨论对象。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准确和指定答案,而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第二,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借鉴国外在道德推理法和价值澄清法上的经验,让学生通过相应的途径,通过对价值观不断内化,最终促进学生提供自身道德水平。

第三,提高民主参与能力。为保证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将教学形式由以往的学校或班级知识学习为目的的静态教学为学科或主题为目的的动态教学。

3.3 合理利用社区实施公民教育的优势资源

当前,合理开发社区资源,是提高公民个体实践公民生活的有效方法。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许多国家都有社区服务的历史,我国则在社区服务方面亦有所建树。诸如时下社会倡导的“勤俭节约”活动、光盘行动也得到社区广泛宣传,公民教育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3.4 优化公民教育实施的外部环境

对公民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促进增强公民意识,从而提高整体公民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公民教育平台的作用,促成各平台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公民教育立体网络。通过以上途径,最终实现我国公民教育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在推进道德建设时,重视法律法规建设;另一方面,在推进法治建设时,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促成主体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

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15-001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校一直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五年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算来我已经写了快五年的教学反思了。虽然还没有成为名师,但教学反思却让我成长得很快。下面我就谈一下写教学反思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其他信息技术老师也有所帮助。

一、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可能有的教学效果。

2.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在教学后进行,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课后反思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

二、反思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困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

1.分组教学法

可以培养一下班级内掌握计算机知识比较好的同学,让他成为“小老师”,将学生按好中差搭配分组,让“小老师”指导小组学习探索;并结合教学进度,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而且具有适当难度的作业,通过小组分工,收集素材,讨论、交流、合作,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但是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3)学生人数多,老师不能全面照顾。

2.“任务驱动法”

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用心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准备很多的半成品,让所有的学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在老师熟悉教材、教学目标,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作用的多媒体,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加之小学生对同一事物的注意时间相对较短,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刺激他们的视听觉,加深印象。例如有些内容在课件中利用文字的大小、颜色对比、动静以及插入音乐、图片等教学效果会优于教师口头讲述的效果。

如在讲解《IP地址及其管理》这一节时,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用课件展示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管理这些内容,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能更好地掌握。

三、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经过几年教学工作的观察,我发现有些情境是我以前所设想不到的,而这些往往无关乎教学内容的难易,而在于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情境一:信息技术课堂上,我经常会看到有学生把U盘、MP3、MP4等带进来看小说,玩游戏,我机房用的教学软件是极域电子教室,上面能监控学生的操作过程……

情境二:老师,我的键盘怎么打字不对啦。我闻声而去,键盘上的键好几个给学生抠出来后重新排了,比如“M”和“N”换了位置等等,上节课还没有学生反映这样的问题……

情境三:虽然一再强调上课不可以吃零食,但是我依然经常在抽屉里、主机和桌子的缝隙中查找到一些零食包装袋、口香糖……

类似以上这些情境的还有很多,我在发现以后,总会反复跟学生强调,但还是屡禁不止,我问了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他们都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呢?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中也应渗透一些德育的东西。

1.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

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让学生知道和建立信息道德的重要性,是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篇10

开放教学观念 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如统计图选择这一节中,要求从某家报纸公布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中获得信息,其中从1959年人口从30亿到2050年预测达90亿,还有预测2050亚洲人口妇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从中对他们进行基本国策的教育,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否则人口太多,中国土地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了。

又如这节课后有一练习,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正好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去看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他们去法院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完成后许多学生感悟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正常健康心态,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不说是教学者的失败,不能不是整个教学的悲哀,反之有正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健全的人格,成绩稍逊一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鼓励,多与他们谈心,以信任的眼光去看等他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耀眼的闪光点。学生也会报之以信赖努力学,给老师以意外的惊喜。如我们班有一学生从私利学校转到了,又从转到了我们学校,学生厌学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后,我很关心他,平时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不仅不横加指责,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陈景润这么伟大一个数学家一生才研究了1+2等于3的问题,你现在才知道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回答错了,不仅批评反而赞许其自己的见解;碰到一言不发的时候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的”。

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数学课渐渐也听了,而且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教师什么时候和学生处于同行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就不只是停口头上了。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篇11

B82-092

一、引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漫漫长河中,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展现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孝敬和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作为当代大学生,至少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学习钻研能力,也会在同一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孝文化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更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需要用“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孝道。因为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发扬孝道中符合时展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积极方面,舍弃那些封建的保守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孝文化教育的现实情况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各种事物进入中国,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美国家比较重视个性、强调个人主义,这也是我们这个群体中很多人比较“独”的原因。西式思维的灌输让我们讲求个性、注重独特的人格,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

根据群体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传统孝文化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观念差别较大。很多人从农村走向城市,逐渐适应了城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很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和父母之间产生差异,于是在许多方面和父母产生了冲突。2. 子女承担多重角色,尽孝道的方式也出现了偏离。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一个人承担着许多角色。会有多个角色,比如老师、丈夫,需要赡养四位父母,还要面对这个社会剧烈的竞争,全方位考虑家庭里里外外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事业角色和子女角色的冲突。因而会容易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忽视父母的需求。3. 生存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住上了楼房,越来越重视私人生活空间。子女和父母不住在同一屋檐。

三、孝文化教育在这个时代缺失的原因

通^分析和论证,可以得出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特点。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人们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流动性的增强,也影响了人们的孝意识。使得我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孝文化教育,对于孝文化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2. 教育体制。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可否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但也正因为过于看重考试成绩,造成了学生只重视数学、英语等容易提升考试成绩的科目,而忽视了道德层面的提升;也造成了学校对于道德层面的教育是不够,很多知识流于形式、流于表面。3. 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虽然控制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但却使得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家长难以管控,缺乏家庭孝教育。同时,由于各方面条件太过容易满足,导致他们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对父母不尊重,孝意识更是不强。4. 舆论导向。当今社会,我们了解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电视、报纸,网络媒介、各种社交媒体所的信息都是我们获取知识,对我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冲击的手段。诸如新浪、腾讯这样的网络媒体,更多关注的是娱乐信息,注重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缺乏对像孝道这样的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四、当代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途径

孝文化的教育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去弘扬和提升,社会各个层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才可以有所提升。

1. 国家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我们党和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应该弘扬像孝文化这样的社会正能量。党和国家所领导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升像孝文化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思想层面的地位,旗帜鲜明地倡导孝道。2. 学校教育。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从基础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弘扬传统孝文化,高等学校应该作为主阵地。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学校应该在思想教育中国增加孝道的相关内容,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对于孝道的重视。同时,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孝道教育,增加课堂的趣味性。3. 网络传播。网络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非常强大的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它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我们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利用网络。比如:建设与孝文化有关的专门网站,让广大青年学生和网民受到孝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抵制和克服落后的孝文化,去粗取精,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4. 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作为父母,要孝敬孩子们的祖辈,为他们树立榜样。作为子女本身,要懂得体谅父母为家庭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事情,尽孝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准则。每一代不断去传承孝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目前中国孝文化一定程度上缺失的现象,我们应当去正视这一问题,从社会不同层面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党和国家、学校、社会以及个人自身都应该去思索解决之道,让我们把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我们应当重视孝文化教育,让这种文化滋养我们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参考书目

[1]黄南永,2009,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李伟,2000,《以孝树人:孝与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篇12

1 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包装”――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哪般?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但是,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

案例1:某教师在《镁、铝》公开课教学时,一开始以飞机+航天器+的动画说明镁和铝在这些科技领域的重要用途,能起到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这些金属的重要用途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帮助,但后来就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飞机+航天器+的动画+物理性质,其次还是飞机+航天器+的动画+化学性质,再次还是飞机+航天器+的动画+用途,最后飞机+航天器+的动画+小结,其间虽有性质探究等,但整个PPT中充满了的动画,这是情境吗?这种情境除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何价值?本来出现这些图片和动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但反复出现与简单地重复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磁场效应”。

[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笔者认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上述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如果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呼唤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2习惯于从化学“毒害”事件入手――化学物质真的那么可怕吗?

因此,情境的创设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情境设计的首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与化学有关的新闻事件、最新科技成就、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等都是我们创设课堂情景的好材料,但对这些材料的利用时应有所选择,重视正面的,注重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正确的化学观的形成。

案例2:“2005年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一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车内液氯大面积泄漏。两车相撞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抢救人员在事故发生地附近挖了一个水塘,将槽罐车吊至塘中,用烧碱对液氯进行化学处理,记者现场看到事故地周围的庄稼被熏得金黄。”某教师用该事件作为讲述氯气性质的课堂引入,并要求学生通过探究与学习,来分析氯气的性质,整个知识的探究回绕着该事件展开,学生对氯的性质了解后,普遍地认识到氯气太可怕了,该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又再次播放了“氯气”在二次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抗日军民释放化学武器的镜头。以此作为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反思]:上述情境设计十分贴近课本知识,也能使学生对氯气性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是若每个物质性质的讲述都是从一些“毒害”、“污染环境”、“化学武器”、“传染病”等入手,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化学知识与理论都是与“毒”有关,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可望而不能接触,看到化学物质就害怕,这怎么能让我们的学生去从事化学研究,从事化学事业,这符合我们化学培养后备人材的目标吗?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多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多创设一些化学对人类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产生好感,乐意去接近化学物质,这样,学生能大胆地实验,树立终身服务于化学事业的理想,我们的化学事业才能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3热衷于电脑模拟化学实验――真的比演示和学生实验更具有直观性吗

新课程的实施,使化学课程资源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教育成果,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优点在于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体,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改变了教学基本上靠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局面,并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广度、深度等,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应因课置宜,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那些现象明显、条件允许的实验还是需要教师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实验,不能通过电脑模拟来解决。

案例3:某教师在一节《氯气》的公开课中,讲述氯气的化学性质时,用电脑模拟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和氯气与磷反应的实验,同时运用网络实验室模拟演示氯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的连接和制取,这些实验均用电脑模拟,学生在通过人机交互中学到了知识,看到了反应的现象,教师美其名是为了使教室内不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因而,全部采用了电脑模拟,电脑模拟真的能起到“神奇”的效果吗?学生真的相信这些实验结果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真的行吗?

[反思]:上述情境设计对于某些中学阶段无法演示或时间非常长才能看到实验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用电脑模拟来实现,但是对一些能够通过课堂演示或学生亲自经历的实验还是需要课堂上演示的,这样学生不但真正学到了实验的技能,而且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的魅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新课程中确实赋予了许多电脑展示的内容,但没有赋予化学实验可通过电脑模拟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和建立网上与网下结合、电脑模拟与实验演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的新型的课程体系,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懂得新课程更注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只有让学生亲身实验,才能使学生投身于化学实验之中去探究知识的真谛。

4随意性探究情境的创设――这真的是探究吗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并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与活动等栏目,这一方面说明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产生一切知识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随意地创设探究性情景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案例4:某老师在《元素周期律》这一节公开课时,对1~18号元素分别做了14套卡片,56个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套,每张卡片上分别注明了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半径数值、主要化合价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对这18张卡片进行观察,从中找出这18种元素的规律。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元素卡片的分析探究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反思]: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教学接受式无法比拟的。但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是所有课堂均需采用,也应该看到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式化费的时间更多,有些只要学生稍有自学能力就能看得明白的,没有必要化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创设一个人人皆知的情景来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因此,笔者认为无需探究的内容,没有必要创设探究的情景,这样才能避免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实际上,像上述这样越探究越复杂的情景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陈述性知识根本不需要学生化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它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效率,可见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式学习,也没有要求每堂课都必须有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学科和知识的特点,创设必要的探究性情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同时,探究中有接受,接受中有探究,两者取长补短,不可偏废。

篇13

教学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它的内涵是充实、壮大一个人的内涵。

一、教学辩证

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因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求逐步实现从重视“教”到重视“学”的转变,从重视“评教”到重视“评学”的转变,从重视“督教”到“督学”的转变。为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从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入手。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2.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3.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教学手段是只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幻灯片、收录机、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如网络、观看视频课件、通过BBS、聊天室等多种手段,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

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可以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教、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所以,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应当在促进矛盾转化上下功夫。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孤立起来,也不能割裂开来。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也有人说:“教一次等于学十次。”

教是一门学问,教师不仅要掌握所讲授或传习的内容,还要具有海涵斗授的准备。另外对学生也须认真研究,应该作为授业的专题内容。对其生理、心理、学习目的等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凸显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然后知困”应该是一种促发剂,是促发执教者健康成长的补剂,常取而服之,必能促进教学水平,不断随学之高而高,随学之精而精。

“教”与“学”之间矛盾对立统一,相互促进;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习的一道教学理论上的数学题;必须完成二者间从“减法”到“加法”的换算,最终实现“乘法”的运算,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维训练

一直以来,人们只重视改变教师的教授方法,忽视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实如果大家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改善。

现代教育推崇的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医学生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概念。目前认为它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①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理论视野;②增强学生对文化和社会的体察能力;③使学生辨别和反思其思想观念中基础的、未确定的设想。

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质的养成,首先要创建一支思维创新、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其次,构建一个有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实施的氛围;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法以及开设“医学学习方法论”方面的课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开设医学学习学课程的院校,学生收获很大。

一是提高了对学习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认识到,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不断增加和学科趋于溶合渗透的今天,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掌握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因为最重要的知识是学习科学的知识。

二是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思路,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指导,很多学生对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不断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空间。

三是提高了对个体潜在能力的认识,通过调整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发展自己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特别是挖掘人脑的智慧和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是开始注意研究各门具体课程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研究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是在学习观念上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和树立了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科学学习观、终生学习观,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飞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评估与专业认证所强调的从“评教”到“评学”、“督教”到“督学”的转变,达到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