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艺术特点

古典艺术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3: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典艺术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古典艺术特点

篇1

摘要: 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是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古典舞的艺术特征,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 : 古典舞;身韵;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319-02

作者简介:刘建新(1970-),男,河南周口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合唱指挥。

1 古典舞的实质与特点

中国古典舞是历代舞者经过不断的实践、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是我们各民族代代流传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古典舞是一种文化,学习并了解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对祖国文化艺术的认识与热爱。同时,舞蹈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舞以它特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熟而且自信,这种独特的文化样式不同于世界任何国家,历久弥新。

1.1 古典舞的实质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文化漫长而悠久。无论是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者是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都可以追溯到它的渊源。我国自周代至唐五代都设有专门的乐舞机构,以培养专业的乐舞人员。乐舞机构主要负责整理和加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并吸收和借鉴民进舞蹈和宗教舞蹈中的一些精髓。宫廷舞蹈就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其中比较著名的舞蹈主要有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九部乐》和《大曲》以及《乐部伎》等,其风格特色各有差异。其中,女乐是宫廷舞蹈的主要内容,十分受统治者的重视。宫廷舞蹈作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宣传工具,历来以统治者的审美趣味为标准。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舞蹈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存在片面性,无法代表当时整个社会的舞蹈审美倾向。但多数舞蹈作品是众多艺人辛勤整理和创作出来的,是传统舞蹈艺术的精华所在。

而到了宋元之后,战乱不断,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动荡之中,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舞蹈艺术也是如此。汉唐时期很多著名的舞蹈都在战乱中消失了,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在这一阶段,宋代舞蹈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同时,歌舞艺术也逐渐被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所代替。到了元代,宫廷乐舞与滑稽戏、角抵戏、白戏等结合起来,形成了戏曲。戏曲具备了舞蹈、美术、音乐等多种因素,是一门较为全面和综合的艺术形式,深受当时人们所喜爱。而到了明清以后,社会矛盾更加复杂,而这诸多的舞蹈素材则由这复杂的社会所产生,从而才使舞蹈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1]。因此,学习者要想更好地掌握古典舞的艺术特征,就必须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艺术实质,熟悉其各阶段特点,明确其价值与作用。

1.2 身韵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身韵”相当于书法中的笔体或者建筑中的风格。学习了身韵可以让人的形体更加优美、柔和、张弛有度,而且在形体上也有很好的表现力,从而赋予人一种独特的气质。舞蹈身韵是每一个舞蹈演员毕生所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舞蹈神韵,也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身韵不好,很多舞蹈演员演绎出的舞蹈也只是徒有虚表,更无意境而言,只有掌握了舞蹈风格的身韵,才具备了舞蹈的神似。继而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所要表达的舞蹈的特有风格。

2 对古典舞艺术特征的初步认识

2.1 形——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形”是指人舞蹈形体表现的动作。形态是舞蹈艺术精华的具体展现,其变化与衔接无一不是舞蹈艺术的体现。因此,“形”作为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既是表现其艺术魅力的主要表达载体,也是古典舞美感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学习者要想深入了解和掌握古典舞艺术的审美特性,就必须分析和明确其各部分舞蹈造型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多次练习展现其特有的艺术美感。常见的古典舞动作主要有拧、倾、翻、俯、仰、卷等,各动作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其中,圆、曲、俯等形体动作代表一种含蓄柔韧的气质美,而翻、仰、倾等动作较为大气,是一种刚健挺拔的阳刚美。要想掌握整套古典舞动作,练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记忆能力,并按照各舞蹈的形体要求进行多次尝试训练。

2.2 神——舞蹈的灵魂 古典舞讲求形神合一,即舞者必须将整套舞蹈的神采和气韵融入舞蹈动作当中,体现其艺术灵魂。练习者只有正确而精准地领会了神,才会赋予形以生命力。人们一直为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圆字是被人们最早所公认的,但究竟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存在其中却不得而知,而从事古典舞的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便是身体及手臂的运行轨迹。“三圆理论”是古典舞界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舞蹈理论,此理论将舞者在整套古典舞中身体的运动过程精准地分为立圆、横圆和8字圆三种基本类型。因此,练习者可以深入认识古典舞的内在规律,理顺其运动思路,为其舞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3 劲——赋予了动作的外在节奏 “劲”即舞蹈外部动作体现出来的层次结构和力度,它是人体运动规律的体现。比如运动时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或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都是由劲才得以淋漓尽致展现的。劲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舞蹈的动作中。

根据劲力度和幅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劲分为以下几种:①刚劲:其力道强度大,运动幅度大,且持续时间短。刚劲的气较为饱满,主要出现在舞蹈亮相时,其爆发性极强。②脆劲:其力度大小适中,爆发力和气度一般,短促有力,给人以轻快洒脱质感。③寸劲:力度较小,同时其幅度也较小,但弹性极佳,显得伶俐而干净。④韧劲:实现了刚柔的完美结合,它可以将其力道蕴含至每一块肌肉当中,力量较强。⑤柔劲:张弛有度,配合呼吸进行,其特点是收放自如。

2.4 律——赋予古典舞特殊的审美性 “律”这个字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来说动作间的衔接必须要流畅,这样所作动作便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这便是动作之正律。而正律的对立面就是反律,其经典动作如双晃手。舞者要想准确掌握古典舞的艺术特征与精华,就必须明确其动作变化规律,了解其审美性,顺应舞蹈进行规律,将各部分动作有机组合起来,充分发挥人体潜能,不拘泥于陈旧的舞蹈表现形式,从而展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遂的艺术魅力。

3 古典舞的学习心得及其体会

3.1 系统地学习古典舞 要想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古典舞的内在艺术魅力,深入了解各动作间的深层联系,练习者就必须充分运用舞蹈中的“气”,即利用控制和调节生理呼吸的方式展现舞蹈的体态艺术,从而展现优美的外部舞蹈姿态。气是舞蹈形体训练的重要组成之一,它赋予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中国古典舞将气作为其展现外部姿态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舞蹈练习者可以强化形体训练,熟练掌握气的运用方法,将身体动作的扩展与吸气和呼气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效配合,从而展现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气韵。

3.2 气息是表现舞蹈情感的一种方式 舞蹈中的气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呼吸有着天壤之别,舞蹈中的呼吸是指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的状态。气息的运用不仅是舞蹈中最基本的,也是对整个舞蹈起着推动作用的推动力。而气息却又不是孤立存在于舞蹈中的,它往往完美的融合在舞蹈动作中。不论动作简单与否,都需要气息的配合。总的来说,气息的表现方式是多元化的,气息与舞蹈表现情感的关系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气息作为舞蹈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有迹可循的。

参考文献:

篇2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古代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三、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篇3

一、《夕阳箫鼓》创作背景

《夕阳箫鼓》由黎英海先生改编琵琶文曲《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说到“浔阳江”与“琵琶”,不禁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绘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种忧伤彷徨的意境。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大相庭径,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展示的内容与音乐意境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为相似。在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上,柳尧章和郑觐文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便以元曲《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题名为《春江花月夜》,此外还有管弦乐、交响音画、木管五重奏、吉他独奏等形式多样的演奏形式,无一例外的都表现出了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描绘出了人间的良辰美景。

然而,在众多的改编曲中,由黎英海先生所编写的钢琴独奏《夕阳箫鼓》却是影响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黎英海先生说过,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要有民族性,民族的感觉和民族的审美习惯,更要有民族精神。并且他一直在做研究民族音乐,创作有民族风格的和声等方面的大胆探索,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等书,还谱写了《千里草远把身翻》《在英雄墓旁》等两百多首歌曲,改编的歌曲也非常多。而《夕阳箫鼓》的改编则成功体现出中西方结合之美,用西方的乐器之王钢琴,表现出了东方绵延的文化之美,巧用装饰音,琶音等演奏技巧巧妙的模仿出了琵琶独具特色的推拉吟揉之音,向我们展示了暮色中浔阳江头之景。

《夕阳箫鼓》经历过两次编写,最早编写于1972年,并收录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五首》中。到1975年,黎英海先生又对它进行了大的改编,减少了对琵琶演奏手法的过多模仿,使得整首曲子更具有钢琴的特点,更有益于表现音乐。这个更加成熟的《夕阳箫鼓》广受中国钢琴家们和众听众的喜爱,成为学习钢琴之人必弹的经典曲目。

二、《夕阳箫鼓》改编曲的演奏

在保持原曲的意境上,利用钢琴宽广的音域,《夕阳箫鼓》被分为十个片段,分别是引子,主题,七个变奏和尾声。与西方传统音乐饱满的和声,紧密交织的旋律发展不同,这首曲子的魅力在于,它的主题音调始终贯穿全曲,将各段紧密连接,疏中有密,并且运用钢琴多声化特点,利用七个变奏层层推进,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娓娓道来,让人畅游其中,回味无穷。

引子由疏到密的弱奏缓缓拉开序幕,营造出一种由远及近的视听效果,让自由的散拍节奏也副有一定紧张度。接下来反波音,琶音,以及华彩部分将主题渐渐推入,仿佛江面上浪花翻涌。因此,该引子又被称为“江楼钟鼓”。开头以左右手相互交叉弹奏的形式模仿远处江畔钟楼上的鼓声,给听众一种置身在前行的渔船之上,耳畔是水浪翻涌的声音与逐渐清晰的鼓声,眼前是暮色中秀丽的美景的立体感受。

伴随着引子尾音的渐慢与渐弱,主题旋律在“月上东山”中完整的呈现了出来,悠扬的旋律伴随着适当的行板节奏,给人豁达大气的感受。在该段中出现的主题旋律在后面各段中都有反复出现,由于速度,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以及织体形式上的变化,使得听众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也使各段落贯穿联系了起来。

后面的段落“风曲水回”,右手由单音变为八度以及和弦音,左手则是高低起伏的三十二分音符。由于主旋律的升高四度以及织体形式的丰富,使得主题旋律再次被强调,音乐内容逐渐生动丰富了起来,仿佛就像江面上跃起无数鱼儿,让画面热闹了起来。

接下来的“花影层叠”,此段描绘的是“春江花月夜”中的花景,该段音乐表情与速度由“稍活跃”到“自由处理”以及后面的“更快些”,“保持、绵远”,丰富的速度变化是该段的难点。开头为右手由慢到快的颤音,模仿民族乐器中笛类的声音,清脆的笛声从夜下绽放的花丛中传来,使得曲子更添意境。左手运用由高至低的琶音以及回环式流动的音型,模仿出了民乐中古筝的演奏感,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进入自由处理的散板后,结构被拉宽,变得悠扬平缓起来。随后速度加快,以主题调再次呈现作为段落结尾,体现了“起,平,落”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音乐形象层次清晰,层层相印,无不描绘着风吹花摇,湖中影动的静谧美景。

“水深云际”位于全区的中心位置,随着慢板的步伐缓缓到来,左手在低音区以纯五度的音程跟随着右手旋律缓慢、平稳的演奏着,衬出旋律的深沉醇厚。接着双手齐奏同一旋律,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尤其是后面右手在高音部分倚音的演奏,配合延音踏板更是有一种云雾缭绕,飘渺无垠之感,在情绪上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渔歌唱晚”特点就是节奏上的对比,右手前面带有附点的节奏与后面紧接的流动琶音形成了对比。左手三连音与三十二分音符的结合更像是模仿船夫有力的摇橹时,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自然之景与人融为一体,呈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回澜拍岸”右手用和弦奏出由慢到快的旋律,并且配有重音符号,意在模仿琵琶中扫弦的演奏方式,左手则用四五八度构成的和弦来表现“琵琶和弦”。因此在演奏时,必须将右手的每小节第一拍做重音弹奏处理,才能表现出琵琶扫弦的顿挫有力,从而体现出渔船破水,掀起波澜拍岸的动态景象。

接下来的“桡鸣远籁”,慢起渐快的节奏,左手波音开始右手颤音接后的演奏方式好似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接着,由同一个音反向八度加五度构成的六连音开始,右手先左手后交替,由弱到强,由快到慢,将本段推向,营造出众船划破水面,齐齐前进的热闹场面。

第八段,乃归舟,该段由慢到快,从中板急板到宽广的中板,音乐情绪从急切的盼归到爽朗愉悦的丰收喜庆。作者将同一旋律在三个由低到高的八度内展开,伴随着越来越快的速度以及旋律的推高,给听众描绘出渔船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江面上行驶着的音乐情景,与上段的“桡鸣远籁”交相呼应。随着旋律线的拉宽,进入宽广的中板,左手八度奏出骨架主题音调,右手则用四音变位和弦和五音和弦的分解上行,模仿古筝的演奏,极富气势,展示了人们为了生存挑战自然的恢弘场面。

最后尾声段落,将主题旋律展现在了左手低音部分,右手用空五度和弦的分解上行,体现出一种“水天一色”的意境,同时结尾中主题旋律的再现也体现着一种首尾相合的传统思想,全曲在模仿钟声的两个空五和弦的反向进行中结束,既在远处楼中的钟声开始,也收于这回荡在天地间的钟声中。归舟远去矣,海上明月升,江面又恢复如初的静谧,世间犹如一幅美好的泼墨山水画。

三、艺术特点

在上面浅谈夕阳箫鼓的演奏中不难看出,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一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标题,非常具有文学性特征。这些标题无疑使得乐曲内容更加形象,有助于激发听众的联想从而获得欣赏的乐趣。黎英海在原作的七段扩展成了十一段,更加细致的描绘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并采用西方乐器之王钢琴来演绎,其独特的音响与广阔的音域便可将整个民乐团揽括其中,带给人们听觉上的盛宴。

为了使钢琴能更加完美的演绎出绵延千年的中国古韵,整首作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承递”的方法,即前小节的尾音与下一小节的首音采用同样的音相连,如同链子一环扣一环,也被称为“连环扣”、“鱼咬尾”,使得音与音之间联系加强,如同波浪般相互推动着向前进,十分具有流动感。同时,整首曲子以“月上东升”中出现的旋律为主题动机,即乐曲的乐思,并且在后面各个变奏部分中都以不同织体形态衍生开来,这种手法被称作“合尾”,首尾相合,这恰恰可以体现中国人追求完满的思维习惯。

该曲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对于中国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由中国古曲改编而来的钢琴曲需要传承古韵,就决定了它不能局限于传统西方演奏技巧,要创新出具有中国民族独特风韵的演奏技巧,这对于塑造出具有中国风格具有重大意义。

篇4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又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在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定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篇5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篇6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76

苏州园林即为“苏州古典园林”,是指中国江苏苏州城内的私家园林建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苏州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园林是一种隐逸文化的代表,每座苏州园林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带有着园林主人本人的生活逸趣和文化内涵。园林景观以其几千年的文化精髓积淀,在现代化人文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古典园林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

1 古典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

1.1 曲径通幽处

在园林景观中“曲”最能表达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曲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曲曲折折的小径、蜿蜒斗折的回廊、迤逦不尽的小溪……径越伸越远越曲,廊越回越深越幽;转朱阁,掩低楼,淡云孤雁弧,漏云透竹轩,都是所谓的“曲径通幽处”。

园林景观中的曲和直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直中取曲幽静深远,曲中取直引步向前。在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的回廊委曲回转,别具风致;沧浪亭的复廊奇石参差,花影迷离;留园的华步小筑回环反复,深得庭院深深深几许之趣。园林景观中的云墙和回廊都能表现出曲的妙处。江南烟雨朦胧中的白墙黑瓦勾勒出了绵延横亘的云墙;青山绿水之间,你总能找到一种含蓄的蕴藉,一种关于园林的最美好的想象。

1.2 移步换异景

联系实际,置身于园林之中肯定并非静止不动,一定是时刻运动着的。小径回廊曲折往复,途经绚烂多彩、布局精致的沿途景物,游览者能够领略到目不暇接、顾盼不及的审美体验。随着时间的变换,脚步的转移,空间得以拓宽,景物得以延展,移步异景,一步一景,所以游览者才会驻足停留,细细品玩。

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精巧,布局紧凑,形式灵活,复杂多变。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深得江南建筑的逸趣。细看狮子林扇亭处的叠山置石,山石堆叠着延展着伸入水中。步入水边乱石铺砌的石径,近者是青苔石岸绿水碧波荡漾落花红,远者是曲廊深院煦日和风堂燕鸣垂柳。筑园者的心迹跃然青山绿水之中;左顾右盼间,游者饱游园色,领悟到其中的奇趣。

1.3虚实与藏漏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山为实,水为虚;阳为实,阴为虚;近为实,远为虚;密为实,空为虚。不同于西方人总是热烈率直地直抒胸臆、和盘托出,中国人习惯于用含蓄、隐晦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显而不露,引而不发。所以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园林小品,或虚或实,或藏或露;虚实藏露中,景观见小见大,见仁见智。

无论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还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开门见景”都是大忌。影壁、山石、漏窗、门洞,都是营造虚实藏露之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帮助划分景物结构,避免“一览无余”。拙政园进门处的翠嶂,留园中处处可见的扇与漏窗,都是很好的屏障;环秀山庄藏亭于树林,狮子林藏卧云室于石林,也都是恰到好处的“藏”。

2 古典园林景观的成景类型

2.1借景

无论是古今,抑或是中外,园林景观的空间和面积总是有限的,因此借景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园林景观的深度和广度。借景一般通过近借、远借、互借、俯借、应时借等方式来完成:一是堆山砌石,抬高视点;二是借季相景,预留特色;三是遥借活景,种花植树,招蜂引蝶;四是俯借虚景,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借山水,借花鸟,借声,借色,借形。

2.2分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与其把人领到一个空旷的大空间,让他漫无目的地闲逛,不如将园林按一定方式划分和界定,把人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分景”。“分景”增添了苏州园林可以细观的景的量,也提高了它们的质。拙政园的听雨轩里,轩旁有水,水边数丛翠竹芭蕉,夜雨霖霖,竹叶生凉;倒影楼中则“时有倒影入池塘”,水波荡漾,水底楼台,如梦似幻。

2.3引景

引景是指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方法。苏州园林设计中鲜少有像其他景区那样用明显的标志指景,终究怕落了下乘。游览者会好奇小桥流水尽头是什么?拾级而上会看到什么?曲径回廊又会通向何处?山上建一塔,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趣向上爬;湖中建一亭,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致泛舟而至;园中传来戏曲,游览者就或有闲情逸致入园观看……

2.4漏景

漏景又被称之为“泄景”,是指透过竹木疏影、花门窗、拱门环洞等看到的景观。沧浪亭的石漏窗,留园的各式木石漏窗,狮子林里连续的玫瑰窗等,都会增加景深,引人入胜。漏景营造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更易引人入胜,也更能够促成空间的深邃与空灵;或凸显静景,或引导动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2.5对景

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构景手段之一。在某处景观之上可以观赏另一处景观,我们把它称之为“对景”。很多时候对景手法可以完成一种“一处可观多景”的视觉体验。还是以拙政园为例,荷风四面亭、倚玉轩、海棠春邬、梧竹幽居等九处景观围绕着东部湖区形成了一个“环形对景”;在这个偌大的椭圆形内,任两个相邻的景观总是互为对景。

2.6框景

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的就是框景。空间中的景物平平淡淡,或是不尽可观之时,利用门、窗、洞或是合抱的树枝,有选择地对景设框,或是设框取景,均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妙处。例如,从外透过梧桐幽居的月洞门,我们可以看到反复的回廊,精致的门窗;从内往外看,则框与景相连,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园林画卷。

2.7障景

障景不但有空间引导作用,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心理暗示。障景才是真正在玩欲露还藏的把戏,入园处的障碍和屏障都是障景。留园入口的暗、小、深,就采用了障景的抑扬作用;它的用意就在豁然开朗处,柳暗花明处,别有洞天处。抑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抑之后放,才会出现空白后最灿烂的色彩和最盎然的生机。

3古典园林景观的意境构成

3.1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在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下,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一直秉承着“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师法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山水岩石等自然要素的形象要符合自然现象;二是总体与局部的组合、分割与布局要合乎自然规律。师法自然,要求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基于自然,更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自然变通,诸多设计要素都来源于自然:曲折多变的小径,来源于蜿蜒爬行的蛇;亭台楼阁的飞檐,来自于展翅欲飞的鸟;波澜起伏的屋顶,源自于起伏变化的山峦……除此之外,叠山置石理水也要顺应自然:园林中的山水一般都是假的,或是在原有的少量山石的基础上,加以堆叠。园林设计要让这些假山假水,看起来浑然天成。不仅山水看起来要是真山真水,闹市间山水的出现也要毫不突兀才行。

3.2才墨之薮,底蕴深厚

苏州园林的花花草草,无不尽态极妍,美丽至极;不仅给人带来美妙的审美感受,还能够用比拟和象征手法营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外之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用“比德”意象有荷、柳、松、竹、梅、芍药、蔷薇等,将实景抽象化,引领行人进入更深的精神境界。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中的千年古松盘虬卧龙,历经千年苍翠劲拔,容颜不改;拙政园几经易主,种荷不辍,向后人细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孤高傲远……

苏州园林的主人一般是古代的士大夫,这些人一般惯会吟风弄月,颇得雅致逸趣。苏州园林素来是才墨之薮,钟灵毓秀。园中的匾额楹联很多都来自于典故和诗句,承载着深厚的文人信息和文化底蕴。沧浪亭取名之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留听阁取名之“留得残荷听雨声”;月到风来亭取名之“此事不关风与月”;拙政园有雪香蔚亭,亭旁松竹掩映,枫柳共眠,对联一副:“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颇得山情野趣,与世无争;沧浪亭有面水轩,轩旁碧波荡漾,天高月远,对联一副:“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花为开”,极言物我交融之美,引人入胜……

4 结语

西方园林设计中虽然也涉及关于意境的刻画,但主要追求的是形式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运用虽然也充分地展示了形式美,但终究还是在追求意境。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园林艺术与西方体系众多的园林艺术流派相辅相成,构成了呈多样性发展的世界园林艺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深入发掘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协调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让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晓斐.中国园林中石―生组合景观设计理论与营造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王培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理念与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1.

[3]阎琦.空白之韵――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4](英)纽金斯著,顾孟潮,张百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宋珊.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邢靖懿.试论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篇7

        0  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篇8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

[1] [2] 

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六、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佛教美术源于古代印度,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马土腊和芨多等地区与时代的佛教雕塑。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才可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承认它们确实还有不少好处。特点不一定就是优点。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中国艺术,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有位美国雕塑家曾对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学生说过:“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这句话是我当雕塑史研究生时亲耳听到的,我把它当作一颗定心丸摆在本文的结尾,送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好在哪里”尚有怀疑,不敢在欣赏课中理直气壮教学的同行,但愿有点用处。 文章屋在线:wzk.co

    

篇9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91-02

蒙古族人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使得蒙古族长调民歌中蕴含了大自然的气息,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类的思想与情感通过蒙古族长调抒发出来,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蒙古族长调不仅展示了民族的特色与文化,还凝聚了文学、美学等方面艺术的精华,使得蒙古族长调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一、蒙古族长调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技巧之美

蒙古族长调民歌展现的不仅是辽阔的草原文化,结合蒙古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环境,不难看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复杂的技巧,展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独有的技巧之美。朝贺拉嘎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重要的元素,译成汉语是节奏的意思,它不同于其他节奏。朝贺拉嘎是蒙古族长调独有的节奏,蒙古族演唱者在草原环境中生活,将积累的情感通过长调民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同于短调乐曲那样的呆板和僵硬,更加富有生命的韵律。例如,蒙古族长调民歌《呼和格那木吉拉》中,呼和格那木吉拉由于自己的坐骑遇害,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其中的朝贺拉嘎充分展现出了坐骑奔跑的步态,通过独特的节奏真实地展现出了坐骑的形象以及演唱者的内心情感,随着曲调的变换,能够感受演奏者心情的起伏,营造出骑在马上的意境。由此可见,演唱者对于蒙古族长调的技巧以及结构理解与掌握得非常深刻。

(二)自然之美

蒙古族长调民歌最早起源于蒙古族的游牧祖先,他们早期的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演唱蒙古族长调民歌成为了心灵释放的方式,同样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例如,《辽阔的草原》中展示了草原的自然风光,通过马头琴声伴奏,营造出具有蒙古族韵味草原的诗画意境,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草原的绿草、蓝天、白云、牛、羊、马。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人与动物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对于蒙古族的牧民来说是一种享受,同样对于动物也有感化的作用。例如,草原上的母羊会在生下小羊之后离开,蒙古族牧民通过演奏长调民歌进行情感交流,能够感染母羊落泪,最后将小羊接回,这就是音乐的神奇效果,实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将蒙古族长调赋予了一种神秘的感彩。蒙古族长调这种具有特色的艺术将草原音乐作为基础,由于草原音乐是诞生于马背上的音乐艺术,因此具有独特的节奏以及旋律。蒙古族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与马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长调的唱词大部分都有对马步态的描述,通过马不同的步态深入研究蒙古族长调民歌,从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变换的节奏及丰富的内容。

(三)情感之美

蒙古族长调民歌通常给人留下奔放彪悍的印象,这不完全是蒙古族音乐的特色,还有一部分蒙古族音乐中能够感受到细腻的情感。情感的表达是蒙古族音乐艺术审美的一种表达形式,蒙古族牧民粗犷及豪放的性格特点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结合内在情感的表达来看,蒙古族牧民同样拥有柔情以及细腻的一面。不同性格特点的结合,使得蒙古族音乐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气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有很多意味悠长的乐曲,是表达一种内心情感一种方式。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文化,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源于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产生并得到发展,充分表达了蒙古族牧民的思想情感,这种感情的表达极具审美价值。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产生,因此表达情感的时候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蒙古族牧民生活的环境中,不得不提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就是马。大部分蒙古族长调民歌都是与马相关的歌曲,能够使我们体会到蒙古族牧民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

二、蒙古族长调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一)蒙古族长调的艺术风格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心口相传的民间艺术,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以及演唱者的不同,使得音乐的风格以及形式众多。蒙古族长调形成地域性的风格主要包含锡林郭勒地区、巴尔虎地区、科尔沁地区、卫拉特地区。其中锡林郭勒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相对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长调风格十分庄严并且音乐思路较为清晰,能够使听众感受到蒙古族草原的自然之美;巴尔虎地区的蒙古族长调融合了鲜卑族和契丹族的音乐文化,长调的旋律多样以及节奏的自由,结合悠长的歌词进行情感的表达,形成了独特音乐风格;科尔沁地区有较多的军事基地,这一地区的蒙古族长调受军营文化的深远影响,长调的风格大部分是上行跳跃式,音调相对简洁并且曲调表达的情感相对质朴;卫拉特地区的畜牧业十分发达,这一地区蒙古族长调的风格古朴平直,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音。

(二)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1.民族特点。长调是蒙古族独有的民族歌曲,其中长调的歌词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蒙古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了蒙古族人的思想、感情、道德以及心灵的共鸣,他们民族的特色是崇尚自由,通过蒙古族长调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们的风土人情。2.艺术特点。蒙古族长调属于游牧民族极具特色的文化,是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交融的媒介,通过景物寄托情感,使欣赏者通过蒙古族长调民歌感受演唱者所传达的情感。蒙古族长调是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产物,能够通过音乐引发人与动物之间的共鸣,牧民通过长调描绘蒙古族草原的壮美,是一种绿色生态艺术,使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和谐统一。3.韵味特点。蒙古族长调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并且具有感染天地万物的能力,使听众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达到极具韵味的艺术境界。4.心口相传的特点。蒙古族长调民歌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蒙古族音乐领域的“活化石”。蒙古族长调通过亲缘式、师徒式、社会民俗式等方式进行传承,由于地域的不同以及传承方式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演唱流派。结语综上所述,蒙古族长调流传至今已经超过了千年,倾听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仿佛身处于茫茫的草原之上,蒙古族长调所展现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是天籁之音与人类心灵的完美融合,使音乐艺术之美融入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蒙古族长调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展现形式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参考文献]

[1]郭安妮.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包小兵.浅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J].芒种,2013(09):185-186.

篇10

在目前非专业受众对舞蹈类型的接受中,我们会发现,独舞的受众群较小。因为从故事性的表述上来看,独舞没有其它舞蹈的叙事性强。现在,各类电视节目,各类演出活动中,都是群体性舞蹈占据主要位置,很少有对独舞的欣赏和介绍。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快餐文化的发展,也逐渐将独舞推向了边缘地带。人们可能更愿意认为舞蹈只是作为歌唱的陪衬,只需要热热闹闹凑个人气就够了。其实,这种片面的认识会让受众失去对艺术意境美的真正体验。我们就以古典独舞《楚优》的意境之美为例,为大家阐析一下如何欣赏古典舞的意境美。

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之所以是有审美价值的,是因为,它体现了“形、神、劲、律”的相互融合。这一点很好理解,形即形体,神即神韵,劲即力量,律即韵律。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手段。这四点的高度融合、内外统一便能获得“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的美学理论。此时的舞者在舞台上不仅仅是在用姿体舞动,更像是在用全身的各个感官舞动,并由此带动观众进入到舞者表述的世界。《楚优》中,舞者一开始随着音乐缓缓起舞,灵动的舞姿仿若将受众带入进另外一种意境,是一种远离日常生活的,如诗如画般的另一种情景。从心里学分析,这种短暂的抽离状态,会让受众获得心灵和情感上的放松和愉悦。这是独舞所能带来的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也是热闹过度的群舞所不能获得的。因此,欣赏《楚优》的演出,能让人获得不一样的意境体验。

二、音乐性与文学性在舞姿中的统一

舞蹈表演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视觉艺术,舞蹈的表演需要技巧,但是再高超的技巧都需要有情感的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并不是指自己的个人感情,而是应该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是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舞蹈表演是一种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艺术,观众通过观看舞者的肢体动作来感受舞者的内心,只有充满感情的舞蹈才可以使观众得到震撼。因此在舞蹈中赋予感情就是整个表演中重要的一部分,舞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舞者在生活中对于每一种情感都有深刻的理解,从而用在舞蹈的创作中,就可以将舞蹈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给观众呈现出高质量震撼人心的表演。

舞蹈和音乐都是美化人心灵的,优秀的舞蹈更是如此,不仅带给人视觉的享受,更让人体验到意蕴的美。中国古典舞本身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没有从戏剧的表演性中完全蜕变出来。《楚优》也显现了这样的特点。一开始,悠扬婉转、低呤浅唱的音乐响起,瞬间将受众的情绪带入到了舞者的世界。舞者的舞姿和造型有如壁画中的人物,轻盈灵动,细腻圆润,刚柔并济,手法、身段、步伐、眼神和谐统一,似在讲述一段来自曾经那个年代的婉转动听的故事。可以说《楚优》将音乐性与文学性进行了一个完美的统一。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国家的古典舞,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皆是音乐、戏剧、舞蹈的结合。从舞蹈动作来看,西方古典舞以足尖立地为主要基础动作,加上跳跃、旋转、腾空等技巧,而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基础动作有旋转、翻身、弹跳,更强调一种形象性、民族性和表现力。因此在演出过程中,舞者的舞姿本身就具有表述性,一甩袖、一旋转、一跳跃,娓娓道来,且吟且唱。

优秀舞蹈的价值在于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楚优》音乐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让它具有了此种功能。从作品本身看,《楚优》的编排呈现出一种追求精神内涵的趋势,从中表现出一种宗教情怀,对生活、生命的一种敬畏感,舞蹈者在舞蹈中阐述了人们对神灵敬畏和仰慕的内容,是当时那个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舞蹈,从本质上来说,它又是感化心灵的,和人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神秘且充满情韵的。优秀的舞蹈不是构成的,而是和谐统一的,是舞者用心灵浇灌而成的。而此浇灌离不开音乐的衬托,也离不开文学的表述,音乐、文学、舞姿三者的和谐统一就能获得一种“诗的素质”,超越任何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让受众从中获得诗性的感染。正是像《楚优》这样优秀的作品,承载着古代文明的审美精神,在大众文化弥漫的当下,能让人们获得一种神圣性的追求,让音乐的感染性、文学的灵性加上舞蹈动作的技术性高度统一,获得精神世界的丰厚。

三、悲剧精神与艺术性的互融

古希腊戏剧哲学中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楚优》的表述性本身是具有此种悲剧精神的。在现如今大众文化娱乐性为主导的话语身份里,追求单纯的欢乐主义,娱乐至上,最后会走向精神的虚无,因而我们需要在沉迷娱乐之中的时候反思一下悲剧精神。《楚优》的整个演出中,悲剧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美学风格上,还展现出一种伦理精神,一个底层生命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勇气。人们在欣赏舞蹈《楚优》的时候,不仅能从其优美的舞姿中获得美的享受,更能从中体会到舞蹈表现出的主人公的人生境遇,从而产生共鸣,获得悲剧精神与艺术性的互融。另外,中国古典舞因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技巧,对舞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舞蹈者不仅仅是动作的表现者,更是心灵的沟通者,不仅要将动作做到位,更要将情感表达完美呈现。《楚优》的编导、演出者们,正是深刻理解了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因此在选材、音乐背景、演出服装、情感渲染等方面都做足了功夫,音乐一起,便立刻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篇11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篇12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

篇13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友情链接